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电影史

英国电影史

英国电影
第一节 英国布莱顿学派
一、“布莱顿学派”
是20世纪最初10年形成的世界电影史上最早的一个电影流派。



1,形成:
是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之际,在英国的海滨城市布赖顿,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摄影师们,在爱迪生“电影视镜”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并于世纪初相继步人影坛。

他们的主张是:表现真实的生活;
口号是:“我把世界摆在你的眼前” 。


2,美学原则
在继承卢米埃尔力求真实地摄录现实生活的美学原则的基础上,突破了简单复制生活的局限性;又吸取了梅里爱允许艺术加工的美学思想。初步提出“通俗化”的创作原则。

这个通俗化最初表现在,电影反映现实生活,重视自然景色,大胆探索电影手法,接触一些社会问题。但有一个原则就是要让观众看懂。


3,在内容方面,布赖顿学派一般取材于普通小人物的生活和劳动,很少去拍摄富人的豪华场景。一些影片表现出对社会问题的揭示。
4, 在电影语言的探索方面,布赖顿学派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他们最早采用了两次曝光、移动摄影、叠印、全景、停拍等技巧,并首创了电影蒙太奇的艺术手法。

代表人物有: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詹姆士?威廉逊、阿尔弗莱德?柯林斯、希赛尔?海普华斯等。

代表人物:
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
原是一位杰出的人像摄影师。因此在电影创作中,善于运用特写镜头。从而发展了电影语言,发展了电影的叙事因素。


代表作: 《祖母的放大镜》( 1900)其中,先后在一个场景里交替地使用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使得影片的视觉效果骤然产生变化,打破了传统艺术时空的固定模式。


詹姆士?威廉逊
曾在卢米埃尔手下担任过摄影师 。在《中国教会被袭记》中使用的追逐和救援场面,以及富有节奏性的剪辑,为后来的惊险片,尤其是美国的“西部片”开辟了道路。


斯美?柯林斯
对喜剧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代表作:《汽车上的婚礼》用“移动摄影”和“反角度”镜头,以追逐者和被追逐者的相对视角,交替表现两辆汽车相互追赶的场面,发展了喜剧类型的追逐片。

希赛尔?海普华斯
于1905年拍摄的《义犬救主记》,同样是一部紧张的追逐片。这部影片在形式技巧上的运用,可以称之为这一学派的代表作品。

20世纪10年代以后由于国内人的保守,加上美国电影的压力,英国电影逐渐衰退,直到1927年,国家颁布了电影法,要求电影院上映国产片的比例在十年之内要提高到百分

之二十,才促使了国产电影的再次发展。

《英宫艳史》(柯达:1933)
1933年,英国电影进入繁荣时期。
亨利八世的私生活


希区柯克:悬念大师
30年代的代表作:
《知情太多的人》
《39级台阶》
《失踪的女人》

第二节 三十年代的英国纪录电影学派
20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一次纪录电影运动,成了闻名世界的英国纪录片学派。这个学派以导演约翰?格里尔逊、保罗?罗沙、巴锡尔?瑞特为代表。

他们受苏联电影,尤其是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的影响,借鉴了荷兰的尤里斯?伊文思的经验,尤其是吸收了美国导演弗拉哈迪的经验,构成了自己的学派。


这一学派没有主张,但在拍摄影片上坚持两个方针:
1,纪录片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对真实生活场面进行处理;
2,纪录片应当更直接地用做宣传手段。应当更真实的表现现实社会。


其主要特征:
1、 资金来源上求助于政府。因此拍出的影片大多以表现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为主,或者为给予资助的部门拍摄影片,以做宣传。 2、艺术手法上。镜头处理精细。如画面构图、镜头剪辑、音画配合等十分讲究。

代表人物:约翰?格里尔逊 代表作《漂网渔船》
1927年,格里尔逊回到英国后说服帝国市场委员会,设立了电影部并担任主任。期间不少热衷于电影的青年,如巴锡尔?瑞特、阿瑟?艾尔顿、斯图亚特?莱格等以他为核心,组成了一个团体。格里尔逊为他们筹集资金,做制片人。他还邀请外国电影大师如弗拉哈迪来英国拍摄纪录片。

从1930年到1933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这一电影学派拍摄了100多部影片,其中优秀作品有弗拉哈迪的《工业的不列颠》,瑞特的《从乡村来到城市》和《山峦起伏》,艾尔顿的《逆流而上》等,他们的作品反映英国社会出现的尖锐问题,如失业、劳动条件差、居住环境恶劣等方面,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纪录片创作运动。


其他影片:
《锡兰之歌》
《住房问题》
《夜邮》
“文学电影”时期(50年代)
《孤星血泪》、《雾都孤儿》(大卫?里恩)
《王子复仇记》
《红菱艳》《黑桃皇后》
伊林喜剧(40年代末出现)
聚集在伊林制片厂的青年导演的影片常常
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无伤大雅的嘲讽。
伊林喜剧表现实际生活,敢于打破常规,
以新的眼光观察生活,通过人物性格与环境
的极端不协调和对白与情节的幽默,温和地
批判贵族阶层和人情风俗的繁文缛节。
《呼喊》(1947)《白衣人》(1951)
《勾引女人的人》(1955)



三节 “自由电影”运动 (50年代)
“自由电影”运动产生的背景
50年代的英国,战后的青年一代普遍对社会制度的僵化、阶级壁垒的森严和道德观念的虚伪不满。形成了“愤怒的青年”运动。


电影界以林赛?安德森为中心的一批青年人发起了“自由电影”运动。“自由”表现普通人的真实生活。之后形成了英国新电影运动。


主要导演与作品有:
杰克?克来顿 :《上流社会》(1958)
托尼?里查森:《愤怒的回顾》(1959)
《蜜的滋味》(1961)
《长跑运动员的孤独》
( 1962)
卡雷尔?赖兹:《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
(1960)
约翰?施莱辛格:《一点爱意》(1962)
林赛?安德森:《如此体育生涯》(1963)

“自由电影”特点:
1、多以中部工业区为背景,有意选用黑白胶片,以阴暗的色调表现环境。
2、 启用无名演员来塑造叛逆的工人阶级青年形象。
这些银幕上的反英雄人物语言粗鲁、举止欠雅、处处以反传统之道而行之;他们的遭遇不尽相同,但那种愤愤不平、孤独彷徨的心境却是其共有的。


克来顿《上流社会》影片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不仅抨击了虚伪的上流社会,而且对乔这类愤怒青年的脆弱性、妥协性和自私性进行了批评。

安德森的《如果》展现了充斥英国寄宿学校的虚伪和偏见,严重的独断专横和非人的压迫;

第四节 当代英国电影
70-80年代的英国电影状况
70年代,英国电影业每况愈下。

1、制片商都紧盯国际市场,为迎合外国观众
的口味,竭力选用国际性题材。这一时期在
国际影坛知名度最高的英国影片是描写英国
海军007号特工詹姆斯?邦德的系列片集。


2、大制片公司曾仿效好莱坞,但因上座率不佳而负债累累。1981年,英国最大的兰克公司宣布退出制片业,1981年,产量陡跌至20余部,观众人次也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80年代初,代表性影片:
《象人》
《法国中尉的女人》
《甘地传》
《不列颠医院》
《印度之行》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这一局面的出现源于电影界的一些有识之士的努力。他们认为:
英国电影必须要有英国特色:能深刻反映英国的社会生活、反映英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才有可能为国际观众所理解和接受,才能生存和发展。

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根据约翰?福尔斯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以片中片的

形式,同时叙述了相隔一个世纪之久的两个故事,用同样的演员分别扮演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两个人物。

《法国中尉的女人》被称之为“文化反思电影”:以现代的观点对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传统的生活习俗进行批判性的审视。

1990年以来的英国电影
1990年以后的英国电影业呈现出喜忧参半、荣耀与危机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不断出现的英国优秀影片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影坛的突出亮点;
另一方面,英国的电影市场被美国电影主宰,其票房的90%以上来自美国影片

第一,英国政府大幅减少国家对电影业的扶植。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政府自1979年上台后,实行的新的电影政策仍在产生影响。

第二,工商和金融界也缺乏投资电影业的兴趣。
第三,电影人才外流现象严重,著名导演艾伦?帕克、休?赫德森、埃德里安?莱因等人已扎根好莱坞,丹尼尔?戴一刘易斯、安东尼?霍普金斯、汤普森等优秀演员也以参演美国影片而名声显赫。

英国拍出一些不错的电影,原因:
一、资金来源。
从1990年始,英国电影大部分是由电视台(主
要是第四频道、英国广播公司)出资。

2、与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联合制作,英国影片的《理智与情感》、《英国病人》等,其实是由美国人出资拍摄的。


90年代英国电影创作呈现出三大题材。
一、爱情喜剧片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1994)影片别具一格、充满智慧的浪漫,将荒诞、混乱的当代青年人的情爱生活与社会传统风俗礼仪交织在一起,风格诙谐调侃,影片呈现出典型的英国式幽默。


《英国病人》(1997)、《恋爱中的莎士比亚》(1998)、《诺丁山》(1999)
《憨豆先生》(1997)

二、 黑色社会问题片
《迷幻列车》
《完美的蒙蒂》


三,表现爱尔兰题材的影片
《神秘的备忘录》
《哭泣的游戏》
《以父亲的名义》
《迈克尔?柯林斯》
《血腥的星期天》

四、描写下层社会生活的影片
致力于反映社会问题和下层小人物的影片的导演有:肯?洛奇、迈克?李、德里克?贾曼等。
肯?洛奇
《石雨》
《瓢虫瓢虫》
《土地与自由》
《甜蜜的16岁》
《风吹稻浪》

迈克?李
《赤裸裸》
《秘密与谎言》

德里克?贾曼
导演、画家、植物学家
同性恋权利活动家
《花园》
《爱德华二世》
《蓝》
彼得?格林纳韦
先锋派导演
《厨师、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
《魔法师的宝典》
《魔法圣婴》
《枕边书》
《8?女人》

五、文学改编影片
《理智与情感》
《艾玛》
《卡灵

顿》
《乔治工的疯狂》
《理查三世》

第五节 大卫?里恩
生平 :“英国第一剪辑师”(卖花女)。大卫?里恩素以追求尽善尽美而闻名影坛,他的创作少而精,其作品气魄慑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相见恨晚》深刻表现了英国人的刻板、自抑的保守性格,展示了文化与人性的冲突,特别是将劳拉发现自己萌生了爱情时心灵愉悦与良心自责、精神渴望与自我抑制的窘迫情态逼真细腻地揭示出来。

“跨洋电影”:《桂河桥》(1957)、《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日瓦戈医生》(1965)、《瑞安的女儿》(1971)、《印度之行》(1984)

《桂河桥》里恩自己说:这部影片“令人痛苦却雄辩地阐释了战争的荒谬性和破坏力”。这种“荒谬”及“破坏”不仅表现为茶毒生灵,也体现在对人性的扭曲和民族禀性的劣化上。

《阿拉伯的劳伦斯》具有很深的文化反思底蕴,以英国人在异邦的活动为题材,通过种种矛盾冲突,对英国人的民族禀性、心理意识加以审视,进行历史、文化的反思。

《印度之行》的故事发生在20年代英国统治下的印度。

影片旨在探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英国人的角度去看英国统治的印度,反映了殖民地印度与殖民者英国之间的格格不人,以及通过真诚的爱和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实现不同文化相互沟通的尝试。


? 大卫?里恩的足迹踏遍了世界许多的地方:拍《桂河桥》他去了支那半岛的大森林、拍《阿拉伯的劳伦斯》他去了撒哈拉沙漠、拍《日瓦格医生》他去了前苏联西伯利亚大雪原、拍《瑞安的女儿》他去了爱尔兰海滩、拍《印度之行》他去了印度古山洞。大卫?里恩认为利用奇特的自然景象衬托出来的电影故事,更具有神秘色彩,可以带领观众欣赏到古代历史的面貌以及异国的风情。

? 表现自然景观的画面已成为他影像体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善于用大自然景色来烘托影片的气氛,渲染情绪,而且每部影片在写景状物方面各具特色:《阿拉伯的劳伦斯》表现了“沙”、《日瓦格医生》表现了“雪”、《瑞安的女儿》表现“海”、《印度之行》表现“山洞”。《桂河桥》中,自然景观的主体是缅甸的热带丛林和沼泽地,这是一片充满威胁感和恐怖氛围的地带,象征着尼克尔森上校和他的部下们心中充溢着的绝望和恐惧。在《阿拉伯的劳伦斯》中,自然景观的主体是一望无际且富有动感的沙漠。

? 大卫?里恩于1991年逝世,享年83岁。他是一个既追求艺术品味又追求票房价值的电影艺术家。他成功地为电影找到了艺术性与

商业性的契合点,这也是他为世界电影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