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 学 常 识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

文 学 常 识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

文学常识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

《史记》初名《太史公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

《史记》130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史记》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年的历史。《汉书》为断代史史书。

《汉书》改书为志,取消世家拼入列传。

《汉书》100篇,分为:八表、十志、十二本纪、七十列传。

《汉书》记载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历史。

汉献帝年号建安,所以我们称这一时期的文学叫建安文学。

建安七子是:王粲、徐干、陈琳、阮瑀、应扬、刘桢、孔融等七人。三祖陈王是: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音:锐)、

陈思王曹植。

《诗品》称曹植为建安之杰。

竹林七贤:阮籍、稽(音:溪)康、向秀、刘伶、山涛、阮咸、王戎。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完整版)

古代文学常识 先秦文学 一、诗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一般是民歌;雅分“大雅”、“小雅”,一般为文人作品;颂是庙堂祭祀的歌曲)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我们学过的其中的《蒹葭》、《硕鼠》、《无衣》、《伐檀》 《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把屈原、宋玉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一些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中心。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楚国的贵族。是我国第一位独立创作的诗人,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创造了新诗体“楚辞”。他的代表作有《离骚》(一首抒情长诗)、《九歌》(是屈原以民间乐歌为基础,为朝廷祀典所做的祭歌,内有名篇《国殇》)、《九章》(写屈原两次放逐的经历,中有名篇《涉江》《橘颂》)、《天问》等。《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风骚,“风”本指《诗经》“国风”,“骚”本指《楚量辞》中的《离骚》,后以此概指《诗经》和《楚辞》,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优秀传统的代表;又常作诗歌辞赋的-代称;有时也借指文采或文学修养。 二、散文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我们学的《秦晋淆之战》、《烛之武退秦师》、《曹刿论战》等课文均出自《左传》。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我们学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等均出于此。 《山海经》,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又是神话传说故事集。书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故事广泛流传。 《淮南子》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孔子,名丘,字仲尼(前551--前479),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弟子三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及《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儒家经典,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家典籍,老子所著或谓老子后学编纂。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道家学派著作,唐人称其《南华经》。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著名的如《逍遥游》、《养生主》、《秋水》。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知识点

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知识点 (一)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建立专制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汉武帝时期,采取措施全面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建立“中朝”制约“外朝”,设置“刺史”以监控地方,削夺诸侯权力,严刑峻法;经济上,把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秦王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在胜利击败匈奴贵族的侵扰之后,为了巩固在战场上取得的成果,始皇又命蒙恬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长城的兴修,始于战国年间,当时,魏、赵、楚、齐、燕、秦等国都筑过长城。汉武帝时期恢复了秦朝的旧疆。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西域三十六国归顺汉朝。 (四)三国鼎立和南北朝形成 公元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80年至316年中国再次统一。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进入十六国的长期战乱,南方则是偏安江东的东晋王朝。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为北齐代替,西魏为北周所篡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总称为“北朝”。420年,刘宋取代东晋,此后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 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 (五)对外关系 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由此频繁,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此外我国的铁器、漆器、铸铁和凿井技术也通过此路西传。经此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物产有良马、香料、葡萄、石榴等。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公元166年,大秦首次派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东汉光武帝时,汉朝的铸铜、制漆和冶铁技术传入朝鲜、日本。东汉明帝时,佛教开始在我国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科学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张衡是东汉时期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汉武帝时制定的“太阳历”,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天文观测记录了公元前28年的一次太阳黑子现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东汉的《九章算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三国时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西汉时编订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配制的全身麻醉药剂,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至今仍是我国研究古代地理的主要著作。 (七)思想文化 东汉人王充是两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至三国两晋逐渐传播,南北朝时期空前盛行。南朝的范缜著有《神灭论》,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东汉时道教在民间兴起,对我国后世文化有深远影响。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秦汉时期的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顾恺之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被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永和九年,与谢安、孙绰等42人修葺兰亭,写下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北朝时,山西的云冈和河南的龙门石窟,是我国佛教雕刻艺术的宝库。

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汇总

魏晋南北朝 建安文学 “建安”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的年号。这一时期,出现了三曹、七子等一 批诗人。他们写诗反映社会动乱,抒发忧国之思和建功之志,情辞慷慨,语言刚 健,开——代诗风,被称为“建安风骨”、“建安文学”。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曹操是汉魏之交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和诗人,诗作有《龟虽寿》、《观沧海》等。曹丕是他的次子,魏的开国皇帝,他 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曹植是曹丕之弟,作品有短诗《白 马篇》、《七步诗》,长诗《赠白马王彪》,辞赋《洛神赋》等。 “建安七子”指的是孔融、王粲、刘桢、阮踽、陈琳、应场、徐斡七人,除 孔融之外,都是曹操下属,诗风颇似曹操。 此外,当时还出了我国第一位杰出女诗人蔡琰(即蔡文姬),作有《悲愤诗》、 《胡笳十八拍》等。 三国和西晋文学 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的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写有《前出师表》和 《后出师表》。 正始文学:“正始”是三国时魏国曹芳的年号。当时司马氏父子当道,政治黑暗,少数文人以曲折方式表示不满,产生“正始文学”。代表人物为阮籍和嵇康, 他们与另五位名士合称“竹林七贤”。 太康文学:“太康”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年号。此期间,一批士族文仁模 仿古人创作,被称为“太康文学”。代表人物为左思,写有《咏史》八首,赋《三 都赋》曾轰动洛阳。另有陆机、潘岳、刘琨等。 陶渊明 陶渊明,即陶潜,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他曾做过彭泽县令,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官,隐居农村,参加劳动,写下大量的 诗文。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代 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等,风格自然平淡,浑厚含蓄,耐人寻味。他的散 文《桃花源记》虚构了与黑暗现实对立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 他在辞赋《归去来兮辞》中,表明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志向。 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叙事散文得到发展,小说初步形成,出现了大量短篇文言 笔记小说。一类是志怪小说,记录神仙鬼怪故事、民间传说。如东晋时干宝的《搜 神记》中有《宋定伯捉鬼》、《干将莫邪》。另·——类是轶事小说,记文人名士的言行轶事。如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许多成语出自该书。 魏晋南北朝的文艺理论 三国时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第一次 论述了文学的独立地位。 西晋时陆机的《文赋》是又一篇完整系统的文学理论名作。 南朝宋代刘勰的《文心雕龙》用骈文写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艺理论专 有许多精辟的见解。 南朝梁代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评论诗歌的专著。 另外,南朝梁代出了我国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昭明文选》。组织编选这 部文集的,是梁武帝的长子萧统,他未继位而亡,谥号“昭明太子”。这本书是历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两汉文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两汉文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1篇: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两汉文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两汉文学 1.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2.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传史册。 4.乐府民歌和赋 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 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曹丕、曹植。曹*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 ③“竹林七贤”。阮籍、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2.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第2篇: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之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整理汇总 两汉代学两汉散代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代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传史册。 乐府民歌和赋 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代和散代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魏晋南北朝代学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代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曹丕、曹植。曹*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 ③竹林七贤。阮籍、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代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第3篇:高中语文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常识 a、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题日益丰富多样,涵盖了政治、史书、哲学、文学批评等多个领域。而在文学体裁方面,汉朝的文人创作了很多楚辞、赋、诗等作品。 楚辞是两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之一,以气势磅礴、豪情激昂而著称。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在其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政治局势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描绘了江南风情的美丽和民间生活的苦难。屈原的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反映出时代的动荡和社会的矛盾,而且在艺术上展现了辞章的辞采和音乐的旋律。 在魏晋时期,受到政治乱象和社会动荡的影响,文学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在这个时期,文人除了继续创作楚辞和其他古体诗之外,还开始出现了赋和乐府民歌这样的文学形式。 乐府民歌则是以民间乐府为基础之上的创造。它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民间生活、战争、爱情、离别等情感,旋律上与民间音乐相结合。比较著名的乐府民歌有《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等。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混乱的时期,但在文学创作方面仍然有一定的成就。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分为骈文与诗歌两个流派。 骈文是一种仿古文体的文学形式,其特点是使用平仄对偶的格律和复杂的修辞手法。在南北朝时期,骈文的代表作家有庾信、陶渊明等。庾信的《七哀诗》描写了灾难与战争带来的人祸和痛苦,极富哀愁之情。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则展示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清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在诗歌方面,南北朝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其中,陆机的诗歌风格 独特,以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题,与此同时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和 哲学思考相结合。陶渊明则以描写田园生活为主,作品既写政治抒发情感,又宣扬个人主义和放弃名利的态度。 总的来说,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丰富多样,涵盖了楚辞、赋、诗、骈 文和乐府民歌等多种形式。这些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了当时社会、政治和人民的思考和感受,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文化常识

魏晋南北朝文化常识 魏晋南北朝文化常识 魏晋南北朝文化常识 建安风骨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时期,正处于汉魏易代之际,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代表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他们掀起了文人五言诗的创作高潮。其作品直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了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 抒发了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特点是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于是,后人把这种独特风格称之为“建安风骨”。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之句,可知建安文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蔡琰约公元177年—?,字文姬。东汉大文学家蔡邕之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建安文学的主将和开创者,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代表作有《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死后由其子追尊为魏武帝。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相,著有诗歌《梁父吟》 散文《出师表》 曹丕公元187年—226年,字子桓。魏朝的开国皇帝,魏文帝,曹操次子。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代表作有《燕歌行》。曹丕是汉魏时期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撰写的文论著作流传于世的有两篇,一篇是《与吴质书》,另一篇就是著名的《典论·论文》。 《典论》是曹丕在建安后期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一书失传,《论文》这一篇因被选入《昭明文选》而得以保存下来。《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篇文艺批评理论专著。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知识点归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知识点归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知识点一:考点指南 1、科学技术的进步:魏晋南北朝时期,乱世风云对科技文化的发展有阻滞作用,但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也蕴涵着许多新的发展因素。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科学家,此时期数学、农学、地理学等方面成就裴然。 2、宗教和佛学:道教的发展,佛教的盛行以及对社会产生的严重危害;范缜的《神灭论》。此时期的思想发展,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3、文学和艺术:建安文学及其代表作品,陶渊明与田园诗,南北朝民歌。书法艺术的发展与王羲之等书法家,绘画艺术与石窟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知识点二:重点难点精析 1、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 (1)经济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2)民族大融合;(3)前代秦汉文化的基础;(4)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5)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2、南北朝佛教的盛行: 佛教盛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兴盛起来。 (1)佛教盛行的原因: 第一: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的盛行提供了相应的社会土壤,苦难中的民众容易接受宗教,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第二:佛教本身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用来世的幸福来麻醉痛苦中无以聊生的广大劳动人民,使人民容易受到宗教的欺骗和麻痹。 第三: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稳定人民情绪,一些政权的统治者提倡支持佛教的传播,修建了大量的佛寺,为佛教的传播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2)佛教兴盛的表现: 第一:上至皇帝、王公、贵族和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信奉佛教,人数众多。 第二:佛寺遍布各地,僧尼众多; 第三:佛教寺院在政治上势力很大,而寺院经济又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之一。 (3)佛教的影响: 第一:同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第二:佛教没有把人民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反而由于佛教的盛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第三:出现了反佛的思想。其中以范缜最为突出,其作品《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对人民进行欺骗的实质。 3、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突出特点 (1)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2)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文学史(上) 第一编先秦文学 公元前5000年——前21世纪:传说时代 前21世纪——前17世纪:夏朝 前16世纪——前11世纪:商朝 前11世纪——前256年:周朝 其中:前11世纪——前770年:西周 前770年——前256年:东周 其中:前770年——前476年:春秋 前475年——前220年:战国 时代特征 商朝:鬼神崇拜的时代 周朝:理性时代。敬礼重德。“郁郁乎文哉”,中和之美。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春秋:和谐典雅,温柔敦厚 战国:纵横捭阖,富于激情,尖锐深刻 第一章神话 创世神话:盘古(课本35页) 始祖神话:女娲(课本36页),简狄,姜嫄 洪水神话:大禹 战争神话:炎黄之争,蚩尤(课本38页)共工(课本42页) 发明神话:神农氏,有巢氏,轩辕氏 自然神话:夸父逐日(课本39页),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神话的意义 凝聚先民:共同的图腾,共同的信仰和祖先崇拜 曲折地反映历史 文艺的起源意义:诗乐舞合一,巫术祭祀仪式(屈原作品) 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红楼梦》,孙悟空,铜头铁臂,聊斋中的鬼狐,《封神演义》,《镜花缘》 第二章《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因被列入儒家的“六经”而称为《诗经》。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 收集了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十五国风,涉及到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今文三家诗:鲁、齐、韩;古文:毛诗 第一节《诗经》的内容 风雅颂: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乐歌;“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反映婚姻爱情、如:周南·关雎、周南·桃夭、郑风·子矜、召南·摽有梅、鄘风·氓表现战争徭役、豳风·东山、小雅·采薇、唐风·无衣、 咏叹农业生产、《豳风·七月》 表现日常生活(燕飨)、小雅·鹿鸣、唐风·蟋蟀

中国文学常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收集整理

中国文学常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收集整理 先秦文学常识 (1)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谷梁传》、《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雎》、《伐檀》、《硕鼠》、《七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4)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主要作品有《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5)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有《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等选自此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的史实,富有文学性。 (6)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作品有《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7)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主要作品有《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8)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属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9)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有《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具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 属诸子哲理散文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参考书目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参考书目 (宋)朱熹:《诗经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 陈子展:《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年 聂石樵主编:《诗经新注》,济南:齐鲁书社,2000 年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1966 赵沛霖:《兴的源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 (汉)刘向集录、高诱注:《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 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7 年 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1984 年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上海:上海书店,1986 年 程树德:《论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 1990 年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0 年 (清)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1960 年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 1983 年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 (汉)王逸章句、(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 聂石樵:《楚辞新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汤炳正:《屈赋新探》,济南:齐鲁书社, 1984 年 姜亮夫:《楚辞通故》,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年 (汉)高诱注:《淮南子》,上海:上海书店,1986 年影印《诸子集成》本朱一清、孙以昭:《司马相如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 费正纲、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马积高:《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年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 年影印本(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逯钦立编:《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 1983 年 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年 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55 年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1 年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 黄节:《魏武帝魏文帝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

中学生必备文学常识大全

中学生必备文学常识大全 1、三百千 《》《》《》 2、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古代四大类书 《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唐文》 5、八股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6、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7、五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8、十三经 《易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9、六子全书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10、汉字六书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1、书法四体 正、草、隶、篆 12、文房四宝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13、书法九势 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4、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5、三书 《魏书》《蜀书》《吴书》 16、乐府双璧 《木兰词》《孔雀东南飞》 17、史学双璧 《史记》《资治通鉴》 18、三史 《史记》《汉书》《东观汉记》(魏晋南北朝) 《史记》《汉书》《后汉书》(唐开元之后) 19、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0、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21、左思《三都赋》 《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 22、南朝三谢 谢灵运、谢安、谢眺 23、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4、李清照三名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25、北宋文坛四大家 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26、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2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集锦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欢迎阅读!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①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和《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乐府双璧”②人称赞, 建安文学推“三曹”③;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唐代文学 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

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边塞。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元明清文学 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其余三家郑马白⑥,还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剧精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长篇都是章回体,“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聊斋志异》多流行。尚有短篇拟话体,编订“三言”冯梦龙。 方苞开创姚鼐继,散文流派叫桐城。清末大家龚自珍,《己亥杂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复习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复习 一、神话:起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解释,运用幻想的方式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和愿望。 上古神话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自然神话、英雄神话、创世神话和传 奇神话。著名的神话有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 奔月等。 二、诗经: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 秋中叶(即从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六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 篇诗歌作品。原称《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称为《诗经》。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类内容;风:是不同地区的民歌。雅: 是西周王畿内的诗歌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赋、比、兴:是指《诗经》所用的创作原则与方法。 四家诗:汉传授《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鲁诗:鲁人申培所 传齐诗:齐人辕固所传。韩诗:燕人韩婴所传毛诗:鲁人毛亨所传,因汉 代毛苌而显。前三家汉初为显学,先后立为学官。今三家诗亡,独存毛诗。 《诗经》思想内容:《教程》11页:婚恋诗、征役诗、怨刺诗、周 民族史诗、爱国诗、农事诗、礼俗诗 《诗经》艺术特色: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很多作品借 叙事以抒情,或抒情与叙事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句式以四言为主,一言至八言皆备。结构: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三、楚辞

主要指以战国时代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物土产等,“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它的句 式比较自由,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一般认 为屈原作品有23篇:《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 楚辞的艺术贡献:楚辞与《诗经》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楚辞热 烈奔放的情感、奇丽的幻想、恢宏瑰丽的境界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开辟了 浪漫主义的道路。1、首先,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这种诗歌形 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因此 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就句式而言,楚 辞以杂言为主,词语繁富,很重视外在形式的美感,这为汉代赋体文学的 产生创造了条件。2、其次,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这种浪 漫精神主要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 的凸现,想象的奇幻等。楚辞中另一浪漫特征表现在它通过幻想、神话等 创造了一幅幅雄伟壮丽的图景。《离骚》中那一次次壮观的天界之游,望 舒先驱,飞廉奔属,想象极为大胆奇特,使得屈原的自我形象显得高大明洁,激动人心。中国古代神话由于种种原因,传世较少,而《楚辞》,尤 其是《天问》是我国神话材料保存得较为集中的。《离骚》、《九歌》、《招魂》中都有不少神话或神话形象,使得诗歌显出飘渺迷离、谲怪神奇 的 美学特征,对李白、李贺等后世诗人有巨大的影响。3、再次,楚辞 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 概括为香草美人,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如王逸所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 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兴起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兴起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动荡时期, 政治上的分裂和战乱给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但在文学领域 里却诞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和人才。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走向成 熟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一、社会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动荡时期。南北朝时期开始于420年,结束于589年,历时169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 了南北分裂和战斗,统一局面并没有被恢复。同时,魏晋南北朝 时期,由于中央政府的虚弱,地方政治权力不断扩大,士族阶层 的影响持续增强,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方面。因此,文学也开始在整个社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文化背景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被赋予了特殊的 重要性。古代的文化体系不再是唯一主导,出现了许多新的风格 和流派,其中包括刘义庆的志怪小说、王导的赋、文学评论家刘

勰的《文心雕龙》等等。这些作品的出现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文学的“复兴”之路。 三、文学成就 在文学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着许多显著的特点和成就。 1. 左思的《咏史》 左思是南北朝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代表作《咏史》是一部史诗,意在描绘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时刻。这 本书涵盖了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人物,包括李白、朱熹和王羲之等。 2. 南朝宋文学 南朝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历史 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南朝宋文学的创作风格具有天然的浪漫与 诗意特质,包括诗词、散文、小品文和小说等多种类型,其中最

有代表性的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以及王 安石的《昭明文选》和《唐诗宋词三百首》。 3. 文名之家的兴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名之家”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思想流派, 代表作品有刘勰的《文心雕龙》和谢灵运的《文学经世致用》等。这些作品描述了文学的个性化和独立性,为文学的自我表达和发 展奠定了基础。 4. 崔颢《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是盛唐文学家崔颢创 作的《黄鹤楼》中的一段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首诗被广泛 传颂,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 深远影响。 四、结语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 魏晋南北朝文学,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下迄隋朝建立(公元589年),前后约近四百年。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于众人之上。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一、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风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乐府诗乃至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王桀、刘桢等“建安七子”竞逞才藻,各造新诗,都有鲜明的文学个性. 正始时期司马氏专权,政治险恶,作家陷入极度苦闷之中。阮籍的《咏怀》 诗,用比兴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形成了与建安文学不同的风貌。嵇康则继承了从《诗经》到曹操的四言诗创作经验,用四言诗表现其高蹈独立的情怀,语言率直,能体现“清峻”的风格。 二、两晋诗坛

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状态。两晋与东晋又各有特点,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艺术性强。左思的《咏史》诗,主要是写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1)其中有的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及对豪右的蔑视,有的肯定寒士自身的价值,有的慨叹寒士生活的困顿。(2)慨叹历史人物,借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3)表现自己的胸怀、志向、气概。 东晋诗坛被玄风笼罩,以王羲之、孙卓、许询为代表的玄言诗人,作品缺少诗意,“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虽在当时被视为正宗,却无生命力。玄言诗兴盛于东晋,一方面是魏晋玄学及清淡之风兴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东晋政局及由此而形成的士人心态有关。其特点一是皆平典似道德沦,建安风力尽矣;二是在写山水游乐的同时,抒发佛理。 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的风气,成为魏晋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东晋建立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诗歌才重新焕发艺术的生机,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因素.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界,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作的先锋。他成功的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真率、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 三、南北朝文学 (一)文人诗 1、谢灵运和山水诗

(知识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公元589年)含解析

一、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政治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1)秦朝时期:完成国家统一;确立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2)西汉时期: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汉武帝采用察举制选官,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3)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对中央集权构成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 2.经济方面: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 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农业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兴修水利(漕渠、白渠、王景治理黄河、新疆坎儿井等);耕作技术进步(代田法等);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经济 手工业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西汉政府在长安设东西织室(官办);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东汉烧出成熟青瓷;开辟丝绸之路,产品外销 商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形成坊市制 3.文化方面:在思想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逐步确立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 1.刘邦认为,秦始皇全面实行郡县制,不分封子弟为王是失策,致有“孤立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节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 ★教学构思: 一、概述秦代文学文化专制 二、概述汉代文学文学的兴盛 (一)政治历史环境 (二)文学的基本态势 三、概述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学的自觉时代 (一)政治历史文化环境 (二)文学的基本态势 一、秦代文学 公元前221年,秦最终实现了中国的大统一,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王朝。秦始皇在统一文字、法令、衣冠建制的同时,又下令进行思想控制:各国史书,除《秦纪》外一律烧毁;除官方掌管的书籍,民间所收藏的《诗》、《书》及“百家语”一律交公焚烧;有敢于谈论《诗》、《书》的,概处以死刑,他还一举坑杀儒生四百六十余人。试图把愚民政策和严刑酷法作为统治国家的基础,但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秦王朝历时甚短而轻视文化,文学上可说的东西很少,大致只有一部《吕氏春秋》和李斯的一篇《谏逐客书》。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建立西汉王朝之后,多方面继承了秦的制度,但在刑法和文化控制方面,则采取较为简约宽松的政策。

二、汉代文学 (一)政治历史环境 1、汉代采取比较合理可行的方式控制社会思想文化。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起完整的社会统治思想,并在政治制度上把读经和士人求官谋禄的出路密切结合,使读书人全都成为儒生,有效地结束了百家争鸣、众说纷纭的历史。 2、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尽管以文才录士在两汉用人制度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而仅是一种补充手段,但它对两汉作家群体的生成却起到了推动作用。汉代不仅中央朝廷、诸侯王,甚至有些身居要职的外戚都以文才取士。 3、西汉武、宣、元、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君王出于本身的兴趣,大量招揽文士,许多人就是因为有文才而得以在朝廷任职。如武帝时有司马相如、东方朔,宣帝时有王褒,成帝时有扬雄等。自武帝起,创作辞赋成为西汉朝廷一大雅事,许多高官显宦都参与其间,由此形成了向天子进献辞赋的制度。东汉光武帝、明帝都不好辞赋,但是,兴起于西汉的进献辞赋之风依然在东汉延续,基本上保持了它的连贯性,许多文人就是因文才出众而倍受青睐。 4、两汉某些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经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乐府、后汉的洛阳东观、鸿都门学)乐府是西汉长期设置的机关,它的职能是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同时也组织文人创作诗歌。后汉的洛阳东观也是文人荟萃之 处,“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许多著名作家曾在那里供职。鸿都门学是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专门学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选送,一度多达千人。灵帝下诏,为在鸿都门就学的乐松、江览等32人图像立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