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理论

一、国际贸易相关的基本概念

1. 国际贸易、世界贸易、全球贸易、对外贸易、海外贸易

2.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3. 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4. 对外贸易值与贸易量

5. 贸易差额、净出口与净进口

6.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

复出口与复进口

7.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8. 对外贸易地区结构与国际贸易地区结构

9. 外贸依存度

10. 贸易条件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成本理论,比较利益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成本)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名《国富论》

分工理论:在对其国际分工理论的论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原因在于: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能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结论

①亚当·斯密主张分工,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个人专门从事于一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

②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形式。因此,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要便宜(生成成本绝对地低),那么就应该输出本国在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便宜)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

③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无论是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都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生产成本绝对低的产品,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总之,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国际贸易,对各国都有好处,这就是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所以发生的原因。

局限性:但是,用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原因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他没有能够解释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即生产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即生产成本绝对地高于别国),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还能不能发生?如果进行国际贸易是否能增加生产总量,对双方是否有利?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成本)论(《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比较优势论的产生

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产生与“谷物法”有关,当时的历史阶段资本主义形成阶段。

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各种产品生产都处于绝对优势,另一国家都处于劣势,但它们在同种产品生产上的优、劣势程度是不相同的,具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不同的。

比较优势论的结论

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优势最大的那种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劣势最小的那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双方均可以获得利益。

贸易模式

优势国家出口优势较大的产品,进口优势较小的产品。劣势国家出口劣势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较大的商品。

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原则是“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

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基本假设与斯密基本相同,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存在的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没有解释为什么两国之间的比较成本会发生差异

三H-O-s要素禀赋理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

各个地区生产要素赋予不同,是地区间或国家间开展贸易的前提

各个地区生产要素赋予不同,决定了各个地区要素价格的不同

要素价格的不同,导致各地生产成本的不同

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商品价格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俄林认为,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而成本的绝对差异是由于:第一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即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第二,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要素密集程度不同)。

俄林的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这个国家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的应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这个国家最感缺乏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并据此把产品分成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等等)按照俄林的理论,国际贸易的商品流向应该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去,同样,技术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到技术相对缺乏(落后)的国家去。

2.要素秉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

(1)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应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3)商品贸易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一致的趋向。

3.贸易形成的原因

要素禀赋和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的差异—要素价格的差异和使

用要素的比重—商品成本的差异—商品价格差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各国生产同种产品的价格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或直接原因。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源于成本的国际绝对差异,因而成本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第一个条件比较成本(各国国内各种商品成本比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第二个条件。

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拓展-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1.主要内容:

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国际贸易的结果不仅使贸易国之间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使生产要素的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趋于均等,即所谓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在俄林看来,通过国际贸易,要素价格均等化是一种趋势,而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国际要素价格均等是必然的,而不是一种趋势。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在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国际间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一般难以实现。另外,要素价格均等化还要求生产技术条件必须完全一致,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进一步发展,便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这一定理的基本涵义是:随着自由贸易的发生,两国间产品的价格将趋于均等,并将使得两国间要素的价格也趋于均等。

贸易开始前,由于两国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因而两国的要素价格不一致。随着贸易的开展,两国X 、Y 商品各自的相对价格差异会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在这个过程中,两国各自的丰裕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稀缺要素的价格不断下降。随着商品价格的拉平,两国要素价格也将达到均等。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都能得到同样的土地报酬率,所有的资本都能得到同样的收益率,而不论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禀赋状况有任何差别。任何人为的贸易障碍都会阻止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现,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停滞或反向运动。

评价:(1)H-O理论通过分析国家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并且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要素价格、收入的影响,要素禀赋变化对产量和贸易的影响。

(2)按照H-O定理决定一国的贸易模式,能够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

(3) H-O理论仅是从一国要素禀赋出发分析一国的贸易模式,只强调了要素禀赋的静态结果,忽略了技术进步、政策因素对于要素的影响。当已有的要素通过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得到改善和调整之后,一国可以重新选择它的贸易模式。

(4)H-O理论对于需求因素以及其他一些现实存在的条件缺乏充分的重视,影响了该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众多的假定条件使得该理论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四、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的贸易模式和S-H 理论相悖。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释列昂惕夫之谜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契机:

基辛(Keesing)的人类技能理论

凯能(Kennen的人力资本理论

格鲁伯(Gruber)、麦赫塔(Mehta)、弗农(V ernon)的R&D说

波士纳(Posner)的技术差距理论

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

林德的偏好相似理论

格鲁贝尔、保罗·克鲁格曼的产业内贸易理论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一)劳动熟练说(人类技能说)

1.劳动不同质

H-O理论假定各国劳动具有相同的性质,劳动熟练说强调各国劳动力不同质。

里昂惕夫提出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技巧更高,是其他国家的三倍,这是因为美国人更勤奋、美国工人所受教育和培训较多较好、美国管理水平更高。

2.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如果把美国的劳动量乘以3,则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是符合H-O定理的。

(二)人力资本说

1.人力资本

世界贸易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应包括有形

资本和无形资本(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

主要是指一国用于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

方面投入的资本。

2.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以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其结论符合赫一俄生产要素禀赋的理论。

由于美国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本,而拥有更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力,因此,美国出口产品含有较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如果把熟练技术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与有形资本相加,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是符合赫一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

(三)技术差距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U.Posner)提出,经格鲁伯(W.Gruber)和弗农(R.Vernon)等人进一步论证,是关于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理论。

波斯纳认为,人力资源是过去对教育和培训进行投资的结果,因而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而技术是过去对研究与开发进行投资的结果,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但是,由于各国技术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展不一致,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这样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五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可以完全替代的产业内产品的贸易。

(2)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2、产业内贸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

(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3、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或前提条件

(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重要基础。

(2)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

(3)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

4、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理论意义和政策价值

(1)产业内贸易理论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自由竞争、机会成本不变或递增的经济基础,以规模经济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为基础,标志着现代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产业内贸易理论破解了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现实与“对对外贸易依赖递减规律”的悖论。

(3)产业内贸易理论揭示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没有比较优势时,可以通过创造竞争优势(如规模经济)来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

(4)产业内贸易理论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5)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国家干预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节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重商主义的财富观是贵金属。

扩大财富的途径:增加对国内金银的开采,开展对外贸易或者掠夺

世界的贵金属是有限的,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盈利就是另一国的损失。

为增加国家贵金属存量,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实行保护性贸易的政策。

早期重商主义

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W.Staffor(威廉.斯塔福)

他们主张在对外贸易中的每笔交易都保持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进

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早期重商主义的对外经济政策:直接管制汇率和贵金属交易的方法实现国内贵金属的存量增加

禁止金银出口。

禁止出口商接收外国非金银货币。

汇率由官方直接控制,实行固定汇率制。

政策与措施

—外国商人离境时只能带走商品,不能带走本国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

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Thomas·Mun(托马斯.孟)

主张保持全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进

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的对外经济政策:以贸易管制政策为主要手段,实现国内贵金属的存量增加。利用关税和法令适当限制制成品和奢侈品进口。

限制原料出口,以保证国内加工业的发展。

政策与措施

限制进口的政策(限制非生产性产品进口,实行差别式的保护关税)

促进出口的措施(减免关税,出口退税)

管制短缺物资出口

独占殖民地贸易与航运

其他措施(保护农业,政府通过职工法鼓励外国技工的移入,以本国船只运输货物,鼓励人口繁殖以扩大劳工来源)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出现新的变化,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发展观也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得到了提升和扩充,不断形成新的发展观。 一、发展理论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中国家振兴经济的要求,发达国家战后恢复的努力,把全世界带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发展潮流之中。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吸引了大批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事发展问题的研究。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战略学、发展伦理学等相继问世。这些不同的学科,虽然其研究方向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焦点却是一致的,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问题上。由此,发展理论应运而生。 发展经济学在发展理论中是影响力最大的学科之一,对于早期发展观的形成和一些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根源和障碍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何种制度、战略和政策,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快发展。 二、发展观的演进 (一)经济增长论

20世纪50年代前后,是发展理论形成和繁荣的时期,也是早期发展观形成的时期。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许多欠发达国家来说,人们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增长。当时的发展经济学家也还没有把“发展”与“增长”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因此,在当时的一段时间里,发展的概念就是指经济增长,发展的实践就是追求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在这种发展观的主导下,经济增长就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便由此形成。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可见,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现代的理论认为,发展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是:发展是经济、政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的进步过程。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它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发展既包括增长所强调的产出的扩大,也包括分配结构的改善、社会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自由选择范围的扩大和公平机会的增加。增长强调财富“量”的增加,而发展强调经济、政治、社会的“质”的提高。增长注重“有多少”,发展既要回答“有多少”,还要回答“有多好”。发展与增长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与统一。没有“质”的提高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没有“量”的增加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对发展来说,增长是最基本的,没有经济的增长,就谈不上发展,但是过分强调增长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反过来会阻碍发展。 (二)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一、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 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的状态。公社内部人们依靠共同的劳动来获取十分有限的生活资料,并且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在全社会成员之间实行分配。当时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和国家,因而也没有对外贸易。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一步一步地改变了上述状况。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之间的分工。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在氏族公社的部落之间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相互交换,但这还只是偶偶的物物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此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它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使社会相互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了货币的产生,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换渐渐演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这直接引致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出现了商业和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财产私有制,原始社会的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于是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易最终超出国家税的界限,形成了最早的对外贸易。 (二)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 从总体上来说,奴隶社会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直接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还是微不足道的,进入流通的商品很少,加上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从国际贸易的商品构成来看,奴隶是当时欧洲国家对外交换的一种主要商品。希腊的雅典就是那时贩卖奴隶的一个中心。此外,奴隶主阶级需要的奢侈消费品,如宝石、香料、各种织物和装饰品等,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虽然有限,但对手工业的发展促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进步。 (三)、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之后,国际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从封建社会的中期开始,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商品经济的范围逐步扩大,对外贸易也进一步增长。到封建社会的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开始了孕育和生长,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比奴隶社会有明显的发展。 封建社会时期开始出现国际贸易中心。早期的国际贸易中心位于地中海东部,公元11世纪以后,国际贸易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从国际贸易的商品来看,在封建时代仍主要是奢侈消费品,例如东方国家的丝绸、珠宝、香料,西方国际的呢绒、酒等。手工业品比重由明显的上升。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船只由较大的进步,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了。不过从总体上说,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国际贸易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还相当小。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具有世界性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国际贸易额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种类日渐增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各具特征。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儿童观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观念问题。从儿童观那里,我们可以透视出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对作为个体人的地位和价值的基本看法。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的儿童观。随着历史的演进,儿童的内容也相应地演进着。因此,作为观念而存在的儿童观又辩证地是一种历史存在。 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的儿童观:儿童就是小大人 在古代,人们尚未发现儿童和成人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因而也没有明确的儿童观。对于原始氏族来说,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原始人急切的希望儿童加入成人行列,因此他们没有把儿童作为儿童看待,而仅仅当作氏族部落的未来成员,当作缩小的成人。儿童概念很长时间被淹没在黑暗中。即使在被后人认定为相当文明的古希腊,世人对于儿童的社会存在仍然视而不见。所以他们的儿童观就是儿童就是小大人。 二、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儿童生而有罪 到了中世纪(5—15)世纪,即欧洲封建社会的年代。在这段时期教会变成了维护封建制度的强大精神支柱,僧侣阶级也获得了最高贵的地位。这种政治经济状况必然决定着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教会认为人生而有罪,自然而然便认为儿童也是具有原罪的。但即使在中世纪这种认为儿童天生有罪、要用鞭笞来教训等观念盛行的背景中,仍然有些学者倡导爱儿童,给儿童自由。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的新儿童观 文艺复兴运动的爆发使得新的人生观沉重地打击了中世纪基督教会所谓的“原罪说”儿童观,并为近代儿童观的诞生铺平了道路。直到16世纪,文艺复兴的余光照进了儿童观领域,才使得通体散发着人文精神的全新儿童观来临。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伊拉斯谟认为要研究孩子的自然能力和才智,不要想象他们的兴趣与成人的一样,不要指望他们有像小大人一样的举止。他明确指出,对待儿童,“首先是爱。然后渐渐随之以某种自然和温柔的尊严,而不是畏惧,前者比后者更有价值,用恐怖的手段来使儿童弃恶,乃是一种奴性的作法。”因此,自由的教育是符合儿童的。用教育手段把本来是自由的儿童奴隶化,是极其荒谬的。 同时,在这一时期夸美纽斯提出了着名的“种子论”,他认为在人的身上自然地播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通过教育便可以把他们发展出来。他还相信一切儿童都可以造就成人。 从中我们发现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儿童观是从新人类观中理想的人的形象推导出来的。尽管这一时期承认了儿童的兴趣与自由,但是人们并未意识到儿童本身便是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的存在,也未否定儿童对于父母的绝对服从关系。因此把儿童作为父母的所有物的儿童观依然占统治地位。 四、理性时代或启蒙时代的儿童观 到17世纪,英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儿童生来就是没有原罪的纯真无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定位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定位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 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 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 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 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 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 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 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 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 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 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 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 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 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 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 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 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 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第2章 国际分工理论

第二章国际分工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的两种形式——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分析两种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同和区别: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被认为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李嘉图理论重点分析劳动生产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并以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即使一个国家所有产品的成本都比另一个国家高,另一国成本相对更低,它们之间仍然可以进行分工与贸易。在劳动成本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在不利中选择不利较小的产品进行生产与出口;在劳动成本上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则可以选择优势更大的产品生产与出口,两国都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是李嘉图理论的发展和补充,他们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该理论把李嘉图单一的劳动要素分析,扩展到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这一理论强调,一国应该利用国际分工机制,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最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今天学术界所讨论的比较优势理论,基本上是以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为蓝本的。 相同点与不同点何在? 2.关于比较优势原理对发展中国家是否适用的争论;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性以及主要缺陷。 关于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问题,国内外理论界的认识分歧较大,我国近年来两种对立观点的论战一直在持续。 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是一种误导,发展中国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参与国际分工,将永远成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会陷入停滞的比较利益陷阱(洪银兴,1997、王允贵,2001)。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选择与其要素禀赋即比较优势相符合的产业与技术结构,才能达到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升级,从而使其经济收敛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违背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产业与技术结构,则会使企业丧失自生能力(林毅夫,2002、林毅夫、李永军,2003)。 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优势原理在中国的现实应用,使中国成为名列世界前五位的出口贸易大国。但是,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竞

发展观及其历史演变探析

发展观及其历史演变探析 摘要: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核所在。二战以来,发展观经历了几个演变阶段:“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经济增长+反恩变革”的发展观、“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从50多年来发展观演变的逻辑轨迹可以看出,人类对发展观的认识越来越拓展、深化,实现了从注重物到注重人的转变,人的发展已成为发展的中轴目标。 关键词:发展观;历史演变;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828X(2011)01-0007-02 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核所在,它作为对发展实践的一种理解与反映,以其时代精神、价值取向和实践理性,引导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潮流,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实践。20世纪中叶,发展问题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出现在西方,二战结束后,发展观经历了若干演变阶段。梳理发展观历史演变的逻辑轨迹,对于制定各种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观的基本意蕴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涵、意义和要求的最本质的认识和体悟,是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揭示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也是指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揭示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把握,是制定各种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在发展问题中居于灵魂和核心的地位,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还包括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核所在,它作为对发展实践的一种理解与反映,以其时代精神、实践理性和价值取向,引导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潮流,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实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在不同的时期,源于各国所面临的外环境的差异性,其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也就不同。 二、发展观历史演变的逻辑轨迹 20世纪中叶,发展问题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出现在西方,它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密切相关。发展作为一种最为迫切的实践问题,不仅是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且也成为联合国国际事务的关注重点。二战结束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

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如何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在原始发展时期,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控制、支配自然,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尤其就是到了近代,人类开始直观地认识到人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不就是依赖自然的给予,而就是依赖自己对自然的改造。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人们不惜把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瞧得轻而易举,并加以夸大与绝对化。随着对自然控制与支配能力的急剧增强,以及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人类开始一味地对自然强取豪夺,从而激 化了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也不得不面对人口剧增、能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的种种现实。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当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积极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力求正确认识与运用自然规律,通过相互依赖、互惠互补,与自然界与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目标,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 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创立一个完全新式的人类文明,一个可以永续发展的文明社会。 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的新理念,对我们推进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迪作用与现实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要达到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并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生产力发展与自然与谐“双赢”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与生态环境双重保障,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而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特别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确立一大战略。即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树立一个观念。即在全社会树立起新的生态观。反思人类干预自然的限度及其合理性基础,扎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们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愿望; 运用法律、经济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环境问题,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与监督环保工作;对环境资源成本与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进行核算,用绿色GDP真正体现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形成三种思想。一就是天人一体的思想。认识到人类生存资料的有限性与地球的唯一性,

国际化分工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国际化分工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摘要]国际分工格局是一个有关国家发展空间和发展定位的重要问题,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必将有助于我们找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最佳切入点 ,能更好地解决经济规模和经济竞争力之间 协调发展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当前国际分工新格局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它对国际分工新格局产生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国际分工从产业 分工向产品分工转化 ,并呈现出要素分工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增长方式 ,以更好的 姿态融入国际分工新体系 ,进入国际分工的核心区 ,力图在国际分工新 体系中确立长久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新格局 一、国际分工的历史演化进程 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史 ,国际分工的历史演化进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大致发生在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 ,主要表现为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垂直型分工 ,但这种分工是以军事打击、强权政治和殖民统治为基础的 ,具有一定的历史约束性。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大约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工业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不过此时国际分工的门类相对单一,主要是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垂直型分工,而且仅体现为英、法、德、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3)国际分工的初步发展阶段:大约从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建立,发展了交通运输业,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步走向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输出开始代替商品输出 ,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对外经济扩张的主要手段。这个时期 ,国际分工的中心已从英国一国变成一组国家 ,而处于国际分工中心之外的广大落后国家 ,则努力在适应中心国家的全球战略的主导利益中寻找自身的发展空间 ,国际分工迅速发展 ,新的体系正在酝酿形成。(4)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阶段:大约从二战以后到 20世纪 90年代。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是与以微电子、生物工程、空间技术、海洋工业、新能源等新兴工业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之后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以避免盲目性。【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

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11710班刘芳芳1107314056 摘要:资本主义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的分析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提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性。 关键字:马克思国际分工关系阶段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①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的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以前,只存在极不发达的地域分工,世界市场也还没有出现。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一些殖民主义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政策,把广大的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都卷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从而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显著增多,从而形成的区域性的国际市场,也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出现了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

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设阶段; 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也就是产业革命开始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结束(典型特征是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这个时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德、美等国先后建立起大机器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机器大工业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从而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3、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巨大变革,就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到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中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把世界各国都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并在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 4、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大阶段: 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资本的国际化与生产的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任何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迄今为止所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了工艺技术和劳动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使国际分工无论是它的形式或是广度、深度都随之而不断发生变动。 从个别国家来看,也是如此,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它最先,以后又和美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二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

关于国际分工的了解

关于国际分工的了解

关于国际分工的了解?(发展阶段) wto 相应机构。 重商主义的发展(三个阶段)81页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描述的是什么学说?31页,自然禀赋学说的内容了解。 理解‘fbt贸易壁垒协议’的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150页。第一节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又称国外贸易(External Trade)、进出口贸易(Import and Export Trade)或输出入贸易。 两者的区别 注:和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有何不同?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与服务的贸易活动。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进商品与服务用于国内(或地区内)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复出口”(Re-export Trade),“复进口”(Re-import Trade) “净出口”(Net Export),“净进口”(Net Import) 货物贸易(Commodity Trade)是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

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是指服务商品的进出口,它是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并获取报酬的。 国际服务贸易通常又分为要素服务贸易(Factor Service Trade)和非要素服务贸易(Non-Factor Service Trade) 要素服务贸易是一国向他国提供劳动、资本、技术及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服务,而从国外得到报酬的活动。 非要素服务贸易是指提供严格符合“服务”定义的服务而获取外汇收入的交易,如国际运输、旅游、教育、卫星发射、咨询、会计等等。贸易值(Value of Trade),又称贸易额。(如何计算?) 国际贸易值=?国际贸易量 贸易量如何确定?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贸易顺差(A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贸易盈余 贸易逆差(An 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贸易赤字。 收支的比较?是否顺差就比逆差好 一种是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凡是进入该国境界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General Import) 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约9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个统计标准。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以及国家和地区经济中越来越多的方面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某一环节。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步入新一轮调整,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扩散,使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期利用信息产品和网络技术,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动力。而跨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场化运作,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多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如果资本不断积累,而技术不发生改变,就会碰到投资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越来越低。从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新技术,就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和产业。因此,科学技术对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纵向和横向发展,这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改变了以世界性工农业经

济对立而表现出的垂直国际分工体系和大工业时代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内部的水平分工体系。科学技术进步为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中来,它们中间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接近、经济结构相类似的国家间进行水平型国际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分工,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混合型国际分工体系。在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唯有通过这种混合型分工体系,才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各种不同技术素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国生产力要素配置的合理化、经济化和最优化。 在科技进步促进混合型分工成为国际化分工的主要形式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分工形式的多样化。知识、技术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生产的范围,使原来一些非生产领域变成了生产部门或间接生产部门,如企业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实际上已从研究领域独立成为生产部门。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形成的分工就带有新的特点。这种分工既不是部门间垂直型分工,也不是部门内水平型分工,因为研究与开发和信息处理,虽然服务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但又不能归入任何一个传统概念上的具体的生产环节,其本身已超出了传统的纯粹生产分工的框架,所以是一种具有新的内涵的分工形式。如一些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留在国内,而将整个生产和销售部门转移到国外,就具有新的分工形式的特点。

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

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一) 2013-02-04 解释国际分工的理论一直是层出不穷,从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经历现代国际分工理论到当代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国际分工理论以斯密、李嘉图等为代表,主要从优势、要素角度来阐述国际分工理论,但是需要许多假定条件。现代国际分工理论以弗农、波特、杨小凯等为典型代表,分别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钻石理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现代国际分工理论不断修正前人的假定和理论,增加了更多的影响因素。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研究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突出表现在水平型、垂直型国际分工,但是并不成熟。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近几年研究和解释中国国际分工越来越多,但还不成体系。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与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有一定的经济联系,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孤立地进行自己供给自己消费,这是毋庸置疑的。随着国际经济往来、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几百年前国际分工理论就有了其基础。现在来看,国际分工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垂直型国际分工,而且有水平型国际分工,前者主要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国家之间,后者主要发生在经济水平大致相当的国家之间。本报告主要阐述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现代国际分工理论和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的演变与发展,重点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分工理论。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是通过国际贸易理论来说明的,其中,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作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理论。斯密提出,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与国之间。他的理论基础是,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利益论”。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 之后,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以避免盲目性。 【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 【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论所研究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水平分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零部件分工和工艺工序分工阶段的条件下,各国如何进行分工并获取贸易利益的问题,其所依据的分工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公司内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贸易的动机、利益和格局,显然公司内贸易是与国际直接投资紧密联系的,而跨国公司在决定是以投资还是出口的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时,比较优势、劣势的分析始终是其基本的分析方法。由此不难看出,跨国投资即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与配置,是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其所依据的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简而言之,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鼓励特定产业产品的出口或限制其进口来达到改善经济绩效的政策体系。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比较优势分工原则的确形成了挑战,因为这一政策蕴含着这样一个理论逻辑和政策导向:某国某一产业即使处于比较劣势或没有比较优势,通过政府干预仍可实现国际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其成效也

瑞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

瑞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 瑞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李嘉图在阐述比较成本学说时,运用了“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简单的国际贸易模型。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进入国际贸易的产品:布和酒。在劳动和资本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生产成本(劳动耗费量)和技术条件既定时,英国生产一定数量的布要耗费100小时劳动量,葡萄牙生产同样数量的布只需耗费90小时劳动量;英国生产一定数量的酒需耗费120小时劳动量,葡萄牙生产同样数量的酒只需耗费80小时劳动量。在布和酒的生产上,英国的单位产品成本显然都高于葡萄牙,但是,在布的成本上英国的生产成本是葡萄雅的1.1倍,酒的成本上英国的生产成本是葡萄牙的1.5倍。于是,英国在布的生产成本方面的劣势比在酒的生产成本方面的劣势要小,换言之,英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在布生产方面,因为在英国国内,布和酒的生产成本比例是100:120,即少生产1单位酒的节余劳动,可以用来生产出1.2单位布。葡萄牙虽然两种商品成本都低于英国,但在布的生产中葡萄牙的生产成本为英国的90%,在酒的生产中葡萄牙的生产成本仅为英国的67%,葡萄牙的比较成本优势在酒的生产方面。在葡萄牙国内,布和酒的生产成本比例是90:80,即少生产l单位布的节余劳动可以用来生产9/8单位的酒。 如果英葡两国实行国际分工,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英国生产布,葡萄牙生产酒,然后进行国际贸易,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在实行按照比较成本优势的国际分工前,英国国内市场上需要以1.2单位布换1单位酒,葡萄牙国内市场要用1单位布换8/9单位酒。实行国际分工后,若按1:1的比例交换(这一比例在1:1.2和1:8/9之间,若比例定在1:1.2或1:8/9,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只能对葡萄牙或英国一方有利),英国现在用100小时劳动生产的布可换到需本国120小时劳动生产的酒。而葡萄牙则用80小时生产的酒换到需耗费本国90小时劳动生产的布。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使双方都节约了劳动,得到利益。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到了本世纪20-30年代,它受到了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奥林的挑战,他们反对李嘉图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学说,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理论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出了所谓“生产要素比例—生产要素密度原理”,即著名的“赫克歇尔—奥林定理”。 早在1919年,赫克歇尔在题为“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这片论文中,就提出了上述“定理”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概念(如区域和次区域)。1933年,赫克歇尔的弟子奥林用英文写作和出版了《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该书列为“哈佛经济研究丛书”),在他的老师的理论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全面阐述了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 奥林认为,两个区域在孤立状态时所存在着的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建立贸易关系的必要条件,而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出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或相对稀缺件)的差异决定的。按照他的看法,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有两方面的缺陷:—是由劳动量决定生产成本,不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如土地和资本)的作用及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如地租和利息)对商品生产成本的影响;二是只强调供给方面的因素,忽视了需求变化的重要影响。奥林继承了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认为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出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具体地说,价格是由供求的四项基本因素决定的:①消费者的欲望;②生产要素所有权的情况(它通过影响收入从而影响需求);③生产要素的供给;④生产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的物质条件即生产要素的物质特性在各地都是一样的(例如,各国种植小麦均需土地,劣等地的农产品产量较低),所以第④项因素可以置而不论。第①项因素和第②项因素

走进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走进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简称世贸组织)含义: 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和组织基础,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是各国贸易立法的监督者,是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 注意: 欧盟主要机构的设置和运作体现了政府间性质和超国家性质的双重特点。 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 它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成员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绝大多数,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它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驾齐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环境 (4)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 (5)通过实质性消减关税等措施,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非歧视性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性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机构: (1)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机构包括部长级会议,总理事会及其下设的理事会、各专门委员会。部长级会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由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成员组成,每两年至少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全权履行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2)部长级会议闭会期间,其职能由总理事会行使。总理事会由世界贸易组织全体成员的代表组成。总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监督和指导下设机构的工作,处理重要紧急事务,还履行争端解决机构和贸易政策审议机构的职能。 世贸组织的重要作用: (1)积极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