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比较哲学的意义

中西比较哲学的意义

中西比较哲学的意义
中西比较哲学的意义

掀开英语背后的文化纱幕,了结百年误解

田辰山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在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关系上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议题,即:英语教学与“中国思想传统-英欧思想传统”比较的极其重要性;中西方思想比较应成为英语学习的必修课,原因是英语后面有一层纱幕尚未掀开。这是个具有深思远虑战略眼光的议题,中国英语教育朝着这个方向改革,势在必行。

生活中,人们之间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发生误解十分常见。同样道理,国家民族之间由于语言不同发生误解更是不可避免。真正理解,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在今天全球化条件下,不同国家民族空前频繁接触,为减少误解,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意识,显得尤其重要。中西语言之间(如汉英语之间)存在需深刻理解的结构性差异,它就是那层始终尚未掀开的纱幕。

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是,我到美国后读了不少英文原著,发现西方、美国中国研究学者有许多,但真正将中国搞得比较准确的极少。我们急需将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比较准确地介绍出去。这种介绍必须是在

对中西方思想传统基本结构差异比较了解的情况下,才能作得可信、准确和适当。

约翰?霍布森(John Hobson)教授的发言包含着十分重要的意见,非常值得认真考虑。这就是他提出的“欧洲中心主义”这个概念。我注意到许多西方学者对这个话题已经讨论了很久。重要的是霍布森教授为这个话题提供了有意义的、实在的历史事实。

我是个政治学或政治理论学者。我的领域是中国和西方现代政治思想比较。文化比较作为英语教育的先决条件。这是我认为必须认真对待的题目。因为不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翻译人员,还是学英语的人将来会在他的专业和学术工作岗位派上什么用场,对中国与英欧思想传统的比较都极为重要,都应作为英语教学的必修课程。

正像许多中西方比较研究学者已认识到,而且越来越敏感,西方思想传统的结构性差异(特别是现代“欧洲中心主义”)起到的阻碍作用,给西方人对中国(和东方)了解的努力造成的误解和歪曲。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西方对中国的理解,而且由于是强势的,它已经渗透到中国的很多话语当中,尤其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其中不仅包括中国对西方的认识和解读,也包括中国人对自己的“反思”。

很多西方人和中国人似乎都对西方思想传统结构差异和“欧洲中心”的偏见没有应有的意识,对它的重大影响没有警戒感。因此,不少人用很大精力寻找对方语言,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历史中与自己传统中对等性的东西。这种努力至今没有多少成功,反而使得双方的相互理解经常更为困难。这是因为对等性本来是不存在的;双方谁都不能通过对方的语言使自己获得充分理解。

为什么会这样呢?它就在于我们必须搞清楚结构性差异和“欧洲中心主义”究竟是什么?郝大维和安乐哲发现,结构性差异指的是西方认识宇宙的一些假设及其形而上学思维模式。它们区别于中国传统的审美宇宙认识和互系性思维。我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通变的互系特色思维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典《易经》。这样的思维形式具有系统性特点;它勾络的是一种可称为“通变”的对世界的自然认识。这一思维方式能唤起我们对与西方认识宇宙上那些假设结构的敏感。

同中国比较,结构上差异的西方宇宙概念假设是:一个超绝的存在本体(Being)与由它确定的众多个体存在(beings),它们之间本体决定众多个体的必须是一种二元、直线的关系。作为宇宙起源说,它包含的是一条从起点到终点具目的性的单线单向道路;时间和空间是分裂独立存在的。作为以超绝本体作为动因的众多个体,它们如同原子颗粒一样,在宇宙中是互不联系、分别单独存在的。这些假设的独特结构所必然需求的方法,是一整套分析部件和概念,如具有严格边

界的整体性(totality)、二元对立观(dualism)、实相观(essentialism)、普遍主义(universalism)、绝对主义(absolutism)、本体观(ontology)、认识论(epistemology)、动因论(causation)、终结论(endism)、自然规律论(natural law)、逻辑论(logics)、求解静止真理、确定性、秩序(顺序)和模型(模式)的倾向等。

误解和歪曲产生于人们试图将两个传统中某两个表面类似的东西拿来平行对待和相比,没有任何对它们结构差异产生敏感、将它们考虑进去。这样,也就无法避免将一种异己的、对宇宙的认识和思维模式从一方“走私”到另一方。这意味着将一种结构强加给一些思想模式和惯例,而这些思想模式和惯例其实并非对这个强加的结构有必然宿求。

从汉语翻译到英语(或从英语到汉语)过程之中的问题,经过论证可以找到的原因是由于译者对两个思想传统结构差异的不理解而造成的。不理解两个思想传统的结构差异,也必然不会了解两种语言体系的结构差异。可以说,认为在两种语言之间从事翻译工作是一种简单地寻找概念和语言对等性或相符性的努力,从而认为这样的努力能提供对另一种文明的洞彻理解,是一种幼稚的想法。

实际上,时时刻刻处处我们都能找到正在发生的、由于对结构差异

没有意识而造成的误解和歪曲。这种事情相当频繁地发生在日常对话中,政治语言、人文语言和社科语言中。

比如,“I am sorry”与“对不起”具有结构性差异。在几年前撞机事件的特定敏感情势中,它成为中美关系的政治语言,是很典型的例子。从习惯性语言结构上看,“I am sorry”包含主体(subject)、谓语,但不含客体(宾语),主旨是表达主体面对客体具体情况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一种礼貌,二者之间距离感突出。这种距离感和主旨的含义也是主体、客体之间认同性(identity)的差别,而且这里只有自己的认同(identity)。客体认同性于无足轻重地位,可说可不说。因此,“I am sorry”不带有明显道歉意思。在撞击事件上说不说“We are sorry”其实更是个礼貌问题,而不是道歉不道歉的意思。中方在这个问题上有误解,认为“I am sorry”就是“对不起”,说了就是道歉了,没说就是不道歉。这里“对不起”和“I am sorry”的差别是结构性的。从习惯性语言结构上看,“对不起”三字不包含主体和客体,只是二者之间关系的表述,主体和客体完全是靠这特定时间地点的语境关系隐含之中的。“I am sorry”一语中包含的距离感、不认同感在“对不起”中是不存在的。它突出的是二者之间关系的性质,也即:甲对乙的歉意。这种语言上的差别反映着两种宇宙观和思维方式,“I am sorry”带有明显将世界看成是个体的、各自独立状态,强调自我的意识痕迹。而“对不起”可以说是互系性语言,是为突出表达关系的。它带有明显将宇宙看成是互系性的和强调事物

之间联系性的痕迹。所以平常认为可以通用的这两个用语,其实文化意义很不一样。

甚至“10”或“十”这个数字在英、中文里也是结构不同的。安乐哲常常举用英语“everyone”和汉语“大家”之间结构差异的例子。关于象10这个数字的例子,我曾向西方文化背景的人们多次证实过,我上课时经常使用这个例子,向我的美国学生证实数字在头脑中的潜意识。中国人对“十”这个数字没有什么疑义,问谁,他都会告诉你,“十”就是“十”啊,就是一个数字嘛。但是这里面有潜意识。这个潜意识就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互系性,不分性,是中国人的一种特殊世界观。因此把“十”看成是一个整数字。而“10”这同一个数字,在西方背景人头脑的潜意识中就不一样了,它是十个一或十个单个个体。美国开国总统林肯的名句“Power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中,“people”这个词,应该说是很多很多个体,潜意识中是单个人,这跟中国的“人民”在潜意识中有结构性差别。“人民”对中国人,其潜意识是一个整体,之所以是整体,就是因为中国的宇宙观和思维方式中,不存在毫无联系的事物。个人是作为与任何他人存在联系性而存在的。所以因为这种结构性差别,造成我们中国老师在上课时要对同学说“大家好”;而在西方,要说“Hello,eve ryone!”即:要强调你问候的是“每个单个人都好”。“大家好”和“everyone”又是一个我们平常认为可以通用而实际具有结构性不同文化意义的例子。

另外,“I know”和“我知道”也是有结构差别的。从习惯语言结构上说,“I know”只是主体与谓语、不含客体或宾语。因为客体或宾语不管出现它都是确定性的和确实性的。“know”作为动词本身,就带有确定性,它指对事实或真实性的主体的行为或感悟。所以,“know”换一换形式就变成可以脱离主体而存在的“knowledge”。它是针对“知识”而言。而知识是事实或真理性。这反映西方思想传统追求确定性(certainty)、追求绝对真理性(truth)的宇宙观。它带有突出的本质性(essence)、终结性(absolutism),带有概念性或形而上学性。而中文的“我知道”反映中国的互系性宇宙观,尤其是这个“道”字,它在语言结构上是动词的客体或宾语,它也作为动作的内容。这个内容是什么?就是事物的互系性—“道”就是一切事物的延续性。这个观点在我的著作曾作过充分解释,尤其是在与西方追求确定性和本体性相比之下,它不是确定性、本质性、不变性,而恰恰是不确定性,非本质性,是变动性、过程性。它是互系性语言而非概念性语言。“我知道”是智慧性,而“I know”是知识性。

结构差别更发生在“religion”和“宗教”、“transcendent”和“超越”、“principle”或“reason”和“理”、“nature”和“性”、“mind”或“heart”和“心”等之间。

“religion”这一词是自西方特有宇宙观发生的一个概念。总是对

一个或一些超绝在上,看不到的主宰人类者承认,对它(们)的服从和顶礼膜拜,并且遵从它(们)规定和支配人类事物行为的道德法典,包含着有关宇宙来源,本质和目的的一系列信仰。特别是“religion”可以说是与“道德”连体,一个人如果没有宗教性,就几乎等于没有道德性。而“宗教”一词是自中国特有宇宙观发生的观念。“宗”是延续性,“教”是“教化”,还是一种承载互系性思维意识的、区别于西方形而上学概念性的语言。近代以后,“宗教”成为“religion”的中文翻译,带有某种负面意义,即迷信。这也是由于中国宇宙观没有西方宇宙观的那种超绝本体概想的原因。而且,在中国,道德不是与宗教连体,也就是说,人不信宗教也照样可是道德人;因为中国宇宙观的“道德”也不是西方那个与超绝本体规定的绝对道德,而是与中国宇宙万物互系的认识意识一脉相承的观念。最近的关于儒家是否宗教产生的争论,就出在虽然儒家思想没有西方超绝本体意识也照样是“道德”思想的原因。最近国内有学者提出儒家不是哲学而是宗教,就是在不了解西方在结构上与中国差异的情况下,把西方说法引进到中国,挑起争论。

西语的“transcendence”一般照字面意义译为“超越”或“超绝”。但是其中的结构性差异在于“transcendence”是二元主义的。二元主义不是中国传统“阴阳”互系性的思维,而是二元之间的分离、对立、冲突和单线单向决定关系,也即:超自然体对万物和人的超然独立,单线主宰决定关系。这还是西方形而上学的意识和语言。

而它一旦翻译成中文的“超越”,就失去了深层结构上这种差异。在很多场合,“超越”是形容人的思想境界的升华与超脱。它不是西方那个主宰本体,而是指一种状态、思想境界,或人的精神从低向高处升华的过程,这在西方思想传统中找不到的。

西语的“principle”和“reason”被翻译成“原则”(原理)和“理”。但是,中文的“理”并不依赖西方语言“reasoning”或“rationality”的意义,而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通变”思路,就是说,总含有一种域境、言说“互系性”和“延续性”的潜意识。要想到,这个域境潜意识与西方严格的逻辑类型阐释方式是两码事。[1]它不是本体模式的思维,而是认识和关于事物的“道”的阐释,这样它就不含本体性注脚。对中国理性意识在《后汉书》可找到一个例子,曰:“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 [2]很清楚,在古汉语里,“理”不表达西方那种“rationality”意义。实际上,中国的理及其实践是顺乎事物在特定时间、环境变化条件下的延续性,不是西方那种由超越本体设定的罗格斯(logos),不是超绝原则,不是绝对真理,而更是适中、适时、适宜;是手段与目的的正当性与统一性。

“nature”和“性”通常互译但是最不好沟通的中西方概念之一。“nature”所表达的是本质性、不变性、终结性和绝对性,是与现象脱离或曰单线决定现象的东西。比如讲“human nature”(人性),是

说无任何例外,人都是一个同一、不变的本质。这仍然是西方特有的本质性(essence)、确定性(certainty)、本体性(ontology)思维方式。而中文“性”,不是这些东西。因为中国互系性的宇宙观和思维方式不产生绝对性概念。可以说,从来没有不变的人性,没有不变的任何本质东西。一切都是过程,一切都是变,一切都是延续。中国人讲性本善,是说人原有向善而变的可能。中国既有性善也有性恶说,但皆不是西方那样否认变的可能。搞中西文字工作的人,如果首先有这种结构性差别知识,在处理二者之间互译问题上,会更有灵活合理的处理方式。

郝大维和安乐哲对西方“mind”和/或“heart”的概念与中国“心”观念的结构差异有详尽的说明。把“心”翻译成“mind”会误导西方读者。中国的“心”,由自中国互系性思维方式,实际是“mind”和“rationality”互系所生意思,其中包含心、理、知三种互系生成的意义因素。两位学者总是将心翻译为“heart and mind”,认为心不是只有thinking,judging和feeling其中某一种意义,而是全部包括这三种意义互系所生的所有效果。这里突出的中西结构性差异,就是“心”没有西方那种在柏拉图和基督教传统里被体系化了的“body-mind”二元主义。

我们常说的“封建”与“feudal”结构差异恐怕就更大了。“feudal”是欧洲历史出现的一种特有社会现象。“feudalism”指

的是对中世纪欧洲武士贵族之间存在的一系列法律和军事义务的概括。但这一词汇并不是中世纪用语,而是16世纪法国和英国律师发明出来用以描写武士贵族成员某些传统义务的。研究中世纪的学者,“feudalism”是个最有争议的概念之一。“feudalism”一开始是一种契约,是以土地使用权交换军事服务。大多数历史学家使用这一词汇都很严格,仅限于指特殊条件的自愿和个人约定的承担,不包括不自愿、附加于非免费土地使用权上的义务。“feudalism”来自法语féodalisme,是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词汇。他是个蔑视性的词汇,用于描写任何被认为是不公平和旧时代的法律或习俗。[3]如果把“封建”与“feudal”当成是可以互译的对等词汇,必然会误导读者,使人认为中国曾出现的也是欧洲那种“feudalism”。著名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指出:

如果对传统中国和传统西方之间的社会、经济结构极大差异不意识,恐怕想把问题搞清是不可能的。尽管学者们有许多不同解释,而我只对一条大原则解释感到十分舒服,那就是:两千多年过程中,中国不存在西方贵族军事意义上的封建主义……。不管所有其他对中国的描述是什么术语,它肯定与西方理解[的封建主义]是不同的东西。……有时我倾向认为,甚至秦始皇时代的公元前3世纪,随着国家的统一,任何直观意义的封建主就已消失。[4]

“human rights”、“liberty”、“democracy”、“individualism”这些词汇的启蒙运动现代含义带有一整套西方思想传统特有的假设逻辑。[5]英语“human rights”(人权)更确切含义为“一己之权利”;“天赋人权”涵义为“神赐一己之权利”;“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s”)也是“神赐一己之权利”;“个人自由”(“individual freedom or liberty”)也是“神赐一己之自由”。这种意义,是由西方宇宙观延伸而来。英语的“天”(“Heaven”)、“自然”(“nature”)意味一个超绝人世、主宰万物的神体。所说“个人追求幸福的权利”,确切含义也指神赐一己的追求幸福权利;而这“幸福”主要含义指物质、权力及其相属一己拥有的东西。

对中西语言结构差异增强意识,会使得我们容易理解西方“自由民主论”和“人权论”深层结构含义。应看到,迄今人们对它们接受的更多是字面意义,尤其在中国是其汉语翻译的字面意义。更鲜为人知的是这理论建诸于上的一些假设;举其重要者为:1)上帝的存在及其所赐一己自由、权利、幸福的合法性;2)人性皆为邪恶且不可改变;3)人类曾有“自然状态”(“the state of nature”)为一己个人之间无尽无休的相互争斗与残害;4)一己为结束自然状态和为追求一己之自由而与其他一己签订的契约(即:宪法)。“自由民主论”和“人权论”在这样假设之上建立乃至成为一种信仰。它的核心概想是回答人权来自哪里的问题,即来自上帝或一种神体。但其实,

这种结构性假设在西方传统之内并不为所有人信仰。思想家休谟曾严厉批评指出这种假设是人造,是人类历史上不存在的。特别是中国有独立于西方自己发展几千年的文化。“自由民主论”和“人权论”的假设是中国文化的互系天地宇宙观所无法导引的。中国如果吸收这两个理论,难以将这种假设涵盖到中国思想含义中去,尤其是神赐人权和与群体利益相排斥之一己权利,它是与中国思想传统难以兼容的。

“个人主义”是英语“individualism”的翻译。而它们二者之间的可译性,是困扰学者和引起误解的源头。从西方将人看成分散互不联系,人性不可改变邪恶的这种宇宙观概念出发,英语“individualism”的更准确含义是“一己主义”。“一己”之所以比“个人”更能准确表达英语“individualism”,是因为“个人”在汉语含人的互系性。而英语“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排斥人的互系性,把人仅理解为分散、单个、一己的。二者重大差别就在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英语指一己与社会的二元对立性,二者之间的截然割裂和排斥;“一己”对群体利益的否认和排斥,以致心理上对它的恐惧感。而“个人”在汉语中是与群体的偶对体,不仅不排斥、不否认群体利益,而且与之相联系,不分割。汉语“个人”与英语“一己”的结构差别来源于两种不同宇宙观的结构差别。西方宇宙观是由一个超绝万能的神体,它主宰互不联系、独立存在、分散的原子式的一己个体而构成;而中国宇宙(天地)观是由相互联系、互不分割、没有上帝主宰的,而是本身之阴阳互动的万物构成。中英文

两种语言是这两种宇宙观和思维方式各自的载体。

此外,“material”在西语含有西方宇宙观和思维方式特有的本质性和针对“spiritual”的二元主义;“law”为超绝本体外设强加给万物和人类的意义;、“politics”含有西方一种特有的“治者”与“治于者”之间二元主义的天敌关系,是个攫取权力的角逐概念;“existence”带有特定超绝宇宙论的本体性、确定性含义;“ethics”、“morality”总是西方宗教性词汇,与对超绝本体或上帝信仰相联系;“benevolence”指的是做善事或慷慨、慈善意向。这些与被认为是它们汉语中对等词汇的“物质、规律、政治、存在、伦理、道德、仁”都不存在对等性和符合性;因为这些中文词汇究其中文宇宙观和思维方式的结构,都不存在西方的本体性、超绝性、单线单向因果性和二元主义,而都是派生于中国思想传统特有的互系性意识。

这样具有结构差异的语言、传达不同思想结构、随时对我们造成影响的例子简直是数不胜数的。目前中国大力度推行英语教育,英文为热门语言的情况下,如对语言结构差异一无所知,是不能适应形势的。因为通常在学习英语时及学习后,人们对汉英这句话之间结构性差异并无意识,认为二者是相同对等的。更重要的和不可忽视的,是人文社科术语的结构差异及可能导致的误解。现在应该是对这些西方思想传统的深层差异加以理解的时候了。理由是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我

们在翻译工作中有困难?为什么在文化的理解上很艰难?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除了结构差异造成的困难,西方话语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也是重要的。因为结构差异也是“欧洲中心主义”产生的重要深层原因。确切说,它是二元对立思维的表现,也即:二元对立思维将“中国”和“西方”分割成二个互不联系的范畴,分成“我们”与“他们”,宿求“我们”对“他们”的排斥关系。

什么是“欧洲中心主义”?简单说,它是西方一种特定的话语。它把东方概念化为永远是“落后”和“愚昧”;相对的,西方则是“先进”、“科学”、“民主”;全部是具有价值判断的术语。我想指出,霍布森教授写的论文和书提供的发现,应当对我们很多人-当代的中国人,是具有启示意义的。[6]

当前我们处在的时代,文明接触的与日俱增给世界不同民族和人民造成各种关系。处于关系之中,他们必然地感到互相理解的必要。所以现在的局面是,一方面,语言翻译变得更为必须和紧迫;而另一方面,语言间进行翻译的难度又提出对结构性差异、独特范畴与逻辑特点的迫切理解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为的是取得出色翻译效果,高质量的语言或文学比较研究,还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对方的理解(其中可包括文化、文学、历史、哲学,以及人文其他方面和社科领

域),思想传统比较研究所导致的对结构性差别的认识,必然是对从事文化阐释和翻译工作时避免产生误解和歪曲的警示。因此,思想传统比较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应始终贯彻在英语教育之中。

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我国其他英语教育机构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我们有较之其他教育体系无可比拟的成熟的外语教育机制,能够高力度支撑很多跨文化的人文领域的教育和研究。特别是在今天面临全球化的形势下,这是其他机构难以竞争的。另一方面,我们迄今实行的单纯英语教育,也只有在复合思想传统比较和其他人文社科教育的前提下,才能走出新的道路,创出新局面,占领新的高度。

(原载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

教育》)

[1]郝大维安乐哲:《先哲的民主:杜威、孔子及中国的民主希望》芝加哥Open Court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David L. Hall and Roger T. Ames, The Democracy of the Dead: Dewey, Confucius, and the Hope for Democracy in China (Chicago: Open Court, 1999), p. 133.]

[2]《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062页。

[3]https://www.doczj.com/doc/0110395547.html,/search?q=feudalism

[4]李约瑟:《传统中国的科学》,哈佛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5]见本人“论西方自由民主主流意识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年第四期第

[6]我在这里推荐霍布森的书:John Hobson, The Eastern Origins of Western Civilisation(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4)

从颜色词看中西文化差异

学期论文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the Color Terms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the Color Terms Abstract: During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color words as well a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ame color due to the different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can help u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words and improve ou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 color words ; cultural connotations ; cultural differences Culture is a complex social phenomenon, permeated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It is the complex achievement of soci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Culture is a term that covers a wide range of content. From the anthropological point of view, cul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in a narrow sense and in broad sense. The culture in a narrow sense, including literature, history, philosophy, politics, social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 achievements, reflects the human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corporeal civilization .The so-called generalized culture, confirms human life in a series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social customs, social habits, customs and other aspects of life.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plays a great role of culture. On one hand,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 no language, no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language is influenced by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likes a mirror, reflecting the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Language it not only contains the nation'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but also contains the nation's views on life and their way of life and their mode of thinking. Language is the reflection and summarizes of social life. We all live in a colorful world; however, color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embellishment of human life.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color, we can obtain the colorful life.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属性:公共必修课 学时:36 学分:2 课程内容: 《跨文化交际学》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介绍并作对比研究, 授课内容主要涉及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话题。该课程有助于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说明 该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有所了解,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 人们往往忽视文化的重要作用, 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未能顾及交际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学者认识到外语教学必须引进文化知识的对比,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减少和避免误解。该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更有效地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2、教学对象 全校本科学生 3、教学目的 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 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该课程授课形式以讲解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4、教学要求: 该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涉及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关于文化的定义和模式,基础理论,

比如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该课程还讨论语言交际中的具体问题,比如介绍与问候,词语的使用,非言语交际,价值观念,对时间,空间的看法,对教育,工作的态度, 人际间的关系, 家庭观念,以及文化冲突,文化休克等问题。最后能考试合格。 5、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安排(总学时:36) 6、各章节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举例说明中国人与英美人士交际中存在的误解或问题。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交际失败的深层原因不只是语言问题,而是价值观念,经济基础,道德观念等因素在起作用。

中西方文化比较与交流

中西方文化比较与交流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这些文化都是有着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中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世界观 我国的传统文化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合二为一的,即“天人合一”。认为,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而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认为,一切知识和理论必须接受经验事实的直接检验,注重物质和实践。而日本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夸大精神的作用,执着的认为,精神是万能的,而且可以超越和脱离物质而存在。 二.人生观 我国历来信奉和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重整体的成就感和整体的责、权、利,重视个人的成就和荣誉。 三.价值观 1.思维方式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已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倡导“仁、义、礼、志、信”,强调民族统一,并在很大程度上以此来判定人的行为的好与坏。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这种价值观念更得到强化和固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在经济上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和飞速发展,价值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强调集体和社会是价值的主体,集体和社会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必须服从集体和社会,并以此为标准评价和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西方遵循先个人而后社会的观念,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认为个人的价值、利益是最重要的,不实现个人利益,就谈不上实现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西方许多上流社会的人捐赠财产给社会,最初的原因就是觉得多余的钱对自己也没用,也就是说,从利己的角度看待自己利他的行为,只是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 2.行为方式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行为方式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一点在中西方文化之间表现的尤为明显。首先,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 中国推崇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的行为。交际时要替对方着想,选择恰当而委婉的表达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3.家庭观念 在西方,独立性的培养始于孩提时代。当小孩周岁时,父母就会给他们安排一个单间,有意让小孩从小习惯自己的小天地,这大概算是向个人独立迈出的第一步。学生勤工俭学很普遍,除资助自己上学或挣点零花钱外,更主要的是从小改变事事都依赖父母的习惯。做父母的认为,小孩靠自己劳动挣钱有助于认识到金钱来之不易,从小培养起自立的意识。子女

《跨文化交流导论》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流导论》(英)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了解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理论,对文化、交际、语言、跨文化交际等相关概念有较为 系统的理解; 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情感态度,能够较为客观、系统、全面地认识本国文化与目 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主动观察、分析、对比、评价这些差异现象; 培养跨文化学习策略、跨文化语用能力和跨文化语言知识,能够恰当地处理因文化差 异引起的跨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 全面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环境下能用英语有效地 进行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课程描述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涉及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等多学科,《跨文化交际导论(英)》通过讲座、讨论、案例研究等多种教学形式,运用图、文、声、情景并茂的教学手段,介绍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原则, 旨在通过分析中西文化在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中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社会礼仪和商务谈判中的反映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加强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深刻理解力,最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必备的基础。本课程以英语为授课语言。 三、选用教材 Fundamental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基础》窦卫霖编著,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4 内容简介:教材共分九章,其中前六章以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为框架,第一章为概论,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定义、概念、发展及其意义;第二章着重讨论交际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人类交际中的应用;第三章阐述文化的性质,包括定义、作用、特征及其差异;第四章集中讨论价值观这一深层文化差异及其在商务活动中的表现;第五和第六章分别探讨了文化差异在言语和非言语交际方面的种种表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第七和第八章分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

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之语言表达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 1、文化特征与用词差异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才能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大不相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老李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

汉英颜色词“红”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汉英颜色词 红 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祝艳艳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色彩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领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英语言包含着大量的颜色词,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民族风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的差异,汉英两个民族对各种颜色词在视觉和心理 上所产生的联想象征意义、寓意也不尽相同。以 红色 为例,分析其在汉英语言中涵义的异同并探寻其文化根源,以便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内涵;文化差异 [doi]10.3969/j.issn.1008-6072.2010.05.038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072(2010)05!0140!03 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和文明发展的基础,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五光十色的色彩,就没有多姿多彩的生活。色彩不仅具有明显的美感功能,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表情功能和信息功能,常有象征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领域。由于人类文化共性的作用,以及文化相互渗透、趋同的影响,不同民族常常会赋予某一种颜色以相同的象征意义。汉英语言包含着大量的颜色词,尽管汉英民族对自然本色的认识和感受是大体一致的,但由于地理环境、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各种颜色对于两个民族在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意义、象征意义、蕴含寓意却不尽相同,使颜色词产生了褒贬不同的情感附加意义,由此构成各具民族特色的色彩文化内涵。[1]可以说,汉英颜色词涵义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为此,本文将通过对颜色词 红 涵义的异同解析,揭示其内涵意义中所体现的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 一、汉英语言中颜色词的分类 科学研究表明,世界上可辨色彩达七百多万种。在词汇极为丰富的汉、英语言中,表达颜色的词语数量多寡不一,但分类大体相同。汉语和英语的颜色词基本上都分为三大类:即基本颜色词或称单色颜色词(basic co lor w o rds)、实物颜色词(co lor w ords w ith co lors of object s)和色差颜色词(color w ords in shades)。汉英民族对基本颜色词的分类也基本相同,都采用七分法,即赤、橙、黄、绿、青、蓝、紫。中国传统有阴阳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与其相对应的五种颜色为 青赤黄白黑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柏林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凯在对世界上一百多种语言中的颜色词进行调查分析后认为:任何一种语言的基本颜色词都涵盖在11个基本颜色词中,这11种基本颜色词是black、w hit e、red、yellow、green、blue、bro w n、purple、pink、orang e和g rey。[2]由此可见,在汉英语言中, 红(red) 都属于基本颜色词。 二、汉英语言中 红 的表达的相同之处 在汉语中,红色也称为赤色、朱色。据统计,汉语表示红色的词语有40多个,如:金红、绛红、橘红、水红、桃红、猩红、血红、大红、火红、墨红、嫣红、樱红、枣红、朱红、紫红、酱红、殷红、杜鹃红、玫瑰红等等,而英语中表示红色的词语却多达100来个,表示粉红的词也有30多个,仅以C开头表示红色的词就有17个之多:cardinal深红的、鲜红的,carmine胭脂红,carm ine lake胭脂红染料,carnation淡红色,carnelian玛瑙红,Chinese red朱红色、橘红色,chrom e red铬红,chr ome scar let铬红,cinnabar朱色,claret紫红色, cochineal胭脂虫红,Co ng o rubine刚果红,cop per r ed铜红,co quelicot虞美人红,creso l red甲酚红,crimson绯红,crim son m adder茜草红。 (一)汉英语言中 红(red) 的积极涵义 汉英语言中 红(red) 大多表示积极的意义。在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中,红色是喜色,它象征着喜庆和欢乐、成功与顺利。我国数千年的传统习俗是过年时家家门上都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即使是像?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尽管家境贫穷、债台高筑,过年时仍要给女儿扯上二尺红头 2010年10月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Oct.2010第30卷第5期Jo ur nal o f Y uny ang T eacher s Colleg e V ol.30No.5 * **[收稿日期]2010-08-20 [作者简介]祝艳艳(1982-),女,湖北安陆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助教,主要从事语言与文化研究。 YYSZXB140

比较中西诗歌史诗与爱情诗的异同

比较中西诗歌史诗与爱情诗的异同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总是以倾吐心灵的婉曲、精神的归宿和赞颂壮美自然景观以及物质家园为亘古不变之主题。本文主要是从中西诗歌史诗创作和爱情诗歌方面来比较异同。 一、比较中西诗歌在史诗创作上的异同。 中国诗歌应说是从《诗经》开始的,它所收录的诗歌几乎全部是抒情诗,可以这样说,我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抒情诗歌的国度;而世界的另一条古老而深蕴的诗歌长河——“西方诗歌”则是从“史诗”开始的,它对西方诗歌历史发展的影响可谓深远,一直延伸到当今的西方诗歌。 西方诗歌中的史诗传统,尤其是英雄史诗,特具震撼人心的力量。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两部著名德史诗成为西方诗歌的先驱,也开创了西方诗歌的史诗传统。 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英国一直都很注重史诗和戏剧的发展,留下了很多不朽的叙事诗篇,其中最早的和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主要有《贝奥伍尔夫》。在十七世纪,弥尔顿三大篇著名的史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雪莱德《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诗篇,都是史诗类的代表名篇或戏剧。在欧洲,尤其是西欧各民族的英雄史诗则更多(翻翻西方的文学史便可成串地枚举,在此不再详说)。而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学史的中国,遗存各类佳作如海,却为何没有类似的英雄史诗呢?难道说自古至今中国就没有一位值得称颂的英雄吗?

答案不言而喻,饱含战争之苦炎黄子孙,古往今来,涌现出不计其数可歌可泣并令华夏儿女永生追忆难忘的英雄人物,其中有许多至今仍被人们摆在神龛中以神的形式盛誉地供奉着。中国古今众多的文学作品对其都有颂扬、立传。只是中国文人极少用诗歌的形式来颂扬,而是多采用其它的文学样式留世后人的。具体地说,中国的英雄人物多是通过散文和小说等文学样式来描述和颂扬的。如司马迁的《史记》中就记载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得以保存流传至今;明清经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是专门写侠盗和英雄的事迹的。可是,中国强大的抒情诗的传统,却较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历史和小说的创作,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有些历史是用文学的笔调写成的,就是说在写历史和小说的过程当中,也将抒情诗融入其中,使历史具备了一种极为独特而西方少有的文学色彩。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许多篇章,是用韵文写成的。《史记》虽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同样也是极为优秀的传记文学专著;《水浒》中会随时地插入一段抒情诗;《三国演义》则以一首《临江仙》开头,意境颇为潇洒和独特。 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文人之所以不用史诗的文体形式来歌颂英雄,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国文人自古认为,诗的功能在于抒情,在于陶冶人的性情,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感情。这正如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依据朱熹的解释:“兴、观、群、怒”四字的意思分别是“感发志气”、“考见得失”、“和而不群”、“愿而不怒”。既然诗的目的在于抒发志气,和合群众,反映哀愁,表达爱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西文化比较 课程代码:EE3007 计划学时:34 学分: 2 课程性质:必修、考试面向专业:英语专业学生 课程负责人:梁洁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中西文化比较是英语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讲授中西文化理论,文化基本模式,基本因素,中西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基本原理,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文化冲突案例分析。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克服文化障碍,以减缓可能碰到的文化冲击,逐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文化的眼光,认识自己,包容他人。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教学, 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英语理解能力——通过文化对比课程教学,使学生熟悉和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英语理解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熟悉文化差异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接受和适应不同的文化差异,并使之为自己的社会实践服务。 三、素质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 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

(1)文化素养——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应能够认识中、西文化的基本异同点,以及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鉴赏能力——通过对课程学习,使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促使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审美热情,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3)创新和开拓精神——学生学习课程后,对各类交际形式有所认识;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交流;预料和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他们将会寻求更好、更恰当的交际形式,培养学生创新和开拓的精神。 四、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有关文化的定义,特性和作用,以及价值观对比。 本课程的难点首先在于实践教学环节很难操作。由于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外国人,很难有机会直接观察跨文化交际现象,更难直接参与。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与主要内容 本课程共九个单元。每单元大概四课时,共34课。主要学习方法包括:典型实例分析,学Presentation展示,角色扮演,PPT演练,英汉双向练习等。 第一单元为绪论,总体介绍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三单元介绍日常言语交际,着重介绍跨文化日常交际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称呼、话题选择、拜访礼仪、赞语与赞语应答等。练习注重训练学生的日常交际的模式化习得。 第四单元介绍语言交际,着得讲解词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思维模式。通过大量的实例,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生动有趣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把文化深层结构引入学生的视野。 第五单元介绍非语言交际,主要概述非语言交际的三大内容:时间观念、空间的使用与身势语,用大量事例充分展示了非常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规则。 第六单元介绍跨性别文化交际,介绍中外男女性别意识的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差异,如谈话风

中西诗歌审美传统差异比较

中西诗歌审美传统差异比较 一、诗与poem 中西方诗歌根本地差异大概源于诗"与“poem地区别.中国古代对诗"地经典论述是诗言 志",而在西方根据“poem”一词地希腊词源,我们得到“poem is something made诗是某种制作)地说法.[1]<26 )虽然我们最终将诗”译成了“poem,但是诗”地内涵仍然不是像做一双 草鞋或一张桌子那样地制作”,它地定义在其本质上是与人地思想相联系地,绝不仅仅代表着一种手艺活儿.b5E2RGbCAP “‘ poem'诗'在定义上地这一差异产生了严重后果:它影响到中西传统怎样理解和讲授人 与文本之间地关系;而且它也影响到诗人在这两个传统中地表现.” [1]<26在西方传统中,作者们将文本作为制作”之文,将其看为作者地意志对象,它和作者地关系仅仅是制作与被制作地主客关系.即使在浪漫主义浪潮之后,大量地西方写作者开始向类似诗”地“poetry写作靠拢,但他们在观念中永远也抹不去诸如面具”、角色”、距离”等与艺术控制相关地名词 在中国地传统中,当我们将文本看作用以言志”或者缘情”地诗”时,作者地技艺就不是决定性因素了,作者不能像西方文论中地诗人那样宣称他对自己地文本具有绝对地控制权,因为诗”不是作者地客体”,文如其人”,诗”就是作者本人内心本性地外在显现.[1]p1EanqFDPw 诗”不仅不完全是“poem'将中国诗歌地非史诗、非叙事传统简单归入西方地“lyric抒情诗)概念中也是不合适地.因为在西方,不论“poen”” “poetry还是“lyric,其观念本身都没有暗含着诗是人内心地东西”这一主题,它们都仅仅作为一种技艺存在,标志着作者身上地某种天才能力,而非作者本人.DXDiTa9E3d 不仅诗"和“poem”具有内涵上地巨大差异.作诗"地作"字与西方地“fiction虚构)、 “ creation仓创造)等也不可混为一谈.动词作'被普遍用于文学创作始自汉代或更早.作'地早期意思与古圣人以及经'地形成有关” [1]<80,古代圣人地作”,是把世界地运作方式放 入语言之中”.[1]<81 )与亚里士多德所说地情节地制作者”相比,作”更接近经验层 面”.[1]<81 )亚里士多德地制作者根据故事应该地样子’来重写故事;而圣人式地作者所系 统表达地既有事物应该地样子也有事物历史上实际地样子.” [1]<81)虽然中西方这些上古概念在后来地历史演进中其内涵都被弱化和泛化,但其源头地差异却决定了这些概念即使在东 西方已经知己知彼、交流密切地今天也仍不可等量齐观.RTCrpUDGiT

中英颜色,动物,数字文化差异原则(中西差异)英语版

文化差异原则 1. 2、 3、黄色 4、蓝色 5、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英汉颜色词语的词义有时对应 有时相佐,有时无对应。译者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不仅要掌握两国的语言 文字,而且要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翻译时应该仔细推敲,谨慎处 理。 2. 动物差异 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不同民族的语言既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反映各白特定的文化内容。如果某一民族的人们不了解某一特定民族的文化因素,则不可能进行有效与顺利的交流。因此,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流。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专家赵贤州先生 (1992)说:“跨文化交际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人类享有某些共同的文化信息;而跨文化交际之所以产生某些偏差,是因为双方不能共享另一些有差异的文化信息”。英汉这两种各具特色却大相径庭的语言形式,其表达方式与文化习惯存在一定差异。这些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与纷繁复杂的习惯差异是由于汉民族文化与英美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道德信仰、文学艺术、心理特点、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地域风貌等等差别。 只有充分了解英汉文化的背景知识,才能进行更有效、更顺利的交际。在英语文化中把人的某种特点与动物相比较并不常见,但汉语言中却

有很多这种比喻的例子。通过上面这个小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 在翻译中遇到这种与动物有关的比喻性句子时,我们一定要考虑西方文化的因素,避免用中国人的习惯说法代替西方人的习惯说话。 这里还有这些搭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bull(公牛)这种动物,经常跟angry(愤怒)搭配,但它也可以跟mad腕 狂)、strong(强壮)等搭配,因此千万不要搞教条,一定要灵活运用。古代原始人与动物为伍,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捕鱼狩猎,以野生动物为食,繁衍生长。直到今天,动物仍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人类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动物的存在。正因为人类与动物相依相存,频繁接触,因此在人类语言中必然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隐喻性词语,并依据动物的外貌、习性等特征赋予它们特定的情感和喻义。同时,又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地域生态、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等文化各个方面的差异,隐喻中所含有的文化内涵也大不相同。 英语国家都把狮子比喻成“百兽之王”,比喻勇敢、威严、权势、凶猛等。当比喻一个人勇猛时,会描述他为“ He is a lion. ”英国历史上查理一世因其“勇武善战”被誉为“the lion-hearted king ” (狮心王),史称“狮心查理王”。正因为英语词汇lion 的这种语义,在学术界有“威望”的人,也被称为“ a literary lion ”,同汉语的“执牛耳”、“泰斗”。[11] (P219-222)英国白豪地以狮子作为白己国家的标志,英国国徽的中心图案是lion ,因此英国又被称之为“ the British Lion ”,所以to twist the lion ' s tail 意为“向英格兰挑战” 。“ Lion and Unicom "(“雄师” 代表英格兰,“独角兽”代表苏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河南工程学院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学制: 4年 所属系部:外语系 制订日期: 2012年 4 月 15 日 河南工程学院教务处编制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日

河南工程学院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英文名称: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英语本科 学时数: 32 ;其中:讲课学时: 16 ;实验学时: 16 ;学分数: 2 ; 编写人:靳爱心;审定人:屈平;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本科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第3学期开设,32学时,2学分。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及相关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跨文化交际对当代世界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培养其跨文化意识,形成和发展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和宽容以及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灵活性,提高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培养学生与英语本族人通过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浅easy、宽wide、精elite、新new、用useful”的教学思想。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提高外语的理解能力,在与英语本族人交流时准确深刻地理解对方和得体地表达自己。同时,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进一步训练语言基本功,提高英语应用水平。英语本科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特征。 2.了解影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各种因素。 3.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途径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等。 4. 对语言与跨文化研究的有关理论有初步的了解; 5.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异同的比较,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6.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减少和避免误解。 (三)课程教学内容 各章分配2-4个学时,通过对各章的讲授和演练,使学生达到掌握跨文化交际基本知识的教学目的,并且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案例分析和演练等,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基本知识及相关术语、文化与交际、文化差异、语言与文化、文化与语言交际、文化与非语言交际、跨文化时空关系、跨文化意识、跨文化适应、掌握跨文化能力、文化冲突和文化休克,并加强专业口语和写作的能力,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英语精读、英语泛读等专业基础课程 后续课程:高级英语、英美文学等专业核心课程

中西文化交流史(名词解释)

文化:我们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并且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中国古代汉字文化系统里“文化”概念,其一,指历代统治者所施行的文治教化的总和。其二,指文物典章、朝政纲纪、道德伦序,以及成为礼俗日用的一整套观念和习俗。西方学者关于文化的概念分类有以下四种,成果论,能力论,精神论,行为模型论。中国学者的文化概念大致上都超不出我们所归纳的四大类观点。“文化”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第二,“文化”是在历史上产生的,是历史传习的结果。但是作为“文化”的本质,它有着两个显著的品格,即整体性和历史性。 丝绸之路:西汉(公元前2世纪前后),张謇通西域,开辟了从长安(今西安市)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北方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有陆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箕子朝鲜:史料表明古朝鲜是由箕子所率领东走的商人(东夷人的一支)和朝鲜半岛土著的濊人结合而成。中外史学家对箕子王朝鲜之说,颇有争议,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朝鲜的多数学者否认“箕子东来说”,少数人则认为是历史事实。韩国史学界有人认为箕子是存在的,并要求在“国史”中加以记述。有人则否认箕子朝鲜的存在。我国史学界,有些认为箕子朝鲜说“未必完全可靠,可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也有人认为此说是能够成立的。 和平文化:10000年至6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和平(河内西75公里,在越南北方和平、宁平、清化等省发现)文化时期。除了越南外,范围还涉及老挝、泰国一部分。其打制石器与欧洲的旧石器相同,多用整块砾石或砾石片制成,器形不甚稳定,以杏仁形、盘形工具和短斧为主,另有少量刃部磨光了的长方形石斧。由于中国南部也发现了同类遗物,所以有人认为它是从中国传播而来的。另外,同类遗物还远涉马来半岛,由此可窥见对当地的影响。 北山文化:9000~7000年(或5千年)前,属新石器时代的北山文化时期。它已有磨制石器有的砾石上刻有粗略的人面及其他图案。陶器较为进步,葬仪也很讲究,发现有随葬品。五千年前蜀越已经有了共同的文化,在和平、北山两地发现的石器和巴蜀所发现的相比较,新石器时代前期,蜀、越几乎完全相同。新石器时代后期,虽然稍有差别,亦只带地方色彩而已,中国古代中越交通。 东山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越南迎来了青铜时代。东山文化属于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年代为公元前4~公元2世纪,受中国战国至汉代的影响。今清化省东山村出土的汉文化遗物与中国云南、广西等地出土的战国至汉代铜器相仿佛。 赵佗(南越王):南海尉任嚣在临死前召见部下龙川令赵佗,向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建议割据自立,于是赵佗代行南海尉。秦灭,赵佗即进攻并吞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断绝与内地的联系,并且通过法律手段诛杀秦所设置的长吏,以其党为假守。在执政期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徐福:秦朝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乘坐蜃楼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徐福则在当地之山——“崂山”留下后代,后代改姓崂或劳。公元前210年,徐福再度率众出海,来到“平原广泽”,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此后再也没有返回中国。也有说徐福死于大海中之说。 遣隋使:隋代日本推古天皇朝派遣到中国的使节团。当时圣德太子摄政,600年、607年、

中西文化比较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首先,在饮食文化方面,中国人十分注重形式,所以对于菜品的要求就是色香味都要“上道”,而且餐具方面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因为其灵活轻巧的特点也让它一直流传至今。而西方的人们则比较看重实际,对于食品的外貌要求并不是很多,所以他们的菜品也相对简单和单调,在餐具方面则喜欢使用刀叉。 在文化观念上,我们的东方文化一直讲究和谐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以和为贵,人与自然以顺应为主,主张合乎天道,孟子也提出,人类的很多活动应该在不影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这种观念下,古往今来的很多人也愿意依附自然,比较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 而西方的文化观念则比较注重理性,主张从本源出发,要从根本上认识世界,要善于运用理性的思维来对世界进行积极的改变,所以,西方的思维更多着重在改造世界并使其适应人类方面。因此,在这种观念下,人们也更加注重物质生活。 在隐私方面,西方人比较尊重人权和个人自由,所以不会窥视和传播别人的隐私和秘密,对此,他们认为,热衷于别人隐私的人事不道德和令人厌恶的。而东方的人们对这个没有那么敏感,相反,很多人对别人的隐私还会有一些莫名的兴趣,总喜欢打听和讨论,甚至有的还会把别人的隐私当做一种娱乐工具,用以寻找话题和娱乐消遣,其实这是东方文化里面的一种愚昧。 在教育文化方面,我们受封建儒家文化影响较深,所以虽然看重学习,但是大多数都是为了一张文凭,并且很多单位在人才的取向上也对文凭有着要求。在求知上也比较死板,习惯于循规蹈矩死记硬背。而西方在这方面则截然不同,他们注重的是个人能力,所以对于文凭也没有很多硬性要求。在求知上西方人提倡的是创新和批判能力,要求学生善于创新并且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这也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大多来自西方的国家的原因。 在竞争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所以儒家所主张的“中庸之道”也十分深入人心,尽管现在很多领域竞争都十分激烈,但是从观念来看,儒家所表达的竞争是不道德的说法,依然在人们心目中有一定地位。而自古以来的小农意识,也使得中国式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把对手打倒,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而西方人的观念则与这大相径庭,他们认为竞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部分,竞争才会出现人才,经济才能在竞争中快速发展。而西方人也认为竞争是可以让人与人共同发展的,应该公开公正的竞争,很多突破性的成就都是在竞争中完成的,所以,西方人的看待竞争的方式,也会一定程度给他们的发展和进步带来动力。 因为文明类型不同,所以也就导致了文化的差异,我们喜欢东方文化的含蓄与谦虚,也喜欢西方文化的自由和平等,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个呢? 1、思维方式: 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辩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41432054 李静 人类世界色彩斑斓,光怪陆离,“赤橙黄绿青蓝紫”如一条五光十色的彩带为人类编织出光彩夺目的生态环境。颜色作为一种感官认知,人类对其的认知有明显的共通之处,基本颜色词的含义在各个语言中应是相同的,但因东西方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文化风俗、思维定势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不同,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尺度去描绘事物的颜色,赋予词汇以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 不同国家对不同颜色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因此对不同颜色的喜爱程度也不一样。中国、朝鲜、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均喜爱红色、绿色、黄色等较鲜艳之色,而日本则尤爱素雅之色,并将绿色视为不详之色。这些国家共同禁忌的颜色是黑色、灰色。沙特阿拉伯、也门、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等一些国家则喜欢绿色和深蓝色,忌讳的是大红色、紫色和黄色。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喜欢红色、蓝色,而禁忌黑色。 正因如此,人们对各种颜色词的判断就会产生偏误。 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误译)布朗先生是个很白的人。那天他脸上却有点绿色。近来他一直感到蓝蓝的。每当看到他时,他总是在棕色的学习中,我希望他早日处于粉红色之中。 (正译)布朗先生是个非常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上颇有病色。近来他一直感到闷闷不乐。每当我看到他时,他总是处在极度深思之中,我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 由此可以看出,简单的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别。 本文以在文化 中差异较大的红白两色为例,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美文化课程纲要

英美文化课程纲要 平阴一中王小猫 第一、目标 1、了解简单的英美文化。 2、增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引导学生养成英语逻辑习惯。 4、培养学生英文阅读能力。 5、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第二、核心能力 1、了解英美基本的交际礼仪,书信礼仪,餐桌礼仪等礼仪及其背景。 2、学会常用的交际用语,能进行简单的交谈。 3、了解简单的英美历史文化背景。 4、扩充词汇量,培养语感。 5、提升阅读能力。 6、提高口语能力。 第三、时间分配 本课程一部每周二开课,二部周五开课。

第四、教材纲要 主题主要内容参考节数 一、交际礼仪1.英语问候习惯及常用语 2.英语交谈习惯及常用语 3、模拟对话 1--2 二、书信礼仪1.英语书信格式 2.英语书信常用语 3.英语书信赏析 1 三、餐桌礼仪及文化1.英美餐桌礼仪 2.英美餐桌文化 3.背景小故事 1--2 四、英美历史文化背景1.英国简单地理历史介绍 2.美国简单地理历史介绍 3.英美文化简单比较 1--3 五、英美文化名人介绍1.牛顿简单生平介绍 2.华盛顿简单生平介绍1--2 六、英美电影欣赏1.英美经典电影欣赏 2.欣赏收获交流1--4 七、英美音乐欣赏1.英美经典音乐欣赏 2.学习简单英文歌曲 1--2 八、实践1.自编英文小品 2.展示与交流 1--3 第五、实施方法 一、教材编选 应注意教材内容应具趣味性与实用性。从日常交际开始逐步扩大,了解交际礼仪,书信礼仪和餐桌礼仪开始。在深入了解英美历史文化及文化作品。从而对英美文化有简单的了解。 1. 日常礼仪的介绍要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学生在学习后

不仅对英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且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挺高口语能力,可以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2.英美历史文化介绍要有特色,并且浅显易懂。通过对英美特色历史文化的介绍,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有简单的了解。并且初步建立英语的逻辑习惯。 3.英美文化名人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中西文化的不同,开阔眼界,扩充词汇量,提升阅读能力。 4.英美经典电影音乐欣赏,在娱乐中展示英美文化,并能够提高学生听英语与说英语的能力。 5.自编英文小品要具有开放性,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展示交流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 英美文化是了解性课程,重在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建立英语逻辑,提高学习积极性。所以课程教学中要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1. 每单元主题均包含模拟对话,趣味小故事以及实际事例。 2. 教学内容可配合当日或近日发生于英美重大新闻或西方节日,切入各单元主题,以引起动机、随机教学,并使理论与实务兼顾。 3. 可安排实学生观看英文新闻或者小视频,理论结合实际。 4. 教学媒体可选取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影片或歌曲。其来源亦可征求学生提供,更易引起共鸣。 三、教学评量 课程最终的英文自编小品的展示与交流,直观的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质量。还要结合平时课上的模拟与演练表现,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书刊、影片、光盘,以及网络资源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