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初三初中化学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化学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化学专题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1)保温瓶胆壁上的金属是 ,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______ ;(2) 在某些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铝粉可以有效防止锈蚀,由此可知“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原因是

2.钙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 (1)X 的值是 ,钙原子容易 电子形成离子。

(2)下列微粒中_______与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填序号)

(3)小明每天需服用2片钙片,每片含碳酸钙0.75g ,则小明每天从钙片中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 g 。 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2周期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 。 表中X= ,从分类上看它属于 元素。

4.(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化石燃料属于清洁能源 C .汽油、柴油等产品可从石油中提取 D .化石燃料都是混合物 (2)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 、 。 (3)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 (至少填两种)。

5.根据下列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装置Ⅰ在实验中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在化学实验中,对装置稍加改装或采用不同的组合时,就能完成多种实验。如将装置Ⅱ改为Ⅳ后,可以顺利进行草酸受热扫解的实验。

草酸是一种有机物,常温时为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加热时易分解。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2O 2==H 2O+CO 2+CO

根据改进后图Ⅳ所示实验装置推测草酸还具有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____。

(3)现将装置Ⅳ与装置Ⅲ相连,对草酸受热分解后所得产物的组成和性质进行探究。实验开始前E 中左右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①装置Ⅲ中A 可用于收集反应生成的水,还具有________的作用;

②实验过程中,D 中一直无明显现象,E 中球容器内液面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6.在清洗餐具时常加入少量洗涤剂,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功能;碱性洗发水易去油污,但对头发有损坏,于是人们通常用洗发水洗净头发后,再用护发素护理,由此可知护发素的PH_______7。(填“>”、“<”或“=”)

7.如图,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 盛有CO 2、O 2、H 2中的一种,集气瓶B 盛有这三种气体中的另一种。小刚和小强想对瓶中气体进行探究。

(1)他们由放置方法判断, A 瓶中的气体是______;

(2)小刚和小强分别设计如下探究方案,都能确定B 瓶气体是余下两种气体中的哪一种。 ①小刚的方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 瓶中,观察现象。 按小刚方案实验时,若木条复燃,则B 瓶中的气体是 ;

②小强的方案:将一种碱溶液倒入B 瓶中,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发生明显变化。 小强所选的碱溶液是 。

8.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左下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

或中子质量的,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若用r 、m 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

(1)m(Na) ▲ m(Na +); (2)r(Cl) ▲ r(Cl -

);

(3)r(Na) ▲ r(C1); (4)r(Na +) ▲ r(Cl -

)。

9.小刚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 、B )。

(1)他取适量A 、B 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人适量Na 2CO 3,溶液,观察到A 溶液中产生无色气泡,则A 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另取适量A 、B 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CuSO 4溶液,B 溶液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 、B 两种溶液,该试剂是_______。 I.氯化钠溶液 Ⅱ.硫酸钠溶液 Ⅲ.酚酞试液 Ⅳ.硝酸钠溶液

10.某科技活动小组为了制取SO 2,查阅资料发现,产生SO 2的途径很多。在老师指导下,他们根据实验室条件,选取足量锌与适量的浓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Zn+2H 2SO 4(浓)=ZnSO 4+SO 2↑+2H 2O 。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指出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同学们都很好奇,这是什么气体呢?请你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推断此气体可能是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你对物质变化规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11.(1)三支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白色固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钙中的一种,只要加入足量的_____就能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

(2)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②烧碱溶液与酚酞溶液反应。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废液缸中有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请你判断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12.下表列出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 :

液体

雨水

蒸馏水

厨房清洁剂

厕所清洁剂

⑴上述液体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_______;

⑵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厨房清洁剂中加入蒸馏水,厨房清洁剂的P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_______;

⑷厨房清洁剂与厕所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现有粗铜粉末,其中含有少量的铁、锌和金。某活动小组想要测定其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Ⅰ:称取一定质量的粗铜样品,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

步骤Ⅱ:去“步骤Ⅰ”中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到室温后称量;

步骤Ⅲ:根据测得数据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⑴步骤Ⅰ:验证稀盐酸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如果不对滤渣进行洗涤而直接干燥,称量结果将会(填“偏高”或“偏低”)。

⑵“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⑶某同学认为,按以上方案完成“步骤Ⅰ”,在进行“步骤Ⅱ”时,将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再补充适当操作,也可以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补充的操作。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

A.氧气B.氮气C.生石灰D.熟石灰E、食醋 F、干冰 G、不锈钢 H、天然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编号)

⑴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____________;⑵可作燃料的是____________;⑶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

____________;⑷厨房调味品中pH小于7的是__________。

15.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加入熟石灰mg时,

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若改用n 9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7(填“>”、“<”或“=”)。

16.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__________;

(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

__________(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__________,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

2

, 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步骤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A元素常见的原子里不含中子;B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其产物在空气中较多时会导致酸雨现象;C是氧化物中必含的元素;D是一种金属元素,含D元素的某种盐既为人的生理活动所必需,也是厨房里一种重要的调味品。

(1)由上述某几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的酸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一种常见的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上述酸、碱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此原理,人们常在酸性土壤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其酸性,以利于作物生长。

18.用烧杯和试管分别给液体物质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的是__________;要得到干燥的CO

气体应选用浓硫酸和

2

碱石灰中的_____________作干燥剂;过滤时,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________层滤纸一边。

二、简答题

1.老师在讲授“分子和原子”内容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问: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B烧杯的作用是什么?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如图: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甲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产物为乙和丙),乙和丙之间可互相转化,请任选其中一个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2)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质。

(3)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某课外小组探究用氧化铁炼铁,他们设计的装置如图:

(1)请写出图中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证明反应产物中有铁粉?为防止污染环境,尾气该怎么处理?

4.为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

(2)

(3)

三、其他

1.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b”的仪器名称分别是_____ 、。

(2)发生装置A与C连接制取氧气,当收集完氧气后,应先,再。

(3)用装置B与连接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 .

(4)实验室可以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反应装置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

本实验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序号),依据是

(5)把25g石灰石样品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生成气体的质量为8.8g。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下列变化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常温下为液态,C、G为单质,医疗上用F来

配制生理盐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 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

②D与E反应生成F和B;

③C与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H或I;

④J和K分别与D反应都生成B、F和I, J中的组成元素比K多一种。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D所属物质类别_____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和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中的变化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5)将等质量的J和K分别加入到足量的D溶液(质量分数都相同)中,比较反应产生I快慢,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__________;

(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

__________(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

口有__________,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

2

, 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

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步骤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

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

2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CO

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

2

与NaOH溶液发

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①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

③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从而也证

明CO

2与NaOH发生了反应。

④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______(填代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强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时,拿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进行如下实验:

(1)取氢氧化钙粉末溶于足量水中,有_______________现象出现,小强判断该药品已变质。(2)小强进一步做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下表:

6.将CO

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观察到CO

2

与NaOH溶液反应的明显外观现象,

并同时利用这一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过程及内容,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整套装置(包括CO

2

及NaOH溶液)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质量为78.2g。

(2)用力推压注射器活塞向密闭的软塑料瓶中注入10mLNaOH 溶液(装置如图乙所示),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置片刻后,将整套装置再次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其质量仍为78.2g ,你对这一结果的解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是:①②

①若采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让化学反应在____________中进行。 ②为进一步证明CO 2与NaOH 溶液确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7.小林在凉拌紫卷心菜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卷心菜变红了,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提出问题] 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实验探究] 取紫卷心菜、牵牛花的花瓣、胡萝卜,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 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到蒸馏水、稀 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有关颜色变化情况如下:

] 58 、 59 的汁液能做酸碱指示剂, 60 的汁液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拓展应用] 小林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来测定某雨水样品的酸碱性,发现牵牛花汁液呈红色。 则该雨水呈 61 性(选填“酸”或“碱”或“中”)。

[反思与评价] 小林发现,上述汁液无法测出溶液的酸碱度,请你告诉他,在实验室测定溶 液的酸碱度常用 62 。

8.小林觉得你很聪明,是他的良师益友,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邀请你与他讨论“食醋在厨房中的妙用”: (1)复习酸的化学性质

程式: 63 。 (2)讨论交流

①小林自豪地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64 元素,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化学性质 65 (填序号“①”、“②”或“③”)。 ②你告诉小林,食醋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呢,如 66 (任写一点食醋在生活中的妙用)。

(3)反思

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67 离子。

9.过碳酸钠(Na 2CO 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 2CO 4 + 4HCl ="====" 4NaCl + 2CO 2↑+ O 2↑+ 2H 2O

【实验装置】

【交流与讨论】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 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 ▲ ; (2)装置③的作用是: ▲ ;

(3)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25 L (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 ),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 ▲ g ;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 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 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填序号) A .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B .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 .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12.5g ,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11.7 g 。则该样品的纯度为 ▲ 。

10.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Na 与CO 2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部分装置如右图所示):向盛有Na 的装置A 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 2,当观察到装置B 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 2,Na 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装置A 中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

【资料卡】

(1)K 、Ca 、Na 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2)钠为银白色金属,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假设1:白色固体含有 ▲ ; 假设2:白色固体含有Na 2O ; 【实验设计】

②取①中少量溶液,加入 ▲

【反思提高】

中燃烧存在多个反应、生成多种物质。请你写出其中生成物仅为一种白色固体与一种黑色固体的反应的Na在CO

2

化学方程式:▲。

11.研究人员提出使用含汽油的混合燃料的方案,以解决汽车尾气的问题。该方案的一种模拟过程如右图所示,常温下,C、D均为气体。

(1)写出C的化学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②:▲;

(3)在模拟转化关系图中,你认为可以循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填字母)

12.图中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圈i中的转化均是分解反应。圈ⅱ中的转化均是化合反应.D和G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组成化合物E和H的元素种类相同。组成化合物F和I的元素种类也相同,A常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

(1)写出化学式:A ▲ B ▲ D ▲

(2)写出H→E+G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G→I的化学方程式:▲

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13.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

4

(1)工业上用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CO和H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得到的CO和

2

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合成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还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H

2

(2)某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了合成气的制备,并设计实验验证合成气的还原性。

的质量比I.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合成气.根据(1)中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合成气中CO和H

2

为▲。

Ⅱ.用合成气还原足量氧化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设计买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通人一段时间合成气。

③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④缓缓通入合成气,加热装置C,使其充分反应。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入合成气至恢复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完善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装置E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

中点燃(点燃前应对气体验纯)。

【进行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①装置C 中出现 ▲ 色物质。 ②称量数据如右表所示。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①甲同学根据装置C 中的现象,认为是合成气中的CO 和H 2还原了CuO 。 .

②乙同学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推测除了CO 和H 2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未反应的CH 4,且CH 4也还原了CuO 。试通过计算说明他的推测依据。 ▲

③丙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⑤中通入的气体会带走装置E 中的部分水蒸气,使实验产生误差。你认为该误差对乙同学的推测结果是否有影响?

▲ (选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对于CH 4是否真的能够还原氧化铜提出了质疑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甲烷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CO 2和H 2O ;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该小组同学拟用纯净的甲烷气体和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①上图装置F 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 。

②上图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 (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实验反思】除了可能是CH 4也还原了CuO 外,出现上表数据关系还可能是因为 ▲ (写出一个原因,并说明理由)。 ▲

14.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 2O 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 ▲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 2CO 3,CO 2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 , H 2O 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 ▲ ,CO 2和H 2O 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 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 2CO 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 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 。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 。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 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 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 ▲ 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 ▲ 的用量。

15.下图A ~F 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1)实验室制备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用的发生装置有: ▲ (选填上图字母序号)。 (2)装置E 或F 相对于装置C 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 。

(3)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 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4)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 等于2。此时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 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pH 为纵坐标,时间s(秒)为横坐标]:

①写出AB 段内有关化学方程式 ▲ , ▲

②写出BC“平台”段化学方程式 ▲ 。 ③CD 段上升的原因是: ▲ 。

16.右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物质a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 (2)物质b 主要成分中阳离子是________;

(3)物质c (C 6H 12O 6)所属类别是________该物质中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写出由CO 2生成物质d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标出物质e 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7.已知:A 、B 、C 、D 、E 、F 六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B 是单质,C 、D 、E 都是氧化物。A 、B 、C 转化为F 的过程较为复杂,F 的成份也较复杂,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红色的固体。试根据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完成下列各题。(题中除反应条件未给出外,反应物和产物均已给出。)

(1)写出F 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E→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19.A ~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和C 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B 为单质,D 为常见的碱,E 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3所示(反应条件、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C 的化学式为______。

(2)E 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⑤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1)小华测得废液的pH 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 试纸测定溶液pH 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____________,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21.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 2O 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 2O 2能跟CO 2反应生成O 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X 表示);它也能跟H 20反应生成02,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2+2H 2O=4NaOH+O 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

(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表明CO 2未被Na 2O 2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 。

③O 2可采用D 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O 2的哪些性质?

④若A 装置产生的CO 2中混有水蒸气,要检验干燥的CO 2能否与Na 2O 2反应生成O 2,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2)为探究X 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

①有同学猜想X 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 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 。

②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X 是Na 2CO 3。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Na 2CO 3性质的探究实验,请根据卷首资料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现 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某同学根据土法制烧碱的原理,在100mL水中徐徐加入一定量的纯碱和熟石灰,充分搅拌后过滤。

(1)该同学对滤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NaOH

假设②:溶质为NaOH、Ca(OH)

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③: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假设③成立

(3)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

),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2

(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 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由此可知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开始小强假设该产物为CaO ,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产物为Ca(OH)2。请解释小强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小强的新假设,并填入下表空格中:

(3)小强通过实验证明了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确有氢氧化钙生成,请写出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强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由此他还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已知A —G 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 、E 、F 为单质,A 、E 为固体,E 为产量最大的金属,C 、F 为气体,反应②为实验室制取C 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G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时,发现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分析讨论】经分析讨论,大家认为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 2、SO 2、SO 3、O 2等气体,经进一步查验后确认没有SO 3、O 2,于是大家决定进一步探究气体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①:产生的气体仅为SO 2;猜想②:产生的气体仅为H 2;你认为猜想③ 。

【查阅资料】 SO 2是一种有毒气体,不能燃烧,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变为无色,是一种主要大气污染物。H 2则不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总会剰余。 【设计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据此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分析与结论】

(1)图中X 为 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 (填①、②、③)正确。 【反思与评价】

(3)与活泼金属和稀硫酸的反应不同,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元素的化合价 。

(4)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在处理图中反应①试管中残液时,应先用水将残液稀释,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5)另有同学认为多余的气体应通入一个装有NaOH 溶液的烧杯中,其原因是 。

26.小丹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从同一卷镁带中剪取相等的两根镁带,分别与室温下H +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观察发现:镁带在稀盐酸中放出气泡的速率明显快于在稀硫酸中放出气泡的速率。 【查阅资料】

1、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其本质是金属单质与H +反应。

2、生产H 2速率主要取决于:①金属的表面积 ②溶液中H +浓度 ③温度等条件。

3、H +的浓度与1L 溶液中H +数目成正比。

4、溶液中除H +外的其它离子可能会影响反应速率。 【提出问题】

①小丹同学在进行上述实验时,控制了镁带与酸反应的哪几个条件?(回答两条即可) ②上述反应中Cl -、SO 42-如何影响反应速率? 【猜想假设】

Ⅰ、 Cl -促进了镁与酸的反应,SO 42-对反应无影响。 Ⅱ、 SO 42-抑制了镁与酸的反应,Cl -对反应无影响。 Ⅲ、 。 请回答问题①,完成猜想Ⅲ。

【实验探究】为了证明猜想,小丹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铝片长度

H +浓度相同反应片刻后添加少产生气泡的速率 结论

是 (化学式)固体。【结论】结论A 为 。

【反思】将试剂B 改用HCl 气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其原因是 。

四、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B .②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 .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 .④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4.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 A .浓硫酸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B .烧碱潮解、变质 C .铝的表面生成致密保护膜 D .钢铁生锈

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

A 、C 、CO 、CO 2、H 2CO 3

B 、CO 、CO 2、

C 、H 2CO 3

C 、CaO 、Ca(OH)2、CaCl 2、CaCO 3

D 、CaCO 3、Ca(OH)2、CaCl 2、CaO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A B C D A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

C .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D .生锈的铁钉与稀盐酸反应

7.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中的KNO3B.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C.用浓硫酸除去CO气体中的水蒸气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8.不需加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钠、硝酸铵、氯化铁三种固体B.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三种气体

C.氯化铵、氢氧化钾、硝酸钠三种溶液D.酒精、汽油、蒸馏水三种液体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

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

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

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法

10.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测溶液pH时,将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测溶液pH时,将待测液滴到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D.用稀硫酸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

11.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12.只用一种下列试剂不能鉴别稀硫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钡三种无色溶液的是()

A.pH试纸B.稀盐酸C.紫色石蕊试液D.碳酸钠溶液

13.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1一、HCO3一B.Na+、Cu2+、OH—

C.Ag+、Cl一、NO3一D.H+、Fe2+、SO42一

15.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

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16.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7.向盛有酚酞和NaOH 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 .稀盐酸 B .锌粒 C .碳酸钠溶液 D .紫色石蕊溶液

1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19.某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甲、乙两种废水。甲废水中主要含有硫酸和硫酸镁;乙废水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其他成分含量很少,可忽略)。为了研究废水处理方案,某活动小组取来一定量该工厂的甲、乙两种废水,在实验室里进行模拟实验。要求不外加其他试剂,使处理后的废水呈中性并回收得到硫酸镁固体。写出实验步骤。 提示:2NaOH+MgSO 4=Na 2SO 4+Mg(OH)2↓

20.以下各图所表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探究水的组成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检验CO 2性质

D .稀释浓硫酸

21.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江苏初三初中化学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化学专题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1)保温瓶胆壁上的金属是 ,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______ ;(2) 在某些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铝粉可以有效防止锈蚀,由此可知“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原因是 2.钙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 (1)X 的值是 ,钙原子容易 电子形成离子。 (2)下列微粒中_______与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填序号) (3)小明每天需服用2片钙片,每片含碳酸钙0.75g ,则小明每天从钙片中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 g 。 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2周期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 。 表中X= ,从分类上看它属于 元素。 4.(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化石燃料属于清洁能源 C .汽油、柴油等产品可从石油中提取 D .化石燃料都是混合物 (2)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 、 。 (3)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 (至少填两种)。 5.根据下列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装置Ⅰ在实验中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在化学实验中,对装置稍加改装或采用不同的组合时,就能完成多种实验。如将装置Ⅱ改为Ⅳ后,可以顺利进行草酸受热扫解的实验。 草酸是一种有机物,常温时为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加热时易分解。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2O 2==H 2O+CO 2+CO 根据改进后图Ⅳ所示实验装置推测草酸还具有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____。

江苏初三初中化学单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化学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日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盛B.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D.物质机械运动的规律 2.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 C.蜡烛燃烧,蜡烛熔化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3.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加热烧杯中液体B.放置洗净的试管C.锌粒放入试管D.嗅闻气体气味 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5.小刚在量取液体时,开始采用俯视读数为15mL,倒出一定量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5 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A.>10 mL B.<10 mL C.=10mL D.无法确定 6.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 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7.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8.下列操作可以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的颜色B.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D.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

江苏初三初中化学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化学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发表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居里夫人C.拉瓦锡D.卢瑟福 2.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A.金刚石B.铜C.食盐D.二氧化碳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B.玉石“变”印章C.水果“变”果汁D.葡萄“变”美酒 4.加热铜绿的实验过程中,下列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样B.装药品C.加热D.熄灭 5.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空隙减小 D.干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6.常州博物馆启用了“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还能用于灯泡填充气B.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C.氮气不能供给呼吸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7.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是我们江苏人,他精确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A.66B.49C.115D.164 8.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书写都正确的是 A.氧化氢H2O B.氯化亚铁Fecl2C.铵气NH3D.氧化镁MgO

9.过滤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况是 10.G20“最忆是杭州”文艺晚会采用LED节能光源,用GaP(磷化镓)作为光源材料,其中P为-3价,则Ga元 素的化合价为 A.-5B.+2C.+3D.+5 11.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产生大量气体,黑色固体逐渐消失 C.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时持续产生大量气体,溶液仍为无色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12.下列应用对比科学思想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设计不正确的是 13.根据分析证明:健康人的头发每克约含铁130mg、锌167~172mg、铝5mg、硼7mg等。这里的铁、锌、铝、硼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一 ),被称为“空气维 14.南山竹海有“天然氧吧”之美誉。竹林里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负氧离子(O 2 一的相对质量是 生素”。O 2 A.31B.32C.32g D.33 1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蜡烛燃烧B.金属器皿的锈蚀 C.动植物的新陈代谢D.食物的腐烂 16.1777年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火空气”和“浊空气”两部分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支持燃烧, 维持生命。下列物质不能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 A.木炭B.石蜡C.酒精D.二氧化碳 17.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 A.缺铁会引起贫血B.缺碘会引起龋齿 C.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D.缺锌会引起发育停滞得侏儒症 18.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如右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2023年江苏常州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23年江苏常州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好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 3.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考试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 r(H)=1 A r(C)=12 A r(N)=14 A r(O)=16 A r(Na)=23 A r(Al)=27 A r(Si)=28 A r(S)=32 A r(Cl)=35.5 A r(Fe)=56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合理利用化学对人类影响的认识不正确 ...的是() A.穿着更舒适 B.粮食更紧缺 C.居住更温馨 D.出行更便捷 2.下列属于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A.水蒸气 B.氢气 C.氧气 D.颗粒物PM2.5 3.同学们收集的下列矿石样品中,主要成分为Fe3O4的是() A.赤铁矿 B.磁铁矿 C.孔雀石 D.铝土矿 4.下列产品不是 ..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制造与合成的是() A.天然中草药 B.合成纤维 C.合成橡胶 D.塑料制品 5.以下属于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是() A.用漏勺从锅中捞取小汤圆 B.用武德合金做电路保险丝 C.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D.用盐酸去除铁架台上铁锈 6.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元素列为每日膳食营养素。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 B.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硒的核内质子数为78.96 D.摄入过量的硒可以防癌 7.被毛主席誉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范旭东先生在1930年利用纯碱和熟石灰进行规模化生产烧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溶液呈中性 B.熟石灰遇酸会吸热 C.烧碱又称苛性钠 D.烧碱不具有腐蚀性 8.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物质世界构成规律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生提出了原子学说 B.道尔顿确认原子内部有电子 C.拉瓦锡研究出原子结构 D.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化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该技术有助于推进“碳中和” B. 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燃烧产物无污染 C. 建造潜水器外壳所使用的钛合金,具有强度高、硬度大等特点 D. 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与利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2.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 A. 硫粉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氧化镁 C. 干冰放置在空气中有白雾出现 D. 铜片加入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出现 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用氢氧化钠溶液治疗胃酸过多 C. 用浓硫酸作食品干燥剂 D. 用自来水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4.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搅拌或加热的方法能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B. 4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g C. 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D. 将硝酸钾溶液由40℃降温至20℃,不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5.学习化学应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质量会减小 B. 铝在空气中会生成氧化铝膜 C. 硬水煮沸后导电能力通常会增强 D. 空气液化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6.如图所示,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表的正负 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即可构成化学电池。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 该装置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B. 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变小 C. 实验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 D. 涉及的反应为Zn+CuSO4=Cu+ZnSO4 7.化学实验操作要科学规范。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内预先装入少量水 B. 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D. 测定肥皂水的酸碱度,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8.生活中常对一些场所进行消毒以保障人体健康。下列几种消毒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氯(ClO2)由1个氯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B. 次氯酸钙[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正丙醇(C3H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 过氧乙酸(C2H4O3)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向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 B验证纸张中含有碳元素将纸张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证明白醋显酸性向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检验面包中是否含有淀粉向面包表面滴加碘水 A. A B. B C. C D. D 10.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 之间的一步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 标出)。其中,A通常为气体,B俗称纯碱,C是大理石的主要 成分,E是一种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22-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

选择题 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环保主题社会教育活动。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B.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C.使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答案】A 【解析】 A、垃圾分类处理是正确的,但是露天焚烧会导致空气的污染,故A 做法错误 B、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节约用水,符合环保; C、使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符合环保;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符合环保。 故选:A。

选择题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下列容器内盛有不同的物质,其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氢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氧气和臭氧是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过氧化氢和水是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洗洁精和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

C.金刚石、石墨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消防员利用风力灭火机喷出高速空气流将森林大火吹灭,其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答案】D 【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故说法错误; B、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但是原理不相同,洗洁精除去油污是乳化作用,汽油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够溶解油污的原理,故说法错误;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选项说法错误; D、高速空气流能够带走大量的热,可以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选择题 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江苏省启东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下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图2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所得液体的pH大于7 C.图3、图4实验中固体药品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 D.图3、图4实验加入适量水后所得液体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 解析:C A、图4氢氧化钠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图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pH小于7,故错误; C、图3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图4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故正确; D、图3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图4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故错误; 故选:C。 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 A.熟石灰氧化钙CaO B.铁锈氢氧化铁Fe(OH)3 C.食盐氯化钠NaCl D.烧碱碳酸钠Na2CO3C 解析:C 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此选项符合题意; 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进行化学实验时非常容易出事故,所以我们在操作过程中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倾倒液体 C.闻气体的气味D.稀释浓硫酸D 解析:D A、气密性检查,将导气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好,A正确。 B、倾倒液体,瓶塞倒放,防止药品污染,掌心对标签防止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防止液体飞溅,B正确。 C、用扇闻法闻气体气味,不能直接闻药品气味,C正确。 D、浓硫酸稀释,把浓硫酸加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D错误。 故选:D。 4.1839年虎门销烟采用的方法是:在海边挖池,放入烟土,引入海水浸泡,投入石灰,石灰遇水沸腾,烟土溶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会放出热量 C.氧化钙可干燥氯化氢气体D.此反应可制备氢氧化钙C 解析:C 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发生的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过程中会发出大量的热,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所以不能用氧化钙来干燥氯化氢气体,选项说法错误;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此反应可制备氢氧化钙,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下列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 B.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气球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用天然气做家庭燃料C 解析:C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详解)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中华文学源远流长。下列词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清风徐来B.水落石出C.伐薪烧炭D.愚公移山2.(2分)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属于有机物。青蒿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C B.Ca C.Mg D.Fe 3.(2分)去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这离不开各种化肥的合理使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KNO3B.K2SO4C.Ca3(PO4)2D.CO(NH2)2 4.(2分)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下列早餐富含蛋白质的是()A.稀饭B.馒头C.牛奶D.玉米 5.(2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空气B.水蒸气C.氧气D.天然气 6.(2分)滑雪运动可锻炼平衡力和意志力。滑雪板中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属于()A.天然材料B.复合材料C.金属材料D.非金属材料7.(2分)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该过程体现了金属的性质是() 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耐酸性 8.(2分)革命先烈方志敏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给党组织传递情报,下列溶液能使字迹显示的是() A.碘酒B.盐酸C.盐水D.糖水 9.(2分)干冰可用于疫苗等特殊药品的低温运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由水分子构成 B.构成干冰的微粒静止不动 C.构成干冰的微粒间无间隙 D.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10.(2分)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下列使用胶头滴管的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酚酞B.取用盐酸 C.搅拌溶液D.放置滴管11.(2分)敦煌壁画闻名世界,修复发黑的壁画时发生反应PbS+4H2O2=PbSO4+4X,则X 是() A.H2B.H2O C.H2S D.SO2 12.(2分)合金是由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合形成的“新型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属于纯净物 B.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C.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小 D.废旧合金需回收利用 13.(2分)在催化剂作用下,N2和H2比反应生成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中原子种类不断发生变化 B.过程中H原子数不断减少 C.反应前后分子数未改变 D.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

江苏初三初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化学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干冰B.空气C.自来水D.石灰石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汽油挥发C.石蜡熔化D.煤气燃烧3.下列玻璃仪器中可以直接受热的是 A.烧杯B.试管C.量筒D.锥形瓶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是相同的物质 B.二氧化碳灭火既用到物理性质,也用到化学性质 C.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密度不同而实现的,属于物理变化 D.空气具有自净能力,任意排放废气不会造成污染 5.下列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铜绿遇稀盐酸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白色沉淀D.盐水浸泡过的铁丝露置,表面出现红色6.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7.下列操作顺序不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满氧气后立即取出正方,再盖上毛玻璃片 B.双氧水制取氧气,必须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D.清洗试管等玻璃仪器时,要先清洗外壁,再清洗内壁 8.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5.62g食盐 B.用蜡烛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实验 C.用溶解、过滤等操作可以从高锰酸钾分解后的残余固体中分离出二氧化锰 D.用100mL量筒量取5.8mL蒸馏水 9.下列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预先留少量水,以防止瓶炸裂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倒流 C.蒸发时,必须将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D.过滤时,用玻璃杯在漏斗中不断搅拌以加快过滤速度

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B.金属导电C.汽油挥发D.空气液化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锌B.氮气C.石墨D.氯化钾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水属于纯净物B.长期饮用硬水有利人体健康 C.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排放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4.下列有关“铜绿”性质研究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铜绿”B.点燃酒精灯 C.加热“铜绿”D.加入盐酸 5.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稀硫酸能与纯碱反应 C.浓硫酸稀释后温度降低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质B.向水中加入蔗糖,导电性明显增强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积雪的路而撒食盐、可以促进积雪融化 7.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确的是 A.燃烧都有发光发热现象,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置换反应都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8.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需用多种消毒剂。氯气用于生产含氯消毒剂,氯气与水反应的微

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71:18 D .丙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 9.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于精密电子陶瓷、医药等生产。下图为模拟制备高纯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已知该大理石中杂质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由“酸溶”可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和稀盐酸 B .“除杂”中,氨水只与溶液中的氯化铁反应 C .“转化”发生的主要反应是423234NH CO +CaCl =CaCO +2NH Cl () D .操作a 为组合操作,包含过滤、洗涤、干燥 二、选择题组 江苏省第20届运动会将于2022年8月28日在泰州盛大开幕。届时,泰州将以先进的体育场馆、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可口的特色美食迎接全省运动员和四方宾朋。 10.体育公园建设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玻璃 B .硬铝 C .钢筋混凝土 D .塑料管道 11.下列泰州特产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靖江肉脯 B .泰兴雪梨 C .姜堰大米 D .兴化菜籽油 12.场馆的绿植养护需要多种化学肥料。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NH 4)2SO 4 B .K 2SO 4 C .Ca(H 2PO 4)2 D .KNO 3 13.体育馆屋面铺装了锰镁合金板,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下列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蚕丝织布B.谷物酿酒C.烧制瓷器D.冶炼青铜 2.碳单质除了金刚石、石墨、C60外,科学家们还合成了C70、C90、C240等,由此做出如下推测:①同一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其中正确的是() 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3.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用等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4.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点燃 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是SO3 B.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D.X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5.夏季到了,不少人喜饮碳酸饮料.某种碳酸饮料(不含其它酸性物质)中溶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小文同学将2-3滴紫色石蕊溶液滴入少量该碳酸饮料中,然后加热,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先变蓝后变紫B.先变无色后变红 C.先变红后变紫D.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6.下图是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锑原子核外有51个电子 C.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1 D.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1.8g 7.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A.观察水分解的现象B.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探究水分解的条件D.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8.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

江苏九年级化学月考测验(2023年上册)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离出汽油、柴油 B.煤转化为煤气 C.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利用金刚石裁玻璃 【答案】B 【解析】 A、石油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煤碳产生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裁玻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选择题 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 间隔增大 B. 质量增大 C. 体积增大 D. 个数增多 【答案】A 【解析】 此题结合实例考查引起气体压强变化的微观本质。从平原到高原外界压强减小,塑料袋内的压强等于原来的大气压,所以包装袋鼓起,气体分子间隔增大。 选择题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读液体体积 B. 称量固体 C.

过滤D. 加入大理石 【答案】A 【解析】 试题A、读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B、称量固体时应该是左物右砝,而这里放颠倒了;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导流;D、把块状固体放入试管时应该先把试管横放,然后把固体放在试管口,慢慢竖立试管让固体缓缓滑到试管底部,以免击破试管底 选择题 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相关信息,图2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硫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6 B. 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C.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D. 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泰州市二〇二三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化学、物理共 150分钟题号范围:化学1~19;物理 20~48) (化学满分: 60分) 请注意: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 答题卡正面为化学学科的答题范围,反面为物理学科的答题范围。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 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Al—27Si—28S—32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分,共 10分。 1.蜡烛燃烧及产物检验实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石蜡受热熔化 B.石灰水变浑浊 C.火焰上冒黑烟 D.棉质芯线烧焦 2. 磷灰石陶瓷性质优良,可制造人造骨和人造假牙。这里的“磷”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3.某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若只施用一种化肥,应施用的是 A.K₂CO₃ B.CO(NH₂)₂ C.Ca(H₂PO₄)₂ D.KNO₃ 4. 某同学进行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5~7题: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抵消自身产生的CO₂排放,实现CO₂“零排放”。利用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聚合成性能与聚乙烯相似的塑料,由这种塑料制成的薄膜埋在土壤里几天后就会被细菌吞噬掉而降解,既解决了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 5. 塑料属于 A.复合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6. 下列对节能减排的建议可行的是 A.生活垃圾集中焚烧 B .大力推广燃油汽车 C.推广使用光伏发电 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7. 下列不属于CO₂吸收或转化途径的是 A.光合作用 B.加高烟囱 C.聚合成塑料 D.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8. 金纳米粒子可催化某些化学反应,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79 B.金原子的电子数为118 C.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g D.金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9.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仪器没有用到的是 A.漏斗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10.《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 A.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B.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第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 氯气和氨气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数目均没有改变 C.丙物质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1 12.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B. 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常用蒸发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C. 6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 水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 D. 将 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