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液中心清洁消毒管理规程

配液中心清洁消毒管理规程

配液中心清洁消毒管理规程
配液中心清洁消毒管理规程

配液中心清洁消毒管理规程

一、配液中心场地的区域洁净级别划分

配制中心场地分为为控制区(非无菌操作区)和洁净区(无菌操作区)。控制区包括排药区、打印区、清洗区、核验区等。洁净区包括一更(10万级)、二更(万级)、操作间(万级)、生物安全柜(百级)。

二、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1、物体表面清洁流程:为使用常水用抹布擦洗物体表面至无污迹。

2、物体表面消毒流程:先使用常水用抹布擦洗物品表面至无污迹,晾干后使用现配消毒水(酒精)用抹布进行擦洗消毒,待15分钟后使用常水擦去消毒液(如使用酒精消毒则不再进行二次擦洗)。

3、清洁消毒工具清洗流程:清洁完毕后注意清洁

消毒使用后的抹布、拖把、水槽等,必要时使用洗衣粉(液)清洗至无污迹无泡沫,再现配消毒液擦拭或浸泡15分钟后,置于相应区域清洗风干。

三、地面消毒溶液选择与制备

1、在适合的洁净不锈钢或塑料桶(盒)内加入所需适量的清洁剂或消毒液,混合于清水(或纯化水)来配置。

2、配置含氯消毒液应参考说明书配置。用于地面消毒为1%溶液,必须在使用前新鲜配制,处理/分装5%次氯酸钠溶液时必须带后口罩和防护手套。配置含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复方消毒片剂应参照说明书,其有效氯含量不低于500mg/L(两片放入1000ml水中)。

3、新洁尔灭为季铵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腐蚀性,处理/分装/配制时应参照《医院制剂手册》,物体表面消毒使用浓度为0.1%,消毒金属物品应加入0.5%

亚硝酸钠预防生锈。禁止与肥皂水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使用前新鲜配制。

4、甲酚皂溶液有腐蚀性,用于地面消毒为5%,应用前应新鲜配制。

四、控制区清洁消毒要求

1、控制区清洁消毒分为每日清洁、每周消毒和每月消毒。

2、每日擦洗工作中接触过的工作台面、凳椅、药筐、药车、门窗(把手)、地面等。

3、每周消毒接触过的工作台面、凳椅、药筐、电话、鼠标键盘、药箱、药筐车、药架、门窗(把手)、送药车、转运药箱、拖鞋、鞋架、污物桶、地面等。

4、每月消毒清洗区和核验区墙面和屋顶,仪器设备、柜架顶部除尘,冰箱除霜。

五、洁净区清洁消毒要求

洁净区清洁消毒分为每日消毒、每周消毒和每月消毒。每日工作:先用常水清洁擦拭生物安全柜台面内壁、传送窗内部和把手、凳椅、肾形盘、开关、酒精壶等再用用75%乙醇擦拭消毒;用常水清洗工作隔离服;先用常水清洁地面,再用非快速挥发消毒液消毒(消毒片/新洁尔灭、甲酚皂)消毒,15分钟后再用常水擦去消毒液。

每月进行一次墙壁、顶棚的清洁消毒,仪器设备高处除尘。

六、清洁、消毒注意事项

1、消毒剂应当定期轮换使用,使用半年消毒片间隔使用一个月新洁尔灭或甲酚皂再恢复使用半年消毒片。

2、洁净区和控制区的清洁工具必须严格分开,不得混用。

3、清洁、消毒过程中,不得将常水或消毒液喷淋到高效过滤器上。

4、清洁、消毒时,应当按从上到下、从里向外的程序擦拭,不得留有死角。

5、用常水清洁时,待挥干后,才能再用消毒剂擦拭,保证清洁、消毒效果。

七、对工作人员的无菌操作

1、工作人员一般需经过批准和培训方可进入配制场地。在控制区工作人员要求身体健康,无割伤、溃疡等体表损伤,专用工服、专用工作鞋等整洁干净,佩戴发帽子,不佩戴首饰盒携带食物,工作前应按七步洗手法彻底洗手。在洁净区工作人员无菌要求较高,除上述要求外,还要求戴无菌口罩,操作前要按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洗消毒双手,尽量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微生物污染。

2、进入十万级洁净区(一更)前按七步手清洁消毒法消毒手并烘干,换下普通工作服。进入万级洁净区(二更)应更换洁净区专用鞋、洁净隔离服,戴好发帽子、口罩、手消毒,戴一次性手套。

3、临时离开洁净区应在二更室脱下洁净隔离服整齐放置备用,在一更室应当更换上控制区工作服和工作鞋,一次性物品手套等丢入污物桶内;重新进入洁净区时,必须按上述更衣规定程序进入洁净区;当日调配结束时,脱下的洁净区专用鞋、洁净隔离服放在一更备洗,每周至少清洗2次(通常为每日清洁);一次性口罩、手套一并丢入污物桶。

八、每日清理分类污物桶,垃圾不过夜。

消毒剂的管理规定

消毒剂的管理规定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消毒剂管理规定 消毒剂管理制度 1.领取时注意生产单位、安全标签、有效期、容器的安全,按照说明进行安全搬运;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严格遵照执行。 2.实施专人保管,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和更换时间,保障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性;放置于阴凉、通风、避光、防潮、干燥处,密闭保存,避开火源。 3.严格按照配置程序进行稀释,按照产品说明根据有效成分含量配置成所需浓度。 4.多数消毒剂应现用现配,使用前监测浓度;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或每次使用前监测浓度,建立消毒液浓度监测登记本。 5.实行及时处理,在配置或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时,当事人应立即向科主任或护士长汇报,科主任或护士长再及时向上级汇报。 6.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 7.用于浸泡消毒的容器应加盖,定时送供应室高温高压灭菌,并存放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8.消毒剂均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宜长时间浸泡物品或残留在物体表面,作用时间达到后应取出或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残留消毒剂。 9.消毒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戴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面罩等,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时,尽可能离开消毒现场或加强环境通风。如不慎将消毒液溅入眼睛、口腔等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严重时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向上级报告。

重症医学科常用消毒剂的使用要求

消毒剂的更换流程 1.每周二、周四在中心药库领取各种消毒剂。 2.每周一更换喉镜镜片浸泡方盘内的戊二醛并监测浓度。 3.每周二更换持物钳浸泡筒内的戊二醛并监测浓度,更换碘伏。 4.每周二更换血糖监测时皮肤消毒用酒精。 5.每周一、周三、周五更换浸泡槽内浸泡物品用的含氯消毒液并监测浓度。 6.纤支镜用的戊二醛现用现配,随用随换并监测浓度。 7.用于擦拭地面或物品的消毒液现配现用,随用随换。 8.免洗手消毒液使用完后随时更换,但保证在有效期内。 9.口腔护理用双氧水现用现配。 10.浸泡体温表的含氯消毒液现用现配,用完立即倾倒。

洁净区管理规程

字号:大中小 洁净区管理规程 1 目的 建立洁净区人、物流管理规定,防止人员、物品对环境的污染。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制盖车间十万级洁净区的清洁,人流及物流的管理。 3 责任 3.1制盖车间负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 3.2质量管理部负责本规程的监督考核。 4 操作规程及要求 4.1环境要求: 4.1.2洁净室内墙壁、房顶、门窗、地面要无灰尘,无死角。 4.1.3设备表面要无油污、无灰尘,见本色。 4.1.5洁净室内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 4.1.7洁具要见本色,地漏口要清洁。 4.1.9洁净工作服饰的衣柜不应采用木质材料,应与GMP对设备选型的要求一致。 4.1.10操作人员不许穿工作服出洁净区。 4.1.12洁净厂房应定期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原材料、产品等产生污染。(新洁尔灭1%) 4.1.13洁净室内的工装设备、工位器具也应定期清洗消毒或清洁处理。

4.1.14洁净室于非洁净室内的工位器具应严格区分,标示明显,不得交叉使用。 4.1.15对于与产品或零件直接接触的设备及工作台面每天工作前应用消毒液浸过的洁净卫生不脱落纤维的抹布进行擦拭。 4.1.16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应打开净化车间内的紫外线灯照射各30分钟灭菌或用溴氧发生器进行消毒。 4.1.17洁净区所有门窗户平时不许开,工作时门必须关紧,通道门的开关必须 遵循前门不关后门不开的原则。 4.1. 19洁净区内进行各种操作活动要稳、准、轻,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各种活动(操作)应限制在最低限度。 4.1. 20不允许将食品或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洁净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装入洁净的不产尘的容器或袋中,密闭放在洁净区内指定地点,并按规定在工作结束后将其及时清除出洁净区。 4.2清洁规程 4.2.1清洁范围:洁净区地面、门把手、配电箱、水池、地漏、墙面、门、窗、天花板、灯罩、高效过滤器的层流罩、紫外灯管、回风口、鞋橱等。 4.2.2清洁频次: 4.2.2.1每天生产结束后清洁; 4.2.2.2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 4.2.2.3停产三天后再生产前清洁; 4.2.3清洁用品: 4.2.3.1清洁工具:丝光毛巾、不锈钢桶、水托、毛刷等。 4.2.3.2清洁剂:洗洁精、纯化水;消毒剂:5%甲酚皂溶液,0.1%新洁而灭溶液,75%的乙醇溶液。

医院检验科清洁与消毒管理规程

医院检验科纯洁与消毒管理规程 1目的 纯洁与消毒是防止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为规范纯洁与消毒工作,确保其工作环境和消毒管理符合规定要求,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的纯洁与消毒管理。 3职责 3.1科室主任或负责人 3.1.1负责监督、检查本科室的纯洁与消毒工作,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3.2工作人员 3.2.1负责科室工作范围内的纯洁与消毒工作。 3.2.2负责科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纯洁保养工作。 3.2.3负责本科室消毒剂的配制和消毒器材的维护保养。 4管理要求 4.1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整体要求 4.1.1环境布局要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4.1.2严格区分工作区、行政区和生活区,微生物室工作区域内要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纯洁区,区域之间标识明确,区域内污染物品、未消毒物品、纯洁物品、消毒物品及无菌物品要严格分开放置。 4.2纯洁消毒的卫生标准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4.2.1检验科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卫生标准

(1)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00CFU/m3培养48h;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 ≤10CFU/cm2,培养48h;物体表面≤10CFU/cm2,每月检测1次。 (2)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培养72h;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每月检测1次。。 (3)监测环境条件,室温保持18~27℃,相对湿度保持30%~70%。 4.2.2检验科污染物品处理要求 (1)对污染区地面、台面、椅子、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下班前用朗索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片配制的含有用氯1500mg/L消毒液擦拭一次。 (2)对使用过的吸头、玻片、样品杯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 (3)对门诊的大小便、穿刺液、CSF等标本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所有血液标本需高压灭菌后才能送出实验室。 (4)每天工作完成后用75%的酒精清洗,擦拭加样枪。 (5)对微生物及PCR室所有标本及使用过的废弃物均需高压灭菌才能移交。 4.2.3医疗用品及其他卫生标准 (1)进入人体组织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接触黏膜、皮肤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 4.3消毒灭茵须遵守的原则 4.3.1重复使用的物品均应遵守先消毒后清洗原则,消毒或灭菌后的物品避免再次污染。 4.3.2高压蒸汽灭菌物品所用的包布必须纯洁无破损。包装送高压蒸汽灭菌物品需用双层包布周密包裹,大小松紧合适,并周密封口。

消毒剂管理规定精编

消毒剂管理规定精编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医用消毒剂管理规定 消毒剂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一、基本要求 1、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严格遵照执行。 2、消毒剂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3、按产品说明,根据有效成份含量按稀释定律配制所需浓度。 4、多数消毒剂配制后稳定性下降,应现用现配、使用前监测浓度。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或每次使用前监测浓度。 5、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 6、用于浸泡消毒时容器应加盖,并存放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7、消毒剂均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宜长时间浸泡物品或残留在物体表面,作用时间达到后应取出或采取有效 措施去除残留消毒剂。 8、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戴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或面罩等。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时,人员应 尽可能离开消毒现场或加强环境通风。 二、常用消毒剂 (一)含氯消毒剂 1、属高效消毒剂,广谱、高效、低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 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适用于餐 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 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 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 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 擦拭法: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400 mg/L~700 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10min~30min;

04工艺用水系统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制定工艺用水系统(贮罐及其输送管道)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用以规范其相应的操作。 2. 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用水系统(供水站水处理工序对工艺用水贮罐及其输送管道)进行清洗和消毒的操作。 3. 责任:供水站负责人、水处理班长、岗位操作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内容: 4.1 工艺用水贮罐、输送管道示意图 4.1.1 RO水贮罐及其管道示意图 4.1.2 纯化水贮罐及其输送管道示意图

排放阀纯化水泵 4.2 RO水贮罐及其输送管道清洗操作 4.2.1 关上RO水贮罐排放阀,关闭送水阀,打开回水阀,往RO水贮罐内注入1吨温度30~40℃,浓度1%的NaOH溶液,启动RO水泵循环30分钟。 4.2.2 关闭RO水泵,打开RO水贮罐排放阀,直至NaOH溶液排尽。 4.2.3 关闭RO水贮罐排放阀,打开回水阀,往RO水贮罐内注1吨饮用水,启动RO 水泵,循环10分钟。 4.2.4 关闭RO水泵,打开RO水贮罐排放阀,直至饮用水排尽。 4.2.5 重复4.2.3和4.2.4三次,最后一次取罐内清洗水样测其PH值应为中性,如不合格重复4.2.3和4.2.4项操作直到合格为止。 4.2.6 关闭RO水贮罐排放阀,往RO水贮罐内注入1吨RO水,启动RO水泵,循环10分钟。 4.2.7 关闭RO水泵,打开RO水贮罐排放阀,直至RO水排尽。 4.2.8 重复4.2.6和4.2.7两次,最后一次取罐内水样其pH值应为 5.0~7.0之间,电导率≤50μs/cm,如不合格重复4.2.6和4.2.7项操作直至合格为止。 4.2.9 将RO水贮罐呼吸器取下用75%乙醇浸泡10分钟,用纯化水冲洗干净,然后重新安装到纯化水贮罐上。 4.2.10 清洗结束后,做好清洗记录。

洁净区管理规程完整

字号:大中小洁净区管理规程 1目的 建立洁净区人、物流管理规定,防止人员、物品对环境的污染。 2围 本规程适用于制盖车间十万级洁净区的清洁,人流及物流的管理。 3责任 3.1制盖车间负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 3.2质量管理部负责本规程的监督考核。 4操作规程及要求 4.1环境要求: 4.1.2洁净室墙壁、房顶、门窗、地面要无灰尘,无死角。 4.1.3设备表面要无油污、无灰尘,见本色。 4.1.5洁净室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 4.1.7洁具要见本色,地漏口要清洁。 4.1.9洁净工作服饰的衣柜不应采用木质材料,应与GMP对设备选型的要求一致。 4.1.10操作人员不许穿工作服出洁净区。 4.1.12洁净厂房应定期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原材料、产品等产生污染。 (新洁尔灭1%) 4.1.13洁净室的工装设备、工位器具也应定期清洗消毒或清洁处理。

4.1.14洁净室于非洁净室的工位器具应严格区分,标示明显,不得交叉使用。4.1.15对于与产品或零件直接接触的设备及工作台面每天工作前应用消毒液浸过的洁净卫生不脱落纤维的抹布进行擦拭。 4.1.16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应打开净化车间的紫外线灯照射各30分钟灭菌或用溴氧发生器进行消毒。 4.1.17洁净区所有门窗户平时不许开,工作时门必须关紧,通道门的开关必须遵循前门不关后门不开的原则。 4.1.19洁净区进行各种操作活动要稳、准、轻,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各种活动(操作)应限制在最低限度。 4.1. 20不允许将食品或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洁净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装入洁净的不产尘的容器或袋中,密闭放在洁净区指定地点,并按规定在工作结束后将其及时清除出洁净区。 4.2清洁规程 4.2.1清洁围:洁净区地面、门把手、配电箱、水池、地漏、墙面、门、窗、天花板、灯罩、高效过滤器的层流罩、紫外灯管、回风口、鞋橱等。 4.2.2清洁频次: 4.2.2.1每天生产结束后清洁; 4.2.2.2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 4.2.2.3停产三天后再生产前清洁; 4.2.3清洁用品: 4.2.3.1清洁工具:丝光毛巾、不锈钢桶、水托、毛刷等。 4.2.3.2清洁剂:洗洁精、纯化水;消毒剂:5%甲酚皂溶液,0.1%新洁而灭溶液,75%的乙醇溶液。 4.2.4清洁方法:

设备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设备清洗验证管理规程,以规设备清洗的验证工作。 2.围:本规程适用于安装试用前后设备、大修后设备、全部生产完成后设备清洁的验证。 3.职责:公司质量负责人、验证小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版)附录:确认与验证 5.程序 5.1清洁验证定义 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规程能有效清洁设备,使之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5.1.1清洁验证注意事项 清洁验证应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5.1.2清洁验证的一般要求 清洁验证是通过文件证明清洁程序有效性的活动,目的是确保产品不会受到来自于同一设备上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残留物、清洁剂以及微生物污染; 为了证明清洁程序的有效性,清洁验证的次数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确定,通常应至少执行连续三个成功的清洁循环;清洁验证计划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验证过程中每个批次后的清洁效果需及时进行确认;根据清洁验证结果,必要时,在清洁验证后应当对设备的清洁效果进行持续确认。

对于专用设备,清洁验证可以不必对活性成分进行考察,但必须考虑清洁剂残留以及潜在的微生物污染等因素,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还应考察降解产物; 对于没有与药物成分接触的设备,清洁验证可以不必对活性成分进行考察,但必须考虑清洁剂残留及微生物污染等因素; 清洁验证中需对下列放置时间进行考察,进而确定常规生产中设备的放置时间: ①设备最后一次使用与清洁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待清洁放置时间”) ②设备清洁后至下次使用的最大时间间隔(“清洁后放置时间”) ③当采用阶段性生产组织式时,应当综合考虑阶段性生产的最长时间和最大批次 数量,以作为清洁验证的评价依据(最长连续生产期) 5.2清洁验证流程 清洁验证前提条件 ①清洁规程已经批准,包括关键清洁程序的参数围

清洁工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清洁工具的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清洁工具的清洁消毒。 责任: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各相关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制剂一车间主任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QA检查员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检查。 程序: 1.各区域所用的清洁工具 一般生产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塑料盆、抹布、拖布、水桶、清洁布、毛刷、塑料笤帚、撮子、废物贮器。 D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丝光毛巾、不锈钢盆、不锈钢撮子、擦玻璃器、毛刷。 C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不锈钢盆、丝光毛巾、丝光绢布、擦玻璃器、不锈钢撮子。B级和A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不锈钢拖布、不锈钢盆、不锈钢撮子、丝光绢布。 洁净区不同部位丝光毛巾的区分 擦拭设备用白色丝光毛巾,擦拭地面用蓝色丝光毛巾,擦拭墙面及顶棚 用粉色丝光毛巾,或者使用毛巾上印字所规定的擦拭部位。 洁净区不同部位丝光绢布的区分 擦拭设备用白色丝光绢布,擦拭地面用蓝色丝光绢布,擦拭墙面及顶棚用粉色丝光绢布,或者使用绢布上印字所规定的擦拭部位。 2.清洁剂和消毒剂 清洁剂:一般生产区为洗涤剂,洁净区为%氢氧化钠溶液和洗涤剂。 消毒剂:%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溶液。(为防止产生耐药菌,消毒剂要每月轮换使用) 3.清洁方法及频率 一般生产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拖布、抹布、塑料笤帚每次用完后用清洁剂搓洗干净,再用饮用水反复漂洗干净,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不锈钢盆、撮子冲洗干净,倒置存放。 D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丝光毛巾每天或每班使用后,用清洁剂清洗干净,再用纯化水反复冲洗掉清洁剂的残留物,拧干后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其它清洁工具使用后,用纯化水冲洗干净,干燥后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不锈钢盆、撮子倒置存放。 每周生产结束,对清洁工具进行清洁后,需要对其进行消毒。丝光毛巾清洁后要用消毒剂浸泡15分钟,拧干后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其它清洁工具清洁后再用消毒溶液清洗,干燥后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 C级洁净区内使用的清洁工具 处理设备的白色丝光绢布每天用完后,要在两小时内用清洁剂清洗干净,

洁净区清洁消毒管理规程

文件名称洁净区清洁消毒管理规程文件编号/SMP-WS-10 版本/修改 A/0 生效日期页次第1/4页次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分发 1目的 建立洁净区清洁消毒管理规程,确保洁净区的洁净卫生及产品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洁净区的控制。 3 责任人 洁净区操作人员实施、生产主管、质检员负责监督。 4 内容 4.1 清洁消毒工具 4.1.1洁净区必须配备专用清洁消毒工具,清洁消毒工具必须储藏在专用 的房间内,房间应位于相应的级区内并有明显标志。 4.1.2洁净工具为:不脱落纤维的清洁抹布、洁净扫帚、洁净拖把等。 4.1.3 清洗方法:用洁净的饮用水洗净晾干即可。 4.1.4存放:放于洁具间架子上,摆列整齐,分色管理。 4.2 消毒剂 4.2.1本公司采用甲醛、臭氧熏蒸消毒法及表面消毒法,常用的表面消毒 剂有乙醇、新洁尔灭。 4.2.2 消毒剂的浓度应按规定准确配制,稀释的消毒剂应存放在洁净容器 内,未经灭菌的不应超过贮存期。 4.2.3 使用时,每5升消毒剂所擦洗面积不得大于25m2,以确保清洁效果。 4.2.4消毒剂由车间化验员按规定配制和存放。

4.2.4消毒液应交叉使用,定期更换,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4.3 三十万级洁净区 4.3.1每日 4.3.1.1 生产前,室内用紫外线消毒半小时,同时开启送风机。 4.3.1.2 生产结束后,用洁净区扫帚清扫地面,将生产遗留的废弃物清理 出本区域。 4.3.1.3按清洁工具及存放的管理规程中要求,用不同颜色的干的抹布分 别将设备外壳、工作台面、凳子、门窗及室内其他用具的擦拭一遍,然后将抹布洗净,再用抹布浸泡新洁尔灭溶液或70%—75%的乙醇后 将以上部位重新擦拭一遍。 4.3.1.4 将洁净区拖把洗湿,拧水至拖把不滴水。然后将地面全部拖洗, 将污迹、灰尘拖净,然后将拖把洗净,再用拖把浸泡新洁尔灭溶液或70%—75%的乙醇后将地面重新擦拭一遍。 4.3.2 每周 4.3.2.1 按每日清洁要求进行清洁。 4.3.2.2每周一早晨,用臭氧发生器进行空气消毒。每次消毒30分钟。消 毒完毕后,用净化系统进行换风30分钟。 4.3 3 每月 4.3.3.1 除按每日和每周的要求进行清洁外,应全面清洁。 4.3.3.2全面擦拭工作场所、墙面、顶棚、照明、送风口、回风口、地面、 用具及其他附属设施后,再用新洁尔灭溶液或70%—75%的乙醇将以 上部位重新擦拭一遍。 4.3.3.3室内空气消毒根据室内菌落情况决定消毒周期,一般每三个月用臭 氧消毒一次,消毒时间为2小时,同时开启送风机。 4.3.4 不连续生产 4.3.4.1更换批号或品种时按工作周的清洁内容进行清洁。

检验科清洁与消毒管理规程教学内容

检验科清洁与消毒管理规程 1 目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为规范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其工作环境和消毒管理符合规定要求,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3 职责 3.1 科室主任或负责人 3.1.1 负责监督、检查本科室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3.2 工作人员 3.2.1 负责科室工作范围内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3.2.2 负责科室仪器设备的日常清洁保养工作。 3.2.3 负责本科室消毒剂的配制和消毒器材的维护保养。 4 管理要求 4.1 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整体要求 4.1.1 环境布局要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4.1.2 严格区分工作区、行政区和生活区,微生物室工作区域内要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区域之间标识明确,区域内污染物品、未消毒物品、清洁物品、消毒物品及无菌物品要严格分开放置。 4.2 清洁消毒的卫生标准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4.2.1 检验科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卫生标准(1)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00 10 CFU/m3 培养48h;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m2,每月检测1 次。CFU/cm2,培养48h;物体表面≤10 (2) 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0 cfu/ml, 培养72h;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每月检测1 次。。(3)监测环境条件,室温保持18~27℃,相对湿度保持30%~70%。 4.2.2 检验科污染物品处理要求 (1)对污染区地面、台面、椅子、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下班前用朗索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片配制的含有效氯1500mg/L 消毒液擦拭一次。 (2)对使用过的吸头、玻片、样品杯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 (3)对门诊的大小便、穿刺液、CSF 等标本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所有血液标本需高压灭菌后才能送出实验室。(4)每天工作完成后用75%的酒精清洗,擦拭加样枪。 (5)对微生物及PCR 室所有标本及使用过的废弃物均需高压灭菌才能移交。

(完整版)消毒剂管理规定

医用消毒剂管理规定 消毒剂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一、基本要求 1、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严格遵照执行。 2、消毒剂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3、按产品说明,根据有效成份含量按稀释定律配制所需浓度。 4、多数消毒剂配制后稳定性下降,应现用现配、使用前监测浓度。连续使 用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或每次使用前监测浓度。 5、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 6、用于浸泡消毒时容器应加盖,并存放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7、消毒剂均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宜长时间浸泡物品或残留在物体表面,作 用时间达到后应取出或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残留消毒剂。 8、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戴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或面罩等。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时,人员应尽可能离开消毒现场或加强环境通风。 二、常用消毒剂 (一)含氯消毒剂 1、属高效消毒剂,广谱、高效、低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 性差。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适用 于餐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 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 擦拭法: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400 mg/L~700 mg/L的消毒

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作者:————————————————————————————————日期: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 洁净区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04-02 共5页 第1页 起草部门审核质管部审核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 批准生效日期 批准日期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制剂一车间 此文件替代: SOP-PM-J0004-01 目的:建立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各级别洁净区的各个操作间、更衣室以及工艺走廊等处的清洁消毒管理。 职责: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各洁净区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车间工艺 员负责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质量 部QA检查员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检查。 程序: 1.D级洁净区的清洁消毒 1.1清洁频率和范围 1.1.1每天生产操作前、工作结束后各进行一次清洁;设备表面清洁后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清除废物并清洗废物贮器,用纯化水擦拭墙面、门窗、地面、室内用具、清洁工具、手部消毒器、缓冲室及各更衣室的鞋柜及设备外壁的污迹。 1.1.2每周工作结束后,要对D级洁净区进行消毒一次。用纯化水和消毒剂擦拭室内所有表面,包括地面、废物贮器、地漏、灯具、排风口、顶棚、门把手、电话、开关等。

1.2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丝光毛巾、不锈钢盆、不锈钢撮子、擦玻璃器。 1.3清洁剂和消毒剂 清洁剂:纯化水、0.1%氢氧化钠。 消毒剂: 0.2%新洁尔灭、75%乙醇溶液。注意,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防止产生耐药菌;消毒剂的配制及使用按《消毒剂配制及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PM-J0005-02)规定执行。 1.4清洁消毒方法 1.4.1清洁消毒前要先对生产区内进行检查,检查有无上批遗留物,尤其注意设备用具下方等处。 1.4.2用纯化水擦拭一遍,必要时用0.1%氢氧化钠擦去污迹,然后擦去清洁剂残留物,尤其注意设备盲角,再用消毒剂擦拭洁净室内所有表面。 1.4.3清洁程序:先物后地、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拆后洗、先零后整。擦拭要有条理,要单方向进行,不可胡乱擦拭,最终将污物清理出去。擦拭时要注意丝光毛巾蘸取液体要适量,保持湿润即可,不要使消毒剂等液体流下。 1.4.4每天清洁完毕后检查各连接部位的密封措施是否有异常。 2.C 级洁净区的清洁消毒 2.1清洁频率和范围 2.1.1每天生产操作前使用消毒剂对C 级洁净区的各操作间、更衣室及洁净走廊进行一次清洁消毒,包括操作台面、门窗、墙面、地面、顶棚、清洁用具、手部消毒器、缓冲室及各更衣室的鞋柜、设备外壁等。尤其注意设备及物品下方盲角。工作结束后进行清场,对主要设备和台面进行清洁消毒。 2.1.2每周工作结束后,进行全面清洁消毒一次,用消毒剂擦拭室内所有表 面,包括地面、废物贮器、地漏、灯具、排风口、顶棚、门把手、电话、开关及设备内部可拆卸的部分。 题 目 洁净区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04-02 共5页 第2页

洁净室使用管理规范

洁净室使用管理规范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洁净室管理制度 洁净室洁净区人员卫生行为要求: 1、生产人员卫生与健康要求 2、人员进出更衣室卫生要求 3、人员进出洁净区卫生要求 洁净室洁净区卫生清洁操作规范: 1、区域洁净卫生要求 2、洁净车间卫生清洁操作程序 3、消毒剂配制使用SOP 4、灯具清洁SOP 5、墙壁清洁SOP 6、地面清洁SOP 7、地漏清洁SOP 8、初中效空气过滤清洗规范 洁净室设备使用规范: 1、紫外灯使用SOP 2、传递窗使用规范 3、高效过滤器更换程序 洁净室洁净区卫生检查制度: 1、卫生现场卫生检查 2、洁净区空气检查制度 3、卫生执行及处罚制度 生产人员卫生与健康要求 1.范围:本制度使用于各车间生产人员与健康管理。 2. 目的:防止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3. 程序: 3、1 . 个人卫生 3、1、1生产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佩戴首饰,勤(理)洗发、勤洗澡、勤换衣。 3、1、2进洁净室前,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洗手消毒。 3、1、3洗手要求:生产人员上岗后遇下述情况之一者,必须洗手消毒:上厕所之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之后;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

3、1、4不得将手表和各种饰物及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带入车间。 3、1、5不得穿工作服、鞋进入厕所。 3、1、6洁净室人员工作时应戴口罩,其他工作服、工作帽和口罩应每天清洗消毒(一次性口罩除外)。 3、1、7严禁在车间内吸烟、吃食及做其他有碍卫生的活动。 人员进出更衣室卫生要求 1、范围:第一更衣室、第二更衣室。 2、责任:所用进出更衣室人员。 3、目的:确保洁净区的卫生,防止产品污染。 4、程序: 4、1更衣室分为一更(第一更衣室)和第二更(第二更衣室),一更用于一级洁净区工作人员的外衣脱放和二、三级洁净区工作人员洁净服的更换,二更用于一级洁净区工作人员洁净服的更换。放于一更和二更的衣服不得混淆。 4、2人员进入洁净区必需遵循下列要求: 4、2、1更衣室是操作者进入生产岗位更衣的场所,非生产操作人员未经部门负责人允许不得擅自进入。 4、2、2进出更衣室必须先换上工作鞋,更换下的鞋应存放在指定的鞋架上,不得随意放置。 4、2、3进出更衣室必须关好一道门,违者将给予处罚。 4、3更衣室内换下的衣服,必须存放在各自的更衣柜内,不得悬挂在更衣柜外。 洁净室人员进出洁净区要求 1、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车间生产人员卫生与健康管理。 2、责任:质控部门及生产人员。 3、目的:防止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4、程序: 4、1下列人员不淮进入洁净室; 4、1、1发烧、感冒、皮肤有晒焦、剥离、外伤、炎症、搔痒症者; 4、1、2皮肤过敏及打喷嚏、咳嗽多者; 4、1、3头皮多者; 4、1、4有搔头、挖鼻孔、摸脸、搓皮肤不良习惯的; 4、1、5未按规定洗去化妆品、指甲油和未穿洁净服者; 4、1、6吸烟过量者(烟粒子在说话、呼吸过程中能再次喷出)。 4、2进入洁净室的人员应注意一下事项: 4、2、1争取每天冲澡、换衣、经常洗头,保持身体清洁。 4、2、2男子尽量每日刮胡子; 4、2、3进入洁净室前应洗手、剪指甲; 4、2、4进入洁净室动作要轻,室内行走不要跑,不要做剧烈的大动作;

04.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04.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洁净区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及版 本号: SOP-PM-J 0004-02 共5 页 第1 页 起草部门 审核 质管部审 核 起草日期审核 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生效日期 批准日期颁发 部门 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制剂一车间 此文件替代: SOP-PM-J0004-0 1 目的:建立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 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各级别洁净区的各个操作间、更衣室以及工艺走廊等处

的清洁消毒管理。 职责: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各洁净区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 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 本程序进行操作。车间工艺员负责按 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 施情况进行检查。质量部QA检查员 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 检查。 程序: 1.D级洁净区的清洁消毒 1.1清洁频率和范围 1.1.1每天生产操作前、工作结束后各进行一次清洁;设备表面清洁后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清除废物并清洗废物贮器,用纯化水擦拭墙面、门窗、地面、室内用具、清洁工具、手部消毒器、缓冲室及各更衣室的鞋柜及设备外壁的污迹。 1.1.2每周工作结束后,要对D级洁净区进行消毒一次。用纯化水和消毒剂擦拭室内所有表面,包括地面、废物贮器、地漏、灯具、排风口、顶棚、门把手、电话、开关等。

1.2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丝光毛巾、不锈钢盆、不锈 钢撮子、擦玻璃器。 1.3清洁剂和消毒剂 清洁剂:纯化水、0.1%氢氧化钠。 消毒剂: 0.2%新洁尔灭、75%乙醇溶液。 注意,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防止产生耐药菌;消毒剂的配制及使用按《消毒剂配制及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PM-J0005-02)规定执行。 1.4清洁消毒方法 1.4.1清洁消毒前要先对生产区内进行检查,检查有无上批遗留物,尤其注意设备用具下方等处。 1.4.2用纯化水擦拭一遍,必要时用0.1%氢氧化钠擦去污迹,然后擦去清洁剂残留物,尤其注意设备盲角,再用消毒剂擦拭洁净室内所有表面。 题 目 洁净区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 0004-02 共5 页 第2页

洁净生产区卫生管理规程

洁净生产区卫生管理规程 一、目的: 规范洁净区卫生管理工作,使洁净区卫生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洁净生产区和洁净检验区。 三、责任人: 操作人员、工序负责人、车间主任、部门负责人、QA人员及进入该区的其他所有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四、内容: 1. 环境卫生 1.1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顶棚、门窗、地面等)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无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和消毒。 1.2 洁净区的温湿度、尘埃粒子、沉降菌数、静压差等应符合相应级别洁净区的控制要求。 1.3 洁净区内各气闸及所有闭锁装置应完好无损。洁净区的空调净化系统应于每天上班前2小时开启,其中运行1小时后,臭氧消毒半小时,置静半小时。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应连续运行,工作间歇时空调应做值班运行,保持室内正压,并防止结露。 1.4洁净生产区不得安排三班生产,每天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与消毒,更换品种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间歇用于清场、清洁与消毒。 1.5洁净区内进行各种操作活动时要稳、准、轻,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各种活动(操作)应限制在最低而有效的幅度范围内。

1.6 生产过程中应关闭操作间门窗,尽量减少出入次数;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入桶并密闭存放在洁净区内指定地点,工作结束后将其及时清除出洁净区。 1.7 洁净生产区内应尽量减少使用不易清洗的凹陷或凸出的壁架、橱柜和设备,生产所用纸笔不得发尘,不能用铅笔、橡皮、钢笔,一般用中性笔进行书写工作。洁净区不设告示板、记事板。 1.8 洁净区清洁间和清洁工具除应符合一般生产区的清洁要求外,还应保持清洁间通风干燥;清洁工具如拖把、抹布等应采用不产脱落物材质,并在使用后及时清洁晾干,防止产生霉菌。清洁剂、消毒剂应轮换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微生物。 1.9 不得将非生产用物品、个人杂物等不必要的物品带入洁净区。所用各种器具、容器、设备、工具应使用耐清洗、耐腐蚀的材料制作。 1.10所有器具、容器、设备、工具等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后方可按《物料、物品进出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带入洁净区。 1.11洁净区内过道、内走廊不得随意放置、堆置生产用具、半成品或其它物品,保持通道的清洁、畅通。 1.12 洁净区厂房应严密、无缝,无啮齿类动物及其它虫害,同时应设置专门的昆虫、动物隔挡装置,防止蚊蝇、老鼠等动物进入。 1.13各生产车间空间消毒采用饱和臭氧(O 3),质管部采用饱和臭氧(O 3 )加紫外 灯。具体空间消毒管理按照《洁净厂房空气消毒管理规程》进行。 2. 工艺卫生 2.1 进入洁净区的原辅料、内包装材料、容器及工具等均应按《物料、工具、容器、用具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在脱外包间对其外表面采取有效清洁、消毒措施后方可进入洁净区。 2.2原辅料,半成品应分类存放在远离回风口和排风口处,定点码放整齐,不得影响气流循环。并有遮盖防尘措施,有明显的质量状态标记,防止交叉污染和差错。 2.3称量应该在专门设置的称量间进行,操作时应打开层流排尘装置防止粉尘飞扬,并保持操作间的相对负压。 2.4物料在配制过程中应尽可能遮盖,尽量减少抛洒,不可避免时应及时清理。 2.5配制结束后剩余物料应及时清退,生产操作间不得存放与本批生产无关的物

消毒管理制度

消毒管理制度 根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制订本制度: 一、成立消毒管理组织,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二、按照批准的诊疗范围购置必须的消毒、灭菌设施,并保证正常使用。 三、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五、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加盖鲜章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备案表》或者《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治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七、发现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局,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应急物品保管和请领制度 一、各种物品必须有专人负责保管。 二、各种物品要摆放整齐、醒目。 三、要每日清扫、擦拭各项物品,保证物品清洁。 四、各项物品清洗、消毒后方可入库保管。 五、保管员要认真做好各项物品的请领和发放登记。 六、物品要保证充足,以备所需之用。 七、当物品回收时,一定要清点好数目再放回原处。 八、保管员要掌握每项物品所存放的方位和数量。 九、对损坏的应急物品要及时上报领导,并保存好做好记录,以备替换新的应急物品,保证应急物品的数量充足。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 一、第一类疫苗、第二类疫苗应到市疾控中心领取。 二、第一类疫苗每月必须下发到各接种单位,以保证应种儿童的正常免疫接种。 三、各种疫苗必须设专人管理、登记、储存、分发。 四、登记包括领取日期、批号、生产厂家、失效日期、领取数量、规格等等。 五、领取或接收第一类疫苗或第二类其它疫苗时,必须尽快装入冰箱内。必须按疫苗规定的温度装入冷冻室、冷藏室或低温冰箱内。 六、装入冰箱的疫苗必须距冰箱内壁5—10cm,不得紧贴冰箱内壁。 七、各种疫苗下发时,必须先下发短效期的,后下发长效期的。 八、下发一类或二类疫苗时,必须有登记,有下发日期、数量、批号、生产厂家、失效日期、经手人签字等。 九、每年的第四季度上报所需第一类疫苗计划。 十、指导与培训全县各级接种单位或接种医生对一类或二类疫苗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接种部位、剂量、异常反应等相关知识。 十一、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双休日除外),随时查看冰箱是否正常运转。

消毒剂管理规定完整版

消毒剂管理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医用消毒剂管理规定 消毒剂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一、基本要求 1、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严格遵照执行。 2、消毒剂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3、按产品说明,根据有效成份含量按稀释定律配制所需浓度。 4、多数消毒剂配制后稳定性下降,应现用现配、使用前监测浓度。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或每次使用前监测浓度。 5、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 6、用于浸泡消毒时容器应加盖,并存放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7、消毒剂均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宜长时间浸泡物品或残留在物体表面,作用时间达到后应取出或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残留消毒剂。 8、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戴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或面罩等。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时,人员应尽可能离开消毒现场或加强环境通风。 二、常用消毒剂 (一)含氯消毒剂 1、属高效消毒剂,广谱、高效、低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适用于餐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 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 擦拭法: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二次供水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二次供水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清洗消毒使用设备 1、清洗消毒剂:疾病防控制中心推荐使用的药剂(一般为含氯消毒药剂)。 2、清洗工具:清洁刷、除垢铲、水桶 3、防护用具:胶鞋、塑料手套。 (二)清洗消毒作业规程 1、清淤除垢 用抽水设备或使用泻水阀排掉积水,用消毒后的工具清洁池内淤泥及表面积垢。 2、精细清洗 开启进水阀,关掉泻水阀,用水枪和清洗工具对水池和供水设施进行清洗,然后排掉污水(清洗至少2次) 3、消毒 开启进水阀,往水池或水箱内注入清水,然后中入含氯消毒剂使其浓度达到100—200PPM,浸泡供水设施表面接触30分钟以上,以达到杀菌目的,然后放掉消毒水并用清水清洗。 4、储水并放入持续消毒器 开启进水阀放入市政供水并加入持续消毒器使其游离余氯达到0 5清理施工现场 清洗消毒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二次供水设施周边环境确保其卫生整洁 单位(公章)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供水管水设专职人员管理,管水人员身体健康,无

任何卫生传染疾病,并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持有健康合格证。 二、二次供水系统结构严密,楼顶水池入孔口处加盖上锁,地下水池边缘有高出池面50厘米的水泥围栏。 三、地下水池溢水孔、透气孔有防护网罩,排水管与下水道不得连接。 四、蓄水池每半年清洗消毒一次,除指写管水员或专业清洗人员外,其它人员不得参与水池清洗,清洗完毕后,建立水池清洗消毒记录,并接受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管理人员定期对水池周围进行清扫,确保卫生整洁,供水设备房内禁存入杂物,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六、建立健全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档案,有关资料(卫生监督、监测等资料)需归档专人管理。 七、发生水事故进,及时向卫生、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 单位(公章)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依据:《GMP》、企业药品生产实际 目的:建立洁净区的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并遵照执行,以保证洁净区的环境卫生 范围:洁净区环境卫生 1.洁净区环境卫生除必须达到非洁净区环境卫生规程的要求外,还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1保持洁净区所有的建筑物内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脱落,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应采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1.2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缓冲间应完好,缓冲间两侧门不能同时打开。 1.3 工作中必须关开门时,尽量减少开启次数及控制洁净区的人数为最少。 1.4 洁净区内各种操作活动要稳、准、轻,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各种活动(操作)应限制在最低限度,不得做剧烈运动。 2.不必要的物品不允许带入洁净区,各种进入洁净区的器具、容器、工具及其它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后方可进入。 3.应尽量减少使用不易清洗的凹陷和凸出的壁架、橱柜和设备。 4.洁净区洁具室除符合非洁净区清洁要求外,还应保持通风、干燥;洁具架、拖把、抹布等要及时干燥,防止产生霉菌。

5.记录用纸、笔需经洁净、消毒程序后方可带入洁净区。所用纸笔不发尘,不能用铅笔、橡皮、钢笔,而应用圆珠笔。洁净区内不设记事板。 6.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应及时装入洁净的容器中密闭,放入指定地点,并按规定在工作结束后及时清除出洁净区。 7.及时按规定对洁净区的设备表面、容器、管道、环境及其它进行清洁、消毒。 8.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或成品产生污染;消毒剂方式以臭氧、紫外灯照射或一定浓度的消毒剂为宜;消毒剂应交替使用,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9.洁净区空调在生产中不得中断运行,保持室内正压,并防止室内结露。 10.洁净室不得安排三班生产,每天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与消毒。更换批次或品种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间歇清场、清洁与消毒。 11.洁净区环境控制标准 11.1洁净级别:100级、10000级、30万级 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压差:洁净区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 11.2若监测达不到标准应采取相应措施。 11.3湿度偏离应在送风箱内置入硅胶吸潮或采取其他除湿措施。 11.4压差≤5Pa时,应检查滤器是否堵塞,并更换或调整送风口开关,若调整时应对所有房间重新检测,以避免影响其它房间的环境参数。 11.5沉降菌超出规定应重新消毒,直至合格。 11.6尘粒数超标应检查滤器是否泄漏或洁净室气密性是否良好。 11.7换气次数不足时,应调大进风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