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

城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

城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
城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

城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

都市中遇到洪水最先采取的措施就是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分析洪水中人员失踪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险渡水。所以,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的人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部门的救援。

1.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并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2.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

3.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

4.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水灾对城市会带来哪些危害

水灾对城市会带来哪些危害 随着我们科技的发达,我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随着我们的改进,也破坏了很多我们大自然原有的一些生态环境,所以近些年来,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无情的伤害。 1、对农业的影响 严重的暴雨洪水常常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作物被毁,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全国平均农田受灾面积937万hm2,成灾523万hm2。 2、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而中国不少铁路干线处于洪水严重威胁之下,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有京广、京沪、京九、陇海和沪杭甬等重要铁路干线,受洪水威胁的铁路长度1万多km,西南、西北地区铁路常受山洪泥石流袭击,这些地区的铁路干线为山洪泥石流高强度多发区。

3、对城市和工业的影响 城市人口密集,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产值中约有80%集中在城市。中国大中城市基本沿江河分布,受江河洪水严重威胁,有些依山傍水的城市还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危害。 洪水灾害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破坏。这种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土流失问题是中国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暴雨山洪是主要的自然因素。 2、对耕地的破坏。

洪水灾害对耕地的破坏,主要是水冲沙压、破坏农田。如1963年海河大水,水冲沙压造成失去耕作条件的农田达13万余hm2。黄河决口泛滥对土地的破坏更为严重,每次黄河泛滥决口都使大量泥沙覆盖延河两岸富饶土地,导致大片农田被毁。 3、对河流水系的破坏。 中国河流普遍多沙,洪水决口泛滥致使泥沙淤塞,对河道功能的破坏极其严重,尤其是黄河泛滥改道,对水系的破坏范围极广,影响深远。 4、对水环境的污染。 洪水泛滥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造成病菌蔓延和有毒物质扩散,直接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

[水灾,民生,城市]水灾与明清城市民生的关系

水灾与明清城市民生的关系 水灾是众多自然灾害之一,其最主要的特点为破坏性较强、波及范围广、灾后常伴有区域性瘟疫及需时较久的民生恢复期。尤其对于城市而言,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却往往是地方性政治、经济、文化、人口中心。因此,城市若遭遇水灾,势必冲毁鳞次栉比的官署民舍,漂没不可估量的社会财富,吞噬难以数计的生命,民生损失之大、危害之巨是不言而喻的。历史上的开封城,曾因所处之地水资源丰富而诞生,又因水环境优越而发展,然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黄河水灾的日益加剧,其所催之水灾开始愈来愈深重,不仅城体常有水冲之忧,民生也出现了诸多变迁。需要指出的是,城市民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笔者选取的是与水灾相关之内容。目前,学界己有关于开封城水灾的部分成果,但就水灾所带来的民生的变迁,研究尚显不足。鉴于此,笔者试以人口数量、日常生活、水灾救助为关注对象,展开水灾影响下基层民生变迁的探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明清时期的开封城已回归地方性中心城市,且经济文化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故而有关它的历史记载不及同时期的其他大型城市。因此,以上救灾活动并非明清开封城水灾救助的全部。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上述的救灾活动中得出一些认识。首先,开封城水灾之救助,是以官方为主导的,甚至牵动了国家的高层官员。其次,地方士绅也参与其中,使救灾人群出现了多元化和基层化的倾向。最后,救灾形式多样化,既有普遍意义的仓储建设,也有临危救难的灵活性举措,且注意到了灾后瘟疫的应对。这些救灾行为虽是水灾后的被迫之举,却也是元代之后开封城市民生所面对的新内容。 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明人夏良胜所言:水者,五行之先气,万物之母也。叫然而,这是针对常态性的水体与适宜的水量而言的。一旦发生河道决溢,或出现短时间内的强降雨,无所约束的水就会肆意横流,带给所波及地区重大的灾伤,因此,可以说利莫大于水也,害亦莫大于水。明清时期,黄河时有决溢,位于其畔的开封城也不得不多次面临泛水的冲击,更有数次遭遇没城之灾,居于其间的官员民众的生活无不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不但是生命的直接吞噬,用水、饮食、出行等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备灾救灾也出现了常态化的趋向。尽管城内居民因土地盐碱化而开始制盐贩盐,并以之为生,但也折射出开封城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他们生活艰窘、无所营生的残酷现实。遗憾的是,除建仓储以备灾,并在水灾来临时被动应对外,其他民生之变迁很少引起政府的重视,也未见到多少改善民生之举动。晚清之际,伴随着官场赢败的日趋加重及开封城的日益没落,政府对民生的关注更为减少,最终导致了这座曾经以优越的水环境而利好民生的城市,却以水灾频发、水环境恶化而艰难民生的状态步入近代社会。时至今日,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盛,人民生活丰富多彩,然民生问题却依然倍受国家关注,这既是国家时刻以民生为先务的思想在具体政务中的体现,也是民众之幸、社会之福。

城市洪涝灾害的防治

城市洪涝灾害的防治 一到夏天,很多城市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城市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1:夏天雨水多。 2:城市雨水比农村多。城市的“雨岛效应”(城市温度高,上升气流多,雨水多),城区的年降雨量比农村地区高5%到10%。 3:城市地表覆盖多是隔水层,不透水。雨水多了后排不掉。 4:虽然有下水道,但是“国外的下水道可以跑汽车”(不信,去看美国大片),我们的下水道只能藏老鼠。地上21世纪,地下上世纪50年代。城市规划建设重地上,重看得到的,重面子,轻地下,轻基础,轻底子。 5:城市地势低,外来洪水容易入侵。城市往往建设在地势地平的地方,导致外来水量多,自然排水不易。 6:城市预防及应对灾害能力不足,机械排水能力不足。 城市洪涝灾害防治的方法 一、绿化造林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加强绿化造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绿化造林能促进土壤吸收较多的水分,减弱暴雨对地面的直接冲刷,防止水土流失,避免造成下游湖泊、河道淤积,确保河道的泄洪能力和湖泊的蓄洪功能。

二、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加固河堤,疏竣河道,平垸行洪,退田还湖。防洪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根据江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开展综合治理,修筑堤防、整治河道,合理采取蓄、泄、滞、分等工程措施。沿着江河修筑堤防,保护两岸地区不受洪水淹没,同时采取河道清障、清淤,采用人工裁弯取直等措施,增加河段的泄洪能力。在重点保护对象附近,建设江河的分洪工程,设立蓄洪、滞洪区,配合江河堤防联合运用,以确保保护对象的安全。城市要重点加强防护,提高沿江沿河大中城市堤防的防洪标准,加固加高堤防应达到百年一遇标准,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减少水库下游的洪水灾害。水库还有综合效益,除防洪外,还有农田灌溉、工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水力发电等效益。对于大江大河,根据干支流的地理位置,统一规划设计干支流水库群。采取这种综合措施,防洪效果会更加显著。在湖畔或海岸修建挡御、拦蓄洪水的防洪工程,防止洪水漫溢;在低洼地、易涝区采取“大包围”、“小包围”等形式修堤筑坝,实现涝能排,旱能灌;在城市,可根据当地暴雨强度修建相应的地下排水系统,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城市积水。 三、加强暴雨来临前的防御措施要充分重视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根据天气预报采取防御措施。在暴雨来临前,要认真检查防洪工程,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要采取预排空措施,防止降暴雨时来不及排水而造成城市马路积水,工厂、居民家中进水;一旦房屋进水,应立即检查电源插座位置,如果电源插座有被水淹没的可能,应迅速切断电源,以防插座进水、出现积水带电而发生触电

水灾逃生与自救常识

水灾逃生与自救常识 水灾泛指洪水泛滥、暴雨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害而言。一般所指的水灾,以洪涝灾害为主。水灾威胁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防治水灾虽已成为世界各国保证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安全保障事业。但根除是困难的。至今世界上水灾仍是一种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水灾多发生在夏,雨多的时候。在高海拔的地带,很少出现水灾。水灾大多发生在低海拔的地区,如我国东南部。水灾分两种,人为水灾和自然水灾 水灾自救逃生方法 1.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2.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沙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 3.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应在楼上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 4.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来代替。 5.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试试木筏能否漂浮,收集食品、发信号用具(如哨子、手电筒、旗帜、鲜艳的床单)、划桨等是必不可少的。在离开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的食物和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 6.在离开家门之前,还要把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关掉,时间允许的话,将贵重物品用毛毯卷好,收藏在楼上的柜子里。出门时最好把房门关好,以免家产随水漂流掉。 都市遇洪水自救四法 在都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专家称首先应该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分析洪水中人员失踪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险水。所以,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1、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2、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 3、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 4、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水灾对城市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水灾对城市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说起自然灾害,给我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恐惧。因为近几年来经常发生一些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大大小小的都有,也出现了很多的伤亡,那么我们就应该多加了解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这样在发生意外时,我们能更好的去处理这方面事情,减少伤害,减少了死亡。洪水灾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几个方面。 1、对农业的影响 严重的暴雨洪水常常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作物被毁,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全国平均农田受灾面积937万hm2,成灾523万hm2。

2、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而中国不少铁路干线处于洪水严重威胁之下,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有京广、京沪、京九、陇海和沪杭甬等重要铁路干线,受洪水威胁的铁路长度1万多km,西南、西北地区铁路常受山洪泥石流袭击,这些地区的铁路干线为山洪泥石流高强度多发区。因洪灾造成铁路中断、停止行车的事故是很严重的,1954年大洪水中,作为南北大动脉的京广铁路就曾中断运行100d。 中国公路网络里程长,水灾造成公路运输中断的影响遍及全国城乡各个角落。随着公路建设迅速发展,水毁公路里程也成倍增加,中国所有山区公路都不同程度受山洪、泥石流的危害,西部10余条国家干线,频繁受到泥石流、滑坡灾害。川藏公路沿线大型泥石流沟就有157条,每年全线通车时间不足半年。 3、对城市和工业的影响 城市人口密集,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产值中约有

80%集中在城市。中国大中城市基本沿江河分布,受江河洪水严重威胁,有些依山傍水的城市还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危害。中国600多座城市中,90%有防洪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大量人口从内地涌向沿海沿江城市,城市面积迅速扩张,新扩张的城区往往是洪水风险较高而防洪能力较低的区域。由于城市资产密度高,对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等系统的依赖增大,一旦遭受洪水袭击,损失更为严重。统计数据表明,一些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份,城市与工业的水灾损失已经占到水灾总损失的60%至2000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37%,每年土壤流失量约50亿t,大量泥沙淤积在河、湖、水库中,同时带走大量氮、磷、钾等养分。水土流失危害不仅严重制约着山丘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给国土整治、江河治理以及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带来困难。 2、对耕地的破坏。洪水灾害对耕地的破坏,主要是水冲沙压、破坏农田。如1963年海河大水,水冲沙压造成失去耕作条件的农田达13万余hm2。黄河决口泛滥对土地的破坏更为严重,每次黄河泛滥决口都使大量泥沙覆盖延河两岸富饶土地,导致大片农田被毁。 3、对河流水系的破坏。中国河流普遍多沙,洪水决口泛滥致

城市洪涝灾害的不可避免性与减灾对策问答

城市洪涝灾害的不可避免性与减灾对策问答 广州市三防办、广州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广州市排水管理中心编 2010年3月(第三稿) 摘要:本问答从暴雨、洪涝成因及其利害两重性出发,讲述洪涝灾害的不可避免性。在此基础上,再从洪涝灾害的灾难性、根治洪涝灾害的不可能性、不经济性、不合理性以及城市洪涝成灾模式和灾害特点出发,导出城市防洪涝必须实行“洪涝风险管理”,与洪涝共存的减灾策略,进而提出四点具体对策。 一、暴雨成因及其利害的两重性 1问:为什么会有暴雨? 答:暴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产生于大气循环中必不可少的降水环节里,是降水环节中的一种自然的、重要的、非人类可以控制的表现形式。 水是生命之源。维持人类生命的淡水不能直接取用于覆盖地球表面70%的海水,而是来自于经过大气循环降落到地面的水。尽管地球水体总量达13.86亿km3,但维持人类生命的淡水,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2.5%[1],这些淡水产生于周而复始的自然大气循环:大气循环中的大汽水经过冷却以降水的方式―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转化为高山积雪、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海洋水,这些水经过太阳的辐射作用和生命作用蒸发到大气又成为大汽水,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2]。因此有降水就有降雨的机会,就有暴雨甚至特大暴雨的出现。 2问:暴雨是如何产生的? 答:在大气循环中,暴雨形成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一旦结合,暴雨便产生。 暴雨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大气强烈的上升运动,低层的水汽通过诸如锋面抬升作用引起斜压性上升运动、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引起的大范围动力性上升运动(台风的形成)、中尺度系统引起的强烈上升运动和地形引起的上升运动等上升到空中凝结成云雨,进而发展成为降雨。暴雨形成的充分条件是充沛的水汽供应集中到较小范围的暴雨区内,需要在外围(面积至少比暴雨区大10倍)有大范围的水汽输送和累积。行星尺度天气系统如西风带中长波槽、阻塞高压、副热带高压与热带环流等决定大范围雨区出现的范围和决定暴雨区的水汽来源或水汽通道。它与天气尺度系统活动共同作用可将南海、孟加拉湾和西太平洋等海上的水汽不断向暴雨区输送。因而当它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促使冷空气不断在某个地区交绥,并使得引起暴雨的天气尺度系统或中间尺度系统发展,从而使得某地区出现强而持续的垂直运动和水汽输送等条件,就给暴雨甚至持续性暴雨提供了有利条件[3]。如“75·8”特大暴雨就是这样组合发生的:行星尺度的大气环流条件使得7503号台风能深入内陆,并在河南境内停滞。天气尺度系统的活动,造成有利于中尺度系统生成的环流条件并为暴雨从西太平洋海区输送大量水汽,这些为“75·8”特大暴雨创造了充分条件;此外中尺度天气系统沿着同样路径向暴雨区汇集,使得在暴雨区出现持久的强对流天气使水汽垂直运动保持,加上地形条件抬升水汽等为暴雨创造了必要的降水条件。上述充分和必要的暴雨降水的条件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75·8”特大暴雨[4]。

城市与洪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办5月专刊 主编:孟志敏城市与洪水 责编:张诚孟圆2015年05月28日 城市与洪水:21世纪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指南(节选) 洪水已演变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其导致大面积的经济损失、死亡与破坏。2011年,世界很多地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灾。图1和图2显示,全球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的有记载的洪灾的发展趋势与分布状况。2010年,全球共有1.78亿人受到了洪灾的影响,1998年和2010年的全球洪灾经济损失超过400亿美元。

图1:有记录的洪水事件 图2:1970-2011年洪水事件 近年,易受洪水威胁的城市地区受到了全球逐渐增加的洪水事件的重创。此外,由于各国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界定“城市”的概念,这便加大了统一界定城市洪水的难度。由于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洪水存在实际上的功能差异,从传统意义上而言,城市环境中的人口和资产集中度更高,城市洪水的影响也有截然不同之处。 重大事件的直接影响意味着对生命和财产的巨大威胁。图3显示50年间,由于洪灾引发了死亡和经济损失。直接损失往往容易统计,但洪灾的间接影响却很难量化,世界很多地区的贫 困和发展停滞不前很多是由于洪灾所致。

图3:报告的经济损失和死亡数 作为世界人口增长的标志性特征-城市化,与洪水风险密切相关,同时进一步加剧了相关风险的发生概率。在2008年,全世界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范围内,其中有2/3的人口处于贫困或中等收入水平。预计到2030年城市居民比例将增加到60%,2050年增加到70%,届时将有约62亿人口居住在城市范围内。如图4。 但由于城市住区人口规模庞大,加剧了城市洪水的风险,并增加了预防相关风险的成本。 图4:2010年居民人数超过750,000的城市群分布不恰当的土地利用、不合理的城市化规划和管理也是导致洪水灾害愈演愈烈的重要因素,其中蓄洪区以及河口土地的违规使用问题更加突出。 在发展中国家中,很大一部分的城市人口增长和空间扩张都发生在人口密集、生活水平较差的非正式居住区,这些地区往往被称为“贫民区”,这些地区往往缺乏必要的防洪设施,使得洪 水发生的风险概率增大。

暴雨洪水_城市不可抗自然力的困扰_现代城市洪灾事件与灾害管理(精)

Storm and Flood: Troubles caused by Inexorable Natural Forces in Cities 暴雨洪水:城市不可抗自然力的困扰 文 \ 雨辰 \ Yu Chen 龚常 \ Gong Chang 导读:世界许多城市每年饱受暴雨洪水的侵扰,蒙受巨大损失。“防洪要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城市的防汛抗洪要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相结合,要将修筑堤防、准备抢险物质与监测预报、保险法制制度建设相结合,使高标准的城市防涝工程体系与灾害预测预警系统、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完善城市应对暴雨洪水的管理机制。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1.04.019 关键词:现代城市暴雨洪水科技减灾 ——现代城市洪灾事件与灾害管理

我国城市出现约有4000年的历史,人们为了生活交通的便利,往往“城非河不守,河非堤不安”,因此城市的发展与江河、湖海密切相关。但是,这在给城市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带来洪水的频繁灾祸。我国几千年来水灾频频,主要发生在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的中下游和沿海地区,因水灾而毁灭或废弃城市的事件更是不胜枚举。我国的江苏省泗州城,十七世纪末因水灾陷入洪泽湖底;新疆的楼兰城、高昌城,陕北的统万城等,则因水源断绝或干旱而废弃。明代桃源诗人江盈科曾作诗描述了水灾发生后百姓生活的痛苦情形:“一雨淹旬月,河流处处通。危株栖鹳鹤,大陆走蛟龙。破屋三农泣,炊烟万灶空。江天望鱼艇,蓑笠倚孤蓬。”南宋隆兴元年主簿王梦雷《勘灾诗》则描写了当地农民因旱无收、老幼皆哭的情形:“散吏驰驱踏旱丘,沙尘泥土掩双眸。山中树木减颜色,涧畔泉源绝细流。处处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无收。”有常和无常的水,联通着人与地球的内部与外部,使得大禹治水变成人类关于水的恐惧与水的治理的最初记忆,使得水患灾害变成人类与世界息息相关的疼痛神经,永远警示着人类必须关注生存的种种危急时刻。 受东部季风的影响,每年的4-9月份,我 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许多城市由于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产开发等因素,饱受暴雨洪水的侵扰。此外东南沿海的台风风暴、北方沿海的温带风暴潮等海洋性因素造成的灾害,对沿海对外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密集的人口和城市群,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社会经济和人员财产的损失都是巨大的。暴雨、洪涝、风暴潮都属于水文灾害,既有季风影响、泥沙淤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东部临海等自然因素,也有滥伐森林、围湖造田、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等人为因素,因此防汛抗洪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对城市的防灾保护,加强控制城市的灾害源头,做到未雨绸缪,才有可能真正消除“水来土掩、兵到将迎”的被动减灾的窘状,实现“未曾水来先垒坝”,使人类凿破鸿蒙,真正探寻到自然界那种无比单纯的美丽。 一、国内外现代城市的暴雨洪水概况

水灾的自救逃生方法很重要

水灾的自救逃生方法很重要 严重的水灾通常发生在江河湖溪沿岸及低洼地区,遇到突如其来的水灾,该如何自救逃生呢?本文是本人整理水灾的自 救逃生方法的资料,仅供参考。 水灾的自救逃生方法 一、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 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满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 三、如果洪水不断不涨,应在楼上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 四、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及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来代替。资料来源 :医学教育网 五、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试试木筏能否漂福收集食品、发信号用具(如哨子、手电筒、旗帜、鲜艳的床单)、划桨等是必不可少的。在离开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含较多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糕点等,并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 六、在离开家门之前,还要把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关掉,时间允许的话,将贵重物品用毛毯卷好,收藏在楼上的柜子里。出门时最好把房门关好,以免家产随水漂流掉。

洪水自救十条 1)洪水来临时尽快撤到楼顶或高处避险。 2)备足速食食品或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3)搜集木盆、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用。还要准备药品、通讯工具。 4)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 5)关闭电源、煤气,千万不要贪恋财物,尽快撤到安全处避险。 6)如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突遇山洪时: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 方避洪。 2)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发生洪水时如何逃生 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当天气预报连续报有暴 雨或大暴雨时,居住在河谷、低洼地带,沿江沿湖地区的同学,就要提高警惕,随时注意灾情的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2、在洪水到来之前,按照预先选择好的路线撤离易 被洪水淹没的地区。 3、如果洪水来势凶猛,已来不及撤离时,可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候救援。但土墙、干打垒住房或

城市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介绍

城市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介绍 城市若发生洪涝灾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人员损失,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的工作。今天本人就给大家介绍城市洪涝灾害的预防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城市洪涝灾害的预防 科学编制防洪排涝规划 作为城市防洪管理与建设的依据及前提,防洪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5]。而进行规划时依据最多、最重要的就是城市防洪标准。另外,防洪标准也会影响整体投资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确定合适的防洪标准,若标准过高,增加投资成本的同时还会产生很多其它部门工作上的难题;若标 准过低,则会对城市的安全造成威胁,产生很多严重的后果。另外,城市防洪排涝和周边的江河的防洪有很大关联,是整个防洪排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在科学编制防洪排涝规划时,要结合考虑周边江河的防洪规划。并聘请水利、水文、气象、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园林绿化、城市规划、建设等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如水文、环保、水利、气象、城市规划等,根据 实际情况编制出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防洪排涝标准。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目前,很多城市出现洪涝现象都是因为当初城市规划的时候没有统筹考虑,缺乏前瞻性。故今天城市规划时,我们应该具有长远目光,科学规划,尤其是排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径流系数等,计算出污水水量,并选择合适的管材及管径,标本兼治,将防洪与排涝、污水处理与洪水调度等有机结合,力所能及的降低洪水出现的概率。建设现代新型城市,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

完善防洪排涝应急预案 作为城市防洪非工程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防洪排涝预案是各级领导进行调度时的战略性文件。该预案在现有工程条件的基础上,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而防洪应急预案是在洪灾预警基础上制定的,目前,这些预警技术有洪水监测技术、暴雨预测技术、警示信息发布技术、洪水预报技术等[6],但这些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是特别 成熟,亟待完善。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洪灾预警系统会越来越完善,我们可以制定更好的应急预案。 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是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直接关系到居民生命安全及经济。加强放工排涝工程建设,首选需要的是资金到位,这是公益工程,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应做好监督工作,杜绝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为广大人民群众筑好坚实屏障。 加强宣传防洪排涝教育 加强宣传防洪教育也是防洪排涝非工程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解决工程手段不能解决的部分问题,更好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宣传防洪排涝教育后,在洪涝发生时,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紧而有序的开展工作,事半功倍,效果显著。 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支流特点、湖泊的多少)江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植被分布。(气候、地形、水系、植被) 洪涝灾害的介绍 洪涝灾害是我国城市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是一

余姚水灾一座城市的自救

余姚水灾:一座城市的自救 2013年10月14日,余姚市同光村内街道仍然积水未退,没过大腿,呈深褐色,里面浑浊一片。 本报记者刘科发自浙江 在宾馆里被困了两天之后,冯海荣决定尝试带着家人离开余姚。 37岁的冯海荣是余姚市信天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10月7日上午,冯海荣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余姚市政府发布了暴雨预警信号,他特别用手机查了下红色警报和橙色警报的区别。 当天下午,冯海荣去家中把妻儿接到了宾馆入住,“我当时跟在公司的员工讲,你们今天别回去了,看情形晚上估计会停电停水,我给你们在公司边的宾馆开好房间,住在宾馆安全点。” 事后回忆,冯海荣觉得自己的预判对了。 雨最初是从10月6日下午开始下的,到10月7日,余姚的雨越来越大,从7日夜间开始,余姚的主城区的多数小区开始停电,整个城市处于一片汪洋中,大部分住宅小区低层进水,大量汽车像下饺子般浸泡在积水中,道路瘫痪,多个街道水深超过1米。 余姚市委书记毛宏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台风“菲特”给余姚带来了解放以来最大的一次24小时集中降

雨量,“两天时间,老天爷差不多把68个西湖的水倒到我们余姚头上”。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8日8时,余姚过程雨量496.4毫米,姚江水位最高达5.33米,超警戒水位1.56米。 姚江从绍兴上虞市东南部山区发源,流经余姚后,由西往东,进入宁波市区,到达三江口,然后随甬江入海,而这次,余姚所在的姚江流域出现了滞涨河水倒灌的局面。 宁波气象台作出的解释是,“由于余姚的地势特点,东北面是平原,西南面是四明山脉,四明山脉像余姚边缘的一堵墙,把来自海上的丰富水气都给拦截下来,留在了余姚境内,雨水又顺着地势高处流向了平原地区,导致水库、江河水位普遍上涨,城区水排不出去。” “最害怕的是对未知的恐惧” 从7日夜间开始,冯海荣所在的宾馆大堂中挤满了附近灾民,手机有电的人几乎全在打电话,打听各种消息。不过,手机的信号像各种信息一样混乱,“手机信号不行,不是串号就是打不出去,这样的话,两眼摸黑,宾馆因为用柴油机发电,还算能保证正常供电。”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两天,冯海荣变得越来越焦虑,“我当时有顾虑,断水这么长时间,如果继续发酵,正常的话,各种腐烂物都会翻上来,包括饮用水在内可能都会出问题,身边的人也都人心惶惶,这种困境没有亲历很难体会,通讯

水灾自救逃生方法

水灾自救逃生方法 1.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2.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沙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 3.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应在楼上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 4.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来代替。 5.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试试木筏能否漂浮,收集食品、发信号用具(如哨子、手电筒、旗帜、鲜艳的床单)、划桨等是必不可少的。在离开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的食物和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 6.在离开家门之前,还要把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关掉,时间允许的话,将贵重物品用毛毯卷好,收藏在楼上的柜子里。出门时最好把房门关好,以免家产随水漂流掉。 都市遇洪水自救四法 在都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专家称首先应该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分析洪水中人员失踪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险水。所以,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1、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2、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 3、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

城市化对城市洪涝的影响

城市化对城市洪涝的影响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密度和建筑物密度倍增。城市化的进程直接改变了局部气候条件和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导致城市面对洪涝的脆弱性增加,洪涝风险度提高。城市化对城市洪涝的影响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城市化改变了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导致湖泊面积萎缩、城市湿地、绿地不断减少,不透水面积成倍增加,提高了城市综合径流系数。根据研究数据,城镇建筑的稀疏区到密集区,其径流系统由0.20~0.45增加至0.60~0.85。径流系数的增加减少了地表水的入渗能力,大大降低了城市土地对雨洪的天然调蓄能力,导致雨水径流量的急剧增加。从而改变城市区域暴雨径流条件,使径流总量增大,洪峰流量提高,峰现时间提前,加剧了洪水的威胁和风险。 (2)中小河流防洪和山洪灾害问题日益突出。长江上中游地区多为山区或丘陵区,中小河流洪水来得快,涨势猛。由于早期的规划、管理不到位,临河、跨河建筑物侵占行洪断面现象严重,上游下泄的洪水将加重下游城市的防洪压力。如上游暴雨频繁,下泻的洪水就会直接威胁下游城市。尤其是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流失的泥土淤塞江河,河床抬高,对下游和江河两边的城市威胁更大。 (3)由于地下水开采过量等原因,许多城市都出现严重的地面下沉现象。雨水渗透的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使得城市低洼地段逐渐扩大,破坏了城市的水循环的路径,加大了城市排水管网的压力,加剧了洪涝灾害的程度。 (4)多数城市的部分下水道排水设施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中部分低洼地区下水道排水设施的设计标准较低。而后期排水系统的建设远滞后于城市的扩展,当遭遇暴雨洪水时,往往排泄不畅,极易形成局部内涝。

旱灾、水灾对城市和农村生活的影响

旱灾、水灾对城市和农村生活的影响 今年似乎是个多事之秋,地震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失,西南地区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有些地方,甚至连水都没得喝,更不用说是庄稼了。很多的农作物都无法生长,只能种些玉米之类的耐旱作物,可是就连玉米也早早就开花,本应该生长的时候也长不大,导致了颗粒无收,看着干了的水塘和沟渠,真不知道农民该怎么办〃〃〃 而为什么在水资源最好的西南地区发生如此大面积的严重旱灾呢?我想主要原因应该是近年来环境的污染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仅是只追求小康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而那些工厂也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大。最近三十年来对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丧失自我调节能力,向负循环发展。在以前大家还很辛苦的植树造林,可是现在全都被大家自己又破坏了。记得小的时候周边随处可见大片的树林,而现在那些已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希希冉冉的小树苗,而且长得还一点也不茂盛,炎炎夏日根本没有可以遮挡阴凉的地方,寒冷的冬天,很多植物都已经枯萎,凋零。在没有树木的情况下,显得更加的萧条。如今许多的农作物已经被淘汰,改种经济林,如造纸的桉树、橡胶树、核桃树、水果树、茶树等等,虽然森林面积不变,但经济林的生态功能和原始森林以及次生森林无法比较,既不保水也不保土。看似不变的东西其实发生了很打的变化,在我们不注意的情况下改变着我们周边的环境。 同时还有的就是对水资源的利用,如今对其的利用已经失衡,大自然为人类生存准备了不同类型的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地下水又有表层、浅层和深层之分。平常年份使用地表水和表层地下水,短期的旱灾可以使用浅层地下水,长时期的旱灾才可使用深层地下水。可以说地下水是保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延续的保命水。许多国家,如以色列、美国、日本等都制定严格的法律,禁止开采地下水或深层地下水。云南滇池的污染是西南地区的地表水严重污染的开端,近年来地表水污染越来越严重,由于地表水污染严重,西南地区转而开发地下水,甚至开发深层地下水。平时用了保命水,等到旱灾来时,已经没有足够的地下水来保证需求。必须看到,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严重干旱,持续时间往往不是几个月,而是几年,甚至更长。地下水补给慢,深层地下水补给更慢,需要几百年,几千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洪涝防治的几点认识

特别关注 SPECIAL TOPICS Aug.2019NO.8VOL.29 2019年8月第8期第29卷 中国防汛抗旱 CHINA FLOOD &DROUGHT MANAGEMENT 编者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国家发展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降低城市水灾害风险、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也必须从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内涝、“看海”问题表明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能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只有顺应自然、保护生态才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本刊2019年第8期特别策划“绿色生态与城市防洪”专家观点专题,针对国家生态文明战略要求下我国城市防洪规划建设前沿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研讨,共享新形势下城市洪涝防治的新思维、新理念、新观点、新技术、新趋势。 近年来,“城市看海”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频频上演,不断刺痛着社会大众的神经。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城市洪涝防治面临着新形势,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水系统基本属性出发,谈一谈对新形势下我国城市洪涝防治的几点认识。 当前正处于我国城市洪涝防治总体方略调整的关键期。城市洪涝问题的产生与我国过去40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未来一个时期,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化率仍将快速提高。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是决定城市化品质的主要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该阶段,城市洪涝防治也迎来了总体方略调整的关键期:一方面,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改造和提升为落实城市洪涝防治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和新技术提供了较好的切入点,有利于城市洪涝防治总体方略的调整和落实;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发展到现阶段,积累的社会财富能够支撑大规模投入,在城市洪涝防治对城市运转的不利影响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城市洪涝防治资金投入易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城市洪涝防治应放到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中统筹考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构成以自然为主导的生命体,即面状的生态流域;“城市”构成以人为主导的生命体,即点状的社会经济系统。城市洪涝防治应重视生态流域和海绵城市的理念,构建可持续性城市水系统,把城市融入生态流域生命共同体。在流域上,要做好源头治理和生态保护,以良好的流域生态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中, 1

被困洪水中时如何逃生

被困洪水时如何逃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被洪水困在房里该如何逃生?能爬多高爬多高!21日晚,一位叫“夏芒”的网友发了一张自己被困在房间里的照片,大水已经及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逃生? 建议平时备好应急食品、水、药品、救援绳索等物资;迅速向屋顶、高楼等处转移,找到被困地的制高点站立,等待救援;如果被洪水围困,寻找门板、洗衣盆、衣柜等作为逃生用具;如果无法逃脱,将手机集中起来,只留一个开机,等待救援,这样能尽可能长时间的寻求外界救援。 如果当时通讯工具无法正常使用,应该使用烟火、光照、燃烧衣物等方法,让救援人员知道你的所在地。 此外还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当天气预报连续报有暴雨或大暴雨时,居住在河谷、低洼地带,沿江沿湖地区的人们,就要提高警惕,随时注意灾情的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在洪水到来之前,按照预先选择好的路线撤离易被洪水淹没的地区。 2、如果洪水来势凶猛,已来不及撤离时,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等候救援。但土墙、泥坯房或干打垒住房,经水一泡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只能用做暂时的避难场所。 3、如果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箱子、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在水上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4、逃生时不要沿着行洪道的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千万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5、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用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衣服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以引起营救人员的注意,前来救助。 6、如果有可能,可吃一些高热量的食品,如巧克力、饼干等,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避难时,应携带好必备的衣物以御寒,特别要带上必需的饮用水,千万不要喝洪水,以免传染上疾病。

城市暴雨洪水灾害感受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受暴雨袭击。这次强降雨的平均降水量高达170mm,死亡人数高达78人;北京受灾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190万人;经济损失近百亿。面对这组数据,我一方面极为震惊。另一方面我很想知道:这暴雨洪水为什么会对城市造成那么大的危害? 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暴雨就是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地质灾害。暴雨常常是从积雨云中落下的。形成积雨云的条件是大气中要含有充足的水汽,并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把水汽迅速向上输送,云内的水滴受上升运动的影响不断增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急剧地降落到地面。 大家对“城市热岛效应”这个词已经不陌生了,但是对于大型城市,“热岛效应”还会引发“雨岛效应”。由于大城市气温高、空气中粉尘大,热气上升,形成周边气流向城市汇聚的运动。一旦上升的热气流遭遇高空强对流的冷气团,形成暴雨,就使城市更容易成为暴雨袭击的中心,即所谓城市雨岛效应。因此,超大型城市容易出现市区暴雨的频率与强度会高于周边地区,而且这种现象将会长期存在。 城市人口资产密度提高,同等淹没情况下损失增加;城市面积扩张,新增市区过去为农业用地,防洪排涝标准较低,而洪涝风险较大;以往城外的行洪河道变成了市内的排水渠沟,加重了防洪负担;城市空间立体开发,一旦洪涝发生,不仅各种地下设施易遭灭顶之灾,高层建筑由于交通、供水、供气、供电等系统的瘫痪,损失亦在所难免。 结论:暴雨是产生洪水的先决条件。灾害性洪水是吞噬生命、制造灾情的罪魁祸首。分析暴雨洪水、认识现象规律,研究探索暴雨特性、掌握洪水的特点,才能在遭遇突发性暴雨洪水时更加有效地防御和应对,把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 那么当暴雨水灾袭来,我们的城市怎么办? 通过查阅资料和相关了解知道:面对暴雨、洪水,各国各城市首先都是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但是河道水位迅速上升,使排水管网受到顶托,雨水不能自排,于是又加强了泵站的建设;而河道的行洪能力是有限的,且城市河道受两侧建筑物密集的影响,已难以拓宽,这就必须进行第一次理念的转变。 即改变让雨水尽快排入河道的传统思路,转而采取各种雨水蓄滞的措施,比如以立法形式要求新建、改建小区必须设置相应容积的雨水调节池,调节池中储存的雨水可在洪峰过后排入河道,或作为绿地浇灌和城市清洁等用水。但是调节池容积过大会增加成本,而利用率有限,那么可以发展各种雨水渗透技术,促使雨水回补地下,转变为有效的水资源。 也可以在城市建设上除了采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增加透水层,减少硬质铺装等外,国外也运用了一些生态方法改善雨水系统条件。 结论:现代城市面对暴雨洪水显得更为脆弱。除非随城市的发展同时增大治水的投入和管理的力度,否则必然会出现水灾损失急剧增长的恶性局面。

洪灾逃生自救常识

洪灾逃生自救常识 洪灾来临前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 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防范提示 A、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B、扎制木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C、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D、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如果有多个手机保持一个开机。 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 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白保,则要允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没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白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防范提示 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 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泥石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