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培训讲学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培训讲学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培训讲学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培训讲学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课程名称:电子政务

课程代码:053019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学分:4

总学时: 64 理论学时: 48 实验(上机)学时:16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

后续课程:办公自动化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专业基础课,电子政务是当代各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促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实行政务公开的有效途径。本课程系统讲授电子政务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侧重于将基本理论与实践融合起来讲授,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方式,在提高学生相关理论水平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较多掌握电子政务的理论、实践知识与操作技能,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该学科知识,能独立进行简单的电子政务应用规划。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关系以及电子政务的概念、业务模型、电子政务发展的国际背景、国内背景,以及电子政务在全球发展的阶段、特点、重点,难点和制约因素;

2.了解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带来的创新,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现状、趋势、问题与对策;

3.了解我国政府内外网的建设与管理;

4.理解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的构建与安全管理;

5.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进行电子政务系统工程建设以及电子政务在政府各部门的应用情况。

6.掌握电子政务类软件的运行原理,能够熟练操作各类办公软件,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发展(总学时:4学时)

第一节电子政务的定义(学时:2)

第二节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学时:2)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政务的作用与意义;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理解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掌握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

作业: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第二章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总学时:4学时)

第一节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职能(学时:2)

第二节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学时:2)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政府职能与政府管理的相关概念;握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作用

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作用;理解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决策目标和方式的转变;了解现代化政府管理的主要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

作业: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民主化影响的四个方面

第三章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总学时:4学时)

第一节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学时:2)

第二节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学时:2)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电子政务网络基础层的组成并认识电子政务数据访问层的组成要素

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层的两个关键技术与应用层的组成要素;了解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及安全保障体系。

教学方法:讲授

作业:电子政务网络基础层的组成并认识电子政务数据访问层的组成要素

第四章电子政务中的内部电子化办公处理系统(总学时:8学时)

第一节电子化公务处理(学时:2)

第二节电子化办公处理系统的结构与构成(学时:2)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电子化公务处理的功能及类型;电子化办公处理系统的结构与构成。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电子化公务处理的功能及类型;认识电子化办公处理系统的结构与构成。

教学方法:讲授

作业:电子化办公处理系统的结构

实验内容及要求:

实验内容:

电子化办公处理系统的结构与构成(学时:4)

实验目的:

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子化办公处理系统的结构与构成并能运用与实践。

第五章电子政务中的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系统(总学时:4学时)

第一节电子化公共服务(学时:2)

第二节电子化公共服务系统的分类(学时:1)

第三节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学时:1)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电子化公共服务与电子政务的关系;电子化公共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

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电子化公共服务系统的分类;了解电子化公共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了解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深对电子化公共服务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

作业:电子化公共服务系统的分类

第六章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总学时:10学时)

第一节政务信息资源(学时:2)

第二节政务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学时:2)

第三节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学时:2)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政务信息资源的概念;政务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政务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了解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以及政务信息组织的方法;对数据库的构建于更新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讲授

作业:政务信息资源的概念

实验内容及要求:

实验内容:

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以及政务信息组织的方法(学时:4)

实验目的:

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开发建设政务信息资源以及如何进行政务信息的组织。

第七章政府决策支持系统(总学时:4学时)

第一节决策支持系统(学时:2)

第二节政府决策支持系统(学时:2)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和模式、功能、组成;政府的知识管理和学习型政府

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和模式、功能、组成、发展及应用;了解政府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政府的知识管理和学习型政府。

教学方法:讲授

作业:政府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八章电子政务中的客户关系管理(总学时:8学时)

第一节西方国家“政府再造”运动(学时:2)

第二节企业型政府管理(学时:1)

第三节客户关系管理(学时:1)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企业型政府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思想;客户关系管理与电子政务的适应性,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企业型政府管理的内容和方式;理解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思想;掌握客户关系管理与电子政务的适应性,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了解电子政务公众数据库构建和应用的过程和相关工具;理解电子政务中客户关系管理水平的评价指标。

教学方法:讲授

作业:企业型政府的主要思想

实验内容及要求:

实验内容:

客户关系管理与电子政务的适应性(学时:4)

实验目的:

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客户关系管理与电子政务的适应性,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

第九章电子政务系统的评价(总学时:8学时)

第一节系统评价(学时:2)

第二节电子政务投入成本的评价(学时:2)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常用方法;对电子政务投入成本的评价以及对成本评价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对网络设施、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安全系统与政府网站等的各项产出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以及各项评价指标的含义,了解评价指标的建立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

作业:电子政务系统评价的必要性

实验内容及要求:

实验内容:

电子政务投入成本的评价(学时:4)

实验目的:

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国内外电子政务系统评价的研究情况并应用电子政务系统评价。

第十章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总学时:6学时)

第一节政府流程(学时:2)

第二节政府再造(学时:1)

第三节电子政务对行政组织的影响(学时:1)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政府流程产生的背景及概念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电子政务对行政组织的影响内容;认识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及政府改革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

作业: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及政府改革的关系

实验内容及要求:

实验内容:

政府流程再造的一些过程和方法(学时:2)

实验目的:

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子政务对行政组织的影响内容以及政府流程再造的过程和方法。

第十一章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保障(总学时:4学时)

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的基础架构(学时:2)

第二节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学时:2)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我国电子政务的基础架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的架构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电子政务系统面临的威胁以及威胁的主要成因;书系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基本特征;掌握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的架构;掌握常用的电子政务安全技术;掌握电子政务安全基础设施的主要内容及安全运行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

作业: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的架构

四、学时分配

五、考核说明

本课程系考试课,采用闭卷卷考试。

成绩评定的方法:平时表现:30%,期末考试:70%。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主要教材

杨路明:电子政务(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二)主要参考书目

1. [美]道格拉斯·霍姆斯.电子政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信息产业部计算机技术培训中心.中国电子政务系列丛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 孙正兴.电子政务原理与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4. 焦宝文.电子政府导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 苏新宁.电子政务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6. 姚国章等.电子政务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 陈兵.电子政务技术与安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 金江军.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 杨诚.电子政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最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06 授课对象:所有专业总学时:36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伴随我国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而新兴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以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素养为基础,其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政策,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竞争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常识和技巧,把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功能,以此提高大学生择业、就业的能力,最终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在理论、知识方面: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行政策及体系;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开展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了解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知识,包括求职中自我合法权益的维护;掌握大学生就业派遣的基本程序。在能力、技能方面:运用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合理定位;学会了解、筛选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前的简历制作、求职书等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掌握一般的求职应聘、面试技巧;结合自身特点,抓紧时间弥补自身就业能力的不足,为顺利成为职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与课时分配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采取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方法。 五、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理性认识大学生活 1、目标: 面临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许多大学生都遇到了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习环境,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社会期望,都需要大学新生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大学新生理性认识大学生活,并对大学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做一个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2、内容: ⑴大学生的社会角色; ⑵做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⑶理性规划大学生活; 3、重点: 如何理性认识大学生活 第二章.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1、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自我的需要、兴趣、态度、价值观、能力、气质、性格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结合职业特别分析,认识自己的职业适应性。 2、内容: ⑴自我认识的内容; ⑵常用职业测评方法介绍; ⑶自我评价的原则; ⑷自我评价方法; 3、重点 自我评价 第三章. 专业发展与就业分析 1、目标: 2、内容: ⑴专业概况、课程体系; ⑵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需求情况; ⑶专业就业动态和趋势; ⑷职业对所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3、重点: 第四章. 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 1、目标: 1.使学生了解职业理想的内涵。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为加快我县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发挥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效能建设、改进为民服务、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推行网上为民办事和普及党政机关文档电子化,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及部门的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改善招商环境,扩大吸引外资,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政府主导;统一平台,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工作目标。 以《安徽省“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导,到20xx年,全县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基本形成。通过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交换平台,推进政府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实现政务工

作全面信息化。建成连接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政府电子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立政府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系统,提高政府决策和应变能力;范文内容地图初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网上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规划 电子政务网络包括对外服务的政务外网、党政内部办公的政务内网,在政务内网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网络拓扑图见附件)。 政务外网:在互联网上建立公共行政部门统一的门户网站,为各公共行政部门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对外宣传交流提供平台。政务内网:建立党政职能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数据交换、共享、采集、发布手段,使得各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开展业务。通过政务内网为党政机关日常电子化办公提供服务,实现包括公文收发、会议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等政务活动电子化。 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进行隔离,保证政务数据资源及应用的安全性。 三、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升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水平。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意见》及《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用2年的时间建立基本满足政府机关业务应用需要的电子政务网络,为对接国家、省、市政务骨干网络以及其它电子政务网络提供条件。 20xx年5月底,完成光纤线路铺设、硬件安装调试,各乡镇及县直各单位通过专线与县政府网络中心连通,各信息终端通过网络中心防火墙联接国际互联网,各单位通过省电子政务专网与上级实现业务联系;建立全县电子邮件系统。 20xx年下半年,启动党政办公自动化系统,年底前实现网上公文收发、热门思想汇报会议管理、信息发布、视频会议等功能。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为加快我县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发挥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效能建设、改进为民服务、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推行网上为民办事和普及党政机关文档电子化,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及部门的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改善招商环境,扩大吸引外资,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政府主导;统一平台,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工作目标。 以《安徽省“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导,到XX年,全县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基本形成。通过统一的电子

政务网络交换平台,推进政府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实现政务工作全面信息化。建成连接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政府电子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立政府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系统,提高政府决策和应变能力;初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网上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规划 电子政务网络包括对外服务的政务外网、党政内部办公的政务内网,在政务内网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网络拓扑图见附件)。 政务外网:在互联网上建立公共行政部门统一的门户网站,为各公共行政部门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对外宣传交流提供平台。政务内网:建立党政职能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数据交换、共享、采集、发布手段,使得各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开展业务。通过政务内网为党政机关日常电子化办公提供服务,实现包括公文收发、会议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等政务活动电子化。 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进行隔离,保证政务数据资源及应用的安全性。 三、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升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水

《食品安全学》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生物教育、化学教育、园艺技术 总学时数:54 学分:3 理论学时:54 实践学时:0 执笔者:生命科学系寇灿 任课教师:寇灿、兰玉倩、吕俊梅 编制时间:2012年5月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食品安全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专业必修课(生命科学系食品科学课群限选课)。 课程地位:《食品安全学》课程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教育专业、园艺专业、化学教育专业的理论基础课。 课程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食品学基本概念及方法,同时还应得到鉴定方法能力的培养。这种训练和培养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掌握怎样鉴别食品安全。 二、总体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的理论知识,以及食品安全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毕业后能够具备从事食品安全的理论及动手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食品学知识基础和能力。《食品安全学》作为食品生物技术学生的后续课程,为以后他们从事食品检验和制作做好理论准备,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以食品科学的历史、现状、发展中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 教材:钟耀广主编.食品安全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主要参考资料:

1.孟凡桥主编.食品安全性.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2.杨洁彬等主编.食品安全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3.许牡丹、毛跟年编著.食品安全性与分析检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五、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零距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就业零距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学时:36学时学分:1 课程类别:文化素质教育考核方式:考查 使用教材:〈《就业零距离》 大纲编写人:宁军胜编写日期:2008.9.1 大纲审定人:慕东周审定日期:2008.11.1 课程性质:必修课 1.性质、任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毕业生就业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使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政府、高校的重要任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解决好了,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我院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工作纳入日常的教学计划内。 (1)开设就业指导课的任务: 1、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毕学业,促进全面发展 2、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 3、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求职对策,促进顺利就业 4、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继续学习,走向成功 (2)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把握理论知识的传授同转变思想观念紧密结合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发挥学生的自为精神紧密结合 3、坚持一般教育同个别教育紧密结合 2.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要求 1)基本要求: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由学院思政部、就业处和教务处统一安排,五年制高职班一般在第八学期结束前完成,高中后专科班一般在第五学期结束前完成。总课时为36课时。授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教学与指导。 本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各系再安排部分讲座、座谈、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2)基本内容 第一讲:大学生活及职业探索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重视学业和能力的培养,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认清就业形势,自信、从容面对就业。通过职业和国内外职业发展趋势的学习,帮助同学们做出自己的职业选择。 第一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政策 第1节: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第2节:大学生的就业趋势 第3节: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第二章:职业的基本知识 第1节:职业的概述 第2节:职业的发展趋势 第3节:专业、职业与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讲:规划职业生涯 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规则同择业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科学合理地设计职业生涯,迈好人生道路的关键一步,为实现人生价值打下初步的基础。 第四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第1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述 第2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 第3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 第三讲:洞察就业行情做好职业选择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确定职业目标。 第五章: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第1节:职业素质的概述 第2节:职业素质的的构成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程性质:必选课 学时学分:38学时,2学分(其中讲课 28学时,课外实践4学时,讲座6学时)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全日制高职所有专业(3+2除外)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我院全日制高职学生的必选课,是教育部要求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的实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和兴趣点。主要是指适合学生需要,满足学生要求,解决学生实际等。做到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思想的教育;既有实验操作,又有现实例证。 2.针对性原则。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这一层,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理想、做人、创业、求职和就业等问题,并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3.阶段性原则。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进程,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分别进行指导。 4.参与性原则。就业指导课程不是单纯的理论课,只讲条条框框的大道理很难使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业指导的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可以在课程过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市场调研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接

电子政务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网建设 技术建议书 目录

1前言 政府及事业单位一直是中国信息化的先行者,政府网络的建设已经比较完善。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政府信息化建设重点变化明显,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受重视程度继续加强;而办公自动化、信息安全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受重视程度显着加强。 按照政府网络管理的要求,必须保障含有国家机密信息的“内网”不但要求的绝对安全。但随着电子政务、网上政府、政府自身的信息化业务系统等的发展,政府与自身各分支机构、外界相关单位信息交互的“外网”安全和互连互通就变得更为必要。此外网络的安全问题日益显得尤为重要。 2网络平台需求分析 随着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平台逐渐从“分离的专网”向“统一网络平台”转化,成为主流的建网思路。其基本思想都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为各种业务系统提供传输通道,以及方便地实现流程整合。 统一网络平台解决了业务专网建设思路存在的问题,其优势如下:

利于网络扩展:当增加新的业务系统时不需要建设新的专网,而是由网络平台统一分配网络资源;当业务专网扩容时不需要单独扩容,首先通过统一网络平台扩展其容量,当统一网络平台容量不足时再考虑对整个平台进行扩容。 管理成本低:统一网络平台由专门的部门统一维护,不需要每个业务部门都设置网络管理员及网管,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 网络资源利用率高:由于各业务系统对网络资源(如带宽)的需求由统一网络平台来满足,可以根据各业务系统实际的流量动态调整带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利于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流程整合:由于各业务系统采用统一的网络平台,相互之间很容易实现互访,为在将来进行信息共享及业务横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为充分满足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统一网络平台还需要满足以下的关键业务需求: 部门系统之间的安全隔离:不同部门系统之间需要提供安全隔离,避免非法访问。 电子政务系统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访:部分业务系统,如领导决策公文下发数据、政策公布、业务数据上报业务等之间有相互访问的需求,随着业务纵向整合的开展各单位系统之间需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络平台必须满足各单位系统互访的要求及安全性。 不同业务系统的差别服务(COS):不同业务系统,需要网络平台提供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开课单位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 二、课程代码与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050113015 课程名称:食品安全学 三、开课对象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 四、课程性质 专业主干必修 总学时48学时;3学分。理论48学时。 五、教学任务与目标 《食品安全学》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必修课。 1.了解食品安全知识,让学生来解释所涉及的各种食品的检查,以确定其是否适宜供人食用的成分; 2.理解GMP、SSOP、IS22000等管理体系的构成和特点。理解食品安全检测的概念,理解色谱法、生物芯片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聚合酶链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3.掌握掌握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有机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植物性、动物性有毒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包装材料纸、金属、塑料、印油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概念,熟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测技术、管理方法和法律法规。 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知识基础和能力。 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本章重点讲授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教学内容:(1)食品安全性的概述:食品安全的历史观;食品安全现代内涵;人类对食品安全性认识的过程;化学物质的毒性与饮食风险;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2)世界和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3)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物;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的控制;食品污染的控制;(4)食品安全性检测方法:传统培养检测方法;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2、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答法、图示法、习题法。 教学手段:传统讲解、多媒体。 第二章化学成分源食品安全问题6学时 1、教学内容 本章重点讲授农药、兽药残留,教学内容:(1)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的危害;违禁非食用物质添加剂的毒性作用;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的评价;几种典型非食用物质添加剂:吊白块;苏丹红; 三聚氰胺;工业用甲醛;(2)农药残留:农药残留的来源;农药残留的危害;农药残留限量;(3)兽药残留:兽药残留来源;兽药残留危害;兽药

煤矿新工人安全培训教学大纲

煤矿新工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 (试行) 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银宇矿

煤矿新工人安全培训教学大纲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新工人安全培训教学大纲》; 2、国务院令第446号《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二、培训对象 新招聘员工 三、培训目的 1、了解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杜绝“三违”现象。 2、熟悉职工本身的权利和义务;了解煤矿生产基础知识、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掌握上级部门等有关规定。 3、能正确佩戴使用自救器;掌握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熟悉井下避灾路线。 4、掌握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简单维护,以及职业病预防知识等,具备与其从事作业场所和岗位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5、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具备入井实习资格。在老工人带领下,实习四个月后,再进行相应工种的岗位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具备安全工作资格,方可独立上岗作业。 四、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为72学时,具体安排见表1。 五、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1、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见表2。 2、实验、参观内容及学时分配见表3。 表1 培训时间安排表 序号项目名称学时分配 1讲授54 2实验参观12 3复习考试6 4合计72 表2 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序号课程设置学时分配 1讲授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6劳动合同与劳动保护6 入井须知,矿纪矿规12 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9 煤矿通风与灾害防治21 2实验参观12 3合计66 表3 实验参观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序号实验参观内容学时分配1瓦斯、煤尘爆炸演示2 2通风系统模型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教 学 大 纲 系部:基础部 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公共课教研室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教学学时】32学时 【课程学分】2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开课专业】全校各专业公共课 【选用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5)蔡安延、李旺根主编 【参考教材】 1.《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仲少华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 2.《现代通用应用文写作教程》赵玉柱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演讲与口才》曹丽娟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4.《现代社交礼仪》刘文主编天津科学出版社 【课程性质、目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作为公共必修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与自主创业。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自觉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个人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不懈努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基本掌握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学会运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探索、生涯决策、自我管理、自主创业等能力,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求职技能。 【课程基本要求】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详细了解大学生活的阶段性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及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等,并能够据此逐步建立起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生涯发展规划。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案详细

统一电子政务平台 建设方案

目录 1、基础系统平台 (13) 1.1 系统后台 (13) 1.1.1. 工作流管理 (13) 1.1.2. 可视化流程编辑器 (13) 1.1.2.1. 工作原理 (15) 1.1.2.2. 设计定义 (16) 1.1.2.3. 流程节点角色化 (16) 1.1.2.4. 数据库、文件两种保存方式 (17) 1.1.3. 流程分类管理 (17) 1.1.3.1. 部流程管理 (18) 1.1.3.2. 并联流程管理 (18) 1.1.4. 电子表单管理 (19) 1.1.4.1. 可视化表单编辑器 (20) 1.1.4.2. 表单管理 (22) 1.1.4.3. 表单共享管理 (23) 1.1.4.4. 表单打印 (24) 1.1.4.5. 表单存档 (25) 1.1.5. 文书模板管理 (25) 1.1.5.1. 可视化文书编辑器 (26) 1.1.5.2. 支持多种文书 (26) 1.1.5.3. 支持预览打印 (26) 1.1.5.4. 文书模板管理 (27) 1.1.5.5. 文书管理 (27) 1.1.6. 信任授权管理 (27) 1.1.6.1. 用户管理 (27) 1.1.6.2. 区划管理 (30) 1.1.6.3. 机构管理 (30) 1.1.6.4. 角色管理 (31) 1.1.6.5. 岗位管理 (31) 1.1.6.6. 应用管理 (32) 1.1.6.7. 权限管理 (32) 1.1.7. 单点登录管理 (32) 1.1.8. 统一日志 (34) 1.1.8.1. 普通日志管理 (36) 1.1.8.2. 失败日志管理 (36) 1.2 行政权力事项管理 (37) 1.2.1 配置管理 (37) 1.2.2 事项动态管理 (38) 1.2.3 事项库管理 (40)

电子政务培训资料全

《电子政务》形考答案 [第1题](单选题)电子政务的推行,要求我们摒弃已过时的理念,下列哪项不属于应贯彻全新的理念?( ) A. 民主、法治、创新理念 B. 公平、责任、科学理念 C. 服务、系统、效能、安全理念 D. 精简、节约、便捷理念 [第2题](单选题)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管理秩序等网络犯罪活动越发猖獗,因此我们应该() A. 规划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制体系 B. 确保政务体系法律法规尽快岀台 C. 加快与电子政务密切相关的电子商务法规建设步伐 D. 完善严厉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的相关法律 [第3题](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全面实施管理的规范化的表现?() A. 管理的制度化 B. 管理的程序化 C. 管理的标准化 D. 管理的规模化 [第4题](单选题)由于我国在域名设置方面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各地政府网站的域名各式各样, 另外还有各种利用域名犯罪、恶意盗用域名的情况。这体现的是() A. 信息安全 B. 网络管理 C. 网络服务 D. 网络域名管理 [第5题](单选题)电子政务其重要特点是一切事务都在变化和发展中。这表明: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A. 突岀重点,层层推进 B. 立足现实,发展未来 C. 保持必要的动态适应性 D. 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 [第6题](单选题)以网络增值过程为中心,以创建更高质、优效的全新政府(redefined government )为目标

指的是以下那种模式?() A. DNI模式 B. PITT模式 C. ASPA模式 D. 香港模式 [第7题](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A. 合法、合理 B. 适应、协调 C. 简便、有效 D. 公平、正义 [第8题](单选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各地方电子正午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因此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A. 突岀重点,层层推进 B. 立足现实,发展未来 C. 保持必要的动态适应性 D. 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 [第9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电子政务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政府管理从法治走向人治的过程 B. 电子政务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首先就是法律政策基础 C.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动依法行政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 D. 电子政务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管理基础应当具有全面实施管理的规范化的特征 [第10题](单选题)我们以科学的态度从事电子政务法制建设工作,突岀重点、循序渐进的建设策略,体现的是() A. 突岀重点,层层推进 B. 立足现实,发展未来 C. 保持必要的动态适应性 D. 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 [第11题](多选题)随着电子政务在我国的逐步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需要同步向前发展,必须坚持以下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试行) 一、课程性质 就业指导课程是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 通过实施系统的就业指导教学训练,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就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力及创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采取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等方法。 四、教学要求 1、结合需求,全程指导。从新生一入学到毕业,根据市场需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地组织、渗透和强化就业指导,突出就业指导的教育和服务的功能。 2、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当前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介绍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指导学生树立竞争就业和自主创业观念,掌握就业政策,学会依法维护劳动权益。 3、充分运用现代化训练技术和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就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动员学生全身心地参与。 4、强化整体教学训练效果。注重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的结合,保障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外指导的结合,保证就业指导的训练时间;注意团体指导与个体指导有机结合,强调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 5、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训练和指导。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开展就业指导教学训练的同时,要结合实际,探索新的就业指导形式和方法。 五、课程设置与安排 本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训练方法,各模块具有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电子政务统一平台解决方案(互联网+政务服务)20190308教学提纲

互联网+政务服务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 1.1平台概述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号文件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优化政务服务供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解决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难点堵点,进一步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 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通过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目标,促使服务流程显著优化,服务模式更加多元,服务渠道更为畅通,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我公司专注电子政务领域十余年,开发出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互联网+政务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完全实现了信息共享,一网通办,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为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添砖加瓦。 1.2现状痛点 事项上网跟不上 上网事项以审批类为主,大量群众关心的服务事项没有上网,办事信息不准确不实用。甚至出现明显错误遗漏,群众办事仍然“找不到、看不懂、办不通”。 流程优化跟不上 网上事项大多照搬先线下流程,没有按照互联网办事规律进行优化,有的地方在线上提交了电子版材料,还需要在线下提交纸质材料,办事反而更加繁琐。 信息共享跟不上 办事系统之间难以实现后台认证和业务协同,办事材料仍需要重复提交。有些地方,一台办事窗口同时有多台电脑,运行多个系统,由于没有实现共享,工作人员需要在不同系统间重复录入数据,工作量大幅增加。 平台融合跟不上

实体和网上两个平台相互割裂,办事流程和规则各不相同,没能做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顺畅运转。有的在平台上下载了办事表格,到了服务大厅却说网上的表格不对,需要重新填写。这些问题导致网上服务的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和公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 1.3整体框架 二、解决方案 2.1政务服务平台 2.1.1网上办事大厅 主要完成各个局级部门之间的数据收集、分发等管理。数据交换系统主要包含前置交换子系统、交换传输子系统、中心交换子系统、交换管理子系统、交换信息采集子系统、系统接口平台等六个子平台。 2.1.2网上APP服务平台 民众通过手机终端程序,按照审批事项办理的条件,提交事项办理的申请,同时民众可以通过拍照功能准备申请材料并提交上报。

北京市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大纲

北京市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大纲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提高全民信息能力行动纲要》(京信发[2007]2号),按照《北京市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实施方案》的要求,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人事局根据北京市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公务员的实际需要,制定北京市公务员第二轮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大纲。本大纲用以指导各单位开展新一轮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与考试工作。 本大纲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要求到2010年全市50岁以下各级公务员必须通过必修内容的考核;选修内容各级公务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学习情况在公务员培训证书上予以登记。 北京市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大纲——必修内容 1、电子政务模块介绍 随着网络办公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行政能力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它是各城市之间信息化水平竞争的标志之一。因此让公务员了解电子政务的发展,了解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特点,掌握机关内部网络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设立了电子政务模块,本模块将以理论知识为主,共4个学时。 2、信息安全模块介绍

随着办公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信息安全突显出非常重要的地位。信息网络涉及到国家的政府、军事、文教等诸多领域。其中存储、传输和处理的信息有许多是重要的政府宏观调控决策、商业经济信息、银行资金转帐、能源资源数据、科研数据等重要信息,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各种力量的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甚至是系统崩溃、网络瘫痪等。公务员如何把信息安全放在首位,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因素,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必要的预防技巧等就是这次培训的重中之重。防范网络黑客入侵、预防和查杀病毒木马程序、文件邮件等信息进行的加密、保障内网与外网的安全、当系统遭遇破坏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当数据被彻底删除时如何恢复、网上支付安全等就成为了本模块重点学习的内容。通过学习可以加强公务员的安全意识,掌握预防和排除网络安全隐患的技术。因此设立了“信息安全”模块,本模块以实际操作为主,共16个学时。 3、信息技术模块介绍 信息技术模块以提高公务员办公效率为出发点,主要讲解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公文处理、Excel表格处理、PowerPoint 演示文稿和网络应用等五部分内容的高级应用技巧。现在公务员在进行办公时很多人使用的都是比较基本的方法,费时费力,如果通过一些高级功能或是技巧,这样可以很大的提高公务员的办公效率。本模块主要以实际操作为主,共12学时。

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建设方案 概述 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按敏感级别和业务类型,可划分为:涉密机要专网、电子政务专网和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外网是为市民提供政务公开信息和网上服务场所的媒体,直接同因特网连接;政务专网上运行关键的政务应用,是为提供协同办公、信息传输交互和业务数据处理的网络平台;涉密机要专网与电子政务专网实行物理隔离、与政府外网实行物理隔离。 2安全建设内容 为了保障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有效实现,需要为电子政务网络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选择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门认证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中实施信息安全工程,保证电子政务三大网络的安全。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安全技术和运行体系、系统安全服务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3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不是一个目标,而应该作为一个过程去考虑、设计、实现、执行。只有通过建立科学、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管理行为,形成一个动态的安全过程,才能为电子政务网络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它包括:安全方针、安全组织、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的安全、通信与运行的管理操作过程与职责、访问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业务连续性管理、遵循性与法律要求的一致性。 4技术和运行 一个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人、技术和运行三部分,其中技术体系包括保卫主机与应用系统、保卫边界、保卫网络和基础设施以及支持性基础设施等部分。 4.1局域网主机与应用系统安全 局域网主机与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比较复杂,数据的计算、交换、存储和调用都是在局域网中进行的,黑客和不法分子常使用的破坏行为就是攻击局域网。局域网环境

安全员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doc

序号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课时 1 必修课安全员专业基础知识 2 36 2 必修课安全员实训课程 1 18 3 合计 3 54 安全员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安全员专业基础知识》 学分: 3 适用对象:即将或已经从事安全员行业相关工作的人员均可报名参 加 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掌握施工过程安全技术管理、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施工现场防火管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熟悉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熟悉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程序和方法;熟悉施 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了解拆除工程安全技术。通过培训,使学员具备在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的领导和指导下,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安全生产管理概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和验收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生产资料管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安全生产方针与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与培训。 难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概论

第二节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节安全教育与培训 第四节安全生产资料管理 【教学建议】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课为主,通过习题加以巩固和练习,外加答疑作为补充,实训课程作为教学成果的实践和检验;教学手段以黑板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 第二章劳动保护与事故方法处理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职业卫生,劳动防护用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工伤认定及赔偿,事故的预防,施工现场安全急救、应急处理和应急设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宝”的安全使用,安全事故的分类与调查处理,事故的预防。 难点:安全事故的分类与调查处理,事故的预防。 【教学内容】 第一节职业卫生 第二节安全事故方法处理 第三节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教学建议】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课为主,通过习题加以巩固和练习,外加答疑作为补充,实训课程作为教学成果的实践和检验;教学手段以黑板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 第三章施工过程安全技术管理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建筑脚手架搭拆安全技术,装拆除安全技术,钢筋工程安全要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注:第一、三学期6学时系内安排任课教师,第二、四、五、六招生就业处安排任课教师。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为适应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择业、就业、创业做准备。其任务是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指导大学生在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前提下, 增强自身全 面素质,科学、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提升就业能力,正确且顺利选择职业;同时了解并熟悉创业所需条件、企业创办程序,从而在培养创业意识的基础上树立并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及创业实践。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基本要求,实行全程指导。授课以课堂教学为主,采取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运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社会调查等方式,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学以致用,讲求实效。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紧密结合社会现实,联系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从而优化大学生教育,做到以就业

促招生,以教育促发展,真正解决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而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就业压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授课形式 本课程应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运用课程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与实践等方法。 四、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 大学与专业发展和就业的关系(6课时) 教学目的: 1、帮助大学生了解大学的使命,正确树立人生目标,转变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主动性,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培养较高的综合素质,为步入社会、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概况、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和所需的综合技能,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前景和就业去向,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从而为学好专业、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3、明确大学阶段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教学内容: 大学的意义;专业概况、课程体系;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需求状况;专业就业动态和趋势;职业对所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要求。从而引发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思考。

信息化推进培训计划

信息化推进工作计划 推进原则:“任务驱动、过程监控、部门负责、有序推进”和“全员参与”、“全员监管” 推进思路:数据唯一性、规则唯一性、监控常态化、监管日常化、逐级推动 阶段目标:制定操作标准、逐步使用完善 一、总体目标: 思博学院数字校园系统,通过整体规划和挖掘校内资源,结合校内原有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迎新系统,离校系统以及新建设的人事管理系统,行政办公系统,利用统一的数字校园界面,达到一次登录,多个系统模块整合统一使用,逐步达到整合校内外资源的目的。并实现校内资源及其校内各类管理系统的“无边界”化的最佳形式。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校管理的实效,而且还更好地服务了学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思想,通过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的管理,达到行政管理数字化,教学管理信息化。最终实现信息化监控统计工作绩效。 二、总体要求: 1. 教职员工应主动地适应系统的管理理念,了解和掌握数字校园的工作要求和要点,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地工作模式,积极融入到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之中; 2. 各类管理系统所对应的各个职能管理部门,应根据系统运行及维护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指南,并积极展开培训,让使用者明确工作要求,熟练地掌握系统具体的使用方法; 3. 信息化办公室配合校长室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校准,制定系统培训计划,系统考核标准,实现校园工作系统运作,系统考核的转变。 三、系统用户对应之工作要求 鉴于数字校园系统内嵌有ISO管理流程,因而对不同的系统用户均有相应的工作要求,具体规定如下: (一)全院人员 1.每天及时登陆“OA”办公平台,查阅相关的信息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及时更新与完善“人事管理系统”中的个人档案资料。今后,学院在职称评审、科研评奖、职务晋升等工作中,均以人事管理系统中所记录的个人资料情况作为依据。 3.使用“办公系统”常态化地查阅、管理和评价日常的工作任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