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用与语境关系浅析

语用与语境关系浅析

语用与语境关系浅析
语用与语境关系浅析

语境对语言运用的影响

语境的主要功能是对语言的制约作用。一切语言的应用和言语的交际总是限定在一定的语境范围之内,因此,语境对语言的语义、词语、结构形式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一)语境对语义的制约

在任何语言交际中,语境总是决定着交际的内容。常言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此情此境决定着双方谈话的内容,因此可以说,具体的语境对交际双方的每句话的语义都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每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传达的信息不同。语境对语义的制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样一句话,不同身份的人所表达的语义不同。例如:

一位教师说:“明天上午八点我去上课。”

一个学生说:“明天上午八点我去上课。”

上面的两个例句中,教师和学生虽然都说同样的话,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职务身份不同而决定了同样一句话的语义不同,教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去讲课”,而学生说句话的意思是“去听课”。

(2)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就有不同的语义。例如:

“都八点了!”

如果这句话是在早晨,并且在家里正睡觉的孩子的床头说的,那么,这句话的语义是在催促孩子快起床上学。如果是上午八点在学校里或在教室里说的,那么这句话的语义是指上课的时间到了。如果是在假日的或晚上的公园里说这句话,那么这句话的意义则指朋友间约定的会面时间。

(3)语境的潜在语义

要正确理解一个句子的全部意义,单单了解句子内部各词的组合意义是不够的。因为对句子结构本身的理解只是表层意义,是第一步;要想理解句子的全部意义还必须进一步理解句子本身外的潜在语义,也就是深层意义。因为一个句子给予人的全部意义,往往是由句子本身及其潜在信息共同提供的。而句子的潜在信息的两个主要来源则是句子的上下文和背景知识。因此有些句子离开上下文就很难理解。如《阿Q正传》中阿Q大喊“天门两块!”如果不联系上下文就不知所云,若结合作品中的前后情节才会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原来是阿Q 在天门的牌位上押了两块钱。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根据交际双方所共知的前提或背景情况而省略一些成分,以达到语言简明、经济的目的。所以在交际活动中的语言中,有些句子往往是残缺的,省略的形式,但是说写者可以用它圆满地表达思想,听读者也靠它毫无困难地获得信息,其原因就是语境提供了潜在信息。例如在北京的公共汽车上,乘客买车票时常“两个西单”,很显然这“两个西单”是一种残缺的省略的语言形式,但哪个汽车售票员都能理解说话人所表达的意思是:“我要买两张到西单的汽车票”。

从本质上看,语言就是一个不自足的系统。从表达功能来看,语言并不会把所要表达的东西都体现在字面意义上,从理解的角度看,许多话语的真正含义单从语言结构本身是无法理解的,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交际双方进行的常常是一种“只需意会、不必言传”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际活动,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语用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并不象人们所想的那样无边无际,它是和交际内容密切联系的。背景知识不是词汇知识,而是那些词汇意义之外,在句子中呈现出来的社会文化方面的隐含意义。例如:

“听说小王在美国取得了博士学位,大家真为他高兴。”

这句话中的“博士学位”,单从它的词汇意义理解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位,在这句话中它的隐含意义则是:取得博士学位是何等的不容易,又是何等的荣耀。

再如:有人在美国听到一个工人说:“Today the eagle flies.”如果仅仅根据字面理解为:“今天老鹰飞起来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原来这句话里的“the eagle”是指美钞,因为美钞票面上有鹰的图案,就如同我们中国人把面值拾元的人民巾称作“大团结”、“工农兵”一样。因此美国工人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天是发薪的日子了!”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首先必须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

语境可排除岐义

语境制约语义的另一功能,就是它能排除任何语言中的岐义现象。

当前语法学界正展开岐义结构的讨论,企图揭示语言的岐义的秘密所在。这固然反映了语法学界对汉语结构中一些精细微妙之处的关注,但由于这些讨论仍然脱离汉语的时空条件,孤立地就一些含有岐义的句子结构进行静态的分析,听起来头头是道,用起来却感到无的放矢。因为这些所谓岐义结构,不管是同形异构异义,还是同形同构异义,只要这岐义句一进入具体的语境(上下文)进行口语或书面交际时,岐义就都排除了。例如“咬死猎人的狗”这个大家常说的岐义句,如果对这个句子进行脱离语境的静态分析,诚然,这个句子既可以看作述宾结构,即“(狼或虎)咬死了猎人的狗”,说明谁家的狗被咬死了;也可把这句子看作偏正结构,即这条狗就是“咬死了猎人的那条狗”说明这条狗是什么狗。但当这个句子在特定的语境的制约下,就会只有一种结构,一种语义:或者是述宾结构:“咬死了谁家的狗,或者是偏正结构:“咬死了猎人的那条狗”,二者必居其一,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两种不同的岐义结构形式,只能各表达一种意义。

再如“鸡不吃了”这种岐义句,属于同形同构异义:“鸡”即可以作“吃”的施事者,又可作“吃”的受事者。但是当这个句子进入具体的语境时,岐义就自然排除了。如在酒宴吃饭的语境中说“鸡不吃了”,“鸡”当然是作为受事者,语义是“鸡不吃了,酒也不喝了”。如果这个句子出现在养鸡场或农家茅舍喂鸡时,“鸡”则是施事者,其语义是“鸡已经喂饱了,不再吃食了”。

总之,任何句子只要离开上下文或语境条件,都会产生岐义。

孤立的一个词,无所谓好坏,但当它进入到一定的上下文里,是好是坏就分明地表现出来了。古代写诗做文章时选词练字都是非常讲究的,目的是为了切合语境。相传古时有人写了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受到了同行们的讥笑,因为“红”字用在这里不通,跟“白”的柳絮相抵触。同行中有一位替他解围,就提笔又加了一句:“夕阳方照桃花坞”,这么一句使原来用得不通的“红”字,都变得精彩起来了。因为夕阳正照桃花坞,红霞斜射,白的柳絮在红霞中飞扬,因而也就变成了“红”色了,这里用词由不通而至精采,就是语境制约的关系。贾岛那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诗中,在韩愈的建议下把“推”字改为“敲”字遂成“推敲”佳话,实际上也是为适切诗中的语境才修改的。

选择词语,可以因语境而改换词语,也可以因语境而变通词语,甚至可以创造新词,以求得情境交融。例如:

(1)人们都拿着枫叶。……战士们背起背包,挎上了枪,走向夹道欢迎的人群。“万岁”声响起来了,火红的枫叶举起来了,孩子们奋力地撒着纸屑的花雨,欢呼着……不知道是哪个老妈妈忍不住了,捧着战士的手,第一个哭出了声,接着是姑娘们、孩子们哭出声来,然后是那些男人们无声的眼泪,低低的啜泣,这时候,战士们简直是在朝鲜人民送行的泪雨中进行。(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段话里的“花雨”“泪雨”这些新词,都是因语境的关系而言到词成的,并且词新义切,既自然地适切了语境,又顺畅地表达了语义。

有些短语结构也因语境的制约而发生变异,并合乎情理。例如:②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

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

平常人们说:“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这是符合生活逻辑的。但这里焦大却因喝醉了酒,说话颠三倒四,便说“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正“是醉汉口中文法”,根据当时的语境写出如此醉话,堪称传神之笔。然而许多后来流行的版本,却把这句话又改作“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表面看来合乎逻辑,但却违反了语境中的逻辑,因而失去了艺术的光彩。

袁仁林在《虚字说》里认为:“实字虚用,死字活用,此等用法,必由上下文知之,若单字独用,则无从见矣。”

英国语言学家奥斯汀在其《论言有所为》中也说:“言之用,在一定程度上要从上下文里才能得到解释”,“某一陈述的真实性与谬误性,不仅仅决定于词的意义,也决定于你在什么环境下所为何事。”(参见《语言学译丛》1980年第一辑)

语境对句子的制约

语境对句子的制约,主要是对句型、句子结构、节奏以及句子风格上的制约。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1)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秋夜》)

(2)一天是阴沉的上午,太阳还不能从云里面挣扎出来,连空气都疲乏着。耳中听到细碎的步声和咻咻的鼻息,使我睁开眼,大致一看,屋子里还是空虚;但偶然看到地面,却盘旋着一匹小小的动物,瘦弱的,半死的,满身灰土的……。

我一细看,我的心就一停,接着便直跳起来。那是阿随。它回来了。(鲁迅:《伤逝》)(3)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起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闻一多:《最后一次的讲演》)例(1)作者用了重复的句式:“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而不说“有两株枣树”。用重复句式也是从语境的需要出发,这样正切合《秋夜》中“我”当时的心境:即苦闷、徬徨和孤寂的心情。但“我”虽孤寂也并不消沉,虽彷徨而并不停顿,而是积极地准备战斗。所以这里用重复的句式是为了突出枣树,预告枣树将在本文中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下文则写出了枣树的战斗精神:“枣树虽然受了打枣竹竿的皮伤,但最直最长的几枝,却默默地铁似地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总之,这个重复的句式是根据上下文的需要而写出的。例(2)中句子的结构节奏是缓慢的,因为“睁开眼”“大致一看”,是漫不经心的,反应也慢,看到的“却盘旋着一匹小小的动物,瘦弱的,半死的,满身灰土的……”这里用了慢节奏的定语后置句式,这是由“听到”“睁开眼大致一看”这个语境所决定的。但紧接着是“再一细看”,终于看清了“那是阿随。它回来了。”于是“我的心就一停,接着便直跳起来”。这样句子的节奏就变快了。因为“阿随”给“我”增添了生活的活力,它打破了一潭死水似的沉寂生活。总之,这前后两种句子的节奏,由慢变快,都是由语境所决定的。例(3)是一段讲演词,这段话都是用的短句,这也是由对听众讲演这个语境决定的。因为讲者义愤填膺,面对激愤的听众和反动派,于是大声疾呼,义正词严,痛斥敌人,所以句式要简短有力,便于抒发慷慨激昂的情感,富有感染力。

从风格来看,例(1)、(2)具有书面语体的风格,例(3)则具有口语语体的风格。这种风格的不同,也是由语境所决定的,前者是散文小说的叙述语言,必用书面语体,后者是讲演词,面对广大听众,必须用口语语体才得体

现代语言学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在他的《符号学一般理论》一书中提出的“语用学”理论。他将语言符号分为语形(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部分。他认为语用学是研究语句的意义的,但与语义学不同,语义学研究的意义是句子的认知意义,是不受语境影响的静态的语言义,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使用上的意义,是只有在语境中才能确定的动态的言语行为意义。语用学思想引起了众多的语言学家的重视。我国语言学家何自然在《语用学概论》一书中,开宗明义地写道:“语用学,即语言实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它研究在特定的情景下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这里,我们注意到,语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

任何言语行为都不可能脱离一定的语境在“真空”里实现。一句话是否得体、恰切,也离不开语境因素的作用。从言语活动的两端看,说、写者要依据语境选词组句来表情达意,听、读者也要依靠语境解析所接收的话语词句。研究者一般认为,语境大体包括两个层面,即背景语境与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语境是指话语所依存的篇章段落、前言后语、上下文句。在文章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是互为语境的。阅读理解课文中词句所表达的情意,主要靠课文的上下文语境所提供的信息。有时,由于上下文语境较为模糊,对语言的意义理解会产生歧义,这时,课文就需要另一种语境,即由社会、文化、历史、语体等因素构成的背景语境。背景语境的范围十分庞杂,因而,在具体的话语理解时,要由联想的方式来沟通。

上下文语境在读解活动中呈外显形态,比较容易被读者意识和把握,对理解的作用比较直接。背景语境在读解活动中呈内隐形态,不易为人意识和把握,对理解的作用比较间接,但其对理解的影响程度比外显性语境要大。①课文中的词句一方面和语言的基本意义相联系,一方面与语境相联系,在这一联系中,话语既保持它的静态的语言义,又可产生动态的言语义。说、写者的真实思想常常是在静态的语言义之外还有动态的言外之意,或带上说写者的主观意图、情感态度等,这时,读解者若不借助语境,常常不易把握其实际所指,会使话语的意义变成模糊的,多义的。

英国哲学家约翰.兰索.奥斯汀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也研究语言的意义问题,他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使用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方式。言语行为包括三个层面的意义,即以言表意行为,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②换句话说,就是说、写者运用语言可以说出有意义的话语,这话语具有某种特殊的力量,并且能影响听、读者从而收到一定的效果。“言语行为”理论给我们提示:言语作品需要读者与作者共同创造完成,从这个意义上看,阅读就不单纯是接受信息,而需要读者全身心投入。读者的创造具有再创造性质,它要与作者的创造相吻合,是在充分理解作者创造的基础上的再创造,这个再创造只有在作品语境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语境对读解言语作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哪里呢?我们先来看看英国语言学家L.R.帕默尔的一段话:“首先,我们要承认一条公理:集体并不等于它各个组成成分的总和。一个旋律不仅仅是一系列乐音。每一个乐音的意义都是从它与旋律的其它部分之间的关系中得出来的......我们听到的每一个乐音都使我们回想已经过去的那些音,同时期待即将到来的那些音,因而蒙上一层特殊的色彩。我们说,一件艺术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是这个意思。③L.R帕默尔的这个比喻对我们理解语境的作用很有启发。而海德格尔说得更明确一些,他认为,与制造器物不同,言语作品不耗用材料,它不但能使材料本身的色彩和力量突显出来,而且还能在这个言语环境中形成一种语言的“张力”,或者说一种“气势”、“气氛”、或“情调”等等。在言语作品中,常常有些具有共同语义特征的词聚合在一个语句或语段中,他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这一特定的语境,语言学家们又称之为语义场。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是名词的组合,但它并非是这些词义的简单相加,在这个语义场中,每一个词的意象与情感

色彩都被突现出来了,其语境的“张力效应”也非常明显。再如朱自清的<<绿>>:“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这段话中“可爱、奇异、鲜润、醉人、轻盈,临风飘举、明眸善睐”等词语都带有喜爱的感情色彩,再与句中的“呢、呀”等语气词配合,词与句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张力的褒扬语义场,使得作者赞美、褒奖的情感更加强烈。

一个字或词,在字典、辞典中是无所谓高下优劣的,但一旦进入语境,即使是用得熟滥了的词,有时也会发出精妙的光彩、声响或芬香。“闹”字本平淡无奇,而“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就光彩四溢,芬香扑面,境界全出。这一个“闹”字与朱自清的《绿》一样,不仅饱含了作者对人间春色的体验与感受,而且这种体验和感受还传染、影响了读者,读者由此产生联想、想象,通过再创造,使读者也进入一种美的体验与享受之中。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篇就是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下来话题就换了。仅从上下文,很难说清这句话的含义,只有联系到写作年代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我们才可以达到较为透彻的理解。这,就是背境语境的作用了。

语境不仅能产生“张力效应”,感染、影响读者,语境对读者的语感还有很强的导向性、选择性和预测性。④具体地说,其作用大致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可以从笼统的意义中推断出词句准确具体的含义。

文章中大多数的词句自身所形成的句内语境可使其意义自足,不必借助上下文语境的补充,就可明显地看出其表达的情义。但也常有些词句自身的意义比较模糊笼统,要理解这样的词句,必须借助上下文语义的补充、提示,必须利用上下文语境推敲揣摩,才能明确其意义。如

“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

(鲁迅《范爱农》)

“这里”指何处,“那样”具体指“怎样”?“你”又是指谁?这都是索引式词语。所谓索引词语,是指在不知其使用语境时便无从确定其所指语义的词或句,即本身不含确定语义的词语。这种由索引词语构成的指示信息的确切所指,必须由上下文语境来明确。我们在阅读时,对此句中索引式词语构成的指示信息的理解并不感到困难,这便是读者有意识地利用了课文中的上下文语境。因为在课文中,这是范爱农对“我”说的话,句中的“你”毫无疑问是指“我”,而“这里”、“那样”由上下文所谈的情况也可明确:“这里”指辛亥革命光复后的绍兴城,“那样”指鲁、范二人的处境艰难,陷于当权者和激进派的夹击之中。很明显,若没有上下文语境明确索引词语的所指,这句话的意义是难以把握的。

索引式词语包括代词、方位词、时间名词和副词,它们在文章中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理解它们在言语中的确切所指,语境的作用显得非常突出。

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以直觉、顿悟见长。与之相应,汉语的词汇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象性,富于弹性、富有韵律、内涵的自由度很大。青年学者申小龙在《中国句型文化》一书中很精辟地道出了汉语(也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他认为汉语通常“不急于对世界下一个精确的定义,而是把世界放在一种虚与实的互相衬映之中加以感受。”我们可以看到,在汉语中大量存在着模糊概念,如近期、大约、刚好、适中、美丽、高大、上述、基本上、差不多、马上等等,模糊概念之所以大量存在,是因为客观事物本身存在模糊性,如果将话说得过死,反而有碍于对事物真谛的认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读书不求甚解,模糊性中蕴含着美感,模糊能激发读者的想象,模糊语言中常包含作者对事物深刻的独到的认识。因此,我们必须借助语境,品味模糊语言具体表现的情味和意义。看下面的例子: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己》,初中《语文》第五册)“大约”表示或然性判断,由于我始终没有得到孔乙己已死的确信,因此,只好估计和猜测。这估计和猜测激发人们去思索:孔乙己活着,仅仅只是人们的玩偶与取乐的工具,没有了他,人们也照样过,没有人去关心他。“大约”这个模糊概念,却清晰有力地反映了孔乙己的悲剧的必然性。然而,离开了上下文语境,是不能得到对这一模糊概念的具体含义的理解的。

2、可以辨析歧义,获得准确的信息。

课文《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中对好的语言提出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明确”。一般说来,言语必须准确,明白,不能让人感到含混不清。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多义和歧义又是语言现实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有限的语音和无限的语义构成了众多的多义词或同音词,言语组合的材料和方式,又产生了许多歧义的结构。在文章中,上下文语境对于消除歧义有很重要的作用,试结合课文例子做些分析:

......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文中“微行”一词课本上注释为“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有这样行为的一般是皇帝或大官吏,这个词的词义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等级制度和习俗。《现代汉语词典》也是这样解释的。但从本文的语言环境来看,这样解释令人费解。一者,左忠毅公在京城地区任学政,本是公开的,无须隐藏身分。由上文“从数骑出”,下文“解貂”看,他有随从跟着,穿戴也很讲究,也不象是隐藏了身份。《诗经.七月》中有“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句“微行”是指“从小径走”。由此,我们知道,“微行”当是个多义词,多义词常使读者对它的理解产生歧义。根据上面我们对《左忠毅公逸事》一文中“微行”上下文的分析,将“微行”在此的含义解作“从小路走”当更确切些。

在很多文章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即搭配变异。语义的搭配是有一定规律和习惯的,一般来说,违背了规律或习惯,不仅影响达意,甚至不合事理,不能成话,但在一定的语境中,一些超常搭配,表面看来有些出格的言语,却不但能不致引起歧义和误读,还能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这也是语境消除歧义的重要功能。如: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永远那么毒,

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老舍《济南的冬天》)

“响亮”只限于形容声音,是“声音宏大”的意思。这里与“天气”组合,属超常搭配。这种搭配在上下文语境中造成人的听觉感受向视觉感受和触觉感受转移,令人想到:日光没遮没拦地直射下来,亮得人眼睁不开,热浪灼人、热空气烘烘作响......。

再如:

拿洗脸作比方,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大笑)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调查研究”多指到现场了解情况,进行考察,并对考察结果作分析,适用于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的领域。而这里,却将“调查研究”移用于日常生活小事的范围,故意将大词小用,造成不协调,在语境中,读者从这不协调中感到的不是出格、别扭,而是感到说话人的风趣、幽默。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词句的意义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上下文语境来决定的,即使是句子的语法构造,也可由上下文语境来调节──超常的语义搭配常常能创造出生机勃勃、富于表现力的话语来。由于语境能辨析歧义,使读者获得准确的信息,而使“不合法”的超常搭

配的句子在“适应题旨情境”的前提下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3、可以影响话语的感情色彩和形象色彩。

有些语词、语句除了理性意义外,还附有约定俗成的感情色彩与形象色彩。如“爱”含有喜爱、爱护、尊敬、赞许、肯定等褒扬的感情色彩;“憎”含有憎恨、厌恶、鄙视、责备、否定等贬抑的感情色彩。再如“人梯”、“雀跃”、“火热”、“鹤立”、“蚕食”、“倒楣”、“天蓝”、“鹅黄”等语词都具有直感的形象色彩。语词的感情色彩和形象色彩可以使言语形象、生动、明朗、充实、容易理解。如:

①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②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已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以上是高尔基《海燕》中的两句话,句中“飞翔”与“飞窜”是同义词,都有“飞行”的动态形象色彩感。例①用“飞翔”,对集中体现人民大众革命热情和斗争愿望的海燕,予以热情的讴歌。在暴风雨来临前,海燕是一个勇猛的战斗者,革命胜利的预言家。例②用“飞窜”描写海鸥,它害怕暴风急雨,害怕雷鸣电闪,害怕革命要破坏他们的安乐窝,他们是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飞翔”“飞窜”感情色彩不同,前者含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褒扬意味,后者含有“受惊而象逃跑那样飞行”的贬斥意味。“飞翔”、“飞窜”尽管自身都附有约定俗成的色彩义,但在语境中其形象色彩与感情色彩更加分明,增强了话语的生动性。我们还应认识到,在言语环境中,人们一方面谨守、维护、并不断强化着语词约定俗成的语义色彩与搭配习惯,一方面以有意地创新,造成语词与它约定俗成的意义或色彩的偏离,使语词临时附加上作者赋予的主观的,非常态的意义或色彩,而表达出作者独到的识见与情思。话语之所以能产生动人的有表现力的感情色彩和形象色彩,正是由于语境的作用。如:

③而且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鲁迅《一件小事》)

“小”是形容词,这里却临时作了名词,改变了其形象色彩义。这是因为前文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一句,作者意在用皮袍下面藏着的“小”和眼前人力车夫的“高大”的“后影”形成鲜明的对照,丰富语句内涵,启发读者思考。再如:

④上级为了减轻炊事员的负担,规定每人只准挑四十斤,可,他们都打了埋伏,把粮食装在铜锅里,每个人都挑有六七十斤。

(谢方祠《九个炊事员》)

“埋伏”约定俗成的意义是“潜伏”或“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秘密地布置兵力,伺机出击。”而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埋伏”的形象色彩“易色”为炊事员瞒过领导,多挑了几十斤粮食。同时,作者还临时赋予了“埋伏”一词新的感情色彩──突出炊事员为革命甘挑重担,自找苦吃的精神,表现他们高度的觉悟。

我们再看两例:

⑤而今确实是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⑥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孙犁《荷花淀》)

例⑤这个句群里没有出现带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但联系上下文──作者多次想登泰山而没机会,这次终于有机会却又下雨了,可知“天是灰的心是沉的”一句带上了感情色彩,雨下得真不是时候,烦死人了。例⑥中的“狠心贼”本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这个语境中却“易色”

为褒义,表达了妇女们对自己丈夫的思恋,附加上了喜爱、戏谑的感情色彩。

语词的色彩变易,突破了词语约定俗成的常规色彩和读者认知的心理定势,传达出一种美学信息。读者利用上下文语境,可以展开全新的心理视野,激起潜在的创新求奇意识,参悟、重构出语词新的美学内容。

感受语境中话语的感情色彩与形象色彩,还可以采用改换说法进行对照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语境对话语感情色彩与形象色彩的影响。如:

⑦我们并肩坐在一张紫檀榻上。我还往下问:“良人,到底是兰花底香,

是你底香?

“到底是兰花底香,是你的香?让我闻一闻。”她说时,亲了我一下。

(许地山《笑》)

⑧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

(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例⑦中充溢着一种家庭的温馨,抒发了作者所眷恋的亲情。若将描写妻子语言行为的一小自然段换成:“你闻闻就知道了嘛!”怎么样?一对照,意思虽然没变,但原文中妻子所流露出的娇态、得意状貌与融乐、和美、惬意、幸福的温馨情味,就逊色多了。例⑧中“迁怒”、“竟然”两词在语境中饱含对汉武帝的讽刺、斥责意味,感情色彩十分强烈。若换成“对养护的人大发脾气,对他们施以极刑”,涉笔成趣的妙处就所剩无几。由此我们也可更真切地体会到语境对话语色彩的影响作用了。

4、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进而填补、丰富作品言语的意义。

涂纪亮在《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一文中说道:“一个语词的意义在于这个词能在听者的脑海里产生一个联想的心象。换句话说,语词的意义要靠语词在说话者或听话者心中引起的心理过程来解释。”实际上,不只语词能引起听者的联想,语句、甚至标点符号都可引起听者和读者的联想、想象。我国语文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同样意思的话:“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美景、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

所谓“解作”、“感到”,便是人大脑由词引起的联想。在阅读活动中,言语为何能引起读者的联想的呢?这便是语境的作用。如: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扬着翅,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冰心《笑》)

这两段话中都有一个省略号,省略号在此文中的表意效果是什么呢?如果不能将其通过想象填补出来,就不能领会作者所传达的情味,而要通过想象来填补出作者有意没说出来的含蓄的韵味,就只有借助于语境。在这两段话的前面,冰心写道:“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从以上三段文章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描绘了一个亦真亦幻的境界:景美──雨后、月夜、清美的图画;人善──抱着花向着我微微的笑,而这美景衬真情的境界又是在苦苦的企盼之后无意之中惊喜地看到的。再联系后文,作者又描绘了两个相似的画面:在雨后的月夜幽美的景色之中,无意看到他(小孩)和她(老妇):“抱着花”,“向着我微微的笑”。有

了这上下文语境的提示,省略号里未明言的作者的情思就不难填补出来了,那是作者所追求的“美”与“爱”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这美景与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意境,来传达自己美好的感受,并以此影响与感染作者。这通过省略号未直接表露出来的真挚的情感更增添了文章的蕴味。

语词或语句等作为联想的“触发语”,通过语境激活了读者大脑中原来储存的相关的背景知识,在语境中,通过联想,各种信息得到了沟通,因而,也就使读者与作者对要表达的意义与心情得到共鸣。

然而,由于不同的读者在大脑中储存的背景知识是有千差万别的,再加上词语语句等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也是多方面的,因而,作为联想“触发语”的言语所触发的读者的联想自然也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使学生思路通畅、思维面广,在教学时,他常启发学生在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时先从整体性来把握课文,他的具体作法之一就是“添加式拟题”。所谓“添加式拟题”就是在课文原有的标题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拟定意思更加充实具体的新标题。而要准确地给课文添加上修饰性或限制隆的词语,不借助课文的言语环境,缺少了对课文的整体了解,是做不到的。例如,宁鸿彬老师在讲授《故乡》一文时,他要求学生将原标题变成“......的故乡”的形式,学生添加的标题主要有:

远去的故乡

萧条、衰败、日趋破产的故乡

不值得留恋的故乡

使我气闷的故乡

与我有了隔膜的故乡

清晰而又模糊的故乡

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

学生给课文拟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新标题,并且结合课文的语境作了简要说明。这说明,语境可以引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与想象,进而填补、丰富作品言语的意义,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领悟性与创造性。

5、可以推断出话语的言外之义

苏东坡说过:“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这个比方极精当。梅与盐组成饮食之味,而味美却超越了酸与咸,滋生了“味外之味”、“言外之义”、“味外之旨”。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这是流动于篇章之中,涵盖于篇章之上的“神”、“韵”、“气”、“境”。古代所谓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说法都说明了人们对言外之义的认识。

阅读是在感悟、理解作品的意义的基础上获取知识、信息或美感享受。作品的意义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语言的基本意义是约定俗成的,是我们把握作者与作品原意的基础,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脱离语言的基本义去任意发挥。但是,作品的意义、作者所表达的情理,并不是全部直白地倾倒出来的。再者,语言也有难以尽意之处,古人云:“言不尽意”,故“立言以尽象,立象以尽意”。作者未直白地表达出来的与借助于言语形象传达出来的,就是我们说的“言外之义”。这样的言外之义,只有借助语境,才能感悟出来。

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若照字面的意思看,好象是描写一位孤苦无助、不得饱暖、生活困窘的老翁,为了糊口,不得不在人、鸟都避寒不出的时候,独自垂钓于江中。表达诗人对劳苦百姓的同情。然而,若这们解诗,则迥异于诗人的原意。这首诗是作者谪居永州(湖南零陵)时创作的,当时他以身许国,无端遭贬,“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冉溪》)。忧愤之情难以排解,

故“立象以尽意”,便有此诗之作。这,是解读此诗的背景语境,借助语境推断,我们就可感悟到作者在诗中寄托的情怀。千山鸟绝,万径踪灭,唯“我”渔翁“独钓寒江雪”。独钓,既写我之纯洁、清高、孤寂、独善其身,也写我独醒,孤傲不群。所钓非鱼,实抒情怀。

再如高中课文《琵琶行》以大量篇幅描写琵琶女拢、捻、抹、挑的各种出色技艺:“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随后,笔锋一转,写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分明是感叹琵琶女年老色衰,飘落天涯的凄凉身世。及至诗人将自己的遭遇与琵琶女的不幸相胶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又知作者在写自己。如果我们再回头思索一下,诗歌开头所写的秋江月夜送客的情景,就知道作者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所以一开始听琵琶,就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之感慨。这“浇自己胸中块垒”的言外之义,从上下文语境中即可推断感悟得之。再联系背景语境,亦可更清楚地推断此诗的言外之义。白居易生活在中唐之后,其时宦官执掌朝政,社会一片黑暗。他关心人民疾苦,常讽谕陈说,因而屡遭贬谪。这首诗便是他诉说自己的遭际和济民之志不能实现的悲愤,将不尽之义含于琵琶女的技艺及身世的描述之中,语境可以帮助我们感悟其中的真意。

言外之意的“义”指意味或意义,主要偏重于主观感受,需要凭联想、推断等过程方能理解。

如《祝福》中祥林嫂被婆家抢走之后,四婶因为后来雇的佣人总不如意,便常常念叨“她现在不知怎么样了?”这是一个疑问句,但言外之意并不是询问(四婶“自言自语”的念叨可以证明),而是表示一种希望,即希望祥林嫂能再次来她家当佣人。这种言外之义是同上下文的语境相联系的:祥林嫂曾在她家当过佣人,并且十分卖力;而现在不在她家了;她家目前的佣人“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她很不满意......在语境的参照下,我们可以感悟出她的念叨的话中的意味。再如《包身工》的结尾有这样两个句子: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义(理性意义)是很清楚的,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客观表述:黎明代替黑暗是不可抗拒的。但联系语境可知,这句话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现象的描述,它真正的含义是:诅咒黑暗的社会,呼唤光明的未来,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和坚定的信念。

很多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其意义往往不在词句本身,作者有意追求的就是作品的“味外之旨”、“言外之义”,以使作品富有韵味。这“味外之旨”、“言外之义”须在语境中展开想象方能获得,否则,我们的解读就会近乎痴人说梦。如杜牧的《江南忆》:“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杨慎《升庵诗话》评述:“…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欧阳修《六一诗话》批评说:“其时三更不是打钟时,怎有钟声到客船?”这都是书呆子式的读法,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

“言外之义”是言语的增值,言语中增值的意味可以从作品的整体中来把握,这整体即是语境。

语句有灵活多变的所指义、言语义,它们都是由于语境的作用而产生的,阅读教学读解课文,学习语言,须臾不要离开语境。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一、导入 我们知道,不同下语境下说的话往往有不同的意思,这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会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有一辆汽车尾端写着:“别吻我”三个字,如果脱离了语境就无法理解了,这是为了提醒司机注意不要追尾。 又如,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第二,语境赋予词语某个具体的含义。 例如《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里的“晴”,第一个晴朗,第二个指的是“情”。 二、考点解读及题型分析 词语题,通常考察如何辨析词语、或理解词语在上文中的意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不同的意义等。 语文试题经常考察我们对于文章中词语的正确理解,题型主要以下几种: 1、选择题。在提供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2、填空题,把提供的词语填入相应处 3、运用题,造句或者写语段。 对策:练习为主 三、考题探究 (一)关联词的辨析运用 一种是单独的关联系,如那么,因而。一种是两个或以上的词形成的关联词。 特点:搭配固定 对策:理解句意 (二)结合语境选择词语 对策:辨析选项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二是要读懂句子。 推荐:语素法。 (三)词语在语境的新意思 比喻 感情色彩转化 反语 旧词新意:喜新厌旧。(作家) (四)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 语素法——辨异 不胜其烦”与“不厌其烦”相比,前者的“不胜”有“不能忍 四、词语理解的方法 1、语素法 2、联系上下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3、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4、对多义词要弄清它的本意,根据语境分析其引申义和比喻义。 五、成语的运用 考查成语的特点如下: 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浅论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简析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论文摘要:如何破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障碍,更有效地传达原作所表达的意思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在思维差异、文化心理、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及生活习俗等几个方面,阐明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翻译文化意识文化与思维 1.引言 朱光潜先生认为,外国文学中的联想意义在翻译中最难处理。因为它在文学语境中有其特殊的含义,这种含义在词典中是查不到的,但对于文学来说却又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一国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否则在做翻译的时候就会有无法下手的感觉。(朱光潜,1996:184)。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出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人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要有双文化乃至多元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才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 2.影响翻译的文化元素 2.1宗教 大家都知道,《圣经》在西方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源头的角色。相关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仍然信信仰宗教。而中国人则长期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即使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佛教,也是一种受到深刻世俗影响的多神论,这就不同于西方人大一统的一神论宗教观念。中国人信仰佛教·道教,在语言中就有“玉帝”、“佛祖’’等词语,而西方则人信仰基督教,所以就有“上帝”一词。汉语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英语中就有两种不同的译法,即“Man propose,Heaven disposes”;或者是‘‘Man Dropose,God disposes”。它们的差异就在于对“天”字的不同翻译。“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浓厚的佛教·道教色彩,而“God”则具有明显的基督教色彩。后者的归化变译法固然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与接受,但不利于“天”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的传播。英语深受宗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些成语中,如It’s in God’s hands(听天由命)等。翻译中对于宗教知识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以汉语中的“临时抱佛脚”这个成语为例,如果简单地翻译成“to embrace Buddha’S feet in one’S hour of need”就会让西方读者感到奇怪,为什么在有需要时要抱佛主的脚呢?这样做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们稍加处理的话,西方读者理解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to embrace Buddha’s feet in one’s hour of need——seek help at the last moment”。(包惠南,2003:20)。 2.2文化心理 由于不同的民族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而且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各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各具特色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这对一个民族的心理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历史文化的不同主要在一些历史典故以及许多忌讳和好恶的差异上得到体现。以数字“9”为例。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的意义很特别,因为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意义:即九九归一,一统天下之义。而“4”这个数字由于和汉语中的“死”读音相近,所以很多人现在还是不喜欢这个数字,尤其是电话号码。相当多的人不愿意要以“4”为尾号的号码。至于“8”这个数字由于与发财的“发”谐音而深受一些人的热捧。而在西方人的意识里,4、8和9只是极普通的自然数符号,并不具备这些特殊的意义。众所

论修辞与语境

论修辞与语境 摘要 在理解修辞和语境各自的含义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修辞与语境的关系:语境制约着修辞,是修辞的基础。修辞必须适应语境,只有适应特定的语境,修辞才具有生存的价值,才会产生良好的表达效果。修辞可以创造语境。通过对词语的加工、辞格和句式的选择,可以创造出符合主客观语境因素的语境。修辞和语境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两者是辩证的关系。 关键词:修辞语境关系 Expound on "quibble" rhetoric and situation Abstract In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rhetoric and context, we can analyze rhetoric and the contex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xt of restrictions on rhetoric :is the basis of rhetoric. The rhetoric must adapt to the context, only to particular context, rhetoric is the existence of value, will produce good results. The figures could create communicative context. The word processing, speech and structure of choice, you can creat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factors in the context of context. Rhetoric and the context of mutual dependence on mutual, both are dialectical relation. Keywords :Rhetoric ; Context ; Relation

浅谈文化因素对英文翻译的影响

浅谈文化因素对英文翻译的影响 摘要:翻译是语言的翻译,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语言的翻译也是文化的翻译。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文翻译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文化因素处理的好坏决定着翻译成功与否。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语言本身,更要学习语言文化,包括交际模式、习俗、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处世态度等,这些翻译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只有深刻把握不同文化背景知识、不同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才能正确处理好文化因素的影响,进行成功的翻译交际。本文着重从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生存环境四个方面论文化差异对翻译有影响。 关键字:中英翻译文化因素影响 一、翻译与文化 1、翻译与文化的定义 所谓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进步。翻译的诞生给说不同语言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桥梁。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许多有经验的译者或翻译研究者都比较注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谭载喜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了解。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表面上存在着中外文字表达上的差异,仅仅从文字技巧上来着手是难以解决含义差异的,必须要从文化的差异上来处理中外文字在表达内涵上的不同,因为这些差异源自生活上的不同。对文化的理解对翻译是极其重要的,缺乏文化元素的译文等于缺乏了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摘要】Gedtrey Leech说:“语境是语言交际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语境对于正确理解词义、活语义以及正确选择词语表达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境;词义;种类;影响 语境在词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英国语言分析和语言理论主要是根据语言环境来研究意义的。语义研究离不开语境,在语言交际中,语境总是在处于不断变化状态,这就是导致了词义的转变也时刻处于动态之中。没有语境的变化,语义的变化就没有了依托,语言就变得飘渺不定,令人费解,语境变化了,而词义不变,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再者,语言、语义和词义及其相互关系是研究语境和词义关系的前提和基础。[1]换言之,分析语境和词义转换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的把握语言交际的技巧,提高语言交流过程中对语境的领悟能力,从而实现成功的语言交流。 一、语境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语境这一概念是由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家Malinowski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语言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语言环境对理解词语是必不可少的,确切的说,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没有语言环境的词只不过是臆造出来的东西,其本身不代表任何意义,所以在口语中,言语只能在有语境的情况下才有意义。Malinowski还认为语言是“行为方式”而不是“思想的信号”。任何话语的意义都是某一情景语境中的行为意义。话语是在共有的语境条件下产生和理解的,要理解语境,按Malinawski的说法,话语的意义不是由构成话语的词义获得的,而是从话语产生的语境中获得的。 伦敦语言学派的核心人物J.R.Firth接受并发展了Malinowski情景语境理论。由Firth创立的费斯语言学习中有一个主要观点,即认为句子的意义只能在语境中确定,认为在话语与说话时情景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Firth将其整个语义学理论构建在语境这一概念上。他认为词义存在于语言语用中,词义就是语言机构某个层次的一个成分与其他层次的关系。“语义是各种语境联系的一个复合体、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各自在其适当的语境中对各自的组成部分进行处理。“Firth 将语境视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的一种工具,是描述语

浅谈语境和语义的关系

浅谈语境和语义的关系 汉师0701 张纪红 1502070126 语境在语境在语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英国,语言分析和语言理论主要是根据言语环境来研究意义的。”语义研究离不开语境。在语言交际中,语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状态,这就导致语义的转变也时刻处于动态之中。没有语境的变化,语义的变化就没有了依托,语言就变得缥渺不定,令人费解;语境变化了,而语义不变,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分析语境和语义转换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的把握语言交际的技巧,提高语言交流过程中对语境的领悟能力,从而实现成功的语言交流。 语言在孤立状态下,语义是静止的、抽象的,是形式上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当语言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时,语义丰富的表现能力便被激活,语义变得具体而灵活。一般来说,语言的含义有两层意义:基本语义,即概念意义;转变语义,关联意义基本语义就是语言的直接含义,是词典含义的反映;而转变语义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语言的基本语义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节语境。上下文语境包括口语的前言后语、书面语的上下文;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交际参与者;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价值观。 语义的转变与语境的要求是分不开的,语境是影响语义转变的前提。在一定的语境下,语义的转变取决于语义的多重性以及语言使用者共同的语言知识。由于语义具有多重性,语境就可以要求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下实现语义转变,使多种意义单一化或者具体化或者增加临时性意义。或者改变语义的色彩。所以语境要求语义的转变,只是在语词本来具有的多重意义上的转变,并不是完全改变或完全杜撰新的语义。 一,语境使多种意义单一化。 多义词的存在为什么不会造成意义表达的混乱呢?这是因为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多义词的义素义素只有一个起作用。所以,语境可以把多义词变成单义词。④例如“打”是一个有很多义项的词,但是在“~铁”这样的语境中只适用”锻造这一义项。“打”的词义被单一化了。语境不仅可以把多义词变成单义词,而且可以把多义结构变成单义结构。从而消除歧义。例如,“鸡不吃了了”这个句子,如果没有相应的语境对它进行意义限制,它就有歧义。如果给它不同的间接语境,例如在吃饭的场合说,就只有一种意思了。也可以通过直接语境限制,例如:“鸡不吃了,不要再喂它了。”“鸡不吃了,我们吃点别的吧。” 二,语境可以使概括意义具体化。 如果是单一的意义,那么语境还可以使这个有概括性的单一具体化意义。例如“蛇”是一种爬行动物,身体圆而细长,有鳞,没有四肢。这个意义很抽象。当一个人在草地里行走,

论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论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Study on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 Abstract As one of the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of cross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translation cannot serve without context. Contex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lation, because it has a great effect on understanding the text and semantics. That is, the basis of the right translation lies in knowing context well.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tudy of context at home and abroad, demonstrates separately through how each part of context affects translation and how to grasp these effect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What’s more,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in detai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xt and translation, and further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the function of contex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No matter in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r translation practices, content should be given enough attention. When translat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meaning of words in different context and different function in different texts. Translation should reproduce the content of original text. Key words:Context; Translation; Importance; Relationship 摘要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可脱离语境。语境在翻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对于理解篇幅,语义具有重大作用。因而正确翻译的基础应在于准确地把握语境。本文参考了国内外对语境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了与翻译关系密切的语境内容,接着通过大量例子分别论证了语境的各部分内容如何影响翻译及翻译时应该如何把握这些影响,对语境和翻译的关系进行了详尽阐释,进一步说明了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揭示出不论是在翻译理论还是在翻译实践中,语境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翻译中,要注意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具有的不同意义,要注重不同的语篇具有不同的功能,翻译应再现原文情境。 关键词:语境;翻译;重要性;关系 引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个信息系统;它的传输和接受总是发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受环境的影响和支配。这是真正的环境,社会交际的人使用的语言在社会的每一个的时间是在一个特

第六章修辞思考和练习答案

第六章修辞思考和练习答案 思考和练习一 一、有人说:“修辞就是咬文嚼宇,修辞就是雕琢词句、卖弄文字技巧。”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第一种说法欠妥。它的弊病是把修辞看作单纯的文字技巧,贬低、缩小厂修辞的功用。不可否认,修辞是要从锤炼词语的角度咬文嚼字的,可这只不过是它的部分功用。修辞还要研究句式的调整、修辞格的运用以及语言风格与同义手段选用的关系等,单单在文字上雕琢是不够的。 第二种说法虽然比第一种说法扩展了修辞的功用,然而也不尽合适。选用同义手段提高表达效果虽然离不开对词句的雕琢,然而修辞是语言的综合运用,要恰当地运用各种积极的语言手段,涉及面很广,不是“雕琢词句”所能全面概括的。再说,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达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并非只是语言形式的雕琢问题,思想内容的锤炼更为重要,不能把修辞看作单纯追求文字技巧的问题,更不是“卖弄”。 二、结合实例谈谈修辞同语境的关系。 修辞中语言手段的恰当运用要以适应语境为前提,修辞效果的检验也难以离开语境。像适应表达内容一样,适应语境也是修辞的重要原则。 “超常”是修辞特点之一。修辞往往借助故意违反常规表达而取得不同一般的表达效果,但这要紧紧依靠语境的配合和制约。 双关就是故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手法,不管是利用词语意义,还是借助语音条件,总是以语境为前提的。这不必举例。 “种”是个动词,它可以用“花草、树木、药材”等做宾语,这是正常的语法结构,如果以“希望、理想、精神、意志”做它的宾语,是搭配不拢的,但是,在甲乙两件事连说的语境里,后一种用法却可“起死回生”,产生别开生面、含意深厚的表达效果。如说:“在高原的土地上种下一株株树秧,也就是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在这句话里,把“种……树秧”的“种”同“希望”拈用一起,不仅不是病句,而且顿生文采,含蓄、隽永,别具一格。 修辞的情境意义、形象意义、色彩意义以及风格意义都要受制于语境。 三、修辞同语言三要素有什么关系?明确它们的关系对学习和研究修辞有什么好处? 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既非并列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 修辞从综合运用的角度、提高表达效果的角度研究语音、词汇和语法。修辞把语音的双声叠韵、叠音、轻声、重音、儿化、字调、平仄等作为语言手段加以调动,使之在特定题旨情境中以声传情,以音达意,收到较好的修辞效果。修辞还从筛选、锤炼的角度,就声音、形体、意义、色彩、用法方面对词语加以选用,使语言材料成为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语言手段。语言的表达更多的是靠句子传达修辞感受的。一般地说,修辞要在合乎语法的基础上进行,但有时也可突破语法规则。修辞往往是从同义手段选择的角度研究句子和句群的表达效果的。语言和文章的力量、气势、情采、义理、跌宕等方面的效果是离不开句式的选择和调整的。 总之,语言三要素为修辞手段的选用、为修辞效果的体现提供了条件,而修辞又在语言的综合运用中扩大了语言三要素的功用。 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综合角度研究语言的运用,有利于多方面地恰当地选用语言手段,也有利于了解修辞的某种特点并就此去辩证地分析修辞现象。 第六章修辞 思考和练习二 一、词语锤炼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为什么? 词语锤炼应该从意义和声音两方面人手。 在意义方面,应力求用最准确妥帖的词语集中地突出地揭示人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心世界;通过联想,用动态的词语去烘托、渲染静态的事物,使之栩栩如生;用含义比较具体、色彩比较鲜明的词语描绘事物,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还须注意词类活用,临时改变某些词的词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深刻理 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的角度、以中西文化差异为突破口,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文化差异较大的语言现象提出建议性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翻译 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 / ∽水平。 而美国1974年出版的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给“Culture”一词下的定义是:It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 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 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 morals, laws 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ologically, every society, 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对比这两种定义,不难发现中国人与英美人对“文化”的理解不是完全相同的。英语的Culture定义排除了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高低,它只强调艺术、文学、观念、习俗等精神财富,而汉语的“文化”则包括“物质财富”。 据上所述,文化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包含了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发展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而文化要靠语言来传播和继承。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而翻译就担负着在语言和文化中进行转换、促进交流的重任。正如刘宓庆(1995,316)所说:“语言中几乎处处有所谓‘文化符号’,留待译者‘解码’(decoding)。”在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原文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码。这些文化符号源自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只有悉心分析,敏锐观察才不会有所错漏。在解码之后,译者还需用译语将原文的文化信息重新编码。这一过程则更为不易,要求译者对译语语言和文化有精深通透的了解和把握。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1984:34)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其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因此,在翻译工作中,译者除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使两种语言达到真正的交流。尤其是掌握汉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这方面的知识更加重要。由于这一问题的广泛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要进行全面探讨是不可能的。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一下论述:

浅谈从语境谈翻译

浅谈从语境谈翻译 摘要:语篇翻译中,译者除了要了解两种语言的特征外,还要对原文语篇所涉及的非语言因素语境进行分析, 应考虑到原文作者的意图,根据语篇所处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恰如其分的翻译。本文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关键词:语篇翻译;翻译策略;形式接应;意念连贯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2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话语变换成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话语的过程,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手段。翻译的对象并不是语言体系, 而是语篇。奈达从翻译的角度,对语篇进行了界定,他认为译者应借助尽可能大的单位进行翻译,单位愈大,那么译文愈自然。哈蒂姆和梅森在专着《语篇与译者》中,把翻译看成是在一定社会情景下发生的交际过程,而不仅是单纯的语际转换活动。他们认为,传统翻译研究方法与基于语篇语言学翻译研究的差异性在于后者认为语篇是译文的终极决策层;对等的概念应建立在语篇和交际层面上;语篇的情景因素对译文策略有制约作用。他们的研究不是对传统翻译研究方法的否定,而是开拓与创新。语篇翻译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是从功能语言学和语言使用的角度来探讨翻译问题,更多地考虑了语篇的言外因素,即语境对译文策略的影响。当代译学研究纷纷从语境这个宏观视点对翻译进行外部研究。“翻译正经历着一种转折:从基于语言层面上的翻译逐步转向

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语境即翻译赖以生存的外部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等背景,它影响整个翻译实践也制约甚至操纵译者的具体翻译行为。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阐释了如何实现语篇的翻译: 一、不要逐字逐句地死译 英文有这样一句名言: Love me , love my dog. 如果从字面上来翻译, 应是: 爱我及狗。然而大家都知道确切的含义应该是: 爱屋及乌。翻译过程中切忌把汉语和英语对号入座,我们应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英文和中文在句子形式上是大不相同的, 英语注重形合, 造句注重形式接应要求句子完整, 句子以形寓意, 以法摄神。因而严密规范, 而汉语重意合, 造句重意念连贯,不求句子齐整, 句子以意役形, 以神统法, 因而流泻铺排。王力曾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的语言是法制的,中国的语言是人制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翻译的东西是给中国人看的,所以必须符合中文的习惯,如: We won′t be here again until next spring . 要到明年春天我们才会来这儿。 而此句却经常被译成:我们不再到这儿来了,直到明年春天。虽然读者也能看懂, 但总使人感到别扭, 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同样我们在将汉语译成英文时, 也要考虑到外国人的语法习惯。如: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One monk , two buckets , two monks , one bucket , three monks , no bucket , no water ——more hands ,less work done . 如果不加解释, 西方人是无法理解的, 只有加上后半句才能点出

浅谈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浅谈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2.用反义或相似的单词模仿新单词。也就是说,暂时模仿的词和原词的某个成分在意义上是相反的、相对的或相似的。例如: 那是深夜。乌云聚集在草原上,寒冷令人震惊。叶剑英来到磨坊附近,杨正在那里等他。这两个人既紧张又兴奋,匆匆赶路。当同志们看到他们来了,他们高兴地说:“我们逃避了我们的职责。”叶剑英俏皮地说,“不!这不是遗弃,这是一个大问题。这是中央政府北上政策的实施。”(范翔,史诗中的一章) “离开”是一个基于“遗弃”的新词。”开小差”原本是一个贬义词,但其新造的”开小差”具有褒义,语言简洁,寓意丰富,是非分明。 ②“所有河流都流入大海,容忍度很大;这堵墙有一千英尺高,如果你没有欲望,你会变得强大。”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政府衙内鼓励自己的一副教堂对联??据说没有欲望,事实上还有欲望——没有自私的欲望,没有苍蝇,没有富人和强者的“公共欲望”。(杨东光的“无欲则刚” 根据“私欲”一词,作者模仿新词“公欲”来说明“无”与“有什么”的相互反映,深刻展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崇高的精神境界。 (3)第二天一早,他们的头发结了霜,男同性恋者嘲笑他们说,“嘿,你不必为那个白发女孩打扮!”他们还嘲笑同性恋:“还在说,你们不是白发男人吗?”(魏伟,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 对话中的“白发男人”是根据“白发女人”这个词临时创造出来的。给人一种新鲜、活泼、活泼的感觉。

毛泽东和鲁迅都是戏仿修辞的大师。例如: (1)有些每天呼吁普及的人连普通人的三个字都不会说,这说明他还没有下定决心向普通人学习。他真正的意思是仍然是少数。(毛泽东的反党八股) “小生”是一个基于“受欢迎程度”的新词,很有幽默感。 ②人民元革命时,我在S市,去当大都督。虽然他也出生在格林伍德大学,不“读经典”,但他仍然关心大局,听取民意。然而,由于他是一个绅士,甚至是普通人,他用祖先的方法把他们抱在一起。这叫,那叫恭维,今天送布,明天送厢房席,以至于他连自己都忘了,结果渐渐成了老官僚,开始刮地。(鲁迅的《这个和那个》) 在这句话中,“绿色森林大学”是一个基于模仿“某某大学”的新词,具有强烈的讽刺和幽默感。 (3)只要你看看他编写的两本“中国历史教科书”,你就会知道他是如何清楚地看待中国人的。??然后,这些不需要的东西应该被销毁,以免着火。不,根据《高级官员教科书》的指示,不能这么草率。(鲁迅的《论所谓的“大内档案”) “高级官员教科书”是在“中国历史教科书”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词。 使用习语作为模仿也很常见。例如: 我们应该向人民指出战争胜利的未来,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失败和困难的暂时性质。只要我们继续战斗,最后的胜利将属于我们。如果投降派没有群众基础,也就是说,如果他们什么也不做,只搞阴谋诡计,抗日阵线就可以巩固。(毛泽东的《与英国记者贝特伦交谈》)

浅谈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86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中英文中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 差别。因此初看到blue films 时还以为是 那种比较悲伤忧郁的蓝调电影,后来发 现居然是指“黄色电影”!yellow dog 也 不是指“好色之徒”而是“忘恩负义之 人”的意思。红色在中文里往往跟吉 祥、喜庆,兴旺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 "红利"、"红火"、"红包",“走红”,“红遍大江南北”,"披红"、"开门红 "、"满堂红"等等。红色在中文里还象 征着女性,如“红颜”,“红粉知 己”。红在汉语中还有象征“革命,进 步”的意思,如“红军”,“红旗”, “又红又专”等等。在英语中红色虽然也有喜庆的含义,但是远没有中文里红色的象征意义强烈。此外,红色在英语中有不少贬义的象征,如在英语词典中 “red”是共产主义或共产党的同义词,表达这一意思时常常有贬意,甚至谩骂的意味。red belt指的是赤化区,而且在英语中red使人联想到的是暴力与流血。Red Brigade(红色旅)是指意大利的秘密恐怖 组织,专门从事绑架、谋杀和破坏等一系列恐怖活动。red lining(圈红线),指美国金融机构将贫困地圈上红线,拒绝向这一地区提供住房贷款,使这些地区陷 入了更大的贫困。四.动物 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 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 中英两 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 涵。在中国,龙被视为神物,它象征着 权力,力量,威严,智慧等等。中国 古代皇帝把自己比作“真龙天子”,披 “龙袍”,坐“龙椅”,高兴时“龙 颜大悦”,发怒时则“龙颜大怒”。 在 今天,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神圣的, 翻译是在语言的平台上进行的,而语言反映着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当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文化是一种复杂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爱德华.泰勒 《原始文化》)。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体系,彼此间具有差异性,这种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习语 习语是某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 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从广义上来 说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少习 语蕴涵的文化寓意在另一种语言中未必能 找到对应的表达,翻译时忌直译,死 译,需要视情况作灵活处理。例如,英 语成语 “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采取鸵鸟政策),如果直译的话,中 国读者还是不能通过字面意义来理解它的 比喻意义。又如,汉语成语 “扬眉吐 气”,如果直译成“to raise the eye-brows and let out a breath”恐怕会贻笑大 方。 由于各自民族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的差异,英汉习语中的比喻体往往不同,但是两者的比喻意义相同或相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套译的方法,即在另一语言中找出与之对应的习语。例如,英语习语“rats desert a fallinghouse”,可以用中国读者熟悉的“树倒猢狲散”来套译,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中文中的“杀鸡取卵”,在英文中可以找到对应的习语:“kill thegoose that lays golden eggs”.采用类似方法翻译的例子还有很多,诸如:落汤鸡-like a drowned rat ;a poor fish-可怜虫;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似热锅上的蚂蚁; as strong as a horse-- 力大如牛;drink like a fish 牛饮; a lion in the way-- 拦路虎等等 。 二.俚语俚语是一个民族民间文化和内涵最丰富的那部分语言,由于文化含量重,较难理解,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俚语意思的误解常会导致尴尬。曾有这么个笑话,有位在中国的外国客人问翻译:“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我可以方便一下吗?) 翻译却回答说:“Yes, you can go anywhere in China." 关于上厕所的俚语还有不少,如: "Last nightI went to visit John twice."(昨晚我去了两趟厕所);在别人家里作客时可以这么问:“May I use the facilities?"或 “Whatis the geography of the house?"女厕所的表达最是委婉,如dressing room (更衣室),loungge (休息室),powder room(化妆室)等。广义的俚语包括行话,如在青少年中比较流行的语言:“bur" 指头发,"flutter bum"指男朋友, "party-pooper"指扫兴的人。美国的黑社会组织经常使用的一些行话,如用juice 或 ice 指贿赂。扒手的切口语,如 moll buzzing (扒窃妇女),shorts (电车或公共汽车),hole (地铁)。这些五花八门的俚语就算对于英语国家的人自身来说也是个难以理解,令人头疼的东西,因此对翻译工作者来说更是个难题。三. 色彩浅谈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陈萍 (上海金融学院 200000)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文化。有效的交际需要掌握语言知识,更要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文章主要就习语,俚语,色彩,动物四个切入点列举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对翻译中遇到的一些文化差异提出了恰当处理的方法。文章最后还对译者提出要求。 关键字: 文化 文化差异 翻译 利用率。加强机械租赁计划的管理,避 免机械设备在项目上的闲置。第三,加 强对水平运输机械台班量的控制,杜绝 签发“人情台班”。督促设备管理人员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使机 械设备尽可能地始终处于完好状态,提 高完好率。 3、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遵守以下几个 原则:认真研究项目概况,提出有针对 性的施工方案,确保重点及难点处施工 的顺利安排;遵守国家有关的规范和操 作规程,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尽量使 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4、健全项目各项管理体制 健全的管理体制犹如身体的神经系统,协调着各方人员的行为及准则,按照可控的程序来运行。如岗位责任制、材料入库制、限额领料制、(半)成品的保护及回收制、集中搅拌制、成本分析核算制等。而以上制度的健全与维护均为项目成本的中间考核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依据,加强中间成本考核对项目的成本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加强风险管理风险是实际情况与主观预测之间的差异,建筑工程的风险主要存在于政治、经济、工程、公共关系和管理等几个方面。企业可以采取策略投标、合同谈判、风险共担、购买保险、风险转嫁等一些措施,防范或规避风险,而有些风险的发生对项目的成本影响甚至有可能是毁灭性的。因此在企业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怎样合理的研究及防范风险,已自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参考文献:[1]孙义.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08:11-12[2]陈宠,王宁.浅谈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05:22-23[3]王仙萍.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管理[J].会计之友,2005,07:30-31

语境对语义的作用探析

语境对语义的作用浅析 (一)使语言中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获得明确的单义性 在语言交际中,词语的含义往往需要和现实语境联系起来才能理解。语境是确定词义的先决条件,离开具体的语境不仅无法确定词义的具体义项,而且也不能确定语境意义。 1.语用歧义的产生歧义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这一现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语言歧义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不尽相同。一个词或者词组包含多义词或同形异义词,在没有语境限制的情况就会产生歧义。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歧义涉及语言的方方面面。按照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歧义可做不同分类。本文主要把歧义的产生限定在语用歧义这一层面来加以探讨。所谓语用歧义是指语言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模棱两可的含义,引起语用歧义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2.语用歧义的消除。语用歧义是语言结构在没有语境限制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要高清楚句子的确切含义,排除歧义,必须根据已有的语言知识对词汇的字面意义进行解码,以获得句子本身的意义的同时还必须运用百科知识,结合所发生的场景,即对语境的敏感度,进行思辩,分析,推理,才能从多种意义中挑选出自己想要的、适合语境的意义。(二)使多义变成确切的单义 所谓多义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体现词的基本语义范畴的转化。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弗斯的话: 一是单词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情景,便纯粹成了一个符号,那么只有当它进入了语境才能获得语义;二是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语义。 (三)影响语义的褒贬色彩 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不同,就会选用含有不同感情色彩的词,或肯定、赞扬或否定、鄙视。这种感情色彩相应地在说话或写作中表达出来。无论是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许多词项的含义都是。可褒可贬的,这完全取决于与之相搭配的其他词项。 (四)影响语义的语体色彩 语体是同一语言品种的使用者在不同场合所典型地使用的该语言品种的变体。这一定义,语体学研究的不是在某场合典型地说些什么。而是怎么说,即在某场合典型地选择哪些语言成分来表达。因此,语体的实质就是在不同语境中有区别的同义变体的选择。不同的变体出现在不同语体中,便带有不同的语体色彩。 (五)填补或丰富语言本身的意义 语言表达是否适切,主要看是否适应特定的语境的需要。有时虽然交际过程中采用简略的问答、省略的形式,却反而更能适应特定的语境和文本的需要,在表述思想和情感时显得更加准确生动,委婉含蓄,这类现象在日常交际和文学描写以及诗词等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 如上所述,语境对语义的作用主要涵盖四个方面:使语言歧义和多义现象获得确切的单一性,影响语义的褒贬色彩、语体色彩,添补或丰富语言本身的意义。因此,对具有歧义的话语的理解必须依赖于语境才能使其歧义得以恰当、正确的解码和编码并使多义获得明确的单一性,结合语境才能使褒贬不一感情色彩的词语用得恰当、得体,能使不同语体的词语在文本中发挥其最佳作用,要善于驾驭特定的语境来填充或完善语言本身的意义, 使表达更加简洁、委婉、含蓄。 汉语言文学102班金梦雨学号:201007040212

浅析语境与翻译

摘要: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在这种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语境自然而然地形成。语言交际活动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必定受到语境的影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语境。 关键词:翻译;语境;制约 翻译的实质,是双语简意义的对应转换,是译者把原语文本中的语码在其特定语境中传递的信息用译语语码传递给译语文化中的接受者的过程,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在这种语言的交流过程中,语境自然而然地形成。语境存在于一切形式的语际交流活动中,只要有语言的交流,特定的语境就会形成。反过来,语言交际活动又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的,而且收到语境的影响。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以传达语义为主要目的的语言交际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语境。正如纽马克所说:“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于翻译活动而言,对语境的理解将制约翻译的成败。 一.语境的理解 语境(context)这个术语是由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来的,他把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一观点在英国语言学家弗斯(J.R.Firth)那里得到继承和发展,弗斯在《语言理论概要》中,对“语境”作了较详细的阐述。他认为,语境由两大部分组成:1.上下文(context)(由语言因素构成)2.情景上下文(context of situation)(由非语言因素构成),具体包括参与者、有关事物、言语行为的效果。 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不但为西方语言学界爱所关注,而且同样也为我国语言学家所重视。20世纪30年代,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六合说”,即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很明显,陈先生提出的“六合”就是构成语境的基本要素。索振羽先生给语境下了个定义: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其研究内容如下:语境包括三个方面,1。上下文语境(口语的前言后语,书面语的上下文)2。情景语境(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交际参与者,交际参与者又包括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心态)3。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习俗、价值观) 二.语境的决定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语境有着丰富的内涵。在翻译活动中,我们只有穿透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的层层包围,经过语境因素的过滤、限制、补充,才能真正理解原语文本中的语码,才能用译语语码传递给译语文化中的接受者。否则,仅凭字面含义,翻译将无从谈起。例如:(1)(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get there?) Your guess is as good as mine. (2)If you ever think he is lazy thing again. (3)When I say Chinese food,I mean Chinese food. 初学者将上述三句译为: (1)你的猜想合我的猜想一样好。 (2)如果你认为他懒的话,再想一想吧! (3)当我说中国菜时,我是指中国菜。 上述译文虽然忠实于原文,但没有将真正的意思表达出来,原因是译者不了解原语社会文化语境和套语。应该译为:(1)我和你一样不知道。 (2)如果你认为他懒的话,那你就错了。 (3)我说的是正宗的中国菜。 由此可见,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原文的特定语境因素。在语言交际中,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受到语境的制约,这已得到语言学家的广泛认同。刘苾庆先生认为,语境对意义的制约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词语的特定环境所产生的变义;2.词语的情态色彩意义;3.词语的语法意义;4.句子及超句群在特定的集约形式中的意义;5.语篇的主题意义。下面我们分别探讨语境对这几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2.1语境对词语意义的制约 词义,一般指的是与概念相关的核心意义。翻开词典,会看到每个词条都列举了一个或多个词义,但这些词义都是死板的,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充分表现出它的意义。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这些多义词的具体意义,只能靠语境才能确定,孤立的词语的意义必然是游移不定的。弗斯说:“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也就是说,一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便有新的意义。首先,它意味着一个单词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境,便纯粹成了一个符号,但一旦进入语境就获得了新的意义;其次,一个单词在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因而可以看作是一个新词。任何词语都必须处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又受到特定的大于上下文的、扩及相关的社会交际情景即广义的语境的调节。因此,语境是意义的基本参照系。如face一词,既可以当“面容”讲,也可以指“表面”(如支票、货币的面值),只有在以下的语境中才能使词义游移变为稳定,face value(票面价值),face lift(美容),这是最简单的语境。由此可见,词义理解离不开语境。如light一词,本身就有很多含义,light—manners只能译为“举止轻浮”,light voice只能译为“轻柔的声音”,light loss是“轻微的损失”,light car是“轻便小车”。Eric Patridge说:“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即“词本无义,义随人生。” 浅析语境与翻译 宋玉阁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3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