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凤凰县洞脚村传统吊脚楼民居设计

凤凰县洞脚村传统吊脚楼民居设计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 II 目录 ................................................................................................................................................ V I 第一章绪论 (1)

1.1缘起与研究背景 (1)

1.1.1缘起 (1)

1.1.2研究背景 (2)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3)

1.2.1研究目的 (3)

1.2.2研究意义 (3)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1国内现状 (3)

1.3.2国外现状 (4)

第二章湘西凤凰县洞脚村传统吊脚楼 (6)

2.1吊脚楼的成因与演化 (6)

2.2湘西凤凰县传统吊脚楼的建筑特色 (7)

2.2.1外观特征 (7)

2.2.2建筑的结构与功能 (7)

2.2.3建筑的用材与细部特征 (8)

2.3洞脚村吊脚楼建筑的建筑特点 (8)

2.3.1洞脚村传统吊脚楼建筑的基本户型 (9)

第三章凤凰县洞脚村吊脚楼民居设计 (14)

3.1洞脚村现状分析 (14)

3.1.1洞脚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14)

3.1.2洞脚村的民居建筑现状 (14)

3.1.3小结 (16)

3.2洞脚村民居建筑设计理念 (17)

3.3洞脚村民居建筑设计原则 (18)

3.3.1与环境的共融原则 (18)

3.3.2对传统人文的传承原则 (18)

3.4具体设计思路 (19)

3.4.1对传统吊脚楼建筑元素的保留 (19)

3.4.2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色彩的运用 (21)

3.5具体设计方案 (24)

3.5.1结构细节设计 (24)

3.5.2户型设计 (27)

3.6设计成果展示 (37)

结语 (40)

致谢 (43)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在一切建筑文化之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思想——地域精神,它是场所精神的延伸化和范围化。诺伯兹在《场所精神》一书中指出“谈建筑,要从‘场所’谈起,场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在一个以地域为界线的建筑体系中,地域的特点影响了其中所有的场所的形式,使所有建筑思想变得统一而相近。在这个界线之中,每个不同的建筑里人们都可以感受到相似的场所精神,也就形成了这个界线中的地域精神。

“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这也是吴良镛教授在《北京宪章》中指出的。所以,研究创作包含着当地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地域性建筑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而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也是当今民居发展必须传承的脉络,使地域精神重生更是当今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1.1缘起与研究背景

1.1.1缘起

建筑地域性特色之所以形成,一般情况下是因为当地的居民因地制宜,积极的利用合适的材料与建筑形式来设计建筑物从而更好的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而湘西地区独特的气候与地貌,以及绚烂绮丽的民族风情便造就了湘西凤凰县独特的建筑形式——吊脚楼。

吊脚楼独特的形式能够很好的适应湘西地区多山多水的地形,而且在外观上,湘西吊脚楼无处不体现着湘西少数民族与汉族传统的设计元素,它的形成凝集了当地民族长期积累下来的特有的生活习俗、民族情绪、文化意识形态及审美意向。吊脚楼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地域性建筑,蕴藏着深沉的文化内涵、和生态多功能性以及艺术形式上的独特性。因此对凤凰地区的地域性民居的设计研究是具体很大的意义的。

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特色并没有获得良好的继承和发展。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