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埙的指法图

埙的指法图

埙的指法图
埙的指法图

(一)演奏姿势

1. 身体姿势

?坐式

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部放松。

?立式

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挺胸,身体要正,肩部放松,切忌歪斜。

注:因为埙体的长度要比其他乐器短,所以演奏时切记头不要向前探,要始终保持身体的正直。

2.持埙方法

要求手指自然放松呈弧形持埙,双肩放松,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

一般手指抬到距离埙体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八孔埙

右手无名指按住第一孔,中指按住第二孔,食指按住第三孔,拇指按住第八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四孔,中指按住第五孔,食指按住第六孔,拇指按住第七孔。两手的小指轻放于埙底部,起托持埙体的作用。

?九孔埙

右手小指第一孔,无名指按住第二孔,中指按住第三孔,食指按住第四孔,拇指按住第九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五孔,中指按住第六孔,食指按第七孔住第七孔,拇指按住第八孔。左手的小指轻放于埙底部,起托持埙体的作用。

注:八孔埙与九孔埙经张荣华先生标准化研制,已成定制。八孔埙的指法与笛子的指法相同,筒音作5,运指灵活方便,九孔埙的音域比八孔埙多一个大二度,筒音作1。演

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口风

?下唇贴紧吹孔外沿,注意不要把吹孔遮盖,下唇肌肉向两侧略微收紧,下唇稍向前伸,上唇嘴角肌肉有所控制,上下唇之间形成一条窄缝,尽量让这条缝越细越短则越好。舌头自然放松伸平,通过呼气灌入吹孔发出声音。

?吹低音时,口风略松,气流较缓顺着腔体灌入,吹高音时,口风收紧,气流加急并上挑。

加以时日练习,根据乐曲的需要不断调整口风与吹孔的位置,使口风能松能紧,能放能收,这样才能适应演奏的需要。

(二)呼吸方法

就我们每个人而言,呼吸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那么如何正确地运用呼吸,使埙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1.合理吸气

将乐器举起,把吹孔对着下唇的中间,并贴向唇边,两边嘴角微微张开,舌头向后缩一点,用嘴和鼻子同时将空气很快吸入,形成吸气。这时胸腔及横膈膜(腹部)有明显的扩张感,必须注意肋间肌肉和横膈膜肌肉的动作协调,以求完成合理吸气,即胸腹式结合吸气。

为了使初学者比较容易掌握,这里介绍两种生活中常见的情形,仅供参考:

?在大约1米以外处点燃一支蜡烛,把它吹灭,通常你会深吸一口气,这时的吸气往往是自然松弛的,并且是胸腹式结合的。

?你可以试跑500米,然后突然停下来,这时你的呼吸一定相当急促,并且一定是胸腹式结合,而不会只是胸腔局部运动。

2.合理呼气

应该说吸气是发音的准备阶段,而呼气才是真正的发音阶段,因为呼气才能形成震动,震动产生声波,声波可以成为声音,而乐器的音量、音质的各种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呼气的技巧。

从总体上来看,呼出的气流越均匀,发出的声音就越平稳;呼出的气流越充实,发出的声音就越宽厚。因此,在呼气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呼气的平稳,尽可能通过唇部的控制,将气流汇成"束",检验是否汇成"束"的标准,首先是有无噪音,其次是发音是否饱满充实。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呼气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一般都不会注意它的长短和速度,而在埙的演奏过程中,正确的呼气速度和呼气量是根据乐句长短和强弱来决定的。对于初学者而言,要掌握好它的尺度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必须通过训练使唇部肌肉、腹部肌肉能够协调地控制呼气的变化,逐步养成正确的呼气习惯。

(三)指法训练

1.八孔埙基本指法图

2.九孔埙基本指法图

埙的指法练习

(一)演奏姿势 1. 身体姿势 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适宜,身体要正,两腿自然分开着地。坐在凳面三分之二处,切忌坐满整个椅子。 立式要求身体站立,两脚稍分开或一脚稍前,一脚稍后。双手持埙,将吹孔对准风门,头要正,双臂张开约45度角,两肘下垂。全身自然放松成垂直状,确保气息通畅。 注:因为埙体的长度要比其他乐器短,所以演奏时切记头不要向前探,要始终保持身体的正直。 2.持埙方法 手指自然弯曲,指肚按孔。手指按孔要严实,不能漏气。开孔时手指不宜抬得过高或过低,过高影响演奏速度,过低影响音准。 一般手指抬到距离埙体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八孔埙: 右手无名指按住第一孔,中指按住第二孔,食指按住第三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四孔,中指按住第五孔,食指按住第六孔。两个大拇指分别按住第七孔和第八孔,小指轻轻托底。 九孔埙: 右手小指按住第一孔,无名指按住第二孔,中指按住第三孔,食指按住第四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五孔,中指按住第六孔,食指按住第七孔。两个大拇指分别按住第八孔和第九孔,左手小指轻轻托住埙底。 注:八孔埙与九孔埙经张荣华先生标准化研制,已成定制。八孔埙的指法与笛子的指法相同,筒音作5,运指灵活方便,九孔埙的音域比八孔埙多一个大二度,筒音作1。演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演奏口形 埙的演奏口形是通过唇肌,口轮匝肌与面部肌肉的协同动作完成的。口形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吹埙的音色、音准以及强弱控制能力。 演奏时,唇部肌肉自然贴住牙床,两边嘴角适当收缩(呈微笑状),使上下唇的力点向中间依靠,双唇中央形成椭圆形风门,口腔扩张。舌自然平伸。 根据乐曲的需要,吹埙的口形会随时变化,其变化集中表现在风门、口风和口劲三个方面。

陶埙教程

本教程所教学的对象为初学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不懂之处,或者是需要中高级教程的,请直接和站长联系,我正在编写一本关于埙的制作和演奏的教材,埙的曲谱也在整理之中,不久也会结集出版,另外埙的教学光盘也在酝酿之中,敬请陶埙爱好者注意论坛公告。一。埙的基本演奏姿势 一般分站式和坐式,独奏一般用站式,合奏或伴奏时一般用坐式,基本要领是:站式演奏时,要求身体应站稳,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或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指,腕,肘,臂及全身各个关节应自然放松。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合适两腿自然分开,身体坐正,坐在凳面的三分之二处,两脚自然分开着地。以上两种演奏姿势,都要求头要挺直,双肩自然平放,手指按好音孔,正视前方,以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气息的顺畅通达。二。持埙方法 用大拇指按住后面两孔,前面的孔从下往上依次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住,小指不按孔的时候,应自然放在埙的底部托住埙体,每个手指在按孔的时候,必须严实,不能漏气,切忌手指过于放松或是僵硬。 三。吹埙的口型 吹埙的口型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埙的发音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口型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即“风门,口风,口劲”,三者有机而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发音。 (一)风门 吹埙时,上下唇中间形成的空隙,就是气流经过的地方,叫风门。它可大可小。须随着音的高低而调节和变化,低音气流缓,风门大,高音反之,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要不然出来的音就非常虚,不实在。初学者一般第一次吹埙都会把风门放的很大,而且喜欢一次放好几个音孔,老吹不响埙,原因是风门过大,大量的气没有吹进吹孔,而是吹到了外面,本来高音就需要更急的气流才能吹好,开过多的孔肯定更吹不响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两点。(二)口风 就是气的流动速度,口风的急缓,是通过丹田控制的,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高音口风急,流速快,低音则相反。这个不是一天的工夫,要长期练习,才能体会到丹田之气是怎么运用的,初学者吹埙会觉得头晕,这就是不会运用丹田之气,把刚吸入的氧气就吹出来了,缺氧造成的。 (三)口劲 是指控制风门大小和口风急缓时上下唇肌和面颊肌肉反复收放时所用的力量。吹低音时,风门大口风缓,口劲相对小一些,高音则相反。 四吹埙的角度 手指按好音孔后,将埙举起,放至嘴边,是唇与埙的吹孔形成约75度角,头稍稍仰起一些,不过角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高音角度会加大,低音则变小,这个可以自己慢慢体会。五呼吸的方法 呼吸对于任何管乐都十分重要,练成正确的呼吸方法非一日之功,吸气时全身要放松,做深吸气,标举个例子,要把很重很重的东西搬起来,在搬动之前的吸气,就是深吸气。吸气是发音的的准备阶段,要根据乐句的长短来决定吸气的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深吸气,这个中间有一个速度的问题,吸气的时间肯定是越短越好。呼气才是真正的发音阶段,具体参照吹埙的口型一章。 六关于俯吹音 埙不同于别的民族管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音高会随口风强弱的变化和口风与吹孔的角度的变化发生变化,在中高音区不很明显,但是在低音区非常明显,有时候小心,差上半

埙的演奏基础知识

一、埙的基本演奏姿势 一般分站式和坐式,独奏一般用站式,合奏或伴奏时一般用坐式,基本要领是:站式演奏时,要求身体应站稳,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或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指,腕,肘,臂及全身各个关节应自然放松。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合适两腿自然分开,身体坐正,坐在凳面的三分之二处,两脚自然分开着地。以上两种演奏姿势,都要求头要挺直,双肩自然平放,手指按好音孔,正视前方,以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气息的顺畅通达。 二、持埙方法 用大拇指按住后面两孔,前面的孔从下往上依次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住,小指不按孔的时候,应自然放在埙的底部托住埙体,每个手指在按孔的时候,必须严实,不能漏气,切忌手指过于放松或是僵硬。 三、吹埙的口型 吹埙的口型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埙的发音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口型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即“风门,口风,口劲”,三者有机而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发音。 (一)风门吹埙时,上下唇中间形成的空隙,就是气流经过的地方,叫风门。它可大可小。须随着音的高低而调节和变化,低音气流缓,风门大,高音反之,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要不然出来的音就非常虚,不实在。初学者一般第一次吹埙都会把风门放的很大,而且喜欢一次放好几个音孔,老吹不响埙,原因是风门过大,大量的气没有吹进吹孔,而是吹到了外面,本来高音就需要更急的气流才能吹好,开过多的孔肯定更吹不响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二)口风就是气的流动速度,口风的急缓,是通过丹田控制的,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高音口风急,流速快,低音则相反。这个不是一天的工夫,要长期练习,才能体会到丹田之气是怎么运用的,初学者吹埙会觉得头晕,这就是不会运用丹田之气,把刚吸入的氧气就吹出来了,缺氧造成的。 (三)口劲是指控制风门大小和口风急缓时上下唇肌和面颊肌肉反复收放时所用的力量。吹低音时,风门大口风缓,口劲相对小一些,高音则相反。 四、吹埙的角度 手指按好音孔后,将埙举起,放至嘴边,是唇与埙的吹孔形成约75度角,头稍稍仰起一些,不过角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高音角度会加大,低音则变小,这个可以自己慢慢体会。 五、呼吸的方法 呼吸对于任何管乐都十分重要,练成正确的呼吸方法非一日之功,吸气时全身要放松,做深吸气,标举个例子,要把很重很重的东西搬起来,在搬动之前的吸气,就是深吸气。吸气是发音的的准备阶段,要根据乐句的长短来决定吸气的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

西安陶埙的指法图

学习陶埙 (一)演奏姿势 1. 身体姿势 ?坐式 ?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部放松。 ?立式 ?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挺胸,身体要正,肩部放松,切忌歪斜。 ? ?注:因为埙体的长度要比其他乐器短,所以演奏时切记头不要向前探,要始终保持身体的正直。 2.持埙方法 要求手指自然放松呈弧形持埙,双肩放松,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 一般手指抬到距离埙体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八孔埙 ?

? ? ?右手无名指按住第一孔,中指按住第二孔,食指按住第三孔,拇指按住第八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四孔,中指按住第五孔,食指按住第六孔,拇指按住第七孔。两手的小指轻放于埙底部,起托持埙体的作用。 ? ? ?九孔埙 ? ? ? ?右手小指第一孔,无名指按住第二孔,中指按住第三孔,食指按住第四孔,拇指按住第九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五孔,中指按住第六孔,食指按第七孔住第七孔,拇指按住第八孔。左手的小指轻放于埙底部,起托持埙体的作用。 ? ?注:八孔埙与九孔埙经张荣华先生标准化研制,已成定制。八孔埙的指法与笛子的指法相同,筒音作5,运指灵活方便,九孔埙的音域比八孔埙多一个大二度,筒音作1。演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口风

?下唇贴紧吹孔外沿,注意不要把吹孔遮盖,下唇肌肉向两侧略微收紧,下唇稍向前伸,上唇嘴角肌肉有所控制,上下唇之间形成一条窄缝,尽量让这条缝越细越短则越好。舌头自然放松伸平,通过呼气灌入吹孔发出声音。 ?吹低音时,口风略松,气流较缓顺着腔体灌入,吹高音时,口风收紧,气流加急并上挑。 加以时日练习,根据乐曲的需要不断调整口风与吹孔的位置,使口风能松能紧,能放能收,这样才能适应演奏的需要。 (二)呼吸方法 就我们每个人而言,呼吸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那么如何正确地运用呼吸,使埙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1.合理吸气 将乐器举起,把吹孔对着下唇的中间,并贴向唇边,两边嘴角微微张开,舌头向后缩一点,用嘴和鼻子同时将空气很快吸入,形成吸气。这时胸腔及横膈膜(腹部)有明显的扩张感,必须注意肋间肌肉和横膈膜肌肉的动作协调,以求完成合理吸气,即胸腹式结合吸气。 为了使初学者比较容易掌握,这里介绍两种生活中常见的情形,仅供参考: ?在大约1米以外处点燃一支蜡烛,把它吹灭,通常你会深吸一口气,这时的吸气往往是自然松弛的,并且是胸腹式结合的。 ?你可以试跑500米,然后突然停下来,这时你的呼吸一定相当急促,并且一定是胸腹式结合,而不会只是胸腔局部运动。 2.合理呼气 应该说吸气是发音的准备阶段,而呼气才是真正的发音阶段,因为呼气才能形成震动,震动产生声波,声波可以成为声音,而乐器的音量、音质的各种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呼气的技巧。 从总体上来看,呼出的气流越均匀,发出的声音就越平稳;呼出的气流越充实,发出的声音就越宽厚。因此,在呼气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呼气的平稳,尽可能通过唇部的控制,将气流汇成"束",检验是否汇成"束"的标准,首先是有无噪音,其次是发音是否饱满充实。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呼气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一般都不会注意它的长短和速度,而在埙的演奏过程中,正确的呼气速度和呼气量是根据乐句长短和强弱来决定的。对于初学者而言,要掌握好它的尺度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必须通过训练使唇部肌肉、腹部肌肉能够协调地控制呼气的变化,逐步养成正确的呼气习惯。 (三)指法训练 1.八孔埙基本指法图

十孔埙指法表

十孔埙指法表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 一。埙的基本演奏姿势 一般分站式和坐式,独奏一般用站式,合奏或伴奏时一般用坐式,基本要领是:站式演奏时,要求身体应站稳,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或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指,腕,肘,臂及全身各个关节应自然放松。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合适两腿自然分开,身体坐正,坐在凳面的三分之二处,两脚自然分开着地。以上两种演奏姿势,都要求头要挺直,双肩自然平放,手指按好音孔,正视前方,以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气息的顺畅通达。 二。持埙方法 用大拇指按住后面两孔,前面的孔从下往上依次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住,小指不按孔的时候,应自然放在埙的底部托住埙体,每个手指在按孔的时候,必须严实,不能漏气,切忌手指过于放松或是僵硬。

吹埙的口型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埙的发音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口型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即“风门,口风,口劲”,三者有机而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发音。 (一)风门 吹埙时,上下唇中间形成的空隙,就是气流经过的地方,叫风门。它可大可小。须随着音的高低而调节和变化,低音气流缓,风门大,高音反之,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要不然出来的音就非常虚,不实在。初学者一般第一次吹埙都会把风门放的很大,而且喜欢一次放好几个音孔,老吹不响埙,原因是风门过大,大量的气没有吹进吹孔,而是吹到了外面,本来高音就需要更急的气流才能吹好,开过多的孔肯定更吹不响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二)口风 就是气的流动速度,口风的急缓,是通过丹田控制的,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高音口风急,流速快,低音则相反。这个不是一天的工夫,要长期练习,才能体会到丹田之气是怎么运用的,初学者吹埙会觉得头晕,这就是不会运用丹田之气,把刚吸入的氧气就吹出来了,缺氧造成的。 (三)口劲 是指控制风门大小和口风急缓时上下唇肌和面颊肌肉反复收放 时所用的力量。吹低音时,风门大口风缓,口劲相对小一些,高音则相反。

关于埙的指法体系概述

关于埙的指法体系概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关于埙的指法体系概述 前言 埙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民族音乐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古代“八音”分类中埙独占“土”类,埙无定制,它的外形、大小和音域多种多样。我国古代音乐有雅乐、颂乐之分,当埙作为乐器进入宫廷乐队以后,也根据这两种音乐的需要,而有了雅埙、颂埙之分。雅埙形体较大,状如鹅蛋,音响浑厚低沉;颂埙形体较小,状如鸡蛋,发音高于雅埙。但埙从殷以后的1000多年中,埙一直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至汉代才出现了6音孔埙,然而到清朝末年,人们除了在欣赏宫廷雅乐时还可偶或一闻埙乐外,几乎不记得还有埙这样一种乐器了,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埙乐几绝于耳。到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工作者对埙进行了发掘改革,使埙这一古乐重获新生。在众多音乐工作者的改革中出现了各种形状、各种音孔数、各种指法的埙,这对扩大埙的音量、扩展埙的音域、提高埙音乐表现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在近三十年过去的今天,人们对埙的了解日益加深,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这一古老民族乐器并学习它。但到目前为止埙的标准体系并未确立,指法依然是各式各样,这对于初学埙的埙友是一个巨大的困难——照着指法表却不能吹出相应的音阶(因为指法表和自己的埙不相对应)。在此仅我所了解的目前埙的指法做一点说明,希望对初学埙的埙友有一点帮助。 一、埙的发音原理

目前人们的认识是埙同笛箫等乐器同属边棱气鸣类乐器,进而把它当做管乐器研究,但由于埙的腔体内是一个气团,而并非管乐器的气柱(不管是柱状还是锥状气柱),所以其发声规律与管乐器有很多不同之处。很难把它归入管乐器的范围,更谈不上是“闭管乐器”或“半闭管乐器”了。 从理论上讲埙根本不是管乐器。它的腔体内是一个气团,而管乐器的管子里是一根气柱。两者形状不同、发声规律也不同。在管乐器上,管子的长度决定声音的高低。音孔位置的高低,实际上在改变着管子的长度,直接影响着音的高低,所以笛箫的音孔总是低音孔在高音孔远离吹孔端(也有特殊情况),故而笛箫的指法相对有一个标准;在埙上,埙腔体内的空气团体积的大小决定音高,体积大的声音低。开放的指孔的面积越大,气团的体积就变得越小,声音就越高,而音孔位置的高低却不会影响声音的高低。另外,管乐器可以通过调整口型及气息的手段吹出基音的高八度或高十二度、十五度等泛音,这种手段被称为“超吹”。而埙用超吹的办法则只能奏出一个不规则的、基音的超八度音。 埙的音高只与所打开的音孔的面积大小有关,与所打开的音孔的位置没有关系,所以只要保证音孔面积大小相同,可以把它开在任意的位置,这也就是埙的指法可以是任意的排列的原因。 二、关于“×孔埙”的叫法 一直以来所称的“×孔埙”有的是算吹孔和音孔数总和,有的却只是算音孔数。在目前我所知道的几本埙相关教材(分别为:《埙的演奏技巧

中国古埙吹奏方法

埙的基本吹奏知识: 本教程所教学的对象为初学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不懂之处,或者是需要中高级教程的,请直接和站长联系,我正在编写一本关于埙的制作和演奏的教材,埙的曲谱也在整理之中,不久也会结集出版,另外埙的教学光盘也在酝酿之中,敬请陶埙爱好者注意论坛公告。 一。埙的基本演奏姿势 一般分站式和坐式,独奏一般用站式,合奏或伴奏时一般用坐式,基本要领是:站式演奏时,要求身体应站稳,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或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指,腕,肘,臂及全身各个关节应自然放松。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合适两腿自然分开,身体坐正,坐在凳面的三分之二处,两脚自然分开着地。以上两种演奏姿势,都要求头要挺直,双肩自然平放,手指按好音孔,正视前方,以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气息的顺畅通达。 二。持埙方法 用大拇指按住后面两孔,前面的孔从下往上依次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住,小指不按孔的时候,应自然放在埙的底部托住埙体,每个手指在按孔的时候,必须严实,不能漏气,切忌手指过于放松或是僵硬。三。吹埙的口型 吹埙的口型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埙的发音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口型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即“风门,口风,口劲”,三者有机而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发音。 (一)风门 吹埙时,上下唇中间形成的空隙,就是气流经过的地方,叫风门。它可大可小。须随着音的高低而调节和变化,低音气流缓,风门大,高音反之,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要不然出来的音就非常虚,不实在。初学者一般第一次吹埙都会把风门放的很大,而且喜欢一次放好几个音孔,老吹不响埙,原因是风门过大,大量的气没有吹进吹孔,而是吹到了外面,本来高音就需要更急的气流才能吹好,开过多的孔肯定更吹不响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二)口风 就是气的流动速度,口风的急缓,是通过丹田控制的,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高音口风急,流速快,低音则相反。这个不是一天的工夫,要长期练习,才能体会到丹田之气是怎么运用的,初学者吹埙会觉得头晕,这就是不会运用丹田之气,把刚吸入的氧气就吹出来了,缺氧造成的。 (三)口劲 是指控制风门大小和口风急缓时上下唇肌和面颊肌肉反复收放时所用的力量。吹低音时,风门大口风缓,口劲相对小一些,高音则相反。 四吹埙的角度 手指按好音孔后,将埙举起,放至嘴边,是唇与埙的吹孔形成约75度角,头稍稍仰起一些,不过角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高音角度会加大,低音则变小,这个可以自己慢慢体会。 五呼吸的方法 呼吸对于任何管乐都十分重要,练成正确的呼吸方法非一日之功,吸气时全身要放松,做深吸气,标举个例子,要把很重很重的东西搬起来,在搬动之前的吸气,就是深吸气。吸气是发音的的准备阶段,要根据乐句的长短来决定吸气的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深吸气,这个中间有一个速度的问题,吸气的时间肯定是越短越好。呼气才是真正的发音阶段,具体参照吹埙的口型一章。 六关于俯吹音 埙不同于别的民族管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音高会随口风强弱的变化和口风与吹孔的角度的变化发生变化,在中高音区不很明显,但是在低音区非常明显,有时候小心,差上半个音都很正常,在全闭情况下把口风的变弱,把角度变小,可以吹出比筒音(指全闭状态下正常口风的哪个音)更低的音,叫俯吹音,一般有效音是一个小三度,比如筒音是低音5,俯吹可以吹出低音4和低音3。练习好俯吹音可以使埙的音域得到扩展,增加了埙的表现力。

(完整版)古埙教程供参考学习

古埙教程 一、演凑姿势 埙的演奏姿势分为立式和坐式两种。 1、坐式: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部放松。 2、立式:是指人体站立演奏的姿势。要求身体平稳、两腿直立、两脚分开成八字形或丁字形,重心落于两脚之间。头正、腰直、肩平、两眼平视,双手捧埙自然抬起,双臂张开约成45°角。埙吹孔应放置嘴唇中部下沿处,风门要正,并与吹孔约成90°角,指、腕、肘、臂等放松。 二、持埙方法 手指自然放松呈弧形持埙,双肩放松,双手手掌、指自然弯曲,各指肚分满处按闭音孔,处于放松状态。 三、演凑口形 埙的演奏口形是由唇肌和面部肌的协同动作而形成的。下唇肌贴着牙床,微向人中部收缩靠拢,使双唇中央部位形成“椭圆形”风门。舌处于自然状态,口腔扩大为含气状态,吹奏时,气流的冲击使上下唇肌自然得以控制,形成正确的演奏口型。 口型包含风门、口风、口劲三要素,只要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发音效果。

1、风门的含义及作用 吹奏时,由上下唇肌中间通过气流的椭圆形唇孔叫做风门。在吹奏过程中,风门的变化很活跃,其大小是随着高低音区的不同、音乐强弱起伏的不 同而变化的。吹奏低音时,其的流速粗而缓,风门需放大;吹奏高音时,气 的流速细而急,风门需缩小。吹奏强音时,气的流速粗而急,风门需放大;吹奏弱音时气的流速细而急,风门 小。 2、口风的含义及作用 经过风门吹出的气流叫做口风。口风的急缓、气息流量的大小主要由丹田控制,它随着高低音区的不同、音乐 强弱的变化而变化。吹奏高音、强音时,口风要急;吹奏底音、弱音时,口风要缓。 ◆下唇贴紧吹孔外沿,注意不要把吹孔遮盖,下唇肌肉向两侧略微收紧,下唇稍向前伸,上唇嘴角肌肉有所控 制,上下唇之间形成一条窄缝,尽量让这条缝越细越短则越好。舌头自然放松伸平,通过呼气灌入吹孔发出声音。 ◆吹低音时,口风略松,气流较缓顺着腔体灌入,吹高音时,口风收紧,气流加急并上挑。加以时日练习,根据乐曲的需要不断调整口风与吹孔的位置,使口风能松能紧,能放能收,这样才能适应演奏的需要。 3、口劲的含义及作用

中国古埙吹奏方法

中国古埙吹奏方法 【--个人简历制作】 中国古埙吹奏方法 埙的基本吹奏知识: 本教程所教学的对象为初学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不懂之处,或者是需要中高级教程的,请直接和站长联系,我正在编写一本关于埙的制作和演奏的教材,埙的曲谱也在整理之中,不久也会结集出版,另外埙的教学光盘也在酝酿之中,敬请陶埙爱好者注意论坛公告。 一。埙的基本演奏姿势 一般分站式和坐式,独奏一般用站式,合奏或伴奏时一般用坐式,基本要领是:站式演奏时,要求身体应站稳,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或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指,腕,肘,臂及全身各个关节应自然放松。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合适两腿自然分开,身体坐正,坐在凳面的三分之二处,两脚自然分开着地。以上两种演奏姿势,都

要求头要挺直,双肩自然平放,手指按好音孔,正视前方,以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气息的顺畅通达。 二。持埙方法 用大拇指按住后面两孔,前面的孔从下往上依次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住,小指不按孔的时候,应自然放在埙的底部托住埙体,每个手指在按孔的时候,必须严实,不能漏气,切忌手指过于放松或是僵硬。 三。吹埙的口型 吹埙的口型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埙的发音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口型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即"风门,口风,口劲,三者有机而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发音。 (一) 风门 吹埙时,上下唇中间形成的空隙,就是气流经过的地方,叫风门。它可大可小。须随着音的高低而调节和变化,低音气流缓,风门大,高音反之,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要不然出来的音就非常虚,不实在。初学者一般第一次吹埙都会把

风门放的很大,而且喜欢一次放好几个音孔,老吹不响埙,原因是风门过大,大量的气没有吹进吹孔,而是吹到了外面,本来高音就需要更急的气流才能吹好,开过多的孔肯定更吹不响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二) 口风 就是气的流动速度,口风的急缓,是通过丹田控制的,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高音口风急,流速快,低音则相反。这个不是一天的工夫,要长期练习,才能体会到丹田之气是怎么运用的,初学者吹埙会觉得头晕,这就是不会运用丹田之气,把刚吸入的氧气就吹出来了,缺氧造成的。 (三) 口劲 是指控制风门大小和口风急缓时上下唇肌和面颊肌肉反复收放时所用的力量。吹低音时,风门大口风缓,口劲相对小一些,高音则相反。 四吹埙的角度 手指按好音孔后,将埙举起,放至嘴边,是唇与埙的吹

西安陶埙的指法图

西安陶埙的指法图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学习陶埙 (一)演奏姿势 1. 身体姿势 ?坐式 ?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部放松。 ?立式 ?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挺胸,身体要正,肩部放松,切忌歪斜。 ? ?注:因为埙体的长度要比其他乐器短,所以演奏时切记头不要向前探,要始终保持身体的正直。 2.持埙方法 要求手指自然放松呈弧形持埙,双肩放松,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 一般手指抬到距离埙体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八孔埙 ?

? ? ?右手无名指按住第一孔,中指按住第二孔,食指按住第三孔,拇指按住第八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四孔,中指按住第五孔,食指按住第六孔,拇指按住第七孔。两手的小 指轻放于埙底部,起托持埙体的作用。 ? ? ?九孔埙 ? ? ? ?右手小指第一孔,无名指按住第二孔,中指按住第三孔,食指按住第四孔,拇指按住第九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五孔,中指按住第六孔,食指按第七孔住第七孔,拇指按 住第八孔。左手的小指轻放于埙底部,起托持埙体的作用。 ? ?注:八孔埙与九孔埙经张荣华先生标准化研制,已成定制。八孔埙的指法与笛子的指法相同,筒音作5,运指灵活方便,九孔埙的音域比八孔埙多一个大二度,筒音作1。 演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口风

?下唇贴紧吹孔外沿,注意不要把吹孔遮盖,下唇肌肉向两侧略微收紧,下唇稍向前伸,上唇嘴角肌肉有所控制,上下唇之间形成一条窄缝,尽量让这条缝越细越短则越好。舌头自然放松伸平,通过呼气灌入吹孔发出声音。 ?吹低音时,口风略松,气流较缓顺着腔体灌入,吹高音时,口风收紧,气流加急并上挑。加以时日练习,根据乐曲的需要不断调整口风与吹孔的位置,使口风能松能紧,能放能收,这样才能适应演奏的需要。 (二)呼吸方法 就我们每个人而言,呼吸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那么如何正确地运用呼吸,使埙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1.合理吸气 将乐器举起,把吹孔对着下唇的中间,并贴向唇边,两边嘴角微微张开,舌头向后缩一点,用嘴和鼻子同时将空气很快吸入,形成吸气。这时胸腔及横膈膜(腹部)有明显的扩张感,必须注意肋间肌肉和横膈膜肌肉的动作协调,以求完成合理吸气,即胸腹式结合吸气。 为了使初学者比较容易掌握,这里介绍两种生活中常见的情形,仅供参考: ?在大约1米以外处点燃一支蜡烛,把它吹灭,通常你会深吸一口气,这时的吸气往往是自然松弛的,并且是胸腹式结合的。 ?你可以试跑500米,然后突然停下来,这时你的呼吸一定相当急促,并且一定是胸腹式结合,而不会只是胸腔局部运动。 2.合理呼气 应该说吸气是发音的准备阶段,而呼气才是真正的发音阶段,因为呼气才能形成震动,震动产生声波,声波可以成为声音,而乐器的音量、音质的各种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呼气的技巧。 从总体上来看,呼出的气流越均匀,发出的声音就越平稳;呼出的气流越充实,发出的声音就越宽厚。因此,在呼气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呼气的平稳,尽可能通过唇部的控制,将气流汇成"束",检验是否汇成"束"的标准,首先是有无噪音,其次是发音是否饱满充实。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呼气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一般都不会注意它的长短和速度,而在埙的演奏过程中,正确的呼气速度和呼气量是根据乐句长短和强弱来决定的。对于初学者而言,要掌握好它的尺度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必须通过训练使唇部肌肉、腹部肌肉能够协调地控制呼气的变化,逐步养成正确的呼气习惯。

埙的吹奏方法

埙的基本演奏姿势 一般分站式和坐式,独奏一般用站式,合奏或伴奏时一般用坐式,基本要领是:站式演奏时,要求身体应站稳,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或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指,腕,肘,臂及全身各个关节应自然放松。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合适两腿自然分开,身体坐正,坐在凳面的三分之二处,两脚自然分开着地。以上两种演奏姿势,都要求头要挺直,双肩自然平放,手指按好音孔,正视前方,以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气息的顺畅通达。二、持埙方法 用大拇指按住后面两孔,前面的孔从下往上依次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住,小指不按孔的时候,应自然放在埙的底部托住埙体,每个手指在按孔的时候,必须严实,不能漏气,切忌手指过于放松或是僵硬。 三、吹埙的口型 吹埙的口型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埙的发音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口型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即“风门,口风,口劲”,三者有机而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发音。 (一)风门 吹埙时,上下唇中间形成的空隙,就是气流经过的地方,叫风门。它可大可小。须随着音的高低而调节和变化,低音气流缓,风门大,高音反之,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要不然出来的音就非常虚,不实在。初学者一般第一次吹埙都会把风门放的很大,而且喜欢一次放好几个音孔,老吹不响埙,原因是风门过大,大量的气没有吹进吹孔,而是吹到了外面,本来高音就需要更急的气流才能吹好,开过多的孔肯定更吹不响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二)口风 就是气的流动速度,口风的急缓,是通过丹田控制的,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高音口风

急,流速快,低音则相反。这个不是一天的工夫,要长期练习,才能体会到丹田之气是怎么运用的,初学者吹埙会觉得头晕,这就是不会运用丹田之气,把刚吸入的氧气就吹出来了,缺氧造成的。 (三)口劲 是指控制风门大小和口风急缓时上下唇肌和面颊肌肉反复收放时所用的力量。吹低音时,风门大口风缓,口劲相对小一些,高音则相反。 四、吹埙的角度 手指按好音孔后,将埙举起,放至嘴边,是唇与埙的吹孔形成约75度角,头稍稍仰起一些,不过角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高音角度会加大,低音则变小,这个可以自己慢慢体会。 五、呼吸的方法 呼吸对于任何管乐都十分重要,练成正确的呼吸方法非一日之功,吸气时全身要放松,做深吸气,标举个例子,要把很重很重的东西搬起来,在搬动之前的吸气,就是深吸气。吸气是发音的的准备阶段,要根据乐句的长短来决定吸气的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深吸气,这个中间有一个速度的问题,吸气的时间肯定是越短越好。呼气才是真正的发音阶段,具体参照吹埙的口型一章。 六、关于俯吹音 埙不同于别的民族管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音高会随口风强弱的变化和口风与吹孔的角度的变化发生变化,在中高音区不很明显,但是在低音区非常明显,有时候小心,差上半个音都很正常,在全闭情况下把口风的变弱,把角度变小,可以吹出比筒音(指全闭状态下正常口风的哪个音)更低的音,叫俯吹音,一般有效音是一个小三度,比如筒音是低音5,俯吹可以吹出低音4和低音3。练习好俯吹音可以使埙的音域得到扩展,增加了埙的表现力。 七、关于常用指法和转调 埙的常用指法有筒音做低音5或是6,中音1或是2或是3等。每把埙都有自己的基本调,阴氏陶埙一般的基本调指的是筒音做低音5时的调,在这个的基础上再变出别的调来。这对初学者已经很难了,我建议初学者只掌握基本指法就可以了,基本指法音最全,八音孔埙筒音做低音5可以吹到高音1,十音孔埙还可以吹到高音2或是高音3,足够初学者用了。学会基本指法以后再学学乐理知识,然后在考虑学转调。 气类吹奏技巧 埙的气类吹奏技巧有长音、气震音、唇振音等,其中长音是埙吹奏技巧的基础,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埙的常用技巧汇总起来可分为气、指、舌三大类:包括长音、气震音、指震音、唇震音、颤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环换气、双吐循环换气、虚吹音等多种。这些技巧是演奏埙时必须具备的。 在埙的吹奏技巧中,长音是埙气息训练的基础,通过练习长音可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演奏口形以及平稳、饱满、纯正的发音。故必须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练习,练习时可以结合力度共同进行,音色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气震音又叫“腹震音”,依靠腹部收缩力量引起的气流颤动而产生。气震音有大、小、快、慢之分,在实际演奏中应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而定。如歌唱性的旋律应采用均匀自如的气震音,激情、悲愤的旋律则采用夸大式的气震音等。气震音可在保证音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要求均匀流畅。 唇震音是用双手带动埙体,使风门与吹孔快速前后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波动音。埙体后移时吹孔变小,音则低;埙体前移时吹孔变大,音则高。这种演奏技巧常在表现神奇、空灵的意境时使用。

八孔埙曲谱

八孔埙曲谱 1. 身体姿势 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适宜,身体要正,两腿自然分开着地。坐在凳面三分之二处,切忌坐满整个椅子。 立式要求身体站立,两脚稍分开或一脚稍前,一脚稍后。双手持埙,将吹孔对准风门,头要正,双臂张开约45度角,两肘下垂。全身自然放松成垂直状,确保气息通畅。 注:因为埙体的长度要比其他乐器短,所以演奏时切记头不要向前探,要始终保持身体的正直。 2.持埙方法 手指自然弯曲,指肚按孔。手指按孔要严实,不能漏气。开孔时手指不宜抬得过高或过低,过高影响演奏速度,过低影响音准。 一般手指抬到距离埙体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八孔埙: 右手无名指按住第一孔,中指按住第二孔,食指按住第三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四孔,中指按住第五孔,食指按住第六孔。两个大拇指分别按住第七孔和第八孔,小指轻轻托底。 九孔埙: 右手小指按住第一孔,无名指按住第二孔,中指按住第三孔,食指按住第四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五孔,中指按住第六孔,食指按住第七孔。两个大拇指分别按住第八孔和第九孔,左手小指轻轻托住埙底。 注:八孔埙与九孔埙经张荣华先生标准化研制,已成定制。八孔埙的指法与笛子的指法相同,筒音作5,运指灵活方便,九孔埙的音域比八孔埙多一个大二度,筒音作1。演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演奏口形 埙的演奏口形是通过唇肌,口轮匝肌与面部肌肉的协同动作完成的。口形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吹埙的音色、音准以及强弱控制能力。 演奏时,唇部肌肉自然贴住牙床,两边嘴角适当收缩(呈微笑状),使上下唇的力点向中间依靠,双唇中央形成椭圆形风门,口腔扩张。舌自然平伸。 根据乐曲的需要,吹埙的口形会随时变化,其变化集中表现在风门、口风和口劲三个方面。 演奏时,上下唇中央形成的空隙,是气流经过之“门”,称为“风门”。通过风门吹出的气流称为“口风”,唇肌与面部肌肉的有机协同收缩、放松和支撑的力量称为“口劲”。也叫“嘴劲”。风门的大小、口风的缓急和口劲的大小随乐曲高低音区的不同、音量强弱的变化而变化。

西安陶埙的指法图

西安陶埙的指法图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学习陶埙 (一)演奏姿势 1.身体姿势 ?坐式 ?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部放松。 ?立式 ?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挺胸,身体要正,肩部放松,切忌歪斜。 ? ?注:因为埙体的长度要比其他乐器短,所以演奏时切记头不要向前探,要始终保持身体的正直。 2.持埙方法 要求手指自然放松呈弧形持埙,双肩放松,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 一般手指抬到距离埙体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八孔埙 ? ? ?

?右手无名指按住第一孔,中指按住第二孔,食指按住第三孔,拇指按住第八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四孔,中指按住第五孔,食指按住第六孔,拇指按住第七孔。两手的小 指轻放于埙底部,起托持埙体的作用。 ? ? ?九孔埙 ? ? ? ?右手小指第一孔,无名指按住第二孔,中指按住第三孔,食指按住第四孔,拇指按住第九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五孔,中指按住第六孔,食指按第七孔住第七孔,拇指按 住第八孔。左手的小指轻放于埙底部,起托持埙体的作用。 ? ?注:八孔埙与九孔埙经张荣华先生标准化研制,已成定制。八孔埙的指法与笛子的指法相同,筒音作5,运指灵活方便,九孔埙的音域比八孔埙多一个大二度,筒音作1。 演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口风 ?下唇贴紧吹孔外沿,注意不要把吹孔遮盖,下唇肌肉向两侧略微收紧,下唇稍向前伸,上唇嘴角肌肉有所控制,上下唇之间形成一条窄缝,尽量让这条缝越细越短则越 好。舌头自然放松伸平,通过呼气灌入吹孔发出声音。 ?吹低音时,口风略松,气流较缓顺着腔体灌入,吹高音时,口风收紧,气流加急并上挑。加以时日练习,根据乐曲的需要不断调整口风与吹孔的位置,使口风能松能紧, 能放能收,这样才能适应演奏的需要。 (二)呼吸方法 就我们每个人而言,呼吸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那么如何正确地运用呼吸,使埙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关于埙的指法体系概述

关于埙的指法体系概述 前言 埙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民族音乐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古代“八音”分类中埙独占“土”类,埙无定制,它的外形、大小和音域多种多样。我国古代音乐有雅乐、颂乐之分,当埙作为乐器进入宫廷乐队以后,也根据这两种音乐的需要,而有了雅埙、颂埙之分。雅埙形体较大,状如鹅蛋,音响浑厚低沉;颂埙形体较小,状如鸡蛋,发音高于雅埙。但埙从殷以后的1000多年中,埙一直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至汉代才出现了6音孔埙,然而到清朝末年,人们除了在欣赏宫廷雅乐时还可偶或一闻埙乐外,几乎不记得还有埙这样一种乐器了,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埙乐几绝于耳。到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工作者对埙进行了发掘改革,使埙这一古乐重获新生。在众多音乐工作者的改革中出现了各种形状、各种音孔数、各种指法的埙,这对扩大埙的音量、扩展埙的音域、提高埙音乐表现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在近三十年过去的今天,人们对埙的了解日益加深,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这一古老民族乐器并学习它。但到目前为止埙的标准体系并未确立,指法依然是各式各样,这对于初学埙的埙友是一个巨大的困难——照着指法表却不能吹出相应的音阶(因为指法表和自己的埙不相对应)。在此仅我所了解的目前埙的指法做一点说明,希望对初学埙的埙友有一点帮助。 一、埙的发音原理 目前人们的认识是埙同笛箫等乐器同属边棱气鸣类乐器,进而把它当做管乐器研究,但由于埙的腔体内是一个气团,而并非管乐器的气柱(不管是

柱状还是锥状气柱),所以其发声规律与管乐器有很多不同之处。很难把它归入管乐器的范围,更谈不上是“闭管乐器”或“半闭管乐器”了。 从理论上讲埙根本不是管乐器。它的腔体内是一个气团,而管乐器的管子里是一根气柱。两者形状不同、发声规律也不同。在管乐器上,管子的长度决定声音的高低。音孔位置的高低,实际上在改变着管子的长度,直接影响着音的高低,所以笛箫的音孔总是低音孔在高音孔远离吹孔端(也有特殊情况),故而笛箫的指法相对有一个标准;在埙上,埙腔体内的空气团体积的大小决定音高,体积大的声音低。开放的指孔的面积越大,气团的体积就变得越小,声音就越高,而音孔位置的高低却不会影响声音的高低。另外,管乐器可以通过调整口型及气息的手段吹出基音的高八度或高十二度、十五度等泛音,这种手段被称为“超吹”。而埙用超吹的办法则只能奏出一个不规则的、基音的超八度音。 埙的音高只与所打开的音孔的面积大小有关,与所打开的音孔的位置没有关系,所以只要保证音孔面积大小相同,可以把它开在任意的位置,这也就是埙的指法可以是任意的排列的原因。 二、关于“×孔埙”的叫法 一直以来所称的“×孔埙”有的是算吹孔和音孔数总和,有的却只是算音孔数。在目前我所知道的几本埙相关教材(分别为:《埙的演奏技巧与练习)(刘凤山)、《笛·箫·埙·笙·唢呐吹奏指南》(陆金山)、《埙演奏法》(刘宽忍)、《埙基础大教本》(王铁锤)、《埙初级教程》(周可奇))中,刘凤山老师、陆金山老师、周可奇老师都是以吹孔和指孔数的总和来称作“×孔

民族器乐之埙篇

民族器乐之埙篇 ◆文字解释 埙、壎xūn(形声。从熏声。本义: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又叫“陶埙”) 同本义[an egg-shaped, holed wind instrument]。也有用石、骨、象牙制成的壎,乐器也。 以土为之,六孔。——《说文》。字亦作埙。 埙箫管。——《周礼·小师》。注:“大如雁卵。” 调竽笙壎箎。——《礼记·月令》 伯氏吹壎,仲氏吹箎。——《诗·小雅·何人斯》 如壎如箎。——《诗·大雅·板》。注:“其声平下,与箎相谐。” 礼乐壎坎音也。——《白虎通》 凡六孔,上一、前三、后二。——《新定三礼图·投壶图·埙》又如:埙箎(埙为土制乐器,篪为竹制乐器,埙篪合奏声音和谐。后用以表示兄弟和睦,也代指兄弟) 埙(埙)xūnㄒㄩㄣˉ

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郑码:BJLO,U:57D9,GBK:DBF7笔画数:10,部首:土,笔顺编号:1212512534 ◆埙的历史 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 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如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掘的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距今约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 商代的埙比原始时期和夏代有了较大的发展,有陶制,石制和骨制的,以陶制最为常见,形体多为平底卵形。战国时期陶埙也为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状的。 秦汉以后,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埙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常常和一种用竹

埙的吹奏技巧与指法技巧

埙的吹奏技巧与指法技巧 埙 埙的吹奏技巧可分为气吹和舌吹两类,然后和指法技巧构成了它的演奏技巧。 1. 气类吹奏技巧 埙的气类吹奏技巧有长音、气震音、唇振音等,其中长音是埙吹奏技巧的基础,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埙的常用技巧汇总起来可分为气、指、舌三大类:包括长音、气震音、指震音、唇震音、颤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环换气、双吐循环换气、虚吹音等多种。这些技巧是演奏埙时必须具备的。 在埙的吹奏技巧中,长音是埙气息训练的基础,通过练习长音可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演奏口形以及平稳、饱满、纯正的发音。故必须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练习,练习时可以结合力度共同进行,音色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气震音又叫“腹震音”,依靠腹部收缩力量引起的气流颤动而产生。气震音有大、小、快、慢之分,在实际演奏中应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而定。如歌唱性的旋律应采用均匀自如的

气震音,激情、悲愤的旋律则采用夸大式的气震音等。气震音可在保证音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要求均匀流畅。 唇震音是用双手带动埙体,使风门与吹孔快速前后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波动音。埙体后移时吹孔变小,音则低;埙体前移时吹孔变大,音则高。这种演奏技巧常在表现神奇、空灵的意境时使用。 2. 舌类吹奏技巧 吐音是埙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要求声音结实、干净、有弹性,节奏要均匀平稳。吐音是埙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吐音分单吐音(包括单外吐、单内吐)、双吐、轻吐、气吐、唇吐等多种。 单外吐(标记T)在保持正确吹奏口形的基础上舌头自然向上,微贴上唇内沿,呼气时迅速后缩,使气流冲入吹孔发出短促有力之声,类似“吐”音。 单内吐(标记K)在保持正确吹奏口形的基础上,舌根部后缩堵住上腭,呼气时舌根部迅速前送,使气流冲入吹孔而发出短促有力之声,类似“库”音。 双吐就是结合单内吐和单外吐,速度比单吐快一倍,其音类似“吐库”或“库吐”,适于演奏欢快、激昂的曲调。吐音要求声音结实、干净、有弹性,节奏要均匀平稳。 轻吐与常用的吐音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舌的活动范围短而小,吐音力度减弱,发声轻巧柔润,类似“区”音,犹如弦乐器的轻抖弓,适于表现抒情的快速乐曲。 气吐是依靠腹部力量的突然收缩,加之横膈膜有力的上托,使气流短促有力地冲入吹孔而发声。类似“呼”音,气吐音浑厚、圆润,但由于吐音速度缓慢,因此用途不广,只在特殊情况下偶而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