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各州文化

美国各州文化

美国各州文化
美国各州文化

美国文化

美国文化

美国各州有哪些有意思的习俗? (2)

美国各州的比较 (9)

美国各州有哪些有意思的习俗美国各州有哪些有意思的习俗??

美国作为一个heterogeneous 的移民国家,相对来说各个族裔的融合度比较高,“普世价值”称霸主流文化;相对其他homogeneous 的民族国家,“习俗”这种概念并不常见。题主所指可能是生活习惯上的差异,aka.?独特的地方?。

根据地区差异(Regional variations),美国分为如下几个地区:

新英格兰地区(New England),

中大西洋地区(the Mid-Atlantic states),

南部地区(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中西部地区(the Midwestern United States),

西海岸地区(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其中西海岸地区还可以分为太平洋沿岸各州(Pacific States)和山地各州(the Mountain States)。国内的文化差异主要是区域差异,但区域内部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大致相同(就好像中国分为东北、华北、西北、华南、东南、西南等区域)。

1、“圣经带圣经带””(Bible Belt):指的是美国东南及中南部各州,包括德克萨斯、俄克拉荷马、路易斯安那、阿肯色、田纳西、密西西比、肯塔基、亚拉巴马、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等黑人比例较高的州。由于该地区有大量的福音派新教徒,民风非常保守,对宗教十分狂热,日常行事都要以圣经作为基本准则,去教堂做礼拜的人数比例(church attendance)要远远高于美国其它地区。在美剧TBBT(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 就因为来自保守的南方Texas 而常被大家取笑他家乡和他妈妈的生活习惯。

(上图为2000年美国主要教堂的数量与分布,下方图例从左至右依次为Baptist浸信会-1302座,Catholic天主教-1164座,Christian基督教-72座,Latter-Day Saints末世圣徒教-80座,Lutheran路德教-250座,Mennonite门诺派-10座,Methodist卫理公会-219座,Reformed改革派-9座,其它-35座)

2、每年3月17日的爱尔兰节日圣帕特里克节(St.Patrick's Day),芝加哥市内的芝加哥河都会被染成绿色,纽约的第五大道也会举行大游行,全国各地的人们也都会穿上至少一件绿色的衣服、裤子、鞋子、包甚至帽子= =。圣帕特里克节是为了纪念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基督教官方宗教节日,现在也是爱尔兰的国庆节。由于绿色是爱尔兰的国旗颜色,因此每逢每年的这一天,爱尔兰人和全世界的爱尔兰后裔都会以穿戴绿色来庆祝此节日。圣帕特里克节主要在美国北方各州较为盛行,因为南方各州非裔人口比例高,爱尔兰后裔相对较少。

(圣帕特里克节时被染绿的芝加哥河)

(纽约市曼哈顿岛的圣帕特里克节欢庆游行1)

(纽约市曼哈顿岛的圣帕特里克节欢庆游行2)

(纽约市曼哈顿岛的圣帕特里克节欢庆游行2)

3、当美国人提到“软性饮料”(Soft drinks, 不含酒精的饮料)时,不同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词汇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被鲜绿色所覆盖的新英格兰地区和西海岸地区(以及少部分中部地区)的人们使用"Soda"(苏打碳酸水)来指代软饮,被黑色所覆盖的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人们则使用"Pop"(汽水),而被翠绿色南方地区的人们则使用"Coke"(可乐)。

4、以硅谷湾区(Silicon Valley, Bay Area)为代表的美国西海岸地区文化集中于technology与start-up (科技与创业),而以纽约为代表的美国东海岸地区文化集中于fashion, arts/entertainment, media (时尚, 艺术/娱乐,媒体)。西海岸人民热衷于谈论运动、健康、户外运动等体能特技(physical feats)话题,而东海岸人民则更偏向于室内运动和爱美。

此外,还有一个“8/6 Phenomenon”(8/6现象),就是说在硅谷湾区能被评为8分的女人,到了纽约就至多只能是6分了= = (因为湾区男人占多数,而纽约是女多于男)。

5、说到民风自由、种族多样性非常高的加州,就不得不提到加州令人蛋疼的交通= =。除了北加的湾区尚有公共交通Bart系统(类似于地铁,联结了旧金山、圣约瑟、奥克兰、伯克利、萨克朗门托等湾区主要城市),加州其他地区基本可以说是没有公共交通。美国许多地区的公路最左道被规定为carpool,是给坐了两个人以上的汽车的专用通道。南加城市洛杉矶市内的405号公路有“北美最大停车场”之称(见下图),加州汽车的普及率和保有量可见一斑。

(洛杉矶405号高速公路= =全美最大停车场。。=。=)

(Carpools: 2 or more only.)

6、在美国,进门是否脱鞋也因地区文化不同而异。在大部分南方各州及哥伦比亚特区,进门无需脱鞋。而在大部分北方各州,进门必须脱鞋。一般来说,在1)鞋子是湿的或是脏的、2)室内的地毯或地板较为贵重,这两者中符合任何一者进门必须要脱鞋。

(Credit to Quora)

7、和大多数生活在美国大陆的人们相比,来自夏威夷岛的人们一般身上会有更多纹身(tattoo)。这一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

1)宗教保守主义在夏威夷岛屿的影响非常之小,民风相对自由开放。

2)由于夏威夷岛的高度移民率,波利尼西亚文化(Polynesian)、东亚文化和西方传统三者的

融合,为夏威夷地区的纹身文化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图案选择和发展方向。

3)军队的存在也同时促进了夏威夷地区纹身文化的繁荣。

总的来说,越是民风开放、少数族裔人口比例高的地区(诸如西海岸的加州、俄勒冈州及南方的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和内华达州等),纹身文化越是流行。

8、中国人讲普通话会有用词上的差别(比如“窝心”这个词,在南方人口中是褒义词,表示温暖安心;而在北方人眼里这是个贬义词,表示难受烦心),美国人讲英语也会有差别。下图是一个典型例子之一,是关于在湖中和溪流里捕到的小龙虾的叫法:

由于这一点上用词的差别,在法国后裔主要聚居的南路易斯安那州(尤以新奥尔良为甚)地区非常盛行的著名菜肴Crawfish étouffée (一种以焖炖贝类和壳类动物为主菜、同时辅以米饭和其他酱料的菜肴,最负盛名的这一款叫做"路易斯安那焖炖小龙虾"),若是将此名字说给土生土长于北方五大湖区域的美国人听,他可能会以为你在说一种不好的假发呢。

由于这一点上用词的差别,在法国后裔主要聚居的南路易斯安那州(尤以新奥尔良为甚)地区非常盛行的著名菜肴Crawfish étouffée (一种以焖炖贝类和壳类动物为主菜、同时辅以米饭和其他酱料的菜肴,

最负盛名的这一款叫做"路易斯安那焖炖小龙虾"),若是将此名字说给土生土长于北方五大湖区域的美国人听,他可能会以为你在说一种不好的假发呢。

(关于更多美国国内英语词汇上的说法差异,详见此链接:22 Maps That Show How Americans Speak English Totally Differently From Each Other)

9、在美国,一般的出行方式是坐飞机、大巴或自己开车(roadtrip),极少人会选择坐火车。现今的美国铁路已经极少用于客运,相当多的地区甚至都没有铁路或火车站,即便是在有铁路运营的地区,坐火车的花费也往往高于坐大巴和飞机。相对来说,东海岸的轨道交通要发达些,当然了跟中国那是没法比= =,但跟公共交通几乎为0的中部和西海岸比要好太多。在汽车高度普及的加州,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为了鼓励居民坐火车,政府允许居民自己去购买一节火车车厢,然后放自己家院子里,随意涂鸦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若是想坐自己家的火车,就联系政府,然后相关部门会拉来火车头将你家的车厢拉到铁轨上,然后就可以坐只有一节的自家火车粗门玩去啦?°( ?ω?)°

10、虽然惯例上大家都默认美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事实上联邦法律(Federal level)并没有明确规定美国的官方语言;仅是有28个州在州法律级别立法规定了英语是de facto official language (事实上的官方语言)。此外,在新墨西哥州和美属波多黎各地区,西班牙语同样拥有官方语言的地位(因为新墨西哥毗邻美墨边境,有大量的墨西哥移民)。

下图为美国境内各地讲西班牙语的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百分比。

美国各州的比美国各州的比较较

Alabama: Yes, We Have Electricity

阿拉巴马州:是的,我们有电!(是美国最穷的地方,也被美国认为是最土的地方~)

Alaska: 11,623 Eskimos Can't Be Wrong!

阿拉斯加州:一万一千六百二十三名爱斯基摩人是不会错的!

Arizona: But It's A Dry Heat

亚利桑那州:可是,这里的热是燥热呀!(据说很多女生到外头上身都几乎不穿~)

Arkansas: Literacy Ain't Everything

阿肯色州:有文化并不能代表一切!(虽然没啥文化,Clinton 可是那里出来的哦)

California: By 30, Our Women Have More Plastic Than Your Honda

加利福尼亚州:到30岁的时候,我们的妇女使用的整形塑胶的数量将会超过本田公司 塑料用量的总和。(好莱坞嘛,哪个女演员不整容?!)

Colorado: If You Don't Ski, Don't Bother

科索拉多州:如果你连滑雪都不会,那么请别来打扰我好吗?(滑雪胜地,有钱人的 地方)

Connecticut: Like Massachusetts, Only The Kennedy's Don't Own It Yet

康涅狄格州:和马萨诸塞州几乎没什么区别,只是肯尼迪家族还没有拥有它。(Yale

在这里,是全美人均最富有的州,小而精悍!)

Delaware: We Really Do Like The Chemicals In Our Water

特拉华州:我们真得很不喜欢我们的水源中携带的化学物质。(曾经重度污染,很多

大型的化学公司总部都在这里,也是有米的州)

Florida: Ask Us Our Grandkids

佛罗里达州:问问关于我们的孙子孙女的事情吧。(养老地,我美国的邻居一对老年

夫妇就有一天来跟我们道别说搬去佛州养老了~)

Georgia: We Put The "Fun" In Fundamentalist Extremism

乔治亚州:我们给极端的正统基督教信仰注入了一些“有趣的东西”。(他们的宗教

相当于中国的世界大同教,不是很了解~)

Hawaii: Haka Tiki Mou Sha'ami Leeki T oru (Death To Mainland Scum, But Leav

e Your Money)

夏威夷州:让美国大陆上的那些无用之辈去死吧,不过记得把你们的金钱留下。(度

假胜地,电影里头的夏威夷姑娘都是用来给白人小伙子泡的~可见没啥地位)

Idaho: More Than Just Potatoes... Well Okay, We're Not, But The Potatoes S

ure Are Real Good

爱达荷州:这不仅仅是马铃薯的问题......好吧好吧,我们不是这个意思,不过马铃

薯绝对是真正的好东西!(农业大州,淳朴的中部地区)

Illinois: Please Don't Pronounce the "S"

伊利诺斯州:拜托,我们州名最后那个字母S不需要发音!(这个词来源于法语,法语

里最后的S不发音)

Indiana: 2 Billion Years Tidal Wave Free

印第安纳州:看不到潮汐!(本周处于五大湖正南.五大湖本是大西洋一部分,后由于

地质升降成为内湖.所以此州有2个billion年的时间没见过潮汐了.)

Iowa: We Do Amazing Things With Corn

爱荷华州:我们能用玉米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儿!(本州是玉米产地最大州, 玉米急速

涨价使得本州农民都成了富翁,最主要原因就是有人要用这里的玉米造人造柴油.所以是"大事情".)

Kansas: First Of The Rectangle States

堪萨斯州:在所有长方形的州中,我们是一个!

Kentucky: Five Million People; Fifteen Last Names

肯塔基州:我们有500万人口,但所有这些人只有15个姓!(Kentucky自认为是美国的Heart land, 不属于南方州.农业州,就象中国姓李王张的人多点的地方)

Louisiana: We're Not ALL Drunk Cajun Wackos, But That's Our Tourism Campai

gn

路易斯安纳州:我们可不全是疯疯癫癫的法国移民后裔,那不过是我们的宣传活动罢

了。(曾经法国殖民地)

Maine: We're Really Cold, But We Have Cheap Lobster

缅因州:我们真得很冷,但我们的龙虾很便宜。(美国最北的州之一,但是其龙虾非

常有名,这个州,传说中荒凉的所在,美国鬼故事的高发地带。《肖申克的救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州,从小说看,缅因州的法国后裔比较多,因为安迪.杜弗雷(法国姓)的姓在这个州很普通,缅因州没有死刑,该州观念保守。)

Maryland: If You Can Dream It, We Can Tax It

马里兰州:只要是你能想到的事情,我们就能对其征税!(其实税也还好,消费税就

5%而已)

Massachusetts: Our Taxes Are Lower Than Sweden's (For Most T ax Brackets)

马萨诸塞州:我们征收的税金可没有瑞典人那么高(对于大多数的税级来说是这样)

。(也就是New England, 新英格兰地区,本地人俗称Yankee.美国历史色彩最浓的地方,感

恩节的发源地.传统富人州,豪族聚集地. 美国税最重的州之一,也是最开放的州,同性恋婚姻在Massachusetts是合法的)

Michigan: First Line Of Defense From The Canadians

密歇根州:如果加拿大人发起进攻,我们将是第一道防线!(离加拿大最近,可见美

国不怎么待见加拿大)

Minnesota: 10,000 Lakes... And 10,000,000,000,000 Mosquitoes

明尼苏达州:我们有一万个湖泊......还有10万亿只蚊子!

Mississippi: Come And Feel Better Your Own State

密西西比州:来吧,对你自己的州感觉好一点儿!

Missouri: Your Federal Flood Relief T ax Dollars At Work

密苏里州:你所缴纳的联邦洪灾救济税款能够排上用场。(传统飓风受灾州)

Montana: Land Of The Big Sky, The Unabomber, Right-Wing Crazies, And Very

Little Else

蒙大纳州: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是大片的天空、邮寄炸弹的恐怖分子和狂热的右翼分子

,除此之外几乎一无所有!(本州山峦起伏,地广人稀,越狱的犯人赶快去,)

Nebraska: Ask Our State Motto Contest

内部拉斯加州:问问关于我们州座右铭大赛的事情吧。

Nevada: Hookers and Poker!

内华达州:红灯区里拉客的娼妓,当然还有纸牌游戏!(Las Vegas的所在地,唯一一个卖淫合法的州,目的是为了让那些输光了钱的人赚钱回家。好多strip club的)

New Hampshire: Go Away And Leave Us Alone

新罕布什尔州:走远点儿,让我们安静会儿!(本州除了森林,还是森林. 很多New Yo rker在那里有别墅,度假用的)

New Jersey: You Want A ##$%##! Motto? I Got Yer ##$%##! Motto Right Here!

新泽西州:你们想要一个很那个的座右铭是吗?好吧,这就是我给你们找的很那个的

座右铭!(本州有几个城市黑人占人口的75%以上)

New Mexico: Lizards Make Excellent Pets

新墨西哥州:蜥蜴可是非常非常不错的宠物啊! (沙漠地带)

New York: You Have The Right To Remain Silent, You Have The Right To An At torney...

纽约州:你有权保持沉默,你也有权成为一名律师...(挣钱不要命的州~)

North Carolina: Tobacco Is A Vegetable

北卡罗来纳州:难道烟草不是一种蔬菜吗?(烟草工业重地, 1876年诞生最早的卷烟- Camel)

North Dakota: We Really Are One Of The 50 States!

北达科他州:我们真得是美国的五十个州之一!

Ohio: At Least We're Not Michigan

俄亥俄州:最起码我们不是密歇根州

Oklahoma: Like The Play, Only No Singing

俄克拉荷马州:和演出很相似,只是没有歌声!(南方人热衷于看单口喜剧表演,一个

演员在舞台上持续不停的讲好几个小时的荤笑话.)

Oregon: Spotted Owl... It's What's For Dinner

俄勒冈州:斑点猫头鹰...它就是我们的晚饭。(森林巨多,环保先锋的州)

Pennsylvania: Cook With Coal

宾夕法尼亚州:烹饪要用煤做燃料。(某些人抗拒现代科技,一直用马车和煤炉~)

Rhode Island: We're Not REALLY An Island

罗得岛州:我们真得不是一个岛屿!(我一直以为是个岛来着)

South Carolina: Remember The Civil War? We Didn't Actually Surrender

南卡罗来纳州:还记得南北战争吗?事实上我们并没有投降!

South Dakota: Closer Than North Dakota

南达科他州:比北达科他州要近一些。

Tennessee: The Educashun State

田纳西州:“教育”之州!(讽刺他们的口音,确实教育之州,在籍本科生全美最多

,Vanderbilt U.在田纳西,是排到全美top20的名校,由大富豪vanderbilt捐赠的,有南

部哈佛之称。之前宋庆龄的父亲宋查理就是那毕业的)

Texas: Si' Hablo Ing'les (Yes, I Speak English)

得克萨斯州:是的,我会说英语。(和墨西哥交界,很多的墨西哥人,上面那句话是

西班牙语,在这里不懂英语还好,不懂西班牙语可是寸步难行。BTW西班牙语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语言,打任何服务电话都是for spanish,press 2. 墨西哥的移民受教育程度一般

,在美国咣咣猛生,再这样下去,黑人和拉丁人会成为主要人口,白人要成为少数族裔了。)

Utah: Our Jesus Is Better Than Your Jesus

犹他州:我们的耶稣比你们的耶稣更好!(摩门教的关系,Morman的大本营,自称他

们的Prophet是基督转世)

Vermont: Yep!

佛蒙特州:没错!(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北佛蒙特四季分别是,winter, s

till winter, almost winter, construction. 每户人家因雪橇欠的债肯定比房车多,说

那儿所谓的情趣内衣是筒靴加八个扣子的毛绒袍子,说人人都有十道跟鹿肉有关的菜,以

为狩猎季节才是国家法定假日,还有蚊子都进化了着陆灯。。蚊香什么的都不管用,直接

上猎枪。)

Virginia: Who Says Government Stiffs And Slackjaw Yokels Don't Mix?

弗吉尼亚州:谁说那些刻板的政府官员不能和懒散的乡下人混为一谈?(很多美国的

开国元勋是来自那个州,但是农业也很发达。美国人说Virginia T ech是乡巴佬大学,Uni versity of Virginia是政客大学)

Washington: Help! We're Overrun By Nerds And Slackers!

华盛顿州:救命呀!我们这里的蠢货和懒鬼已经泛滥成灾了!(Nerd: 书呆子.微软总

部在本州,当然书呆子多,

Slacker: 懒汉. 波音总部在本州,蓝领工人不愿动脑.)

Washington, D.C.: Wanna Be Mayor?

华盛顿特区:嗨,想当市长吗?(首都,政治中心)

West Virginia: One Big Happy Family... Really!

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幸福的大家庭...真得,没骗你!

(西弗历史上曾经允许近亲结婚,所以,这句话是一个讽刺。A&F在2004年曾经出了一件T-Shirt,上面印了一句话“It's All Relative in West Virginia”,就是讽刺这个的

,结果闹的当时的州长出来指责A&F。)

Wisconsin: Come Cut The Cheese

威斯康星州:来切些奶酪了!(历史上为New York供应牛肉的地方)

Wyoming: Where Men Are Men... and the sheep are scared!

怀俄明州:这里的男人是真正的男人...羊羔都害怕了!(断背山的地方,联想中……工科男,死都不愿去)

美国历史与文化

《美国历史与文化》 结课论文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号:041114116 姓名:杨乐

Columbo's influence on the American continent Columbo is a famous Spanish navigator, is a pioneer of the great geographical discovery. Columbus young is garden said believers, he so haunting had in Genoa made prison of Marco Polo, determined to be a navigator.1502 he crossed the Atlantic four times in 1492, discovered the American continent, he also became a famous navigator. On August 3, 1492, Columbus by the king of Spain dispatch, with credentials of Indian monarchs and emperors of China, led the three tons of Baishi of sailing, from Spain Palos Yang Fan of the Atlantic, straight towards to the West. After seventy days and nights of hard sailing,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October 12, 1492 finally found the land. Columbo thought he had arrived in India. Later know that Columbus landed on a piece of land belonging to the now Balak America than the sea in the Bahamas, he was it named San Salvador. Columbo's discovery has changed the course of world history. It opens up a new era of development and colonization in the new world. At that time, the European population was expanding, with this discovery, the Europeans have settled in two new continents, there will be able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European economy and the resources of the mineral resources and raw materials. This discovery led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merican Indian civilization. From a long-term point of view,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new countries in the Western

华裔美国移民作家的中国文化元素翻译策略_夏婉璐

·· 2017年第1期哈金在《移民作家》一书中将移民定义为:所有主动或被动从一个国家迁徙到另一个国家的人,包括流亡者、移民及难民。①按照哈金的定义,本文所探讨的华裔美国移民作家主要包括两类人:一是指那些成长背景在美国,对中国无实际感受和记忆,用英文写作的第二代移民作家,即赵健秀在《大哎咿!美国 华裔和日裔作家文选》 中所定义的华裔美国作家;第二类是指一代移民作家,他们母语为中文,在中国文化中长大,而后主动或被动移民美国,既包括移民美国而后用英文创作的林语堂、张爱玲、哈金等,也包 括用中文创作的海外华文作家,如白先勇、 严歌苓等。本文所探讨的移民作家包括第一类二代移民作家以及第二类一代移民作家中用英文创作的群体。在这些用英文写作的华裔美国移民作家的作品中有一 个共同的母题,即对家园的回望,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中国文化就像汤亭亭《孙行者》中惠特曼·阿森的祖先从中国带去的那只巨大箱子,可以容纳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所有道具。华裔移民作家将这一箱子在另一 文化的舞台上打开并悉数展示。 而他们展现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翻译。然而,这些华裔移民作家英文作品中的翻译现象却并未获得足够的关注。笔者以“华裔移民作家”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 中 进行搜索, 2003年至2015年共搜到74篇文章,但几乎没有学者从翻译的角度进行探讨。一移民作家英文著作中的翻译元素 在《当今世界的翻译研究:今天与明天》(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orld:Today and Tomorrow )一文 中,根茨勒对翻译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根茨勒指出, “非翻译”中隐藏的翻译现象亦应纳入翻译研究者的视野。②根茨勒以美国第一、二代移民的英语写作为例,他指出在这些移民作家的作品中蕴藏着翻译 元素,如主人公与父母或祖父母的对话。这些对话虽然是用英文表达的,但实际上可以明显看出是在表 华裔美国移民作家的中国文化元素翻译策略 夏婉璐 内容提要:就华裔移民作家创作文本的研究而言,文学与文化的视角仍是绝对的主流, 鲜有学者从翻译的角度进行研究。文章以不同文化身分的华裔美国移民作家的英文作品为研究对象,挖掘这些作品中被忽视的翻译元素,对这些作品中的翻译成分进行界定及理论论证,并探讨不同的文化身分对选择不同的中国文化元素翻译策略的影响。 关键词:华裔美国移民作家文化身分翻译 ①Jin Ha,The Writer as Migrant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8,p.ix. ②Edwin Gentzler,“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orld:Today and Tomorrow,”载杨自俭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6》,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StudiesofEthnicLiterature2017年第1期第35卷No.1,2017 Vol.35 170

欧美传统文化

德国的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句话:“即使我知道整个世界明天将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我的葡萄树”。这句话充分显示了德国人的埋头苦干、不肯苟且的精神。 而且德国人很认真,和过于认真而带来的貌似死板。你可以把这些见闻当做笑话,只是不要试图利用这些,比如做假或者用欺骗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讲求踏实。拿他们的房屋建筑为例,虽然在式样上并不美观,但朴实无华,整齐大方。每一种材料,如玻璃、锁、铰链、搭钮、开关、灯罩、窗帘、衣架等等,纵然是极微末的,也都坚牢稳固,毫不马虎。他们宁可失之笨重,极不愿敷衍潦草。在德国,任何一座建筑、一件家具、一项设备,似乎都为百年大计打算。因战争而破坏的东西,修复的时候都要恢复原样,这并不是为守旧,而是表示德国的东西坚牢可靠、不易损坏的优点。 在待人接物方面,他们严肃拘谨,但态度诚实可靠。如果在路上你遇到不相识的德国人,要想和他聊天,谈笑风生,似乎不大可能,但你如果向他问路,那么他便会不厌其烦地来帮助你,他自己不知道,会替你去请教别人,或者陪你走上一大段路,非让你弄明白不可。有一个德国汽车司机,因把雇主送错了地方,发现后就立即开回去,向雇主道歉,并重新把他送到要去的地方,而且免收后一段路程的车资。 也重实惠不尚虚文。国外流行的一种就餐方式——自助餐,也正是德国人所发明的。在德国,那种自助餐小店特别多,顾客自己拿盘,拿叉;有些店根本不备刀叉碗盘,给你一张纸,就用纸裹着食品吃,或者用竹签串着吃,没有人来侍候你,收费也特别便宜。 根据德国的影片也可以了解到德国人的更多。 首先是《疾走罗拉》 罗拉和曼尼是一对20出头的年轻恋人。曼尼是个不务正业的小混混,有一天他惹出一个天大的麻烦,竟然把走私得来的10万马克赃款弄丢了!而且他的老大20分钟之后就要来拿回这笔钱。懦弱的曼尼只好向罗拉求救,于是罗拉开始疾走! (一)罗拉第一次疾走 当罗拉接到求救电话后,立马思索着该问谁借10W马克来挽救男朋友曼尼的性命,经过一系列的脑电波搜索,锁定了自己的父亲。女儿向父亲要钱理因说是天经地义,其实是罗拉不成熟一面的展现,毕竟人生是靠自己的努力而生存的,依靠别人的支援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能除长久之痛,这场景隐约暗示了罗拉是一个非自立的红发毛头小孩。跑到了父亲的办公室后,却被父亲拒绝。在这过程中,罗拉没有任何反抗,顺其自然地被父亲赶出大厦。在绝望当中,与曼尼共同抢劫了超市,仓皇而逃中被警察打死。当罗拉被枪击后,出现了曼尼与罗拉床上对话的画面,仔细观摩的话,可以发现罗拉把头躺在了曼尼的手臂上,有种小鸟依人的感觉,反映出罗拉是依赖男性来维持生存的。 这的的确确是悲哀的一面,强烈衬托出女性地位的卑微,也反应出了女性精神的劣根性,依赖型,失败性。 (二)罗拉第二次疾走 第二次奔跑,罗拉选择了比第一次合适的路线,因而在时间上也有了明显的缩短。在进入父亲的办公室后,与父亲直接冲突,并用保安的枪对准了父亲,强迫他交出10W马克的现金。女儿的这一态度,把父亲吓了个魂飞魄散。这段影片的内容,与罗拉的第一次遭遇有了质的飞越,罗拉懂得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懂得了与凶残

美国历史与文化

浅谈美国历史 ——见证从蚂蚁到大象历程 引导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留给我们太多的回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繁荣昌盛到民族衰落;从压迫受辱到当家作主、从璀璨奇葩到复兴中华……可是,跨过大洋的彼岸,初出茅庐的美国却在近两百多年的历史跨度下完成了从蚂蚁到大象的历程,创造出美国独特的发展文化。今天的世界,“汤姆大叔”在全球“维护着世界和平”;好莱坞大片充斥着各大荧屏;NBA回荡在茶前饭后的娱乐中……两百多年来,美国历史一直都是民主制度的试验。早年被提出的问题如今持续被提出并获得解决;强大政府对抗弱小政府、个人权利对抗群体权利、自有资本主义对抗受到管理的商业与劳工以及参与世界对抗孤独主义。美国对于民主制度有很高的期待,而现实又是不如人意。然而国家经过妥协,已见成长与繁荣。在今天的发展过程中笔者认为有必要借鉴美国蚂蚁变大象的历程。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这片土地上开始了她不平凡的发展。十七世纪初,英国开始向北美殖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艰难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在殖民地时代,伴随着与北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长期战争,对当地印第安人的肆意屠杀,严重的劳力缺乏产生了像奴隶和契约奴隶这类的非自由劳力。万恶的黑奴贸易盛行起来。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殖民者先后在北美洲东岸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由于英国移民北美是为了追求自由和财富,如被迫害的清教徒和贫农。地方政府享受自治权。殖民地居民有比英人更广泛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权利,培养了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他们相信社会契约中,政府是人民需要保护而得人民支持才组成的。在十八世纪中期,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殖民地议会仍信奉英王乔治三世,不过他们追求与英国国会同等的地位,并不想成为英国的次等公民,但是此时英法的七年战争结束,急于巩固领土,使向北美殖民地人民征租重税及英王乔治三世一改放任政策,主张高压手段。因此引发殖民地人民反抗,如“没有代表就不纳税”宣言、“波士顿惨案”、“不可容忍的法案”等。1775年4月在来克星顿和康科特打响“来克星顿的枪声”揭开美国独立战争的前奏。后来,这些殖民地便成为美国北美独立十三州最初的十三个州。 1774年, 来自12州的代表,聚集在费城, 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希望能寻出一条合理的途径, 与英国和平解决问题,然而英王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英国国王, 并接受处分。 1775年,在麻州点燃战火, 5月,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 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并起草有名的独立宣言, 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这场仗,这也是最后致胜的要素. 1776年7月4日,宣告了美国的独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乔治·华盛顿发表了《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地阐明,一切人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与自由的天赋权利;淋漓尽致地历数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在美洲大陆犯下的罪行;最后庄严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文献。完全脱离英国,目的是为‘图生存、求自由、谋幸福’,实现启蒙运动的理想。 1781年, 美军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783年, 美英签订巴黎条约,结束了独立战争。这也充分展现出

美国移民文化

A look at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dicates that this country has often been called "a melting pot", where various immigrant and ethnic groups have learned to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unique nation. Even those "original" Americans, the Indians, probably walked a land bridge from Asia to North America some thousands of years ago. So, who are the real Americans? The answer is that any and all of them are! And you, no matter where you come from, could also become an American should you want to.. Then you would become another addition to America's wonderfully rich "nation of immigrants". 纵观美国历史,就可见这个国家经常被称为"一个熔炉",在此,各种移民和种族团体学会了共同建设一个独特的民族。甚至那些"本土的"美国人--印第安人,也可能是几千年以前,从亚洲走过大陆桥来到北美洲的。所以,谁是真正的美国人?答案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无论你来自何处,如果你想成为美国人,就会成为美国人;你就会变成这个极其富有的"移民之国"的一个新份子。 The United States is currently shifting from being a nation of immigrants of mainly European descent to one of immigrants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such as Asia and Latin America. The number of recent immigrants has skyrocketed. They desire to escape economic hardship and political oppression in their native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desire to seek a better education and a more prosperous life in America, "the land of opportunity". Although there are frequent conflicts between the cultures they have brought with them from the "old country" and those found in America, most immigrants learn to adjust to and love their adopted land. 美国现在正由主要是欧洲血统移民的国家变为世界上其他各洲,如亚洲、拉丁美洲移民的国家。最近移民的数字急剧增长。他们希望摆脱在本国的经济困难、政治压迫,并在美国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寻找更好的教育和更富裕的生活。尽管他们从"故国"带来的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往往会产生冲突,但是多数移民还是学会了适应并热爱他们所归化的土地。 Americans have also learned much from the customs and ideas of the immigrants and are often influenced by them in subtle and interesting ways. Immigrants bring their native cultural, political, and social patterns and attitudes, varied academic and religious backgrounds, as well as their ethnic arts, sports, holidays, festivals, and foods. They have greatly enriched American life. 美国人从移民的风俗和观念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在极其细微和有趣的方面受到了它们的影响。移民们带来了他们本族的文化、政治以及社会模式和态度,不同的学术和宗教背景,以及他们种族的艺术、体育、节日和饮食。这些极大地丰富了美国人的生活。 For immigrants from all parts of the would,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a "melting pot" in which the foreigners have sometimes remained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what they were in their native lands even as they move toward becoming citize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 country whose people share a common cultural outlook and set of values. The melting pot does not melt away all recollections of another way of life in another place----nor should it. On the contrary, immigrants should maintain the languages, skills, religions, customs and arts of their own heritage, even while they are working towards entering the mainstream of American culture.

美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论文

美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美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了国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利亦有弊。这就要我们国人正确对待美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要正确对待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关键词】传统价值观传统文化产业传统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文化 【正文】 从文化要素角度理解,文化是由象征符号、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物质文化四部分组成,美国也从这些方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具体变现在以下方面: 一、美国文化影响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价值观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伦关系是中国传统价值观思想的起点,孟子指出,人伦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种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价值观重人道精神、重群体精神;从人与自我的关系上,中国传统价值观重修养之道。而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追求自由、平等,与中国传统的伦理精神完全不同,并且美国文化强调独立、个性,具有物质性和实用主义。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共享性,美国文化传播到中国,自由、平等冲击着中国封建伦理思想,以及独立、个性、物质性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我

们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合理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学习美国的优秀文化,追求自由、平等,追求独立、个性,但不能一味的标新立异。追求独立的同时也要注重群体精神,学会团结协作。不能一味追求物质主义,也要注重培养和提高个人素质与修养。 二、美国文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产业 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居世界首位,成为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繁杂的美国文化商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文化深得国人青睐。还有迪斯尼、MIV 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等更是深受国人欢迎。迪斯尼乐园成为大多数人们心目中好玩又刺激的地方,更是孩子们心中的天堂。MIV流行音乐特别是好莱坞电影占据了青少年大多数业余时间,有的甚至对好莱坞电影痴迷,这些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产生深远影响以外,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的戏剧、歌曲、才艺表演等文艺演出产生很大冲击,甚至对中国的国粹—京剧造成很大打击。受美国等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大多数人不喜欢戏曲、京剧,也可以说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欣赏京剧,青少年这一代除了专门学戏曲的别的就更不用说了。在大街上,放眼望去,耳朵上戴耳机的人很多,但有几人是在听戏曲呢?我想大多数都是在听流行音乐吧,而且还边听边唱,但有几人会唱京剧呢?我想说,好的流行音乐是应该学习,应该欣赏,但我们的国粹就要丢弃吗?当然不可以!国粹是我们民族的精华啊,怎能抛弃?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更要创新,找到人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美国社会文化知识

口译知识:美国文化习俗杂谈 王恩铭(作者简介: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文化研究专家,英语学院教授,上海市高级口译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成员,知名高级口译、高级口语教师) 美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因为美国人的语言、她的人口构成,以及她的立国精神都源于欧洲。另一方面,美国文化又与欧洲不同,因为欧洲移民在北美大陆上驱赶走印第安人后,在一片荒芜旷野之地创造了令人赞叹不已的灿烂文明。所以,在谈论美国文化习俗与社交礼义时,既要顾及欧美文化的相同性,又要注意两者的相异性。 文化习俗是个范围广泛、内容复杂的题目,涉及人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方方面面。笔者拟定以杂谈的形式,就美国人的文化习俗作一粗浅概述。 宽容性。 美国是个移民之国,它的祖先来自于全球各地。人们移居美国时,不仅仅在地理位置上挪动一下,而且还把他们所在国的评议和风俗习惯带到了新的居住地。因为杂,人们各自的差异十分突出;因为差异十分普遍,人们就不特别注重统一性。久而久之,美国人的文化习俗中形成了较高程度的宽容性(tolerance),对异质文化和不同评议持容忍、可接受的态度。在这一点上,美国社会里可行的习俗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来得宽泛。 从政治上讲,这种宽容性表现在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由权利的维护。从宗教上说,它体现在不同信仰的和谐共存。从生活范围上看,它显现在不同和族、不同族裔社区的平安相处。一言以蔽之,在美国,每个人基本上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观念、信仰、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人们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持自己的习俗和仪。譬如,犹太人可以庆祝他们的宗教节日,而基督教徒则能够他们的圣诞节和复活节。再譬如,美国华人可以在唐人街用华语生活和工作;同样的道理,越南移民能够在他们的"小西贡"按越南的方式经营业务,从事各种活动。 美国人的容忍性,除了上面的美国是个移民国这个因素以外,还与美国人的频繁迁徙有关。众所周知,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她的西部开发史。那时,美国拓荒者或徒步跋涉,或骑马坐车,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哪里有机遇,就往那里移居。频繁的迁移和不断地更换居处使人们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对暂面临的种种不同现象更易于宽容和接受。此外,经常迁移还能够帮助人们扩大眼界,知多识广,对不同的习俗持同情、理解的,并逐渐形成多样性胜于单一性的开放性观念。 由于美国人的宽容性较强,所以美国人很少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人身上,它与中国孔夫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十分酷似。譬如说,丈夫可能是个共和党人,但他决不能逼迫他那拥护民主党的妻子改变政治立场。同理,母亲也许是个天主教徒,但她决不能强迫她那已皈依成穆斯林教徒的儿子改变宗教信仰。在日常生活习惯和平时事务处理中,这种宽容精神更是屡见不鲜,司空见惯。 不拘礼节。 美国人以不拘礼节著称于世。在写字楼里,人们常常发现"白领工人"不穿外套、不系领带地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工作。有电话交谈时,他们会朝椅背一靠,把双足往桌子上搁,悠哉悠哉地在电话里"侃"上个半天。在大学校园里,美国教授身穿牛仔裤、足蹬耐克鞋进教育上课的例子数不胜数。更有甚者,美国教授讲到来劲之处,会一屁股往讲台上一坐,神采飞扬地滔滔不绝一番,不分年龄,不分性别。更常见的情形,是美国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的随和、轻松关系。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以常看见美国长辈与幼辈互拍肩膀、无拘无束的镜头。所有这一切都源于美国人不拘礼节(informality)的习性。 从文化角度上讲,美国人不拘礼节的习性与他们的民主平等观念相关。我们知道,美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投有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贵族、贱民、等级、王室等欧洲大陆盛行的一套东西,

好莱坞电影中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913908260.html, 好莱坞电影中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解析 作者:刘静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9期 摘要: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其文化的多元性是必然的。作为娱乐手段和视听艺术,好莱 坞电影是美国文化在荧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其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文化意识形态使其能在世界范围内强势发展。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美国文化;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7-0130-02 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文化融合碰撞,为达到共存的目的而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美国民族的多源性铸造了其文化的多元性。作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好莱坞电影向我们展示了美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多元化特征。美国具有全球视野的电影文化观念和形态决定了好莱坞电影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为优越的地位,也正是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才使好莱坞电影有了在世界范围继续发展的态势。好莱坞电影除了擅长讲故事以及强大的商业运作之外,其完整的叙事结构也成熟地体现了人们对合理秩序的普遍需求,为全球观众所接受。好莱坞电影还借助美国的政治、文化、商业优势,使影片行销全世界,由此建立一种强大的叙事话语权,叙述的内容正是典型的美国多元文化。 一、美国文化的多元性成因 美国文化就其创造主体及其特性而言,是一种“移民文化”。由于美国文化的创造主体是来自世界不同种族、民族、族群的移民,其多源性铸造了文化的多元性。综观美国不同历史时期,其移民群体是不同的。美国移民始祖基本上是西欧人,特别是盎格鲁撒克逊人,随后北欧人、中欧人、东欧人、南欧人大量涌入,同时非洲人也被迫作为奴隶迁居美国,进而亚洲人、拉丁美洲人纷至沓来。美国移民的动机也因“多源”而呈现多样性。有因宗教迫害而移民新大陆的,有因革命失败而流亡美国的,也有因经济危机而到美国谋生的,他们当中有为摆脱不幸命运实现个人理想的,有向往自由民主和优裕生活条件的,也有追求高新科学技术的。 美国移民迁徙还具有连续性。移民浪潮不但没有随着美利坚民族形成而结束,反而因美国的发展与崛起而不断高涨。来自不同时期的移民不仅吸取欧洲文化,也吸收了许多亚洲、非洲、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文化,从而形成了广泛被接受的文化和价值观。美利坚文明经历了偏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留有浓重祖籍国印记的初步形成阶段,逐渐从欧洲传统特别是英国传统中“独立”而出;后经蓬勃的西进运动与工业革命,新文明在地域上由北美洲东部扩展到西部,在内容上脱离欧洲文明而独立存在,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都创造了美国特色。二战以后的美国文明获得了新发展,多元化成为其主要特征。整个美国文化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经历了由“合众为一”到“由一为众”再到“合众为众”的轨迹。美国移民文化呈现一派斑斓绚丽的多元特色。

美国历史与文化(概况)详解

美国历史与文化 美利坚合众国(英语: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The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缩写:USA、The US),简称美国,是由50个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湾接壤。除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之外,48个州都位于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西北方,东部为加拿大,西面和俄罗斯隔着白令海峡。夏威夷州则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岛。美国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还拥有多处境外领土和岛屿地区。此外,美国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74个海外军事基地。 美国目前有50个州、一个联邦直辖特区及若干境外领土,面积约962.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15.8960万平方公里,内陆水域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五大湖中美国主权部分约17万平方公里,河口、港湾、内海等沿海水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或第三名(依水域面积定义而有差异)。美国人口约为3.15亿人,其数量为世界第三。是个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的国家,以白人为主,但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3] 在13个殖民地的公民自1776年脱离大不列颠王国管辖,建立国家,殖民地代表一同发表《美国独立宣言》。在经历美国独立战争后,于1783年与大不列颠王国签订《巴黎条约》,从此受到世界各国承认。美国宪法于1787年通过。1791年,美国权利法案获得批准之后,又经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民权人士努力引发检讨和改正,而后逐步扩展到美国白人以外全体美国人。 美国曾经历过1812年战争、南北战争(1861年-1865年)和经济大萧条(1930年代)[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其他盟国共同击败纳粹德国和大日本帝国而获得胜利。经历数十年冷战,在苏联解体后,成为目前唯一的超级强国。其在经济、工业、军事及科研等领域都处于全世界领先地位。 1.名称 1.1英文名称 “The United States”最初是复数,例如“the United States are”,包括美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1865年批准使用。美国内战结束后使用单数,如“the United States is”。现在单数形式是标准。[17][18] 1507年,由德国制图员马丁·瓦尔德泽米勒制作的《世界地理概论》中,美洲首次在世界地图上被标注为“America”。[19]因为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指出这块大陆是新大陆而非当时包括哥伦布等人所认为的亚洲东部。美国因美洲而得名。在英语中,亚美利加和美利坚为同一词“America”,只是中译不同,前者指美洲,后者指美国。[20][21] “哥伦比亚”是美国一度流行的名称,来自哥伦布,一些美国事物至今仍沿用“哥伦比亚”的名称,如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 1.2中文名称 在清朝,美国又被称为米国(日本翻译为“アメリカ合衆国”,简称“米国”),比如曾国藩就说过:“米夷质性淳厚,于中国时思效顺”。中国开始接触美国时,称为“亚美理驾洲大合众国”,简称“美国”或“合众国”,参见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兹中华大清国、亚美理驾大合众国欲坚定两国诚实永远友谊之条约及太平和好贸易之章程……”,因美国国旗的花样,别称“花旗国”,一些美国事物的中文译名至今仍沿用“花旗”的名称,如美国特产花旗参以及美国最大银行之一花旗银行(Citibank)。 美国的谚文名称“??”所对应的朝鲜汉字,在韩国(标准韩国语)为“美國”,在朝

美国人的习俗与文化

美国人的习俗 来自:美洲 美国80%以上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华裔约100万。5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他人信仰犹太教和东正教。 美国人一般性情开朗、乐于交际、不拘礼节。第一次见面不一定行握手礼,有时只是笑一笑,说一声“Hi”或“Hello”就算有礼了。握手的时候习惯握得紧,眼要正视对方,微弓身,认为这样才算是礼貌的举止。一般同女人握手美国人都喜欢斯文。在告别的时候,也只是向大家挥挥手或者说声“再见”、“明天见”。但如果别人向他们致礼,他们也用相应的礼节,比如握手、点头、拥抱、行注目礼等。在美国如果有客人夜间来访,主人穿着睡衣接待客人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当被邀请去老朋友家做客时,应该预备小礼物;在朋友家做客时,打长途电话要经过主人同意,离开的时候,要留下电话费。 在美国,如果要登门拜访,必须先打电话约好;名片一般不送给别人,只是在双方想保持联系时才送;当着美国人的面想抽烟,必须问对方是否介意,不能随心所欲。 一般乐于在自己家里宴请客人,而不习惯在餐馆请客。不喜欢清蒸和红烩菜肴。不喜欢过烫过热的菜肴,喜欢少盐味,味道忌咸,稍以偏甜为好。喜欢喝可口可乐、啤酒、冰水、矿泉水、威士忌、白兰地等。不喜欢人在自己的餐碟里剩食物,认为这是不礼貌的。喜爱中国的苏菜、川菜、粤菜。 昵爱白色,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偏爱黄色,认为是和谐的象征;喜欢蓝色和红色,认为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他们喜欢白猫,认为白猫可以给人带来运气。 美国人对握手时目视其它地方很反感。认为这是傲慢和不礼貌的表示。 忌讳向妇女赠送香水、衣物和化妆用品。美国妇女因有化妆的习惯,所以他们不欢迎服务人员送香巾擦脸。 在美国千万不要把黑人称作“Negro”,最好用“Black”一词,黑人对这个称呼会坦然接受。因为Negro主要是指从非洲贩卖到美国为奴的黑人。跟白人交谈如此,跟黑人交谈更要如此。否则,黑人会感到你对他的蔑视。 忌讳别人冲他伸舌头。认为这种举止是污辱人的动作。他们讨厌蝙蝠,认为它是吸血鬼和凶神的象征。忌讳数字“13”、“星期五”等日。 忌讳问个人收入和财产情况,忌讳问妇女婚否、年龄以及服饰价格等私事。 忌讳黑色。认为黑色是肃穆的象征,是丧葬用的色彩。特别忌讳赠礼带有你公司标志的便宜礼物。因为这有义务做广告的嫌疑。 美国文化习俗(1) 来自:美洲

比较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

比较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她已不可能被移植,中国的一切现代文明都只能在这棵大树上进行嫁接而成;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现代人,按照现代人的意志和思维模式构建起来的一座现代文明的宫殿。美国人完全在按现代人的需要去创造科学,创造财富,创造民主的社会制度。美国的人际关系也是按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美国发达的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是其现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二、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极为复杂,世界各国的人才在这里群英聚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因此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三、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与美国文化的经济性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要统治这样一个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统治失调,就意味着国家分裂、诸侯纷争、战乱不休。因此,自古以来,稳定和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件大事,政治是统帅,集中统一是灵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系统,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权统治形成相辅相成之势,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关于教育统治者施仁政,教育百姓遵守伦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重农轻商,重文轻商,科举制度使文化与政治密切相连,文化中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贯穿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而美国是一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文化具有浓厚的经济性,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文化占有很高的地位。而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麦当劳快餐等等发达的商业文化更是受世人瞩目。美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亲兄弟明算账。 四、中、美两国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很多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文章都指出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使我们产生困惑。生活在中国社会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个人主义思想也很严重,缺乏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当我们来到美国,却发现很多的美国人很关心社会和集体。有人做过这种观察,一群美国人开大会,会前不同观点会展开很激烈的争论,但一旦会议主题决定了,大家就会安安静静地一起开大会;但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却往往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各自为政。关于这个文化与现实的差异问题,我们从社会学中找到了答案。一个社会中,不仅有统治阶层所推行的正统的主文化,也有在民间流行的亚文化。亚文化往往是对于主文化的一种逆反,一种对立和统一。由于中国文化过分宣扬国家和集体,轻视个人,所以民间社会的亚文化又使个人利益得到补充,得到平衡。美国过分地宣扬个人主义,人们不满足于彼此隔阂,彼此冷漠的现象,又重新回到互相关心,热心公益事业的和谐的社会关系上来。由此我们知道,要想真正地了解一个国家,不仅要从书本上了解他的主文化,还要到那个民族中去生活一段时间,从民间去了解那个民族的亚文化。另一方面,在人的本性上,有些东西是人类共有的,如个人主义思想,在美国是得到公开承认,而在中国却被加以批判,但不管你怎么否定,它却是

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

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 【摘要】:本研究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985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课题成果之一。在文化适应所导致的诸多后果中,异文化压力已经被证明是影响文化适应中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一直较少受到学术关注。本研究关注个体水平上,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影响变量的关系模式。根据跨文化心理学家J.Berry的文化融入与心理适应理论,以及与心身、行为变化程度相关联的文化适应模式,结合个体差异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建构了中美文化情境下、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体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模型各个部分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一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从目前最新的、首个全美范围内对亚裔美国人家庭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拉美裔和亚裔美国人研究(NLAAS,theNationalLatinoandAsianAmericanStudy)中抽取出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中介效应和结构方程模型,并从种族差异、性别差异以及各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二通过质的研究方法深入细致地考察了13名美国华人移民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异文化压力体验,以及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式在美国华人移民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从理论上探讨了美国华人移民的的异文化压力源

及应对策略。研究三基于前两个研究的结果进行心理咨询实践,探讨了异文化压力症候群的心理干预技术及预防对策,并检验了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水平在美国亚裔种族移民中最高,心理健康水平在亚裔种族移民中最低;异文化压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它能有效地预测华人移民的心理健康,且与移民的健康和危险状况有着很大的联系;异文化压力是影响其它相关因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介变量;英语熟练度、婚姻状况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在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预测异文化压力的风险因素男女各异,人际应对变量社会地位作为中介变量可以有效缓冲异文化压力;在心理健康的诸多预测变量中,移民时的年龄在预测美国华人移民的心理健康时体现出了复杂性和特殊性;研究还得出了美国华人移民六种决定性的异文化压力源,常采取问题集中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地应对或缓解异文化压力,维护心理健康;此外,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理论模型对跨文化心理咨询实践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研究反映出了中美文化情境下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相互作用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填补了国内在文化适应领域华人移民心理健康研究方面的空白,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本研究结果可能对中国和美国政府部门中与移民相关的研究或政策的制定、维护华人移民和即将赴美国学习/工作/生活的华人的心理健康、促进我国多民族社会的文化适应等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关键词】:美国华人移民异文化压力心理健康异文化压力源应对策略亚裔美国人跨文化心理学

美国饮食文化的历史

美国饮食文化的历史 美国人吃汉堡包、热狗和其他简单、标志性的美食,典型的美国菜“粗犷实在”,食用新鲜的原材料,保持事物的原汁原味;但他们同时也喜爱许多其他国家的菜肴,拥有众多移民带来的各式菜品。于是,美国饮食恍如一个“大熔炉”,汇聚了世界多国的佳肴,并将之持续交融、美国化,形成当今的让人眼花缭乱、活力四射的美国饮食。以下,我们简要溯源一下它的历史。 16世纪以前,美洲印第安人作为美国的原住民并主要居民,他们的饮食就是美国饮食的代表。在这一阶段,他们奠定了美国主食的基础——玉米。但由于生活水平较低、疆域广袤、人口文化分散等原因的限制,美国饮食尚且处于讲究温饱的状态,未能形成全国性饮食和完善的美食体系。 而且,美国一直以来没有王室一说,王室烹饪有助于国家烹饪艺术的统一和进益,以至于美国缺少王室的这一对生活品质,这里强调饮食的驱动力,美食发展在历史进程中相较缓慢。 16世纪,墨西哥的西班牙人来到美国,他们并没有只把玉米当作一种好原料而用它做成什么别的东西;他们真正地做到了将他们的想法和印地安人的想法交融一起。如玉米卷烤肉,西班牙人带来猪肉;印地安人提供玉米卷。 后来,清教徒大批移民美国,带来了“为活而吃”的精神特质,追求实用简朴,不讲究食物口味。他们认为人吃东西并消化掉以便再活一天,除了虚荣心,没有哪个思维健全的人会讨论某种食品的味道。他们的对饮食的价值观严重阻碍了烹饪艺术的发展。 17到18世纪,欧洲移民大量涌入美国,奠定了传统美国菜的基础——英国菜。美国烹饪始自英国,因为大部分美国人是英国移民的后裔。当然,美国菜有自己的特色,因为美国国土大,气候好,食物种类繁多,交通运输方便,冷藏设备优良,厨师、家庭主妇可随意选择食物,同时他们在烹饪仪器时很讲究营养。美国人的习惯是早餐喜食各种水果和略有咸味的甜点心,对沙拉很感兴趣。美国人做菜喜欢用水果作辅料,如菠萝鸡腿、苹果烤鸭等,对铁扒一类的菜肴也很喜欢。炸制类的菜品也是常吃。 而后,其他移民开始到来。非洲人被贩卖至美国,对美国烹饪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把一些新奇的食物原料和调味品带到了美国菜桌上——羊角豆、山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