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课程文化的几点策略

构建课程文化的几点策略

构建课程文化的几点策略
构建课程文化的几点策略

构建课程文化的几点策略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从理论的高度关注学科教育、课程改革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教育领域一时兴起了“文化热”,诸如,“学校文化”“校园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概念应运而生。从概念的产生上讲,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都是一种亚文化,是文化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创生。课程文化一旦创生就不会自灭,它的影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意识的有无,并不能否定它的客观存在与意义。进一步讲,它的影响一旦被人意识与自觉到,就会释放出更大更强的育人能量。

课程文化重在“以人为本”,“以为人本”不是时髦的空洞的口号,而是以人之为人的最可贵、最本质的道德为本。德才兼备,德育第一,也是对“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一种注释。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来看,“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识都无法补偿。”(但丁语)我认为,育人性是课程文化最本质的东西;课程文化在实现其教化功能上要自觉克服“目中无人”和“重术轻人”的现象。

如何构建学校的课程文化,谈一谈自己的粗浅想法:

一、防止顾此失彼

课程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从大的教育文化环境来看,课程文化建构,需要整合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和学校文化,使三者进一步融合形成整体育人优势。人们不能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不能只重视学校文化的教化,而轻视或忽视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家庭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生中最早受到的、受影响最深的,还是家庭教育,学校是每隔几年换一个,但家是几十年不大变的。有专家预言,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家家都上网,将来教育会进入新阶段──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并重的局面。课程文化建构要关注这种新变化,将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种文化统筹兼顾,防止顾此失彼。

二、课程文化建设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文化在时间上有古今之分,在地域上有东西之别。面对有时空差异的文化,坚持“和而不同”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今天大开放的课程改革形势下,课程文化领域出现了两种与“和而不同”相违背的做法。一是全盘否定本土的课程发展的历史与传统,认为过去的学校文化造成了形形色色的思想障碍,“积重难返”,所以要“再造”学校文化。说白了,这种所谓的“再造”,无非是对传统与历史表示不满,要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我认为,课程改革与课程文化的建构,也应自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所以说,今天的课程文化建设,不是对课程历史和传统的全盘否定,而是如何扬弃、如何继承与发展。“教育只能改革,不能革命”。二是不知可否的“搬运”与“替外国人拉洋车”。有人已冷静地指出,现在有一些人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和中国教育改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精)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淮安市新安小学蒋寿桐 杨叔子院士曾经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则不打自垮”。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所学校都将成为“植物人”。 文化不只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认识一所学校,要认识他的文化,要研究一所学校,也要研究他的文化。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特色,就是学校个性,就是学校品牌,就是让你记住哪个学校的东西。 下面我就从学校文化建设这个角度谈几点个人的理解,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一、学校历史和传统是学校文化的生长点,要很好的传承和创新。 不研究校史的校长不是一位称职的校长。校长要了解校史、阅读校史、研究校史、走进校史、宣传校史。 淮安市新安小学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一所实验性学校,也是著名的少儿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的母校。 1929年6月6日,陶行知先生在淮安河下的莲花街创办了新安小学,并亲自担任校长;1930年春,陶行知委派他的学生汪达之来到新安小学接替他任校长;同时委派晓庄师范的学生孙铭勋同志创办了新安幼稚园。 新安小学从创办之日起,就坚持实践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思想,坚持“教学做合一”,强调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大力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当年新安小学老师没有薪水,经费非常困难,他们宁愿把自己唯一的大衣拿到当铺去当,坚持艰苦办学。陶行知先生曾经题写“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对联,高度赞扬新安小学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1935年,新安小学的14名学生,在校长汪达之的带领下,组成了闻名中外的“新安旅行团”,修学旅行全国,宣传抗日救亡。他们历时十七年,行程五万余里,足迹遍及全国二十二个省、市、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谱写了中国少儿革命史的壮丽篇章。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围场回民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是促进师生成长的深厚土壤。学校文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先进的学校文化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制定的《承德市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围场回民小学不断提炼学校文化的主题,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以“赏识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一、“赏识教育”的理论思考: 赏识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理念。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师生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乃至民族和谐的有效途径;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体现人文性、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因而赏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

是一种境界。 我们回民小学的赏识教育界定为:生与生之间的赏识,让孩子总能看到他人身上的亮点;师与生之间的赏识,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赏识,实现人文管理,打造团队精神;校内不同部门、不同社团之间的赏识,可以拓宽交流渠道,提高个人修养和工作效率;民族之间的赏识,可以了解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 二、“赏识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实践构想: 1、以精神文化引领人。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在全体师生中形成一种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打造具有回民小学特色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甚至家长文化,塑造回民小学优秀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新形象。 2、以物质文化影响人。通过物质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气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学校物质文化氛围,从而陶冶师生情操、净化师生心灵、激发师生灵感、启迪师生智慧。 3、以制度文化激励人。通过制度文化建设,激发师生发展内驱力,让制度、规范转化为每一位师生的自觉行为,激励全体师生奋发向上。 4、以课程文化促进人。通过课程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富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中受到感染、启迪,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为学生打下人生的底色。 三、赏识教育文化的确定: (一)、学校的现状

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随着政府层面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日益重视和倡导,学界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日趋深入,以及民间“国学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纷纷开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但一直以来,传统文化课程多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等形式存在,或者渗透融合在语文、思品、历史等学科中,并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课程体系。2017 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提出:“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这就为传统文化教育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即稳步扎实地推进传统文化课程化建设,并为传统文化师资培育,特别是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提出更高的 要求。 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又是课程的建构者和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因为课程只有落实到课堂,被学生接受进而转化成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才意味着课程建设的整体实现。 传统文化教育独有的特点,使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我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圣贤文化,强调以德为本、德智?p 修。孔子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告诫弟子学会做人比单纯学习知识更重要。但同时孔子也说: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这就要求教师时刻牢记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根本目的,以德为先,率先垂范,从而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价值得以实现。其次,传统文化教育与生命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从本质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区别于西方式逻辑推理和外求实验法的,是一种‘内求法',是教师引领、学生同步在身心内部实践体悟,进而外显为用的路径。” [1] 这就需要教师从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走向生命的实践、心灵的实证,不断反求诸己、躬身践行,通过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成长,体会传统文化的真实魅力与价值。最后,由于传统文化经历了近百年的断裂,当今社会存在对传统文化的不少误解和迷思,所以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恢复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课程是实现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教育健康、有效、持续地发展,有赖于课程体系的独立与完备。在当下传统文化教育经验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教育行政层面的统一规划与推进,更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亲身参与和实践,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以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 二、教师传统文化专业素养 所谓“素养”,是指个人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个体,必须透过教育而学习获得的因应社会之复杂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2]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在其专业领域所涉及的复杂情境中所不可或缺的“知识”“能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汽车维修授课教师:杨文刚 学分: 2 学时: 52 编写日期: 2016.5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汽车进入社会、家庭,加快和提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节奏和效率,伴随而来的汽车文化也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高等学校汽车类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应仅仅是具备汽车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对汽车和汽车文化的理解及现代交通的意识,具有对现代“汽车”的感悟和意识,这对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汽车文化方面的教育,无论是在提高学生对汽车专业知识的理解方面,还是对培养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方面都很有必要。? 《汽车文化》课程在汽车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对汽车服务类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本课程不仅起着传递汽车文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汽车鉴赏能力,更负有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汽车发展过程中车史文化、造型文化、名人文化、名车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以及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介绍,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汽车知识,不仅为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

2.学习目标 2.1能力目标:? (1)具备设别各类汽车的能力;? (2)会操作汽车各种操作装置;? (3)能正确选择汽车的外形和色彩;? (4)能区别各着名汽车公司、名人、品牌与车标含义;? (5)能综合分析汽车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合理建议;? (6)能分析汽车时尚活动对汽车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2.2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汽车发展概况及汽车工业发展史;? (2)掌握汽车结构原理与使用方法;? (3)掌握汽车外形和色彩要求与选择;? (4)熟悉着名汽车公司、名人及品牌、车标含义;? (5)理解汽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6)了解汽车新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 2.3态度目标 (1)养成主动探索知识获取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 (2)养成团队合作、质量、环保、效率意识; (3)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4)具备探索新知识,主动学习的态度。 3.课程内容与要求 3.1设计思想

如何构建学校特色文化

如何构建学校特色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早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家就提出,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协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 我校始建于1960年,诞生于激情燃烧岁月的八一中学,虽然几迁校址,几易校名,但特殊的历史沿革,使我校成为一所既有典型的八一军垦精神,又富有鲜明时代精神的学校。在发展进程中,学校以其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及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受到各方面的好评,我校始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想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学校要有自己独有的“精、气、神”,这就是校园的精神内涵,它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学校的稳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进步有着促动作用。 “团结、奋进、自强、奉献”是我校精神核心,也是我校的凝聚力,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产生一股强大持久的精神力量,已成为激发学校发展活力的源泉,深深地熔铸于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 二、打造特色校园物态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有对学校理念和经验的总结,还有博大的胸怀和高深的远见,更有多元文化的借鉴融合。我校在八一军垦精神的引领下,注重细节打造,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文化气息,楼梯、餐厅、报栏、教室门、路边、花坛、长廊等都体现着独具特色的审美视角和人文关怀,这些附着在有形物体上的无形文化,对师生员工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校园的建筑设计、空间布局,处处都体现着爱的情怀,一砖一瓦能说话,一草一木也含情,建立

在艺术审美和灵魂深处的设计和改造,赋予孩子生命高级成长的文化基因。 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特色应该是有特色课程作为支撑,研究与开发校本化的特色课程,是学校形成特色文化的有效方式。将校本课程设计、实施的自主权交给教师,为教师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同时,要求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发展。要结合地方特色和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科技、艺术类的兴趣活动课程,赋予学生自主选择兴趣活动课程的权力,满足学生在科技、艺术方面发展的需要。我校开设的校园舞蹈,校园足球等特色课程,为学生发展搭建了多元发展平台,彰显了学校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及其特色成果。 四、打造特色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以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为主要内涵的学校制度文化是教育发展 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我校明确导向、大胆创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构建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管理以充分尊重每一位师生为前提,牢固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让理念之光指引学校管理。校长树立“教师第一”的理念,教师树立“学生第一”的理念,把管理看作是一种“服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淡化“管”念,强化“理”念,以提倡人的生存质量为目标,以造就人的成功为归宿,构建出“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课堂文化建设

课堂文化建设 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文化建设关注四方面的内容:目标的基础性;理念的人本性;价值的导向性;模式的多样性。 一、课堂与课堂文化的内涵 1.1课堂: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传承与发展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规范性与随意性的结合。 1.2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和基础载体。它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的价值取向在课堂活动中的体现。 二、课堂文化建设的现状 2.1课堂文化建设并没有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主要体现在:一是重概念轻内涵;二是重硬件轻软件;三是重课外轻课内。 2.2传统的质量观和由此所形成的教学模式仍然在课堂教学中站主导地位,研究课和常态课差距较大,新的课堂文化没有形成。 2.3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针对性、实效性较差。课堂向两端延伸,课前与课后学生负担重。

2.4学校领导难以用主要精力研究教学,走进课堂,关注课堂文化建设。 三、课堂文化建设关注四个问题 3.1目标的基础性。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品德,即做人的基础;二是智力,即做事与继续学习的基础;三是体质,即品德和智力的载体。 好教育就是要回归基础。习惯是基础素质的重要体现。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们的课堂文化建设中要培养的好习惯包括: 3.1.1反应倾向。个人对事物的反应倾向体现人的价值判断习惯。社会对事物的反应倾向体现社会的价值取向。 3.1.2思维习惯。大多数时候,人们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的影响。 3.1.3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一种定型行为,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进行的某种动作,包括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学习习惯、待人习惯等。 反应倾向影响人的价值取向,思维习惯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如果基础教育能够把我们所要求的东西变成学生的一种反应倾向、一种思维习惯、一种行为习惯,那基础就打好了。

《企业文化》课程标准

附件 3:课程标准模板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企业文化》课程标准 编写人:魏建钢审核人: ***审定单位:财信系会计教研室编写日期: 2010年 6 月课程代码20010043学分2周课时数2总学时数32英文名称Corporatc Culture 开课单位财信系会计教研室 适用专业会计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先修课程《会计职业道德》后续课程《商务礼仪》等 ( 1)黎群(编编),《企业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 选用教材 (2)刘光明(编编),《企业文化》 (第五版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7 1.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性质: 1-1-1 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关于西方和东南亚等一些文化(企业文化)和经济都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概貌、文化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特色。 企业文化被认为是一种营造企业绩效和满意度,创造管理者和员工最佳行为品格和素质,从而确保产出成功业绩和能力的科学。企业文化学是一门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 新兴学科。企业文化学为探索适合不同国情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即创造具有民族化、个 性化的企业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视野,开辟了新的道路,所以在整个企业管理学科体系 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将来涉外会计工作中要运用外国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来处理复杂的人际关 系,灵活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年轻的大学生,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还可以培养自身的人 文精神,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作用是: 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财务会计工作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 能人才,本课程的开设满足会计专业培养对象的职业素质养成要求。 《企业文化》课程在高职会计专业中属于基础性地位,由它的基础性进而才能引伸出《会计职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概要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制订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化机系 执笔人:孙玉兰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中文名称:汽车文化 2. 课程英文名称:Automobile Culture 3.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4. 总学时:32学时 5. 总学分:2学分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主要讲述汽车文化的含义、汽车的民族性、汽车的诞生过程、汽车的分类、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汽车的 VIN 码、汽车的基本构造、汽车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汽车技术发展的六个里程碑、汽车业界著名人物的业绩、汽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汽车运动、汽车俱乐部和汽车博览会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基本理论,奠定专业课学习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1. 概论(1学时 讲述课程地位和作用;课程主要内容;教学方法。 2.第一章汽车地位(4学时

讲述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简谈汽车; 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汽车概念、定义及分类;了解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3.第二章汽车史话(4学时 讲述汽车的萌芽阶段; 汽车生产的三次变革, 掌握第一辆汽车以及柴油机的发展; 掌握汽车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 4.第三章汽车外形和色彩(3学时 讲述汽车外形及汽车色彩。掌握汽车色彩对汽车的使用功能; 汽车的使用环境; 汽车的使用对象;汽车的流行色彩;汽车的行驶安全的影响。 5.第四章汽车公司和商标(6学时 讲述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英国、中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及其商标。能够 识别各汽车公司的商标及其含义。 6. 第五章汽车名人 (4学时 讲述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亨利·福特、威廉·杜兰特、阿尔弗莱得·斯隆、沃尔沃·克莱斯勒等的事迹。掌握他们对汽车工业的贡献几深远影响。 7.第六章汽车运动 (2学时 讲述汽车运动的起源、汽车运动的种类、汽车运动冠军车手、赛车和车队、汽车运动的魅力。掌握汽车运动的种类,掌握 F1赛事等。 8.第七章汽车花絮(2学时

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的实践研究

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的实践研究 本研究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现实问题、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 的实践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回答实践意义上的学校文化、课程文化是什么,分析现实的困境是什么,原因何在,如何解困,做什么,怎样做, 实现对教育实践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探究课程改革与课程文化结合的密切关系及其规律方法,提升课程改革的文化自觉、课程建设的文 化含量。探究课程改革与课程文化建设对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与基本规律,明确学校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基本策略,促进解决学校 文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推进学校的文化发展,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 教育服务。本课题实践研究的精神实质,表现为尊重教育实践中的鲜 活经验。学校教育本质上是实践的,教师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之间的交往构成了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只有坚持实 践的立场、从实践出发才能对学校教育中的问题与矛盾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实现课程文化理论自身的发展。本研究既有课程改革、课程 文化、学校文化这些基本理论的研究,更有如何使课程改革、课程文 化建设合理性改进,使学校更加有效开展文化建设的应用研究。前者 作为基本理论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研究课程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后者作为应用研究则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比较法。本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在于批判和建设,“批判”主要是指出当下学校课程改革、文 化建设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同质化现象、无序的低层次竞争、伪现 代化现象),并分析其中原因。“建设”主要以建平中学为例,探讨建立课程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和课程文化建设,

探究如何以课程改革、课程文化建设推进学校文化发展的行动模式和策略方法。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学校发展与学校文化建设水乳交融,因此课程改革与课程文化建设之间也是同步关系。课改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再造问题,课程改革与课程文化在学校发展、学校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抓住课程改革、课程文化这一核心工作,必然带动学校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的发展,对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以课程改革、课程文化建设来推进学校文化发展,是有规律可寻的,把握正确的方向、选择适当的方式、采用最佳的策略,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本研究创新点:作者身为长期在一线教育工作的人攻读博士,角色本身比较特殊,具有大量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优势,通过博士学习提升一定的理论修养。将课程理论转化成一线课程实践,课题研究与工作实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课题研究的内容是课程文化,所在学校上海市建平中学正在开展的也正是课程文化建设工作,课题主要以建平中学为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具体体现在:第一、直面当下中小学课程改革、文化建设的问题,加大批判的力度,同质化现象批判,核心竞争力批判,伪现代化现象批判,已经在基础教育界产生一定的反响,充分发掘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深入思考中小学内涵发展、个性化办学的根本方向和基本思路,坚定不移地走课程改革与课程文化建设之路。第二、关于学校文化分类提出了实践意义的分类方法,从学校工作实践出发,围绕学校培养目标,构建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的学校文化体系,这种分类方式更加贴合学校实际,更便于学校实践。同时也为学校文化理论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多元文化课程建设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多元文化课程建设 发表时间:2018-01-30T16:24:53.313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2期作者:王书友[导读] 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行课程三级管理,课程开齐,种类齐全,课程设置也有保证。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王书友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小学266300 一、基于问题,课程建设有根有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行课程三级管理,课程开齐,种类齐全,课程设置也有保证。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各自为政,彼此缺少关联,没有充分发挥各级课程的应有价值;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有些内容相互交叉、重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课时的浪费;重国家课程,轻地方、学校课程,国家课程成为应试的工具,其他课程形同虚设。因为国家课程要考试,而其他课程不参与考评,任课教师不够重视。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成为学校课程建设中一项迫切的任务。 二、多措并举,课程建设有形有神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构建适合校情和学情的课程体系,需要建立课程要素间的联结点。鉴于以上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校多措并举,全面推进课程建设。 1.顶层设计,明确课程创设立足点。 我校结合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进行课程顶层设计:以 “思河之源、聚合之力、成和之美”的3HE教育文化为统领,以培养“正气、灵气、大气”的现代有益公民为育人目标,建设“有根有魂”的课程;遵循“让学生站在学校中央”的课程建设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身心、艺术、实践”五大核心素养,实现“一个好身体、一种好心情、一生好习惯、演奏一种乐器、写一手俊字、爱好读书”的课程目标,系统构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活动性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努力实现课程“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 2.适度整合,优化课程设计关键点。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专家智慧之结晶,我们一般不敢轻易改变;但为了让课程内容更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大胆地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创生,通过优化整合,充盈课程内容。我校精心构建了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课程、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拓展型课程、基于学生持续发展的活动性课程。其中基础性课程主要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拓展性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有益补充和丰富,开发拓展性课程的核心是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完美接轨,目标是让拓展性课程融入基础性课程,实现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 (1)学科内整合。一是内容整合。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按主题先梳理“内容整合点”,再根据整合点进行教学内容调整,或适当增加新内容。在课程整合初期,我们以语文学科为切入点,以“读好书、写好字、做好文”为课程目标,基于“世界才是孩子的教材”的大语文观,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轴心,以教材为依托,秉承课外阅读课内化、课程内容结构化的阅读理念,采用人文主题和语用主题双线并进的方式,有梯度地进行语文课程整合,构建了一个语文母语课程群。①教材内纵向整合,包括同学段的整合和跨学段的整合。按照文体这一主题,打破单元壁垒或学段界限,重组教材单元,聚焦语用,习得方法,进行新单元主题阅读教学。②教材内的横向整合。教材顺序不变,围绕一篇课内文章,进行相关联的主题课外拓展。围绕题材或作家或表达或策略或人文等主题,一二年级一篇带一篇,三四年级一篇带多篇,五六年级一篇带整本书,开展群文阅读或整本书的阅读。 (2)学科间整合。①相关联内容的整合。同学段的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海洋教育》《思品》等地方课程整合,研读教材,梳理整合点,把学科交叉的内容进行整合。比如语文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语文课程中的实践活动有对周围环境的调查,环境教育课程中也有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内容。②不同学科教师的整合。比如音乐课程与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整合,语文教师提供诵读内容,音乐老师教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通过不同学科多个角度对春天的体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亲近万物,实现了与自然的对接,产生了许多新的感知,他们的想象、身体、语言、思维、情感被打通,与世界开始全方位接触。③节庆日课程、社团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融合。如科技节与数学、科学学科的融合,读书节与语文诵读课程的融合,金秋艺术节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融合,快乐周五社团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融合等。利用这些特殊的节点,巧妙进行课程整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教育资源的整合。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为活动性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①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如稼穑园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最好的实验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义卖——分享喜悦”,教师们进行了精心的课程设计。②盘活校外资源。我们开展了丰富的走向大自然、走进企业、走进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亲子共做家务劳动。③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开放校内资源,让社会各届走进校园,特别是让家长和家委会成员经常走进课堂、走上讲堂,也让学生走进社区,参与大白菜、报纸、陶艺的义卖。④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三里河文化和陶艺资源,开发了课程《三里河文化》《小陶器》,增进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4)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相整合。如语文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寓于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文化建设融于语文教学。我们开发了“国旗下的讲话”课程,与班级管理相整合,增强了立德树人的效果。 (5)课时整合。随着课程结构的变化,课时设置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课程结构与性质,要做好课时加减法,灵活调整课时。我校对课时设置做了如下探索: 调整课时比例,让课程有弹性。我校根据“3HE”课程的总体设计,根据整合后不同课程的实际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整:①调整不同课程的课时比例。国家基础性课程经过优化整合,把原来各学科重复的内容归并、整合,把学科内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当进行优化重组。这样整合后的基础课程比原来少了,占约60%,省下来的时间20%用于拓展性课程,20%用于活动性课程。经过调整,不仅课时开得足,而且还开得好,改变了基础性课程“一统课堂”的局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为有利。②调整不同学科的课时比例。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母语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基于此,我校把语文课程作为“3HE”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适当增加了语文课程教学时间。打破传统的固定课时,根据课程性质、学科特点、不同课型、教学内容配以不同的课时,长短不一,大小相间。灵活的课时,使学习生活张弛有度、富于变化,给学生带来了新鲜学习体验。

学校文化与课程变革

学校文化与课程变革 学校文化与课程变革作为教育发展进程中最主要的一对矛盾,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纵观诸多学校文化与课程变革之现实,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学校文化与课程变革之关系其实就是“齿轮”关系,学校文化和课程变革像齿轮一样咬合,他们之间的互动像齿轮传动一样,推动自身变化和发展。 文化规约课程,课程强化文化,这是课程与文化的第一层互动关系。一方面,文化是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它决定了课程的终极品质。如果抛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课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 它是人们基于一定的社会观、知识观、学生观等做出的价值选择。因此,课程可以强化文化。一个好的办学理念需要一系列支撑系统, 即理念要接地气,因为理念只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方法才可能内化为师生的一种自觉, 进而形成学校的文化。对于学校而言,课程就是支撑办学理念最重要的支柱之一,是学校文化发展的载体和重要手段,为学校文化的增值与创新提供了核心机制。可以说,课程是学校文化的生命得以延续的媒介,如果离开了课程,学校文化则会黯然失色直至枯竭殆尽。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个学校文化的活跃程度, 往往取决于课程的活跃程度和影响力。课程不仅是要适应文化,更要促进文化发展。可以说,课程于学校文化而言,就像一双隐形的翅膀, 使学校文化带着永远保持飞翔的动力与自信的心态向着心中的方向翱翔。

文化助推课程,课程浓郁文化,这是课程与文化的第二层互动关系。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文化为课程建设指明方向。学校文化既是学校教育价值理念的体现,同时也在无形中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因此,学校课程建设的参与者是哪些人,参与者将在建设过程中发出怎样的声音,参与者将采取怎样的行动等等都由学校文化决定。课程有了学校文化的指引,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学校文化为课程建设充实内容。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使课程组织实施过程做到枝繁叶茂、有血有肉,就必须将扎根学校文化的“土壊”,并从中汲取充足“养分。因此,学校课程的整合建设必须以学校文化为依据进行,让学校文化为每一门课程都赋予了特殊内涵,使每一门课程又流淌着学校文化的“血液”,这样学校课程的内容就更加充实丰富。三是学校文化使课程建设独具特色。由于学校有太多历史传承,导致学校课程体系可能过于庞大,学校课程反而会失去方向,没有了学校自身特点。而学校文化的确立却能使得学校课程特色更加突出。可以肯定地说,只有把握学校文化精髓,才能构建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 可以说,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学校课程变革不是独立成篇的,不可能离开特定的文化场域。学校课程变革往往是一项改革倒逼一项改革,一项改革推动一项改革,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跟一步,显现出鲜明的综合特征。找准课程变革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最大限度凝聚文化共识,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汽车文化》实施性教学计划

《汽车文化》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一、课程简介 《汽车文化》是中职学校学汽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理论课程。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汽车技术文化、车史文化、造型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驾车文化、品牌文化、名车文化和名人文化等知识,本课程主要介绍汽车诞生与发展史、现代汽车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著名汽车公司、汽车与社会、汽车时尚等有关汽车文化及未来汽车发展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到汽车和汽车工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汽车的基础知识,汽车品牌对汽车文化所起到的直接作用,现在汽车技术的发展如何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汽车文化》计划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完成,每周4学时,共68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汽车的发展方向所编写的教材,全书主要分为九个学习模块: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汽车技术文化、车史文化、造型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驾车文化、品牌文化、名车文化和名人文化等知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20人左右,大部分是刚到的新生,年龄为15岁到17岁,男生占比100%,其中有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学习习惯尚可,学习基础扎实,知识面较为开阔,学习兴趣较高,学习上进行强,有良好的学习目标。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 四、实施教学的目标任务 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加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一)素质目标

构建课程文化的几点策略

构建课程文化的几点策略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从理论的高度关注学科教育、课程改革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教育领域一时兴起了“文化热”,诸如,“学校文化”“校园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概念应运而生。从概念的产生上讲,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都是一种亚文化,是文化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创生。课程文化一旦创生就不会自灭,它的影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意识的有无,并不能否定它的客观存在与意义。进一步讲,它的影响一旦被人意识与自觉到,就会释放出更大更强的育人能量。 课程文化重在“以人为本”,“以为人本”不是时髦的空洞的口号,而是以人之为人的最可贵、最本质的道德为本。德才兼备,德育第一,也是对“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一种注释。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来看,“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识都无法补偿。”(但丁语)我认为,育人性是课程文化最本质的东西;课程文化在实现其教化功能上要自觉克服“目中无人”和“重术轻人”的现象。 如何构建学校的课程文化,谈一谈自己的粗浅想法: 一、防止顾此失彼 课程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从大的教育文化环境来看,课程文化建构,需要整合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和学校文化,使三者进一步融合形成整体育人优势。人们不能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不能只重视学校文化的教化,而轻视或忽视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家庭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生中最早受到的、受影响最深的,还是家庭教育,学校是每隔几年换一个,但家是几十年不大变的。有专家预言,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家家都上网,将来教育会进入新阶段──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并重的局面。课程文化建构要关注这种新变化,将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种文化统筹兼顾,防止顾此失彼。 二、课程文化建设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文化在时间上有古今之分,在地域上有东西之别。面对有时空差异的文化,坚持“和而不同”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今天大开放的课程改革形势下,课程文化领域出现了两种与“和而不同”相违背的做法。一是全盘否定本土的课程发展的历史与传统,认为过去的学校文化造成了形形色色的思想障碍,“积重难返”,所以要“再造”学校文化。说白了,这种所谓的“再造”,无非是对传统与历史表示不满,要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我认为,课程改革与课程文化的建构,也应自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所以说,今天的课程文化建设,不是对课程历史和传统的全盘否定,而是如何扬弃、如何继承与发展。“教育只能改革,不能革命”。二是不知可否的“搬运”与“替外国人拉洋车”。有人已冷静地指出,现在有一些人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和中国教育改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83604883.html,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作者:吴天军 来源:《辽宁教育·管理版》2019年第03期 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335人,18个教学班,47名教师。学校以“用责任育人,育有责任之人”为办学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师生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受到心灵的滋养,培养了师生强烈的文化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师生,我们创造条件让教师喜欢传 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授给学生。 (一)培养志趣高雅的教师 我们在教师中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引导他们品读经典,撰写书评,写读书心得体会等。 学校每学期向教师推荐传统文化书籍,并鼓励教师主动购书,学校每人每学期为教师解决30 元的购书款。学校向老师推荐的书籍有《論语》《孟子》等,也有诗词歌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学校成立教师社团,培养教师的高雅情趣。我校的教师社团有书法、篆刻、剪纸、刺 绣、文学社、朗读者等,这些社团不仅丰富了老师的课余生活,提高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提升了素养。 我们鼓励教师参加各级业余社会团体。我校有11名教师先后参加了区业余作家协会、区摄影家协会和区书法家协会,这些教师不仅通过活动提升了水平,也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领导带领教师们在校园网、微信朋友圈里“晒诗”。这样的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我们还定期组织开展教师社团文化节和成果交流。我校利用节日和特殊纪念日组织教师 进行社团成果展示,如元旦组织教师创作和书写对联,端午节组织教师开展包粽子大赛,“七一”和“十一”组织教师开展诗朗诵比赛,提升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建立丰富多彩的社团 学校的各种社团共计22个,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有软硬笔书法、剪纸、折纸、国画、纸盘画、纸壳画、京剧脸谱画、民乐、民族舞等,学生得到熏陶,逐渐产生了兴趣。学校通过教育开放周、社团文化节、体育艺术节等契机,展示社团成果,向家长进行宣传,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企业文化课程说明新专

《企业文化》课程说明 责任教师: 郑晶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1、《企业文化》课程的地位与作用企业文化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 它代表了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自八十年代传入中国以来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文化》是中央电大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科专业的选修课。经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学会用企业文化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 同时使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维护企业形象的意识, 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基础。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与配合与本课程教学相衔接的课程可分为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有: 《管理原理》、《组织行为学》、《贸易实务》等; 后续课程有: 《公共关系学》和经济类《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 3、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经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基本原 理, 学会用企业文化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

4、该课程教学的对象与层次 《企业文化》课的教学对象是中央电大大专层次的经济类的学 生。 5、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①反映时代性与先进性; ②中国特色; ③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④实用性; ⑤灵活性; ⑥科学性; ⑦针对性, 即适合电大学生学习。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学时的划分 本课程3学分; 课内54学时(周学时3) , 另有18个标准本的电视课播(传统学时为9 学时) ; 开设一学期。级市场营销专业(注 册视听生)第四学期开设、级公关与文秘专业第二学期开设。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有 3 种媒体: 第一种是文字教材, 《企业文化》, 王成荣主编, 45 万字, 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采用分立式, 即由主要内容和学习导读组成。第二种是音像教材, 9 学时。 第三种是CAI 或VCD, 1 盘。 企业文化音像教材学时分配表 音像学时讲课内容主讲人 第一学时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王成荣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校本课程的探究

校本研究活动记录 校园文化建设 管小莉摘要:山阳同仁中学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彰显“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坚持以学生为本,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我校坚持贯彻“仁爱同仁、奋进同仁”的理念,取得初步成效。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文化要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仁学校校园文化的定位是“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同时贯彻仁爱同仁、奋进同仁的理念。校本课程是促进校园文化形成的有效因素,为此,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彰显“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我校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马克思唯物史观、“文化适应性”教育观、心理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建构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促进我校学生个性的发展,加快我校教师专业的发展,彰显我校“德能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总目标。我们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入手,积极创造学生和谐发展的环境,发挥不同课程的优势,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校本课程。有丰富多彩的艺体特长课, 有精彩纷呈的百家讲坛,有趣味盎然的郊游活动课,有规模盛大的体体育盛会,有赏心悦目的艺术节,有多姿多彩的中英文演讲活动,有祭扫革命烈士的德育活动课,有启迪智慧的科学活动课,有书法培训课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开设这些校本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素质。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 我校自先后制订了《二十五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二十五中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学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我校开发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就是在评估学校和社区发展的需要,综合考察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 班级:教师: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的本课程在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从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训练的角度观察,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条件。本课程的重点是要求学生熟悉世界著名的汽车公司及汽车品牌,熟悉汽车界的名车名人,理解汽车与社会的关系。难点是汽车基础知识中汽车结构方面的知识讲授。在课程设计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方法,课余安排一定数量的作业题和小论文,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外学习。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本课程是学生初步接触的专业技术课程之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参观、模型、实物讲解、实验手段及生产实习、观摩等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对专业的深层认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认真钻研教材,加强教法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认真备课,每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4、讲练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辅导。 5、授课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

6、在学习过程中应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结合课件,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 7、全面批改作业,及时发现教学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8、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进度周次章节主要教学内容课时模块一汽车与生活模块二汽车发展历程模块三汽车结构与性能评价模块四现代汽车技术模块五汽车生产与管理模块六汽车后市场模块七著名汽车公司模块八汽车运动模块九汽车展会课题汽车与生活教学目标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汽车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了解中国汽车现状; 3、了解汽车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4、熟悉汽车行驶安全常识。方法能力目标 1、能根据不同的分类形式区分汽车类型;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动手、善于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教学重点汽车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汽车行驶安全常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课型理论课授课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时间1组织教学与导入清点人数、组织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