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气导学案_答案(完整版)

氧气导学案_答案(完整版)

氧气导学案_答案(完整版)
氧气导学案_答案(完整版)

第二节《氧气》基础知识梳理

一、氧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和原理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进行

确定依据具体内容

药品元素守恒

廉价易得

安全环保

耗能低含氧元素

过氧化氢溶液常见

产物是水,无污染

反应不需要加热,常温就分解

原理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

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生成气体的性质—

物理性质:溶解性、密度

化学性质:能否与水反应

能否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二氧化锰为固态,过氧化氢为液态,反应不需要加热

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略大,选择向上排空气法

不易溶于水,选择排水法

化学性质:不跟水反应

不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

实验装置

图(或仪

器)

2套

P86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分液漏斗的作用:随时添加液体药

品。通过控制活塞,来控制滴加液

体的速度来控制反应速度;节约药

品。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可用注射器来代替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药品: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

化锰粉末,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

化氢溶液。

3、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

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药品: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

末,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3、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

4、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加入

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4、用带火星的木条在集气瓶口检验,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过氧化氢溶液。

5、等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

6、等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在水下,将毛玻璃片盖好,取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收集方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验満方法氧气有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则满

放置方法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正放在桌面上

检验方法氧气有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深入瓶中,木条复燃则为

氧气

热点追踪:

1、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置操作步骤

优点:装置简单,便于操作

缺点:容量小,不能随时添加液体药品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

密性良好。

优点: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缺点: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方法一:连接装置,打开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内注水,至漏斗末端没在液面以下,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双手紧捂锥形瓶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优点:

通过控制活塞的开关,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通过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课一控制反应速度连接装置,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双手紧捂锥形瓶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气体收集方法再探究

催化剂

(1) 定义;要点 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 描述:某物质是某反应的催化剂 判断正误:

①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 )

①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 ) ①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 )

(2)请设计实验证明:

(3)形形色色的催化剂——课本P87 多识一点 (4)判断: ①催化剂的作用是唯一的( √ );

②同一反应只有一种催化剂( × );

③同一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但催化剂的作用都相同,只有效果好坏的区别

试验编号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分别取1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AB 两支试管中,向B 试管中加

入0.5g 二氧化锰粉末,同时用两支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中检验

A:试管中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B: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快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速率

综上所述,二氧化锰 是过氧化氢分

解反应的催化

剂 实验二 将试管B 中反应后的物质进行 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仍然得到了0.5g 二氧化锰粉末

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实验三 将实验二中的到的0.5g 二氧化锰粉末放入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1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快速复燃 二氧化锰在过氧化

氢分解反应前后化

学性质不变

(√)。

(5)要确定某物质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必须做哪些实验?

测定该物质能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测定该物质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测定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巩固训练:

1、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下列表示反应开始以后产生氧气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a表示加二氧化锰;b表示不加二氧化锰),其中正确的是( D )

2、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室一种常用的仪器,可用于滴加液体或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实验室部分装置如A~D所示。

(1)实验室用KMnO

4制取O

2

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制取气体通过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选用相应的反应装置,请完成下表空格。制取的气体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装置(填字母)

O

2KClO

3

固体催化剂MnO

2

固体、加热__A_

O2_ H2O2溶液催化剂MnO2固体、常温C或D

CO

2大理石和

_稀盐酸常温C或D

N

2NH

4

Cl饱和溶液与

NaNO

2

饱和溶液

加热_B__

H

2

锌粒和稀硫酸溶液常温C或D

(3)关于装置C和D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双项选择)

A. 装置C发生反应时,分液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B. 装置D发生反应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C. 装置C和D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相同

D. 装置C和D均可用于制取一定量的H

2

.

3、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_;

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时,锥形瓶内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_起到液封的作用;

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应用的分离方法是过滤.

(2)下面是利用装置收集气体的操作,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③②①__(填序号).

①待收集瓶内充满气体后,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②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盖盖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3)已知:氨气(NH

3

)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如图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是__A和D_.

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

集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分液漏斗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B____(填字母编号)。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C作发生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D、E. F. G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D___(填字母编号)。

(5)如果使用G装置收集氧气,

①排水法:氧气从b(填写“a”或“b”)端进入

①排空

气法:氧气

从a

(填写“a”

或“b”)端

进入

如果使用G装置收集氢气,

①排水法:氢气从b

(填写“a”或“b”)端进入

①排空气法:氢气从b

(填写“a”或“b”)端进入

(1)常温下,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很慢,,产生的氧气量少,达不到是火星复燃的目的,所以没有明显现象。

(2)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快速复燃。

(3)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再次快速复燃。

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还能起催化作用。

二氧化锰的质量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前后页不变。

二、氧气的性质——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

1、物理性质(气体):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低于-183℃(沸点)开始变成淡蓝色液体,低于-218℃(熔点)变成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化学性质:思路——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的。研究氧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就研究氧气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选用的物质要采用分类选代表的方法进行。今后的学习还会用到这样的思路。

物质在空气中或在氧气中反应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

基本

反应类型

镁条在空气中

燃烧1、镁条剧烈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

2、放热

3、生成白色粉末

化合反应

铁丝在氧气中

燃烧1、铁丝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2、放热

3、生成黑色固体

化合反应

铜丝在空气中

加热红色粉末变黑

化合反应

白磷(红磷)在氧

气中燃烧1、白磷(红磷)剧

烈燃烧,发出黄光

2、放热

3、生成大量白烟

化合反应

木炭在氧气中

燃烧1、木炭剧烈燃烧,

发出白光

2、放热

3、生成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化合反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

燃烧

1、氢气安静的燃

烧,产生淡蓝色火

2、放热

3、干冷的烧杯内壁

生成水雾

化合反应

乙炔(C

2H

2

)在氧气

中燃烧1、木炭剧烈燃烧,

发出白光

2、放热

3、,集气瓶内壁有

水雾生成,生成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

(石蜡燃烧现象相

同)

获得结论: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许多物质都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

思考:(1)为什么同一种反应物在空气中和在纯氧气中反应现象不同,请从微观角度解释:P89

在纯氧气中,单位体积内的氧分子数目比空气中多,微粒之间的有效碰撞机会多,反应就越剧烈,现象就越明显。

为什么不同的金属在纯氧气中反应现象不同?

金属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同(金属活动性不同),在氧气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反应现象不同

注意事项原因

1、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反应;集中热量2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引燃铁丝

3、盛氧气的瓶底提前装少量

防止高温的融化无溅落炸裂瓶底

水或者铺一层细沙

3、氧化反应定义;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图示),举例说明

缓慢氧化定义,举例动植物的呼吸,消化作用,金属生锈、冬至无得腐烂变质,塑料的老化

4、氧化物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化合物,氧化物,含氧化合物的关系(图示)

【巩固练习】

现有如下物质:空气、海水、水银、酒精、医用酒精、氢氧化钙、澄清石灰水、盐酸、碳酸钙、大理石、干冰、氦气、硫酸铜、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蔗糖、稀有气体、甲烷、天然气、醋酸,乙烯,尿素、铝片、焊锡,硅片。请根据物质组成画出物质分类体系图,将上述物质分类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三、自然界的氧循环

1、氧循环的定义、途径、意义()

2、自然界中氧气产生和消耗的途径有哪些?

产生:光合作用

消耗:呼吸做用、燃烧、动植物的腐烂变质等。

3、氧气是性质活泼的气体,自然界中许多物质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为什么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没有越来越低呢?

因为自然界中也存在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会不断地向大气中输送氧气,补充小号的氧气,维持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

4、氧循环平衡的意义()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1.课题分析 “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策略 3.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而变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方法(包括药品、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初步学会气体制备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信息引导设计实验装置。 2、在阅读交流中总结化学知识,掌握操作要点。 3.、视频欣赏培养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探究,丰富科学体验,激发探究的兴趣 2、通过阅读归纳培养自学能力。 3、通过讨论增进交流与表达意识。 4、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严谨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设计及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制取氧气的操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学生;学案指引学生;自学阅读训练学生;实验操作锻炼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课堂阅

呼吸作用学案

. 第五章第二节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导学案 主备人:王家梅编号:012 使用时间:2015-5-22 审核人:王安胜 学习目标: 1.掌握呼吸作用的过程,并掌握呼吸作用的公式。 2.举例说明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在实验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精神 重难点: 重点: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做实验、观看实验操作视频形式突破重点) 难点:理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举例加以突破) 学法指导: 实验法(视频演示讲解);对比法(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所用原料、产物等方面的对比)。【知识链接单】 光合作用的公式: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3.光合作用的动力是 4.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5.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变是 6.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变是 学习过程:一、自学问题单 1、导学要求: 自学课本68—71页,结合“问题单”中的问题,用笔勾画出重点,并熟练记忆,标记出疑点和盲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反馈单”。 2、问题单: ①呼吸作用的原料及产物分别是?如何验证?★★★★★ ②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③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分别是?★★★★★ ④呼吸作用的意义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⑤了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⑥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是什么?★ 3、反馈单: 1.呼吸作用的公式

. 2.农田适时松土、涝害时及时排水,其目的是保证根的作用。 3.储存粮食时,应保持环境和;储存水果、蔬菜时,应适当降低 或,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减少植物体内的分解。二、探究问题单 实验一:探究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是否吸收氧气的实验 1.实验现象: 燃烧的蜡烛放进盛有萌发的种子的瓶里,火焰__________ 燃烧的蜡烛放进盛有煮熟的种子瓶里,蜡烛____________ 2. 实验证明:盛有萌发种子瓶里__________氧气 3.实验结论: 提示:氧气可以助燃,缺氧会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学以致用】 农民伯伯在进入储存蔬菜或地瓜的地窖时,要拿一只点燃的蜡烛,如果蜡烛熄灭,则不能进入地窖内,为什么? 实验二:探究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是否释放二氧 化碳 1.实验现象:盛有萌发的种子瓶里的气体使澄清的石 灰水变____________。 说明瓶里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 2.实验证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了。 3.实验结论: 提示: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三:探究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是否释放热 思考: 1、用什么仪器来测量种子呼吸作用释放出了热量? 2、为什么用保温杯而不用一般的玻璃杯? 1.实验现象: 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内的温度_____________。 装有煮熟的种子的瓶内温度。 2.实验证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了 . 3.实验结论:。 【走进生活】 冬天到了,妈妈买来几盆绿色植物,想美化儿子的房间,同时,天冷了不用开窗也可以净化空气,一家人都很高兴,可时间久了,儿子感到夜晚睡觉时室内很闷,心里十分奇怪。 为什么在冬季密闭的室内摆上绿色植物,夜晚睡觉有闷的感觉?

九年级(上)化学导学案--制取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理解分解反应,区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3.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4.初步建立“理论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的科学思路。 【情景导入】 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 3.你知道在酿酒过程中酒曲的作用吗? 一、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P38探究】与补充加热实验: 学生活动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 实验内容 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把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 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 条伸入试管。 待实验(3)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重复多次) 现象分析、思考、结论 木条没有复燃说明什么? 木条复燃说明什么?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 作用? 二氧化锰好象永远用不完, 该物质是反应物吗?若不 是,它起何作用?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课本39页,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里,能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催化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还可加入__________;由此可知一个反应的催化剂不止一种。 4.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七) 杨成超 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师生共同探究,总结】: ●药品选择 1、无毒无害没有污染(环保) 2、装置简便易于操作(简便) 3、易于反应常温更好(安全) 4、节约能源价格便宜(成本) ●排空气法收集:(如图1) ①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O2或CO2),气体从b 端进,空气从a端出。 ②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气体从a端进, 空气从b端出。 ③若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b导管,气体从 a端出。 (水的密度大于空气) 2、排水法收集:( 如图2) 瓶中盛满水。气体从a端进,水从b端出 总结: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用洗气瓶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 ●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2.集满氧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后,瓶口应向(上)放置,原因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处于空气下方(瓶口朝下会导致氧气逸出气体不纯)) 3.用排空法收集满氧气后,应先(撤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先熄灭酒精灯会导致试管变冷试管内压强减小导致液体倒吸,使试管破裂) 4.若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满氧气后,应先(验满)后(停止收集)其原因是(没什么原因,就是看看满了没有) ●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答:目的是防止加热时药品所含的水分变成水蒸汽,到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到流,使试管炸裂。 ●反应物全是固体物质并且加热制取气体时,试管口都要略向下倾斜 吗? 答:对!目的是防止加热时药品所含的水分变成水蒸汽,到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到流,使试管炸裂。 ●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 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含答案)

课题3 制取氧气 i.实验室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1)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锰酸钾――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 ---- > 加热 发生装置:(1)固 一固加热型: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用该装置;(2)固一 液不加热型: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用该装置。 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_____________ 溶于水, 可以用排水法收集;(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验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带火星 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_ ,观察到木条____________ ,说明 已收集满。 2.催化剂 概念:在化学反应里能______________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注意: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如塑料抗老化剂则是减慢老化速率的催化剂。 3?分解反应 定义: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 _________________ 其他物质的反应。(AB-A+ B) 4.氧气的工业制法 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过程: 贮存在蓝色的瓶里 基础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不选用的药品是( ) A .高锰酸钾 B .过氧化氢 C.氯酸钾D .空气 2. 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A.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B.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 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 .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 (荆州中考)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 B.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 C. 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4.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占燃 A .铁+氧气――亠四氧化三铁 B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点燃,_.八山 . C.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通电 D .水----- 氢气+氧气 5. (常州中考)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6. (南京中考)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__________ , b ___________ 。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填字母)。 ⑶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以用如图E装置来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______ 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 的集气瓶,开始收集。 三、中档题 7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镁和碘反应时,无明 显现象,若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反应,且反应前后水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未改变,则上述反应中水是() A .反应物 B .催化剂 C .生成物 D .不相干的物质 8.(玉林中考)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 .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C.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知识管理氯酸钾 空气降温〉液态蒸发〉 加压空气> "氮气 、液态氧 蒸发、加压 ---- >

3.1认识氧气导学案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1 认识氧气【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学会使用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等常见的化学仪器,规范学生的一些实 验操作行为。 3.初步懂得用实验来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对化 学的好奇心、探究欲。 4.理解化合反应的定义并能判断化合反应。 5.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会写碳、铁、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学习重点】 1.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会写碳、铁、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2.化合反应概念的建立 预习案 【学法指导】阅读自学讨论相结合 【知识链接】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自主学习】 1、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密度溶解度) 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3、碳、铁、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4、氧气有何用途? 【预习自测】 课堂十分钟 【我的困惑】写出你在预习过程中不理解,感到困惑的地方。 探究案 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二、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氧气物理性质: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溶于水。 知识点二:氧气化学性质 实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1碳的燃烧

3-2铁的燃烧 3-3硫的燃烧 【合作探究】 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为什么要把铁丝绕城螺旋状?为什么在集气瓶的底部要装少量的水或细沙? 知识点三:氧气的用途 氧气用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三、当堂训练——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①硫+氧气 二氧化硫 ②镁+氧气 氧化镁 ③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④ 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⑤二氧化碳+水 碳酸 2.化合反应可用通式 来表示 。 3.下列物质燃烧后可以做烟幕弹的是 ,军事上可以用来作照明弹的是 。 A. 镁 B. 硫 C. 木炭 D. 红磷 4.下列说法中,能准确表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态氧呈淡蓝色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 D.氧气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四、我的收获(只要踮起脚尖,你就可以离太阳更近) 五、融会贯通——巩固训练,我要更优秀 “课后练习” 加热 点燃 点燃 点燃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2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 精品导学案

课题3 制取氧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认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初步学习自主设计装置、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2、通过对碳、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认识分解反应的特点。 3、通过催化剂和氧气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 过程与方法 1、在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习运用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 通过实验逐步让学生认识化学,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学习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分解反应。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学习用品】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试管、木条、酒精灯、棉花、塞子、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铁架台、火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1、氧气制取的方法:○1工业制法:。属于变化;○2实验室制法:、 、。属于变化。 2、在化学反应里能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 3、叫做分解反应。 4、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是:。 二、合作学习 2、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P38的探究)

(1) (2) (3) 结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讨论: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 双氧水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 (3)讨论:总结催化剂的概念、作用 3、补充实验: 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展示实验视频) (1)实验步骤: ; (2)注意事项: ;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讨论: a.三个原理有什么共同特征,所属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为什么也能迅速制取出氧 气? 4、分解反应概念 5、工业制取氧气原理: 。 自主检测 1.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A .通电使水分解:O 2H 2↑+↑22O 2H B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 2O 2H ↑+22O O 2H C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42KMnO ↑++2242O MnO MnO K D .氯酸钾加热分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解反应 B .加入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增加 C .加入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分解温度降低,且加快释放氧气的速率 D .用酒精灯加热时,应把受热物质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 3.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 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忘了加催化剂 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⑦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 ( ) A .全部 B .除④外 C .除⑥⑦外 D .①②③⑤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 .加热氧化汞制氧气 C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 .植物光合作用制氧气 5.将混有少量氯酸钾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 中剩余物质共有( )

氧气学案

氧气学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 九年级 班 姓名 时间:XX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学习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课前预习】 、凭借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认识吗?(只要是与氧气相关的内容都可以,每位同学均

可参与展示) 2、在大家罗列了有关氧气的很多内容后,我们能否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呢? 3、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氧气______ 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_______色,固态氧为_______色。 4、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如: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镁(mg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碳(co2)等。化学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例:木炭在氧 气中燃烧可表示为 。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 ) A.铁丝 B.木炭 c.红磷 D.蜡烛 6、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铁制品锈蚀 c.食品腐烂D.电灯发光.放热 7、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以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缓慢氧化 c.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D.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火焰产生 【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 在第一单元我们已经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通过对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从而使我们能更清晰准确地认识周围的事物。而“氧气”就是我们步入化学殿堂所要研究探讨的第一种常见物质。现在,就让我们从科学家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一下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吧! 阅读课本p33,完成下表: 气体名称 颜色

4.3氧气学案 获奖导学案1

4.3 氧气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 4.3 氧气》(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 二、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看课本P87-93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物质的思路是什么? 2.实验室怎样制取氧气?有哪些注意事项?

3.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哪些? 4.什么叫氧化物?什么是氧化反应? 5.自然界中氧是怎样循环的?什么是缓慢氧化? 6.什么是催化剂?它有什么特点?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三、先学 (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二)检测: (1)出示检测题 过渡语: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请看检测题: 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的气体,其密度____,____溶于水。 2.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能____;但在氧气里点燃细铁丝可发生____,____,生成____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 。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浓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让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后教: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导学案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 理解分解反应,区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3. 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4. 初步建立“理论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的科学思路。 【情景导入】 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 3.你知道在酿酒过程中酒曲的作用吗? 一、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P38探究】与补充加热实验: 学生活动实验内容现象分析、思考、结论 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木条没有复燃说明什么? 实验(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把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木条复燃说明什么? 实验(3)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 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 条伸入试管。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 作用? 实验(4)待实验(3)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重复多次) 二氧化锰好象永远用不完, 该物质是反应物吗?若不 是,它起何作用? 1.化学反应里,能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催化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还可加入__________;由此可知一个反应的催化剂不止一种。 4.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2.2氧气【丰田初中导学案】

2.2氧气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 3.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 4.知道氧化反应有剧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应实例。 【课前预习】 1.凭借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认识吗?(只要是与氧气相关的内容都可以) 2.在大家罗列了有关氧气的很多内容后,我们能否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呢? 【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 1、氧气的物理性质:(出示一瓶氧气。) 【讨论交流】①请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②想一想,氧气有味吗?③氧气溶于水吗? ④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归纳填空】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 小贴士:此方法通常用于氧气区别于其它气体的鉴别。 【实验探究】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3]及[2-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 【交流讨论】 1.物质的燃烧与氧气有密切的关系,我们怎样解释物质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不同? 2.①铁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起什么作用? ②集气瓶底为什么要先放少量水? ③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里燃烧,这说明了什么?

3.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发现这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1、化合反应:或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反应。(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讨论交流】 1.请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此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为什么? 3.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必须是两种物质吗? 2、氧化反应:物质和_______发生的反应。(不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特征反应。) 【注意事项】 1.在氧化反应概念中,氧指氧元素,包括氧气,也包括化合物中的氧元素,不能将概念中的氧改为氧气,会缩小氧化反应的范围。 2.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3.氧气在氧化反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讨论交流】 1.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下列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哪些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1)碳 + 氧气二氧化碳(2)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 (3)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4)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3.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吗? 4.在什么情况下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一定是氧化反应呢? 【小结】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在这种情况下的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的化合反应也一定是氧化反应。 【讨论交流】人呼出的氧气比吸入的氧气少,说明氧气参加了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属于氧化反应,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都有氧气参加,也属于氧化反应,它们与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小结】1.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虽也有_______过程,但很不容易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 2.燃烧与缓慢氧化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氧化反应:⑴_______ ,如; ⑵_______________ ,如。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制取氧气导学案(学生用)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 知识点1:氧气的工业制法: 一)自然界氧气的获得:主要是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二氧化碳 + 水 素叶绿光照 葡萄糖 + 氧气 二)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1)具体过程 (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典型例题】 例1: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的依据是( ) A 、氧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 、氧气和氮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C 、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 D 、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 例2: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有液态空气的敞口容器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 、熄灭 B 、燃烧得更旺 C 、无明显变化 D 、先燃烧更旺后熄灭 知识点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1、药品:实验室里常使用(1)过氧化氢溶液、(2)氯酸钾、(3)高锰酸钾等含氧物质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分解只产生氧气、水 俗称双氧水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2、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一变、二不变” 改变:速率(不是产量);

改变——加快或减慢。 不变:化学性质和质量。 3、反应原理: (1)过氧化氢水+ 氧气 H2O2H2O + O2 (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KClO3KCl+O2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K2MnO4 +MnO2+O2 如何选择实验室制气装置? 4、装置选择: * 以上装置适用于:固+液或液+液,不需加热。以上装置适用于给固体加热进行反应*收集装置的选择: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密度:氧气> 空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反应。 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取气法收集(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3 制取氧气(导学案)

课题3 制取氧气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大地二中张清泉 本课题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课本首先讲述了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接着再讲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同时介绍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作用虽不是重点,但却是教学的难点。再通过介绍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方法,对比化合反应提出了分解反应的概念。在这部分教学中,要使学生知道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同时了解几个重要的概念。为了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材还特意介绍了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课 题 制取氧气课型新授课 灵 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知识与 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 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认识分解反应。 过程与 方法 1.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 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 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 1.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 自觉性和积极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 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养成实事求 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灵 师》 ◆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点 1.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主要方法。 教 学 难 点 催化剂的概念以及探究催化剂的方法。 教 具 准 备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 仪器:大试管(5支)、木条、酒精灯、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火柴。 课 前 预 习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用文字表达式); 备课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导学案(无答案)

课题3 制取氧气(2课时) 【课堂目标导航】 1.说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点等。 2.说出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的作用。 3.比较两套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特点。 4. 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5. 能记住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6. 通过练习连接仪器,熟练基本操作。 7. 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8. 通过实验探究,验证氧气的一些主要化学性质。 【课堂评价方案】 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 2.通过探究检测目标1、4、5、6、7、8 【课前预习方案】 1.空气中有多少体积的氧气? 2.实验室有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将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写在下面,如果你能知道各种物质的化学表达符号(物质的化学式)请在相应物质下面注明。 3.请说出每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所用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自主探究方案】 1 讨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为什么总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性质是否改变了呢? 2、做【探究】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 二氧化锰 结论: 1. 过氧化氢(H2O2)————→水(H2O) + 氧气(O2) 2.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一变三不变: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三不变:①本身的质量不变,②本身的化学性质不变,③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不变。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硫酸铜溶液、红砖粉(氧化铁)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讨论: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条件 是什么?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 教师寄语:一切现成的方法都是通过尝试和探究得到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能运用元素守恒的观念,选择适 合制取氧气的药品。⑵.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学习,感受气体制 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⑶.认识催化剂和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 用。⑷.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的选择,增进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并学习对比实验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制取氧气方案的比较、鉴别,学会选择最佳的原料、条件、原 理、装置,明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实验装置及催化剂的探究,培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 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体会一切现成的方法都是通过尝试和探究得 到的。 【学习准备】 1.向同一仪器中加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时,先加后加。 2.仪器的连接及气密性检验 3.氧气的用途 4.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参考课本及学案组内自主探究】 1.若让你在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你认为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2.说一说你知道产生氧气的途径有哪些?这些途径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吗?为什么?3.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依据是什么? ①水(H2O)②二氧化碳(CO2)③氧化汞(HgO) ④高锰酸钾(KMnO4)⑤氯酸钾(KClO3)⑥过氧化氢(H2O2)

过氧化氢(H2O2)〈无色液体〉俗称双氧水,易分解,高纯度的双氧水的基本形 态是稳定的,当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很快分解氧 气(O2)和水(H2O) 4.反应原理确定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⑴过氧化氢(H2O2)当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很快分解产生氧气(O2)和水(H2O)。其他物质是粉笔头吗?是碎瓷片吗?是土豆片吗?是……? 为什么最后选定二氧化锰(MnO2)?二氧化锰(MnO2)在反应中扮演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 操作现象结论 向试管内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 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向试管内加入放置两天的5﹪的过氧化氢溶 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向试管甲内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 条伸入试管内 倒掉试管甲中的废液,重新加过氧化氢溶液 后,伸入带火星木条 探究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是否改变 总结:1)实验室制氧气反应原理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2)催化剂: ⑵若用这些物质制取氧气,该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依据是什么? 双孔塞 单孔塞 [挑战自我]1.我来设计装置图

《氧气的制法》导学案

《氧气的制法》导学案 编写人:宋小琴审核人:编写时间:2014年9月15日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1、熟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知识链接】(1)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 (2)氧气的密度_____空气的密度,氧气______于水。 【学法指导】实验室制取气体应该从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考虑 【学习过程】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是___ _色的,氯酸钾是___ __色的,高锰酸钾是___ __色的。 2. 实验2-5,观察图2-14,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收集氧气有哪些方法?为什么? (5)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 (6)伸入试管内的导气管有什么特点?。如果伸入过长,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7)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瓶口向,导气管伸入集气瓶的部,原因是。 (8)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满时的现象是。 (9)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开始有气泡冒出时,收集,原因是,当时,再收集。 (10)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满后,怎样拿出水面?。 怎样放置?。 (11)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在试管口放,目的是。 3、用图2-14制氧气,当实验结束时,应先,然后再。 否则会。 【探究活动2】 4.催化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作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氯酸钾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7、阅读教材40,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 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种气体,选取的方法要具备的优点是:、、等优点,但,,只能用于实验室中,工业生产则需考虑、、、 以及等。因此,工业制氧气用 的方法,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不同,把它们分离出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导学案设计(有答案)

专题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一实验二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入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①红磷燃烧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避免了集气瓶内压强过大进入水过少,不能正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情况,故①说法正确;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铜丝表面由光滑的红色变成黑色,故②说法正确;③应该在停止加热并冷却至室温后才能读数,故③说法错误;④实验过程中为了将空气中的氧气完全耗尽,加入的红磷和铜丝必须是过量的,故④说法错误;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故⑤说法正确;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故⑥说法正确。 答案 C 1.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C)

甲乙 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 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2017·营口) 如图所示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B) 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由此实验可推测氮气难溶于水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换成细铁丝 D.红磷量不足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3.如下图所示中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BD (填选项)。 A B C D

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

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 自主梳理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在实验室中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1)原理: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步骤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其步骤可总结为“三先三后”(即先检查装置________________,后装入________________;先预热,后集中在药品的部位加热;先将导管从________________,后熄灭酒精灯),也可缩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再利用谐音来理解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1.答案:(1)锰酸钾二氧化锰 (3)气密性药品水槽中取出 【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②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③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④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排水法收集时,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⑤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实验步骤: ①仪器组装: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气密性检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 ④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⑤收集气体: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⑥检验及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⑦撤出导气管后再熄灭酒精灯 ⑧整理仪器

5氧气-导学案

课题2. 氧气(第一课时)导学案 江永二中蒋启永 【学习目标】 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 2.记住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铁等物质在氧气里的燃烧中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 3.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4.知道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知识回顾】 1.物理性质指物质在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 2.化学性质指物质在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 【探究过程】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色、味气体, (2)标准状况下,密度1.429g/L,比空气(1.293 g/L) (3)溶解性:溶于水 [30mLO2/1LH2O(室温)] (4)三态变化:把氧气降温至—183℃变为,继续降温至—218℃变成。此变化为(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讨论与思考] 1.你能证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吗? 2.你能证明氧气不易溶于水吗?你对“不易”两个字如何理解?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 小贴士:此方法通常用于氧气区别于其它气体的鉴别。 2、实验探究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它与木炭、硫、细铁丝反应的现象,化学反应表达式及注意事项做如下归纳:化学反应表达式及注意事项做如下归纳: 实验[2-2]:木炭(灰黑色固体)燃烧

[实验2-3]:硫(又叫硫磺,淡黄色固体)燃烧 【交流与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知,碳、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有所不同,而铁丝在空气中根本就不能燃烧,这说明了 。 【实验现象总结】 (1)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 , 即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如,铁(Fe ) 【实验结论】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具有 。 【课堂检测】 1、联欢会上,化学老师出了一条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打一物质名称。这条谜语的谜底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2.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能看到浓厚白烟的是( ) A.氢气 B.硫粉 C.红磷 D.木炭 3. 观察右图中的有关操作和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CO2 B. 集气瓶的气体可能是空气 C.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O2 D.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N2 4.打雷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O 2)会转变成臭氧(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和臭氧都是客气的主要成分 B .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C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D .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