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的定义、内容及作用

电子政务

一、电子政务的定义、内容及作用

(一)什么是电子政务?

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

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

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

理和服务。

这个定义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

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否则谈电子政务都是空谈。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

与政权有关的公开事务,除了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

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第三,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

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㈡电子政务包涵的内容

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国家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㈠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包

括以下内容:

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

2、电子公文系统。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政府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送有关的政府公文,如报告、请示、批复、公告、通知、通报等等。

3、电子司法档案。在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司法信息,如公安机关的刑事犯罪记录,审判机关的审判案例,检察机关的检察案例等。通过共享信息改善司法工作效率和提高司法人

员综合能力。(分析、判断)

4、电子财务管理系统。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便于领导和部门及时掌握和监控财政状况。

5、电子办公系统。通过电子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许多事务性的工作。

6、电子培训系统。对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网络教育课程,员工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注册参加培训课程、接受培训、参加考试等。

7、业绩评价系统。按照设定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对政府个部门业绩进行科学地测量和评估。

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

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

1、电子采购与招标。通过网络公布政府采购与招标信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必要的帮助,向他们提供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和程序。

2、电子税务。企业通过政府税务网络系统,在家里或企业办公室就能完成税务登记、税务申报、税款划拨、查询税收公报、了解税收政策等业务。

3、电子证照办理。企业通过因特网申请办理各种证件和执照,缩短办证周期,减轻企业负

担。如企业营业执照的申请、受理、审核、发放、年检、登记项目变更、核销,土地和房

产证等证件、执照和审批事项的办理。

4、信息咨询服务。政府将拥有的各种数据库信息对企业开放,为企业所使用。如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数据库、国际贸易统计资料等信息。

5、中小企业电子政务。政府利用宏观管理优势和集合优势,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各种帮助。如为中小企业提供统一政府网站入口,帮助中小企业同电子商务供

应商争取有利的电子商务应用解决方案等。

㈢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

1、教育培训服务。政府建立全国性的教育平台,并资助所有的学校和图书馆接入互联网和政府教育平台,政府出资购买教育资源后对学校和公众提供。

2、就业服务。通过电话、互联网或其他媒体公民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如开设网上人才市场或劳务市场,提供与就业有关的工作职位缺口数据库和求职数据库信息,为求职者提供网上就业培训,就业形势分析,指导就业方向。

3、电子医疗服务。政府通过政府网站提供医疗保险政策信息、医药信息、执业医生信息,为公民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如可通过网上查询当地医院的级别和执业医生的资格情况,

选择合适的医生和医院。

4、社会保险网络服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覆盖地区甚至国家的社会保险网络,使公民通过网络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账号的情况。

5、公民信息服务。公民通过电子网络查看政府法律法规,政府通过网络提供被选举人背景资料,促进公民对被选举人的了解;提供在线评论和意见反馈了解公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改进政府的工作。

6、交通管理服务。通过建立电子交通网站提供对交通工具和司机的管理与服务。

7、公民电子税务。公民通过报税系统申报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个人税务。

8、电子证件服务。居民通过网络办理结婚证、离婚证、出生证、死亡证明等有关证书。

㈢发展电子政务的作用

1、发展电子政务,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大大降低行政成本效率,有利于降低行政管理成本。而发展电子政务,电子网络政府的建立,以及在政府管理中通过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以

及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以把一定区域、乃至全国的行政机关连接在一起,使信息、知识、人力以及创新的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观念等各种资源,真正实现共享,

提高包括信息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利用的效率。

电子网络政府的建立,还可以大大降低政府的行政管理成本。传统政务,遵循政务边际成

本递增法则。即社会化任务越重,管理范围越大,相应的管理成本越高。而电子政务,遵

循的是政务边际成本递减法则。即社会化任务越重,管理范围越大,相对的管理成本越低。在电子网络政府下,由于行政系统内部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大量以往必须由行

政人员手工作业的工作,可以在一种全新的网络状态下进行,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行政管

理成本。如虚拟办公、无纸办公的出现,以及政府部门之间跨部门、跨地区的电子交换作业、公务活动的连线办公、电子邮递、办公自动化、公文电子化处理等,都可以大大减少

行政人员的办公费用和公文处理的费用,克服以往长期困扰我们的“文山会海”、“公文旅行”现象。

另外,通过政府网上采购,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同时,随着政府管理技

术手段的变化,还可以避免大量有形资源如组织机构、会议设施等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减

少行政系统的中间层次和管理人员,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

2、发展电子政务,可以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发展电子政务,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看,主要在三个方面对政府公共服务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向社会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比如政府的政策导向服务,信

息咨询服务、信访服务、管理服务等。其次,可以提高政府提供服务的效率,克服官僚主

义弊端。再次,还可以保证公共服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从接受服务的对象看,发展电子政务,为他们获取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提供了更加便利的

条件。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下,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政府提供的公共管理常常处于一种

被动的状态。比如:要办理一件事,要跑很多路,进很多政府部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不一定能办成。而发展电子政务,一方面,可以把政府承担的各类公共服务的内容、程序、办事的方法等通过网络向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单位、个人予以公布,使广大群众做到

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提供“一站到底式”和24小时的服务,这就使过去必须要到多个部门办理的事,在政府提供的网络窗口得到办理,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使企事业单位、个人能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起步较晚,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家庭

的应用相对滞后,但目前发展势头很猛,整体上看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从推动我国政府信息化和发展电子政务的方针和政策看,国家制定的一些政策已发挥了重

要指导作用。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可分为初期的缓慢发展和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初期发展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80年末,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二是1993年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

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但这都只是电子政务的发展雏形,是电子政

务的初级阶段。

最近几年,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制定了全国政府系统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5年规划,对我国政府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按照这个发展规划,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的方针、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总体目标。根据我国的国情,大体用3—5年建设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框架的政府系统的政务信息化枢纽框架。这三网一库是指: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国务院办公

厅与各地区、各部门连接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以因特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系

统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

第二,指导原则。按照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我国推动政府信息化的指导原则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安全保密”。所谓“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是指以需求作为动力,以应用推动政府信息化的发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中要善于捕捉和发掘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领导科学决策

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发工作,并通过系统应用的成果不断推进

系统建设的深入开展。所谓“统一规划,协同发展”,是指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在国务院的统一规划指导下,由各部门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协同建设,共同发展,以便是这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益。所谓“资源共享,安全保密”,是指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系统建设的要求,从电子政务的全局处罚,

打破条块分割,主动提供相关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要严格遵照国家的有关安全保

密的法规,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第三,主要任务。按照国务院制定的5年发展规划,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任务主要集中在

以下7个领域:一是大力推进政府业务的应用建设。具体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应用系统建

设、公文、信息无纸化传输系统、多媒体应用系统以及办公决策服务系统。二是加强政府办公业务网和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建设。三是筹建办公业务资源网及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网站。四是建立和完善共享信息资源库。五是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工作。六是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七是抓好与系统建设和应用相关的法规工作。

第四,保障措施。为了有效推动政务信息化,国务院还就有关的保障措施作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规定。这些规定主要包括: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加强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建设经费的落实等。

应当指出,国家制定的上述发展电子政务的相关政策,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正是在上述政策导向下,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以“金”字头为代表的各项工程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金桥工程是直接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服务,通过建设政府的专用基础通讯网,实现政府之间的相互连接。现已实现400多个城市,与几十个部委互联网的专用网。金关工程,已实现了银行、外汇管理机构以及海关的计算机联网,在关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卡工程和金税工程,现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二是政府上网工程初具规模。到2001年底,全国已注册的政府域名达6000多个,全国县级以上政府都设有站点,有的还开始提供在线服务。

三是一些地区、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发展较快的地区和部门有:广东、上海、北京、天津、青岛以及国务院一些与金字号有关的部委。比如:深圳率先在全国建成了深圳信息网。该网络充分利用邮电通讯网、有线电视网、无线数据网、卫星网四大通讯网络,构筑起全市政府部门统一的公共通讯网络平台,成为涵盖6个区88个局委办,汇集几十个各类数据库的面向21世纪的动态信息资源交汇体系。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已取得重要进展,但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点、信息化基础薄弱,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等原因,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㈠从主观方面看,主要有四个问题:

一是政府公务员的观念有待提高。因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必然对传统行政权力的行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透明度要高、要更加规范等,这势必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督作用。正是这一点,也容易引起少数公务员的抵触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说,更新观念,主动接受电子政务这一新的管理手段,将是对公务员的权利观、利益观的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是传统政府运作机制的障碍。目前我国的政府管理运作体制及机制,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个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审批过多、过滥,办事没有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透明度低,暗箱操作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会成为推动政府信息化的重要障碍。换句话说,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电子政务的推进才真正具有意义。

三是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推动政府信息化的电子政务,关键要搞好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这是国外发展电子政务的一条普遍经验。我国虽然在这方面作出过一些具体规定,但至今还没有制定出政府信息化的中长期总体规划,特别是有关统一的技术标准方面,几乎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如果继续让这种各搞一套的局面发展下去,将来政府间、部门间的兼容性、互动性,信息资源难以共享,这就造成巨大的浪费。同时,由于我国的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现象严重,还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如基础网络等。因此,

如何在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下,整合现有资源,防止重复建设和各自为战,成为发展电子政

务的关键。

四是公务员的信息知识和运用信息工具的水平较低,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近年

来我国在加强公务员的知识培训、提高公务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

效的工作,包括公务员的计算机知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不能适

应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从公务员的文化层次来看,国务院近1.7万名公务员中65%以上

的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但在地方政府,近500万公务员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只占10%。即使一些学历较高的公务员,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技能仍较欠缺。据国家行政学院的

一项调查,大约有20%的公务员对计算机操作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这说明在发展电子政

务的过程中,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㈡从客观方面来说,主要是六个问题

一是政府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电子政务结构的复杂性。因为未来的电子政务,要实现

的是“一站式”的办理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在线服务”,这就需要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进行交互式办公和处理大量为公众服务的事项;而每一个部门的管理业务本身也是一个相

对独立的系统,业务差别很大,要使这些不同业务部门的政府机构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做

到“一线式服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实施中,只有高度重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稳步推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是电子政务的发展不平衡,出现了明显的“数字鸿沟”。电子政务的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在地区的不平衡、行业的不平衡和城乡的不平衡,而且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从地区发

展的情况看,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比较迅速,已经出现了良性发展态势,北京、上海

和深圳等地区由于具有先天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基本上过渡到电子政务的成熟发展

阶段,并且已经开始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迅速获得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而西部绝大

多数地区网络技术普及有限,资金、人才的短缺制约了发展,致使电子政务几乎停滞不前。从行业发展来看,一些行业部门例如“金”字头的工程出于管理的需要,在国家的重点扶

持下基本上实现了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要求,而相对信息化要求不高的一些政府部门,

由于意识、资金等问题对电子政务发展热情不足。另外,从我国上网人口的统计调查来看,截至2002年12月,我国互联网用户共有4370万户,仅占总户数的10.4%,远远低于上网

率最高的美国(51%),而且主要网民集中在城市,而农村上网的人数较少,电子政务的覆

盖面有限。这样,就使电子政务只能为少数人服务,使社会的强势团体更强,弱势团体更弱,更强化了社会的不均。

三是我国电子政务从倡导到推动的过程基本上是从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带动式发展,而地方

政府往往出于资金技术投入等方面的顾虑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在自行探索式

的发展过程中又没有完整成熟的发展规划。在这种一方面没有激励保障和利益驱动,另一

方面又缺乏配套发展的宏观指导和具体规划的局面下,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地方和部门

电子政务发展的盲目性和短期化效应。

四是电子政务的初期发展过分依赖硬件投入,对电子政务的物质层面强调过多,造成大量

的资金和设备的浪费。同时,由于投入的成本过高而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回报不明显,周期过长,这种“高门槛性”造成许多政府机构对发展电子政务望而却步。

五是电子政务发展的起点低,技术水平相对滞后,根本无法满足电子政务的信息化要求。

许多政府部门的网络设施基本上处于空白状况,即使已经实现政府上网的部门也有许多仅

仅是利用一台服务器提供简单的网页发布,起到的只是一些装点门面的“形象宣传”作用,不少政府网站除了领导人名单、部门的通讯地址和电话之外没有其他内容,甚至连起码的

信息服务功能也不具备,根本无法涉及到政府电子化、网络化服务与管理。

六是信息安全成为当前政府信息化中的关键问题。与电子商务相比,电子政务对信息的安

全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信息美国9●11事件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目前我国

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整体研发能力还有待提高,而政府的信息安全技术又必须又我们自主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只有自主地研制出保障

信息安全的产品,掌握这方面的世界先进技术,才能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四、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策略

根据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针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许

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眼:

第一,要尽快制定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相关技术标准。这是所有问题的基础。如果各自为战的局面得不到有效的改变,后果是难以想像的。在制定电子政务整体发展规

划和技术标准时,不仅要有相关部门的领导、IT专家参与,还要吸收行政管理专家参与,

这样才能使电子政务规划更具有权威性。

目前在电子政务的建设方面尤其应注意和克服的是不要认为设备越先进越好,以至于盲目

地追求硬件设备的档次。实际上,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强调技术标准的统一性以及在一定的整体规划下进行,绝不意味着要简单地追求硬

件设施的先进性,而是强调未来的可连接性和整体布局、应用的合理性,否则就可能使电

子政务的发展偏离了方向,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浪费。因此,中国目前发展电子政务应本着“有用、适用和好用”的原则。也就是说,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要按照“有用”的原则发

展电子政务,不必去追求设施的高档次;在中部,可以按照“适用”的原则推动电子政务

的发展;在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以按照“好用”的原则提高电子政务的水平,有些

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配置的高一些。

第二,要注重电子政务发展的体制条件。所谓电子政务的体制性条件,是指我们在推进电

子政务的过程中,切不可将现有的政府管理、运作的框架简单地搬到网络上,或者按照传

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将电子手段加入其中。而是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对现行的政府管理

职能、组织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从而为电子政务的推进创造好的体制条件。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关键要解决职能的科学配置、组织机构的整合以及行政流程的重组这三个问题。

从政府职能的科学配置来看,核心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和发展电子政务的要求,以及我国加

入WTO面临的客观环境,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首先,要树立“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职能意识。其次,在行政体系内部,要合理界定和划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加强管理与服务的有效性。

再次,在重新界定政府职能中,要把政府职能的转变放在关键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说,上

述三个问题解决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

重视。

从政府组织机构的整合来看,关键要按照发展电子政务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通过

组织整合,使政府机构的运行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的需要。

从行政流程的重组来看,要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传统行政流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简单、透明和高效”客观要求。在这方面关键要解

决以下四个问题: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政府部门工作规范;其次,对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

进行深化改革;再次,要制定有关政务公开的具体实施办法,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最后,要认真清理收费项目,改革收费管理制度。只有在上述四个领域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行政流程的改革才有可能真正地深入下去。

第三,要划分重点,循序渐进地发展

实施电子政务的主要目的使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逐步改造传统的业务流程和行政方式。利

用信息技术加快业务流程的电子化主要包括:核心政务信息的电子化、政务信息发布和信息传递的电子化以及信息互动的公众服务电子化。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应该是从内到外,由简到繁两个方面互动、监禁式的发展过程。首先,要以提高办公效率,节约办公经费为主要目的,逐渐实现政府内部公文电子化和文件的网络传递,推进“无纸化办公”。重视开发和完善政府机构内部的局域网资源,加快政府内部信息的整理、录入,信息加工和更新力度,构建政府信息骨干网络基础,保证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然后,采用灵活的信息开发机制和策略由内到外辐射式发展,进而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在内网成熟的基础上与公众信息网进行内外的信息沟通和信息共享,实现政府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联互通。

另外,实现政务信息化是分阶段逐步完善的过程。首先是实现政府的上网,构建政府网站,利用政府的网站实现单项互动,通过文字和图片等静态的信息资料进行政策、法规宣传、机构介绍以及办事指南等信息发布,提供公文、报表的网上资料下载、信息互动和网络沟通,加强对政府的信息回应监督,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最后进一步推广其他复杂的诸如信息查询、网络调查、电子采购、电子审批、电子征税以及电子商务等公共性的业务,实现网络的电子政务处理和公众服务。

第四,健全信息立法,建立政务安全保障体系

政务信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根本利益,比其他的信息更具有敏感性,随着电子政务的普及和扩大,政府信息暴露和泄密的机会就会增加,政府的网络安全隐患也直线上升。政务信息安全首先体现在内部需求。在政府内部一旦出现熟知电子政务系统结构、运行方式和重要密码的内部工作人员蓄意破坏,就有可能造成政府部门运行的大混乱,这种恶意事件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而且内部的安全威胁也不仅仅局限于破坏政府网络系统,还有可能利用政府内部信息联网的功能直接进入政府的核心部门越权处理公文、窃取国家机密等恶性事件。另外,来自政府网站外部的安全威胁也同样不可忽视。网络访问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容易造成许多具有专业技术的不法之徒肆意攻击政府网站,制造网络病毒或者破坏政府的网络设施。

因此,对政府部门的数据安全和保密、信息筛选制度、信息认证等方面制定专门的法律和行政规章将对政府信息化发展起着重要的规章和保障作用。政府部门的信息安全法规,首先应该包括信息发布的法律规范,具体什么样的政府信息可以在网上发布共享,什么样的信息不能在网上发布只能由政府部门内部共享,什么样的信息属于政府核心机密只能限制共享,对信息划分采用不同的密级和保密认证。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监管法规体系。对破坏信息安全的事故和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对信息安全进行预防警示,同时也保证对信息安全的事故认定和责任追偿。此外,还要建立信息采集和关系协调的程序性法律规范,保障政府信息的职能分工、采集、整理等实施细则和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明确提供和获取政务信息的责任和义务关系。

奥鹏离线作业 电子政务答案(最佳)

离线作业考核 《电子政务》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共25分) 1. 电子政务的特点是什么? 答:电子政务是一场划时代的变革,特点表现在: 1. 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 2. 进一步发扬民主,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 3.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优化信息资源配置; 4. 降低管理和服务成本; 5. 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 6. 平台一体化。 2. 什么是企业系统规划? 答:它从企业目标入手,逐步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结构,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着重帮助企业做出信息系统的规划,来满足其近期和长期的信息需求。 3. 政府信息资源的特性是什么? 答:政府信息资源是指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对政府活动有直接影响的信息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1)精确性和完整性:信息的精确和完整是政府部门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电子政务信息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应以不影响制定正确管理决策为尺度。 (2)经济性和共享性:信息的经济性主要强调信息的收集、管理成本与其实现的价值相比要低;信息的共享性指信息能够为多种政务应用服务,为政府部门和广大公众所共享。信息的共享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经济性的实现;信息的经济性是信息共享程度评价的一种尺度。 (3)无冗余和可靠性:无冗余是指电子政务中信息的详细复杂程度要适宜,无重复建设。信息的可靠性是政府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政府是决策、管理和服务的部门,非常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很难想象,如果政府根据不可靠的信息进行决策,将会给国家、社会、企业、公民带来什么样的灾难。信息的可靠性取决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方法。因此,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信息收集方法的正确是保证信息可靠性的基础。 (4)相关性和时效性:电子政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所收集、存储的信息应与本部门工作范围有关,提供给决策者的数据应与决策事件有关。时效性是指收集和提供的信息必须注意与时间的对应。存储信息时一定要加上时间标签,因为信息具有时效性,过了一定的时间,也许信息就会失去作用,变得毫无意义。 (5)安全性和可用性: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性是指信息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信息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与传统政府管理的理念不同有四方面: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包括:民主理念、法制理念、公平理念、科学理念、责任理念、服务理念、效能理念、系统理念、创新理念、安全理念、文化理念、形象理念。 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 (1)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活动产生制约作用,行政管理活动的结果对行政环境又起反作用。 行政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办公设施、工具等)和软件环境(思想观念、制度方法) (2)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硬件环境的挑战: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网上在线互动式交流;政府网上采购与招标、网上征税、网上信息发布、网上福利支付、网上民意调查等。 (3)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软件环境的挑战:思想观念的变革;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经营方式、政治行为方式的变化。 ①政府角度--网络上不存在完全被动的受众,政府视公众为平等的主体;公众真正关注政府,“官”与“民”网络上平等。

②公民角度--公民原来政治生活中的狭隘被动者、顺从者向主动的参与者转变。 2、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1)行政职能是政府的职责和作用。 不同时代的政府,其行政职能有很大的区别。 (2)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①行政职能效率的挑战:网络信息平台提供了政府和公众之间双向信息互动的便利,政府通过网络及时传达出台的政策、法规和执行公务的情况;另一方面,政府通过门户网站搜集大量来自社会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政府思考、判断、决策重大问题,加快政府内部信息增容、流转、协调、共享,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 ②政务公开的挑战:互联网为政府机构公开政务处理的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以及依法行政提供了方便、有效、快捷的途径。同时,提高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及政府行政的决策中。 ③行政经费的挑战: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供了电子化政府采购,网上招标、网上结算,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大大节省,有助实现“廉价政府” 3、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 (1)电子政务是对传统行政组织结构的否定。 (2)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之一: 传统行政组织中金字塔式的权利结构将被扁平式的权力结构所取代。

论电子政务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意义

浅论电子政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作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模式,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国家治理结构转型、推进国家治理方式升级、推动国家治理环境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电子政务的信息整合、信息公开、信息多元供给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仍存在系统设计缺位、整合统筹不足、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难以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需要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加快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政府服务供给渠道、加快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加强安全评估与管理,提升电子政务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最近年来,电子政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智慧城市,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专业化的政府服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中央与地方的工商、民政、国税和地税等部门纷纷推出各种网上办公业务。开办了网上专项审批、网上注册与年检、经营性网站备案核准、域名备案登记等业务。

(三)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安全性也不断提高。电子政务的特殊性为民族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和难得的机遇。目前,国内主要IT企业都纷纷推出各自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与各级政府和部门合作,积极地推进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 二、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 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促进政府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牛鼻子”。由于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和应用者,因此电子政务也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中心环节,发展电子政务可有力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二)电子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助推器”。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有两项:一是推行政令,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偏重第一项职能,而忽视了第二项职能,使服务变成了口号。发展电子政务,可有效地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更好地为百姓群众服务。 (三)电子政务是传递政令的“千里马”。长期以来,政府政令的传递速度慢,现实情况和问题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馈回来,应变能力较差。电子政务可通过网络传递,提高政令推行的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

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的定义、内容及作用 电子政务 一、电子政务的定义、内容及作用 (一)什么是电子政务? 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 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 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 理和服务。 这个定义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 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否则谈电子政务都是空谈。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 与政权有关的公开事务,除了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 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第三,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 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㈡电子政务包涵的内容 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国家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㈠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包 括以下内容: 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 2、电子公文系统。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政府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送有关的政府公文,如报告、请示、批复、公告、通知、通报等等。 3、电子司法档案。在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司法信息,如公安机关的刑事犯罪记录,审判机关的审判案例,检察机关的检察案例等。通过共享信息改善司法工作效率和提高司法人 员综合能力。(分析、判断) 4、电子财务管理系统。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便于领导和部门及时掌握和监控财政状况。 5、电子办公系统。通过电子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许多事务性的工作。 6、电子培训系统。对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网络教育课程,员工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注册参加培训课程、接受培训、参加考试等。 7、业绩评价系统。按照设定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对政府个部门业绩进行科学地测量和评估。 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 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 1、电子采购与招标。通过网络公布政府采购与招标信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必要的帮助,向他们提供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和程序。 2、电子税务。企业通过政府税务网络系统,在家里或企业办公室就能完成税务登记、税务申报、税款划拨、查询税收公报、了解税收政策等业务。 3、电子证照办理。企业通过因特网申请办理各种证件和执照,缩短办证周期,减轻企业负

电子政务作业

《电子政务》作业 平时作业即为学生获得该课程的平时成绩的考核形式,占期末总成绩的30%。本课程共布置4次平时作业,学生可自行选择3次提交。作业须手写,并按要求交到学习中心。 作业1: 1. 名词解释:信息通信技术 答:GSM、CDMA、WiMax、WLAN、VoLAN、VoIp、无线AP、VPN、PCM、OFDM、MIMO 2. 名词解释:通用目的技术 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由Bresnahna和 Trajtenberg 提出。目前对于通用目的技术的概念,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而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影响的革命性技术,如像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信息技术等。 3. 简述电子政务的本质特征。 答: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政论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4. 分析电子政务兴起的背景。 (一)政府转型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在推动改革,改革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全球的现象,改革的重点是政府改革。 (二)因特网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的驱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政府提供新的服务越来越重要,因

此面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必须做出反应 (四)全球化的竞争,在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在展开激烈的竞争,包括资金竞争、人才竞争等,所以电子政务建设本身是创造投资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五)大公司的驱动,公司有强烈的销售他们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设备、软件的动机,从市场化来理解,这都是非常好的行为,同时,它对于推动电子政务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国外普遍实行托管机制、外包机制等,这些制度对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六)领导人的政治意志,在这个领域,主要决策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负责人都有非常强烈的政治意愿和政治动机 5. 论述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 首先,提高政府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电子政务有利于帮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效率,同时实施电子政务可积极推动政府优化办公流程和机构的精简等工作。政府的信息网络覆盖面宽,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快捷、更优质的多元化服务。其次,加强监管、促进政务公开。可以加强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各权力机构业务运行的监管,并可以实现政府相关信息和业务处理流程的公开化。实施电子政务后,政府的业务流程通过电子政务平台自动实现,其处理过程、处理的时间、处理的结果、处理的依据对上级领导、相关公众、政府工作人员都是可知的,从而减少了传统政务过程中可能的暗箱操作,实现了政务的公开化、透明化。第三,改善公众服务、提升政府形象。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可以提高为公众的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政府形象,电子政务使政府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第四,促进政府改革。实施电子政务是当前政府信息

电子政务运营模式与特征

电子政务运营模式与特征 专业:电子商务

目录 一、电子政务的运营模式 (3) (1).政务网站建 (3) 1.政府自建电子政务网站 (3) 2.与第三方合作建设模式 (3) 3.网站外包建设电子政务网站——新的运营模式 (3) (2).政务网站运营模式 (4) 1.自主运营模式 (4) 2.与三方合作运营模式 (4) 3.外包运营模式 (4) 二、电子政务的特征 (4) (1).电子政务的分类 (5) (2).电子政务的特征 (5) 1.与传统行政方式的区别: (5) 2.电子政务的特征: (5) 三、电子政务的现实问题 (6) 四、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 (7)

一、电子政务的运营模式 (1).政务网站建设模式 1.政府自建电子政务网站 政府自建政务网站,就是政府依靠自身利用进行规划设计、软件开发和网站设计进行自建的方式。 在中国,这种由政府出资,成立专门的政务网站建设小组,建立运营本部门政务网站的情况较多,但是此种模式下有很多问题。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节约资金投入,与业务能够较好结合;缺点是技术和应用系统通常保障能力差,专业性较差,时间周期很长;要求自身具有很强的网站规划和软件开发能力,投入人力和时间有足够的保障。 2.与第三方合作建设模式 合作建设模式就是指依靠较为专业的开发商,购买专门的软件系统,自己进行规划和网站设计。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利用了专业的应用系统,专业性较强,保障性较好;缺点是建设者自己参与性较多,专业性不够,开发时间较久;要求自身具有很强的网站规划、网页设计和熟悉网站建设相关知识。 目前这种模式的运用相当普遍,但是由于其经费、管理等问题,此种模式有较多的争议,尤其是各级政府政务网站使用的第三方软件系统不统一造成很多麻烦的问题。 3.网站外包建设电子政务网站——新的运营模式 电子政务外包,是指一个部门或企业的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等工作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公司,由他们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完成。 目前,电子政务外包的运营模式在我国比较少见,它属于一种新型的政务网站建设模式,对政府来网站建设质量很高,实施周期短;但是是投入费用会较多。不过有部分部门已开始运用此方式建设运营政务网站,如,家经贸委、中国证监会等已经部分或全部将IT外包给专业公司运营和管理。中国也涌现出一些以承接政府和企业IT外包服务的

电子政务重点

一、不定项选择 1、电子政务的工作模式 ①G2C模式:政府与公民之间电子政务的简称,是指政府部门向公民提供一站式、在线获得政府信息和服务的电子政务模式。它使得政府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不再以政府部门为中心,而转变为以公民的需求为中心。(具体应用:A、电子身份认证;B、电子社会保障服务;C、电子民主管理;D、电子医疗服务;E、电子就业服务;F、电子教育、培训服务。)②G2B模式: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的简称,是指政府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建立起一种数字化的业务联系,以建立一种新型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目标:减少企业的负担,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获取政府信息的平台,使企业能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与政府进行数字化的沟通。主要形式包括: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电子外经贸管理、中小企业服务、综合信息服务等。③G2G模式: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的简称,它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首要目标是要促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围绕社会公众的需求进行更好的协同工作。对打破传统条件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障碍,促进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构筑起新型的、基于网络的政府间的合作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的实现方式可分为: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培训系统、垂直业务管理系统、横向网络协调管理系统、业绩评价系统、城市网络管理系统等十个方面。④G2E模式:政府与政府公务员(即政府雇员)之间的电子政务的简称,是指政府部门与政府公务员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网络化的业务联系,以形成高效的行政办公和员工管理体系,旨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

联系实际讨论电子政务概念及电子政务的意义

电子政务原理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作业 一、联系实际的例子 实例1: 电子政务的产生。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是电子政务的发源地。早在1993年,当时的副总统戈尔所领导的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NPR)便针对行政过程与效率、行政措施与政府服务的品质进行了重新的探讨,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reengineering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思想,并提出了“E-Government”这一概念。1994年,美国政府又制定了《政府科技服务远景》,为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确立了新的目标。由于实现电子政务,从1992年至1996年的数年间,美国政府员工减少24万人,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180亿美元,在对居民和企业的服务方面,政府的200个局确立了3000条服务标准,作废了1.6万多页过时的行政法规,简化了3.1万多页规定。在初尝胜果后,克林顿政府更坚定了推行电子政务的决心。1999年12月,克林顿总统向各行政部门和机构签发了关于“电子政府”的备忘录,该备忘录引发了许多行动,诸如使国家的制度和事务能够在网上得到,确保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得到保护,给残疾人提供接入服务。目前,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和服务的“一站式”门户网站----美国第一政府网也是在备忘录签署后正式开始新建的。由此可见,美国政府既是电子政务国家理念的倡导者,也是电子政务实践的率先垂范者,当然还是电子政务行动的最早受益者。 实例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权力机关,所承担的职能可谓包罗万象,但最根本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实现政府管理,推行政令的实话二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这两项职能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机构过多地偏重第一项职能,片面强调管理与控制,影响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令的畅通。发展电子政务,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另一方面,为政府开展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电子政务对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机构利用网络的互动性,为公从提供网上在线业务,如为公众提供各种查询、申请、交费、注册、申请许可等服务,可为广大公众节省时间和费用。 第二,政府站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因为政府机构不但掌握有最大量的公共信息,而且又是法规、规章、政策的制定者,向社会公从提供住处服务是各级政府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网站的应用可使政府的信息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第三,政府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就业等提供各种指导性服务,如利用网络为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高相应的配套服务,又如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网上培训和择业服务,再如为企业与人才之前搭起网络交流的桥梁等等。 实例3: 对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不同认识。 从“电子政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世界各国的很多政府机构在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发展

电子政务形考作业

电子政务形考作业 一 1、经历了30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实现了各级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的全面覆盖。(×) 2、政府信息自然管理是指政府部门为实现信息的资源价值而进行的规划、组织、监督、控制和协调活动。(√) 3、一站式网上行政服务大厅对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能整合升级。(√) 4、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5、政府信息资源应该既包括行政管理职能活动有关的信息还应包括无关的。(×) 6、电子政务削减了管理幅度。(×) 7、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孕育期、导入期、发展期、拓展应用期、成型期五个阶段。(×) 8、电子政务给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带来根本性变化。(√) 9、电子化公共服务推动提高政府决策和管理水平。(√) 10、社会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 11、电子民主领域的发展不属于电子政务的拓展应用。(×) 12、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 13、电话呼叫中心只是接听电话。(×) 14、整个社会分享信息化的主导力量是电子商务。(×) 15、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16、政府门户网站体现的是对政务服务资源的集成。(√) 17、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自由化的基本特征。(×) 18、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专家决策能力的计算机系统。(√) 19、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统一规划、共建共享。(√)

20、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构架中,基础设施是关键。(×) word 编辑版. 21、下列(DNI模式)模式将电子政务视为公共管理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过程 A. PITT模式 B. 香港模式 C. ASPA模式 D. DNI模式 22、政治决策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于政府专家。(×) 23、管理型办公自动化模式主要是综合信息及数据会的办公信息处理系统。(√) 24、政府电子服务在本质上属于公共服务,它具有公共服务的共性,即(ABCD ) A. 它是内容广泛的服务 B. 它是基本服务 C. 它是非营利性服务 D.它是大众化的服务 25、决策支持系统以数据仓库为依托。(√) 26、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 27、我国政府为企业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电子化税收服务。(√) 28、推动电子政务的内在动力是(A. 建设高效政府)A. 建设高效政府 29、将电子政务看做是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是侧重下面哪种角度的认识(c )C. 从改革政务活动工作方式的角度 30、电子政务是传统政务+信息技术(×) 31、我国电子政务目前在提高政府透明度、促进政府与民众互动、提升行政效能和改善公共服务方面积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32、我国政府为公民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电子化旅游服务。(√) 33、我国政府为公民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公民信息服务。(√) 34、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就是政府不断改进、完善其行政方式的过程。(√) 35、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服务区域是有限的(×)

《电子政务》形考含答案)

第一部分分章练习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D )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程 2、()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 D ) A三金工程 B网络技术的应用 C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 D政府上网工程3、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D ) A 20世纪80年代初 B 20世纪80年代中期 C 20世纪80年代末期 D 20世纪90年代 二、多选题: 1、电子政务的特点是:( ABCD ) A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B以政府数据为中心 C以业务应用为动力 D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2、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有:( ABCD ) A起步阶段 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 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D网上处理事务阶段 三、名词解释: 1、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其内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无缝集成,在政府机构精简、工作流程优化、政府资源整合、政府部门重组之后通过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食物按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为社会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和服务。 2、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老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 3、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基础设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时代的方式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它是一种政府服务体系。 四、简答题:

1、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有哪些? 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完成以前治理、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 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层次,见胡政府运作环节和程序,降低成本; ③可以扩大政府政策的影响; ④可以防止信息垄断,保证下级政府或组织跟好的执行上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 ⑤为人民提供便利,密切政府与公众的联系; ⑥可以减少企业行为的盲目性,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服务的窗口。 五、论述题: 试从国内外公共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P1-17发展状况:先简单大概一下:美国、日本、德国等以及中国的的情况。 意义: 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完成以前没法完成的工作; 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管理层,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 ③树立新的形象,扩大政府影响; ④防止信息垄断和黑箱操作; ⑤为人们提供便利服务。 第二章电子政务理论模型 一、单选题; 1、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B )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二、多选题: 3、电子政务的研究机构有:( ABCD ) A发达国家的政府研究机构和县官的非政府研究机构 B IT服务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 C各大学的电政务的研究机构 D庄助于电子政务业务的公司

电子政务基础知识

电子政务基础知识 电子政务基础知识,从六个方面学习,第一个问题电子政务的基本理念,主要围绕电子政务一些重要概念,相关范畴做介绍;第二个问题中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第三个问题中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以及它与政府管理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第四个问题电子网络政府的模式;第五个电子政务的应用,应用是政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第六个问题,电子政务的建设,包括规划制定,门户网站建设,风险控制,评估等等。 第一、电子政务的相关理念 围绕电子政务有四个概念,特别需要关注和了解,第一是信息化,第二是电子政务,第三是电子政府,或者叫电子网络政府,这是国外、国际社会广泛应用的概念,第四是政府信息化。 首先是信息化,信息化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是指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就是信息化的基础概念,基本含义。这样一个含义,至少反应出四层基本意思,第一层就是中央,包括主要领导多次讲到的四个现代化,哪个化也离不开信息化,也就是说信息化渗透到其他各个方面现代化领域,信息化要服务于四个现代化。第二层基本含义,国家政府对信息化必须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才能使信息化建设不至于偏离方向。第三层含义,各个领域信息化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管是农业、科技、国防、文化,哪一个方面信息化都必须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第四层含义是信息化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研究电子政务,是基于政府信息化的范畴,而政府信息化又是整个国家信息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龙头。所以首先要了解什么叫信息化,这个概念非常重要。 第二个概念,叫电子政务。这个概念是在引进国外政府信息化概念的过程中,把它中国化了的一个概念。从国际社会来讲,一般不叫电子政务,更多的叫电子政府,或者叫电子网络政府。在政府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创造了电子政务这样一个概念,把它中国化了,需要做出一定的解释。所谓电子政务,它的定义是指

电子政务(春)作业答案

电子政务(春)作业答案

《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册 电子政务作业1 (1)电子政务——为推动和适应社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借助最新的万维网(INTERNET)技术在政府内部实现政务的迅速,高效,安全的运作,同时面向公众,企业提供方便,有效,迅速的服务。从本质上讲,电子政务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新的政务运作过程。这种新的运作过程完全不同于传统政府的运作过程,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与服务各个环节的全面应用。(2)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3)办公自动化——就是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4)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英文意思是Decision Support System,它是围绕着决策行动主体进行大支持管理人员进行非程序性决策的一种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以处

理非程序性决策为主;(2)是对管理人员的支持而不是代替;(3)系统本身要求具有灵活性,采用联机对话方式,以便利用人的经验和系统提供可供分析的信息来解决问题。目前的DSS一般由一个数据库、一个模型库以及复杂的软件系统构成。 (5)电子口岸——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又称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简称电子口岸,是指与进出境贸易管理关联的国务院12个有关部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以本部委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为基础建立的一个公共数据库,以期达到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管理核查,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的国家信息系统。 二、简答题 1、简述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和相互关系? 电子政务有四种基本模式: (1) G to G 模式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 又称作G2G,它是指: 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之间; 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2) G to E 模式 (Government to Employee )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定义及内涵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定义及内涵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就是关于一个地区、行业或者部门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或总体框架的详细设计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有效组合运行的动力机制、建设机制和发展机制的模型化设定,以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功能相互协调、结构基本一致、资源互相共享、标准基本统一。 基本含义:①从顶层、整体的高度去看待和分析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跳出局部环境、局部利益的约束和限制。②所包含的要素内容更加全面,顶层设计不仅要考虑政务层面的内容,如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及其具体业务类型之间的关系,还应考虑网络建设、安全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等诸多技术层面的内容;不仅要考虑设计对象自身的构成要素和体系结构,还应考虑设计对象的外部环境影响,例如一个部门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不仅要考虑部门内各种要素之间的运作关系,还应考虑该部门在政府纵向层面和横向层面上的相互协调。③顶层设计的重点在于建立各要素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需要探讨如何通过设计推动各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如何确保工作流程、信息系统、数据以及相应技术之间深度融合。 主要特点:①强调战略全局性,“顶层”重在强调分析问题的高度,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应站在全局的高度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整体性布局和统筹规划,并且要确保这个系统的运作与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相一致,实现战略性思考和全局性统筹是开展顶层设计的初衷; ②实际可操作性强,顶层设计是铺展在规划和实践之间的“蓝图”,是

对规划和总体框架的细化与可实施性的考虑,包含一系列指导实践的框架、模型、方法、工具和指南,可操作性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③设计对象多样化,正如上文所述,“顶层”是指逻辑概念层级上的顶层而非行政层级上的顶层,因此其对象不仅限于国家层面,还包括对省、市、区县的电子政务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不仅仅可以对面向某一行政区域的电子政务进行顶层设计,还可以对纵向行业和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进行顶层设计,对象不同,顶层设计的复杂程度也会不同;④动态发展性,顶层设计要服从于电子政务的战略目标和不断变化的建设需求,因此需要保持动态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相关方法和成果。 总的来看,“顶层设计”并不是造砌的一个新词,而是随着我国近几年来政务信息化深入展开,一些政府部门在实践中自发地认识到并已开始实践的一种思想。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毕竟是朴素而零乱的,理论上加以概括和归纳则非常有必要.......。 一、何谓“顶层设计”? 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思想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政务信息化实践的深入而逐渐产生的一种认识。它与“整体规划、业务流程再造和梳理”等理念和想法一样,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顶层设计思想就是一个地方电子政务总体规划的具体化。实施电子政务,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总是首先要做一个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则是总体规划的一种实现手段。如果光有规划,缺乏具体的实现手段的话,则在总体规划之下很可能又造成各自为政、分兵把口的局面,造成资源难以共享,信息难以互联互通的后果。

电子政务(11018360)

一、基本概念 1、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概念。 答:信息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信息技术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 信息产业指专门生产、收集、整理、传递信息,并制造各种信息设备的工业。分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信息产业指与电子计算机有直接关联的工业。包括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及制造、程序设计等行业。2、谈谈你对电子政务的理解。 答:在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政治制度下,“社会治理”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代表和领导人民掌握政权、运行治权的过程,是强调在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统筹各方的格局下,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组织、人民群众各方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治国理政。“社会治理现代化”包括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层面。其中,“社会治理体系”是保障治国理政有效运行的各项制度所构成

的制度体系,“社会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现阶段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重要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现代国家制度,更加有效地发挥国家和政府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电子政务作为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模式,对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电子政务有助于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并促进治理结构扁平化、网络化,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优化社会治理环境,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电子政务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电子政务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在新时期,电子政务平台的发展加快了简政放权的步伐,加快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 2、使政府服务更加丰富多样 传统的政府服务很难覆盖所有领域,而电子政务利用统一的信息资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_1404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 1、以改革为牵引,电子政务确立发展目标。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在巨大的社会压力、财政压力以及经济全球化压力下,进行着大规模的政府改革。作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把推动政府信息化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把推动政府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与巩固改革成果结合起来。美国政府认为改革政府不只是人事精简、减少财政赤字,更需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彻底重塑政府对公众的服务工作,要利用信息技术协调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建立以公众为导向的信息化政府,以提供更有效率、更易于使用的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多获得政府服务的机会与途径。从公众的角度来讲,公众在同政府打交道时,最理想的方式是不需了解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划分,不需了解某件事应由政府哪个部门负责,而希望同政府打交道能简单一些。基于这样的认识,建立适应政府改革的面向公众的信息化的电子政务便自然的成为发展目标。 2、以客户为中心,电子政务确立服务理念。将公众视为政府的“客户”,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是21世纪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因为,政府比任何企业或单位有更多的“客户”,将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引入到电子政务之中,可以体现以客户为中心,按照客户的意向来设计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这样可以建立新的、更好的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如新加坡的电子公民网站就是按照一个居民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所可能遇到的、需要与政府打交道的全部问题来设计的,是一个完全以居民为中心的政府服务网站。 3、以立法为标准,电子政务确立行为规范。电子政务发达国家为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制定和修订了很多法律法规。根据电子政务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制定和实施新的法律法规,修订已有法律的有关条款,从而为推动本国电子政务的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为促进和规范电子政务建设建立适当的制度框架。如韩国政府制定的《信息化促进基本法》;英国政府通过《电子通信法案》、《政府现代化白皮书》;德国联邦政府制定了《数据保护法》和《电子签名法》;日本政府出台《电子签名与认证法案》等。 4、以设施为基础,电子政务构筑运行平台。韩、美、加拿大等国电子政务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高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奠定能高速运行的电子政务基础。如加拿大号称是全球联网率最高的国家,该国主要城市均有高速数据网联通,通讯上网费全球最低;英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为加速本国信息化进程,都制定有全民上网规划,为每个家庭购买电脑和宽带上网补贴专项经费,其中,英国为每个家庭购买电脑补贴25英镑,意大利为每个家庭宽带上网补贴75欧元。 5、以防范为保障,电子政务摒弃安全隐患。政府信息涉及到国家秘密,但它同时又需要开放,要保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正确处理安全与政务公开的关系,成为解决电子政务安全隐患的关键,对此,各国采取了不同措施,重视对电子政务安全防范。如在美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中,内外网有别,内网主要实现电子信息档案的存储,实现无纸化办公和知识库的建设;外网为公众网,提供政府对外服务,美国政府将国家信息安全保护主要放在内网领域;英国专门成立了IT委员会,负责办公网安全运行,防止病毒或黑客攻击。

电子政务1-3(山大网络教育试题答案)知识讲解

电子政务1-3(山大网络教育试题答案)

电子政务模拟题汇总(1-3) 一、填空 1、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可以划分为G2G、G2B和G2C三种。 2、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增加组织整体知识的存量与价值,应用知识以提升技术、产品与服务创新的绩效以及组织整体对外的竞争力,促进组织内部的知识流通,提升成员获取知识的效率知道组织知识创新的方向,协调组织发展核心技术能力,有效发挥组织内个体成员的知识能力与开发潜能,提升组织个体与整体的知识学习能力,形成有利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3、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是:以公众为中心。 4、电子政务环境中政府管理模式的特征呈现知识化、信息化、虚拟化、数字化、全球化等一系列特征。 5、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电子行政为核心的战略模式、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战略模式、以电子社会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6、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是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 7、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 8、美国政府门户网站是2000年9月开通的https://www.doczj.com/doc/0412966882.html,。 9、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系统主要包括:电子信息资源库管理子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管理子系统和公众信息服务子系统三大模块。 10、三金工程指金关工程、金卡工程、金税工程。 11、政府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合法、合理、适应、协调、简便、有效。 12、公众服务系统的内容可分为面向公民的服务、面向企事业单位的服务、面向社会各个方面提供的一般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

13、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事务型办公系统、管理型办公系统和决策型办公系统三种。 14、电子政务的社会背景是:建设高效的政府、信息化、民主化的需求与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二、名词解释 1、三网一库 机关内部办公网(内网)办公业务资源网络(专网)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络(外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2、办公自动化系统 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办公人员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化办公用品等先进设备结合起来构成人机信息处理系统。 3、数字鸿沟 也称信息鸿沟,它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 4、政府流程 是指政府在实施管理时,为达成目标所经理的体现工作规律的稳定的活动步骤的集合。 三、简答 1、电子政务的内涵是什么? 侧重从技术角度认识电子政务。侧重从改革政务活动工作方式角度认识电子政务,侧重从管理和服务集成的角度认识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及其发展的必然性

电子政务及其发展的必然性 摘要: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电子政务凭其先进性,已经成为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能够促进行政的高效、满足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需要、改善政府工作透明度、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监督政府。要保证电子政务稳定健康发展,必须要致力于法律法规的健全、广泛的宣传以及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电子政务先进性意义必然性 前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所进行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事实上,电子政务已经迅速地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1] 1. 传统政务的特征: 传统政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业务流程复杂。审批环节众多,议事程序漫长。 (2)信息沟通不畅。组织内部是相对封闭的,组织成员的自主性与互动性不强,信息得不到有效流动和传输。 (3)提供服务的被动性。传统政府组织高度集权,层级制、金字塔式结构使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政府机构和职能为中心,政府在为公众服务方面处于被动的角色。 2. 电子政务的先进性 2.1 电子政务的特征

电子政务的概念

1、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即政务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电子政务是政府机关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一个“行为规范、运转有效、公正透明、兼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 2、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外延: 电子政务的内涵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如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所广泛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如国家的“三金”工程和电子口岸执法系统;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如政府部门通过自己的互联网站发布政务信息,以及进行网上招标、网上招聘,接受网上投诉等。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的结合。关于电子政务的外延界定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一)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二)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区别。(三)电子政府和政府上网的区别。 3、电子政务的社会意义: 一、电子政务有助于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电子政务对于提高党和政府工作效率,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民主化,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有助

于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有助于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三是有助于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四是有助于不断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五是有助于提高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二、电子政务有助于提高政府创新能力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化,电子政务对政府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正在进一步增强。一是有助于转换政府的运行机制。电子政务改变过去单一的信息传递渠道为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跨越时空的传输渠道,使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畅通无阻地抵达权力底层;二是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宣传政策,扩大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三是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绩效。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处理工具,有效地驾驭信息,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四是有助于节约行政成本;五是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电子政务为公民行使民主权力和参政议政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政府也可通过电子政务直接采纳群众的合理化建议,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电子政务有助于提升区域性竞争力 一个地区电子政务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这个地区的区域性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信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深化和成熟,电子政务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影响也愈加明显。通过电子政务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政务公开以及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