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计量地理学课后习题

XXX计量地理学课后习题

XXX计量地理学课后习题

计量地理学期末

第二章

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

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

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

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

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

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求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

两方面举行描述。其测度方法主要有:

1)数量标志数据

①间隔尺度(IntervalScale)数据: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Scale)数据: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品质标志数据

①有序(Ordinal)数据。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即用、1两个数据表示天文事物、天文现象或天文变乱的是非判断问题。③名义标准(NominalScale)数据。即用数字表示天文实体、天文要素、天文现象或天文变乱的状态类型。

3.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

2 )不确定性

3 )多种时空尺度

4 )多维性

1)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2)来自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3)来自于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不定期的典型调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

4)来自于政府公报、政府文件中的有关数据。5)来自于互联网()的有关共享数据。6)来自地图图件。主要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地图等。

7)来自遥感数据。

1

9)来自于档案、图书等文献资料中的有关数据。

5.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1)运用数学方法,建立地理数学模型,从更高,更深层次上揭示地理问题的机理。数学方法可以通过定量化的计

算和分析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

2)地理信息系统在处理空间数据和海量数据方面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GIS相关软件如ARCGIS等将空间数据域属性数据完美结合,处理起来更方便。

第8题:

对比I值可以看到1999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的集中化程度基本相似,其中1999年的集中化程度最高,2004年的集中化指数最低。

第9题:

结论:如果将各组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则洛伦兹曲线会是程下凹的曲线。如果这样操作,集中化指数的计算值公式将会是

I=

R A

M R

比较I值可知:1999年的集中化指数最大,2004年的集中化指数最小。并且集中化指数和从大到小排序的结果一样。根据指数越大集中化程度越大知道,1999年的集中化程度最大,2004年的集中化程度最小。

2

第10题

第11题:

第四章

1、什么是相关系数?单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和复相关系数在计算上有什么接洽?三者在检验上有什么区别?

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用来测定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密切程度的数值;

三者接洽:单相关系数是两个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密切水平的数值;偏相关系数的计算要在单相关系数的基础上,不考虑其他要素的影响,单独研究两个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密切水平的数值;复相关系数的计算要同时用到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

检验上的区别:一般情况下。

①相关系数的检验,是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通过查相关系数临界值表来完成的②偏相关系数的检验,一般采用t-检验法

③复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普通接纳F检验法。

2、什么是秩相关系数?试比较单相关系数和秩相关系数?

秩相关系数:秩相关系数又称等级相关系数,或顺序相关系数。是将两个要素的样本值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位次,以各要素样本值的位次代替实际数据而求得的一种统计量。实际上,它是位次分析方法的数量化。

比较:

3

3、什么是地理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地理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方法,就是研究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运用方法能够建立反应地理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即回归模型。

接洽:相关阐发要依靠回来阐发来表现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方式。

回归分析必须依靠相关关系来表明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

区别:①相关分析是用一个指标表明现象间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回归分析是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适合的数学模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的平均变化关系。②相关分析中没有自变量因变量,而回归分析中必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③相关阐发中的每一个变量都是随机的,回来阐发中自变量是普通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④相关分析没有预测功能而回归分析有。

4、什么是天文过程时间序列?天文时间序列阐发在天文学中有什么用途?

时间序列,是要素(变量)的数据按时间顺序变动排列而构成的一种数列,它反映了要素(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过程。

天文过程的时间序列阐发,就是通过阐发天文要素(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历史过程,揭示其发展变化规律,并对其未来状态举行预测。

用途:时间序列对分析地理过程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即空间的时间性。是当代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地理过程的时间序列对分析事物的变化发展更具有全面的预测性,因此也是当代地理学家十分注重的领域。

例如,从时间序列变化趋势中的长期趋势中,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跟着经济发展,GDP、人均可支配收人、储蓄额等,普通具有长期上升的趋势;死亡率,则因为医疗技术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具有长期向下的趋势。再如,简直所有产品在全部生命周期中都经历了不同的长期趋势。2.季节变动(S)

再例如,从时间序列的季节变动中可以看出:电风扇与冷气机在夏季的销售量多而冬季少;

4一天的交通流量在上下班时间出现高峰,而其余时间流量较为稳定;圣诞节前玩具的销售量增加;暑假旅游活动增加;等等。

5、什么是多元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一元回归模型相比有什么特点?

多元回归模型是用来进行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含相关假设)称为回归模型,只含有一个回归变量的回归模型称为一元回归模型否则称为多元回归模型。

特点:多元回归模型是描述多个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描述的是两个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一元回归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变化。而在现实问题研究中,因变量的变化往往受几个重要因素的影响,此时就需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变化,这就是多元回归。

总的来说,多远回归模型的特点:

一是解释变量的个数:多个变量;

二是模型的经典假设不同:多元回归模型比一元回归模型多了“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的假定;

三是多元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式的表达更为复杂。

6.什么是系统聚类阐发?系统聚类方法有哪些?其间隔是若何计算的?

系统聚类阐发是一门多元统计分类法,根据多种地学要素对天文实体举行划分类别的方法。对不同的要素划分类别往往反映不同目标的等级序列,如土地分等定级、水土流失强度分级。系统聚类方法:直接聚类法,最短间隔聚类法,最远间隔聚类法;

间隔:绝对值间隔、欧氏间隔、明科夫斯基间隔、XXX 间隔。P125-126

7.什么是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的步骤有哪些?

主成分阐发,就是一种把原来多个变量转化为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主成分)的统计阐发方法。从数学角度来看,主成分阐发实质上就是一种降维处理方法。

步骤:P136

1)计算相关系数矩阵(数据需求先举行:标准化处理)2)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3)计算主成分进献率及累计进献率

4)计算主成分载荷系数

5)计算主成分的得分

8.什么是马尔可夫预测方法?使用马尔可夫预测法进行地理预测时需要遵循的

5

基本要求是什么?

马尔可夫预测方法,就是一种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它是基于马尔可夫链,根据事件的目前状况预测其将来各个时刻(或时期)变动状况的一种预测方法。

要求: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必须具有足够的统计数据,才能保证预测的精度与准确度,即: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必须建立在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之上。这一点也是运用马尔可夫预测方法预测地理事件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条件。

9.是否所有的马尔可夫过程都存在终极状态?为什么?

不是。原因:马尔可夫预测计算过程包括第k个时刻状态概率的预测和终极状态概率预测。如果某一事件在第个时刻(或时期)的初始状态已知,利用递推公式,就可以求得它经过

k次状态转移后,在第k个时刻(时期)处于各种可能的状态的概率。而终极状态概率是经

过无穷多次状态转移后所得到的状态概率,它只是马尔可夫预测结果中的某种可能的状态的概率。

10、趋势面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除了多项式形式以外,是否可以用其他函数形式拟合趋势面,为什么?

基本原理;通常把实际的地理曲面分解为趋势面和剩余面两部分,前者反映地理要素的宏观分布规律,属于确定性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后者则对应于微观局域,是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不可以,原因: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曲面,大多数都是非线性的,寻找这些非线性曲面的数学方程式比较困难,通常采用多项式的形式进行拟合。

15、

6

第五章

1、什么是空间数据的统计阐发,它与传统的统计阐发方法有何区别,为什么不能用传统的统计阐发方法解决空间统计阐发问题?

1)空间统计分析,即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是现代计量地理学中一个快速发展的方向领域。(2)区别:①传统的统计学不考虑样本的空间分布,而地统计学考虑。

②研究对象;随机行(变量),既具有随机性又有结构性。

③试验:可反复性,不可反复性。

④样本间:相互独立性,空间相关性。

3)原因:空间数据间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存在某种空间联系和关联性,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样本独立检验,而空间依赖性的存在打破了大多数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中样本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因此无法直接用传统的统计方法分析解释与地理位置相关的空间数据关联和依赖性。

2、全局Moran指数是怎样计算和检验的?它与Geary系数有何关系?

1-2)草稿笔记

3)①由于全局Moran指数不能判断空问数据是高值聚集还是低值聚集,Getis和Ord于

XXX提出了全局G系数。

②Moran指数和Geary系数是两个用来度量空间自相关的全局指标。Moran指数反映的是空间邻接或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

③Geary系数与Moran指数存在负相关关系。

3、什么是空间接洽的局部指标(LISA),它满足哪两个条件?

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

条件:(1)每个区域单元的LISA,是描述该区域单元周围显著的相似值单元之间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

2)所有区域单元LISA的总和与全局的空间接洽指标成正比例。

5、为什么说局部G

i

统计量不属于LISA?局部Moran指数却属于LISA?

1)局部Moran指数I

i

满足条件:其一,每个区域单元i的I

i

是描述该区域单元周围显著

的相似值区域单元之间空间会聚水平的指标;其二,颠末简单的推导,简单证明:局部Moran指数与全局Moran指数存在比例关系:ΣI

i

SI.所以,局部Moran指数I

i

是一种描述空间联

系的局部指标,即LISA。

7(2)局部G统计量不属于LISA,因为局部Gi统计量和全局G统计量没有比例关系。

6.Moran散点图的意义什么?在Moran散点图中,第一、二、三、四象限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定义:用来研究局部的空间不稳定性,对空间滞后因子Wz 和z数据对进行了可视化的二维图示。

Moran散点图的四个象限:

①第一象限代表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②第二象限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接洽方式

③第三象限代表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低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接洽方式

④第四象限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低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7、什么是区域化变量,什么是协方差函数和变异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变异函数的四个重要参数的含义是什么?

1)概念:

区域化变量:当一个变量呈现为空间分布时,就称之为区域化变量。这种变量常常反映某种空间现象的特征,用区域化变量来描述的现象称之为区域化现象。

协方差函数:区域化随机变量之间的差异,可以用空间协方差来表示。

区域化变量Z(x)的自协方差函数,也称为协方差函数。

变异函数:又称变差函数、变异矩,是地统计分析所特有的基本工具。

在一维条件下变异函数定义为,当空间点x在一维x轴上变化时,区域化变量Z(x)在点x和x+h处的值Z(x)与Z(x+h)差的方差的一半为区域化变量Z(x)在x轴方向上的变异函数,记为y(h)。

2)三者关系:

对不同的空间分隔间隔h,根据协方差函数计算公式和变异函数的离散计算公式,计算出响应的c(h)和γ(h)值。如果分别以h为横坐标,c(h)或γ(h)为纵坐标,画出协方差函数和变异函数曲线图,便可以直接展示区域化变量Z(x)的空间变异特性。

可见,协方差函数和变异函数能同时描述区域化变量的随机性和结构性,从而在数学上对区域化变量进行严格分析,是空间变异规律分析和空间结构分析的有效工具。

3)变异函数参数含义:

①基台值:是系统或系统属性中最大的变异。

②变程(或称:空间依赖范围):表示空间自相关的范围。

8

③块金值(或称:区域不连续值):表示区域化变量在小于抽样尺度时非连续变异,由区域

化变量的属性或测量误差决定。

④分维数:表示变异函数曲线的曲率。

8、什么是克立格法?试举例说明克立格空间局部插值法在地理研究中的作用。

克立格法是建立在变异函数理论及结构阐发基础之上的,它是在有限区域内对区域化变量的取值举行无偏最优估计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利用区域化变量的原始数据和变异函数的结构特性,对未采取点的区域化变量的取值举行线性无偏、最优估计。

从数学上看,这是对空间分布数据求线性最优无偏内插估计的一种方法。具体而言,克立格法是根据待估样本点有限领域类若干已测定的样本点数据,在考虑了样本点形状,大小和空间相互位置关系与待估样本点的相互空间位置关系,和变异系数提供的结构信息之后,对待估样本点值举行的一种线型无偏最优估计。

年降水量和蒸发量,既服从地带性规律,同时又受随机性因素影响。因此,他们是典型的区域化变量。例如,以甘肃省53个气象台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数据为实测值,拟合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并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做空间插值计算,可以用来描述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的空间变异规律

第八章

1、AHP决策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步骤和计算方法是什么?

基本思路:在复杂的决策问题研究中,对于一些无法度量的因素,只要引入合理的度量标度,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度量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从而为有关决策提供依据。

步骤:①明确问题。②建立层次结构模型。③构造判断矩阵。④层次单排序。⑤层次总排序。⑥一致性检验⑦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考虑相应的决策。

详细步骤:

①明确问题。即弄清问题的范围,所包含的因素,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等,以便尽量掌握充分的信息。通过对系统的深刻认识,确定该系统的总目标,弄清规划决策所涉及的范围、所要采取的措施方案和政策、实现目标的准则、策略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广泛地收集信息。②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递阶结构,按目标的不同、实现功能的差异,将系统分为几个等级层次。在这一个步骤中,要求将问题所含的要素进行分组,把每一组作为一

9个层次,并将它们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措施层的次序排列起来。

③构造判断矩阵。确定以上递阶结构中相邻层次元素间相关水平。通过构造两比较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确定对于上一层次的某个元素而言,本层次中与其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相对权值。

④层次单排序。确定本层次与上层次中的某元素有接洽的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重值。是总排序的基础。

⑤层次总排序。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层次单排序的结果,便可以计算针对上一层次而言,本层次所有元素的重要性权重值,这就称为层次总排序。

⑥同等性检验

⑦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考虑相应的决策。

在AHP决策分析方法中,最根本的计算任务是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计算常用方法:方根法、和积法。

2、AHP决策分析方法在现代地理学中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

AHP决策分析法常常被运用于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问

题,特别是战略决策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广泛的实用性。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问题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重要性程度的权重,从而为决策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3、AHP决议阐发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怎样尽量克服这种缺点?

优点:思路简单明了,它将决策者的思维过程条理化、数量化,便于计算,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所需要的定量化数据较少,但对问题的本质,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及其内在关系分析得比较透彻、清楚。

缺点: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

比方,对于同样一个决议问题,如果在互不干扰、互不影响的条件下,让不同的人同样都接纳AHP决议阐发方法举行研究,则他们所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所构造的判断矩阵极可能是各不相同的,阐发所得出的结论也可能各有差异。

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在实际运用中,特别是在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非结构化的战略决议问题的研究中,对于问题涉及的各种要素及其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往往需求多部门、多领域的专家共同会商、个人决定;在构造判断矩阵时,对于各个因素之间的重要程

1度的判断,也应该综合各个专家的不同意见譬如,取各个专家的判断值的平均数、众数或中位数。

4、在AHP决策分析中,一致性检验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在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中都需要做一致性检验?

计量地理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徐建华版计量地理学第二章答案点击这里 1. 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1) 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 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2) 5. 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2) 6. 对表2.4.1 中的分组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3) 7. 查阅2011年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3) 8.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 (7) 9.如果我们在作罗伦次曲线时,不是把某要素各组分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序, (13) 11. 根据第10 题中的数据,计算锡尔系数L 指标和T 指标。 (21) 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 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 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 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 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 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 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 两方面进行描述。其测度方法主要有: (1) 数量标志数据 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Ratio Scale)数据: 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 品质标志数据 ①有序(Ordinal)数据。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

计量地理学实验报告

《计量地理学》 实验报告编制教师:李宏芸审定:邹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实验一SPSS软件简介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成绩: 一、实验目的 了解SPSS软件的特点,熟悉SPSS软件的常用窗口、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 二、实验内容 1. 了解SPSS软件的特点,熟悉数据编辑窗口的功能作用。 2. 利用不同方式建立数据文件。 3. 熟悉文件编辑与管理的基本操作。 三、练习题 1. 新建SPSS数据文件,源数据为教材第45页习题 2.8表,命名为“某地区各个亚区的GDP数据”。 2. 新建Excel数据文件,源数据为第46页2.10表,命名为“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人口与GDP数据”,将其导入为SPSS数据文件并保存。

实验二利用相关软件对数据作简单的统计处理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成绩: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学生学会使用EXCEL、SPSS软件对数据作简单的统计处理。 二、实验内容 (一)用EXCEL软件对数据作简单的统计处理 1. 使用EXCEL软件计算常用的统计指标与参数 ⒉使用EXCEL软件绘制统计图表 (二)用SPSS软件对数据作简单的统计处理 1. 使用SPSS计算一些简单的描述统计量 2. 使用SPSS作频数频率分布图 三、练习题 1.根据SPSS数据文件“上海市年降水量频数频率表”绘制频数分布图。(使用SPSS软件)。 2.根据SPSS数据文件“某农场各农田地块的面积”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峰态和偏态等统计量。 3.教材P45第8题。(利用EXCEL软件)。 4.教材P46第10题。(利用EXCEL软件)。 注:以上习题结果以Word形式文件保存,并打印。

XXX计量地理学课后习题

XXX计量地理学课后习题 计量地理学期末 第二章 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 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 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 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

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 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求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 两方面举行描述。其测度方法主要有: 1)数量标志数据 ①间隔尺度(IntervalScale)数据: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Scale)数据: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品质标志数据 ①有序(Ordinal)数据。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即用、1两个数据表示天文事物、天文现象或天文变乱的是非判断问题。③名义标准(NominalScale)数据。即用数字表示天文实体、天文要素、天文现象或天文变乱的状态类型。 3.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徐建华计量地理学期课后习题

计量地理学期末 第二章 1. 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 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 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 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 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 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 两方面进行描述。其测度方法主要有: (1) 数量标志数据 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Ratio Scale)数据: 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 品质标志数据 ①有序(Ordinal)数据。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即用0、1 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题。 ③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数据。即用数字表示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状态类型。 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 2 )不确定性 3 )多种时空尺度 4 ) 多维性 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1)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2)来自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3)来自于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不定期的典型调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 4)来自于政府公报、政府文件中的有关数据。5)来自于互联网(internet)的有关共享数据。 6)来自地图图件。主要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地图等。 7)来自遥感数据。 8)其他来源的有关数据,如室内实验分析数据。

知到答案大全计量地理学课后作业答案.docx

知到答案大全计量地理学课后作业答案 问:物质资料生产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技管理等实体性因素。() 答:× 问: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行业?() 答:纺织业 问:“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现了对认识主体的什么要求?() 答:人本身的自然力 问:爱智需要人们保持好奇心,打破观念的束缚。() 答:正确 问:黑格尔把美学称为艺术哲学。 答:对 问:属于本原多项式的是()。 答: 2x-1

问:对于如何尊师重道,说法错误的是()。 答:不违背老师的任何要求 问:社群的宣传无需重视内容,只要开心就好。 答:否 问: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族的融合的主要方式是汉人北迁后当地民族的转变。()答:错误 问:给予教师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古代也是学生的义务之一。 答:正确 问:天体结构包含下列哪些层级?( ) 答:星系 星系群或星系团 超星系团 整体宇宙 问:日光白平衡约在_______K左右。 答:5200

问:TRIZ理论最早来源于()。 答:俄国 问:辩手在辩论中发挥是否优秀和是否辨清辩题没有关系。() 答:错误 问:壁球比赛时,发球权是由裁判而定的。() 答:错误 问:从爱情的本质来看:爱情是人所获得的强烈生理和心理享受的稳定而持久的情感,爱情涉及如下几个方面因素: 答:社会——指爱情受社会道德法律制约。心理——指思想吸引、心理相容;生理——指人的性欲、求偶的本能; 问:大学生的恋爱具有哪些特征? 答:易变性;突击性。多元性;浪漫性; 问:正确对待失恋要做到: 答:失恋不失学;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命。 问:大学生性的基本原则是: 答:沒有爱情沒有性;沒有安全沒有性;沒有准备沒有性。 问:马来西亚姓名中,男子的姓和名之间用()隔开。 答:“宾” 问:股票发行核准制下,监管机构对股票发行具有独立的审核权。() 答:正确

智慧树答案地理中国:自然篇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 1.利用无人机拍摄获取农作物种植情况的技术归属的学科范畴为答案:地图学 与地理信息系统 2.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 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答案:庚子年 3.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 出生之年应该是答案:乙酉年 4.“牵一发而动全身”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的答案:整体性规律 5.纬向地带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答案:热量 6.经向地带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答案:水分 7.潮汐现象具有答案:周期性 8.海侵海退现象具有答案:旋回性 9.生物个体的成长具有答案:阶段性 10.地理环境中主要的循环包括答案:生物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地质循环 第二章 1.干旱地区岩石因昼夜间热胀冷缩面破坏的过程是答案:物理风化 2.黄土和古土壤的测试指标中,指示东亚夏季风势力强弱的是答案:磁化率 3.黄土和古土壤的测试指标中,指示东亚冬季风势力强弱的是答案:粒度 4.当西风势力强劲的时候,我国西北地区更多的沙漠粉尘及黄土颗粒被风力搬 运到北太平洋沉降到海洋,颗粒中包含的铁离子成为鱼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进而使得北太平洋渔业丰收。这一现象提示了答案:整体性规律 5.外力地质作用包括答案:沉积作用;风化作用;搬运作用;侵蚀作用;固结成岩作 用 6.矿物或岩石发生的分解和破坏可能是答案: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7.温差风化一般发生在温差较大的干旱气候地区答案:对 8.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地质营力答案:对 9.风化作用实际上是岩石和矿物通过被破坏的形式对变化后的环境的一种新的 适应答案:对 10.黄土高原是风成产物答案:错 第三章 1.下列哪个湖泊属于内陆湖答案:台特马湖 2.下列那条河流是外流河答案:额尔齐斯河 3.下列不属于塔里木河水系的河流是答案:奇普恰普河 4.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山和湖泊主要集中分布在其答案:东南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