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导学案

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导学案

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导学案
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导学案

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导学案

课题3制取氧气(1)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及原理。

2.掌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步骤、及验满方法。

【课前预习】

1、如何向试管中加粉末状固体?

2、如何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参照课本P39页图2-17,指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哪些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氧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通过第一单元的活动与探究可以知道,____ 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木炭燃烧后的产物使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是____ 。写出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内容]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试管、橡胶塞和导管,并把导管的另一端放入水

中,用手紧握试管。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说明_________ ,应重新塞紧或更换;如果___________ ;说明装置不漏气,可以使用。

(2)在试管中装入________和一团棉花,并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高锰酸钾要

倾斜的平铺在管底,不要让它堆积在底部,固定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3)将两个集气瓶盛满水,盖好玻璃片,倒扣在水槽内。

(4)加热试管:点燃酒精灯,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________,让试管

________,然后对______所在部位加热。

(5)收集气体:当_____________ 时,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等集

气瓶中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瓶子正方在实验台上,再收集一瓶。(注意:当瓶口有较大气泡时证明已满。)

(6)把导管撤离水面

(7)熄灭酒精灯

简记:茶庄定点收利息。

[交流讨论]

(1)为什么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

(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为什么要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

(4)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5)为什么要有连续均匀气泡时才能收集?

(6)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把导管撤离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相反操作会造成什

么后果?

[有效训练]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

气密性③固定装置④加热⑤收集气体⑥撤酒精灯⑦从水槽中撤出导

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②①③④⑤⑥⑦

B ②①③④⑤⑦⑥

C ①②③④⑤⑦⑥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2、简要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的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的放置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靠近试管口的部位放一小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的微量臭氧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剂“氟利昂”是一种氯氟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

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以表示为:M+O

3→MO+O

2

;MO+O

3

→M+O

2

。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氯氟烃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

4、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二氧化锰的质量(m)与时间(t)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5、某气体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6、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溶液或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两个反应均属于反应。在两个反应中,都接触到一种物质,它的名称叫做。在前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

的,在后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课后提升】

1、将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打开,把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上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熄灭

B、燃烧得更旺

C、先燃营业税得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变化

2、以下对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处理正确的是()

A、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瓶口向上正放在桌上。

B、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起拿出水面,然后正放在桌上

C、将集气瓶子从水中提取,倒立在桌上

D、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来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解双氧水的催化剂只有二氧化锰

B、双氧水只有加入了二氧化锰才会分解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的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

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B、铜+水+氧气+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高锰酸钾→锰酸钾十二氧化锰+氧气

5、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装药品的试管破裂了,其可能原因是()

①装药品前忘了检查气密性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③试管没有均匀预热④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导管⑤试管外壁潮湿⑥夹试管的铁夹夹得太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

你猜猜看:

6、将一种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①写出它们的名称

A:B:C:D:

E:F:

②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应中起作用,是这个反应

的剂。

7、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装备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水→氧气+氢气);③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写出③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

(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内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两条优点是:

8、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装备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的方法:

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水氧气﹢氢气)③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i.写出化学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内制氧气的方法时 _____ (填序号),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中的观察和描述:化学实验中的现象是指事物在化学变化

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而不是变化的实质,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等,就不是“现象”的范畴了。因此,我们要养成正确描述实验现象的习惯。

观察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如变化过程中物质的状态、颜色的变化,是否发光、发热,形成烟或雾,是否生成沉淀或放出气体等);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

[注意]:描述实验现象切记“三忌”

(1)忌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2)忌脱离实验实际。例如在实验中不注意观察,描述时把黑色固体说成白色。

(3)忌片面描述实验现象。描述时往往只注重其中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如硫在氧气中燃烧,只描述为“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或“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都是不全

教师寄语:闲适和宁静,对于浪花,意味着死亡。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学案

编写人:游路香审核人:包靠领导:

学习目标: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在观察现象的同时欣赏实验美,逐步认识到氧气使世界充满了美。

学习关键:氧气的化学性质

【课前预习学案】【温故知新】

(一)1、空气的成分有哪些?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

原理:

现象:

结论:

关键:

3、氧气的用途?

(二)自学34页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思考题。

1、氧气是一种色味体。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它溶于水。在压强为一个大气压时,氧气在-183℃时变为色液体,在-218 ℃时变为固体。

2、如果氧气难溶于水,那么水中还能养鱼吗?

3、有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怎样来区分?

小常识:钢瓶的贮气原则:

天蓝色、黑字——贮氧气黑色、黄字——贮氮气

深绿色、红字——贮氢气灰色、红字——贮石油液化气

【课内探究学案】

(三)演示实验2–2,并完成下列思考题:

讨论:

1、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有何不同?铁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能燃烧?这说明了什么?

2、观察以上四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燃烧的药品能否用木炭、硫磺、蜡烛、铁丝、镁带

5、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原因?观察盛装氧气的集气瓶与前几瓶有何不同?思考为何集气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砂?

6、自学:课本36页,完成思考题:

思考题:什么是缓慢氧化?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例子有哪些?

(四)有效训练: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属于氧化反应的有,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有。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有。

?A.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B.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C.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D. 铝+氧气-→氧化铝

?E.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F. 二氧化碳+水-→碳酸

对本节课的反思(或疑问):

(五)学海拾贝:

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可总结如下:

红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温度很高。

燃硫入氧,燃烧变汪,火焰蓝紫,美丽漂亮,

生成气体,气味够“呛”。燃磷入氧,现象难忘,

浓厚白烟,冷却粉末。铁丝燃烧,火星四射,

生成熔物,固态黑色。

【课后提升学案】

1、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以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A、二氧化硫

B、五氧化二磷

C、二氧化碳

D、四氧化三铁

2、2001年9月11日,客机撞击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之后,自称安全的美国,陷入了恐怖危机。研究事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撞击大楼碎玻璃纷飞

B、飞机汽油燃烧爆炸

C、房屋钢筋熔化

D、世贸中心大楼坍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能产生燃烧现象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

D、只有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

4、燃烧和呼吸每时每刻都消耗着大量的氧气,但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能维持基本不变,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生物体腐烂

D.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

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氧气

B.酒精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C. 二氧化碳 + 水碳酸

D.碳 + 水一氧化碳 + 氢气

6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更旺,生成无色气体C,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体积的4/5,将红B放入C或D中立即熄灭,又知C和D是不同物质,则A

是,B是,C是,D是。

5、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1)一种暗红色粉末在氧气中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

(2)一种淡黄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一种黑色粉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四瓶无色气体,它们是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请将它们一一鉴别。

八年级数学下册《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 学习目标:能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 学习重点:找到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并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 学习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约分 一.自主学习: 1.分式的基本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为: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2421a b a 与通分后为22442a b a a 与 B .y x z xy 223131与通分后为z y x yz z y x x 222233与 C .n m n m -+11与 的最简公分母为22n m - D . ()()x y b y x a --11与的最简公分母为()()x y y x ab -- 二.预习看书P6—7页,并做好思考,观察和练习: 1.把下列分数化为最简分数:812 =_____; 12545=______; 2613=______. 2.根据分数的约分,把下列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a a 1282=_____; c a b b c a 23245125=_______, ()()b a b a ++13262=_________ 。 3.类比分数的约分,我们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去a a 1282 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4a 不改变分式的值,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_____ ,其中约去的4a 叫做______.同理分式()()b a b a ++451252 中的公因式是 ,()()b a b a ++451252 = 4. 当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时,应将分子分母先 ,再找公因式。 5. 约分的依据是 。 6.最简分式: 练一练:1、找出下列分式中分子、分母的公因式: (1)ac bc 128 (2)233123ac c b a (3) ()2xy y y x + (4) ()22y x xy x ++ (5)() 222y x y x -- 2、分式434y x a +,2411 x x --,22x xy y x y -++,2222a ab ab b +-中是最简分式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沪教版

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学习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一般性了解两套装 置的区别。 学习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和获得 第一课时: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课堂学习: 一、引入: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 [问题情景] 1.为什么各种生物在消耗氧气,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能几乎保持恒定? 2.你已知道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学生交流] 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相关的整理:将学生所描述的有关性质列于黑板上) 二、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观察身边的空气,并阅读课本33—34页的部分内容。 [师生整理]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溶解性、密度(与空气比较)、三态变化 [问题情景] 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是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支持这些物质燃烧?请举例说明。 [实验演示] 少量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 [教师设疑]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那么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实验演示] 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 [教师设疑] 1.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吗? 2.铁丝在纯氧中又能否燃烧? [实验演示] 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学生整理] 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填入课本35页表格中。 [教师讲解] 物质与氧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1.课题分析 “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策略 3.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而变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方法(包括药品、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初步学会气体制备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信息引导设计实验装置。 2、在阅读交流中总结化学知识,掌握操作要点。 3.、视频欣赏培养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探究,丰富科学体验,激发探究的兴趣 2、通过阅读归纳培养自学能力。 3、通过讨论增进交流与表达意识。 4、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严谨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设计及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制取氧气的操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学生;学案指引学生;自学阅读训练学生;实验操作锻炼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课堂阅

化学《氧气的性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壱、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分析 《氧气》是鲁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第四单元第二节教学内容。教材把氧气作为第四单元课题二教学内容,目的是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开始具体物质知识的学习。加之,它是学生已学习了有关空气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为以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制取方法和性质等起着铺垫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实验室制取方法,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循环等三部分内容。氧气对学 生来说是一种熟悉的气体,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帮助学 生建立物质分类观,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类别的物质中选择典型的物质,采用实验法对典型 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二、学情分析 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 质的一般方法。 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 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第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三、教学策略 1、教师要收集有关液态氧、固态氧的图片或录像资料,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也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收集,让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 2、学习氧气性质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说出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形式开展学习。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②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二)、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③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 ①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②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氧气主要的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听说深呼吸能够帮助我们放松,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儿做深呼吸,请大家闭上眼睛,吸气,呼气… 生:纷纷带着好奇心一起做 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在做深呼吸的过程中,吸入的气体是什么呢? 生:思考、回答。 导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可见氧气对我们有多么重要,那么,关于氧气的性质你又

八年级数学下册《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 学习目标:1、经历用类比、观察、联想的方法探索分式通分的方法的过程,理解通分与最简公分母 的意义.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通分. 学习重点:确定最简公分母,并正确进行通分。 学习难点: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通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1、回顾:将异分母分数854123,,化成同分母分数为._____85 ____,41___,23 === 2、分数的通分是:把 分母的分数化成 分母的分数叫做分数的通分。其根据 是 。 3、启发:分式的通分与分数的通分类似,那么什么是分式的通分呢?其根据又是什么? 4、尝试概括:分式通分的定义: 。 分式的通分的根据是 5、最简公分母: (1)分式b a x ab c a 22,,b 的最简公分母是 ; 22,y x y y x x --的最简公分母是 . 22222,2,,b ab a b a b ab a b a b a b b a a +-+++--+的最简公分母是 . (2)请概括最简公分母:最简公分母的系数是各分母的系数的 , 字母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 的积。 二、新知运用: 1、指出下列各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1); (2); (3). 2、举例: 例1、通分: ().5352)2(,2a 3122+--x x x x c ab b a b 与与 解:(1)最简公分母是 . =b 22a 3 = c ab b a 2-= = (2)最简公分母是 . =-52x x = =+53x x = 3、巩固练习: 通分: (1) ,43bd 2c 2b ac 与; (2) ;)(2222y x x y x xy -+与 (3)

九年级(上)化学导学案--制取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理解分解反应,区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3.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4.初步建立“理论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的科学思路。 【情景导入】 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 3.你知道在酿酒过程中酒曲的作用吗? 一、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P38探究】与补充加热实验: 学生活动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 实验内容 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把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 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 条伸入试管。 待实验(3)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重复多次) 现象分析、思考、结论 木条没有复燃说明什么? 木条复燃说明什么?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 作用? 二氧化锰好象永远用不完, 该物质是反应物吗?若不 是,它起何作用?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课本39页,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里,能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催化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还可加入__________;由此可知一个反应的催化剂不止一种。 4.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导学案

实验活动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交流讨论和拓展探究,了解实验室制取 氧气装置的选择。 2、通过阅读教材、合作交流、归纳小结和分组实验,掌握实验室制取 氧气的步骤和方法。 3、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和记录巩固,进一步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 识。 活动一:实验装置的判断的选择 1、阅读教材:观察教科书P45图2-17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的仪器有。 (2)请你能用铅笔在教材P45图2-17中勾画中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2、拓展探究: (1)观察下列几个装置图,属于发生装置的是,属于收集装置的是(在横线中填入下图的番号,下同)。 (2)若利用高锰酸钾抽取氧气可选用、。(3)若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 4、归纳小结: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是根据和,选择收集装置是根据气体的和。 活动二:实验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探究 1、阅读教材:阅读教材P45-46说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需要哪些步骤? 2、合作交流: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再,观察产生,则装置不漏气。(2)装:在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后,在试管中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中就倾斜,目的:。(4)点:先用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目的是。 (5)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产生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时,再收集,其目的是。 (6)离:先将撤离。 3、归纳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为、、、、、 、。 4、分组实验:用高锰酸钾制取2-3瓶氧气(备用) (过渡:大家已经收集好的氧气可以有很多用途,今天我们就利用氧气亲自探索一下氧气的化学性质吧。) 活动三:氧气的性质验证 1、合作探究: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如教材P46,图2-18和2-19) 1、交流分享: (1)把你做完实验后的感想与体会和同伴分享。 (2)有的小组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室非常成功,而有的小组却实验失败了,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2、归纳小结: (1)在氧气的性质验证时,我们一定要确保集气瓶中的氧气要纯,同时在操作中要规范。 (2)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和碳、铁等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反馈练习 1、通过学习和体验实验室抽取氧气,完成下面的填空: (1)药品:或或。 活动四:自我总结 (1)本节课我的成功之处: (2)失败之处:

分式的基本性质(1)导学案

3.1分式的基本性质(1)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了解分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为分式,会求分式的值。 3.理解分式无意义、有意义、值为0的条件。 4.培养学生类比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分式的概念 难点:理解分式无意义、有意义、值为0的条件。 三、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 2.下列代数式属于整式吗? (1) a (2) 72- (3) xy 31 (4)x 5- (5) m s 72- (6) x y y x -+3 (7) 3 52-a (8)2a+3b (9)5 2ax - (二)导入新课 2004年4月全国铁路进行了第五次提速。如果列车原来行驶的平均速度为a 千米/时,自2004年4月起提速20千米/时,已知甲地与乙地相距 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多少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2页,完成以下问题 1.上面的问题中,出现了代数式x 5-,m s 72-,x y y x -+3,20+a l 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 与B 都是___,可以把A ÷B 表示成___的形式。当B 中含有字母时,把___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式的___,B 叫做分式的____. 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分式? (1) x 1 (2) 3 2b a (3) a c b + (4)23+x (5) π2 (6) 1122--x x (7) y z x +-5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3页例1、例2,完成以下问题 l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性质活泼的氧气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性质活泼的氧气的 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认识碳、铁、蜡烛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认识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氧化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 【教具准备】

氧气(四瓶)、木条、木炭、细铁丝、蜡烛、细沙、燃烧匙、火柴。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情境创设:下列谜语是什么物质呢? 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的高呼吸作用它参加,动物生长离不了。你一定猜到了是氧气。 导入二:氧气与人类的生存密不可分。人不吃饭能维持生命6—7天,然而人如果处在无氧气的环境中,只能维持6—7分钟,人自从获得生命时,就与氧气结下了不解之缘,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也需要氧气,同学们从图片上可以了解到氧气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极为广泛的应用。而我们也知道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性质决定,那么氧气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氧气。 推进新课 [展示]出示一瓶制好的氧气。 请学生观察并阅读书上P77页的活动天地,然后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 [分析]改变条件氧气→液氧→固态氧 (无色)(淡蓝色)(淡蓝色) [讲解]要想证明集气瓶内的气体是氧气,就还必须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学性质 [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学生阅读书上P78页的实验步骤,安排学生完成该实验) 现象:1.发出白光,2.放热,3.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火焰更明亮。 碳+氧气二氧化碳 思考: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 [演示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的注意事项)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热,3.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结论]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含答案)

课题3 制取氧气 i.实验室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1)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锰酸钾――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 ---- > 加热 发生装置:(1)固 一固加热型: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用该装置;(2)固一 液不加热型: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用该装置。 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_____________ 溶于水, 可以用排水法收集;(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验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带火星 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_ ,观察到木条____________ ,说明 已收集满。 2.催化剂 概念:在化学反应里能______________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注意: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如塑料抗老化剂则是减慢老化速率的催化剂。 3?分解反应 定义: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 _________________ 其他物质的反应。(AB-A+ B) 4.氧气的工业制法 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过程: 贮存在蓝色的瓶里 基础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不选用的药品是( ) A .高锰酸钾 B .过氧化氢 C.氯酸钾D .空气 2. 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A.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B.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 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 .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 (荆州中考)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 B.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 C. 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4.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占燃 A .铁+氧气――亠四氧化三铁 B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点燃,_.八山 . C.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通电 D .水----- 氢气+氧气 5. (常州中考)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6. (南京中考)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__________ , b ___________ 。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填字母)。 ⑶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以用如图E装置来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______ 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 的集气瓶,开始收集。 三、中档题 7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镁和碘反应时,无明 显现象,若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反应,且反应前后水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未改变,则上述反应中水是() A .反应物 B .催化剂 C .生成物 D .不相干的物质 8.(玉林中考)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 .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C.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知识管理氯酸钾 空气降温〉液态蒸发〉 加压空气> "氮气 、液态氧 蒸发、加压 ---- >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性质》导学案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性质》 导学案 课型:新授 执笔: 审核: 时间: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氧气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的实例,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化物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学习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氧化物和氧化反应 二、知识准备: 1、 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 2、 蜡烛燃烧有哪些变化?会生成哪些物质? 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氧气______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_______色,固态氧为_______色。 1. 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如:五氧化二磷(P 2O 5).氧化镁(MgO ).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碳(CO 2)等。化学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例: 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 O 2 CO 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 ) A .铁丝 B .木炭 C .红磷 D .蜡烛 4.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 .铁制品锈蚀 C .食品腐烂 D .电灯发光.放热 3.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 体,以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 .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缓慢氧化 C .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D .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火焰产生 .三、教学内容 2.【学生实验】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分式的基本性质(1) 学习目标 ? 1、 经历从现实情景中抽象出分式概念的过程,体会分式是一种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数学形式,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 2、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会求分式的值。 ? 3、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会求一些简单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会确定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4、小组合作,展示质疑,激情参与,全力以赴,体验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课前延伸案 1、填空: (1)矩形宽a ,长比宽多2,则周长为__ ____,面积为_ _____。 (2)圆的半径为r ,则半圆的面积为___ ___ ,半圆的周长为____ _____ 。 (3)钢笔每支a 元,圆珠笔每支b 元,买1支钢笔2枝圆珠笔共用 ____元,用一张5 元面值的人民币购买,应找回_____ 元。 (4)客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为x ,水流速度为y ,顺流速度是 ,逆流速度是 2.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把正确划对号) abc ,-2x 3 ,x+y ,-m ,3x 2 +4x-2,xy-a ,x 4 +x 2 y 2 +y 4 ,a 2 -ab+b 2 ,πR 2 ,3ab 3、当x =-2,y = 3 1 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3y -x (2)︱3y +x ︱ 4、当a = 32,b = 3 ,c = 2 时,求代数式a b c 322 的值. 5、解方程 (1)2x+3=5 (2)

课内探究案 探究一 分式的定义 例1 (1) 比较上面列出的算式 12 600,8s ,20600+v ,20-v s ,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2) 你能说出代数式20600+v ,20 -v s 的共同点吗?(这也就是分式的特点) 跟踪练习1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5) 1 -πx (6) x x 2 是整式, 是分式。 探究二 求分式的值 例2 在“情景导航”问题(3)中,顺流而下速度是 20600+v 千米/时,逆流而上速度是 20 -v s 千米/时,如果v=30,s=600,分别求出客船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所需航行的时间。 跟踪练习2 求下列分式的值: .3 2)4(;2)3(;2)2(;1)1(y x y x xy x x -+; 5,323)1(=+-x x x 其中.2,4,3) 2(-=-=-+y x x y y x 其中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七) 杨成超 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师生共同探究,总结】: ●药品选择 1、无毒无害没有污染(环保) 2、装置简便易于操作(简便) 3、易于反应常温更好(安全) 4、节约能源价格便宜(成本) ●排空气法收集:(如图1) ①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O2或CO2),气体从b 端进,空气从a端出。 ②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气体从a端进, 空气从b端出。 ③若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b导管,气体从 a端出。 (水的密度大于空气) 2、排水法收集:( 如图2) 瓶中盛满水。气体从a端进,水从b端出 总结: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用洗气瓶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 ●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2.集满氧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后,瓶口应向(上)放置,原因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处于空气下方(瓶口朝下会导致氧气逸出气体不纯)) 3.用排空法收集满氧气后,应先(撤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先熄灭酒精灯会导致试管变冷试管内压强减小导致液体倒吸,使试管破裂) 4.若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满氧气后,应先(验满)后(停止收集)其原因是(没什么原因,就是看看满了没有) ●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答:目的是防止加热时药品所含的水分变成水蒸汽,到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到流,使试管炸裂。 ●反应物全是固体物质并且加热制取气体时,试管口都要略向下倾斜 吗? 答:对!目的是防止加热时药品所含的水分变成水蒸汽,到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到流,使试管炸裂。 ●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 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

2017届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突破复习导学案50(第七讲:氧气及氧气的性质)AqwPMl

第七讲: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考纲要求: 1、掌握氧气的性质 2、知道氧气的用途 3、掌握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 中考重难点突破 1.氧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标况下,氧气的密度为 1.429g/L,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的氧气。 (2)三态变化:氧气(无色气体)液氮(淡蓝色液体)固态氮(淡蓝色雪花状) (3)工业产生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2)助燃性,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2Mg+O22MgO 3Fe+2O2Fe3O4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 C+O2CO2(O2充分) 2C+O22CO(O2不充分)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 2CO+O22CO2 CH4+2O2CO2+2H2O

C2H5OH+3O22CO2+3H2O 3、(1)误认为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 氧气可以帮助可燃物燃烧,具有助燃性,它本身不能燃烧,不能做可燃物。(2)误认为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3)误认为燃烧都需要氧气 燃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但有一些燃烧不需要氧气,如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 (4)误认为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其中包括物质与氧气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也包括物质与其他含氧物质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也是氧化反应。 (5)误认为氧气与液氧性质不行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与液氧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因为它们二者的分子构成相同,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6)误认为含氧的物质都能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需要含氧的物质,但不是所有的含氧物质都能用来制取氧气。 考点突破 例题1.(2016?衡阳)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N2B.O2C.CO2D.CO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气. 【解答】解:A、N2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错误; B、O2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正确; C、CO2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错误; D、CO具有可燃性,能燃烧,但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错误. 故选B. 例题2.(2016?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指导课件与习题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知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3)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认识氧化反应。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4)认识水的组成;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 (5)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情况,知道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6)了解天然水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其常规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记录化学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体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通过学习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体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间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思路。 (4)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总结出水的组成。 (5)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自来水的一系列净化过程,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及使用硬水带来的危害;了解水的净化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图表等形式来了解水资源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产生“温室效应”,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3)利用电解水实验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4)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5)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增强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并能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来关心、保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水资源,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本章是具体从化学角度系统的研究物质开始,是引领学生真正进入化学世界的台阶。本章以学生熟悉的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为载体,围绕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制法、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与探究、分析与讨论、调查与研究活动。这些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化学领域。 本章教材共分为“性质活泼的氧气”、“奇妙的二氧化碳”、“自然界的水”等三个课题,其主要内容有:氧气的性质及制法、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等概念;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检验和验满的方法,所用的试剂、装置及收集方法的原因等知识;水的组成与净化,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同时,又以水为载体,将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以上内容也都是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2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 精品导学案

课题3 制取氧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认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初步学习自主设计装置、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2、通过对碳、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认识分解反应的特点。 3、通过催化剂和氧气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 过程与方法 1、在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习运用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 通过实验逐步让学生认识化学,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学习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分解反应。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学习用品】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试管、木条、酒精灯、棉花、塞子、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铁架台、火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1、氧气制取的方法:○1工业制法:。属于变化;○2实验室制法:、 、。属于变化。 2、在化学反应里能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 3、叫做分解反应。 4、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是:。 二、合作学习 2、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P38的探究)

(1) (2) (3) 结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讨论: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 双氧水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 (3)讨论:总结催化剂的概念、作用 3、补充实验: 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展示实验视频) (1)实验步骤: ; (2)注意事项: ;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讨论: a.三个原理有什么共同特征,所属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为什么也能迅速制取出氧 气? 4、分解反应概念 5、工业制取氧气原理: 。 自主检测 1.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A .通电使水分解:O 2H 2↑+↑22O 2H B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 2O 2H ↑+22O O 2H C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42KMnO ↑++2242O MnO MnO K D .氯酸钾加热分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解反应 B .加入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增加 C .加入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分解温度降低,且加快释放氧气的速率 D .用酒精灯加热时,应把受热物质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 3.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 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忘了加催化剂 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⑦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 ( ) A .全部 B .除④外 C .除⑥⑦外 D .①②③⑤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 .加热氧化汞制氧气 C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 .植物光合作用制氧气 5.将混有少量氯酸钾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 中剩余物质共有( )

《氧气的性质》导学案

《氧气的性质》导学案 编写人:宋小琴 审核人: 编写时间:2014年9月15日 班 级: 组 别: 组 名: 姓 名: 【学习目标】1、记住氧气的物理性质,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以及氧气 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说出化学变化中的的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重 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 点】准确描述化学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并书写文字表达式 【知识链接】物理性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属于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法指导】观察实验的方法是: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步骤;注意观察现象并能准 确地描述现象。 【学习过程】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 3 【讨论1】:木炭和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4【讨论2】:在实验2-3和实验2-4中,集气瓶里都放了少量水,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讨论3】:先填表,再思考后面的问题 这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三、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化合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缓慢氧化是指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如生活中的_____ 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属于缓慢氧化。 【当堂小结】 1、 氧气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2、 燃烧与缓慢氧化有什么共同点?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A ①③⑤⑥ B ①②⑥ C ②③④ D ③④⑤⑥ A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上有水雾,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12、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点燃木炭 B.点燃铁丝 C.点燃红磷 D.点燃蜡烛 A13、通常情况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非常活泼B.比较活泼 C.极不活泼D.无法确定 B14、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而不混入其他气体,最好用,因为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且比较容易被点燃。 B15、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 ___ 。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 __ __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 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反应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___进行(填“能”或“不能”). (6)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______ ____; 在空气中________(填“易”或“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______ __ 。 B16、某同学对一个储气桶内存放的气体探究如下:收集满两瓶气体,按下图所示 进行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木条 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该气体可能 是,它具有的性质是: (1)(2)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多媒体 甲乙

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导学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镇海中学陈志海 本实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明白了制取气体时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连接装置、如何制取气体,以及如何验证气体并检验气体的性质。 本课题是学生学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所以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是本课题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好实验便成了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正确地连接装置。 2.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怎样检查仪器的气密性?怎样装入固体试剂?试管口内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试管口为什么要稍向下倾斜?怎样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气体后为什么要先将导管从水中撤出,然后再移去酒精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应注意什么?为什么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内需留有少量水?等等。 3.采用边实验、边讲解、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 题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型新授课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知识与 技能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去制取氧气与探究氧气的性 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 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实验自主探究的方法获得信息,加深学生 对氧气制取与氧气性质的认识。 情感、态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

禅师。——白居易《远师》◆教学目标度与价值 观 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2.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和发扬互助合作的团队 精神。 教 学 重 点 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 学 难 点 实验操作的规范。 教具准备 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