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民社会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11.6

移民社会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11.6

移民社会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11.6
移民社会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11.6

计算机文字处理作业

移民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学号

姓名

日期 2014.10

目录

第一章移民社会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4)

第一节美国移民社会的发展历程 (4)

第二节移民社会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7)

1.2.1个人主义的移民社会渊源 (7)

1.2.2平等主义的移民社会渊源 (8)

1.2.3自由主义的移民社会渊源 (9)

第二章美国的移民文化 (10)

第一节移民文化“美国化”的历程 (10)

第二节美国移民文化“多元化”的形成 (12)

第三节“一体多元”——美国移民文化 (13)

第三章移民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4)

第一节移民的成功不是老生常谈 (15)

第二节为繁荣马萨诸塞州贡献力量 (16)

第三节房地产升值 (17)

图表目录

图表 1 美国大熔炉 (4)

图表2移民在各区域占比 (5)

图表 3 I-829申请批复率 (6)

图表 4 I-829申请批复率柱状图 (6)

图表 5 I-829申请批复率图表 (7)

图表 6 美国自由女神像及白宫 (8)

移民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摘要】美国是个名副其实的移民国家。来源于世界各地的移民在美国这个大熔炉中经过碰撞、整合,对美国的经济,政治产生的重大的影响,实现了多姿多彩的移民文化的“美国化”;同时,又使得经过“美国化”的移民文化呈现出“多元”的特点。这种“一体多元”的美国文化真正构成了美国移民文化的特征和内核。

【关键词】美国;移民政治;移民文化;移民经济;一体多元

第一章移民社会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第一节美国移民社会的发展历程

在美国这块年轻的土地上,生活着来自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移民,移民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带到了美国。各种异质文化在美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相互交流和融合,铸造出独具特色的美国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质。

图表1 美国大熔炉

综观美国历史,出现过三次大的移民浪潮。

1)第一次移民高潮(1680—1880):移居北美的清教徒把北美视为上帝恩赐的“希

望之乡”,把新大陆描绘成地肥水美的人间天堂,吸引了大批欧洲移民。他们主

要来自英国,还有其他西欧和北欧国家的人。移民的主要语言是英语,主要信仰

新教。除了欧洲人,这一时期的另一主要移民群体是非洲黑人。自1619年首批

黑人奴隶被贩卖到北美,在几个世纪的大西洋奴隶贸易中,共有1000万黑人被

贩卖到西半球,其中有40万人到了今天美国境内的各个殖民地。第二次移民高潮(1900—1920):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需要大量劳力。

图表2移民在各区域占比

2)第二次移民浪潮中的移民主要来自南欧、中欧和东欧,以意大利、匈牙利、波兰

和俄国移民为主体。这些移民多数来自乡村,他们使用的语言不是英语,大多数是天主教徒、东正教徒和犹太教徒,这对WASP文化为主导的美国无疑是一个冲击。20世纪2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联邦政府限制移民数量。1929年政府实施移民配额制,使移民人数急剧下降。到30年代大萧条时,第二次移民浪潮基本结束。

3)第三次移民浪潮(1965—):1965年美国通过了移民和归化法,1961—1984年之

间还通过了一系列难民法,移民政策的放宽带来了第三次移民浪潮。这一时期的移民来自更广阔的领域、更多的国家。据统计,34%来自亚洲,34%来自拉丁美洲,16%来自加拿大和世界其他地区,来自欧洲的移民所占比例下降到16%。美国是在近200年里发展起来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移民国家。与其他移民国家相比,美国移民具有数量大、种类多、来源多样性和连续性的特点。美国移民每年都达几十万,20世纪60年代的移民为250万,70年代为450万,占人口总增长的19%[3](P39)。来自不同大陆、不同国度的移民构成了美国人口的主体,而且每年的新移民仍然在不断改变着美国人口的种族、民族构成。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移民国家。

图表3 I-829申请批复率

图表4 I-829申请批复率柱状图

3472009年

008年

007

年006

年005年

图表 5 I-829申请批复率图表 第二节 移民社会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1.2.1个人主义的移民社会渊源 个人主义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一个主旨和特色,个人主义构成了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它最雄辩地、实在地、直接地表述了美国思想。它所包含的内涵与外

延真正扎根于美国本土,既不同于希伯来和希腊传统,也不同于18世纪的欧洲思想,个人主义在美国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美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个人主义,其要义是:“个人先于社会而存在。个人是本源,社会是派生的。社会、国家是个人为了

保障自己的某种权利或利益而组成的人为的机构。除了个人的目的之外,社会或国家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在英属殖民地时期,各种教会誓约和殖民地誓约都充斥着个人主义的理念。美国《独立宣言》提出的不言而喻的“真理”,开始也是讲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建立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

个人主义能够在美国生根开花结果,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无论是最早移民新大陆的清教徒,还是后来开拓西部的美国人,都以个人奋斗为精神支柱。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又很快后来居上超越西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个人主义政治文化。在个人主义指导下,个人的利益和权利得到保障,个人的才智和创造力得以被充分发挥出

来。美国的成功反过来又强化了个人主义,使之成为美国身份认同的主要特征之一和美

国社会的最高理想。

图表6 美国自由女神像及白宫

1.2.2平等主义的移民社会渊源

与英国的贵族和绅士文化不同,美国人更崇尚平等,对平等的追求和喜爱深深地渗透于美国人的骨子中。托克维尔i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在新英格兰海岸定居的移民,彼此之间极为平等。即使是贵族制度的萌芽,也从未被引进合众国的这一部分。”他进而分析了这种普遍的平等存在的原因:

首先是继承制度使平等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托克维尔认为继承制度对国家的社会情况有异常重大的影响,在继承法以长子继承权为基础的国家,地产总是代代相传而不加分割,结果是把财产和权力置于某一个人的手中,使地上冒出贵族。而如果继承法规定一个人的财产由其子女均分继承时,它就会促进平等。“第一代人逝去了,土地开始被分割。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割的速度越来越快。今天,只过了六十年多一点,社会的面貌已经全部改观,大地主家族几乎全部进入大众的行列。这些富裕公民的儿子,现今都是商人、律师或医生了。他们大部分已经默默无闻。世袭等级和世袭特权的最后痕迹已经消失,继承法到处都在发挥其平均化的作用。

第二是宗教对平等的保障作用。托克维尔认为,“在基督教的不同派别中,天主教反而是最主张身份平等的。在天主教的宗教社会里只有两种成分,神职人员和普通教徒。只有神职人员高于教徒,而全体信徒虽然居于神职人员之下,但都是平等的。”

“在教义方面,天主教认为人的资质都处于同一水平,它要求智者和愚夫、天才和庸人一律遵守同一教规的细节,它使富人和穷人都一律履行同样的宗教仪式,它令强者和弱者都一律实行同样的苦修;它对一切坏事绝不妥协,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它主张所有的社会阶级都混在一起做弥撒,这就好象是把所有的社会阶级都领到神的面前。虽然天主教要求信徒服从,但它不准许信徒之间的不平等。”

第三是教育的作用。托克维尔观察到,在当时的美国,人们受教育是平等的,初等教育人人都可以受到,而高等教育却很少有人问津,因此在美国并不存在使求知的爱好随世袭的财富和悠闲而代代相传。

1.2.3自由主义的移民社会渊源

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相辅相成。从一定意义上说,“自由主义是一种代表个人主义的政治语言”。西方政治学家认为:“自由主义是这样一种信念,即社会能够安全地建立在个性的这种自我指引力之上。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社会。……其基础深厚广阔,其范围无法予以限制。”因此,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是一对孪生姐妹。

决定个人主义在美国生根的因素同样也作用于自由主义。最早移居北美新大陆的清教徒就是为了追求个人自由才远涉重洋、历尽艰辛。清教教义本身含有自由主义的思想观念,崇尚自由、民主和共和。美国立国时期的思想家全盘接受并发扬了欧洲的自由主义思想和传统。后来,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为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不过与个人主义相比,自由主义带有更为浓厚的政治色彩。在北美独立战争时期,它曾作为革命的意识形态和口号;在美国建国以后,它则成为美国官方和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独立宣言》所阐述的“不言而喻的真理”,实际上就是自由主义的理论:人人生而平等,被造物主赋予各种权利;于是,人有权选择政府。就是说,人首先是自由的。为了保障自由,人们需要民主,需要共和、宪政和法治。可见,自由是美国人的第一价值观。平等、民主、共和、宪政、法治等都是自由主义的应有之义和基本原则。

自由主义是美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说:“美利坚是一个高度注重意识形态的民族。只是作为个人,他们通常不注意他们的意识形态。因为他们都赞同同样的意识形态,其一致程度令人吃惊。"在美国,不同种族之间虽然存在着相当深的矛盾,但无论是有种族优越感的白人,还是曾经受过种族歧视的黑人,或是固守民族传统文化的华人,他们都坚定地崇尚自由、民主、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即自由主义。在这方面,他们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在美国主流国民看来,自由主义已经成为美

国人必有的精神。“美国人……要证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就要表示出对个人主义、自由、机会平等这些价值观念的尊崇。作为一个美国人,不仅要表现出对这片特殊的土地的忠诚,更要表现出对经典自由主义的无保留的接受。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在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据着统治地位。

第二章美国的移民文化

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正是历史上那些梦寻人间伊甸园的各族移民在荒芜的北美大陆上塑造了美利坚合众国,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美利坚民族文化”,“在过去300年间没有哪一个国家象美国那样接受了文化背景十分庞杂,人数众多的外来移民”。美国是世界上接纳移民最多、民族成份最为复杂的国家。在众多澳洲和美洲的移民国家中,美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它的移民在种族、民族、文化构成上最为复杂。当今的美国俨然是地球上最大的人种博物馆,也是世界文化的博览会。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融合而成的美利坚民族形成了一种整合程度较高的杂交文化,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国化”。与此同时,学多移民又保存了自己母国的民族文化,使得美国的移民文化又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第一节移民文化“美国化”的历程

美国文化是从欧洲文化那里继承、发展而来的。当年欧洲移民来到北美大陆,把欧洲文化也带到了北美。这些欧洲移民和世界各地的移民一起,传承各自原有文化,融合这些文化,最终发展成为所谓的美国文化。美国文化不仅是对欧洲文化基督教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更融汇了其他亚非民族的文化,包括华人文化。美国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尽管它集中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文化的精髓,又能不被任何一种文化所同化,而是独具特色的将其“美国化”。

17世纪初,欧洲各强国拉开了向北美移民的序幕,英国是这场移民比赛中的领跑者与胜利者。伴随着印第安人被当作敌人赶入居留地中,黑人被当作奴隶而不是完全的人,有权力自由生活的人均是以英格兰人为主体的西北欧白人移民,他们能在此融为一体,原因有许多。首先,他们原自相近的西北欧地区,相同的皮肤,相同的基督教信仰,相似的文化习俗,这些都为民族融合创造了共同的基础;其次,各国移民为了生存,必须适应北美的自然环境,在适应并逐渐改造共同的生存环境中,他们身上新的共通的因素逐渐增多,开始有了一种视自己为“新人”或“美洲人”的意识,这种意识逐渐发展,

使得美洲大陆上最终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再次,18世纪中叶,北美大陆发生了一场基督教大觉醒运动,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各教派之间的分歧,奠立了各教徒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与和解的基础,运动的普遍性更促使各殖民地移民摒弃地域上的界限,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有力的推动了北美人民内在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最后,北美移民有着三个共同的敌人,即土著印第安人,欧洲其他殖民势力,和宗主国英国的殖民统治,共同利益使众多分散的欧裔移民集团集结起来同共同的敌人抗争,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民族自我意识。而之后发生的北美独立战争则使得上述这些渐进的、潜在的融合发生了质的变化。英国政府在对北美殖民地采取的高压政策使英吉利移民集团最终站到了母国的对立面上,而其他欧裔移民集团也生出空前强烈的独立和反抗意识,同英吉利移民一起举起民族独立之旗,踊跃组织军团参战,独立战争加速了那些尚未丧失其鲜明特征的非英裔集团的美国化。美国成立之后,出于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的自豪感——爱国主义更进一步维系了各民族的融合;同时,国家统一的共和政治原则和资本主义经济使各民族生活有了更大的统一性,所以,早期移民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民族认同和归属意识,一种高于本集团的整体意识。

后期涌入美国的移民给美国带来了更多的多元因素,晚期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早期移民,其来源也不仅仅限于西北欧,而是世界各地,同时,西北欧移民在移民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日益下降,宗教的地位也不再象以前那样神圣庄严。亚洲、非洲、大洋洲移民潮的到来给美国带来了新的文化活力、价值观念、道德标准、风俗习惯等。不可否认,新移民的到来扩展了美国民族的多元性,使社会更呈现出纷繁芜杂的面貌,主流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和影响,但是要想真正变更主流的地位,仍不可能。因为早期移民与晚期移民的差别不仅仅是在时间上,也在于他们对美国影响力的不同,当晚期移民进入早期移民早已构建的WASP社会1中时,无法导致新的社会结构和新的民族特征的形成,他们丧失了大部分的集团特征,湮没在早已固定了的基本构架的社会结构中,他们的后代也只能在盎格鲁萨克逊美国人的形象下发展,多元的体现只是保存了小部分的民族特征,终究只是总体“美国化”的陪衬,而各民族融为一体的趋势仍旧不断的壮大。

外来文化美国化是美国文化形成的基本条件。“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

1WASP,即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的简称,意为新教徒的盎格鲁撒克逊裔美国人,现在可以泛指信奉新教的欧裔美国人。

断接受和同化外来移民的过程。”同时,美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则是一个不断容纳和整合外来文化的过程。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而印第安文化并未成为主流文化,反而甚至时至今日仍然与所谓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美国主流文化是外来文化与文明在全新的大环境中酿造而成的,其文化的原精神具有鲜明的欧洲性,但绝非欧洲文化的翻版。美国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其间几乎可以毫不费力的追寻到世界各种文化的因子。美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行程再次验证了美国著名女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观点:“没有理由认为会有哪一种文化永远那么明智稳健,而又有一种好像是作为人类问题的唯一结论那样的历史地位。”外来移民无论在何种程度上保持各自群体的传统和文化,它都必然会融入美国社会,其文化也融入美国文化。这便是美国移民文化的“美国化”。

第二节美国移民文化“多元化”的形成

美国移民史上把19世纪80年代前来自西北欧地区的移民称为早期移民,而之后来自中南欧、俄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移民称为晚期移民。早期移民与晚期移民在民族融合中并不是将各自的因素简单地平均相加,而是有着更为复杂的方式。先来者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国家,统一了文化,对于后来者而言,先来者统一的制度、民族和文化就是美国的代表,后来者为了生活,必须融入到先来者的美利坚文化模式,同时也保留了一些自身文化的残余,而正是这种残余却成就了丰富多彩的美国多元文化。

美国的移民来源于世界上不同的文明区域。这种“文明基因”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可以更改的,它比文化具有更高度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它深藏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表象背后,影响着人的思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甚至受这种文明所规定的人都无法意识到这一点。从宗教信仰上看,美国的移民主要是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各种新教教徒,也有天主教、犹太教和东正教等。信仰各种宗教的“淘金者”在各自“上帝”的昭引下,漂洋过海奔赴心中的乐土。宗教是文明的符号,各种“至高无上”的神在美国相安无事,可以被视为各种文明的和平相处。多元文化的存在有着其历史客观必然性,同时也离不开这些因素:移民的追求和美国的包容。勿庸置疑,外来移民都是为谋求自由和幸福而来的,这一初衷为其保有原民族文化提供了信念基础。“这一信念基础为移民在美国建立‘小东京’、‘小汉城’、‘小古巴’、‘小意大利’、‘小德国’等民族社区建立了基础,移民所烘托着耀眼夺目的美利坚文明大厦。”移民及其后裔的事业和生活追求中同时包含着文化追求。美国对各种移民文化的包容和吸纳,是多元文化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美国建国以来吸纳外来移民的历程的第一时期是自由移民时期,第二时期为限制和选择移民时期。诚然,

美国民众对外来移民的宽容心理和政府的移民政策是随着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繁荣、稳定与否与社会制定、国家利益和安全程度而变化和调整的。其总的宗旨是使之能更有效地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服务。尽管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排外思潮和排外行径,然而人们那种外来移民将对美国人口和文化“同质性”造成破坏等诸如此类的担忧终究没有变成现实。美国广袤的土地毕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移民,而且合法移民人数逐渐猛增,至1989年以后连年超过百万大关。这种移民实现的客观性体现了美国对移民的宽容。美国公众和法律对不同的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文化表现也是宽容的。所以讲美国为保留文化的多元形态提供了可能性。

第三节“一体多元”——美国移民文化

美国的移民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美国化”与“多元化”共存,各国移民带着本民族的文化倾向不断地融入业已形成的美国文化,同时也保留了自身的某些特性,从而使得美国的移民文化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璀璨夺目、异彩纷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想,我们可以用“一体多元”来形容这种独特的美国移民文化。

“一体多元”的美国移民文化的构架的形成有多种原因。首先,涓涓细流式的移民方式使得每段时间内进入美国的新移民相对于已经融入美利坚民族并接收美国文化的美国人而言都只是少数,而且,移民来到美国,经过两三代的民族融合后会成为美利坚民族的一部分,当同民族的后来者到来时,先来者与后来者同宗同族的亲切感已经减弱,所以,晚期移民的构成虽大,却无法发挥同样大的影响力。其次,政府一贯以达成一体多元的民族模式为目标,1795年美国通过第一个《归化法》,规定移民必须放弃对外国的效忠。约翰·昆西也曾言明:“移民必须放弃欧洲人的皮,不要去恢复它”。其鲜明表现就是一战前后出现的“美国化”运动。但政府同时又允许任何一个民族集团可以在忠于美国的前提下,保持独特的民族信仰,用自己的语言出版报刊和书籍,创建自己的学校,这在客观上又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持和延续,使美国呈现出“一体多元”的文化影像。再次,就是社会交流的力量,美国国家的完整性和统一高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营造出了一个强大的社会关系网,将各族人民都纳入共同的社会生活轨道中。移民进入美国社会,要沟通,就需要更多地使用美式英语,理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要谋职,就必须进入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扮演一定的职业角色,在此接受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移民还通过各种媒体接受美国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此,“一体多元”的文化构架就逐渐形成。

还需要说明的是,“一体”与“多元”分别体现在不同的领域。“一体”体现在较高的层次上,政治和经济是一个国家运行的根本,移民必须强制性的适应早期移民制定下来的共和主义的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多元”则体现在较低的层次上,从文化、心理和私生活领域看,多元得以呈现。因为,文化是蕴藏在移民的民族集团、家庭、教会、邻里和朋友网中的,移民既使远离故土,在心理、感情上却无法轻易摆脱原民族的影响。如婚姻、扶儿育女、死亡、闲暇时间的支配、饮食等观念和积习难以改变,而性格和气质的传统性更是蕴藏于无形。“一体”体现在公共生活,“多元”则体现在私人生活领域。一体与多元的有机结合和在各层面上的有机分配使得美国的民族融合顺利进行。

美国是一个由外来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国家,美利坚民族是一个由许多民族“组合”而成的民族,美国文化的构成具有显著的特殊性。文化的多元性是美国化的基础,美国化则是多元化的历史归宿。多元性与美国化成为美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形不悖的、稳定的历史趋势,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支撑起了美国“一体多元”的移民文化构架。

第三章移民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在关于移民的辩论中,反对者经常争论说美国的工作应当提供给美国人,外来移民是经济的负担。然而一些数字表明,近期移民实际上是目前这个国家经济繁荣的一个原因。但是,移民的经历说明他们经济上的成功是艰苦工作的结果,打破了美国街道上遍铺黄金,垂手可得的神话。

近来的研究和趣闻轶事表明外来移民对美国经济有积极的影响。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主席艾伦.格林斯潘 (Alan Greenspan) 一开口,人们都侧耳倾听。他的话威力无比,世界市场会因他的支言片语而波动。听到他的一点特别有预言性的评论,满屋的记者就会冲向电话机。最近,当谈论总需求的问题时,格林斯潘告诉国会美国应该考虑“增加我们允许入境的人口数目”

在大量移民涌向美国的时期,鼓励稳定移民数量的意见一经提出就会遭到强烈反对,更不用说增加移民数量了。反对移民者中有帕特.布坎南(Pat Buchanan)式的孤立主义共和党人,他们希望在美国四境筑起樊篱,防止外国人败坏我们的文化,也有工会的民主党人士,这些人坚持认为是外来移民从美国人手中偷走了工作。1996年,国会里的反移民势力通过了一项综合议案,经克林顿总统签署成为法律,在移民的几乎每个方面都做了严厉的规定。

那些拥护这项立法的人的论据之一就是外来移民消耗我们的财富。这项法律规定任何希望为其另名家庭成员移民担保的人,其收入要达到贫困线水平的125%。1996年的福利改革法将非本国公民排斥在福利制度之外。尽管如此,移民们并不需要施舍。根据大部分报道,他们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有所成就。最近的研究和趣闻轶事均表明,外来移民——无论有无技能,对美国经济都有非常积极和显而易见的影响。

第一节移民的成功不是老生常谈

移民白手起家最后获得成功并非陈词旧事。在那些已在我们城市扎根的众多充满活力的族裔街区中的一个浏览一番,就会发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出生在外国的美国人给无数衰败地区带来蓬勃生机。

早在越南人涌入弗吉尼亚(Virginia)北部和埃塞俄比亚人和中美洲地区的人使首都华盛顿的贫困地区充满活力之前,纽约有小意大利(Little Italy),芝加哥有波兰街区,旧金山有唐人街(Chinatown)。在上述每一个地方,我们曾祖时代的移民耳中充斥着同样的凌辱之词:他们永远同化不了,他们永远学不会英语,他们抢夺别人的饭碗。

这些新来的移民远非耗费财富的慈善救济对象,他们正在对当前的经济繁荣做出贡献。拉美人的音像店,埃塞俄比亚人的餐馆,越南人的珠宝店,生意兴旺,既雇佣移民,也雇佣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不错,通常移民来到我们的海岸时,几乎一文不名,但由于他们选择了精打细算以节省每一分钱,最后他们往往在短时间内就拥有了自己的住房或生意。就以波斯尼亚难民塞达德.卡里克(Sedad Karic)为例,1996年与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儿子来到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维尔(Jacksonville,Florida)时,他只有一块他父亲的手表和一只猫。虽然几乎不会说英语,卡里克来后不到两周就开始做垃圾清理工作。不足两年,他与妻子已经积攒了足够的钱,支付了杰克逊威尔南边一所有三个卧室住房的定金。现在,卡里克是一名就业专家,他的妻子受雇于梅林公司(Merrill Lynch)。“一切都是选择的问题”,卡里克说。“我和我妻子选择不去愚蠢地花钱,而是省下每一分钱去买房子。”

还有许许多多移民获得个人成功的例子,其中有英特尔公司(Intel)的创始人和被《时代周刊》(Time) 评为年度人物之一的安德鲁.格罗夫(Andrew Grove)和弗吉尼亚阿灵顿(Arlington, Virginia)的埃塞俄比亚人巴比索.巴拉莫 (Babiso Baramo),他既是车库管理员又开出租车,有自己的房子,养活妻子和孩子,从没拖欠过一次抵押付款。“有时,因为我工作那么多,美国人说我‘贪婪’”巴拉马说道。他平均每天工作15

小时,“我通常在周末才能见到家人。这是一种牺牲。我可以更多地见到他们,但那样我就没有那么多钱来抚养他们。在这个国家,如果你努力工作,就能挣到更多的钱。就这么简单。”在弗吉尼亚州罗斯林(Rosslyn)管理车库的另一个埃塞俄比亚人里达.易卜拉欣(Rida Ibrahim)被问及有人指责移民剥夺了他人工作机会的问题时,他否认了这种说法。“当然不缺工作。到处都可以看到招聘广告。问题在于你愿意把时间花在什么事情上。”

最近的研究证明了移民对经济的影响。为了量化移民在美国工业的显著优势中的贡献,亚历克西.斯托克维尔研究所(Alexis de Tocqueville Institution[AdTI]) 在1996年研究中采用了一项著名的技术革新统计指标——新专利的公布,来度量移民的发明和创业精神。AdTI调查了从美国近期公布的专利中随机抽出的250个,发现在其中48个抽样中,有19%的专利权是单独授于移民或授于移民和美国出生的共同发明者的。这一数据是移民所占美国人口总数比例的两倍。研究中涉及到的移民中的发明者包括研究员、主管、企业家和一名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教授。这4人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提供了1600多个工作机会。调查结果也似乎证明了外国政府长久以来表达的对于人才外流的忧虑——当具备高级技能的公民移民在美国发展自己的事业时,本国的经济遭受损失。

第二节为繁荣马萨诸塞州贡献力量

这也不仅仅是硅谷电脑工程师现象。最近,新马萨诸塞研究所(Massachusetts Institute for a New Common- wealth) 联手公民银行(Citizens Bank)在马萨诸塞州进行的一项题为“劳动力的变革:移民和马萨诸塞州的新经济”的研究中,详尽记录了马萨诸塞州和新英格兰的移民如何在本地区人口、文化和经济变化方面发挥主要作用的;研究表明移民工作努力、积极进取。

虽然马萨诸塞州一直是大量移民的家园,到1970年它的移民数量还不足50万。巧合的是,由于人口移居他州和出生率的下降,这个州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20世纪80年代,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开始在马萨诸塞州安家落户。

来自亚洲、拉美和波多黎各的新移民居住在城市或市郊,他们缓解了人口的地区性下降,补充了劳动力。移民人口只占该州总人口的12%。但是,如果没有外来移民,人口就会下降,而且从70年代开始,每10年人口本来都会有所下降。

这些移民对马萨诸塞州劳动力的增加起了意义非凡的作用。从80年代中期到1997

年,外来移民在这个州民用劳动力增长额中,所占比重为82%。同时,移民和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参与劳动的比率相同。事实上,男性移民在劳动力市场上比美国出生的公民更为活跃。那些找工作有最大困难的移民—只有高中或更低的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也要比有同等学历美国土生土长的人活跃。

这项研究估计:如果不是移民涌进使得工厂保持活力,新英格兰现在的在业人数会比1990年少20万人。到90年代后期,移民已占据许多蓝领行业劳动大军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对制造业的生产和输出至关重要的行业。在技术型制造行业,移民被雇拥的机率是出生于美国的人的2倍。作为制造工、装配工、机器操作员这些维持工厂运转的工种被雇佣的机率是土生土长美国人的3到5倍。

在专业领域,移民也要比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出色。移民成为大学教师的机率比后者高2倍。移民中2%稍多一点的人拥有这些职位,而后者拥有这些职位的人不到1%。停止办理H-1B雇用签证的最新举措使得一些高等院校不能聘用移民。

此外,国外出生的专业人士比美国出生的人更容易受雇从事工程师、自然科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的工作。与律师、说客等需付办公室租金的职业相反,一般说来,移民与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相比,更容易受雇于创造财富的行业。研究同时表明,移民在美国的时间越长,其上进意识也就越强。1980年以前定居美国的移民中只有15%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在80年代的移民中这个数字要高一些。

第三节房地产升值

在1月份公布的一项AdTI研究发现移民给首都华盛顿及周边地区带来的最大益处或许是房地产的增值。我们从1980到1998年有关人口和房地产数据中发现移民的激增与住房增值密切相联。

在首都,主要由拉美裔美国人构成的亚当斯.摩根(Adams Morgan)街区,很久以来一直是不断变迁的地区。这里国外出生的人口增加78%的同时,房地产值上升了21%。其他街区价格升幅大致相同。总体上,移民集中的地区房地产价值上升13.8%,远远高于全市2.7%的平均增幅。

这种增长不只局限在华盛顿,移民和房地产增值之间的密切关系也显示在弗吉尼亚州北部和马里兰州(Maryland)郊区。那里移民数量增加113%的同时伴随着房地产价格上扬37.5%。这个地区的许多移民,尤其是在弗吉尼亚州北部,都是拉美裔美国人,另外一些是越南人,他们当中许多人当初是乘船逃离家乡的。他们赋予商店和商业街新意,

停车场车水马龙。与此相似,在马里兰郊区拉美裔人、埃塞俄比亚人和索马里人也创造了不亚于此的奇迹。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存在相反的趋势。在移民数量很少或者没有移民的街区,房地产价格出现了下滑。在10个移民数量下降最多的居住区,移民人口平均下降39%,房地产价格下降了7.6%。最显著的例子出现在华盛顿一个位于阿纳科斯蒂亚(Anacostia)东南居民稀少的街区失去了76%的移民人口,房地产价格下跌了18%。

到20世纪中叶,美国的生活水平和产品输出超过了所有国家,经济增长与几次大的移民潮相吻合。人们正逐渐形成共识,移民对本世纪经济有积极的影响。然而,一些人对此仍持怀疑态度。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劳动经济学教授弗农.布里格斯(Vernon Briggs)争辩说,与美国早些时候不同的是,今天到来的移民对经济有负面影响,因为我们的产业和就业格局已发生了显著的变革。然而,恰恰由于这种变化着的格局对知识资本重要性的重视,移民才能在未来的美国找到位置。我们现在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是由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明显优势推动的,正是由于许多世界上最优秀、最杰出的人才来到我们的大陆后做出的创新,这种优势才得以持续。

但那些为美国人创造就业机会的高级技术人才并不是我们经济繁荣的唯一贡献者。即使技术水平较低的移民也通过从事大多数美国人不愿做的工作—如打扫办公室、餐馆烹饪和食品杂货店收款—为我们的经济和生活做出贡献。反过来,他们购买房子、衣服和食品杂货也是为经济出力。移民一直为美国带来五彩缤纷的文化,如今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勤奋努力和成为今日美国一部分的愿望。

i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册)。

1965年以来美国的外来移民及其经济影响

1965年以来美国的外来移民及其经济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颁布之后,美国的外来移民潮发生了显著变化,移民的教育程度与技能水平等均呈现出了新的特征与趋势。与此同时,美国也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经济重构,即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围绕着外来移民的经济影响问题,美国社会再次爆发了空前的激烈争论。 许多美国人认为当代移民已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对美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本文利用大量的美国政府原始文献、各类研究机构报告以及学者的相关著述,运用历史学的研究视角,综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美国的当代移民及其经济影响问题做一历史考察。全文由绪论、五章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同时也对中外学者关于这一课题的相关研究做了一个概要的评述;第一章回顾了1965年以来的移民潮,着重探讨了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形成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分析1965年以来入境移民的不同类别,并对移民潮形成的原因加以探讨;第二章考察了当代移民的人口、教育程度、职业类别以及居住分布等方面的特征,对他们呈现出来的一些新的特点与趋势作了详细分析;第三章从美国经济重构的视角探讨了当代美国经济对外来移民的需求,同时也考察了当代移民在美国就业市场中的经济同化。它表明,当代移民的到来仍是满足美国经济需求的一个直接结果,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移民也将在美国逐步实现经济同化;第四章针对美国人关于移民的经济影响的争论,对移民的就业市场影响与福利影响作以历史的考察,表明当代移民并未对美国经济产生消极影响,相反,从一个长

美国移民文化

A look at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dicates that this country has often been called "a melting pot", where various immigrant and ethnic groups have learned to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unique nation. Even those "original" Americans, the Indians, probably walked a land bridge from Asia to North America some thousands of years ago. So, who are the real Americans? The answer is that any and all of them are! And you, no matter where you come from, could also become an American should you want to.. Then you would become another addition to America's wonderfully rich "nation of immigrants". 纵观美国历史,就可见这个国家经常被称为"一个熔炉",在此,各种移民和种族团体学会了共同建设一个独特的民族。甚至那些"本土的"美国人--印第安人,也可能是几千年以前,从亚洲走过大陆桥来到北美洲的。所以,谁是真正的美国人?答案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无论你来自何处,如果你想成为美国人,就会成为美国人;你就会变成这个极其富有的"移民之国"的一个新份子。 The United States is currently shifting from being a nation of immigrants of mainly European descent to one of immigrants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such as Asia and Latin America. The number of recent immigrants has skyrocketed. They desire to escape economic hardship and political oppression in their native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desire to seek a better education and a more prosperous life in America, "the land of opportunity". Although there are frequent conflicts between the cultures they have brought with them from the "old country" and those found in America, most immigrants learn to adjust to and love their adopted land. 美国现在正由主要是欧洲血统移民的国家变为世界上其他各洲,如亚洲、拉丁美洲移民的国家。最近移民的数字急剧增长。他们希望摆脱在本国的经济困难、政治压迫,并在美国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寻找更好的教育和更富裕的生活。尽管他们从"故国"带来的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往往会产生冲突,但是多数移民还是学会了适应并热爱他们所归化的土地。 Americans have also learned much from the customs and ideas of the immigrants and are often influenced by them in subtle and interesting ways. Immigrants bring their native cultural, political, and social patterns and attitudes, varied academic and religious backgrounds, as well as their ethnic arts, sports, holidays, festivals, and foods. They have greatly enriched American life. 美国人从移民的风俗和观念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在极其细微和有趣的方面受到了它们的影响。移民们带来了他们本族的文化、政治以及社会模式和态度,不同的学术和宗教背景,以及他们种族的艺术、体育、节日和饮食。这些极大地丰富了美国人的生活。 For immigrants from all parts of the would,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a "melting pot" in which the foreigners have sometimes remained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what they were in their native lands even as they move toward becoming citize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 country whose people share a common cultural outlook and set of values. The melting pot does not melt away all recollections of another way of life in another place----nor should it. On the contrary, immigrants should maintain the languages, skills, religions, customs and arts of their own heritage, even while they are working towards entering the mainstream of American culture.

华裔美国移民作家的中国文化元素翻译策略_夏婉璐

·· 2017年第1期哈金在《移民作家》一书中将移民定义为:所有主动或被动从一个国家迁徙到另一个国家的人,包括流亡者、移民及难民。①按照哈金的定义,本文所探讨的华裔美国移民作家主要包括两类人:一是指那些成长背景在美国,对中国无实际感受和记忆,用英文写作的第二代移民作家,即赵健秀在《大哎咿!美国 华裔和日裔作家文选》 中所定义的华裔美国作家;第二类是指一代移民作家,他们母语为中文,在中国文化中长大,而后主动或被动移民美国,既包括移民美国而后用英文创作的林语堂、张爱玲、哈金等,也包 括用中文创作的海外华文作家,如白先勇、 严歌苓等。本文所探讨的移民作家包括第一类二代移民作家以及第二类一代移民作家中用英文创作的群体。在这些用英文写作的华裔美国移民作家的作品中有一 个共同的母题,即对家园的回望,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中国文化就像汤亭亭《孙行者》中惠特曼·阿森的祖先从中国带去的那只巨大箱子,可以容纳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所有道具。华裔移民作家将这一箱子在另一 文化的舞台上打开并悉数展示。 而他们展现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翻译。然而,这些华裔移民作家英文作品中的翻译现象却并未获得足够的关注。笔者以“华裔移民作家”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 中 进行搜索, 2003年至2015年共搜到74篇文章,但几乎没有学者从翻译的角度进行探讨。一移民作家英文著作中的翻译元素 在《当今世界的翻译研究:今天与明天》(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orld:Today and Tomorrow )一文 中,根茨勒对翻译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根茨勒指出, “非翻译”中隐藏的翻译现象亦应纳入翻译研究者的视野。②根茨勒以美国第一、二代移民的英语写作为例,他指出在这些移民作家的作品中蕴藏着翻译 元素,如主人公与父母或祖父母的对话。这些对话虽然是用英文表达的,但实际上可以明显看出是在表 华裔美国移民作家的中国文化元素翻译策略 夏婉璐 内容提要:就华裔移民作家创作文本的研究而言,文学与文化的视角仍是绝对的主流, 鲜有学者从翻译的角度进行研究。文章以不同文化身分的华裔美国移民作家的英文作品为研究对象,挖掘这些作品中被忽视的翻译元素,对这些作品中的翻译成分进行界定及理论论证,并探讨不同的文化身分对选择不同的中国文化元素翻译策略的影响。 关键词:华裔美国移民作家文化身分翻译 ①Jin Ha,The Writer as Migrant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8,p.ix. ②Edwin Gentzler,“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orld:Today and Tomorrow,”载杨自俭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6》,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StudiesofEthnicLiterature2017年第1期第35卷No.1,2017 Vol.35 170

美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美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国际间的交流向其他国家渗透和扩张自己的文化。它的所谓文化输出对中国青少年一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其根本目的是逐渐弱化并腐蚀中国传统文化,力求青少年一代接纳并认同美国文化。本文拟就这一现象进行评述、分析,让中国的青少年一代真正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传承、发扬、创新、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全球化的格局的呈现,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中国采取的策略也发生了改变。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国际间文化交流、合作的功能,积极地进行着文化扩张和渗透,企图削弱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力量。它不仅仅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制裁,而且在文化上逐渐践行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弱化和侵蚀。美国文化随着其国家经济的强大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美国式势力,对世界各国进行着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单方面输出,并产生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对中国青少年一代的冲击更加明显。承载着中华民族未来与希望的青少年一代越来越多地接纳甚至追随美国文化,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关注和担忧。 美国文化及其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长期生活在某个地区或区域的人类群体所形成的共有的生活方式、习俗和惯例。狭义的文化是指我们所说的知识,譬如音乐、美术、数学、物理等等,它可以向父母、同学和老师学习,也可以从阅读、图书馆、网络等众多渠道获得,而且这种文化不分国界,为全人类所共享。本文所指的美国文化是指美国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它已经侵入我国青少年生活的诸多方面,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造成了极大影响。 1.对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响 饮食方面——街头、商场的美食城,我们随处可见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等,而且吃饭的当口,常常是每一家门店都爆满,这些洋快餐满足了人的味觉,填饱了肚子,实则毫无营养价值,可它们却成为青少年的最爱。 服饰方面——身穿欧美风格服饰的青年男女穿梭在马路上,他们典型的美国范儿是耳朵上经常戴着耳塞,边走边哼唱;或着头上顶着稀奇古怪的发型;或者戴满金属饰品。美国的阿迪达斯和耐克等品牌同款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价格比美国市场高出数倍,但依然受到中国大陆许多年轻人的热捧。 业余生活及娱乐方面——喜欢阅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国学经典无人问津,即便是文学经典作品搬上荧屏,为了满足青少年受众群体的需求,也被改编得面

2016美国移民现状:人口结构显著变化

2016美国移民现状:人口结构显著变化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从立国之始,再到200多年后的今日,一直都是一个移民大国,可以说没有移民就没有美国。时至今日,富强的美国依然吸引着全世界的人蜂拥而至,各种合法或者不合法的移民依然在不断涌入美国。而这种趋势在本世纪达到新高峰,因此移民话题往往也成为美国大选辩论中最火爆,最受关注的一个论题。 2016年美国移民现状一:白人人口比例降低据权威机构统计,如果美国人口增长仍按现在的速度继续下去,美国总人口将从2015年的3.14亿增加到2050年的4.38亿——30年间增长82%!可以预计的是,目前占全美人口2/3的白人族裔,将在2050年降为47%,从此不再成为美国人口中的绝对多数——虽然依旧是比例最高。增加的人口绝大多数是由新移民以及移民第二代所组成:2005年至2050年间增加的1.17亿人口是由新移民引起,其中新增人口中的6700万为新移民本身,5000万为新移民所生的子孙后代。其它的移民人口预测包括,到2025年,外国出生的移民人口将超越上世纪的移民潮高峰。至2050年,1/5或19%的美国人为移民。而在2005年,这个比例为1/8或12%。其他族裔移民人口变化:拉丁裔移民:作为美国第一大少数族裔的拉丁裔(西班牙语)人口,到2050年将增加3倍,是美国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在2005年,西裔人口

占全美总人口的14%,到205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29%。亚裔移民:在2005年,外国出生的亚裔移民人口占亚裔总人口的58%,到2050年这个比例将下降至47%。但亚裔人口占美国总人口比例,将从2005年代5%,上升到2050年的9%。非裔移民:人口在这此期间将保持稳定,在2005年,非裔人口占人口总比例的12%,至2050年将升至13%。2016美国移民现状二:亚裔/华人移民增加据美国华盛顿智库“移民研究中心”最新出台的移民报告显示,1970年时,每21个美国居民中就有1人为移民;1980年代,移民约占1/16;1990年代达1/13。而现如今,接近每7个美国居民中就有1人为移民,快达到惊人的1/7。当然,这些大量涌入、快速增长的美国的移民中也包括了大量非法移民——自2000年至今,美国共迎来了2000多万名移民,超过了历史上任何7年中美国接纳的移民人口,但这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1000万)一开始是以非法移民进入。2016美国华人移民以接近50万的数量仅次于墨西哥,成为美国新移民来源亚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成功定居下来的的华裔移民中,52%已经成为美国公民,是墨西哥移民的近三倍。而华人移民通常去向哪里?数据显示,六成华人竟然集中分布在5个州:加州是华人移民人口增长最多的州,其次是纽约州,名列第二。但排在第二位的纽约州,其移民人口数量仅为加州的一半。这几个州的移民人口占了华人移民总人口的大部分。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5个州的移民(所有族裔)就占了全美移民人口的61%,以上5个州的美国本地人只有32%。移民增长情况,各州皆有不同,并非同步、同一模式递进。虽然上述5州移民人口占移民总数的61%,但2000年以后进入美国境内的移民当中,只有54%在这5个州定居。美国每年都有大量外来移民涌入,移民的最大来源地是墨西哥。墨西哥移民在移民总人口中的比例为31.3%。目前在美国的墨西哥移民约为1170万人,占所有移民的半数以上。如果再加上拉丁美洲其他各国移民(除墨西哥外,包括中美洲各国和南美各国),这些国家的移民占了美国移民总数的54.6%。排名第二的移民队伍来自东亚以及东南亚。这一地区的移民占美国移民人口的17.6%,约为欧洲和中东移民总数之和。其中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人数为400万人,位居第二。之后依次为来自印度、越南等地。从墨西哥

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

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 【摘要】:本研究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985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课题成果之一。在文化适应所导致的诸多后果中,异文化压力已经被证明是影响文化适应中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一直较少受到学术关注。本研究关注个体水平上,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影响变量的关系模式。根据跨文化心理学家J.Berry的文化融入与心理适应理论,以及与心身、行为变化程度相关联的文化适应模式,结合个体差异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建构了中美文化情境下、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体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模型各个部分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一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从目前最新的、首个全美范围内对亚裔美国人家庭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拉美裔和亚裔美国人研究(NLAAS,theNationalLatinoandAsianAmericanStudy)中抽取出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中介效应和结构方程模型,并从种族差异、性别差异以及各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二通过质的研究方法深入细致地考察了13名美国华人移民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异文化压力体验,以及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式在美国华人移民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从理论上探讨了美国华人移民的的异文化压力源

及应对策略。研究三基于前两个研究的结果进行心理咨询实践,探讨了异文化压力症候群的心理干预技术及预防对策,并检验了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水平在美国亚裔种族移民中最高,心理健康水平在亚裔种族移民中最低;异文化压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它能有效地预测华人移民的心理健康,且与移民的健康和危险状况有着很大的联系;异文化压力是影响其它相关因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介变量;英语熟练度、婚姻状况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在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预测异文化压力的风险因素男女各异,人际应对变量社会地位作为中介变量可以有效缓冲异文化压力;在心理健康的诸多预测变量中,移民时的年龄在预测美国华人移民的心理健康时体现出了复杂性和特殊性;研究还得出了美国华人移民六种决定性的异文化压力源,常采取问题集中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地应对或缓解异文化压力,维护心理健康;此外,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理论模型对跨文化心理咨询实践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研究反映出了中美文化情境下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相互作用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填补了国内在文化适应领域华人移民心理健康研究方面的空白,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本研究结果可能对中国和美国政府部门中与移民相关的研究或政策的制定、维护华人移民和即将赴美国学习/工作/生活的华人的心理健康、促进我国多民族社会的文化适应等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关键词】:美国华人移民异文化压力心理健康异文化压力源应对策略亚裔美国人跨文化心理学

最新美国移民入籍的六大条件(精选)

【篇一】美国移民入籍的六大条件 1、如果他们离开美国超过半年,他们必须提供证据表明他们不愿意放弃他们在美国的住所。如果申请人离开美国较长时间,他在美国的逗留时间将重新计算,入籍的时间也将相应延长。 2、与美国公民结婚的外国公民必须保持两年的婚姻关系,然后双方才能向移民局申请入籍。新移民法规定,外国公民嫁给一个美国公民或美国永久居民申请入籍的要求就申请美国国籍,以便他们能尽快成为美国公民,享受美国公民的权利。但前提条件必须是婚姻持续两年以上。 3、申请人必须在连续五年在美国居住的最后六个月内,以及在当地州或城市居住的至少六个月内,申请入境和出境。 4、入籍申请人必须年满18岁。16岁以下在美国拥有永久居住权的儿童,如果其父母已获得美国国籍,则可以与父母一起自动获得美国国籍。但是,16至18岁的儿童必须独立申请入籍。此外,如果18岁以下儿童的父母中有一位是美国公民,另一位是外国人,具有美国国籍的一方可以在18岁以前代表该儿童申请入籍。 5、申请人必须具备英文读、听、说、写能力。入籍申请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水平。在审核入籍资格时,入境处人员会对申请人进行口试。入籍申请人应用英语回答有关美国和美国政府历史的问题。 6、申请者必须对美国历史、宪法和移民法有很好的理解。它主要是关于了解美国的重要事件、人民、政府组织和权利,以及美国宪法的原则和重要修正案的内容。 【篇二】移民美国的方式 1、亲属移民 美国公民可以帮自己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申请绿卡,但是申请周期比较长。大概是8-10年。 2、就业移民 a、第一类(EB-1) 针对杰出人才、杰出教授或研究人员、跨国公司的主管或经理 b、第二类(EB-2) 针对已经在美国工作的拥有高学历或杰出能力的外国人

美国经济发展的条件

美国经济发展的条件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美国经济发展的条件 美国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级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为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2012年人均GDP为49601美元,居世界第12。美国也是当今世界最大贸易国,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世界最大进口国。建国二百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生产力的水平很高。它不仅具有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一般特点,而且也有区别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自身的历史条件,其中有的贯穿于现代化过程的始终,有的则影响着十九世纪的工业化过程或二十世纪以来现代化的发展。 经济体制 的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的特征。在这个体系内,企业和私营机构做主要的决策,政府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较为次要;然而,各级政府的总和却占的36%;在中,的社会福利网相对较小,政府对的管制也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美国经济的表现在:大多数决策由公司或私人企业做出;则以、、等方式对经济进行干预或,并在基础和、、、等领域提供一部分资助或服务。经济制度曾经多次受到责难,可是它的确刺激人们开发土地上的资源,并且鼓励他们去寻找更新更好的途径。少数公司控制了殖民时代帝国的大多数企业。其中多半是家族企业,由共同经营。直到今日,小型企业仍然在经济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有些公司已经发展成具有垄断地位的跨国企业。 工业革命后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1815年第二次对英独立战争结束、工业革命的开始到十九世纪末的完成,美国经历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过程。二十世纪以来的八十年,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各国的领先地位。 前八十年间,美国不仅在工农业领域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标志的工业化,而且在某些主要经济指标上超过世界列强居于首位。十九世纪初,美国已是一个有较好基础的农业国,1870年起美国工业产值开始超过了农业产值,其中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很大。而在农业、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强有力推动下,美国的重工业在南北战争后三十多年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1890年,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都已普遍采用了机器生产。 二十世纪以来,美国的经济并没有停滞不前,它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了战后的短暂繁荣,度过了1929至1933年严重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和长期萧条,接着又在二次大战中大发其财,急剧增长,展现过二次大战后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同时还遭受了七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及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的严重威胁。二十世纪以来,美国经济总的趋势是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的,尽管发展速度在二次大战后相对减慢,但在生产水平上仍一直占据世界的优势地位。 移民国家 在美国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外来移民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外来移民既不会有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也不会有美国工业化的迅速完成,更不会有美国今天的高度现代化。二百年来,从欧洲和世界各地移民美国共4800万人左右。在整个人类移民史上,象美国这样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久,对社会影响之深是罕见的。

从综艺节目看美国移民文化的特征

从综艺节目看美国移民文化的特征 美国移民文化的内涵包括很多方面,其中的包容性是造就今日的美国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文章以美国王牌选秀节目“美国偶像”这一综艺节目为切入点,回顾美国移民的历史以及美国移民文化的主要特点,试图在分析美国移民文化包容性具体体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美国移民文化的内涵。 标签:美国移民;移民文化;多元化;包容性;综艺;美国偶像 1 如何成为“大熔炉”:美国移民的三次浪潮 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国文化的发展与汹涌的移民热潮密切相关。从“五月花号”带来的首批移民以及《五月花号公约》为美国政治文化奠定了基石到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由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速发展,需要引进大量劳力,从而使母语为非英语的大量欧洲移民涌入。1961-1984年间,美国通过了移民和归化法,移民政策的宽松带来了以亚洲、拉丁美洲移民占主导的热潮。回顾历史,可以发现美国移民可分为如上所述的三个阶段,时至今日,美国每年仍然不断的接受着新移民,这些来自世界不同区域的移民构成了美国人口的主体,并逐步改变着美国人口的种族、民族构成比率,为美国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形成了美国特有的移民文化。 2 美国移民文化的特点之多元化 移民的地域性决定了美国文化的多元化。地域的差异便衍生出了不同的民族多样的习俗。这些多样化的因素又在不同时代对美国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被应用和更新。因此,在美国文化的不同方面都可以找到这些来自不同地域多样因素的缩影。 首先,美国移民文化的多元化体现在语言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缩影。美国英语中丰富的外来词汇是美国移民文化中多元化的充分体现。这些外来词汇来自世界各地,包涵多种语系,有的甚至被沿用至今。例如,来源于法语résumé(简历),changier(即:change,改变);来源于拉丁语cuppa(cup,杯子),cetel (即:kettle,壶);来源于西班牙语puma(美洲豹),cigar(雪茄烟);来源于汉语kowtow (磕头),qipao(旗袍)等等。除了来自世界各国移民能从美国英语中找到本民族的词汇以外,美国本土黑人也可以在美国英语中找到各自文化的缩影。例如,美国黑人在文艺和体育上有着卓越的成就。美国英语就从黑人文化中吸收了jazz(爵士乐)break dancing(霹雳舞)等词汇。 另外,美国移民文化的多元化在美国饮食文化中也有所体现。试图找出美国菜的典型代表并非像中国人的饺子、日本人的寿司、意大利人的千层饼、墨西哥人的粟米脆饼那样轻松。究竟什么是美国菜呢?在美国饮食文化中,美国菜的主要样式大部分为舶来品,随处可见世界各种菜系,从美国人民饮食的选择和餐饮业涉及的菜系种类不难体会到美国饮食文化中的多元化。

好莱坞电影中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62590980.html, 好莱坞电影中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解析 作者:刘静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9期 摘要: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其文化的多元性是必然的。作为娱乐手段和视听艺术,好莱 坞电影是美国文化在荧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其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文化意识形态使其能在世界范围内强势发展。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美国文化;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7-0130-02 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文化融合碰撞,为达到共存的目的而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美国民族的多源性铸造了其文化的多元性。作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好莱坞电影向我们展示了美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多元化特征。美国具有全球视野的电影文化观念和形态决定了好莱坞电影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为优越的地位,也正是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才使好莱坞电影有了在世界范围继续发展的态势。好莱坞电影除了擅长讲故事以及强大的商业运作之外,其完整的叙事结构也成熟地体现了人们对合理秩序的普遍需求,为全球观众所接受。好莱坞电影还借助美国的政治、文化、商业优势,使影片行销全世界,由此建立一种强大的叙事话语权,叙述的内容正是典型的美国多元文化。 一、美国文化的多元性成因 美国文化就其创造主体及其特性而言,是一种“移民文化”。由于美国文化的创造主体是来自世界不同种族、民族、族群的移民,其多源性铸造了文化的多元性。综观美国不同历史时期,其移民群体是不同的。美国移民始祖基本上是西欧人,特别是盎格鲁撒克逊人,随后北欧人、中欧人、东欧人、南欧人大量涌入,同时非洲人也被迫作为奴隶迁居美国,进而亚洲人、拉丁美洲人纷至沓来。美国移民的动机也因“多源”而呈现多样性。有因宗教迫害而移民新大陆的,有因革命失败而流亡美国的,也有因经济危机而到美国谋生的,他们当中有为摆脱不幸命运实现个人理想的,有向往自由民主和优裕生活条件的,也有追求高新科学技术的。 美国移民迁徙还具有连续性。移民浪潮不但没有随着美利坚民族形成而结束,反而因美国的发展与崛起而不断高涨。来自不同时期的移民不仅吸取欧洲文化,也吸收了许多亚洲、非洲、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文化,从而形成了广泛被接受的文化和价值观。美利坚文明经历了偏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留有浓重祖籍国印记的初步形成阶段,逐渐从欧洲传统特别是英国传统中“独立”而出;后经蓬勃的西进运动与工业革命,新文明在地域上由北美洲东部扩展到西部,在内容上脱离欧洲文明而独立存在,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都创造了美国特色。二战以后的美国文明获得了新发展,多元化成为其主要特征。整个美国文化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经历了由“合众为一”到“由一为众”再到“合众为众”的轨迹。美国移民文化呈现一派斑斓绚丽的多元特色。

中国文化对美国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美国的影响 (2007-01-13 11:16:43) 转载▼ 最近,有这么几件事让国人对中国文化重拾自信,看到了中国文化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影响。 刚刚结束的宋祖英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独唱音乐会——《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轰动了整个美国。当晚的演唱会,宋祖英从古色古香的中国之门走出,以优美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开头、以欢快昂扬的《爱我中华》压轴,演唱了《木兰从军》《龙船调》《出嫁歌》《好日子》《蝶恋花?答李淑一》《孟姜女》《猜调》《小河淌水》等18首经典曲目,倾倒了现场二千二百名美国观众。演唱会的观众中,除了主流社会的政界、商界人士外,还有很多纽约艺术家,他们都是专程赶来。三次谢幕,5分钟的自发起立鼓掌,被称为中国艺术家在美国观众面前受到的前所未有的最高礼遇。坊间评论说,这是真正的中国民歌之夜,真正的中国之夜。 无独有偶。由谭盾作曲,张艺谋带领王潮歌、樊跃导演的歌剧《秦始皇》从2006年12月21日首场公演到2007年1月25日最后一场演出,从最贵的350美元的门票到最便宜的15美元的门票都已售罄。这在大都会歌剧院创下了一个新记录。如今,观众想要买票,必须要排3个小时的队,而且只能拿到站票。歌剧《秦始皇》在著名的大都会歌剧院首演,引起轰动。当天,所有观众早早的来到大都会歌剧院,盛装出席这一歌剧盛宴。首演大都会歌剧院迎来了克林顿等贵宾,演出结束后,4000名观众起立长时间地鼓掌,把主要演员多明戈和导演、作曲家一次次唤回舞台,连续四次谢幕让他们欲罢不能。日本作曲家喜多郎在电话中对《秦始皇》不住地夸奖,从导演到音乐,再到舞美都一个劲儿地说“很棒” 。我们没理由不相信《秦始皇》将成为世界经典已成事实! 备受关注的中国钢琴家郎郎每次在纽约举行演出,门票也都早早售完;在美术方面,在今年的世界美术作品拍卖市场上,中国画家的作品身价的飙升无疑是最令人关注的话题。 还有,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兴起了学中文热,美国也不例外。 中国迄今已经在美国创建了8所孔子学院,其中以马里兰大学(以下简称马大)孔子学院设立时间最早,因而也影响最大。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孔子学院形式是全球第一家网上孔子学院。它给那些本来没有机会接触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美国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会。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文化引起了美国人的兴趣,中国文化对美国影响越来越大,已超过日本! 这一点从美国学生的留学选择也能体现。美国国际教育机构最近的调查显示,2005年,共有6389名美国学生在中国留学,比2004年增长34.9%;而2005年留学日本的美国学生只有4100人。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在亚洲,中国与亚洲诸国,或国土相连,或一衣带水,成为古代东方文化的精神支柱,成为东方文化的中心。如今在海外,中国艺术家受到了集中关注。

美国移民政策汇总

美国移民 一、EB-5签证 EB-5类美国投资移民,是美国一项专门鼓励外国投资者而设的投资移民项目。 EB-5项目的投资者需要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①在美国任何地方投资100万美元并至少雇请10位雇员;②在国家认可的低就业地区投资50万美元并至少雇请10位雇员;③在经政府批准的特定区域投资50万美元,即可通过投资形成一个经济主体(根据美国相关政策,EB-5项目把这样的经济主体称为"地区中心"),经济主体既可以是私营主体也可以是公共事业单位。通过这个项目,投入经济主体所积累的资金,将被引入特定的美国地区。 一般而言,符合资格的申请人可在资料备齐送件后的二至六个月,即可获知其申请是否被美国移民局批准,并于六至八个月内获发有条件的移民签证(有条件限制绿卡),而投资者在相关规限的五年投资期过后,只需通过美国移民局审批允许,即可获得无条件绿卡,同时投资者的配偶和子女也同样可以取得永久居留权。目前美国政府每年授予EB-5签证的名额有10000个,其中有5000个名额保留给选择投资于"地区中心"内的投资人。 此外,美国对于EB-5申请人的条件规定也相对宽松,没有学历、语言、年龄和商业背景的要求,只需证明其投资资金为合法所得(包括个人积累所得、遗赠、继承等多种方式). 美国投资移民风险规避 与加拿大投资移民的被动投资性质不同,美国投资移民EB-5项目的资金是主动投资性质,所以其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应注意规避: 第一、看推介方的项目是否有政府直接投资。不少项目方在推出一个投资项目时都会打出“有政府背景”的招牌,但是,所有投资移民项目都是得到政府批准和支持的,不过美国政府不会为任何一个项目提供担保。所有项目都是由项目运作公司自主运营、自负盈亏。所以,是否“有政府背景”毫无意义,关键要看“是否有政府直接投入”,比如政府是否提供了低息贷款、免息发展基金或是直接投资。政府直接投入的项目有三个优势:1、政府肯直接投资,说明项目很重要,倒闭的可能小;2、政府一般只会投资给经营能力强、信誉度好的公司来运作项目,因此降低了经营风险;3、政府投资的项目,政府会在某种程度上予以监管,从而降低经营方5年后故意制作资金漏洞而逃避返还投资的风险。 第二、看项目是否已经开始运营。投资移民是需要满足雇佣要求的。至今的很多项目除了政府的批准文件外,没有项目实施方案,没有前期投入,项目单位本身并不出钱,投资金额100%来自投资移民,完全可以用中文里的“空手套白狼”来形容。如果前期的投资者钱先投进去,后面没有人跟进,项目是无法按时开工的。这样的项目不但无法实施绿卡转正,更无法偿还本金。 第三、看其他融资方的反应。投资移民项目除了公司自己出资、政府出资和移民申请人投资以外,一般还有部分银行融资。如果项目能经得起银行审核,获得申请贷款的资格,也能间接证明项目的低风险。 第四、选择实力雄厚及规模较大的项目公司,要看它以往的经营业绩和信誉度等,你不能指望一个根本没有经济实力,甚至负债累累的公司去保住你的投资,更别提为你去赚钱。 第五、要看项目本身是否有稳健的收益率,是否有潜力和发展全图。 比如以出售不动产最终获利的投资项目,要求投资商进行某种形式的买卖来退出合伙企业制的股份。当这个项目经营业绩不佳时,如何转让股份,会有什么样的人来购买。 第六、一定要审查项目计划是否成熟,看它的利润点在哪里,是否有能力获取足够的收益。该项目至少能有能力获取足够的收入以保持收支平衡。绝不要选择只有支出,而很少或没有进账的公益性项目。否则,2年后你既达不到完成移民的雇佣条件,5年后也拿不回你的投资,因为你的投资都被拿去盖楼或者发工资了,还不一定够。2008年费城会议中心扩

浅析二十世纪初外来移民美国化运动对美国的影响

浅析二十世纪初外来移民美国化运动对 美国的影响 2012011173 蔡蕾蕾公费历史 【摘要】美国是一个由移民构成的国家,在这个大“熔炉”里,美国一直进行着对外来移民的归化,这是形成一个新民族的基础,但是在这个同化过程中,实际上一直被“归同盎格鲁化”的极端种族同化思想影响着。特别是20世纪初的“美国化运动”——始于19世纪90年代,结束于20世纪20年代,在一战后该运动达到了高潮,对外来民族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影响可归结为以下几点:一、增加了美国国内民族间的隔阂,对美国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二、美国化运动体现出的沙文主义破坏了美国塑造的民主、平等的形象。三、文化独裁阻碍了当时美国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关键词】美国化运动;移民;盎格鲁·撒克逊;百分之百的美国化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在其发展中有多种外来民族的文化不断碰撞,美国对移民的归化也在一系列归化法中慢慢形成体系,但是,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随着“新移民”数量的急剧增多,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在价值观、宗教信仰、语言、生活方式等方面与美国本土人民及“老移民”有诸多不同,在一战期间,在民族主义情绪的渲染下,外来移民者的极端行为推动了美国化运动的高潮,使这一期间的美国化运动带上了极强的民族沙文主义,对美国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将从美国民族归化的历史、美国化运动的发生及对当时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一、美国民族归化的发展 在地理大发现后,美洲这片土地开始被欧洲人频繁造访,“五月花号”的到来,开启了欧洲人向北美殖民地的热潮,盎格鲁-撒克逊种族的新教徒作为这片土地的早期的主要占据者,对美国后续民族的形成与民族性格的塑造更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异教徒以及其他民族的移民所持的是一种猜疑、关注甚至是排斥的心态,强烈要求非英裔的移民学习英国的制度、语言和以英国文化作为导向的社会生活模式。1因此,在美国国家还未形成之前,我们就可以看到“排外主义”的前身在美国这片陆地上萌芽,在美国独立后,美国总体上是欢迎移民的到来的,所以这个时候的移民政策较自由,有大量的外来移民涌入美国这片土地,但是美国起初并没有很好地管理这些移民,党派和不同地区在关于接受什么样的移民,如何安置,移民对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会产生何种影响等等问题上争论不休,使得政府在制定移民政策时举棋不定。2 移民到来既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丰富的劳动力,也给美国统治者带来了一些困扰,但是美国的统治者在移民同化问题上持着不同意见。 1794年11月15日华盛顿在致约翰·亚当斯的一封信中,阐述了对移民问题的观点:关于移民,我认为除有用的技术工人和一些特定的及有专长的人以外,其他无需鼓励。整批的移民(我是指整批安置在一处)是否有利,作为一种政策是否合适,大可怀疑。因为迁移后,他们仍保留自己的语言、习惯、准则(或好或坏),但如与我们的人民杂居,他们及其后代将1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美国历史上的边疆[M],纽约1920版,22 2邓蜀生,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J],历史研究,1989(3):165

外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外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摘要】是建立在现在社会生活一种过于完美的理想的基础上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由于包含了外国民族的意识和特点,而对我国的人充满了诱惑力和隐患。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年代的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人身上,因为三国之间的文化认同感,使得外国文化易被我国人所接受并效仿,导致中国文化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该小组选择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人建立科学的文化观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计划细致,希望能够使中国人能够对哈韩有充分的认识,发扬和继承中国文化。 【关键词】日流韩风文化现象中国人诱惑力隐患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中国也出现了不少哈韩现象,音乐听日本的,衣服穿韩版的,电影看好莱坞大片,同时,在人们之间,我们也发现爱看外国剧,喜欢买哈韩饰品和服饰的人数量不在少数。可见,外国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是很大的,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小组针对外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做研究,希望能够减缓这一现象,从而使得中国文化的地位能够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地:了解外国文化对中国人生活中哪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筛选外国文化对人的吸引点,比较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区别和差异。 意义:1、通过调查研究,可大体了解中国人对外国文化的喜爱程度,也可以让国人正视外国文化和了解中国文化的优势。 2、这一调查研究对中国本身的文化发展也有积极意义,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为此,我们想借助外国文化来探讨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以及对中国人的影响。 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我们课题组通过分析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查、采访及文献调查等方法,意在揭示外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和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供中国人参考和改进,以保障中国文化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自2012年7月份以来,我们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则是调查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1.实地调查 我们在西单询问了几家饰品店,服装店的老板,问起了销售情况,几家店的老板都说外国物品销售最旺。 2.问卷调查 我们小组依据外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制定了问卷调查,复印了200份分别在北京西站以及北京南站发放了问卷。收回问卷后,对问卷进行了删选,总共100份。根据这些问卷,我们从中发现有43%的人喜欢看韩剧,其中大多数是青少年。对于目前许多人因过分追逐外国时尚娱乐的看法,有57%的人认为凡事适可而止,应加以适当劝说,但还有部分人认为无所谓或者是很正常,理所应当的。我们认为这些人对外国文化的理解需要更正。还有一题则是对哈日哈韩哈美哈美一族有什么看法?有些人认为什么事情都有个度,哈日哈韩哈美哈美没有什么不对的,但也不能全哈,狂热的追求会使人忽略了根本。这种看法是正确的,我们很高兴这些人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外国文化。还有的人认为哈日哈韩哈美哈美是社会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