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综述】极限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文献综述】极限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文献综述】极限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文献综述】极限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文献综述

信息与计算科学

极限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极限思想的完善与微积分的严格化密切联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许多人尝试解决微积分理论基础的问题, 但都未能如愿. 这是因为数学的研究对象已从常量扩展到变量. 而人们对变量数学特有的规律还不十分清楚. 对变量数学和常量数学的区别和联系还缺乏了解. 对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统一关系还不明确. 人们使用习惯了的处理常量数学的传统思想方法, 就不能适应变量数学的新需要,

仅用旧的概念说明不了这种“零”与“非零”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就有了极限思想的萌芽. 在《庄子·天下篇》中有名家惠施(约公元前370-310年)提出的“至大无外谓之大一, 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以及“一尺之锤,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的无限观. 在《庄子·秋水》中还有“至精无形, 至大不可围”的说法, 与惠施的观点相同. 在墨家的代表作 《墨经》中, 包含有一定的极限思想. 墨子(约公元前478-392年) 认为:“宇, 弥异所也”(《经上》); 宇, 东、西、家、南、北”(《经说上》); “久, 弥异时也”(《经上》); “久, 古, 今, 旦, 莫”(《经说上》). “弥”有“遍”、“满”的意思, 可用来表示无穷. 墨子认为宇宙无边无际, 时间无始无终, 含有无穷大的观念. 而且, 墨家已用具体、形象的语言给出了“有穷”、“无穷”的定义. “穷, 或有前不容尺”(《经上》) . “穷, 或不容尺, 有穷; 莫不容尺, 无穷”(《经说上》). “或”指“域”, “穷”指一个区域向前量去只剩不到一尺的距离. 一个区域向前量去只剩不到一尺的的距离, 这是有穷; 如果继续量下去, 前面总是长于一尺, 就是无穷. 《墨经》中关于极限思想还有一个精辟的论述:“非半, 勿著斤则不动, 说在端”(《经下》); “非著斤半, 进前取也, 前则中无为半, 犹端也; 前后取, 则端中也, 著斤必半, 毋与非半, 不可著斤也. ”(《经说下》); “著斤”有“斫取”、“分割”的意思. 墨家认为把一段木棒不断地斫去一半, 当这种斫半的过程不能再进行下去的时候, “半”就变成了“非半”, 这是因为有“端”(点)存在的缘故. 而且他们还给出了得到“端”的两种方式: 一是“进前取”, 即设木棒长为, 如图1, 去掉的一半, 得, 去掉的一半AB AB AC AC 得, 去掉的一半得, 依此至无穷次, 便得到端点.

1AC 1AC 2AC A

图1

二是“前后取”. 如图2, 不妨先取的中点, 从前面去掉的一半, 从后面AB O AO 1AA 去掉的一半, 剩下, 然后再去掉的一半, 的一半, 得OB 1BB 11A B 1A O 12A A 1OB 12B B 22A B , 无限进行下去, 则得端点(与重合).

O 'O

图2

公元3世纪, 中国数学家刘徽 (263年左右)成功地把极限思想应用于实践, 其中最典型的方法就是在计算圆的面积时建立的“割圆术”. 由于刘徽所采用的圆的半径为1, 这样圆的面积在数值上即等于圆周率, 所以说刘微成功地创立了科学的求圆周率的方法. 刘徽采用的具体做法是: 在半径为一尺的圆内, 作圆的内接正六边形, 然后逐渐倍增边数, 依次算出内接正6边形、正12边形、…、直至6×192边形的面积. 他利用公式 (为内22

n n r l S n ?=?n l 接正边形的边长, 为内接边形的面积)来求正多边形的面积. 刘徽认为, 割得越细, n 2n S 2n 圆内接正多边形与圆面积之差越小, 即“割之弥细, 所失弥少. 割之又割, 以至于不可割, 则与圆和体, 而无所失矣”.

而在国外, 到了l8世纪, 罗宾斯、达朗贝尔与罗依里埃等人先后明确地表示必须将极限作为微积分的基础概念, 并且都对极限作出了各自的定义. 其中达朗贝尔的定义是:“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极限, 假如第二个量比任意给定的值更为接近第一个量.”它接近于极限的正确定义. 然而, 这些人的定义都无法摆脱对几何直观的依赖. 事情也只能如此, 因为19世纪以前的算术和几何概念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几何量的概念上的.

首先用极限概念给出导数正确定义的是捷克数学家波尔查诺, 他把函数的导数定义为差商的极限, ()f x y x ??()f x '并强调指出不是两个零的商. 波尔查诺的思想是有价值的, 但关于极限的本质他仍未()f x '说清楚. 到了19世纪, 法国数学家柯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极限概念及其理论. 他在《分析教程》中指出:“当一个变量逐次所取的值无限趋于一个定值. 最终使变量的值和该定值之差要多小就多小, 这个定值就叫做所有其他值的极限值, 特别的,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绝对值) 无限地减小使之收敛到极限0, 就说这个变量成为无穷小. ”柯西把无穷小视为以0为极限的变量. 这就澄清了无穷小“似零非零”的模糊认识. 即在变化过程中. 它的值可以是非零, 但它变化的趋向是“零”, 可以无限地接近于零.

柯西试图消除极限概念中的几何直观, 作出极限的明确定义, 然后去完成牛顿的愿望. 但柯西的叙述中还存在描述性的词语. 如“无限趋近”、“要多小就多小”等, 因此还保留着几何和物理的直观痕迹, 没有达到彻底严密化的程度. 为了排除极限概念中的直观痕迹 , 维尔斯特拉斯提出了极限的静态的定义.

给微积分提供了严格的理论基础. 所谓, 就是指:“如果对任何, 总存在自然数, 使得当时, 不等式

lim ()x f x A →∞=0ε>N n N >恒成立. ”

()f x A ε-<这个定义借助不等式, 通过和之间的关系, 定量地、具体地刻画了两个“无限过εN 程”之间的联系. 因此, 这样的定义是严格的, 可以作为科学论证的基础, 至今仍在数学分析书籍中使用. 在该定义中, 涉及的仅仅是数及其大小关系, 此外只是给定、存在、任取等词语, 已经摆脱了“趋近”一词, 不再求助于运动的直观.

参考文献

[1] 张素亮. 《墨经》数学今释[J] .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4, 13(1) : 1-9.

[2] 孙庆华, 王刚. 中国先秦时期与古希腊时期极限思想的比较研究[J] 曲埠师范大学

学报, 2000, 2(26): 107-109.

[3] E. Keith. Limits of Functions [M]. Springer London, 2005

[4] 克莱因M. 古今数学思想(1) [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79.

[5] 李继阂. 《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研究[M].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6] 王晓硕. 极限概念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M]. 辽宁: 辽宁师范大学数学系, 2001, 40-

43.

[7] 邹大海. 刘徽的无限思想及其解释[J].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5, 14(1): 12~ 21.

[8] 李文林. 数学珍宝[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9] 杜石然, 孔国平. 世界数学史[M]. 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6.

[10] Jobson, Oliver H. Expanding the Boundaries of Self Beyond the Limit of Traditional

Thought [M]. Global Pub Assoc Inc, 2011.

[11] 邓蜀元. 极限思想的产生和发展[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考试周刊, 2009, 28(上): 80-

81.

中国思想道德建设文献综述

中国思想道德建设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道德之邦”“文明之邦”闻名于世。“礼仪道德”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标志,是历代最基本的道德教化内容。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仪道德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的启蒙时期,而且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奠基性教育。对学生从小进行良好的道德和礼仪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要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要认真研究和继承那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则提出:“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因而,重视道德教育,尤其是小学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一)东西方道德教育特点的研究道德融合东西方伦理观,是东西方文明的共同财富,历来都受到东西方各国各民族的普遍重视。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分为公民道德教育和学校道德教育,

通过全面渗透来实现;东方国家的道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特别突出,强调知行合一、国家干预和在道德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西方道德教育的特点是:公民道德教育与道德道德教育相结合,道德在符合公民意识的个人行为中习俗化、惯性化,成为公民的日常行为准则和普遍性的道德要求;道德教育不是枯燥的说教和强制性的灌输,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体谅他人、为人着想的道德价值及社会责任心;道德教育注重多样化全面渗透性,不允许强行灌输某种价值观。东方道德教育的特点是:儒家文化影响深厚,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十分强调社会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国家忠诚教育,重视东方道德传统、观念教育;道德教育知行合一,学校德育中重视行为实践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注重道德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追求单纯个人道德完善转变为注重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发展所需的基本品德素质;系统教育管理体制显示强烈的国家干预特性,大统一的道德教育管理体制,充分体现了国家权威和意志,保证道德教育严格接受各级政府的直接监督和指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二)国外道德教育方式的研究国外对青少年学生的文明道德教育普遍非常的重视,起步较早,并且已经有了一些的成果。就当前来说,世界各国对少年儿童的文明道德教育虽然方式各异,但都相当重视。例如,与我国颇有渊源的新加坡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从小学就开设“公民与道德教育”课来进行的,日本则实行

质量管理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质量管理发展方向和趋势研究综述 学生:XX 指导老师:XXX 摘要:搞好质量管理是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本文拟对质量管理的涵义、发展历程及动向进行论述。同时,也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质量管理改进新趋势的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发展趋势;改进新趋势。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rends Student:XX Tutor:XX Abstract: Do a good job in quality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imag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a enterprise. Based on amounts of former works in this field, this paper discuss some main issues about the meaning of quality management,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Meanwhile, the paper have a summary of the new trend of improvement from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 suggestion of some future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Keywords Quality Management:;Development history;the new trend of improvement 引言:飞利浦电器公司总裁蒂默宣称:质量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反映了质量与社会、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质量已成为了效率、完美、合理和进步的同义词,“生活质量”的提出把质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1]。为了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人类对质量管理科学的研究和人类的质量管理活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并且随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由于人类质量观念的不断更新也导致了质量管理新的发展。本文将探讨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及趋势,通过综述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分析了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通过比较目前各学者的研究,深入探讨未来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初步提出质量管理今后发展应克服的问题及建议。 1.质量管理发展理论回顾 1.1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而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确保公司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是合理和正确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先后形成了事后质量检验、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前质量预防等方法,也出现了质量检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手段。质量管理的发展持续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率,极大地丰富了产品市场,更好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

极限思想及其应用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极限思想及其应用 学生姓名:孙金龙 学 号:071611140系 部:应用数学系专业:金融数学 指导教师:刘炎讲师 提交日期:2011年3月21日 广东金融学院 2008-JX16-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结合专业学习,选取具有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论题。 2.论文篇幅一般为8000字以上,最多不超过15000字。 3.论文应观点明确,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流畅,结构严谨。 4.论文字体规范按《广东金融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论文样板”执行。 5.论文应书写工整,标点正确,用用微机打印后,装订成册。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生签名: 时间:年月日 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东金融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1.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2.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在校园网上提供服务; 3.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人同意上述规定。 学生签名: 时间:年月日

摘要 极限思想作为一种数学思想,由远古的思想萌芽,到现在完整的极限理论,其漫长曲折的演变历程布满了众多数学家们的勤奋、智慧、严谨认真、孜孜以求的奋斗足迹。极限思想的演变历程,是数千年来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整个过程的一个侧面反应,是人类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始终不渝地求实、创新的生动写照。 极限思想的产生与完善是社会实践的需要,它的产生为数学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成为了近代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极限思想是微积分理论的基础,而微积分与经济学、物理学、机械自动化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对于经济学来说,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经济学的核心词语“边际”便是一个将导数经济化的概念。只有结合微积分等数学知识,才能使经济学从一个仅仅对表面现象进行肤浅的常识推理、流于表面化的学科,变为一个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理分析、再结合各社会学科的丰富知识,从而分析出深层次的、更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基本结论的学科。 其他学科也是如此,极限思想的应用无处不在,理解掌握并合理应用极限要思想,可以让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较快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实际效果.本文就利用数学的极限思想在解决各个学科中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做出初步的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极限思想;微积分;经济学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 究文献综述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从四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综述,希望本文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 近几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文章不是很多,一些研究大都是散落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之中,很少有人把爱国主义教育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尤其是出版的专着微乎其微。通过查阅和学习相关资料,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研究 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很多。如列宁指出的:“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情感上、意识上、行为上的热爱及其实践。”[1]他还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2]根据列宁对爱国主义的定义,国内的学者对爱国主义的含义进行了探讨。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在《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中提出,“爱国主义是反映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感情系统;爱国主义是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系;爱国主义是支撑民族繁荣发展的民族精神的核心。”[3]并且吴潜涛教授对其中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朱桂莲在其所着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一书中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学者关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相关论述,朱桂莲认为,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界定,至少应涵盖以下两个大的层面:“一是爱国主义与祖国关系的层面,二是爱国主义与世界关系的层面。”[4]并且提出了对爱国主义内涵的进一步界定,“爱国主义不仅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和民

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综述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对教育的研究实况,进一步了解教育发展现状,为更好地进行教育公平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教育;公平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日益深入,社会大众对教育的发展尤为关注。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进而通过教育公平改善和促进社会公平是当前重要的政策目标。 一、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是决定义务教育是否公平的主要因素,更是许多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王善迈等学者认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居民之间的不均等上。[1]区域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在早期比较受关注,杜育红以省为分析单位,系统地分析了各级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如何随时间而变化。这一研究指出,在1988年至1996年期间,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经费省区间的差距都在不断加大。[2]曾满超和丁**利用1997年和1999年县级数据研究了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结果发现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总支出的地区不均衡有所扩大,其间城乡差距有所扩大,且省内差距大于省际差距。[3]近年来,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逐渐增多,沈百福的研究显示,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远远大于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显示,城乡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些差距正在逐步缩小。[5]翟博的研究也指出, 1993年-2003年我国小学和初中生均经费城乡差异在拉大,而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和教师合格率差异均正在逐步减小。[6]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资源配置公平研究比较薄弱,袁连生指出,即使在同一城市或同一财政负担区内,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7]王蓉用多水平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学校组群为分析单位,也发现一县之内的各种类型学校之间存在严重的资源分配差异。[8] 与义务教育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公平问题研究相比,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义务教育结果公平问题的实证研究比较薄弱,探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对结果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非常缺乏。蒋鸣和发现教师学历、校舍及设备条件均与教育质量显著相关,但生均经费和公用经费与教育质量之间相关关系较弱。[9]薛海平和闵维方采用三层线性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在个体、班级和学校三个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教师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差异有重要影响,班级规模对教育质量有显著负影响,但生均公用经费与教育质量相关关系较弱。 [10]胡咏梅和杜育红利用两层线性模型对西部五省农村初中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质量关系的分析表明,校际间的教育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配置对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财力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影响不显著。[11] 基于以上研究,薛海平、王蓉在对义务教育质量公平分析时得出结论:由于学生个体和家庭社会背景、教师背景以及学校背景差异的存在,我国中、东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学教学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分析中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程度在新机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有较明显的减轻。[12] 程红艳在2006年-2007年**市某城区(W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非均衡发展状况的调研中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差距,首要原因是教育投入的问题。[13] 胡映兰以湖南省**市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全面落实后的几个年份(2005-2008)作为考察点,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一方面,两免一补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育费用负担明显

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对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文章将从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概念维度、描述性研究和相关性研究三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研究的特点,从而为未来的研究奠定基础。 标签: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文献综述 一、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概念及维度综述 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维度,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主要观点有:彭小虎(2011)提出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是教师对教学环境、工作特性和组织关系,还有自身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主观感受和满足程度。贾海薇(2003、2005)在研究中将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分为生存需要、社会需要和自我需要三个维度。赵守盈等编制的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问卷,将农村幼儿教师工作质量分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方面,即农村幼儿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来满足这五个层次的需要,从而实现学校目标和个人目标,最终成就自我实现的需要。除此之外,舒晓燕(2009)则认为,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是指教师判断其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它体现的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整体印象,包括积极感受和消极感受。 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描述性研究综述 已有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就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现状,或者以现状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主要包括:束从敏、姚国荣(2004)研究发现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较低。张英彦(2005)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村小学教师对生活质量总体是肯定的,尤其是在婚姻与家庭关系、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但对业余生活评定较差。刘贤敏、徐莹莹(2015)采用工作生活质量问卷,对240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对工作生活质量总体较为满意。徐艳伟(2015)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农村教师工作生活質量的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和研究,发现农村教师存在工作压力大、待遇低、物质匮乏、精神贫瘠以及专业发展较为缓慢等现象。而张新华(2016)则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幼儿园职初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总体看来喜忧参半,有接近一成的是“快乐型”,而接近四成的是“成就型”,近一半的是“期望型”,极少部分是“绝望型”。 三、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综述 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即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研究,主要结论有:杨颖、鲁小周(2014)在贵州省选取幼儿教师403 名,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中文版(WHO-QOL-BREF)和Maslach 职业倦怠量表(MBI)进行测查,研究发现情绪衰竭与成就感低落可能是影响幼儿教师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朱晓群(2015)研究幼儿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与职业承诺的相关关系,最终发现情感承诺、继续承诺与工作生活质量呈正相关,与外在付

极限思想在高中数学及应用

极限思想在高中解题中的运用 宜宾县一中 雷勇 极限的思想是近代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我们在大学所学的数学分析就是以极限概念为基础、极限理论为主要工具来研究函数的一门学科。而在高中一些数学问题的解答上如运用极限的思想,会是我们的解答简单而高效。 所谓极限的思想,是指用极限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下面将用例题举出极限思想的妙处。尝试将极限思想和方法渗透、融合在解题教学中,实现方法与内容的整合实践,以期引起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例1、过抛物线 )0(2 >=a ax y 的焦点F 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 、Q 两点,若线段PF 与QF 的长分别是p 、q ,则q p 1 1+等于( ) (A)a 2 (B) a 21 (C) a 4 (D) a 4 分析:本题是有关不变性的问题,常规解法是探求a q p 、、的关 系,过程繁琐,且计算较复杂。若能充分借助于极限思想即取PQ 的极限位置可使问题变得简便易行:将直线PQ 绕点F 顺时针方向旋转到与y 轴重合,此时Q 与O 重合,点P 运动到无穷远处,虽不能再称它为抛物线的弦了, 它是弦的一种极限情形,因为 a OF p QF 41 = ==,而+∞→=q PF ,所以 a q p 41 1→+,故选择(C )。针对客观选择题题型的特点,这种解法体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凸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例2、正n 棱锥中,相邻两侧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 2,n n ππ-) B (1 ,n n ππ-) C (0,2 π ) D ( 21 ,n n n n ππ--) x y F P Q O H A n A 1 A 2 A 3 S

红色影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研究文献综述

红色影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研究 文献综述 一、引言 影视作为一种传播思想、文化、价值与意义的媒介体系,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与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红色影视”是指一革命话语为主要形式创作的影视作品。从广义上认为,凡是反映共产党人、爱国进步人士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进行的浴血奋斗,以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付出的艰辛努力的影视作品。从狭义上说,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先进事迹的作品称为“红色影视”。近年来,红色影视一直占据着荧幕的重要位置,大批优秀红色影视作品不断涌现。人们在享受影视带来的愉快感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形塑自己的思想,建构自己的价值观。由此,红色影视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研究红色影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意义表现在:一是通过把握红色影视社会的具体方式、路径与过程,我们能够深化红色影视社会影响规律的认识,为中共掌握宣传工具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规律借鉴。二是通过对红色影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学理上把握红色影视的政治教育功能序列,从理论上把握红色影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条件、路径、过程与功能障碍。三是通过红色影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认识,尤其是影视媒介的认识,这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我国高校发挥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理论教育等,但反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难发现高校相当部分学生思想等存在较大反差,充分地反映了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瓶颈和学生红色思想观念的匮乏。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少学者写文章来论述红色影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研究如何运用红色影视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提高,这表明该类研究已备受关注,这次,我们结合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受红色影视影响的情况,参考相关文献,促成了本次的研究。 二、正文 本次文献查找主要是一些硕博论文和期刊文章以及一些网络文献,分析总结这些文献资料后,我们发现近年来学术界对红色影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关于立足于红色影视的基本内涵、功能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等内容的研究。 关于利用红色影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研究中,现有的成果,大多数立足于红色影视的基本内涵、功能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等内容,主要的代表成果如下: 胡梦恒对在《论红色影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中对红色影视下了定义:“红色影视”就是指以革命话语为主要形式创作的影视作品,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形式,提出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充分把握红色影视的当代教育价值,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陈刚通过调

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

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 在准备课题《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对相关国内外着作进行了选读,并对已发表的相关领域论文进行了研究,以此寻求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现状,了解与本论文有关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总结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从而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并有所创新。 (一)福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福利”一词,英文为“Welfare”,意指人、动物或群体的健康、安全、快乐的一种总体状态,亦指多由政府为有需要的人或者动物提供生活条件、经济帮助等等①。我国社会保障学专家郑功成对从社会学的意义上对“福利”概念作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福利包括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其中个人福利通常被解释为‘幸福’、‘快乐’的同义语,是指个人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与个人精神生活的需要的满足;而社会福利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福利的总和或个人福利的集合②。对于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而言,它的内涵和外延很难确定,至少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理解。在最广泛意义上,社会福利是指一切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措施,不仅包括社会保障的内容,也包括就业政策、公共文化、免费教育、公共卫生和家庭津贴等等。其覆盖对象是全体国民,包含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在英国出版的《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社会保障”不单独列目,而在“社会福利”条目下包括两个主要的子项目:一是社会工作——个人社会服务;二是社会保障——政府的福利项目。在中层意义上,社会福利基本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西方普遍用来替代社会保障的一个概念,涵盖了政府和社会为国民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的各项内容。狭义上的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张海鹰(1993)认为社会福利作为国家的社会政策,由国家或社会为 ①参见美国传统词典第4版、牛津高阶英语词典、柯林斯高级英语学习词典第5版 ②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6页。

数学中的极限思想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对数学极限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进行了诠释,详细介绍了数学极限思想在几类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如在数列中的应用、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在函数中的应用、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在不等式中的应用和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并在例题中比较了数学极限思想与一般解法在解题中的不同。灵活地运用极限思想解题,可以避开抽象、复杂的运算,优化解题过程、降低解题难度。极限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并解决问题。 关键词:极限思想,应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imit idea in solving problems is explained. What’s more, the applications in several mathematic problems, such as the application in series of numbers, the application in solid geometry, the application in function, the application in trigonometric function, the application in inequalities, the application in plane geometry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mathematic limit idea is compared with a common solution in a example, showing their differences in solving a problem. Solving problem by applying the limit idea can avoid abstract and complex operation, optimize the process of solving problem and reduce difficulty of solving problem. Students will benefit from the limit idea, treating and resolving problems from views of the movement and the change. Keywords:the limit idea,application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文献综述

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文献综述当今社会,环境、资源、人口、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冲击力震撼着人类社会,并从科学技术层面向其他领域迅速渗透。自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对整个中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层面的影响日益深化。总结分析新世纪以来国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现状、涉及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的不足,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历史脉络 新世纪以来,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博客、即时通讯、P2P等网络新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在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与积极引导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时间上亦保持了与党和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关联性、相继性,其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起步、发展和逐步深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成果涌现。 (一)萌芽阶段 1987年9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了我国第一个Internet(因特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1987年9月20日22时55分,向世界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ll reach every com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由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1]1994年4月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因特网(互联网)——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R)——建成并开始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从此,开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历程。 (二)始建阶段 以1998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党小组创建的“红色网站”为标志。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865870513.html,)是植根于学生党员、党课学习小组和入党积极分子,面向广大同学的群众性理论学习网站,是大学校园中的学生网络性协会组织,与TMS 协会、求是学会、业余党校协作(“两会一刊一站”),一起共同建设清华大学学生思想教育阵地。同时,哈尔滨理工大学创建了邓小平理论学习网站,这个由大学生创办的学习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网站,被当代大学生誉为网络思想政治状况晴雨表,也成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亮点。在此期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作了具体的要求和部署。

浅谈教育公平的文献综述

浅谈教育公平的文献综述 姓名:李丞浩学号:133160235 摘要:公平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而教育公平是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公平问题也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公平是我国目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问题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和反映,也是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 关键字:教育公平;对策;原因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就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关于教育公平我国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教育不公平问题在我国当前社会中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全面理解教育公平有重大的意义。 一、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研究 (一)伦理学视角。从伦理学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在伦理学上,公平更多地被理解为公正、正义。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层次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第三层次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从伦理学来看,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因为教育的不公平不仅影响人的一生,而且影响世代人的平等发展。 (二)经济学视角。我国近十年关于教育公平的讨论是从经济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命题切人的。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是与教育效率相关的概念。从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来看,教育公平本质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动态平衡,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是平等与效率。 (三)法学视角。从法学角度看,教育公平就是受教育权利的普遍化问题,是一个基本人权问题。受教育权利的发展经历了从平等到不平等,又趋于平等的演变过程,由一种少数人的特权转化为普遍的公民权利并受到法律的肯定和保护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现象。目前,受教育已经从自然权利发展为法律权利从不平等的特权发展为普遍的乎权从义务性规范发展成为以权利为本位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法律规范从个人权利发展成为民族的、国家的乃至全人类的共同权利。 (四)社会学视角。基于这一视角的研究,主要从社会学中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探讨社会分层(包括经济分层与文化分层)与教育获得之间的关系,认为阶层差距也成为除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性别差距之外影响教育公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改变教育不公平现状,除了进行教育改革,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彻底的社会改革,从根源上来改变产生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本身。 (五)法理学视角。 当我们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待教育公平问题时,教育公平不仅指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对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公平和对教育对象评价的公平,它还是一种在“比例平等”原则支配下的有关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获得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法律制度。 二、关于教育公平特点的研究 (一)原则性。从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看,教育公平要体现平等原则、补偿原则和差异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该原则强调教育起点

顾客满意度研究文献综述

` 2文献研究 2.1 顾客满意文献研究 顾客满意是衡量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组织的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人类社会进入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特别是近20 年的社会实践,“顾客满意”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如今,顾客满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在现代社会运行和组织管理中认可和推行。 2.1.1 顾客满意理论产生的背景 顾客满意度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消费心理学研究,20世纪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走出了象牙塔,进入实用研究阶段。经过3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顾客满意度理论日益成熟,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建立了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该体系由顾客期望、产品性能、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度5个方面的量化信息构成。通过各信息之间的组合,可以掌握顾客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敏感因素、产品或服务的主要改进方向、市场的需求结构和发展趋势等重要信息,从而用于产品竞争力和市场需求的分析。一些研究者期望顾客满意度能够与生产率等传统的经济指标并列,正式纳入会计报表,并用于企业经济效益评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它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用途,逐渐被社会各方面所重视。 在以前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都是以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为奋斗目标,也相信市场份额的扩大可以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然而,当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缓慢的增长率以及容量有限的市场时,很难争取到大量的新顾客。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和不必要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拥有一个愿意长期购买本企业产品的顾客群体。只有保持住已有的市场份额,才谈得上进一步扩大市场。美国白恩咨询公司(BAIN) 的研究显示, 保留顾客和公司利润率之间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顾客不履约率下降5% , 则公司利润率将上升25%~85% (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而顾客满意是顾客保留的前提。在一般的市场环境下,没有顾客满意,很难有顾客保留的可能性。同样BAIN公司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开发一个文档Word ` 新的顾客所花费的费用是保留一个顾客费用的6 倍左右。忽略已有顾客的利益, 而只将运营重点放在吸引新顾客上, 这必然会导致公司利润的下降和市场份额的降低。 进攻型策略体现为开拓新市场,争取新顾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力争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而防御型策略则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顾客转移壁垒,提高现

大学生思想教育文献综述1

大学生思想教育文献综述 陆志梅经管系07级信息管理班20071111115 提纲: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知识队伍,时代当潮流,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聪明的头脑,和为社会服务的满腔热血,他们走在人们的前面,然而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的迅速扩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发生危机,个人的价值取向开始趋向追逐功利主义,他们的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危机加重。大学生开始追求个性自由与个性开放,对社会需求国家号召和集体利益较少考虑;有人追求享受玩乐,花钱大手大脚;大部分大学生自由散漫,不遵守公共秩序,较少顾及周围环境也很少考虑环境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更严重的是甚至有学生考试作弊,弄虚作假。欺骗老师、同学和父母。完全把诚信抛之脑后。因此研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非常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问题解决 一、前言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㈠、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全面顾及社会转型期的矛盾,使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矛盾和功利性矛盾突出。 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跟上新科技发展速度,尤其是网络科技发展速度,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三、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㈠、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应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机制。 四、总结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背景 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可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的迅速扩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发生危机,个人的价值取向开始趋向追逐功利主义,他们的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危机加重。大学生开始追求个性自由与个性开放,对社会需求国家号召和集体利益较少考虑;有人追求享受玩乐,花钱大手大脚;大部分大学生自由散漫,不遵守公共秩序,较少顾及周围环境也很少考虑环境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更严重的是甚至有学生考试作弊,弄虚作假。欺骗老师、同学和父母。完全把诚信抛之脑后。 虽然这些现象是少数的,可这些问题也不可忽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原因,如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危机,他们的个人利益价值取向的功利化,道德意识观念淡薄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因素,如市场经济的考验,社会转型期的威胁,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尤其是网络文化的传播等客观因素,这些因素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理论基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指示精神,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措施,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合理的理论基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展和拓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式与方法,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榜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法家管理思想的文献综述

法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的文献综述1.前言 法家管理思想是我国古代众多管理思想里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支。它是先秦 的一个重要学派,其先驱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形成于战国时期,衰落于西汉,因其强调“法治”,故自西汉以后被称为“法家”。历经2500余年,法家的管理思想至今仍在影响着后世之人,并和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其他 流派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交融。时至今日,对我们的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仍然 产生着极其有益的的帮助。首先我们还是了解一下法家管理思想的具体内容吧。先秦法家的治道思想是以法家价值论、人性论、历史论、知识论为基石,这四 论构成了法家管理思想的哲学观;法家治道以道为本,以国之治强为目标,以 法为行为标准,以势为运行力量,以术为操控方法,法、势、术亦相结合、三 者互补,构成了法家思想的管理观,即:道---管理本质观,治强---管理目标观,法---管理行为观,势---管理组织观,术---管理控制观,以此构建了管理型法家治道模式。法家治道的管理内涵是:具备把握管理对象客观化基础和执 掌事物规则,来实施组织目标。 从法家思想的源流出发,探讨其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和借鉴,同时对其历史局限亦作出大胆扬弃,以进一步辩识法家思想的合理内涵,为现代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今天我们追源溯流, 寻找法家思想的智慧滥觞并探索它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和借鉴,同时,对法家思 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历史局限作出大胆扬弃,借古鉴今,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法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 2.1现代常用的法家管理思想理论 一、法家没有久远的谱系,法家的法律思想也难以在战国前找到其理论的前身。这种在战国时期盛极一时的思想体系不是春秋或春秋以前已经存在的某种学说的发展的结果,而是伴随着中国法的成文化,在制定法律、使用法律的摸索中,在对成文法及其应用的讨论中产生的。战国前的中国法制没有进入成文法时代。不仅“禹刑”、“汤刑”、“九刑”不能证明夏、商、西周的法已经成文化,《吕刑》不是周代成文法,而且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 也没有从根本上把周天下的法制从非成文法改变为成文法。春秋时期的私有化运动,春秋 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等的变化,推动中国法走向成文化。法家的法律 思想是在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制定、实施成文法的实践中与成文法一起走来的。儒家、法家等称号是汉代人在总结先秦学术时加给其前人的“谥号”,并非先 秦时期本来就形成了界限分明的“百家”。按照司马谈等人设定的法家标准,结合今人对法家的认识,可以在春秋时期找到若干法家先驱。除管仲、子产之外,范宣子、邓析、赵鞅、越王勾践等都各有与法家法律思想接近的政治或法制实践,或者发表过与法家类似的言论。

文献综述

[1] 罗舟. 土木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 中国建设教育, 2006 本文从理论角度阐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指导思想,介绍了一些土木工程制图教学的方式方法,从实践角度说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重要性。 工程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工程技术部门交流技术经验的重要资料。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是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基本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制图原理和绘制工程图方法,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的基本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依据学生的实际,运用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看成是人生打基础的一个主要时期,土木工程制图在大学开设,大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尊性强,胆大又自信,因此在教学中选择演示教学,电化教学习观法等直观教学,将使其教学效果显著。 [2] 杨建林.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施工图学法初探[J]. 中国建设教育, 2008 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是职业类院校土木工程系列专业学生识图的重点与难点,课改实践中,笔者通过心理减压、"规则"牵引和识图过程中的"求真务实"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房屋建筑施工图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电暖设备施工图。 这三大类施工图中,结构施工图常常被许多学习者列为首要难题。事实上,结构施工图关系到房屋的结构安全,地位重要,从业者不敢掉以轻心,某种程度上使学习者产生畏惧心理;同时结构施工图的绘图规则多、详图多、抗震构造要求多,这又使得不少学习者觉得结构施工图内容太多,节点太乱,有些无所适从。开始接触一幢房屋的施工图,应优先通过建筑施工图建立该房屋的轮廓;房屋纵向柱距(开间);横向柱距(跨度、深度);层数;各层层高;楼梯数量及位置;屋顶形式;主次出入口的位置等方面着手。 [3] 赵军霞. 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其剖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7 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是目前基本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将土建施工图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列举,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并对土建施工图设计应遵循、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阐述,供结构人员设计人员及管理借鉴、参考。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如:危及人的生命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的安全等级直接影响到承载力表达式中结构重要性系数γ的取值,所以必须在设计书中加以说明。概念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对建筑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规则性连续性要求;构筑多道结构抗震防线的要求,即要求结构具有良好的吸能、耗能能力,避免竖向承载力与刚度突变的要求,即避免地震时因塑性变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