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安1比500农村地籍无人机航空测绘技术设计书(10cm)

云安1比500农村地籍无人机航空测绘技术设计书(10cm)

多旋翼无人机航空摄影云安地区1:500农村地籍测绘

技术设计书

任务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

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

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

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

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月日

目录

1项目概述 (3)

2引用文件 (4)

3成果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5)

4项目设计方案 (8)

5项目组织、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 (22)

6 质量保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措施和要求 (2328)

7 成果上交和归档 (25)

多旋翼无人机航空摄影云安地区1:500农村地籍测绘

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决定在甲方制定范围内,实施1∶500比例尺农村地籍测绘工程。

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定,结合本项目的特点,编制该项目技术设计书,并以此作为该项目的主要技术依据。

1项目概述

1.1 项目范围

测区位于广东省,范围包括等周边地区。具体范围由甲方指定。

测区位置图如下:

1.2工作内容和工作量

(1)约10平方千米倾斜航空摄影,地面分辨率优于2cm(1.5cm)分辨率;

(3) 完成 10平方公里的三维建模,覆盖地形图成图范围;

(4)使用智能三维测绘系统(软件名称)对精细三维模型进行采集,覆盖地形图成图范围;

(5)测绘面积约为 5平方千米,利用现有资料,航测成图80%,外业修补测20%。最终成图比例尺为1:500的(农村地籍)数字地形图(DLG)。

1.3项目区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1.3.1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

1.3.2已有资料情况

(1)控制资料

(1)高程控制有国家测绘局布测的一、二、三等水准线路,属正常高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广东测绘局所建设的GDCORSS站数据,所提供成果为CGCS2000(平面西安80坐标系,85黄海高程)坐标系,椭球高程。广东精化大地水准面成果。

(2)图件资料

(1)1:1万地形图,属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2)有关图件资料等。

2引用文件

2.1 国家标准

(1) GB/T 7931—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外业规范》;

(2) GB/T 7930—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内业规范》;

(3) GB/T 15967—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数字化测图规范》;

(4) 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5)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6) GB/T 23236—2009《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

(7) 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8) 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检查与验收》;

(9) GB/T 20255.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10) GB/T 18315—2001《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

(11) GB/T 20256.1—2007《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12) GB/T 27919—2011《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

(13) 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14) 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2.2 行业规范

(1) CH/T 9006.1—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

(2)CH/Z 3005-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

(3)CJJ 8-2011《城市测量规范》;

(4)CJJ 73-2010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5)CH/T 1020-2010《1:500、1:1000、1:2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6)CH/T 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7)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8)CH/T 100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2.3 项目建设相关技术文件

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3成果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3.1 成果数学基础

3.1.1平面控制坐标系统

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平面西安80坐标系,85黄海高程)根据《城市测量规范》第3.1.4条,测区所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当平面坐标系统长度总变形值大于±25mm/km时,进行坐标系统的改算,或采用依法批准的

其他独立坐标系,并提供与国家现有坐标系统换算的参数。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带分带。

本项目不同区域采用不改变中央子午线位置,选择合适的投影高程抵偿面进行投影。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计算测区高程抵偿面,投影后边长应进行检核。

3.1.2高程基准

采用1985国家黄海高程基准。

3.2 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指标

(1)首先使用GDCORS站数据测得的3~4点,然后利用GNSS静态测量方法,求得测区的转换参数。

根据《城市测量规范》4.3.3条的规定GNSS静态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2)根据《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6.1.2条的规定,图根点采用GNSS RTK方法施测,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3.3 像控点的精度指标

(1)像控点平面精度:相对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20mm;高程精度为: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20mm。

(2)像控点布设密度不超过150米;

(3)像控点的型式及尺寸:

①硬质地面使用直径60cm的对三角型式,如下图:

3.5 航摄数字影像规格和技术指标

航测作业区所获取航摄成果为真彩色数字影像,用于航测成图的影像设计分辨率1.5-2cm(1.5cm);仅用于三维建模的影像设计分辨率1.5cm,格式为JPG格式。

3.6 地形图规格和技术指标

3.6.1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分幅采用矩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地形图的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千米数编号,X值在前,Y值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例如55.5-45.5)。

3.6.2 图幅基本等高距

基本等高距为1米,高程注记精确到0.1米。

3.6.3 地籍图精度

地形图的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对于相邻权属界线的地物,满足下表的要求:

序号项目

图上中误差

(mm)图上允许误

差(mm)

备注

1 相邻权属地物点的中误差±0.3 ±0.6 荒漠、高原、山

地、森林及隐蔽

区域等可放宽

至1.5 倍。

2 邻近地物点的间距误差±0.4 ±0.8

3 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0.5 ±1.0

②高程精度按国家基本地形图的精度要求执行:

类型平地丘陵地高程精度注记点≤0.4 m ≤0.5 m

误差可放宽1/2。

3.6.4地形图存储格式

数字线划图(DLG)格式为*.DWG。

4项目设计方案

本次项目航测成图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①对于没有较新地形图或现有地形图精度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测区,采用航测成图方法;

②对于已有较新地形图并且现有地形图精度能够满足精度要求的测区,采用外业修补测的成图方法;

③所有测区均进行倾斜摄影,以最新的现状和本次技术设计精度,建立满足要求的三维模型。

4.1 项目工艺流程

倾斜摄影技术成图流程:

4.2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

对测区进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按照各测区面积和布局不同,结合实地的地形情况,进行航线设计,进行真彩色航空摄影。对于航测成图的测区航空摄影的地面分辨率为2cm(1.5cm);对于修补测成图的航空摄影的地面分辨率为5cm。色彩丰富、均匀,满足1:500三维城镇建设要求。在数码航空摄影中,采用国内先进的DGPS摄影技术。

4.2.1采用设备及其特性

1)倾斜摄影仪器

SONY A6000 单反(全画幅)

使用20MM 定焦镜头

有效像素数2400万

最高分辩率4000x6000

照片格式JPEG(Exif 2.21)、RAW

2)飞机平台

SV360 D8-1高效高精度测绘无人机

高速SD卡存储,miniUSB 重量 500g 影像数据读取

接口统一读取 最小曝光间隔 28mm 最大影像分辨率2cm

总像素 1.8亿倾斜相机角度30°侧视镜头倾斜角 40°光圈 2.4

存储器总容量 64G 垂直相机焦距8mm 使用温度 -10℃~+40℃倾斜相机焦距8mm

同步记录点曝光点POS信曝光方式 GPS定点曝光同步

息、GPS信息

航摄时间选择

航摄影像的成图质量对航摄飞行的时间有一定的要求,在规定的航摄期限内,应选择地表植被及其它覆盖物(如洪水等)对成图影响较小、云雾少、无扬尘(沙)、大气透明度好的时间进行摄影。

航摄时既要确保具有足够的光照度,又要避免过大的阴影。航摄时间一般应根据表5中规定的航摄区太阳高度角和阴影倍数确定。

4.2.2 航摄要求

(1)像片重叠度要求

航摄分区尽量按照地形特征进行,最低点地面分辨率不能低于(1.5cm)。航向重叠度一般应为 85%~90%,旁向重叠度一般应为 80%~85%。

(2)摄区边界覆盖保证

航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线应不少于两条基线。旁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线一般应不少于像幅的 50%;在便于施测像片控制点及不影响内业正常加密时,旁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线应不少于像幅的30%。

(3)航高保持

同一航线上相邻像片的航高差一般不应大于 30 米,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一般不应大于 50 米,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一般不应大于 50 米。

(4)漏洞补摄

航摄中出现的相对漏洞和绝对漏洞均应及时补摄,应采用前一次航摄飞行的数码相机补摄,补摄航线的两端应超出漏洞之外两条基线。

(5)影像质量

影像应清晰,层次丰富,反差适中,色调柔和;应能辨认出地面分辨率相适应的细小地物影像,能够建立清晰的立体模型。

影像上不应有云、云影、烟、大面积反光(水域除外)、污点等缺陷。

确保因飞机地速的影响,在曝光瞬间造成的像点位移一般不应大于 1 个像素,最大不应大于 1.5 个像素。

(6)下视影像像片倾角一般不大于2°,像片旋偏角一般不大于7°(且不得连续三片),航线弯曲度不大于1.5%。

满足外业全要素精确调绘和室内判读的要求。

4.2.3航摄具体实施及相关要求

(1)了解掌握气象条件,做好飞行前各项准备工作。

进入航摄任务实施后,作业组需及时了解掌握摄区气象条件,为飞行安排及时提供依据。作业组在航摄实施前,应认真检查飞行器,提前做好飞机保养工作,按照设备清单检查清点所携带的设备、仪器等,并完成设备交接和设备充电。

(2)航飞作业

按照作业计划,作业组应充分组织好飞行前的地面准备工作。包括:组装飞机、调试相机,仔细检查飞机的各项参数指标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确保飞行安全;作业员针对当日天气状况、光照情况设定好相机参数,并完成相机安装和调试工作,并反复检查确认。地面准备工作完成后,执行航飞任务。

(3)作业监控

执行任务的无人机升空后,地面监控人员应实时监控无人机工作情况,了解作业进度、飞行速度、仪器设备工作是否正常等。作业期间,作业人员应时刻保持对气象环境的观察,当地面风速、风向变化较大或天气突变时,根据着陆条件要求及时作出是否返航着陆的处置。

(4)数据整理及质量检查

无人机返航着陆后,有序地组织拆卸设备。作业人员应及时对数据进行备份整理并完成数据的初检工作,对数据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应做好补摄或重飞准备。

(5)注意事项及相关要求

➢严格组织,安全为重,认真仔细,注重细节。

➢遵守低空航空飞行相关规范要求,令行禁止。

➢严格落实航摄相关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做好安全预案,熟悉处置流程,防范未然。

➢准确、及时、详细地做好航空摄影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记录,以备项目查验使用。

4.2.4航空影像数据检查及预处理

4.2.4.1数据检查

根据项目要求,检查航空影像数据是否满足项目生产要求。本次项目航空摄影数据要求如下:

➢地面分辨率优于0.015米。

➢影像像点位移不大于1个像素,最大不应大于1.5个像素。

➢通过目视观察,影像质量应确保影像清晰,反差适中,颜色饱和,色彩鲜明,色调一致。有较丰富的层次、能辨别与地面分辨率相适应的细小地物影像,满足三维模型数据生产要求。

➢重叠度、摄区覆盖、航高保持等满足航摄基本要求。

4.3 基础平面控制测量

4.3.1 观测

4.3.1.1 动态测量

1. 观测前,手簿中设置的平面收敛阈值不应超过2cm,垂直收敛阈值不应超过3cm;

2. 观测时,卫星高度角15º以上的卫星数不应少于5颗,PDOP值应小于6;

3. 天线应采用三角支架架设,仪器的圆气泡应稳定居中;

4. 观测值应记录收敛、稳定的固定解。经、纬度应记录到0.00001″,平面坐标和高程应记录到0.001m;

5. 基准站设置完成后,应至少采用一个不低于二级的已知控制点进行检核,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5c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10cm;

6. 一测回的自动观测值个数不应少于10个,定位结果应取平均值;

7. 测回间应至少间隔60s,下一测回测量开始前,应重新初始化;

8. 测回间的平面坐标分量较差应小于2cm或经、纬度的分量较差应小于0.0007″,垂直坐标分量较差应小于3cm。最终观测结果应取各测回结果的平均值;

9. 初始化时间超过5min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信链路,重启卫星定位接收机,再次初始化。当重启3次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选择其他位置进行测量;

10. 数据的采集使用RTK测量软件中的控制点测量的采集方法;

4.3.1.2 静态测量

1.观测计划:跟据测区地形和交通情况,采用GNSS静态作业方法设计的基线最短观测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编制观测计划表。

2. 特别注意基座对点器和气泡的检验,测前必须检查,发生意外随时检验,作业期间每15天检验一次;

3.GNSS静态测量基本技术要求规定:

4.GNSS静态定位测量时,观测数据文件名中应包含测站名或测站号,观测单元,测站类型,日期,时段号等信息,具体命名方法依采用的GNSS静态定位软件而定。

5.观测设备作业要求按《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第10.4和10.5条规定执行。

6.观测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测站和接收机初始信息:测站名或测站号;观测单元号;时段号;近似坐标及高程;天线及接收机编号;天线高;采样间隔;卫星截止高度角。

记录要求按《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第11.2.3条规定执行。

7. 仪器高的量测要准确,至少要有一次的量取为两人合作量取。

4.3.2数据处理

4.3.2.1 动态测量数据处理

1. 应及时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从数据采集器中导入计算机,并应进行数据备份、数据处理,同时应对数据采集器内存进行整理;

2. 外业观测数据不得进行任何剔除、修改,应保存外业原始观测记录;

3. RTK测量成果应进行100%的内业检查和10%的外业抽查。

4.3.2.2 静态测量数据处理

1.基线向量解算软件可采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

2.基线解算钱,应按《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本测区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及时对外业全部资料全面检查,其内容包括:1)成果是否符合观测计划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要求,2)观测数据质量分析是否合理,3)当采用不同类型

接收机时,应将观测数据转换成同一格式,4)起算点坐标系。

3. 解算方案

A :跟据外业上施测的精度要求和实际情况,软件的功能和精度,可采用多基线解和单基线解,

B :每个同步观测图形只能选定一个起算点,

C :基线向量解算基本要求按《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第12.1.4条规定执行。

4. 外业数据质量检核

A :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其值易小于10%,

B :GNSS 网基线处理,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两两比较应满足下式规定: σ22≤s d

C :GNSS 网同步环应满足下式:

W x ≤5

n σ W y ≤5

n σ W z ≤

5n σ W=222z

y x w w w ++ W ≤

53n σ 式中:n —同步环中基线边的个数;

w —同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

σ=22)*(d B A +;

(式中:σ—基线长度中误差(mm );A —固定误差(mm );B —比例误差系数(mm/km );d —平均边长(km ))。

对于四站以上同步观测时段,在处理完各项观测值后,应检查一切可能的三边环闭合差。

D :异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σn w x 2≤

σ

n w y 2≤

σn w z 2≤

σn w 32≤

式中:w —环闭合差,222z y x w w w w ++=

n —闭合环边数

σ—基线测量中误差,单位为毫米。

E :重测和补测按《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第12.4条规定执行。

4.3.3 GNSS 网平差

1.GNSS 网无约束平差

A :在基线向量检核符合要求后,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GNSS 网的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须提供各点在WGS-84系下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及其改正数和其精度信息。

B :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下式:

V △X ≤3σ

V △Y ≤3σ

V △Z ≤3σ

否则认为该基线或其附近的基线存在粗差,应在平差中采用软件提供的自动方式或人工方法剔除,直至上式满足。

2.GNSS 网约束平差

A :利用无约束平差后的可靠观测点,可选择在WGS-84坐标系下,国家坐标系或异龙湖坐标系下进行三维约束平差,或二维平差。平差中,对已知点坐标、已知距离和已知方位,可以强制约束,也可加权约束。

B :平差结果应输出在相应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或二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转换参数及其相应的精度信息。

C :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经过粗差剔除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应满足下式:

dV △X ≤2σ

dV △Y ≤2σ

dV

≤2σ

△Z

否则认为作为约束的已知坐标、已知距离、已知方位中存在一些误差较大值应采用自动或人工的方法剔除这些误差较大的约束值,直至上式满足。

4.4 高程控制测量

1.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 利用广东精化大地水准面模型数据,获取各测区的高程成果。每个测区采集3点以上的GNSS数据,时长4h以上,由广东测绘局相关部门,计算出精度较高的高程成果;测区附近内有国家一、二、三等水准成果的点应进行同步联测。

3. 测区附近有2个以上的国家三等以上的已知水准点,直接联测。

4. 本次水准等级布设为五等水准,水准路线采用环线及附合线路。

5. 水准点与基本平面控制埋石点重合时不再单另编号。

6. 施测的方法按四等水准要求施测。

4.5像控点测量

4.5.1 像控点的布设

1、像片控制点的布设:

本次所有需进行航测成图的测区全部布设地标点。地标点的布设方交由外业人员进行布设和联测。

2、如在实际布设地标点时,遇到较困难区域,设计的地标点位置较难布设时,可以在像控设计范围内(像控设计圆圈内)挪动地标点位置。如需重新选定位置时,需重点考虑分区接边能否公用,如果不能公用,则分别布点,注意不能出现控制漏洞。

3、布设地标点位置时,不能布设在房屋顶(边)、围墙顶(边)等建筑物上,尽量布设在地面上,避免像控点有投影变形差。

4、需注意预布设点位处附近是否有高压线、通信线、发射塔、大面积水面、大面积金属广告牌等,如有应换点位。

5、外业布点时不宜无故减少像控点。

像控点的布设方案

(1)像控点采用区域网布点方案。像控点在航线方向的跨度一般为12条基线,旁

向跨度一般为5条航线,个别困难地区在保证数字真正射影像图成图精度情况下可适当放宽。

(2)每个平方公里测区内至少布设10个检查点用于空中三角测量检查。

(3)区域网的图形宜呈矩形。当受地形等条件限制时,可采用不规则区域网布点,在凹角转折处或凸角转折处应布设像控点。

(4)当遇到像主点、标准点位落水,水滨和岛屿地区等特殊情况,不能按正常情况布设像控点时,视具体情况以满足空中三角测量和成图要求为原则布设像控点,点位在像片上的条件可适当放宽。

(5)两航摄分区使用同一航摄仪,航向重叠正常,旁向衔接错开小于10%,航高差在平均相对航高的1/50以内时,可视为同一航线布点。否则,像控点应布在航摄分区分界的重叠部分内,相邻航线应尽可能公用,如果不能公用,应分别布点,并注意避免产生控制漏洞。

(6)航向重叠度小于53%被视为航摄漏洞,且没有绝对漏洞的情况下,应以漏洞为界分段布点,漏洞部分分别利用两端适当外延进行补充。

(7)个别旁向重叠大于100个像素且小于250个像素,且影像清晰时,应在该重叠部分补测1-2个像控点。如果不能满足上述要求,重叠不大于100个像素的像片不超过2张,且不存在绝对漏洞的情况下,应在该重叠部分补测2-3个像控点,从上下航线适当外延进行补充。

(8)像主点或标准点位处于水域内,或被云影、阴影、雪影等覆盖,或无明显地物,但落水范围的大小和位置不影响立体模型连接时,可按正常航线布点。

(9)水滨和岛屿地区的布点,海岛(礁)以能最大限度控制测绘面积、方位、高程为原则,凡有合适条件的像对尽可能布设2-4个像控点。

(10)区域网中补飞航线结合处的布点应保证连接精度,一般可在结合处加布1个像控点。

像控点的目标条件

像控点的点位应满足下列目标条件:

(1)像控点的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别,如选在交角良好(30°~150°)的细小线状地物的交点、明显地物拐角点、原始影像中不大于3×3像素的点状地物中心,同时应是高程起伏较小、常年相对固定且易于准确定位和量测的地方。弧形地物及阴影、狭沟、尖山顶和高程变化急剧的斜坡等,均不宜选作刺点目标。

(2)像控点的刺点目标,应同时满足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要求。

(3)实地辨认精度大于0.2m的弧形地物不得作为选点目标。

(4)注意像片的航摄时间,航摄后有变迁的地方不能作为选点目标。水田、旱地等变化快,应注意选取较大的田埂作为目标。

(5)当点位刺在高于地面的地物顶部时,应量注顶部与地面的比高至0.01m,量注的数值应在备注栏进行注明。点位刺在陡坎等地物边缘时,应注明刺在坎上或坎下,并注出坎的比高。点位刺在围墙的端点或拐角上时,比高量注时应说明围墙与量至地面的方位关系。

(6)当目标条件与像片条件矛盾时,应着重考虑目标条件。

(7)测区内普遍难以找到合适的像控点目标时,航摄前应铺设地面标志。地面标志应在飞机进人航摄区域前铺设完毕,且妥善保护;地面标志的数量、形态、规格等以满足像控点布点需要和目标条件而定,确保其与周围地面具有良好的反差,为增强标志影像的判读效果和提高标志的成像率,铺设的标志应尽可能的适当低于或高于地面。像控点的像片条件

(1)像控点一般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叠范围内。

(2)像控点距离像片边缘不应小于100个像素。

(3)像控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离开方位线的距离一般应大于500个像素。当旁向重叠度较小,相邻航线的点不能公用时,可分别布点。

(4)测区周边的像控点,应布设在测区边界线以外,且能有效控制整个测区;除航线首末点外,测区周边像控点宜选在三片重叠处。

(5)航线两端上下像控点尽量位于通过像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上,相互偏差一般不超过75米,个别最大不应超过150米。

(6)航线中间的像控点一般应布设在两端像控点的中线上,困难时可向两侧偏离150米左右。

像控点的观测条件

(1)采用GPS测定时,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等附近50米内不宜作为选刺目标。

(2)点位周围应便于设置接收设备,视野开阔,视场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应小于10°~15°,以保障接收卫星信号时不受影响。点位附近不宜有大面积水域或对电磁

云安1比500农村地籍无人机航空测绘技术设计书(10cm)

多旋翼无人机航空摄影云安地区1:500农村地籍测绘 技术设计书 任务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 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 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 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 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月日

目录 1项目概述 (3) 2引用文件 (4) 3成果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5) 4项目设计方案 (8) 5项目组织、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 (22) 6 质量保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措施和要求 (2328) 7 成果上交和归档 (25)

多旋翼无人机航空摄影云安地区1:500农村地籍测绘 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决定在甲方制定范围内,实施1∶500比例尺农村地籍测绘工程。 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定,结合本项目的特点,编制该项目技术设计书,并以此作为该项目的主要技术依据。 1项目概述 1.1 项目范围 测区位于广东省,范围包括等周边地区。具体范围由甲方指定。 测区位置图如下: 1.2工作内容和工作量 (1)约10平方千米倾斜航空摄影,地面分辨率优于2cm(1.5cm)分辨率; (3) 完成 10平方公里的三维建模,覆盖地形图成图范围; (4)使用智能三维测绘系统(软件名称)对精细三维模型进行采集,覆盖地形图成图范围;

(5)测绘面积约为 5平方千米,利用现有资料,航测成图80%,外业修补测20%。最终成图比例尺为1:500的(农村地籍)数字地形图(DLG)。 1.3项目区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1.3.1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 1.3.2已有资料情况 (1)控制资料 (1)高程控制有国家测绘局布测的一、二、三等水准线路,属正常高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广东测绘局所建设的GDCORSS站数据,所提供成果为CGCS2000(平面西安80坐标系,85黄海高程)坐标系,椭球高程。广东精化大地水准面成果。 (2)图件资料 (1)1:1万地形图,属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2)有关图件资料等。 2引用文件 2.1 国家标准 (1) GB/T 7931—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外业规范》; (2) GB/T 7930—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内业规范》; (3) GB/T 15967—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数字化测图规范》; (4) 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5)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6) GB/T 23236—2009《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 (7) 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利用飞机或无人机等航空器进行摄影测量的技术。它可以通过获取航空影像和航空数据来制作数字地图、三维模型、测量地形高程等应用。本文将从设计书的角度,介绍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流程、设计要点和设计案例。 一、设计流程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流程包括摄影计划、航空摄影、后处理和产品制作四个阶段。 1. 摄影计划阶段 摄影计划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第一步。在该阶段,需要确定摄影区域、摄影高度、摄影角度、航线布局、相机参数、控制点等。摄影计划应考虑到地形地貌、光照条件、数据精度等因素,以确保航空摄影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2. 航空摄影阶段 航空摄影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核心步骤。在该阶段,需要根据摄影计划,搭载相机进行航空摄影。航空摄影可以采用全色相机、多光谱相机、高光谱相机等不同类型的相机。为了保证摄影数据的质量,需要选择适当的相机,并确保相机的曝光、焦距、感

光度等参数设置正确。 3. 后处理阶段 后处理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重要步骤。在该阶段,需要对航空影像和航空数据进行校正、配准、三维重建、高程测量等处理。后处理可以采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三维建模软件、遥感软件等不同类型的软件。为了保证后处理结果的精度,需要选择适当的软件,并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4. 产品制作阶段 产品制作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最后一步。在该阶段,需要根据后处理结果,制作数字地图、三维模型、高程模型等产品。产品制作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三维可视化软件、CAD软件等不同类型的软件。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精度,需要选择适当的软件,并确保产品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二、设计要点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要点包括相机选择、航线布局、控制点设置、后处理流程等。 1. 相机选择 相机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核心设备之一。在相机选择时,需要考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xxxxxx 1 : 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审批人: 20xx 年xx 月xx 日 批准单位: 申报单位: 审批意见: 总工程师: 20xx 年xx 月 主要设计人: 20xx 年xx 月 XX 日 XX 日

目录 一、测区概况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三、已有资料情况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 六、基础控制测量 七、图根控制测量 八、地形图测绘 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

Xxx 区1 : 500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为满足XXXXXX需要,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盐城市乾泰工程测量有限公司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周边约29平方公里的范围,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地形以平原地为主,部分地区上有树,测区内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有部分水稻田。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1 . G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 . GB12898 —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 GB/T7929 —1995《1 : 500、1 : 1000、1 : 2000 地形图图式》 4. 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5. GB14912 —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 6. GB/T17160 —1997《1 : 500、1 : 1000、1 : 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7 .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 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 —1995 《1 : 500、1: 1000、1 : 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已有资料情况 1 .控制资料 ①由XX市规划局提供,U、川等三角点X个(XXX、XXX、............)可作 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XX市规划局提供,川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的 起算点(XXX、XXX、 ...... )。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密级: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 专业技术设计书 XXXX 测绘科技2022 年7 月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 专业技术设计书 工程担当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 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 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 批准单位〔盖章〕: 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月日

目录 1工程概述 (4) 2测区概况 (4) 3作业依据与根本规定 (4) 3.1作业依据 (4) 3.2根本规定 (4) 4技术方案 (5) 5航空摄影 (5) 5.1无人机飞行平台 (5) 5.2航空摄影技术参数设定 (7) 6.3 航空摄影的实施 (7) 5.4 摄影质量掌握措施 (8) 6质量掌握 (9) 6.1飞行质量掌握 (9) 6.2摄影质量掌握 (9) 6.3航摄成果质量检查 (10) 7安全生产和风险躲避 (12) 8成果提交 (12)

1工程概述 略。 2测区概况 略。 3作业依据与根本规定 3.1作业依据 3.1.1《1:500 1:1000 1:2022 地形图航空摄影标准》GB/T 6962-2022; 3.1.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标准》GB/T 19294-2022; 3.1.3《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 3.1.4《航空摄影仪监测标准》MH/T 1005-1996; 3.1.5《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根本要求》CH/Z 3001-2022; 3.1.6《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22; 3.1.7《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标准》CH/Z 3005-2022; 3.1.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18316-2022; 3.1.9《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H1003-1995; 3.1.10《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 3.1.1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 3.1.12《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22。 3.2根本规定 3.2.1 平面坐标:承受 CGCS 2022 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 度分带,投影面:0 米。承受 105 度中心经线。 3.2.2.高程系统:1985 国家高程基准。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例范本

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及实例 根据测绘行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要求,为测绘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成果(或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个测绘项目作业前都应进行技术设计。 一、测绘技术设计分类 测绘技术设计分为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 项目设计是对测绘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一般由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专业技术设计是对测绘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它是在项目设计基础上,按照测绘活动内容进行的具体设计,是指导测绘生产的主要技术依据,专业技术设计一般由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对于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将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合并为项目设计。 二、测绘专业技术设计内容 专业技术设计书的内容通常包括概述、测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技术设计方案等部分。 1、概述 主要说明任务的来源、目的、任务量、测区范围和作业内容、行政隶属以及完成期限等任务基本情况。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 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应根据不同专业测绘任务的具体内容和特别,特别需要说明与测绘作业有关的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已有资料情况 主要说明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包括已有资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等)和评价、说明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 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者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例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根据具体成果(或产品),规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一般包括成果(或产品)类型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时间系统、比例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基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等。 5、设计方案 具体内容应根据各专业测绘活动的内容和特点确定。设计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软件环境及其要求:规定作业所需的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以及对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规定对作业所需的数据处理、存储、传输等设备的要求;规定对专业应用软件的要求和其他软、硬件配置方面需特别规定的要求。 (2)作业的技术路线或流程。 (3)各工序的作业方法、技术指标和要求。 (4)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环节和产品质量检查的主要要求。 (5)数据安全、备份或者其他特殊的技术要求。 (6)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 (7)有关附录,包括设计附图、附表和其他有关内容。

最新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1 概述 1.1 任务来源 随着××市××城区的快速发展,该市原有的地形图已不能满足当前规划设计的要求,因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我院在××城区西南方向的××、××及××片区增测1:500数字化地形图,以满足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需要。 1.2 工作内容和范围 测区位于××市××城区西南方向的××片区、××片区一带,分为二个独立区块,测图具体范围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派人实地指定。 任务内容包括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用1980西安坐标系施测,并将1980西安坐标系的地形图转换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具体包括: (1)测区控制测量; (2)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并将所测绘的1:500数字化图地形图缩编为1:1000地形图(80坐标),面积约 6平方公里;

(3)将1980西安坐标系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转换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地形图。 (4)在2009年城区地形图测绘成果的基础上,增加图幅分幅编号,并完善原有图幅结合表(电子版); 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市××城区地处××省西北、云贵高原南麓,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城区介于东经108°00'~108°07'、北纬24°39'~24°45'之间。 测区地处××城区西南方向城郊结合部,测图范围主要分布有××、××村及京峒等3个村庄,该项目东北面接边地区2009年已测过1:500地形图。 国道G323横穿测区,测区大车路、乡村小路不多,交通条件一般。 植被以耕地、树林、灌木林和草地为主;测区属丘林地带,部分地方树木较多,通视条件困难。 2.2 已有资料情况 测区现有资料情况: (1)测区附近有国家GPS C级网,可作为一级GPS控制网的起算点。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方案设计

项目名称 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 项 目 技 术 设 计 方 案 公司名称2017年6月

目录 1 观山湖区概况 (1) 1.1 观山湖区地理概况 (1) 1.2 朱昌镇概况 (1) 1.3 测区简介 (1) 1.4 测区围和工作量 (1) 1.4.1 测区围与分布 (1) 1.4.2 需要完成的工作量 (2) 1.4.2.1 平面控制测量 (2) 1.4.2.2 高程控制测量 (2) 1.4.2.3 数字地形图测绘 (2) 1.5 项目分阶段实施计划 (2) 2 实施技术方法 (2) 2.1 已有资料分析应用 (2) 2.2 图幅分幅与测量基准 (3) 2.2.1 图幅分幅、图幅编号及图名 (3) 2.2.2 测量基准 (3) 2.3 测量精度与方法 (3) 2.4 采用的主要技术 (4) 2.4.1 GPS测量技术 (4) 2.4.2 数字测绘技术 (4) 3 引用、依据技术标准 (4) 4 生产硬件、软件配置 (4) 4.1 生产硬件投入 (4) 4.2 生产软件投入 (5) 5 控制测量 (5) 5.1 平面控制测量 (5) 5.1.1 控制网布设方案 (5) 5.1.2 坐标系统选择 (5) 5.1.3 基础控制网成果提供 (5) 5.1.4 GPS四等网与GPS一级网设计 (5) 5.1.5 GPS四等点与GPS一级点选埋 (7) 5.1.6 GPS控制网测算 (7) 5.1.6.1 GPS控制网外企观测 (7) 5.1.6.2 GPS基线向量解算及检核 (8) 5.1.6.3 GPS网平差计算 (8) 5.2 高程控制测量 (9) 5.2.1高程控制网设计 (9) 5.2.2 高程基准 (9) 5.2.3 四等水准观测 (9) 5.2.3.1 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观测技术要求 (9) 5.2.3.2 四等水准测量外企观测 (9)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为了满足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需要,XXX在2011 年8月份为我们系的学生安排了对XX校区进行1:500数字地 形图测绘工作的实。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组5-6人左右, 对校区进行了地籍测量和校区以外的大乙坡进行了地形测绘。测区位于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本校区占地大约60多亩,地 理位置为北纬25°30′31·07″、东经102°25′04·73″、海拔1751米,交通便利,沟渠纵横。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类,作业时间为一个月,由于季风气候影响和测区内草木茂盛,测绘工作有一定难度。 本次测绘工作的技术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500》GB/T7929-199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包括平面控制点资料、高程 控制点资料和地图资料。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标志完好,成果可供利用;在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的国家四等水准成果,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测区有武定县土地利用详查图,可以参考进行测区技术设计、控制网布设和踏勘选点工作。

本次测绘采用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分别为1954年北京 坐标系和85国家高程基准。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米,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 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6.0 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件,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为Windows XP nal操作系统和Autocad软件2005版本。 平面控制测量以校区的已知点为起算点,使用全站仪直接布设图根点,以测区内D002(E级)进行测区校正。图根点 相对于D002,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厘米,测站点相对于邻 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15厘米。图根点编号为S01、S02等。 在选择控制点时,应考虑符合观测条件、通视良好、易于长期保存和扩展的地方。在硬性路面上,宜埋石并打入铁钉(桩顶直径1.5㎝以上)作为标志。在铁钉顶部用小钉凿出小孔,并在路面上用红漆圈示。在农田中,应埋设木桩并在桩顶钉入钢钉作为中心标志。

1_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 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 **县位于广东省东部,**市南端,东毗**,南邻**,西连**,北接**,地处东经115° 30’ -116° 41' ,北纬23° 36' -24° 13' ,县中心位于北纬23度78分,东经116度18分,是**市和**、**地区通往**的必经之地。**县地处*************。北部铜鼓峰海拔1559.5米,为全县最高点,也是粤东第一高峰。主要山脉有:莲花山脉、释迦岽山脉、凤凰山脉、韩山山脉。县内河流由**、**两大水系组成。两水系支流流域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共有11条。***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县城年平均气温21.4°C ,年日照时数1938.8小时,全年无霜期322天。县城平均降雨量为1776.1毫米。 **县辖**个镇(********)和,**个村民委员会和**个居民委员会,县城设在***镇。 本测区位于于***,作业范围约为***平方公里。测区内车流量较大,路上行人较多,修补测工作较大,工作难度很大。 二、工作内容 1. *******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测绘。 三、作业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以下简称《规范》); 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3、《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14912-2005); 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5、《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范(CH/T 2009-2010)》(以下简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1 概述 1.1 任务来源 随着××市××城区的快速发展,该市原有的地形图已不能满足当前规划设计的要求,因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我院在××城区西南方向的××、××及××片区增测1:500数字化地形图,以满足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需要。 1.2 工作内容和范围 测区位于××市××城区西南方向的××片区、××片区一带,分为二个独立区块,测图具体范围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派人实地指定。 任务内容包括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用1980西安坐标系施测,并将1980西安坐标系的地形图转换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具体包括: (1)测区控制测量; (2)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并将所测绘的1:500数字化图地形图缩编为1:1000地形图(80坐标),面积约6平 方公里;

(3)将1980西安坐标系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转换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地形图。 (4)在2009年城区地形图测绘成果的基础上,增加图幅分幅编号,并完善原有图幅结合表(电子版); 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市××城区地处××省西北、云贵高原南麓,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城区介于东经108°00'~108°07'、北纬24°39'~24°45'之间。 测区地处××城区西南方向城郊结合部,测图范围主要分布有××、××村及京峒等3个村庄,该项目东北面接边地区2009年已测过1:500地形图。 国道G323横穿测区,测区大车路、乡村小路不多,交通条件一般。 植被以耕地、树林、灌木林和草地为主;测区属丘林地带,部分地方树木较多,通视条件困难。 2.2 已有资料情况 测区现有资料情况: (1)测区附近有国家GPS C级网,可作为一级GPS控制网的起算点。 (2)测区内有1/1万、1/5万地形图,可以作为测区实地踏勘和

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

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 标题: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 设计书目录: 1. 引言 2. 项目背景 3. 项目目标 4. 技术选型 5. 设计方案 6. 实施计划 7. 风险评估 8. 项目预算 9. 结束语 1. 引言 本航测技术设计书旨在为航测技术项目的实施提供详细的技术规划和方案。通过本设计书的编写,可以确保航测项目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本设计书将涵盖项目背景、项目目标、技术选型、设计方案、实施计划、风险评估和项目预算等方面的内容。 2. 项目背景

航测技术项目是为了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而进行的测量和数据采集的过程。本项目旨在利用航空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目标区域进行精确测绘和地理信息数据分析。通过航测技术,可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三维立体测绘、地貌分析、资源调查等功能。 3. 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是实现对目标区域的高精度测绘、地貌分析和资源调查。具体目标包括: - 获取目标区域的高清航空影像数据 - 实现三维立体测绘和地貌分析 - 生成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和数字地图 - 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地理信息支持 - 提升区域规划、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能力 4. 技术选型 在本项目中,我们将采用以下主要技术: - 航空遥感技术:利用航空摄影仪、激光雷达等设备获取目标区域的影像和地形数据。 - 内业处理软件:利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 数据存储和管理: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存储和管理采集到的数 据和生成的地理信息产品。 5. 设计方案 根据项目目标和技术选型,我们制定了以下设计方案: - 航测任务规划:确定目标区域航测的范围、密度和分辨率等参数。 - 航测设备配置: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航空摄影仪和激光雷达设备,并进行配置和调试。 - 航测数据采集:组织航测任务实施,采集目标区域的航空影像和 地形数据。 - 内业数据处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配准和融合。 - 地理信息产品生成:基于处理后的数据,生成目标区域的数字地 图和地理信息产品。 6. 实施计划 根据设计方案,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 - 航测任务安排:确定航测任务的时间、航线和高度等参数,并组 织实施。 - 数据处理流程:明确航测数据处理的流程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一致性。

1:500航测技术设计书

河北泊头市1:500航空摄影测量 设计书 一、任务来源与地理概况 “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建设将紧密结合泊头市特点,以满足泊头市委、市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信息化工作为基础,以都市管理和领导科学决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数字泊头基础建设。 “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项目旳总体目旳是:通过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航空正射影像图、三维建模、地名地址等基础数据采集,以“三维建模”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为支撑,建立泊头市多尺度、多辨别率、多种类旳都市空间数据基础体系,构建统一旳、权威旳都市地理空间基础平台,增进地理信息资源旳充足运用,推进都市信息化进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为市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旳基于空间位置旳应用服务。 伴随“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旳启动,20xx年5月通过招投标旳方式确定河北省第二测绘院为中标单位。基础数据旳

准备是项目建设旳前期工作,根据“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项目工作内容及泊头市国土资源局对项目旳工作安排和技术规定,编制了本项目控制测量、1:500地形图测绘及地名地址调查技术设计书,作为本项目实行旳作业根据。 二、既有控制资料 测区内有高等级平面控制点共有5个,分别为国家B级控制点1个:1149、国家C级控制点4个:C144、C152、C161、C164。经检核,已经有控制点精度良好,可以作为本次二等、四等平面控制网旳起算点。 测区内有国家二等水准点13个:II沧沉121、II沧沉122、II沧沉123、II沧沉47、II沧沉46-1、II沧沉16、II沧沉15、II沧沉14、II沧沉9、II沧沉13、II沧沉48、II沧沉49、II高铁26,经检核,已经有水准点精度良好,可以作为本次四等水准网旳起算点。 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23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7°,投影面为参照椭球面。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三、作业技术根据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绘 技术设计书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任务概述. (2) 工作内容 (2) 工作技术依据 (2) 作业流程 (2) 数字基准及一般规定 (3)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基本精度要求 (4) 控制测量 (4) 地形图测绘野外数据采集 (5) 内业数据编绘 (9) 图面配置 (10) 检查与验收 (11) 上交的成果资料 (12)

玉湖区河口镇马立村中榜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500地形图测绘 技术设计书 一、任务概述 受玉湖区河口镇镇人民政府委托,公司承担玉湖区河口镇马立村中榜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500地形图测绘任务,为保证玉湖区河口镇马立村中榜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500地形图测绘顺利开展,为加快玉湖区扶贫攻坚任务的胜利完成,为项目规划、建设提供现势、准确、可靠的地形、地物数据。 二、工作内容 测绘项目区1:5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 三、工作技术依据 1.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2.GB/T14912-2005《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3.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4.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5.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6.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7.GB/T100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四、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XXXXXX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批准单位:申报单位: 审批意见:总工程师: 20xx年xx月xx日主要设计人: 20xx年xx月xx日审批人: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一、测区概况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三、已有资料情况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 六、基础控制测量 七、图根控制测量 八、地形图测绘 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 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

Xxx区1﹕500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为满足XXXXXX需要,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盐城市乾泰工程测量有限公司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周边约29平方公里的范围,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地形以平原地为主,部分地区上有树,测区内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有部分水稻田。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4.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5.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 6.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7.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 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已有资料情况 1.控制资料 ①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Ⅱ、Ⅲ等三角点X个(XXX、XXX、..。。 .。.)可作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Ⅲ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的起算点(XXX、XXX、.... 。.。)。 ③上述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范本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范本

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及实例 根据测绘行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要求,为测绘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成果(或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个测绘项目作业前都应进行技术设计。 一、测绘技术设计分类 测绘技术设计分为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 项目设计是对测绘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一般由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专业技术设计是对测绘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它是在项目设计基础上,按照测绘活动内容进行的具体设计,是指导测绘生产的主要技术依据,专业技术设计一般由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对于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将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合并为项目设计。 二、测绘专业技术设计内容 专业技术设计书的内容通常包括概述、测区

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技术设计方案等部分。 1、概述 主要说明任务的来源、目的、任务量、测区范围和作业内容、行政隶属以及完成期限等任务基本情况。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 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应根据不同专业测绘任务的具体内容和特别,特别需要说明与测绘作业有关的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已有资料情况 主要说明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包括已有资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等)和评价、说明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 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者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例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