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2《苯芳香烃》说课设计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2《苯芳香烃》说课设计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2《苯芳香烃》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位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五章烃》第五节。学习这一内容是在学生掌握烷、烯、炔的结构和性质(碳的四键理论、碳链学说)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苯是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所以学好这一内容是后面学习芳香烃、苯的同系物及其衍生物的基础!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智力多元的特点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苯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②苯的结构,苯中碳碳键的特点。芳香烃的概念。

③苯的化学性质(燃烧、溴代、硝化、加成)。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苯的物理性质。

②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实验,推测和验证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苯的凯库勒式及其现代结构理论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介绍苯的结构的研究历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螺旋式上升”的教育,并用凯库勒的故事教育学生只有严谨、勤奋才能把握机遇。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难点: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苯作为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苯的结构及性质决定着芳香族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而苯中的碳碳键,跟前面所学的几种键的类型又都不一样,所以苯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决定的苯的化学性质,就成了这节课教学的重点。

从分子式来看,苯分子中的含氢量很少,应该有较多的双键或叁键,并且教材中苯的结构简式大多也以单双键交替的凯库勒式出现,而事实上,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学生由此会对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产生疑问。所以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就成了这节课教学的难点。

二、教法分析:

美国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课程专家施瓦布(Schwab)指出:知识,包括科学在内,并非是真理的集合,而是有待于证明和改进的假设的集合;知识也决不是稳定的体系,而是随着证据的增多而不断被修正的系统。可以说苯的结构的研究史是对这一论断的最好例证。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本节课主要采用分析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来探究苯的结构和性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设计了不同层次的反馈练习:课本习题、提高练习(必做)和研究性思考题(选做)。这样通过分层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能力。研究性思考题也能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利于进一步启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三、学法指导:

因为不同的学生存在基础和能力的差异,同一学生也存在智力多元的特点,再结合教材的特点及教法分析,引导学生主要采取“探究”的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学习,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把以讲授为主改为以启发引导为主,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得到有机的整合。

四、教学程序:

按照“发现问题→分析提出假说→实验证明→推理突破→再实验验证→反思上升”的科学研究过程,进行本次课的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程序说明:这堂课的教学重视实验、重视思考、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了学生的实际体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科学。而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学生表现出主动、活跃、大胆与自信!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 苯 芳香烃

一、苯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1、苯的物理性质:

2、苯的主要用途:

二、苯的结构:

1、燃烧法测苯的化学式: 2

、推测苯的结构并进行实验验证:

3、苯的结构:

①、结构式 : ②、结构简式: 或

③、结构特点: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4、芳香烃:

三、苯的化学性质:

1、苯的燃烧:2 C 6H 6+15O 2 12CO 2+6H 2O

2、苯的溴代:

苯的硝化:

3、苯的加成:

(课外作业:课本P135-136,一:1、2、4;二:1-3。)

《芳香烃-苯》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2)

《芳香烃》教案 一、教材分析: 芳香烃》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2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苯的分子结构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苯的化学性质是以探究实验形式给出的,苯的同系物的性质是根据苯的性质推导,并用实验验证得到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本节内容是对化学必修2中已经介绍的苯的化学性质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二、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结构特征,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1.类比分析法:利用苯的架构的性质类比探究苯的同系物的性质 … 2.实验探究法: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得出物质的性质,培养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勇于实验创新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比较、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及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化学性质 [ 教学难点:制备溴苯实验方案的设计,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四、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的作用现象 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2.学案导学法:见学案 } 3、多媒体展示法:见课件 4.类比分析法:比较苯与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视频播放奇妙的芳香烃世界

情景导入:奇妙的燃烧实验 《 我这里有两条滤纸,现在我要用他们作一组对比的燃烧实验,哪位同学来给我们展示一下 [学生活动]: 学生演示滤纸的燃烧实验:①一条直接点燃②一条用神奇的液体湿润再点燃[教师活动] : 揭开它的面纱,这个物质就是苯!我们在必修2中已经学习了苯的性质,请同学们自主完成学案上苯的复习知识。 学生活动一:完成学案苯的相关复习知识 苯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物理性质) 色、气味的体,溶于水, 密度比水,熔沸点,易 ,有 化学性质 ) 燃烧反应 现象: 取代反应 ) 与液溴 与浓硝酸 加成反应与H 2 过渡:苯分子组成为C 6H 6 (碳6氢6),从组成上看具有很大的不饱和性,根据 苯的凯库勒结构式,苯分子是单键和双键相互交替,那么事实上是否为单键和双键相交替呢,根据已学知识如何验证(用哪些物质可以来验证是否存在碳碳双键)# [学生活动] 溴水、酸性高锰酸钾 探究实验一:分别用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验证是否有碳碳双键的存在请一组同学展示实验现象,并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得出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小结:实验表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加成说明含有不饱和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2《苯芳香烃》说课设计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2《苯芳香烃》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位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五章烃》第五节。学习这一内容是在学生掌握烷、烯、炔的结构和性质(碳的四键理论、碳链学说)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苯是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所以学好这一内容是后面学习芳香烃、苯的同系物及其衍生物的基础!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智力多元的特点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苯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②苯的结构,苯中碳碳键的特点。芳香烃的概念。 ③苯的化学性质(燃烧、溴代、硝化、加成)。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苯的物理性质。 ②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实验,推测和验证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苯的凯库勒式及其现代结构理论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介绍苯的结构的研究历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螺旋式上升”的教育,并用凯库勒的故事教育学生只有严谨、勤奋才能把握机遇。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难点: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苯作为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苯的结构及性质决定着芳香族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而苯中的碳碳键,跟前面所学的几种键的类型又都不一样,所以苯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决定的苯的化学性质,就成了这节课教学的重点。

从分子式来看,苯分子中的含氢量很少,应该有较多的双键或叁键,并且教材中苯的结构简式大多也以单双键交替的凯库勒式出现,而事实上,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学生由此会对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产生疑问。所以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就成了这节课教学的难点。 二、教法分析: 美国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课程专家施瓦布(Schwab)指出:知识,包括科学在内,并非是真理的集合,而是有待于证明和改进的假设的集合;知识也决不是稳定的体系,而是随着证据的增多而不断被修正的系统。可以说苯的结构的研究史是对这一论断的最好例证。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本节课主要采用分析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来探究苯的结构和性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设计了不同层次的反馈练习:课本习题、提高练习(必做)和研究性思考题(选做)。这样通过分层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能力。研究性思考题也能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利于进一步启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三、学法指导: 因为不同的学生存在基础和能力的差异,同一学生也存在智力多元的特点,再结合教材的特点及教法分析,引导学生主要采取“探究”的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学习,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把以讲授为主改为以启发引导为主,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得到有机的整合。 四、教学程序: 按照“发现问题→分析提出假说→实验证明→推理突破→再实验验证→反思上升”的科学研究过程,进行本次课的教学程序设计。

【人教版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我们在前面学习过烷烃,烯烃和炔烃,并且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甲烷燃烧,乙烯燃烧以及乙炔的燃烧,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苯和苯的同系物燃烧又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呢?

二、复习预习 1、甲烷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答: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 2、烷烃和炔烃燃烧又有什么现象呢? 答:剧烈燃烧,火焰明亮,并且伴有黑烟。 3、裂化与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裂化主要是获得汽油等轻质油,裂解主要是获得气态烃等化工原料。4、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哪一种反应较容易?为什么? 提示:取代反应比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需破坏比较稳定的苯环结构。 三、知识讲解 考点1:苯的组成、结构 一、苯的结构 1、分子式:C6H6 苯的1H核磁共振谱图 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由苯的1H核磁共振谱图可以发现,苯分子中6个H所处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苯分子结构的确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1866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环结构,称为凯库勒式: 总结: (1)苯的一取代产物只有一种,二取代产物共有三种。 (2)苯不能通过化学反应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3)碳碳双键加氢时总要放出热量,并且放出的热量与碳碳双键的数目大致成正比。苯在镍等催化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已烷,所放出的热量比环已二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已烷的还要少。 说明:苯环中并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因此凯库勒式不能全面的反应苯的结构,只是习惯上沿用至今。 [拓展视野]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采取sp2杂化方式分别与1个氢原子、2个碳原子形成σ(sp2-sp2)键。6个碳原子除了通过6个σ键连接成环外,每个碳原子还分别提供1个p轨道和1个电子,由6个C原子共同形成大π键。苯分子中的C-C-H和C-C-C的键角均为120°。 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都是 1.40×10-10m,即不同于碳碳单键的键长(1.54×10-10m),也不同于碳碳双键的键长(1.34×10-10m),这说明在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既不是单键,也不是双键。正是由于苯环上6个碳原子 共同形成了大π苯的氢化热偏低说明了苯环 结构相当稳定。基于苯环的成键特点,苯环的结构又常用 2、结构式: 苯分子中的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碳碳键。 3、分子空间构型:平面正六边形结构,12个原子共平面。 考点2: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苯是一种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密度比水小,与水不互溶。 2、苯的化学性质 (1)溴代反应: 苯的溴代反应装置:

芳香烃 说课稿 教案

芳香烃(2课时)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有机化学内容分布在必修2和选修5中,必修2着重从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角度介绍典型有机化合物,淡化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有机化学的系统性。选修5在必修2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较为系统的有机化学核心知识。与必修2相比,选修5不仅在知识上进行了延伸和拓展,更在能力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修2与选修5从《芳香烃》相关内容比较可以看出选修5站在化学学科核心知识层面上更加注重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关注学科本身的观念建构,同时对实验能力的要求大大加强。 二、教学设计理念 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课型的一般教学结构分为三个基本环节: 1.建立学习新知识的认知图式:教师提供或学生回忆获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某种线索 2.获得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三重表征”: A.通过阅读材料、观察与分析实验现象或科学探究等活动获得宏观反应事实的认识;

B.通过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获得符号表征; C.运用理论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获得微观认识。 3.认知图式的重建与巩固: A.通过分类、比较、归纳、概括等精加工活动,重组新旧知识,发展元素化合物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模式; B.通过回答应用性问题等活动促进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巩固。 本节教学设计基于科学取向教学论的理论指导,针对本节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起点、教学目标(终点)等进行任务分析,分为两个课时。第1课时回忆苯的结构及性质,迁移学习甲苯的结构及性质,帮助学生在获取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等知识的同时建立学习系统有机物的认知图式,学生在《脂肪烃》的学习中建立了“结构(官能团)决定性质”的认知程序,在本节书中要发展到“结构(官能团之间互相影响)决定性质”的层次。 第2课时主要落实“思考与交流”中“设计苯与溴、苯与硝酸取代反应的实验方案”。苯与溴的取代反应是在必修教材中介绍过的内容,而“选修5”意在通过设计实验来温故知新。《教师教学用书》虽然提出了一个“溴苯制取的实验设计方案”,但很粗浅,只证实有溴苯生成,没有提纯溴苯。2012 年新课标全国卷28 题(必考见下),采用“三颈瓶装置”使苯与溴反应制取溴苯,有分离和提纯的步骤,高考的考查中能力要求较高。但在教学实际中做该实验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教师教学用书》建议不实施实验,只进行实验设计。由于缺乏动手做实验的体验,导致其实验设计多是推断式的、未经过实践检验的。其分离提纯溴苯实验设计的误解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误认为是铁在作催化剂新教材使用至今仍有人误认为是铁在作催化剂,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是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即铁与溴接触怎么不会反应呢?新教材为了避免此类错误的出现,在反应方程式中注明了催化剂是FeBr3。尽管如此,仍然有人在设计分离提纯溴苯实验方案时,直接将反应完成后的混合物过滤——除去作催化剂的铁屑,然后再在滤液中加入NaOH 溶液…… (2)误认为作催化剂的FeBr3不溶于溴苯仍附着在铁屑上误认为铁与溴反应生成作催化剂的FeBr3不溶于溴苯,仍附着在铁屑上。持这种观点的人很普遍,因而设计分离提纯溴苯实验时,溴与苯反应完成之后的第一步仍然是过滤——除去铁屑,继而是向滤液中加入NaOH 溶液除去未反应完的溴,分液……事实上生成的FeBr3是可溶于溴苯(苯)中的。 2012年新课标高考化学实验试题

高二化学苯芳香烃说课教案人教版

高二化学苯芳香烃说课教案 赤壁一中涂柳琴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苯芳香烃》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五章烃》的第五节。这一节的内容包括苯的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芳香烃的涵义,苯的同系物的涵义及其性质。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苯的物理性质、结构及部分化学性质(燃烧、加成、溴代)。 第二课时:苯的化学性质,芳香烃的涵义,苯的同系物的涵义及其性质。 下面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学习这一内容,是在学生掌握烷、烯、炔的结构(碳的四键理论、碳链学说)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这一内容又是后面学习苯的同系物、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的基础,也是理解芳香族化合物性质的基石! 如果说从无机到有机是化学知识的一个飞跃,那么由烷、烯、炔的结构到苯的结构就是另外一个飞跃。 2、教材的重点、难点: 由于苯中的碳碳键,跟前面所学的几种键的类型都不一样,所以苯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决定的苯的性质,就成了这节内容的重点;而理解苯的结构,理解苯为什么具有这些性质,又是一个难点。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苯的物理性质。 ②苯的结构,苯中碳碳键的特点。 ③苯的部分化学性质(燃烧、加成、溴代)。 (2)能力方法 ①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苯的化学式的方法和能力。 ②由苯的分子式书写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的方法和能力。 ③由结构简式推测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 ①通过对苯的凯库勒式及其现代结构理论的研究过程进行多媒体模拟再现,教育学生只有严谨、勤奋才能把握机遇。 ②通过介绍苯的结构的研究历史,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验证明→推理突破→再实验验证”这一严谨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螺旋式上升”和“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教育。 二、说教法: 苯的结构的研究史在有机化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为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认知方法,所以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以凯库勒与苯分子结构的故事引入课题。 3、通过观察实物和实验验证探究得出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说学法: 1、观察分析液态苯,增强感性认识,了解苯的物理性质。 2、分析组成,发现问题,分层次揭示矛盾,推测苯的可能结构。

化学必修二苯说课课件

化学必修二苯说课课件 化学必修二苯说课课件 导语:下面是小编为你分享的化学必修二苯说课课件,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吧! 一、教材分析 苯的相关知识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中,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基础和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使学生初步认识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相关性质。在必修二的第一章中已经学习过共价键的相关知识,以及在上一节和乙烯的学习中对组成有机物的基本结构骨架——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等以及不饱和度的计算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本节所学的难点——苯的结构——的学习有所帮助。本节知识的作用在于对将来在选修五中学习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做好铺垫,以及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掌握自然科学方法论探索科学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相关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画出简单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了解有机物的基本骨架是由碳碳单键、碳碳双键(重键)等组成,初步了解等效H原子的辨别以及不饱和度的计算,但对苯的结构不了解,在学习苯的结构时可能会产生疑惑和困扰,是本节课所重点突破的难点。 【学生“生活概念”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装饰涂料、消毒剂、染料等用品中了解到苯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在化工生产中也能知道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知道苯具有一般有机物的燃烧通性,对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帮助。 【学生“认知方式”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机化学的学习,对有机物的结构认识较为浅显,但已具备基本的知识迁移对比能力,通过与烯烃的比较得出苯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芳香烃

《芳香烴》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芳香烴》是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五《有機化學基礎》第二章《烴和鹵代烴》第2節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結構和性質,在教材上呈現時突出了苯的分子結構和苯的同系物的構性知識,關於苯的化學性質是以探究實驗形式給出。本節內容是對化學2中 已經介紹的苯的化學性質的提升,重點介紹的是苯及其同系物的結構和化學性質。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結構及化學性質; 2.瞭解芳香烴的來源及其應用 【過程與方法】 1.歸納、比較法:歸納比較苯與脂肪烴及苯的同系物的結構和性質 2.自主設計有關實驗並探究有關物質性質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探究分析,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2.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思維、辨證思維能力及各事物間相互聯繫的觀點 三、【重點】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結構、性質差異 【難點】溴苯和硝基苯的製備探究實驗 四、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學習有機知識是在高一下學期,距今已經半年之久,所以對已學過的苯的知識已經大多忘卻,仍然必須重點複習,要説明學生結構決定性質的觀點貫徹好,通過對比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構性知識讓學生體會結構決定性質的真理。 五、教學方法 1.實驗法:苯的燃燒反應 苯的同系物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反應。 2.學案導學:見後面的學案。 3.歸納、比較法:歸納比較苯與脂肪烴及苯的同系物的結構和性質 4.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 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芳香烴》的教材內容,初步把握內容,並填寫學案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 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佈置:教室內教學,課前準備好苯的同系物和酸性高錳酸鉀的反應的實驗用品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通過抽查各層次的學案,檢查落實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問】根據有機物的分類,我們知道有機物中有一類物質稱為芳香族化合物,最初發現的這類物質絕大部分都是具有香味的,它們是從各種天然的香樹脂、香精油中提取出來的。目前,已知的很多芳香族化合物其實並不具有芳香氣味,所以,“芳香族化合物”這一名稱已經失去了原先的意義,只是一直沿用至今, 那麼現在我們所定義的芳香族化合物是一類怎樣的物質呢?它們在結構上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呢? 芳香族化合物——分子結構中含有苯環的有機物。 【問】什麼是烴類物質? 只含有C、H元素的一類有機物。 把這兩類物質合併起來,取個交集,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一類有機物——芳香烴。芳香烴——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簡稱芳香烴或芳烴。 展示苯分子模型及樣品 【問】:從苯的分子組成上看,具有很高的不飽和度,為什麼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苯分子的結構是怎樣的呢? 通過學案資料説明學生概括總結出苯的結構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探究分析,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並能通過閱讀資料解決問題,從中找到了成就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大有提高。這時進一步提出問題:由結構決定性質的思路來探 討苯的化學性質應是什麼樣的? 探究二:苯的化學性質 演示實驗:將少量苯先滴到粉筆上,然後用火柴點燃,學生觀察並總結現象 【思考與交流】 (1)烴均可以燃燒,但不同的烴燃燒現象不同。乙烯和乙炔燃燒時的火焰比甲烷的要明亮, 並伴黑煙;而苯燃燒時的黑煙更多。請你分析產生不同燃燒現象的原因。 學生回答並總結:現象同乙炔的燃燒。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思考與交流】 (2)根據苯與溴、濃硝酸發生反應的條件,請你設計製備溴苯和硝基苯的實驗方案。並討

高中化学《信息科技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芳烃苯香》

高中化学《信息科技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设 计》《芳烃苯香》 1. 文档简介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堂高中化学课程,以芳香烃为主题,并结合信息科技的应用,以提高学生对该主题的理解和研究效果。 2. 教学目标 - 了解芳香烃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掌握芳香烃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 - 理解芳烃的合成方法和常见应用。 - 学会通过信息科技资源获取芳烃相关的实例和案例。 3. 教学内容和方法 -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 芳香烃的定义和特点。 - 芳香烃的命名方法和结构特点。 - 芳香烃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 - 与芳香烃相关的实例和案例研究。

-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 PPT演示:通过PPT演示介绍芳香烃的定义、命名规则、结构特点等知识点。 - 实验探究:设计芳香烃相关的简单实验,引导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和观察,提升实践能力和理解水平。 - 信息科技应用:利用互联网资源,组织学生查找芳烃相关的实例和案例,并进行研究与分享。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就芳烃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和思考。 4.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课堂参与表现、实验操作和结果、小组讨论贡献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 教学反馈机制: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与指导,给予正面鼓励和建设性意见,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5. 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 教学资源 - PPT演示文稿 - 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 互联网资源和信息科技设备 - 参考资料 -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 《化学教育学》教材 - 化学相关学术期刊和论文 6. 教学时间安排 - 第一课时:芳香烃的定义和特点。 - 第二课时:芳香烃的命名方法和结构特点。 - 第三课时:芳香烃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 - 第四课时:学生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 - 第五课时:学生实验探究和实践操作。 - 第六课时:总结与评价。 以上为《高中化学信息科技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芳烃苯香》的简要情况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 的信息,请随时与我联系。

高中化学苯说课稿.doc

高中化学苯说课稿 苯是继烷烃、烯烃这些链状烃之后,向学生介绍的另一类重要的环状烃,它的学习使烃的知识更加全面和系统。以下是高中化学苯说课稿,欢送阅读。 苯是芳香烃典型的代表物,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因此教材在介绍苯的化学性质之前,首先介绍了苯分子的结构,通过苯分子结构中的独特的化学键的分析研究引出苯的---兼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通过苯分子化学键的分析研究引出下节课苯的化学性质,为下节课苯与溴的反响、苯与硝酸的取代反响的讲解奠定了根底,使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关系。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独特结构,了解苯能够燃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展示、学生自学了解苯的物理性质;通过对苯分子式的可能结构的分析,与提供的信息资料分析最后得出苯的特殊结构。 学生在学习“苯”之前已学习了烷烃——甲烷、烯烃——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一些特征反响,所以学生在探究苯结构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根底,少局部学生甚至还有碳碳叁键及环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先备知识”,这正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必要的知识根底。我们应引导学生比照前面刚刚学过的甲烷和乙烯的性质得出苯的独特的性质,帮助他们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逐步熟悉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

(1)重点:苯的分子结构的研究与其能够燃烧的化学性质。 (2)难点:苯分子结构的推断,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3)关键:正确处理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高二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归纳、概括和综合的能力,另外烷烃、烯烃的学习使他们对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性质比拟熟悉,所以学生在探究苯结构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根底。 四、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承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引入】“有人说我笨,其实并不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生产逞英豪”,猜一字。(苯) 【苯的发现】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煤气用完后桶里总剩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这种液体,从中得到了一种含碳氢的无色油状液体。热拉尔等化学家测定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6H6,并命名为苯。这 就是今天广泛使用的化工原料——苯。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苯

苯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苯的结构式及其重要的化学性质。 使学生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教学重点: 苯的分子结构以及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分析组成,发现问题,分层次提示矛盾,了解苯的结构。 2、围绕结构,探索研究,理解苯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执着追求、勤奋钻研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化学、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科学热忱。 教学计划:二课时 教学用具:投影仪、实验仪器和试剂 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引言】前面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烷烃、烯烃和炔烃,今天,我们开始探讨一类新的烃。首先我们了解有关的化学史资料: 【讲述】苯的发现史:苯是怎样被发现的呢?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人们发现这种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浓厚兴趣,他用蒸馏的方法将这种油状液体分离,得到另一种液体。这种液体实际上就是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展示】一瓶纯净的苯 【讲述】那么本节课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苯。 【板书】第五节苯芳香烃 【实验一】取一瓶苯,让学生直接观察苯的颜色、状态。 【实验二】在试管中倒入少量苯,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中,观察现象。 【实验三】在试管中加入1mL苯,再加入2mL水,振荡,观察现象。 (结合课本的阅读,由学生总结苯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苯的物理性质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 C ,熔点是5.5 C。用冰冷却,苯凝结成无色的晶体。 【讲述】发现苯后,经过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人的精确测定,发现这种液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而含碳量却高达92.3%,请学生计算该物质的分子式。 解析:78X92.3%÷12=6 78X(1—92.3%)÷1=6 所以苯的分子式为C6H6。 【设问】苯的分子式为C6H6。我们可以看到苯比同数碳原子的烷烃C6H14少了很多氢原子,那么苯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其中的碳原子怎样达到八电子的稳定结构呢? 【提示】根据碳的“四价学说”和烯烃、炔烃的知识,让学生讨论、书写苯的结构式。 【学生讨论】讨论后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三教案芳香烃

第二章烃 第三节芳香烃 2.3.2 苯的同系物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教科书在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后,重点介绍了苯和苯的同系物。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要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要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的组成、结构及其性质 讲义教具 【新课引入】 复习引入:苯的结构与性质 【学生活动1】 1.苯的同系物的定义 2.苯的同系物的通式 3.书写分子式为C8H10,且分子中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4.阅读表2-2,总结苯的同系物的物理性质 【讲解】 一、苯的同系物

1.苯的同系物是指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所得到的一系列产物,其分子中有一个苯环,侧链都是烷基。 2.苯的同系物通式为C n H2n-6(n≥7)。 3.分子式为C8H10且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4.苯的同系物的物理性质 (1)苯的同系物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的小。 (2)三种二甲苯的熔、沸点与密度 ①熔点:对二甲苯>邻二甲基>间二甲苯。 ①沸点: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①密度: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实验2-2】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 (1)向两支分别盛有2 mL苯和甲苯的试管中各加入几滴溴水,静置溴水沉到液体底部溴水的密度大于苯和甲苯的密 度 (2)将上述试管用力振荡,静置两支试管中液体均分层,均是 上层为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苯、甲苯与溴水均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但能够萃取溴 (3)向两支分别盛有2 mL苯和甲苯的试管中各加入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静置紫红色酸性KMnO4溶液沉到 液体底部 紫红色酸性KMnO4溶液沉到 液体底部 (4)将上述试管用力振荡,静置苯未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 色,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苯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甲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 甲苯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甲基,因此其化学性质与苯和甲烷有相似之处。同时,由于甲基与苯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甲基使苯环上与甲基处于邻、对位的氢原子活化而易被取代,而苯环也使甲基活

高中化学_芳香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芳香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3 .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2.自主设计有关实验并探究有关物质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及各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二、【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 1.实验法:苯的燃烧反应 苯的同系物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烃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四、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芳香烃》的教材内容,初步把握内容,并填写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制作课件,准备实验,课后检测。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课前抽查各层次的导学案,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问】根据有机物的分类,我们知道有机物中有一类物质称为芳香烃,芳香烃是一类怎样的物质呢? 芳香烃——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简称芳香烃或芳烃。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是苯。展示苯分子模型及样品 我们这节课的内容与苯有关,请阅读学习目标 【问】:从苯的分子组成上看,高度的不饱和,性质又和烯烃炔烃不完全相同? (三)实验验证、深度思考、精讲点拨。 帮助学生感受体会苯的特殊性,阅读教材帮助学生概括总结出苯的结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并能通过阅读资料解决问题,从中找到了成就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大有提高。 【练一练】 1、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理由是()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苯能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 C、邻二溴苯只有一种结构 D、苯为正六边形结构,6个C-C键的键长、键能 都相同 2、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B C D 【问】由结构决定性质的思路,苯的化学性质是怎样的呢? 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 燃烧 与液溴 与浓硝酸 与氢气

高中化学下学期《苯》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全册化学教案

《苯》教学设计

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国化学家日拉 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 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9页-71页顶上 读书、勾画 环节二、 苯的结构【探究问题1】展示苯分子实物模型 (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苯 是饱和烃吗? (2)在1866年,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 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_____状链,即平面 六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____交替形式 凯库勒认为苯的结构式:___________;结 构简式为:_________ 【板书】苯的分子式:凯库勒结构式:结 构简式: 【探究问题2】 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 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重要化学性质能使溴水褪色;使锰酸钾褪色 设计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教材第69页实验3-1 从实验入手了解苯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 1、将1滴管苯滴入装有水的试管,振荡,观察。 2、将1滴管苯与1滴管溴水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 观察分子模型,边分 析边理解。 思考。 动手实验、观察分析 【归纳小结】 实验 水 进行逻辑思 维训练 培养科学探 究精神, 培养学生动 手实验、观 察、分析实验 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 体验到设计 实验并取得 成功的乐趣, 也让学生认

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3、将1滴管苯与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 【提问】实验现象是? 【思考与交流】(1)你认为苯的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苯到底是什么结构呢 (2)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什么??【强调】科学研究表明: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结论】苯分子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归纳小结】 [板书]一、苯的组成与结构 1、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_______或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苯的结构简式用哪种形式表示更为合理? 2、结构特点 (1)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0 (2)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六个键完全相同) 溴水分层,上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层,下层 凯库勒式: 或 流行写法 注意:凯库勒式不科 学,但仍被使用。 识到化学是 一门以实验 为基础的学 科,并从中深 刻体会到“实 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 准”。 化抽象为形 象,使学生掌 握正确的苯 分子结构,加 深了对苯的 结构的理性 认识,

苯芳香烃教学设计

苯芳香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能描述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通过对苯物理 性质的感性认识,能说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质。能以苯的反应事实为依据,归 纳出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看、闻、验、查。通过讨论、交流、汇 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相互协作能力。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 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苯的性质的探究及苯的历史回顾,养成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体验科学家为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境界,体验科学的灵感美。 [教学分析] :苯的特殊结构决定了苯在化学性质上兼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从苯的分子组成推测其可能具有的结构,用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构成一个完 整的实验探究,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为学生学习苯的化学 性质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可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此外,从苯的发 现到苯分子结构的确定经历了整整40年的化学传奇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 和科学灵感美教育不可多得的生动实例。因此本课时设计是以化学史背景下 实验探究和情感体验为鲜明特点。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苯的分子结构以及苯化学性质的特殊性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和视听体验法。 [教学过程]:

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观察模型,有无更多发现? 随着认识的深入有更多的矛盾, 学生的发现并引导学生认识苯的正确结构,强调碳碳之间独特的化学键苯分子的球棍模型。

附:影片《苯的传奇》剧本 大屏幕上由远而近显现暗沉、班驳的背景,低回、神秘的音乐若有若无,一个浑厚的男中音,仿佛穿过时间隧道,把我们带到了十九世纪。配着字幕的画外音叙述着:“苯分子结构的确定曾经是困扰十九世纪科学家的一大难题。1825年法拉第发现苯、1834年米希尔里希对苯进行了命名,其后日拉尔等人测定苯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苯分子中碳含量之高使化学家为之惊讶。从此他们(画面上科学家头像更替叠印)踏上了探求苯分子结构的漫漫征途。斗转星移,整整40余个春秋。令人振奋的时刻终于出现了(画面定格为凯库勒的头像),德国科学家凯库勒是一位极富想象力的学者,曾提出碳四价和碳原子间可形成链状结构等重要学说,但即使是这样一位想象力丰富的学者也为定势思维所约束,一直认为苯分子为链状结构,因而苦思冥想不得其解。1865年冬天,凯库勒正为之殚精竭虑。一夜于睡梦中(画面中头像淡出,各种链状结构式纵横交错,一蛇慢慢出现,游动着盘绕曲卷头尾相接)忽见一蛇盘绕曲卷自咬尾巴,突获灵感跃身而起,(画面中环形蛇不停转动,变为苯环结构特写。音乐大作。)将梦幻中蛇自咬尾巴形状画出,其时凯库勒脑海轰然,悟出苯分子中6

芳香烃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芳香烃 教学目标1.掌握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知道苯的同系物的相关性质,重点掌握硝化反应;3.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4.通过和脂肪烃对比,理解芳香烃的一些性质规律。 教学内容 一、课前回顾 1.写出苯的结构简单式。 2.苯具有不饱和结构,在化学性质上是不是和烯烃和炔烃明显不同呢?如果是,不同点是什么? 课前回顾参考答案 1. 2.是,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天溶液褪色。 二、知识点讲解 (一)苯的结构 苯为平面形分子,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碳碳键长完全相等,而且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苯的结构比较稳定,结构简式为或。 (二)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问题 1.几种简单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 (1)甲烷,正四面体形结构,C原子居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分子中的5个原子中没有任何4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其中任意三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任意两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2)乙烯,平面形结构,分子中的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键角为120°。 (3)乙炔H-C≡C-H,直线形结构,分子中的4个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同一直线上的原子当然也处于同一平面内。 (4)苯,平面形结构,分子中的12个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 2.注意: (1)以上4种分子中的H原子如果被其他原子(如C、O、N、Cl等)所取代,则取代后的分子构型基本不变。(2)共价单键可以自由旋转,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则不能旋转。 【典例1】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的是() 答案 B 解析苯分子中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甲苯可看作甲基—CH3取代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甲基的4个原子

2.3芳香烃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3 芳香烃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教科书在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后,重点介绍了苯和苯的同系物。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要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要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1、知识和能力:从化学键的特殊性了解苯的结构特点,进而理解苯性质的特殊性。 2、过程和方法:能描述和分析苯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化学键的特殊性了解苯的结构特点,进而理解苯性质的特殊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经过必修教材有机化学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有机化学基础方面已经有了部分认知,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苯和其它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苯的结构和性质 难点:苯的结构和性质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时 间【新课引入】 凯库勒(F.A. Kekulé,1829——1896)是德国有机化学家,为纪 念他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现在广泛使用 的表示苯的结构()被称为凯库勒式。 但是,根据凯库勒式给出的苯的结构,还是有很多事实难以得 【学生 活动 1】 1.芳 香烃的 定义 2.苯

到解释。例如,根据凯库勒式的单、双键相间的结构,邻二氯苯应该有如下两种不同的结构。然而实际上并不存在两种不同的邻二氯苯。研究表明,苯分子中并不存在单、双键相间的结构,而是形成了闭合的大π键。因此邻二氯苯只有一种结构,以下的两种结构显然是等同的: 同时,苯也难以表现出类似乙烯的典型烯怪的化学性质,难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也难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这是因为苯含有大π键的高度对称的分子结构比较稳定。现在,人们既用凯库 勒式表示苯的结构,也使用表示苯的结构。的物理性质3.苯的应用 【讲解】 1.芳香烃:在烃类化合物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化合物。最简单的芳香烃为苯。 2.苯的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苯易挥发,沸点为80.1 ℃,熔点为5.5 ℃,常温下密度比水的小。 3. 应用: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 【实验2-1】 实验:向两支各盛有2 mL苯的试管中分别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向两支各盛有2 mL苯的试管中分别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液体分层,下层液体不褪色。 向两支各盛有2 mL苯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溴水,液体分层,上层为橙红色。 实验结论: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也不与溴水反应。溴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因此苯能将溴从水中萃取出来。【学生活动2】 苯的分子式为C6H6,结合上述实验,推测苯的成键特征及结构。 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可以推测其分子的不饱和程度很大,应与烯经、炔经等不饱和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是,以上实验事实表明苯的化学性质与烯经和炔经有很大差别,说明苯分子具有不同于烯怪和炔怪的特殊结构。(2)化学键形成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苯 芳香烃

苯芳香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苯的结构式及其重要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苯的同系物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异同。理解 共价单键的可旋转性。 教学重点: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化学性质。 教材分析 教材着重介绍了芳香烃的概念、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苯的性质,并结合苯的性质介绍了几种取代反应的类型卤化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并通过苯的性质概括出苯的同系物的性质。 苯是芳香烃典型的代表物,苯分子结构中的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因此教材在介绍苯的化学性质之前,首先介绍了苯的分子结构,通过苯分子化学键的分析研究引出苯的化学性质,并通过苯与溴的反应、苯的硝化反应、苯的磺化反应的讲解,使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辨证关系。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苯的结构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对苯的同系物的学习做了铺垫。 在学习完苯的性质之后,教材归纳推导出了苯的同系物的通式和性质,符合从个别到一般的教学原则,比较易于学生接受。 教法建议 (一)学好苯的知识对学习苯的同系物具有指导作用,苯的结构的研究发现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很好的素材,一定要很好利用。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课时分配建议用2课时。为突出重点和难点,建议第一课时重点进行苯的结构的教学,第二课时进行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性质的教学。 具体建议如下: (二)在进行苯的物理性质的教学时,可先展示苯的样品。引导学生观察苯的颜色、状态,嗅苯的气味,并将少量苯加在盛水的试管里,观察苯是否溶于水,密度比水大还是比水小?再结合苯的沸点、熔点等实验数据,由学生自己总结出苯的物理性质。

(三)关于苯分子的结构的教学,建议采用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从苯的分子式入手。通过讲解苯的发现史,进而设置练习,计算苯的分子组成。进而引出苯的分子式为C6H6。根据苯的分子式,有部分学生会猜想苯的结构中可能有C≡C键或C=C键,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苯的分子结构中是否含有C=C 键?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来检验。演示“在苯中加KMnO4(H+)溶液”实验,通过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验事实,说明苯分子中没有像乙烯分子中那样的C=C键,用凯库勒式来表示苯分子的结构也不合适,从而进一步引入对苯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长和键角等物理数据的讨论,并与C—C键的键长及C=C 键的键长进行比较,得出苯环上碳碳间的键应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凯库勒式所表示的是单、双键交替组成的环状结构,只是由于习惯,凯库勒式的表示方法才沿用于今。最后引出芳香族化合物的概念,并指出苯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芳烃。 (四)关于苯的化学性质的教学,重点在取代反应。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重点讲好苯和卤素的取代反应。通过对苯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由于苯环上碳碳间的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所以苯既能像甲烷那样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像乙烯那样发生加成反应。 (五)利用苯的取代反应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科学探索能力。在演示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时,要求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①实验装置中的导管为什么要这么长? ②导管口为什么在液面上? ③导管口附近出现的白雾是什么?可用什么方法鉴别? 通过对苯的硝化反应方程式的分析,得出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结论。 (六)在进行苯的同系物的教学时,除介绍甲苯的结构外,还可以介绍乙苯、丙苯的结构式,并介绍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和命名方法。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性质的比较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由于它们都具有苯环结构,因此除都能燃烧外,还能进行卤代、硝化等取代反应。但苯的同系物有侧链,通过甲苯和二甲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演示实验,说明苯的同系物的侧链易被氧化,而苯没有侧链,不被高锰酸钾氧化,进而说明苯环和侧链是有相互影响的。可以根据苯的性质介绍苯的用途和来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