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理学课堂笔记 复习资料:抗抑郁药抗帕金森药

药理学课堂笔记 复习资料:抗抑郁药抗帕金森药

抗抑郁药和抗帕金森病药

抑郁障碍

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 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与焦虑障碍鉴别(常常共患,诊断优先级不同)

–抑郁核心情绪全面抑制。认知抑制。

–焦虑核心情绪过度紧张。认知歪曲,自寻烦恼,强求。

焦虑障碍临床表现•躯体症状:植物神经系统反应如颜面潮红、出汗、心悸、胸闷、气短、颤抖等。精神/行为症状:紧张恐惧,搓手顿足,坐立不安,来回踱步,并同时有内心紧张不安。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单胺学说与应激学说

抑郁障碍病因----各神经递质假说

抑郁障碍病因----素质-应激假说

其他机制:谷氨酸能神经传递改变;GABA能神经传递减少;异常的昼夜节律;神经甾体合成缺乏;受损的内源性阿片样功能;单胺—乙酰胆碱失衡;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系统和大脑之间的交联

脑内的神经递质

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

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甘氨酸。

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

其他神经递质如组胺、乙酰胆碱。

神经肽如内源性阿片肽、脑啡肽、β-内啡肽、P物质、下丘脑释放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5-羟色胺可以经单胺氧化酶灭活

自身受体介导的负反馈机制

有利于突触间隙单胺递质稳态平衡

自身受体:递质直接激动位于本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受体,对本递质释放产生负或正反馈调节作用。异身受体:递质激动突触前膜受体,调节其他递质的释放。

1.抗抑郁药作用机制

(1)作用于单胺转运体——抑制重摄取(2)作用于MAO——抑制单胺降解(3)作用于突触前膜自身受体——抑制负反馈(4)增强突触受体后信号传导通路

增加单胺在突触间隙浓度→ 增强单胺的突触功能

2.抗抑郁药的分类

单胺再摄取抑制剂

非选择性NE/5-HT再摄取抑制剂——丙米嗪(三环类)

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马普替林(四环类)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非竞争性抑制剂——苯乙肼

竞争性抑制剂——吗氯贝胺

非典型抗抑郁药

α2受体阻断剂——曲唑酮、米氮平

5-HT2受体的阻断剂——曲唑酮、米氮平

3.药物治疗

A级推荐药物(五大类12种):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氮平、米那普仑、安非他酮、阿戈美拉汀

• B级推荐药物: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多塞、丙咪嗪、马普替林、米安色林、曲唑酮、瑞波西汀、噻奈普汀

• C级推荐药物:吗氯贝胺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抗抑郁的首选药物,也是治疗抑郁相关性失眠的首选药物

常用SSRI——“六朵金花”

SSRI的作用靶点并不单一,具有次级药理作用

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

氟西汀又名百忧解

作用机制:选择性抑制5-HT再摄取,使突触间隙5-HT含量升高而达到洽疗目的;

适应于各种类型和不同严重程度的抑郁障碍;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上呼吸道、子宫和脑出血,增加自杀的危险性。

舍曲林(Sertraline)又名左洛复

作用机制:为一种SSRI ,可选择性地抑制5-HT 转运体,阻断突触前膜对于5-HT再摄取,延长和增加5-HT 的作用;

适应老年患者,可用于预防抑郁症复发;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失眠、震颤、头晕、疲劳及激动等。

曲唑酮(Trazodone )又名美时玉

作用机制:本品属四环类非典型抗抑郁药,其抗抑郁作用相似于TCAs 和MAOIs ,能选择性地拮抗5-HT的再摄取,并有微弱的阻止NE再摄取的作用;

可改善睡眠,显著缩短抑郁症患者入睡潜伏期,延长整体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偶见皮肤过敏、视力模糊、便秘、口干、高血压或低血压、心动过速、头晕、头痛、腹痛、恶心、呕吐、肌肉痛、震颤、协同动作障碍。

艾司西酞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在5-HT转运体上有两个结合位点

中心结合域:5-HT结合位点变构结合域:调节中心结合域功能

药物的抗抑郁作用延迟现象

现象1:服药1-2小时内,脑内单胺神经递质升高

现象2:抗抑郁药发挥作用需要持续用药2-3周

现象3:停药,抗抑郁作用可延续

抗抑郁药疗效滞后原因1——自身受体

用药前期:药物抑制转运体,突触间隙单胺递质含量暂时增加,激活负反馈机制,导致突触间隙递质水平上升不明显,持续时间短暂

用药后期:自身受体长期被激活,自身受体表达减少,负反馈效应弱化,递质水平增加

自身受体的脱敏是抗抑郁药起效的关键点

如何解决SSRI疗效滞后问题?

理论推测:SSRI的疗效滞后原因可能是5-HT1受体介导的负反馈。

临床观察: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丁螺环酮增强SSRI的疗效。

解决方案:研制具有5-HT1A受体部分激动作用/拮抗作用的SSRI活性药物。

快速抗抑郁临床效果不佳。但是可以缓解性功能障碍不良反应

抗抑郁药疗效滞后原因2——突触可塑性

抗抑郁药改善前额叶皮层、海马突触可塑性

突触可塑性改善涉及多种蛋白质的合成和结构的重塑,需要时间——疗效滞后

抗抑郁药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

抗帕金森病药

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1.临床表现

运动症状:

运动功能亢奋:静止性震颤(静止时明显,随意活动时减轻,精神紧张时加剧,睡眠时消失)运动功能减退:启动困难、动作迟缓(启动缓慢、面部表情动作少,语言不清,小写症,行走速度变慢)、肌僵直(肢体发硬,肢体颈部躯干弯曲感觉不到明显阻力)

姿势平衡障碍(不易维持平衡,慌张步态,冻结现象)

非运动症状:

感觉障碍:嗅觉减弱、痛觉

睡眠障碍

精神障碍:抑郁、痴呆(情绪低落,焦虑,认知障碍,疲劳感)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病理表现: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

3.生化异常:纹状体多巴胺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

4.纹状体通路对运动的调节

纹状体通路与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有关

纹状体通路调节皮层运动前区活性

(1)直接通路:兴奋皮层作用:目标相关运动发起通过激活多巴胺D1受体

黑质DA能神经元调节纹状体的GABA能神经元

通过D1受体增强直接通路作用:运动精细化调节有利因素

(2)间接通路:抑制皮层作用:目标无关运动的抑制通过D2受体抑制间接通路

D2受体作用1:弱化目标无关运动的抑制运动精细化调节不利因素病理效应

D2受体作用2:运动协调性调节运动精细化调节有利因素生理效应

帕金森病:黑质DA能神经元丢失(1)直接通路兴奋皮层的功能弱化DA-D1受体介导的促发目标相关运动的功能受损(2)间接通路抑制皮层的功能强化DA-D2受体介导的运动协调性调节功能受损

黑质DA能神经元的丢失导致新纹状体中D2受体代偿性增加,可能对间接通路起瞬时病理性抑制作用。

可能与运动功能亢奋症状有关

如:震颤药物的不良反应

DA易化皮质,对运动起正向调节作用

ACh调节纹状体的GABA能神经元

(1)DA对间接通路的作用通过ACh 能中间神经元实现

(2)ACh与DA调节GABA能神经元DA受体、胆碱受体均位于GABA 能神经元胞体

抗帕金森病药

1.分类

1.1 中枢拟多巴胺类药物

左旋多巴

左旋多巴增效剂: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苄丝肼;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司来吉兰;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托卡朋

中枢DA受体激动剂:麦角胺类:溴隐亭、倍高利特非麦角胺类:吡贝地尔

促多巴胺释放药:金刚烷胺

1.2 中枢胆碱受体阻断药

苯海索(安坦)

2.作用机制

左旋多巴

1.体内过程

口服迅速吸收

分布:1%进入中枢→治疗作用99%在外周→副作用

消除:代谢产物及原药经肾脏

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治疗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在脑内转化为DA 后,增强DA能神经功能

疗效特点

显效慢,用药2~3周起效,1~6月疗效最好,3~5年疗效差

疗效与黑质纹状体病变程度有关轻症患者和年轻者效果好老年或重症患者疗效较差

先改善运动迟缓,改善肌震颤效果不佳

改善情绪,但对痴呆疗效不明显

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

为什么左旋多巴对轻症患者更有效?在疾病初期更有效?随着病程延长疗效逐渐下降?

胞体数量减少→多巴脱羧酶减少→左旋多巴转化多巴胺的效率下降

轴突丢失→多巴胺重摄取、贮存能力逐渐减少

(2)治疗肝昏迷

使意识从昏迷转为清醒,但不能改善肝功。

3.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表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机制:DA刺激胃粘膜DA刺激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

措施:饭后服药,多潘立酮(D2受体阻断剂)

(2)心血管反应

表现: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

机制:DA舒张血管、兴奋心脏β1受体

措施:β受体阻断剂

(3)精神障碍

表现:中枢兴奋——激动、失眠、焦虑、幻觉、幻视

机制:兴奋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的DA通路

措施: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

(4)不自主异常运动(运动过多)

变现:咬牙、吐舌、点头、做怪相及舞蹈样动作

机制:DA补充过度有关,间接通路的病理性激活

措施:须减量,多巴胺受体拮抗药

(5)症状波动、“开-关现象”(on-off phenomenon)

症状波动服药后:患者运动功能正常(有疗效)药物代谢后:患者出现PD症状(无效)——剂末效应

“开-关现象”

患者突然多动不安(开)随后又出现全身性或肌强直性不动状态(关)

原因:左旋多巴血药浓度波动

机制:多巴胺受体非生理性“脉冲样”刺激纹状体神经可塑性损伤,多种神经递质功能紊乱

措施:(1)增加给药次数(静脉滴注、应用注射泵)(2)合用左旋多巴增效剂

左旋多巴增效剂

增加中枢DA,减少外周DA

卡比多巴

外周脱羧酶抑制剂

不能进中枢,对中枢的脱羧酶无效果

单用无效,与L-dopa 合用,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苯海索(trihexyphenidyl),安坦(artane )

作用特点

机制:中枢胆碱能受体阻断药,减弱纹状体中ACh作用应用:早期轻症PD患者

不能耐受L-dopa的患者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帕金森氏综合征

与复方多巴合用—协同

药理学考试重点14-20章

第十四章局部麻醉药 【机制】在神经细胞膜内侧阻断钠离子通道,使传导阻滞,产生局麻作用。【临床应用】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 硬膜外麻醉、区域镇痛。 【分类】酯类:普鲁卡因(做过敏试验):除表面麻醉外的各种局麻。 丁卡因:除浸润麻醉外的各种局麻。 酰胺类:利多卡因:各种局麻。 布比卡因 第十五章镇静催眠药 【分类】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氯氮卓、三唑仑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硫喷妥钠 其它:非苯二氮卓类、水合氯醛、丁螺环酮 苯二氮卓类(依赖性) 【作用机制】苯二氮卓类与BZ受体结合,增强GABA的能神经抑制作用。【药理作用】 ①抗焦虑作用:小剂量 ②镇静催眠作用 ①缩短快动眼睡眠(REMS)时相,但较弱,停药后反跳多梦较轻 ②延长非快动眼睡眠(NREMS),故可减少夜游症的发生。 ③抗惊厥、抗癫痫作用不麻醉! ④中枢性肌肉松驰作用 【临床应用】 ①焦虑症首选药 ②治疗各类失眠 ③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惊厥,药物中毒性惊厥。 ④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iv地西泮 ⑤缓解中枢性肌强直及肌肉痉挛 【不良反应】 ①急性中毒:特异解毒药BDZ-R拮抗剂:氟马西尼 ②依赖性:长期用药戒断症状 巴比妥类:强依赖性——长期连续服用导致精神依赖性、躯体依赖性 第十六章抗癫痫与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 【常用药物】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乙琥胺、丙戊酸钠、BDZ类 苯妥英钠(毒性大、需做血药浓度监测) 【药理作用】阻止异常放电扩散:膜稳定作用: 即细胞膜对多种离子的通透性下降,使动作电位不易产生。【临床应用】①抗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小发作无用。 ②抗心律失常 ③中枢疼痛综合征(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

药理学考试重点

药理学 第一单元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1、酸性药物过量中毒,为加速排泄,可以(碱化尿液,减少重吸收)。 2、药物进入经胸最常见的方式(脂深性跨膜扩散)。 第二单元拟胆碱药 一、毛果芸香碱(M胆碱受体激动药) 作用:直接作用于受体。 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用途:治疗青光眼。 二、新斯的明(抗胆碱酯酶药) 作用:影响递质的代谢。 兴奋骨骼肌、胃肠、膀胱平滑肌;减慢心室率;对抗筒箭毒碱和阿托品的作用。用途:重症肌无力。尿潴留。室上性心动过速。 第三单元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与解救 1、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阿托品+AchE复活剂 2、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产生M样症状的原因(胆碱能神经递质破坏减少)。 第四单元抗胆碱药 一、阿托品 作用:1、对眼睛:散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麻痹 2、解除平滑肌痉挛 3、抑制腺体分泌 4、解除迷走神对心脏的抑制。 5、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6、提起抗诉乙酰胆碱 7、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用途:1、虹膜捷状体炎 2、内脏绞痛 3、全身麻醉前给药;胃、十二指肠溃疡 4、缓慢型心律失常 5、感染性休克 6、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禁忌: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 二、山莨菪碱 三、东莨菪碱――中枢性抗胆碱药 第五单元拟肾上腺素药 一、a和b受体激动药 (一)肾上腺素 用途:心跳骤停; 抗休克; 支气管哮喘及其他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局麻、制止鼻粘膜出血和牙龈出血。 不良反应:心律失常,室颤 用于腰麻术中所致的血压下降 二、a受体激动药 (一)去甲肾上腺素 用途:休克和低血压,用于药物中毒致低血压 上消化道出血 延长局麻药的局麻作用。 不良反应: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用酚妥拉明) 急性肾衰。 (二)间羟胺 三、b受体激动药 (一)异丙肾上腺素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 用途: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指一组用于治疗抑郁症状的精神活性药物,有时也用于治疗某些其他特定状况,如焦虑、惊恐,或强迫症状。主要分为: ①三环抗抑郁药,包括丙咪嗪,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及多虑平(多 塞平)等,为目前较好的抗抑郁症药,其中以阿米替林为最常 用。 ②四环抗抑郁药,临床常用的有麦普替林等,其作用和三环类相 似。 ③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阻滞剂(SSRI),包括氟西汀,帕罗 西汀(赛乐特)、氟伏沙明(兰释)、舍曲林(郁洛复)、文拉 法辛(博乐欣、怡诺思)等 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异卡波肼,反苯环丙胺等。还 有较新推出的新型抗抑郁药,如瑞美隆等。 副作用:使人困倦、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心跳加快、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这类副作用一般不影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逐渐适应;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尿潴留和肠麻痹少见。过量可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一、经典抗抑郁药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异丙肼是上世纪50年代问世的第一个抗抑郁药物。异丙肼原是一种抗结核药,因有多说、多动、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枢兴奋作用,1957

年试用于抑郁病人并获得成功。动物实验证实其可逆转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动,同时,脑单胺含量升高。推测其中枢兴奋和抗抑郁作用是因为大脑单胺氧化酶受抑制单胺降解减少,使突解间隙单受含量升高的缘故。从而提示了动物行为和大脑单受类递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精神药理和精神疾病病因学研究奠定的基础。 属于这一类的还有异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环丙胺等。这些药物曾一度广为应用,不久因陆续出现与某些食物和经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压危象、急性黄色肝萎缩等严惩不良反应而被淘汰。 80年代后期出现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剂,即可逆性单胺氧化酶一个亚型(MAO-A)抑郁剂,它的特点是:1对MAO-A选择性高,对另一种同功酶MAO-B选择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从而减少高血压危象风险。2对MAO-A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仅8-10小时即可恢复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抑制时间长达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与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险。主要产品有吗氯贝胺,剂量150-450mg/d,分次服。据称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 虽比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安全,但仍应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及潜在的食物、药物间相互作用,一般也不作为首选药。 2、三环类抗抑郁药 以丙咪嗪为代表,常用的还有阿米替林。 化学结构:三环类抗抑郁药由两个苯环和一个杂环构成,咪唑类杂环上含氮,这一类衍生物较多,一般简称TCA

药理学速览汇编

药理学速览,快速过一遍来源:张倩的日志 药理学 第一单元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1、酸性药物过量中毒,为加速排泄,可以(碱化尿液,减少重吸收)。 2、药物进入经胸最常见的方式(脂深性跨膜扩散)。 第二单元拟胆碱药 一、毛果芸香碱(M胆碱受体激动药) 作用:直接作用于受体。 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用途:治疗青光眼。 二、新斯的明(抗胆碱酯酶药) 作用:影响递质的代谢。 兴奋骨骼肌、胃肠、膀胱平滑肌;减慢心室率;对抗筒箭毒碱和阿托品的作用。用途:重症肌无力。尿潴留。室上性心动过速。 第三单元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与解救 1、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阿托品+AchE复活剂 2、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产生M样症状的原因(胆碱能神经递质破坏减少)。 第四单元抗胆碱药 一、阿托品 作用:1、对眼睛:散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麻痹 2、解除平滑肌痉挛 3、抑制腺体分泌 4、解除迷走神对心脏的抑制。 5、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6、提起抗诉乙酰胆碱 7、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用途:1、虹膜捷状体炎 2、内脏绞痛 3、全身麻醉前给药;胃、十二指肠溃疡 4、缓慢型心律失常 5、感染性休克 6、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禁忌: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 二、山莨菪碱 三、东莨菪碱――中枢性抗胆碱药 第五单元拟肾上腺素药 一、a和b受体激动药

(一)肾上腺素 用途:心跳骤停; 抗休克; 支气管哮喘及其他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局麻、制止鼻粘膜出血和牙龈出血。 不良反应:心律失常,室颤 (二)麻黄碱 用于腰麻术中所致的血压下降 二、a受体激动药 (一)去甲肾上腺素 用途:休克和低血压,用于药物中毒致低血压 上消化道出血 延长局麻药的局麻作用。 不良反应: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用酚妥拉明) 急性肾衰。 (二)间羟胺 三、b受体激动药 (一)异丙肾上腺素 用途:心室自律缓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衰竭 II、III房室传导阻滞 支气管哮喘 休克 (二)多巴酚丁胺 用途: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衰 四、a、b、DA受体激动药 多巴胺 用途:用于血容量已补足但有心收缩力减弱及尿量减少的休克。 充血性心衰:用强心甙、利尿药无效的难治性心衰 急性肾衰常合用利尿药。 第六单元抗肾上腺素药 一、a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苄胺唑啉) 用途: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静滴去甲肾上腺素发生外漏 休克(感染性、出血性) 充血性心衰和急性心梗 防治手术时发生高血压危象 二、b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用途: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 急性心梗早期 甲亢(辅助用药) 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 偏头痛 禁忌证:严重左室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我不是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

药理学课堂笔记 复习资料:抗抑郁药抗帕金森药

抗抑郁药和抗帕金森病药 抑郁障碍 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 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与焦虑障碍鉴别(常常共患,诊断优先级不同) –抑郁核心情绪全面抑制。认知抑制。 –焦虑核心情绪过度紧张。认知歪曲,自寻烦恼,强求。 焦虑障碍临床表现•躯体症状:植物神经系统反应如颜面潮红、出汗、心悸、胸闷、气短、颤抖等。精神/行为症状:紧张恐惧,搓手顿足,坐立不安,来回踱步,并同时有内心紧张不安。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单胺学说与应激学说 抑郁障碍病因----各神经递质假说 抑郁障碍病因----素质-应激假说 其他机制:谷氨酸能神经传递改变;GABA能神经传递减少;异常的昼夜节律;神经甾体合成缺乏;受损的内源性阿片样功能;单胺—乙酰胆碱失衡;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系统和大脑之间的交联 脑内的神经递质 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 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甘氨酸。 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 其他神经递质如组胺、乙酰胆碱。 神经肽如内源性阿片肽、脑啡肽、β-内啡肽、P物质、下丘脑释放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5-羟色胺可以经单胺氧化酶灭活 自身受体介导的负反馈机制 有利于突触间隙单胺递质稳态平衡 自身受体:递质直接激动位于本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受体,对本递质释放产生负或正反馈调节作用。异身受体:递质激动突触前膜受体,调节其他递质的释放。 1.抗抑郁药作用机制 (1)作用于单胺转运体——抑制重摄取(2)作用于MAO——抑制单胺降解(3)作用于突触前膜自身受体——抑制负反馈(4)增强突触受体后信号传导通路

药理学重点笔记

1 免费药理笔记总结 第一重点: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与机制 1. 毛果芸香碱:M样作用(用阿托品拮抗)。缩瞳、调节眼内压和调节痉挛。用于青光眼。 2. 新斯的明:胆碱脂酶抑制剂。用于重症肌无力,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肌松药的解毒。禁用于支气管哮喘,机械性肠梗阻,尿路阻塞。M样作用可用阿托品拮抗。 3. 碘解磷定:胆碱脂酶复活药,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常用解救药。应临时配置,静脉注射。 4. 阿托品:M受体阻滞药。竞争性拮抗Ach或拟胆碱药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验光,抗感染中毒性休克,抗心律失常,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禁用于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用镇静药和抗惊厥药对抗阿托品的中枢兴奋症状,同时用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或毒扁豆碱对抗“阿托品化”。同类药物莨菪碱。合成代用品:扩瞳药:后马托品。解痉药:丙胺太林。抑制胃酸药:哌纶西平。溃疡药:溴化甲基阿托品。 5. 东莨菪碱山莨菪碱作用特点:东莨菪碱中枢镇静及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强于阿托品。还有防晕止吐作用,可治疗帕金森氏病。山莨菪碱可改善微循环。主要用于各种感染中毒性休克,也用于治疗内脏平滑肌绞痛,急性胰腺炎。 6. 筒箭毒碱:肌松作用,全麻辅助药。呼吸肌麻痹用新斯的明解救。 7. 琥珀胆碱:速效短效肌松药,插管时作为全麻辅助药。禁用于胆碱酯酶缺乏症病人,与氟烷合用体温巨升的遗传病人,青光眼,高血钾患者(持续去极化,释放K过多)如偏瘫、烧伤病人,以免引起心脏意外。使用抗胆碱脂酶药患者禁用。 8. 去甲肾上腺素:α受体激动药。用于休克,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有局部组织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停药后的血压下降。禁用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器质性心脏病,无尿病人与孕妇。主要机理为收缩外周血管。 9. 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α1受体激动药,防治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的低血压。速效短效扩瞳药。 10. 可乐定:α2受体激动药。用于降血压。中枢性降压药。降压快而强,使用于中度高血压。尚可用于偏头痛以及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也用于吗啡类镇痛药成瘾者的戒毒。(见后) 11. 肾上腺素:α、β受体激动药。用于心脏停搏,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减少局麻药的吸收,局部止血。不良反应:剂量过大可发生心律失常,脑溢血,心室颤动。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及糖尿病。主要机理为兴奋心脏,兴奋血管,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12. 多巴胺:α、β受体激动药。作用特点:主要激动多巴胺受体,也能激动α和β1受体,用于抗休克。可与利尿药合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对肾脏的特色是直接激动肾脏的多巴胺受体,增加肾脏血流量,排钠利尿,注意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可用于抗慢性心功能不全。 13. 间羟胺作用特点:激动α受体,作用弱而持久,用于各种休克早期。 14. 麻黄碱:α、β受体激动药,较肾上腺素弱而持久。特点是有中枢作用。可产生快速耐药性,停药一定时间后可恢复。用于防止低血压,治疗鼻塞,过敏,缓解支气管哮喘。大量长期应用可引起失眠、不安、头痛、心悸。 15. 异丙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药。能兴奋心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及扩张骨骼肌血管。用于支气管哮喘(可产生耐受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休克。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用量过大可因心肌缺氧而导致心律失常)。 16. 多巴酚丁胺:作用于β1受体,有耐受性,适用于短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有的心力衰竭,中毒性休克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或心力衰竭。禁用于心房颤动患者。17. 沙丁胺醇:作用于β2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用于支气管哮喘。 18. 酚托拉明:阻断α受体,舒张血管,降血压。用于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抗休克(需补充血容量),缓解因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肾上腺素而引起的高血压及危象,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良反应: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酸过多等拟M样作用。注射量较大时,可引起心

药理学知识归纳(重点加粗)

药理学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的不良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受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 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 第三章药动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解离型药物极性大,脂溶性小,难以扩散;而非解离型药物极性小,脂溶性大,易跨膜扩散。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M、N胆碱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ACH) 作用: 1、M样作用: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扩张几乎所有血管,血压下降,胃肠道、泌尿道及支气 管等平滑肌兴奋,腺体分泌增加,眼瞳孔括约肌和睫状收缩。 2、N样作用:激动N1胆碱受体,表现为消化道、膀胱等处的平滑肌收缩加强,腺体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 和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过大剂量由兴奋转入抑制。激动N2胆碱受体,使骨骼肌收缩。 3、中枢作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另有:氨甲酰胆碱 二、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作用:1、眼:表现为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2、腺体:分泌增加尤以汗腺和唾液腺。 应用:1、青光眼2、缩瞳另有:氨甲酰甲胆碱 三、N胆碱受体激动药:烟碱、洛贝林 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一、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口服吸收小而不规则,不表现中枢作用。 应用:1、重症肌无力2、手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肌松药的解毒另有:毒扁豆碱 二、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机磷酸酯类 中毒症状:1、M样作用症状2、N 样作用症状3、中枢抑制系统症状 三、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临用配制,静注给药氯磷定:肌注或静注 第八章胆碱受体阻滞药 1、M胆碱受体阻滞药:平滑肌解痉药:阿托品 2、N1胆碱受体阻滞药:又称神经节阻断药,主用降血压,有六甲双铵、美加明 3、N2胆碱受体阻滞药:骨骼肌松驰药,用于麻醉辅助剂,有琥珀胆碱、筒箭毒碱 一、M胆碱受体阻滞药:阿托品: 作用:1、松驰内脏平滑肌2、增加腺体分泌3、眼: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 4、心血管系统:低剂量心率减慢 5、中枢神经系统 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用于各种内脏绞痛2、抑制腺体分泌:全身麻醉前给药 2、眼科: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验光4、抗体克:感染中毒性休克 5、抗心率失常 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药理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镇静催眠及抗惊厥药 苯二氮卓类 地西泮(安定) 一、药理临床作用:1、抗焦虑(小剂量,减轻或消除紧张、忧虑、激动和失眠; 暂时性记忆缺失) 2、镇静催眠、 3、抗惊厥抗癫痫(静注地西泮(5-20mg/次)是目前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4、中枢肌肉松驰 5、增加其他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二、作用机制:BZ增加GABA控制氯离子通道的开放频率 三、禁忌:老年患者、肝功能不全、驾驶员、高空作业、青光眼及重症肌无力患者 四、过量:昏迷和呼吸抑制。用受体拮抗剂氟马西尼解救 巴比妥类 一、作用机制:激动GABA受体,延长开放氯离子的时间 二、不良反应:后遗效应:宿醉现象;耐受性:肝药酶诱导;依赖性:反跳、成瘾、戒断症;呼吸抑制:剂量依赖性、致死首因;急性中毒: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苯巴比妥(长效)、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中效)、司可巴比妥(短效)、硫喷妥(超短效) 第十三章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大仑丁)(临床上最常用的抗癫痫药;碱性较强,刺激性大,

不宜肌内注射;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较大,因而临床用量应注意个体化) 一、作用机制(膜稳定作用):钠通道阻滞药,减少钠内流,抑制高 频放电的发生和扩散,对小发作无效:选择性阻断Na+通道,抑制Na+内流;选择性阻断Ca+通道,抑制Ca内流;大剂量抑制K内流,延长ADP和ERP;抑制神经末梢对GABA的摄取(氯离子内流)二、药理临床作用:1、抗癫痫;治疗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2、治疗 外周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3、抗心律失常(强心苷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 三、不良反应:1、局部刺激:胃肠不适,牙龈增生2、神经系统反应: 头痛、眩晕、共济失调、精神错乱3、造血系统反应: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4、过敏反应:皮疹、肝损害5、肝药酶诱导:加速VD代谢,低血钙 其他抗癫痫药: 卡巴西平: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最有效。 苯巴比妥:除对小发作无效外,其余都有效。抑制中枢,不作首选。静注控制癫痫持续状态。 扑米酮:对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优于苯巴比妥。对精神运动性发作不如卡马西平。 乙琥胺:治疗小发作的常用药。丙戊酸钠:广谱扩癫痫药。 地西泮和劳拉西泮静脉注射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常用抗惊厥药:硫酸镁:口服:泻下利胆;外敷:消炎消肿;静注:全身作用

神经内科用药总结

神经内科用药总结 神经内科是研究和治疗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的领域。神经内科 用药是神经内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对常用神经内科药物进行总结。 1.神经递质调节药物: -抗抑郁药: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SSRI类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SNRI类药物(如文拉法辛、多奈哌齐)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 阿米替林),它们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改善情绪障碍。 -抗焦虑药:常用的抗焦虑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 劳拉西泮)、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和β受体阻 断剂(如普萘洛尔),它们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来缓解焦虑症状。 -镇静安眠药:常用的镇静安眠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佐匹克隆、唑吡坦),它们通过抑制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来促进入睡和延长睡眠时间。 -抗精神病药: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典型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奋乃静)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它们通过调节多种 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减少幻觉、妄想等症状。 2.神经传导调节药物: -抗癫痫药: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包括苯巴比妥类药物(如苯巴比妥、 扑痫酮)和新型抗癫痫药物(如拉莫三嗪、卡马西平),它们通过调节神 经传导过程中的离子通道来抑制癫痫发作。

-抗帕金森药:常用的抗帕金森药物包括多巴胺激动剂(如左旋多巴、普拉米普烈)、安定剂(如奎尼丁、奥沙普秋)和抗胆碱药(如托吗西林、安坦)等,它们通过增加多巴胺水平或改善胆碱能功能来缓解帕金森病症状。 -神经营养药:常用的神经营养药物包括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 B6、B12)和游离氨基酸(如脑肽、戊乙酰果酰胺),它们通过提供神经 营养物质来改善神经功能和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 3.神经炎症调节药物: -免疫抑制剂: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泼尼松龙、硫唑嘌呤等,它们 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来减轻神经炎症疾病的症状和发作。 -抗痉挛剂:常用的抗痉挛剂包括苯海拉明、利多卡因等,它们通过 抑制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来减轻神经痉挛和肌肉痉挛。 除了上述常用的神经内科药物,个体化治疗方法也在神经内科领域中 得到广泛应用。因为神经内科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药物的选择需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期效果来决定。此外,药物治疗应 遵循医药联动原则,结合其他辅助治疗方法,如康复训练、行为疗法等,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总结而言,神经内科用药涉及多个领域,根据疾病的类型和症状的不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也会有所不同。神经内科医生在用药过程中需权衡 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获 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理学

第三章镇静催眠药 临床上常用药物分为三类: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药。 阿苯二氮卓(BDZ)类:特点:口服吸收良好,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脂溶性高,肝中代谢。 机制: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应部位的BDZ受体结合,通过变构调节作用,使氯离子通道开放频率增加,从而增强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作用而发挥效果。 临床应用:抗焦虑;镇静催眠作用(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抗惊厥和抗癫痫作用;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长效药:地西泮,又名安定(治疗焦虑症首选药,能增强麻醉药的作用);中效药:硝西泮;其他:劳拉西泮,氟西泮,奥沙西泮,三唑仑,氯氮卓。 巴比妥类:通过延长氯通道开放时间而增加氯离子内流。 其他镇静催眠药:水合氯醛(不缩短快动眼睡眠时相),甲丙氨酯(眠尔通),格鲁米特,甲喹酮。 苯二氮卓类阻断药:氟马西尼 第四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癫痫是由大脑局部神经元异常的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扩散。 抗癫痫药作用机制:影响中枢神经元,减轻或者防止过度放电;提高脑组织的兴奋阈来减轻兴奋扩散。 苯妥英钠(为防治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特点:起效慢,各体差异大,不产生中枢抑制,不影响智力发育。易透过血脑屏障。 临床应用:抗癫痫作用(增加钾离子的主动内流与钠离子的主动外流,使膜电位趋于稳定),抗心律失常,治疗外周神经痛. 乙琥胺:只对失神小发作有效,是防治小发作的首选药,对其他型癫痫无效. 卡马西平: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有良好效果. 丙戊酸钠:治疗大发作合并小发作. 地西泮:静脉注射是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药物选择,药物剂量,用药方法,停药或换药,长期用药,用药注意. 抗惊厥药:硫酸镁 第五章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病药属强大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对精神活动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 脑内多巴胺神经通路有:黑质-纹状体通路,中脑-边缘系统通路,下丘脑结节-漏斗通路,中脑-皮质系统。 吩噻嗪类:氯丙嗪又称冬眠灵,只要对DA受体有阻断作用。 临床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强),对刺激前庭引起晕动病症呕吐无效;调节体温作用;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2自主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α受体阻断作用 3内分泌系统:减少下丘脑释放催乳素抑制因子。 不良反应:锥体外系反应:帕金森综合症;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迟发型运动障碍 其他药:无氟利多为长效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几无锥体外系反应,还有舒必利,利培酮等。

抗帕金森药

抗帕金森药 第十七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定义:定义: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指一组由慢性进行性中枢神 经组织退行性变性而产生的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帕金森产生的疾病的总称。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肌萎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缩侧 索硬化症等。缩侧索硬化症等。 发病原因几种假说:几种假说:1.兴奋毒性兴奋毒性(e某citoto某icity):谷氨酸大量释放,激动兴奋毒性:谷氨酸大量释放,激动AMPA、、NMDA、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及通过膜去极化激活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钙超 载依赖性钙通道,2.细胞凋亡细胞凋亡(apoptoi):因某种特殊生长因子缺 乏改变了基细胞凋亡因某种特殊生长因子缺乏改变了基因转录的改变、激 活某种特殊“细胞凋亡蛋白”因转录的改变、激活某种特殊“细胞凋亡蛋白”3.氧化应激:氧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氧自由基清除功能减弱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导致的一种失衡状态。导致的一种失衡状态。过多的氧自由基攻 击某些关键酶、生物膜类脂和DNA,导致细胞死亡生物膜类脂和,第一节抗帕金森病药(AntiparkinonimDrug))帕金森病 (Parkinon’dieae,PD),又称震颤麻帕金森病,痹(paralyiagitant),是锥 体外系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褪行性疾病。的一种慢性 中枢神经系统褪行性疾病。1817年由年由英国人JameParkinon首次描述。首次描述。英国人首次描述 PD的临床症状及分类的临床症状及分类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 动困难和由于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困难和由于平衡功能失调导致

步态不稳和跌倒(平衡功能失调导致步态不稳和跌倒(共济步态不稳和跌倒 失调),严重患者伴有记忆力障碍和痴呆。失调)严重患者伴有记忆力障碍 和痴呆。分类:原发性、动脉硬化性、分类:原发性、动脉硬化性、脑炎 后遗症性、化学药物中毒性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目前认为震颤麻痹是由于纹状体内缺乏引起的目 前认为震颤麻痹是由于纹状体内缺乏DA引起的,纹状体内缺乏引起的, 主要病变在黑质-纹状体的能神经通路上主要病变在黑质-纹状体的DA能 神经通路上纹状体内有两种神经纤维分布,纹状体内有两种神经纤维分布,即多巴胺能神经纤维和胆碱能神经纤维。正常情况下,DA与Ach相维和 胆碱能神经纤维。正常情况下,与相互对抗,处于平衡状态,共同调节运 动功能。互对抗,处于平衡状态,共同调节运动功能。帕金森病患者DA 能神经变性,合成减少合成减少,帕金森病患者能神经变性,DA合成减少,造成能神经变性黑质-纹状体通路能 神经功能减弱能神经功能减弱,黑质-纹状体通路DA能神经功能减弱,而起兴奋调节作用的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调节作用的胆碱能神经 功能相对占优势,产生一系列动作少、肌张力提高的症状。列动作少、肌 张力提高的症状。 帕金森病的治疗拟多巴胺药:补充脑内的不足或抑制DA的不足,拟 多巴胺药:补充脑内DA的不足,或抑制降解,提高能神经的功能能神经 的功能(降解,提高DA能神经的功能(L-DOBA))中枢抗胆碱药:降低脑内Ach能神经功能上的中枢抗胆碱药:降低脑内能神经功能上的优势(优势(苯海索,Benzhe某ol))其他:清除氧自由基(司来吉兰),预防其他:清 除氧自由基(司来吉兰),预防DA),预防神经元自身中毒

2021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讲义之 抑郁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补充TANG 简答:脑内兴奋性递质 ——5-HT(5-羟色胺)及NE(去甲肾上腺素)不足。 【多数抗抑郁药的设计原理·TANG】 抑制突触前膜对 ①5-羟色胺(5-HT) ②去甲肾上腺素(NE)

的再摄取,提高5-HT、NE的浓度。 抗抑郁药——我们的归纳(TANG)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四环类 3.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三环类 4.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 5.5-HT受体阻断剂/再摄取抑制剂 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一、机制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西酞普兰。 选择性抑制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5-HT浓度,增强5-HT能神经功能——抗抑郁。【5舍不得,怕上西天拜见佛·TANG】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 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功能——抗抑郁。【附:四环类——马普替林】 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功能——抗抑郁。

【四马难追去瑞士·TANG】 3.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 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抑制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 增强中枢5-HT能及NE能神经功能——抗抑郁。 对难治性抑郁症疗效明显优于5-HT再摄取抑制剂,甚至对多种不同抗抑郁药治疗失败者有效。 【附——三环类】——阿米替林、丙米嗪、氯米帕明和多塞平。 抑制突触前膜对5-HT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HT浓度升高,促进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温度三米多·TANG】 【三环类】——阿米替林、丙米嗪、氯米帕明、多塞平。 4.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米氮平 阻断中枢NE能和5-HT能神经末梢突触前α2受体—— 增加NE和5-HT的间接释放,增强中枢NE能及5-HT能神经的功能,并阻断5-HT2、5-HT3受体以调节5-HT1功能。 对组胺H1受体亲和力较高——镇静作用——用于中性抑郁、广泛焦虑障碍和伴有紧张型头痛的抑郁症。 【有米有蛋就能平静·TANG】

药理学第17章整理

第十七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第一节抗帕金森病药 一、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简介 帕金森病概述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锥体外系功能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症状为静止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和共济失调。临床上按不同病因分为:原发性、动脉硬化性、脑炎后遗症和化学药物中毒等4类,它们均出现相同的主要症状,总称为帕金森综合征。 PD发病机制 1.目前提出的假说为“多巴胺学说”,该学说认为,帕金森病是因纹状体内多巴胺(DA)减少或缺乏所致,其原发性因素是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 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发出上行纤维到达纹状体,其末梢与尾-壳核神经元形成突触,以DA 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尾核中的胆碱能神经元与尾-壳核神经元形成突触,以乙酰胆碱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正常时这两条通路功能处于平衡状态,共同调节运动功能。帕金森病患者因黑质病变,DA 合成减少,使纹状体DA含量减少,造成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因而出现肌张力增高症状。 2.关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退行性病变的机制,比较受肯定的是“氧化应激”学说 一般情况下,DA通过单胺氧化酶(MAO)催化氧化脱胺代谢,所产生的过氧化氢能被抗氧化系统清除掉。但在氧化应激时,DA的氧化代谢是多途径的,产生大量的H202和超氧阴离子,在黑质部位Fe2+催化下,进一步生成毒性更大的羟自由基,而此时黑质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Ⅰ活性下降,抗氧化物(特别是谷胱甘肽)消失,无法清除自由基,因此,自由基通过氧化神经膜类脂、破坏DA神经元膜功能或直接破坏细胞DNA,最终导致神经元变性。 帕金森疗法 经典的抗帕金森病药,主要包括拟多巴胺类药和抗胆碱药两类。前者通过直接补充DA前体物或抑制DA降解而产生作用;后者通过拮抗相对过高的胆碱能神经功能而缓解症状。 两药合用可增加疗效,其总体目标是恢复多巴胺能和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的平衡状态。 氧化应激学说为PD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即从治疗症候群方向转向预防DA神经元自身中毒的问题。 二、拟多巴胺药 (一)多巴胺的前体药 左旋多巴 【体内过程】 口服后经小肠芳香族氨基酸转运体迅速吸收。血浆t1/2较短。 食物中的其他氨基酸可与左旋多巴竞争同一转运载体,从而减少药物的吸收。胃排空延缓、胃酸pH偏低或高蛋白饮食等均可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口服后极大部分在肠黏膜、肝和其他外周组织被L-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脱羧成为多巴胺,仅1%左右的L-DOPA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疗效。 L-DOPA在外周脱羧形成多巴胺后,易引起不良反应。若同时合用AADC抑制药,可减少外周DA生成,使左旋多巴更多地进入脑内,转化为DA而生效,并可减少不良反应。 L-DOPA生成的多巴胺一部分通过突触前的摄取机制返回多巴胺能神经末梢,另一部分被单胺氧化酶(MAO)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二)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 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 第一节抗精神病药 一、吩噻嗪类 氯丙嗪(冬眠灵):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局部刺激强深部肌内注射;易蓄积于脂肪组织,存留时间长,个体给药。阻断中脑-边缘通路(情绪、行为)和中脑-皮层通路(推理、理解)D2受体,抗α受体和M受体 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1)抗精神病作用(无麻醉作用,对抑郁无效);(2)镇吐作用强(不能抗前庭刺激呕吐);(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5)对锥体外系的影响。 2、植物神经系统:α受体阻滞作用,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不用于高血压治疗)。M胆碱受体阻滞(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3、内分泌系统:拮抗结节-漏斗系统D2受体,抑制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卵泡刺激素释放因子、黄体生成素释放因子、ACTH和GH(可治巨人症)分泌。 应用: 1、精神分裂症:首选,Ⅰ型,不能根治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与异丙嗪,哌替啶合用。 不良反应: 1、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M受体阻滞症状(视力模糊口干无汗便秘眼内压升高),α受体拮抗症状(鼻塞,体位性低血压反射性心悸)。

2、锥体外系反应:(1)帕金森综合症;(2)静坐不能;(3)急性肌张力障碍;(4)迟发性运动障碍(DA能亢进,抗胆碱药无效,抗DA药减轻) 3、过敏反应 4、急性中毒 5、精神异常(本身作用) 6、内分泌反应:乳腺增大,泌乳,月经停止,抑制儿童生长 7、惊厥与癫痫(降低惊厥阈) 禁忌症:癫痫、青光眼、乳腺增生、乳腺癌禁用;冠心病慎用。 硫利达嗪锥体外系副作用小,老年人易耐受,作用缓和,镇静明显。 二、硫杂蔥与丁酰苯: 泰尔登(氯普噻吨):另有较弱抗抑郁作用 氟哌啶(氟哌利多):与芬太尼合用——神经阻滞镇痛术(外科小手术麻醉) 三、其他类: 氯氮平:苯二氮卓类,D4受体拮抗药,抗α抗胆碱抗组胺,无锥体外系和内分泌紊乱作用。精神病阴性阳性均有作用;也可用于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 利培酮:阴阳性均有效,不良反应少 第二节抗躁狂症药 碳酸锂:可治疗躁狂抑郁症,通过血脑屏障耗时,起效慢,摄钠促排 第三节抗抑郁药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抑制NA与5-HT再摄取) 米帕明(丙米嗪):口服吸收良好,分布广泛 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人服用镇静,抑郁病人服用精神振奋,情绪提高。 2、植物神经系统:M受体阻滞作用。视力模糊口干便秘尿潴留 3、心血管系统:治疗量降低血压,心律失常,对心肌有奎尼丁样抑制作用。 应用:1、治疗抑郁、强迫症 2、治疗儿童遗尿症 3、焦虑和恐惧症 相互作用:与血浆蛋白结合同苯妥英钠、保泰松、阿司匹林、东莨菪碱和吩噻嗪竞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引起血压明显升高;增强中枢抑制作用;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禁用

药理学

药理学——常用药物药理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1.拟胆碱药 ①胆碱受体激动药:卡巴胆碱,毛果芸香碱,烟碱 ②抗AchE药:新斯的明,毒扁豆碱 2.抗胆碱药 ①生物碱类 【药理作用】舒张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远视);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 制作用;扩张小血管;中枢作用 东莨菪碱:晕动症,帕金森病 【药理作用】外周作用;中枢作用:抑制中枢(位听神经);防晕止吐作用:常与苯海拉敏合用 山莨菪碱(654-α):解痉,抗休克 【药理作用】外周作用;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抑制血小板聚果 阿托品的合成替代品:合成扩瞳药:后马托品 合成解痉药:普鲁本辛 ②胆碱受体激动药 【药理作用】M样作用:兴奋胃肠道泌尿系统平滑肌; 腺体(外)分泌增加; 眼(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心血管:抑制心脏,扩张血管 N样作用:兴奋神经节(兴奋节后纤维,作用复杂,兴奋骨骼肌) 【中枢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毒扁豆碱:尽显局部应用于青光眼 急性中毒的解救:1.清除毒物:清洗皮肤,洗胃,导滞,利尿 2.对症治疗:升高BP,给氧,兴奋呼吸,使用M-R阻断剂 3.使用特殊解救药:AchE复活药 3.拟肾上腺素药:αβ-R ①去甲肾上腺素:α-R→BP↗→HR↘ ②肾上腺素(αβ→R):收缩血管,兴奋心脏,舒张支气管→强心剂 ③异丙肾上腺素:严重哮喘不宜 多巴胺:兴奋心脏(β1-R)收缩压 收缩血管(α-R)舒张压 舒张支气管(β2-R) 4.抗肾上腺素药 ①α受体阻断剂 ②Β受体阻断剂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镇静催眠药 概念: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小剂量表现出镇静作用;较大剂量表现出催眠作用 ①苯二氮卓类 地西泮:【作用】抗焦虑作用:小剂量时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能显著改善紧张、忧虑、失眠等症状。 焦虑症首选药 镇静催眠作用:产生暂时性记忆缺失! 适用于失眠者短期应用,特别对焦虑性失眠有显著的催眠效果 抗惊厥作用;地西泮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中枢肌松作用:麻醉前给药※ 主要利用本品有镇静、抗焦虑、肌肉松弛以及暂时性记忆缺失作用。 其他作用:呼吸抑制;小剂量对心血管的作用作用轻微,较大剂量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不良反应】一般不良反应:头昏、嗜睡、乏力、记忆力下降、早醒、共济失调等。 静脉注射过快可抑制呼吸和心血管系统。※※※ 长期应用还可产生耐受性以及精神和躯体依耐性 过量急性中毒可致昏迷和呼吸抑制。※※※ ②巴比妥类 【药理作用】中枢抑制作用: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 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大剂量对呼吸中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可引起心输出量减少, 血压下降。 【不良反应】最常见后遗效应;服用催眠剂量的巴比妥类,次晨可出现头晕、困倦、思睡、精神不振,亦称“宿 醉”。驾驶员和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应警惕。 短期反复服用产生耐受性:表现为药效逐渐降低,需加大剂量,才能维持原来的作用 长期连续服用产生依赖性:导致习惯和成瘾。一旦停药,出现严重戒断症状。 影响呼吸系统:对呼吸功能不全者显著降低每分钟呼吸量和动脉血氧饱和量。 大剂量明显抑制呼吸中枢,抑制程度和剂量成正比。 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治疗量也可引起呼吸抑制 【中毒】表现:深度昏迷、高度呼吸抑制、血压下降、体温降低、休克、肾功能衰竭。 解救:维持呼吸循环功能、清除毒物、碱化尿液、强迫利尿、对症处理、血液透析等。 ③其他镇静催眠药:水合氯醛、甲丙氨酯(眠尔通、安宁)、丁螺环酮 2.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癫痫:小发作——乙琥胺 大发作——苯妥英钠 3.抗精神失常药 ①抗精神病药:卡马西平、氯丙嗪 氯丙嗪:镇静,影响精神行为; 抗精神病作用: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对兴奋、激动、焦虑、躁狂等症状疗效较好。精神病患者服 用后可消除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行为障碍等症状,缓解思维和情感障碍,恢

药理重点大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药理学重点大全 第一单元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1、酸性药物过量中毒,为加速排泄,可以(碱化尿液,减少重吸收)。 2、药物进入经胸最常见的方式(脂深性跨膜扩散)。 第二单元拟胆碱药 一、毛果芸香碱(M胆碱受体激动药) 作用:直接作用于受体。 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用途:治疗青光眼。 二、新斯的明(抗胆碱酯酶药) 作用:影响递质的代谢。 兴奋骨骼肌、胃肠、膀胱平滑肌;减慢心室率;对抗筒箭毒碱和阿托品的作用。用途:重症肌无力。尿潴留。室上性心动过速。 第三单元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与解救 1、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阿托品+AchE复活剂 2、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产生M样症状的原因(胆碱能神经递质破坏减少)。 第四单元抗胆碱药 一、阿托品 作用:1、对眼睛:散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麻痹 2、解除平滑肌痉挛 3、抑制腺体分泌 4、解除迷走神对心脏的抑制。 5、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6、提起抗诉乙酰胆碱 7、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用途:1、虹膜捷状体炎 2、内脏绞痛 3、全身麻醉前给药;胃、十二指肠溃疡 4、缓慢型心律失常 5、感染性休克 6、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禁忌: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 二、山莨菪碱 三、东莨菪碱――中枢性抗胆碱药 第五单元拟肾上腺素药 一、a和b受体激动药 (一)肾上腺素

用途:心跳骤停; 抗休克; 支气管哮喘及其他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局麻、制止鼻粘膜出血和牙龈出血。 不良反应:心律失常,室颤 (二)麻黄碱 用于腰麻术中所致的血压下降 二、a受体激动药 (一)去甲肾上腺素 用途:休克和低血压,用于药物中毒致低血压 上消化道出血 延长局麻药的局麻作用。 不良反应: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用酚妥拉明) 急性肾衰。 (二)间羟胺 三、b受体激动药 (一)异丙肾上腺素 用途:心室自律缓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衰竭 II、III房室传导阻滞 支气管哮喘 休克 (二)多巴酚丁胺 用途: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衰 四、a、b、DA受体激动药 多巴胺 用途:用于血容量已补足但有心收缩力减弱及尿量减少的休克。 充血性心衰:用强心甙、利尿药无效的难治性心衰 急性肾衰常合用利尿药。 第六单元抗肾上腺素药 一、a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苄胺唑啉) 用途: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静滴去甲肾上腺素发生外漏 休克(感染性、出血性) 充血性心衰和急性心梗 防治手术时发生高血压危象 二、b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用途: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 急性心梗早期 甲亢(辅助用药) 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 偏头痛 禁忌证:严重左室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我不是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