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CO2焊飞溅产生的原因防止措施

浅析CO2焊飞溅产生的原因防止措施

浅析CO2焊飞溅产生的原因防止措施
浅析CO2焊飞溅产生的原因防止措施

浅析CO2气体保护电弧焊飞溅产生的原因及

控制措施

岳阳工业技术学院曾利艳

摘要:本文对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产生飞溅的原因和控制措施作出了浅显分析研究。

关键词:二氧化碳焊飞溅

前言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以下简称CO2焊)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焊接技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焊接方法。CO2焊主要用于焊接低碳钢及低合金钢等黑色金属。此外,CO2焊还可以用于零件的堆焊、铸件的焊补等方面。目前CO2焊已在汽车制造、机车和车辆制造、化工机械、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CO2焊是利用CO2作为焊接保护气体的一种熔化极、气体保护的电弧焊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生产效率高和节省能量。由于该方法焊接电流密度大、电弧能量集中、焊丝熔化效率高、母材的熔深大、焊接速度快,焊后不需要清理焊渣,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方法。生产率是焊条电弧焊的1~4倍。(2)焊接成本低。由于CO2气体价格低廉,对焊前的生产要求不高,焊后清理和校正工时少;同时还避免了焊条电弧焊中频繁更换焊条的缺点。(3)焊接变形小。由于CO2 焊时,电弧热量集中、热输入较低和CO2气体具有较强的冷却作用,使焊接工件受热面积小,变形小。特别是在焊接薄板时,CO2 焊的变形比其他焊接方法变形要小。(4)由于保护气体的氧化性,焊缝中含氢量少,提高了焊接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时抗冷裂纹的能力。

正是由于CO2 焊有诸多的优点所以在大型金属结构制造中广泛应用。如: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中集集团等企业。CO2 焊完成的焊接

金属结构已占其企业焊接总量的98%以上。在大型结构制造企业中CO2 焊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CO2焊焊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飞溅,金属飞溅是CO2焊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也是CO2焊的主要缺点。严重时甚至影响焊接过程的正常进行。因此如何减少飞溅在CO2焊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主要产生飞溅原因及防止措施作几个方面分析:

一气体爆炸引起的飞溅。

熔滴过渡时,由于熔滴中的FeO与C反应产生的CO气体,在电弧高温下急剧膨胀,使熔滴爆破而引起的飞溅。

防止措施:熔出液态金属的中的FeO是引起飞溅的主要原因,如何使FeO脱氧呢?通常的措施是在焊丝(或药芯焊丝的药粉中)加入足量的对氧亲和力比Fe大的合金元素(即脱氧剂)利用这些元素使FeO中的Fe还原,即使FeO脱氧。实践证明,用Si、Mn联合脱氧效果是最好的。目前,应用最广泛的H08Mn2SiA(即型号ER49-1)焊丝和H11Mn2SiA(即型号ER50-6)焊丝,就是采用Si、Mn联合脱氧的。

二由电弧斑点压力而引起的飞溅。

因CO2气体高温分解吸收大量电弧热量,对电弧的冷却作用较强,使电弧电场强度提高,电弧收缩,弧根面积减小,增大了电弧的斑点压力,熔滴在斑点压力下十分不稳定,形成飞溅。

防止措施:在CO2气体中加入Ar气后,改变了纯CO2气体的物理性质。随着Ar气比例增大,飞溅减少。飞溅变化最显著的是细滴直径>0.8mm的飞溅,对于<0.8mm的细滴飞溅影响不大。混合气体的成本虽然比纯CO2气体高,但可以从材料损失降低和节省清理飞溅的辅助时间上得到补偿。所以采用CO2+Ar混合气体的总成本还有降低的趋势。混合气的混和比主要以氩气为主﹐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碳(15~30%)或氧(0.5~5%)。

三由极点压力引起的飞溅

这种飞溅主要取决于电弧的极性。当采用正极性焊接时,正离子

飞向焊丝末端的熔滴,机械冲击力大,而造成大颗粒飞溅。

防止措施:采用反极性,反极时是电子撞击熔滴,极点压力大大减小,故飞溅比较小,所以通常采用反接。

四短路过渡时由于液态小桥(以下简称液桥)爆断引起的飞溅。

当熔滴与熔池接触时,由于熔滴把焊丝与熔池连接起来,形成了液桥。随着短路电流的增加,使液桥金属迅速的加热,最后导致液桥从属发生汽化爆炸,引起飞溅。

防止措施:要防止金属液桥爆裂,因此必须设法使短路液桥的金属过渡趋于平缓。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

(1)在焊接回路中串接附加电感。细焊丝熔化速度快,熔滴过渡周期短,因此需要较大的电流来增长速度,要求串接的附加电感值较小。粗焊丝则反之。焊接回路内的电感值在0-0.2mH范围内变化时,对短路电流上升速度的影响最明显。因此适当的调整附加电感值,可以有效的减小金属飞溅。

(2)电流切换法。每个熔滴在过渡过程中,液桥缩颈达到临界尺寸之前,允许短路电流有较大的自然增长,以产生足够的电磁收缩力。一旦缩颈尺寸过到临界值,便立即进行电流切换,迅速将电流从高值切换到低值,使液桥缩颈在小电流下爆断。这样就有效的消除了液桥爆断产生的飞溅。

(3)电流波形控制法。通过控制电流的波形,使金属液桥在较低的电流时断开,液桥断开、电弧再引燃后,立即施加电流脉冲,增加电弧热能,使熔化金属的温度提高。而在将临短路时,再由高值电流改变成低值电流,短路时的电流值较低,但处于高温状态的熔滴形成的短路液桥温度较高,很容易发生流动,再施加很少的能量就能实现金属的过渡与爆断。从而限制了金属液桥爆断的能量,因此能够降低金属飞溅。

五焊接工艺参数与飞溅率的关系

(1)焊接电流与电弧电压。

在CO2焊时,不同直径的焊丝,其飞溅率和焊接电流有关。在短

路过渡区飞溅率较小,细滴过渡区飞溅率也较小,而混合过渡区飞溅率最大。因此在选择焊接电流时应尽可能避开飞溅率高的混合过渡区。电弧电压则应与焊接电流匹配合适。

(2)焊丝的干伸长度。

干伸长度是指在焊接过程中,焊丝端头距导电嘴前端的距离。一般焊丝干伸长度越长,飞溅率越高,合适的干伸长度约等于焊丝直径的10~12倍。例如直径1.2mm焊丝,焊丝的干伸长度从20mm增加到30mm,飞溅率约增加5% 。所以在保证不堵塞喷嘴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缩短焊丝的伸出长度。

(3)焊枪角度。

在焊接过程中焊枪垂直时飞溅量最少,倾斜角度越大,飞溅越多。焊枪前倾或后倾最好不要超过20°。

(4) 采用CO2潜弧焊

这种焊接方法是采用较大的焊接电流、较小的电弧电压,把电弧压入熔池形成潜弧,使产生的飞溅落入深池,从而使飞溅大大减少。这种焊接方法熔深大、效率高,现已广泛应用于中厚板材的焊接。

六使用先进的焊接材料可减少焊接飞溅

(1)金属焊接防飞溅剂

金属焊接防飞溅剂是多种成膜助剂、稳定剂、推进剂及能量吸收剂经高温反应,冷却过滤而成。不含苯、二甲苯、亚硝酸钠等有害物质。用于防飞溅时,喷涂在金属表面的油剂会很快形成均匀薄膜,焊接过程中飞溅物减少,焊后的飞溅物易于清理,解决了手工方法清除焊接飞溅物劳动强度大、易损害工件表面等一系列问题。有效地改善焊缝的内在和外观质量。

(2)无镀铜实芯焊丝

无镀铜实芯焊丝采用先进表面工艺(ASC)技术,是一系列适用于手工焊、自动焊和机器人焊接的高性能无镀铜MAG焊焊丝,能提高用户的生产效率,降低焊接成本,并优化了工作环境。凭借机器人、自动焊和手工焊应用中表现出来的优异产品特性,无镀铜实芯焊丝能缩短用户更换导电嘴、清理焊枪与导丝管所造成的停工时间,并由此降低

设备的消耗量。无镀铜实芯焊丝在焊接过程中飞溅少、送丝流畅,焊缝成形美观。且在高速送丝与大焊接电流状态下依然能提供稳定电弧,进而提高焊接生产力。

(3)采用低飞溅率焊丝

在CO2焊焊接过程中可采用超低碳焊丝、药芯焊丝和活化处理焊丝。这几种焊丝大大减少CO2焊焊接时飞溅的产生。

结论: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CO2焊的飞溅。因此,为了提高焊接生产率和质量,必须把飞溅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作者简介:曾利艳男出生于1982年12月,助讲从事焊接实训教学,教学研究方向为: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焊接。

参考文献:

[1] 雷世明《焊接方法与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殷树言《气体保护焊工艺》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

[3] 邱葭菲《焊工工艺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 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编审委员会编.《焊工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 陈祝年《焊接工程师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焊接飞溅产生的原因及克服途径

焊接飞溅产生的原因及克服途径 在CO2焊中,大部分焊丝熔化金属可过渡到熔池,有一部分焊丝熔化金属飞向熔池之外,飞到熔池之外的金属称为飞溅。特别是粗焊丝CO2气体保护焊大参数焊接时,飞溅更为严重,飞溅率可达20%以上,这时就不可能进行正常焊接工作了。飞溅是有害的,它不但降低焊接生产率,影响焊接质量,而且使劳动条件变差。 由于焊接参数的不同,CO2焊具有不同的熔滴过渡形式,从而导致不同性质的飞溅。其中,可分为熔滴自由过渡时的飞溅和短路过渡时的飞溅。 (1)熔滴自由过渡时的飞溅: 在CO2气氛下,熔滴在斑点压力的作用下上挠,易形成大滴状飞溅。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较大电流焊接时,如用直径1.6mm焊丝、电流为300~350A,当电弧电压较高时就会产生。如果再增加电流,将产生细颗粒过渡,这时飞溅减小,主要产生在熔滴与焊丝之间的缩颈处,该处的电流密度较大使金属过热而爆断,形成颗粒细小的飞溅。在细颗粒过渡焊接过程中,可能由熔滴或熔池内抛出的小滴飞溅。这是由于焊丝或工件清理不当或焊丝含碳量较高,在熔化金属内部大量生成CO等气体,这些气体聚积到一定体积,压力增加而从液体金属中析出,造成小滴飞溅。大滴过渡时,如果熔滴在焊丝端头停留时间较长,加热温度很高,熔滴内部发生强烈的冶金反应或蒸发,同时猛烈地析出气体,使熔滴爆炸而生成飞溅。另外,在大滴状过渡时,偶尔还能出现飞溅,因为熔滴从焊丝脱落进入电弧中,在熔滴上出现串联电弧,在电弧力的作用下,熔滴有时落入熔池,也可能被抛出熔池而形成飞溅。 (2)熔滴短路过渡时的飞溅: 熔滴短路过渡时的飞溅形式很多。飞溅总是发生在短路小桥破断的瞬时。飞溅的大小决定于焊接条件,它常常在很大范围内改变。产生飞溅的原因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飞溅是由于短路小桥电爆炸的结果。当熔滴与熔池接触时,熔滴成为焊丝与熔池的连接桥梁,所以称为液体小桥,并通过该小桥使电路短路。短路之后电流逐渐增加,小桥处的液体金属在电磁收缩力的作用下急剧收缩,形成很细的缩颈。随着电流的增加和缩颈的减小,小桥处的电流密度很快增加,对小桥急剧加热造成过剩能量的积聚,最后导致小桥发生气化爆炸,同时引起金属飞溅。另一种看法认为短路飞溅是因为小桥爆断后,重新引燃电弧时,由于CO2气体被加热引起气体分解和体积膨胀而产生强烈的气动冲击作用,该力作用在熔池和焊丝端头的熔滴上,它们在气动冲击作用下被抛出而产生飞溅。试验表明,前一种看法比较正确。飞溅多少与电爆炸能量有关,此能量主要是在小桥完全破坏之前的100~150μs时间内积聚起来的,主要是由这时的短路电流(即短路峰值电流)和小桥直径所决定。 小电流时,飞溅率通常在5%以下。限制短路峰值电流为最佳值时,飞溅率可降低到1%左右。在电流较大时,缩颈的位置对飞溅影响极大。所谓缩颈的位置是指缩颈出现在焊丝与熔滴之间,还是出现在熔池与熔滴之间。如果是前者,小桥的爆炸力推动熔滴向熔池过渡,而后者正相反,小桥爆炸力排斥熔滴过渡,并形成大量飞溅,最高可达25%以上。冷态引弧时或在焊接参数不合适的情况下(如送丝速度过快而电弧电压过低,焊丝伸出长度过大或焊接回路电感过大等)常常

焊接缺陷分类及预防措施

一、焊接缺陷的分类 焊接缺陷可分为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两种 1.外部缺陷 1)外观形状和尺寸不符合要求; 2)表面裂纹; 3)表面气孔; 4)咬边; 5)凹陷; 6)满溢; 7)焊瘤; 8)弧坑; 9)电弧擦伤; 10)明冷缩孔; 11)烧穿; 12)过烧。 2.内部缺陷 1)焊接裂纹:a.冷裂纹;b.层状撕裂;c.热裂纹;d.再热裂纹。 2)气孔; 3)夹渣; 4)未焊透; 5)未熔合; 6)夹钨; 7)夹珠。 二、各种焊接缺陷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止措施 1、外表面形状和尺寸不符合要求 表现:外表面形状高低不平,焊缝成形不良,焊波粗劣,焊缝宽度不均匀,焊缝余高过高或过低,角焊缝焊脚单边或下凹过大,母材错边,接头的变形和翘曲超过了产品的允许范围等。 危害:焊缝成形不美观,影响到焊材与母材的结合,削弱焊接接头的强度性能,使接头的应力产生偏向和不均匀分布,造成应力集中,影响焊接结构的安全使用。

产生原因:焊件坡口角度不对,装配间隙不匀,点固焊时未对正,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运条速度过快或过慢,焊条的角度选择不合适或改变不当,埋弧焊焊接工艺选择不正确等。 防止措施:选择合适的坡口角度,按标准要求点焊组装焊件,并保持间隙均匀,编制合理的焊接工艺流程,控制变形和翘曲,正确选用焊接电流,合适地掌握焊接速度,采用恰当的运条手法和角度,随时注意适应焊件的坡口变化,以保证焊缝外观成形均匀一致。 2、焊接裂纹 表现:在焊接应力及其他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形成的新界面所产生的缝隙,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小的长宽比特征。按形态可分为:纵向裂纹、横向裂纹、弧坑裂纹、焊趾裂纹、焊根裂纹、热影响区再热裂纹等。 危害:裂纹是所有的焊接缺陷里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它的存在是导致焊接结构失效的最直接的因素,特别是在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中,因为它的存在可能导致一场场灾难性的事故的发生,裂纹最大的一个特征是具有扩展性,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会不断的“生长”,直至断裂。 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1)冷裂纹:是焊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下(对于钢来说是Ms温度以下)时产生的焊接裂纹,冷裂纹的起源多发生在具有缺口效应的焊接热影响区或有物理化学不均匀的氢聚集的局部地带,裂纹有时沿晶界扩展,也有时穿晶扩展。这是由于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和应力状态及氢的含量决定的。(如焊层下冷裂纹、焊趾冷裂纹、焊根冷裂纹等)。 产生机理:钢产生冷裂纹的倾向主要决定于钢的淬硬倾向,焊接接头的含氢量及其分布,以及接头所承受的拘束应力状态。 产生原因: a.钢种原淬硬倾向主要取决于化学成分、板厚、焊接工艺和冷却条件等。钢的淬硬倾向越大,越易产生冷裂纹。 b.氢的作用,氢是引起超高强钢焊接冷裂纹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有延迟的特征。高强钢焊接接头的含氢量越高,则裂纹的敏感性越强。 c.焊接接头的应力状态:高强度钢焊接时产生延迟裂纹的倾向不仅取决于钢的淬硬倾向和氢的作用,还决定于焊接接头的应力状态。焊接时主要存在的应力有:不均匀加热及冷却过程中所产生的热应力、金属相变时产生的组织应力、结构自身拘束条件等。

混凝土施工缝冷缝等处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方案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福州xxxxxxx 第二节方案编制概述 xxxxxxxxxxxxxx,使其达到终凝并形成水平施工冷缝,低跨中部也有部分混凝土浇筑已达到初凝,亦形成水平冷缝。

第二章冷缝处理方案及防渗处理 第一节冷缝处理 1.冷缝的危害 由现场情况可知,冷缝处混凝土不存在漏浆现象,且振捣密实,且冷缝部位混凝土在梁高1/3之一处,承受剪力相对较小,且梁宽为400,厚度较厚,不易造成渗水。2.冷缝的处理 为确保水平冷缝处混凝土粘结结合好,将结合面按施工缝要求处理,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施工冷缝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清楚表面的浮浆、松动的石子和软弱层,将结合面冲毛或人工凿毛,以增加结合面混凝土的摩擦咬合力。为避免已浇筑的混凝土因固结力小于振动的影响力,而破坏已初凝混凝土内部的凝结核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应待结合面混凝土终凝强度达到以后再重新浇筑混凝土。且结合面在浇筑前应充分洒水湿润,并满铺一层lOmm~15mm厚、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增强上、下层混凝土交接面的粘结。 3.冷缝的预防 ①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混凝土初凝试验,明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并据此对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时长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搅拌站的混凝土供应能力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运输能力进行评估,确保搅拌站的混凝土供给能力。 ②施工方案中必须明确混凝土布料设备的布置,布料要到位,不留死角。根据混凝土的现场浇筑经验,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经常出现浇筑设备故障,如泵送机堵管、爆管等。因此,备用机械设备必须到位,浇筑过程中维修人员必须在浇筑现场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③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就浇筑时长范围内的天气情况向气象部门作出了解,避免混凝土浇筑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保证混凝土质量。 ④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必须配备足够的专业工人,工长、技术、质检及旁站监理人员必须到位并对浇筑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混凝土振捣到位,防止漏振、欠振,尤其是先、

控制压力容器管板焊接变形的方法(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控制压力容器管板焊接变形的 方法(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控制压力容器管板焊接变形的方法(通用 版) 在压力容器制造中,由于在控制压力容器管板进行焊接时,没有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合理的选择,导致在焊接过程管板焊接变形,本文主要对控制压力容器管板焊接变形的方法进行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压力容器被普遍应用到能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科研工业等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因为压力容器属于危险性比较高的一类物品,很容易出现燃烧起火、爆炸等情况,对相关人员和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伤害。在压力容器在压力容器制造中,往往由于组装与施焊的顺序不当,以及焊接工艺参数选择的不合理,易引起管板焊接变形,导致密封不严,管子拉脱。因此,在压力容器制作的过程中,对密封性要求非常的高。为了有效的避免因为各种不利因素对导致压力容器的密封性降低,本文主要对控制

压力容器管板焊接变形的方法进行探讨。 管板焊接变形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管板焊接变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要是由于筒体与管板焊接的横向收缩变形在厚度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引起的;管板与筒体的焊缝一般为单面单边V型坡口,焊接时焊缝的背面和正面的熔敷金属的填充量不一致,造成了构件平面的偏转,所以这种变形在客观上是绝对存在的;二是管板与筒体焊接角变形主要由两种变形组成,即筒体与管板角度变化和管板本身的角变形,前者相当于两个工件对接焊接引起的角变形,后者相当于在管板上堆焊时引起的角变形。而焊接变形的大小的主要取决于管板的刚性、焊接线能量、坡口角度、焊缝截面形状、熔敷金属填充量焊接操作等因素有关。根据管板变形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由于管板焊接不能实现双面焊,焊接时电流过大会引起烧穿伤及换热管,所以管板与壳体的焊接应考虑减少管板受热和提高管板刚性以减少变形。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 一般情况下,压力容器根据使用途径的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种

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示范文本

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外观缺陷:外观缺陷(表面缺陷)是指不用借助于仪 器,从工件表面可以发现的缺陷。常见的外观缺陷有咬边、 焊瘤、凹陷及焊接变形等,有时还有表面气孔和表面裂纹。 单面焊的根部未焊透等。 A、咬边是指沿着焊趾,在母材部分形成的凹陷或沟槽, 它是由于电弧将焊缝边缘的母材熔化后没有得到熔敷金属 的充分补充所留下的缺口。产生咬边的主要原因是电弧热 量太高,即电流太大,运条速度太小所造成的。焊条与工件间 角度不正确,摆动不合理,电弧过长,焊接次序不合理等都会造 成咬边。直流焊时电弧的磁偏吹也是产生咬边的一个原 因。某些焊接位置(立、横、仰)会加剧咬边。 咬边减小了母材的有效截面积,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同

时还会造成应力集中,发展为裂纹源。 矫正操作姿势,选用合理的规范,采用良好的运条方式都会有利于消除咬边。焊角焊缝时,用交流焊代替直流焊也能有效地防止咬边。 B、焊瘤焊缝中的液态金属流到加热不足未熔化的母材上或从焊缝根部溢出,冷却后形成的未与母材熔合的金属瘤即为焊瘤。焊接规范过强、焊条熔化过快、焊条质量欠佳(如偏芯),焊接电源特性不稳定及操作姿势不当等都容易带来焊瘤。在横、立、仰位置更易形成焊瘤。 焊瘤常伴有未熔合、夹渣缺陷,易导致裂纹。同时,焊瘤改变了焊缝的实际尺寸,会带来应力集中。管子内部的焊瘤减小了它的内径,可能造成流动物堵塞。 防止焊瘤的措施:使焊缝处于平焊位置,正确选用规范,选用无偏芯焊条,合理操作。 C、凹坑凹坑指焊缝表面或背面局部的低于母材的部

冷缝处理及掏槽验缝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地质与水文情况 (1) 3.1工程地质 (1) 3.2水文地质条件 (3) 四、施工工艺 (5) 五、掏槽验缝措施 (9) 六、施工应急措施 (10) 七、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1)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图纸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二、工程概况 苏虞张路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咬合桩与工法桩的支护形式,在分界点位置很容易产生裂缝,设计中在分界点位置增加5根双重管高压旋喷桩,起到止水作用效果。接口处理见图1: 前期施工受高压线迁改进度影响,造成北侧工法桩8轴位置北侧出现一道冷缝;根据施工进度安排,30轴处南北侧各出现一道冷缝,按照工法桩施工方案对冷缝处理采取外侧施工一幅三轴搅拌桩,夹缝施工4根高压旋喷桩。冷缝处理详图见图2 三、地质与水文情况 3.1工程地质

根据江苏省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主线)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勘察编号:2010-K-310)钻探结果显示,拟建轨道交通 4号线的沿线70.3m以浅地基土土层为第四系全新世至早更新世沉积的疏松沉积物,以粘性土为主,间夹砂性土。根据地质资料,本站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1淤泥层:灰黑色,流塑,富含有机质,有腥臭味,有时含少量碎石及生活垃圾,主要分布在沿线各河道内,层厚0.30~0.50m,层底标高-0.25~0.05m,压缩性高,工程特性极差。 ①3素填土层:褐黄~灰~灰黄色,松散~松软,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夹少量碎石砖,局部勘探点表层含建筑垃圾及夹淤泥层,属第四纪全新世(Q44)近代人工堆积物,层厚1.00~8.10m,层底标高-4.79~1.77m。 ③1粘土:褐黄~灰黄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灰色条纹。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 1.90~4.20m,层顶标高-2.40~-1.76m。 ③2粉质粘土:灰黄~青灰,可塑为主。含铁锰质斑点及灰色团块,下部夹薄层粉土,局部粉土含量高。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1.00~6.30m,层顶标高-5.44~-2.03m。 ③3粉土:灰黄~灰色,稍~中密,饱和。夹少量薄层粉质粘土,含云母碎片,标贯击数平均值N=16.0。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1.00~4.60m,层顶标高-8.91~-4.40m。 ④2粉砂或粉土:灰黄~灰色,中密为主,饱和。夹薄层粉质粘土,局部为粉砂,含云母碎片,标贯击数平均值N=16.6,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层厚0.90~9.00m,层顶标高-10.55~-6.24m,。 ⑤1粉质粘土:灰色,软塑~流塑。薄层理发育,夹少量粉土薄层。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层厚1.50~18.80m,层顶标高-18.89~

预防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

预防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 在焊接过程中当产生的焊接应力超过金属的屈服极限就会产生焊接变形。 应力变形的种类(从变形的外观形态来看):收缩变形、弯曲变形、角变形、波浪变形、扭曲变形等。 减少和防止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措施:1.合理进行结构设计和焊接工艺设计,设计焊接方法时应该选用对称工作断面和焊缝位置,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焊缝的断面和长度外在焊接工艺上采取以下措施:采取合理的装配和焊接顺序 2.反变形法(根据生产中焊件变形规律,焊前预先将焊件做出相反方向的变形以抵消焊后发生的变形)V型坡口单面焊缝一般发生角变形。 3..刚性固定法:采用把焊件固定在平台上或在焊接用夹具上夹紧进行焊接。(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增加焊件的刚度或拘束度,可以达到减小变形的目的,此种方法就是)焊件预热,对焊件进行预先加热,使焊件温度差减小,这样可以均匀的同时冷却减小应力。5焊后缓冷 6.焊后轻击焊缝或回火。 焊接残余变形的主要危害有:1)首先零件或部件的焊接变形会直接降低装配质量,而结构中的焊接残余变形会使结构的尺寸达不到要求。2)过大的残余变形还会增加结构的制造成本,同时降低焊接接头的性能。3)焊件的残余变形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 预防焊接变形的设计措施有:1)尽量选用对称的构件截面和焊缝位置。2)合理地选择焊缝长度和焊缝数量。3)合理选择焊缝截面尺寸和坡口形式。 如果在设计上能充分估计到制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焊接变形,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比从工艺上采取措施要方便得多。然而,如果单从设计上采取措施,在生产中不注意选择正确的工艺,同样会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因此,实际生产中应该从设计和工艺两方面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减小焊接变形的产生。 预防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1留余量法留余量法主要是用于补偿焊件的收缩变形。反变形法主要用于控制变形规律较明显的角变形和弯曲变形。 2.反变形法 3.刚性固定法刚性固定法有以下几种a将焊件固定在刚性平台上。b将焊件组合成刚性更大或对称的结构c利用焊接夹具增加结构的刚性和约束d采用临时支撑增加结构的拘束。限制角变形和弯曲变形。刚性固定法可减小焊接变形但增大焊接应力。这种方法适用塑性好的焊件。 4.选择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 选择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基本原则如下:正在施焊的焊缝应尽量靠近结构截面的中性轴;对于焊缝非对称布置的结构,装配焊接时应先焊焊缝少的一侧;焊缝对称布置的结构,应由偶数焊工对称地施焊;长焊缝焊接时,选择正确的焊接方向和焊接顺序;相邻两条焊缝的焊接,选择正确的焊接方向和顺序。 长焊缝焊接小于2m时采用直通焊;大于2m时可用分段焊、逐段退焊、跳焊法进行焊接,逐段退焊法焊接变形最小。 5.合理地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参数 各种焊接方法的热源不同,加热集中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的变形也不一样,当焊件结构形式、尺寸及刚性拘束相同的条件下,埋弧焊产生的变形比焊条电弧大;焊条电弧焊产生的变形比其他保护焊大。

二氧化碳焊接时减少飞溅的办法

CO2焊焊接中气孔及飞溅原因及预防 一、焊缝金属产生气孔 是熔池金属中的气体在冷凝过程中来不及逸出。由于CO2气体保护焊的时,熔池表面没有熔渣覆盖,且CO2气流对焊缝能起一定的冷却作用,故熔池金属冷凝较快,增加了产生气孔的可能性。 CO2电弧焊时,溶池表面没有溶渣覆盖,CO2气流又有冷却作用,因而溶池凝固比较快,容易在焊缝中产生气孔。 可能产生的气孔主要有三种:一氧化碳气孔、氢气孔、氮气孔。 (一)一氧化碳气孔 焊丝中脱氧元素含量不足:当焊丝金属中脱氧元素不足,焊接过程中就会较多的熔于熔池金属中。随后在熔池冷凝时溶池中的FeO和C会进行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 (1) 当熔池金属冷凝过快时,生成的气体来不完全熔池逸出从而成为气孔。通常这类气孔长出现焊缝根部与表面,且呈针尖状。 (二)氮气孔 气体保作用不良:在CO2气体保护过程中如果因工艺参数选择不当等原因而保护作用变坏,或者CO2气体纯度不高,在电弧高温下空气中的氮会熔到熔池金属中。当熔冷凝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氮在液态金属中溶解度降低,尤其是在结晶过程的时,溶解度将急剧下降。这时从金属中析出的氮若来不及外逸,常会在焊缝表面出现蜂窝状气孔,或者以弥散形式的微气孔分布于焊缝金属中。这些气孔往往在抛光后检验或水压试验时才能发现。 (三)氢气孔 焊缝金属溶解了过量的氮:CO2气体保护焊时,如果焊丝及焊件表面有铁锈油污与水分,或者CO2气体中含有水分CO2,则在电弧高温作用下这些物质会分解并产生氢,氢在高温下也易熔于熔池金属中,随后,当熔池冷凝结晶时,氢在金属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 若析出的氢来不及从熔池中逸出,就引起焊缝金属产生氢气孔。不过,由于CO2气体具有氧化性,氢和氧会化合,故出现氢气孔的可能性较小,所以CO2气体保护焊是一种公认的低氢焊接方法。 减少气孔的措施 1.一氧化碳气孔如果焊丝中含有足够的脱氧元素Si和Mn避免焊接过程中被大量氧化,以及限制焊丝中的焊碳量,就可以拟制前面提到的氧化反应,有效防止CO气孔。 2.氮气孔要避免产生氮气孔最主要的是应增强气体的保护效果,防止空气入侵,焊接过程中保证保护气层稳定、可靠,是防止焊缝中气孔的关键,且选用的气体纯度要高。另外,

焊接的六大缺陷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大汇总

一、外观缺陷 外观缺陷(表面缺陷)是指不用借助于仪器,从工件表面可以发现的缺陷。常见的外观缺陷有咬边、焊瘤、凹陷及焊接变形等,有时还有表面气孔和表面裂纹。单面焊的根部未焊透等。 A、咬边 是指沿着焊趾,在母材部分形成的凹陷或沟槽, 它是由于电弧将焊缝边缘的母材熔化后没有得到熔敷金属的充分补充所留下的缺口。 产生咬边的主要原因:是电弧热量太高,即电流太大,运条速度太小所造成的。焊条与工件间角度不正确,摆动不合理,电弧过长,焊接次序不合理等都会造成咬边。直流焊时电弧的磁偏吹也是产生咬边的一个原因。某些焊接位置(立、横、仰)会加剧咬边。咬边减小了母材的有效截面积,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还会造成应力集中,发展为裂纹源。 防止咬边的预防:矫正操作姿势,选用合理的规范,采用良好的运条方式都会有利于消除咬边。焊角焊缝时,用交流焊代替直流焊也能有效地防止咬边。 B、焊瘤 焊缝中的液态金属流到加热不足未熔化的母材上或从焊缝根部溢出,冷却后形成的未与母材熔合的金属瘤即为焊瘤。焊接规范过强、焊条熔化过快、焊条质量欠佳(如偏芯),焊接电源特性不稳定及操作姿势不当等都容易带来焊瘤。在横、立、仰位置更易形成焊瘤。 焊瘤常伴有未熔合、夹渣缺陷,易导致裂纹。同时,焊瘤改变了焊缝的实际尺寸,会带来应力集中。管子内部的焊瘤减小了它的内径,可能造成流动物堵塞。 防止焊瘤的措施:使焊缝处于平焊位置,正确选用规范,选用无偏芯焊条,合理操作。 C、凹坑 凹坑指焊缝表面或背面局部的低于母材的部分。 凹坑多是由于收弧时焊条(焊丝)未作短时间停留造成的(此时的凹坑称为弧坑),仰立、横焊时,常在焊缝背面根部产生内凹。凹坑减小了焊缝的有效截面积,弧坑常带有弧坑裂纹和弧坑缩孔。 防止凹坑的措施:选用有电流衰减系统的焊机,尽量选用平焊位置,选用合适的焊接规范,收弧时让焊条在熔池内短时间停留或环形摆动,填满弧坑。 D、未焊满 未焊满是指焊缝表面上连续的或断续的沟槽。填充金属不足是产生未焊满的根本原因。规范太弱,焊条过细,运条不当等会导致未焊满。 未焊满同样削弱了焊缝,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同时,由于规范太弱使冷却速度增大,容易带来气孔、裂纹等。 防止未焊满的措施:加大焊接电流,加焊盖面焊缝。 E、烧穿 烧穿是指焊接过程中,熔深超过工件厚度,熔化金属自焊缝背面流出,形成穿孔性缺。 焊接电流过大,速度太慢,电弧在焊缝处停留过久,都会产生烧穿缺陷。工件间隙太大,钝边太小也容易出现烧穿现象。 烧穿是锅炉压力容器产品上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它完全破坏了焊缝,使接头丧失其联接飞及承载能力。

大体积砼冷缝处理方案

新乡维多利亚城8#楼底板冷缝处理方案 一、概况: 新乡维多利亚城工程8#楼B单元底板厚度1300mm,该底板自6月13日开始浇筑砼方向自东向西,浇筑开始后至6月15日晚浇筑至8-34/8-G-8-R 和8-26/8-A-8-G时,由于砼输送泵多次堵管和砼早凝造成砼浇筑中断从而形成冷缝。为保证底板砼质量需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方案如下。 二、处理方案 1、根据现场实际浇筑情况,由于砼底板较厚,砼在浇筑过程中向前流淌, 自然流淌宽度大致在6-7米左右,根据底板砼受力情况同时参照后浇带构造台阶式的留置方式拟将未浇至顶的砼施工面做如下处理,先将砼自然流淌面中最薄部分全部剔凿掉,剔凿至厚度约400mm时将立面凿直凿平,形成第一个台阶。然后再以第一个台阶上表面为水平面向砼厚的方向剔凿,至底板厚度为850mm左右时进行垂直面剔凿,形成第二个台阶。其余部分再以第二个台阶上表面为水平面进行剔凿形成第三个台阶(如下图),剔凿时采用手锤和钻子来剔凿防止损坏下层砼层。剔凿完成后,由于最底层内含有底板下层网片钢筋,为保证钢筋与后面新浇砼的握裹力,应用钢丝刷将钢筋表面水泥砂浆清扫干净。

2、界面处理:砼按要求剔凿完毕后将剔凿面进行清理,先将表面碎砼块 清理干净,然后用钢丝刷将表面松动砂石和软弱砼层刷净然后再用清水进行冲洗干净。 3、后序砼浇筑:界面清理干净后即可进行砼浇筑,砼浇筑时,先将砼表 面浇水充分润湿,然后在界面上先铺上一层10mm-15mm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砼内的砂浆成分相同),水泥砂浆随铺随进行砼浇筑,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道边下料,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结合紧密。 4、防水处理:由于底板为抗渗砼,砼按上处理后此处必然是防水薄弱环 节,为了保证底板的防水质量,采用在两个台阶的交接处采用20х30橡胶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补处理具体如下图:

焊接应力及焊接变形预防措施

钢结构工程焊接应力与变形差生的危害及采取的措施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以钢结构件为主体框架结构结合复合砌筑体结构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为以钢结构为主的框架结构的回收利用性有效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垃圾的产生,具有可持续性。由于钢结构工程的特有型,焊接作业时钢结构工程最重要的工序之一,而焊接应力及焊接变形产生是影响钢结构安全性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着重对焊接应力及焊接变形的危害及所采取的对应措施进行分析。 一、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机理 焊接热输入引起材料不均匀局部加热,使焊缝区熔化,而熔池毗邻的高温区材料的热膨胀则受到周围材料的限制,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塑性变形。在冷却过程中,已发生压缩塑性变形的这部分材料又受到周围材料的制约,不能自由收缩,在不同程度上又被拉伸而卸载,与此同时,熔池凝固,金属冷却收缩也产生了相应的收缩拉应力和变形。这种随焊接热过程而变化的内应力场和构件变形,称为瞬态应力与变形。而焊后,在室温条件下,残留于构件中的内应力场和宏观变形称为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残余变形。 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严重影响焊接构件的承载力和构件的加工精度,应从设计、焊接工艺、焊接方法、装配工艺着手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和减小焊接残余变形。

二、焊接残余应力的危害及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1.焊接残余应力的危害 影响构件承受静载能力;影响结构脆性断裂;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影响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易产生应力腐蚀开裂;影响构件精度和尺寸的稳定性。 2.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1)设计措施 尽量减少焊缝的数量和尺寸,在减小变形量的同时降低焊接应力;防止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峰值叠加;要求较高的容器接管口,宜将插入式改为翻边式。 (2)工艺措施 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减小焊缝热塑变的范围,从而降低焊接应力;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使焊缝有自由收缩的余地,降低焊接中的残余应力;层间进行锤击,使焊缝得到延展,从而降低焊接应力;焊接高强钢时,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采用整体预热;降低焊缝中的含氢量及焊后进行消氢处理,减小氢致集中应力。 采用热处理方法:整体高温回火、局部高温回火或温差拉伸法(低温消除应力法,伴随焊缝两侧的加热同时加水冷) 三、焊接变形的危害性及预防焊接变形得到措施 1、焊接变形的分类 焊接变形可以区分为在焊接热过程中发生的瞬态热变形和室温

焊接飞溅的减少方法及应用

CO2气体保护焊时容易产生飞溅,这是由CO2气体性质决定的,问题在于应把CO2焊的飞溅减少到最低的程度。通常颗粒状过渡过程的飞溅程度,要比短路过渡过程严重的多。当使用颗粒状过渡形式焊接,飞溅损失应控制在10%以下,短路过渡形式的飞溅量在2~4%。 CO2焊时的大量飞溅。不仅增加了焊丝的损耗,并使焊件表面被金属熔滴溅污,影响外观及增加辅助工作量。更主要的是容易造成喷嘴堵塞,使气体保护效果变差,导致焊缝容易形成气孔。如果金属熔滴沾在导电嘴上,还会破坏焊丝的正常给送,引起焊接过程不稳定,使焊缝成形变差或产生焊接缺陷。为此,CO2焊必须重视飞溅问题,应该尽量降低飞溅的不利影响,才能确保CO2焊的生产率和焊缝质量。 CO2焊产生飞溅的原因及减少飞溅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由冶金反应产生的飞溅 这种飞溅主要由CO气体造成。CO在电弧高温作用下,体积急速膨胀,压力迅速增大,使熔滴和熔池金属产生爆破,从而产生大量飞溅。应采用含有锰硅脱氧元素的焊丝,并降低焊丝中的含碳量,这种飞溅可大为减少。 2、由极点压力产生的飞溅 这种飞溅主要取决于电弧的极性,当使用正极性焊接时(焊件接正极、焊丝接负极),正离子飞向焊丝端部的熔滴,机械冲击力大,形成大颗粒飞溅。而反极性焊接时,飞向焊丝端部的电子撞击力小,致使极点压力大为减小,因而飞溅较少。所以CO2焊应选用直流反接。 3、熔滴短路时引起的飞溅 这种飞溅发生在短路过渡过程中,当焊接电源的动特性不好时,则更显严重。短路电流增长速度过快,或者短路最大电流值过大时,当熔滴刚与熔池接触,由于短路电流强烈加热及电磁收缩力的作用,结果使缩颈处的液态金属发生爆破,产生较多的细颗粒飞溅,如果短路电流增长速度过慢,则短路电流不能及时增大到要求的电流值,此时,缩颈处就不能迅速断裂,使伸出导电嘴的焊丝在电阻热的的长时间加热下,成段软化和断落,并伴随着较多的大颗粒飞溅。减少飞溅的办法是调节焊接回路电感值,若串入焊接回路的电感值合适,则爆声小,过渡过程较稳定。 4、非轴向颗粒状过渡造成的飞溅 这种飞溅是发生在颗粒状过渡过程中的,由于电弧的斥力作用而产生的。当熔滴在极点压力和弧柱中气流的压力共同作用下,熔滴被推到焊丝端部的一边,并抛到熔池外边去,产生大颗粒飞溅。 5、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引起的飞溅 这种飞溅是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回路电感等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引起的,只有正确的选择CO2的焊接工艺参数,才会减少产生这种飞溅的可能性。

冷缝裂缝处理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总体概况表 (1) 1.2地理位置 (1) 1.3工况说明 (2) 1.4建筑结构概况 (2) 2冷缝处理 (3) 2.1浇筑过程中的冷缝处理 (3) 2.2冷缝形成后的处理 (3) 3裂缝处理 (5) 3.1确定裂缝种类 (5) 3.2裂缝修补方法 (6) 4其它事项 (8)

1工程概况 1.1总体概况表 工程名称杭州市杭政储出[2005]50号E-08地块办公商业金融用房及绿化广场项目 建设位置本工程位于杭州钱江新城,钱江路以东,民心路以西,庆春东路以南,江锦路以北 建设单位华润新鸿基房地产(杭州)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范围:TB、TC、TD、地下室及QL裙房) 勘察单位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深圳市中海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1.2地理位置 杭政储出[2005]50号E-08地块办公商业金融用房及绿化广场项目总承包工程位于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东北角E-08地块,项目西临钱江路,北望庆春东路,东靠已建成的万象城一期(地上五层地下三层,地下室埋置深度-16.600m),南毗江锦路。场地形状类型长方形,长289.2m、宽126.0m,场地占地面积41486m2。 本工程拟建地下室距东侧一期地下室约0.7~4.5m,并有地下两层通道与一期地下室相连。项目西北角与杭州地铁车站相连;北侧为待建的地铁线路,地铁线路预计埋深15.68m、距拟建地下室约11.7m;在地铁上方为待建的地下车库,地下车库围护桩采用工法桩,待建地下室埋深约6.4m,工法桩距本工程地下室约0.41m。场地东北侧为已建成的悦府小区,地下室距本工程地下室约17.12m。基坑西侧为钱江路绿化带。 方位毗邻道路场内为周边环境

焊接时防止变形的方法

Distortion - Prevention by fabrication techniques 制造技术防止变形 Distortion caused by welding a plate at the centre of a thin plate before welding into a bridge girder section. Courtesy John Allen 焊接桥梁部分前由在薄板中央焊接钢板时产生的变形. Courtesy John Allen Assembly techniques 组装技术 In general, the welder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choice of welding procedure but assembly techniques can often be crucial in minimising distortion. The principal assembly techniques are: ?tack welding ?back-to-back assembly ?stiffening 通常,焊工在选择焊接工艺时没有什么影响但关键的是在组装技术上控制最小变形.主要安装技术是: 点焊 重叠组装 加强板 Tack welding点焊 Tack welds are ideal for setting and maintaining the joint gap but can also be used to resist transverse shrinkage. To be 点焊能很好的定位和保证连接间隙但不能防止横向收缩.为了起到好的效果, 应考虑点焊数

浅谈焊接变形原因及防止措施

浅谈焊接变形原因及防止措施 摘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管道焊接产生的应力变形是个比较突出 的问题,采用合理焊接工艺方法可以较好减少变形。 关键词:工艺焊接变形处理 焊接在设备、管道安装过程中举足轻重,由于焊接过程中的变形与应力直接 影响工艺质量、使用性能、配件装配,为提高质量,我们在施工中采取了相对的 措施。 一、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的原因 焊接过程中,对焊件进行局部不均匀加热,会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焊接时 焊缝和附近的金属处于高温,焊缝和近缝区纵向受拉应力,远离焊缝区受压应力,整个焊件纵向及横向尺寸有一定的收缩。如果在焊接过程中,焊件能够较自由的 伸缩,则焊后焊件的变形较大而焊接应力较小;反之,如果焊件厚度或刚性较大 不能自由伸缩,则焊后焊件的变形较小而焊接应力较大。还有组装与施焊的顺序 不当,焊接方向不正确,焊接参数不合理,引起局部过热,没有采用适当的辅助 措施等。 二、减小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 由于焊接变形在焊接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在生产中根据焊接结构的 具体形式,选用一种或几种方法,以达到控制变形的目的。 1、加裕量法和反变形法在下料时留一定量,补充焊后收缩。预先确定焊后 可能发生的变形大小和方向,将工件放在相反的方向位置上;或在焊前使工件反 方向变形,抵消焊后所发生的变形。 2、刚性夹固法输水主管上常常出现分支,这是根据工艺流程来设计的,如 来水汇管到各分支管,然后汇集到出水汇管再输出去。在制作汇管时产生很大的 焊接变形,为了减少变形需把此工艺汇管固定起来,如制作Φ426×7汇管,可在 其下放一Φ630×7的铜管,用Φ48×4短管固定。因此焊前将工件固定夹紧,并设 置拉杆提高焊接刚性,焊后即缩小变形。 3、选择合理的焊接次序减少焊接变形的施焊顺序方式很多,基本原则是使 焊接热比较均匀地加上去;或者使焊接变形相互抵消;或者用前道焊缝提高结构 刚性以限制后焊焊缝的变形工序合理的次序可缩小变形。 4、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1)焊接速度高的焊接方法能减少焊件受热,减 少焊件受热,减少焊缝冷却时的收缩区宽度,从而减少变形。(2)采用从中间 向两端焊,逆向分段焊、跳焊法、多人对称焊,预热焊等。(3)利用减少焊接 线能缩小加热区或使不均匀加热或冷却尽可能趋于均匀,达到减少焊接变形的目的。(4)多层焊对减少焊缝的纵、横向收缩以及由此引起的挠曲和失稳变形是 有利的,但多层焊对角变形不利。(5)采用小电流、快焊速、不摆动焊法;小 直径焊条代替大直径焊条;厚板焊接尽可能采用多层焊代替单层焊等。 5、设计方面(1)要尽量减少焊缝数量、焊缝长度和焊缝截面积,合理地 确定坡口的外形和尺寸,合理布置焊缝,除了要避免焊缝密集以外,还应使焊缝 位置尽可能靠近构件的中和轴,并使焊缝的布置与构件中和轴相对称。(2)设 计焊接结构时,应尽量选用尺寸规格较大的板材、型材和管材,形状复杂的可采 用冲压件和铸钢件,以减少焊缝数量,简化焊接工艺和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在容器组焊时,应尽量避免十字焊缝,相邻两筒节纵缝、封头拼缝与相邻筒节的 纵缝应错开。

如何防止焊接飞溅【管道焊接防飞溅总结】

如何防止焊接飞溅【管道焊接防飞溅总结】管道焊接防飞溅 一、管道焊接中常用的焊接方法及特点 表1常用焊接方法基本特点与应用 二、管道焊接中常用的防飞溅措施: 1、 2、 3、 4、根据工件厚薄、坡口形式、焊接位置等选好焊丝直径,再确定焊接电流,调节好回路电感量,即选用合适的焊接参数;选用合适的气体配比选用合适的焊材在坡口表面喷涂防溅剂。 三、手工电弧焊飞溅控制

1、焊条电弧焊是用手工操纵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焊条电弧焊时,在焊条末端和工件之间燃烧的电弧所产生的高温使焊条药皮与焊芯及工件熔化,熔化的焊芯端部迅速地形成细小的金属熔滴,通过弧柱过渡到局部熔化的工件表面,融合一起形成熔池。药皮熔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熔渣,不仅使熔池和电弧周围的空气隔绝,而且和熔化了的焊芯、母材发生一系列冶金反应,保证所形成焊缝的性能。随着电弧以适当的弧长和速度在工件上不断地前移,熔池液态金属逐步冷却结晶,形成焊缝。在焊条熔化金属冲击下,部分熔滴飞离熔池形成了飞溅。由于焊接飞溅的不可避免,对构件外观带来不良影响。 2、手工电弧焊控制飞溅的方法: 1)、应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与焊接电压参数,避免使用大滴排斥过渡形式;同时,应选用优质焊接,如选用含C 量低、具有脱氧元素Mn 和Si 的焊材等,避免由于焊接材料的冶金反应导致气体析出或膨胀引起的飞溅。 2)、选用合适的焊接极性和电源。如尽量采用直流反接,下降外特性或是平外特性的焊机。 3)、在焊前坡口两边喷涂防飞溅剂。

四、CO2气体保护焊飞溅控制 1、 CO2气体保护焊飞溅的危害 焊接过程中,大部分焊丝熔化金属过渡到熔池中,有一部分焊丝 熔化金属飞向熔池之外的金属形成飞溅。气体保护焊最显著的缺点是飞溅大,飞溅率一般为3%~20%,当飞溅率达到20% 以上时,就不能 进行正常焊接了。 CO2气体保护焊飞溅的危害还体现在:降低焊接熔敷效率,降低 焊接生产率;飞溅物易粘附在焊件上,影响焊接质量,使焊接劳动条件变差;焊接熔池不稳定,使焊缝外形较为粗糙等。 2、CO2 气体保护焊飞溅产生的机理 CO2气体在电弧温度区间热导率较高,加上分解吸热,消耗电弧 大量热能,从而引起弧柱及电弧斑点强烈收缩,即使增大电流,弧柱和斑点直径也很难扩展,这是CO2气体保护焊产生飞溅的最主要原因,是由CO2气体本身物理性质决定的。 下面我们就从CO2气体保护焊熔滴过渡的几种形式,分别阐述飞 溅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案总结

XXXX工程 混 凝 土 冷 缝 处 理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仅供内部学习资料 XXXXXXXXXXX项目部 二0一四年七月八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冷缝概述 (4) 三、冷缝危害 (4) 四、冷缝处理 (4) 五、结论 (7)

冷缝处理方案 一、冷缝出现工程项目 XXXX工程冷缝的出现主要在;导流洞、泄洪洞、发电洞等衬砌及竖井混凝土的施工中。 二、冷缝概述 冷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因突发不可预料因素而导致混凝土浇筑中断、且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但小于混凝土的终凝时间而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的一种病害薄弱面,是一种概念缝。抗渗混凝土墙结构工程质量的优劣,除取决于优良的设计、材料的性能外,还取决于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对施工中的各主要环节,如模板的支设、清理,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均应严格遵照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 冷缝定义:在下层混凝土已经初凝产生乳皮的表面上覆盖上新混凝土所形成的振捣无法消除的薄弱结合面。 冷缝诠释:冷缝就是在浇注混凝土时,没浇注完毕,先浇注的混凝土达到终凝,再浇注余下的部分,两个地方之间,因间隔时间过长,所产生的缝隙。 首先要分析裂缝形成的原因,观察裂缝的状况(是否贯通),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处理。 近期在泄洪洞进口竖井施工中出现冷缝原因为:1、第二仓2344.5~2350浇筑中因灌车运送砼、绞拌站砼等供运进仓时间连接时间差等问题。2、第二仓2344.5~2350浇筑中因进仓转位仓面、人工平仓等时间差所造成冷缝的出现。 三、冷缝危害

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避免出现冷缝,这些冷缝将会给钢筋混凝土结构带来较大隐患,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水可能透过冷缝锈蚀钢筋,影响结构的自防水和使用寿命。 四、冷缝处理 (一)、处理概念:人工凿除混凝土表面乳皮,清水冲洗干净,采用去石子砂浆接缝,加强振捣,养护。 (二)、处理简要:处理方法可以简要概括为: ①人工凿毛:劳动强度大,工效低; ②高压水冲毛:冲毛水压力达25~50MPa,效率高,间歇期超过2周,冲毛效果差; ③低压水冲毛:在混凝土终凝后,用0.3~0.6MPa的水压冲毛,可能会冲掉2~3cm厚的表层混凝土; ④利用风砂枪冲毛:对龄期长的混凝土冲毛有效,但费工费时费料,施工干扰大; ⑤钢丝刷机械刷毛:工效高、效果好、费用大; ⑥喷洒缓凝剂:可促使混凝土表面缓凝,延长冲毛时间。 注意事项:单纯靠砂浆接缝是起不到防水效果的,因为在冷缝处所浇筑的混凝土初凝时间不一致,所产生的收缩应力不一样还是容易产生收缩裂缝,造成地下室结构渗水。一般出现类似的处理方法是先在冷缝位置铺撒一层渗透结晶材料(比如凯盾),在铺一层结合砂浆,然后在浇筑砼。当混凝土初凝后渗透结晶材料在水泥石的缝隙里产生微膨胀从而阻断了混凝土的毛细孔,起到了防水作用! (三)、主要的处理方式如下: 1.铺设砂浆法 混凝土施工缝面处理的常规方法是铺设2~3cm厚砂浆。但从仔细观察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铺设砂浆并不很理想,譬如打砂浆增加了拌和和运输的很多环节,特别是铺设砂浆后会因间歇时间过长而晒干,反而影响施工缝面的结合。为了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