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

国际分工理论述评

最早、最简单的分工形式是按性别和年龄所进行的自然分工,也可称为劳动分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上,曾有过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大分工,分别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出现商人而形成的分工。

分工的发展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生产力的增长是分工发展的前提条件,反之,分工又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熟练程度,改进技术及提高劳动效率。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使国际分工理论也逐渐系统和完善。

一、传统国际分工理论综述

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西方国家中,最早明确指出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是17世纪晚期的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他说:“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先进的通常手段”,通过对外贸易能形成“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的良性循环。经济学之鼻祖亚当·斯密认为:对外贸易是为过剩产品找出路,通过市场扩大而促进经济发展。总之,一直以来,人们对贸易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良性互动关系给予了积极的肯定。而对于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学说即为国际分工理论。经济学上,西方的传统国际分工理论是直接通过国际贸易理论来表达的。这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察赋理论和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亚当·斯密(1723一1790)的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指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在生产效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因而该国可以生产并出口该种商品。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享有盛誉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地域分工论的基础之上的。他从微观的个体,即个人、家庭,递推到国家、社会来阐述地域分工的合理性,认为:“如果购买所费,比较家内生产所费为小,就一定不宜于家内生产,那是贤明的家主都知道的格言”。他强调绝对优势理论有一个基本前提,包括自然资源优势、气候条件优势,生产技术优势等等。

由此可见,绝对优势理论建立在绝对优势的基石之上。一国在某一或更多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其产品成本则较低,继而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换与竞争。如果一国没有一种产品在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那该如何呢?斯密没有解释。可见,绝对优势理论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一种情形,即在生产上各具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获得利益,没能阐释国际贸易的普遍规律。

(二)李嘉图(1772一1832)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是指比较两种产品在两国间的劳动成本来决定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和交换哪种产品。大卫·李嘉图在他于1817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首创了比较优势理论,这也成为西方贸易理论的基础。

李嘉图不仅继承了亚当·斯密的观点,而且提出了比斯密更系统、更深刻的阐述,他的理论是对斯密理论的修补和发展。他指出,一国不仅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绝对优势时可以出口该商品,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绝对劣势时可以进口该商品;而且,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相对优势或相对劣势时,也可以参加国际贸易。

李嘉图通过葡萄酒和布的极为有名的例子,来阐明他的观点。另外,李嘉图的前提是由于

种种因素使资本和劳动无法在国际间自由转移,这是和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因而“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相互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在他看来,自由贸易是解决资本和劳动无法自由转移的好方法。各个国家只需生产处于最大优势的产品,继而通过自由贸易进行交换,可以提高多国范围的生产效率。

(三)约翰·穆勒(1806一1873)的相互需求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着重于从供给和成本方面来论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约翰·穆勒从需求和交换比率方面对比较优势理论加以补充,形成了相互需求论。

相互需求论从供求决定价值出发来解释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率,认为,供求规律决定国际间商品流转的水平和对外贸易中的商品价格。穆勒在1848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专门论述了该理论。认为,在由比较成本所决定的范围内,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实际比率是由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决定的。

(四)赫克歇尔(1879一1952)一俄林(1899一1979)的资源票赋理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是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们是师生关系。赫克歇尔在其1919年所写的《对外贸易对于收益分配的影响》文章中就发表过相关理论,俄林吸取了赫克歇尔的基本观点,并且加以补充和发展,在其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中,从各生产要素的角度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进一步阐述。

他们认为资源察赋不同是造成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有差异的原因。各国在生产要素的拥有方面,情况各殊。若一国的某种要素比较丰富,价格就相对便宜。生产要素的丰富与稀缺是导致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之一。导致国际贸易产生的另一原因是,各国在生产各种不同的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根据产品所需的要素的多少,可以将产品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等。

据此,俄林得出结论:“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生产要比另一地区生产便宜。在每一个地区,出口商品中包含着该地区比在其他地区拥有较便宜的相对大量的生产要素,而进口别的地区能较便宜生产的商品。简而言之,进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便宜的商品。”即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一个国家应该生产那些需要大量使用且本国供给丰富、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并以此来出口;进口那些供应稀缺、价格较高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

(五)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学者弗农在1966年以美国情况为例,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产品发明、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三阶段。

弗农认为在产品的发明阶段,生产集中在国内,新产品需要不断改进以适应消费者的要求,厂商的差别程度较高,存在着产品垄断,需求价格弹性较低。产品成熟阶段,国外的需求增加,产品开始逐步标准化,生产技术扩散,产品的价格弹性增长。之后出口增加,国外也开始出现仿制者参与竞争。技术扩散导致原先技术依靠的企业逐步丧失其技术优势,于是到那些技术水平比较接近、劳动成本较低、对产品需求也较大的国家建立子公司,以占领国外市场。同时以低于在母国的生产成本的产品向母国市场返销。弗农在他后来的著作中,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又增加一个衰减期。认为,这时该产品在整个国际市场上逐渐失去销路,直到被淘汰。他是从产品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国际分工的。

(六)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

迈克尔·波特在其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通过对10个国际重要的贸易国家的上百种产业的历史研究,提出了一整套解释一个国家、地区产业或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竞争力理论(即钻石理论)。

钻石理论认为一国特定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该国国内六个要素的组合与动态作用过程,即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情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和政府行为,它们一起构成了“钻石模型”。如下图:

机需求

遇条件

企业策略

结构及

竞争者

相关和

辅助行业

生产要政府

素条件行为

(1)生产要素条件。具体表现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基础设施等等。

(2)需求条件。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市场的需求者的需要,而国外竞争者则无法做到,所以波特认为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内需市场因其对规模经济的影响而提高产业效率,刺激企业改进和革新。

(3)相关和辅助产业情况。波特提醒人们注意“产业集群”现象,即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的。本国供应商是产业创新和升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也是它最大的优点所在,因为产业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也不能缺少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关系。

(4)企业策略、结构及竞争者。波特指出,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创造与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5)机遇。机遇来自于企业外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影响四大要素发生变化。波特指出,对企业发展来说,形成机遇的可能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比如石油危机造成价格升高);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市场需求的剧增;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重大自然灾害等。

(6)政府行为。波特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政府的角色应当是市场竞争的催化剂,政府应当鼓励企业竞争,激励企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并且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波特还认为,政府保护会拖延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使企业停留在缺乏竞争的状态,那么企业就会在国际市场中失去竞争力。

波特的钻石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双向强化的系统,每个因素都是关键要素,对竞争优势有

着重要作用。国家或地区的关键因素以及机遇和政府行为,综合成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产业要保持并发展其竞争优势,需处理好六个要素的关系,形成其他国家或地区难以模仿的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环境。

二、对国际分工理论的评述

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以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为背景,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要求,对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历史上有重要的进步意义。然而,这一理论仅说明了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获得利益,无法解释国际贸易的普遍规律。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因而更具普遍意义。它回答了斯密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不论该国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情况如何,都能找到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所有条件均处于劣势地位,也能在其中发现其劣势中的优势。但是,正如俄林曾做过的评论:“比较优势理论只适用于特殊情况,运用于一般介绍,在一些重要方面来阐明贸易征。……显然,这些理论性的模式都是经过事先简化了的许多假设推导出来的。因此,它们只能作为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一小部分。”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

3、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是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比较利益的基础上,考虑了需求因素,阐述了交换价值的确定过程。穆勒认为,国家间的供求关系决定着国际价值,并将这一规律称为“国际价值法则”。他认为进口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其生产成本,而是由其“获得成本”(指为了换取进口所需偿付的出口商品的数量)决定的。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可以说是西方经济学中唯一的国际价值理论。但是,他以国际价值说明国际价值的形成,从逻辑学上犯了“循环逻辑”的错误。而且仅从供求角度来解决国际价值问题,没有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只能解释价格的变动,并不能说明价值形成问题。

4、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察赋理论在西方学界颇受重视,被西方学术界称为“世界著名的理论模式”。它对国际分工格局和贸易问题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许多假设条件上的限制,并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按照人们一般的看法,美国的资本充裕,依据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察赋理论,美国应该生产并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输人劳动密集型产品。可是,美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他的投人一产出法对美国的经济和贸易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出口商品与其进口商品相比,美国出口商品的劳动密集度超过资本密集度,即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多,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多。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里昂惕夫之谜”。之后,许多国家的经济学家们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研究,有的得出了与里昂惕夫相类似的结果,有的则认为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式符合本国情况。另外,资源察赋理论没有考虑科学技术的作用,也显得不够完善。现今世界,科技因素在产品生产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且对分工的决定性也增强了。

5、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突破了传统国际分工理论建立在多重假设的前提下,将生产要素仅仅局限于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有形要素上,将技术纳人到生产要素分析的范围中,对劳动投人、劳动生产率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算。但是,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没有考虑到更多的无形要素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技术差异在国际分工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现代化国际市场上,产品的品牌、知识含量、商誉等等条件也扮演着越来越突出的角色。

6、在以上国际分工理论的基础上,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国家的贸易发展模式并不能用传统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于是新出现的分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理论无法解答的问题。举例说,二战后,日本当时的国内状况是土地面积小,人口众多,自然资源贫乏,技术发展落后,资本存量少,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原则,那么日本应该选择其拥有量多、

成本低的劳动力资本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依照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察赋理论,日本应利用其处于优势的劳动力数量来作为基础,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实现其工业化战略。但是,日本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来选择贸易模式,而是根据本国情况,发展出了相对于传统的“静态国际分工理论”而得出的“动态国际分工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的运行并不是静止不动、始终如一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状态不断变化的。若在本国产业发展的初期实行保护与扶植,待本国的幼稚产业在国家贸易保护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较为成熟稳定的产业时,减少贸易保护政策;当该产业作为出口产业时,因其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在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中不会因处于劣势而被淘汰。日本看到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并依据此理论选择了以资本密集型、高技术含量、规模利益大、就业人口需求大的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向。

7、波特的钻石理论在全球经济新形势下,对传统国际分工理论无法解释的几方面通过钻石模型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是对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该理论在当时能对较多国家的竞争优势做出分析,并且得出的相关结论与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形态与各种条件日趋多样化,即使该理论在理论研究领域、实践领域都受到相当一部分学者的认可,还是有部分专家认为钻石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说明当前状况下各国的竞争优势及其分工结构。

首先,比如在解释以新西兰为代表的经济小国、出口依赖工业和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国的竞争优势时,就存在某些方面的缺憾。钻石模型所研究的产业都源于国内,而没有涉及到基于海外产品的再加工和价值增值投资等竞争优势产业。从而在当今国际大融合环境下,缺乏对那些依赖于国外环境而发展壮大的产业要素分析,仅将产业优势局限于国内资源以及本国的要素影响。其次,钻石理论只着眼于“经济独立个体”的概念,即将一国看作一个经济独立个体,研究的各要素也是在本国范围内发生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产生已将各个国家组成蜘蛛网状的连锁关系。一国不仅需要本国各要素的综合作用形成自身优势产业,更重要的是与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各个结点上的国家或产业密切联系,最优化地利用不同资源。像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或间接投资,将业务扩展到世界各地,其经济活动不仅仅限于母国,甚至部分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发展较国内有更为明显的优势,那么他们对国家的贡献也绝不能忽视。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更高的今天,钻石模型中应加人跨国公司的要素更为具体。最后,波特认为只有在海外的投资才能对优势的形成有作用,而外国资本进人国内投资对于增加竞争力没有任何益处,甚至会对本国产业造成威胁。而大多数国家的实践证明,结论恰恰相反,不论是对外直接投资或是外国资本的进人对于国家优势的形成皆为有利。

国际合作理论研究综述

冲突与合作是国际政治古老而永恒的主题。早期国际政治学者习惯于从冲突的视角来探讨如何避免国际冲突并建立和平秩序的问题,国际合作较少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中心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兴起理想主义思潮,推崇在国际法、国际道德以及国际组织框架下建立集体安全秩序。而经典现实主义则坚持认为,国际无政府状态下,权力与军事实力更为关键,国际合作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各国的权力均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而持续的变化,国际社会出现各种双边、多边形式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合作。于是以研究国家间相互依赖与国际机制合作为特征的新自由制度主义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理论的主力。由此促进西方国际政治各主流派别纷纷对国际合作的动力、模式与过程进行不同角度的理论阐释,形成各具特色的国际合作理论———霸权合作论、国际机制合作论与共有观念合作论。

一、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霸权合作论

我们知道,国际政治传统现实主义以人性恶为基本理论假设。在现实主义语境中,由于国际社会不可改变的无政府状态,国家天生偏好追求权力以获得安全与威望,权力斗争是国际政治的常态。现实主义甚至认为国际关系的实质就是冲突。那么,合作在现实主义学派中就没有值得探讨的余地吗?事实并非如此。以肯尼思·华尔兹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学者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结构出发,认为只有存在一个强大的权威或霸权力量,国际合作才有可能产生。华尔兹在《人、国家与战争》、《国际政治理论》等著作中,试图探讨何种霸权结构更容易导致国际合作。他认为,两极霸权结构可以有效管理世界、抑制冲突的发生,是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国际合作结构。罗伯特·吉尔平在《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也表明观点,国际关系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霸权秩序代替另一个霸权秩序的过程。霸权秩序的合法性是通过霸权战争确立的,以各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威望”等级为依据。于是新现实主义指出,在无政府体系下,霸权存在是国际合作产生的前提。查尔斯·利普森认为,在军事安全领域,国家间关注的主要是相对获益问题,所以国际合作比较困难。而在经济与环境等领域,国家间主要关注绝对获益问题,所以国际合作比较容易展开。因此,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吉尔平与斯蒂芬·克拉斯纳等着力探讨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经济合作,由此形成了著名的霸权合作论。

霸权合作论是在新现实主义霸权稳定论基础上演绎出来的国际合作观,它主要以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为研究对象,其积极倡导者是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克拉斯纳与吉尔平等③。他们试图以霸权合作秩序能减少无政府混乱状态来诠释国际金融、货币领域的稳定运行规律。经济学出身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在《无政府下的国际公共物品》一文中论述到,国际体系中的秩序、安全、汇率稳定等国际公共物品,一个国家对它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国家对它的消费,这种“公共性”使得国际公共物品不太可能由自私的个体通过集体行动来促进。在一国内部,一般都是由强制性的中央权威控制并提供这种公共物品。而在国际社会中并不存在一个中央政府。于是金德尔伯格认为,如果存在一个实力超群、在国际社会起绝对主导作用的霸权国家,而且这个霸权国家能够利用权威并愿意为国际体系的稳定提供必要的像安全、稳定秩序之类的国际公共物品,而其他国家也愿意在霸权国家主导的秩序中扮演合作的角色,那么国际体系就会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与合作秩序。反之,如果没有霸权国家,或者存在霸权国家而这个霸权国家却处于衰落之中,那么国际体系就可能陷入混乱或者出现各国争夺霸权的争斗。新现实主义强调,只有在霸权稳定的结构中,和平与合作才有可能发生。吉尔平提出,国家之间和平交往的时期都无一例外地存在一个强大并且具有霸权势力的支配国。如公元5世纪罗马治下的和平以及维护近代国际秩序的不列颠治下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主导了战后国际政治与经济机制的重建,开创了所谓的美国治下和平。

总体来说,尽管新现实主义内部在霸权国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分享与代价分担问题上存在

分歧,但他们一致认为,国际合作秩序形成的障碍来自于中央集权的缺失,因此只有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形成霸权力量,通过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机制安排,从而形成有利于维护霸权国利益的秩序以及让附属国或其他国家分享的国际安全与福利,才能达到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秩序稳定的目的。这种霸权合作模式的形成基础是:其一,霸权国决定霸权体系的机制与秩序,其他附从国基本认同和接受,如果这种默认与接受受到怀疑,霸权合作结构就从稳定向非稳定蜕变;其二,霸权体系的政治合作通过制度予以维持和协调,但制度的背后是霸权国或集团强大的实力与权力基础;其三,霸权必须能够产生类似“公共物品”的收益以抵补附从国牺牲政策独立性的成本。既然国际合作是以霸权的存在与稳定为前提,那么霸权合作模式会在两种情况下走向衰落:一是霸权稳定结构的合作收益趋于枯竭或者霸权国家提供的收益小于新兴国家的预期,霸权合作结构将走向不稳定甚至崩溃;二是霸权国家自身走向衰落或者新兴国家的实力增强到足以威胁到霸权国家的主导地位时,霸权合作体系就会受到新兴国家的挑战,冲突由此产生。

新现实主义的霸权合作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以权力结构分配为基础的合作观,其合作的关键是霸权国家能否将超强的实力转化为主导国际合作机制形成与维持的权力,并提供维持和平秩序的公共物品。霸权合作论认为,如果霸权国家的地位受到其他国家的挑战,那么世界就会处于不稳定的纷争状态。

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观———国际机制合作论

新现实主义的霸权合作论一经问世就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以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为代表的学者运用相互依赖、绝对受益、制度合作等理论对霸权合作论进行了有效的批判,最终形成了与现实主义相抗衡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合作观———国际机制合作论。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学者基欧汉和奈在他们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就试图对新现实主义合作论的理论假设前提进行修正。对于新现实主义提出的国际无政府状态与国家理性、自私的假设,新自由制度主义基本赞成。然而他们对“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趋向冲突”、“只有在霸权国家主导之下合作才有可能”等论断提出了异义。新自由制度主义明确指出,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并不必然意味着无组织与无秩序,尽管国际系统是无政府的,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却有着高度的秩序。无政府的国际系统对国家的行为有着一种无形的控制。

那么什么特征的国际系统会使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趋向高度的秩序呢?基欧汉与奈根据他们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的观察提出了“相互依赖”的概念。相互依赖意味着行为体的思想与行为彼此相互依赖。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赖,指的是以国家之间或其他国际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基欧汉和奈认为,随着国际交往如跨越国界的货币、商品、人员和信息的流动加快与增多,国家之间的依赖程度会进一步增强,全球化的推进将使国际政治更接近于复合相互依赖的理想模式。

相互依赖使世界政治和国家行为不至于在无政府状态中走向无序与混乱,但相互依赖并不一定直接促使国家之间走向合作。对于自私、理性,天生追求利益的国家个体,在什么条件下会产生合作的行为、什么时候又会导致不合作呢?这是新自由制度主义必须予以解释的重要问题。对此,新自由制度主义借助博弈理论进行论证。博弈论是科学行为主义学派常用的一种理论分析框架。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关系学者开始运用博弈概念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方法形成国际关系学的博弈理论,其主要代表著作有托马斯·谢林的《博弈:冲突策略》、约翰·哈森尼的《博弈论与国家冲突分析》等,他们多是用博弈理论来分析国际冲突现象。博弈理论假设,博弈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是独立地从个人理性出发,选择那些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动或者对策。博弈论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就是“囚徒困境”模式。典型的两人囚徒困境模式下,两个行为体都希望达到独自的最佳结果,即以自己不合作、对方合作作为自身的优势战略;而对于双方的共同利益来说,应该选择帕累托最优解,即双方都趋于合作,

即互惠战略;但由于双方都担心对方不合作而被欺骗,于是在没有其他因素介入的情况下,两个行为体容易达到帕累托次优均衡解,即双方都不合作。囚徒困境模式表明,在自然情况下,行为体可能选择合作,也可能选择不合作与背叛。

1984年罗伯特·艾克斯罗德出版《合作的进化》一书,试图运用博弈论来解释国际合作现象。他对囚徒困境博弈模式运用计算机程序进行重复演算,实验结果是,当博弈链加长时,博弈各方的行为就会趋同,即重复博弈中逐渐选择合作这一策略,“一报还一报”战略能够解决囚徒困境。艾克斯罗德通过计算机复杂演算,重复博弈过程,得出这样的结论:理性的利己主义者通过一定的相互作用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合作,其合作的条件是:第一,个体有足够多的机会再次相遇,使得他们能够形成在未来打交道的利害关系。第二,当对方无理采取背叛行为时,另外一方会采取报复手段;第三,双方的行为要简单清晰使彼此能适应各自的行为模式;第四,在重复互动中,逐渐认定双方的共同利益,从而采取互惠战略。

艾克斯罗德的实验以及在实验中对合作条件的解读给新自由制度主义学者以深刻的启发。如何避免无政府状态下理性国家之间因相互欺骗而导致不合作?学者们发现,重复与惩治背叛是将行为体引向合作、认清互惠情势的重要手段,但如何保证重复的行为并有效惩治背叛呢?由此,新自由制度主义引入一个核心概念:国际机制。他们论证,机制是避免合作困境、保证国家之间实现与维持合作的充分条件。这样,从相互依赖到博弈合作、再到国际机制合作,新自由制度主义实现了其国际合作理论构建的关键一步。

在批判了霸权合作论有关“无政府状态下没有霸权力量就会导向无序与混乱”、“自私、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国家在没有霸权影响的情况下不会趋向合作”等命题后,新自由制度主义对“霸权国家衰落后国际合作就不能维持、世界将走向混乱”的论断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基欧汉在著作《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与《国际制度与国家权力》中强调,在相互依赖为特征的世界里,合作在没有霸主的情况下也可能发展起来。基欧汉指出:“一个霸主也许会通过提供合作的报酬和对背叛行为的惩罚,帮助创造共同利益;当不存在霸主的情况时,如果条件有利的话,同样的报酬和惩罚也会被提供出来,这种结果一定是由相对小数量的行为者所决定的,它们能够监管彼此对规则和惯例的遵守情况,并使其他政府的福利取决于对协议和谅解的持续遵守。”基欧汉所说的“监管彼此对规则和惯例的遵守”实际上就是国际机制的功能。基欧汉在他的著作中用相当大的篇幅阐述了国际合作与国际机制的关系,认为国际机制是霸权衰落之后维持和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条件。

在新自由制度主义语境中,国际机制被定义为“一系列围绕行为体的预期汇聚到一个既定国际关系领域而形成的隐含的或明确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原则是指对事实、因果关系和诚实的信仰;规范是指以权利和义务方式确立的行为标准;规则是指对行动的专门规定和禁止;决策程序是指流行的决定和执行集体选择政策的习惯。”从概念的界定很明显看出,国际机制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正式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惯例。基欧汉承认,国际机制可能在霸权国家主导下建立,霸权的力量有助于产生一种秩序的模式,并维持一种非对称的合作模式。但国际机制一旦建立以后,其信息对称、惩戒欺骗、行动明晰等功能就能独立发挥作用,减少无政府状态下利己的国家因追求个体私利而对合作形成障碍。借助机制的作用,国家之间在没有霸权的情况下,也容易找到共同利益,造就彼此之间的信任。以国际机制促进合作的功能为假设基础,合作并不必然需要一个霸权领导国的存在。霸权之后的合作是完全可能的。于是,新自由制度主义指出,随着霸权的衰落,一个缓慢的从霸权合作到霸权后合作的转化可能发生。霸权的衰落使得建立国际机制的需求不断增加,新的国际机制由于旧机制培育出来的相互信任而得到促进。

新自由制度主义以相互依赖、博弈合作、国际机制等为核心概念,全面论证了相互依赖可以降低国际无序状态、国际机制能够促进国家走向合作,从而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机制合作论。国际机制合作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影响颇大,不仅对霸权

合作论进行了修正和提炼,而且揭示了在霸权衰落之后国际机制承担并促进国际合作的功能价值。国际机制合作论坚信,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合作而不是冲突,并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国家如何在国际机制之下减少纷争、加强合作的现实图景。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转变,国际机制合作论也经受了来自各方的批评。基欧汉有关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霸权走向衰落、后霸权时代即将到来的预测虽然没有得到应验,但冷战之后各种国际组织的合作空前活跃,国际机制建设愈发繁荣的景象使国际机制合作论仍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三、社会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观———共有观念合作论

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霸权合作论与国际机制合作论成为国际合作理论的主力,而90年代兴起的国际政治社会建构主义流派则为国际合作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社会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在其《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中写道:“在大多数组织中,人们合作不仅仅是因为合作使他们的个人利益得到了实现,且也因为他们有着对合作规范的忠实和认同感。”社会建构主义运用完全不同于“两新”(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视角,通过文化结构、共有观念、集体身份等变量揭示国家之间冲突与合作的形成,试图超越“两新”的物质主义分析。

温特最著名的论断是,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并不是天然既定的,而是由国家建构的。社会建构主义首先颠覆了两新的物质主义本体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假设:其一,人类关系结构主要是由共同观念而非物质决定的。具体的(国际社会)文化形态,如规范、规则、制度、习俗、意识形态、习惯、法律等,都是由共有观念建构的。其二,国家是国际体系中具有身份和利益的独立行为体,国际社会结构中的共有观念或文化建构了国家的身份和利益。其三,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不是先验给定的存在,而是由主体国家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而形成共有观念的一种文化建构。

解读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假设我们发现,“共有观念或文化”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在他们看来,国家之间是合作还是冲突,显然取决于在国家身份建构中起决定作用的“共有观念”。温特分别列举了三种国际无政府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与康德文化。三种无政府文化存在三种不同的共有观念。在霍布斯文化中,人人都视对方为“敌人”,国际社会因此几乎没有合作只有冲突;在洛克文化中,大家互为“竞争对手”,有一定的合作行为但主要是竞争关系;只有在康德文化下,国家之间形成视对方为“朋友”的共有观念,进而获得集体身份,国家之间由此建立起相互信任而长久的合作关系⑦。由此可见,在温特看来,国家之间持久合作的动力来自于能使国家形成集体身份的共有观念与文化结构。然而,这样的合作怎样成为可能?以共有观念为基础的国际合作其产生与维持的途径是什么?按照社会建构主义的论证逻辑,这里存在两种分析层次。

其一,整体共有观念体系建构个体合作身份。类似康德文化的共有观念结构中,非暴力和团队(集体)行动已经成为规范。康德文化的基础是朋友角色与身份的结构。在这种集体身份与行动得以制度化的结构中,国家会在外在的文化压力之下将集体角色内化于自身的身份和利益之中。这样,他们会认为合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从一开始就倾向于合作。温特列举了友谊角色规则下产生的所谓“多元安全共同体”和“集体安全共同体”,在这些共同体中,如果互惠合作、互助合作原则被国家反复实践,合作的共有观念就会内化到国家个体的身份塑造中,从而促使利己身份向集体身份转换。这样,国家之间就形成了温特所形容的“认同同心圆”的最佳状态,即行为体依其身份和利益在不同程度上与其他行为体认同,同时又努力满足自己的需求的状态。形成这种认同和集体身份,国家才能把合作当作习惯,做到视对方的利益为自己利益的一部分。

其二,个体行为体通过互动实践构建共有观念从而推动整体文化结构转变。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由于人类认识的发展,国际文化结构总是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从人类历史发展实践来看,国际体系结构经历了从霍布斯文化(国家之间以相互消灭为特征)向洛克文化

(国家之间以相互竞争为特征)的转变。而国际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变最终是由无数单位个体的互动实践造就而成,因此由“竞争”的洛克文化向“朋友”的康德文化转化实际上是一个由单个国家之间互动实践继而超越洛克文化、塑造新的国际文化结构的过程。“当行为体重新定义其身份和利益的时候,机构就发生变化。”在互动实践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个体国家的身份。温特解释道:“自我在社会困境中选择合作,就含蓄地承受了集体身份,自我的行为向他者发出的信号是希望用同样的行动做出回报。如果他者如此回报,自我暂时的新身份就会得到加强,导致进一步合作,假以时日,就会出现双方内化集体身份的现象……这样一来,各方原来的身份都在减弱,各方都在学习以他者的眼光看待自己,并改变着自己对自我身份的定义,这就是`复杂习得'的过程。创立的不仅仅是制约给定身份行为体的规范,而且也是建构新身份的规范。”温特还指出,这种身份变化受到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和自我约束四个变量的影响。这四个变量存在的程度越高,集体身份形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当国家身份变化到“认同的频率和分配超越一个临界点,超过了这个临界点上,结构的逻辑就会发生变化,成为一个新的逻辑,”这个新的逻辑,就是温特所指的康德文化结构下,朋友身份的国家相互信任、彼此合作的文化逻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共有观念合作论以国家合作的观念建构为出发点,分别从国际文化结构塑造国家的集体身份与合作认知以及单位国家合作互动建构整体合作文化结构两个层面论证了观念对形成国际合作的关键作用。共有观念合作论把国际政治合作的研究视角扩大到文化分析领域,它重视合作的认知基础,并把集体身份、共有观念等文化因素在建构国际合作过程中的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打破了国际政治理论界长期忽视观念、文化研究的局面。温特综合了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在人类认知和国际共有观念进化的基础上国家之间彼此合作的乐观图景。

四、对西方国际合作研究不同理论视角的评价

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霸权合作论,到80年代流行的国际机制合作论,再到90年代社会建构主义的共有观念合作论,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界分别以不同的理论支点———权力(霸权合作论)、制度(国际机制合作论)与文化(共有观念合作论)作为核心变量,运用整体主义(霸权合作论、共有观念合作论)与个体主义(国际机制合作论)两种认识论以及政治学、经济学与社会学等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对国际合作的形成与发展动力进行了不同的解析。三种合作观从不同的视角与层面分析国际合作,均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与真理成份。整体而言,相比新现实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合作论,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机制合作论将国际合作作为其理论的核心议题,从合作的概念到合作的产生动力以及合作的维持条件均做了详尽而系统的论述,是目前最为完备的国际合作理论。而新现实主义的霸权合作论与社会建构主义的共有观念合作论,虽然理论体系相对粗造,系统性不强,但也反映了国际合作研究丰富而多元的发展态势。

三种合作理论各有特色,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霸权合作论以权力分配的不均衡性来强调国际合作中不同参与者的不平等地位,为霸权的存在提供依据。然而冷战之后的国际政治现实表明,虽然实力超群,但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国际安全环境,霸权国家根本无法单独提供重要的国际公共物品———安全,因而也无法让多数国家顺从其霸权的地位。霸权合作论夸大了霸权的力量,低估了国际合作环境的复杂性,忽视了国际不同力量之间彼此的牵掣与依赖,从而得出过于简单的结论。另外,此合作论还认为,霸权国家或集团一旦衰落,纷争就会开始,国际合作就不能维持,这种判断显然太过狭隘,无法被现今的国际政治现实所验证。

国际机制合作论也存在两点让人置疑的地方。其一,该合作论对国际机制能够推动和维持国家之间合作的作用估计得过于乐观。国际机制在惩戒欺骗上的功能与国内制度相比要虚弱许多,惩治的手段也非常有限,国家行为体从根本上仍不会屈从于任何权威之下,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仍拥有相当的行动自由。美国绕开联合国攻打伊拉克,印度与巴基斯坦不顾国际核

不扩散机制相继进行核实验等一系列行为说明国际机制的惩戒功能是十分有限的。其二,国际机制合作论比较强调国家对绝对利益的追求,认为追求绝对利益的国家比较容易趋向彼此合作。然而,追求绝对受益的合作一般在许多低政治领域如环境保护、贸易、疾病卫生、文化交流等方面展开,而在军事、防务等高级政治领域,国家实质上也会倾向于关注相对受益,如一方军备的增加、军事实力的增强容易引起对方的高度敏感,国家关注相对受益会考验国际机制合作的有效性。其三,在国际机制的协议中,并不只存在行为体因利益互补的自愿行为,还存在不自愿行为。国际协议收益如何分配,是否能达到利益共享、个体利益的优化问题,这些都是值得继续探索的复杂情况。事实上,国家不自愿参与合作机制或者利益未在机制合作中得到优化而脱离合作机制的行为经常在国际现实社会中发生。

社会建构主义的共有观念合作论以非物质的“共有观念”为切入点,力图建立国际文化结构与单位国家之间的互构模式,并把国家之间的合作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论证也存在明显缺陷。首先,共有观念合作论把国际合作的条件归于国家的集体身份认同、国际文化结构等文化因素,认为只有在国家的利己身份逐渐转化为集体身份,即在彼此互为朋友的康德文化下,才会出现真正、持久的合作。这虽然能解释部分合作现象,但却忽视了其他更多促使国际合作产生的重要因素。国际社会的历史与现实表明,许多进行合作的行为体大部分并非拥有集体身份与认同,不同价值观念的行为体也能走上合作之路。过分强调国际合作的观念与文化因素容易忽略国际合作的多元化动力;其次,共有观念合作论忽视了国际合作中个体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建构主义探讨的是国家的身份与文化认同,而这些因素与个体国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传统特性息息相关。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国家身份与认同的塑造过程会存在很大差异。同样,不同国家对国际文化结构的影响力也各不相同。世界历史发展证明,引领历史潮流的中心区域与中心国家对国际文化结构的建构起主导作用。共有观念合作论为了追求理论的简约,对不同国家的身份做了一般化的处理,其论证过程因缺乏历史实证而显得较为理想化。

无论是霸权合作论、国际机制合作论还是共有观念合作论,都或多或少存在理论上的缺陷与实证上的漏洞。然而,他们却代表了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无论是研究宏观层面的国际物质结构(权力的分配)或者文化结构(观念的分配),还是解析中观层次的国际机制的作用与功能,或是探求微观的国家行为体特征,他们尝试多视角解读国际合作现象,为开启国际合作研究更为综合、广阔的空间奠定了基础。

一体化理论综述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显著特征,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本文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代表性理论: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和综合发展战略理论进行了评述。

一、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是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基本形式,也是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内容,主要研究对内取消关税和对外统一关税所引起的贸易变化,该理论一直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也是最为完善的部分。关税同盟可以给参与国带来经济利益的观点在二战之前就早已存在,这些早期的关税同盟理论认为: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可扩大各国的经济利益,带来生产和消费的有益变化。关税同盟在区域内实行关税减免,从而趋向于自由贸易,这必然导致成员国的福利增加,而对于整个世界来讲,福利也是增加的。

真正系统地对关税同盟进行研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正是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第一次高潮时期,当时许多国家汲取战前贸易壁垒导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教训,纷纷建立区域性贸易集团,实现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Jacob Viner)在其代表性著作《关税同盟理论》中系统地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传统理论认为,关税同盟一定可以增加成员国的福利。维纳认为,任何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成员国和集团外国家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于是维纳指出了这些早期关税同盟理论的不确定性,区分了“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和“贸易转移”(Trade Diver- sion),认为关税同盟得益与否取决于二者的最终结果,从而将定量分析应用于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研究,奠定了关税同盟理论的坚实基础。在研究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方面,维纳主要侧重于生产效应,而忽略了消费效应。继维纳之后,米德(Meade),维纳克(Vanek),科登(Corden),瑞泽曼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国三商品(3×3)模型,麦克米兰(Mcmillan)和麦克兰(Mclann)和劳埃德(Lloyd)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如麦克米兰和麦克兰认为必须考虑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而在两种商品的模式中无法进行分析,且三种商品分析法对于关税同盟问题的探讨具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必须建立三国三商品(3×3)模型。利普赛(Lipsey)针对商品的替代性运用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维纳的贸易转移不一定减少福利。关税同盟理论经过许多经济学的补充,日益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经济理论。

除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主要的效应外,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还包括其他几个方面。如贸易扩大效应,贸易扩大效应是从需求方面形成的概念,而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则是从生产方面形成的概念。此外,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减少行政支出,减少走私,加强集体谈判力量。关税同盟理论的核心在于揭示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所带来的不同的经济效应;但是关于经济一体化的效应问题,目前尚还没有完善的分析方法,理论界一般把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区分为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二自由贸易区理论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最基本的形式,它通过消除区内贸易壁垒来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是比关税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应用更为广泛的一体化形式。按照国际经济学的解释,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达成协议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对自由贸易区解释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所组成的一个对这些组成领土产品的贸易,实质上已取消关税和贸易限制的集团(关贸总协定其他条款规定者除外)。与关税同盟等其他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相比,自由贸易区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1)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在实行内部自由贸易的同时,对外不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2)实行严格的原产地

规则,只有原产于区域内或主要在区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进行自由贸易。比较全面的研究自由贸易区理论是英国学者罗布森(Robson),它将关税同盟理论应用于自由贸易区,提出了专门的自由贸易区理论。与关税同盟的情况一样,自由贸易区也可以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但与关税同盟的这两种效应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差异。

此外,从外部世界来看,在关税同盟条件下,外部世界的出口会减少,社会福利水平随之下降;而在自由贸易区条件下,外部世界的出口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会增加。这样,外部世界的福利水平也可得到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也认为:“自由贸易区可以使进口国避免因单边降低壁垒而蒙受不必要的贸易转移损失。这样就可以获得区域外低成本供应来源。同时,已经实行比较自由的贸易体制或愿意放开贸易政策的成员国将不再受自由贸易区的限制”。

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罗布森等人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扩展传统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提出了专门适用于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型。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型与传统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1)传统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型是一种完全的自由贸易模型,而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是合理的;(2)传统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型不存在规模经济,而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型则强调一体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 (3)传统的国际经济一体模型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不存在市场扭曲,而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型是以不完全竞争为分析前提,存在市场扭曲。罗布森在规模经济和市场扭曲的经济条件下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了效应分析,结论是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益处,也就是说,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分享规模经济和其他各种动态效应,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目标。

虽然发展中国家一直在积极推进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但参与国并没有获得罗布森所预期的收益,普遍认为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不成功的,刘力等(2002)通过分析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情况,认为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绩效是“糟糕的纪录”。对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成功的原因分析,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认为一体化组织各成员国对统一制订的措施执行不力,而刘力等人则认为:“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成功的原因不在于成员国对国际一体化措施的执行不力,而是南南型国际一体化自身存在无法弥补的缺陷,它基本上不具备成功的条件”。他提出必须“南转北”,认为“南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

三、共同市场理论

关税同盟理论和自由贸易区理论是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它的一个主要假设是成员国之间的生产要素是不流动的。共同市场是比关税同盟更高一个层次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它不仅通过关税同盟而形成的贸易自由化实现了产品市场的一体化,而且通过消除区域内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实现了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共同市场的概念早期出现在1956年斯巴克的报告中,但总的来讲,二战后,“共同市场”一词已被广泛使用。

在共同市场中,由于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已被消除,使得生产要素在逐利动机驱使下,向尽可能获得最大收益的地区流动,但由于社会、政治和人类的生活习性等原因,又使得劳动这种生产要素并不一定会因共同市场的建立而出现大规模的流动。而资本则不然,只要资本存在收益的不相等,即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它就会不停的流动,直到各地的边际生产率相等为止。

从静态的角度上讲,配置收益是共同市场所能产生的高于关税同盟的收益,也就是要素自由流动后经济效率提高所增加的收益。按照传统的理论,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通过贸易可以实现要素边际生产率的趋同,但是所需条件非常严格。现实中,诸如成员国之间生产函数的不同或生产中规模经济的存在等各种原因都表明,可以预计从关税同盟到共同市场的发展中获

得更多的收益。

共同市场理论主要是探讨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以后成员国所获得的经济效应。当经济一体化演进到共同市场之后,区内不仅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其要素可以在区内自由流动,从而形成一种超越国界的大市场。一方面使生产在共同市场的范围内沿着生产可能线重新组合,从而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应。另一方面,区内生产量和贸易量的扩大使生产可能线向外扩张,促进了区内生产的增长和发展。

共同市场的目的就是消除贸易保护主义,把被保护主义分割的国内市场统一成为一个大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专业化、大批量生产等方面的利益。通过对共同市场理论的分析发展出了大市场理论,有代表性的说法(丁伯根)是“消除障碍最合理运营的各种人为障碍,通过有意识的引入各种有利于调整、统一的最理想因素,创造出最理想的国际经济结构”

大市场理论是从动态角度来分析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取得的经济效应,其代表人物是经济学家西托夫斯基(T.Scitovsky)和德纽(J.F.Deniau)。这一理论以共同市场为分析基础,主要论述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竞争效应。大市场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扩大市场是获取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市场扩大带来的竞争加剧将促成规模经济利益的实现。西托夫斯基和德纽分别从“小市场”和“大市场”的角度分析了大市场理论的经济效应,西托夫斯基认为“小市场”的经济会出现“恶性循环”,因此建立共同市场之后,大市场的经济会出现“良性循环”,德纽认为大市场建立后,“经济就会开始滚雪球式的扩张”。

至目前为止,共同市场理论已在欧盟付诸实施而且取得了成功,但是在南南型和南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还没有得到应用,主要是因为共同市场理论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且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必须大致相等。

四、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多数论者都是依据古典学派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来说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工原理的,但是日本知名学者小岛清对此提出了疑问:光靠作为竞争原理的比较优势原理可能实现规模经济的好处吗?完全放任这一原理,是否会导致以各国为单位的企业集中和垄断,导致各国相互间同质化的严重发展,或产业向某个国家积聚的现象呢?况且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是以长期成本递增和规模报酬递减为基础的,而没有考虑到长期成本递减(以及成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增。但事实证明成本递减是一种普遍现象,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大市场化来实现规模经济,这实际上也就是长期成本递减的问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小岛清提出了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协议性分工原理的内容是,在实行分工之前两国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但由于市场狭小,导致产量很小,成本很高,两国经过协议性分工以后,都各自生产一种不同的产品,导致市场规模扩大,产量增加,成本下降。协议各国都享受到了规模经济的好处。

尽管协议各国都享受到了规模经济的好处,但是要使协议性分工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实行协议性分工的两个(或多个)国家的要素比率没有多大差别,工业化水平等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等,协议性分工对象的商品在各国都能进行生产;(2)作为协议性分工对象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商品;(3)对于参与协议性分工的国家来说,生产任何一种协议性对象商品的成本和差别都不大,否则就不容易达成协议。因此,成功的协议性分工必须在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建立,而不能建立在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同时,发达国家之间可进行协议性分工的商品范围较广,因而利益也较大。另外,生活水平和文化等方面互相接近的国家和地区容易达成协议,并且容易保证相互需求的均等增长。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通过协议性分工获取规模效益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在区域内企业生产规模已经达到最优的情况下,因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导致生产规模的再扩大反而会因平均成本的上升而出现规模报酬递减。

五、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以及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的成功实践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近年来成为人们讨论的重要话题。发展中国家和谁实行经济一体化以及如何实行经济一体化,这就是所谓的“集体自力更生理论”。该理论又分为结构主义的中心—外围理论和激进主义的国际依附理论。

中心—外围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缪尔达尔(Gur-narMyrdal)、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和辛格(HansSinger)。普雷维什是最早提出中心—外围理论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世界“经济星座”由“中心”即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即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组成,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组成的现行国际经济体系是不合理的,它只有利于发达国家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缪尔达尔则运用“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理论来分析现代国际经济体系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损害,认为“回波效应”的力量超过了“扩散效应”的力量,经济发展的结果往往不是带来共同富裕,而是加剧贫富悬殊。因此他们建议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打破旧的国际经济体系,以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集体力量来与“中心”国家抗衡。

在对现代国际经济体系的认识问题上,比结构主义的中心—外围理论还要激进的是激进主义的国际依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巴兰(Paul Ba-ran)、阿明(SamirAmin)、弗兰克(AnderGunderFrank)、卡多佐(FH. Cardoso)、桑克尔(OsualdoSunkel)、桑托斯(M. Santos)和伊曼纽尔(A.Emmanuel)等人。这些学者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富国支配穷国、穷国依附于富国并受之剥削的“支配—依附”关系,因此他们建议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必须进行内部彻底的制度和结构变革,彻底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

虽然上述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普遍认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作出阐述最有影响力的是鲍里斯·塞泽尔基的“综合发展战略理论”。鲍该理论的思想包括以下要点:(1)把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视为一种发展战略;(2)它不限于市场的统一;(3)认为生产和基础设施是其经济一体化的基本领域;(4)通过区域工业化来加强相互依存性;(5)强调有效的政府干预;(6)把经济一体化看作是集体自力更生的手段和按照新秩序逐渐变革世界经济的要素。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突破了以往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方法,把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视为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不必在一切情况下都追求尽可能高级的其他一体化。它把一体化看作是集体自力更生的手段和按新秩序逐渐变革世界经济的要素。另外,它考虑了经济、政治和机构等多种要素,而不是从贸易、投资等层面来考虑经济一体化的效应。综合发展战略理论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提供了参考的框架。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参与的一体化组织既有南南型又有南北型,合作的组织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如APEC组织就是南北型,合作比较松散,目前主要局限在贸易方面。在经济技术等其他方面的合作还很有限,因此,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南南型一体化组织形式,目前合作进展较为顺利,但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差距很大,因此,在借鉴传统的自由贸易区理论的基础上,可运用综合发展战略的思想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而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的上海合作组织、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及我国正在积极倡导的中国—南亚经济合作,都需要在上述一体化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符合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特点的一体化理论,指导我国的对外开放与国内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

论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当代经济》2008年第1期(下) CONTEMPORARYECONOMICS !!!!!!!!!!!!!!!!!!!!!! !!!!!!!!!!!!!!!!!!!!!" !!!!!!!!!" 论比较优势理论 及其在我 #唐琼魏东升 我国的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低,而且浪费严重,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EP增长了10多倍,但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 40多倍。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比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材消费量为3.88亿吨,占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54%。即使考虑到汇率因素,中国的资源产 出效率也是比较低的。 2、 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1)水体污染相当严重 据环保总局监测,2005年全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27%的断面为劣V类水质,全国约 1/2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存在极大隐患。据环保总局最新调查数据,全国113个重点环保城市的222个饮用水地表水源的平均水质达标率仅为 72%,不少地区的水源地呈缩减趋势,有的城市没有备用 水源,有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存在安全问题。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据环保总局统计,2005年全国共发生环境污染事故1406起,其中水污染事故693起,占全部环境污染事故总量的49.2%。 目前,我国七大水系的26%是五类和劣五类,九大湖 泊中有七个是五类和劣五类,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一些地区甚至已经是 “有河皆干、有水皆污”。与此同时,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 (2)空气污染严重 目前,数亿国人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由于空气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失约占GDP的1.8%。 (3)耕地污染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我国的人口和资源环境状况决定了我国只能倡导适度消费,而不能提倡高消费。 【参考文献】 [1]陈昕:救赎与消费—— —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倪瑞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精神[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 —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蔡玉高、 朱国亮、徐清扬:粗放发展:滚滚车轮下的山河之伤[J].半月谈内部版,2007(9). [5]陈文玲: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及深层次矛盾[J].宏观经济研究,2007(1). 【摘要】传统的贸易理论强调的比较利益结构都是建立在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的,是以“ 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条件的,而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我国在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发展产业间贸易的同时,也应该利用国外需求结构的不同、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来发展我国产业内的贸易。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贸易创造效应比较优势陷阱一、引言 随着通讯、网络和信息技术等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的加快,世界经济逐渐成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国际间的贸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进行,而目前的国际分工是由旧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和各国资源的禀赋差异决定的。人民币升值后,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环境的挑战,我国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避开比较优势陷阱,更好地利用国际贸易带来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贸易中更好地利用贸易的创造效应,避免其贸易转移效应。 二、比较优势理论综述1、 传统的贸易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了绝对贸易理论。他认为贸易绝非像重商主义者认为的一种零和博弈,相反斯密认为贸易是一种正和博弈。在市场经济中利益的驱动下,主观上为自己利益的微观经济主体可通过分工和贸易利用自己的绝对优势客观上为社会工作,从而实现自利与互利、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相互联系。社会各经济主体 (各国)按照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国际市场进行贸易,从而实现各自的绝对利益。 斯密的绝对利益原理很好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为国际贸易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绝对贸易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一个国家在生产任何商品方面都没有绝对优势时仍然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象。 针对绝对比较优势的缺陷,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认为,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论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还是弱,技术水平是高还是低,无论有没有绝对优势,都能够确定自己的相对优势,然后利用自己的相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使国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从而使得贸易的双方都能获利。在李嘉图的绝对优势理论中最关键的是机会成本。一个国家即使总体上处于劣势,可以从诸多的劣势中找到自己的相对优势。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回答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有差别 理论探索 15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 【正文】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书中较为系统地展开和表述的。这一理论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忽视,甚至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盲点”和“空场”。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化”的深入,特别是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其本民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展开,并在以下方面取得共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或唯物史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同时也是他剖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未来社会和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根据。然而,由于我国理论界对这一理论研究较晚,在这一理论深入研究过程中,争论较多,总体上讲还是分歧大于共识,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世界历史范围的涵义及其与民族史、地域史的关系 第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范畴,它不是各民族历史的简单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世界历史是由民族历史构成的统一整体,但它又有不同于民族历史个体运动规律的整体运动规律。因此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具有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即整个人类历史,而是特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相互依存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因为:世界历史虽存在于今天,但它却形成于近代,即资本主义时代。稍后这一观点稍有变化,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总体历史。二是特指18—19世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但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世界历史概念主要指后者,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人类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且同时具有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与历史学学科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范畴含义不同,两者不可混淆。首先,从时间上看,上限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特指16世纪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历史。而历史学的世界历史,在时间上则包括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其次,从空间上看,其涵盖范围和意义上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以交往及其扩大所造成的世界性后果为特征,是指世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体化,即世界形成了有机整体。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则强调把全球各个民族和地区的历史包括在内,即在地域上包括全球。再次,从学科划分的级别上看,层次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哲学范畴,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具体历史学科的范畴。 第四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的范畴,在黑格尔时代,世界历史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历史学、编纂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它在空间上是指相对于民族史和地域史而言的世界史、全球史。它在时间上是包括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总体历史。二是指由维柯以来到黑格尔所完成的哲学精神层面上的世界历史概念。从纯粹思想史的角度看,马克思又发掘出世界历史的第三层含义:即自18世纪以来,由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方式的迅猛发展而使世界成为统一整体、统一格局的历史。但同时这种观点又认为,当然,马克思并没有完全排斥上述两种世界历史观。相反,他的世界历史概念统率了前人的观点,并以前人的理解为基础,来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五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有四层相互联系的含义。一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二是指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体。三是专指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四是特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及其结果。这种观点还特别强调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这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并形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本文对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最新进展,希望能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综述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一国的企业、团体等在国(境)外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投资,并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一个经济体通过投资于另一个经济体而实现其持久利益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尝试,特别是近几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较快。初具规模,已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起源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研究的核心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行为方式和条件等。目前国外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较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1.垄断优势论 美国学者海默(Hymer,1960)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提出了“垄断优势论”,指出大企业凭借其特定的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开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该理论后来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9,1975)的补充发展,现称之为“海默一金德尔伯格传统”。垄断优势论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以自己的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对他国进行直接投资。它研究的对象只是实力厚、具有明显垄断优势的美国跨国公司。根据该理论,没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无法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没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 则对此理论提出了质疑。另外,垄断优势理论也无法解释产品出口、

超现实主义综述

超现实主义思潮综述 摘要:本文用客观的语言,论述了脱胎于达达主义的超现实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影响的哲学背景,并简要谈论了其成立的过程及艺术的纲领。通过对其代表人物达利、米罗画作的分析浅论了超现实主义抽象和具象两种不同风格的特征。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潜意识象征性 超现实主义是现代艺术的一项运动与流派,它脱胎于瑞士的达达主义,由达达主义在法国同象征主义相结合后逐渐演变而成。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直觉主义和弗洛依德的梦幻心理理论及精神分析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超现实主义者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所谓彼岸世界,即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超现实主义者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同时致力于突破合于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揉合,而达到一种绝对的真实,超越的真实。例如,超现实主义画家与过去画家描写梦境有显著不同,这在于他们能重现梦境,并将逻辑上不相干的事物加以喻示性地并列,由此传达出梦境特有的感性气氛。 一、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达达说起 1914年8月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四百多年来形成的“美的艺术”体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尽管博物馆继续开放,展览会照常举办,但欧洲稳定、统一的艺术体系已经开始瓦解。许多艺术家在战争中身心遭到重创。在这段时期内艺术家继续从事传统的艺术活动似乎不合时宜,更不愿在官方举办的画展上展出自己的作品。那个时代需要另一种艺术--一种全新的批判性艺术--达达主义产生了。 “达达”一词主要表达的是一种玩世不恭的象征意义。达达主义者将他的攻击目标指向所有以前的艺术运动和形式,无论是传统的还是二十世纪初期的实验性艺术。他们对既有的体制、道德和一切美学等传统价值观念一律加以破坏和颠覆。 达达主义者抨击伪善没落的旧世界,与其说是一场艺术运动还不如说是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反抗,从本质上看他代表了对艺术的否定--但它否定一切时最终不得不否定自己,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总是不破不立,在对旧事物摧枯拉朽的无情涤荡后,新事物的兴起也就为时不远了! 二、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在达达主义衰落的同时,有两种学说广为流传--一是法国哲学家柏克森的生命哲学,二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尤其以后者的影响最为广泛。他把人的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对立部分。他认为梦总是指向人的心灵深处,梦境体现了人的潜意识和本能的欲望,是潜意识完美的再现,是摆布个人命运、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但这些潜意识却受到现实规范的种种抑制,人们长期忽略了它。弗洛伊德反对一味压抑潜意识,主张寻找合理渠道来发泄,而艺术创作给潜意识超越现实规范理性和道德提供了最佳途径。因为梦和艺术是相通的。 三、超现实主义的产生 1924年,法国作家布列东在巴黎发表了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布列东在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曾对超现实主义作过经典性的解释:“超实现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无意识活动。人们通过它,用口头或局面,或其他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真正作用。它只接受思想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定位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定位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 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 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 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 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 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 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 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 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 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 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 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 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 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 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 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 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 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国贸贸易毕业论文-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

摘要比较优势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将其视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但这一理论的应用却并非一帆风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比较优势相当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充分利用好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和发展,重点讲述了当代影响比较优势的几个要素。并根据比较优势的内涵的发展,将这一理论分为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当代比较优势理论三个阶段。其次论述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最后论述了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借鉴意义。以中国三类出口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变化趋势图为依据,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中比较优势的变化,并对如何借鉴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的比较优势素质做出了一定的建议。重视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能够加快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进程和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最终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关键词: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策略建议Abstract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gets the universal solicitude of academic circle fromits producing day,and it is regarded as the found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ing theory. But theapplication of this theory is not plain sailing. For China such a developing country that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fairly obvious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comparativeadvantages became the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

第2章 国际分工理论

第二章国际分工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的两种形式——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分析两种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同和区别: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被认为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李嘉图理论重点分析劳动生产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并以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即使一个国家所有产品的成本都比另一个国家高,另一国成本相对更低,它们之间仍然可以进行分工与贸易。在劳动成本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在不利中选择不利较小的产品进行生产与出口;在劳动成本上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则可以选择优势更大的产品生产与出口,两国都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是李嘉图理论的发展和补充,他们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该理论把李嘉图单一的劳动要素分析,扩展到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这一理论强调,一国应该利用国际分工机制,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最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今天学术界所讨论的比较优势理论,基本上是以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为蓝本的。 相同点与不同点何在? 2.关于比较优势原理对发展中国家是否适用的争论;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性以及主要缺陷。 关于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问题,国内外理论界的认识分歧较大,我国近年来两种对立观点的论战一直在持续。 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是一种误导,发展中国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参与国际分工,将永远成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会陷入停滞的比较利益陷阱(洪银兴,1997、王允贵,2001)。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选择与其要素禀赋即比较优势相符合的产业与技术结构,才能达到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升级,从而使其经济收敛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违背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产业与技术结构,则会使企业丧失自生能力(林毅夫,2002、林毅夫、李永军,2003)。 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优势原理在中国的现实应用,使中国成为名列世界前五位的出口贸易大国。但是,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竞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 精品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前完全由一家企业单独生产的产品,现在可能被切割成许多不同的价值环节,由遍布全球、成千上万家企业同时协作生产。基于价值环节在企业之间分割、组合及其在全球布局的现象,理论研究者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涌现了大量相关文献,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的演化及发展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对其主要结论进行评述。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 一、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演化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概念,认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每一项增值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波特,1985)。早期的价值链理论偏重于从单个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与竞争优势,价值链研究的重心在企业内部。20世纪90年代开始,波特把价值链研究的重心从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价值链的范围开始从单个企业层面向产业层面扩展,并开始研究价值链的空间分布。 寇伽特(Kogut,1985)在分析国际战略优势中使用了价值增值链(value added chain),认为价值增值链是由技术与原料和劳动力的融合而形成的各种投入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并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的过程。寇伽特认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或一家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可能体现在商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上,国家或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差异最终决定了国家比较优势所在的价值环节。与波特相比,寇伽特将价值链的概念从企业层次扩展到了区域和国家,更加强调了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 全球价值链概念是在早期的价值链、价值体系、全球商品链的基础上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格雷菲(Gereffi)和其他研究者将价值链概念与产业的全球组织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球商品链概念,即围绕某种商品的生产所形成的一种

国际贸易论文--自由贸易理论概述与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自由贸易理论概述与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的运用 ——程康 A09经济 090801107 摘要:对自由贸易理论进行总结,并通过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国内应用现状和理论局限性的多角度反思,对我国使用比较优势理论的问题。 (一)自由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创始者是亚当斯密,其核心是自由贸易可使参与贸易的双方均获得贸易利益。他创造性的提出了分工学说,建立绝对贸易理论,以强大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理,最终让大家认清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0和游戏’规则的真实面目,使得自由贸易得到广泛的认同,并得以发展。 纵观自由贸易理论,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在第一产业革命时期的古典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和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为发展主线。绝对成本论认为一国应放弃成本绝对高的,而选择成本绝对低的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彼此进行交换,这样两国的劳动生产率都会提高,成本会降低,劳动和资本能得到正确的分配和运用,这样是增加国民财富的最佳途径。但它不足以解释一个国家若全面属于劣势的情况下,该如何进行贸易。于是后来,比较优势理论就此产生了。大卫李嘉图根据“两优相较择其重,两劣相较取其轻”的比较利益法则,选择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而放弃优势较小或劣势较大产品的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大卫李嘉图虽然解决了亚当斯密理论的尴尬,但仍有着“静态化”“完美化”的不足。理论总是在不断的实践及学者的改善中越发成熟,此后,约翰穆勒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该理论从各国家自身的需求强度着手,认为两国交易的条件由相互需求强度决定。 相互需求理论仍然存在的诸多不足和响应时代的学者似乎并没有让自由贸易理论止步于此。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诞生,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最终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劳动价值论。自由贸易理论迎来了第二阶段---新古典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为发展主线。理论认为,不同商品的生产需要投入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因此,一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并出口,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然而,里昂惕夫用该理论方法对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试图验证他确信不疑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时,却惊奇的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让理论与贸易实践完全背离,使人们不得不再另辟蹊径寻找自由贸易理论真谛。

女性主义的发展研究综述

女性主义的发展研究综述 著者:曹咏彤 摘要:女性主义又称女权运动、女权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本文综合概述了女性主义的历史、沿革、理论和形式。 关键词:女性主义;性别歧视 引言: 2015年央视羊年春晚中语言类节目中某些涉及女性的词语成为了网友热烈讨论的对象,并引出“春晚歧视女性”的争议话题,引发社会关注。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 历史 女权主义运动在西方社会兴起,有其特定的背景,当时欧洲社会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在十七世纪前,英国的已婚妇女基本谈不上有何权利,除非丈夫自愿地让给她权利;当丈夫在世时,她的财产和她的人身完全供丈夫享乐;在某些国家,如果丈夫死后没有遗嘱,女子的财产要给丈夫的亲戚,而不给她或她的孩子。 以现代的哲学与社会运动的观点来看,女性主义通常以18世纪的启蒙时代思想家为起源。如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所著《女权辩护》是19世纪之前少数几篇可以称得上是女性主义的著作之一,她认为女性拥有比男性多上很多的权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更早以前就存在着其他关于两性平等的著作,例如神秘哲学家安里西·哥內留斯·阿格里帕在1529年所著的《关于女性之高贵卓越的演说》。 女性主义在19世纪渐渐转变为组织性的社会运动,因为当时人们越来越相信女性在一个以男性中心的社会中受到不平等对待。女性主义运动根源于西方的进步主义,尤其是19世纪的改革运动中。组织性运动的时间是起于1848年在纽约州色内加瀑布市召开的第一次女权大会。艾米琳·潘克斯特是妇女参政权运动的奠基者之一,她揭露英国社会制度里的性别歧视,并且成立了妇女社会政治联盟。在许多成员微罪遭捕,然后因为《猫捉老鼠法案》而重复进出监牢数次后,她们进行绝食抗议。其强制喂食的结果让这些成员病得很严重,使得当时法律体制的残暴受到社会关注,也因此助长了她们的目的。 现代女性主义有个非常重要的支援因素就是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出版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她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也是美国女性主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贝拉·艾布札格所就读的大学。在米德的书中报告说,查恩布里部落中的女性拥有支配地位,却没有造成任何问题。这本书使得艾布札格那个时代的知识份子相信,欧洲对于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观念是非常文化取向的,而并非无可抹灭的天性。 沿革 早期的女性主义者与最初的女性主义运动通常被称为“第一波女性主义”,而1960年之后的女性主义被称为“第二波女性主义”。也有所谓的第三波女性主义,但是女性主义者之间对于其存在必要性、贡献与概念意见不一。这三个“波”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就像海浪般,一个接一个永不间断,后来者运用了前行者的贡献与资源。 妇女解放运动到今天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两性平等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之后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以避免盲目性。【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

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如此重要,对国际贸易的研究也就成为必然。最早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即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已出现。当时的主要理论为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研究对外贸易怎样能够为一国带来财富,而所谓财富,则完全由金银货币来衡量。在他们看来,国内市场上的贸易是有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从而使一部分人获利,另一部分人受损。国内贸易的结果只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并没有增加。而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从而使国家致富。因此,重商主义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具体来说,怎样通过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 对怎样能够做到多输出少进口,晚期的重商主义与早期的观点有所不同。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出超,主张控制商品进口和货币外流。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末)则从长远的观点看,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入超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出超,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但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主张限制进口,对贸易的研究是很有局限的。 18世纪末叶,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念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并被自由贸易的思想取代。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基本经济思想是“自由放任”,这一原则也被用于国际贸易理论。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斯密从个人之间的交换推论到国家之间的交换。他认为,既然每个人只生产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然后用来交换别人擅长生产的东西比自己什么都生产合算,那么各国间的分工和交换也应该是同样合算的。因此,他认为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一国都能获得利益。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名主要代表大卫.李嘉图(David Richardo)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中也对自由贸易的好处作了说明。 从古典经济学开始,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不再局限于怎样进行贸易,而开始对贸易产生的原因与结果以及与之相应的政策进行分析。从古典的斯密、李嘉图,到20世纪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俄林(Bertil Ohlin),到当代的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巴格瓦蒂(Jagdish Bhagwati)、琼斯(Renold Jones)、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等,许多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在各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进行分析论证。方法越来越精细,手段越来越严密,国际贸易理论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并得到不断发展。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基础是微观经济学。可以说,国际贸易理论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范围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国际流动,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一方面作为某种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和方向,也研究流动的结果。这些结果包括对各国生产、消费、商品价格和社会各集团利益的影响。 与商品、服务、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及技术知识的国际转移有关的各种商业、产业和消费政策也都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对象。商业或贸易政策直接影响贸易的数量和价格,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则通过对国内的生产和消费的干预间接地影响贸易。国际贸易研究还包括经济增长、技术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即从动态上分析国际贸易的变动的原因与结果。 从研究的性质来看,国际贸易理论也像其它经济学一样,可以分成实证的(Positive)理论和规范的(Normative)理论。所谓实证分析,主要揭示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分

制度变迁理论综述

制度变迁理论综述 杨芳 () 摘要:近年来,在世界范围的社会实践的推动下,在学者们对制度变迁理论的贡献下,制度变迁理论获得了较大发展,并对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分析变化了的自然环境、技术水平、人口结构、产权、道德文化、意识形态等等如何向人们提供新的获利机会,从而提供变革旧制度、创造新制度的动机,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或节约某些交易成本,人们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只有当环境改变时,才会又发生对新制度的“需求”与“供给”。 关键字:制度变迁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的含义及其动力 对制度变迁的分析,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论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否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在生产关系基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要求变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中的某个环节,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由此,旧的生产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所替代的制度变迁,属于社会革命性质的制度变迁,而变革生产关系中的某个环节所引致的制度变迁,属于社会改革性质的制度变迁。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制度变迁,包含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意义。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把制度变迁的意义等同于制度创新或制度发展的理解。V W拉坦(1978)认为,制度创新或制度发展是“一种特定组织的行为的变化;这一组织与其环境之间是相互关系的变化;在一种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化”。但这一系列变化须以成本—收益的法则加以权衡而决定其发生的可能,当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收益小于其成本,这些变化就会被终止。诺斯在诠释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时更加表达这一含义,认为制度变迁是一个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交替行为,这一获利行为可以通过政府引入法律、政策和命令的强制性方式进行,也可以由个人或团体为追求获利机会自发性或自愿合作方式倡导和组织。一言以蔽之,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于行为人的预期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的追求。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寻找制度变迁的动力,而诺斯从个体追求潜在利益寻找制度变迁的动力。 制度变迁路径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分析 制度选择存在“路径依赖” 诺斯指出,人们在进行制度选择时存在“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诺斯认为,在“路径依赖”的背后隐藏的都是人们对利益的考虑。对组织来说,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对现存路径有着强烈的要求,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选择新的路径,哪怕新的体制更有效率。而对个人来说,一旦做出某种选择后,就会不断投入各种资源。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无法摆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11710班刘芳芳1107314056 摘要:资本主义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的分析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提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性。 关键字:马克思国际分工关系阶段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①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的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以前,只存在极不发达的地域分工,世界市场也还没有出现。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一些殖民主义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政策,把广大的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都卷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从而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显著增多,从而形成的区域性的国际市场,也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出现了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

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设阶段; 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也就是产业革命开始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结束(典型特征是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这个时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德、美等国先后建立起大机器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机器大工业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从而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3、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巨大变革,就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到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中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把世界各国都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并在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 4、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大阶段: 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资本的国际化与生产的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任何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迄今为止所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了工艺技术和劳动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使国际分工无论是它的形式或是广度、深度都随之而不断发生变动。 从个别国家来看,也是如此,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它最先,以后又和美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二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

库哈斯综述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的建筑理论及作品 专业:2011级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姓名:杨勇涛学号:1101214345 一、前言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当代西方社会文化日益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各种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层出不穷。一元的文化结构早已经被打破,新的权威远没有建立,并且可能永远也再无法建立。但是在谈及当代建筑领域里的大师或者建筑理论新的发展时,库哈斯是我们不可能回避的一个话题。与其他的普利茨克奖获得者不同,库哈斯不仅因他的作品来影响世界建筑界,也因他的思想持续地给整个行业带来震撼。但是,对于库哈斯的评价从来不是一边倒的叫好,他特立独行,毁誉参半。 有人赞扬他的建筑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对城市的关注、重拾了对社会的责任、规避了对形式的无节制追求。有人则谴责他对形式无节制的新现代主义式回避、近乎卡通似地还原图解、廉价甚至是丑陋的结构。 但是众说纷纭之下,到底怎样的描述最接近那个最真实最本质的库哈斯?到底如何研究,才能真正地理解库哈斯的建筑和他理论? 借着文献阅读的课程要求,笔者选取了库哈斯作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对象。通过阅读库哈斯的相关著作、研读他的部分作品以及第三方的研究成果,笔者对于库哈斯获得了一定的了解。但无论是提纲挈领地概述库哈斯的建筑理论还是深入重点地解读库哈斯的建筑作品,相信都无法呈现一个完整的、完全正确的库哈斯。 本文仅就自己的研读做一个成果的报告,尽己之力来描述库哈斯理论及其作品。 二、主题 1、雷姆?库哈斯的生辰年表 1944年11月17日,出生于荷兰的鹿特丹市。 1952年,8岁时随左翼的父亲迁居于独立后的原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 1956年,12岁时返回荷兰,定居于阿姆斯特丹。 1963年,高中毕业,选择的第一份工作是担任《海牙邮报》的记者,开始了5年的记者生涯。 1968年,24岁是库哈斯事业的转折点,他放弃了记者和剧作家的工作,前往伦敦的建筑协会学院开始学习建筑。 1972年,28岁的库哈斯从AA毕业,远赴美国的康奈尔大学进行研究。 1975年,到美国纽约城市与建筑学院作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 1978年,出版《癫狂的纽约——曼哈顿的回溯性宣言》,一鸣惊人。 1988年6月,参加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以解构主义为主题的展览,成为新时代建筑探索的先锋人物。 20世纪90年代起,受任哈佛设计学院教授,工作也逐步转向建筑理论和虚拟建筑,并组建了AMO。 2000年,获得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茨克奖。 2007年,获选美国《时代》杂志2008年度10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2、雷姆?库哈斯的建筑理论 2000年,库哈斯获得年度普利茨克奖,当时的评奖委员会对库哈斯作出这样的评价:“因他20余年来致力于实现自己的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定义建筑和文化之间的新型关系范式,因他对建筑环境的贡献和他的思想,授予库哈斯普利茨克建筑奖。” 理论与实践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是库哈斯建筑成就的主要特色。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他的个人职业生涯都是理论先行,经常在建筑远未建成的时候,他的思想便已经在理论界被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