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境在语用学中的解释功能探讨

语境在语用学中的解释功能探讨

语境在语用学中的解释功能探讨
语境在语用学中的解释功能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f5225275.html,

语境在语用学中的解释功能探讨

作者:李海艳

来源:《成才之路》2012年第33期

摘要:语言学这一领域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作为其分支学科的语境和语用学更显

得尤为重要。教师首先对语境这一概念进行定义,把语境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并对其进行解释,接着说明什么是语用学以及语境对于语用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举例说明语境在语用学中的解释功能以及这一功能对语言教学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境;语用学;解释功能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信息传递工具。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传递的时候,总要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不问语境,不仅在搞语言研究时会遇到种种棘手的难题,在语言教学中也常常使教育者陷于难以自圆其说的窘境。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语境这个因素在语用意义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离开了语境,便无所谓语用意义了。下面,我将就语境在语用学中最基本的一种功能——解释功能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语境的定义及分类

本文主要是结合语境在语用学尤其是交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论述,基于这一点把语境定义为在言语行为过程中对话双方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或推导、分析理解话语含义时所依赖的各种因素。语用学家把语境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

语言知识指的是交际过程中的双方必须具有对所使用语言的共同知识,包括所用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此外,交际双方必须了解交际的上下文,即口语中所说的前言后语。

语言外知识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表达某种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话题、方式、目的,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各种与话语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肢体语言)等。

二、对语用学的理解

一些语言学家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逐步建立起一门专门研究语境在交际中的作用的新学科,这就是语用学。语用学这个术语是美国逻辑学家莫里斯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语用学在语义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指出:语义是“二价”的,即X意指Y;而语用学是“三价”的,即说话人通过X意指Y。例如:(1)“dog”意指“犬科哺乳动物”。(二价)(2)说话人通过“dog”意指“小心!有条狗”。(三价)

语用学思考题最后版

第一章 1、什么是语用学?P14它探索的主要现象有哪些?P16主要有哪些理论?(莫里斯研究符号理论/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2、字面意义和语境意义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P17 3、语用学和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是什么关系?P9 4、语用学有哪三类研究方法?P15 5、语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15-16 第二章 1、什么是语境?P22 2、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把语境分为哪两类?P18 3、“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思提出了什么语境理论?P18-19 4、索振羽主张语境要研究哪些内容?P23 5、研究语境有何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P37-38 第三章 1、英语“deixis“有哪些汉译?应该翻译成什么比较确切?P39 2、什么是指示语和指示信息?P39 3、指示语包括哪些主要类别?各类指示语在话语中传达什么样的指示信息?P42-53 ①人称指示语P43 ②时间指示语P45 ③地点指示语P47 ④话语指示语P48 ⑤社交指示语P51 4、举例说明是地点指示语的手势用法。P47 5、为什么说“我们”这一第一人称指示语也具有社交指示语的双重交际功能?举例以说明。 “我们”:人称指示语、社交指示语 语用移情的社交指示功能,缩短主持人和听众之间在现时语境中的社交距离,改善社交关系,有利于推进言语交际, 例:①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语用功能:批评、劝诫,移情,从学生角度出发,提高该话语的可接受性与劝说力 ②我们认为,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之间存在很多交叉现象。 语用功能:仅指作者本人,不包括读者在内的其他人,与读者商榷的语气,表明谦虚,有助于提高其所指内容的可接受性、认同性。 6、举例说明“来”和“去”的内在指示意义。P48-49 7、照应和指别有何区别?P53 8、举例说明第三人称代词既有照应功能,又有指别功能。 如:①我和杨老师是好朋友,我们志趣相投.②你和汤姆是同屋,你们应该互相帮助。例①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和例②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们”都有照应功能。既起照应功能,又起指别功能。③她乖得很,是我们么儿。例③是一个给她邻居介绍自己的宠物狗的年轻女人说的话,这里的“她”起的是纯粹的指别功能。 第四章 1、什么叫会话含义?P54为什么要研究会话含义? 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首先提出来的,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交际中,很多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传递的语用信息并非等于该话语的字面意义或语义组合。听话人根据相关语境因素进行推理,获取字面意义以外的交际信息(隐含的语用信息,言外之意)。这种字面以外的信息就是一种隐含的语用信息,简称“含意”。它是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言语交际中,类似的字面意义或语义意义以外的隐含信息就是我们要讨论的会话中的含义,即会话含义,也就是语用含义。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们如何运用语言的理论,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是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会话含义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人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语用学

语用学肖蓉芳 莫里斯:1938年《符号理论基础》提出符号学包括三个部分: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会话含义推理合作原则: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1977《语用学杂志》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发行是语用学成为语言学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得到承认的标志列文森《语用学》堪称第一本比较系统、完整的语用学教科书 利奇《语用学原则》勾画了语用学的研究范畴,指明了语义学与语用学的联系与区别 尤其礼貌原则合作原则 语用学定义: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纯语用学描写语用学应用语用学 弗思接受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观点)创立了比较完整的语境理论 韩礼德1964提出语域(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话语的风格)术语,即语境 陈望道提出的“情境”显然就是弗思提出的情景语境,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六何说” 何故,是说写说的目的:如为劝话人的还是但想使人了解自己意见或是同人辩论的 何事,是说写说的事项:是日常的琐事还是学术的讨论等等 何人,是说认清是谁对谁说的,就是写说者和读听者的关系 何地,是说认清说者当时在什么地方:在城市还是乡村之类 何时,是说写说的当时是什么时候:小之年月,大之时代 何如,是说怎样的写说:如怎样的裁剪,怎样配置之类 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民族文化传统语境 指示词语就是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指示词语:指示用法:身势用法象征用法(菲尔默) 非指示用法:照应用法非照应用法 会话含义(N解):1、当说话人违反了这些准则或次准则的时候,听话人就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说话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这种话语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 它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人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2、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先提出来的,把会话含义分为两类:一般性会话含义和特殊性会话含义,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格赖斯合作原则:在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四条准则及相关次准则: 1、量的准则:指所提供的信息的量 A所说的话应包含为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B所说的话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 2、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力求真实,尤其是: 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相关准则: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说的话是相关的 4、方式准则:清楚明白的说出要说的话,尤其要: 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简炼D有条理 得体原则:1、礼貌准则(类似于利奇的礼貌原则):得体准则宽宏、、赞誉、、谦虚、、一致、、同情、、 2、幽默准则幽默的基本功能:增添欢乐消除隔阂缓解矛盾显出超群才智摆脱困境回敬挑衅 3、克制准则:讽刺挖苦指桑骂槐说反话

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听力是语言学习四项基本技能之一,近年来一些语用学家更将听力理解定义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核心。 听力是语言学习四项基本技能之一,近年来一些语用学家更将听力理解定义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核心。尽管我国对英语听力教学已做了诸多改进。实际教学与学习成果依然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学生听力障碍的根源并不完全在于词汇和语法知识的不足,在实际教学与学习中,学生听清了也听懂了全部意思,做起配套练习却屡屡犯错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就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听力障碍在于听力技能的缺乏。听力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地、主动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过程。嘲听力的这种积极、能动的特点表明,要想提高听力水平,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针对性的听力技能的培养。而要做到这一点,强化学生的语言反应能力和重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文针对听力理解中学生“听得懂,作不对”、“听得字,不识句”的问题,从当今语用学炙手可热的语境角度着手,剖析确吾境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1语境及其特点 近年来。语境受到了普遍关注,已成为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和修辞学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人们对语境不断深入了解和探讨,随之形成了对其更加详尽的论述和认识。语境作为语用学的一个概念,在语言学习与话语交际中对言语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语境的含义 目前,学术界对语境的定义众说纷纭,尚无确切定义,因为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对语境有不同认识。在语言学领域,人们认为语境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y提出的。1923年,他区分出两类语境:。文化语境”(context ofcul.ture)和“情景语境”(context 0f situation)。“文化语境”(contextof culture)即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即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景。还有一些语言学家将语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解释。两我国学者对语境的研究和归纳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何兆熊教授将语缴分为语言的知识和语言外的知识;朱晓农教授将其分为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本文采取朱教授的说法。其中语言环境可定义为:一个语言单位与另一个语言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该语言单位可以小至音位大至句子、段落。非语言语境指言语交际过程中某个言语单位表达某种特定定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观因素。旧 1.2语境的特点 语境主要有两大特点??制约性和生动性。语境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部分,对语义的选择有很大的决定性。也就是说语境制约着整个言语交际,使言语交际中的各个词实现了具体的语境意义.这是语境的制约性。而语境的生动性则指具体的、不同的语境可以使语义更加丰富生动。 1.2.1制约性

北语语用专业00-15年初试真命题(语言知识学习学概论)

北京语言大学语用专业00--15年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5年 1.名词解释—自源文字,组合关系,语境义,语义场,形态,音质音位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组合,聚合关系不仅仅存在于语法中。 (2)每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音位都处于双向聚合群中。 (3)语素和词不仅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 (4)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差别只表现在词汇系统中。 3.分析题 (1)写出普通话中a的四个音位变体,并分析这四个音位变体是如何产生。 (2)方言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域方言会有什么发展趋势。 (3)什么是借词?根据下面的例子归纳借词的类型。剑桥,茶道,啤酒,基因,俱乐部,克隆,罗曼蒂克,CPU,霓虹灯 (4)分析下列“老”和“子”哪些属于词根语素,哪些属于词缀语素 老板,老鹰,老汉,老式,老化,老公 孩子,电子,棋子,模子,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并分析"V在"划分的理由 我和哥哥确实都生在河北石家庄。 我的老板王立出生在首都北京。

4.简答题 (1)区别特征是不是等同于发音特征?如何确定具体某个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 (2)什么是词缀?什么是词尾?说说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3)什么是变换分析?用具体例子说明如何用变换分析消解多义结构。 5.论述题 (1)以一个具体语言为例说明语言中语法演变的具体表现。 (2)什么是语言换用和底层遗留?说明底层遗留产生的原因以及具体体现。 2014年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语义特征语义指向音素音位 表音素文字表音位文字单纯词合成词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同化异化隐喻换喻 二、选择 1、语言层次的上层包括 A、音位、语素、词语、短语 B、音位、语素、词语 C、音素、语素、词语 D、语素、词语、短语、句子 2、波浪理论提出者A A、施密特 B、葆朴 C、 D、 3、辅助性交际工具有B

全国-现代汉语y试卷(精品)

现代汉语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声母相同的是()(1分) A:南、劳 B:见、欠 C:兵、奔 D:是、思 2、属于成词语素的是()(1分) A:蛛 B:蝴蝶 C:蜘 D:语 3、属于单纯词的是()(1分) A:美好 B:高大 C:骆驼 D:驼毛 4、属于音译词的是()(1分) A:伏特加 B:美德 C:心疼 D:深浅 5、“六书”中,促使汉字字量大大增加的结构方式是()(1分) A:会意字 B:形声字 C:象形字 D:假借字 6、词性不同的同义词是()(1分) A:邂逅、碰到 B:纸、纸张 C:偶然、偶尔 D:悲伤、悲痛 7、属于前鼻音韵母的是()(1分) A:欧 B:灯 C:恩 D:微

8、下列加点词属于兼类词的是()(1分) A:白颜色|白跑一趟 B:态度很端正|端正了态度 C:人老了|别老哭啊 D:盐的结晶|这是他十年心血的结晶 9、属于述补短语的是()(1分) A:身材魁梧 B:称他为老同志 C:学懂 D:金子似的 10、属于谓词性短语的是()(1分) A:十年前 B:妈妈的微笑 C:有资格晋升 D:一百个 11、近2000年来,汉字的标准字体都是()(1分) A:隶书 B:楷书 C:篆书 D:行书 12、不属于主谓句的是()(1分) A:谁? B:书我买来了。 C:我把柳条编花篮儿了。 D:事情已经落实了。 1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是()(1分) A:小篆 B:大篆 C:隶书 D:金文 14、属于疑问语气的是()(1分) A:这样说是可以的。 B:你今天不走,是吧? C:哼,做梦! D:请稍等。 15、韵头、韵腹、韵尾俱全的是()(1分) A:鸟 B:娃

语用学

比喻metaphor 表达类expressives 表述句constatives 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 不可取消性non-cancellability 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承诺类commissives 代码模式code model 等级含意scalar implicatures 地点指示space deixis 调节性规则regulative rules 动态语用学dynamic pragmatics 断言类assertives 对方修正other-repair 二元关系dyadic relation 发展语用学developmental pragmatics 反讽/反语irony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 讽刺sarcasm 符号sign 符号关系学syntactics 符号学semiotics 负面礼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 负向转移negative transfer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共知common knowledge 构成性规则constitutive rules 关联/关联性relevance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 规定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 规约含意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规约性conventionality 规则rule 含混ambivalence 含意implicature 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 后指用法cataphoric use 互补性complementarity 互动语用学interactive pragmatics 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 互知mutual knowledge 互指co-referential 话轮turn-taking 话语utterance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 话语指示discourse deixis 缓叙meiosis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结构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会话修正conversational repair 会话原则conversational principle 或然性probability 记号symbol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 交际目的communicative goal/purpose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 交际用意communicative force 交际原则communicative principle 近指proximal terms 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 旧信息old information 句法学syntax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 可接收性acceptability 可取消性cancellability 可推导性calculability 可行性feasibility 客观环境physical situation 夸张hyperbole 跨文化语用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离格deviance 礼貌politeness 礼貌策略politeness strategy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连贯coherence 两可性ambiguity 量准则quantity maxim 临床语用学clinical pragmatics 笼统性generality 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逻辑语义学logical semantics 蒙塔古语法Montague grammar 面子face 1

从语用学角度学习意义

从语用学角度学习意义 摘要:语用学和语义学是相互关联而又不尽相同的两个学科。语用学的诞生使得以往人们不能解释的一些语言现象得到解决,也使人们对语言意义的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关键词:意义;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语义学;语用学意义是我们研究交际活动的中心。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语义学可被定义为意义的学习。语用学是语言学领域里的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新的分支。一般说来,语用学是研究说话人如何运用语言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的学科。区分语用学和语义学的标准就是是否考虑语境。一般来说,语境由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拥有的知识构成。没有这种知识,语言交流就不可能。本文旨在阐述语用学和语义学的相互关系与相异之处,并解释语用学是怎样影响我们学习意义的。 一、词汇的意义 词义是客观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抽象概括的反应。然而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我们不能根据这个概念来简单的理解交流过程中的词汇的意义。即便我们从概念意义的角度来理解一个词汇的意义,也还是有不同的方法来解释它的。在日常会话中,至少可以用以下的四种方法来理解一个词汇的意义。假设你不知道英语词汇”desk”的意义,他人可以指着此词汇所表示的物体,并告诉你”这就是desk”;也可以向你描述”desk”就是”一件有一个平面和四条腿的家具,可以用在阅读和书写的时候”;或者向你这样解释,说”desk”就是”桌子的一种,带有抽屉”;如果对方是一名英语

教师,他通常会告诉你”desk”的中文含义就是”书桌”。但是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仅凭这样的定义是不能理解词汇的真正意义的,必须把语境的作用充分考虑进来。例如,”dog”一词,大多数人都会将它定义为”一种家养的驯服的动物”,但是在下面的这个例子中,”dog”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father:there is a dog! mother: oh! call the kids back!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dog”的意思是父亲要提醒母亲有狗,让她把孩子们叫回来以防被狗伤到的意思。 二、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 句子的意义通常被认为是句子本身的、抽象的、内在的性质。但是如果我们把句子看成是人们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所说的话,句子就转化成了话语。话语则是指具有一定交流功能的最小语言单位。它可能恰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也可能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比如英语中用来打招呼的”hello”。我们在研究句子的意义时,就应该将它所在的语境考虑在内。所以想要明确界定”狗在叫”是句子还是话语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既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话语,对于它的界定完全决定于我们是如何看待和分析它的。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一个语法单位,是脱离语境而独立存在的,那么我们就认为它是一个句子。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说话人在某个语境下,带有一定目的而说出的话,我们就认为它是一个话语。例如,”我鼻子上冒汗了”这句话,如果把它当做是一个孤立的句子,那这个

语境在语用学中的解释功能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f5225275.html, 语境在语用学中的解释功能探讨 作者:李海艳 来源:《成才之路》2012年第33期 摘要:语言学这一领域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作为其分支学科的语境和语用学更显 得尤为重要。教师首先对语境这一概念进行定义,把语境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并对其进行解释,接着说明什么是语用学以及语境对于语用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举例说明语境在语用学中的解释功能以及这一功能对语言教学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境;语用学;解释功能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信息传递工具。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传递的时候,总要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不问语境,不仅在搞语言研究时会遇到种种棘手的难题,在语言教学中也常常使教育者陷于难以自圆其说的窘境。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语境这个因素在语用意义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离开了语境,便无所谓语用意义了。下面,我将就语境在语用学中最基本的一种功能——解释功能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语境的定义及分类 本文主要是结合语境在语用学尤其是交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论述,基于这一点把语境定义为在言语行为过程中对话双方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或推导、分析理解话语含义时所依赖的各种因素。语用学家把语境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 语言知识指的是交际过程中的双方必须具有对所使用语言的共同知识,包括所用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此外,交际双方必须了解交际的上下文,即口语中所说的前言后语。 语言外知识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表达某种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话题、方式、目的,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各种与话语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肢体语言)等。 二、对语用学的理解 一些语言学家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逐步建立起一门专门研究语境在交际中的作用的新学科,这就是语用学。语用学这个术语是美国逻辑学家莫里斯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语用学在语义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指出:语义是“二价”的,即X意指Y;而语用学是“三价”的,即说话人通过X意指Y。例如:(1)“dog”意指“犬科哺乳动物”。(二价)(2)说话人通过“dog”意指“小心!有条狗”。(三价)

英语广告中的生态批评话语分析

Vol.10No.1 2013年1月 第10卷第1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an.20131.生态语言学 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 )是生态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其宗旨是“研究任何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Haugen ,1972)近几十年以来,人口急剧增长、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人们渴望和谐的生态环境,不同学科的学者们也在积极寻找各种途径以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生态语言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王晋军,2007) 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但总体上说来可归入 Halliday 和Haugen 所创的两大研究领域。第一,用“生态”作 为语言在环境系统中的隐喻,此类研究强调会强化或弱化语言功能的环境因素。第二,从生物学角度理解“生态”的含义并探讨语言对环境的影响。前者被称为“语言的生态学”,重视诸如语言多样性、濒危语言、语言活力、语言进化一类的问题。后者被称为“环境语言学”,研究课题涉及对特定语言系统的生态学分析、语言对生态系统的作用、生态语法等。(范俊军, 2005) 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话语分析吸收了当代批评语言学的理念,即从生态学出发去批评和分析在语言上社会化的生态意识形态和行为。对话语和语篇的生态学批评主要集中在对“表面生态化”(surface ecologization )现象的分析。如今,到处都是“绿色广告”,声称其产品或技术是“绿色”的、“环境友好”的,这种现象可归入语言使用的“表面生态化”。语篇的生态学分析就是要揭开这种表面生态化的虚伪面纱。 本文通过对英语化妆品和汽车广告进行生态批评话语分析,试图揭示这些广告中表面生态化的现象,并指出其对环境的潜在的危害,提高人们对语篇中的非生态现象的识别能力。 2.广告语篇的生态话语批评分析2.1化妆品广告 化妆品广告的主要作用是宣传其具有美容或延缓衰老的功效,因此化妆品广告通常会使用极其优美的语言来诱惑女性购买。这些广告还经常强调它们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化妆品,对人体和环境没有任何伤害,从而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去购 买和使用。下面是二则国际著名化妆品广告: 例一:ELIZABETH ARDEN Ceramide Gold Ultra Restorative Capsules Pure,potent,intensive.These new single dose capsules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Our exclusive CLX Complex delivers the restorative power of Ceramides and essential lipids to help strengthen skin ’s barrier against the visible signs of time. Supports skin ’s own natural collagen for a firmer outlook.Takes the focus off lines and wrinkles to maximise smoother,even toned,younger looking skin. 该广告使用pure 这样的词语,很容易使读者认为该产品是由天然成分制成的。其实我们除了Ceramide 之外,根本不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一方面强调该产品是高科技化妆品,另一方面又强调其天然属性,让读者感觉迷惑不已。 Restortive,younger,smoother 这些词语巧妙的使用,让人们觉 得会拥有漂亮光滑的皮肤,但却不知道能到达何种程度。 例二:LANCOME ABSOLUE ULTIMATE BX Replenish -Radiance -Anti-Brown spot Absolue Ultimate βX serum is enriched with our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Pro https://www.doczj.com/doc/5f5225275.html,bined with a bio -network of wild yam,soy,sea algae and barley,this serum helps the skin to regain a look of vitality and firmness ;deeply replenished with moisture,the skin ’s barrier function is reinforced.Reveal skin that looks visibly younger:wrinkles appear reduced,skin feels denser to the touch and your complexion looks more even and luminous LIFE BEGINS AR 50 Deeply replenish the skin,visibly reduce the appearance of brown spots. 这则广告中使用了大量的科学术语,如βX serum ,Pro- Xylane 。广告中提到该产品使用了wild yam ,soy ,sea algae and barley 等天然成分,以减少我们对这种化妆品真实成分的 担忧。同样,该广告通过故意模糊天然和人造成分来蒙蔽消费 英语广告中的生态批评话语分析 程建山 (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 要:近几十年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生态语言学的诞生。生态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就 是生态批评话语分析,即从生态和环境的角度对语言的使用进行批评分析。本文从英语化妆品和汽车广告中发现,这些广告大量使用环保、天然等语言成分来掩饰其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从而揭示了这些语篇中的非生态因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广告;批评话语分析 124··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精)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的定义 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如果说,语言学的根本任务是对语言的某种现象加以阐述的话,那么要对某一语言现象作出阐述,总是需要对这一现象的种种表现加以比较和分析(Harlmann1980:22。因而,按其本质来说,对比语言学也是一种比较,不过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学中的比较。下面,先让我们来看看对比语言学的比较,与语言学中其他分支的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而使我们能够确定对比语言学在整个语言学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语言学研究的联系。 在进行语言学比较时,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可以沿两条轴线来进行。一方面,可以选择共时或历时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在某一语言内部或各种语言之间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这两条轴线的互相交叉,便形成了如下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将语言学研究分成四大类性质和目的不同的比较。 象限I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特别是现时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的内部构成成分及组织结构的比较。

在共时语言学研究中,要对某一语言的某一结构系统进行描述,就必须对这一结构系统里的各种语言现象加以比较分析。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我们就要比较这个系统里的各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声学物理属性有什么不同,在音节中的分布又有什么不同的规律,我们就必须比较这个语言中各类词的语法作用有什么不同,组合搭配有什么特点,等等。而且,要确定一个语言中的词可以区分为哪几个词类,这本身就要进行大量的形态、语义、语法特征等方面的比较。因此可以说,同一语言内的共时比较是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构成当代语言学主流的各个分支学科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 象限Ⅱ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演变的不同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加以比较,从而使我们了解这一语言的发展历史,找出其基本发展演变规律。例如,通过对英语的历时比较,语言学家一般认为,英语的演变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早期现代英语和现代英语等四个阶段。其语法演变的总趋势表现为从一个综合型的语言逐步向一个分析型的语言发展,即词的屈折变化逐渐减少,语法意义的表达越来越多地依赖语序以及介词等语法作用词的运用。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的语言史及其分科(如词源学、古今比较语法学等研究的主要方法。 象限Ⅲ代表了不同语言之间的历时比较。这类比较是对不同语言(一般是亲属语言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进行比较,其目的主要是探讨语言之间的历史联系,并据此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谱系分类,重建或构拟某一组亲属语的共同原始语(proto-language,找出它们之间的某些共同发展规律. 例如,语言学家通过对印欧语系诸语言之向的历时比较研究,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这些语言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关系,推断出原始印欧语的大致形式。不同语言之间的历时比较往往需要与同一语言的历时比较相结合,这就形成了现代语言学研究领域中最先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历史语言学,又称比较语言学,或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发端于十八世纪末,到了十九世纪,逐步发展成为语言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一个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语用学视角下的日语助词_和_的内涵解析_李奇术

第30卷第6期肇庆学院学报Vol.30,No.62009年11月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 Nov.2009 收稿日期:2009-09-12;修改日期:2009-10-20 作者简介:李奇术(1957-),男,河北成安人,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 语用学视角下的日语助词 ———「なり」「まま」「きり」和「っぱなし」的内涵解析 李奇术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肇庆 526061) 摘要:「なり」「まま」「きり」和「っぱなし」长期以来一直是日语界争论不休、困扰教学的突出难点之一。尤 其在语言学界诸多名篇高论相继问世,众说纷纭。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们又完善了语言的本质结构,各显其能。本文在尊重、借鉴各家高论的基础上将从语言文化、心理状态、民族习惯等不同语境的角度出发,就它们的意义、独特用法及微妙之差做一分析、归纳,略陈管见。 关键词:语境;状态持续;惟命是从;置之不理;状态放置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445(2009)06-0031-04 「なり」「まま」「きり」作为接续助词,用法各异。但三词接过去助动词「た」之后,并与表达否定意义的后项呼应使用时,其用法、含义非常相似,三者都可以用来表示前项动作、作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后项动作作用的发生。相当于汉语的“一…就(不、没)…”,“一直就(不、没)”,“再也没…、再也不…”等意思。 这一特点给我们准确运用三词带来很大障碍。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三词易混同的原因及不同语境下的独特用法、互换规则等,希望能为准确运用三词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っぱなし」是由「放す」的连用形转换而来的构词成分,因用法有限,将在下文中对该词做单独的分析、归纳。 一、易产生混同的接续助词「なり」 「まま」「きり」的语意解析 「なり」「まま」「きり」除上述“表示前项动作作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后项动作作用发生”的共性之外,还有各自独特的个性[1]。 1.「なり」还可以用于表示前后两项动作、作 用的相继发生或前项尚未发生,而后项即将发生。例如: (1)新しい部长が着任するなり、次々に新 しい企画を打ち出した。(新处长一上任,一个接一个的新计划就出台了。) (2)12月になるなり、零下の温が いて いる。(一到12月份,每天都是零下寒冷的气温相 伴。) 而「まま」和「きり」却没有这种用法。另外,「なり」还有副助词和并列助词的用法,在此略。 2.「まま」的用法很广,除「…たまま」外,还有 接活用词连体形或「体言+の」的用法。例如: (3)足の向くままにいている。(信步而 行。) (4)野菜は生のまま食べるほうはがあ るんですよ。(蔬菜生吃,营养丰富。) 因这两种用法与「なり」「きり」无可比性,在此不再阐述。而「…たまま」的用法、意义,可参照本文第二部分的应用规则。 3.「きり」作为接续助词,常以「…たきり…な い。…たきりで…ない」等形式出现,构成否定的表达形式。但也有例外。例如: (5)それっきり会っていません。(自上次分手后再也没有见过。) (6)离婚したきり今もひとり暮らしらしい。(离婚后像是一直独身呢。) 以上两例都是由整体内容的搭配而构成的句子。即「それっきり」虽不是动词过去式,但在

语言学知识_语用学

语用学 一.语用学(Pragmatics)的定义: 语用学是用以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学问。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虽然都涉及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但是语义学(Semantics)只是将语言视作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研究,而语用学(Pragmatics)则是将语言置于语境(context)之中。所以,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将语境(context)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二.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1)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句子意义指的是独立于语境的句子本身所传达的字面意义。 2)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话语意义指的是将句子的意义置于特定语境中以表达言者某种意图的意义。 三.指示现象(Deixis): 指示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利用语言形式表达说话内容所涉及的人员、事物、时间、地点等方面。指示现象是连接语言形式及其发生语境的桥梁。指示语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的参与者。 2)空间指示语(spatial deixis):用于指代言语活动中所涉及的人、物或事的相对位置。 3)时间指示语(temporal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时间点和时间段。 四.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1) 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言语行为模式区分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 随后,他又对原先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放弃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的区分,发展出了新的言语行为模式。该模式认为,言者在说话时可同时执行三个动作:即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 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指言者发出言语,传达字面意义的行为动作。 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话语所表达的意图。例如:某人说I promise to give you a surprise时,他是在许下诺言。 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言语表达的而实际实施的行为。 2)舍尔(Searle)的言语行为分类: 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在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对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进行了分类:阐述性言语行为(representatives),指令性言语行为(directives),承诺性言语行为(commissives),表达性言语行为(expressives),宣告性言语行为(declaratives)。 3)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act): 直接言语行为:直接通过话语来实施某一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句子的意思不能按照其字面意义去理解,需要推导其话语的施为用意。

语境作为语言学概念

语境作为语言学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语言学家Wegener于1985年提出来的。Wegner告诉我们.语言的意义是通过实际使用而产生的,语言的意义也只有根据语境才能确定(朱永生,2005:3)。而后,Malinowski系统地提出语境概念。他把语境分为三种:话语语境(context of utterance)、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eultune)。话语语境就是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指。使用语言的一般环境”,文化语境则指“作为语言基本渊源的文化现实和人们的生活与习惯”(刘辰诞,1999:84)。胡壮麟(1994:182)更为清晰地将语境归结为三类:语言语境(1inguistic context),即篇章内部的环境,或称上下文(co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即篇章产生时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等;文化语境(context ofculture),即说活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 首先正式提出“动态语境”这个概念的是丹麦语用学家Mey(200l:40),他认为:“语境是动态的,它不是静态的概念。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它是言语交际时不断变化着的环境”。在此之前,国外语言学家V柚也多次对语境的动态性作出过论述。朱永生(2005:29)通过对H批day语域理论的总结,提出。所谓的动态语境.即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中的某一个、某两个甚至所有这三个因素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语言使用的现象”。语境的静态观与动态观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认为。语境是预先给定的;而后者认为,语境是选择建构的。 到目前为止,静态的语境观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把语境解释为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语言活动参与者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系统地决定了话语的形式,话语合适性以及话语的意义;另一类就是把语境解释为语言活动参与者所共有的背景知识,这种背景知识使听话人得以理解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所表达的意义。这两类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语境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交际者根据这个语境来确定意义。这种静态语境观不适用于动态的的言语交际过程,不能有效地起到解释并且指导交际的作用。因为言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循环状的过程,参与者轮流扮演发话者和受话者的角色。言语交际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当受话者把反馈信息传递给发话者时,发话者的状态已与起始状态有所不同,当交际过程进入下一回合时,交际双方都将面临新的情况,交际双方使用的语言及非语言的交际手段成为交际双方继续交际的新的语境要素。 二、动态的语境观关于动态语境的研究,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研究语言的使用情况,对语境这一概念的界定和构成要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如波兰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从提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概念,维索尔伦提出了语境适应论的观点,指出语言不仅是语言成分和语境因素相互适应的双向动态过程,而且也是语言使用者策略性的选择过程。无论哪种观点本质上都认为语境是不断运动着的、可变的。为了便于研究语境的动态特征,我们把语境定义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对某一言语活动有影响的共有知识的统一体。我们研究语境的动态特征,就是把语境置于发展变化的言语交际过程中进行研究。交际过程也是语境的构造过程。发话者能够有意识地操纵“共有知识”来构造有利于实现自己交际目的的语境统一体;受话者能够从“共有知识”中激活相关的要素,并且加入交际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信息,构造能够有效地理解话语的语境统一如:Interviewer: Have you visited the skill center? Electrician:Yes, Idid. Interviewer: So you’ve had a look at the workshops?Electri-cian :Yes. Interviewer: You know what the training allowance is? Do you? Electrician: Yeah. Interviewer: Have you visited the skillcenter? Bricklayer:Yes. I’ve been there. Yeah.Interviewer: Soyou’ve had a chance to look around’?And did

模糊语言在广告中的运用

摘要 广告充斥着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并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广告语言在广告的劝说性和有效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模糊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策略是广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前人分别从文体学、符号学、话语分析法、社会语言学以及语义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然而模棱两可作为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语用运用在广告语言领域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语用学角度出发,以七条简短的广告词为蓝本,对广告用语的四种句式即简单句,省略句,散句和疑问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以Grice的会话的合作原理和Leech的礼貌原则为理论支撑来对广告用语模棱两可的现象进行阐释。 Abstract Advertising permeants our life and exerts a considerable influnce on our society.The language of advertising is of decisive importance to the persuasiv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advertising. Vagueness, a strategy often used in advertising, is a remarkable feature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So far the study on it has been approached mainly form stylistic semiotic, discoursal, socialinguistic, and semantic perspectives. However, ambivalence, which is a special kind of vagueness, has not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to as the pragmatic use of vague language in advertising. Enlightened by this gap,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comduct 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use of ambivalence in commercial English advertisements from a pragmatic perspective with seven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Key Words:Vagueness; Cooperative Principle;Politeness Principle. 模糊语言在广告中的运用 1.引文 语用学,顾名思义,研究的是语言的运用。它有别于语义学,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符号与符号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语用学则研究语言符号与符号解释者之间的关系,即把语言文字的自身意义同他们的使用者联系起来。在广告中引入语用学,将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广告之中,这是广告的新课题。广告除了告知功能外,更为突出的是说服和引导消费功能,这有赖于广告语言的功效。有时候为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广告用语可能含有虚假、不实信息,或通过特殊的语言处理引起消费者的误解,这一切都是通过广告用语的模棱两可造成的。本文从广告用语模棱两可的现象出发,以七条简短的广告词为蓝本,对广告用语的四种句式即简单句,省略句,散句和疑问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以Grice的会话的合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