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精品教案共8页文档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精品教案共8页文档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教案

《兼顾效率与公平》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3.7规定的“解析‘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的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一、基本概念 1.效率的含义 2.公平的含义

二、基本观点

1.效率与公平既有一致性又存在矛盾。

2.通过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更好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教材内容结构】

本框题包括两目内容。

第一目:讲效率与公平,逻辑顺序是:效率的含义——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公平的含义——坚持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此目设计了3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有两问。第一问要让学生明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调动了人们靠劳动和经营致富的热情,大李的迅速致富就是在这种收入分配机制激励下的结果。第二问要告诉学生,由于人们之间存在着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难免会形成村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距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个探究活动有三问。第一问告诉学生,计算会议成本,对于控制开会次数和规模有重要作用,要使会议组织者、参加者时刻都有效率意识和效率观念。第二问告诉学生,减少开会时间和开会次数,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和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浪费。第三问告诉学生,该公司讲究效率的做法,体现了市场经济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价值追求,我们要有效率观念,做事要讲效率。

第三个探究活动提出了关于公平的两种不同观点,以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辨析,并告诉学生观点二是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要求。

第二目:讲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逻辑顺序是: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含义——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此目设计了1个探究活动。

本探究活动设计了一问,并与第一目的探究活动联系起来回答。在这里,要使学生懂得,精明能干的大李致富不忘乡亲,带领包括老吴在内的李家庄人从事养殖业,使全体村民的收入普遍增加,体现了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也符合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同致富的目标追求。其中,老吴得到政府救济,表明国家在再分配中注重公平。

本框题的教学重点是效率与公平的含义,以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和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理解为什么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结合现实生活的新情况、新问题说明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意义。

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分配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并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初步掌握解决社会经济矛盾、平衡利益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

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既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通过网络等多种信息载体,搜集、了解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将要和正在采取的相关的有效措施。

【教师准备】

1.搜集我国目前个人收入分配中,讲究效率、维护公平的典例,及由于忽视效率,

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忽视公平,激化人民内部矛盾的典例,并制作成课件。

2.搜集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典例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活动

导语:(播放歌曲《好日子》)一曲优美动听的《好日子》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太平盛世、欣欣向荣的美好画卷。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的确让一部分中国人先富了起来,过上了好日子。但同时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怎么能让我国十几亿人口都能感受到国家的进步与成就,都能分享到祖国富强所带来的实惠和喜悦,都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正如科学发展观中所提到的,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上节课大家学习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政策,这节课我们将继续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探究在个人收入分配中,需要注意解决什么问题,坚持什么原则,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首先让我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

发现生活

(展示画面,辅以讲解)

在济南某家生产炉具的小型国有企业中,由于原有的分配方案没有把劳动者的劳动付出所创造的贡献与劳动报酬相挂钩,不能把职工的收入拉开,导致职工工资普遍偏低,均未超过千元,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企业经济效益逐年下滑。后来,经民主选举,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新厂长。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新厂长走马上任后首先就对分配方案进行改革。通过召开民主讨论会,畅所欲言,群策群力,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

新的分配方案会是什么样的呢?职工们到底是怎样讨论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模拟讨论会现场,把学生分成五组,分别扮演一线工人(占全班人数的40%)、技术人员(占全班人数的25%)、后勤人员(占全班人数的10%)、退休人员(占全班人数的15%)和管理人员(占全班人数的10%),各岗位分别推选出代表发言。

先进行分组讨论,各组可以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商讨本岗位的收入应在企业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整个企业怎么分才合理?

学生讨论回答:

一线工人代表:我们作为企业产品的主要创造者,很辛苦,也很重要,工资水平不要

求最高,但也要中等偏上吧。而且,要把我们的收入和劳动付出结合起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技术工人代表:我们是先进技术的代表,全厂的技术改造和进步都靠我们,我们对企业的贡献最大,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的工资应该在全厂中处于较高的水平。

后勤人员代表:我们在企业中虽然不直接创造产值,但生产的正常运转时刻都离不开我们的工作和付出,所以我们的工资可以低一些,但也不能低得太离谱。

退休人员代表:我们是企业的元老,曾经为咱的企业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我们虽然退休了,但工资水平应随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有所增加。

管理人员代表:我们是整个企业的领头羊,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我们的工资应是全厂最高的。

教师问,“大家同意吗?”

——“管理人员说得有一定道理,但他们的工资不能比我们高得太多。”

教师总结:大家讨论的很热烈,说得都很好。既能考虑本岗位的特点和利益要求,又能充分地从全局出发,考虑到企业的整体利益。从大家的讨论发言中,我发现你们都比较注重两个问题,一是各岗位职工都要求把自己的劳动收入和劳动付出、劳动贡献相挂钩,也就是要讲究效率问题;一是你们都不希望同在一个企业,彼此之间的收入差距太大,但可以也应该有差距,这就是个人收入分配中注重公平的表现。

理解生活

那什么是效率和公平呢?它们的关系是怎样呢?应如何处理骄傲二者关系,才能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理解生活。

(一)、什么是效率与公平?

1、效率

(1)含义

在生产中,效率高表现为投入少,产出多,因此效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作为企业,作为国家,都需要讲究效率,都希望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果,尤其在今天,特别在我国,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对于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重要影响

新的分配方案得到了全厂职工的认可和响应,企业效率提高,经济效益逐年上升。因此可以看出,收入分配方式合理,将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人们的干劲足了,企业的效率自然会逐年攀升,可以说,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那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才能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呢?

学生回答:就像咱厂新的分配方案一样,要把劳动者的收入和他的劳动付出、劳动贡献直接挂钩,把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在个人收入中体现出来。

新的分配方案成功之处还在于,它不但拉开了职工的收入差距,而且差距比较合理,并没有因此影响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反而出现了彼此之间比着干、抢着干,互相合作,共同进步。所以,在个人收入分配中,还应注意解决公平问题。这里的公平是什么?请大家看课本P70页上面的自主探究,思考并体会公平的含义。

2、公平

(1)含义

公平的含义较宽泛,这里所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合理表明

公平,这里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理解公平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绝对的平均主义。例如炉具厂原有的分配方案由于搞平均主义,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收入普遍偏低。二,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如果差别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社会稳定,就是公平。例如在新的分配方案中,不但拉开了职工的收入差距,同时又能注意把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效率。

(2)意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新的分配方案因为正确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取得了显而易见的良好效果。那效率与公平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打个比方,效率与公平好比是做蛋糕和切蛋糕。效率提高是为了把蛋糕做大,讲究公平是为了把蛋糕切好,要想把蛋糕切好的前提是有蛋糕可切并且蛋糕越大切好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做大蛋糕是切好蛋糕的前提,即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切好的蛋糕分下去之后,大家感觉还不错,都比较满意,存在的差距比较合理,人们易于并乐于接受的话,那会使劳动者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再生产中去,从而促进效率提高,生产发展。反之,若切分的差距过大,就会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阻碍效率提高、生产发展。因此,切好蛋糕是我们下一步做大蛋糕的保证,即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三)、在我国现阶段,应怎样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但同时也应看到,讲效率就可能会有差距,差距过大,有可能影响公平。他们分别强调不同方面,又存在矛盾。矛盾的存在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如何协调、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知难而上,让二者统一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请思考:

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时,有人认为,应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因为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还有人认为,应把公平放在第一位,因为我国现在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请问:上述两种观点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讨论回答前,请大家带着问题观看两段录像资料,认真看、注意听、仔细想。(录像)解说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财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它正处于由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过渡的转型期,并因此成为推动世界前进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壮观的基础设施基地与原材料加工厂。种种迹象表明,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从没像现在这样近在眼前,但是梦想变为现实的距离远比看上去要遥远,前进中的中国所面临的众多问题并没有随着改革的巨大成功而自动消失,在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对这些问题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的认识。

兼顾效率与公平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曾经担任“十五”计划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研究工作。

林毅夫:我们从1978年以后连续26年时间,每年9.4%的经济增长,这是全世界最快的,这当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期。在改革的初期,我们当时的看法就是我们原来的体制很没有效率,增长速度非常慢,所以我们就提出对旧的体制进行改革,在这个过程当中,为了赶快缩小跟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就特别重视速度。现在讲起来速度大概没什么问题,所以我们不能只是重视速度,我们必须在追求速度的时候同时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同时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请同学们结合录像和自己的见解,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甲同学:我认为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由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应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样才能尽快地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因为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穷,也就是题中所提到的要把效率放在第一位。

乙同学: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的确应该讲究效率,提高效率,但当我国今天出现了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情况时,我们却不能视而不见,而是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要逐渐地缩小差距,注重公平。所以,刚才我们讨论的结果是,既不能把效率放在第一位,也不能把公平放在第一位,而是要把效率与公平并重,即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教师总结:都有道理,若在题目中加上“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那如何回答呢?

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20多年前,当封闭了几十年的中国用改革开放的政策打开了国门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这个号召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计划经济、因循守旧的那个时期,犹如一声春雷催人奋发。小平同志“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使沿海地区经济崛起,造就了深圳特区、珠江三角洲、浦东开发、江浙乡镇企业等东部沿海的经济腾飞。小平同志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使全国各

地不甘于贫穷的人行动起来,带头致富,引领了生气勃勃的中国。“先富”的理论打破了禁锢中国多年的绝对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体制,为中国的全面改革开放探索了新经验,开辟了新道路,并为国家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改革开放二十几年,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指导下,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被世人所瞩目,被国人所骄傲。毋庸置疑,这一原则改变了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现象,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地增加了社会财富,但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情况,贫富差距扩大尽管有着复杂的原因,但基本的原因是与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机制不健全有关,这种现象不仅给正常的经济秩序与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让大众对于社会的公正产生质疑,并最终可能影响全社会的稳定。

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是世界上基尼系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人口所占有的财富还不到2%;财政部官员曾透露,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储户手里。

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决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已使我们不能忽略公平问题,效率与公平二者之间不是只有对立的关系。现在应为:实现市场效率,并追求社会公平。显然,以前一直倡导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也将让位于“兼顾效率与公平”。

(四)、怎样兼顾效率与公平呢?

请看漫画:

解说词:改革前,李家庄实行“大锅饭”式的平均分配方式,村民收入低,没多大差距。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村民收入普遍提高,同时拉开了收入差距。大李除种好自家承包地外,还承包鱼塘,建起养鸡场,年收入达十几万元。他家建起了楼房,买了汽车。而与大李同龄的老吴,情况就不同了。老吴有病,全家靠几亩承包地只能解决温饱。致富后的大李不忘乡亲,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带动村民养鸡、养鱼,使李家庄成为有名的养殖基地,而且还主动拿出20万元来支持当地的教育。老吴不但在老李的帮助下增加了养殖收入,而且还得到了政府救济,生活明显改善。

大李是怎样致富的?

——大李是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如承包土地、养鸡、养鱼等。

致富后的大李是怎样做的?

——大李能把自己的先进养殖经验传授给村里人,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教师总结:第一,允许先富,带动后富,走向共富。

李家庄原有的平均分配并没有拉开个人收入差距,更没有充分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反对平均主义,但同时也应注意个人收入差距不能太大,如一开始,大李年收入十几万元,而老吴却只能养家糊口,长此下去,会激化社会矛盾,带来不稳定,也不利于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后来,致富后的大李能主动带领全村人共同脱贫致富,还拿出20万元支持当地的教育事业,体现出社会主义奉献精神。

第二,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在李家庄的分配中、在咱炉具厂的分配中,都强调多劳动、多创造、多贡献、多得到,这正是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的初次分配,注重的是效率。同时,李家庄的老吴由于生活困难,得到了政府的相应救济,这体现出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注意缩小收入差距,注重公平。

第三,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两个阶段。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的分配;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在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

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例如,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同样也从这一天起,现行个税费用扣除标准由八百元人民币提高到一千六百元。这正体现出“十一五”规划中更为注重利益兼顾的问题。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民生问题时,语重心长地说: “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因为在中国城乡,困难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农民。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会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今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小结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一)什么是效率与公平?

1.效率的含义及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重要影响

2.公平的含义及意义

(二)为什么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坚持效率的必要性

3.坚持公平的必要性

(三)怎样兼顾效率与公平?

1.允许先富,带动后富,走向共富;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在处理个人收入分配中,要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参与生活

下面让我们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参与生活。请仔细阅读材料并来回答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积累,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稳定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基础。而这个基础的保障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以艰苦的努力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党中央提出在“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中,把共同富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心愿,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结合材料,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教师总结:共同富裕并非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它更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理论追求。“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让已先富起来的部分地区和人群停滞发展或倒退。它的核心是‘共同’,是使十几亿人能够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共同提高发展的能力,共同促进发展的水平,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这是中国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保证。共同富裕是在“先富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符合辩证法的规律。对于中国而言,没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没有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提出,是中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后,在五年规划制定的理念上所作的一个重大调整,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历史跨越,它表明我们的执政党将着重于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趋公平的利益均衡机制。

相信我们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共同富裕目标的鞭策下,在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的实践中,我们的国家将更加富强,我们的日子将越来越好!最后让我们共同倾听《和谐

乐章》,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一起憧憬和谐未来……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真题体验亮剑高考1.3.7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版必修1

个人收入的分配 真题体验·亮剑高考 考点考情考题统计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5年1考) 2013·卷ⅡT14 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全国卷5年0考) 【典例】(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 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 736 元。 材料一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1、图2所示。

材料二最近几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增长幅度远高于中央财政预算的增长幅度。根据2012年财政部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2011年中央财政实际支出比上年增长16.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7.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8%。在2012年的中央财政预算中,中央财政支出增长13.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6.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3.1%。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解析】解答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首先应明确,图1、图2的主题在于说明我国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占比;其次通过横比看到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通过纵比看清不同主体收入占 比的差距;再次是结合上下文,通过与世界对比对我国各种数据进行定性分析;最后概括总结,指明我国收 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回答第(1)问中的第二小问,要注意从上问所揭示的问题入手,主要关注提高居民收入、劳动报酬、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措施,并明确这些措施都是在促进社会公平。第(2)问为因果类试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责任、职能等知识。首先应把握设问中的三点要求:一是知识范围限定在政治生活,二是待分析的事件为政府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三是切入角度为“为什么”;其次提取材料中“民生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关键信息;最后,围绕上述信息运用我国国家性质、政府责任、政府职能等知识组织答案。 答案:(1)问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新人教版必修1思想政治第四课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word精品文档9页

第四课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高一新教材《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中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中的第二框,主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我国现阶段的所有者结构。是《经济生活》中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基础,知识的理论性较强。本节主要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个目,基本的线索是明确我国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以及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公有制经济的构成,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作用; 2、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以及增强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辨别不同经济实体所有制性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提高学生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自觉性,坚定其无比优越性的信念,树立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对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情景导析、讨论比较、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明确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认识到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社会生产总是

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进行的,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下,我国建立了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它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究这一问题。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讲授新课: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师: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201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一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所占比重,石油天然气开采96.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90.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75.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63.3%、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6.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9.8%。 材料二:30年来,非公经济获得大发展。2019年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2741.5万户,私营企业551.3万家,分别比1992年增长0.8倍和39.1倍。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企业数量达30.3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0%。从创造的产值看,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为68%。 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师:说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二、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范围 师: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有哪些成分? 生: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师: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特别注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不是指混合所有制经济整体,而是指里面

学考高中政治综合探究3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新人教版必修1

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一、选择题 1.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句话强调的是( )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②分配不合理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③分配方式有时对生产起决定作用④收入分配要注重公平原则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否则就会威胁到,①④符合题意。②的观点不符合题意。生产决定分配,③的说法不科学。 ,这会使得一部分人缺乏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经济学家奥肯则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指出:“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两句话共同说明( ) A.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不公平 B.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体现 C.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奥肯的话前半句强调维护社 ,后半句强调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必须要注重公平。C项是二者共,应入选。 2016年10月10日印发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健全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完善单位内部科技成果转化中对科研人员进行现金和股权、期权奖励办法。实施这些举措是基于( ) ①实现社会公平需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②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③合理的分配关系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④科研人员的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A.①② B.①③ D.③④ ,完善单位内部科技成果转化中对科研 ,故③应入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人员的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要健全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④说法正确。促进效率有助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①说法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按劳 ,广东省惠州市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以发展经济作为唯一目标,而是通过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让民众普遍受惠,这也使惠州的经济发展获得了有效支撑,改善了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说明(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③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④收入分配必须平均化、平等化 A.①② B.①④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知道我国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2、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懂得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理解我国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的分析,能提高准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还要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按劳分配的含义、必然性和意义及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必然性、主要形式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 1、通过创设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出经济生活理论。 2、设置漫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推出理论,又用学习的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歌曲<<国家>>引入话题 由成龙和刘媛媛在国庆60周年文艺晚会的压轴歌曲《国家》引入,多媒体放歌曲。 教师引导:正如歌中所说“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在我国社会总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家庭中劳动者的收入也日益增多。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我国劳动者的分配方式。 2、课堂调查导入新课 课堂探究一 教师引导:请大家回顾一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学生活动:回顾经济生活第四课学习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2:10.2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教案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材分析 本节共分两目。二者的内在联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主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为主线,从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新发展理念的内容,理解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认识我国的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树立四个自信。 科学精神: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健康发展的能力。 法治意识:通过本框的学习, 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用科学的发展观认识新时代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遵纪守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准确地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容以及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学难点:全面准确地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容以及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课前准备 课件、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数据、图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新发展理念有哪些?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 1.新理念的内容和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

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2017年,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000多户增加到1.6万多户。 材料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只能绿色制造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能源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海洋和空间先进适用技术、只会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健康技术、现代服务技术和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等。 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以“科技创新生活”为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结合材料和自身发展,谈谈青年人如何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某市有三个“看不见”:站在江边看不见江——塔吊林立、货轮密布,辨不清水与岸;出了城市看不见农村——道路宽敞,别墅成片,分不出城与乡;工业区利看不见浓烟和排污口——循环经济使副食品被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这三个“看不见”体现的是该市人民“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精神,是该市人民对发展的全面理解。 该市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哪些实惠? 该市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了解 名词点击: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

2021高中同步创新课堂政治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 Word版含答案

综合探究(三)提高效率促进公正 [探究问题提示] 教材P74“探究问题1” 提示(1)公正与效率具有全都性,公正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正安排,才会激发劳动者进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乐观性。 (2)兼顾效率与公正,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正,将企业员工的收入差距把握在合理的范围内。 教材P74“探究问题2” 提示(1)企业应提高劳动酬劳在初次安排中的比重,使劳动酬劳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并乐观制造条件,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安排的制度。 (2)如“评比技术标兵”“当月最佳之星”等,并赐予物质嘉奖。这些措施做到了兼顾效率与公正,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乐观性,促进生产的进展。 教材P75“探究问题” 提示(1)政府在扶贫过程中,坚持把“输血性”救济与“开发性”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既保障了村民的生活,又促进了生产的进展,从而使梨树沟脱贫致富,达到了效率与公正的统一。 (2)在经济进展过程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初次安排后存在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不利于实现共同富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再安排要更加留意公正。 [综合探究归纳] 1.效率与公正的关系 (1)效率与公正的侧重点不同,表现各异,具有冲突的一面。 从收入安排上来看,效率留意的是拉开差距,激发劳动者的乐观性,而公正留意的是把收入差距把握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使劳动者有期望和盼头。 (2)效率和公正具有全都性 效率是公正的物质前提,公正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才能既激发劳动者的乐观性,又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保持社会的稳定。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正关系的意义 处理好效率与公正的关系,既有利于促进经济进展,也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正的关系 (1)正确处理效率与公正的关系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2)平均主义不利于提高效率,会损害实现社会公正的物质基础;收入差距悬殊,忽视公正,安排不公会影响效率的提高,甚至导致严峻的社会问题。 [综合探究演练] 1.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忧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为如何公正安排争吵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办法: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选择,这样分蛋糕的公正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A.效率是公正的物质前提 B.公正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安排公正主要指收入安排的相等 D.促进公正正义必需依靠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解析:选D。本题考查实现和维护公正的措施。分蛋糕的故事告知我们,促进公正正义必需依靠合理的机制和政策,这样才能调动乐观性,故选D项。A、B两项的说法与题意无关;C项错误,安排公正是指收入安排的相对公平。 2.“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展,必需深化推动收入安排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正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①既要落实安排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②既要鼓舞创业致富,又要提倡回报社会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④初次安排留意效率,再安排强调公正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正确处理效率与公正的关系的措施,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错误,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体现公正;④错误,初次安排和再安排都要兼顾效率与公正。 3.纵观这么多年党代会的报告,十三大是“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正”;十四大是“兼顾效率与公正”;十五大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正”;十六大则进一步进展为“初次安排留意效率,再安排留意公正”;十七大就已经变成“初次安排和再安排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正的关系,再安排更加留意公正”;十八大进展为“初次安排和再安排都要兼顾效率和公正,再安排更加留意公正”。从提法的变迁很简洁看出,收入安排改革的核心就是解决公正问题。 结合收入安排的相关学问回答下列问题: (1)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收入安排公正问题的依据是什么?

高中政治:3.7.2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新人教必修1)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 第二框兼顾效率与公平 一、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懂得社会主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理解我国当前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2、能力目标: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的辨证思维能力。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二、重难点: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如何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 三、基础知识 1、效率的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他表示(),效率提高就是()。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如果()就会(),促进(),反之,则会(),阻碍()。 1、公平的含义 公平的含义较宽泛,这里所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即要求()。 2、我国坚持公平的收入分配的原因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体现,他有助于()实现()()。 3、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 (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另一方面()。

(2)、如何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 a、兼顾效率与公平,要() b、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又要()既要()又要(),在()同时,倡导()。 C、兼顾效率与公平,必须正确处理()关系。初次分配注重(),就是在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通过完善()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X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各个方面群众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五、巩固练习 1、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在我国收入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有利于() (1)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3)增加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4)以最少的经济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 A、(1)(2)(3 ) B、(1)(2)(4) C、(1)(3)(4) D、(2)(3)(4) 2、“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这种观点() A、错误,其实质是主X平均主义 B、错误,其实质是只讲效率不讲公平 C、正确,因为效率与公平总是对立的 D、正确,它主X公共富裕 3、兼顾公平,是指() A、社会要消除收入差距 B、实行平均主义,消灭差别 C、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X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进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D、社会收入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4、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面。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综合探究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综合探究二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素养目标 1.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阐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要点晨背 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由之路,理论体系是正确理论,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强大精神力量。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5.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自主学习 【学新知】 1.在中国、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议题探究 议题一只有共产党、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1《兼顾效率与公平》word教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1《兼顾效率与公平》word教案 【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教案: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一、教材分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讲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框分两个目,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重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介绍效率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我国为处理好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结合教材与现实,提高学生正视现实、理解现实和分析现实的能力,是实现本课知识升华的关键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 2、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二)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 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学习《经济生活》中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收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充满好奇与兴趣,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要全面确切地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等问题是有难度的。所以如何深入浅出地创设情境,启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探究十分关键。 五、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实地寻访、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课堂汇报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学以致用。 六、课前准备 教师利用对学生的了解情况,与教材内容及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结合国家政策法规导 入新课。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即我们下面要学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招聘启示1: 现在电脑城A店和B店均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我们来看看他们各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综合探究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一、探究活动目标 1.了解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表现,深入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通过对一个企业分配制度的剖析,认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重要性; 3.树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4.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建议 1.分两组分别收集提高效率的表现与促进公平的表现; 2.分两组讨论提高效率的意义与促进公平的意义; 3.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分正反方展开辩论; 4.学会剖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分配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概念回顾 师: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收入与分配,了解了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且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正确处理分配与公平的关系,与我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首先我们对效率与公平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回顾。 生: 公平,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在分配过程中,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是一种收入差距大小适宜,既能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能不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平观。

效率,就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了解的促进公平与提高效率的表现有哪些? 2.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的表现 生:我所了解的关于促进公平与提高效率的案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公平的表现: (1).2013年高考前夕,国家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比2012年增加8.6%。这将使更多农村学子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是党和政府维护公平正义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2). 医疗保险改革。1990年,国家对医疗保险制度作了改革,将过去由国家或企业统包的办法改为职工个人少量负担的办法,或医疗费随职工工资发给个人包干办法,同时推行了大病医疗费统筹和离退休职工医疗费统筹办法。 (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前身主要表现为传统的社会救济。这一工作主要由民政部门负责对社会孤、老、残、幼的救济,由企业承担主体困难职工的救济工作。 (4). 出台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有效整合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和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实现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全面接轨,实现城乡居民在同一平台参保缴费与管理服务。 (5)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6)2011年国务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680个国家试点县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每天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通过这一政策,首先解决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在校吃饭问题,受益学生达到2600多万,占中西部农村学生的近30%。 提高效率的表现: (1).允许多种方式并存,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新技术与设备的使用;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优先兼备公正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效率、公正的含义;效率与公正的辩证关系。 2、理解为何要坚持效率优先;效率优先,兼备公正原那么的涵义;怎样坚持效率优先,兼备公正原那么。 3、联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派差距的详细案例,说明坚持效率优先,兼备公正原 那么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培育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对的各样矛盾,并学会运用矛盾剖析法, 擅长在互相矛盾的复琐事物中进行剖析、选择。 2、培育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派差距,提升综合剖析 问题的能力。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经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饶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派制度的优胜性,确认我 国现阶段的收入分派制度和分派政策既有益于经济效率提升,又能保证共同富饶目标的实现。教课要点、难点 1、效率优先的必需性 2、坚持效率优先,兼备公正原那么 教课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解法、教师启迪、指引,课上议论等学生主体参加的教课形 式。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经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推行以按劳分派为主,多种分派方式 并存的分派制度。在这类分派制度中表达了效率优先,兼备公正的原那么 , 即我们下边要学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效率优先,兼备公正原那么 1、坚持效率优先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5 页研究活动,议论并回答两个问题。 学生活动:踊跃思虑、议论,发布看法,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总结:大李快速致富说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推专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调 动了人们靠劳动和经营致富的热忱。自然,因为人们之间存在着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差异,不免会形成村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这类收入差距在市场体制的作用下是不行防止的。 (1)效率的含义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升就是资 源的节俭和社会财产的增添。 教师活动:指引学生参看教材65 页第二个研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活动:踊跃议论,踊跃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总结:计算会议成本,能使会议组织者和参加者时辰有效率意识和效率看法;减少 开会次数和时间,有益于提升人力资源和机器设施的使用效率,防止浪费;这家公司的做法 表达了市场经济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价值追求。 教师发问:我国为何推行以按劳分派为主,多种分派方式并存的分派制度,分派方式对 效率有影响吗? 学生活动:踊跃思虑、议论,发布看法,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总结: 〔 2〕收入分派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收入分派方式对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假如分派方式有益于调换人们的生产踊跃性,就会 提升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降低效率,阻挡生产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分派方 式大大调换了劳动者的踊跃性,有益于提升效率。 教师活动:我国现阶段的分派方式必定有益于调换劳动者的踊跃性,有益于提升效率, 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因为各样要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出现了分派上的不公正性,在 必定程度上反过来又伤害了劳动者的踊跃性。在经济建设中,要不要讲究效率优先? 学生活动:踊跃思虑、议论,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点拨:追求效率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追求效率切合我国国情。我国是人口众多、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综合探究 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教案(2)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综合探究:讲求效率维护公平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思想政治必修模块一《经济生活》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单元综合探究 5、学时数:40分钟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讨论的永恒话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是收入分配中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 三、探究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懂得效率、公平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懂得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的重要性。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效率与公平”这一问题的理解,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做到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统一。提高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教学难点: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主要教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归纳法 主要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总结反思法、课外调查法 六、探究活动步骤 (一)漫画导入 教师讲授《和尚分馒头》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好多老和尚和小和尚,他们当然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平时,庙里和尚们吃的东西都是每天从山下运过来的,可是有一天,天公不作美,刮起了台风,下起了暴雨,山路堵了,粮食运不上来了,和尚们可愁死了,念经都没力气了。这时庙里的方丈出来说话了:“和尚们,莫慌张,大家打起精神来,现在庙里还有20个馒头,我们这里有20个人,本来可以一个人分一个的,但是为了照顾老和尚,就让老和尚一个人分3个,小和尚三个人分1个,这样刚好分完。”方丈刚说完,下面就议论开了,当然,小和尚也有不高兴的。大家在心里数着、算着,这样是刚好吗?不久,热气腾腾的馒头端上来了,大家照老方丈的指示做了,老和尚一个人分3个,小和尚三个人分1个,小和尚真可怜,可也没办法呀,有总比没有好呀。 思考:教师:你人认为这样分配合理吗?为什么不合理 学生:不公平,要就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小和尚干活就没了劲头。 教师总结:我们凡是要讲求效率,维护公平(板书) (二)探究体验 手工竞赛:每组六人、十张纸,时间2分钟,在规定时间内叠的纸鹤多组为胜。 思考:教师:现在同学们手工做完了,假如现在有四家公司拟收购这些手工艺品,哪么你会选择与那家签订长期的订购合同?说明理由 【收购方案】 方式一:不论数量和质量,平均每组给5元。 方式二:计数给钱,每只纸鹤给2元。 方式三:数量质量相结合,叠的好的每只纸鹤给4元,其它2元。 方式四:叠的好的每只纸鹤给100元,其他2元。 教师:请同学们评价选择收购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收购方案并阐明自己的理由。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课程纲要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课程类型:高中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授课时间: 28课时 授课教师:杨滨瑜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知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 2、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3、能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4、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导言课整体把握教材,分享课程纲要(1课时)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学生能够了解货币的作用和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 2、在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基础上,能够准确归纳出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 3、结合日常生活事例,能够说明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对生产的影响。 4、通过走访家庭、调查问卷等方式,分析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能够准确描述几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差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5、通过亲自参与日常经济活动,知道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确立正确的金钱观。 第1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1课时) 第2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1课时) 第3课时信用工具和外汇 (1课时)第4课时影响价格的因素 (1课时) 第5课时价格变动的影响 (1课时) 第6课时消费及其类型(1课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学案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学案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 平 3.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学习内容和解析 内容:效率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解析:《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这一框题共分两目。 第一框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本目教材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首先是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平,尤其是收入分配中的公平;然后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第二框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教材讲了效率的含义、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当前我国为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这三层意思。本目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和解析 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明确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 2、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分析:高考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三、问题诊断分析

本目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教学重点是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体现(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情景分析课本内容分析课堂小结配餐作业 (二)教学过程 情景一: 电脑城B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 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一、效率的含义(板书) 问题1 对比招聘启示1和2,发现同样是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招聘要求一样,但报酬却是不同的,请大家思考第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生:A店老板的分配方式不能激发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每天的工资是固定的,所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B店老板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利益的驱动下,能刺激工作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工作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推销出更多的学习软件。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模板(共8篇)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模板(共8篇) 第1篇:高中政治必修一 高一政治必修 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课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3.货币的含义和本质?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一般等价物4.货币的职能?5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5.纸币的含义,发行量?国家(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6.经济收支往来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7.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8.汇率变化的意义是什么?10页最后一段了解外汇、汇率 9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11页 第二课 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价格和供求的关系是什么? 12、13页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正比反比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14页最后一段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5页第四段(重点)5.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如何理解“需求有弹性,弹性各不同?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影响大,即需求弹性大。6.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不同(替代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互补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反方向变化),互补品和替代品的含义 7.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2.消费类型的三种划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4.恩格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