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对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旨

在帮助学生复和巩固所学内容。

1.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 元素的性质:具有一种组成、一种性质。

- 化合物的性质:具有单一化学组成、特定比例和性质。

- 混合物的性质: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可以分为均匀混合

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2.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 金属的性质:导电、导热、延展、硬度高等,常用于制造工业、建筑等领域。

- 非金属的性质:不导电、不导热、易脆等,常用于绝缘材料、化妆品等领域。

3.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变化过程,包括物质的消失和新物质

的生成。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包括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要素。

4. 氧化与还原反应

-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通常与氧气反应,产生氧

化物。

- 还原反应: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通常与氧气反应,生成氧

化物。

5. 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与还原反应

-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的氧化反应:非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 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生成金属。

- 非金属的还原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生成非金属。

6. 盐和水的形成

-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酸的性质:酸味、蓝红花纸变红、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等。

- 碱的性质:苦味、蓝红花纸变蓝、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等。

7. 金属活动性与电位

- 金属的活动性: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的能力,由活动性序列表

确定。

- 电位:反映金属获得或失去电子的倾向性,与金属活动性相关。

8. 酸、碱、盐的物质和化学式

- 酸的化学式:以H开头的化学式,如HCl、H2SO4等。

- 碱的化学式:以OH结尾的化学式,如NaOH、KOH等。

- 盐的化学式: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如NaCl、CaSO4等。

9. 酸碱盐的应用

- 酸的应用:食品加工、药品生产等领域。

- 碱的应用:肥皂、清洁剂等生产。

- 盐的应用:调味品、食盐等。

以上是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学生提供帮助。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 【盐化学肥料】 一、常见的盐 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实验仪器 三、盐的化学性质 1、盐(可溶)+金属1→金属2+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盐+酸→新盐+新酸 3、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4、、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化学肥料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2、化学肥料(氮肥、钾肥、磷肥) 1)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缺氮:叶黄 a、常用氮肥 尿素CO(NH2)2:含氮量的氮肥(有机物)46.7% b、NH4+的检验 试剂:碱(NaOH、Ca(OH)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NH4NO3+NaOH=NaNO3+NH3↑+H2O c、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2)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叶尖发黄 常用钾肥KCl 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3),呈碱性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 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创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群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群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 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别可浮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璀璨)、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讲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索 普通步骤:提出咨询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办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能够直截了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别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别能用来加热,别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普通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普通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别能直截了当放在托盘上。 普通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别”:①别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别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截了当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别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别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别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4)假如酒精灯在燃烧时别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别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别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

江苏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

江苏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在江苏九年级下册化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化学 知识点。本文将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物质的分类 1. 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可以进一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物质组成的,可以进一步分为均相混 合物和异相混合物。 2.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确定 的比例和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3. 均相混合物和异相混合物 均相混合物是组成混合物的各个物质在微观上能够均匀分布的,例如溶液。异相混合物是组成混合物的各个物质在微观上不能均 匀分布的,例如悬浮液和乳浊液。

二、化学反应 1.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它们的系数。 2. 反应类型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电解反应等。 3. 物质的消耗和生成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可以被完全消耗或部分消耗,生成物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物质。 三、常见元素和化合物 1. 氢气和氧气 氢气是化学式为H2的元素,氧气是化学式为O2的元素。它们可以通过电解水分解得到。

2.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由一份碳与两份氧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O2。它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是燃烧和呼吸等过程的产物。 3. 硫酸 硫酸是由硫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SO4。它具有强酸性,在实验室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四、离子和离子反应 1. 离子和离子化合物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化合物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按吸引力结合而成的物质。 2. 阴离子和阳离子 阴离子带有负电荷,阳离子带有正电荷,它们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 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对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旨 在帮助学生复和巩固所学内容。 1.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 元素的性质:具有一种组成、一种性质。 - 化合物的性质:具有单一化学组成、特定比例和性质。 - 混合物的性质: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可以分为均匀混合 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2.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 金属的性质:导电、导热、延展、硬度高等,常用于制造工业、建筑等领域。 - 非金属的性质:不导电、不导热、易脆等,常用于绝缘材料、化妆品等领域。

3.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变化过程,包括物质的消失和新物质 的生成。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包括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要素。 4. 氧化与还原反应 -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通常与氧气反应,产生氧 化物。 - 还原反应: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通常与氧气反应,生成氧 化物。 5. 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与还原反应 -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的氧化反应:非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 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生成金属。

- 非金属的还原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生成非金属。 6. 盐和水的形成 -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酸的性质:酸味、蓝红花纸变红、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等。 - 碱的性质:苦味、蓝红花纸变蓝、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等。 7. 金属活动性与电位 - 金属的活动性: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的能力,由活动性序列表 确定。 - 电位:反映金属获得或失去电子的倾向性,与金属活动性相关。 8. 酸、碱、盐的物质和化学式 - 酸的化学式:以H开头的化学式,如HCl、H2SO4等。 - 碱的化学式:以OH结尾的化学式,如NaOH、KOH等。

最新苏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知识考点归纳汇总

最新苏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知识考点归纳汇总【酸碱中和反应】 溶液中酸碱度的表示——pH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显酸性、显碱性或中性,指示剂可以判断溶液显酸或碱性,却无法判断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为了能够表示溶液的酸碱强弱程度,常用pH表示。 (2)pH的范围通常是0-14之间 (3)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 PH>7,溶液呈酸性,pH数字越小酸性越强。 PH<7,溶液呈碱性,pH数字越大碱性越强。 注意:pH是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酸性越强,溶液中H+含量越多,pH值越小;碱性越强,溶液中OH-含量越多,pH值越大。 (4)pH的测定方法:测定溶液的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 注意:①不能直接将pH试纸侵入待测溶液中,这样会污染我们的溶液。 ②润湿的pH试纸测得的结果不准确,因为相当于把溶液稀释了。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可将试纸润湿。

③pH测得的数字是正数。 ④通常情况下把pH小于5.6的雨称为酸雨。数值越小,污染越大。 【盐化学肥料】 一、常见的盐 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实验仪器 三、盐的化学性质 1、盐(可溶)+金属1→金属2+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盐+酸→新盐+新酸 3、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

江苏化学九年级知识点总结

江苏化学九年级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涉及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学科,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下是江苏九年级化学课程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1.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学元素的特征是由其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所决定。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的组织形式,通过周期表可以了解到元素的周期性特征和周期趋势。 2. 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涉及到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方法,它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符号和化学计量系数。平衡方程式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在任何一定条件下保持恒定。 3. 酸碱与中性溶液 酸是一种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一种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生成

盐和水。中性溶液的pH值为7,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性 溶液的pH值大于7。 4.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电子的转移,其中一种物质被 氧化而另一种物质被还原。氧化剂是在反应中接受电子的物质, 还原剂是在反应中捐赠电子的物质。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5.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可以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物质,它们可以分解成离子。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导电,因为它们不能分解成离子。电解 质和非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和分子可以通过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的电离方程式表示。 6.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它们通常是固态的,并且在常温下是有光泽的。非金属具有不同程度的导电性、导热 性和延展性,它们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并且在常温下可能 会没有光泽。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 第一章 1.导言:介绍一下化学这门学科 2.变化:①物理:只是形状,状态的改变 ②化学: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会伴随发光发热(完成习题P11,P27习题1,7)①②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①②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3.性质:①物理:色,态,味,熔点,沸点,凝固点,导电性,密度,硬度等 ②化学:发生化学变化时才变现出来的性质 4.实验操作,药剂和仪器使用注意点 (1)三不原则:①不用嘴尝 ②不用手拿 ③不用鼻子闻(招手入鼻法) 节约原则:未说明用量时,按最少量量取,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mL (2)药品的取用 a.固体①粉末:钥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竖②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竖 b.液体 ①大量:直接倾倒②用滴管吸取 c.注意点①瓶盖倒放,防止污染试剂②标签对准手掌心,防止腐蚀标签③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防止液体洒落 (3)仪器使用

a.滴管:吸取或转移少量液体 注意点:①转移时滴管不能碰到容器壁或进去②清洗后橡胶头朝上摆放b.量筒:只能测量液体体积(用途)无0刻度 读数:①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②若仰视,则读数偏大,用时偏少 ③若俯视,则读数偏小,用时偏多 c.酒精灯:用来加热的仪器 三禁止:①禁止用嘴吹,应用灯帽盖灭 ②禁止过火 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火焰①外焰,温度②内焰③焰心 酒精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二,最少不少于三分之一 d.天平①精确到0.1g ②若干燥无腐蚀性,垫滤纸称量 ③若液体或有腐蚀性,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e.试管加热①若固体,试管口向下倾斜45°,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破裂 ②若液体,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一,试管口向上倾斜 d.试管破裂的原因:①未预热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未向下倾斜③试管外壁有水④加热后直接清洗⑤加热后直接放在实验台上⑥试管底部靠在焰芯上 e.试管洗干净的标准: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留下 5.实验P3 (1)碳酸氢铵(NH4HCO3):白色固体

初中九年级苏教版化学知识点

2019年初中九年级苏教版化学知识点 同学们,查字典化学网为您整理了2019年初中九年级苏教版化学知识点,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可燃性、能支持燃烧、能与某物质反应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 弹簧夹。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

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O3。 SO2、CO、N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氧气的性质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2、、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放出热量(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查字典化学网编辑以备借鉴。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2021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2021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兴趣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为了高效地学习化学,学生要努力培养对化学的“好感”。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2021,欢迎查阅! 初三化学知识点 1.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 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2.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3.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4.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5.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设计实验 (1)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

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苏教版

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苏教版 【篇一:盐化学肥料】 一、常见的盐 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实验仪器 三、盐的化学性质 1、盐(可溶)+金属1→金属2+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盐+酸→新盐+新酸 3、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4、、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化学肥料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2、化学肥料(氮肥、钾肥、磷肥)

1)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缺氮:叶黄 a、常用氮肥 尿素CO(NH2)2: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有机物)46.7% b、NH4+的检验 试剂:碱(NaOH、Ca(OH)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NH4NO3+NaOH=NaNO3+NH3↑+H2O c、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2)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叶尖发黄 常用钾肥KCl 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3),呈碱性 K2SO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3)磷肥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常用磷肥磷矿粉Ca3(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中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重过磷酸钙Ca(H2PO4)2如草木灰、熟石灰 4、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 KNO3 NH4H2PO4 (NH4)2HPO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篇二:酸及其性质】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1)跟指示剂反应

苏教版初三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初三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 这篇关于苏教版初三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是查字典化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 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 O2 CO2 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 O2 S 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 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 ==AB 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P23 问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 (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 2、空气的成分: N2 :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初三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三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导读:本文初三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苏科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 考试要求:认识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 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能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考点一、酸碱指示剂 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3、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溶液的反应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本身 紫色 无色 酸溶液

变为红色 无色 碱溶液 变为蓝色 变为红色 考点二、常见的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 特性 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脱水性 腐蚀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胃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注意:①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②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 ③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④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⑤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⑥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3%—5% 的碳酸氢钠溶液。 ⑦稀盐酸不具有挥发性;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 2、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T盐+氢气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 CuO+2HClCuCl2+3H2O H2SO4+MgMgSO4+H2 f 2HCI+MgMgCI2+H2 f 3H2SO4+2AIAI2(SO4)3+3H2 f 6HCI+2AI2AICI3+3H2 f

九年级苏科版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苏科版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复习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炭)黑,活性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 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 沉淀,则含有NaCl。 五、初中化学之三

九年级苏科版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复习 根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复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洁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洁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拟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响根本类型: ①化合反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响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响: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响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响: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响,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响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响: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 如:AB + CD = AD + CB 19、复原反响:在反响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响(不属于化学的根本反响类型) 氧化反响: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响(不属于化学的根本反响类型) 缓慢氧化:进展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发觉的氧化反响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响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响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响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管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苏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一:九年级苏科版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复习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 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炭)黑,活性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 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 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