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政务在行政管理中的价值及作用研究

电子政务在行政管理中的价值及作用研究

电子政务在行政管理中的价值及作用研究
电子政务在行政管理中的价值及作用研究

电子政务在行政管理中的价值及作用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标志,是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革的重要力量,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行政管理的结合,是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实现工作流程和管理结构的优化整合,向社会提供规范、优质、全面的服务,形成高效、精简、公平、廉洁的行政管理运作模式。我国的电子政务起步较晚,发展也较晚,目前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包括以政府的核心业务流为主的公共服务、以政府建立的门户网站建设为主的公共服务、核心业务与门户网站相结合的公共服务。而这三种模式到今天已经远远不适应当前新技术新形式的发展,电子政务滞后于信息时代是行政管理的严峻现实,行政管理者如何适应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电子政务,是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电子政务目前的形势

经过近年来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尽管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依然滞后,但是也有了一些明显的改变。首先,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的传播数量大大增加,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传播方式不断多样化,给行政管理造成推动的同时,更多的造成压力,促使管理者不断地提高自己,去适应去面对新媒体的发展,促使电子政务不断地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推动力。其次,电子政务的发展推动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务公开的力度在不断地增加,工作效能、工作作风在不断的优化,社会监督的促进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再次,电子政务为公众参与政府事务提供了条件,公众的参政议政成本明显降低,民主化程度明显提高。

二、西方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和启示

自从1887年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开始,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西方的行政管理理论不断创新,到20世纪后期全球化、信息化与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和政府面临的财政、管理与信任危机等因素,行政管理中的新兴技术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子政务也成为西方行政管理的重要课题。电子政务在美国、新加坡以及欧洲等一些国家的发展是比较领先的。美国早在1993年就开始构建电子网络政府,并提出到2003年逐步消除市场化办公、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电子化在线交易等计划,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布命令,要求政府的信息要根据用户可能寻找的服务,政府要帮助公民一站式访问现有的政府信息和服务。同时在构建过程中,美国并非大而全的进行,而是突出重点应用功能,有选择的推进,更多的关注政府对社会、企业和公众的信息服务。而在欧盟各国,他们的电子政务构建是统一步调,在15个欧盟国家内部,重点或者部分推动20项几乎全部是面向社会的具体应用,其中12项面向社会成员个人,8项面对企业。并在世纪之交,欧盟成员国全部实现这些应用,全部能在网上办理。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强化电子政务,提高本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

相对于西方国家的电子政务,我国存在着突出的困难,而这些困难的根本则来自于政府管理体系和机制,首先,庞大复杂的行政管理体系制约了电子政务体系的应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相对欧美自由市场经济的间接、粗放型,我国的政府部门就过于复杂庞杂,要在如此庞杂的管理体系中构建本身就庞杂的电子政务体系是难上加难的事;其次,我国行政管理的流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形成了传统的管理意志,要改变这种传统,植入新的电子政务理念,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此外,中国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已经比较固定,要进入电子政务的模式,需要适应较大的思维反差。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为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造成了负面的作用。

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我国要在电子政务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就要关注应用,在重点领域进行突破;要立足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覆盖面;要循序渐进,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建设。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国家要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建立功能完善的政府信息网络信息库,建立和维护功能强大的应用系统。电子政务的构建要

求政府机构设置要与经济结构、社会文化、信息系统相适应,建设所有部门能协同工作的安全政务枢纽,提供满足公众需要的服务。

论电子政务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意义

浅论电子政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作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模式,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国家治理结构转型、推进国家治理方式升级、推动国家治理环境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电子政务的信息整合、信息公开、信息多元供给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仍存在系统设计缺位、整合统筹不足、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难以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需要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加快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政府服务供给渠道、加快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加强安全评估与管理,提升电子政务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最近年来,电子政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智慧城市,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专业化的政府服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中央与地方的工商、民政、国税和地税等部门纷纷推出各种网上办公业务。开办了网上专项审批、网上注册与年检、经营性网站备案核准、域名备案登记等业务。

(三)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安全性也不断提高。电子政务的特殊性为民族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和难得的机遇。目前,国内主要IT企业都纷纷推出各自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与各级政府和部门合作,积极地推进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 二、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 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促进政府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牛鼻子”。由于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和应用者,因此电子政务也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中心环节,发展电子政务可有力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二)电子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助推器”。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有两项:一是推行政令,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偏重第一项职能,而忽视了第二项职能,使服务变成了口号。发展电子政务,可有效地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更好地为百姓群众服务。 (三)电子政务是传递政令的“千里马”。长期以来,政府政令的传递速度慢,现实情况和问题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馈回来,应变能力较差。电子政务可通过网络传递,提高政令推行的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

电子政务内网管理规定(试行)

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电子政务内网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各县市委、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副局以上单位: 《湘西自治州电子政务内网管理规定(试行)》已经州委、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办公室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5月11日 湘西自治州电子政务内网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全州电子政务内网管理,确保电子政务内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8号)、《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省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意见》(湘办发〔2006〕23号),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电子政务内网(以下简称内网),是与国际互联网完全物理隔离的政务内网平台,主要满足各级党政机关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提供公文传输、协同办公、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等业务应用服务,是政务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州所有接入内网的单位及计算机终端。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四条州委办公室负责电子政务内网横向传输网的协调与沟通;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电子政务内网纵向骨干传输网的协调与沟通。各单位对本单位内网管理人员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操作人员进行调整,应及时报经州委办公室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批准同意。 第五条州电信分公司负责电子政务内网的日常运行维护,负责及时解决网络故障,保证网络畅通;提供网络安全服务,建立应急处置机制等。 第六条内网管理人员和电子公文传输操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能及时发现和清除计算机中存在的病毒和木马程序,独立完成操作系统备份和公文传输软件的安装。 第七条各单位系统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的内网网络和终端设备维护,负责分配和管理本单位内部用户权限和各项业务应用系统的实施及维护。 第三章网络平台管理 第八条内网的平台管理由州委办公室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共同负责,其主要工作内容是:

电子政务促进行政管理变革

电子政务带来行政管理变革 摘要;电子政务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实现行政管理模式的转变,在服务传输层面实现了公众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在各部门之间推动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在业务流程上实现优化和无缝对接,在人员管理上提高参与度和成就感。 关键词;电子政务行政变革组织效能 电子政务的实质就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应用,其主要功能为:网上信息发布、内部办公自动化、部门间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以及网上交互式办公。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工具,电子政务不仅引起技术手段层面的创新,也变革了行政管理。 1.重构政府理念 1.1有助于政府树立服务理念。传统的政府管理机制是严格的科层制,下级对上级负责,层级节制,客观上不利于建立政府的服务理念。电子政务可以打破原有的层级组织结构,形成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直至建立直接与公众互动的信息交换渠道,这可促进政府树立服务理念,有利于建立服务型政府。 1.2有助于政府观念创新。传统政府管理体制是对工作过程严格管理的体制,照章办事和形式正规是其基本特征。在这样的工作方式和管理体制下,政府工作人员不允许有创新意识。而电子政务本身就是政府创新的产物,电子政务的运用和发展客观上需要不断开发和更新政府的工作程序和方式,当然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具有创新观念。同时电子政务的运用也促进人们的观念创新。 2.再造业务流程 2.1促进政府整体流程优化。传统政府组织机构按照职能划分部门,组织结构一般都是等级的层级结构,便于控制和计划,但不利于沟通和协调。电子政务的工作流程设计使得流程再造和优化,不再以一个专业职能部门为中心进行设计,而是注重整体流程化的系统性,即一个流程是一系列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完成的,目的是为公众创造有益的服务。不产生服务价值的环节会减少,如部门分割与多余、流程重叠和迂回都会得到整合。

联系实际讨论电子政务概念及电子政务的意义

电子政务原理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作业 一、联系实际的例子 实例1: 电子政务的产生。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是电子政务的发源地。早在1993年,当时的副总统戈尔所领导的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NPR)便针对行政过程与效率、行政措施与政府服务的品质进行了重新的探讨,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reengineering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思想,并提出了“E-Government”这一概念。1994年,美国政府又制定了《政府科技服务远景》,为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确立了新的目标。由于实现电子政务,从1992年至1996年的数年间,美国政府员工减少24万人,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180亿美元,在对居民和企业的服务方面,政府的200个局确立了3000条服务标准,作废了1.6万多页过时的行政法规,简化了3.1万多页规定。在初尝胜果后,克林顿政府更坚定了推行电子政务的决心。1999年12月,克林顿总统向各行政部门和机构签发了关于“电子政府”的备忘录,该备忘录引发了许多行动,诸如使国家的制度和事务能够在网上得到,确保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得到保护,给残疾人提供接入服务。目前,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和服务的“一站式”门户网站----美国第一政府网也是在备忘录签署后正式开始新建的。由此可见,美国政府既是电子政务国家理念的倡导者,也是电子政务实践的率先垂范者,当然还是电子政务行动的最早受益者。 实例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权力机关,所承担的职能可谓包罗万象,但最根本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实现政府管理,推行政令的实话二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这两项职能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机构过多地偏重第一项职能,片面强调管理与控制,影响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令的畅通。发展电子政务,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另一方面,为政府开展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电子政务对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机构利用网络的互动性,为公从提供网上在线业务,如为公众提供各种查询、申请、交费、注册、申请许可等服务,可为广大公众节省时间和费用。 第二,政府站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因为政府机构不但掌握有最大量的公共信息,而且又是法规、规章、政策的制定者,向社会公从提供住处服务是各级政府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网站的应用可使政府的信息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第三,政府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就业等提供各种指导性服务,如利用网络为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高相应的配套服务,又如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网上培训和择业服务,再如为企业与人才之前搭起网络交流的桥梁等等。 实例3: 对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不同认识。 从“电子政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世界各国的很多政府机构在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发展

电子政务内网的保密问题与对策

电子政务内网的保密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实施,如何正确处理好保密与公开的关系,已经成为各级政务部门必须认真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与任务。本文就我国电子政务内网当前存在的主要保密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我国的电子政务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保密问题。在近几年保密部门查处的案件中,与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已经超过一半以上。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实施,如何正确处理好保密与公开的关系,已经成为各级政务部门必须认真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与任务。下面就我国电子政务内网当前存在的主要保密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1.电子政务内网存在的主要保密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内网的保密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涉密属性界定不清。有的单位认为,网络必须按业务划分,不能按密级来划分,对政务内网不定密;有的单位认为网络不涉密,应用系统才涉密,不按保密要求进行整体防护;有的使用“公务网”、“业务网”,“专网”等名称回避涉密定位这一关键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是造成国家保密部门对政务内网建设、使用的管理职能被弱化,同时,还使政务内网建设未达国家保密要求,带病运行,最终导致“重建设、轻安全”,大量的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其次,是片面追求涉密最小化。有的单位过分强调信息公开,认为所有的信息都要公开,没有保密的必要,不需要建设政务内网,有的单位虚化政务内网,采取配备少量单机处理涉密信息的方式,但在交际工作中往往不具有可操作性。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业务应用部署不合理,用户没有涉密办公环境,用户不得不在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上处理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第三,安全保密防护不到位,对严重违规行为缺乏有效技术手段。对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在政务内网计算机和互联网计算机之间的交叉使用管控不严,泄密事件时有发生;对涉密计算机特别是涉密笔记本电脑的违规外联没有采取技术防范措施,形成泄密隐患。 第四,保密管理不到位,涉密人员保密意识薄弱。保密管理机构不健全;保密制度已经过时或不健全,且缺乏监督执行;保密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不足,不能满足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的实际需要用户保密意识不强,不了解基本的现代保密常识,对泄密的途径和方式一无所知,表现为无知无畏。 最后,自查能力不具备,管理缺乏技术保障手段。很多单位没有泄密自我检查发现能力,缺乏掌握保密检查技术的人员,也没有适用的自查工具,不能及时发现泄密隐患,且对泄密情况也心中无数。 2.加强电子政务内网信息保密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管理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管理的影响 【摘要】电子政务是一场运用新的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传统政务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不仅意味着政府行政管理要进一步地公开和透明,政府要通过网络去处理属于其管辖范围内的一部分公共管理事务,更意味着传统的职能式、集权化的政务流程必须再造,才能适应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对现代行政的要求。它的实施,对于行政人员的行政理念、行政方式、行政手段等诸多方面都会带来冲击和革新。 【关键词】电子政务;行政管理;电子政府 一、电子政务含义 电子政务就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整合、重组、优化后到网络上完成,并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 二、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始,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探索试验阶段(1973年—1993年) 计算机在我国政府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电子计算机应用。197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下达了“国家计委电子计算中心设计任务书”,提出建设一个全国性的为计划、统计工作服务的计算机网。 (二)从“三金工程”到“政府上网”发展阶段(1993年—2000年) 我国信息化工作正式起步于1993年,其标志是我国三金系列工程的启动。1993年12月,在全球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国务院成立了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确立了推进信息化工程、实施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决定启动金卡、金桥、金关等信息化重大工程,由此拉开了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 (三)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2000年10月,我国的“十五”规划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并将信息化确立为我国产业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确立

电子政务及其发展的必然性

电子政务及其发展的必然性 摘要: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电子政务凭其先进性,已经成为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能够促进行政的高效、满足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需要、改善政府工作透明度、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监督政府。要保证电子政务稳定健康发展,必须要致力于法律法规的健全、广泛的宣传以及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电子政务先进性意义必然性 前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所进行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事实上,电子政务已经迅速地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1] 1. 传统政务的特征: 传统政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业务流程复杂。审批环节众多,议事程序漫长。 (2)信息沟通不畅。组织内部是相对封闭的,组织成员的自主性与互动性不强,信息得不到有效流动和传输。 (3)提供服务的被动性。传统政府组织高度集权,层级制、金字塔式结构使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政府机构和职能为中心,政府在为公众服务方面处于被动的角色。 2. 电子政务的先进性 2.1 电子政务的特征

(完整版)政务内网管理办法(2)

发改委电子政务内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发改委电子政务内网管理,保障委电子政务系统正常、高效、安全运行,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市级有关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务内网即东营市内部办公网,主要满足市级机关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及决策需要,提供电子公文、协同办公、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等服务。 综合办公系统是政务内网最主要的应用系统,主要以接入东营市政务内网的有关单位为用户。电子政务其他应用系统按规定应接入政务内网。 第三条发改委电子政务内网与因特网实现完全的物理隔离。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委机关以及接入东营市电子政务内网的委属单位。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发改委办公室是电子政务内网的归口管理部 门,负责协调与沟通。 第六条发改委信息中心负责电子政务内网的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主要工作包括: (一)及时解决网络故障,保证网络畅通;

(二)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保障数据安全; (三)提供网络安全服务,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四)承担内外网数据转换(非发布的数据)和委属各单位电子政务内网计算机的维护管理工作; (五)负责其他业务系统接入电子政务内网的技术审查。 第七条信息中心负责外网门户网站的日常运行管理,承担网站需求分析、栏目和网页内容更新,及时将内外网信息转换发布。 第八条委属各单位接入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由各单位自行负责。 第九条委机关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公用平台(以下简称“公用平台” ),为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信息发布、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服务。 第十条各单项业务应用系统由相关业务部门组织开发和管理,应遵循公用平台制定的开发标准和规范。 第三章接入管理 第十一条建立接入电子政务内网审核登记制度。办公室负责接入的审核,批准后方可接入。 第十二条各科室、单位接入电子政务内网的计算机,必须与外网物理隔离,并安装防病毒软件和网页防篡改,应用防火墙。 第十三条各科室、单位可申请与委电子政务内网互联,接入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建成与因特网完全物理隔离的单位内部局域网;

《电子政务》形考含答案)

第一部分分章练习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D )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程 2、()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 D ) A三金工程 B网络技术的应用 C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 D政府上网工程3、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D ) A 20世纪80年代初 B 20世纪80年代中期 C 20世纪80年代末期 D 20世纪90年代 二、多选题: 1、电子政务的特点是:( ABCD ) A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B以政府数据为中心 C以业务应用为动力 D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2、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有:( ABCD ) A起步阶段 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 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D网上处理事务阶段 三、名词解释: 1、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其内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无缝集成,在政府机构精简、工作流程优化、政府资源整合、政府部门重组之后通过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食物按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为社会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和服务。 2、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老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 3、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基础设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时代的方式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它是一种政府服务体系。 四、简答题:

1、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有哪些? 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完成以前治理、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 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层次,见胡政府运作环节和程序,降低成本; ③可以扩大政府政策的影响; ④可以防止信息垄断,保证下级政府或组织跟好的执行上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 ⑤为人民提供便利,密切政府与公众的联系; ⑥可以减少企业行为的盲目性,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服务的窗口。 五、论述题: 试从国内外公共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P1-17发展状况:先简单大概一下:美国、日本、德国等以及中国的的情况。 意义: 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完成以前没法完成的工作; 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管理层,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 ③树立新的形象,扩大政府影响; ④防止信息垄断和黑箱操作; ⑤为人们提供便利服务。 第二章电子政务理论模型 一、单选题; 1、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B )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二、多选题: 3、电子政务的研究机构有:( ABCD ) A发达国家的政府研究机构和县官的非政府研究机构 B IT服务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 C各大学的电政务的研究机构 D庄助于电子政务业务的公司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doc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写作提纲 绪论: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和关系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而电子政务是将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之上,是实施政府改造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人点.因此,从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人手,提出构建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对于发展电子政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关系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而言的,它以一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取代了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价值观,从而成为与传统政府截然不同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 本论: 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 (一)以人为本 (二)依法行政 (三)注重服务 (四)政务公开 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 (一)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组织结构扁平化 (二)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三)电子政务能够有效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 (四)电子政务促进公务员管理理念的更新 结论:

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路 (一)转变传统行政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二)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三)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加强政府责任与监量机制 (四)建设以人为本的政府网站,积极消除数字鸿沟 (五)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法律制度 (六)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与公共服务理论研究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内容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电子政 务是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手段。有效推进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曲须厘清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明确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认清当前电子政务环境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转变传统行政观念,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建设以人为本的政府网站,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与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等方面入手,综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而电子政务是将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之上,是实施政府改造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人点.因此,从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人手,提出构建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对于发展电子政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关系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而言的,它以一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取代了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价值观,从而成为与传统政府截然不同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或者说,服务型政府是以表达和体现公众意志为根本,以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诚信守责为基本施政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为目的,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政府管理模式,服务型政府将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子政务是以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为公民、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服务为宗旨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电子政务的建设为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特质设备与技术支撑,它使政府由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成为必然。因此,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驱动力。在2008年7月召开的“数字长江万里行”武汉论坛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指出:“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了政府转型.这一转型反过来促进了电子政务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的重点发展。电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500字)

调查提纲 调查目的:促进**镇政府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政府形象。 调查对象:**镇政府 调查内容: 1.**镇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情况 2.**镇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经验 3.**镇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4.完善**镇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 调查方式:查阅资料、座谈、个别访谈 调查时间:2011年6月15日至2011年8月25日 调查过程记录 第一阶段:查阅、搜集相关的信息材料 第二阶段:对**镇电子政务建设进行深入了解 第三阶段:整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完成报告 关于**镇电子政务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镇电子政务建设的相关情况,笔者于2011年6月15日至2011年8月25日对**镇的电子政务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在这次调查中主要采用了“多看、多听、多问、多查以及多想”的方式,在此次调查过程中,得到了该镇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笔者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一、**镇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情况 所谓“电子政务”(e—governance),是指政府机构在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建成精简、高效、廉洁、公正和透明的政府运作模式。随着以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政府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必须进行改革。经过多年的发展, **镇政府上网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镇政府规划的2002年~2003年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中,投资规模在100万以下的项目占33%;投资预算在100万~1000万之间的项目占40%;投资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项目占27%,其中6%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在5000万以上。 (二)电子政务业务系统中,投资规模在100万以下的项目占21%;投资预算在100万~1000万之间的项目占43%;投资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项目占36%,其中11%的项目投资规模在5000万以上,内网建设项目中,投资规模在100万以下的项目占20%。 (三)投资规模在100万~1000万之间的项目占46%;投资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项目占34%,其中3%的项目投资规模在5000万以上;oa项目的投资规模多在500万以下,500万以上的项目比例仅为11%,其中投资规模在100万以下的项目占61%;投资规模在100万~1000万之间的项目占30%;而投资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项目占9% 二、**镇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着力加强政务信息网建设 **镇政府于2003年1月共投资约220万元完成该镇政务信息网建设并投入使用,比其他设乡镇提前了近一年,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在网络应用方面,在全省率先启用全省视频会议系统漳州子系统,率先利用政务网线路进行信息交换,率先建立并使用市级电子邮件系统。 (二)着力加强政府公众信息网建设 **镇政府公众信息网于2003年国庆开通。此信息网在在线应用和在线服务方面下大力气,开发了各种便民服务和应用系统,比如,重点项目在线管理系统、政府采购,办事指南、话费查询、交通违规查询、停电公告、办事表格下载等各种服务。

电子政务(春)作业答案

电子政务(春)作业答案

《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册 电子政务作业1 (1)电子政务——为推动和适应社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借助最新的万维网(INTERNET)技术在政府内部实现政务的迅速,高效,安全的运作,同时面向公众,企业提供方便,有效,迅速的服务。从本质上讲,电子政务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新的政务运作过程。这种新的运作过程完全不同于传统政府的运作过程,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与服务各个环节的全面应用。(2)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3)办公自动化——就是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4)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英文意思是Decision Support System,它是围绕着决策行动主体进行大支持管理人员进行非程序性决策的一种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以处

理非程序性决策为主;(2)是对管理人员的支持而不是代替;(3)系统本身要求具有灵活性,采用联机对话方式,以便利用人的经验和系统提供可供分析的信息来解决问题。目前的DSS一般由一个数据库、一个模型库以及复杂的软件系统构成。 (5)电子口岸——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又称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简称电子口岸,是指与进出境贸易管理关联的国务院12个有关部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以本部委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为基础建立的一个公共数据库,以期达到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管理核查,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的国家信息系统。 二、简答题 1、简述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和相互关系? 电子政务有四种基本模式: (1) G to G 模式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 又称作G2G,它是指: 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之间; 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2) G to E 模式 (Government to Employee )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基本都处在控制阶段的中期,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向集成阶段迈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也符合这一阶段的诺兰模型规律。主要表现如下: 电子政务总体规划不够明确和规范 实施电子政务,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总是先要做好总体规划。而我们的电子政务发展到今天,是一个逐步积累和完善的过程,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成长经历,由于管理和技术上的原因,各级政府没有办法在先做好充足的整体规划,然后再实施电子政务。各级政府和部门对电子政务网络结构、电子政务的“内涵”等方面的理解千差万别,这必然导致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协调难度加大,建成以后也难以有效的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效益的发挥。 管理体制协调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跨部门、跨地区、中央和地方间的协调,主要依赖国家领导小组开会协调以及相关单位主要领导间的协调。在一些先进国家,往往在最高决策层之下,设立常设的协调机制,如美国的首席信息官(CIO)委员会,加拿大的首席信息官办公室(CIOB)等制度,而我国于2008年成立的工业信息化部,机构设置层级过低,其职能注重产业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很难担当协调其他职能部门的重任。 电子政务建设统筹严重不足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电子政务作为我国信息化投资的热点,中央和地方投入巨大。2011年,思林博德市场咨询(Springboard Research)在报告“中国政府相关客户的IT购买行为研究”中预测中国政府相关客户(包括政府部门、医疗保障、教育部门等)在IT投入上超过428 亿美元,这占中国大陆总体IT支出的43.7%。 但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统筹严重不足,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等机制,电子政务项目不能得到全方位的审查、监督、评价以及对技术需求的深入有效审查,导致电子政务重建设,轻服务,超前购买贵重设备、软硬件设备更新不断,追求建设独立体系不愿集中共享等现象存在,造成巨大浪费。 电子政务对内办公效率有所提高,对外公共服务仍旧薄弱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电子政务”被提高到作为加快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种重要途径的高度。但是,就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情况来看,主要还是以“提高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组织内部信息沟通”等对内办公为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不足。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 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对于电子政务内网,政务专网、专线、VPN是构建电子政务网络的基础设施。安全政务网络平台是依托专网、专线、VPN设备将各接入单位安全互联起来的电子政务内网;安全支撑平台为电子政务内网信息系统提供安全互联、接入控制、统一身份认证、授权管理、恶意代码防范、入侵检测、安全审计、桌面安全防护等安全支撑;电子政务专网应用既是安全保障平台的保护对象,又是电子政务内网实施电子政务的主体,它主要内部共享信息、内部受控信息等,这两类信息运行于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和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之上;电子政务管理制度体系是电子政务长期有效运行的保证。 电子政务内网系统构成 1)政务内网网络平台: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是依托电子政务专网、专线、VPN构造的电子政务内网网络。 2)电子政务内网应用:在安全支撑平台的作用下,基于安全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平台,可以打造安全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安全政务信息共享平台。 3)安全支撑平台:安全支撑平台由安全系统组成,是电子政务内网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 电子政务内网系统拓扑图 三级政务内网建议拓扑图 电子政务内网按照等保标准要求,进行安全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大致可以分别网络基础架构区、安全管理区、数据处理区、边界防御区、办公区、会议区等安全子区域,在实际的网络设计中,可以根据相关标准,按照实际需要进一步细分,如上图所示。

划分安全域的目标是针对不同的安全域采用不同的安全防护策略,既保证信息的安全访问,又兼顾信息的开放性。按照应用系统等级、数据流相似程度、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可共用程度、安全需求相似程度,并且从方便实施的角度,将整个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分为不同的安全子域区,便于由小到大、由简到繁进行网络设计。安全域的划分有利于对电子政务系统实施分区安全防护,即分域防控。 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是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由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安全技术构成。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依托电子政务配套的安全设备,通过分级安全服务和分域安全管理,实现等级保护中要求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从而保证整个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最终形成安全开放统一、分级分域防护的安全体系。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结构下图: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系统结构 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配置 1、双归属:两台通过VRRP协议连接,互为冗余,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2、认证及地址管理系统-DCBI:DCBI可以完成基于主机的统一身份认证和全局地址管理功能。 1)基于主机的统一身份认证。终端系统通过安装认证客户端,在连接到内网之前,首先需要通过DCBI的身份认证,方能打开交换机端口,使用网络资源。 2)全局地址管理。 ·根据政务网地址规模灵活划分地址池

如何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管理创新

如何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管理创新 推行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自觉适应信息通信技术变革, 实现行政管理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提供了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的工具, 而且开辟了政府部门与社会互动的新渠道, 使电子政务成为行政管理创新不可缺失的推动力。 从表象看, 由于电子政务介入了行政管理创新的过程, 似乎可以认定电子政务就是行政管理创新的组成部分, 但是, 从本质看, 由于政府管理创新是持续不断的组织变革和完善的过程, 单纯地将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履行政府职能, 并不能深刻地阐述电子政务的实质, 却可能导致电子政务仅停留在技术层面, 而无法融合到履行政府职能的全过程。 相反, 适应政府创新行政管理模式、转变行政理念的内在要求以及整个社会对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特别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电子政务应该建立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上,不断实现与行政管理创新的互动。 一、技术与政府组织的互动:从行政效率走向行政效能 1993年, 克林顿政府建立了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Committee, 简称NPR), 提出应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克服美国政府在管理和提供服务方面所存在的弊端, 构建电子政府。1994 年12月, 美国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强调利用信息技术

协助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 建立以公民为导向的电子政务, 以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易用的政府服务, 提供更多取得政府服务的机会和渠道。这标志着电子政务正式在美国出现。分析美国电子政务的起源, 它受到两方面力量的驱动。 一方面, 信息通信技术革命从单纯的技术革命演变成为一场社会革命, 政府必然要作出回应。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企业家所驾驭和引导的技术革命一浪高过一浪,收获了互联网的商业化所带来的商业红利, 电子商务风行一时, 模式创新此起彼伏, 并对政府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互联网泡沫在世纪之交一度破灭, 但是, 资本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并没有阻碍技术革命的步伐, 相反,使得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向理性回归的迹象。信息通信技术与日常经济社会生活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信息通信技术作为一种通用目的的技术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和使能性技术 (enabling technologies)已经成为提高经济社会效率和效能的重要工具。 另一方面, 美国政府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持续地推进政府改革, 将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引入政府管理, 不断放松管制, 重新评估政府绩效, 以期平衡预算, 扩展市场的运作范围;同时, 将部分政府职能民营化, 通过公共服务竞标外包、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等方式, 强调政府向市场和企业学习, 形成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所以, 在信息通信技术革命的背景下, 当企业家创新和发展了新的商务模式后, 政府很快就适应了技术革命所触发的经济社会演变的趋向, 并形成了实施电子政务的明确理念。

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 一、说明 (一)本文件是编制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以下可简称“项目建议书”)的指导性文件。 (二)编制项目建议书,旨在结合国家和本部门电子政务现状和实际需求,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确定项目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并提出项目建设内容、方案框架、组织实施方式、投融资方案和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初步设想。 (三)项目建设单位主要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规划,并参考项目需求分析报告、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专家对需求分析报告提出的评议意见,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本着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 (四)项目建议书需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准,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 二、格式和提纲 项目建议书应参考如下格式和提纲进行编制: (一)封面格式: ××××(项目全称)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 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 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二)扉页格式: 编制单位:××××(盖章) 编制单位负责人:×××(签章) 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 (职称) 主要编制人员:×××(职称)

参加编制单位:×××××(盖章) (三)项目建议书编制提纲: 第一章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和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4、项目概况 5、主要结论和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2、现有信息系统装备和信息化应用状况 3、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4、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第四章需求分析 1、与政务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务目标分析 2、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3、信息量分析与预测 4、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1、建设原则和策略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总体设计方案 第六章本期项目建设方案 1、建设目标与主要建设内容 2、标准规范建设 3、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

电子政务[07817]行政管理(压缩版)

1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中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的过程。 2信息化的三个互相联系的主要方面:(1)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及其产业化;(2)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产业(包括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广泛应用。 3信息具有5个显著特征:普遍性、无限性、永恒性、转移性、共享性。 4信息产业:是指那些从事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产业,其产品硬件和软件产品。 5信息产业的构成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信息生产加工、信息服务、信息软件研制开发四部分。 6未来的Internet将向三方面发展:商业化、保密性和宽带传输。 7互联网产业是信息全球化最根本的基础,国家公用经济信息网即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8电子政务:是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9电子政务的目的:是以网路技术为基础手段面向政府机构的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的优化和扩展,将信息技术在政府机构的应用从简单的取代手工劳动提高到工作方式优化的新层次。 10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合网路化办公;(2)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共享双向信息和实时通信;(3)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 11电子政务系统:是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技术标准的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他政府机构、企业以及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 12电子政务的实质:(1)电子政务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全面应用;(2)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观念;(3)电子政务是一给动态的过程。 13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包括本机关内部,也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 14电子政务的内容:(1)政府的信息服务(2)政府的电子贸易(3)电子化政府(4)政府部门重构(5)群众参政议政。15电子政务系统的层次模型(4个层次) (1)应用层:税务采购、工商注册、统计和信息服务等。(2)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换层:xML(可扩展标记语言)、信息共享与交换标准; (3)数据资源层:地理信息、人员管理、企业信息、经济信息政策法规等。 (4)网络层: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网络互联。 16政府机关应当从应用,服务以网络道等三个层面,进行电子政务基本架构的规划。 17电子政府:是通过在网上建立政府网站而构建的虚拟政府,其实质是把工业化模型的政府通过互联网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 数字经济适应社会运行的根本转变。 18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变革的影响:(1)各级政府部门拥 有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2)公众、企业和社会对获取政 府有关政策法规、统计信息、社会保障信息等的快捷和透 明程度的要求日益提高,对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服务水 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政府部门的监督需求也日益强 化;(3)电子政务的建立和发展,为政府管理科学化和现 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将在政府职能的转变,政 府开支的节约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在当今中国,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仍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恐怕任何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都没有行政效率的提高的 作用大。 20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离不开对经济信息的收集、分析、整 理和预测。 21网络将成为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1)政府借 助网络能够及时全面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宏观调控 提供科学依据;(2)网络将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 工具之一,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的经济,二竞争有时是盲目 的和无序的。 22我国政务信息化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桌 面文字处理工具为典型的个人办公工具软件应用阶段,计 算机应用提高了个人工作效率;(2)基于关系型数据库技 术,以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为特征的应用阶段;(3) 基于符合Internet/Intranet技术标准的平台应用阶段。 23OA办公自动化: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 技术和通信技术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的 提高办公效率。 24办公自动化的发展阶段(4个阶段):(1)一单项业务处 理为中心;(2)以数据处理为中心;(3)以工作流为中心; (4)以知识管理为核心。 25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分5个阶段:系统需求分析、系 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系统评价。 26电子政务系统应用与传统OA系统应用的不同之处主要在 于:(1)应用定位不同,(2)系统用户范围不同。 27电子政务系统:是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范围和功能方 面的延伸,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从内部网延伸到 政府机构间交换网(Intranet)仍至互联网(Internet) 即电子政务系统是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 第五章电子政府技术基础知识 28 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网络,中国权 威机构把它译作“国际互联网络”,“特网”。“网际网”或 信息高速公路,它是将不同地区而且规模大小不一的网络 互相连接而成。 29Internetd的作用:(1)信息的获取与发布;(2)电子邮 件(3)网上交际(4)电子商务(5)网络电话(6)Internet 的其他应用。 30Internet的常用名词:(1)DNS域名管理系统(2) Intranet(3)BBS电子公告栏(4)浏览器(5)Web节点(6) IP电话 31域名:是联系到网络上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在 数据传输时用来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 32顶级域名有三类:国际顶级域名int、国家和地区、通 用顶级域名 33 网络分层(互联网分层模型:(1)物理层(2)网络接 口层(3)互联网层(4)传输层(5)应用层 34 Web应用程序的主要组成部分:(1)文档格式标准(2) Web浏览器(3)Web服务器(4)应用层协议HTTP 35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的作用原理: (1)连接: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 (2)请求:Web浏览器通过socket向Web服务器提交请求; (3)应答:Web浏览器提交请求后通过HTTP协议传送给Web 服务器; 36 FTP文件传输协议支持的数据类型有4种:7位编码 ASCII、8位编码EBCDIC、二进制位串流MAGE和字节Byte 37 FTP文件传输协议支持的文件传输方式有:流式传输、 分块传输和压缩式数据传输 38 TCO/IP的3个主要特性:功能丰富、开放性和普遍性。 39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是组织多媒体文档的重要语言, 它不仅被用来编写Web网页,而且也越来越多的被用来制 作光盘上的多媒体节目。 40超文本连接:通常简称为超链接或连接,是指文档中的 文素或者图像与另一个文档,文档的一部分或者一幅图像 连接在一起。 第六章政府上网 41政府上网:是指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利用 Internet/Intranet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互联网上建立正式 站点,推动政府办公自动化与政府网上便民服务,在网上 实现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的管理和服 务职能。 42政府上网工程:是指1999年内中国电信,国家经贸委信 息中心联合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 民检察院和国务院各组成部委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发 起,在统一规划协调下,组织各地各级政府的信息部门, 电信部门和科研机构,IT企业等力量,旨在安全有序,高 效经济地推动政府上网的跨世纪工程。 42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原则: (1)认真统筹规划,避免重复投资; (2)加强政府网站的管理,探索政府上网良性发展的运行机 制; (3)政府管理体制要适应网络化。 43 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必要性和意义:(1)政府上网工程 是顺应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要求;(2)政府部门承担着 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政府上网可以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 (3)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4)促进政府部门同社会各界 的沟通,符合各国政府公开施政的发展趋势;(5)政府上 网工程“将极大地带动国内信息产业市场形成新的需求。 44 政府上网工程实施所取的进展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 政府网站的数量迅速增长;(2)政府部门信息化进程快速, 有序推进;(3)高度重视信息和网络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