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译笔记同声传译

口译笔记同声传译

口译笔记同声传译

Undertaking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一、在同声传译活动中对译员的要求

1、同声传译要求译员有良好的听觉解意能力。同声传译是一种即听即译的活动,听

入与译出之间只保持几秒钟的时间距离,译员在口头传译几秒钟前听到的信息的同时,还

必须耳听及解译新的信息。因此这种听觉解意能力非同一般意义的耳听会意能力,它指的

是一种译员在有自我干扰的环境下及时听解信息的能力。

但是译员的听解并非完全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译中可以从大会的主题、发言者的立场、发言论题或论点的背景知识等示意因素,使自己的听译建筑在“上下文”的基础上,进而

变被动听译为主动听译。

2、同声传译要求译员具备在听解的同时有迅速组织句子进行连贯流畅表达的能力。

也许有人会认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因此英译汉的困难在于能否及时听懂英语内容,不

在于如何有汉语来组句和表达。这完全是对口译工作的一种误解。组句表达,无论是以外

语还是以母语进行,都是一门学问,一种才能,尤其是在需要顾及听的内容的情况下。

二、同声传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1、意译

同声传译即听即译的特点,迫使译员不得不“一心二用”,使译员在翻译过程中难以

做到“形”“意”两全。此外,译员在同步传译时迫于时间压力,也无法对目标语的表达

形式斟词酌句一番。在“形”“意”难以两全的情况下,译员应采用意译的方法,以简洁

的语言迅速将来源语所包含的概念和命题传达给听众。

2、顺译

顺译是指一种顺着来源语的词序,按部就班地选择目标语的对应词进行传译的方法。

这里所讲的顺译仅限于顺结构、顺词序的传译,不包括词词对应的顺译。汉语和英语的基

本句子结构均为“主—动—宾”结构,限定词如数词和所有格代词和形容词一般也都出现

在名词前面,这为英汉顺译或汉英顺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截句

截句是指译员在同声传译过程中及时、适时截断来源语的长句,并按照目标语的表达

习惯,将所听到的信息分解成短句,或重组成联句,然后传译过去。

词语置前

例: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联合国主持正义、维护和平、促进全球繁荣的行动。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as always support the UN efforts to uphold justice, maintain peace and promote global prosperity.

词语后置或暂存

例:联合国维和部队应该驻扎在那一地区,一直到所有各方签署了和约为止。我们的这一立场已得到公认。

Our position is widely received that the UN peace-keeping force will stay in that region until a peaceful agreement has been signed by all concerned parties.

添词

例:我很高兴地向各位通报,中美就知识产权问题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出现的贸易战。

I feel very pleased to report to you tha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igned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in terms of 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 act that has averted a

potential trade war.

减词

例:中国同其周边国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好,这种十分珍贵的睦邻友好关系无论对中国人民还是这些国家的人们来说,都极为有益。

China’s relations with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 are better than ever before, a situation that best represents the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peoples of other countries

concerned.

重复

例: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于促进了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Over the years, China’s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has played an increasing more important role in boosting the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Asian-Pacific region and the world as a

whole.

同声传译的才能不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天赋才能。常言说得好,“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细心钻研同传知识和技巧,积极参与同传强化训练,水到自然渠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第一章 同声传译概论

第一章同声传译概论 一、同声传译的定义 同传,顾名思义,即基本同步地实现对讲话者发言的口译,多用于国际会议、专业研讨会等场合。鉴于同传有一定的技巧性要求,专门的培训和大量的练习都不可或缺。 二、同声传译的历史 同声传译的起源: 同声传译最早始于1919年的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开始借助英、法两种语言的翻译进行谈判,其中一部分谈判采用了同声传译,这也意味着同声传译作为一种专业开始形成。后来,二战后的纽伦堡军事审判法庭(1945-1946),同声传译第一次得到相当大规模的采用来审判纳粹战犯,效果不错,于是在1946年的联合国会议上开始正式采用同传,结果使会议的时间缩短了一大半,经费也相应的减少的许多。中国是在1952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地区和平会议上首此使用,时至今日也不过是40年的发展历程。 三、同声传译的种类 a.会议传译(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即译员利用大会会场的电讯设备, 通过耳机收到发言人的讲话,随即通过话筒,用自己的语言把讲话人的 思想和情感译口头的形式传译给听众。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同传通常是 这种会议同传。 b. 耳语传译(Whispering): 俗称“咬耳朵”,一般适用于译员给一个或 者最多 超过三个人同时进行口译,主要出现在与会的大多数都能听懂演者的内 容从而没有必要引入同传时所提供的一种特殊服务。 c. 视译传译(Sight Interpretation): 一般翻译成视译,指译员在传译箱里 已经拿了演讲者的内容,配合其速度翻译出来,一般内容涉及到国家的 交立场或者是跨国公司的商业机密,如果提前拿到稿子,则相对较容易 些,但是如果传译前才拿到稿子则困难非常大,因为书面字的信息量大,而且结构严谨,以口译的方式翻译下来着实不易。 四、衡量同传质量的标准: 笔译:信、达、雅(faithfulness, accuracy, elegance,) 1 达意:

口译服务类型

1、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是指译员以几乎与讲者同时的方式,做口语翻译,也就是在讲者仍在说话时,同声传译员便“同时”进行翻译。由于同声传译员必须一边接收来自 讲者的讯息,一边将讯息尽快传递给听者,因此“一心多用”这样的分神能力(Multi-tasking),是英文译员的训练重点。 服务领域:外交外事、会晤谈判译、商务活动、现场技术交流、新闻发布会、大型培训论坛、专题讲座、商务陪同、技术交流、商务会议、商务谈判、新闻发布会、展览会现场等。 2、交替传译 交替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口译员坐在会议室里,一面听源语讲话,一面记笔记。当 讲者发言结束或停下来等候传译的时候,口译员用清楚、自然的目的语,准确、完整地重新 表达源语发言的全部信息内容,就像自己在演讲一样。会议口译中的交替传译要求口译员能 够听取长达五至十分钟连续不断的讲话,并运用良好的演讲技巧,完整、准确地译出其全部 内容。

服务领域:外交会晤,双边谈判,中型会议,技术交流会,随堂口译,商务谈判,高级别的 学术会议,学术交流会,访问考察,小范围磋商,司法和准司法程序,宴会致词,记者采访,新闻发布会,展览会洽谈等。 3、陪同口译 陪同口译是指在各类晚会或商务活动中担当中文以及另一种外语翻译的口译人员。涉及外语 导游、购物陪同、旅游口译、商务口译等. 包括展会口译、参观口译、聚会口译、联络、接待、参观、浏览等活动。 服务领域:陪同口译主要涉及领域:商务陪同、旅游陪同、国家机关、学校、涉外单位、外 资企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各类陪同口译服务;商务访问接待、外事访问接待,日常生活交流。

口译笔记同声传译

口译笔记同声传译 Undertaking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一、在同声传译活动中对译员的要求 1、同声传译要求译员有良好的听觉解意能力。同声传译是一种即听即译的活动,听 入与译出之间只保持几秒钟的时间距离,译员在口头传译几秒钟前听到的信息的同时,还 必须耳听及解译新的信息。因此这种听觉解意能力非同一般意义的耳听会意能力,它指的 是一种译员在有自我干扰的环境下及时听解信息的能力。 但是译员的听解并非完全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译中可以从大会的主题、发言者的立场、发言论题或论点的背景知识等示意因素,使自己的听译建筑在“上下文”的基础上,进而 变被动听译为主动听译。 2、同声传译要求译员具备在听解的同时有迅速组织句子进行连贯流畅表达的能力。 也许有人会认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因此英译汉的困难在于能否及时听懂英语内容,不 在于如何有汉语来组句和表达。这完全是对口译工作的一种误解。组句表达,无论是以外 语还是以母语进行,都是一门学问,一种才能,尤其是在需要顾及听的内容的情况下。 二、同声传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1、意译 同声传译即听即译的特点,迫使译员不得不“一心二用”,使译员在翻译过程中难以 做到“形”“意”两全。此外,译员在同步传译时迫于时间压力,也无法对目标语的表达 形式斟词酌句一番。在“形”“意”难以两全的情况下,译员应采用意译的方法,以简洁 的语言迅速将来源语所包含的概念和命题传达给听众。 2、顺译 顺译是指一种顺着来源语的词序,按部就班地选择目标语的对应词进行传译的方法。 这里所讲的顺译仅限于顺结构、顺词序的传译,不包括词词对应的顺译。汉语和英语的基 本句子结构均为“主—动—宾”结构,限定词如数词和所有格代词和形容词一般也都出现 在名词前面,这为英汉顺译或汉英顺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截句 截句是指译员在同声传译过程中及时、适时截断来源语的长句,并按照目标语的表达 习惯,将所听到的信息分解成短句,或重组成联句,然后传译过去。 词语置前

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是指口译员利用专门的同声传译设备,坐在隔音的同传室(俗称“箱子”)里,一面通过耳机收听源语发言人连续不断的讲话,一面几乎同步地对着话筒把讲话人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内容准确、完整地传译成目的语,其译语输出通过话筒输送。需要传译服务的与会者,可以通过接收装置,调到自己所需的语言频道,从耳机中收听相应的译语输出。其翻译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作为“金字塔”的塔尖,同声传译也常常被称为外语专业的最高境界。 据报道,目前全球专业的同声传译人员总共也就2000多人。中国同声传译人才更是紧缺。据不完全统计,专业的同声传译人才仅25 30人左右,大多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些国际交往频繁的大都市。近几年来,同声传译已被列为紧缺人才之一。由于粥多僧少,供不应求,处于买方市场的同传自然薪酬不菲,据专业人士透露,优秀的翻译每天能赚800美元,一般水平的翻译也能挣到4000元人民币。同传被大家称为含金量最高的“金领”行业之一。 需求紧缺和高薪待遇引来了不少羡慕和追逐的目光。同声传译怎么考?报考人员应该具备什么专业素质?国内是否具有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和培训?许多人对其知之甚少,急切想了解相关情况。笔者日前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同传专业的招生负责人和有关专家。 如何接受同声传译的专业训练 目前,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厦门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等许多外语学院开设同声传译课程或者培训班。由于对同声传译的专业程度要求较高,师资力量紧缺,国内仅有几家外语院校对同传进行研究生层次的培训和招生。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一些社会培训学校开设有同传课程,如新东方学校。现将北外和上外的招生情况介绍如下。 北外高级翻译学院同声传译(又称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设硕士学位,旨在培养英汉同声传译人才和其他高级口笔译人才,学制两年。考试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也于今年4月18日成立高级翻译学院。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学院目前下设口译系、笔译系和翻译研究所。口译系开设的会议口译专业课程,旨在培养胜任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工作的专业会议口译员。今年7月14日开始正式招生,8月15日截止报名。8月23日进行笔试,9月上旬进行口试。学制为两年全日制专业培训,完成课程者通过会议口译专业考试者将获得会议口译专业证书(Professional Diploma in Conference Interpreting);通过全国硕士学位统一考试,完成口译领域硕士论文研究并答辩通过者可获得语言文学(口译研究方向)硕士学位。专业证书和硕士学位不挂钩。 报考者应具备什么素质 同声传译是各种翻译活动中难度最高的一种翻译,并非人人都能胜任。北外高级翻译学院办公室负责人告诉笔者,在国际会议那种紧张环境里,译员要能不间断地边听边译,是很不容易的。要学好这样的技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英语的听说能力要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语调要好,要思维敏捷,反应快,对国际问题有兴趣,知识面要广。

1-口译和同声传译的区别_口译和同声传译

口译和同声传译的区别_口译和同声传译 大家都知道翻译员,翻译的形式也有很多。不少人问小编口译就是同声传译吗?本期乔布简历小编和大家聊聊口译和同声传译的区别,口译和同声传译。 关键词:口译和同声传译的区别,口译和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是口译的一种。 口译就其工作方式而言一般可分为即席翻译和同声传译两大类。讲话的人说完一句话后、一段话甚至是一整篇后,由译员在现场上立即译给听众的口译方式就叫做即席翻译,也称交替传译或者连续翻译。 同声传译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会议传译,即译员利用大会会场的电化设备,在传译箱里通过耳机收听讲话人的讲话,马上又通过话筒译给听众,几乎与讲话人同步,最多比讲话人慢几秒钟:二是视译,即译员一面看原文讲稿或书面材料(如讲话稿),一面译出材料的内容。一般要求译员不停地看,不停地译,而不是看完一句译一句;三是耳语传译,即译员把会议上听到的话,立即小声地译给身边的一两个人听。讲话人不停地讲。耳语翻译一般对原讲话有较大的压缩与概括。这种传译也称“咬耳朵”翻译。 口译方式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是正式会见、政治会谈、外交或商务谈判、公务交涉、大会发言、学术交流、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宴会祝酒、开幕式、闭幕式、法庭辩论、情况介绍会等正规场合,译员往往要借助笔记进行口译;二是接待、礼宾迎送、陪同、参观、游览、宴会、购物、娱乐、生活安排等日常会话中,译员通常凭记忆进行口译。同声传译则是讲话人一面讲,译员一面译的口译方式。同声传译主要用于国际会议。 经过小编的讲述,相信大家对口译与同声传译有了一定的了解,祝大家找工作顺利哦~ 口译和同声传译的区别_口译和同声传译 https://www.doczj.com/doc/5719326945.html,/knowledge/articles/567d01ba0cf2781e05060712

口译的速记法

口译的速记法 口译按其活动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联络口译(Liaison Interpreting)、随从传译(Personal Interpreting)、和会议传译(Conference Interpreting)。会议传译多用于正式谈判和大型的国际会议、讲座等场合,按其工作方式又分为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和交替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此时,译员要完整地记住一篇演讲或持续几分钟的讲话,会觉非常困难。口译笔记速记法就成为会议传译的基本技巧。 口译笔记速记法,可以用英文词“STENOGRAPHY”来表示,其意指“快速的记录方法”。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口译笔记速记与课堂笔记或听写完全不一样。口译笔记速记是为了当场的记忆,只要记录讲话的概要或关键词,不必全文记录,只用简单的文字和各种符号和缩写,突出重点、达到提示的目的即可。 中国的口译学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一种口译笔记速记方法。如下面图表一所示,主要是由符号和缩写构成。 图表一:口译笔记速记法的结构: 口译笔记速记法 | | | 广义符号狭义符号时间和数字长字国名常用 缩写 符号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符号多数是一些图象符号,如□ = “国家”;◎ = “会议”等;广义符号大都是数学符号、标点符号,以及一些特殊符号。这些符号直观地意示一个概念,不是特指词义,如X = “错误的、不对的、否定的、被拒绝的”等广义的概念。缩写包括时间、数字、国名地名、常用缩写词和英文长字的缩写。英文长字的缩写采用古代羊皮纸英语记录的一种方法:取长字的最前三、四个字母,再上标最后的一个或两个字母。例如:PRODUCTION,可以记录为“Prod n”。 举一例说明英汉口译速记的特点:

同声传译的概念

、同声传译的概念 口译按工作方式分为连续(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又叫交替传译、逐步传译)和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同声传译因为与发言人同步进行翻译,无须占用会议时间而受到了会议组织者的欢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流行于许多国际组织。所谓同声传译指的是用一种语言(译入语)把另外一种语言(原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与原语发言人几乎相同的速度,用口头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式。近年来,世界很多地方称这种翻译为“会议传译”(conference interpreting)。在大多数情况下,同声传译是通过会议设备来完成的。译员坐在特制的口译箱里,通过耳机接听发言人的讲话内容,随即通过麦克风把原语发言人的讲话内容用译人语传达给大会的听众,听众则利用耳机选择所需要的语言频道,接受翻译服务。 与交替传译相比,同声传译具有以下优点:(1)在同声传译中,发言与翻译同时进行,不占用会议时间;(2)同声传译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在同一时间内对多种语言同时进行翻译。(3)在大型国际会议中,译员有时可以事先得到发言稿件,早做准备,提高翻译的准确率。因此,现在国际上的会议,百分之九十都是采用同声传译的方式进行。 同声传译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常规同传:在翻译中,译员没有稿件,靠耳听、心想、口译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声传译工作。(2)视译:译员拿到讲话人的书面讲话稿,一边听讲话人的讲话、一边看稿、一边口译。(3)耳语传译:不需要使用同传设备。译员一边听讲话人的发言,一边与会代表耳边进行传译。(4)同声传读:译员拿到书面译文,边听发言人念稿,边宣读译文。同声传读需要注意发言人在宣读论文过程中增加及减少的内容,有时发言人也可能会突然脱稿进行发言。 2、同声传译的工作程序 同声传译的工作程序可能简单表示为: 也就是原语发言人在会议厅主席台(或会场)对着麦克风发言,同传译员则坐在特制的口译箱里通过耳机接听原语信息,同时用目的语言准确传达原语信息,通过麦克风把信息传达出去。面听众则通过耳机接收翻译内容。在上述同声传译程序中,以下几个方面对同声传译的质量会带来影响:(1)发言人:信息发出者。其讲话内容、发言速度、言语逻辑、讲话口音等都对同声传译员对原语的理解带来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翻译质量;(2)同传译员:同传译员是翻译成败的关键。同传译员在工作中要做到“一心多用”,听、想、记、译几乎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因此同传译工作极具挑战性;(3)同传设备:同传译员的翻译结果要靠设备才能为听众所接受。同传活动中,译员要熟悉设备的操作。特别是遇到多语种翻译要用“接力翻译”(relay interpreting)时,更应该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同传译员一般要在工作前30分钟到场检测设备。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找有关的技术人员解决。在口译过程中,始终应该有设备技术人员值班,以解决应急问题。 3、同传译员素养要求

口译笔记

即席翻译中译员由于短时记忆不足,需要借助口译记录才能将口译有效地进行下去。 即席翻译要求译员必须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时机,将他所理解的讲话内容用自 己擅长的语言、借助意义明确的符号简要地记录下来。 一、口译记录对即席翻译的重要性 (一)减轻大脑的负担,弥补译员短时记忆的不足 口译按其操作的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同声翻译和即席翻译两大类。其中,即席翻译更 为常见。即席翻译时,译员介于发言者与听众之间,发言者话音一落,他就得立即开 始口译。听众期待着他理解讲话人的全部发言,并且准确无误地将发言者的思想忠实 地转达给听众。他必须像录音机工作时那样,对一切声音信号过耳不忘。也就是说, 他必须具有非凡的短时记忆能力。但事实上,译员很难做到这么完美。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G. Sperling)的记忆信息加工模式学说,人的短时记忆保 持信息的时间很短,大约只有一分钟左右,而且易受干扰。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干扰, 也不管干扰的强度和频次如何,只要有干扰,短时记忆就会立刻丧失,并且不能恢复。若要保持记忆的内容,就必须阻止插入新的识记活动,并及时复述短时记忆的内容, 使其清楚地稳定下来。运用这一理论考察口译过程,我们就会发现,口译时说话人传 达出来的新信息会对译员的记忆努力造成持续不断的干扰;同时,由于说话人不可能 重复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译员要集中精力倾听新的发言内容而没有时间将听到的内 容加以复述以巩固记忆的成果,因而口译时,译员短时记忆的效能是有限的。同时, 由于译员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往往需要连续工作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这种长时间的即 时强记和语际转换对译员的心理和生理都会产生一种持续不断的压力,使他们情绪紧张、身心疲劳。而且,随着口译时间的延长,译员愈发感到身心疲惫,这时漏译、错 译便会不断出现。因此,为了减轻大脑的负荷,弥补短时记忆的不足,译员作即席口 译时必须作记录。 (二)有助于将被动记忆转化为主动记忆 心理学家将来自外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所形成的记忆(印象)称为被 动记忆,被动记忆内容中可以随意取出使用的部分属于主动记忆的范畴。口译时,译

十年来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技巧综述_口译技巧

十年来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技巧综述_口译 技巧 论文导读::本文通过对近年国内外语类期刊杂志及论文的口译技巧研究文章的分类和分析,发现我国的口译技巧研究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同传方面,口译技巧的研究还很缺乏;而在交传方面除了对笔记技巧的研究较多外,其余技巧都很不足。论文关键词: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口译技巧 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信息从一种语言形式忠实的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交流过程,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发挥了桥梁作用。口译的存在已有很长的历史,其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但是与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发展的笔译研究相比,口译研究开始较晚。近年来,由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加强,对专业口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口译实践有了长足的进步,口译研究也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口译有多种工作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交替传译和同声传泽。交替传译时,译员在听辨来源语语音符号的同时.借助主题和认知知识以及口译笔记口译技巧,正确地理解和记忆原语语篇意义.待讲话人完成部分或全部发言后,随即用目的语把讲话人所表达的信息以口头形式迅速地重新传达给听众。与交替传译不同的是,同声传译时,译员在听辨来源语语音符号的同时,用目的语把讲话人所表达的信息以口头形式几乎同步地重新表述出来。 口译是一种要求非常高的任务,在口译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障碍。因此要保证口译任务的顺利完成,口译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

巧。但是目前对口译技能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本文选材于2001年——2009年间国内出版的翻译和语言类各种期刊杂志及硕博士论文,其中包括《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等核心刊物和各大学院期刊。笔者从中选出了关于口译研究的文章共381篇,并将这些文章按照不同的口译方式分成两大类,其中关于同声传译方向有294篇文章,其余87篇则是关于交替传译。最后计算记忆、笔记、增译、补译技巧在这些文章中所占比例,得此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记忆 百分比 笔记 百分比 增译 百分比 补译 百分比 总共 同声传译

浅谈笔记在口译中的应用

浅谈笔记在口译中的应用 笔记在口译中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在口译的过程中,笔记不仅能够帮助口译者更好地理解听到的内容,还能够帮助口译者更好地组织语言和表达思想。下面,本文将从笔记的作用、笔记的类型、笔记的规范及技巧等几个方面来谈谈笔记在口译中的应用。 一、笔记的作用 笔记在口译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笔记可以帮助口译者更好地理解所听到的内容。听众的听力有时会受到各种干扰,例如说话者的语调、嘈杂的背景声音等,笔记可以帮助口译者快速准确地记录下来,以便之后更好地理解。 其次,笔记可以帮助口译者更好地组织语言和表达思想。在口译过程中,由于发言者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可能会出现一些语言和逻辑上的问题。而笔记可以帮助口译者记录下问题,以便口译者在表达时更加准确、清晰。 最后,笔记可以帮助口译者回顾和总结。口译者在口译过程中记录下来的笔记可以帮助他们回顾和总结,以便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口译技巧。 二、笔记的类型 在口译中,笔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标记型笔记:口译者可以使用符号或数字对重点信息进行标记。 2、关键词型笔记:口译者可以记录下关键词或短语,以便之后更好地理解。 3、完整译文型笔记:口译者可以在左边写下原文,在右边写下翻译,以便之后检查和核实。 4、问题型笔记:口译者可以记录下听众可能有的问题,以便在之后的提问环节中回答。 三、笔记的规范 1、清晰易读:口译者需要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进行笔记记录。 2、简洁明了:口译者需要注意文字的简洁明了,避免过多废话和繁琐的文字。 3、关键标注:口译者需要对重点信息进行关键标注,以便之后更好地理解。 4、分类明确:口译者需要对不同类型的笔记进行分类,例如标记型笔记、关键词型笔记、完整译文型笔记等。

口译与笔译的五大主要区别

口译与笔译的五大主要区别 贵公司想在全球获得成功,就必须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上跟当地受众进行无障碍的沟通。您要像当地公司一样,用目标市场的母语传达信息,引起市场共鸣,这就需要借助口译服务和/或笔译与本地化服务了。您如何知道自己需要哪种服务呢? 笔译与口译:区别何在? 笔译与口译的区别颇多。笔译注重于书面内容。它要求表达精准无误,且需耗费一定时间才能得以完成。口译则是即时翻译并转达口头表达内容。相较于追求完美的笔译,口译侧重于相互理解和沟通。 口译和笔译最大的区别在于服务形式:口译通过口头形式传达讲话者表达的内容,而笔译则是用另一种语言再现书面内容。虽然笔译和口译人员所需的技能有些许不同,但两者均需积累深厚的文化和语言知识,深入理解主题内容,并具备清晰沟通的能力。 作为语言学领域中两种密切相关的形式,口译和笔译通常统称为翻译,但在选择所需服务时,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非常重要。 口译 口译是即时服务。它提供实时翻译,无需借助演讲、词典或其他参考资料:与演讲内容同步翻译(同声传译)或演讲后立即翻译(交替传译)。专业口译人员需要结合语境将源语(待译语言)翻译成目的语,不仅要保证译文符合原意,还要意译谚语、谚语等与文化相关的内容,用目的语受众容易理解的术语

传达隐含的意思。口译员唯一能依靠的就是积累的经验,良好的记忆力和出色的适应能力。 口译员的工作包括各种现场口译:会议、会谈、医疗咨询、法律诉讼、电视直播和手语翻译。 笔译 口译和笔译之间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大多数专业笔译员在工作中会使用计算机辅助工具。笔译的工作流程大致是:先将源内容转换为易于处理的文件类型(通常是 RTF),再应用翻译记忆库 (TM) 自动翻译该工具曾译过的文本内容,然后从头开始逐步翻译新增内容。笔译员在翻译文本内容的每个部分时,可以参考术语词汇表和翻译风格指南,从而确保译文质量。最后,他们会将译文转交给另一位语言专家进行校对,并将最终书面文档转换回原始格式,尽量确保与原文档保持一致。 翻译人员处理各种书面内容:网站、印刷出版物、视频字幕、软件和多媒体内容。 我需要哪种翻译服务? 口译和笔译有着巨大的区别。总而言之,当您为项目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服务时,您可能希望考虑以下五个主要差异。 口译与笔译的五大主要区别 1. 格式 口译实时处理口头表达,而翻译服务则针对文本内容。 2. 交付

同声传译 口译

同声传译口译 摘要: 一、同声传译的定义与作用 二、同声传译的工作原理 三、同声传译员的专业素养 四、同声传译的应用领域 五、同声传译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正文: 同声传译,作为一种高效、实时的口译方式,日益受到我国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它通过专业的同声传译设备,将发言人的语言在极短的时间内转化为目标语言,满足了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需求。 同声传译的工作原理是,在会议现场设置一个同声传译工作室,由多名专业的同声传译员同时进行翻译工作。他们通过耳机和麦克风,实时接收并转述发言人的语言。为了保证翻译质量,同声传译工作室通常会配备先进的同声传译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支持。 同声传译员是同声传译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们需要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首先,他们要具备扎实的中外文基础,能够准确理解发言人的意图;其次,他们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熟悉各类专业术语,才能做到快速、准确地翻译;最后,他们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因为在紧张的会议现场,同声传译员往往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决策,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同声传译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

各个领域。在我国,同声传译在各类国际会议、论坛、展览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同声传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同声传译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同声传译员的专业素质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崛起,给同声传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未来,同声传译行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翻译质量,降低成本,以应对这些挑战。 总之,同声传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口译笔记=能源

1. 石油输出国组织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тран-экспортеров нефти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Китайская 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нефтегазов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Китайская 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нефтехимичек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4.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Китайская морская нефтян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СНООС Ltd. 5. 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 Компания «Транснефть» 6. 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 РЖД (ОАО «Российские железные дороги) 7. 尤科石油公司 «ЮКОС» 8. 天然气工业公司 Газпром(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й комитет газов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9. 国际原子能机构 МАГАТЭ-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е агенство атомной энергии 10. 通过铁路向中国运送石油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ая поставка нефти в Китай 11. 原油

Сырая нефть 12. 液化气 Сжиженный газ 13. 开采石油/天然气 Добыча нефти/природного газа 14. 开通/铺设/建设一条新石油管道 Ввести в эксплуатацию новый нефтепровод 15. 提高中国能源来源多元化 Более разнообразить китайские источники энергорессурсов16. 不再依赖中东石油 Покончить с зависимостью от нефти Среднего Востока 17.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Установить отношения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18. 中国在能源领域开展互利合作 Развитие взаимовыгодн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19. 这种合作是多样化的,多种形式的 Эт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является разнообразным и осуществуляется в различных формах 20. 利用可再生能源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возобновляемых ресурсов 21. 非可再生自然资源 Невозобновляемые природные ресурсы

同声传译 口译

同声传译口译 介绍 同声传译是一种专业的口译方式,主要应用于国际会议、商务谈判等场合。同声传译口译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将演讲者的原文翻译成目标语言,并实时传递给听众。本文将深入探讨同声传译口译的定义、技巧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同声传译的定义 同声传译是一种实时的口译形式,口译员需要在演讲者讲话的同时进行翻译,并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翻译内容传递给听众。同声传译要求口译员具备良好的听力、口语和记忆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并传达讲话内容。 同声传译口译的技巧 1. 高效的听力技巧 同声传译口译员需要具备高效的听力技巧,以便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讲话内容。以下是一些提高听力技巧的方法: - 注意集中力,避免分心。 - 善于捕捉关键词和信息。 - 学会辨别并处理语速较快的讲话。 2. 快速的思维和翻译能力 同声传译口译员需要具备快速的思维和翻译能力,以便在演讲者讲话的同时进行翻译。以下是一些提高思维和翻译能力的方法: - 练习口译速度和准确性。 - 提高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 学会简化和概括讲话内容。 3. 与演讲者的配合 同声传译口译员需要与演讲者密切配合,以确保翻译内容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下是一些与演讲者配合的技巧: - 提前了解演讲内容和背景知识。 - 与演讲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 在需要时与演讲者进行交流和确认。 同声传译口译的应用领域 同声传译口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 1. 国际会议和论坛同声传译在国际会议和论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与会者能够 听懂不同语言的演讲内容,促进了国际交流和合作。 2. 商务谈判和会议 在跨国公司的商务谈判和会议中,同声传译口译可以帮助双方顺利进行沟通和交流,消除语言障碍,促进商业合作。

同声传译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同声传译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1. 记忆力训练( memory training ) 源语复述 目的语复述 2. 记笔记训练 口译笔记的特点:即时的、简短的、框架的、鲜明的个人特色 口译笔记的方式:缩进式的、垂直的、分隔的 3. 同传训练 “影子”训练 (shadowing exercise ) 视译训练( sight interpretation ) 带小时训练 (tape hours) 同声传译的技巧 同传是一个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职业,我们承认他确实不容易,但并非就高不可攀,否则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职业培训了,既然他的实践性很强,那么,肯定其中有大量的技巧在里面。

我总结了一下,同传技巧的核心或者灵魂是断句,即将简单句划分为主胃宾,将复句断分为不同的意群 (sense group), 并最终还是回到主胃宾上来。下面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给大家系统介绍一下一些同传中的技巧,这些技巧有些是从我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的。 1 、节奏章法: 即翻译的切入点和时间的选择。英文的传译音节通常比中文稍多一点,比如,如果读一种中文要用时 30 秒,用相似的节奏读该段中文的英文翻译稿可能要耗时 35 秒以上,所以,演讲中文稿,传译英文时,速度需要加快一点,反之则稍微慢一点。就切入时间来讲的话,可以根据自己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以及自己的瞬时记忆力来具体对待和处理。如果自己相对在这两方面都有比较扎实的功底,则可以滞后演讲人 3/4 句或一句,如果欠缺一点,则必须在滞后半句后及时跟上。 注意:同传翻译是内容对内容的翻译,而不是词组对词组的翻译,首先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动口翻译,否则一些独立的词组或者短语是不能传递有效信息的。换而言之,并不是演讲者蹦出一个单词你就紧紧跟上,这样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被演讲者无意中导入了一个死胡同。 2 、欧化句式: 同传在词语的翻译上可以做到地道和相对准确,但句子结构不可能向交传那样按照中文的句式习惯组织安排,对于英汉传译,往往需要采用英语句式的顺序: 例 1 : Frankly, ideas and goods will travel around the globe with or without our help. 译:坦率地讲,思想和商品都将会在全球流通,不管有没有我们的帮助。

试论口译笔记训练中的理解和记忆

试论口译笔记训练中的理解和记忆 口译是一种高难度的语言转换活动,需要在短时间内将源语言的信息准确无误地转化为目标语言。为了确保口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口译员需要具备卓越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本文将探讨口译笔记训练中的理解和记忆问题,以期为口译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口译笔记训练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旨在帮助口译员在短时间内快速理解源语言的信息,并将其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口译过程中,笔记可以起到辅助记忆的作用,帮助口译员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降低错误率,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在口译笔记训练中,理解和记忆是密不可分的。 理解是口译笔记训练的重要环节。口译员需要具备快速、准确理解源语言信息的能力。这不仅包括对单词和句子的理解,更包括对语言背景、文化内涵等多方面信息的综合理解。为了提高理解能力,口译员平时需要注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累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词汇。还可以通过模拟训练、参与真实口译实践等方式,提高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理解能力。 在理解的基础上,口译员还需要通过笔记将源语言的信息记录下来。笔记是口译过程中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口译员在紧张的环境中保持

清醒的头脑,确保翻译的顺利进行。在记录笔记时,口译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如简写、符号、逻辑结构等,以提高笔记的效率和质量。口译员还需要语音、语调、语速等细节,以便更好地理解讲话者的意图和情感。 口译笔记训练中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例如,在会议记录中,口译员需要通过笔记将与会者的发言和讨论记录下来,为后续的会议纪要和报告提供详细的资料。在旅游观光中,口译员需要将导游的讲解和提示记录下来,以便游客更好地了解景点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在这些场景中,口译笔记训练中的理解和记忆技巧将直接影响口译的质量和效果。 口译笔记训练中的理解和记忆是口译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通过加强理解能力的训练和记忆方法的实践,口译员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语言转换情况,提高口译的准确性和效率。这将为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多的成功和成就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口译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流工具,日益受到人们的。英汉交替传译是口译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在这种复杂的语言转换过程中,口译学习者如何进行语言选择及发展规律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交替传译笔记中的语言选择发展规律,并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