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酶联免疫法测定蜂蜜中氯霉素残留量(二)

酶联免疫法测定蜂蜜中氯霉素残留量(二)

酶联免疫法测定蜂蜜中氯霉素残留量(二)

7.1 提取称取2g试样,精确到0.01g,置于25 mL具塞离心管中,加

入4 mL水和4 mL(4.2),在液体混匀器上充分混匀2 min,使试样彻低溶解。在振荡器上振荡10 min,以4000r/min离心10 min,精确

吸取上层1 mL于10 mL具塞试管(5.7)中,用氮气吹干仪在50℃吹干。

加入0.5mL缓冲溶液(4.1.8)溶解残渣,供酶标仪测定。此溶液含试样量0.5g,稀释系数为1。 7.2 测定条件以下全部操作应在20℃~24℃室温下举行。 7.2.1 酶标仪测定条件:酶标仪测定波长为450 nm。

7.2.2 洗板条件如下: 7.2.2.1 洗板机洗板条件:采纳条式抽干和注

满,洗涤次数八次,每次注水量为250uL~350uL。 7.2.2.2 入工洗板条件:洗涤次数五次以上,每次注水量为250 uL。 7.2.3 氯霉素试剂盒中全部试剂的温度均应回升至室温(20℃~24℃)后方可用法。标准溶液(4.1.2),氯霉素酶标志物溶液(4.1.3)和氯霉素抗体溶液(4.1.4)等均按1份试剂+10份缓冲溶液举行稀释与制备。每次测定所用的稀释液均应现配现用。 7.2.4 将测定需用的微孔板备齐并插入微孔架上,记录标准及样品等在微孔架上的位置(模板图)。 7.3 测定测定中吸取不同的试剂和样品溶液时应更换吸头。 7.3.l 分离吸取50uL稀释的酶标志物、氯霉素标准溶液、样品溶液和氯霉素抗体等按模板图位置,依次加入各自的微孔底部,然后,用封口膜密封孔条以防溶液挥发。持微孔板在台面上以圆周运动方式混匀后,于20℃~24℃避光孵育2h。 7.3.2 将微孔架置于洗板机上,按设定的洗板程序洗板后,将微孔架反扣在吸水纸上并反复拍打。此步骤既要去除微孔中过多的残液,又不能使微孔干燥。 7.3.3 快速加入50uL酶基质和50uL发色剂于微孔底部,然后,持微孔板在台面上以圆周运动方式混匀后,于20℃~24℃避光孵育30min。 7.3.4 快速加入100uL反应停止液于微孔底部。然后,持微孔板在台面上以圆周运动方式混匀后,将微孔架置于酶标仪中,在450 nm处测量吸光度(加入反应停止液后应在60 min 内读取吸光度)。 7.4 平行实验按以上步骤,对同一标准、同一样品

第1页共2页

酶联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分析法 生工121 徐娜 酶联免疫分析法是目前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前沿课题,它是一种特殊的试剂分析方法,是在免疫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特别是在食品和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应用极为广泛。 酶联免疫分析法是把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该技术的原理主要有三点:第一、抗原或抗体能结合到固相载体的表面仍具有其免役活性;第二、抗体或抗原与酶结合所形成的结合物仍保持免疫活性和酶的活性;第三,结合物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反应后,结合的酶仍能催化底物生成有色物质,而颜色的深浅可定量抗体或抗原的含量。 酶联免疫法在医药、食品加工业、农牧渔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乙型肝炎、莱姆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定量检测内毒素,HIV抗体初筛,SARS 病毒的快速检测;检测食品中的病毒,残留农药,微生物及其其它成分;检测香蕉有关病毒,小麦黄花叶病毒,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残留量,禽脑脊髓抗体等。 一、医学临床中的应用 医学中,检测各种抗原和抗体,为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早期诊断提供了特异性、敏感性强的试验基础。 1、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检测: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肝炎病毒的抗原或抗体,一直受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检验科室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乙型肝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测,更因为试剂盒的推出而得到广泛开展。上述各种肝炎病毒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方法,绝大部分都是酶联免疫分析法。 2、简化莱姆病的诊断:由于在作出博氏疏螺旋体感染诊断前要进行双重测试,因此莱姆病的测试可能花费很长时间。采用由关键的疏螺旋体抗原决定簇构成的重组蛋白开发出一种新的酶联免疫测定方法。该测试比最常用的商业全细胞酶联免疫测定法特异,而敏感性相同,并且在20分钟就会产生结果。 3、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为一多发病,病情严重。目前对此病的策略是尽早的确诊并迅速积极的治疗。约有四分之一或更多的患者,在初诊时心电图并不显示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异常,无Q波。心肌坏死时释放出的Mb可直接快速血液循环。Mb是最早出现的心肌梗死生化标志物,但它在血中滞留时间短。为此,刘宏伟等研制出只需30分钟的酶联免疫快速法,为早期诊断心肌梗死提供了依据。 4、定量检测内毒素:临床上,细菌感染的患者常发生内毒素血症,死亡率高达20%——30%,检测标本中的LPS对早期诊断和防治有重要意义。用优化后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LPS敏感性为50ng/L,特异性与准确性均高于仪器比浊法和试验定性法。此为内毒素血症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特异性的诊断参考。 5、快速检测SARS病毒:SARS病毒引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快,传染性强。2003年4月,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出诊断非典的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试剂,为控制疫情蔓延提供了新的诊断手段。 二、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检测食品中的毒素:采用辣根过氧化氢酶标记高亲和力的黄曲霉素B1抗体,建立了直接竞争抑制酶联免疫快速筛选法。该法检测B1抗体的线性范围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氯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广谱抗菌药物,被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症。然而,由于氯 霉素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在食品中残留的限制值被严格规定。本文介 绍了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1. 氯霉素残留的危害 氯霉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起过敏反应。氯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可能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等过 敏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2)影响肝、肾功能。氯霉素在人体内主要经肝脏和肾脏代谢,残留较高可导致肝、肾功能受损。 (3)导致骨髓抑制。氯霉素可以抑制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等 症状。 (4)产生耐药菌株。过度使用氯霉素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从而增加人类感染疾 病的难度。 2. 氯霉素类药物的种类 (1)氯霉素 (2)磺胺甲噁唑 (5)酰胺类药物,如阿莫西林、青霉素等。 为了保证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不超过规定的限制值,需要对食品样品进 行残留的测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测定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强等优势,是目前最常用的 氯霉素类药物残留测定方法之一。 (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该方法可以实现极低浓度的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灵敏检测,但设备价格较高,操作相对复杂。 (3)比色法。该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分析药物残留,具有快速简便的优势。但由于其 灵敏度较低,检测结果精确度较差。 (4)酶联免疫吸附法。该方法基于药物与相关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具有灵敏度高、 快速等优点。其缺点是对样品质量要求较高,且价格相对较贵。

4. 结论

酶联免疫法测定蜂蜜中氯霉素残留量(二)

酶联免疫法测定蜂蜜中氯霉素残留量(二) 7.1 提取称取2g试样,精确到0.01g,置于25 mL具塞离心管中,加 入4 mL水和4 mL(4.2),在液体混匀器上充分混匀2 min,使试样彻低溶解。在振荡器上振荡10 min,以4000r/min离心10 min,精确 吸取上层1 mL于10 mL具塞试管(5.7)中,用氮气吹干仪在50℃吹干。 加入0.5mL缓冲溶液(4.1.8)溶解残渣,供酶标仪测定。此溶液含试样量0.5g,稀释系数为1。 7.2 测定条件以下全部操作应在20℃~24℃室温下举行。 7.2.1 酶标仪测定条件:酶标仪测定波长为450 nm。 7.2.2 洗板条件如下: 7.2.2.1 洗板机洗板条件:采纳条式抽干和注 满,洗涤次数八次,每次注水量为250uL~350uL。 7.2.2.2 入工洗板条件:洗涤次数五次以上,每次注水量为250 uL。 7.2.3 氯霉素试剂盒中全部试剂的温度均应回升至室温(20℃~24℃)后方可用法。标准溶液(4.1.2),氯霉素酶标志物溶液(4.1.3)和氯霉素抗体溶液(4.1.4)等均按1份试剂+10份缓冲溶液举行稀释与制备。每次测定所用的稀释液均应现配现用。 7.2.4 将测定需用的微孔板备齐并插入微孔架上,记录标准及样品等在微孔架上的位置(模板图)。 7.3 测定测定中吸取不同的试剂和样品溶液时应更换吸头。 7.3.l 分离吸取50uL稀释的酶标志物、氯霉素标准溶液、样品溶液和氯霉素抗体等按模板图位置,依次加入各自的微孔底部,然后,用封口膜密封孔条以防溶液挥发。持微孔板在台面上以圆周运动方式混匀后,于20℃~24℃避光孵育2h。 7.3.2 将微孔架置于洗板机上,按设定的洗板程序洗板后,将微孔架反扣在吸水纸上并反复拍打。此步骤既要去除微孔中过多的残液,又不能使微孔干燥。 7.3.3 快速加入50uL酶基质和50uL发色剂于微孔底部,然后,持微孔板在台面上以圆周运动方式混匀后,于20℃~24℃避光孵育30min。 7.3.4 快速加入100uL反应停止液于微孔底部。然后,持微孔板在台面上以圆周运动方式混匀后,将微孔架置于酶标仪中,在450 nm处测量吸光度(加入反应停止液后应在60 min 内读取吸光度)。 7.4 平行实验按以上步骤,对同一标准、同一样品 第1页共2页

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氯霉素残留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在国际上有关氯霉素的检测方法备受关注和研究。起初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定性检测,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先进检测技术的联用,例如:UPLC-MS/MS,LC-MS等技术使氯霉素的检测限、精密度和回收率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标签:氯霉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目前有关氯霉素的检测方法有十几种,在这些现有检测方法中,公认的方法是色谱法和色谱-质谱联用法,但此技术仍需不断地改进。在国内外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仍在不断的研究中。 1 色谱法 1.1 薄层色谱法 莫金娜[1]等利用薄层色谱方法(TLC)检测化妆品中的氯霉素残留量。该方法是先用乙醇溶剂提取,以硅胶制板为载体、在展开剂为三氯甲烷-甲烷(85:15)的薄层条件下鉴别化妆品中的氯霉素残留量。从此实验得知,所检验的样品最小的检限度为1.0mg/g。 1.2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潘莹宇等[2]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HPLC-FL)检测牛奶中氯霉素残留量。氯霉素易与锌粉发生还原反应,将氯霉素与锌粉反应后的溶液在缓冲溶液(醋酸钠-醋酸)条件下可发生荧光衍生化反应,之后加入荧光胺丙酮溶液。将待测品逐渐稀释后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进行检测。上述实验得出,氯霉素检测检出限为0.2μg/L。运用此方法检测牛奶中氯霉素的残留量准确度高,灵敏度好,操作较简便等优点。 1.3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彭麟等[3]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黄鳝肌肉中氯霉素残留量。此实验首先在黄鳝肌肉样品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和氯化钠溶液,用碱性乙酸乙酯提取两次。合并两次提取液,在45℃水浴中氮吹至干。之后用5%甲醇溶液复溶,再加正己烷除脂,将下层水相过0.22μm滤膜,进样检测。上述实验得出氯霉素检测限为0.1μg/kg。本实验使用的UPLC-MS/MS方法具有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同时可以在保证回收率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1.4 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检测法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动物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常用于动物防治和治疗。长期过量或滥用氯霉素类药物会导致药物残留问题,威胁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测定成为科研人员和食品检测部门的重要任务。 氯霉素类药物包括氯霉素、磺胺甲基异噁唑和苯甲酸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达到抗菌效果。为了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研究人员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和质谱法等技术。 首先介绍HPLC法。HPLC是一种高效分离技术,通过控制流动相在色谱柱中流动,实现对不同化合物的分离和定性定量分析。在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氯霉素类药物残留时,可以使用反相色谱柱,并采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HPLC法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但需要耗费较多的试剂和仪器设备。 质谱法也是测定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常用方法之一。质谱法是一种结合了质量分析仪器和分析化学的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分子离子的质荷比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含量。在测定氯霉素类药物残留时,可以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等。质谱法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准确性高,但需要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和数据解析。 总结一下,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常用的方法有HPLC法、GC法和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在分离效果、灵敏度和准确性方面各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会有更加先进和高效的方法来解决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问题,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结果分析

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结果分析 作者:刘万学 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5年第5期 刘万学 (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哈尔滨 150018)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关注。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 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导致水产品的质量下降,使用禁用渔药而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国家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抽查,确保餐桌上的安全。氯霉素就是水产品质量安 全监督抽查中的重要一项抗生素。 氯霉素最初是由委内瑞拉链丝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的培养液中提取制得,是一 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曾在畜牧业中广为应用,治疗畜禽肠道感染有特效,至今已有50年的使用历史。但氯霉素有较强的副作用和毒性作用,如果氯霉素在食用动物中残留,可通过食物链 传给人类。长期微量摄入氯霉素会引起多种疾病,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过敏反应,对 人体的造血系统危害很大,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此外该药还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抑制 抗体的形成,还会引起视神经炎、皮疹等不良反应,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氯霉素已在国外 较多国家禁用,是禁用抗生素。世界上许多国家禁止此药用于生产食品动物,并规定了在畜产 品中氯霉素不得检出。中国农业部已将氯霉素从2000年版《中国兽药典》中删除并将其列为禁药。而欧盟的进口食品卫生标准规定氯霉素含量标准为不得检出。 目前的氯霉素的检测方法是依据《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使用气相色 谱仪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可靠,但是分析速度较慢。因此,大都先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筛选,筛选结果为阳性的样品再使用气相色谱法进行确定。酶联免疫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高 通量、成本低等优点,因而适合于水产品中氯霉素日常检测。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 同厂家的试剂盒和其精密度和灵敏度不同,而检测出的阳性结果比率不同,阳性结果过多,这 样需要经过气相色谱法进行确定,最终确定为假阳性。针对假阳性比率偏高采用两个不同厂家 的试剂盒(一个是进口的,一个是国产的)做了个比对试验: 1、检测材料:采自省内四市二县的农贸市场和超市的50个水产品样品。 2、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法(ELISA),阳性结果的样品由气相色谱法确定。 3、使用仪器:酶标仪、组织捣碎机、旋涡混合器、离心机、氮吹仪、均质机、电子天平、单道可调微量移液器、8道可调微量移液器。 4、试剂:氯霉素试剂盒、乙酸乙酯、正己烷。 5、检测样品前处理过程:(1)将待测样品的不可食部分去除,剩余可食部分从不同部位 挑选约400g用组织捣碎机捣碎,然后用均质机进一步捣碎均质,取大约3g左右放入50mL离心 管中,加入6mL乙酸乙酯,混合均匀后放入离心机中离心。(2)取离心好的样品上清液4mL放 入10mL的离心管中氮气吹干,同时取4mL乙酸乙酯放入10mL的离心管中氮气吹干做空白对照。(3)在吹干好的样品中加入1mL正己烷、1mL缓冲溶液、充分振荡混匀离心后取上层分析。

水产品中氯霉素和己烯雌酚快速检测方法初探

水产品中氯霉素和己烯雌酚快速检测方法初探 作者:易鸣朱志强曾智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13期 在标准《NY 5070-2002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中氯霉素和己烯雌酚因其对人体的危害已被列为不得检出的药物残留项目。检测氯霉素和己烯雌酚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气相法、液质联用法,其中酶联免疫法耗时最短且操作最简单,也是笔者检测工作的主要项目 之一。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本文详述了酶联免疫法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和己烯雌酚含量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材料和方法 1. 氯霉素和己烯雌酚 氯霉素属抑菌性广谱抗生素,能对多种细菌微生物产生作用,常用于对水生动物各种传染 病的治疗,曾在水产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带来了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严重问题。 因其会引起人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新生儿灰婴综合症等严重毒副作用,作为渔药已禁用。己 烯雌酚为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对水生动物有提高繁育率等作用。但人食用了残留有己烯 雌酚的水产品后会造成体内激素失调,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作为渔药也已禁用。因此对水产 品中氯霉素和己烯雌酚的检测对于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 2. 酶联免疫法 1971年瑞典学者Engvail和Perlmann,荷兰学者Van Weerman和Schuurs分别报道将免疫技术发展为检测体液中微量物质的固相免疫测定方法,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它的中心原理就是让抗体与酶复合物结合,然后通过显色来检测。 具体步骤是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然后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 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 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 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 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 酶的催化频率很高,故可极大地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但由于酶 联免疫法可能出现假阳性情况,故在本法检出阳性后一般再用其它方法复验。 3. 酶联免疫试剂盒 试剂盒中提供的检测材料有:酶标板、标准品、酶结合物、抗体、底物溶液、终止液和洗 涤液、提取液等试剂。 (1)氯霉素酶联免疫试剂盒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氯霉素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时采用间接竞争一步法。在酶标板中同 时加入标准品(或样本)、酶标二抗及氯霉素抗体,酶标板上包被的抗原与加入的标准品(或 样本)中的抗原竞争结合加入的氯霉素抗体,同时酶标二抗与氯霉素抗体结合。用TMB底物显

蜂蜜中氯霉素含量标准

蜂蜜中氯霉素含量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蜂蜜中氯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限量规定、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标签和说明书的要求,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蜂蜜(Honey):是一种天然甜味物质,主要由蜜蜂采集花蜜、花粉等原材料经过发酵、酿造而成。氯霉素残留量:指在食品中检测到的氯霉素的含量。 4. 氯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中规定的方法,对蜂蜜中氯霉素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 样品处理:称取适量蜂蜜样品,加入适量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萃取液经旋转蒸发浓缩至干,用流动相溶解定容。 b. 色谱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体积

为20 μL。 c. 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氯霉素标准溶液,进样分析,以峰面积与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d. 样品测定:将处理后的样品进样分析,根据保留时间确定氯霉素的峰,通过峰面积计算样品中氯霉素的含量。 5. 氯霉素含量的限量规定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蜂蜜中氯霉素残留量应不得超过0.1μg/kg。 6. 检验方法 本标准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所规定的检验方法对蜂蜜中氯霉素含量进行检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按照4.1.3的规定制备样品溶液。 b. 将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按照4.1.4的规定进行色谱分析。 c. 根据保留时间确定氯霉素的峰,通过峰面积计算样品中氯霉素的含量。 d. 根据计算结果与限量规定进行比较,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7. 检验规则 本标准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所规定的检验规则对蜂蜜中氯霉素含量进行检验。具体如下: a. 对于每个批次的产品,应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出

蜂蜜掺假检测

蜂蜜掺假检测 中国科学院分析中心(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李工--136--0304-4558 蜂蜜作为临床常用滋补药品和制剂辅料而广泛用于医疗保健和药品部门的生产中。由于来源不足。使用广泛,其价值呈逐年上升之势,故常有掺假的伪劣蜂蜜出售。 由于造假工艺不断改进,使来源于工业作坊的假蜂蜜在表观物理性质上于纯正蜂蜜并无二致,可以以假乱真,所以我中心根据蜂蜜转化糖产品的原料性质的不同进行化学分析来鉴别产品的真假。 主要实验方法: 1.蜂蜜中掺蔗糖 人为将蔗糖熬成浆状掺入蜂蜜中出售是最常见的掺假现象,其特点是色泽鲜艳明亮,多为浅黄色,味淡,回味短,有一种糖浆味。 硝酸银快速检验法: 取蜜样2份(各1g)分别置于二支试管中,各加水4mL、混匀。其中A试管加2%AgNO3溶液2滴,B 试管加1% AgNO3溶液2滴,观察有无白色絮状物产生。 判断:A管如有白色絮状物产生,蔗糖含量疑为1%以上;B管如有白色絮状物产生,蔗糖含量疑为4%以上。 2.蜂蜜中掺人工转化糖 蔗糖在稀酸作用下可转化为含葡萄糖和果糖的糖浆,俗称转化糖浆或果葡糖浆。掺有人工转化糖浆的蜂蜜稀薄、粘度小,波美度大,可通过检测CL-的存在予以判别。 试验方法:取1g蜜样于试管中,加水5mL混均后,加1-2滴5% AgNO3指示剂,如呈白浊状,疑掺有人工转化糖(与正常蜂蜜对照)。 3.蜂蜜中掺饴糖 试验方法:取蜂蜜2mL于试管中,加水5mL,混匀,然后缓缓滴加95%乙醇数滴,观察有无白色絮状物产生。 判别:若出现白色絮状物疑为掺加饴糖,若成浑浊状则说明正常(与正常蜂蜜对照)。 4.蜂蜜中掺淀粉类物质 蜂蜜中如掺加有米汤、糊精及淀粉类物质,外观浑浊不透明,蜜味淡薄,用水稀释后溶液浑浊不清。 试验方法:取蜂蜜2g于试管中。加水10mL。加热至沸后冷却,加0.1mol/L碘液2滴,观察颜色变化。同时做正常蜂蜜对比试验。

氯霉素说明书(简化版)

RIDASCREEN® Chloramphenicol 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氯霉素 摘要 RIDASCREEN®Chloramphenicol(编号:R1505)竞争酶标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尿液、血清的氯霉素。试剂盒中包含有酶联免疫试验所需的所有试剂,包括标准溶液。试剂盒足够进行96次检测(包括标准)。定量检测需要微孔板酶标仪。 检测限:尿液、血清………………………………………………..………75ppt 回收率:尿液、血清 (80) 特异性:RIDASCREEN®Chloramphenicol检测的特异性,是通过分析相应抗生素的交叉 反应性而得到的。 Chloramphenicol..................................................................100 % Chloramphenicol base ......................................................... 75 % Thiamphenicol.................................................................. < 0.1 % 1. 用途 RIDASCREEN®Chloramphenicol竞争酶标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牛奶,奶粉,蜂蜜,虾,肉,鱼粉和鸡蛋中的氯霉素。 2. 概要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常用于畜牧业生产中,然而,氯霉素会造成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而且诱发浓度还没有确定,所以目前已经禁止在动物及食品中使用氯霉素。 3. 测定原理 测定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微孔板包被有针对氯霉素的抗体,加入氯霉素标准或样品溶液和氯霉素酶标记物,游离的氯霉素与氯霉素酶标记物竞争氯霉素抗体(竞争性酶联免疫法)。没有结合的酶标记物在洗涤步骤中被除去。将酶基质/发色剂加入到孔中。结合的酶标记物将无色的发色剂转化为蓝色的产物。加入反应停止液后使颜色由蓝色转变为黄色。在450nm测量,吸光强度与样品中的浓度成反比。 4.提供的试剂 每一个盒中的试剂足够进行96个试验(包括标准测定),盒中的材料如下 1×96孔板(12条×8孔,可以拆分为单孔)包被有捕获抗体。 6×标准溶液,1. 3ml/瓶 0 ppt (0标准), 25 ppt, 50 ppt, 100 ppt, 250 ppt, 750 ppt 氯霉素水溶液,直接应用液 1×酶标记物(0.7ml)…………………………………………红色帽过氧化物标记的氯霉素,浓缩液1×基质/发色剂(10ml)…….…………………………….…棕色帽红色溶液 1×反应终止液(14ml)……...……………….…………….....黄色帽包含有1N硫酸 1×缓冲液(100ml)用于酶标记物和样品的稀释 1×洗涤缓冲液(盐)10mM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4),含有0.05%的Tween 20 5.操作者应该注意之事项 标准液含有含有氯霉素,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反应终止液含有1N硫酸。 6.储存条件 保存试剂盒于2 - 8°C (35 – 46°F),不要冷冻。 将不用的微孔板放进原锡箔袋中并且与提供的干燥剂一起重新密封,并保存至2 - 8°C (35 – 46°F)。 基质/发色剂对光敏感,因此要避光保存。 不要使用超过有效期的试剂盒(见试剂盒标签) 不要交叉使用不同批号的试剂盒。 7.试剂变质的迹象 若红色的基质/发色试剂出现蓝色,表明发色剂变质,应当弃之。

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分析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免疫检测是一种检疫技术,基于对抗原抗体的特定识别和相关组合反应。文章首先介绍了食品中免疫检测的俩个方向一是抗生素、二是有害微生物方向;其次讲述了免疫检测原理以及单克隆抗体检测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放 射免疫技术等检测方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检 测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免疫检测技术;食品检验;应用; 前言: 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让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免 疫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标准化抗体和检测方法出现,免疫检测的发 展变得越来越具有优势,商业免疫检测也进入了市场,促进了食品检测免疫检测 的发展和应用,免疫检测将在食品检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为食品安 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一、食品免疫检测的方向 食品免疫检测的方向多,本文着重介绍俩种: 1.抗生素药物。在抗生素药物检测中,以新酶胺为免疫原构建的酶联免疫法 能够一次性对牛奶中的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以及新霉素这三种药物残留进行检测,也可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技术检验出蜂蜜、牛奶、动物内脏等食品中四环素的含量;在农药残余检测中,主要运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对水果蔬菜中的的杀虫剂, 除草剂以及杀菌剂的残余量进行测定,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测量结果精确可靠。 2.有害微生物。有害微生物不仅会对食品的质量与存储带来严重的破坏,而 且它们产生的病源与毒素会直接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免疫检测技术能够安

全,快速地实现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检测。其中,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食品细 菌检测的研究最为广泛,该技术在检测结果,检测周期以及灵敏度方面均优于常 规检测方法。 二、免疫检测技术原理及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原理:免疫学是一门基于特定鉴定和抗原反应组合的学科,在这种学科中, 刺激动物免疫系统并使其免疫的物质被称为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的抗原。对于抗 原物质来说,最应该具备的特性就是高分子量,异物性以及复杂的分子结构。食 品或者食物中的酶、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均属于优质的抗原,将像药物残留, 真菌毒素,激素等小分子物质与蛋白质等大分子载体进行相互结合,就能够成功 制成人工性质的抗原。由此看来,食品中近似所有的物质都能够作为抗原来使用,当食品中的抗体与抗原产生特异性结合时,就能精确地对所需检测物进行定量与 定性的分析测定,由此可见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用:1.单克隆抗体检测技术。常应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以及兽药残留。因 其具有特异性强、重现性好的特点,能够高效率的完成检验,它可以在十分钟内 检测出农药残留含量,通常应用于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激素类等农药残留的检测。为食品市场中农产品的安全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在兽药残留中一般应用 于喹诺酮类、磺胺类、呋喃类以及四环素等,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动物制品的安全,由于它所具备的特点使其在食品检测中快速推广和应用。 2.酶联免疫检测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最早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 后经过十余载的研究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正式建立,并且凭借其突出的低检 测成本,高检测效率以及较强的特异性等优势获得了广泛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技 术包括酶联免疫测定技术与酶联免疫组化技术这两种,食品检验应用的原理是将 酶反应的敏感性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充分保证食品完整性的 情况下,实现对检测物质的定量定性分析,因此,酶联免疫检测技术也是目前食 品检验当中最具发展前景的一项新型检测手段。主要应用于:1)农兽药物残留。可以运用酶联免疫反应,快速准确的检测农产品中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残留物 以及牛奶中含有的庆大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含量,无须特殊处理样品,不但快 速准确,而且简单便利。将乙酸乙酯萃取法和竞争性酶联免疫检测法相结合,有

论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论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作者:王素香 来源:《现代食品》 2017年第8期 摘要: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重视,食品检验工作也变得更加重要。为快速、准确地 对食品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食品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以期满足人们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免疫检测技术进行探讨,并对其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免疫检测技术;食品安全;食品检验 中图分类号:R155.5 近年来,由于食物污染所导致的大规模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人们的生命安全 和身心健康备受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诸如安徽的杀人奶粉、亚洲的禽 流感以及日本雪印奶粉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事件等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并非食品卫生条件 改善就能解决,也并非提升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就可以杜绝[1]。由此可见,在对生产环节和卫生监督进行严格控制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应用各种食品检验检疫手段和技术。目前,食品免疫 检测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对食品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快捷性的要求,逐渐成为食品检测 的重要手段。 1 免疫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和特异性识别是免疫学的主要学科基础。抗原,是指可以刺激动物体 的免疫系统,并发生免疫应答,一方面产生致敏淋巴或者抗体,另一方面在机体内外与致敏淋 巴细胞或者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2]。抗原物质的特点在于高分子量、异物性以及复杂的分子结构。食物或者食品中的抗原主要是各种大分子物质,如感染微生物、核酸、多糖、酶及 蛋白质等。而食物中诸如激素、真菌霉素、农药残留物等小分子物质可以与大分子载体相结合 形成人工抗原。从理论方面讲,在食品科学中,一切物质均可以作为抗原[3]。抗体,是在抗原引发免疫应答后产生的一种物质,它可以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以此为基础可以精确地 开展定性、定量分析[4]。 2 食品检验领域常用的免疫检测技术 2.1 酶联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主要是基于抗体或抗原的酶标记以及固相化。酶联免疫分析法在应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将保持免疫活性的抗原或抗体预先和某些固相载体表面相 结合。检测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程序,使酶标抗体或者抗原与样品和固相载体中结合的抗体或 者抗原发生反应,形成抗体复合物或者抗原复合物[5]。待反应完成后,标本中待检验抗原数量和抗体数量与固相载体中的酶标抗体或抗原被结合量呈现特定的比例关系。对反应液进行洗涤,去除其他物质,然后加入酶反应底物,能够和固相载体中的酶引发催化反应,产生有色物质, 在定量和定性分析样品中待测物质含量时就是以这些有色物质的含量为依据的。 在高效率的酶催化作用下,会间接放大免疫反应结果,且灵敏度高,因此,酶联免疫反应 逐渐应用在农药残留分析方面,并成为支柱技术之一[6]。另外,在检测牛奶中含有的黄曲霉素抗生素量时,也可以运用酶联免疫反应,无须特殊处理样品,不但快速准确,而且简单便利。 与此同时,将乙酸乙酯萃取法和竞争性酶联免疫检测法相结合,有助于特异性和灵敏度的提升,可以用来测定蜂蜜中残留的氯霉素。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通过建立和完善酶联免疫新技术能

氯霉素及分析方法

氯霉素及分析方法 1 绪论 1.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部分不法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同程度的在饲料中添喂人用抗生素,使畜禽肉品中抗生素残留严重,成为的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各国政府严格限制食品中各种有害成分,特别是抗生素、农药残留等。 食品安全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是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须对食品安全中的各类样品进行准确地分析测定。目前食品安全检验部门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分析仪器。然而使用这些仪器进行分析测定前,必须把样品制成溶液。 由于食品样品具有被测物浓度低、组分复杂、干扰物质多、易受环境影响而变化等特点,因此要获得数据准确、重现性好的分析结果,样品预处理是重要环节。样品预处理已成为分析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传统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液-液萃取、索氏提取、层析、蒸馏、吸附、离心、过滤等几十种。这些方法一般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而且处理时间长、操作步骤复杂,容易导致样品损失和玷污,产生较大误差。因此,迫切需要探索高准确度、快速、简单、不使用或少使用有机溶剂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发展较快的有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 固相萃取技术以其高效性、高选择性、高自动化程度以及低耗性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医学、食品分析、环境分析等领域[1],其关键是优良的固相萃取材料的制备。因此制备选择性高的固相萃取材料已为研究的热点。 1.2 氯霉素样品预处理及检测方法 1.2.1 氯霉素类抗生素来源及危害 我国是一个养殖大国,近年来养殖业飞速发展。由于集约化的高密度养殖、珍贵品种引进、使用催生长激素、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了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测定蜂胶及蜂胶乙醇提取物中氯霉素残留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测定蜂胶及蜂胶乙醇提取物中氯霉素残 留 周萍;李樱红;尹志红;吕泽田;尹君;王静;徐初 【摘要】建立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测定蜂胶及蜂胶乙醇提取物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在碱性条件下溶解稀释,20%高氯酸溶液除杂过滤后,加入碱化剂适量,经乙酸乙酯提取,盐析净化后,再用乙酸乙酯提取吹干,加入正己烷和复溶液溶解后,用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板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蜂胶及蜂胶提取物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检测限分别为0.1μg/kg和0.2μg/kg.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确证,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可用于加工蜂胶及蜂胶乙醇提取物过程中对氯霉素残留量的质量控制. 【期刊名称】《中国蜂业》 【年(卷),期】2019(070)005 【总页数】5页(P68-72) 【关键词】蜂胶;蜂胶乙醇提取物;氯霉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作者】周萍;李樱红;尹志红;吕泽田;尹君;王静;徐初 【作者单位】杭州碧于天保健品有限公司,桐庐311500;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杭州310052;杭州碧于天保健品有限公司,桐庐311500;中国蜂产品协会蜂胶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50;杭州碧于天保健品有限公司,桐庐311500;杭州碧于天保健品有限公司,桐庐311500;杭州碧于天保健品有限公司,桐庐311500 【正文语种】中文

蜂胶是工蜂采集胶源植物树脂等分泌物与其上颚腺、蜡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胶黏性物质[1]。蜜蜂主要用蜂胶堵塞蜂巢缝隙,以防止有害细菌、病毒或真菌的入侵,保证蜂箱洁净卫生。蜂胶的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其功效成分主要为黄酮类、酸类、酯类化合物等[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载明蜂胶补虚弱,化浊脂,止消渴;外用解毒消肿,收敛生肌;用于体虚早衰,高脂血症,消渴;外治皮肤皲裂,烧烫伤[3]。蜂胶凭借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正越来 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蜂胶的活性成分和安全性已成为研究热点。 氯霉素(CAP)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是预防和治疗蜜蜂细菌性疾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等)的有效药物。然而,氯霉素易在蜂产品中残留,人们食用后会引起粒细胞缺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4],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和欧盟都 禁止氯霉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检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第193号公告中 明确指出,氯霉素禁用于所有食品动物。为了保证国内消费市场和进出口市场中蜂产品的质量,亟须开发方便有效的检测蜂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方法,以提高蜂产品的质量。 目前关于蜂蜜和蜂王浆中氯霉素检测方法的报道比较多,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串 联质谱法[5-8]、气相色谱 - 质谱法 [9, 10]、酶联免疫法 [11, 12]等。然而,目前,尚无蜂胶中氯霉素残留量检测的国家标准,已报道的蜂胶中氯霉素检测方法主要集中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3-15]。其中,周萍等[14]首次报道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蜂胶中的氯霉素残留,为蜂胶企业提供了氯霉素的内控检测 方法,杨黎等[15]报道了以蜂胶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为蜂胶制品中氯霉素残留分析提供了思路。然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仪 器要求较高,短时间内无法在蜂产品企业中普及应用,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16-18]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高等优点,也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能在短短几

氯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其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氯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其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高林 【摘要】氯霉素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能抑制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引起人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新生儿、早产儿灰色综合症等疾病.低浓度的药物残留还会诱发致病菌的耐药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危害.随着国际社会对氯霉素残留的高度关注,氯霉素的检测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最初的利用微生物进行定性检测到目前的各种先进检测技术的联用,如LC-MS等,氯霉素的检测限、精密度和回收率等技术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先进的检测技术不仅为人体的健康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为我国的食品对外贸易发挥了巨大作用. 【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 【年(卷),期】2010(031)004 【总页数】6页(P90-95) 【关键词】氯霉素;副作用;残留;检测 【作者】高林 【作者单位】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81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分子式为C11 H 12 C12 N2 O5,于 1947年从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 yces venezuela)的培养滤液中分离出的结晶性抗菌素。

氯霉素的脂溶性高,可通过弥散进入细菌细胞内,可逆地结合在细菌核糖体的50 S 亚基上,阻断转肽酰酶的作用,干扰带有氨基酸的胺基酰-tRNA终端与50 S亚基结合,使肽链增长受阻,抑制肽链的形成,从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氯霉素也可与70 S 核糖体进行可逆性结合,抑制线粒体的蛋白合成,对人体产生毒性。因此氯霉素残留问题已引起国际组织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欧盟、美国等均在法规中规定CAP残留限量标准为“零允许量”[1]。 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氯霉素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可分别为微生物法、化学分析法、免疫学检测法及其他分析方法。 1 氯霉素的不良反应 1.1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氯霉素可引起骨髓造血机能紊乱。一是可逆性的引起各类血细胞减少,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并且与药物的剂量有关;二是不可逆地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较晚但极为严重,死亡率高,与剂量疗程无直接关系。氯霉素引起的严重骨髓损害者中少数幸存者可能逐渐发展至粒细胞性白血病。 1.2 灰婴综合症 由于早产儿及新生儿的肝内酶系统发育尚不完全,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能力较差,使氯霉素的代谢、解毒过程受限制;应用大剂量氯霉素后血药浓度异常增高引起婴儿的循环衰竭(灰婴综合症),偶尔也发生在低剂量治疗时。此外,由于早产儿及新生儿的肾脏排泄能力亦较弱,容易引起药物蓄积中毒。 1.3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精神病,主要表现为幻视、幻听、定向力丧失、精神失常等。偶可引起视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及视力障碍,神经性耳聋以及严重失眠,并发展至视神经萎缩和失明。

蜂产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实施细则

蜂产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实施细则 1 蜂蜜 1.1 适用范围 适用于蜂蜜国家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抽检监测产品范围包括通用不同种类的蜂蜜。本细则内容包括适用范围、产品种类、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 1.2 产品种类 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根据蜜源植物分为单花蜜和杂花蜜(百花蜜)。根据蜜源植物分为单花蜜和杂花蜜(百花蜜)。 1.3 企业规模划分 根据蜂蜜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企业蜂蜜产品年销售额作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见表18-1。 表18-1 蜂蜜企业规模划分

1.4 检验依据 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28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 GB/T 5009.29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GB/T 23495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5009.97 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 GB/T 5009.140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 GB 149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