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蛙的解剖 实验报告

牛蛙的解剖 实验报告

牛蛙的解剖实验报告

《牛蛙的解剖实验报告》

在生物学课上,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牛蛙解剖的实验。这次实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牛蛙的生物结构和器官功能。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解剖刀和剪刀,仔细地剖开了牛蛙的身体,一层一层地揭开了它神秘的生物学秘密。

首先,我们对牛蛙的外部结构进行了观察。牛蛙的身体呈现出典型的两栖动物的特征,有着宽大的嘴巴和圆润的身体。它的四肢有力,适合在水中游动和在陆地上跳跃。我们还观察到了它的眼睛和耳膜,这些器官在它的生存和捕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接着,我们进行了内部器官的解剖。我们首先打开了牛蛙的腹部,仔细观察了它的消化系统。我们看到了它的胃和肠道,这些器官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我们还发现了它的心脏和肺部,这些器官让它能够进行氧气交换。我们还观察了它的肝脏和肾脏,这些器官对于排泄废物和维持内部平衡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对牛蛙的神经系统进行了解剖。我们仔细观察了它的大脑和脊髓,这些器官控制着它的行为和感知。我们还发现了它的神经节和神经纤维,这些结构让它能够做出快速的反应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牛蛙的生物结构和器官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不仅让我们更加尊重和珍惜动物的生命,也让我们更加钦佩自然界的奇妙和复杂。希望我们能够将这次实验的收获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和发现生命的奥秘。

《人体生理学实验》牛蛙

人体生理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2:掌握生理学实验手术常用器械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方法; 3:学习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1:生理学实验中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 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 2:蛙的离体组织、器官保持活性所需的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盒掌握; 3:任氏液是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可以用来延长蛙心脏在体外 跳动时间,保持其它离体组织器官生理活性等;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对 象:牛蛙 设 备: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镊、毁髓针、玻璃分针)、 玻璃板、锌铜弓、培养皿、滴管、任氏液、粗剪刀、蛙板、蛙 钉、粗棉线 药品与试剂:任氏液 四、实验方法: 1.制备离体蛙心 (1)取一只蛙,捣毁脑和脊髓,将蛙仰卧固定于蛙板上。从剑突下将腹部 皮肤向上剪开,然后剪开胸骨,打开心包,暴露心脏,分离左、右主 动脉。 (2)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根线,此头端结扎作插管时牵引用,在主动脉干 班 级 11应用心理 姓 名 张红 学 号 2011326670130 实验日期 2012.10.12 指导教师 胡信奎 实 验名称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制作

下方穿一根线,在动脉圆锥上系以松结用于结扎固定蛙心管。 (3)左手持左主动脉上方的结扎线,用眼科剪在松结上方左主动脉根部剪 一小口,右手将盛有少许任氏液的大小适宜的蛙心管由此切口处插入 动脉圆锥。插管头到达动脉圆锥时,用镊子夹住动脉圆锥少许,将插 管拔出后退,并转向心室中方向,镊子向插管的平行方向提拉, 心室收缩期时将插管插入心室。蛙心插管进入心室后管内任氏液的 液面会随心室的收缩而上下波动。蛙心插管进入心室后,用预先准备 好的松结扎紧,扎线系在蛙心插管的侧钩上打结并固定。剪断主动脉 左右分支。 注意:勿扎住静窦脉,插管不可插入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下口。 (画心室图,见26页) (4)轻轻提起蛙心插管以略高心脏,用一线在动脉干与腔脉交界处作一 结扎,结扎线应尽量下压,以防伤及动脉干,在结扎处外侧剪断所有 组织,将蛙心游离出来。 (5)用新制任氏液反复换洗蛙心插管内有血的任氏液,直至蛙心插管内无 血液残留为止。此时离体蛙心插管制备成功,可供实验。 (6)将蛙心插管固定在铁支架上,用蛙心夹在心室舒张期夹住心尖,并将 蛙心夹的线头通过滑轮连至张力换能器的应变梁上,调节此线张力至 1g,插管内加灌流液约1—1.5m,并在插管上标记灌流液的高度。在 此实验以后过程中,灌流液稳定于该高度。 2: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1)剥制后肢标本: 法一:将双毁髓的牛蛙背面向上放入蜡盘中。左手持手术镊轻轻提起 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开皮肤,暴露耳后腺后 缘水平的脊柱。用手术剪横向剪断脊柱。左手持手术镊提起断开的脊 柱后端,右手用手术剪沿脊柱两侧剪开体壁,再剪断下腹壁肌肉,自 基部剪断内脏。然后用蘸有任氏液的左手捏住断开的脊柱后端,右手

牛蛙解剖实验报告

牛蛙解剖实验报告 牛蛙解剖实验报告 引言: 解剖实验是生物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解剖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 生物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牛蛙作为研究对象,牛蛙作为一 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通过解剖牛蛙,我们将深入研究其 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一、外部观察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对牛蛙进行了外部观察。牛蛙的身体呈卵圆形,皮肤 光滑,呈绿褐色。它的头部较大,有两个明显的眼睛,嘴巴呈V字形。四肢发达,前肢有四个趾,后肢有五个趾。通过外部观察,我们可以初步了解牛蛙的 基本形态特征。 二、消化系统解剖 我们首先进行了消化系统的解剖。通过剖开牛蛙的腹部,我们可以看到蛙的消 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口腔内有舌头和牙齿,牛蛙 的舌头非常灵活,可以迅速捕捉到猎物。食管连接着口腔和胃,胃是消化食物 的主要器官,食物在胃中经过机械和化学消化。小肠负责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而大肠则负责排泄废物。通过解剖消化系统,我们对牛蛙的消化过程和器官功 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呼吸系统解剖 接下来,我们对牛蛙的呼吸系统进行了解剖。牛蛙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头、气管和肺。牛蛙的鼻腔位于头部的前部,通过鼻腔可以吸入氧气。气管连接着

鼻腔和肺,气管内壁有许多环状软骨,可以保持气道的通畅。牛蛙的肺位于腹部,是主要的呼吸器官,通过肺,牛蛙可以将吸入的氧气传递给血液,同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通过解剖呼吸系统,我们对牛蛙的呼吸过程和器官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循环系统解剖 循环系统是牛蛙体内重要的系统之一,我们进行了循环系统的解剖。牛蛙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组成部分。牛蛙的心脏位于胸腔的正中央,由三个腔室组成: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的运动,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分。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动脉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而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回输到心脏。通过解剖循环系统,我们对牛蛙的血液循环过程和心脏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神经系统解剖 最后,我们对牛蛙的神经系统进行了解剖。牛蛙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位于头部,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种信息。脊髓则位于背部,是信息传递的主要通道。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组成,神经节负责接收和处理信息,神经纤维则负责将信息传递到各个部分。通过解剖神经系统,我们对牛蛙的神经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结论: 通过本次解剖实验,我们对牛蛙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牛蛙作为一种典型的两栖动物,其解剖结构和功能与其他生物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通过解剖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为生物学的学习

牛蛙和蟾蜍的对比解剖

牛蛙和蟾蜍的对比解剖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牛蛙和蟾蜍的对比解剖 21 李婧柔 指导老师戈志强 摘要:蛙和蟾蜍作为同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的两种两栖动物,在外形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均有很大区别。本文将对于它们结构上的异同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牛蛙、蟾蜍、结构异同。 材料:活体牛蛙、蟾蜍 方法:双毁髓法处死,一般方法观察 牛蛙:新蛙亚目蛙科蛙属牛蛙 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因实用价值巨大而自1959年引进我国中部和东部养殖。牛娃体棕绿色相间,粗糙,有深色点状凸起和条纹,腹部黄绿,头部似其他蛙类呈锐角三角形,皮肤光滑。口端位,吻尖面钝,口裂宽大延伸至头基部。上颌背侧前端有一对外鼻孔,外鼻孔缘有鼻瓣,随呼吸开闭。眼大而外凸,位于头顶部偏左右,有上下眼睑,且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瞬膜,遇刺激眼球可迅速收回眼窝并以瞬膜覆盖。两眼后具一对公分左右大小圆形鼓膜。头部后接宽短的躯干部,伏状时十五公分大小,前肢较短,指骨顶端第一节下扣,两指骨、掌骨斜向腹侧生长,四指分离,后肢长而粗壮,有黑色条纹分布,伸展时逾十五公分。五指后三分之二指间有薄蹼。两腿间偏背侧有一后凸结构,为泄殖腔孔。 观察外观后用双毁髓法将动物处死。按下蛙头,在枕骨间插入解剖针上下捣毁双髓,在蛙四肢瘫软不回收后将解剖剪插入泄殖腔孔前段半寸的皮肤,剪至下颌骨,继沿腹向两侧剪开一横口,用解剖针钉皮肤和四肢于蜡盘中。从腹中线左侧剪开腹直肌,并向前沿胸骨中央剪断肩带。 (图片来源:牛蛙 /62782/0/86d6277f9e2f0708fc7d20c7ec24b899a8 01f2f9?fr=lemma&ct=single#aid=0&pic=86d627 7f9e2f0708fc7d20c7ec24b899a801f2f9) 剖开蛙肚,可见左右两椭球状肺,剪开肺室,其 中布满肺泡。肺下为肥大的三叶状的肝,红色较 深,左右肝叶中央有一搏动深红色球状组织,为 心脏,分为左右两心房和一心室。在心房和心室 的交界处有明显冠状沟,连有黄色的脂肪体。肝 下有一青黑色的球形胆囊。张开蛙口,上颌边缘 有尖利而细小的一排齿尖向后的颌齿,一肌肉质 舌衍生于下颌内壁近外侧,拉出可观明显分叉。 口腔顶壁前端与外鼻孔相连有两椭圆形小孔,为 内鼻孔。颌角附近有一对大孔——耳咽管孔,直 通鼓膜。口腔通过喉门——食道口——食管直达 胃,胃为食管下端所 连的膨大囊状体,向下连有近身体长度的小肠,尾端为膨大的直肠,直 肠通于泄殖腔,以泄殖腔孔连接体外。

牛蛙解剖-专业文档

牛蛙解剖 牛蛙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牛蛙的解剖,了解两栖动物的基本结构和生理特点,掌握基本的解剖技能,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牛蛙 2.实验器械:解剖刀、解剖剪、镊子、培养皿、解剖盘、生理盐水等。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前准备:将牛蛙处死并固定在解剖盘上,用生理盐水湿润其皮肤,以保 持其湿润状态。 2.外部观察:观察牛蛙的体型、体色、皮肤等特点,记录其外部特征。 3.解剖腹腔:用解剖刀沿牛蛙腹部正中线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暴露腹 腔。观察腹腔内的器官,如肝脏、脾脏、胰腺等,记录其位置和大小。 4.解剖胸腔:用解剖剪沿牛蛙胸部正中线剪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暴 露胸腔。观察胸腔内的器官,如心脏、肺部等,记录其位置和大小。 5.解剖神经系统:用解剖刀和镊子分离牛蛙的头部,暴露脑部。观察脑部结 构,记录其位置和大小。 6.解剖肌肉系统:用解剖剪沿牛蛙四肢的肌腱剪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和肌 肉,暴露肌肉系统。观察肌肉系统的结构,记录其位置和大小。 7.清理和整理:清理解剖现场,将器官和组织分类整理好,放入培养皿中保 存。 四、实验结果 1.外部特征:牛蛙体型短而宽,背部呈绿色或棕色,腹部呈白色。皮肤湿润, 有明显的皮脂腺。

2.腹腔器官:肝脏位于腹腔的右侧,呈暗红色;脾脏位于腹腔的左侧,呈暗红 色;胰腺位于肝脏和脾脏之间,呈淡黄色。 3.胸腔器官:心脏位于胸腔的左侧,呈椭圆形,有心室和心房之分;肺部位于 胸腔的两侧,呈暗红色,有明显的气囊。 4.神经系统:脑部位于头颅内,分为大脑、小脑和延脑三部分。大脑位于最前 端,负责感觉和运动功能;小脑位于大脑后方,负责平衡和协调功能;延脑位于最后端,负责呼吸和循环等基本生命功能。 5.肌肉系统:四肢肌肉发达,尤其是后肢肌肉更为强壮,适合跳跃和游泳。 五、实验结论 通过对牛蛙的解剖实验,我们了解了两栖动物的基本结构和生理特点。牛蛙的体型短而宽,皮肤湿润适合在水中生活;腹腔和胸腔内的器官结构与哺乳动物相似,但肺部发育不完善,需要通过皮肤辅助呼吸;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结构与哺乳动物也有相似之处,但相对简单。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基本的解剖技能和方法,对生物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牛蛙的解剖 实验报告

牛蛙的解剖实验报告 牛蛙的解剖实验报告 引言: 解剖学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剖动物,我们可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 功能。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牛蛙作为研究对象。牛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生理特征。通过对牛蛙进行解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内 部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实验目的: 1. 了解牛蛙的解剖结构和器官功能。 2.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操作技巧。 3. 培养科学观察和实验记录的能力。 实验材料: 1. 已死亡的牛蛙。 2. 解剖刀、剪刀、镊子等解剖工具。 3. 解剖台、切片板等实验设备。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牛蛙放在解剖台上,用湿纸巾覆盖其身体,以保持湿润。清洗 解剖工具,确保工具的清洁卫生。 2. 外部解剖:用剪刀小心地剪开牛蛙的腹部,从肛门开始,沿着腹部切开,直 至胸部。将腹部皮肤和腹膜剥离,以暴露内部器官。 3. 内部解剖:首先,观察心脏和肺部。牛蛙的心脏位于胸腔中央,呈三角形状。肺部位于心脏两侧,是呼吸器官。使用镊子小心地取出心脏和肺部,仔细观察

其结构和位置。 4. 消化系统解剖:将肠道从胃部开始剪开,沿着肠道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牛蛙的消化系统包括食道、胃、小肠和大肠。通过观察这些器官,我们可以了解牛蛙的消化过程。 5. 泌尿系统解剖:将泌尿系统从腹腔中取出,观察其结构。牛蛙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和膀胱。这些器官的功能是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6. 神经系统解剖:小心地取出牛蛙的脑部和脊髓,观察其结构。牛蛙的神经系统是控制其身体运动和感知的关键系统。 7. 其他系统解剖:根据实验需要,可以进一步观察牛蛙的其他系统,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详细观察了牛蛙的解剖结构,并记录了每个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牛蛙的心脏位于胸腔中央,肺部位于心脏两侧,起到呼吸的作用。消化系统由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组成,负责消化食物。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组成,起到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作用。神经系统由脑部和脊髓组成,控制着牛蛙的运动和感知。 讨论与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牛蛙的解剖结构和器官功能。牛蛙是一种典型的两栖动物,其解剖结构与哺乳动物等其他生物有所不同。通过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解剖学的基本操作技巧,还培养了科学观察和实验记录的能力。 解剖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通过解剖动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内部器官的构造和功能,进而为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牛蛙解剖实验报告

牛蛙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解剖牛蛙的过程,了解牛蛙的解剖结构,深入理解脊椎动物的基本解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材料 •牛蛙 •刀具(手术刀或解剖刀) •解剖工具(镊子、剪刀) •实验手套 •实验台或解剖盘 •备用容器(用于存放解剖过程中的器官)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的准备 1.穿戴好实验手套,确保实验环境清洁整洁。 2.将牛蛙放置在解剖台上或解剖盘中。 3.准备好所需的刀具和解剖工具。 2. 外部解剖 1.用镊子轻轻捏住牛蛙的皮肤,从牛蛙的腹部开始,用剪刀沿中线剪开 腹部。 2.将剪开的皮肤逐渐剥离,直到露出内脏器官。 3.观察牛蛙的内脏器官的位置和结构,注意每个器官的特征。 3. 内部解剖 1.用刀具小心地切开胸腔,露出心脏和肺部。 2.用镊子慢慢抓住肺部,将其取出,并将其放入备用容器中。 3.仔细观察心脏的结构,包括心房和心室的位置和大小。 4.接下来,用刀具小心地切开腹腔,观察消化系统的结构。 5.用镊子抓住肠子,并将其取出放入备用容器中,观察其结构。 4. 其他解剖 1.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解剖其他器官,如肝脏、胆囊、肾脏等。

2.每次解剖完一个器官后,务必将其放入备用容器中,并用实验纸巾或 棉球轻轻擦拭解剖刀和镊子,以防止交叉污染。 5. 解剖结束 1.解剖实验完成后,将所有器官放入备用容器中。 2.清理解剖台或解剖盘,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3.洗净双手,并将实验手套丢弃。 4.感受一下实验的过程和所得到的解剖知识,可以进行相关讨论和总结。 实验注意事项 1.进行解剖实验时,必须穿戴好实验手套,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卫 生性。 2.在解剖过程中,要小心使用刀具和解剖工具,以免造成伤害。 3.解剖结束后,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整洁,及时清理和处理解剖废弃 物。 通过这次牛蛙解剖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牛蛙的解剖结构。实验过程中,我们 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了脊椎动物的基本解剖知识。这次实验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力,对于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等相关学科将有很大的帮助。

生理心理学:牛蛙实验报告

生理心理学:牛蛙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①掌握基本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学习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基本操作技术。 ②学习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③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④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及关系。 二、实验摘要 肌肉组织的兴奋主要表现为收缩活动。一个刺激是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不仅与刺激形式有关,还与刺激时间、刺激强度有关。用方形电脉冲刺激组织,在一定的刺激时间(波宽)下,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刺激称为阈刺激,所达到的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称为最大刺激,相应的刺激强度叫最大刺激强度;界于阈刺激和最大刺激间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相应的刺激强度称为阈上刺激强

度。 肌肉收缩的形式,不仅与刺激本身有关,而且还与刺激频率相关。若刺激频率较小,使刺激间隔大于一次肌肉收缩舒张的持续时间,则肌肉收缩表现为一连串的单收缩;增大刺激频率,使刺激间隔大于一次肌肉收缩舒张的时间、小于一次肌肉收缩舒张的持续时间,则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继续增加刺激频率,使刺激间隔小于一次肌肉收缩的收缩时间,则肌肉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三、材料与方法 (1)材料:培养牛蛙、任氏液、常用手术器械、粗剪刀、蛙板、蛙钉、锌铜弓、培养皿、滴管、棉线、张力换能器、双凹夹、三角支架、保护电极、一维位移微调器、RM6240C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方法: 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①材料:牛蛙、常用手术器械、玻璃板、锌铜弓、培养皿、滴管、任氏液、粗剪刀、蛙板、蛙钉、粗棉线 ②方法:使用毁髓针将牛蛙进行双毁髓,用手术

牛蛙的解剖实验报告

牛蛙的解剖实验报告 引言 解剖实验是生物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际操作进行解剖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本文将详细介绍牛蛙的解剖实验步骤,帮助读者了解牛蛙的内部结构。 实验材料 •牛蛙 •剖蛙刀 •剖蛙钳 •手套 •实验台 •实验报告表格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将实验台整理干净,并戴上手套。同时,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确保一切就绪。 2. 观察外部特征 在进行解剖之前,我们首先要观察牛蛙的外部特征。牛蛙的身体由头部、躯干和四肢组成。头部包含嘴巴、眼睛和鼻孔等器官。四肢分为前肢和后肢。 3. 剖开腹部 使用剖蛙刀,小心地将牛蛙的腹部剖开。要注意的是,剖刀要保持锋利,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对内部器官造成损伤。 4. 检查消化系统 剖开腹部后,我们可以看到牛蛙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等器官。仔细观察这些器官的位置和结构,记录在实验报告表格中。 5. 检查循环系统 解剖牛蛙时,我们还要仔细观察其循环系统。牛蛙的心脏位于胸腔内,由三个腔室组成: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通过剖开心脏,我们可以看到心脏内部的结构。

此外,牛蛙的动脉和静脉系统也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 6. 检查呼吸系统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检查牛蛙的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气管、肺和皮肤。观察这些器官的位置和结构,了解牛蛙的呼吸方式。 7. 检查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是牛蛙的排泄系统,由肾脏和尿液排出管道组成。仔细观察这些器官,了解牛蛙的排泄机制。 8. 检查生殖系统 最后,我们还需要检查牛蛙的生殖系统。雄性牛蛙具有两个睾丸,而雌性牛蛙 具有卵巢。此外,还可以观察到其他与生殖相关的器官。 9. 结束实验 完成以上步骤后,我们可以对实验台进行清理,并整理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 包括对牛蛙解剖过程的详细描述,以及对各个器官的观察和记录。 结论 通过解剖牛蛙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牛蛙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实验 过程需要小心谨慎,并确保对牛蛙的尊重和保护。解剖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环节,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奥秘。

生理心理学:牛蛙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①掌握基本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学习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基本操作技术. ②学习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与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③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④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与关系. 二、实验摘要 肌肉组织的兴奋主要表现为收缩活动.一个刺激是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不仅与刺激形式有关,还与刺激时间、刺激强度有关.用方形电脉冲刺激组织,在一定的刺激时间〔波宽〕下,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刺激称为阈刺激,所达到的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称为最大刺激,相应的刺激强度叫最大刺激强度;界于阈刺激和最大刺激间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相应的刺激强度称为阈上刺激强度. 肌肉收缩的形式,不仅与刺激本身有关,而且还与刺激频率相关.若刺激频率较小,使刺激间隔大于一次肌肉收缩舒X的持续时间,则肌肉收缩表现为一连串的单收缩;增大刺激频率,使刺激间隔大于一次肌肉收缩舒X的时间、小于一次肌肉收缩舒X的持续时间,则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继续增加刺激频率,使刺激间隔小于一次肌肉收缩的收缩时间,则肌肉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三、材料与方法 〔1〕材料:培养牛蛙、任氏液、常用手术器械、粗剪刀、蛙板、蛙钉、锌铜弓、培养皿、滴管、棉线、X力换能器、双凹夹、三角支架、保护电极、一维位移微调器、RM6240C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方法: 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①材料:牛蛙、常用手术器械、玻璃板、锌铜弓、培养皿、滴管、任氏液、粗剪刀、蛙板、蛙钉、粗棉线 ②方法:使用毁髓针将牛蛙进行双毁髓,用手术器械剥离后肢标本,依次分离两后肢,坐骨神经,股骨头,游离腓肠肌后使用锌铜弓进行检验,获得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腓肠肌标本.

青蛙搔扒反射实验报告

青蛙搔扒反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脊蛙的搔扒反射,知道脊髓的反射功能。 实验原理: 搔扒反射的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不在大脑,所以破坏脑的脊蛙仍然能够发生反射活动,如果破坏脊髓就无法发生反射活动了。 实验用品: (一)材料:牛蛙 (二)仪器:纱布,“S”形小钩,解剖剪,解剖盘,探针,镊子,烧杯(内盛清水),小纸片,支架等。 (三)试剂:0.5%~1%硫酸溶液,任氏液 实验步骤: 1、制备脊蛙 先用一块纱布包住蛙(或蟾蜍)的躯干,露出头部,再用解剖剪的一侧刀口插进蛙的上颌与下颌之间,在头部齐鼓膜后缘剪去头部(留下颌)。然后把蛙放在解剖盘中,使它仰卧,观察它能否翻身。如果它不能翻身,则脊蛙制备成功。如果它能翻过身来,说明脑还未除尽,则需进一步再向下剪去一部分,以便把脑除尽(或用探针再破坏残留的脑)。 2、悬挂脊蛙 用“S”形的小钩钩住蛙的下颌,并悬挂于支架上,静置一两分

钟后,进行实验。 3、观察搔扒反射 用镊子夹住小纸片(对折一下)的一角,将另一角浸一些0.5%~1%硫酸溶液后,贴在脊蛙背部(或腹部)的右侧的皮肤上,观察蛙的四肢是否出现搔扒反射。 4、破坏脊髓 实验后,用烧杯中的清水冲洗硫酸刺激过的皮肤,并用纱布轻轻揩干。用探针插入蛙的椎管内搅动,破坏蛙的脊髓后,再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是否还有搔扒反射。 分析讨论: 请试着解释搔扒反射的中枢及可能的调节机理。 原液成分20%***化钠(ml)32.5 10%***化钾(ml)1.4 10%***化钙(ml)1.2 5%碳酸氢钠(ml)4.0 1%磷酸二氢钠(ml)1.0葡萄糖(g)2(可不加) 蒸馏水加至(ml)1000 任氏液是—种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可以用来延长青蛙心脏在体外跳动时间、保持两栖类其他离体组织器官生理活性等。

实验九 蛙心搏、期外收缩和蛙类离心脏灌流实验报告

实验九蛙心搏、期外收缩和蛙类离心脏灌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蛙心的解剖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观察蛙心的搏动过程。 2. 了解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舒张过程,以及期外收缩的产生机制。 3. 熟悉蛙类离心脏的实验操作,并观察各种药物对心脏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 二、实验原理 蛙类的心脏是由一颗位于胸腔前部的三室心组成。其中,右心房和左心房各有一条静脉,分别将经肺静脉和腺肾静脉传来的氧合和未氧合的血液输送至心脏内。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收缩和舒张是由房室瓣的开合控制,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开合也由同样的机制控制。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则由心室肌的兴奋-收缩-舒张过程控制。 心肌细胞内的兴奋-收缩-舒张过程是由钙离子的参与而实现的。在兴奋过程中,钙离子通过钙通道进入心肌细胞内,激活钙离子释放通道。随后,大量储存于肌浆网内的钙离子被释放,与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结合,完成收缩过程。而舒张过程则是通过钙离子的泵出和重新储存,中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过程实现的。 3. 期外收缩的产生机制 期外收缩是指心脏在一次收缩之后,未等到下一次正常的收缩期间,发生的非正常收缩。其产生的机制有多种,例如亢进性心脏不全、电解质紊乱等。常常以不适当的时间、频率和强度出现,是导致心脏病态的一种常见表现。 4. 蛙类离心脏的实验操作 蛙类离心脏实验是一种通过将心脏从蛙身体内取出,放置于丁字管内进行灌流的实验方法。可以通过此方法观察心脏的生理特性和药物对心脏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 1. 观察蛙心 将待解剖的蛙取出,用无菌针和剪刀顺着蛙体的腹部进行切割,取出腹腔内的全部器官。将心脏取出,用手术刀切开心房腔,观察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过程。 2. 观察期外收缩 将蛙心摆放于活体镜下,使用生物放大镜观察其搏动过程。在正常收缩的期间,使用心电图记录下搏动;而在期外收缩的出现时,同样使用心电图记录下其搏动过程。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蛙心灌流实验 实验目的: 1. 了解蛙的心脏解剖结构及其生理特性; 2. 掌握蛙心脏灌流的技术操作方法; 3. 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研究蛙心脏的生理功能。 实验原理: 蛙心脏是一种三心室的心脏,左、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没有明显的分隔。在正常情况下,蛙的心脏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收缩和舒张,完成心脏循环。通过将生理盐水灌入蛙的心腔,可以模拟蛙的心脏循环过程,使心脏继续收缩和舒张。 实验材料: 蛙、生理盐水、手术刀、缝合线、生理盐水注射器。 实验步骤: 1. 用手术刀在蛙的腹部切开一小块皮肤,暴露心脏; 2. 用手术刀小心地在蛙的心脏下切开一个小孔,用生理盐水注射器将生理盐水注入腔内; 3. 观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并通过观察流入和流出的生理盐水量来评估心脏的功能; 4. 实验结束后,用缝合线将心脏切开的部位缝合,然后将蛙恢复到原来的容器中。 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蛙心脏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有规律地推动生理盐水的流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应该是有序的,流入和流出的生理盐水量应该是相等的。实验结果显示,蛙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正常,流入和流出的生理盐水量基本相等。 实验讨论: 蛙心灌流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理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和记录心脏的生理功能,可以研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实验中,我们灌流生理盐水来模拟心脏循环过程,这是比较接近真实情况的实验方法之一。实验结果显示,蛙心脏有较好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流入和流出的生理盐水量相等,说明心脏的功能正常。这与虽然虫是体型很小的生物,但它们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已经与人的心脏非常相似。因此,蛙心灌流实验可以作为心脏生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总结: 通过蛙心灌流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实验过程需要小心谨慎地操作,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和分析心脏的生理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心脏疾病提供参考。

蛙心实验报告

蛙心实验报告 蛙心实验报告 引言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与分析 讨论与结论 引言 蛙心实验是生物学领域中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对蛙心进行解剖和观察,可以深入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蛙心的解剖结构和触摸心脏的跳动,加深对心脏的认识,并对心脏的功能进行初步了解。 实验目的 1. 观察蛙心的解剖结构,包括心脏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等。 2. 通过触摸蛙心的跳动,了解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 3. 通过实验结果,初步了解心脏的功能和作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蛙、手套、解剖刀、剪刀、显微镜等。实验过程如下: 1. 将蛙固定在实验台上,戴上手套。 2. 用解剖刀小心地切开蛙的胸腔,暴露出心脏。 3. 用剪刀小心地剪开心脏的外围组织,以便观察心脏的解剖结构。 4. 用显微镜观察心脏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5. 用手指轻轻触摸心脏,感受心脏的跳动。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 蛙心位于胸腔的中央,呈现三角形的形状,大小约为一枚硬币。 2. 心脏由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心房位于心脏的上部,心室位于心脏的下部。 3. 心脏的外层由肌肉组织构成,内层则是光滑的内膜。 4. 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是由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心肌细胞收缩时,心脏收缩,将血液推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当心肌细胞舒张时,心脏舒张,吸入新鲜的血液。 讨论与结论 通过蛙心实验,我们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负责泵送血液,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实验结果表明,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是由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这一过程使得血液能够流动到全身各个部位,为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此外,通过触摸心脏的跳动,我们也能感受到心脏的力量和节奏感。心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正常成年人的心率约为60-100次/分钟。心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生理状态,如运动、情绪等。 总之,蛙心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方式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我们对心脏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心脏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因此,深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蛙肌肉神经综合实验报告

蛙肌肉神经综合实验报告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测定;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和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骨骼肌收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 2.掌握蛙类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方法 3.学习电生理实验方法 4.观察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波形,并了解其产生的基本原理 5.学习测定蟾蜍或蛙坐骨神经干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方法 6.学习测定神经干不应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7.学习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8.分析单收缩过程的三个时期 9.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10.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 11.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双毁髓法处理牛蛙:一手握住牛蛙,另一手使用毁髓针从枕骨大孔处插入,戳断脊髓后,将毁髓 针横置伸入颅腔捣毁脑,再反向找到脊椎管,将毁髓针伸入捣毁脊髓。处理后检查牛蛙四肢是否完全松弛。 2.制备牛蛙坐骨神经干标本:将牛蛙背面朝上,在前肢的水平处将牛蛙脊椎骨剪断,随后沿身体两 侧向下剪开,将牛蛙内脏清理出去,剥皮后,只保留牛蛙的背部以及两腿。沿牛蛙背部脊椎骨的中间剪开,将牛蛙一分为二,随后将一只蛙腿订置于蛙板上。用玻璃针分隔蛙腿肌肉找到坐骨神经干,并将其剥离出,剥离过程中可翻转蛙腿,保证神经完整。剪去神经干上的其他分支,最终保留坐骨神经干,坐骨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部分脊柱,另一头用棉线打结后,提出坐骨神经干标本。过程中注意金属器械不要压碰、触及、损伤神经,可用任氏液湿润标本,避免神经干燥失效。 3.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测定:将牛蛙坐骨神经干标本置于仪器上,连接电脑,调节合适的参数进 行实验。 3.1刺激强度与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度的关系: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刺激强度,刚刚出现动作电位 时的刺激强度即为阈刺激。 在阈刺激的基础上逐渐加大刺激强度,可见动作电位的图形为双相,而且其幅度随刺激强 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再增大时的刺激强度即为最大刺激。 3.2双向动作电位参数的测量:在最大刺激下,测出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时程和幅度。 4.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和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将牛蛙坐骨神经干标本置于仪器上,连接电脑,调节 合适的参数进行实验。 4.1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测定: 1)使用两对引导电极即r1,r2,开通两个通道,引导出两个双相动作电位。 2)测量从刺激伪迹至两个动作电位起始点之间的时间差(t),此即为神经冲动从第一对引 导电极传导到第二对引导电极所需要的时间。 3)测量神经屏蔽盒内两对电极之间的距离(s)(应测两对电极中第一个电极之间的距离)。 4)按公式计算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2012级应心班《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内容 一、人体基本组织得观察 (一)实验目得 观察并掌握人体四大基本组织得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实验材料 四大基本组织得永久装片;显微镜 (三)实验要求 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得基本特征。 注:实验前请复习四大基本组织得结构特点与功能。 二、人神经系统得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得 1.观察脊髓得形态结,了解脊神经得组成。 2.观察脑干得得形态结构与脑神经进出脑干得部位,了解脑干中得主要神经核团与纤 维束得位置。 3.观察间脑、小脑与大脑得形态结构,辨认大脑半球得主要沟、回与分叶。 (二)实验材料 脊髓模型;脑干模型;人脑模型;脊髓横切片;显微镜 (三)实验要求 观察各模型加深对神经系统得认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脊髓横切片。 注:实验前请复习神经系统得结构组成与功能。 三、反射弧得分析与脊髓反射得观察 (一)实验目得 1.通过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得蛙,成为脊蛙)分析屈肌反射得反射弧得组成部 分,探讨反射弧得完整性与反射活动得关系。 2.观察脊髓得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得若干特征。 (二)实验原理 (三)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青蛙 1、2 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2个,烧杯 1、3 药品 0、5%硫酸,1%硫酸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2.1.制备脊髓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 保留下颌部分。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 上。 2.2.正常脊髓反射得观察 2.3.搔扒反射:将浸以0、5%硫酸得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得皮肤上,可 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2.4.反射时得测定:用培养皿分别盛0、5%与1%硫酸溶液,将青蛙左后肢得脚趾尖浸 于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到发生屈腿发射所需得时间,即反射 时。观察后立即将该足趾浸入清水中浸洗几次,然后用纱布拭干。按上法重复三 次,求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反射时。 2、5 将两对电极连接到刺激器 2、6 反 射弧得分析 2、6、1 剥去左肢皮肤:在左侧后肢趾关节上方,将皮肤作一环状切口,将足部皮肤剥掉。 2、6、2 1%硫酸刺激左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6、3 1%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6、4 1%硫酸滤纸片贴在左小腿切口上面得皮肤上,观察活动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