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婚姻家庭继承法案例及分析

婚姻家庭继承法案例及分析

婚姻家庭继承法案例及分析

婚姻继承法是以婚姻、血缘为重要基础的、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民事法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婚姻家庭继承法的案例和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婚姻家庭继承法案例

刘xx与宋x于1957年结婚,婚后无子女,先后收养刘杰x为养子,刘玉x为养女。刘杰x成年后娶妻韩梅x;生女刘x甜,夫妻俩有积蓄60000元。刘玉x婚前有个人财产3000元,1992年与宋xx结婚,生子宋宇x。1996年6月刘杰x外出时溺水而亡,死后未分割财产。1996年8月刘xx到某公证处立遗嘱一份,其内容为:我与妻共有私房6间,存款20000元,我死后属于我的3间房由刘玉x继承,刘x 甜继承属于我的那10000元存款。后因刘x甜生活作风刘xx看不过去,又以公证形式变更遗嘱为:我死后属于我的三间房和10000元钱全部归刘玉x继承。1996年11月,刘xx、刘玉x一起死于煤气中毒,但死亡先后时间无法确定。

根据《继承法》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刘杰x死后,其遗产应由谁继承?如何分割?

(2)刘xx死后,其遗产应由谁继承?如何分割?

(3)刘玉x死后其遗产应由谁继承?如何分割?

(4)若刘xx自书遗嘱变更前立公证遗嘱,刘x甜能在刘xx死后遗产中分得多少遗产?

婚姻家庭继承法律依据

按照继承法的规定办理,法律依据是《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

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一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婚姻家庭继承法解析

1.刘x甜、韩梅x、刘xx和宋xx 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每人15000元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推定刘xx先死亡

应由刘玉x继承由刘玉x一人继承 3间房和10000元

3.刘玉x死后无遗嘱遗产由宋xx、宋双x和宋宇x 每人各得一间房 3人各得13000/3元

4.10000元

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五个:

一是保护自然人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我国《宪法》规定,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继承权,这是我国继承法的立法依据,也同时决

定了我国继承法的立法宗旨和首要任务就是保护自然人的私有财产继承权。继承法一方面规定了继承权的主体、客体、内容、变动等事项,起到确权的作用;另一方面规定了继承权受到侵害时的法律保护措施,起到护权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的原则。

二是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自然人无论男女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继承法第9条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这是宪法中男女平等原则在继承法中的体现。

三是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该原则是指将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生前所尽义务的情况以及继承人对被继承人所遗留债务的清偿情况与继承人是否享有继承权以及如何行使继承权相结合,使继承人的继承权与其承担的义务相一致。这一原则在我国继承法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继承法赋予了那些对公、婆、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法律地位。

(2)继承法根据继父母于女间、继兄弟姐妹之间是否有共同生活的基础,相互之间是否存在抚养关系来确定彼此之间是否享有继承权。

(3)在分割遗产时,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或者尽了主要义务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而那些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但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则应当不分或少分遗产,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对死者生前扶养较多的,可适当分得遗产。

(4)接受遗产的继承人,在接受遗产的范围内负有清偿被继承人生前所负税款和其他债务的义务,放弃继承的可不负清偿责任。

四是养老育幼原则。养老育幼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也是家庭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既是一项道德的要求,也是我国继承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继承法中的“特留份”制度、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照顾都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五是互谅互让、协商处理遗产的原则。《继承法》第15条对此做了规定。这一原则要求继承人在遗产处理的过程中能相互体谅、谦让,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公平合理地分割遗产,实现物尽其用与家庭和睦的目标。

婚姻继承法经典案例XX纠纷案例

【婚姻继承法经典案例】纠纷案例 婚姻继承法经典案例 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 老张系沙市一退休工人,现年64岁,丧偶,没有子女。2021年4月与一28岁女子李某认识,此后两有的架势,很快同居。老张在该女子劝说下,于2021年4月为新婚作准备花费近40万在XX市XX区盖了一栋房屋,户主登记为李某。在入住后不久,李某开始对老张态度冷淡,后来干脆不再开门,老张也就不能进入新房了。因二人没有经过合法婚姻登记,房屋户主又登记为李某,老张百口难辩,于是向一律师求教,此案老张应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案例四:案例五:案例解决方法与评析: 案例一,此案曾由一知名大学X学院模拟法庭作为辩题而经过了激烈的争论。正方认为该案有悖于民法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原则,该女子(吧女)仅仅与李海生同居了几个月就了别人家庭20年辛苦创建的家业,所以应该取消这份遗嘱。反方认为,该遗嘱是公民李海生在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所立的,符合法定遗嘱的要件,而且此遗嘱经过了公证机关的公证,完全合法有效,所以应该予以执行。最后该模拟法庭判决李海生处理全部家庭财产的行为无效,他只能处理共同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此遗嘱部分有效。 依照法理,遗嘱本来是只能在合法继承人之间进行的,对于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只能成立遗赠。该案正方请求依照民法基本原则来处理,以达到真正的公平合理,然而依照民法解释学,只有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才能使用民法基本原则,或者法规不能与民法民法基本原则相悖。此案李海生遗嘱并不违法,所以模拟法庭判决比较适当。 案例二,方天奇与该女子婚姻登记时女方系未达合法婚龄,所以应判决婚姻无效,二者系同居关系,至于子女的抚养应依有利于子女抚养的原则,判给经济能力较好以及亲情关系较好的一方。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该解释第一条规定:“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XX不予受理。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XX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XX应当受理。”从该条规定中可以看出,人民XX解除的非法同居关系仅指“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对其他同居关系则不再予以处理。 同时应该指出,我国婚姻法以前并不完全排斥没有经过登记的“事实婚姻”。所谓事实婚姻,也就是双方虽然没有等记,但长期共同生活,有关系的事实,XX也可以认定关系成立。目前事实婚姻,适用《人民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规定: 第五条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登记而以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

婚姻继承法案例题

婚姻继承法案例题 一、沈某为了分得单位最后一套福利分房,经人介绍,找到未婚姑娘张某,并如实告知自己的想法,并承诺房子到手后就与其离婚,并给2万元作为补偿,而且不干涉其生活。登记以后,单位新房分到手,沈某与张某去离婚,到门口张某变卦,多要3000,沈某不给,发生争执。当地婚姻登记机关了解情况以后,撤销二人的结婚登记,收回结婚证。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本案例的主要法律问题是什么? 2:你对本案的处理意见是什么? 二、甲男与乙女于2000年结婚。乙女远在美国的姑姑早就表示乙女结婚时将给1000美元作为贺礼。2001年乙女姑姑回国,并实现诺言给甲男夫妇1000美元。甲男父死于2001年,2002年其母也去世,未留下遗嘱,甲男继承了父母遗产,房屋4间。2004年甲男去海南经商,不久与丁女共同生活,从此未与家中联络,乙女因女儿年幼自己经常生病生活困难,借债1万元。2007年,甲男因车祸去世,甲男与丁女共有财产约3万元,个人财产20万元。 从修改后的婚姻法角度来看: (1)乙女所欠1万元债务的性质? (2)甲男遗产有哪些? (3)丁女可否继承甲男的财产,原因何在? (4)设甲男生前立有遗嘱,全部遗产给丁女,此遗嘱是否有效?(5)设甲男去海南前立一遗嘱,将其祖传宝石一块留给乙女,甲男去海南后,即将其赠与丁女,问乙女可否凭遗嘱索回宝石?

参考答案: (1)乙女所欠1万元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共同债务是为共同生活所欠债务,乙女欠债是为抚养女儿,生活所欠,虽与甲男共同生活无关,但是由于甲男不尽抚养义务而造成。甲男负有抚养女儿,抚养妻子的义务,以此债务甲男应负担一半。 (2)甲男遗产计有;21.5万元人民币,500美元,2间房屋,另有债务5000元。 乙女姑姑赠与的1000美元,为夫妻共同财产,甲男有500美元。甲男婚后继承父母遗产房产4间为夫妻共同财产,甲男拥有2间,另甲男应分担夫妻共同债务5000元。甲男与丁女共有财产,如果无法分清来源,为共同共有,甲男个人所有1.5万元,甲男个有财产20万。(3)丁女不得以配偶身份参加继承,因她与甲男无合法的夫妻关系。但丁女可要求以继承人以外对被继承人尽较多抚养义务的人,酌情分得遗产。 (4)遗嘱有效。但根据我国继承法,遗嘱人不能以遗嘱的形式剥夺法定继承人中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否则在遗产处理时,必须为其保留必要的份额,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也就是说,此遗嘱有效,但必须为甲男幼女保留必要的份额,剩下才归丁女。本案未看出乙女缺乏劳动能力,否则也应为乙女保留必要份额。 (5)不可。遗嘱在立遗嘱人生前并不生效,遗嘱所涉及个人财产,遗嘱人有权处分,宝石在甲男送丁女时,宝石是甲男一方的婚前财产,按婚姻法宝石属甲男一方财产,甲男有权处分自己的财产。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致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所有权转移的,遗嘱视为部分被撤销,其他部分可按遗嘱执行。

《继承法》案例分析

继承法案例 父母健在,儿子要分家可以吗? 案例:我有两个哥哥均已成家,只有我和父母一起生活,最近哥哥突然提出要与父母分家,就要是不分,将来父母的财产就会都给了弟弟,必须先分,我父母都很气愤。请问:我的两个哥哥这样做合法吗? 评析:你有两个哥哥提出分家,如果是分家析产,必须是针对家庭共有财产而言,也就是说针对你两个哥哥的和你父母共同的劳动收入以及共同购置的生活资源和其他财产。如果是这样,就应按照各自收入的情况划分相应的财产份额。但如果是要求分割你父母的财产,那就是违法的。因为他们均已成家,不属于由父母供养的未成年人,你父母没有必须支付他们生活费的义务。根据《继承法》第2条的规定,继承是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现在你父母健在,继承尚未开始,他们的继承权还不能行使。因此,他们提出要求是不合法的,你父母完全有权自己支配自己的财产,拒绝他们的要求。 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立的遗嘱能开始执行吗? 案例:我的邻居胡某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1983年6月份,胡的老伴去世。1987年胡患病住院,胡怕自己死后儿女们为争遗产伤感情,便立下书面遗嘱,2个儿子1个女儿各执一份。胡某出院的便住在大儿子家。胡的二儿子怀疑父亲的8500元钱会被哥哥慢慢花掉,便提出先分割这笔钱。胡不同意,认为自己还没死,钱不能分。为此,胡的二儿子和女儿跑到哥哥家吵闹,提出按照胡立的遗嘱分钱。

请问:父亲还没有去世,能按遗嘱开始继承吗? 评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2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根据这一法律规定,继承的开始的原因,是被继承人死亡这一法律事实,且从被继承人死亡之时才开始。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也只有到继承开始的时候才能确定是否有效。在上面所提问题中,胡某虽然立下遗嘱,但是还没有去世,继承尚未开始,这样立的遗嘱还不能生效。所以,胡的子女在胡生前要求按遗嘱继承财产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父亲生前分给我的房屋能做为遗产处理吗? 案例:我是从农村入伍的一名基层干部,家属一人在农村生活。我母亲去世后,父亲反正他个人的六间房屋,分出三间给妻子居住,父亲再婚后,继母又带来两个子女,当时尚小,现已长大成人。今年我父亲去世后,为遗产问题发生争执,我继母子坚持反正六间房屋作为遗产分割,我认为三间房屋是我父亲生前分给的,不能作为遗产。请问,怎样处理这一纠纷? 评析:你父亲生前反正属于他所有的六间房屋分出三间给你妻子居住,这是一种赠与行为。你自接受赠与时,这三间房屋的所有权即归你夫妻二人,不再是你父亲的财产了。当然不能作为遗产进行分割。只有剩下的三间房屋,才是你父亲的遗产,应由你和你的继母、继弟妹共同继承。 外祖母遗产怎样继承? 案例:最近,外祖母病故,我母亲在料理丧事期间,因食物中毒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案例教程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案例教程 本案例教程将重点介绍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方面的案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 夫妻共同财产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所得的财产,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生活 需要所形成的共同财产、夫妻一方通过遗赠、赠与等方式所得的财产以及夫妻一方离婚前 取得的财产等。 在进行夫妻共同财产继承时,应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继承份额。例如,如果 夫妻共同财产中,一方的贡献较大,那么他的继承份额应当相应较高。 案例一:张某与李某结婚后,因张某出版了一本畅销的小说,很快便成了知名作家。 在婚姻存续期间,张某多次使用自己的稿费在家庭装修和家庭生活上进行投资,同时也通 过赠与的形式将一套房产所有权转让给了妻子。在张某去世后,李某可以依法继承夫妻共 同财产,然而,考虑到张某在夫妻生活中所做出的贡献,李某的继承份额应当较张某高出 一些。 二、配偶继承 婚姻关系中,一方去世后,对于留下的财产应如何进行继承呢?在我国法律规定中, 配偶是被授权继承一定财产份额的亲属之一。 具体来说,如果遗产有子女,那么配偶可以继承一半;如果遗产没有子女,那么配偶 可以继承全部;如果遗产有父母,配偶可以继承四分之一。 案例二:王某去世后,留下了100万遗产。她的遗嘱中规定,“我的爱人小张继承全 部遗产。” 这笔遗产的继承将按照配偶继承的法律规定来进行。根据规定,在此情况下,小张可以继承全部遗产。 三、子女继承 在我国婚姻家庭继承法学中,通常情况下子女都是被授权继承父母留下的所有遗产。 此外,如果子女先于父母去世,其子女(即父母的孙子孙女)也可以代替子女来对该部分 遗产进行继承。 案例三:刘某一家三口组成了小家庭,生活水平一般。刘某去世后,留下了一套房产 和30万元的存款。在仲裁委员会的调解下,刘某的遗产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全部由两个子女继承。 四、父母继承

婚姻继承法案例分析题

婚姻继承法案例分析题 1.“王玲与张强于1990年结婚, 1994年9月王玲父亲去世,分得遗产5000元,2000年张强因病从部队转业,带回转业费50000元,医疗费20000元,2004年12月张强与王玲离婚。问:下列答案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1)转业费20000元是张强的个人财产,夫妻两结婚不满10年,按最高院的有关解释,部队转业费属个人财产。 (2)医疗费50000元是张强的个人财产,按最高院的有关规定,不作为共同分割的财产。 (3)王玲分得的50000元遗产,按婚姻法规定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4)转业费50000元、 医疗费20000元,归张强所有。50000元遗产作为共同财产,平均分配。 2、男青年朱哲的母亲病重住院期间,希望看到儿子早日成婚,朱哲和女朋友张颖丽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将婚期提前,他们于1998年4月2日举行了婚礼,婚礼后一周朱哲的母亲即离开人世。朱哲从母亲那里继承了价值50000元的遗产。1998年5月10日,朱哲与张颖丽正式办理了结婚登记,其后单位分配给朱哲一间平房,朱哲和张颖丽又自搭一间厨房。张颖丽的父母看到独生女儿住房困难,便从自己的8间私房中赠与张颖丽夫妇两间,并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2000年1月,朱哲和张颖丽的女儿出生,孩子过满月时,张颖丽的父母给了孩子10000元钱,嘱咐张颖丽为孩子存起来。张颖丽将夫妻共同的积蓄10000元和父母给孩子的10000元交给朱哲,朱哲将其用自己的名字存入银行。2003年5月,朱哲与张颖丽因婚后感情不和,经常吵架为由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双方对离婚无争议,但对财产分割和女儿由谁直接抚养发生争执。原告朱哲称:从母亲那里继承的50000元遗产应属于我个人所有;单位分配的一间平房和自建的一间厨房亦归我个人使用;张颖丽父母赠与的两间房我应分得一间;婚后存款20000元我也有权分得一半;孩子可以由张颖丽直接抚养,我愿意每月支付300元的抚育费。张颖丽则不同意朱哲的请求,她认为朱哲母亲留下的50000元遗产也有自己一份;单位分配的一间平房和自建的一间厨房自己也应取一半;自己父母赠与的两间房应完全属于自己,并称如果父母知道我们会离婚就根本不会将房子赠与我们;婚后存款20000元应用于我抚养孩子之用,朱哲每月支付孩子抚育费不得少于500元。 请就本案当事人双方争议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3、1993年3月王林与高华(女)未办结婚登记手续便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住在1992年王林获赠的一套两居室住房内,当时王林28岁,高华25岁。在同居期间二人购买了松下彩电、全自动洗衣机各一台,价值15000元,彩电与洗衣机双方一直共同使用。1994年高华的姑妈赠与高华个人价值14000元的钢琴一架。1995年王林外出做生意,赚了30万元。高华独自在家创作了一篇长篇小说,发表后获稿酬2万元。1997年王林在外结识了李云,二人之间产生感情,并于1998年正式登记结婚。 (1)王林与高华的关系应如何定性为什么 (2)依照我国现行婚姻法的有关规定,案例中哪些财产属于双方共同财产为什么哪些属于二人的个人财产为什么 4、吴某是建筑包工头,手里颇有几个钱后,便嫌自己的结发妻周某年长色衰,不解风情,遂于1999年和2001年分别在A县和B市买来两套商品房,给自己的情妇刘亚娟和林芬居住。2002年,又公开和情妇刘亚娟居住在一起。2003年1月刘亚娟生育一子,吴某得意之余,公开摆酒设宴,娶刘亚娟为二房。周某得知后,十分伤心,要与吴离婚。吴某同意离婚,但不同意周某分割其在A县和B市的二套商品房,周某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分割这两套商品房。 问:周某有权分割这两套商品房吗刘亚娟有权分割这两套商品房吗为什么 5.宋男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到离老家很远的地方,与家乡亲友断绝了往来。宋男在大学期间结识了同班同学王女,双方关系密切,决定毕业后结婚。毕业前,宋男携其母去王女家拜访,对未来的女婿和儿媳,双方父母均表示满意。但在交谈中,得知宋男的祖母 与王女的妈妈是同胞姐妹后,双方的父母均不同意此亲事,认为辈份不对且为很近的亲属。但宋男王女感情甚笃,坚持要求结婚。 依据有关法律、司法解释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宋男、王女是何亲属关系 (2)婚姻登记机关应否给宋男、王女登记 6.李卫、男,赵玲、女,1999年10月经人介绍相识。2001年8月在双方父母的操办下举行了婚礼,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李卫当时21周岁,赵玲20周岁。婚后时间不长,双方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进而矛盾激化。2004年6月,李卫以结婚时自己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请求法院宣告其婚姻关系无效。 依据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李卫能否主张婚姻无效 (2)法院如何处理 7.李志刚与吴淑华于2001年1月登记结婚,双方均系老年人再婚,婚后二人居住在李志刚2000年

婚姻继承纠纷案例

婚姻继承纠纷案例 婚姻继承纠纷案例:婚内遗产的争夺 事件发生时间:2008年3月10日 细节描述: 2008年3月10日,A先生在一场突发意外中不幸离世,享年35岁。A先生生前与B女士结婚1年,但双方没有生育子女。在婚后不久,A先生成立了一家成功的企业,事业蒸蒸日上,颇具价值。由于突如其来的离世,A先生没有留下遗嘱,因此他的遗产继承问题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夺。 A先生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两个兄弟和一个姐姐,都声称对这笔丰厚的遗产有着合法的继承权。然而,B女士坚信自己作为A先生的合法妻子,应该享有最大的继承权,她提起了诉讼,要求法院保护她 的权益。

在法庭上,A先生的家庭成员辩称B女士与A先生结婚的目的是贪图其财产,他们怀疑这段婚姻是一场假结婚。兄弟姐妹们指责B女士 没有对A先生表示真正的感情,并且曾多次威胁离婚以获取更多财产。 为了证明他们的观点,A先生的兄弟姐妹们提供了一系列证据。其中包括B女士在一次亲密关系中无法展示真正的情感以及她在日常生 活中对A先生的冷漠态度的证词。此外,他们还提供了B女士曾威胁 过A先生离婚以获取更多财产的录音和视频证据。他们试图证明这段 婚姻是一个诈骗行为,以争夺A先生的遗产。 然而,B女士坚决否认这些指控,并且提供了证据来证明她与A先生之间的感情非常真诚。她提交了一系列相片、短信和信件,展示了 她们的甜蜜时刻,并且提供了多位亲友的证词支持这一观点。B女士也向法院展示了她和A先生一起制定的计划,证明他们有着共同的未来 规划。 律师的点评: 这是一起典型的婚姻继承纠纷案件,涉及婚姻关系真实性的争议。根据我国的婚姻法规定,婚姻关系的存在是婚后财产分配和遗产继承

婚姻家庭继承法案例

婚姻家庭继承法案例 婚姻家庭继承法是我国民法总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婚姻关系中产生的财产继承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婚姻家庭继承法案例屡见不鲜,下面将结合具体案例,对婚姻家庭继承法进行深入探讨。 案例一,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问题。 小张和小王结婚多年,他们共同努力打拼,积攒了一定的财产。不幸的是,小张在一次意外中离世,留下了一笔不菲的遗产。根据我国婚姻家庭继承法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应当由遗产继承人共同继承。在这个案例中,小王作为小张的遗产继承人,有权继承夫妻共同财产的一部分,这是婚姻家庭继承法赋予她的权利。 案例二,离婚后的财产分割问题。 小李和小刘在结婚多年后因感情破裂而离婚,离婚后双方的共同财产应当如何分割?根据我国婚姻家庭继承法的规定,离婚后的共同财产应当由双方协商一致,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决。在这个案例中,小李和小刘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婚姻家庭继承法为他们提供了法律保障。 案例三,子女继承父母遗产问题。 小张和小王在世时积累了一定的财产,他们去世后,子女应当如何继承父母的遗产?根据我国婚姻家庭继承法的规定,子女是父母遗产的继承人,他们有权继承父母的遗产。在这个案例中,小张和小王的子女可以依法继承父母的遗产,这是婚姻家庭继承法赋予他们的合法权利。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婚姻家庭继承法在实际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保障了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也保障了子女的合法继承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的相关规定,以便在面对类似问

婚姻家庭继承法案例

婚姻家庭继承法案例 婚姻家庭继承法是指在婚姻关系中,一方一方死亡后,对方及其亲属的继承权 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具体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具体应用。 案例一,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 小明和小红结婚多年,他们共同努力打拼,共同积累了一定的财产。不幸的是,小明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根据我国的婚姻家庭继承法,小红作为小明的妻子,有权继承小明的一部分财产。而如果小明没有留下遗嘱,那么根据法律规定,小红将继承小明财产的一半,另一半将归小明的父母继承。如果小明在婚前签订了婚前财产协议,那么根据协议的约定来处理。 案例二,配偶对婚前财产的继承。 小李和小王结婚前,小王已经有了一定的财产。在婚后的生活中,小王又通过 自己的努力积累了更多的财产。不幸的是,小王在一次意外中去世。根据婚姻家庭继承法,小李作为小王的配偶,有权继承小王的一部分财产。但是,根据法律规定,小王的婚前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小李只能继承小王在婚后所积累的财产。而小王的婚前财产,将根据法律规定归小王的父母继承。 案例三,子女对父母财产的继承。 在婚姻家庭继承法中,子女对父母财产的继承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例如,小 张和小李是一对已婚夫妻,他们共同努力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财产。不幸的是,小张在一次意外中去世。根据婚姻家庭继承法,小张的子女有权继承小张的一部分财产。而如果小张没有留下遗嘱,那么根据法律规定,小张的财产将由小李和子女共同继承。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婚姻家庭继承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在婚姻关系中,双方应该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合理安排财产,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需要注意制定遗嘱,明确财产的继承意愿,避免可能产生的纠纷和矛盾。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介绍,能够加深对婚姻家庭继承法的理解,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婚姻家庭继承法案例

婚姻家庭继承法案例 婚姻家庭继承法是指对于婚姻关系中一方一方死亡后的财产继承和分割问题所 做出的相关法律规定。在我国,婚姻家庭继承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法律,它关系到家庭成员的权益和财产分配的公平性。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具体案例来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具体运用。 案例一: 小明和小红是一对夫妻,他们结婚多年,没有子女。小明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去世,留下了一笔不菲的遗产。根据我国的婚姻家庭继承法,小红作为小明的配偶,有权继承小明的一部分财产。但是,小明的父母也有继承权,根据法律规定,小明的父母可以继承小明的一部分财产。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小红和小明的父母应该协商一致,将小明的遗产进行合理的分割。 案例二: 小张和小李是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儿子。小张在生前曾经向小李赠与一套房产,但并未进行过正式的过户手续。后来,小张去世,留下了一份遗嘱,遗嘱中明确表示将所有财产留给儿子。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我国的继承法规定,小张的遗嘱是有效的,但是小李作为小张的配偶,仍然有权继承小张的一部分财产。而房产的赠与问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可能需要法院进行裁决。 案例三: 小王和小刘是一对夫妻,他们在结婚后共同购买了一套房产。后来,小王去世,留下了一份遗嘱,遗嘱中明确表示将所有财产留给小刘。根据我国的继承法规定,小刘作为小王的配偶,有权继承小王的一部分财产。而共同购买的房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小刘可以享有一定的份额,但具体分割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进行裁决。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婚姻家庭继承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在处理婚姻家庭继承问题时,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同时也要考虑到公平和合理,避免因为继承问题而引发家庭矛盾。希望以上案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具体运用。

婚姻法与继承法

婚姻法与继承法案例 一、张某诉赵某离婚案 案情介绍: 原告张某于1997年1月经人介绍与被告赵某结婚。婚后生一女,现年5岁。1998年后夫妇二人为家庭琐事,多次发生争吵和殴打。1999年11月13日,被告赵某因购买电视机一事,又与原告发生口角,被告的母亲又插嘴干涉,致使婆媳互殴。被告赵某与其母亲一起殴打原告,原告受伤,避居娘家。11月16日,原告的父亲、哥哥等人到被告家评理。原告父兄因责问被告父母发生口角,被告当即大打出手,将原告的父亲、哥哥打伤。 事后,原告诉至人民法院,称夫妻经常争吵,被告先打我致伤,又打伤我父、兄,再则婆婆干涉,致使夫妻感情破裂,坚决要求离婚。 审理结果: 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首先进行了调解,但双方不能达成和解协议。 人民法院认为,本案中的被告夫权主义思想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为消除封建残余观念和现实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现象,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同时规定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平等。但本案被告不尊重妻子的合法权益,法制观念淡薄,不仅伤害原告,而且还伤害原告亲属。人民法院从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出发,依法判决准予原告张某与被告赵某离婚,女儿归被告扶养。 [法律问题]本案中,人民法院为什么判决张某与赵某离婚? 二、胡某诉王某、李某婚姻纠纷 案情介绍: 某男青年王某,年幼丧母,其父再婚,他也父与继母一起生活。王某考入某名牌大学后,与同班同学李某经常一起学习,产生好感并确立恋爱关系,毕业后,双方感情进一步发展,准备登记结婚。某日,李父母应邀到王家做客,经与王的父母长谈,方知王的母亲与李的祖母是同胞姐妹,李父亲与王父是亲姨表兄弟,王与李系表叔和表侄女关系。李的父母认为双方辈份不同,开始反对此事。但王、李二人感情很好,决心不顾父母反对,登记结婚。 王、李的同学胡某对李某情有独钟,非常喜欢李某,当他得知他们二人准备登记结婚时,遂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提出,他们二人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属禁止结婚之列,不应给予他们以结婚登记,可婚姻登记人员经过详细调查后,依法为他们二人办理了结婚登记,并发给了结婚证书。 审理及结果: 人民法院认为,婚姻登记机关准予王、李二人结婚是正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6条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直系血亲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旁系血亲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屑,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屑。 所谓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指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己身相对而言)的旁系血亲。无论辈份是否相同,只要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每的旁系血亲,都是旁系血亲。本案中,王某与李某是表叔和表侄女关系,但是一方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另一方属于四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禁止结婚的范围,尽管辈份不同,但符合法定结婚条件。 法律问题:本案中,作为表叔的王某能否和作为表侄女的李某结婚?

婚姻继承纠纷案例分析

婚姻继承纠纷案例分析 案例标题:婚姻继承纠纷案例分析 引言: 婚姻继承纠纷是指夫妻一方(或双方)在婚姻关系不存在的情况 下对婚姻财产的继承问题产生争议。本文通过分析一宗涉及婚姻继承 纠纷的案件,旨在探讨相关法律问题,以期为类似案件提供借鉴。 案例概述: 事主刘某(男,以下简称刘)于2005年与被告张某(女,以下简 称张)结婚,婚后育有一子。2008年,刘与张发生严重矛盾,最终导 致二人离婚,离婚协议书显示双方约定财产分割,张放弃了对刘名下 房产的一切要求。然而,在刘去世后,张却主张其应享有法定继承权,要求分割刘的遗产。 案情经过: 2008年8月:刘与张离婚,并签订离婚协议书,约定财产分割, 张放弃对刘名下房产的要求。

2009年1月:刘去世,留下遗产包括名下一处房产、存款和其他 动产。 2009年3月:张以刘的死亡为由,提出要求继承刘的财产。 刘某的家庭状况: -刘某的父母早逝,无兄弟姐妹,仅有一个远在外地生活的叔叔。 -刘某在父母去世前购买房产,并与张结婚时该房产已成婚前财产。 -刘某离婚后再未结婚。 法律问题的讨论: 1.张是否具有对刘遗产的继承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五条规定,婚姻关系解除后,婚姻关系期间所得的财产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可以按照夫妻共同财产 规定的方式继承。虽然离婚协议书中约定了财产分割,但该协议书未 得到公证或民事登记部门的认定,因此不能排除张享有对刘遗产的法 定继承权。而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四条的规定,没有法定继承人的 遗产,归国家所有。所以如果刘去世后没有指定其他继承人,那么张 可能具有合法的继承权。

2.原始购房款是否为婚前财产? 据刘提供的证据,该房产是在婚前以个人名义购买,而且没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资金,因此,可以推定该房产为婚前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但经双方约定或者按照夫妻共同生活的需要依靠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原则上视为夫妻共同财产。根据该条规定,该房产应被确认为刘个人的婚前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张无权继承。 3.如何界定刘的继承顺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由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继承。在本案中,刘除子女外,父母和兄弟姐妹已先亡。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如果子女在世,其他继承人不继承。所以在没有其他继承人的情况下,刘的子女应继承全部遗产。 律师的点评: 根据详细的案情经过和相关法律规定,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继承法经典案例

[标签:标题] 篇一:继承法案例 案例一:刘惠良遗产继承案 刘惠良于2000年5月去世,生前留有遗产房屋11间,现金17万元。刘惠良有长子刘伯潇,妻子夏桂兰,儿子刘明川和刘明月;长子刘伯潇于2000年6月因悲痛过度去世。次子刘仲湘,妻子张秀兰,儿子刘明山和刘明秀。三子刘叔湖,妻子任好君。女儿刘季南,丈夫马行空,女儿马玉花。刘季南于1998年去世。 刘惠良于1997年立有一份遗嘱:女儿刘季南生活困难,可分得现金3万元,房屋3间。三子刘叔湖未尽到赡养义务,不能继承遗产。邻居张阳曾在自己困难的时候给国帮助,可分得现金1万元。多年好友赵玉山与自己感情很好,现在生活困难可以分得现金3万元。赵玉山于2000年初去世,有妻子张桂花,儿子赵大海。赵玉山时候,刘惠良曾多次对周围的人表示,留给赵玉山的遗产分给赵玉山的妻儿。 问题: (1)本案中第一顺序继承人有哪些?哪些人是受遗赠人? (2)本案中的遗产应该如何分配? 案例二:四川泸州遗赠纠纷案 1963年,蒋伦芳(女)与黄永彬(男)结婚。婚后未生育,收养一子黄勇(31岁)。1990年7月,蒋伦芳继承父母遗产取得原四川省泸州市市中区顺城街67号房屋所有权。1995年,该房因城市建设被拆迁,由拆迁单位将泸州市江阳区新马路6-2-8-2号的77.2平方米住房一套作为还房安置给蒋伦芳。 1996年,黄永彬与张学英相识并在外租房同居生活。 2000年9月,黄永彬与蒋伦芳夫妇将泸州市江阳区新马路6-2-8-2号房产以8万元的价格出售。 2001年春节,黄永彬、蒋伦芳夫妇将前述售房款中的3万元赠与养子黄勇用于购买商品房。2001年初,黄永彬因患肝癌(晚期)住院治疗。 2001年4月18日黄永彬立下书面遗嘱,将其所得的住房补贴金、公积金、抚恤金和出卖泸州市江阳区新马路6-2-8-2号住房所获得的房款的一半4万元及自己所用手机一部遗赠给张学英。 2001年4月20日,泸州市纳溪区公证处对该遗嘱出具了(2001)泸纳证字第148号公证书。 2001年4月22日,遗嘱人黄永彬去世。之后,张学英即要求蒋伦芳交付遗赠财产,遭蒋伦芳拒绝,双方发生纠纷。 2001年4月25日,张学英向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令蒋伦芳交付黄永彬遗赠给她的遗产。 2001年5月17日,泸州市纳溪区公证处作出(2001)泸纳撤证字第02号《关于部分撤销公证书的决定书》,撤销了(2001)泸纳证字第148号公证书中关于抚恤金和住房补贴金、公积金中属于蒋伦芳的部分公证。 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遗赠人黄永彬的遗赠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损害了社会公德,破坏了公共秩序,属无效行为。原告张学英要求被告蒋伦芳给付遗赠财产的主张本院不支持。 2001年10月11日,一审法院依照民法通则第七条的规定判决:驳回原告张学英的诉讼请求。

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例分析

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例分析 引言: 婚姻家庭继承纠纷作为一种常见纠纷类型,涉及个人财产、家庭关系、法律继 承等多个方面。本文将以具体案例为基础,从法律角度对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解决该类纠纷的法律途径和依据。 案例综述: 该案例涉及甲、乙两位夫妇,因甲方去世而引发的财产继承纠纷。甲方在去世 前未立遗嘱,其财产由其继承人乙方及其子女共同继承。然而,甲方的亲属(父母和兄弟姐妹)对财产继承进行了异议,声称乙方与甲方的婚姻无效,因此乙方无权继承甲方的财产。 深度分析: 1. 婚姻的有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9条规定,婚姻自双方男女发出结婚申请时 起生效,并自举行结婚登记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由于乙方与甲方之间已经完成结婚登记,故婚姻关系成立,具备法律效力。亲属无法单方面宣称婚姻无效,需要通过法院提起无效宣告诉讼来确立无效关系。 2. 财产继承纠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6条,继承权利自被继承人死亡时依法生效。由于甲方去世,其财产继承权利即发生并由其继承人享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0条规定,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等。乙方是甲方的合法配偶,依法享有继承权。亲属对婚姻无效的主张不能剥夺乙方的法定继承权。

3. 证明与追认: 关于婚姻关系的有效性,除了结婚登记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证据来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0条规定,夫妻一方或者双方的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自己与被控一方存在婚姻关系。因此,乙方可以提供其他证据(如同居证明、共同生活文件等)来证明与甲方的婚姻关系,请求法院对婚姻关系进行追认。 解决途径: 1. 协商解决: 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涉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可能的情况下,家庭成员可通过充分沟通、协商解决纠纷。可以通过家庭会议、调解等方式,达成共识并制定协议,保障各方合法权益,避免诉讼纠纷的发生。 2. 诉讼解决: 如果协商无效或各方无法达成一致,则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甲方的继承人乙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继承纠纷诉讼,请求确认其合法继承权。同时,如需要追认婚姻关系,应提起一审程序,并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婚姻事实的存在,以便获得法院的支持。 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中,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有效且具备继承权利,并且亲属无法单方面宣称婚姻无效;继承人应依法享有合法继承权,其财产继承权利自被继承人死亡时依法生效。解决该类纠纷,可通过协商或诉讼的方式,最终由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裁决。 参考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9条、第10条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例裁判规则17则

随着婚姻观念、家庭关系的变化,婚姻家庭领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以现行婚姻法、收养法为基础,在坚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修改了部分规定,并增加了一些新规定。本文汇编整理17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中与婚姻家庭、继承纠纷相关的案例裁判规则,以供参考。 1、邹某蕾诉高某某、孙某、陈某法定继承纠纷案 【关键词】继子女;抚养关系;继承 【裁判摘要】离婚中,作为继父母的一方对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明确表示不继续抚养的,应视为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自此协议解除。继父母去世时,已经解除关系的继子女以符合继承法中规定的“具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情形为由,主张对继父母遗产进行法定继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20年第6期(总第284期)第40-43页 2、刘青先诉徐飚、尹欣怡抚养费纠纷案 【关键词】抚养费;夫妻共同财产权;非婚生子女 【裁判摘要】抚养费案件中第三人撤销权的认定,需明确父母基于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支付抚养费是否会侵犯父或母再婚后的夫妻共同财产权。虽然夫妻对共同所有财产享有平等处理的权利,但夫或妻也有合理处分个人收入的权利。除非一方支付的抚养费明显超过其负担能力或者有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否则不能因未与现任配偶达成一致意见即认定属于侵犯夫妻共同财产权。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6年第7期(总第237期) 3、唐某诉李某某、唐某乙法定继承纠纷案 【关键词】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物权登记;不动产物权 【裁判摘要】夫妻之间达成的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是双方通过订立契约对采取何种夫妻财产制所作的约定,是双方协商一致对家庭财产进行内部分配的结果,在不涉及婚姻家庭以外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应当尊重夫妻之间的真实意思表示,按照双方达成的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履行,优先保护事实物权人,不宜以产权登记作为确认不动产权属的唯一依据。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4年第12期(总第218期) 4、莫君飞诉李考兴离婚纠纷案 【关键词】共同财产;离婚协议;法律效力 【裁判摘要】婚姻当事人之间为离婚达成的协议是一种要式协议,即双方当事人达成离婚合意,并在协议上签名才能使离婚协议生效。双方当事人对财产的处理是以达成离婚为前提,虽然已经履行了财产权利的变更手续,但因离婚的前提条件不成立而没有生效,已经变更权利人的财产仍属于夫妻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1年第12期(总第182期) 5、李维祥诉李格梅继承权纠纷案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遗产;集体成员权;消灭 【裁判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其本质特征是以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家庭为单位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家庭承包方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户家庭,而不属于某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遗产分配纠纷导致家庭矛盾延续的分析与建议

案例:遗产分配纠纷导致家庭矛盾延续的分析与建议案例一:争夺房产导致兄弟姐妹冲突不断 事实经过 在某某市,李先生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李明和李华开始为父亲遗留下的一套房产产生争执。李华在照顾父亲期间付出了较多的努力,而李明则较少照顾父亲但在经济上支持父亲较多。两个兄弟对于房产的份额分配产生了分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争夺房产的过程导致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破裂,甚至拖累到其他亲属,导致家庭矛盾不断延续。 律师解读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十三条规定,遗产应当根据法定继承顺序分配,子女享有平等的继承权。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例如长期照顾、经济支持等,子女之间很可能发生关于遗产分配的争执。在这个案例中,李明和李华在父亲的照顾和经济支持方面有不同的贡献,这导致了争夺房产的纠纷。尽管继承法没有明确规定这种情况下的分配原则,但法院往往会在审理过程中会参考各方的努力和贡献进行合理的判断。 建议 对于遗产分配导致家庭矛盾延续的情况,我们建议家庭成员在争议出现之前尽量与其他继承人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找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果出现争议,我们建议家庭成员寻求法律帮助,了解自己在法律上的权益,并通过法律途径

解决纠纷。同时,在处理遗产问题时,更重要的是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避免长期的家庭矛盾。 案例二:父亲重婚引发继承纠纷 事实经过 某某市的张先生在他的第一段婚姻中有两个儿子,随后与一位年轻的女性结婚,并生下了一名女儿。然而,张先生在离世时未曾制定遗嘱,也没有与第二段婚 姻的妻子协商遗产分配。这导致两个家庭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第二段婚姻 的妻子要求将遗产平均分配给三个孩子,而第一段婚姻的儿子则坚持要求较大 份额的继承权。 律师解读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十九条规定,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将根据法定继 承顺序进行分配,同时第二段婚姻的妻子在法律上享有与第一段婚姻的妻子相 同的继承权。然而,在该案中,由于父亲未能制定遗嘱,并未与第二段婚姻的 妻子协商遗产分配事宜,使得两个家庭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执。法院在审理中 往往会根据各方的贡献和财务状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判断。 建议 为了避免因重婚引发的继承纠纷,我们建议在第二段婚姻发生时,双方应该通 过签订婚前协议或者制定遗嘱明确遗产分配的意愿。对于已经发生继承纠纷的 情况,家庭成员应该积极寻求法律帮助,并与其他继承人进行协商解决。家庭 成员之间应该保持沟通,尽量避免将争议扩大化,以维护家庭的和谐。

继承法案例及解析

继承法案例 案例1 继承权的丧失 某甲因有第三者,要求与其妻离婚,法院判决不准离,即下毒杀妻.经抢救妻未死,甲被判刑.但甲妻末与之离婚,且又督促甲悔改.甲刑满释放后又与妻共同生活十几年,后妻死,留下不少遗产.法院判决:某甲无权继承妻之遗产,因其故意毒杀其妻,虽未遂亦丧失继承权。 【法律问题] 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 【参考结论】法院的判决不正确. 案例2 遗产不能包括已由被继承人生前赠送或作其他处分而转归他人所有的财产。 原告张某诉称:其母亲生前立有"遗嘱",指定两间房由她继承,并让她陪着一起去房管局办了过户手续,产权证上改成了她的名字.可是母亲死后,张某父亲死后其母亲曾领养的弟弟在文革中强占了这两间房,其养弟说姐已出嫁,只有他才有权继承养母这两间房.张某无奈,将养弟告上法庭。一审法院判决:姐弟二人每人继承房屋二间。 张某不服,上诉.二审法院改判:2间房归张某所有。 【法律问题] 哪一审判决是正确的。【参考结论】二审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案例3 继承开始时继承人未表示放弃继承遗产又未分割的,按析产案件处理。 费X珍与费X臣婚生三女一子,在X市有房产一处,共241.2平方米.1942年,长女费玉X与周X结婚后,夫妻住在费家,随费X珍夫妇生活.次女费秀X,三女费惠X于1950年以前相继出嫁,住在夫家.1956年,费X珍,费X臣夫妇及其子费X迁居安徽,X市的房产由长女一家管理使用。 1958年私房改造时,改造了78.9平方米,留自住房162.3平方米.1960年,费X臣病故,费X 珍,费X迁回X市,与费玉X夫妇共同住在自留房内,分开生活.1962年,费玉X病故.1985年12月,费X珍,费X向法院起诉,称此房为费家财产,要求周X及其子女搬出.周X认为,其妻费玉X有继承父亲费X臣遗产的权利,并且该房产已由其一家占有,使用40多年,不同意搬出.在原审调查过程中,费秀X,费惠X也表示,房产中应有她们的份额。 【法律问题】 1.本案中,属于费X臣遗产的房产有多少; 2.谁有权继承费X臣的遗产; 3.本案应如何处理; 4.此案是否已超过诉讼时效。 参考结论 2.费X珍,费玉X,费秀X,费惠X与费X。 3.按析产案件处理。 4.未超过法定继。 案例4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按法定继承办理。 原告:林X,女,45岁,工人。 被告:袁X,男,70岁,退休职工。 被告:唐X,女,60岁,退休职工。 第三人:姜X X,女,14岁,某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本案原被告系儿媳与公婆关系.1967年,原告林X与二被告之子袁X X结婚,二人婚后感情一般.1968年,袁X X被诬有现行反革命嫌疑,被离职审查,后下放到某市郊区农村劳动改造.其间,林x曾多次提出与袁XX离婚,未成。 1971年,袁XX在劳动改造期间与农村姑娘姜X生下一女,取名姜XX.袁XX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父母袁X,唐X,袁X,唐X夫妇经常背着儿媳林X前往郊区农村探望姜X,姜XX母女,给她们送钱送物,维持生活.1974年后,因生产任务需要,袁X X调回原单位从事新产品研究开发工作.因成绩显著,多次受到奖励.1985年3月,袁XX因积劳成疾死亡,留有个人遗产16 000余元.生前,袁X X立下书面遗嘱,写明:全部遗产由父母袁X,唐X继承.林X得知后,以袁XX的遗嘱剥夺了其合法继承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要求继承袁XX的遗产,要求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