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贞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贞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贞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贞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贞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纲要(草案)

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和《中共黔西南州委关于制定黔西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贞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本纲要主要阐明县委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以及编制实施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

第一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统揽全局,精心部署,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三个百年不遇”(百年不遇的雪凝冰冻灾害、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灾害和百年不遇的国

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积极抢抓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战略等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新成绩。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面向未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起跑线上。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十一五”时期是贞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

预计“十一五”期末,全县生产总值(GDP)达35.80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数31.80亿元的112.58%,比2005年增长3.65倍,年均增长29.8%,其中:第一产业预计完成6.8亿元,年均增长12.98%;第二产业预计完成21.2亿元,年均增长41.76%;第三产业预计完成7.8亿元,年均增长27.43%。2010年人均GDP达到9808元。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38:38:24调整为19:59:22。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89.41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数60亿元的149.02%,比“十五”期间累计增加73.4亿元,年均增长22.46%。财政收入7.02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数3.5亿元的200%,比2005年增长5.9倍,年均增长42.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7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数1.5亿元的218%,比2005年增长4.7倍,年均增长36.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0元,完成“十一五”规划数9000元的134.22%,比2005年增加6480元,年均增长16.62%。农民人均纯收入3328元,完成“十一五”规划数2600元的128%,比2005年增加1523

元,年均增长13.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数4.5亿元的122.22%,比2005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18.7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比2005年降低

0.66个千分点,比“十一五”规划数低0.2个千分点。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全县上下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内需保增长机遇,实施了一批重大的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常规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交通基础设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工建设惠水经贞丰至兴仁高速公路,项目建成后,将结束我县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启动实施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和白层港码头第二作业区;建成了连接周边县的贞(丰)安(龙)二级公路、贞丰至册亨、贞丰(盘龙)至龙论、贞丰至洒若油路;建成了者相至龙场、鲁容新寨至纳翁、北盘江纳哈田至小花江、青杠林至董畔、者相平桥至董箐、县城至必克等油路及硬化路,提前一年实现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并提前启动一批通组油路、硬化路的建设。“十一五”期间共建设通乡油路140公里,通村公路989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同时通过实施一批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了挽澜至三河、鲁贡至白层示范公路,修建了一批通村、通组公路、矿区路、蔗区路、旅游路,大大提高全县通路率和畅通率。

2、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了人民群众盼望多年的水车田水库;实施了纳山岗水库、白坟水库、大山水库、关沟水库云洞水库等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东门河小流域、

纳黑小流域、那郎小流域珠治工程;建成174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解决10.56万人的饮水困难;实施了基本口粮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盘江灌区贞丰片区、三岔河右干渠、石漠化综合治理渠道、水车田水库渠道等渠道建设工程,共新建和改造渠道、排涝渠道358公里,蓄水池2223个,治理小山塘9个,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9.5万亩。启动七星湖水库、双龙水库、鲁花水库的前期工作,完成了贞丰县2010至2020年农田水利发展规划。

3、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以县城和小城镇为重点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县城建设顺利推进,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高,城镇更加亮化、绿化、美化,开通了县城公交车,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共完成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12条9.1公里,县城道路硬化率为97.23%,县城绿化率达35%。龙场、者相、北盘江镇、鲁贡、白层、长田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完成15条小城镇街道和13.8公里下水道建设;建成者相镇供水工程、北盘江镇供水工程,开工建设龙场镇供水工程,积极向上级申报白层、鲁贡集镇供水工程。

固定、移动、宽带网络覆盖率大幅度提高,通信规模不断扩大,移动电话用户达31500人,固定电话用户达20900人,宽带用户达5650人,新一代3G通信网络已在我县启动。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品位不断提升,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28%以上。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县城垃圾填埋场、金丰大道延伸工程、塔山大道西段、新丰路西段、南环路基本完工;居民居住条件大

幅提高,“十一五”期间共建成商品房2269套30.23万平方米,廉租房一期、经济适用房、宸宇商住楼、盛丰大厦、康筑花园三期、盛丰铭园商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金城国际、宸宇二期、廉租房二期、廉租房三期正加紧建设。完成旧城至老车站道路改造,建成信合大楼,贞丰宾馆、奇峰酒店、怡景酒店等一批三星级宾馆建成投入使用。县城110千伏变电站易地建设及县城道路白改黑已完工。双乳峰景区已建成向游客开放,纳蝉布依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项目已开展前期工作。城镇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三、工业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

预计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现价)完成39.5亿元,比2005年增长2.8倍。原煤预计完成200万吨,比2005年增长2.5倍;发电量预计完成33亿度,比2005年增长250.8倍;供电量预计完成3.8亿度,比2005年增长3.89倍;水泥预计完成10万吨,比2005年增长1.9倍;黄金预计完成7813千克,比2005年增长2.9倍;机制糖预计完成3317吨,比2005年减少3063吨。

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设计年产黄金6.5吨的烂泥沟金矿已建成投产;水银洞金矿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已完工;年产10吨的黄金精炼厂已开工建设;年产1.5万吨液体氰化钠项目主体工程已竣工;装机10万KW的大田河电站和装机88万KW的董箐电站已并网发电;100万吨焦炭、3×15MW发电清洁型焦电技改项目一期已建成试产;鲁容、者相、城东、平街35KV输变电工程、

龙场110KV变电站、长田供电所、10KV及以下电网完善化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煤矿整合得到推进,技术改造不断提升,形成18对煤矿,生产能力达222万吨;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轻工产业聚集区已完成规划,为今后工业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农业保持平稳发展

预计2010年农业总产值(现价)完成9.6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9.05%,比2005年增长1.5倍。粮食总产量预计完成12.05万吨,比2005年增长0.47万吨。

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十一五”期间按照提升种养业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和产品质量。顶坛花椒、坪上金银花、白层四月李、连环板栗、砂仁、蔬菜等优质农产品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建成了14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开工建设5个乡镇畜牧兽医站业务用房,并配臵仪器设备;加大了烟水、草水、蔗水、椒水等基础工作,建成1个大中型沼气池,3个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完成5401口沼气池建设,实施农业增产工程64.5万亩。实施了甘蔗新品种黔糖4号产业化示范项目,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下江黑猪、糖厂、布依王辣椒厂、顶坛花椒油厂等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的扶持,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从主要依靠粮食生产,逐步发展为粮食、经济作物、养殖业、务工收入等多方增收。

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生态建设工作取得重要成效,生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完成4767.2公顷石漠化治理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珠江防护

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等林业工程,完成人工造林4993.4公顷,封山育林2118公顷,森林资源蓄积量达85.7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7.5%。关闭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焦化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废弃物排放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省州下达指标内。加强纳山岗水库和云洞水库饮用水水源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建立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取得积极进展,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实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城镇就业效果明显,保持了社会的基本稳定,“十一五”期间共新增就业岗位5764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630人,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1134人,201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到2010年底共有37820户70938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355户2402人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98户739人纳入五保供养对象,新建珉谷镇和连环乡敬老院,开工建设珉谷、者相、长田、平街、连环、鲁贡、白层7个乡镇五保集中供养点。养老保险覆盖5412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869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6861人,工伤保险人数14890人,生育保险人数7821人;将1327户住房困难的城镇低收入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体系。

扶贫工作取得实效,贫困地区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贫困发生率明显降低。五年来共实施扶贫项目436个,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3330人,举办各类农民工培训和扶贫干部培训共16.57万人,产业技能培训0.66万人次,实施雨露计划培训0.33万人次,阳光培训0.58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6836人,组织劳务输出17801人次。积极执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补贴,及时兑现农民购买11634台汽车、摩托车、10892台家用电器和3672台农机具补贴,金额分别为672.88万元、301.38万元和951.93万元及各种强农惠农政策补贴。

以“两基”、“普实”攻坚为重点的教育、科技事业发展明显加快,“两基”、“普实”工作通过国家检查评估验收。贞丰中学新校区主体工程已完工,建成贞丰县职业中学实训楼、贞丰一中图书楼、小屯中学学生宿舍及食堂工程,完成68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6所捐赠学校建设,启动实施13个边远地区教师周转房。

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县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民素质等众多人口情况。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递减,由2005年的7.46‰下降到6.8‰,完成了控制指标,预计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8.7万人。建成达到国家标准的贞丰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和13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计划生育创国优工作顺利推进,已通过国家计生委评优验收。

医疗救治体系得到加强,13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及医疗设备明显得到改善。县医院新院区已开工建设;改扩建11个乡镇卫生院,

配臵了12个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新建县医院门诊楼、珉谷镇卫生院业务楼、北盘江镇、龙场镇卫生院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和91个村卫生室。到2010年底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336053人,参合率达 96.25%。

完成34130个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点,累计建成105个村图书室,实施164个村(社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维修省级文物单位“文昌宫”,13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图书馆即将开工建设;成功举办了“贵州贞丰六月六布依风情节”、“苗族二月二走亲节”、“布依族三月三祭山节”等民族文化活动;协助举办了全国山地运动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进展,共有国家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3人,州级传承人20人,县级传承人30人。

社会更加和谐安定。13个乡镇均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派出所、司法所;争取国家投资200万元建设县人民法院项目,者相、龙场、北盘江、鲁贡、白层基层法庭建设得到加强,治安拘留所、公安看守所、武警新营房、消防大队新营房等开工建设。

全县156个村均建成了建筑面积不低于9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完成7100户农村危房改造,建成老干部活动中心。国防、外事、侨务、人防、对台、档案、民宗、消防等工作顺利推进。

七、移民工作取得新进展

“十一五”期间共完成15个易地移民搬迁工程点,596户2825人从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发展十分困难的地区,搬迁到生产

生活条件较好,通电、通水、通路便捷发展的地区。752户3710人从龙滩电站、董箐电站、大田河电站等大中型水库淹没区搬迁出来,通过发放移民补助金、建设移民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引导移民发展特色农业,转移富余人口从事第三产业,移民地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是贞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特征明显,各项经济主要指标提前超额实现。“十一五”计划顺利实施,为贞丰“十二五”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旅游国际化发展进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发展的主要战略机遇期,又是我县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更是我县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从整个宏观形势看,2010年以后全球经济步入复苏进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全球宏观经济总体环境仍然有利。

有利条件和因素主要有:一是政策环境较为有利,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在省提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

调中,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将进一步扩大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二是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制定并出台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县争取更大投入提供有利的条件。三是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区域间合作不断加强,新一轮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区域间产业梯次转移步伐加快,为我县开展区域合作,发挥资源与区位优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进经济加快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四是自身基础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并加快发展,产业基础不断增强;自身财力不断提升,可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实事;体制机制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发展活力动力进一步增强,为推进我县“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内在基础。五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较为明显,我县作为少数民族贫困县,经济社会长期落后,但拥有金、煤、电、金属镁、旅游等丰富的资源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依托新的资源开发方式和技术,以及优良资本、高新人才和先进科技,后发优势更加凸显。六是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建设大交通,做大煤金电,提升种养业,培育旅游业”的科学发展思路,方向更加明确。县领导班子团结,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跨越的愿望十分强烈,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因此,“十二五”是贞丰县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州、全省、全国还存在很大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全县各族人民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与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缓慢的矛盾依然是我县的主要矛盾。地方财力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支撑财政增收的产业单一,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困难还很大。二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三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四是建设发展需要与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之间矛盾突出。五是产业规模小,结构性矛盾突出,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水平较低,工业化、城镇化总体竞争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六是技术人才短缺,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方针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

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化强县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旅游国际化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统筹区域发展,全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节基本要求

坚持把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作为推动跨越的根本动力;坚持把建设工业强县、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主导战略;坚持把主攻大项目、实施大投资、培植大产业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基本方略;坚持把加速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形成新动力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把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安全发展作为推动跨越的有力保障;坚持把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群众利益问题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根本目的。

第三节战略定位

“十二五”时间战略定位为:

努力把贞丰县建成为全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建成贵州省能源和原材料重要基地,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重要组成部分,黔西南州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第三章奋斗目标

第一节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贞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在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15年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步伐加快,城市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到2020年,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人均收入超过6000美元以上,全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第二节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确保完成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23%以上,奋力突破130亿元,年均增长30%,人均生产总值实现3000美元以上。其中:第一产业9亿元以上,年均增长7%以上,第二产业56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第三产业1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11:70:19。

——财政总收入确保完成17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力争达到19亿元,年均增长22%,奋力突破21亿元,年均增长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235亿元,年均增长30%,力争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32%,奋力突破270亿元,年均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亿元,年均增长20%,力争15亿元,年均增长22%。

——粮食总产量达到11.8万吨左右,年均增长1%。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00元,年均增长15%,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达到7000元,年均增长16%,奋力突破7300元,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年均增长8%,力争达到19000元,年均增长9%,奋力突破22000元,年均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和物价总水平控制在全州平均水平范围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

——城镇化率五年确保达到39%,力争达到40%,奋力突破42%,初步实现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确保达到33%,力争达到35%,奋力突破38%。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达到省、州控制范围内。

第四章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促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十二五”时期努力构建以冶金、煤炭、电力、金属镁、建材、船舶、蔗糖等为一体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科学发展的全县支柱工业体系。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依托我县资源优势,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全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推进产业整合与结构升级,促进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到2015年,全县工业生产总值实现120亿元,力争150亿元,大工业发展基本格局进一步形成。

第一节优化产业布局,有序发展产业园区

依托通道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结合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和主体功能区要求,积极优化县域工业产业布局,构建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在西部实施贞丰县龙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在中部实施贞丰县轻工产业聚集区、在南部实施贞丰县连环化工工业园区、在东部实施贞丰县白层港经济园区,重点抓黄金产业链、煤炭产业链、电力、氰化钠化工产业链、金属镁及铝镁产业链、铁合金、建材业、船舶建造业、装备制造业、蔗糖产业、天然气管道等产业发展。以“一江两线三基地”发展板块推进工业化,即以北盘江沿线乡镇发展特色农业(花椒、火龙果、李子、板栗、甘蔗),为轻工产业区提供原料;以惠兴高速公路、贞安二级路沿线乡镇建设发展西部龙场循环经济园区、东部白层港经济园区、

中部珉谷轻工产业园区、南部连环化工园区;以烂泥沟、水银洞、长田为主的重要黄金生产基地。

第二节抓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特色新型工业

1、进一步推进以黄金为主的冶金工业

坚持“扶优扶强”的方针,努力培育大型黄金企业集团,依托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贵州紫金矿业股份公司,发挥龙头企业优势,积极支持烂泥沟金矿和水银洞金矿的建设和发展,完成长田金矿年产黄金1吨生产线,背斜金矿在勘探上取得新的突破,加快推进金矿技改工程,不断加强研究,引进选冶新工艺,不断提升选冶水平,降低选冶成本,提高选冶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强环境保护,努力降低黄金开采冶炼对环境的损害。

大力开展黄金地质勘探,积极拓宽勘探融资渠道,加强区域

内金矿地质风险勘探,千方百计探索寻求新的黄金成矿带,争取实现黄金地质风险勘探储量突破,建设新的黄金生产线,扩大黄金生产规模,到“十二五”期末实现黄金生产达15000千克。

全力抓好年加工10吨黄金精炼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发展黄金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围绕黄金冶炼生产加工,大力发展黄金生产配套产业,重点抓好氰化钠厂的建设,极力推进液体氰化钠项目的建设,在满足、保证黄金冶炼生产正常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氰化钠上下游产品开发,力争上下游产业有所突破。

大力培育科技型、环保型、效益型、安全型的现代化黄金矿冶企业,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国产金大县”。

2、大力发展煤焦化工业

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煤炭产业,大力推进大矿带小矿产业体系建设,加强高产高效和安全标准化矿井建设,鼓励煤矿整合技改扩能,推进煤矿业向高效、安全、洁净、优质的方向发展。加强全县煤炭普查和详查工作,积极开展对龙山向斜等全县煤矿地质区域的煤炭进行勘察和开发,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精加工及关联产业,提高瓦斯抽采率和废弃物利用率,支持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品效益好的企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到“十二五”期末煤炭产量达到300万吨以上,力争龙场选洗煤厂生产规模年产达120万吨。抓好煤矿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预防地质灾害发生。

以龙场、挽澜现有煤矿为平台,龙场循环经济工业园为载体,充分利用好县境内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煤矿资源,大力发展煤化工,

走煤—焦—化、煤—气—化综合利用之路,不断延长产业链,全力抓好龙场100万吨、3×15兆瓦焦电循环清洁型经济产业项目,通过煤化工产业链的延伸,实现煤焦化的转型升级,尽快成为我县的后续支柱产业。

3、加快壮大电力工业

以水电为基础,以龙头大山风力发电作为能源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快电源建设步伐,加快形成多元发展电力工业新格局。坚持电力开发和环境保护并重,全面加快县境内水能资源开发进程,使我县成为“西电东送”北盘江水电基地之一。继续做好董箐电站的协调服务工作,积极抓好四方洞电站建设前期工作,推进马马岩二级电站在“十二五”时期基本建成和福拉电站完工投入运行;积极稳妥安臵好电站移民,做好后期扶持工作,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实现县城电线入地工程,力争500千伏变电站工程在贞丰实施,实施完成新建的白腊220千伏输变电工程、110千伏者相输变电工程和110千伏龙场变工程,新建兴仁至贞丰22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新建110千伏锅底冲变电工程,新建110千伏鲁贡输变电工程,35千伏的长田、小屯、连环输变电工程,三河、挽澜两个产煤区实现35千伏煤矿双源供电,建成完善农村10千伏及以下电网,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实现网改率达100%。加大输、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解决电网网架薄弱、供电半径长、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扩大电网覆盖率,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加大电网科技含量,广泛采用先进的电网设备,提高装备水平、自动化水平和信息水平,努力建成

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电网,实现电网高效运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培育发展镁工业

统筹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高起点、高标准规划镁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培育发展镁工业,引进资金技术,寻求有实力的企业集团,走矿电镁联合道路,发展矿电镁一体化,逐步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拓展高品位、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产品,形成镁冶炼—镁合金生产。镁合金深加工如镁合金型材、镁合金板材以及产品为主的镁产业链,重点做好20万吨金属镁、1万吨镁合金、10万吨硅铁项目,实现镁工业的起步。

5、大力发展以水泥、大理石为主的建材工业

坚持科技、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扶持以大理石为重点的建材业加快发展。针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消耗大的页岩砖逐步受到国家限制和淘汰的趋势,整合现有页岩砖厂家,组成上规模、上档次的标砖生产企业,使标砖达到规模生产;将现在的水泥厂易地扩建技改,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年;充分利用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力争石英砂板材项目有所突破。

6、发展船舶建造业

充分利用北盘江沿岸一线区位优势。“十二五”期末,建成年吞吐量200万吨的白层港,抢抓目前龙滩库区上游尚无专业船舶修造厂的机遇,按照集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要求,科学规划、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呈现出经济运行平稳、增长速度较快、质量效益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可完成年度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9%,与计划目标3%左右相比,超过2.9个百分点。 (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00亿元,增长12%以上,呈现出农业稳步发展,工业持续增强,服务业增长强劲的势头。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支双双跨上1000亿元台阶,全部工业利税跨上1000亿元台阶。发展后劲明

显增强,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232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拥有民用机场11个;电力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户。 (二)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麻栗坝大㈡型水库、青山嘴大㈡型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17件中型水库实现大坝封顶,94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山区“五小水利”20万件。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粮食产量1546.6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90亿元,肉类总产量335万吨,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800万亩。 (三)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昆钢大红山铁矿项目竣工投产,富瑞公司“836”二期工程试车成功,天安化工50万吨/年合成氨、三环中化120万吨/年磷铵等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700亿元。 (四)消费需求稳中趋旺 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54亿元,增长17.3%。旅游“二次创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80亿元。

2020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乌额格其牧场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2016.9-2020.8 ) 一、学校概况 乌额格其牧场学校位于扎鲁特旗东部,背靠巍峨的黄花山, 前面是坦荡如砥的大草原,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始建于1959 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占地面积85000 平方米,有12 个教学班,一所中心幼儿园,在校学生500 余人,住宿生287 人。教职工125 人,教师的专业合格率100%。 自2010 年校安工程以来,乌额格其牧场学校的校园环境和办 学条件得到逐年的改善,伴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春风,2015 年学校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接受并通过国家教育部的检阅,以此翻 开了乌额格其牧场学校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始终遵循“为家长着想,对学生负责,一切为了学生发 展”的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以李森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 子的引领下,反复思辨,在传统中继承和突破,提出了以“争创 全旗农村牧区一流学校,造就未来高素质合格小公民”的办学目 标和“知感恩、讲节俭、学知识、懂礼仪”的育人目标,形成了 “为学生体验健康成长的快乐,让教师感受工作的幸福”的办学 理念。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为宗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打造特色教育,努力构建学生健康成长 的精神家园。 二、学校的办学经验和存在问题

(一)办学优势 1、学校的校园环境明显改观,尤其是硬件建设得到全面的改善,教学设备齐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得到全面的应用。 2. 学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各项制度完备科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内涵的不断发展。 2. 有爱岗敬业、善思创新的教师队伍。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善于思考,精于管理,想大事,有本事,能创新,做实事,干成事。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工作经验丰富,乐于奉献;中青年教师思维新,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3.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以来在全旗的抽测考试中成绩优秀。 4. 办学特色逐步凸现。学校的常规管理和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剪纸和各类兴趣班等特色项目成果初显。 (二)存在问题 1. 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对确立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主动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烈。 2、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和基本功水平还有待提升。 3. 学校的办学特色虽已形成,但还不够鲜明,特色项目不特别强。 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办学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为家长着想,对学生负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思想,培养“知感恩、讲节俭、会学习、

(发展战略)五年规划对我国国名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之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吸收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开放环境日趋优化,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一、对外贸易实现新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发展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是利用外需的主要途径,也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渠道。“十一五”期间,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着力解决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质量明显提高,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一)货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116806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6倍。其中,出口总额63997亿美元,增长1.7倍;进口总额52809亿美元,增长1.4倍。5年间,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5.9%,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5.7%,进口年均增长16.1%,高于预定目标。 “十一五”前两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保持23%以上的快速增长,2007年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迈上2万亿美元台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2008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7.8%,其中,进口增长18.5%,进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9年进出口总额虽然下降13.9%,但我国依然是全球对外贸易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降幅远低于全球贸易降幅。2009年我国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出口比重由“十五”末的7.3%提高到9.6%;进口总额上升至世界第二位。2010年我国进出口再创历史新高,进

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年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一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广东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必须承前启后抢抓科学发展战略新机遇,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全面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广东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全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成功战胜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及洪涝灾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在推进科学发展新征程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继续居全国前列。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4.5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于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预计2010年约为4.7万元,五年年均增长11%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0年为4516亿元,是2005年的2.5倍。

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广州发布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20年,广州GDP年均增长7.5%以上,到2020年达到2.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力争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到2020年,广州都有哪些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到2020年达到2.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编者注:2015年广州GDP总量是1.8万亿元,超过了新加坡),力争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成效显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70%左右,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创新驱动:到2020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9%,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达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 城市功能:到2020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250万吨,广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6亿吨和2500万标准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6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2%。 改革开放:到2020年,商品进出口总值达2000亿美元。 城乡环境: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86%,可吸入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低于30微克/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平方米。 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0万人,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含租赁补贴)累计5.75万套。到2020年,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2岁以上,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40张,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 文明程度: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 要实现这些目标,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如何在“十三五”时期形成新的动力源?纲要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多点支撑”发展格局。 “三大战略枢纽”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纲要

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纲要 第一章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立足本校发展实际,根据杏花岭区“创宜居环境,建和谐城区”的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区教育局“规范管理、彰显特色、促进均衡”的总体思路,以“做学生爱戴的老师,建家长信赖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体目标,坚持“规范管理提质量、彰显特色求发展、促进均衡做贡献”的工作思路,以“上好每一节课、善待每一位学生、感动每一位家长”为具体行动,以质量效率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内涵发展,促进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未来五年,学校将以“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润校、特色名校。”为办学思想,以“做好身边小事,成就快乐

人生。”为办学目标。我们深信:做好简单的事就是不简单,做好身边的小事,就是成就孩子一生的大事,就是成就孩子快乐人生的大事。 总目标------创立省级特色学校、进入市级特色名校。 --- 目标:教育管理精细,教学质量良好,学生行为文明,校园环境优美,形成积极、向上、求新、和谐的校园文化,创立区级特色学校。 ---- 目标:学生形成一声问候,两个轻声,三处整洁,八个自觉文明行为习惯,教师形成“学习、研究、创新”的意识和工作习惯,校园文化富有特色,教育质量保持良好,创立市级特色学校 目标:打造一个学生行为习惯好,教育质量高、管理有特色,校园文化浓厚的、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小学。 第二章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简况 xx小学是两规制普通小学,已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校园面积约410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数400多人。在职公办教师37人,其中中级教师26人,初级教师11人,学历合格率100%。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 案)》 更新:2011-01-23 10:11:58作者:jiadoo来源:点击:328次【字号:大中小】 提要:城市地铁项目: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新增地铁通车里程400公里。城中村改造项目:改造大中城市城中村200个。城市河涌整治项目:整治城市河涌100条。 今天,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将审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草案)》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本报从《规划纲要(草案)》中摘录部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让读者先睹为快。 报告摘要 ●综观国内外形势,我省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仍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阶段,新一轮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雄厚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成功经验,这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曲折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我省原有优势逐渐弱化。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克服不利因素,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体,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 ●突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完善内外需协调拉动、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增长格局。坚持制造和创造相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并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22302亿元,“十二五”期间投资15230亿元。 现代产业建设工程:总投资8448亿元,“十二五”期间投资5360亿元。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XXX镇经济转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XXX 镇“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理清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明确工作原则、奋斗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组织动员全镇人民,步调一致,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全面实现XXX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纲要》主要阐明“十三五”期间XXX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府工作重点,是“十三五”期间XXX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十二五”简要回顾 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二五”以来,XXX镇党委、政府在XXX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甘共苦、攻坚克难,不断克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坚定不移的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目标,为“十三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预计到2015年底,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年均递增X%;完成农业总产值XX亿元,年均递增X%;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X亿元,年均递增X%;农民纯收入达到XX元,年均递增X%;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年均递增X%;完成公共预算收入XX万元,年均递增X%,全镇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二)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土地整理为重点,大力优化土地经营管理,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业基础设施显著加强,粮食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以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龙头企业、特色品牌不断壮大。 (三)工业发展日新月异 “十二五”以来,全镇工业以XXX开发区为载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工作力度,先后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XX个,涵盖建筑材料、钢铁加工、卫生洁具、电力工程等行业,为全镇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镇围绕XXX开发区园区建设和企业用工需求,注重发展运输、工程建设、餐饮、劳务输出等行业,第三产业稳步增长。预计到2015年底,全镇各类服务网点达XX户, 从业人员达到XX人。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二五”期间,我镇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镇初升高的入学率一直位居全区前列;以弱势群体救助为核心,社会保障再上新台阶,全面铺开居家养老工程,并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进一步规范了孕前型管理模式,强化了服务质量,加大了新型生育文化宣传,全面落实了利益导向机制。全镇人口出生率X X‰,人口自然增长率XX‰。此外,文化、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六)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我国“五年规划”简介及时间表

我国“五年规划”简介及时间表 五年计划(The Five-Year Plan),后改称“五年规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制定背景 五年计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 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通过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战后,随着欧亚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五年计划被社会主义阵营中很大一部分国家所借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五年计划不仅深刻影响了苏联的经济发展,还对战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五年计划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回顾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不仅能描绘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大体脉络,也能从中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对比与检视过去,可以从历史的发展中获得宝贵的经验,从而指导未来的经济发展。 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到2015年结束已经完成总共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 《201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中国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于2016年3月17日正式发布,规划分为二十篇共八十章。 制定过程 中期评估、前期研究、形成思路、建议起草、通过建议、制定纲要、专家论证、争取意见、审议批准、正式公布、规划实施 执行时间 直到1950年底,大陆才基本统一(49年新中国成立时大陆的大部分还没有解放),直到1953年,才完全从大规模战争状态中解脱出来。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三年经济困难,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期)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 第五、六个五年计划:1976-1985年,其间经过调整,实际是按照10年规划执行的。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五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5)简介 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 “五五”计划提出后三年(1978-1980),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3月,又修订了十年发展纲要,要求到1985年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石油达到2.5亿吨,国家计划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其中10个大型钢铁基地,9个有色金属基地,8个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等等。从1978年到1985年,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每年要投资700亿元,超出了实际可能,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央就对此作了修正。 从“五五”计划执行情况来看,1977年至1978年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恢复或者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1977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055亿元,超过计划的4.4%,比上年增长10.4%。1978年社会总产值为6846亿元,比1977年增长13.1%,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l0亿元,比1977年增长12.3%,比1976年增长19.4%。财政收入和支出连续两年大幅度增加,但收入略有节余,扭转了1974年到l975年连续三年财政赤字、财政收支恶化的状况。但此时表现出明显的冒进倾向,对经济发展要求过急,规定的具体指标过高,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新的失误。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强调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初步提出了调整、改革的任务和措施,预示着国民经济发展即将摆脱困境,进入新的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时期。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新八字方针),并从这一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1975年,国务院讨论和规划“五五”和“六五”时期的经济发展。同年,召开了多次计划工作的务虚会,研究和确定经济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

浅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主题

浅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主题新华社16日受权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部《纲要》?它又有哪些重点和亮点呢?它给老百姓带来哪些鼓舞人心的重大信息? 首先,《纲要》是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的发展蓝图,《纲要》具体描绘了我们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主要阐述国家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的重点,是未来五年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期望在今后五年的发展进程中解决好这些问题。这也就构成了“十二五”规划的主题。 最突出的特点是规划纲要通篇贯穿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主题主线确定政策导向、设置规划目标、明确战略重点。二是力求做到五年与十年、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结合,做好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巩固和扩大应对危机成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为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三是努力体现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导向,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坚持民生优先原则,在收入分配、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五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六是在体现规划战略性、前瞻性的同时,努力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民生优先,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规划纲要首次明确了今后五年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重点,列出了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九大项。这些内容,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重点提升这些领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充分体现了“民生优先”,是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关键之举。“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是百姓最强烈的期盼;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正是“十二五”时期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看出,从“篇、章、节”结构上看,与“十一五”规划相比,社会管理内容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单独设立一篇。社会管理篇分为5章,分别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和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社会财富的“蛋糕”怎么分,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门拿出一章的篇幅,就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作出具体要求。

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纲要doc资料

某公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目录 一、发展基础和外部环境分析 (一)发展历程 (二)主要业绩 (三)公司存在的主要竞争优势 (四)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五)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握好“发展”这一主旋律,抢抓机遇、占领先机,将公司的各项事业向纵深推进,努力实现公司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总体战略和竞争策略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战略和竞争策略 三、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要点 (一)总体规划目标 (二)产业调整和重组的基本思路 四、实施规划纲要的保障措施 (一)提升公司的战略控制和管理能力,夯实基础管理 (二)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力度,防范和化解公司财务与经营风险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企业业文化建设

一、发展基础和外部环境分析 (一)发展历程 某公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6月,由某实业有限公司与日本三井株式会社共同投资设立,注册资本20420万元。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公司规模由小到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6年5月18日,公司股票在中国深圳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某省第一家上市的中外合资企业。 (二)主要业绩 某公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座落于某省某市,现有员工近2000人。公司拥有194条从德国、日本进口的电脑控制流水线,CAM 自动裁剪系统及5套进口的CAD电脑辅助设计系统,所有设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拥有年产各式高档服装2000万件(套)的强大生产能力,是全国最大的500家合资企业之一,于1999年在同行中率先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并于2002年顺利通过2000版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3、2007年连续两次获得某省质量管理奖。公司历年荣获中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称号,公司还是第三届中国服装协会八名副理事长单位之一,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女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单位,中国服装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设计师协会理事单位。公司的某品牌服装连续五年获得某省名牌产品,并且获得第二届中国时装文化奖的最佳女装设计奖,某品牌被中国服装协会评为2000年春夏中国女装流行趋势发布主导品牌。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中的核心要素:“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厘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内涵,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并为教师生涯规划的制定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引导达成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凝心聚力,规范管理,使师生、校园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定2013——2018年学校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以创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争做人民满意好教师为目标,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提升特色学校创建品味,促进实验小学内涵不断提升和发展。 二、工作思路 总体工作围绕“六个一”开展,即秉承一个思路——传承、创新;弘扬一种精神——追求卓越,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善做善成;追求一种境界——真、善、美;遵循一个原则——精简、节约、低调、高效;树立一个育人理念——健康、习惯、学业;执行一个工作标准——高、严、细、实。 三、发展愿景 我们的愿景就是把实验小学建设成豫西地区有特色的学校,经过五年的努力初步彰显以学术素养、专业精神、行动能力、服务意识见长的学校特色,使学校逐步成为精神文明的校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优美整洁的花园;使我们的教师成为有高尚的职业品质,有精湛的业务水平,有科学的创新精神,有崇高的精神追求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团队。使

国民经济和社会社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社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 要(要点)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第一章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立足本校发展实际,根据杏花岭区创宜居环境,建和谐城区的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区教育局规范管理、彰显特色、促进均衡的总体思路,以做学生爱戴的老师,建家长信赖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体目标,坚持规范管理提质量、彰显特色求发展、促进均衡做贡献的工作思路,以上好每一节课、善待每一位学生、感动每一位家长为具体行动,以质量效率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内涵发展,促进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未来五年,学校将以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润校、特色名校。为办学思想,以做好身边小事,成就快乐人生。为办学目标。我们深信:做好简单的事就是不简单,做好身边的小事,就是成就孩子一生的大事,就是成就孩子快乐人生的大事。 总目标------创建省级特色学校、进入市级特色名校。 201*---201*目标:教育管理精细,教学质量良好,学生行为文明,校园环境优美,形成积极、向上、求新、和谐的校园文化,创建区级特色学校。 201*----201*目标:学生形成一声问候,两个轻声,三处整洁,八个自觉文明行为习惯,教师形成学习、研究、创新的意识和工作习惯,校园文化富有特色,教育质量保持良好,创建市级特色学校 201*目标:打造一个学生行为习惯好,教育质量高、管理有特色,校园文化浓厚的、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小学。 第二章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简况 xx小学是两规制普通小学,已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校园面积约410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数400多人。在职公办教师37人,其中中级教师26人,初级教师11人,学历合格率100%。 xx小学地处城乡交界区,居住人口复杂,来并打工或做小生意的外来务工子女较为集中,加之,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没有良好的活动场所,学生入学前大多没有接受较好的学前教育,基本素养较差,生活、学习习惯不好,不少单亲家庭子女或留守孩子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教育管理等,这些客观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校的进一步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条艰难而必行之路。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的学生勤劳朴实;我们的地理环境优越北临太原市动物园和森林公园;我们的教师吃苦耐劳、勇于奉献、敢于创新;我们还有一位生物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赵韩生老师,所有这些宝贵财富都是我校办出特色、闯出品牌的保证,同时也是落实杏花岭区委、区政府小校办优,办出特色,区教育局规范管理、彰显特色、促进均衡的具体行动。为此,我们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齐心协力,精心思考,科学安排、周密策划,确立了以生物科技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加强领导力度,加强制度保障,重视科研及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校园文化,边活动、边总结、努力走特色学校建设和发展之路。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3.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6]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 表1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

最新韩宁--十三五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五年规划

“十三五”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五年规划 青江小学韩宁随着“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对教师自身发展也是一个积极的挑战。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已经发展成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为保证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计划。 一、个人现状分析 了解并认清自我是教师职业规划的首要步骤。认识自己很难,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这是追求教师人格力量的前提。 1.优势 (1)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尊重、信任、理解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工作之余不忘充实自己,喜欢阅读与研究,包括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能吃苦,有上进心。 (2)善于采集教学资源,能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并能熟练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

(3)能独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能与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保持频繁、有意义的支持性交流。 (4)考虑问题能从多角度去思考,周到细致且能集中注意力深入某个问题或观点,创新意识强。 5)作为班主任,有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对于班级管理有自己的思路与做法,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习惯,形成良好班风。 2、劣势 (1)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这对我自身的教学经验的积累是不好的。 (2)在授课过程中,对教材外延度的把握不够,因而在课堂教学上不能那么得心应手,借鉴他人和外地教学经验不够。 (3)缺乏开拓创新的科研意识,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对于科研还是停留于表面,没有能够深入的实施,还走在科研型教师的起点上。 (4)常规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经验。至今为之,我班主任工作经历较少,因此对学生和班级的常规管理缺乏相关经验。

浅谈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2

浅谈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从2005年中国“十五计划”最后一年,从中央到地方,众多部门、专家、学者、各界人士都热情参与“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从此计划变为规划。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颁布并且开始实施。下面我开始着重谈谈自己对十二五规划的一点看法。 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延续2009 年的复苏趋势的关键性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国家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在“十二五”规划中,把结构调整定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基础: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和金融危机的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控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越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认为这就为“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我深刻的认识到“十二五”时期有两个特点很重要: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新特点,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展望:我认为“十二五”规划蓝图已经成就,那么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就在于全党全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党的群众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纲要 广西发展和改革委 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阐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乘势而上奋力实现“两个建成”宏伟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广西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期。必须深刻认识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章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提出并实施一系列符合广西实际的重大举措,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指标超过万亿元,预计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8万亿元,年均增长10.1%。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千亿元产业增至10个,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态势良好,城镇化水平提升,“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区域发展协调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高铁经济圈和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南宁机场跻身千万旅客吞吐量大港行列,西部首座核电站防城港红沙核电1号机组并网发电,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