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空摄影测量的技术流程

航空摄影测量的技术流程

嘉鱼市国土资源局航空摄影测量及DEM、DOM、DLG生产项目

技术文件

[航空摄影部分]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

目录

1 航摄技术文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技术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1 含惯导的ADS40技术路线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2 不含惯导的DMC技术路线.....................................................................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3 传统彩色胶片相机技术路线....................................................................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4 作业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技术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1 主要工作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2 技术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3 测区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4 成图规格....................................................................................................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5 航空摄影........................................................................................................ 错误!未指定书签。1航摄技术文件

1.1技术说明

1.1.1含惯导的ADS40技术路线

ADS40是由全球著名的摄影测量公司徕卡公司开发的线阵列推扫式摄影系统,它高度集成了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测量单元(IMU),其中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与地面基站GPS或精密星历数据联合解算后能够

以2HZ频率提供高精度绝对坐标,具有长时低频高精度特点;惯性测量单元能够以200HZ频率记录航摄仪相对位置和高精度姿态数据,具有短时高频高精度的特点,两者紧密集成能够有效补偿彼此的系统误差,利用ADS40进行航空摄影,可以为每条扫描线产生准确的外方位元素。而利用摄影测量技术成图的关键技术是如何获取精确的影像外方位元素以恢复摄影时的立体状态,使用ADS40航摄系统进行航摄,一方面可以直接获取高清晰、高品质、高分辨率、多光谱数字航摄影像,另一方面能够获取每一条扫描影像的外方位元素,这样在影像后处理过程中只需结合精密卫星星历或GPS同步观测数据就能够得到准确的外方位元素,从而恢复整条航带摄影时的立体构像;空三加密处理时只需要在加密分区四角和中心加测像片控制点就可以保证影像空三加密精度,大大减少外业像控点数量,同时ADS40基高比较大,高程量测精度高,也可以成倍地减少外业高程控制点测量工作,有效缩短成图周期。4

采用ADS40实施航摄的总体技术步骤包括资料收集和空域申请、POS 辅助航空摄影、像片控制测量、航摄内业四个部分。

首先,根据合同要求收集测区必要的控制,地形图分幅图名,市行政划分,主要交通干线等资料以及航空摄影空域申请资料,再根据空域申请资料办理航空摄影批文及调机手续;

其次,按甲方确定的重叠度要求,采用ADS40数码航空摄影系统对嘉鱼市全境实施影像地面分辨率为15厘米的航空摄影。在摄影同时POS按不同频率记录航摄仪的位置和姿态数据,将此数据与两个以上GPS基站同步观测数据或同步精密星历数据联合解算来获得每张像片精确外方位元素数据。

再次,在完成测区航空摄影及后处理解算后,根据POS辅助空三的像控要求,对加密分区实施像片控制测量。

在进行像片控制测量的同时,利用ADS40配套的GPro系统构建项目工

程,下载数据,联合GPS同步观测记录或精密星历数据对POS数据进行联合解算,获取每套扫描线准确的外方位元素,再进行自动点匹配工作,纠正影像得到L1级影像,划分加密分区,制作像控片实施像控测量,利用Orima 软件完成空三加密,在空三加密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后利用LPS或我公司自主开发的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采集和编辑地形特征点、特征线和高程数据,构TIN和质检,生成DEM数据;同时利用自主研发的匀光软件Geodoging对L1级像片进行匀光;利用DEM数据对匀光后的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勾绘航带拼接线完成影像拼接,按成果分幅和挂图要求完成裁图,再次利用LPS或公司自主开发的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数据生产,制作数字线划图。

1.1.2不含惯导的DMC技术路线

航摄外业采用数码相机DMC对全摄区进行数码航空摄影。

除航空摄影工作外,成图部分采用航测法与全野外实测相结合的作业方法进行。

航测法是指先航摄并采用先进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DLG数据生产;再通过全野外实测法利用先进的实时RTK GPS测量定位以及全站仪对新增地物和立体模型不清晰地物以及高程注记点等进行全野外实测形成DLG数据。即航空摄影、基础控制测量、像片控制测量、空三加密工作结束后在MicroStation制图软件平台上利用美国Intergraph公司的SSK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全要素数据采集,并按制定好的线型库、符号库对全要素地形图进行初编、回放。全野外实测隐蔽地物工作底图,外业利用初编回放的全要素工作底图(DLG线划图)进行全要素野外调绘,并对隐蔽和新增地物如房屋、地名、城市设施等进行全野外采集,同时为了保证高程精度应全野外实测铺装路面和平坦区域内的高程注记点,然后依此为基础在MicroStation制图软件平台或对采集获取的DGN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在

AutoCAD2000软件平台上进行DLG数据精编,并按本工程执行的相关技术标准对1:2000矢量地形图数据标准要求进行分层、分色、附加相应属性代码等。编辑结束后再回放线划地形图进行野外全面巡视检查与精度检测并进行修改,以确保DLG图形数据的正确性和数学精度。

1.1.3传统彩色胶片相机技术路线

航摄外业采用常规相机RC30使用彩色胶片对全摄区进行航空摄影。

除航空摄影工作外,成图部分采用航测法与全野外实测相结合的作业方法进行。

1.1.4作业流程

说明:蓝色虚线框内为ADS40航摄方案所需的流程。

1.2技术方案

1.2.1主要工作内容

1、获取嘉鱼市市域范围内约1000平方公里(预计约1300平方公里)真彩色数码航片。

2、嘉鱼市市域范围内约1000平方公里1:2000数字高程模型(DEM)生产。

3、嘉鱼市市域范围内约1000平方公里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生产。

4、嘉鱼市市域范围内约1000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

1.2.2技术依据

1.2.3测区概况

1.2.3.1地理位置及地貌气候特征

嘉鱼市位于东经113°39’-114°22’,北纬29°48’-30°19’,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北与武汉接壤,离武汉仅80公里,南近洞庭岳阳,东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西与荆州洪湖隔江相望。县境地形狭长,全境长85公里,宽5.7—17.9公里,总面积101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1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5平方公里。

嘉鱼市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度较大、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境内平原与丘岗气候亦无明显区别。全县年平均气温17.0℃。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4.5℃,极端最低气温-12℃;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气温29.2℃,极端最高气温40.2℃。无霜期初日3月13—16日,终日11月16—28日,全年无霜期249-262天。因受幕阜山脉的阻隔,冬、春季冷暖气流交汇于长江流域,冬季气温下降慢、早春回温快,农业界限温度(稳定通过5℃的持续期)平均初日在2月27日,

终日在12月10日,具有一些既不同于南方,也不同于北方的气候特点。全市年均降水量为1370mm,主要特点是时空不匀,年际变化大,旱涝变幻异常。量大时达1812mm,量小时849mm,相差963mm。2-6月属偏涝季节,7-10月属偏旱季节。

1.2.3.2测区范围

测区范围示意图如下:

备注:测区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图中红色阴影部分)

1.2.3.3困难等级

从气候条件、空域条件、地形地貌条件等综合分析,该地区属航空摄影二类区域。

1.2.4成图规格

1)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3度分带,中央子午线为东

经114度;

2)高程基准: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3)DOM成图比例尺1:2000;

4)图幅分幅、图名及编号:影像图采用50cmX50cm正方形标准分幅,

图幅号按西南角坐标编号;以图内显著地理或单位名称做该图图名。

5)正射影像图整饰:正射影像图整饰均按相应图式执行,图幅的右上

角加注“秘密”字样、东图廓下边加注“嘉鱼市国土资源局”字样、西图

廓下边加注生产单位名称;

1.2.5航空摄影

1.2.5.1使用设备

1)航摄飞机:Y-5飞机

该机是小型涡轮单螺旋桨双翼飞机,最高升限3800 米,最大巡航速度180公里/小时,最小地速可低于100公里/小时,飞机姿态保持由先进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与相机陀螺平台共同承担,在航迹修正,飞机的俯仰、横滚与侧滚的控制方面均能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2)航摄仪:

Intergraph的DMC

该相机是美国Intergraph公司生产的全波段数字航摄仪,该相机基于

CCD面阵的模块化设计,具有非常

高的内部稳定性,以达到在几何和辐

射两方面的高分辨率和用户化最佳

系统性能。

该相机共由八个探测器(镜头)

组成,中间四个7K×4K的面阵全色组合镜头构成一个13.5K×8K的大面阵,获得全色影像;四个角镜头构成RGB(红绿蓝)和彩红外四个波段影像,以与全色影像进行彩色合成,多光谱彩色合成影像的地面覆盖范围与全色影像覆盖范围完全相同。数据处理后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类型的文件格式,即全色、彩色(RGB模式)和彩红外格式,这三种文件格式都是高分辨率(7860×13824)输出的。由于其结构采

用了13.5K×8K面阵形式的中心投影,其摄影成果与光学航摄成果在应用上完全相同。

该相机还具有自动像移补偿装置(FMC),这种全电子FMC和每像素12比特的辐射分辨率设计获得的影像质量大大优于胶片扫描影像,先进的全电子FMC技术、高精密度光学系统的结合,使得DMC最高可以达到4厘米的地面分辨率。同时该相机还配备了稳定的T-AS陀螺平台,它可以将飞机的俯仰、侧滚和旋偏等情况进行校正,先进的陀螺仪技术、动态控制组件技术、防震技术以及改良的垂直稳定技术都确保了DMC能够拍摄出高品质的图像。

该相机的数据在线存储性能尤为优越,当相机在高辐射分辨率(12bit)、四频段彩色模型工作状况下,DMC相机系统每2.3秒得到一幅260M原始RAW图像。因此,控制电路需要一个特殊的高速数据传输和存储设计,它由三个基于PC完整的PCI总线并行操作,相机模块得到的图像数据,通过各自独立的光纤从CPU传送到可插拔的移动硬盘,每个硬盘的容量为280G,

能提供带有三个并行的光纤通道的总容量为840G的存储能力。DMC一次运行能拍摄并存储2000张以上照片,这相当于传统相机3桶120米胶卷。另外,可移动硬盘在运行中可更换,这样又进一步提高了图像存储空间。

该相机光学性能也很突出。光学镜头由世界著名的光学仪器公司卡尔蔡司为DMC量身定做的,它具有最小的畸变、较大的光圈(f/4)、高分辨率,同质的视场响应等特点。由于相机使用各自的镜头,全色波段和彩色波段镜头特性尽可能一致,这种设计使得多个较小的相机拍摄的带有重叠的图像的光学特性要比大孔径的单个镜头还要高。

DMC选用的面阵CCD成像器件,具有高光学感受品质,它的像元尺寸是12 um*12 um,并提供高线性动态范围的辐射分辨率(12bit)。该CCD 具有四个角并行输出信号的能力,这种输出能力对提高信噪比和每2.3秒完成一幅图像的重复输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Leica的ADS40

ADS40采用高分辨率线阵列CCD元件为探测器件,镜头采用中心垂直

投影设计,焦平面的2个全色波段和1个绿色波段阵列构成了对地面的前视、下视和后视成像格局,所有目标在3个扫描条带分别记录,能直接生成3对立体像对;R、B和近红外波段阵列安置在下视和后视位置,通过三色分色镜记录目标的多光谱信息,能够通过Gpro软件融合生成真彩色影像。航空摄影时,传感器采用推扫式成像原理,8个通道同时对地面连续采样,同时获取目标的多波段影像,飞行期间影像数据、GPS 接收机产生的2Hz定位数据、IMU产生的200Hz定位和姿态数据以及其它管理数据以特定的格式记录在MMS中,整个系统呈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特性。

ADS40由传感器头SH41、控制单元CU40、机载大容量存储器MM40、操作界面OI40、界面支架IS40、领航指示器GI40、领航控制器OC50、陀螺稳定平台PA V30、Pos系统、GPS天线等部件组成(实物图如图所示)。

实物图

3)DMC/ADS40数据处理服务器

由于DMC/ADS40数字航摄系统是由多个面阵/线阵的CCD探测器(镜

头)组成的,所获取的影像数据容量较大,需要在高档次的服务器中经利用其固有的DPPS(DMC用)/GPRO(ADS40用)软件配合高配置的服务器进行影像数据辐射和几何后处理。辐射处理以补偿由于温度、光圈和其他辐射所造成的缺陷,几何处理以修正镜头畸变和倾斜,最终达到无缺陷的一组合成影像数据。

4)影像数据输出设备

美国HP公司的HP5500彩色喷墨打印机。

1.2.5.2航线设计

由于国内还没有关于数码航空摄影的技术设计规范,DMC/ADS40的数码相机的具体参数指标和地形特征,参照现行的航空摄影技术规范,按下述原则作技术设计:

1)根据本项目招标文件划定的摄区范围,依据规范的要求及测区地形特

征的实际情况进行摄影分区的划分,然后在分区基准面高程的基础

上进行航线设计;

2)航摄分区:按照现行规范要求划分航摄分区,并尽量使分区内地形、类型基本保持一致;

3)航线按常规方法敷设,平行于摄区边界线的首末边缘航线应敷设在摄区边界线外,确保摄区边界覆盖不少于50%像幅,极个别的部分不少于30%像幅;

4)基线保证:航向超出范围不少于2条基线;

5)航高:摄影时同一航线上相邻像片的航高差不得大于30米;同一航线上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差不得大于50米;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得大于5%;

6)航线的弯曲度:航线弯曲度不大于3%;

7)相邻分区之间,航向各自超出分区界限2条基线,旁向确保各自满幅;

8)航空摄影像片按照5cm的地面分辨率进行技术设计。

9)航片重叠度:像片航向重叠度设计一般为60%~65%,最大不超过

75%,最小不少于56%,像片旁向重叠度设计一般为30%~35%,

最小不少于13%;

10)倾角:航摄仪瞬时曝光的倾角一般不大于2°,个别最大不得超过4°。

整个项目的航摄平均倾角不超过1°;

11)摄影条件:航摄应选择在最有利的气象条件,既要保证足够的光照,

又要避免过大的阴影,摄影时间应安排在上午10:00至下午2:00期

间,太阳的高度角不小于30度。

1.2.5.2.1摄区范围

航摄范围示意图如下:

备注:同种红色框线范围,约1300平方公里。

1.2.5.2.2航摄分区

根据对测区范围的地形的分析,以及Pos系统的实际时间要求,嘉鱼市全测区不需分区。

1.2.5.2.3分区设计

1 DMC设计:

2 ADS40设计:

3 RC30设计:

1.2.5.2.4航摄因子表

1.2.5.3各相机参数及优缺点对照表

1.2.5.4飞行质量

1)采用GPS按设计航迹坐标导航、实施定点曝光。

2)航线按常规方法敷设,利用相机配套任务设计软件

ISMP(DMC/RC30使用)、FPES(ADS40/RC30使用)对每个分区进

行航线设计,确保摄区边界实际覆盖不少于像幅的50%(个别部分

不少于30%)。在便于施测像片控制点及不影响内业正常加密时,旁

向超出摄区边界线不少于像幅的13%,可视为合格。

3)分区边界覆盖应满足分区间各自满幅的要求。

4)旋偏角一般不大于12°,在确保航向、旁向重叠度仍能符合规范要

求的前提下,个别旋偏角允许最大不超过25°。

1.2.5.5影像质量

1)影像质量特别强调影像清晰,反差适中,颜色饱和,色彩鲜明,色

调一致,能辨别与数字影像分辨率一致的细小地物影像。

2)采用高精度数字航摄仪DMC/ADS40时,其每个镜头均具有12Bit

的辐射分辨率,完全可以保证其影像的灰雾度、反差等。采用常规

彩色胶片相机时,必须保证良好的航摄天气,确保在没有云影、雾、

霾的碧空天气进行航摄。

1.2.5.6补摄与重摄

1)航摄过程中出现的绝对漏洞、相对漏洞、GPS的连续失锁及其它严

重缺陷必须及时补摄。

2)航摄中出现的绝对漏洞和相对漏洞,按照原设计航迹补摄。

3)漏洞补摄必须按原设计航迹进行。由于本次采用定点曝光,可以只

对漏洞处按原定点坐标前后至少连续补摄三张以上相片。应采用同

一主距的航摄仪进行补摄。

4)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利用飞机或无人机等航空器进行摄影测量的技术。它可以通过获取航空影像和航空数据来制作数字地图、三维模型、测量地形高程等应用。本文将从设计书的角度,介绍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流程、设计要点和设计案例。 一、设计流程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流程包括摄影计划、航空摄影、后处理和产品制作四个阶段。 1. 摄影计划阶段 摄影计划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第一步。在该阶段,需要确定摄影区域、摄影高度、摄影角度、航线布局、相机参数、控制点等。摄影计划应考虑到地形地貌、光照条件、数据精度等因素,以确保航空摄影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2. 航空摄影阶段 航空摄影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核心步骤。在该阶段,需要根据摄影计划,搭载相机进行航空摄影。航空摄影可以采用全色相机、多光谱相机、高光谱相机等不同类型的相机。为了保证摄影数据的质量,需要选择适当的相机,并确保相机的曝光、焦距、感

光度等参数设置正确。 3. 后处理阶段 后处理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重要步骤。在该阶段,需要对航空影像和航空数据进行校正、配准、三维重建、高程测量等处理。后处理可以采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三维建模软件、遥感软件等不同类型的软件。为了保证后处理结果的精度,需要选择适当的软件,并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4. 产品制作阶段 产品制作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最后一步。在该阶段,需要根据后处理结果,制作数字地图、三维模型、高程模型等产品。产品制作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三维可视化软件、CAD软件等不同类型的软件。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精度,需要选择适当的软件,并确保产品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二、设计要点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要点包括相机选择、航线布局、控制点设置、后处理流程等。 1. 相机选择 相机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核心设备之一。在相机选择时,需要考

航空摄影测量的技术流程

嘉鱼市国土资源局航空摄影测量及DEM、DOM、DLG生产项目 技术文件 [航空摄影部分]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

目录 1 航摄技术文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技术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1 含惯导的ADS40技术路线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2 不含惯导的DMC技术路线.....................................................................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3 传统彩色胶片相机技术路线....................................................................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4 作业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技术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1 主要工作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2 技术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3 测区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4 成图规格....................................................................................................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5 航空摄影........................................................................................................ 错误!未指定书签。1航摄技术文件 1.1技术说明 1.1.1含惯导的ADS40技术路线 ADS40是由全球著名的摄影测量公司徕卡公司开发的线阵列推扫式摄影系统,它高度集成了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测量单元(IMU),其中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与地面基站GPS或精密星历数据联合解算后能够

航空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介绍

航空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介绍 在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下,航空摄影测量成为了一种高效、快速、精确的测量 手段。它通过利用航拍图像和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大范围地表信息,对于地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那么,航空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呢?下面将不按照传统的描述格式,以故事的方式来展开介绍。 故事开始于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天空湛蓝如洗。在某地某市的航空摄测公司,吴工程师和李经理正在商讨这次任务的方案。这次任务是为一家国际知名的建筑公司提供城市三维模型数据,为他们的规划设计提供支持。 吴工程师和李经理首先深入分析了任务的目标范围和要求。经过初步研究,他 们发现了几个关键问题:首先,要获取高质量的航拍图像,以满足后续三维模型的建立需求;其次,要明确测量的精度要求,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最后,要协调好各个环节,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经过深入的讨论后,吴工程师和李经理商定了整个任务的详细流程。首先, 他们需要确定起飞点和降落点,选取适当的无人机进行航拍。毕竟,无人机已成为了现代航空摄影测量的主要工具之一。在选择无人机之后,他们还需要进行飞行计划的制定,确定航拍的航线和高度。 当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吴工程师和李经理带领着团队来到了现场。在航拍的 过程中,他们需要确保飞行的安全性和飞行轨迹的准确性,以确保航拍图像的质量。此时,吴工程师恍然大悟,急忙打开了他的手机,通过航拍图像的实时传输功能,实时查看飞行效果,并对图像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估。 回到公司后,吴工程师和李经理带着大批的航拍图像开始进行数据处理的工作。首先,他们进行了图像的预处理,包括去除图像中的噪点、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等。然后,他们使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的算法,对航拍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和图像匹配,以获取图像的相对定位信息。

使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步骤

使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步骤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以通过航空摄影设备获取到的空中影像数据,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方法,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数据。本文将为您介绍使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步骤。 一、航空摄影设备的选择 使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航空摄影设备。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航空摄影设备,如无人机、航拍机等。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摄影设备的分辨率、载荷能力、航程等因素,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二、飞行计划与航线规划 在进行航空摄影测量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飞行计划与航线规划。这包括确定拍摄区域的范围,确定起降点、途经点以及高度、速度等参数。同时,还需要考虑天气、飞行规定等因素,以保证飞行安全和影像数据质量。 三、摄影测量数据采集 摄影测量数据的采集是使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关键一步。在航空摄影设备安装完毕后,根据预定的航线进行飞行,通过摄影设备拍摄空中影像数据。在摄影过程中,需要注意航空摄影设备的工作状态,控制好速度和高度,以获得高质量的影像数据。 四、摄影测量数据处理 摄影测量数据采集完毕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处理步骤。首先是对影像数据进行几何校正,消除影像数据中的畸变。然后,进行图像配准,将不同拍摄位置

获取到的影像数据进行拼接,形成连续的图像融合。接着,进行高程数据的提取,通过图像的纹理、纹理杂乱度等特征,获取地表的高程信息。 五、精度评定与分析 在摄影测量数据处理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精度评定与分析。这是为了验证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与实地采集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各种测量参数的误差,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定数据的精度。 六、地理信息数据应用 使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到的地理信息数据可以应用于测绘、地质勘查、城 市规划等领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处理,可以提供详细、准确的空间地理信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决策提供支持。 结语: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测绘技术,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从 航空摄影设备的选择、飞行计划与航线规划、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精度评定与分析以及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使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步骤。通过科学的步骤与方法,我们可以获得高质量、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字数:542字)

掌握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流程与技巧

掌握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流程与技巧 航空摄影测量是一种通过摄影机和航天器从空中拍摄地面物体,利用摄影测量 技术来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方法。它具有快速、高效、广覆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勘测、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领域。本文将介绍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流程与技巧。 一、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流程 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流程包括航摄准备、航摄任务、摄影测量和制图等环节。 1. 航摄准备 航摄准备是保证航空摄影测量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在航摄准备阶段,需 要确定航线、摄影参数和待测区域的特点等。首先,根据需要获取的地理空间信息,确定最佳的航线,以确保相片的覆盖面积和重叠度。其次,根据摄影机的参数、环境条件和预期结果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摄影参数,如焦距、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等。最后,通过地物调查和预分析,了解待测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地物特点,为后续的摄影测量做好准备。 2. 航摄任务 航摄任务是指飞行器按照确定的航线和摄影参数进行航空摄影工作。在航摄任 务中,需要确保摄影机的稳定性和图像的清晰度。飞行器可以是无人机、飞艇、飞机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航天器。在航摄过程中,要注意飞行器的平稳和相片的连续性,避免出现飞机轨迹交叉或遗漏的情况。同时,要控制好飞行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摄影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3. 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是利用航空摄影所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测量和解译的过程。在摄影 测量中,需要进行内定向、外定向和像点坐标的测量等环节。首先,内定向是指通

过摄影参数和气象数据等,对航空摄影影像进行校正,使其符合几何特征的过程。然后,外定向是通过解算飞行器的轨迹和姿态参数,确定每张相片与地面坐标系的空间关系。最后,利用内定向和外定向的参数,通过像点的测量和解算,获得地物在影像上的坐标位置。 4. 制图 制图是利用摄影测量结果,绘制成地图或平面图的过程。在制图过程中,需要 进行地物辨识、地形分析和地貌绘制等环节。首先,地物辨识是根据摄影测量结果和地物特征,对影像进行解译和分类的过程。然后,地形分析是通过高程测量和三维重建,对地形地貌进行分析和绘制的过程。最后,根据实际需要,将摄影测量结果制成地图或平面图,提供给相关领域的决策和应用。 二、航空摄影测量的技巧 除了基本流程外,掌握一些航空摄影测量的技巧对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效率 也十分重要。 1. 摄影参数的选择 摄影参数的选择对于测量精度和影像质量有重要影响。在选择焦距时,要根据 摄影比例尺和待测区域的大小、形态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在选择光圈大小时,要根据光照条件和地物特征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影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在选择快门速度时,要根据飞行速度和地物特征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以避免运动模糊和振动模糊。 2. 外定向参数的精确测量 外定向参数的精确测量对于确定地物在影像上的准确位置至关重要。在外定向 测量中,可以利用GPS和惯性测量等技术手段,获取飞行器的姿态和位置信息。 同时,还可以通过地面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确定飞行器与地面坐标系的空间关系。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外定向参数的精度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摄影测量的结果精度。

测绘技术中的航空摄影测量流程详解

测绘技术中的航空摄影测量流程详解导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测绘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作为测绘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获取、地理空间数据更新等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流程,并探讨其在现代测绘技术中的应用。 概述 航空摄影测量是指利用航空摄影的方法,通过对摄影测量仪的安装和使用,获 取地面目标的影像,进而对地物进行测量与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其流程包括摄影任务准备、飞行与定向、底片的测量与扫描、立体模型的建立与坐标的计算、精度检查及产品制作等多个环节。 航空摄影测量流程详解 一、摄影任务准备 在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前,需要进行周密的任务准备工作。这包括对测区的遥感 图像、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进行分析和调查,确定航线、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参数,并绘制出航摄任务布局图。此外,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摄影机型和摄影仪器,并对其进行校准和检测,以确保摄影的质量和精度。 二、飞行与定向 飞行与定向是航空摄影测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进行飞行任务时,需要 根据摄影任务的布局图进行航线导航和飞行轨迹的确定。同时,还需设置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以确保摄影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航向、姿态、位置等参数测量,以获取准确的航向信息。

三、底片的测量与扫描 完成航摄任务后,需要对航空底片进行测量与扫描。这一步骤是将航拍底片上 的地物特征进行测量和提取,进而建立地物的数学模型。通常采用光学扫描仪对航空底片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取底片上的灰度值和坐标信息。通过校正和配准等过程,将不同底片上的地物特征相对应,建立立体模型。 四、立体模型的建立与坐标的计算 在完成底片的测量与扫描后,需要进行立体模型的建立与坐标的计算。首先, 将不同底片上的像点坐标进行匹配和配准,建立起像对关系。然后,通过三角测量原理,根据像对关系计算出地面上的地物点的立体坐标。最终,根据立体模型和航空摄影测量的原理,计算地物点的地理坐标。 五、精度检查与产品制作 完成立体模型的建立与坐标的计算后,需要进行精度检查与产品制作。这一步 骤包括对航空摄影测量结果的精度进行评定和校正,以及产品的制作和输出。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和比对,检查航摄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并根据需要制作数字地图、三维模型等产品。 结语 航空摄影测量作为现代测绘技术中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对 摄影任务的准备、飞行与定向、底片的测量与扫描、立体模型的建立与坐标的计算、精度检查及产品制作的详细介绍,我们了解到航空摄影测量的全过程,并认识到其在地理信息获取和空间数据更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摄影测量将在未来的测绘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与操作流程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与操作流程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测绘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本文将介绍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利用航空相机从空中对地面进行连续摄影,通过摄影测量原理和技术手段将地物的空间位置、形状和尺寸等信息解译出来。 1. 相对测量原理 航空摄影测量的相对测量原理是基于空中三角测量。相机和地面上的测量点构成了测量三角形,可以利用几何相似关系计算出地面上点的坐标。相机的内外定向元素是实现相对测量的关键参数。 2. 绝对测量原理 航空摄影测量的绝对测量原理是通过在地面上布设控制点,确定摄影基线的平面坐标,以及控制点与像对之间的各向同性比例尺,进而实现对地物的绝对测量。 二、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航摄计划、飞行任务、摄影测量、数据处理和结果生成等环节。 1. 航摄计划 在航摄计划阶段,需要确定航摄区域范围、航摄高程、控制点布设、相机配置等参数。通过现场踏勘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确定合适的摄影比例尺和飞行高度,制定航摄计划。 2. 飞行任务

在飞行任务阶段,需要安排飞行器进行航摄任务。根据航摄计划,确定飞行航线和飞行高度,并确保飞行器的平稳飞行。在飞行过程中,相机进行连续拍摄,从不同角度记录地面情况。 3. 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是航空摄影测量的核心环节。通过将相片进行固定比例缩放,使得相片上的特征点与地面实际特征相对应,再通过相对测量和绝对测量原理,计算出地面点的空间坐标。 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航空摄影测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数字化相片、地面控制点的测量和摄影测量数据的解析,进行数据精度验证和精度改正。然后进行地物边界线提取、地物分类和影像纠正等处理,最终生成地图产品。 5. 结果生成 在结果生成阶段,通过数据处理得到的结果可以用于制图、地形分析和量化分析等应用。根据用户需求,可以生成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产品,提供给各行业和研究机构使用。 三、总结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地理信息获取手段,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调查等领域。本文介绍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包括相对测量原理和绝对测量原理。同时,还介绍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包括航摄计划、飞行任务、摄影测量、数据处理和结果生成。通过了解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为地理信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流程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流程 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测量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测绘、城市规划、土地 利用等领域。而航空摄影测量则是摄影测量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航空摄影方法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大范围地区的测绘和管理。本文将介绍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流程。 首先,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六个主要步骤。第一步是测区准备,包括了选择测区范围、确定航线和飞行高度等。在选择测区范围时,需要考虑目标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测量需求,确保航拍图像能够完整覆盖目标地区。确定航线和飞行高度则需要考虑航空器的性能和测量精度要求等因素。 第二步是飞行任务的准备和执行。在飞行任务的准备过程中,需要确定飞行时间、飞行计划和飞行设备等,确保在飞行过程中可以获取到高质量的图像数据。在飞行执行过程中,则需要根据飞行计划进行航拍,保证航拍图像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第三步是图像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中使用的是航空相机,通 过相机对地面进行航拍,获取原始图像数据。获取到的图像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和校正,包括去除畸变、提取和改正控制点等。这些处理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为后续的处理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第四步是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匹配。在这一步中,需要使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 觉技术,对航拍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匹配,从而确定不同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位关系。这一步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中的核心步骤,也是实现摄影测量精度的关键。 第五步是三维地物信息的提取和模型构建。利用航空摄影测量的图像数据,可 以通过三角测量、体元法等方法,获取地物的三维信息和模型。这一步可以实现对地表地貌和地物形状等信息的测量和分析,为地理测绘和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基本流程与数据处理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基本流程与数据处理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指利用航空摄影测量设备进行遥感影像获取和数据处理的 一种技术。它通过航空摄影设备高空拍摄,获取大面积地物信息,为地质勘探、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领域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将介绍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基本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前摄飞行、影像获取和 数据处理。 第一步是前摄飞行。在进行航空摄影测量之前,需要进行合理的前摄飞行计划。这包括确定飞行高度、航线、目标区域等。飞行高度的选择要考虑地面分辨率的要求,以及避免地形障碍和空域的限制。同时,航线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目标区域的特点,尽可能覆盖整个区域,获得具有完整信息的影像。 第二步是影像获取。在飞行过程中,航空摄影测量设备会进行连续的拍摄,获 取大量遥感影像。这些影像可以是黑白的,也可以是彩色的。影像的获取方式可以是相机直接拍摄,也可以是激光雷达扫描获取。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进行多光谱、超光谱等其他形式的影像获取。在拍摄过程中,需要进行精密定位和导航,确保影像的空间准确性。 第三步是数据处理。在完成影像获取之后,需要对影像进行处理,提取有用的 信息。数据处理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首先是影像的几何纠正。由于航空摄影过程中存在拍摄条件、摄影设备等因素 的影响,获取的影像可能存在畸变。因此,需要对影像进行几何纠正,使其与现实世界一致。几何纠正可以通过飞行定位数据、地面控制点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来完成。 其次是影像的配准和匹配。在影像处理中,往往需要将多幅影像配准起来,以 形成连续的覆盖区域。配准可以通过地面控制点、影像特征点等来完成。匹配则是指在配准后,通过特定算法对影像进行像素级别的匹配,以获取准确的地物信息。

使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的步骤

使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的步骤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无人机技术的迅猛进步,无人机摄影测量在航空测绘领域逐 渐成为主流。使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可以高效、精确地获取地理空间信息,为城市规划、土地测量、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将介绍使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的步骤,以及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第一步:准备工作 在进行航空摄影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选购合适的无 人机设备。根据测量需求和预算,选择相机性能优良、飞行稳定性好的无人机设备。其次,获取相关的技术资料和软件工具,熟悉操作和处理流程。此外,还应了解飞行规定和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安全地进行航拍活动。 第二步:设定测量任务 根据实际测量需求,确定航空摄影测量的任务范围和目标。首先,确定测区的 范围和边界,进而决定最佳的航线方案。其次,选择合适的航高和航速,根据场地条件和测量精度要求调整参数。最后,确定需要获取的地理信息类型和分辨率,比如地形、建筑物、森林等。 第三步:航点规划 航点规划是航空摄影测量的重要一环。通过航点规划,可以确保无人机在航线 上均衡地获取照片,从而得到覆盖完整且无重叠缺漏的航空影像。使用专业的航空测绘软件,根据设定的任务范围和地理信息类型,自动生成航点和航向,实现自动飞行。 第四步:飞行操作 在进行航空摄影测量之前,需要进行飞行前检查和准备。首先,根据无人机设 备的要求,检查并装载必要的设备,如电池、SD卡等。其次,检查飞行环境和天

气状况,确保飞行安全。最后,进行飞行前的校准和测试,确保无人机设备和导航系统的正常运行。 飞行操作包括起飞、巡航和降落三个阶段。通过设定的航点和航向,无人机按 照预先设定的航线飞行,实时拍摄照片。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注意飞行高度、速度和姿态的稳定性,以及保持安全的飞行距离。飞行操作结束后,及时回收无人机设备,并对航空影像进行备份和保存。 第五步:数据处理 航空摄影测量完成后,需要对获取的航空影像进行数据处理和处理。首先,将 航空影像导入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图像拼接和校正。利用特定的算法和地理参考数据,实现多幅航空影像的拼接和准确校正。其次,进行质量控制和数据评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最后,根据实际测量需求,提取和分析相应的地理信息,如三维模型、高程模型、土地覆盖等。 第六步:应用与成果 航空摄影测量的最终目标是为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利用获取的 地理信息,可以开展城市规划、土地测量、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工作。比如,通过三维模型,可以进行场景模拟和建筑物分析;通过高程模型,可以开展地形分析和水资源管理;通过土地覆盖数据,可以进行植被分析和生态研究。航空摄影测量的应用广泛,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结论 使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是一项高效、精确的地理数据采集方法。通过前 期的准备工作、设定测量任务、航点规划、飞行操作、数据处理以及应用与成果,可以实现高质量的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扩大,相信航空摄影测量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数据处理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数据处理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一项重要的遥感技术,通过航拍图像的获取和处理,可以 获取地表的空间信息,用于地理测绘、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本文将介绍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数据处理的相关内容。 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概述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通过航空器进行摄影测量,获取地球表面的影像数据,并 将其转换为地理坐标系下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这项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对大面积区域进行高精度的测绘和监测。 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中,主要的设备包括航空器、电子相机、惯性测量单元、GPS等。通过航空器进行航拍,将地表的影像数据获取到后,需要进行数据的处 理和解译,以获得准确的地理信息。 二、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 1. 飞行计划制定 在进行航空摄影测量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飞行计划。根据需要测绘的区域面 积和精度要求,确定航拍的起止点、航线间距、航高等参数。同时还需考虑到天气、地形、障碍物等因素,以确保航拍的顺利进行。 2. 航空器准备和布设 在确定好飞行计划后,需要准备航空器,并进行布设。航空器通常采用无人机 或直升机等飞行器。对于无人机,需要安装电子相机和其他测量设备。同时,还需进行飞行器的调试和校准工作,保证其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3. 航拍图像的获取

按照制定的飞行计划,进行航拍图像的获取。在飞行过程中,将航拍设备进行 触发和同步,以保证获取到的图像能够连续并且重叠。通常,航拍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航线的重复飞行,以获取充分的影像数据。 4. 影像的地面控制点的布设 在航拍过程中,还需在地面上布设一定数量的控制点。这些控制点需要具有较 高的精度,通过GPS和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和记录。这些控制点可以用于后期的地 理坐标系转换和精度验证。 5. 航空影像数据的处理 航拍完成后,需要对获取到的航空影像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包括数学推算、几 何畸变校正、坐标转换等步骤。通过这些处理流程,将航空影像数据转换为地理信息数据,以供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三、航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相关技术 航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一系列的算法和技术,以确保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影像配准 航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第一步是影像配准。通过使用控制点的坐标和影像上 的特征点,进行图像的几何校正和配准。这个过程需要运用图像匹配和投影转换等技术来实现。 2. 数学模型建立 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中,需要建立数学模型,以将像素坐标转换为地理坐标。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内外参数模型、相对定向模型和绝对定向模型等。通过这些数学模型,可以将航空影像数据转换为地理空间坐标信息。 3. 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

航测作业技术流程

航测各阶段任务流程 一、前期技术准备 项目合同签订以后,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到测区完成两个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了解甲方需求,完成工程的技术交底。现场进行踏勘,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气候情况、交通状况、地质地貌特点、地物复杂程度等,并和用户进行技术上的沟通,确定所要使用的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投影面高程、高程系统、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规格及图号编排、数据格式等,并询问用户有无规范之外的特殊要求. 第二项任务是收集已有成果及图件,为工程技术设计提供资料。同时向用户收集有关资料:测区基本用图(1:10000、1:50000地形图)测区范围、已有控制点成果(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点之记。随后即可编写技术设计书. 二、航摄技术设计书与航空摄影 有关资料收集到受益后,摄影公司即可编写航摄技术设计书,根据工程任务挑选合适的摄影仪器,按照合同要求选择合适的摄影比例尺对整个测区进行航空摄影,获取合格的航空摄影像片。 三、航测内外业技术设计书 根据现场踏勘及技术沟通情况,并依据合同内容,技术科应尽快编写内、外业技术设计,确定整体施工方案,及时安排外业队外出测区作业,这样才能尽快拿出外业成果,提交内业工序作业,这样也才能够保证工期。应该优先完成外业设计,内业设计在内业开工之前完成即可。 1 / 6

四、航测外业 航测外业主要包括基础控制测量、像片控制测量、像片(纸图)调绘、碎部测量(野外补充测量)。外业成果是整个航测工程的基础资料,外业成果的可靠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设计作业. 1、基础控制测量 一般情况下,测区已有高等级的控制点数量有限,分布也不是很均匀,难以满足航测成图要求,这就要求适当加密一些基础控制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像片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目前基础控制测量主要采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方法或光电测距导线测量。测量完后一定要认真检查原始观测记录手簿,没有错误方可进行计算,一定要确保测量成果的精度合乎规范要求。 2、像片控制测量 像控点包括平高点、平面点、高程点三种。要建立立体模型,必须以像控点为基础,因此像片控制测量是内业采集的重要依据。目前采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GPS快速静态定位法、RTK实时动态定位测量、光电测距导线等方法.检查员应认真检查像控点的选刺质量、整饰质量、记录质量、文字说明是否清楚、各项限差是否超限等。 3、碎部测量 为了保证工期,再调绘之前也可进行碎部测量,主要是对隐蔽地物、被遮挡的地物、新增地物及部分高程注记点的测量.一般情况下,碎部测量和调绘是同时进行的,有时候也和控制测量同时进行. 2 / 6

航空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流程

航空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流程 航空摄影测量是利用航空摄影仪器拍摄航空照片,通过对照片进行测量和解析,从而获取地理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数据的处理流程对于航空摄影测量的结果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航空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流程,包括图像预处理、摄影测量和数据处理三个主要步骤。 一、图像预处理 图像预处理是航空摄影测量中的重要步骤,它对照片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影像 的修复、边缘增强、噪声去除等操作。首先,需要对照片进行几何校正,将影像转化为标准坐标系下的几何图像。然后,对照片进行辐射校正,消除影像中的光照差异。此外,还需要进行噪声去除,以提高影像的质量。 二、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是指根据摄影测量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照片进行测量和解析,获取地 理信息的过程。首先,需要确定照片上的地理控制点,这些控制点具有已知的地理坐标,用于建立影像的空间定位系统。然后,进行影像的信息提取和测量,包括地物边界的提取、地物高度的测量等。最后,通过三维点的测量,建立影像的三维模型。 在摄影测量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航摄测站的外方位元素计算,确定摄影机的姿 态信息,以及摄影机的内方位元素计算,确定摄影机的内部参数。这些参数的计算对于摄影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摄影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出最终的地理信 息结果。首先,需要进行数据的筛选和配准,将不同照片之间的信息进行匹配,确

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然后,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将测量结果转化为地理信息,如地物的面积、高度等。 此外,对于大规模的航空摄影测量数据,还需要进行数据的管理和存储,以便 于后续的使用和管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软件工具,如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等,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总结: 航空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流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对于航空摄影测量的 结果质量至关重要。图像预处理、摄影测量和数据处理是三个主要步骤,其中包括照片的处理、测量和解析,以及最终结果的分析和处理。通过合理的数据处理流程,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地理信息结果,为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有力的支持。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航空摄影测量的流程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航空摄影测量的流程 在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下,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中,利用测绘技术进行航空摄影测量是一项重要且具有广泛应用的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旨在利用航空影像数据,通过测绘技术进行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本文将详细介绍利用测绘技术进行航空摄影测量的流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首先,进行航空摄影测量的流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制定航摄任务、航摄操作和数据获取与处理。 制定航摄任务是指根据实际需求和目标区域的特点,确定航摄的目的、区域和航线。在制定航摄任务时,需要考虑影像的分辨率、航线飞行高度和图像重叠度等因素。通过合理设计航摄任务,可以确保获取到高质量的影像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航摄操作是实施航摄任务的具体过程。在进行航摄操作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航空器和相机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工作状态。同时,还需要精确测定航摄相机的内外方位元素。内方位元素主要包括相机焦距、主距、畸变参数等,外方位元素则针对每张影像确定相机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和姿态。通过精确测定这些参数,可以保证影像的几何精度和空间定位的准确性。 数据获取与处理是航空摄影测量的核心步骤。在数据获取阶段,航空摄影测量系统会自动触发相机进行连续拍摄,并将影像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使用先进的测绘设备和技术,如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以确保航摄数据的精确获取和定位。 数据处理阶段是将获取到的原始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在数据处理中,先进行影像的几何校正,包括内外方位元素的标定和畸变校正等。然后,利用影像匹配和三角测量等方法,对影像进行空间定位和点的三维

航空摄影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航空摄影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航空摄影测绘技术是一门应用科学,利用航空摄影测量仪器和设备,通过航空 摄影获取的数据,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分析,得到地面三维坐标以及地物特征的一种技术。本文将介绍航空摄影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以帮助读者对这项技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一、航空摄影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 航空摄影测绘技术基于摄影测量原理,主要包括影像获取、影像内定向、影像 外定向和三维坐标测量等四个基本原理。 首先是影像获取原理,航空摄影测量仪器和设备通过飞机或其他航空器拍摄地 面影像。这些影像记录了地面上的各种地物特征,包括建筑物、地貌、道路等。 其次是影像内定向原理,通过对影像进行内部几何定向,即确定影像的水平和 垂直位置。这需要根据航空摄影测量仪器的参数和仪器自身的位置、姿态信息进行计算和校正。 第三是影像外定向原理,通过对影像进行外部几何定向,即确定影像在地面上 的位置和方位。这需要利用地面控制点和摄影测量仪器的姿态信息进行计算和校正。 最后是三维坐标测量原理,通过对影像进行几何测量,即测量地面上各个点的 三维坐标。这需要利用摄影测量仪器的参数、控制点的坐标以及影像内外定向的结果,进行像点与地面点之间的对应和计算。 二、航空摄影测绘技术的操作流程 航空摄影测绘技术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任务准备、航摄规划、飞行摄影、后期 处理和成果制图等五个步骤。

首先是任务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明确测绘的目的和需求,确定测区范围、控制点布设方案以及航空器选择等。同时还需要进行调查和研究,收集地面控制点坐标、数字地图和影像数据等前期资料。 第二是航摄规划阶段。根据任务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航摄任务的方案,包括 航摄时间、飞行高度、航线布设以及相机参数等。这个阶段还需要对控制点进行布设,确保后续数据处理的精度和可靠性。 接下来是飞行摄影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搭乘航空器进行飞行,利用航空摄 影测绘仪器进行影像的获取。摄影过程中需要注意航向、高度和相机触发等参数的控制,确保获取的影像质量和内容达到测绘要求。 然后是后期处理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包括影像内定向、影像外定向和三维坐标 测量等过程。通过计算和校正,得到最终的影像内外定向结果和地物三维坐标。一般利用摄影测量软件进行处理,根据软件的要求输入相应的参数和数据。 最后是成果制图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测绘需求和规范,进行地物特征 的提取和制图。根据测绘要求生成数字地图、三维模型或者其他测绘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应用。 总结起来,航空摄影测绘技术基于摄影测量原理,通过影像获取、影像内定向、影像外定向和三维坐标测量等过程,获取地面特征的三维坐标信息。操作流程中包括任务准备、航摄规划、飞行摄影、后期处理和成果制图等步骤。这项技术在测绘、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航空摄影测绘技术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技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无人机航测流程

无人机航测流程 无人机航拍测绘具有精度高、作业效率高、数据分析能力强的特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工测绘的痛点。因此,无人机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那么,先掌握无人机航拍注意要点,才能充分发挥无人机优势,减轻测绘负担。 一、航拍总技术流程 二、航拍测绘各步骤说明 测绘无人机小组航拍小组配备2-3人即可,航拍任务结束后对数据进行快速检查,检查合格后即可带回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工作。 1.飞行准备 飞行前的准备内容包括:选择航拍测绘设备、航线规划涉及、飞行方案涉及(确定航高及飞行速度、重叠度)

2.保持每天的工作日志 记录当天风速、天气、起降坐标等信息,并保存数据供日后参考和分析。 3.建立无线电台和地面站 无线电链路用于地面站和无人机之间的通信。目前,大多数测绘无人机使用无线电链路在无人机与地面站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4.飞行执行 根据制定的分区航摄计划,寻找合适的起飞点,对每块区域进行拍摄采集照片。在设备检查完毕,并确认起飞区域安全后,将无人机解锁起飞。起飞时飞手通过遥控器实时控制飞机,地面站飞控人员通过飞机传输回来的参数观察飞机状态。飞机到达安全高度后由飞手通过遥控器收起起落架,将飞行模式切换为自动任务飞行模式。同时,飞手需通过目视无人机时刻关注飞机的动态,地面站飞控人员留意飞控软件中电池状况、飞行速度、飞行高度、飞行姿态、航线完成情况等,以此保证飞行安全。 5.飞行结束 无人机完成飞行任务后,降落时应确保降落地点安全,避免路人靠近。完成降落后检查相机中的影像数据、飞控系统中的数据是否完整。数据获取完成后,需对获取的影像进行质量检查,对不合格的区域进行补飞,直到获取的影像质量满足要求。 三、无人机航拍影像质量检查方法 1避免无人机航拍影像曝光 影像的曝光过度或不足、影像的重影、散焦与噪点,将严重影响三

航测成图工作流程

航测成图工作流程 近两年来,我国的测绘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由于航测成图速度快,工期周期短,有效的提高了测量的水平,使测量工作效率得以大幅度的提升,测量成本得以有效的降低,同时减少了外业测量的工作量,逐渐被广大测绘单位所采纳。 一、空三加密 航测成图的质量控制主要在内业空三加密阶段,空三加密的精度影响整个成图精度。空三加密是在立体摄影测量中,根据少量的野外控制点,在室内进行控制点加密,求得加密点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减少野外像控点的布设。 目前无人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无人机比较轻巧,受外界环境干扰比较大,导致无人机的 飞行姿态较差,得到的外方位元素精度较低。 2、无人机主要携带的是微单相机,相机的畸变参数比较大, 影响拍摄影像的质量。 这两个因素是空三加密精度影响的主要因素,使用单一的空三加密处理软件,很难是空三加密的精度保证在误差范围内。所以要使用多个空三软件结合处理的方式进行,才能满足空三的精度要求。 经过短期的培训学习,目前宜采用的空三加密流程是: 1、pix4d初步进行空三加密,得到相机的畸变参数和高精 度的外方位元素。 2、PixelGrid软件对原始影像进行去畸变处理。

3、用得到的高精度外方位元素和去除畸变后的影像,在inpho 中进行最后的空三加密 空三精度的评定结果达到:sigma naught值不大于1个像元。二、立体采集 依据空三加密数据成果,导入到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航天远景中,进行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实时核线采样,建立立体模型。空三加密成果精度在立体采集中的体现是使建立的立体模型上下视差为0,如果上下视差过大,需重新进行空三加密。 立体模型所采集的精度主要体现在模型点的采集、模型点位置判读、模型地物要素判读、模型高程点的采集。其采集精度受约与人工作业,对立体模型采集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比较高,要使立体采集的平面高程精度满足测图要求,必须对立体采集人员进行培训。 由于初期立体采集熟练度不够,且立体采集对建筑物多的地方,成图速度较慢,不如直接在正射影像上直接进行描绘。所以现阶段预计的工作模式是用正射影像图描绘建筑物、道路等对高程精度要求低的地物;用航天远景软件立体采集高程点、描绘等高线;这样才能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立体测图的熟练以后,采集的高程精度能达到20-30公分,最高能满足1:1000的测图要求。预计每人每天工作量在0.5平方公里以上,对比传统的全野外数字测图,大大的提高了成图速度。 三、成图编辑整饰 此项工作利用立体采集的三维数据及外业调绘的资料,对地形图进行编辑整饰工作:包括对各个要素相对关系的处理,对外业调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