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

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

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
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

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绝对成本说—绝对利益论

1、产生背景

15世纪到18世纪末,数百年间长期流行一种经济思想——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既是一种经济思想,又是一种国民经济政策实践。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是:①金银或货币是国家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②对外贸易是增加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③增加国家财富的贸易政策应该是多卖少买。

2、主要论点:

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原因。

②专业化的劳动分工和交换能最大限度的增加自己的利益。

③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的分工的互利原理可以推广到国与国之间。

3、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个国家财富的增加并不是象重商主义者认为的那样,而是要通过国际分工,发展自由贸易;各国都要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将会使各国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

4、绝对成本学说简评

①进步意义:斯密关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利益的分析基本是正确的。尤其是他

提出的自由贸易理论在18世纪的英国具有进步意义。斯密提出绝

对成本理论,主张参与国际分工,开展自由贸易,成为英国资产阶

级反对重商主义的理论工具,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

②理论缺陷:其一、假设条件过于苛刻,共有8个前提:世上只有两个国家,只

生产两种产品;两国都主张自由贸易;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在

一国内部有流动性,而在两国之间没有流动性;没有运输成本;没

有技术变化;实行物物交换;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单位劳动时间

支付的报酬相同)。

其二、单纯从成本低的角度考虑分工会带来利益。

其三、理论本身存在局限性。

一、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于1817年出版。

1、比较利益学说的假定前提(与绝对成本学说相同),有8个前提。

2、比较利益学说的内容:

李嘉图由个推及国家,认为国家间也应该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

即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成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此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有利程度最大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3、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

进步意义:其一、该理论为各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基石。

其二、该理论在历史上起过重大进步作用。为英国资产阶级争取

自由贸易提供了理论武器,而自由贸易政策又促进了英国生产力

的迅速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居

于首位。

理论缺陷:其一、理论成立的假定条件苛刻。

其二、比较成本理论未能揭示引起各国劳动成本差异的原因。

二、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学说

赫克歇尔,出生于瑞典,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在大学任助教,3年后,获得博士学位,他的论文《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10年后才得到世人的关注。赫克歇尔在这篇文章中的许多观点都极大地启发了他的学生俄林,俄林的代表作为《地域和国际贸易》,1977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由于他的理论采用了其师赫克歇尔的观点,创立了比较完整的禀赋理论,也称要素比例学说,简称赫—俄原理。

1、与理论有关的核心概念

①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

要素价格: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使用生产要素的报酬。)

例: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价格租金工资利息利润

②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要素投入比例大,则称该要素密集程度高。

例:小麦这种产品,需要劳动、土地、资金这几种要素,其中土地的投入最大,所以我们说小麦的土地密集程度高,即小麦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例: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型产品: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可分为:土地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③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

要素禀赋:一个国家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要素丰裕:一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

2、学说的主要内容

俄林认为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价格差异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造成的,因此,要素禀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大量使用本国供给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就低,有比较优势;反之,生产大量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就高,出口就不利。

例:假设英国、美国都生产小麦和纺织品,都需要两种要素:土地和劳动。

英、美的生产要素相同

1单位小麦5单位土地1单位纺织品1单位土地

1单位劳动10单位劳动但英、美的要素价格不同

土地1美元美国劳动2美元美国

4美元英国1美元英国

美国:小麦= 5 * 1 + 1 * 2 = 7 美元小麦为土地密集型产品,美国土地英国:小麦= 5 *4 + 1 * 1 = 21 美元丰裕,价格低,反之亦然。

美国:纺织品= 1 * 1 + 10 * 2 = 21美元纺织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英国:纺织品= 1* 4 + 10 * 1 =14 美元英国劳动力多,价格就低。

由此可见,美国的小麦为土地密集型产品,要素丰裕,适合出口小麦;

英国劳动力要素丰裕,纺织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英国适于出口纺织品。

三、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当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由于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经济学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对赫—俄原理深信无疑,他把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劳动力两种,对1947年和1951年两年的200多种商品进行分析,计算出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力,即资本和劳动密集度,发现1947年、1951年两年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只是进口密集度的77%和94%(出口商品/进口商品)

计算结果表明,美国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口替代品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这个验证结论正好与赫—俄原理相反。这一结论西方经济学家大为震惊,因而将这个不解之“谜”成为里昂惕夫之“谜”。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德温有进行了统计,结果一样。里昂惕夫之“谜”又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分工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出现了不少新的贸易理论,归纳起来有:

1、人力技能理论(劳动熟练理论)

发达国家,熟练劳动比较丰富,所以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劳动比较丰富,出口非熟练劳动型产品具有比较优

势。

2、人力资本论

资本分为两部分:一是物质资本,一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估价是把熟练劳动的收入的部分资本化。

3、其他理论

研究与发展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偏好相似理论等。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一、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 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的状态。公社内部人们依靠共同的劳动来获取十分有限的生活资料,并且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在全社会成员之间实行分配。当时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和国家,因而也没有对外贸易。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一步一步地改变了上述状况。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之间的分工。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在氏族公社的部落之间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相互交换,但这还只是偶偶的物物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此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它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使社会相互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了货币的产生,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换渐渐演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这直接引致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出现了商业和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财产私有制,原始社会的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于是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易最终超出国家税的界限,形成了最早的对外贸易。 (二)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 从总体上来说,奴隶社会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直接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还是微不足道的,进入流通的商品很少,加上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从国际贸易的商品构成来看,奴隶是当时欧洲国家对外交换的一种主要商品。希腊的雅典就是那时贩卖奴隶的一个中心。此外,奴隶主阶级需要的奢侈消费品,如宝石、香料、各种织物和装饰品等,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虽然有限,但对手工业的发展促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进步。 (三)、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之后,国际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从封建社会的中期开始,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商品经济的范围逐步扩大,对外贸易也进一步增长。到封建社会的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开始了孕育和生长,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比奴隶社会有明显的发展。 封建社会时期开始出现国际贸易中心。早期的国际贸易中心位于地中海东部,公元11世纪以后,国际贸易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从国际贸易的商品来看,在封建时代仍主要是奢侈消费品,例如东方国家的丝绸、珠宝、香料,西方国际的呢绒、酒等。手工业品比重由明显的上升。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船只由较大的进步,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了。不过从总体上说,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国际贸易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还相当小。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具有世界性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国际贸易额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种类日渐增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各具特征。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定位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定位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 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 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 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 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 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 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 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 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 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 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 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 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 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 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 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 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 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第2章 国际分工理论

第二章国际分工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的两种形式——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分析两种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同和区别: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被认为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李嘉图理论重点分析劳动生产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并以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即使一个国家所有产品的成本都比另一个国家高,另一国成本相对更低,它们之间仍然可以进行分工与贸易。在劳动成本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在不利中选择不利较小的产品进行生产与出口;在劳动成本上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则可以选择优势更大的产品生产与出口,两国都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是李嘉图理论的发展和补充,他们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该理论把李嘉图单一的劳动要素分析,扩展到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这一理论强调,一国应该利用国际分工机制,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最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今天学术界所讨论的比较优势理论,基本上是以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为蓝本的。 相同点与不同点何在? 2.关于比较优势原理对发展中国家是否适用的争论;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性以及主要缺陷。 关于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问题,国内外理论界的认识分歧较大,我国近年来两种对立观点的论战一直在持续。 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是一种误导,发展中国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参与国际分工,将永远成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会陷入停滞的比较利益陷阱(洪银兴,1997、王允贵,2001)。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选择与其要素禀赋即比较优势相符合的产业与技术结构,才能达到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升级,从而使其经济收敛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违背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产业与技术结构,则会使企业丧失自生能力(林毅夫,2002、林毅夫、李永军,2003)。 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优势原理在中国的现实应用,使中国成为名列世界前五位的出口贸易大国。但是,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竞

国际化分工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国际化分工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摘要]国际分工格局是一个有关国家发展空间和发展定位的重要问题,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必将有助于我们找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最佳切入点 ,能更好地解决经济规模和经济竞争力之间 协调发展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当前国际分工新格局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它对国际分工新格局产生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国际分工从产业 分工向产品分工转化 ,并呈现出要素分工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增长方式 ,以更好的 姿态融入国际分工新体系 ,进入国际分工的核心区 ,力图在国际分工新 体系中确立长久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新格局 一、国际分工的历史演化进程 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史 ,国际分工的历史演化进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大致发生在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 ,主要表现为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垂直型分工 ,但这种分工是以军事打击、强权政治和殖民统治为基础的 ,具有一定的历史约束性。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大约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工业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不过此时国际分工的门类相对单一,主要是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垂直型分工,而且仅体现为英、法、德、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3)国际分工的初步发展阶段:大约从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建立,发展了交通运输业,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步走向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输出开始代替商品输出 ,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对外经济扩张的主要手段。这个时期 ,国际分工的中心已从英国一国变成一组国家 ,而处于国际分工中心之外的广大落后国家 ,则努力在适应中心国家的全球战略的主导利益中寻找自身的发展空间 ,国际分工迅速发展 ,新的体系正在酝酿形成。(4)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阶段:大约从二战以后到 20世纪 90年代。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是与以微电子、生物工程、空间技术、海洋工业、新能源等新兴工业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之后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以避免盲目性。【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

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11710班刘芳芳1107314056 摘要:资本主义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的分析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提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性。 关键字:马克思国际分工关系阶段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①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的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以前,只存在极不发达的地域分工,世界市场也还没有出现。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一些殖民主义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政策,把广大的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都卷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从而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显著增多,从而形成的区域性的国际市场,也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出现了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

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设阶段; 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也就是产业革命开始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结束(典型特征是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这个时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德、美等国先后建立起大机器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机器大工业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从而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3、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巨大变革,就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到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中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把世界各国都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并在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 4、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大阶段: 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资本的国际化与生产的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任何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迄今为止所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了工艺技术和劳动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使国际分工无论是它的形式或是广度、深度都随之而不断发生变动。 从个别国家来看,也是如此,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它最先,以后又和美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二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以及国家和地区经济中越来越多的方面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某一环节。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步入新一轮调整,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扩散,使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期利用信息产品和网络技术,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动力。而跨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场化运作,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多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如果资本不断积累,而技术不发生改变,就会碰到投资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越来越低。从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新技术,就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和产业。因此,科学技术对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纵向和横向发展,这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改变了以世界性工农业经

济对立而表现出的垂直国际分工体系和大工业时代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内部的水平分工体系。科学技术进步为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中来,它们中间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接近、经济结构相类似的国家间进行水平型国际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分工,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混合型国际分工体系。在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唯有通过这种混合型分工体系,才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各种不同技术素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国生产力要素配置的合理化、经济化和最优化。 在科技进步促进混合型分工成为国际化分工的主要形式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分工形式的多样化。知识、技术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生产的范围,使原来一些非生产领域变成了生产部门或间接生产部门,如企业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实际上已从研究领域独立成为生产部门。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形成的分工就带有新的特点。这种分工既不是部门间垂直型分工,也不是部门内水平型分工,因为研究与开发和信息处理,虽然服务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但又不能归入任何一个传统概念上的具体的生产环节,其本身已超出了传统的纯粹生产分工的框架,所以是一种具有新的内涵的分工形式。如一些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留在国内,而将整个生产和销售部门转移到国外,就具有新的分工形式的特点。

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

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一) 2013-02-04 解释国际分工的理论一直是层出不穷,从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经历现代国际分工理论到当代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国际分工理论以斯密、李嘉图等为代表,主要从优势、要素角度来阐述国际分工理论,但是需要许多假定条件。现代国际分工理论以弗农、波特、杨小凯等为典型代表,分别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钻石理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现代国际分工理论不断修正前人的假定和理论,增加了更多的影响因素。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研究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突出表现在水平型、垂直型国际分工,但是并不成熟。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近几年研究和解释中国国际分工越来越多,但还不成体系。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与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有一定的经济联系,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孤立地进行自己供给自己消费,这是毋庸置疑的。随着国际经济往来、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几百年前国际分工理论就有了其基础。现在来看,国际分工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垂直型国际分工,而且有水平型国际分工,前者主要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国家之间,后者主要发生在经济水平大致相当的国家之间。本报告主要阐述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现代国际分工理论和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的演变与发展,重点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分工理论。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是通过国际贸易理论来说明的,其中,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作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理论。斯密提出,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与国之间。他的理论基础是,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利益论”。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 之后,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以避免盲目性。 【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 【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论所研究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水平分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零部件分工和工艺工序分工阶段的条件下,各国如何进行分工并获取贸易利益的问题,其所依据的分工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公司内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贸易的动机、利益和格局,显然公司内贸易是与国际直接投资紧密联系的,而跨国公司在决定是以投资还是出口的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时,比较优势、劣势的分析始终是其基本的分析方法。由此不难看出,跨国投资即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与配置,是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其所依据的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简而言之,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鼓励特定产业产品的出口或限制其进口来达到改善经济绩效的政策体系。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比较优势分工原则的确形成了挑战,因为这一政策蕴含着这样一个理论逻辑和政策导向:某国某一产业即使处于比较劣势或没有比较优势,通过政府干预仍可实现国际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其成效也

瑞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

瑞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 瑞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李嘉图在阐述比较成本学说时,运用了“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简单的国际贸易模型。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进入国际贸易的产品:布和酒。在劳动和资本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生产成本(劳动耗费量)和技术条件既定时,英国生产一定数量的布要耗费100小时劳动量,葡萄牙生产同样数量的布只需耗费90小时劳动量;英国生产一定数量的酒需耗费120小时劳动量,葡萄牙生产同样数量的酒只需耗费80小时劳动量。在布和酒的生产上,英国的单位产品成本显然都高于葡萄牙,但是,在布的成本上英国的生产成本是葡萄雅的1.1倍,酒的成本上英国的生产成本是葡萄牙的1.5倍。于是,英国在布的生产成本方面的劣势比在酒的生产成本方面的劣势要小,换言之,英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在布生产方面,因为在英国国内,布和酒的生产成本比例是100:120,即少生产1单位酒的节余劳动,可以用来生产出1.2单位布。葡萄牙虽然两种商品成本都低于英国,但在布的生产中葡萄牙的生产成本为英国的90%,在酒的生产中葡萄牙的生产成本仅为英国的67%,葡萄牙的比较成本优势在酒的生产方面。在葡萄牙国内,布和酒的生产成本比例是90:80,即少生产l单位布的节余劳动可以用来生产9/8单位的酒。 如果英葡两国实行国际分工,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英国生产布,葡萄牙生产酒,然后进行国际贸易,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在实行按照比较成本优势的国际分工前,英国国内市场上需要以1.2单位布换1单位酒,葡萄牙国内市场要用1单位布换8/9单位酒。实行国际分工后,若按1:1的比例交换(这一比例在1:1.2和1:8/9之间,若比例定在1:1.2或1:8/9,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只能对葡萄牙或英国一方有利),英国现在用100小时劳动生产的布可换到需本国120小时劳动生产的酒。而葡萄牙则用80小时生产的酒换到需耗费本国90小时劳动生产的布。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使双方都节约了劳动,得到利益。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到了本世纪20-30年代,它受到了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奥林的挑战,他们反对李嘉图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学说,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理论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出了所谓“生产要素比例—生产要素密度原理”,即著名的“赫克歇尔—奥林定理”。 早在1919年,赫克歇尔在题为“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这片论文中,就提出了上述“定理”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概念(如区域和次区域)。1933年,赫克歇尔的弟子奥林用英文写作和出版了《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该书列为“哈佛经济研究丛书”),在他的老师的理论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全面阐述了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 奥林认为,两个区域在孤立状态时所存在着的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建立贸易关系的必要条件,而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出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或相对稀缺件)的差异决定的。按照他的看法,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有两方面的缺陷:—是由劳动量决定生产成本,不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如土地和资本)的作用及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如地租和利息)对商品生产成本的影响;二是只强调供给方面的因素,忽视了需求变化的重要影响。奥林继承了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认为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出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具体地说,价格是由供求的四项基本因素决定的:①消费者的欲望;②生产要素所有权的情况(它通过影响收入从而影响需求);③生产要素的供给;④生产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的物质条件即生产要素的物质特性在各地都是一样的(例如,各国种植小麦均需土地,劣等地的农产品产量较低),所以第④项因素可以置而不论。第①项因素和第②项因素

走进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走进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简称世贸组织)含义: 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和组织基础,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是各国贸易立法的监督者,是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 注意: 欧盟主要机构的设置和运作体现了政府间性质和超国家性质的双重特点。 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 它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成员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绝大多数,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它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驾齐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环境 (4)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 (5)通过实质性消减关税等措施,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非歧视性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性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机构: (1)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机构包括部长级会议,总理事会及其下设的理事会、各专门委员会。部长级会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由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成员组成,每两年至少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全权履行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2)部长级会议闭会期间,其职能由总理事会行使。总理事会由世界贸易组织全体成员的代表组成。总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监督和指导下设机构的工作,处理重要紧急事务,还履行争端解决机构和贸易政策审议机构的职能。 世贸组织的重要作用: (1)积极作用

关于国际分工问题的思考

关于国际分工问题的思考 --------跨国公司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班级:经济一班 姓名:李秋熠 学号:201221080110 指导老师:周建仁

关于国际分工问题的思考 --------跨国公司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摘要: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华跨国公司一方面给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途径,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方面也加剧了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不高的问题。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分工、中国 一、跨国公司及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跨国公司是在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基础上,伴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和资本输出等逐步产生和发展的。按照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跨国公司可定义为:企业或公司自觉地参与国际经济和国际市场,利用本国或国外资金、技术、管理,在国外设立两个以上的子公司,进行跨国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且国外子公司经营额占公司总营业额25%以上的企业为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与演进,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载体促使一国内的生产体系向国际扩张,生产要素在国

际间的流动使各国逐渐建立起分工合作体系。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与广化。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构建公司网络体系,将国际分工内部化为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分工,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国际分工的深化。同时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扩张又把世界各国纳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广化。 二、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总额占GDP的比率大幅上升。中国产业外向化发展特征日益显著,并且凭借劳动力优势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并发展成为全球产业链低端加工与组装性生 产环节的重要基地。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速快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占全球贸易份额增至11.1%,比2011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绩举世共睹。无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还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获得了显著提高。

马克思国际分工

第三章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把握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诸因素,了解西方经济学家有关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和学说。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节主要讲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一)分工与交换、市场的关系 1、什么是分工:分工是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社会分工是整个社会内部创造使用价值的各种有用劳动发展起来的多支分工体系。分工包括三个层次,即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 一般分工,是指产业各部门之间,各个产业内部,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等等,最具代表性的是通常所说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即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等的分工。 特殊分工,是指产业内部的进一步分工(细分),如:工业内部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分工,重工业内部冶炼与机器制造业的分工等等,同样,轻工业内部纺织业与食品加工业的分工等等。 个别分工,是指工厂内部的分工,即车间与车间之间的分工,这是把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局部劳动,并使其独立化为不同劳动者的专门职能。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即各个国家(地区)对具有某种优势的物质生产部门实行专业化生产。国际分工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扩大和继续。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向纵深和广阔方面发展时就形成国际分工。 2、什么是交换 所谓交换,就是生产和由生产所决定的分配为一方,消费为另一方的媒介要素。 3、什么是市场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的表现。 4、分工和交换、市场的关系 ①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和市场的基础,没有分工,就没有商品生产,就没有商品交换,也就没有市场。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以及市场的规模、发育程度等等都取决于生产的发展,取决于分工的发展水平。(从人类社会三次分工促进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 ②商品交换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市场的规模对于分工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会反过来推动分工的深入发展,通过交换和市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从而

国际分工理论

一、国际贸易相关的基本概念 1. 国际贸易、世界贸易、全球贸易、对外贸易、海外贸易 2.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3. 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4. 对外贸易值与贸易量 5. 贸易差额、净出口与净进口 6.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 复出口与复进口 7.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8. 对外贸易地区结构与国际贸易地区结构 9. 外贸依存度 10. 贸易条件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成本理论,比较利益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成本)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名《国富论》 分工理论:在对其国际分工理论的论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原因在于: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能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结论 ①亚当·斯密主张分工,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个人专门从事于一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 ②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形式。因此,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要便宜(生成成本绝对地低),那么就应该输出本国在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便宜)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 ③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无论是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都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生产成本绝对低的产品,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总之,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国际贸易,对各国都有好处,这就是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所以发生的原因。 局限性:但是,用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原因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他没有能够解释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即生产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即生产成本绝对地高于别国),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还能不能发生?如果进行国际贸易是否能增加生产总量,对双方是否有利?

中国在当代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经1208-1 20121366 兰威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还未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贸易,还没有国际分工,只是以自身资源和资本发展着生产,发展缓慢。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加入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从那时便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生产。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深化而后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我国在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所处地位一直较低,所处产品环节增值能力不高,在全球产业链条中大多处于生产与组装的环节。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参加国际分工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摈弃了以往错误的发展战略,重新认识了我国当时的经济现状。基于当时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价格廉价,资本较为稀缺的现状,我国改变了对外贸易的战略,开始参与国际分工。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比较优势将国际分工从之前的绝对成本差异推广到比较成本差异,国家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实行“两理想却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贸易原则,这种方法可以使参与国际分工不同环节的国家同时享受到国际分工的带来的好处,并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在生产技术上却较为落后,就可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等初级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从此之后,我国的对外出口产品开始逐渐拥有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在国际分工中有了自己的地位。 二、我国所处国际分工地位的现状和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正是通过比较优势积极参加国际分工,使中国经

济得到飞速发展。利用丰富的劳动资源,稀缺的资本,以及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我国通过大力吸引外资进入,使得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但在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体系中,我国只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参与国际分工,无法占领价值链的高端,所以我国依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大多发展中国家都是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切入国际分工的价值链,从而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一定得位置。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的确也是我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最大优势所在。廉价的劳动力吸引成本驱动型的外商到我国投资,还能直接承接外国贸易伙伴的加工环节,在海外转移劳动力环节赚取利润。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我国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但也造就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层次较低的状况。我国的制造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家电、服装、纺织品、鞋帽、箱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是非核心部件的组装,即处于附加值较低的环节。我国的经济要想持续性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是必然的。但生产出口这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的贸易模式势必会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无法向高薪技术产业转移,这样对我国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有不利的影响。 产品的加工处理在整个产品生产链的处于最低端的环节,消耗的自然资源非常巨大,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深。资源的高消耗和低价使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导致我国当前的国际分工地位较低。以高资源消耗,不顾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我国的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总额为27511亿元,占GDP的13.9%,这说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有13.9%是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为代价换取的。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10.4%,如果扣除资源环境损失,2005年我国资源环境生态损失大于经济增长量。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外资撤离中国的速度开始加快。有调查数据表明,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随着中国的制造成本逐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一、单选题 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D ) A 、李嘉图B、赫克歇尔C、里昂惕夫D、亚当.斯密 2、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称为( A ) A、国际贸易 B、对外贸易 C、多国贸易 D、双边贸易 3、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以( B ) A、欧元表示 B、美元表示 C、本国货币表示 D、日元表示 4、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 A ) A、FOB计价 B 、CIF计价 C、CFR计价 D、EXW计价

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香港而言称为( C ) A、间接进口 B、间接出口 C、转口贸易 D、易货贸易 10、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 D )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际收支顺差 C、对外贸易逆差 D、对外贸易顺差 11、2003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为2万亿美元,GDP为10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为( D ) A、2% B、4% C、10% D 、20% 二、多选题 1、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包括(BDE ) A、直接贸易体系 B、总贸易体系 C、专门贸易体系 D、货物贸易体系

E、服务贸易体系 2 、下列产品属于初级产品的有(ABC ) A、矿物燃料 B、动植物油脂 C、饮料及烟类 D、机械及运输设备 E、塑料制品 3、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服务行业包括的部门有(ABCE ) A、通讯 B、家电制造 C、银行 D、建筑 E、交通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 一、单选题 1、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 )。 A、社会生产力 B、上层建筑 C、资本流动 D、自然条件

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在国际分工下前行

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在国际分工下前行 Distract: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使世界经济生活不断国际化易方式向多样化方向的展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实现的条件。国际分工体现了全球化生产的趋势,通过国际分工各参与国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要想在国际分工格局下成功,发展中国家要以要素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培育高级要素,维护消费者权益,完善竞争体系。 Keywords:国际贸易分工发展中国家前进要素 一、引言 一大早上,把你从睡梦中叫醒的可能是美国品牌iphone手机的闹铃声,你穿上印度尼西亚生产的阿迪达斯便鞋,带上瑞士原装手表,你坐上肯塔基州生产的丰田汽车,.你顺便走进当地的星巴克给你的手机电池充电,叫了一杯用哥伦比亚和埃塞俄比亚产的咖啡豆煮出的咖啡.虽然你才度过了一个小时,可你已经虚拟的周游了世界。这些都是际分工带来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国际分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将原来一个国家在生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 (一)国际分工的概念: 国际分工是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分工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国际分工的形式: ⑴直型。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与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家 之间的分工就属此种形式的分工,前者向后者出口制成品,从后者进口原材料,在这种形式的分工中,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前者得益多于后者。 ⑵平型。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其中既有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也有业 部门内部的分工(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之间的分工多是水平型形式的。 ⑶混合型。是指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少部分新兴工业化国 家参加国际分工多属此种形式。 二战之后的国际分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