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教案2-1液压放大元件,圆柱滑阀的结构型式及分类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教案2-1液压放大元件,圆柱滑阀的结构型式及分类

第二章液压放大元件

液压放大元件也称液压放大器,是一种以机械运动来控制流体动力的控制元件。

输入:机械信号(位移或转角) Xv

输出:液压信号(流量、压力);

Xv→功率放大→q(p)

作用:

信号转换:能量转换元件,机械能—液压能;

功率放大:功率放大元件:

液压伺服系统核心元件:液压放大元件,它的静、动态特性对液压伺服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液压放大元件特点:结构简单、单位体积输出功率大、工作可靠和动态性能好、标准化。

液压放大元件:

1、滑阀

2、喷嘴挡板阀

3、射流管阀。

第一节圆柱滑阀的结构型式及分类

滑阀:靠节流原理工作,借助于阀芯与阀套间的相对运动改变节流口面积的大小,对流体流量或压力进行控制。图2—0

滑阀结构型式多,控制性能好,在液压伺服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

滑阀的结构型式可分为:

一、按进、出阀的通道数划分

见(图2—1)。

四通阀:

有四通阀(图2—1a、b、c、d),四个进出油口

四通阀有两个控制口工作,可用来控制双作用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三通阀:

(图2,1e) 三个进出油口

三通阀只有一个控制口工作,故只能用来控制差动液压缸。为实现液压缸反向运动,须在液压缸有活塞杆侧设置固定偏压,可由供油压力、弹簧、重物等产生。

二通阀:

二通阀(单边阀) 二个进出油,一个可变节流口,固定节流孔配合使用,才能控制一腔压力,用来控制差动液压缸。

二、按滑阀的工作边数划分

滑阀控制液体流动的节流口称为控制边。

1、四边滑阀(图2—1a、b、c) 四边滑阀有四个可控的节流口,控制性能最好;

四边滑阀需保证三个轴向配合尺寸,四边滑阀结构工艺复杂、成本高;

2、双边滑阀(图2,1d、e) 双边滑阀有两个可控的节流口,控制性能居中;

双边滑阀需保证一个轴向配合尺寸单边滑阀(图2—1f)。

3、单边滑阀只有一个可控的节流口,控制性能最差。

单边滑阀没有轴向配合尺寸。单边滑阀比较容易加工、成本低。

三、按滑阀的预开口型式划分

阀的预开口型式对其性能,特别是零位附近(零区)特性有很大的影响。

1、正开口(负重叠):正开口阀在开口区内的流量增益大,线性度好,压力灵敏度低,零位泄漏量大。一般适用于要求有一个连续的液流以使油液维持合适温度的场合。某些正开口阀也可用于恒流系统。

2、零开口(零重叠):零开口阀具有线性流量增益,性能比较好,应用最广泛,没有零位泄漏,效率高。但加工困难。

3、负开口(正重叠):负开口阀由于流量增益具有死区,将引起稳态误差,因此很少采用。

注意:

理想滑阀:径向间隙为零、节流工作边锐利。

根据阀芯凸肩与阀套槽宽的几何尺寸关系确定预开口型式,如图2—2所示。

实际滑阀:总存在径向间隙和工作边圆角的影响,根据阀试验曲线确定阀的预开口型式,见图2—3。

四、按阀套窗口的形状划分

分为:全周开口;非全周开口。

一般阀采用全周开口;非全周开口矩形、圆形等。

当对阀的控制速度限制时,采用非全周开口。

矩形开口的阀,其开口面积与阀芯位移成比例,可以获得线性的流量增益(零开口阀),用得最多。插孔,图2—4。

圆形窗口工艺性好,钻孔,但流量增益是非线性的,只用在要求不高的场合。

图2—4

五、按阀芯的凸肩数目划分

图2—1作用:节流、导向;

1、二凸肩的滑阀二通阀一般采用两个凸肩,二凸肩四通阀(图2—1a)结

构简单、阀芯长度短,但阀芯轴向移动时导向性差;阀芯上的凸肩容易被阀套槽卡住,更不能做成全周开口的阀;阀芯处于静不平衡状态,阀采用液压或气动操纵有困难;

2、三凸肩的滑阀导向性和密封性好,阀芯处于静不平衡状态;对称性不

好,结构紧凑、简单。

3、四凸肩的滑阀(图2—1b、c)导向性和密封性好,阀芯平衡状态好;对

称性好,结构复杂。三凸肩和四凸肩的四通阀是常用的结构型式,四凸肩的四通阀多用于大功率驱动。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教案2-1液压放大元件,圆柱滑阀的结构型式及分类

第二章液压放大元件 液压放大元件也称液压放大器,是一种以机械运动来控制流体动力的控制元件。 输入:机械信号(位移或转角) Xv 输出:液压信号(流量、压力); Xv→功率放大→q(p) 作用: 信号转换:能量转换元件,机械能—液压能; 功率放大:功率放大元件: 液压伺服系统核心元件:液压放大元件,它的静、动态特性对液压伺服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液压放大元件特点:结构简单、单位体积输出功率大、工作可靠和动态性能好、标准化。 液压放大元件: 1、滑阀 2、喷嘴挡板阀 3、射流管阀。 第一节圆柱滑阀的结构型式及分类 滑阀:靠节流原理工作,借助于阀芯与阀套间的相对运动改变节流口面积的大小,对流体流量或压力进行控制。图2—0 滑阀结构型式多,控制性能好,在液压伺服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 滑阀的结构型式可分为: 一、按进、出阀的通道数划分 见(图2—1)。 四通阀: 有四通阀(图2—1a、b、c、d),四个进出油口 四通阀有两个控制口工作,可用来控制双作用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三通阀: (图2,1e) 三个进出油口 三通阀只有一个控制口工作,故只能用来控制差动液压缸。为实现液压缸反向运动,须在液压缸有活塞杆侧设置固定偏压,可由供油压力、弹簧、重物等产生。 二通阀: 二通阀(单边阀) 二个进出油,一个可变节流口,固定节流孔配合使用,才能控制一腔压力,用来控制差动液压缸。 二、按滑阀的工作边数划分 滑阀控制液体流动的节流口称为控制边。 1、四边滑阀(图2—1a、b、c) 四边滑阀有四个可控的节流口,控制性能最好; 四边滑阀需保证三个轴向配合尺寸,四边滑阀结构工艺复杂、成本高; 2、双边滑阀(图2,1d、e) 双边滑阀有两个可控的节流口,控制性能居中; 双边滑阀需保证一个轴向配合尺寸单边滑阀(图2—1f)。 3、单边滑阀只有一个可控的节流口,控制性能最差。 单边滑阀没有轴向配合尺寸。单边滑阀比较容易加工、成本低。

液压与气压传动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基本特征,优缺点及液压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 液压传动的概况、工作原理、组成部分、图形符号及其优缺点。 一、液压传动区别于其它传动方式的基本特征 1.在液压传动中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与流入的液体(流量)多少无关。 2.活塞移动速度正比于流入液压缸中油液流量q,与负载无关。 3.液压传动中的功率等于压力p和流量q的乘积。 二、在液压与气动系统中,要发生两次能量转变 1.把机械能转变为流体压力能的元件或装置称为泵或能源装置。 2.把流体压力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元件称为执行元件。 三、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是基于流体力学的帕斯卡定律,主要利用液体在密闭容积内发生变化时产生的 压力来进行能量传递和控制。 它利用各种元件组成具有所需功能的基本回路,再由若干回路有机组合成传动和控制系统,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传递和控制。 四、液压系统组成 一个完整的、能够正常工作的液压系统,应该由以下五个主要部分来组成: (1 )能源装置 把机械能转换成油液的压力能的装置,其作用是供给液压系统压力油,为系统提供动力, 称为系统的动力元件。 (2 )执行元件 把油液的压力能转化成机械能,推动负载做功;其作用是在压力油的作用下输出力和速度。 (3)控制调节元件 控制或调节系统中油液的压力、流量或流动方向。 (4 )辅助元件 上述三部分之外的其他装置,例如油箱,滤油器,油管等,主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工作介质 主要是传递动力与能量。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液压油的特性、熟练掌握液压油的物理性质、会根据要求选用合适的油液。熟练掌 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流体动力学三个方程,管路压力损失及小孔、缝隙液流公式和基本 概念,理解液压冲击与空穴现象成因,了解克服液压冲击与空穴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压力传递原理及液压系统压力是由外界负载决定的概念。 2.定常流动时流体动力学方程及应用 3.压力损失公式与应用、小孔流量公式及应用。 教学内容: 1.液压油的物理性质和影响因素。 2.液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压力传递原理。 3.基本概念、动力学三个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4.管路内压力损失分析与计算、层流、紊流、雷诺数等概念。 5.小孔流量公式与缝隙液流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一、液压传动介质的物理性质 1密度 单位体积液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液体的密度。体积为V、质量为m的液体的密度p为 p= mN(kg/m3) 2可压缩性 (1 )可压缩性 液体因所受压力增高而发生体积缩小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液体的压缩性可用体积 压缩系数k表示。 (2)体积压缩系数k 若压力为p o时液体的体积为V o。当压力增加△ p,液体的体积减小△ V,则液体在单位压力变化下的体积相对变化量。 (3)液体体积模量 液体压缩率k的倒数,称为液体体积模量,以K表示 K= 1/k (Pa) 3流体的粘性 粘性的概念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分子间的内聚力的存在而产生一种阻碍液体分子之间进行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液体的这种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称为液体的粘性。 常用的粘度表示方法有: (1)动力粘度卩 动力粘度又称绝对粘度,它直接表示流体的粘性即内摩擦力的大小。动力粘度卩在物理意义上讲,是当速度梯度du/dy=1时,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的大小,即: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大纲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编码:1004701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类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流体力学 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陈奎生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院级平台课,也是专业基础课。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基本知识,典型液压元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2、掌握液压基本回路的组成,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等;4、掌握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5、同时通过实验课使学生对液压与气动元件结构及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1、液压传动概述 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系统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述 齿轮泵 叶片泵 柱塞泵 液压马达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特点 3、液压缸 液压缸的分类及基本计算 液压缸的结构和特点 4、辅助装置 滤油器 蓄能器 油箱 管件 热交换器 5、方向控制阀 单向阀

换向阀 方向阀在换向和锁紧回路中的应用6、压力控制阀 溢流阀 减压阀 顺序阀 压力继电器 压力阀在调压与减压回路中的应用7、流量控制阀及其它液压阀 节流口的流量特性 节流阀 调速阀 二通插装阀 8、液压基本回路 快速运动回路 调速回路 同步回路 顺序回路 平衡回路 卸荷回路 9、典型液压系统及实例 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10、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计算举例 11、气压传动 气压传动概述 气源装置及附件 气动执行元件 气动控制元件 气动回路举例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1、液压传动概述 1.1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 1.1.1液压传动的定义 1.1.2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 1.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2.1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1.2.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1.2.3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 1.3液压传动系统的优缺点 1.3.1液压传动系统的主要优点 1.3.2液压传动系统的主要缺点

《液压与气压传动》授课教案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液压传动工作介质及基本理论知识

《液压与气压传动》授课教案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液压传动工作介质及基本

第一章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一节液压传动工作介质及液压传动基本理论知识 一、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性质 1.液体的粘性: 液体在流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特性,静止液体则不显示粘性. 液体的粘度: 液体粘性的大小可用粘度来衡量。粘度是液体的根本特性,也是选择液压油的最重要指标常用的粘度有三种不同单位: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 (1)动力粘度(绝对粘度)μ 动力粘度单位:(Pa·s) μ越大,流动液体的内摩擦力也越大;μ越小,流动液体的内摩擦力也越小。 (2)运动粘度ν 定义:动力粘度μ与密度ρ之比, 法定计量单位:m2/s 由于ν的单位中只有运动学要素,故称为运动粘度。液压油的粘度等级就是以其40oC 时运动粘度的某一平均值来表示,如L-HM32液压油的粘度等级为32,则40oC时其运动粘度的平均值为32mm2/s (3)粘度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定义: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如下图 2.液体的可压缩性 由于液压油的可压缩性很小,所以一般可忽不计。 3.液压油的要求及选用 (1)液压油的要求 ①合适的粘度 ②良好的抗泡性和空气释放性 ③较低的凝点或倾点

④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 ⑤良好的抗磨性 ⑥良好的防腐防锈性 (2)液压油的选用:工作压力的高低;环境温度;工作部件运动速度的高低。 二、液压传动基本知识 1.压力及其特性 ◇静压力: 是指液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其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法向作用力 ◇若法向力F均匀地作用在面积A上,则压力可表示为: ◇静压力的特性: 液体的静压力的方向总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静止液体中任何一点所受到各个方向的压力都相等。

液压传动教案

《液压传动》 电子教案 教学课题:第一章液压传动概述 第一次课 教学课题:第一章液压传动概述 教学目的: 1、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2、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与实例 3、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比较 教学重点: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液压传动的原理 课程设置:液压传动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的组成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教学过程关于《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课程特点: 理论与实践并重 评价指标: 期末60% ;平时40% (出勤、作业、实验、课堂提问等) 第一章液压与气压传动概述 知识点:基本原理、介质性能 液压与气压传动都是借助于密封容积的变化,利用流体的压力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来传递能量的 压力和流量是液压与气压传动中两个最重要的参数。压力取决于负载;流量决定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传动介质的主要性能、参数的物理意义、度量单位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研究对象 1、研究以有压流体(压力油和压缩空气)为传动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传动和自动控制的学科。 2、元件→回路→系统→介质 1.1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图1-1) (观看动画演示) 1.1.1 力比关系 帕斯卡原理:“在密闭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力将以等值同时传到液体各点” 如图1-1 b)所示。 (1.1) 重要基本概念一:“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而与流入的液体多少无关. 思考:1.若空载,即W=0,则p=? 2.千斤顶的工作原理,液压传动和其它传动方式的比较? 1.1.2 运动关系 活塞的运动速度和活塞的作用面积成反比. 流量q (Ah/t):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积为A的流体体积q=Av q=A1v1=A2v2 (1.4)(连续性方程)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 适用层次:高起专 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 考核形式:考试 所属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学 后续课程:机械设计、工业机器人等 一、课程简介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以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传动和控制的一门学科。主要讲述液压传动的重要概念、基本参数和流体力学基础;液压及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液压系统分析、设计及控制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作风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为以后从事机械制造、自动化及使用维修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能够正确理解液压传动技术的优缺点发展方向和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通过牛顿内摩擦定律的分析,掌握传动介质的特性,能够正确选用液压油。 2.掌握各类液压元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工作条件,各类液压元件的各性能参数间的关系式并能灵活应用这些关系式;掌握各类液压元件对应液压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能够正确选用液压元件 3.能够运用前面所学的液压元件和基本回路知识分析常见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搞清楚各液压元件在各基本回路中的功能以及各子系统中基本回路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前面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机械设备中相关液压系统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了解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的区别、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气压系统的组成、气压传动的优缺点、气动元件分类、工作原理及特点、气动控制基本回路的分类;回路组成原理及特点。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课件

---------------------------------------------------------------最新资料推荐------------------------------------------------------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课件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教案《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教案本课共 36 学时,讲课 32 学时,实验 4 学时。 属院级必修课。 每一节课都应做到承前启后。 1 液压传动概述(第一次课)首先介绍什么是传动?传动的类型有哪些? ( 5 分钟)引导学生举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说明以下五种传动。 (1)机械传动;(2)电传动;(3)气压传动;(4)液压传动;(5)复合传动。 使学生对传动及其类型有所认识和掌握。 1. 1 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5 分钟)讲清什么是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是如何发展的,液压传动的应用领域如何。 1. 2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 2. 1 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15 分钟)用两个例子说明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手动液压千斤顶半结构图最简单的例子,用于换轮胎等举升工作,生活中常见。 (2)磨床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半结构图涵盖的液压元件种类比较全,用于讲解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很适合。 1 / 22

通过动画演示磨床工作台向左运动、向右运动、过载溢流、油缸停止油泵卸荷等工况下各元件的工作状态,让学生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各液压元件的作用。 1. 2. 2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5 分钟)磨床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半结构图用于讲解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很适合,该系统涵盖的液压元件种类比较全。 1. 2. 3 介绍液压系统图及图形符号( 5 分钟)将磨床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半结构图改画成用职能符号表示的液压系统图:体现液压系统图的特点,强调液压图形符号的特点。 1. 3 介绍液压传动系统的优缺点(10 分钟)第一章小结(5 分钟)习题: 1. 1 1. 2 1. 4 2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2. 1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述 2. 1. 1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20 分钟)用电机油泵马达滚筒图,讲解液压泵及液压马达的能量转换过程。 用单柱塞泵结构简图的吸入及排出过程,说明容积式泵及马达的基本工作原理。 强调构成容积式泵必须具备的条件。 强调常用的三大类泵及马达;强调泵及马达的职能符号。 2. 1. 2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 20 分钟)讲清液压泵(马达)的基本性能参数,使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1)什么是液压泵的压力?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如何变化的?(2)什么是液压泵的排量和流量?什么是流量损失?流量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案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教案 第一章:液压传动绪论 1.1 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2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 学习重点与难点:液压千斤顶的工作过程 液压传动绪论 ㈠自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技术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直到20世纪30年代它才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出现了由响应迅速、精度高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装备的各种军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液压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自动机及自动生产线。 本世纪60年代以后,液压技术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因此,液压传动真正的发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当前液压技术正向迅速、高压、大功率、高效、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新型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直接控制(CDC)、机电一体化技术、可靠性技术等方面也是当前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方向。 我国的液压技术最初应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上,后来又用于拖拉机和工程机械。现在,我国的液压元件随着从国外引进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以及进行自行设计,现已形成了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机械的传动方式 一切机械都有其相应的传动机构借助于它达到对动力的传递和控制的目的。 机械传动——通过齿轮、齿条、蜗轮、蜗杆等机件直接把动力传送到执行机构的传递方式。 电气传动——利用电力设备,通过调节电参数来传递或控制动力的传动方式 液压传动——利用液体静压力传递动力 液体传动 液力传动——利用液体静流动动能传递动力流体传动 气压传动 气体传动 气力传动 ㈡液压传动在机械中的应用 驱动机械运动的机构以及各种传动和操纵装置有多种形式。根据所用的部件和零件,可分为机械的、电气的、气动的、液压的传动装置。经常还将不同的形式组合起来运用——四位一体。由于液压传动具有很多优点,使这种新技术发展得很快。液压传动应用于金属切削机床也不过四五十年的历史。航空工业在1930年以后才开始采用。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以来液压技术在各种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机床上,液压传动常应用在以下的一些装置中: 1.进给运动传动装置磨床砂轮架和工作台的进给运动大部分采用液压传动;车床、六角车床、自动车床的刀架或转塔刀架;铣床、刨床、组合机床的工作台等的进给运动也都采用液压传动。这些部件有的要求快速移动,有的要求慢速移动。有的则既要求快速移动,也要求慢速移动。这些运动多半要求有较大的调速范围,要求在工作中无级调速;有的要求持续进给,有的要求间歇进给;有的要求在负载变化下速度恒定,有的要求有良好的换向性能等等。所有这些要求都是可以用液压传动来实现的。 2.往复主体运动传动装置龙门刨床的工作台、牛头刨床或插床的滑枕,由于要求作高速往复直线运动,并且要求换向冲击小、换向时间短、能耗低,因此都可以采用液压传动。

液压与气压传动知识点总结

液压与气压传动知识点总结 液压与气压传动知识点总结 液压与气压传动有很多相关知识点,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液压与气压传动知识点,欢迎阅读! 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帕斯卡)定律。即密封容积中的液体既可以传递(力),又可以传递(运动)。(帕斯卡、力、运动) 2、液压管路中的压力损失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沿程压力损失),一种是(局部压力损失)。(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 3、液体的流态分为(层流)和(紊流),判别流态的准则是(雷诺数)。(层流、紊流、雷诺数) 4、我国采用的相对粘度是(恩氏粘度),它是用(恩氏粘度计)测量的。(恩氏粘度、恩氏粘度计) 5、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些原因使液体压力突然急剧上升,形成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液压冲击) 6、齿轮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减小它的措施为(缩小压力油出口)。(缩小压力油出口) 7、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是改变(偏心距e)就可以改变输油量,改变(偏心方向)就可以改变输油方向。(偏心距e、偏心方向) 8、径向柱塞泵的配流方式为(径向配流),其装置名称为(配流轴);叶片泵的配流方式为(端面配流),其装置名称为(配流盘)。(径向配流、配流轴、端面配流、配流盘) 9、V型密封圈由形状不同的(支撑环)环(密封环)环和(压环)环组成。(支承环、密封环、压环) 10、滑阀式换向阀的外圆柱面常开若干个环形槽,其作用是(均压)和(密封)。(均压、密封) 11、当油液压力达到预定值时便发出电信号的液-电信号转换元件是(压力继电器)。(压力继电器) 12、根据液压泵与执行元件的组合方式不同,容积调速回路有四种形式,即(变量泵-液压缸)容积调速回路(变量泵-定量马达)容

液压与气压传动 第4版 电子教案第1周教案

教师课堂教学备课纸 任课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审阅签名:

第1章液压传动基础 第一节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 一、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1.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图1-1为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当提升杠杆1时,活塞3上移,密封腔A容积增大,腔内压力下降,形成局部真空。这时,油箱12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吸油管进入A腔,实现吸油。当压下杠杆1时,活塞3下移,密封腔A容积减小,腔内压力升高,单向阀4关闭,单向阀7开启,油液进入B腔,推动活塞9上移,将重物顶出一段距离。 图1-1图1-2 2.机床工作台液压传动工作原理 图1-2为机床工作台液压传动系统图,液压泵10由电动机驱动旋转,从油箱12中吸油,经过滤油器11进入液压泵,经换向阀5压入液压缸左腔,推动活塞及工作台向右移动,这时液压缸右腔的油液经换向阀5排回油箱。当换向阀5处于图1-2b所示状态,油液经换向阀压入液压缸右腔,推动活塞及工作台向左移动,这时液压缸左腔的油液经换向阀5排回油箱。通过换向阀改变油液的通路,便能实现工作台液压缸的运动换向。 二、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从机床工作台液压传动系统可知,液压传动系统一般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 (2)执行元件; (3)控制调节元件; (4)辅助元件; (5)工作介质; 三、液压传动的优缺点及应用 1.液压传动的优点 1)能方便地实现无级调速,且调速范围大。 2)容易实现较大的力和转矩的传递。在输出功率相同时,液压传动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运动惯性小。 3)液压传动装置工作平稳,反应速度快,换向冲击小,便于实现频繁换向。 4)易于实现过载保护,而且工作油液能实现自行润滑,从而提高元件的使用寿命。 5)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能方便地实现复杂的自动工作循环。 6)液压元件易于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2.液压传动的缺点 1)液体的泄漏和可压缩性使液压传动难以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2)在工作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大,传动效率较低。 3)对油温变化比较敏感,不宜在很高或很低的温度下工作。 4)液压传动出现故障时,不易诊断。 3.液压传动的应用与发展 第二节液压油 一、液压油的主要性质 液压系统中一般使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液压油最重要的性质为粘性和可压缩性。 1.液体的粘性 液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流动时,由于液体分子间内聚力(称为内摩擦力)的作用,而产生阻止液层间的相对滑动,液体的这种性质称为粘性。粘性的大小用粘度来表示,常用的粘度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相对粘度。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大纲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适应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实验班) 课程代码:ABE31314 学时分配:总学时36,讲授32,实验4 赋予学分:2学分 先修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1)、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2)、理论力学等 后续课程:机电传动与控制、工业机器人、毕业综合训练等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班)的学科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现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液压中的元器件选用、维修,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等技术内容。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液压阀、液压油缸、液压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基本液压回路的特点与功能,了解应用系统的设计。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应做到: 1. 能够掌握现场液压系统的维护与调试; 2. 掌握液压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能进行测试,可进行简单的产品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第1章液压传动概述(3学时) 1.1 液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与组成 1.2 液压传动特点; 1.3 液压传动应用概况; 1.4 液压传动工作介质。 第2章液压流体力学基础(8学时) 2.1 液压静力学; 2.2 液压动力学; 2.3 流动压力损失; 2.4 小孔出流和缝隙流动; 2.5 液压冲击和空穴现象 第3章液压动力元件(3学时) 3.1 液压动力元件基本概念; 3.2 齿轮液压泵; 3.3 叶片液压泵;

3.4 柱塞液压泵; 3.5 液压泵选用 第4章液压执行元件(3学时) 4.1 往复运动式执行元件; 4.2 旋转运动式执行元件 第5章液压控制元件(4学时) 5.1 液压控制阀概述; 5.2 方向控制阀; 5.3 压力控制阀; 5.4 流量控制阀; 5.5 方逻辑阀; 5.6 伺服阀; 5.7 电流比例阀; 5.8 电液数字阀。 第6章液压辅助元件(2学时) 6.1 油箱; 6.2 滤油器; 6.3 蓄能器; 6.4 密封件; 6.5 热交换器; 6.6 管件 第7章液压基本回路(4学时) 7.1 压力控制回路; 7.2 速度调节回路; 7.3 方向控制回路; 7.4 速读换接回路; 7.5 多个液压执行元件控制回路;第8章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2学时) 8.1 液压系统使用要求与速度分析; 8.2 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8.3 液压系统参数计算; 8.4 液压系统设计实例; 8.5液压系统CAD技术介绍 第9章典型液压系统(3学时) 9.1 组合机床滑台液压系统; 9.2 315型压力机液压系统; 9.3 汽车起重液压系统;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液压与气压传动 一、课程介绍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选修课。液压装置广泛的使用在工业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它们是使用压力油为传递能量的载体来实现传动与控制的,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开展,应用越来越广泛。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种液压、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和选用方法,熟悉各类液压与气动基本问路的功用、组成和应用场合,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两局部。液压传动局部主要介绍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液压传动基本回路、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气压传动局部介绍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气源装置及气动元件和气动基本回路与常用回路,气动逻辑系统设计和气动传动系统实例。 本课程所讲述的内容有: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液压泵、液压马达与液压缸、液压控制阀、液压辅件、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气源装置及气动元件、气动基本回路与常用回路、气动逻辑系统设计、气动传动系统实例等共11章,教学局部共包含理论24学时,末考试形式为开卷笔试。 Introduction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ransmission^ is a mechanical professional students a compulsory technical courses. Hydraulic devic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hich is the use of pressurized oi1 to pass energy carriers to realize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widely. Task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s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大纲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大纲 一、课程任务与要求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利用有压流体为工作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的传动和自动控制。液压传动及气压传动具有输出功率大、结构紧凑、重量轻、传动平衡、操纵灵便、易于实现无级变速与自动控制等优点。因此,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新技术在工程机械、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制造等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机器设备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机械、机电类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中,已成为一门重要的技术骨干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性能及其应用,液压与气压基本回路和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 本课程为机械、机电类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并掌握有关液压传动及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2.熟悉常用的液压与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性能; 3.学会正确选用和合理使用液压与气压元件,学会合理使用、维护、管理液压设备的基础知识; 4.学会分析液压与气压元件及系统的故障方法,并掌握排除一般故障的方法。 5.初步了解液压传动及气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计算方法,参照说明书能够阅读常见设备的液压系统图与气压系统图,并能进行调整使

用。为运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打下初步基础。 二、教学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表(60学时) 三、理论教学内容 课题一概论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为什么学习液压与气压传动,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的使用的教材,本课程使用的主要符号与单位。 本课程教学内容与重点。 课题二液压传动基础 液压传动的应用和发展,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液压传动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版演示教学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英文名称: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ransmission 课程编码: 51510501 学时/学分: 46 / 2.5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包装工程等机械设计与近机类工科专业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及近机类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门课程通过授课、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熟悉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种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掌握基本回路的组成和分析方法;掌握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分析及设计方法,了解液压技术领域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选用液压和气动元件,初步具备对液压与气动系统进行分析和调试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及液压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本门课程所必备的流体力学基础知识,主要介绍结论性内容和如何应用,学生应在课下自学相关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工作介质的粘性,流体力学三大定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适当安排自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绪论 第二节液压传动工作介质 第三节流体力学三大方程及应用 第四节管道压力损失,孔口的流量特性 第五节空穴现象和液压冲击 复习与作业要求:在本章课后习题中选择2-3 道典型题作为作业。 考核知识点: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的组成;液压油的粘性和粘度概念;液压传动系统图形符号;液压传动的优缺点;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体流态,管道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英文名称:Fluid Drive and Pneumatic Technique 课程编号:ZF16305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 学时:总学时36、理论课学时36、实验课学时0 学分:2 适用对象:机械电子工程,机电技术教育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 课程简介: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具有对基本液压元件的拆装能力和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参照说明书,阅读本专业机械设备上的液压系统图,并具有对一般液压系统进行调试和故障分析的能力。 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液压和气压传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设计方法。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液压和气压传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具备对简单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的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36学时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五个组成局部及其功用; 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及应用和开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液、气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关于压力和流量的两个重要概念;系统组成。液压油的黏度。 教学内容: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特征,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和开展。 第一节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压与气压工作原理 1.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能量转换.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参数 第二节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组成和表示方法.液压与气压的组成 1.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符号表示 第三节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优点 1.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缺点 第四节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与进展. 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1.液压与气压系统的国内外开展状况.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的前沿动态 本章习题要点: 1.液、气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 2.液压传动系统由哪几局部组成?各局部的作用是什么? 3.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传动相比有那些优点?为什么有这些优点? 第一篇液压传动第二章液压动力元件(6学时) 教学要求: 了掌握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解其结构,会合理选用。重点掌握常用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和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泵的性能参数;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液压泵基本原理及分类、主要性能参数及特性曲线;齿轮泵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叶片泵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柱塞泵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液压泵的选用。第一节液压泵的概述 1.容积泵的工作原理和符号 2.泵的性能参数第二节齿轮液压泵 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排量计算 3.结构特点第三节叶片液压泵 1.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排量计算 3.结构特点 4.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变量原理、特性曲线第四节柱塞液压泵 1.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模具专业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案大纲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开课对象:数控专业 2006 年级 学分:3 分 课时: 56 学时 参考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袁承训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年 7月出版 《液压与气压传动》,马振福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6 月出版 《液压传动》,李芝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年 5 月出版 《液压与气动》,徐永生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7 月 出版 课程概述: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液压与气压基本回路, 典型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和模具成型设备的液压系统,气源净化装 置,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故障分析及使用维护等 方面的内容。 xWJyvAncNHb5E2RGbCAP 教案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发展简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初步了解。要求学习后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中常用液 压元件、气动元件的原理与结构、液压系统的基本构成、基本原理、 液压系统常见回路的分析方法。能读懂常见成型设备的液压传 动系统图;能进行常用的液压传动系统回路设计。 xWJyvAncNHp1EanqFDPw 教案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案 学时分配: 各教案环节学时分配备注 序 课题 <工程)习检 号讲实讨查其小 题 授操论考它计 课 核 1液压传动概述22 2液压传动基本知识224 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4428 4液压缸22 5液压控制阀628 6液压系统的辅助装置22 7液压基本回路62210 8液压传动系统1028 9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维 22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大纲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英文名称: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ransmission 课程编号:F0717********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2 实践学时:6 总学分:3 课程性质: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热工基础与流体力学 参考文献: [1] 王慧. 液压与气压传动[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9 [2] 王积伟. 液压与气压传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3] 李壮云. 液压元件与系统[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二、课程简介与课程目标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液压与气压传动方面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主要目的是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设计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应用有关技术资料读懂和设计简单液压及气压传动系统的能力。同时结合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和诚实守信、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观,为其服务于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如下目标: 目标1: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流体力学基础;掌握典型液压元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液压基本回路的组成以及相关的设计计算;能够应用相关工程知识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问题进行分析与方案比较,提出满足特定需求的设计方案。 目标2:能对液压执行元件进行工况分析,计算液压系统主参数,分析和选择基本液压回路,设计出满足要求的液压系统,确定实验方案。 目标3:能应用液压元件及回路的基础知识,实施液压泵、液压马达及控制阀结构性能实验以及液压回路实验,并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处理,得出对应结论。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