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电影史名词解释教学文稿

外国电影史名词解释教学文稿

外国电影史名词解释教学文稿
外国电影史名词解释教学文稿

外国电影史名词解释

外国电影史

一、电影的诞生

名词解释

1.视觉暂留原理——对电影活动影像生成原理的生理学解释,认为以每秒16画格或24画格的速

度连续呈现的画面之所以使人产生运动的幻觉,是因为人看到的影像暂时滞留在视网膜上,不会立即消失。19世纪初问世的“幻盘”和“诡盘”就是依据视觉暂留原理发明的电影雏形。

2.卢米埃尔兄弟——法国的一对兄弟,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兄弟俩改造了美国发明家

爱迪生所创造的“西洋镜”,将其活动影像能够借由投影而放大,让更多人能够同时观赏。他们首先摆脱了:照相馆摄影师所具有的封闭的人为空间的束缚,迈向了广阔、开放的自然空间。作品的内容,也是更为努力地去表现和复制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专门去为摄影机安排和搬演实际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代表作:《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

3.乔治·梅里爱---法国演员、导演、摄影师。被誉为戏剧电影之父。1896年,梅里爱发现了“停

机再拍”的电影技术手段,使其走上了一条与卢米埃尔截然不同的创作道路。他采用“魔术照相”的手法,创造了慢动作、快动作、倒拍、多次曝光、叠化等一系列特技手法,从一个舞台特技专家变成了一个电影特技专家。他把电影引向了戏剧的道路。系统地将大部分戏剧上的方法应用到电影上来,形成了他“银幕即舞台”的美学观念。他的影片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人们所说的“乐队指挥的视点”。这是固定不变的最佳观众席的视点。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并为电影创立了大部分技术手法。他的作品有《圣女贞德》《月球旅行记》等。

4.布莱顿学派----1900年左右出现的英国电影团体。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摄影师们,在爱迪生

“电影视镜”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并于世纪初相继步入影坛。他们使用自己的机器,凭借过去拍摄静物照片的工作经验,开始了电影的创作实践。他们主张像卢米埃尔那样,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的生活片断”,而不是像梅里爱那样,局限于传统的艺术观念,记录戏剧舞台的表现形式,从而拍摄出世纪初最富有想象力的一批影片。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在“我把世界摆在你的眼前”口号下,逐渐形成了创作倾向较为一致的创作群体,即被称之为“布赖顿学

派”。代表人物有斯密士和威廉孙。其首创了特技摄影,使用叠印法拍摄了大量魔术影片;此外还首创了简单的蒙太奇,第一次使用了特写。代表作有《科西嘉弟兄》《祖母的放大镜》《在华教会被袭记》。

二、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

名词解释

1.格里菲斯----美国电影导演,是世界公认的电影艺术奠基人。他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形成一套

较为完美的电影叙事语言,使电影的基本构成单位自场景进行到镜头,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使电影摆脱了戏剧附庸的地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他对电影划时代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两部巨片中。

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1.先锋派---20世纪20年代以后,主要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艺

术思潮的极大影响,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先锋派电影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的纯视觉影片。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大都为短片。先锋派电影以法国和德国为策源地,影响遍及整个欧洲。主要包括: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等,先锋派运动作为一次艺术运动,许多实验性影片在表演手法,镜头技巧等方面的探索,对电影艺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也有人把20年代维尔托夫、库里肖夫、爱森斯坦的电影也称为先锋电影,但他们的电影具有革命目的和倾向,与德、法的先锋派电影性质不同。

2.法国印象派----20世纪20年代路易?德吕克创立的一个电影学派。他们所拍摄的电影展现了一

种对画面美的迷恋以及一种强烈的心理探索的兴趣。法国20年代的这场艺术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明显的不同。前期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对光的认识;而1925年以后,则倾向于抽象化。所以将1925年以前的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称为“印象派”,而将1925年以后的法国学派称为先锋派。不过,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视为先锋派电影的前奏,甚至有人干脆把它归入先锋派,视为该运动的第一阶段。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电影运动。理论上提出“上镜头性”概念,试图通过纯粹的电影艺术语言来振兴法国电影。代表作阿贝尔?冈斯《车轮》、杰?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等。

3.印象主义----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期流行于法国、欧美乃至世界的一种艺术流派和文艺思

潮。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摒弃了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主要的印象主义画家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等。法国印象派电影则路易·德吕克带领下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路易·德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重要作品有阿贝尔·冈斯的《车轮》(1922)、路易·德吕克的《狂热》、杰尔曼·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等。

4.德吕克---德吕克是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的真正领袖。电影导演和理论家。他并没有完全继承卡努

杜的观点,他不只强调电影的艺术性,他还认为电影是一种工业,一种商业。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反对玩弄光的把戏,提倡“言之有物”。主张影片的艺术性必须顾及观众的观赏水平,他强调照明的作用.指出剪接对于叙事风格和内心描述的重要性,。他在理论上提出了“上镜头性”(“上照相性”)。在创作中,代表作品有《狂热》、《流浪女》以及为杜拉克导演的《西班牙的节日》编剧。

5.超现实主义电影----现代电影的一种运动,1920年兴起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不合逻辑

的安排,以表现潜意识的种种状态。超现实主义电影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承袭了这一创作主张的倡导者安德烈-布莱东的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对列的情绪力量和对个人快感的执着追求。一度成为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主要倾向,后来又成为美国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的重要一翼。代表作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和《黄金时代》《眩晕》《西北偏北》等。

6.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

主义以多角度来描写事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事物最完整的形象。通过碎裂、变形、分解,打破传统的焦点透视法解析成几何形状重新组合。受到塞尚、野兽派、原始艺术等影响,毕加索《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第一幅包含了立体主义因素的作品。毕加索作品还有《格尔尼卡》用破碎的几何从形态上呈现了战争的残酷。

7.完整电影(纯电影)---法国先锋派理论家杜拉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理论主张,纯电影风

格要求电影完全摆脱故事情节,摆脱舞台剧影响,而单纯以运动,包括各种线条和形状的变化来触发现赏者的情绪。例如杜拉克说“纯电影”是“摆脱其他艺术的束缚,摆脱各种主题、各种表演而独立存在的”,它要“让画面来主宰一切,避免那种无法专用画面来表现的东西”,“让画面的威力单独起作用并且让这种威力压倒影片的其他东西”。

8.视觉主义(视觉交响乐)---法国先锋派电影理论主张。强调“视觉第一”,反对电影叙述故事

和运用戏剧动作。首先由德吕克提出,由杜拉克加以发展并具体提出以下五点:①.借助于艺术表现手段传达某一运动应由其节奏提示;②.节奏本身和运动发展乃是构成电影剧作基础的两个敏感元素;③.电影作品应排斥任何异己的美学而发展自身的美学;④.电影动作应该就像是生活;⑤.电影动作不应局限于人物,应该走出表现人物关系的范围,而进入自然和梦的王国。视觉主义与杜拉克自己提出的“完整电影”同属于一种无情节的“纯电影”理论。

9.抽象电影---抽象电影是一种通过影片的剪辑、视觉技巧、声音性质、色彩形状以及韵律设计

等,来表达意念,给人一种自由自在、不拘形式感觉的电影。把绘画和音乐上的抽象主义应用于电影创作的一种非形象化性质的电影。发源于20年代的欧洲先锋派电影,并成为其主要倾向之一。抽象主义电影是受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出现的,这些现代主义艺术主要是指当时绘画和诗歌领域盛行的一些诸如达达主义、未来主义、立体主义等。法国和德国是抽象主义的发源地,但二者却表现出很大的区别,前者更注重浪漫,后者态度相对认真一些。

10.抽象主义---又称抽象表现主义或抽象派。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作

品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和激起人的情感。它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认为艺术是抽象的,且主要是即兴创作的。从技巧上说,抽象派的最重要的前身通常是超现实主义。抽象派的画作也往往具有反叛的,无秩序的,超脱于虚无的特异感觉。代表人物主要有杰克逊·波洛克、罗伯特·马瑟韦尔、弗朗兹·克兰、阿德·莱因哈特、莫里斯·路易斯、康定斯基等

11.达达主义---(09、12、13)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艺术流派的一种。

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达达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这场运动的诞生是对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抗议。达达主义运动影响了后来的一些文艺流派,包括超现实主义和激浪派。

12.德国表现主义电影----1919到1924年出现在德国的一个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风

格运用于影片创作的电影流派。它力图通过不自然的形式和极度失真变形的世界形象,来强烈表达出人物内心恐惧和焦虑、爱憎的情绪,代表作品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表现主义电影对电影的视觉风格尤其是表现犯罪活动的人物紧张、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刘别谦---美国电影导演,生于德国柏林。师从德国戏剧和电影导演莱因·哈特.早年在他导演

的喜剧片中充当演员。他的影片中主要冲突往往在性的吸引和个人生活信念一成不变的矛盾中展开.但人物多富有同情心.恢皆有趣。他拍摄了大量迎合公众趣味的浮华喜剧.成为好莱坞的一棵摇钱树。作品有《卡门》(1918)、《杜巴莱夫人》《生死问题》等。

14.室内剧----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其摈弃了表现主义

电影中常见的幻想和传说鬼怪和疯子等元素,主要表现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事件。它恪守古典悲剧的三一律,注意对人物的心理刻画,聚焦于强烈紧张的内心情境,但人物性格过于

简单,且大多是悲剧结局。人物性格过于简单,代表作《铁道》《除夕之夜》《最卑贱的人》等。

15.街道电影----在室内剧影响下出现的一些以街道为主要动作背景的德国影片。克拉考尔在《从

卡里加里到希特勒》一书中创造了这个词。表现了社会现实,以一种直接的、不尚虚饰的和客观的风格,简练的演技和力求真实的布景,来反映德国下层平民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德国电影在无声电影末期走向现实主义道路的努力。代表作卡尔?格吕纳《街道》、派勃斯特《没有欢乐的街》、布鲁诺?拉恩《街头惨剧》。

16.路易斯·布努埃尔---西班牙国宝级电影导演(1900年2月22日-1983年7月29日)。20世纪

最伟大的电影大师之一。主要在法国和墨西哥拍摄电影。他导演的电影多采用超现实主义的摄影技巧,以反教会和讽刺社会生活中的虚伪为主题。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将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叙事完美结合,有机地融入进他的32部作品当中,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电影之父”。他导演的电影主要有:《一条安达鲁狗》、《黄金时代》、《维里迪亚纳》等。

17.让·维果---法国电影导演。生于巴黎。童年的不幸和家庭的苦难.使他对社会有着切肤的体会

和尖锐的批判力,成为法国社会题材电影的开拓者。这位贫病交加、英年早逝的天才,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完成了4部作品。第一部是强烈抨击社会不平等的先锋派纪录片《尼斯的景

象》,第二都是表现童年时代的痛苦记忆,嘲讽教员和学佼当局的故事片《操行零分》。这两部影片已充分显示了一位伟大电影诗人的激情与才华.赢得后人的高度评价。他的另外两部作品是《法国游泳冠军塔利斯》、《驳船阿塔兰特号》,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代表作之一。

18.诗电影----导源于对电影的抒情诗本性的理解而出现的电影形态。早期法国电影先锋派人物被

喻为“银幕诗人”,他们还把“诗的语言”当作电影语言的同义语。同一时期,苏联电影界以爱森斯坦和杜甫仁科为代表,也对电影中的诗的语言特别是隐喻、象征、节奏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结构诗学”学派的首领史克洛夫斯基则宣称“没有情节的电影,就是诗的电

影”,《战舰被将金号》的出现,奠定了苏联电影“诗派”的地位,也说明他们走着与先锋派的“诗电影”截然不同的道路。此外,诗的电影”在艺术手法上也应借鉴民间文艺中的表现手段.现代的诗电影一般都能注意到隐喻因素和叙述因素的较好结合。

19.散文电影---20世纪20~3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与诗电影相对而言的艺术流派和电影样式。散文

电影源于对电影叙事本性的理解,采取艺术散文结构原则的电影样式。以《公民凯恩》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为开端,这类电影不排斥戏剧性,而是从自然的日常生活与松散的散文结构中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戏剧性因素。5、60年代以来,以艺术散文结构为主,更接近于生活原有的形态的多侧面、多层次、多声部的电影,构成了现代电影的基本面貌。《夏伯阳》、《青春祭》都属散文电影。

20.《第七艺术宣言》---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于1911年发表的一篇论著的名

称。卡努杜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从此,“第七艺术”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语。卡努杜认为,在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中,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电影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是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都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

四、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

名词解释

1.电影声音(95、05、09)通过对人声、音响和音乐等声音元素的艺术设计,最终利用技术手段

创造出的电影听觉语言。电影声音既不是独立于画面存在,也不是画面的附属,它是电影这门视听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电影声音并不是和电影同时诞生的,声音进入电影后,带来了电影美学形式的变化,带来了电影时空结构的突破,特别是电影的叙事时空和非叙事时空在电影声画观念上的演变,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视昕艺术。随着电影美学和电影技术的发展,电影声音的研究和实践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2.百老汇---百老汇大道为纽约市重要的南北向道路,由于此路两旁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剧院,是美

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因此成为了音乐剧的代名词。典型代表人物科恩人称“百老汇音乐剧之父”。自20世纪20年代起,百老汇名家辈出,经典佳作频频登台,商业操作生意兴隆,持续铸造数十年的辉煌。在40、50年代有过密切合作的作曲家罗杰斯和剧作家哈默斯坦也为音乐剧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他俩合作的《俄克拉荷马》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成功实践了多种要素的完美综合。50、60年代是百老汇音乐剧的全盛时期,精湛的专业化创作技巧和美国作风的音乐舞蹈汇成浑然一体,将音乐剧的艺术品位和演员的多能性表演艺术提升到新的境界。

3.约瑟夫·冯·斯登堡---美国电影导演。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侨居美国。1930

年在德国摄制的《蓝天使》将文学名著寓以新意.此片作为法国第一部有声片在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他的创作特点是重视觉效果和象征意义,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上赋予表现主义的华彩。主要作品还有:《逃犯》《耻辱》《罪与罚》等。

4.华纳兄弟---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和电视娱乐制作公司之一。目前,该公司是时代华纳旗下子公

司,总部分别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班克以及纽约。华纳兄弟包括几大子公司,包括华纳兄弟影业、华纳兄弟制片厂、华纳兄弟电视公司、华纳兄弟动画制作、华纳家庭录影、华纳兄弟游戏、DC漫画公司和CW电视台。

5.百代兄弟公司---于1896年建立的一家法国电影公司。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公司.公司标志为一只

昂首高唱的公鸡。1900年,百代迅速进入成长期,随即成为法国甚至全球电影业的龙头。在美国好莱坞尚未兴起前之1907年-1920年,该公司的制片风格与理念为全球主流,也影响诸如日本及印度电影业。1920年代之後,娱乐性不足的该公司虽迅速没落,仍有一定影响力。目前该公司业务以定期新闻片制作为主。

6.高蒙公司---高蒙公司创建于1895年7月,创建人为法国人莱昂·高蒙,公司刚刚诞生时只生

产放映仪器。1896年高蒙公司的设计的电影机正式上市,高蒙公司为该放映设备附带了详细的操作说明,在法国打开市场。高蒙公司是法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也是当今法国重要的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

7.大制片厂制度---美国电影历史上出现的一种大公司生产电影的制片模式。20世纪20年代初美

国电影业蓬勃发展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放益,各大财团纷纷看好电影,向电影业投资,并插手电影经济和影片制作过程,使得电影的生产越来越规范化和商业化,逐渐形成了制片厂制度的模式。。特点:流水线制片方式;制片人中心制;明星制。历史上的大片厂制度符合影片生产的商业规律,也限制了创作人员的艺术创造和发挥,在电视业和独立制片的冲击下,逐步改进。

8.明星制---明星制是20世纪初在好莱坞逐渐形成的一种以强调演员(明星)为主,电影本身或

其他要素为辅的商业手段,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观众。好莱坞明星制本身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明星签约制,即明星与制片厂签订合约,每年为制片厂拍摄多少部影片,获得多少报酬,以及违约会遭到什么惩罚,也就是通过合约的形式使明星隶属于制片公司,当时签约年限一般在七年以上,明星成为公司的财产;二是指大制片公司重要影片的生产、宣传都围绕明星进行,

从而使明星成为一部影片或一系列影片的品牌,成为企业进行产品差异化策略以及和其他对手展开竞争的最重要手段。

9.“海斯”法典(04、12)---美国历史上限制影片表现内容的审查性法规,第一部美国电影自我

审查法。该法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方法,以求避免官方再制定出更加严厉的电影法。该法典内中主要罗列许多“不准”和“注意”事项.对影片的内容、题材和表现方法等做出规定。由威尔·海斯与丹尼尔.劳德等人起草制订,1930年3月31日公布,威尔.海斯执行,所以史称《海斯法典》)。海斯法典一公布,即遭到电影创作人员的普遍反对,随着时间的消逝,海斯法典很快失去了意义。1966年被正式取消。

10.类型电影(98、05、16)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作为一种影

片制作方式,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曾占据统治地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电影也都是以类型观念作为影片制作的基础观念的。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特点是影片创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制片人为他指定的影片类型的基本规定,即:1.公式化的情节。2.定型化的人物。3.图解式的视觉影像。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它的规定性和对影片创作者的强制力,只有在以制片人专权为特点的大制片厂制度下才有可能发生作用。因此,随着大制片厂制度的逐渐解体,类型电影也趋于衰落,各种类型之间的严格界线趋于模糊,愈来愈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样式划分了.

11.西部片---西部片也被称作牛仔片,它与喜剧片相比较符号特征十分明显:那个可以看得到地平

线的茫荒的原野,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牛仔形象和那个跃马驰骋持枪格斗的激烈场面等等。西部片作为好莱坞电影特殊的类型片,其深层的符号和象征:是关于美国人开发西部的史诗般的神化,影片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并将文学语言的想象幅度与电影画面的幻觉幅度结合起来。西部片的神化,并不是再现历史的真实写照,而是创造着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去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

12.强盗片---起源于美国。这一类型影片一般是以都市生活为背景,以一个或一伙强盗、歹徒的犯

罪史为线索,描写他们从发迹到最后失败的犯罪历程。而其中一些主要描写某一个犯罪事件或一两次犯罪经过的影片则可以用犯罪片来概括。强盗片包括犯罪片、侦探惊险片和私家侦探片。由于强盗片普遍地采用了半记录式的风格来加以表现,因此具有了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两部分冲突。

13.奥逊·威尔斯---美国电影导演、演员和剧作家。生于威斯康星州基诺沙。1941年,独立执导并

主演第一部影片《公民凯恩》.这是现代电影第一部辉煌杰作。他创造出一种独具新意的多视角的现代叙事绪构、并对电影语言及其视觉技巧锐意革新.系统运用了景探镜头,长镜头段落,音响重叠和宽角度镜头等。影片将现代社会问题提升到人性异化的哲学高度。该片多次评为世界电影佳作第一名。1979年创作的《奥赛罗影片的摄制》是威尔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评价,被认为是他登峰造极的绝笔。他的作品还有《安贝逊大族》等。

14.派拉蒙案——大片厂利用其对整个流程的垂直垄断,制造事实上的供不应求的市场情况进行谋

利。大片厂的不公平贸易竞争促成了1938年美国对所有大片厂的诉讼。1948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对“派拉蒙案”做出裁决,判定大制片厂垂直垄断为非法,要求制片公司放弃电影发行和电影院放映的业务。切断了大公司的主要财源,迫使公司大幅度减少影片生产。

它也改变了好莱坞的电影生产、发行和放映模式。法院根据禁止垄断交易的反托拉斯法认定现有的发行模式违法。这一事件,和电视的出现一起,给电影业以沉重打击。这个沉重的打击的影响一直持续到1975年电影[[大白鲨]]的公映。派拉蒙案也作为反托拉斯法的成功案例,经常被其他类似案件引用,为公平竞争作出了突出贡献。

15.爱情片---爱情片是以表现爱情为核心,并以男女主人公在爱情发生的过程中克服误会、曲折和

坎坷等阻力为叙事线索,最终达到理想的大团圆结局或悲剧性离散结局的类型电影。爱情电影又可细分为剧情、喜剧及奇幻类。这类电影常见的主题是,电影中的角色们基于相互间新发现的魅力而作出相应的决定。

16.黑色电影---主要指好莱坞四五十年代拍摄的大量以城市中的昏暗的穷衔陋巷为背景、表现犯罪

活动和没落的边缘人物的电影。特征:夜景场面多,给人以深不可测的危机感;采用表现主义摄影风格,影调阴森沉重;主人公常有双重人格,死亡归宿;惯用倒叙或第一人称叙述以描写心理。黑色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好莱坞的暴力题材、德国的表现主义拍摄风格和法国的存在主义内涵的统一体。代表作《马耳他之鹰》《双重保险》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二战之

后.德国、法国的电影艺术家也拍摄了一系列具有黑色电影特点的影片。黑色电影对当代西方电影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美国电影导演。生于英国伦敦。是战前英国电影最最优秀的导演,

英国电影大师,1940后到好莱坞发展。尤其擅长于拍摄惊悚悬疑片。希区柯克所贡献给电影艺术的,绝对不仅仅是纯电影的技巧。希区柯克的电影人格也是多重的。他是悬念大师,也是心理大师,更是电影中的哲学大师。他获得了“悬念大师”的称号。希区柯克作品最独特的词汇,麦格芬,是“悬疑电影中角色们必须要拼命追逐,可观众却可以毫不关心的东西”。他的多部片子都成了经典的代表,为许多后辈导演模仿学习。《精神病医院》《二十九级台阶》《西北偏北》等都是他的名作。

18.乔治·库克---好莱坞一流电影导演,生于美国的纽约。从三十年代初期到六十年代的三十年中

有许多伟大作品,他特别擅长处理女性主题,很能使女主角发挥所长。最有经验的是时髦与典雅的文学主题,他很少拍个人陈述性的电影。成为文艺片的名手。好莱坞经典时期卓越的“女性导演”和同性恋导演。他的作品包括了《茶花女》、《费城故事》、《窈窕淑女》等。

19.道格拉斯.瑟克(塞克、薛克)---生于德国汉堡。被看成是最具有作者特质的电影艺术家。他

的电影也被很多人誉为最伟大的电影,代表了美国电影艺术的高度。他留给了评论界和美学界诸多丰富遗产。他甚至没有得到学院奖的一次提名。对世界电影美学的杰出贡献是不可否认的。1936年导演的《第九交响曲》赢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音乐电影奖。

20.伊利亚·卡赞---伊利亚卡赞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导演、制作人、编剧、演员。20世纪30

年代开始参加纽约剧团,先后从事演员和导演工作,并很快展现出才华,执导了威廉斯的舞台剧《欲望号街车》,但卡赞最终选择转入电影业。他的电影代表作有《君子协定》《欲望号街车》1999卡赞获得了第71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21.弗雷德·齐纳曼---美国电影导演,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27年到好莱坞后.做过临时演员,编

过剧本。1936年起拍摄纪录片,1942年执导了第一部故事片《探夜的眼睛》,1952年完成的《正午》大大改变了两部片的原有模式,因《永垂不朽》和《永远走红组的人》两次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擅长长处理紧张的戏剧冲突.营造特色的环境气氛影片情绪饱满.风格雄健。

主要作品还有:《俄克拉荷马》等。

22.西席·地密尔(也有的译成德密尔)---美国电影导演。生于马萨诸事州阿什费尔德的一个戏剧

世家。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大师,以拍摄“圣经题材”的史诗性巨片而著称。1992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他的影片代表着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主流:场面豪华.精巧应时.甚至渲染色情。

主要作品有:《圣女贞德》、《十诫》、《倾国倾城》、《卡门》、《十字军东征记》等。他为人类电影史留下了50多部堪称经典的影片,尤其是那部将永存史册的巨片——《十诫》。

23.弗兰克·鲍沙其---美国电影导演。生于美国盐湖市。起初作为演员在两部影片里扮演牛仔。

1913年成为导演。他善于表现柔情蜜意和内在情感,并将其置于时代和社会的鲜明背景中。

1933年拍摄的《青空天国》是其最杰出的作品.既充满诗意,又相当真实,直言不讳地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阴暗面。1927年拍摄的《七重天》获首届奥斯卡段佳导演奖。

五、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名词解释

1.诗意现实主义---法国3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它并无明确的系统理论,在创作

上强调遵循人道主义和人性论。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是反映社会形势、描写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进行社会批判的影片.促使了法国电影的复兴,开拓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内容。诗意现实主义的贡献:更新了社会现实观念;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并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电影语法;

发挥电影中的文学力量。代表人物:让?雷诺阿、让?维果、等代表作有《游戏规则》《操行零分》等。

2.让·雷诺阿---法国电影导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过飞行员和骑兵军官,战后从事陶器制

作。他从影初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到下层人民身上,并寄予深切的同情,他最杰出的作品是反对战争、宣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大幻灭》和揭露上流社会醉生梦死的《游戏规则》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是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他对景深镜头的系统运用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被奉为电影美学经典。主要作品还有《卖火柴的小姑娘》《生活属于我们》《包法利夫人》等。

3.作者电影(99、05)---二战后出现于西方电影界的一种创作主张。1954年特吕弗在《电影手

册》发表《法国电影的一种倾向》,提出此概念。他认为,一部影片的真正作者应当是导演;

影片应当明显体现导演的个性;导演应当象作家一样,通过他的所有作品表现他对生活的观点;一个导演的作品的价值是由他一贯表现出的思想和艺术特征所决定的。“作者论”的观点对于法国“新浪潮”电影以及各国现代电影产生了重大影响。

六、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名词解释

1.维尔托夫(1896—1954)---前苏联纪录片电影导演和编剧。是一位未来主义音乐家,1916年创

立了“听觉实验室”,1918年开始转向电影创作。他提出了“电影眼睛”理论。反对以虚构为基础的传统艺术;主张用事实在银幕上反映社会现实,给纪录电影以极大推动。代表作品有《带摄影机的人》、《前进吧,苏维埃》、《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关于列宁的三支歌》等。维尔托夫也是苏联电影界最早使用声音的人。60年代法国新浪潮运动中的“真理电影”就受到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的影响。

2.电影眼睛派---由苏联纪录片导演维尔托夫提出。主要观点:要出其不意的抓取生活,不让被拍

者知道,运用蒙太奇技巧,将这些抓取的素材在意识形态上重新组接。他认为摄影机是比人眼更完美、可靠的电影眼睛,反对剧本、演员、照明、布景、化妆等一切手段。“电影眼睛”是电影中一种运动,直面生活和真实,用偷拍记录各个生活事件,在现实中发掘戏剧性。维尔托夫注重剪辑,他认为电影是解释客观世界的工具。维尔托夫的美学主张和创作范例,为苏联记录电影奠定了基础;而他开创的用旧胶片编辑影片方法还影响了一批电影创作者。

3.库里肖夫---库里肖夫,苏联导演、电影理论家。1916年入电影界,致力于研究电影艺术的基本

规律,在他结合了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美国影片,提出了自己的蒙太奇理论。著有《电影导演实践》、《电影导演基础》和《镜头与蒙太奇》等。他的理论经谢尔盖·爱森斯坦和伍瑟沃罗德·普多夫金的丰富和发展对世界电影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列夫·库里肖夫1918年开始导演影片,他执导的影片有《工程师普赖特的方案》、《死光》、《遵守法律》、《铁木儿的誓言》、《我们从乌拉尔来》等。1919年在苏联国立电影学校建立了被称为“库里肖夫集体”的教学工作室,培养了伍瑟沃罗德·普多夫金等电影导演和演员。

4.库里肖夫效应(93、99、05)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通过镜头剪接所作的一项实验。他

为了弄清楚蒙太奇的并列作用,给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剪为三段,分别接在一碗汤、一个正在做游戏的孩子和一具老妇人的尸体的镜头之前,结果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却似乎发现了莫兹尤辛的情绪变化——分别对应着饥饿、喜悦和忧伤。库里肖夫由此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心理基础,并创立了“电影模特儿”等理论。他得出的结论是,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成为电影艺术。他提出了积极的创作纲领:影片的结构基础不是来自现实素材,而是来自空间结构和蒙太奇。

5.普多夫金---苏联著名导演、演员、理论家,蒙太奇理论的创始者之一。1926年导演根据高尔基

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母亲》使他声名大振。此后又导演了《圣彼得堡的末日》和《成吉思汗的后代》。这几部影片奠定了他在世界影坛上的地位。其他影片还有《米宁和波札尔斯基》、《逃兵》、《苏沃洛夫大元帅》、《海军上将纳希莫夫》、《俄罗斯航空之父茹阔斯基》等影片,多次获斯大林奖金。普多夫金的观念在电影的发展中曾产生过极大影响,特别是他的理论突出地强调电影的叙事性,普多夫金的创作道路也被20年代的先锋主义艺术家们看作是格里菲斯电影叙事结构的继续。

6.爱森斯坦---前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艺术

学博士、教授。生于拉脱维亚里加。爱森斯坦的电影理论,在影片的总体结构、蒙太奇、声画框架、单镜头画面的结构、色彩以及电影史等领域,都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创性的研究。《战舰波将金号》,以磅礴的气势和惊人的独创性开创了世界电影的新纪元。他提出的蒙太奇理论,是电影史上的伟大理论之一。他对电影语言发展做出了巨犬贡献。他的代表作还有《墨西哥万岁》等。

7.“情绪剧本”理论----20世纪30年代由爱森斯坦提出并由部分剧作家附诸实践的一种电影剧作

理论。该理论认为不需要戏剧冲突和戏剧结构,只要提供一连串诱发导演情绪的刺激物。因此,这种剧本虽然也有一些简单的情节,但一般是用一种浮夸的词句描写一些互不连贯的场景。代表作家是苏联的拉热谢夫斯基,他的代表作品有《普通事件》(普多夫金导演)、《白静草原》(爱森斯坦导演)等。苏联评论界认为这些影片都是失败之作。但“情绪剧本作为探索新的形象性以及向文学靠拢的一种倾向,在电影剧作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8.柯静采夫---苏联著名电影导演。柯静采夫1921年开始从事电影制作。他最著名的影片是改编

自莎士比亚名著的《李尔王》、《哈姆雷特》。比较重要的作品还有有:《堂吉诃德》(1957)。其特点是深入挖掘人道主义、与仇恨人类的思想进行斗争。他还曾在舞台上导演过《李尔王》、《奥赛罗》、《哈姆雷特》等名剧,他曾在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任教多年。撰写过大量理论著作。重要的有:《悲剧的空间》、《蓝色银幕》等。

9.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4年,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确立的苏联文艺创作指导原则。大

会通过的作家协会章程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基本方法,它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

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表现创作的主动性,选择各式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这一电影理论在苏联从20年代一直到500年代不断发展,7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的内涵仍在扩大。随着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也已不再被人提起。

10.《夏伯阳》——《夏伯阳》是改编自富尔曼诺夫的同名小说,由瓦西利也夫兄弟执导的一部苏

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于1934年,苏联十月革命的第十七个纪念日时上映。影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性格化,片中“精神战”一场,堪称场面蒙太奇的典范。是苏联社会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

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名词解释

1.新现实主义(04、12、17)二战后兴起的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具有社会进步意义和艺本创新特

征的电影运动,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是继先锋电影运动之后在世界电影史上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追求纪录片的真实准确性,表现人民对冷酷的资产阶级和不公正的社会的抗议,反映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具代表意义的导演作品有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德?桑蒂斯的《罗马十一时》、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重要的理论家和剧作家柴伐蒂尼,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创作的中坚力量。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寿命虽短,影响却遍及世界。

2.非职业演员(05、12)指不专门从事表演专业,仅由摄制组临时邀去扮演某种角色的业余演

员。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出现,正式成为一种电影演员的类型,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兴起之时。有些电影导演认为,一部影片的创作,导演的意志和蒙太奇手段起决定作用,演员只需听从导演的指挥,按导演的意图在镜头前活动,不必要掌握表演专业技巧。此外,在某些导演的创作理论和实践中,强调电影的生活化和真实性,认为电影的纪实性特点,是演员表演技巧所不能达到甚至会破坏的,因此电影演员应要求外型、气质甚至职业与人物形像相符合。由此而产生了非职业演员。

3.玫瑰色新现实主义---亦即把工人阶级的人物与1930年代式的平民喜剧相结合的电影。在此背

景下,德·西卡与柴伐蒂尼合作的《风烛泪》描述了一名退休老人的孤独生活,以及《温别尔托·D》被认定为“悲观片”,这在官员们看来是一种危险的倒退。而平庸的《面包、爱情和幻想》大获成功,被政府宣布为“乐观片”,并大加吹捧,给予资助。结果是产生了一个变种样式的电影,人们把它讥讽为“玫瑰色新现实主义”。这种样式的影片徒具新现实主义的某些表面特征,社会批判的内容被阉割掉了。

4.费里尼(1920—1993)在意大利和欧洲的现代电影中,费里尼已经成为“非理性主义”和“狂

欢”复调诗学的代表。他早期作品中那些孤独、压抑和脆弱个体的无望、无助、无力的生活曾经象征了当代人类的尴尬处境,复杂暧昧的“间离”关系。费里尼的电影具有鲜明的自传色彩。他的影片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表现人的情绪、心理活动、无意识冲动等等是更重要的方面,着重于展示场面和状态。通过这些场面透露出他的道德批判力,对社会进行批判。是现代派电影不可绕开的发扬者。他早期作品中那些孤独、压抑和脆弱个体的无望、无助、无力的生活曾经象征了当代人类的尴尬处境,而20世纪60年代的费里尼更关注的则是焦虑悸动灵魂的空虚和荒诞感,从1959年《甜蜜生活》开始,费里尼把嘲弄的笔锋转向了资产阶级上流社会,转向了与劳苦大众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的那些衣冠楚楚、“生活甜蜜”的行尸走肉。1993年,被授予奥斯卡终生成就奖;他的代表作主要有《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八部半》等

5.安东尼奥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导演。生于意大利历史名城费拉拉.当过报社记者.1939年

任《电影》的杂志编辑,以评论家身份开始其电影生涯。后来为一些意大利制片人编写剧本.起初所执导的影片善于表现现代化社会题材,对话简洁,寓深意于画面之中。安东尼奥尼萤声国际影坛,是在电影美学上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主要有人类情感三部曲《奇遇》《夜》《蚀》和《红色沙漠》等。(1)风格奇异的,拆散的,插话式的场景形成了费里尼电影新的模式。(2)费里尼电影带有直率的自传性。(3)典型的场面—是一个配上尼诺罗塔轻快音乐的庞大队伍场面。心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费里尼的影片明显地带上了个人的色彩,“费里尼色彩”是费里尼影片的一大特色,但更代表了他在电影叙事方法上的创新,以及对现代主义电影的一大贡献。安东尼奥尼走出新现实主义电影之描写小人物和下层阶级的圈子,将视点转向他生于斯长于斯的中产阶级并对其内心世界进行强调真实而不是逻辑。简约风格且开放结局的叙事方式。悲观而理智的影片。严肃的、反情节剧的风格。擅长运用深焦镜头与摄影机运动拍摄的长镜头。安东尼奥尼渐趋抽象的构图,同样也导致疏离观众的效果。安东尼奥尼的“经验主义实践”对现代主义有重大贡献。(1)他在电影史上的地位主要奠基与他早期与中期作品,在他电影生涯的最初十年,他促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转向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形成一种严肃,反通俗化的风格。(2)擅长运用深焦镜头与运动摄影机拍摄长拍镜头

6.白色电话片---一种以豪华的生活环境为背景、专事描写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意大利影片。流行

于法西斯政权统治意大利的年代,因富有的家庭使用白色电话机而得名。以拍这种影片闻名的导演有奎多·勃里尼奥内、詹纳罗·利盖里和卡洛尔·勃拉迦里亚等。

八、民族电影-日本电影

名词解释

1.黑泽明---1910-1998] 日本电影编剧、导演、监制人。生于东京都品川区。他的电影以流畅的

摄影机运动和高反差的、富于戏剧性的照明,歌舞伎式的夸张表演,使影片的视觉形象极为鲜明生动,从而突出了深刻的人道主义主题。他创造的新颖的电影结构与思辩的不可知论震动了国际影坛,为东方电影敲开了走向世界之门。他以理想主义为铀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他获美国奥斯卡终身荣誉奖。他的电影多次在国际上获奖,黑泽明是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代表作有《罗生门》等。

2.民族电影---民族电影---简单的说就是以国内发生的人或事为题材所拍摄的国产影片,反映国

家民族精神的电影,称为民族电影。一部好的民族电影不仅可以帮助国外的朋友认识和了解我们的民族还可以使我们自己的国人体会到自己民族的伟大,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

3.小津安二郎---日本电影导演。生于东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1927年成为正式导演。早期拍摄

以描写小市民生活为主的影片,被称为日本默片时代的一座顶峰,如:《东京一瞥》等。直到1936年才拍首都有声片的小津是把拍无声片坚待到最后的一个导演。小津的风格以摄影机的平稳移动、淡化戏剧冲突和注重心理描写著称。代表作:《东京物语》《独生子》《户田家兄妹》《秋天的午后》等。

4.沟口健二---日本电影导演。生于东京。早期作品对新的艺术流派敏感,勇于实践、创新。1923

年创作了日本电影史上最初的表现派作品《灵与血》,1926年执导了当时最前卫的反映贫民街氛围情绪与女性悲剧的《纸娃娃春天的呓语》。此后着手日本文学名著的改编。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形成了沟口作品特有的风格气质.那就是不幸的女性、情绪和悲恋。战后,沟口健二以一大明星的塑造与新古装片的创作.为日本电影赢来了国际荣誉。沟口是成长于战前日本电影史上著名的几位巨匠之一。

5.太阳族电影(12、13)这些影片的题材都是反映战后恢复时期后的日本生活,经济状况改善,

有钱人家的子弟开始热衷于吃喝玩乐的颓废生活。他们以无视社会规范和公德、为所欲为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不少危害。影片虽然对上述现象进行了批评,但因过多地渲染,并且以此为摇钱树进行电影贸易.因而引起舆论界的强烈非难。不久,此类电影停拍,但它们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以太阳族电影为契机,战后电影进入一大转折.开始走向专门表现暴力、色情的消极的娱乐电影。给日本影坛留下了不可轻视的影响。

6.日本新浪潮---也被称为“松竹新浪潮”。是影评人对于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的一些日本导

演与他们的电影作品所给予的称呼,他们主要受到法国新浪潮的影响。日本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羽仁进、敕使河原宏、增村保造、篠田正浩、大岛渚、藏原惟缮、今村昌平、铃木清顺、中平康、新藤兼人等人。在日本新浪潮之中诞生的大多导演,在拍片风格上以暴力作为美学的评判。也对后来如北野武等一些导演的作品产生很大的影响。

7.日本独立制片运动——主要指日本进步制片人和导演为摆脱大公司资本制约而开展的制片运

动。时间为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日本在20年代中期就有千惠藏制片社、宽寿郎制片社等制片单位,形成所谓独立制片时代,但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电影业出现了大资本的垄断,所谓独立制片时代旋即告终。60年代以后,独立制片由于没有自己的发行放映机构,影片的上映受到大公司控制以致失去再生产的能力,这一运动被迫转入低潮。

九、新浪潮与左岸派

名词解释

1.德吕克---德吕克是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的真正领袖。电影导演和理论家。他并没有完全继承卡努

杜的观点,他不只强调电影的艺术性,他还认为电影是一种工业,一种商业。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反对玩弄光的把戏,提倡“言之有物”。主张影片的艺术性必须顾及观众的观赏水平,他强调照明的作用.指出剪接对于叙事风格和内心描述的重要性,。他在理论上提出了“上镜头性”(“上照相性”)。在创作中,代表作品有《狂热》、《流浪女》以及为杜拉克导演的《西班牙的节日》编剧。

2.作者电影(99、05)---二战后出现于西方电影界的一种创作主张。1954年特吕弗在《电影手

册》发表《法国电影的一种倾向》,提出此概念。他认为,一部影片的真正作者应当是导演;

影片应当明显体现导演的个性;导演应当象作家一样,通过他的所有作品表现他对生活的观点;一个导演的作品的价值是由他一贯表现出的思想和艺术特征所决定的。“作者论”的观点对于法国“新浪潮”电影以及各国现代电影产生了重大影响。

3.弗朗索瓦·特吕弗---法国电影导演。”新浪潮”电影主将之一,出生于巴黎。1950年以《电影

手册》杂志影评人的身份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他和让吕克·戈达尔等人一起.倡导了将电影作为个人化表现手段的“作者理论”对传统法国电影提出挑战。他在25年导演生涯中拍摄了25部影片.大部分都获得了国际性大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代表作主要有《胡作非为》(又译《四百下》《最后一班地铁》等。

4.罗贝尔·布列松(罗伯特·布列松/罗培尔·布莱松)---法国电影导演和画家。生于多姆山省

布罗蒙·拉莫特。他对电影艺术和法国电影新浪潮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创作中,赎罪主题贯穿始终,全然省去任何装点修饰的风格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拯救人的灵魂成为布列松影片的主题。主要作品有:《乡村牧师日记》《扒手》、《圣女贞德的受难》等。

5.让-吕克·戈达尔---法国电影导演。生于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以评论家的身份在1950

年至1954间写了不少文章,就现代电影问题发表了高度执著的见解。作为法国“新浪潮”电影

的主将、现代电影中最特殊的人物,他对当代电影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是位多产导演。主要作品有:《精疲力尽》《随心所欲》《中国姑娘》《卡宾枪手》等。

6.优质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鼓励和发展民族电影。1952年后,法国政府颁布了“援

助法案”,每年给予优秀的影片以大量的津贴,影片的处境得以改善。这些“优质电影”的文学水平都很高,技术和艺术也很精湛。代表人物有马塞尔·卡内尔、让·雷诺阿等。但由于制片业中存在着阻挠新进者的重重障碍.结果形成了“优质电影”剧作的僵化、题材的模式化、导演的平庸、电影语言的匮乏、制作方法的保守。“优质电影”的日趋保守、僵化.遂成为引发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导火线之一。

7.法国电影新浪潮——“新浪潮”是指从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导演的电影观念和在这种观

念下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影片。“新浪潮”没有共同的纲领,也不组成一个流派,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反对传统电影的做法,强调电影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创作,要求电影从传统艺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继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做法,不用摄影棚,不用电影明星,使用轻便摄影机,用非专业的或不出名的演员在实景中拍片。“新浪潮”电影不提出重大的政治问题或社会问题,主要是表现个性。在表现方法上,他们抛弃传统的电影手法,打破传统的影片样式和戏剧演出概念,广泛使用短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等。“新浪潮”

的代表作品主要有:特吕弗的《四百下》、戈达尔的《筋疲力尽》等。

8.法国印象派----20世纪20年代路易?德吕克创立的一个电影学派。他们所拍摄的电影展现了一

种对画面美的迷恋以及一种强烈的心理探索的兴趣。法国20年代的这场艺术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明显的不同。前期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对光的认识;而1925年以后,则倾向于抽象化。所以将1925年以前的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称为“印象派”,而将1925年以后的法国学派称为先锋派。不过,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视为先锋派电影的前奏,甚至有人干脆把它归入先锋派,视为该运动的第一阶段。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电影运动。理论上提出“上镜头性”概念,试图通过纯粹的电影艺术语言来振兴法国电影。代表作阿贝尔?冈斯《车轮》、杰?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等。

9.左岸派(93、04、12、15) ---左岸派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

因成员都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他们是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阿仑·罗布-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和亨利·科尔皮等。由于其电影成名之作都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问世的,如雷乃的《广岛之恋》(1959年)和科尔皮的《长别离》(1961年)(两片均由杜拉编剧),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年,由罗布-格里叶编剧),瓦尔达的《克列奥的两小时》(1961年)等,加之他们的影片十分讲求个人风格,不拘守传统的电影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常常也被归入“新浪潮”电影。“左岸派”导演们只把专为电影编写的剧本拍成影片,而从不改编文学作品;他们一贯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上,对外部环境则采取纪录式的手法;他们的电影手法很讲究推敲,细节上都要修饰雕琢,绝无潦草马虎的半即兴式作风;他们的影片具有更为浓重的现代派色彩。“左岸派”电影在法国被称为“作家电影”。

10.跳切(06、07)一种剪辑手法。打破一般切换时所遵循的时空和动作连续性,以动作的跳跃式

组接突出某些必要内容,省略时空过程,以突出创作者希望突出的内容,达到希望达到的效果。跳切常常以观众欣赏心理的能动性和连贯性为依据,并非毫无逻辑的随意性组接。

11.真实电影(08、13)----60年代,在法国记录片领域异军突起,并很快波及欧美。制作上通过

使用不受干扰的便携式摄录设备,避免涉及素材的先入为主的叙事线索和理念,以直接拍摄真实生活,不事先写剧本与用非职业演员。影片《夏日纪事》,为第一部“真实电影”。影片由固定的导演、摄影师与录音师三人完成为其特点。而真实电影的最大意义在于它给一般剧情片的创作提供一个保证最大限度上的写实性。

12.罗贝尔·布列松(罗伯特·布列松/罗培尔·布莱松)---法国电影导演和画家。生于多姆山省

布罗蒙·拉莫特。他对电影艺术和法国电影新浪潮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创作中,赎罪主题贯穿始终,全然省去任何装点修饰的风格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拯救人的灵魂成为布列松影片的主题。主要作品有:《乡村牧师日记》《扒手》、《圣女贞德的受难》等。

13.雅克·塔蒂----法国电影导演和演员。生于塞纳-瓦兹省的倍克的一个小手工场主家庭。雅

克·塔蒂,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喜剧家之一,是伟大的现代喜剧的发现者。塔蒂一辈子只演了三个角色:邮差弗朗索瓦、于洛先生和他自己。作为导演.他善于通过细腻的观察,表现出生活在咄咄逼人的现代社会中的优柔寡断的人物所具布的令人伤感的诗意。他的影片对小资产阶级和某些现代技术进行了生动而深刻的讽刺。主要作品还有:《我的舅舅》、《娱乐时间》、《交通》、《滑稽表演》等。

14.杜拉斯---法国电影导演、小说家、剧作家。1942年.她以小说家的身份跻身文坛。在风格上近

似美国作家斯坦倍克的写实主义。她最初涉足电影是撰写电影剧本《广岛之恋》。杜拉斯的电影几乎是一种实验性的探索电影.因为她(还有罗伯·格里耶)来自新小说的作家,故称这种电影为“新电影”。他们特别对电影的形式进行了探索,其特点是有系统地.始终不变地使用段落镜头、固定镜头和中景,人物对话被和谐悦耳的画外音所取代等。其代表作《印度之歌》等

新好莱坞电影与新德国电影

1.迷惘的一代----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种,一战后出现于美国。所谓“迷惘”是指这些作家共

有的彷徨和失望情绪,他们大多数人亲身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目睹了战争给人来的巨大灾难,又找不到新的可靠的精神支柱,突出对资本主义精神幻灭的刻画与揭露。代表人物及作品有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菲兹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等。

2.垮掉的一代--- 指二战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群体。最早是

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其对二战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垮掉的一代”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3.《大白鲨》---是1975年上映的一部美国惊悚电影,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拍摄的经典影片之

一,根据彼得·本奇利的同名小说改编。主要演员有罗伊·施奈德、理查德·德莱弗斯、罗伯特·肖、莫瑞·汉密尔顿等。影片讲述一个名叫艾米蒂岛的暑期度假小镇近海出现一头巨大的食人大白鲨,多名游客命丧其口,当地警长在一名海洋生物学家和一位职业鲨鱼捕手的帮助下决心猎杀这条鲨鱼。获得了多项大奖。

4.大卫·林奇---1946年1月20日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密苏拉,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摄

影师、漫画家、作曲家。1967年,他还是一名学生,在那时他执导了第一部短片《六个苍白的人影》1977年执导他人生中第一部长片《橡皮头》。他是美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旗手。是当代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以华丽、阴郁、诡异夹带着黑色幽默的风格在影坛独树一帜。

5.约翰·福特----美国电影导演。至1966年共拍摄了140多部影片共获得6次奥斯卡奖。他的创

作可分为4个时期:①无声电影时期西部片的专长:②黄金时期造型严谨.叙事紧凑而又极富表现力的鲜明风格: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时期拍摄战争纪录片并继续西部片的创作;④“寻根”时期他将目光投向祖籍故土和更为深广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背景。福特的创作最能体现

勇敢开拓的美国精神.他曾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电影导演。主要作品有:《关山飞渡》、《少年林肯》等。

6. 科波拉---美国导演、编剧、制片人。1939年4月7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家族为意

大利移民。科波拉是美国60、70年代涌现出的一批杰出导演之一。是电影界的领路先锋。从《巴顿将军》为他捧回第一座小金人开始,科波拉为电影史创立了一座又一座的丰碑。《教父》三部曲在百年影史的各种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成就了他“电影教父”的地位;是著名的电影小子。代表作品还有《对话》《现代启示录》等。

7. 斯皮尔伯格---美国电影导演、编剧和电影制作人,1946年12月18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将电

影的深刻思想性与商业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观众们体验震撼壮美的画面效果同时,感受到其影片中所传达出的深刻内涵,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代表作有《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大白鲨》、《侏罗纪公园》等。

8. 乔治·卢卡斯---1944年5月14日出生于美国加州,美国导演、制片人、编剧。卢卡斯把无限

的想象力和最先锋的科技融合进了电影艺术,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并且创造了电影史上最有价值、最受观众喜爱的作品,开创了美国科幻电影的新时代。同时他也成为美国影坛一流的导演。成为好莱坞电影新时代的宠儿。后来他不再亲自担任导演。他作为执行制片重拍了原作《美国地图》、《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星球大战/犹大的复仇》。2005年,卢卡斯获得美国电影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9. 斯科塞斯---1942年11月17日出生于纽约,美国导演、编剧。“纽约学派”导演的代表人

物.他向传统好族坞电影提出了挑战,影片既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又集各式类型片于一炉,思想性和观赏性俱佳,斯科塞斯始终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非存状态及性格进行思考和研究.使自己的影片充满反传统色彩和高度格人化的特征,借助好莱坞主流电影的强劲.抒发个人敏感而又矛盾的人性主题,侃得令人瞩目的成功。主要作品有:《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等。

10. 阿尔特曼---美国电影导演,生于密苏里州肯萨斯。早年在故乡的家影业公司制作产品广告片和

纪录片,并兼制片、导演、摄影、剪辑等多种职务。1955年在好莱坞独立执导了第一部故事片《少年犯》。在摄制情蝇斯迎安》后,崭露头角。其后10年,几乎不断地拍摄电视片,颇为走红。1963年创设属于自己的独立制片公司。他的作品往往有一种沉入灰暗的倾向.所以主人公大多是不能在现实中获得成功的梦想家。他艺术表现的是终目的是要说明:生活只不过是一些画面上一无所有的图画。在欧洲大陆比较受推崇。他导演各类影片都得心应手.常常用最具娱乐性的形式去表现最深刻的人生和社会内容。他的作品多次彩国际上获奖。主要作品有:《陆军流动外科医院》《纳什维尔》《巴法洛·比尔与印第安人》等。

11. 艾伦·伍德---美国电影编导和演员。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优太人家庭.1964年步入影

坛.他不断从现实生活中被取素材.探讨社会、都市生活、性和知识分子问题。作为当代美国影坛上最受欢迎的喜剧大师.他的作品以纯熟的技巧把现代部市的荒诞、焦虑和希望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让人在琐碎的生活、个人的回忆和偶得的感受中体味深奥的哲理和不凡的寓意.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引发一连串的思考。他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在美国影坛独树一帜,令人瞩目。主要作品有:带有自传色彩的《安妮·霍尔》,还有《得里格》《百老汇的丹尼·罗斯》以及《开罗的紫政瑰》《曼哈顿》等。

12. 新德国电影---发端于1962年奥伯豪森宣言,是当时德国青年电影人的一次电影革新运动。其

在电影语言的革新上各有建树,重新确认电影的叙事功能,题材上反思历史创伤和战后德国重.,、 .

建,具有思辨色彩。代表人物及作品施隆多夫《铁皮鼓》、赫尔佐格《阿基尔,上帝的愤怒》、法斯宾德《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文德斯《德州巴黎》。

13. 实验电影——一般是指拍摄风格和制作方式与那些主流的商业和记录片相异甚至对立的影片,

或者以一种新的视听语法出现,或者新的类型。这种电影早期主要是用16毫米胶片拍摄,大部分没有传统的叙事情节,主要表现风格是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1960年代中期地下电影运动蔓延到西欧之后,人们便绝少使用“实验电影”一词,而代之以“地下电影”。

额外

1.现代派---在影片创作中遵循现代主义的创作原则而产生的电影流派。所谓现代派,是对本世纪

以来的那些从内容到艺术手法均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所有文艺流派的统称,并不单指哪一个流派,现代派电影的称谓亦跟文艺现代派一样。现代派要求文艺创作摆脱理性的“束缚”,用非理性的直觉、本能、潜意识活动、意志等所谓“原始力量”来表现创作者的“自我”,表达创作者对事物的直接的原始的感受。现代派电影从先锋派电影开始,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既有非商业性的“实验电影”、“地下电影”,也有注重营利性质的现代派故事影片。

2.

3.英国纪录电影运动(11、14)----英国的一次以约翰?格里尔逊为首的有组织的纪录片摄制运

动,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创作思想上受苏联电影的影响较深,尤其是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同时也广泛吸收了法国先锋派、伊文思及弗拉哈迪的经验。强调影片的社会意义,主张纪录片应当是富有创造性的对真实生活场面的处理,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手段;另一方面又非常注意在再现真实生活场面时进行艺术加工。代表作品有《锡兰之歌》《住房问题》《煤矿工人》等。

4.“Dogma 95”----道格玛95是一场由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与他在丹麦国家电影学校

的校友托马斯·温特伯格,克里斯汀·莱文等于1995年发起的电影运动,这个运动有时被称为道格玛95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目标是在电影摄制中灌输朴素感觉,和后期制作修改及其他发明的自由。强调电影构成的纯粹性并聚焦于真实的故事和演员的表演本身。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个目标,冯·提尔和温特伯格发展出了道格玛电影必须遵循的十条规则,这些规则被称为纯洁誓言(又称道格玛宣言)。

5.酷儿电影新浪潮----新酷儿电影是给1990年代早期在电影节巡演时获得评论界称赞的一次酷

儿电影浪潮的一个命名。新酷儿电影是电影理论家比·鲁比·里奇造出并广泛记载,它表现了令人兴奋的前景,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形象以及电影制作者已经峰回路转。不再背负着正面形象寻求认可的麻袋布或者边缘制作的相对晦涩,电影可以激进也可以通俗,可以流行并且经济上可行。这次浪潮,由1991年和1992年的圣丹斯电影节——詹妮·李文斯顿的《巴黎在燃烧》等电影以及其它电影节令人惊讶的成功构成。“酷儿”及其批评的和文化的优势是理解这些新酷儿电影的出现及发展的重要语境。

6.B级片----指低预算拍出来的影片,拍摄时间短,因为缺乏预算,所以品质不是很好,通常没有

大明星,但类型是大家喜欢的,剧情卖点常跟牛仔、黑帮、恐怖题材有关。虽然它们不算名作,但是在流行娱乐文化里B级片仍有其影响力。

7.美国电影分级制----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是由美国电影协会负责组织的由家长们组成的委员会,

根据电影的主题、语言、暴力程度、裸体程度、性爱场面和毒品使用场面等,代表大部分家长

可能给予的观点对电影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提前给家长提供电影的相关信息,帮助父母们判断哪些电影适合特定年龄阶段的孩子们观看。评级与电影内容的好坏并无关联。

8.英国纪录电影(11、14)-----英国纪录电影学派从30年代初期就已闻名于世,它以探索纪

写实电影美学基础和对人类的重要性为主要宗旨.主张纪录片应当是对真实事物做有创意地处理。格里尔逊的《飘网渔船》弗莱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已是纪录电影的经典之作,保罗·罗沙更是为推进纪录电影运动做了不懈的努力。战争开始的头几年里,纪录电影学派团结一致,为战争宣传服务.摄制了《前赴马耳他的船队》、《今夜目标》、《伦敦大火记》、《为英国而战》等一批纪录片。这些纪录片的成就促成了英国的一种新的电影形式.即“纪录化戏剧”或称”纪录性故事片的诞生。这是一种半故事性半纪录性的影片。显然,英国战时纪录性故事片情绪力量的奥秘不仅在于形式的新颖。而且还在于题材的新颖和作者们世界观立场的新颖。英国纪录电影运动改变了人们以往对纪录影片的认识,其格式和风格影响到今天的纪录片创作,如美国的教育片和工业片以其为规范,各国包括中国在内宣传本国成就的纪录影片也长期沿用这一格式。

9.自由电影——英国国家资料影院于1956至1959年放映的六套实验性影片的总称。同时又是以

这一系列实验性影片为代表作的一次电影运动的名称。创作目的是向社会上和电影界内部的保守观念挑战。他们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要求重视日常生活题材和创作中的个性表现。他们强烈希望摆脱电影制片业的商业桎梏,取得创作自由.

10.英国厨房水槽电影---厨房水槽电影以其描绘卑微的日常生活而得名,相当于英国的法国新浪

潮。厨房水槽电影只是一个短暂的潮流。它的主要导演是崛起于自由电影的群体包括卡茵尔·赖兹、林赛·安德森等,代表影片有卡雷尔·赖兹的《星期六夜晚和星期天早晨》等。

11.政治电影----指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中期西方各国兴起的以政治事件为题材的电影创作

潮流,它着重表现当代真实的政治事件、政治运动,以及个人与这些事件、运动有直接关系的行为与命运。起源于法国,后来发展到整个欧洲,以意大利最为重要。代表作品有科斯塔-加夫拉斯的《Z》,戈达尔的《中国姑娘》等。

12.戛纳电影节----1946年,在法国外交部、教育部、法国国家电影中心的支持和资助下,由法

国艺术行动协会在法国海滨旅游胜地戛纳创办。自创办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现在每年有几十个国家或地区的数万人参加这一电影盛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最高奖是“金棕榈奖”。该电影节的宗旨是评介世界各国有艺术价值和娱乐价值的优秀影片,鼓励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友好往来与合作.促进世界各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与繁荣。金棕榈奖

13.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故被称为“国际电影节

之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每年8月至9月间于意大利威尼斯丽都岛举行,自创办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现在每年有几十个国家或地区的数万人参加这一电影盛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的国际电影节之一。最高奖是“金狮奖”,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号,它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些缺陷,只要有所创新就能被电影节所接纳。在30年代至60年代之间,威尼斯电影节是诸多世界电影大师的摇篮。

14.柏林国际电影节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

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自创办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现在每年有几十个国家或地区的数万人参加这一电影盛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的国际电影节之一。最高奖是“金熊奖”。当前柏林电影节于每年2月间举行,为期两周,因举办时正值寒冬而显得格外特别。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

高。柏林电影节把自己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15.通心粉西部片---60年代后期,由于好莱坞制片成本日益升高,南欧逐渐成为西部片导演理想的

外景地。1964年,随着意大利导演莱昂内拍摄的《荒野大镖客》在当年圣诞节的公映,通心粉西部片时代序幕由此拉开。某种意义上讲,意大利人的通心粉西部片根植于美国西部片,但它又在随后的电影艺术发展中反哺着新一代的美国西部片导演们,以至于著名导演昆汀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也明确表示,自己作品深受通心粉西部片影响,拍摄《被解放的姜戈》向莱昂内先生致敬。莱昂内相继拍摄“赏金三部曲”。他的西部片,也因为出品地是意大利而被世界影坛戏称为“通心粉西部片”,意大利的商业片由此兴起西部片热潮。

16.麦格芬---所谓的“麦格芬”手法,意思是并不存在的东西,它表示一个话题或一个简单的情节

和意念,并由此而生发出来的悬念和情节。即某人或物并不存在,但它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这是希区柯克最常用的一种电影表现手法。按照希区柯克的定义是“悬疑电影中角色们必须要拼命追逐,可观众却可以毫不关心的东西”。但是,当要叙述的故事,写实到必须要把破坏份子的意图和目标交代清楚的时候,麦格芬失效了。比如《西北偏北》里间谍就是一个“麦格芬”。

17.瑞典学派---20世纪10至20年代以维克托·斯约史特洛姆和莫里斯蒂勒为代表的瑞典电影。斯

约史特洛姆和斯蒂勒历来都是演员,1912年被瑞典电影创始人查尔斯·麦格努森聘为导演。他们的影片主要特点是让自然景象在剧情中占主要地位,这也就是使他们被称为瑞典学派的原因。斯约史特洛姆的《生死恋》(1917)和斯蒂勒的《阿尔纳先生的宝藏》(1919)是瑞典学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18.波兰学派---西方影评家对波兰具有“反体制”倾向的电影的总称。1956年3月,扬·科特在

《神话与真实〉一文中猛烈攻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从而掀起了股反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浪潮。不久以后,一批被兰导演,拍出了一系列调子低沉、思恕悲观的影片,刻意渲染波兰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和人性的弱点。这股反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潮流于60年代初趋于衰退。波兰学派代表人物有蒙克、福特、瓦依达等。

19.大卫·里恩---英国电影导演。生于伦敦南郊的克罗伊聋。1927年进电影厂.担任过场记、助理

导演和剪辑,曾有“英国第一剪辑师”之美誉。他的早期作品具有浓郁的英国民族特色。此后,里恩几乎每隔5年才推出一部影片,选材和构思极为慎重.每部影片都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上乘佳作.它的主要作品还有《雾都孤儿》《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格医生》等。

20.伯格曼---瑞典电影导演,典型作者型导演。生于瑞典乌布·沙拉一个牧师家庭。他的影片初期

比较注意夫妻之间的隔阂与不理解,后转为表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及哲学问题,50年代后成为瑞典的著名导演.深受法国及全世界电影人的注目。把他称做“新理性主义”作家。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第七封印》、《野草莓》、《芬妮与亚历山大》等。

21.萨蒂亚吉特·雷伊---印度电影导演。生于加尔各答。雷伊的所有影片均由他本人编剧,大多反

映印度的社会现实问题,寓意深刻,风格上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影。他是享有最高自营的印度电影艺术家.曾披列为世界五大电影导演之一。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授予终身成就奖。主要作品有:《大地之歌》《不可征服的人》《音乐厅》等。

22.弗立茨·朗---德国知名编剧,电影导演。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早年放弃了对父业的继承.以一

个流浪画家的身份游历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负伤退役后从事电影剧本的写作。他的几乎所有的作品中.对犯罪情绪的描写都占着显著地位。他将形象、音响和象征的细

节,以对位的方式密切结合起来.体现出追求细敛表现、精美摄影和豪华布景的唯美主义特点。主要作品还有:《狂怒》《你只活一次》《蝴蝶夫人》等。

23.莱妮·里芬施塔尔---1902年8月22日生于德国柏林,德国舞蹈家、摄影师,电影演员和导

演。里芬斯塔尔创作了非凡的电影作品,一生导演了8部电影,主演了11部电影;现代纪录片之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纪录片拍摄模式,均来源于莱妮·里芬斯塔尔。她的电影是公认的电影艺术的里程碑。美国TIMES周刊评选20世纪一百位最重要的艺术家中唯有的一位女性。她是最受争议的电影人,因为她曾为纳粹工作。《蓝光》、《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低地》等影片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

24.冯·特罗塔---1942年2月21日生于德国柏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法国巴黎从事电影工作,

拍摄过许多短片,是德国新电影运动中的著名女导演。她的影片有很强的反对当时政治的背景,关注女性,她的影片中一般都是自己做导演兼编剧。代表作品有:《玫瑰围墙》、《罗森斯查塞街》、《诺言》、《罗森斯塔塞街的女人们》等

25.德莱叶---丹麦电影导演、编剧、丹麦艺术电影创始人之一。生于哥本哈根。最初是新闻记

者.后以编剧为主从事电影活动。德莱叶的创作表明他具有高深的电影专业修养,善于使各艺术要素结合为统一的整体。为了最充分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他采用了富有表现力的特写镜头、富于联想的蒙太奇。德莱叶对丹麦纪录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剧作有:《酒店女郎》、《印度的坟墓》等。主要影片有《玛格丽特失人的第四次结婚》、《两个人》《日特鲁德》等。此外.他还发表过电影理论专著《论电影》。

26.镍币影院---早期电影院。1905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洲匹兹堡出现了新型电影院。戏院取名为

“五仙电影院”.而“五仙”即是美国五分钱硬币,所以也称“镍币影院”。业主以此低廉票价大做广告.结果从上午8点到夜间12点,戏院96个座位座无虚席.镍币滚滚而入。“镍币影院”的主要顾客是来自社会最贫困阶层的美国移民,是今天电影院的前身。“镍币影院”的成功很快在美国掀起一个仿效的热潮,不仅为美国带来巨额经济收入而且极大剌激了美国发行放映事业和制片业。

27.埃米尔·雷诺---法国人,被誉为“动画的鼻祖”,他发明的光学影戏机奠定了动画的技术基

础,是动画放映系统最早的雏形。1877年,他建造了一个光学玩具:投影活动视镜。1895年,雷诺开始使用照相机制作他的活动视镜电影,1907年,他设计出三维效果的立体电影。1918年,雷诺在塞纳河畔伊夫里逝世。

28.新客观派---很多艺术家从表现主义的扭曲情感转向了现实主义和冷静的社会批评。这样一些特

征还不足以建构一种统一的运动,但这种潮流被归纳为“新客观派”。例如,乔治·格罗兹和奥托·迪克斯的粗鲁的政治漫画被认为是“新客观派”的核心。他们的绘画和表现主义绘画一样,都是十分风格化的,但格罗兹和迪克斯对当代德国社会现实的关注.使得他们离开了表现主义运动。同样,从1927年到1933年,摄影在德国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这样的图像从卡尔·布罗斯菲尔德美丽、抽象的植物将写到约翰·哈特菲尔德攻击纳粹的辛辣讽刺的图片蒙太奇,范围甚广。

29.剥削电影---是一种以“剥削”为促销题材的电影类型,常将主题剥削得过火。“剥削”一词常

见于电影行销,和所有类型的电影一样,被用于表示促销、或广告之意。那么这些电影往往需要某种可供剥削的事物,例如:大明星、特效、性爱、暴力、爱情...等。剥削电影大大仰赖煽色腥的广告宣传,以及露骨、夸大其词的议题描绘,却无视于电影自身的内在品质,剥削电影往往被广泛认为是品质低劣的产物。即使如此,剥削电影有时也能吸引世人关注、和膜拜追随.

英语教学法汇总

英语教学法汇总 只有努力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寓教于乐,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在上课时必须精心创设情境,以布置教室、角色扮演或播放录像、录音等方式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通过音乐、绘画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英语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使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提高素质。 1、直观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3、模仿练习法 4、歌谣说唱法 5、表演法 6、竞赛法 7、讲授法 8、演示法 9、交际教学法 10、自然法教学 11、暗示法 12、游戏教学法 13、三位一体教 学法 14、活动教学法 15、全身反应法 16、多媒体辅助 教学法 17、激趣法 18、任务教学法 19、艺术激趣式 教学法 20、简笔教学法 21、猜图法 22、挑战法 23.演角色 22.双簧 25、演讲比赛: 26、拍卡片说句 子 27、分组拼读单 词比赛 28、动作教学法 29、合作教学法 30、功能意念法

1、直观教学法 在教学时,有些教学材料贴近于生活,能充分反映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资源,如运用实物或图片、教具等进行演示,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比较鲜明的事物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他们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教具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尽可能使用直观教具(如看录象模型教学挂图实物教具等)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形象化、生动化。 如在学习book , pencil 等学习用品和apple , orange 等水果时,就可以利用水果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使抽象的单词直观化,使英语的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 2、情境教学法 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这种练习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际功能,而且能变单调、机械的句型操练为活泼、生动的交际性练习。情境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能使英语课堂教学趣味化、形象化。 如学习“May I come in?”这个句子时,可以先请学生注意看和听:教师走出教室,在教室门上敲几下,并注视全班学生,用请求的语气和想进来的手势说:“May I come in?”这时学生都睁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在说什么呢?”教师可趁势再重复两遍,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听懂了句子的意思,并且能把听到的句子“May I come in?”流利地说出。在这种情境下学会的句子,记忆牢固且能学以致用,如进老师办公室,就会自然使用“May I come in?” 3、模仿练习法 英语学习需要学生的模仿练习,因为英语的语音、语调及书写必须准确无误。为此,教师在范读字母、单词或句子之前,应该让学生听老师的读音,看老师的口形,进行认真的模仿练习。引领学生反复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张口。 4、歌谣说唱法 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根据其特点,将学习的内容编成一些顺口易记的歌诀。 如:丁丁、丁丁真能干,学习思考用head,小小eye看黑板,竖起ear认真听,mouth、mouth 长得巧,讲起英语都说好,nose、nose嗅觉灵,foot、foot踢足球,arm、arm来举重,长长leg 跳绳快,虽然比赛伤了toe,领奖face乐开了花,全班拍着hand,夸他为班争了光。学生在背歌诀时,脑、口、耳并用,还可以配以肢体表演,这样的英语学习是愉快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使他们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5、表演法 英语是语言的载体、交流的工具。不同的语言其表现的形式也不同。英语只是其中一种。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很强。在英语课堂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例如:在学习句型what would lilk to eat? I would like some...... would you like some....yes,please(no,thanks)的过程中教师点拨了句型的理解和用法后,可以由学生自由结合表演回话,可以去讲台前,由学生作为裁判。在此过程中,学生会精心准备,认真表演,发挥出自我极限,你会发现学生对句型的语境理解的运用更加准确,记忆时间更加持久。 又如在“In the morning”这一单元后,我们的表演要求就是:把一天从早晨醒来到上学这一阶段的生活用英语表演出来。每个小组四名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Jimmy、 Betty ,为了表现的逼真,学生们带来了牙刷、口杯、梳子、闹钟、牛奶、面包和鸡蛋等道具,甚至还有妈妈用的围裙。当演出开始时,随着闹钟音乐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精彩的表演。除了新学的单词:起床、刷牙、洗脸、梳头、吃早点、去上学,他们主动地选用了课文中的歌曲来伴奏。这样使得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泼。在剧中,每个同学的对话虽然不多,但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正在使用刚学到的知识,并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所以都很认真的对待演出。而且,在演出后他们也很有成就感。而没有走上台的同学也被带动,纷纷举手表示下次要演。 6、竞赛法 青少年活泼、好强、好表现,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努力在英语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说和做的机会,使他们处于学习的主人地位。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把游戏搬进课堂,不仅拉近了师

试题及答案--外国电影史卷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外国电影史》考试试题(AB卷) 一;填空题(每一空1分,共30分) 1:1895年12月28日被看做是电影的诞生日。 2:世界电影史上最早的一个电影流派为布赖顿。 3:1915年格里菲斯拍出了史诗性电影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 4:最早提出“纯电影”口号的是法国电影家谢尔曼·杜拉克,这一口号后来成为了早期先锋派的主要口号,又称“完整电影”。 5:著名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其专著《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一书中,第一次提到了“街道电影”这个概念。 6:1939年,约翰·福特导演了有声电影《关山飞度》,被公认为是西部片的里程碑之作。 7:《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是电影史上有影响的的第一部恐怖片。 8: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奠基阶段的两个代表导演是雷内·克莱尔和让·维果。 9: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和普多夫金的《母亲》标志着苏联电影学派的诞生。 10:《夏伯阳》被认为是苏联电影史上两个时期的重大分界线。 11:维斯康蒂执导的《沉沦》被认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先声,该片的编剧为切萨雷·柴伐梯尼。 12:安东尼奥尼的《奇遇》(1960)、《夜》(1961)、《蚀》(1962)、被合称为“关于人类情感”的三部曲。 13:1982年伯格曼拍摄了自己告别影坛的最后一部电影《芬尼与亚历山大》。14:1959年被认为是法国“新浪潮”真正的诞生年,标志作品是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日》和《表兄弟》。 15:法国电影“左岸派”的著名领军人物是阿仑·雷,其于1959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广岛之恋》。 16:1960年到1967年是新好莱坞的尝试阶段时期,在这一时期内阿瑟佩恩拍出了明显受到法国“新浪潮”影响的强盗公路片《邦尼和克莱德》。 17:“德国青年电影”运动的重要先驱者是玛丽·斯特劳布和亚历山大·布鲁格。18:被称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心脏”的导演为法斯宾德。 二;名词解释题(每一名词解释5分,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印象派电影:是由法国电影史学家亨利朗格卢瓦提出,主要原因有○1由于这一流派深受以突发的、瞬间的和外在的方式来观察世界,以灯光、环境、运动和消散曲线为独特的形式因素的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2为了区别于同时期的德国现主义电影。主要代表人物有以路易德吕克为中心的谢尔曼杜拉克、马赛尔莱皮埃、阿倍尔冈斯和让爱浦斯坦。 2:派拉蒙判例:彻底消解了电影行业垄断的可能。在制片体制上催生独立制片的兴起。1948年,最高法院在持续了10年之久的传奇般的“派拉蒙诉讼案”中判决好莱坞制片厂系统构成的垄断,因此它们必须在制作、发行、放映三个环节中至少放弃一个。判决后又经过了10年,制片公司终于痛苦地逐渐放弃了放印系统的控制权,也从此元气大伤。 3:室内剧电影:这个名称来源于德国戏剧家马克思莱茵哈特。他曾开了个小剧院,专演恪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综合技能)【圣才出品】

第13章综合技能 13.1 复习笔记 本章要点: 1. Reasons for integrating the four skills 整合四项技能的原因 2. Ways to integrate the four skills 整合这四项技能的方法 3.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整合这四项技能对教学的启示 4. Limitations of integrating the four skills 整合这四项技能的缺陷 本章考点: 整合四项技能的原因;如何整合这四项技能;整合这四项技能对教学的启示;整合这四项技能的缺陷。 本章内容索引: Ⅰ. Reasons for integrating the four skills Ⅱ. Ways to integrate the four skills

Ⅲ.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1. Focus on discourse 2. Adjusting the textbook contents 3. Adjusting the timetable Ⅳ. Limitations of integrating the four skills Ⅴ. Conclusion Ⅰ. Reasons for integrating the four skills|(整合四项技能的原因) 【考点:整合四项技能的原因】 In our daily lives, we are constantly performing tasks that involve a natural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skills simply because skills are rarely used in isolation. One’s overall competence in a foreign language involves performing effectively a combination of the skills.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完成的任务需要综合四项技能。外语综合能力要求整合四项语言技能。 Integrating the skills allows you to build more variety into the lesson because the range of activities will be wider. Instead of just having listening, the students can have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practice. This can raise their motivation to learn English. 将四项技能整合起来可以让老师的课程更多样化,因为活动的种类更多。除了听,学生可以练习口语、阅读和写作。这可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 Realistic communication is the aim of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and many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handling realistic communic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英语教学法术语

载入中…… 载入中…… 时间记忆 << < 2008 - 3 > >>日一二三四五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最新评论 Re:英语学习十要素 Re:《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 Re:《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 Re:《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 Re:《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 Re:《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 Re:课堂上表扬的尺度 Re:我市教师肖君侠荣获河南省第九届 Re:我市教师肖君侠荣获河南省第九届 Re:如何处理教材中的阅读短文 专题分类 研修茶座 我的首页相册标签 教师论文(5) 学生习作(8) 说课资料(0) 优秀教案(0) 通知(7) 经验交流(22) 论文(3) 业务学习(14) 最新日志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研究》 关于说课(转载) 说课的内容、模式(转载) 我市教师肖君侠荣获河南省第九届初中英 我和你---奥运主题歌 学外语的忌讳(转载) 英语学习十要素 自主学习不是自己学习

课堂上表扬的尺度. A Letter of Invita 最新留言 载入中…… 搜索 载入中……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用户注册忘记密码 友情连接 博客信息 详细信息 站内订阅(0) 加为好友 发送短信 日志:51 评论:157 留言:3 访问:7571 英语教学法术语 [ 2008-3-4 8:38:00 | By: duanhongxia ] 推荐 APPENDIS A The Terms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英语教学法术语 A

(完整版)外国电影史题库

《外国电影史》题库(第一、五、九章) 第一章电影的起源和形成 填空题 1.现代电影诞生于1895年____月____日。 2.电影的发明者是法国人________兄弟。 3.卢米埃尔兄弟最早拍摄的影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曾经利用他发明的________放映机,在纽约公映他的影片。 5.胶片是电影的________,光和影是画面影像的________。 6.在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等利用“视觉存留”原理发明的玩具。 7.形成电影的三大物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决活动放映问题的最重要的两组人是________与________。 9.胶片根据人的“视觉存留”原理,以每秒________个画格速度匀速向前移动,造出了一个幻像的世界。 10.电影发明的第一个十年间,电影的拍摄活动主要集中在发明电影摄影机的三个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从纪录向叙事过渡的过程中,卢米埃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个镜头连接成影片《救火队员》。 12.________发现了“停机再拍”的奥秘。 13.电影史上第一间摄影棚是梅里埃于________年建造的。 14.作为电影叙事史上的起点的影片是梅里埃拍摄的________。

15.________学派是早期的英国电影代表,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和詹姆士?威廉逊。 16.对于电影创作,梅里埃在神话和名著中寻找灵感,卢米埃尔乐于表现上流社会生活,而“布赖顿学派”则把目光投射到________的生活和社会问题中去了。 17.从电影的独立性看,梅里埃的电影观表明电影还处在依附于________的阶段。 18.梅里埃的电影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他以此来实现电影叙事。 19.“艺术电影运动”是由巴黎金融家弗雷塞?拉菲特建立的________发起的。 20.电影的创始者们最早发现电影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特性。 21.电影叙事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 22.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波特在影片《火车大劫案》中首次运用了________的剪辑方法。 23.《火车大劫案》共有________个镜头,讲述了一伙强盗抢劫火车,最后被击溃的经过。 24.通过镜头的移动和利用场景的空间宽度,充分发掘画面的内涵与容量,强调画面自身的表现力,这是________最重要的美学思想。 25.________被认为是后来提出的“长镜头”和“场面调度”理论的创始人。 26.电影史上第一部从舞台化转向电影化的影片是________。 27.电影叙事首先需要解决的是________问题,也就是“蒙太奇”手法的雏形。 28.空间问题包括画面的________和画面内的________。 29.电影诞生后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是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的________主义传统的方向,另一条路是由梅里埃开创的________主义道路。 选择题

外国电影史

格里菲斯贡献 一,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掘和定型 1第一个将镜头确定为电影最小的叙事单位,还确定了镜头--场景--段落--影片的标准概念,改变了电影构成单位,从“场”变为“镜头”。是蒙太奇艺术产生的基础。 2,将画面景别标准化,赋予特写、近景、中景、全景等以特定的涵义, 并形成了经典电影叙事的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镜头语言; 发展了大特写、大远景等一系列电影语言,并创造性的运用近景特写表现情绪 二,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究 1,有意识的系统的使用运动镜头,如摇镜头、移动镜头及景深镜头,还发明了圈入圈出、淡入淡出的技巧 2,他根据镜头的情绪内容决定画面的选择,包括构图、光线、景别,用剪辑来控制情绪和节奏3,首先使用三维立体的真实布景和表意性的灯光照明 4,注重对演员和表演要求,培养了一批优秀演员,开创了好莱坞明星制度的先河。 三,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作的创新 1,丰富了电影的结构,创造平行剪辑,创造了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快速剪辑打破了戏剧美学的“三一律”,形成了真正电影化的叙事语言,且成为好莱坞影片最为典型实用的叙事模式 2,大胆的使用闪回、平行交替等切入手法和省略法,使电影具有无限的时空自由 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诗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将电影真正带入了成熟的叙事艺术阶段。 西部片: 1,西部片式以美国西部为背景,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发西部为题材,是美国人民民族性格与精神的体现。 2,通过特定的戏剧性程式表现,有固定的情节、善良的白人遭受暴力的威胁,英雄的牛仔作为执法者来除暴安良,结果一定是善胜恶。有固定的人物、背景和相关道具,连镜头都有一定格局。极易辨认的图像符号,处理完全模式化、公式化的。 3,西部片不是历史的再现和西部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是反映了一种道德理想,善胜恶的伦理,观众寻求的不是情节和人物性格,而是某种精神上的宽慰和道德满足。 4,代表人物作品:约翰、福特《铁骑》,《关山飞渡》等。 霍克思《红河》、齐纳曼《正午》 喜剧片: 1912-1930美国喜剧电影的黄金时代: 美国喜剧电影之父麦克·塞纳特(拍片的指导思想是对任何事情特别是自认严肃的事情采取调侃的态度,讽刺的主要目标就是虚伪),创造了著名的“启斯东警察”。其影片制造的各种噱头都成为喜剧片的类型特征。 四个电影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勃斯特·基顿《大将军》哈罗德·劳埃德《大学新生》哈莱·朗东 犯罪片(强盗片):名解 1,以城市和犯罪事件始末为北京,以犯罪分子为主要人物。

英语教学法复习资料

英语教学法复习资料 一、术语翻译 1. 语音学:Phonetics 2. 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3. 教学路子/途径:Teaching approach 4. 交际途径: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5.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6.习得:Acquisition 7. 转化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8. 交际年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9. 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 10. 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11. 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12.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 13. 个性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 14.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 15英语教学:TESL 10. 句型操练:Pattern drill 16. 语法分析:grammatical analysis 17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 二、单项选择题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involves writing? ___A___ A. Labeling pictures. B. Matching pictures with labels. C. Dramatization. D. Role play.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longs to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B ) A. focus on accuracy B. focus on fluency C. focus on strategies 3.What’s the teacher doing by saying “Now you are going to do this in pairs.” ? ___C___ A. Checking understanding. B. Giving prompt. C. Setting tasks. D. Getting feedback. 4. What syllabus does the following present? (C ) Unit 1 Self-introduction Unit 2 Greetings Unit 3 Asking the way Unit 4 Making apologies Unit 5 Inviting Unit 6 Extending thanks A. structural syllabus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音乐创作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考研参考书、真题试题题型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a816519470.html, 1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音乐创作【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 【育明教育独家提供】 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概论》赵彬主编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 《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 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 【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 8、简述艺术经典与流行的关系命题背景:怀旧经典电影经典剧目经典歌曲再次掀起经典热潮,经典影视经典电视节目 与当前的“快餐文化艺术、快餐电影、眼球节目”成鲜明对比,有人说现在的选秀节目 快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a816519470.html, 2餐大片就是流行,那么这样的流行是否能成就经典呢?值得我们思考) 一、“经典”与“流行”特殊的内涵 衡量一部艺术作品是不是经典主要看它的内容是否经得住时代的考验 而流行则主要看它的接受群体是否广泛,是否在一定时期内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是否在特定群体中,具有高接受度,高模仿性的元素。 二、“经典”与“流行”的辩证关系“经典”与“流行”是一组既相对又相随的概念,它们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辨证统一的关系。经典一定是之前的流行,如果它在当代都未曾流行,便不可能流传至今,成为现在的经典。现代的流行如果是真正的震撼人心的作品,也未尝不能成为未来的经典。 香港《凤凰周刊》主编邓康延说:“经典可能是千百年的一次沉淀,流行是时时涌动的千百次波澜。许多流行未必成就一个经典,一个经典却可能流行千年。”流行与经典是不矛盾的,不仅如此,它们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流行走向经典,也许要经过数百年,抑或只需短短几十年。 经典,是历史大浪淘沙下依旧闪光的金子,是一种历史的流行。流行,经过历史的选择,成为经典;经典的事物,可以一直流行。 经典是过去的流行,流行也可能是未来的经典。 三、时代在不断创造经典。经典可以流行,流行也可以经典。 流行总得接受时间的考验,只有那些经历了岁月的变迁依旧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曾经的流行,才能积淀成经典,绽放出闪耀的光芒。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和处理好“经典”与“流行”的关系,使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英语教学法》名词解释

《英语教学法》名词解释 ◆Structural view (结构主义语言理论) 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sees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system made up of various subsystems: the sound system (phonology); the discrete units of meaning produced by sound combinations (morphology), and the system of combining units of meaning for communication (syntax). ◆Functional view(功能主义语言理论) The functional view not only sees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system but also a means for doing things. In order to perform functions, learners need to know how to combine the grammatical rules and the vocabulary to express notions that perform the functions. ◆Interactional view(交互语言理论) The interactional view considers language to be a communicative tool, whose main use is to build up and maintain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Behaviourist theory(行为主义理论)------Skinner

影视赏析

电影艺术欣赏 电影的制作过程 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影片的构思通常由书面形式开始发展。在此阶段,工作人员还必须开始筹募电影的制作、宣传及发行资金。 一、制片人 制片人的工作包括由剧本发展出整个制作计划、筹募资金、安排人事等。制片人的职务主要与财务及组织有关。 二、电影文学剧本文学部——电影导演 1、自编自导式 2、介入式 3、接力棒式 三、分镜头剧本:对未来的影片拍摄作出详尽的总体设计,为各部门创作提供依据。 四、选择外景与演员 1、景 外景的选择,往往会对导演的形象思维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演员 “明星制”“本色演员”、“性格演员”群众演员 拍摄阶段 拍摄阶段:在此阶段,就进入影像及声音的制作。更明确地说,工作人员此时即开始拍摄“镜头”。一个镜头是一系列连续拍摄的画格组成。同时,摄制人员还记录或制造声音。 一、各项准备阶段 美工布景:内景、外景 二、实拍按场景分次,颠倒情节流程。 场记:写下每个镜头的场次编号、记录细节、“拍板” 耗片比、抢拍、偷拍 后期制作 一、剪辑 1、“化整为零”、“聚零为整” 2、粗剪:依顺序将影片串接起来,不含任何声音效果或音乐。 定剪 3、三度创作 a、减法 b、加法 c、挪位《黑炮事件》 4、节奏 二、混录 1、录音方式: a、先期录音 b、后期配音 c、同期录音 2、混录是最末一道工序: 三条声带——一条声带——双片(审查)——拷贝 电影的历史 外国电影史 电影的诞生 第一节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 一、电影诞生的基本原理: “视觉滞留”——“心理认同” 二、电影诞生日: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用他们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影片—— 《火车到站》、《工厂大门》 第二节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 一、创造了戏剧电影:固定摄影机 二、创造了特技摄影:

外国电影史的复习资料

1、早期电影创作中的两种不同风格是什么? 答:在电影的初创期,卢米埃尔和梅里爱截然不同地代表着两种倾向、两种风格。在卢米埃尔看来,电影无非是一种“科学珍品”,运用于艺术并不是目的,他的口号是“再现生活”;而梅里爱则认为,电影能够创造艺术,“银幕即舞台”可以“改变生活”。“卢米埃尔力求引起旁观者的感觉,引起对‘当场抓住的自然’的好奇心;梅里爱则出于艺术家的偏爱而沉湎于幻想,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实际活动。”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纪录性的;梅里爱表现“银幕戏剧”却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卢米埃尔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的;梅里爱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的。卢米埃尔可称为电影纪录片的先驱;梅里爱可称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卢米埃尔代表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耶路撒冷教堂》等。 梅丽爱的代表作品:《贵妇人的失踪》《灰姑娘》《德莱弗斯案件》《月球旅行记》等。 2、《火车大劫案》分镜头记录。 答:《火车大劫案》共分13段,每一段都是由一个镜头拍摄下来的完整事件中的一部分。 第一个镜头:火车站电报室内景。两名强盗闯进来,逼迫电报员给火车发信号,窗外景深处火车速度渐渐放慢,强盗又将电报员捆绑起来。鲍特在这个镜头中以景深镜头的视觉线索交代出——强盗与电报员、电报员与火车以及强盗与火车之间的多种层面上的相互关系,使画面内部的信息量和视觉空间表层结构的叙事形式均得以递增和强化。 第二个镜头:火车从画右至画左位于画面中央,而强盗从画左走向画右悄悄地溜上火车。在画面中,一个由木条形成的“×”宇图形,极为醒目地吸引了观众的视线。“这个镜头把动作同情节联在一起,把紧张同画幅结构联在一起”。以微妙的运动方式、以抽象的视觉暗示,展开了有秩序地叙事。” 第八个镜头,摄影机固定在一个极为巧妙的位置上,在表现强盗冲下斜坡逃跑的时候,出现了摇拍、俯拍和仰拍等不同视角的变化。突出了户外拍摄的运动效果和环境特征。在电影史上被誉为“山谷中的美丽场面”。 第九、十、十一个镜头,分别表现了逃跑中的强盗,企图挣脱捆绳的电报员和舞厅中跳舞取乐的不知情的人们……。这种将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平行动作交替切入的方法,在“同时性”的运动关系上的处理,摆脱了实际时间的束缚,打破了传统戏剧顺时叙事的原则,创造了真正符合电影艺术规律的叙事时空。其中作为叙事中被省略的那部分时空,则由观众自己凭借生活的经验去作出补充。 《火车大劫案》中的这些精彩镜头,在画面内部信息的组织上,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交错的切换技巧的表现上,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同时,这种叙事方式不需要任何文字叙事语言的注释便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影片吸引了许多的观众,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占据美国银幕达10年之久,为“西部片”在美国的统治地位打下了基础。 3、谈谈美国喜剧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答:麦克·赛纳特是美国喜剧片的创始人,为美国电影喜剧的第一个时期“棍棒喜剧”的形式开辟了道路。赛纳特的喜剧精神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其中包括默片时期的四大喜剧明星:查尔斯·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哈莱·朗东。 巴斯特·基顿被称作“大石脸”的假面具的背后,蕴藏着机智、勇敢和复杂的喜剧冲突,他最优秀的影片是自导自演的《大将军》。 哈罗德·劳埃德,1925年的《大学新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品。

英语教学法复习题

复习题1 Part I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1. Proper lesson planning is essential for both novice and ( ) teacher. A. experienced B. young C. old D. new 2. The principles for good lesson planning are in terms of aim, variety, flexibility, ( ) , and linkage. A. type B. learnability C. attitude D. language 3. ( ) means the realistic goals for the lesson. A. V ariety B. Linkage C. Aim D. Lesson planning 4. Linkage means the stages and the ( ) within each stage are plann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are someway linked with one another. A. directions B. steps C. goals D. types 5. Ideally, lesson planning should be done at two levels: macro planning and ( ). A. teaching planning B. language teaching C. assessment D. micro planning 6. ( ) is planning for a whole programme or a whole-year course. A. Micro planning B. Macron planning C. Teaching D. Language learning 7. The 3-stage model is pre-reading, ( ) and post-reading. A. practice B. writing C. while-reading D. preparation 8. By language skills, we mean communicative skills involved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 ). A. drawing B. describing C. practicing D. writing 9. When did Harmer suggest the following measures for undisciplined acts and badly behaving students ( )? A 1984 B 1985 C 1983 D 1986 10. What should the teaching of pronunciation focus on? A. reading phonetic transcripts of words B. writing phonetic transcripts of words C. students’ ability to identify and produce English sounds themselves D. acquire native-like pronunciation 11. Which is not our realistic goal of teaching pronunciation listed below? A. creativity B. consistency C. intelligibility D communicative efficiency 12. Which is not the kind of stress that is important to achieving good pronunciation listed below? A. word-level stress B. paragraph-level stress C. phrase-level stress D. sentence-level stress 13. Pronunciation is difficult to teach without some drills on ( ) A. gestures B .action C. sounds D. correction 14. Grammar practice is usual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y are ( ) A. mechanical practice and effective practice B. meaningful practice and effective practice C. communicative practice and mechanical practice D. communicative practice and effective practice 15. ( ) are most frequently used in mechanical practice.

北电摄影系考研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电影摄影与制】考研参考书真题 分数线 复试真题 备考经验分享

【北电摄影系考研】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电影摄影与制作】考研参考书真题分数线复试真题备考经验分享 【关于北电摄影系】 01:业务课一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考试内容全校统考,内容和题型是一样的,需要掌握的内容多,相对来讲耗费的时间也多,关于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建议大家尽早复习,尤其是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和彭吉象老师的《艺术学概论》这两本书,因为真题中80%以上的内容都是可以从这两本书中找到的。,名词解释和论述题偏重赵斌,简答题偏重彭吉象。业务课二每个方向考试内容和侧重点不同,主要侧重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 业务课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是全校统一命题,出题范围广,需要记忆理解的内容多,这就要求考生既要懂电影基础理论,又要多注重课外知识的扩展,理论性的东西考察比较深入,所以难度必然要大,所以考生最好能够找到目标院校的在读研究生学长学姐寻求帮助,了解到最权威的复习资料,把握好正确的复习方向,知道正确的答题思路,了解到出题老师的意图和喜好,加之自己的努力备考的你一定能够完美成功。 02:专业课二要求对摄影界要有一个认知,多注意摄影史及作品,熟悉电影摄影的最新技术,了解业界目前的主流机型及其特性。从基础胶片时代创作到数字摄影时代,越来越注重审美观念和新技术带来的视听语言等数字前沿。对影像本体要有自己的观点。 考试科目电影摄影与制作理论,满分150分。近年来专业二的题型设置较为稳定,18年分别是名词解释(3分*10)、简答题(6分*5)、论述题(20分*2)、剧作(50分)。13、14年考察为影片写出导演阐述、摄影阐述、故事梗概(40分)。15年无剧本题16年17.18年重新加入剧本分值加大,所以务必重视。 剧作占了近三分之一的分值考摄影系为什么写剧本摄影解决基础的技术问题比如影调,影像质感,构图色彩,这样的话在影像画面上对自己有一定要求,再者摄影师的审美观念以及对剧本内容理解是摄影的重要基础。考试题量大,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按要求写出剧本是件不容易的事。增加阅片量,多看推荐书目和电影摄影的书目。

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 上篇 一、绪论 中国电影史与世界电影史有某些共同的发展规律,但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其一,中国电影史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斗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它比外国电影史显得更加突出。 其二,中国电影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影响,它与传统的戏剧、文学、绘画等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国电影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外来技术手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其三,作为综合艺术的中国电影,各个艺术部门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与中国工业技术落后和电影家的电影观念不同有关。 开创期的中国电影(1896——1931) 一、早期电影发展 1、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2、1905年,任景丰请谭鑫培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无声影片,我国最早的戏曲片《定军山》 3、张石川“处处为兴是尚” 《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掷果缘》是中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他的一部分片子是宣传改良的社会片,如《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等,有一定暴露意义;而相当一部分则是以迎合小市民口味,投机牟利为目的的言情、滑稽故事片,如《滑稽大王游华记》等;他还编导了《火烧红莲寺》连集片,点燃了20年代后期武侠神怪片之火。 郑正秋主张戏剧是改革社会,教化观众的工具 是中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1913年应张石川之邀编导了《难夫难妻》,因主张教化社会,编写了《孤儿救祖记》,获得

成功。 九一八事变后,认识到“电影是负着时代前驱的责任”,希望电影界叫出“反帝、反封、反资”的口号来。这时期他编导了具有进步意义的《自由之花》、《春水秋波》、《姊妹花》等片,其中1933年摄制的〈姊妹花〉成绩最佳,标志了他思想、艺术发展的高峰,成为他后期代表作。 二、左翼电影运动 (一)1930年3月,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此后,又提出了领导电影工作的纲领〈最近行动纲领——在现阶段对于白区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有关电影的条款。 《最近行动纲领》规划了左翼运动的方向,是党领导的左翼文艺工作者准备向电影节进军的号角。 (二)左翼电影运动的艺术成就 1、拓展了电影的社会性主题。 2、深化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从一系列优秀影片的创作看,可归纳几个特点: 题材现实 人物鲜明 讲究细节的运用和描写的真实 善于运用强烈对比的手法 重视电影的娱乐性与趣味性 3、探索了民族化的表现形式 4、加深了对电影本性的认识,增强了电影观念,突破了戏剧束缚。认识到电影和戏剧的区别: 1)运用蒙太奇思维方法。 2)“闪回”、“叠印”等手法的运用,表现“幻觉”、“梦境”、“回忆”等。 3)重视影像造型。 4)探索与发展了电影语言,特别是长镜头的运用,达到了相当高水平。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考试《英语教学法》作业考核试题参考936

《英语教学法》期末考试A卷 答: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 2. 英语写作策略 答:是学生学习英语和培养语言能力的主要内容, 3.教学设计 答: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4.发现式教学法 答: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这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指 二、论述题(30分) 1. PWP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英语阅读教学中的PWP过程指的是将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学习前(pre-learning)、学习中(while-learning)和学习后 (post-learning)三个阶段。PWP模式简洁实用,对促进 2. 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教材的整合。请举例说明。 答: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每一个模块的 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听、说、读、写活动,各个 部分的教学目标明确,不分课次和顺序,方便1文献综述 在知网查询了相关资料发现:董艳丽在英语教学设计中如 何整合教材中,主要讲述了英语较教材模块之间的整合以及教 材整合的原则;周金妹在教材整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中 提出,教材英语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相整合;林华英在整合英 语教材,提高教学实效中,从宏观上提出了教材整合的策略; 梁银碧在整合教材给学生轻松英语课堂中提出从学生的角度 进行教材的整合。笔者认为,教材整合不单单是单元模块间的 整合,还应该是一学期的教材整合,学年与学年间教材的整合, 还应考虑小学、初中、高中教材的衔接性问题,并根据地区间 差异进行教材整合。 2教材整合 教材整合概念的提出 在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教材整合的概念,其 指出:“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教材整合的 必要性 教材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套英语学习 体系。在传统教学中,教材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的教学活动的中心就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 的需求、兴趣、爱好进行重组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 需要,学习中困惑点,以此来扩展调整教材可以让学生投入到 课堂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对英语学习充满激情和活力。 教材整合的主要策略 分析教材,找到本套教材的重难点,列出框架体系。 适当的补充或延伸。我们处于信息网络时代,要善于运用 网络资源,对教材资源进行补充和延伸。例如在必修3 unit1 Festivals in the world,在本单元导入之前可以在网上查阅 世界各地的节日传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扩大 他们的知识层面,达到英语教学的效果。 适当的删减或替换。对于教材中不太适合的内容,在进行教学 设计时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替换和删减。如果全部照 搬教材,学生会产生畏惧或厌倦的情绪,因此 教材与学生学情的整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知识的 形成和运作须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因而,我们在进行教材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