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一)[考试大纲]

社会心理学(一)[考试大纲]

社会心理学(一)[考试大纲]
社会心理学(一)[考试大纲]

附件一: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课程

(课程代码:0266)

目录

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1)

II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2)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论 (2)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2)

二、课程内容 (2)

三、考核知识点 (2)

四、考核要求 (3)

第二章社会认知 (3)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内容 (3)

三、考核知识点 (4)

四、考核要求 (5)

第三章人际关系 (6)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6)

二、课程内容 (6)

三、考核知识点 (7)

四、考核要求 (7)

第四章社会态度 (8)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8)

二、课程内容 (8)

三、考核知识点 (9)

四、考核要求 (10)

第五章社会影响和社会行为 (11)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1)

二、课程内容 (11)

三、考核知识点 (12)

四、考核要求 (13)

第六章群体心理 (13)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3)

二、课程内容 (14)

三、考核知识点 (15)

四、考核要求 (16)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7)

附录 (19)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社会心理学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既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又可直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的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和社会互动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其主要研究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社会行为、社会影响、社会动机、群体心理等现象的形成、特征、测量和干预等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用指导作用的理论学科,是一门集心理学与社会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帮助考生在掌握了普通心理学中对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对于群体或生活在社会背景下的个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形成机制、社会心理的干预和社会心理的测量等有系统、深入、熟练的把握,为将来学习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打下基础,并对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产生综合贯通的影响。同时,也为他们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提供理论指导,为以后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等各种社会心理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实施测量、制定辅导和矫正计划等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

本课程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提高考生对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力;并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测量方法,提高对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的观察、判断、分析、理解和研究的能力。考生通过学习应该能够在识记和理解了社会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实际生活中和心理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的做出分析和评价,并能够使用社会心理学中提供的方法和工具指导和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自己和心理教育对象的社会化和社会功能的健全发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与区别

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等学科关系密切。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一方面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研究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中关于社会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问题的界定、诊断、测量和矫正提供了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中的许多理论假设和实用技术本身就是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社会心理学相对更侧重于其中的理论成分,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则相对更侧重于其中的技术成分。

考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应把握两点:一是要力求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既广博又精深的学科,需要考生综合自己的人文、社会、生物等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加上对生活经验和成长经验的反思,才能获得理解。二是要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等联系在一起来学习和感悟,务求能够判断社会心理学中讲述的现象和规律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社会心理学》教材重点是2—6章,详细讲述各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概念、特点、现象和规律。第一章是对这一学科的全貌的概述,第7、8三章是社会心理学向民族与文化领域中的扩展,这三章的内容在本课程中只作为自由学习的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II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和任务。

2、掌握社会心理的概念

3、掌握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4、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几种研究取向。

5、熟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社会心理的概念、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本章难点:社会心理的概念、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对象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3、社会互动

(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

1、学科性质

2、学科体系

3、与相邻学科间的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任务与意义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研究取向(一)社会心理学的形成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1、生物学的研究取向

2、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3、社会学的研究取向

4、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取向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一般方法论

1、理论探讨与研究的结合

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3、元素分析与整体综合的结合

4、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

5、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性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途径

1、个案研究

2、相关研究

3、因果性研究

三、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对象

1、社会心理的定义

2、社会互动的定义

3、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研究取向

1、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的诞生标志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一般方法论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心理学的对象

1、社会心理的定义(识记)

2、社会互动的定义(识记)

3、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识记)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研究取向

1、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的诞生标志(识记)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领会)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一般方法论(识记)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领会)

第二章社会认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社会认知、社会图式的内涵,掌握社会认知的策略,熟悉社会认知理论

2、掌握归因的概念、归因理论、常见的归因偏差

3、掌握自我概念和自我图式的概念,理解获得自我概念的途径,理解自我概念整合

的方式,熟悉自我概念的影响

4、掌握自尊的建构途径,了解自尊的文化差异

5、掌握印象形成、性质、判断形成和印象整合中的线索、原则和过程

6、掌握社会刻板印象的概念、形成、影响和改变、偏见的成因和克服

本章重点:社会认知图式、归因理论和归因偏差、自我概念、印象和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和改变。

本章难点:社会认知图式、归因理论和归因偏差、自我概念、印象和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和改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社会认知的理论框架

(一)社会认知基本概念和理论

1、社会认知的内涵

2、社会图式

3、社会认知的理论模型

(二)社会认知的策略

1、认知吝啬鬼

2、目标明确的策略家

(三)归因

1、归因理论

2、常见的归因偏差

第二节对自我的认知

(一)自我概念

1、自我的本质

2、获得自我概念的途径

3、自我概念的整合

4、自我概念的影响

(二)自尊

1、自尊及其建构

2、自尊的文化差异

第三节对他人的认知

(一)印象的形成

1、印象知觉的线索

2、形成初步的判断

3、印象的整合

(二)印象的性质

1、印象的维持

2、应对不一致信息

第四节对群体的认知

(一)社会刻板印象

1、社会群体与社会分类

2、刻板印象的形成

3、刻板印象的影响与刻板印象的改变

(二)偏见

1、偏见及其成因

2、偏见的克服

三、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认知的理论框架

1、社会认知的概念

2、社会图式的概念和分类

3、社会图式的影响

4、社会认知的理论模型

5、社会认知的策略及其分类

6、可得性启发、代表性启发、定点调整启发、确认偏差、目标明确策略家

7、归因的概念

8、海德的归因理论

9、凯利的归因理论

10、维纳的归因理论

11、常见的归因偏差

(二)对自我的认知

1、自我图式的概念

2、获得自我概念的途径

3、自我概念的整合方式

4、自我概念的影响

5、自尊的建构来源

6、自尊的文化差异

(三)对他人的认知

1、印象的概念

2、印象知觉的线索

3、形成判断时选用材料的原则

4、首因效应、近因效应、频因效应、第一印象、内隐人格理论、晕轮效应、负性

效应、保守性偏差、社会刻板印象、假想的关联、偏见、内群体偏爱、公平世

界信念、现实冲突理论、替罪羊理论

5、印象的性质

6、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

7、社会刻板印象的克服

8、偏见的形成原因

9、偏见的克服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认知的理论框架

1、社会认知的概念(识记、领会)

2、社会图式的概念和分类(识记)

3、社会图式的影响(领会)

4、社会认知的理论模型(识记)

5、社会认知的策略及其分类(领会)

6、可得性启发、代表性启发、定点调整启发、确认偏差、目标明确策略家(识记)

7、归因的概念(识记)

8、海德的归因理论(简单运用)

9、凯利的归因理论(综合运用)

10、维纳的归因理论(综合运用)

11、常见的归因偏差(简单运用)

(二)对自我的认知

1、自我图式的概念(领会)

2、获得自我概念的途径(领会)

3、自我概念的整合方式(领会)

4、自我概念的影响(识记)

5、自尊的建构来源(领会)

6、自尊的文化差异(识记)

(三)对他人的认知

1、印象的概念(识记)

2、印象知觉的线索(领会)

3、形成判断时选用材料的原则(领会)

4、首因效应、近因效应、频因效应、第一印象、内隐人格理论、晕轮效应、负性

效应、保守性偏差、社会刻板印象、假想的关联、偏见、内群体偏爱、公平世

界信念、现实冲突理论、替罪羊理论(简单运用)

5、印象的性质(领会)

6、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领会)

7、社会刻板印象的克服(综合运用)

8、偏见的形成原因(领会)

9、偏见的克服(简单运用)

第三章人际关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了解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区别、熟悉人格关系的分类、

熟悉人格关系的行为模式

2、掌握人际关系状态理论、熟悉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掌握自我暴露程度与人际

关系状态的相互关系

3、掌握人际关系的需要理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社会交换论,了解人际关系的

示范与回应模式理论、中国人人际关系三位一体理论。

4、掌握人际关系测量的方法

5、熟悉人际沟通的过程、掌握人际沟通的类型和模式、熟悉人际沟通的有效途径

6、掌握人际吸引的交换理论、得失理论、相互作用理论、强化理论

7、掌握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体特征、相似性、互补性、情境因素等

8、了解亲密的关系和有关爱情的理论

本章重点:人际关系的状态、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的测量、人际沟通、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本章难点:人际关系的状态、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的测量、人际沟通、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三)人际关系分类

(四)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五)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人际关系理论与测量

(一)人际关系理论概述

(二)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三)符号相互作用论

(四)社会交换论

(五)示范与回应模式理论

(六)中国人人际关系三位一体理论

(七)人际关系的测量

第三节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概述

(二)人际沟通过程

(三)人际沟通的类型与模式

(四)提高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四节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理论介绍

(二)个体特征与人际吸引

(三)相似、互补与人际吸引

(四)情境因素与人际吸引

(五)亲密关系与爱情

三、考核知识点

(一)人际关系概述

1、人际关系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

2、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3、人际关系的分类

4、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5、人际关系的状态

6、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7、人际关系与自我暴露的关系

(二)人际关系理论与测量

1、人际关系理论的分类

2、舒茨的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3、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4、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5、示范与回应模式理论

6、中国人人际关系的三位一体理论

7、人际关系测量中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的参照测量法

9、人际关系的贝尔斯测量法

(三)人际沟通

1、人际沟通的概念

2、人际沟通的作用

3、人际沟通的过程

4、人际沟通的类型

5、人际沟通的模式

6、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途径

(四)、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的社会交换论

2、人际吸引的相互作用理论

3、人际吸引的得失理论

4、人际吸引的强化理论

5、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体特征

6、相似性与互补性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7、情境因素与人际吸引

8、亲密关系和爱情

四、考核要求

(一)人际关系概述

1、人际关系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识记)

2、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区别与联系(领会)

3、人际关系的分类(识记)

4、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识记)

5、人际关系的状态(简单运用)

6、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简单运用)

7、人际关系与自我暴露的关系(综合运用)

(二)人际关系理论与测量

1、人际关系理论的分类(识记)

2、舒茨的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综合运用)

3、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理论(领会)

4、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综合运用)

5、示范与回应模式理论(识记)

6、中国人人际关系的三位一体理论(识记)

7、人际关系测量中的社会测量法(简单运用)

8、人际关系的参照测量法(简单运用)

9、人际关系的贝尔斯测量法(识记)

(三)人际沟通

1、人际沟通的概念(识记)

2、人际沟通的作用(领会)

3、人际沟通的过程(识记)

4、人际沟通的类型(简单运用)

5、人际沟通的模式(领会)

6、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途径(综合运用)

(四)、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的社会交换论(简单运用)

2、人际吸引的相互作用理论(简单运用)

3、人际吸引的得失理论(简单运用)

4、人际吸引的强化理论(简单运用)

5、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体特征(综合运用)

6、相似性与互补性对人际吸引的影响(综合运用)

7、情境因素与人际吸引(综合运用)

8、亲密关系和爱情(识记)

第四章社会态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态度的概念、特征;理解态度的结构模型;熟悉态度的种类和功能

2、掌握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熟悉态度的测量方法

4、掌握态度的形成的认知理论,理解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5、掌握态度改变的理论和态度的说服模型

本章重点:态度的概念、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测量、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理论本章难点:态度的概念、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测量、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理论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态度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态度

(二)、态度的结构、种类和功能

1、态度的结构

2、态度的种类

3、态度的功能

(三)、态度与行为

1、态度的具体性

2、态度的成分

3、态度的强度

4、态度的通达性

5、人格变量

第二节态度的测量(一)、态度的直接测量

1、瑟斯顿量表

2、李科特量表

3、语义区分量表

4、古特曼量表

(二)、态度的间接测量

1、行为反应测量

2、生理反应测量

3、自由反应测量

(三)、态度测量的新发展——内隐态度测量

第三节态度的形成(一)、态度形成的主要理论

1、条件作用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

3、认知理论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1、基因遗传因素

2、社会环境因素

3、主体本身的因素

第四节态度的改变(一)、态度改变的主要理论

1、认知平衡理论

2、认知不协调理论

(二)、态度改变与说服

1、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2、陪狄和卡司欧泊说服的双加工模型(三)、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1、说服者的特征

2、信息传递的方式

3、被说服者的特征

4、情境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

(一)态度的一般概念

1、态度的定义

2、态度的基本特征

3、态度的结构的单维度模型、三维度模型、双重态度模型

4、态度的种类

5、态度的功能

6、外显态度、内隐态度、一般态度、具体态度、认知性态度、情感性态度、行为

性态度

7、影响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的因素

(二)态度的测量

1、态度测量的种类

2、态度的四种直接测量法

3、态度的间接测量法

4、态度的内隐测量法

(三)态度的形成

1、态度形成的认知理论

2、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四)态度的改变

1、态度改变的认知平衡理论

2、态度改变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3、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4、态度改变的双加工模型

四、考核要求

(一)态度的一般概念

1、态度的定义(识记)

2、态度的基本特征(领会)

3、态度的结构的单维度模型、三维度模型、双重态度模型(领会)

4、态度的种类(识记)

5、态度的功能(领会)

8、外显态度、内隐态度、一般态度、具体态度、认知性态度、情感性态度、行为

性态度(识记)

9、影响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的因素(领会)

(二)态度的测量

1、态度测量的种类(识记)

2、态度的四种直接测量法(简单运用)

3、态度的间接测量法(识记)

4、态度的内隐测量法(识记)

(三)态度的形成

1、态度形成的认知理论(领会)

2、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领会)

(四)态度的改变

1、态度改变的认知平衡理论(综合运用)

2、态度改变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综合运用)

3、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综合运用)

4、态度改变的双加工模型(领会)

第五章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的概念及其成因

2、掌握社会惰化的概念和形成原因,理解社会惰化与社会干扰的区别,掌握减少社

会惰化的策略

3、掌握从众的概念、成因,掌握阿西的从众实验研究,理解影响从众的因素

4、掌握服从的概念、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研究,理解影响服从的因素

5、掌握顺从的概念和促进顺从的技术,理解从众、服从和顺从的相互区别

6、掌握侵犯行为的概念、熟悉侵犯行为的分类、理解关于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掌

握侵犯行为的消除和控制策略

7、掌握利他行为的概念、理解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理解旁观者效应的概念和理论

解释;掌握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熟悉利他行为的增进策略

本章重点:社会助长、社会干扰、社会惰化的概念及成因;从众、服从和顺从的概念、和区别;从众和服从的实验研究和影响因素;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理论解释、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旁观者效应的概念和原因。

本章难点:社会助长、社会干扰、社会惰化的概念及成因;从众、服从和顺从的概念、和区别;从众和服从的实验研究和影响因素;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理论解释、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旁观者效应的概念和原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现象

1、社会助长

2、社会干扰

(二)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

1、优势反应强化说

2、评价理论

3、注意转移说

(三)社会惰化

第二节从众、服从与顺从

(一)从众

1、从众的涵义

2、从众的原因

3、从众现象的实验研究

4、影响从众的因素

(二)服从

1、服从的涵义

2、服从现象的实验研究

3、影响服从的因素

(三)顺从

1、顺从的含义

2、促进顺从的技术

第三节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概述

1、侵犯行为的含义

2、侵犯行为的种类

(二)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

1、侵犯的生物观

2、侵犯的挫折观

3、侵犯的学习观

4、侵犯的认知观

(三)侵犯行为的消除与控制

1、宣泄法

2、惩罚法

3、移情法

4、置换法

5、认知干预

6、去个性化的避免

7、大众传媒的控制

第四节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概述

(二)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利他者的特点

2、被助者的特点

3、情境因素

(四)旁观者效应

1、什么是旁观者效应?

2、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

(五)利他行为的促进

1、培养移情能力

2、强化利他行为

3、提供榜样示范

4、学习助人技能

三、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社会助长、社会干扰和社会惰化的概念

2、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的优势反应强化说

3、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的评价理论

4、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的注意转移说

5、社会惰化的原因

6、社会惰化的应对策略

(二)从众、服从与顺从

1、从众、服从和顺从的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异同

2、从众和服从的原因

3、阿西的从众实验和三种从众错误类型

4、影响从众的因素

5、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6、服从的影响因素

7、促进顺从的技巧

(三)侵犯行为

1、侵犯行为的概念和分类

2、侵犯行为的生物学理论、挫折理论、学习观和认知理论

3、侵犯行为的消除和控制策略

(四)利他行为

1、利他行为的概念和分类

2、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

3、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4、旁观者效应的概念

5、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

6、利他行为的促进策略

四、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社会助长、社会干扰和社会惰化的概念(识记)

2、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的优势反应强化说(领会)

3、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的评价理论(领会)

4、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的注意转移说(领会)

5、社会惰化的原因(领会)

6、社会惰化的应对策略(综合运用)

(二)从众、服从与顺从

1、从众、服从和顺从的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异同(领会)

2、从众和服从的原因(领会)

3、阿西的从众实验和三种从众错误类型(领会)

4、影响从众的因素(简单运用)

5、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领会)

6、服从的影响因素(简单运用)

7、促进顺从的技巧(简单运用)

(三)侵犯行为

1、侵犯行为的概念和分类(识记)

2、侵犯行为的生物学理论、挫折理论、学习观和认知理论(领会)

3、侵犯行为的消除和控制策略(综合运用)

(四)利他行为

1、利他行为的概念和分类(识记)

2、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识记)

3、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领会)

4、旁观者效应的概念(领会)

5、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领会)

7、利他行为的促进策略(综合运用)

第六章群体心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群体的概念、形成群体的条件,熟悉群体的分类,掌握群体的发展阶段,

理解群体的功能

2、掌握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的概念

3、掌握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和提高群体凝聚力的策略,熟

悉群体凝聚力的测量

4、掌握合作和竞争的概念,熟悉关于合作和竞争的实验研究,理解影响合作和竞

争的影响因素

5、掌握群体决策的概念,熟悉群体决策的过程、规则和利弊,理解群体决策的有

效性,熟悉群体决策的主要方法

6、掌握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的概念、形成原因和克服手段

7、掌握群体领导和领导者的概念,理解关于领导的理论,理解领导者的影响力的

构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群体心理概述

(一)、什么是群体?

(二)、群体的分类

(三)、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四)、群体的功能

(五)、群体的规范

(六)、群体的压力

第二节群体凝聚力

(一)、群体凝聚力的含义和功能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三)、群体凝聚力的测量

(四)、群体凝聚力的维持与提高

第三节合作与竞争

(一)、合作与竞争概述

1、合作与竞争的含义

2、合作与竞争的原因

(二)、相关的实验研究

1、鲁斯的“囚徒困境”实验

2、弗里德曼德“赌博游戏”实验

3、米纳斯的“鼓励合作”实验

4、多伊奇的“卡车运输”实验

(三)、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

1、目标结构

2、奖励

3、沟通

4、个体因素

第四节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概述

1、群体决策的过程

2、群体决策的规则

3、群体决策的利弊

4、群体决策的有效性

(二)群体极化

1、责任分散

2、群体压力

3、信息影响

4、社会比较

5、群体领导者

6、文化背景

(三)群体思维

1、什么是群体思维

2、群体思维产生的条件及后果

3、群体思维的克服

(四)群体决策方法

1、脑力激荡法

2、名义群体法

3、德尔菲法

4、电子会议法

5、阶梯技术

第五节群体领导者(一)领导概述

1、领导的含义

2、领导者的功能

3、领导集体的结构

(二)、有关领导的理论

1、领导特质理论

2、领导行为理论

3、领导情境理论

(三)、领导者的影响力

1、权力影响力

2、非权力影响力

三、考核知识点

(一)群体心理概述

1、群体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2、群体的分类

3、群体的发展阶段

4、群体的功能

5、群体规范的概念和作用

6、群体压力

(二)群体凝聚力

1、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3、群体凝聚力的测量

4、群体凝聚力的提高方法

(三)合作与竞争

1、合作和竞争的含义

2、合作和竞争的原因

3、合作和竞争的实验研究

4、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

(四)群体决策

1、群体决策的概念

2、群体决策的过程、规则和利弊

3、群体决策的有效性

4、群体极化的概念

5、群体极化的原因

6、群体思维的概念

7、群体思维的条件和后果

8、群体思维的克服

9、群体决策方法

(五)群体领导者

1、领导的概念

2、领导的功能、领导集体的结构

3、有关领导的理论

4、领导者的影响力

四、考核要求

(一)群体心理概述

1、群体的概念和形成条件(识记)

2、群体的分类(识记)

3、群体的发展阶段(领会)

4、群体的功能(领会)

5、群体规范的概念和作用(识记)

6、群体压力(识记)

(二)群体凝聚力

1、群体凝聚力的概念(识记)

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领会)

3、群体凝聚力的测量(识记)

4、群体凝聚力的提高方法(简单运用)

(三)合作与竞争

1、合作和竞争的含义(识记)

2、合作和竞争的原因(领会)

3、合作和竞争的实验研究(识记)

4、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领会)

(四)群体决策

1、群体决策的概念(识记)

2、群体决策的过程、规则和利弊(识记)

3、群体决策的有效性(领会)

4、群体极化的概念(识记)

5、群体极化的原因(领会)

6、群体思维的概念(识记)

7、群体思维的条件和后果(识记)

8、群体思维的克服(简单运用)

9、群体决策方法(领会)

(五)群体领导者

1、领导的概念(识记)

2、领导的功能、领导集体的结构(识记)

3、有关领导的理论(识记)

4、领导者的影响力(领会)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考试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者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

一、《社会心理学(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社会心理学(一)》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社会心理学(一)》考试大纲明确了社会心理学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度和广度,规定了社会心理学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社会心理学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社会心理学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教材、掌握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内容、知识范围的依据,也是进行社会心理学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社会心理学(一)》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一)》自学考试大纲是学员进行社会心理学的自学和参加考核的依据。《社会心理学(一)》教材是学习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和范围。教材的内容与考试大纲的要求应在保持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可以是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其难度与深度与考试大纲的规定并不需要保持一致,而是可以适当加深和扩展。也就是说,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和深度,教材中一定要具备,而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难度,在考试大纲中可以不作要求,而作为学员自学时的自选内容。对于考试大纲中推荐使用的教材,其中内容与考试大纲不一致的内容或难度,学员在学习时应以考试大纲中的规定为准。

三、《社会心理学(一)》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社会心理学(一)》自学考试推荐使用的自学教材为《社会心理学》郑雪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指导

考生应根据本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地学习本课程推荐使用的《社会心理学》(郑雪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它既是自学应考学员的主要学习材料,也是命题的根据。在同时使用其他教材的时候,应以推荐教材为主,以其他教材为辅,加深对推荐教材重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很多,学员应密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真理解、真正领会各个概念、理论等的含义,切忌观点含糊不清、概念掌握不准、也不应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社会心理学中有不少要求能够运用的知识点,学员应注意在学习的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己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的实际分析、贯通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社会助学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制定的教材,明确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领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原则,引导考生防止自学中的偏向,切忌误导考生死记硬背、押题、猜题的不良学风。

六、关于考核内容和目标的说明

(一)关于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是由有关知识构成的子系统。社会心理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的专门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由这些众多不同层次的知识子系统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这也是本课程的考核重点。

(二)关于考核知识点的层次。本大纲考试知识点是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应得到的能力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知道本课程中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或识别。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考生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运用学过的本课程规定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稍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要求

(一)考试大纲是命题的根据,试卷的命题范围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也不能自行降低或提高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覆盖率到各章,适当突出重点章,体现本课程的重点。

(二)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分数比例为:识记15%,领会35%,简单应用35%,综合应用15%。

(三)合理安排试题的难度。试题难度分容易、中等、较难和难四个等级,其比例一般应为20%、30%、30%和20%。

应当注意试题的难度和能力层次是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存在不同的难度,切勿混淆。

(四)本课程考试的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和论述等。各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照本大纲的附录。

社会心理学试题教程文件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立可以从1924出版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算起,该书的观点是:社会行为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人在场和他人行为。这本书的作者是 A.麦独孤 B.奥尔波特 C.莫雷诺 D.勒温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____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问题。A.莫雷诺 B.瑟斯顿 C.麦独孤 D.奥尔波特 3.在社会心理学诸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强调____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家庭动力对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A.早期经验 B.成年 C.中年 D.老年 4.“群体动力学”,“群体中的心理气氛”等术语的创始人是 A.维纳 B.莫雷纳 精品文档

C.麦独孤 D.勒温 5.“在战斗中的我军战士真勇敢”,这表现出的是 A.价值观 B.态度 C.行为 D.理性 6.把沟通者观点不仅当作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把它评定得比实际上更接近自己的态度,这种效应叫 A.同化效应 B.对比效应 C.接受幅度 D.拒绝幅度 7.在进行态度测量时,琼斯和西格尔(1971)为解决个体自我报告法被试不说真话的问题,应用了 A.假路线技术法 B.生理记录法 C.行为观察法 D.量表法 8.研究发现,由低可信性沟通者说服而产生的态度改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这种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是 A.睡眠者效应 B.对比效应 C.新近效应 D.折扣效应 9.美国心理学家对芝加哥市场消费行为的调查发现,以提供优惠券或消费券为特征的广告或推销活动,实际上是____了顾客对那种商品的依赖。 A.稳定提高 B.提高 C.没有提高 D.减弱 10.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最后一次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更强烈,这是 A.优先效应 B.新进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11.行动者制造了一个做出实际成绩必然遇到的非常真实的障碍,如果失败,人们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是归因为外在的因素。这种现象是自我归因中的 A.自我障碍 B.习得的无望 C.观察者效应 D.安慰剂效应 12.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连在一起的助人行为决策阶段是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B.正确地解释情境 精品文档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讲课稿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3.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 6.计算机网络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1)

2016秋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和英国心理学家()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 3.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5.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 6.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冲突和()冲突。 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8.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9.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自我、()自我和()自我。

10.根据希金斯(,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与()。 11.琼斯与戴维斯(,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与他们的外在()相对应。 12.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表情、()表情、()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13.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二是()。 14.伍德(,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与()三种。 15.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和()。 16.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和()。 17.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根据认知对象的(),推测与判断其()的过程。 18.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和()三个阶段。 19.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和()三个特点。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杨路楚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5%); 2.名词解释(15%,5个);3.判断题(10%); 4.简答题(25%,5个); 5.分析题(15%); 6.论述题(20%) 考试时间:1月14日18:30,地点:26-301 课程序号:思政(0410)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领域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了解定义须注意的三点: (1)社会心理是指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 (2)社会心理的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 (3)社会心理是在“社会互动”下产生的 研究领域:(老师说社会学和心理学) 研究领域粗可分为三个领域:个体心理与行为、人与人的互动作用的领域、群体心理(资料)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 (一)社会心理学的准备时期(19世纪) 1、德国民族心理学 (1)拉扎劳斯、施坦泰尔1859年,《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2)冯特(1832-1921)《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体心理学 (1)塔尔德(1843-1904):暗示——模仿 (2)迪尔凯姆(1858-1917):集合表象 (3)勒朋:群集性兴奋的社会控制 (二)以学科名义登场(20世纪初—20年代) 1908年,英、美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 1、(英)麦独孤:用本能论解释人的行为。 2、(美)罗斯:从人际关系过程,比如模仿和暗示来解释社会对人和人类行为影响。(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1、Allport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手段。除了个人心理没有群体心理。 2、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四)社会心理学近70年的发展 1、起步(1935年-1945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二战”,德国的种族主义。 2、发展时期(1946-1969年)“二战”后美国的迅速发展。人才的迁移。 3、危机时期(70年代后)女性问题,种族问题、解放运动等等。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5、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抽样,异质化(被试中要尽量包括各个层次的人) 2、实验者偏差(单盲和双盲)。(研究者的暗示、期望会影响被试)采用单盲、双盲。 3、被试偏差。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尽量表现的正确、出色,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4、伦理问题(保护被试者身心安全,尊重被试者的隐私,保证研究对所有参与者都没有伤 害作用。) 第二章社会知觉 1.社会认知、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尊的含义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根据社会认知和知觉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知觉;二是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社会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社会心理学部分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89-91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二、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 1.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 行为;个体;个体所处的情境;函数关系,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二)社会心理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在个体层面(2)在人际层面(3)在群体层面(4)在社会层面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1) 教材(基础知识)P91-97 一、哲学思辨阶段 1.这一阶段是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辩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但在这一阶

段,有关社会心理学的思想是和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混杂在一起,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分离出来。 2.这一阶段对人性的争论,不能用经验方法证明其假设,因而不具有科学形态。但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 二、经验描述阶段 (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三、实证分析阶段 (1)瑟斯顿、李科特的态度测量;(2)谢里夫“游动效应”研究; (3)莫里诺发展了社会测量法;(4)勒温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2、专栏2-3)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 教材(基础知识)P97-102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 价值中立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

社会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助人行为 2.竞争心理优势 3.从众 4.社会助长(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 5.人际关系 二、单选 1下列哪类帮助者提供帮助时会让受助者感到沮丧() A.不喜欢的人 B.不相似的陌生人 C.朋友D.没有重要技巧的人 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来预防和控制侵犯行为() A.社会公平的建立 B.移情能力培养 C.成熟个性的培养 D.将愤怒压在心底 3.成熟个性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A.自我认识客观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D.有道德责任意识 4.下列哪种观点不属于有关助人的原因的理论() A.社会学习理论 B.社会生物学解释 C.社会交换论观点 D.社会规范论观点 5.社会作用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A.德克海姆 B.玛格丽特.米德 C.塔尔德 D.拉特纳 6.合作与竞争的直接动因是() A.遗传 B.现实利益 C.现实利益的一致和冲突 D.性别 7.卡车运输游戏实验是谁进行的() A.依奇和克劳斯 B.依奇和哈定 C.克劳斯和哈定 D.华生和弗洛伊德 8.下列哪一个属于第三方的介入() A.交流 B.接触 C.调停 D.谈判 9.“一大群人去吃饭时,当规定是大家平摊付账时,人们会倾向于点贵的菜来大饱口福”这属于社会心理学的什么效应() A.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B.搭便车效应 C.潘朵拉效应 D.登门槛效应 10.从众的类型不包括(0 A真从众B权宜从众C假从众D不从众 11.不属于依从行为发生的心理规律的是() A命令者的权威B潜在损失危机C互惠心里D喜爱和熟悉 12.从众的动机不包括() A行为参照B喜爱和熟悉C偏离恐惧D人际适应 13.最为典型的逆反心理不包括() A超限逆反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C禁果逆反D消极逆反 14. 以下列举出的需要中,不属于隶属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 地位需要 C 自尊需要 D 审美需要 15. 以下不是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A互动与共同目的 B 隶属需要 C 依从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 运城学院专业建设网.doc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社会心理学 英文名称:Social Psychology 课程编码:14118D 课程类别:拓展提高课 总学时: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 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了解和说明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是一门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应用心理学学科。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帮助学生系统用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对在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社会心理的探讨,使得学生能够从社会、文化和个人三个不同的层面解读人的行为,并对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方式的特点有所把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明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与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社会心理观 二、认识学派的社会心理观 三、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 四、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社会心理观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具体方法 第二章社会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社会化的意义、任务、内容、因素、心理机制; 2、了解角色及社会的要求; 3、联系社会的要求思考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 一、什么是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三、社会化的种类 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 一、社会文化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二、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三、教师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四、同辈集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五、大众传播工具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第三章自我意识 [目的与要求]:掌握自我意识的含义和内容:了解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日我意识的定义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生理与心理能力的发展与日我意识的发展 二、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自我过程 一、日我评价 二、自我美化 三、日我表现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 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 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 ()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 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 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 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提纲复习进程

社会心理学提纲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P1 1 认识自己 .. 学习社会心理学能够使人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往往会夸大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的水平,所以经常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当这些要求不能获得满足时,痛苦也就随之而来了。 2 认识他人 .. 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对方的人格出发(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二是从情境出发(知道对方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的第一公理 ....:在人和情境之间,外部情景对个体行为的印象大于内在个 人特点的影响。P2 人格心理学论从特质 ..认识他人的思路:大五人格理论,大七人格理论 3 认识社会P3 社会的形态常常决定着个人的行为选择 4 认识生活的价值P4 生活的意义:能够自主,能力,关系,自尊 四个基石:家庭,配偶、孩子、健康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1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P5 弗里德曼行为主义Myers 社会认知 2 社会心理学与常识P6 常识未必是正确的 社会信念——非理性特征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团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P8 1 学派时期——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 行为主义者:华生、斯金纳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2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12 早期:麦独孤本能(15种) 起步:社会规范,领导和群体过程 发展:认知过程,文化因素 反思:更广泛思路 发展:环境、性别、偏见与政治生活……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P17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 假设和理论 假设:可以证伪,可以量化表达,必须简单 理论:准确性、一致性、简洁性 2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社会学心理学 3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如何提出研究的问题 2 如何查阅文献 3 选择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相关研究:不能够说明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对变量有严格控制 4 怎样收集研究数据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档案研究法元分析方法 5 研究的设计与进行P2 6 (专栏孩子向警察开枪) 6 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样本的代表性实验者偏差被试偏差伦理问题 7 心理学论文的撰写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附录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 生物理论P30 强调两方面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本能(战争,印记行为),遗传差异(XYY染色体)2学习理论P31 强调早期的学习决定了行为方式。 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特点: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只 想解释外显的行为 3 诱因理论P32 理性决策论 .....——经济学家,最大收益经济抉择 交换理论 ....:扩大到两个人之间的互动,一连串理性决策 需求满足论 .....:每个人都有某种需求或动机行为能满足这些需求或动机。 4 认知理论P33 基本原则:分类,注意 一些理论:归因理论 ...... ....,认知失调理论 5 角色理论P34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3.印象形成: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人格特 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4.心理学家阿什最早对印象形成做了最早的研究。在研究中,阿什把人格特性分成中心特 征和边缘特征。结果发现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依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起的作用不大。 5.个体知觉中的偏差有晕轮效应和正性偏差。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 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与其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 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们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影 响。 8.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9.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0.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事所做的显露。 11.自我知觉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 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们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2.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 的降至轨道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13.图式:是指一套由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 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4.Weiner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 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及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其归因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归隐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为内部会引起个体的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会引起个体产生羞耻感。 15.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制上,而忽视他们所 处情境的重要性。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是,所以更多的去从内部评价。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16.侵犯行为:使之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的界定要考虑三个方面1.强调 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2.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情绪。 17.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和学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为。3.替代性攻击和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8.暴力媒体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原因: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19.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0.助人行为:使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社会进化论、学习理论、社会交换论、移情 与利他主义。 22.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相违的因素:一、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景的不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