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魏晋南北朝教案

魏晋南北朝教案

魏晋南北朝教案
魏晋南北朝教案

第二单元: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教学目标了解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环节内容时间

(min)

备注教学反思

课前准备PPT

谈话导入最近啊,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觉得特别有意思,

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下!

人生是一只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和洗具。

当我们认为自己跳出一个杯具时,却已经掉进了另外一个

杯具。而若你发现你没有跳进另一个杯具……那恭喜你……你掉下茶几了。

杯具=悲剧,洗具=喜剧,语言中的谐音真是有意思。

你们的茶几上,放的是杯具还是洗具呢?但愿大家每天都

洗具连连。

文学常识一直是大家最头疼的事情,考试的时候背不出来

就悲剧了……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些“悲剧”(见ppt)

其实在文学中,悲剧文学占了很大一部分,如同浩瀚夜空

中的繁星,璀璨夺目,你们都知道有哪些故事吗?

中国古代:孔雀东南飞、孟姜女、窦娥冤、梁祝、白蛇传、

红楼梦……

中国近代:茶馆、骆驼祥子、雷雨、四世同堂……

外国:哈姆雷特、浮士德、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10

乐府诗

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

师:在上面的悲剧里面,《孔雀东南飞》是成文最早的

一个。它成文于东汉献帝时期,是汉代乐府双壁之一。

乐府诗: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

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与《孔雀东南飞》齐名的另一“璧”可能有人听说过,

它叙述一个替父从军的女孩儿的故事,那就是《木兰辞》。

名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乐府诗开启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狂潮,诗歌、散文、

40

骈文、文学评论层出不穷,一时间百家争鸣,好不壮观!

《孔雀东南飞》说的是东汉末年的一件悲剧,那提起东汉末年,同学们最先能联想到的是什么?

对了,三国。

三国里大家都认识谁呢?

有这么一个人,他是汉末枭雄之一,在军事、政治、文学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对了,他就是曹操。曹操不光是自己写文章很牛,他的两个儿子曹植曹丕也都是写文章的好手。

曹操:《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等

曹丕:《燕歌行》《典论论文》等

曹植:《洛神赋》《白马篇》《七步诗》等

在三曹的带领下,中国出现了文学的空前繁荣期,其中有两组“偶像团体”最为有名。一个是汉献帝建安时期涌现了一堆文学好手,后人称其中最有名的七个人为“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孔融:孔融让梨、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

王粲:劝降刘琮,《登楼赋》

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与王粲一起同为三曹麾下文学官员。

另一个是“竹林七贤”。魏晋时期一方面是社会物质的极度贫乏,一方面是人的精神空前高涨。所以竹林七贤的风格更加的洒脱不羁,常常以聚在竹林之下,肆意酣畅,喝酒取乐,彰显志向,不问俗事。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嵇康:个性凌厉傲岸,旷逸不羁。临刑前神态自若,弹奏《广陵散》,是为此曲绝唱。

阮籍:为逃避政局,常常驱车任意游走,行至路穷处便放声大哭。

山涛:为人磊落大度,生活节俭,身为高官却不争名夺利,对待朋友赤诚坦坦。

向秀:好读书,认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逍遥”。

刘伶:擅长喝酒和品酒,嗜酒佯狂,任性放浪,反对

虚伪的礼教,强调无为而治。

阮咸:阮籍之侄,为人旷放,不拘礼法。善弹直颈琵

琶,直颈琵琶后改称阮咸,简称阮。

王戎:生于大富之家,幼颖悟,神采秀彻,善清谈,

为人大孝。

魏晋文学继承乐府诗的余脉,诞生了三曹、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陶渊明、谢灵运等一大批文人,一方面他们关

心人民疾苦,一方面又恣意妄为,寄情与山水田园,对后

世影响深远,李白、苏东坡无一不受其影响。

魏晋风度:指魏晋时期文人们超脱外物、向往自然的

一种行为态度,多以清谈、豪饮、放浪形骸为表现形式。

休息10

史、表、赋、

论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堆三国时期的大才子,有一些人看不

过去了,怎么能拉下我们呢?于是他们组织一场盛大的文

学阅兵式,这一节课我们就到阅兵式上转转吧!

四大方阵:史表赋论

首先向我们走来的,是“历史传记”方阵。

这一时期的历史被称为“前四史”。

“前四史”:《史记》(司马迁)、《汉书》(班超)、

《后汉书》(范晔)和《三国志》(陈寿)

史记:作者司马迁,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

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

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作者班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

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

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后汉书:作者范晔,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

50

史。

三国志: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

随着历史方阵的远去,表文方阵缓步走来。

表文:是=起源于汉代的一种=文种,用于臣僚向君主陈述政事,表达情感。

过秦论:作者贾谊,是一篇政治散文,文章从地理、战略、外交、经济等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倾颓的原因。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分为前后二篇。

朗读: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表文方阵过去后,一群衣着华丽人跳着舞向我们走来,他们是谁呢?

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介于诗词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究对账,辞藻华丽,多用于写景,后来逐渐形式大于内容。

诗词歌赋对比(见ppt)

二京赋:作者张衡(地动仪的那位),包括《西京赋》、《东京赋》。结构严谨,辞藻精密。

清渊洋洋,神山峨峨。列瀛洲与方丈,夹蓬莱而骈罗。

洛神赋:作者曹植,此赋以幻觉形式,叙写人神相恋,终因人神道殊,含情痛别。或以为假托洛神,寄心文帝,抒发衷情不能相通的政治苦闷。全赋多方着墨,极力描绘洛神之美,生动传神。格调凄艳哀伤,辞采华茂。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fǎng fú)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ù)波。

骈文:也称“四六文”,是赋的文字形式发展到极致的一种文体,极端注重对仗工整与声律铿锵,形式大于内容。

在赋的队伍里,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出场了。只见他左手抱着一坛酒,右手扛着一把锄头,身上沾满了菊花的香味,神情悠然自得,他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又称五柳先生、靖节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饮酒》、《归田园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

在阅兵式的最后,一个特别的方阵向我们走来,相比于前三个,它是在魏晋时期才诞生的一种新型的文体——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

《典论论文》:作者曹丕,我国第一篇文学评论文章,提

出“文气”的概念。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

专著。评论了梁朝以前大部分文学名著。

除了这四个大房阵外,还有很多小方阵也让我们眼前一

亮。

书法方阵:魏晋书法极富创造活力,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

王羲之:被人称为“书圣”,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样

样精通,代表作《兰亭序》。

王献之:王羲之之子,善写行书与草书,在书法史上被誉

为“小圣”。

小说方阵:魏晋时期小说尚未发扬光大,但已经初具雏形。

《搜神记》:作者干宝,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

作,开创了神话小说的先河。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

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休息

10

文言讲解世说新语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就让我们来看看

吧!

完成课本上的文言文练习。

笔记: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璧” 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

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汉书》断代创新招;

50

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完成书上填空

总结+作业完成书上练习,回家给父母讲讲问魏晋时期你最喜欢的文

人。

10

小升初拉分点大突破之文学常识(二)——魏晋南北朝

第三讲 小升初拉分点大突破之文学常识 (二)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个社会动荡乱离的时代,分裂割据,战争不断,朝代更替频繁。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酝酿着新变的时期,许多新的文学现象孕育着、萌生着、成长着,透露出新的生机。一种活泼的、开拓的、富于创造力的文学冲动,使文坛出现一幕接一幕新的景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开始的。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196~220),但这时政权实际上掌握在曹操手中,汉朝已经名存实亡。 ——建安诗坛 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以慷慨悲凉的主旋律奏响了时代的乐章。 (一)三曹 1.曹操——“三曹”之首 教主传功 三国 小精灵拓展

曹操的诗歌 诗歌今存22首,全部是乐府。开创了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的先例,将乐府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是曹操诗歌风格的总结。曹操的创作,奠定了建安诗歌慷慨悲凉的基调。心胸博大,忧思深远。鲁迅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他的许多事都接触到社会政治的重大题材。《诗经》之后,曹操之前,这类作品比较少见。而曹操之后,这类记录一代历史、反映社会政治生活的作品越来越多。 龟虽寿我的笔记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我的笔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曹丕 他多次随其父于金戈铁马间南征北战,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惨状,所有这一切,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生活基础,也确实在他的诗歌里得到了真实的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典论·论文》。 3.曹植 才思敏捷,下笔成章。他是第一个致力于五言诗创作的诗人,也是建安诗坛最杰出的诗人。 小精灵拓展 《诗品》推许曹植为“建安之杰”,且以“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评价其诗作。

魏晋南北朝文学大纲

魏晋南北朝文学大纲 魏晋南北朝文学可分为五大块 1、建安、正始文学(动乱中文学的自觉) 2、两晋文学(名士风流在文学上的反映) 3、南北朝文学(艳丽新变在文学上的追求) 4、南北朝乐府(吴楚风情与北方民族风习) 5、志怪志人小说(搜奇记异与逸闻轶事) 第一块:建安、正始文学 这一部分主要掌握四个问题 1、建安风骨的内涵和时代背景 2、三曹、建安七子及蔡琰的主要作品与特色 3、正始名士与竹林名士的基本特征和时代背景 4、阮籍、嵇康的主要作品与特色 一、建安风骨的内涵和时代背景 1、建安风骨的内涵:建安风骨的内涵,实际上就是建安文学的时代特征。风骨本指人 的精神面貌、风采、骨相,这里用于文学。《文心雕龙·风骨》云:“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虽然后人的理解有所不同,(见文学史第42页、49页22个注)但都是指建安文人政治热情的普遍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使其文学具有悲凉慷慨的情调、爽朗刚健的风格。 2、时代背景:东汉末年的动乱,使建安文人饱受乱离之苦,但在这时代与个人的交汇 点上,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的共同追求。政治的较为开放,写作比较自由,有时产生直抒胸臆,无所顾忌的作品。 二、三曹、建安七子及蔡琰的主要作品与特色 1、三曹的主要作品与特色: A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他的诗从内容到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一脉相承。有的反映汉末战乱和人民的苦难。如《蒿里行》。有的写其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度关山》、《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先存的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他既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感慨,语言古朴率真,于悲凉之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其文章多为章表诏令,不拘旧格。如《让县自明本志令》。 B曹丕的诗主要分宴游诗、抒情言志之作、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三类。 最后一类体现了他的水平,最著名的是《燕歌行》,为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在七言诗发展史上有影响。他的诗有文士气,一、更努力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二、善于选用清词丽句,配以谐和的音韵,表达纤丽的情思。在艺术形式上三、四、五、六、七、杂言诸体具备。 C曹植的创作以建安25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任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如《白马篇》。后期诗歌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有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如《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也有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如《美女篇》、《七哀诗》。 也有述志诗和游仙诗。他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具有《诗品》所说:“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特点,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文、赋的成就也很高。章表书记极富情感。如《求自试表》。《洛神赋》不仅描写刻画前所未有,而且是体物写志的佳作。 2、建安七子及蔡琰的主要作品与特色 A建安七子: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其中王粲被称为“七子之冠冕”。他的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代表作是《七哀诗》。《登楼赋》是抒情小赋的名作。刘桢的诗纯以气势取胜,赠答诗以《赠从弟》,

历史学研究生必读书目

书目: 经学: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春秋公羊传注疏孟子正义经学历史(皮锡瑞)经子解题(吕思勉)春秋繁露谷梁传新学伪经考白虎通五经异义礼记 史学: 正史(按顺序):后汉书(今文,好懂)史记汉书明史(要分辨秽史)三国志 断代: 先秦:先秦史(吕思勉)先秦史(翦伯赞)先秦上古史研究(顾颉刚)战国史(杨宽)以及刘起于关于尚书的研究还有先秦思想史十讲(忘了谁写的) 秦汉:秦汉史(吕思勉)秦汉史(翦伯赞)秦汉史(钱穆)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军功受益阶层研究(李开元)秦帝国的崩溃(李开元)以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秦始皇传汉高帝传光武帝传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单传诸葛亮大传 二十等爵制(西岛定生)察举制度史稿(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阎步克)士大夫政治衍生史稿(阎步克)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严耕望) 两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若)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北魏政治史(张金龙)魏晋南北哦朝史讲演录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严耕望) 隋唐五代:隋唐五代史(吕思勉) 宋辽西夏:宋代经济史(漆侠)王安石传(梁启超)邓广明的一些书祖宗之法(邓小南) 元明清: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孟森)南明史(司徒林)(顾城)南明痛史 民国:民国史(李新)民国十年(唐德刚)袁世凯传(唐德刚)我只读了这些,或许还有一些忘记了,可以问我。我只注重秦汉和魏晋时期的史事。中华民国史(张宪文)子部:荀子集释论语集释 集部:杜工部集 理学: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朱子大传 1、徐中舒编注:《左传选》,中华书局1963年。 2、米新夏主编:《史记选》,中华书局1990年。 3、冉德昭、陈直主编:《汉书选》,中华书局1962年。 4、王仲荦编注:《资治通鉴选》,中华书局1965年。 5、余嘉锡:《士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2.通过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介绍帮助学生认识到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等。 2.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与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在我国科技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与雕塑。 难点:1.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的方法。 2.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教学准备: 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等人物的生平资料;圆周率资料;摹本王羲之字帖;《兰亭集序》摹本图片及相关历史资料;《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图片。 教学基本过程: 导入新课:佛教自西汉末年传人中国后,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代表(出示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图),这些石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雕凿出来的。你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石窟吗?它们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始修凿的?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板书) 感知理解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生平 贾思勰,南北朝北魏人。出生于公元5世纪末的北魏孝文帝时期。他的足迹遍及今山西、河南、河北及山东各地。他考察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后来又从事过农业、畜牧业的实践。大约在553~554年,写成《齐民要术》这部农书。 2、《齐民要术》 (1)提问: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一书的?他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翻阅大量古代农业文献资料,熟悉农谚、歌谣。他不辞辛劳,四处访问有经验的老农,还亲自种植农作物。 (2)提问:大家猜一猜,“齐民”的含义是什么? 齐民”指一般老百姓。《齐民要术》书名的含义是“一般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3)提问:《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讲解:《齐民要术》全书正文10卷,92篇。另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约12万字。其内容包括耕作、作物栽培、选种育种、嫁接、杂交、土壤肥料、植保、果树、蔬菜、动物饲养、酿造、果品加工、资源植物利用、日用品生产等。它几乎对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业科学体系。 3、《齐民要术》意义 《齐民要术》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齐民要术》还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科学方面,除了农学之外,数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祖冲之的圆周率是杰出的代表。 二、科学家祖冲之 1.祖冲之生平。

文化文学常识总结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归纳总结: 1、敬称: 帝王:陛下、王、上、君、大王、天子、万乘、主上、元首、九重天、可汗、单于 一般人: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兄台、夫人 对方父母:“父尊”、尊公、尊夫人;令堂、太君对方妻父:冰翁、泰山 对方兄弟:昆仲、昆玉、令兄、令弟 对方儿子: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 对方女儿:千金、玉女、令爱 2、谦称: 君主:孤、寡人、朕、不谷 一般人:臣、仆、愚、不佞、不肖、不才、在下、下官、小人、后学、晚生 女子自称:妾、奴 对自己妻:贱内、内人 对自己儿子:小儿、犬子、息男 对自己女儿:息女、小女 3、对人的年龄称呼: (1)赤子:初生的婴儿(2)孩提:2—3岁(3)垂髫:幼年儿童(4)韶年:男子8岁 (5)金钗之年:女子12岁(6)豆蔻之年:女子13岁(7)束发之年:男子15岁

(8)弱冠:男子20岁(9)而立:30岁(10)不惑:40岁(11)半百、知命:50岁 (12)花甲、耳顺之年:60岁(13)古稀:70岁(14)耋:70—80岁 (15)耄:80—90岁(16)期颐:100岁(17)茶岁:108岁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文学 1. 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 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名师教案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名师教案 一、课标内容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二、学情分析 学生本课的知识点较多,而且都比较重要,学生不容易记忆和掌握。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因此本课讲授过程中,充分运用图片、剧照、绘画资料及运用列表归纳法把知识点归纳总结,利于学生掌握。 三、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及图片、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观看视频,记住贾思勰与《齐民要术》。(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记住祖冲之与圆周率、《大明历》。(重点) 目标4:阅读教材,观看视频,记住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士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小组合作探讨出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认识到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在我国科技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四、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每年的3月14日是国际圆周率日。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通常用π表示。你知道为什么把3月14日作为圆周率日吗?又是谁最早把π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的吗?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3)合作探究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讲授法 出示任务:任务二:【小组探究】观看视频: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并阅读课本“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贾思勰生活的时代、作品名称? 问题2.《齐民要术》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地位?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总结。 师展示:贾思勰人物档案。

试论魏晋南北朝的人名文化意蕴分析

试论魏晋南北朝的人名文化意蕴 摘要:人名从表层形态来看,它是一种语言现象。但从深层实质上看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人名是文化的一种镜像和载体,它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特有的审美情趣、风俗时尚、伦理道德、宗法制度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门阀制度兴起、南北民族融合,儒、佛、道等多元文化激荡、交相辉映的特殊历史时期。本文希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人名特点的分析来考察负载在其上面的特定宗教文化内涵。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名字宗教文化士族 人名无可否认是一种语言现象。因为任何人名都是由语言文字这个物质材料表现出来的。但如果通过其语言文字表象挖掘的话,人名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的现象。人名与文化共生。当人名在民族历史、经济生活、心理状态等稳定的共同体中出现时,人名就成为了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它能形象地反映出一个时代特有的社会思想、信仰、习俗、道德观、价值观、文化心理及美学观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士族文化兴盛、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特殊的历史时期。战乱频繁造成的剧烈的人口流动不仅产生了新的文化因素,而且完成了传统文化的重新分野。儒、佛、道等多元文化激荡、冲突、融合,互相吸纳而逐步走向统一。乱世喧嚣的历史表象背后,这种呈现在文化上的融合、改造、再生,却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要神速。与此同时,东晋之后大批北方的士族为躲避战乱而南渡定居,南方因此人文荟萃。士族文化如火如荼。世袭士族更是为了表其世代豪俊的非凡身份相互攀比、相互标榜。所有这一些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聚焦在魏晋南北朝人

名上就使它流溢出了别样璀璨的光彩! 一.魏晋南北朝人名与儒家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分裂的年代。战乱频仍,社会极度不安定,中国思想文化格局趋于复杂化,儒学逐渐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即使如此,人们崇尚儒学之心不灭,儒学已经深入人心。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不但没有中断,相反,却有较大发展。所以《南史》《北史》中俱列有《儒林传》,封建儒家思想仍大行其道。 儒家文化逐渐形成以“仁”为特点的文化结构形态。即把客观伦理化后作为识知对象,以探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伦理和谐为目的。人的价值通过“内省”表现,讲究社会性、重内省。在这样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含蓄朴实,中庸节制,谦恭有礼,讲求温柔敦厚,含而不露,以谦和、深沉为美。封建伦理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和五教“父义、田慈、兄友、弟恭、子孝”还普遍被人们所遵从。所以这一时期见于正史上的人名用儒家字样者仍为时尚,名字中流溢出浓烈的封建儒家礼教色彩。常用的字如仁、义、礼、智、信、忠、孝、诚、敬、温、良、恭、俭、让等等。《魏书·和其奴传》:“太安元年,诏群臣议立皇太子名。其奴与司徒丽等以为宜以德命名,帝从之。”(993页)从这里就反映出了君臣命名的意向,体现了儒教中君主应以德治天下的主张。君主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南朝就有任忠、孙谦、殷景仁、赵知礼等。北朝就有庾信、张景仁、吕思礼、王仁荣、马敬德等。名如此,字亦然。晋周觊字伯仁、潘岳字安仁、庾统字长

魏晋南北朝文学及唐代文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魏晋南北朝 永明体: “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其时,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诗人们便利用这个规律来写诗,创作时讲究“四声”“八病”和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手法。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 玄言诗: 魏晋玄学风盛,玄学对文学之影响,产生了玄言诗。诗人以玄言入诗,诗述玄理。西晋以玄言入诗者不多,玄言诗的代表人物为东晋时期的孙绰、许询。《诗品序》评曰:“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但是玄言诗对后来山水诗的出现也有积极的意义,如孙绰的《秋日诗》,借山水抒情,写自己逍遥林野的生活,已经没有多少玄味。 乐府诗: 乐府原是管理音乐的政府机构,后来把乐府机构收集整理起来的歌辞称为乐府诗。魏晋以后,文人利用汉乐府旧题创作的徒诗也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主要收集在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 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兴起和繁荣于魏晋。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代表作干宝《搜神记》等,对后代具有深刻影响,形成了说狐谈怪的小说流派。 建安风骨: 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太康诗风: 1太康是西晋司马炎的年号,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2对于太康文学的评价,一般都主要持批评态度;3太康诗风的共同特征:“繁缛”“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细致雕琢,缺少胸怀天下的抱负,缺乏现实内容。 “魏晋风度”: 乃魏、两晋名士风度的总体概括,包括三方面的内涵:曹魏时积极建功立业的健迈风度;正始与西晋士人心灵苦痛而自嘲自残的风度;东晋的审美风度,以山水游宴、游仙清谈、琴棋书画及赏竹养鹤等为风度的载体。 正始文学: 正始为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正始年间的文学。正始文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发生在魏晋交替之际。因为处于黑暗恐怖的政治统治之中,又加上玄风正盛,这些文学作品中没有了建安文学反映人民疾苦和建功立业的内容,也没用了建安文学慷慨分发的进取精神,多表现否定现实的消极反抗思想,三位多旁敲侧击,诗歌多用比兴象征,正始之风曲折含浑。但正始文学的基本倾向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反抗,这在基本精神上于建安文学是一致的。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模块:中国古代史上册 2、年级:七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课标版 4、所属章节: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20课 5、学时数:1课时 二、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动手能力;2、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我们应为此深深感到骄傲与自豪。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四、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但是缺乏主动性,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 六、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学—指导”模式。由“自学-展示-质疑-指导-达标”五个环节构成,在这个流程中,“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贯穿始终,把整课分成课前导学、展示成果、质疑讨论、小结巩固当堂达标五环节。 学法:自主性学习法。具体方法有探究性学习法、体验性学习法等。 七、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解释课题: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发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大大开发,南北经济的发展,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课题“承上启下”的涵义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不但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上也得到重视。 2、导入新课: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问世?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活动2【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本,完成自主学习的填空。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本节课都讲了什么人、什么事,抓住关键词,增强记忆,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识记。学生展示:请你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老师的提示问题介绍这三位科学家。 探究一:祖冲之和圆周率指导学生阅读插图《古代骨算筹》、《祖冲之》画像以及120页“自由阅读卡·神奇的小棍”,并思考回答: (1)祖冲之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什么叫做圆周率?祖冲之推算出的圆周率是多少?这项成就领先于世界多少年? (2)祖冲之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圆周率? (3)祖冲之取得重要的成就的原因?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回答:祖冲之是南朝时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多方面取得成就,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就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曲折与前进 ——读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一、绪论 近日读了万绳楠先生整理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被陈寅恪先生的历史学素养和别具一格的历史观所折服,陈先生不愧是一位历史大家。在运用大量的史料的基础上讲述历史,不拘泥于前人的思想学术,正如他的“三不讲”一样,他的对待历史的角度确实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学家,他注重在阶级利益上分析魏晋那北朝历史的演进与变化,重视宗教在历史演进中发挥的不可磨灭的作用,这种观点是我在其他历史书中没有看到的,让我们站在更加广阔的历史角度看待历史,不拘泥于历史的细节以宏观的思维看待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他为我重新认识这段历史打开了一扇不同以往的的窗户。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民族融合的时期,也是一个国家分裂、政权林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各民族尤其是北方各民族之间不断地战争、征伐和交流,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民族的融合,然而在着民族融合的背后确实血淋淋的屠杀。为什么这个时期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为什么在胡人的马蹄下东晋不堪一击?为什么南朝的政权军事实力不断下降而文化水平制度却依旧领先?为什么北方会出现这么多的政权?各民族之间为什么长时间混战而始终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局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而陈寅恪先生给了我一个看到他们的方法,在阶级、民族、宗教上打开了一扇通向历史的窗户,使我们能够看见广阔的历史平原。

二、关于阶级与阶级的分析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的第一个知识便是对于统治阶级中阶级的分析,统治阶级即我们所说的封建地主阶级,他在战国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持续对中国的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的兴亡成败都和他们有着让紧密的关系。这个统治阶级也不是只有一种思想,就在地主阶级内部也有着巨大的分歧,通过对于这些各个朝代统治阶级地位与他们所代表的人的利益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更加清楚地认识历史。自从西汉中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经过改造的适应汉代政治需要的儒家学说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随着这些思想的传播,研究儒家经典和儒家道德的人物和世家逐渐崛起,因而形成了所谓的世家大族,正如袁绍家的汝南袁氏,司马懿家的河内司马氏这样的世家大族,他们通过治经顺应国家需要逐渐扩大势力形成集团逐渐控制了国家的权利和士人的导向,他们在政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个阶级也就是世家大族在控制了治经和道义导向之后就必须要控制政治,因而世家大族们无不是时代的官僚,他们通过广泛地结交和招收门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成为东汉以后至于隋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出身寒族的人物在顺应他们的要求的时候可能会建立自己的王朝,然而从根本上来说这样的王朝是与他们的利益相违背的,因而不能够长久地持续。曹操和刘备就是这样的寒族,曹操的父亲曹嵩本来是夏侯氏,做了中常侍曹腾的儿子而崛起,因而他的出身是寒族,与以儒家经典起家并一起为标榜自己的世家大族在根本利益上格

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

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 导读: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1 A、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yǔ)应扬(y áng)刘桢。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③“竹林七贤”指嵇康、阮籍、向秀等七位作者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B、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小说的发展期)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2 一.两汉文学 1.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2.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传史册。 4.乐府民歌和赋 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 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③“竹林七贤”。阮籍、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 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教学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 【课前准备】课件、图片、视频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回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学生:是国家分裂与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发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大大开发,

南北经济的发展,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本课的内容主要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内容设计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第二部分为“科学家祖冲之”,第三部分为“书法、绘画与雕塑”。首先看第一部分。 (板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教师: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他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展示:《齐民要术》书影 介绍:“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故名思义,就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思考课本90页材料研读,并思考问题: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学生回答:强调了贾思勰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 思考:贾思勰的代表作《齐民要术》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 学生回答:贾思勰的代表作《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师讲解:贾思勰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翻阅大量古代农业文献资料,熟悉农谚、歌谣。他不辞辛劳,四处访问有经验的老农。还亲自种植农作物。《齐民要术》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是贾思勰把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因此,读书时一定要联系实际,要学以致用,才有更实际的指导意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农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还有数学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板书)二、科学家祖冲之 教师讲解: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讲解:什么是圆周率?(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圆周率是否精确,关系到天文、历法、建筑、水利等许多方面的发展水平。圆周率计算的精密程度,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学发展水平的标志。世界各国都在探求更精密更准确的圆周率。 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圆周率的计算,三国时代的刘徽创造了一种求圆周率的方法,叫做“割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文学简介: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是文言小说。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已相当可观。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它们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综观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代前期臻于鼎盛。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这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 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于众人

之上。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文学自觉的标志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辑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新的文学思潮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相对于文学创作异常地繁荣,(魏)曹丕《典论·论文》、(西晋)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钟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历代过程: 魏晋南北朝一是全国长期分裂。从汉末大乱到三国鼎立,而后由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但为时不过二、三十年,接着又是连年混战和南北大分裂,直到隋重新统一。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分裂时间最长的时代。二是政权更迭频繁。整个魏晋南北朝,除了东晋和北魏存在的时间超过一百年外,其余的王朝寿命都不长。南方的宋、齐、梁、陈四代,最长的宋立国约六十年,最短的齐才二十多年。三是社会动乱。在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分裂,政权不稳定,各种力量为了夺取统治权或扩大统治范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同时并立的政权之间总不免互相征伐,新旧王朝的更代大多也是通过战争实现的。即使没战争,统治集团中的权力之争同样充满着杀气。在不断发生的社会动乱中,不但普通民众蒙受了巨大的灾难,许多上层人士也难免杀身之祸。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概论 从建安、正始、两晋、南北朝几个历史阶段,描述文学的嬗变,探讨其承上启下的特征。 第一章建安和正始文学 第一节建安文学繁荣的原因 从政治变化、思想解放、文学自身的呼唤诸方面探讨。 第二节曹操 一、对现实的反映 二、对乐府诗的贡献 第三节曹丕 一、文学主张 二、偏于阴柔的艺术风貌 三、《燕歌行》对七言诗的贡献 第四节曹植 一、悲剧人生 二、阳刚与阴柔兼备的艺术风格 第五节阮籍 一、“道似无情却有情”的人格特征 二、诗歌的深邃与迷离 三、散文的哲理探讨与批判精神 第六节嵇康 一、文化批判与峻烈的人格 二、诗歌所体现的诗化人生 三、散文的理性与非理性交杂的特征及峻烈的风格 第二章西晋文学

第一节傅玄和张华 一、傅玄的“力薄” 二、张华的“几云气少,儿女情多” 第二节陆机 一、作为“太康之英”所体现的唯美倾向 二、模古的得失 三、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节潘岳 主要介绍其有关掉亡的作品。 第四节左思 一、对咏史诗的开拓 二“风力”的特征 第五节刘琨与郭璞 一、刘琨与建安精神的承接关系 二、郭璞游仙诗的内涵 第三章陶渊明 第一节生平与人格 一、家世与生平 二、从济世弘道到诗化的人生 第二节丰富的文学世界 一、农耕生活 二、安贫乐道 三、委运随化 四、自然平淡的艺术风貌 五、独立于时代氛围的美学个性 第三节影响 一、逐渐提升的历史地位

三、艺术的影响 第四章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一节南朝乐府民歌 一、繁荣的原因 二、以男女恋情为主的内容和缠绵悱恻的风调 第二节北朝乐府民歌 一、文化背景 二、丰富的内容与格调 第一节南北朝民歌之比较 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比较 第五章山水诗的兴起 主要探讨兴起的原因,描述基本状况 第二节谢灵运 一、生平与人格 二、对山水诗的开拓 三、复杂的心理世界 四、精丽的艺术面貌 五、影响 第三节鲍照 一、才秀人微的身世 二、对门阀的抨击与抗争 三、对边塞生活的反映 四、崇高与卑琐 五、对七言诗的贡献 第四节谢脁与新体诗 一、新体诗产生的背景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

临邑县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学校年级七年级学科政治 主备人 班级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人 课题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教学重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难点 郦道元和《水经注》 方法 阅读法、总结分析法 手段 历史图册、相关史料

板书设计 祖冲之和圆周率;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郦道元和《水经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生动介绍引言中关于月球上有一座环形 山和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均以祖冲之命名的令中国人深感骄傲的事实,启发学生对祖冲之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及以他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优秀科技成果的重视。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教学过程:(一)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魏晋南北朝 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的总趋势,思考这一历史趋势与本阶段重要科技成就的取得有何内在联系。2. 重点讲解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特别是在推算圆周率方面的突出成就。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让学生回忆两件中国古代在农业、畜牧业方面为世界作出贡献的史实,说明中国自古有发达的农业。2先简介贾思勰的生平事迹,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概括《齐民要术》的内容及评价。教师可做些必要的补充说明。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教师提出的问题:“《水经注》的性质、内容及文字特色?” 四、 五、做达标题 六、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设计并填写魏晋南北朝重大科技成果简表。学生听讲 与老师共同认定目标 学生阅读思考 听讲 记笔记 学生回忆总结回答 学生阅读课文,概括《齐民要术》的内容及评价。 学生思考回答 做达标题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书报告

史学大家眼中的谁主沉浮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书报告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二班张姝颖16210611234 基本信息 书名:《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作者:万绳楠整理 责任编辑:王培德 出版发行:贵州人民出版社 版次:2012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阅读时间:2017年4月 本书提要 显而易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在四百年多间,政客戎马倥偬,名士清谈玄理,流民四处迁徙......而这些现象,在史学大家陈寅恪眼中,又是缘何而起? 本书是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万绳楠先生在北平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听陈寅恪老师讲述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所作的笔记。分别从社会阶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五胡问题、人口流动、各个士族集团的兴衰、南北对立局势等诸多方面展开了深刻的讨论。 简而言之,这是一本史学大家眼中的谁主沉浮。

摘要 “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性质是不同的。不同处在于:河内司马氏为地方上的豪族,儒家的信徒;魏皇室谯县曹氏则出身于非儒家的寒族。魏、晋的兴亡递嬗,不是司马、曹两姓的胜败问题,而是儒家豪族和非儒家的寒族的胜败问题。” ——摘自本书第一篇第一节《魏晋统治者社会阶级的区别》 “西晋政权的出现,表明儒家贵族最终战胜了非儒家的寒族。西晋政权是儒家豪族的政权,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与曹操时期不一样了,与曹操以前的东汉,则有相通之处。西晋统治者标榜儒家名教,中正以“品”取人,品指“行性”,即指儒家用来维系名教秩序的道德标准。而豪族与儒门是同义词,因此选举变成“门选”。门选起着巩固豪族统治的作用。唯才是举的时期过去了。又西晋豪族以奢靡相高,崇尚节俭的时期也过去了。司马晋与曹魏的统治是很不相同的,原因就在统治者社会阶级的不同。” ——摘自本书第一篇第三节:《西晋政治社会的特征》 关键词 西晋曹魏社会阶级 正文 这是陈寅恪先生从社会阶级层面对于魏晋政权更迭的深度剖析。 参考第一篇全文我们不难了解到曹操的出身——作为阉宦曹腾之孙,曹操自然是属于寒族的。这直接导致他在性格上“任侠放荡,不治行业”,行为上“务以俭率人”,任用人才上“唯才是举”。此举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强有力地冲击了儒家豪族所遵奉的金科玉律,但也获得了荀彧之流有才能的士大夫的支持,从而致使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以及三足鼎立时期曹魏政权的绝对优势。 然而,曹操在执政期间打压豪族,扶植弱民,无疑引起诸多不满:“曹操虽功盖中夏,威震四海,崇诈仗术,征伐无已,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而属于豪强大族的河内司马氏服膺儒教,重孝重礼,很快就获得了许多豪族强民的支持。加之司马懿父子生性狠戾善断,又有少数寒族官吏的倒戈,直接襄助了司马氏的夺权大业。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 魏晋南北朝文学,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下迄隋朝建立(公元589年),前后约近四百年。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于众人之上。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一、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风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乐府诗乃至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王桀、刘桢等“建安七子”竞逞才藻,各造新诗,都有鲜明的文学个性。 正始时期司马氏专权,政治险恶,作家陷入极度苦闷之中。阮籍的《咏怀》诗,用比兴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形成了与建安文学不同的

风貌。嵇康则继承了从《诗经》到曹操的四言诗创作经验,用四言诗表现其高蹈独立的情怀,语言率直,能体现“清峻”的风格。 二、两晋诗坛 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状态。两晋与东晋又各有特点,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艺术性强。左思的《咏史》诗,主要是写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1)其中有的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及对豪右的蔑视,有的肯定寒士自身的价值,有的慨叹寒士生活的困顿。(2)慨叹历史人物,借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3)表现自己的胸怀、志向、气概。 东晋诗坛被玄风笼罩,以王羲之、孙卓、许询为代表的玄言诗人,作品缺少诗意,“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虽在当时被视为正宗,却无生命力。玄言诗兴盛于东晋,一方面是魏晋玄学及清淡之风兴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东晋政局及由此而形成的士人心态有关。其特点一是皆平典似道德沦,建安风力尽矣;二是在写山水游乐的同时,抒发佛理。 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的风气,成为魏晋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东晋建立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诗歌才重新焕发艺术的生机,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因素。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界,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作的先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