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波钓叟歌句解古今图书集成

烟波钓叟歌句解古今图书集成

烟波钓叟歌句解古今图书集成
烟波钓叟歌句解古今图书集成

《烟波钓叟歌》句解阴阳顺逆妙难穷,夫阴阳者,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易》曰:“无极之前,阴含阳也;有象之后,阳含阴也。”所以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王相之属也。甲子旬,戌亥为孤,辰巳为虚,是以空亡为孤也,对宫为虚也。王相如东方木旺于卯之类。春属木,甲乙木生,丙丁火相。金到这里衰所以孤。孤者,无辅助之意。今说四废。然水为母,木为子,子实则母虚,水到此,所以虚。此兵家用时日,有天德、月德、方位法也。唐李靖用兵,精风角孤虚是也。其用非一。兵家八门遁甲,逐时分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方向。立太乙局,逐日分主客胜负,又出城布阵,逐时占斗柄。所指之方乃向天罡,而背鹤神也。又如六壬遁甲,以支加支,范蠡占岁、占兵,皆其属也。如周武王犯岁星以伐商,魏太祖以甲子日破慕容之类是也。战阵之法,背孤击虚则吉。此则好谋而图成,则有周悉万全之计。天地终始,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之数。分为十二宫,每宫有一万八百年为一会之数。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闭物于戌。天数到戌,则不复有人;天数到亥,则周十二会,以为大数,而天地混矣。终则复始,循环无穷。天地再造,故先有阴,而后有阳也。逆顺者,吕望曰:“冬至以后,阳爻升进,用阳遁顺行其生气;夏至以后,阴爻起发,用阴遁逆行其杀气。”元妙微深,难穷其理也。二至还乡一九宫故冬至节居一宫也;冬至一阳生于子,一者坎宫,九者离宫也。冬至、二至者,夏至是也。夏至一阴生于午,故夏至节居九宫也。《天文志》云:“天形南高北下,日出高故见,入下故不见。大若张盖,四边垂下,半覆地上,半在地下,日月旁行绕之。日近而见为昼,日远而不一阳来复,故夜短而昼长。六阴极盛,见为夜。冬日行地中深,故夜长而昼短;夏日行地中浅,谓之冬至;六阳剥尽,一阴始生,谓之夏至。阳遁歌:冬至惊蛰一七四,小寒二八五同推。春分大寒三九六,芒种六三九是真。谷雨小满五二八,立春八五二相随。立夏清明四一七,九六三从雨水期。阴遁歌: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重逢。秋分大暑七一四,立秋二五八流通。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

七一相同。处暑排来一四七,立冬寒露六九三。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来一掌中。

理者,朱文公曰:“未有天地之先,先有此理。“能明遁法,一理、二气、三才、四象、五行、六甲、七曜、八门、九星,皆在于掌握之中起也。(明亮的天体为曜yao,古指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星。)

1

轩辕黄帝战蚩尤,黄帝姓公孙,又曰姬姓,讳轩辕。有熊国君,少典子也。母见电光绕枢星,感而生帝于轩幼而徇齐,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阴阳激曜曰电。辕之丘,因名轩辕。枢星,北斗第一星也。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是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炎帝榆罔弗能征。于是轩辕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榆罔侵陵,诸侯益叛之。轩辕修德治兵,与炎帝榆罔,战于阪泉之野,克之。涿鹿经年苦未休。涿鹿乃郡名,属北平,今涿州也。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好兵喜乱,作刀戟大弩,以暴虐天下。蚩尤铜铁额,其颡坚如铜铁也。谙阴阳,能起昏雾迷军士。雾,乃阴阳蒙冒之气。轩辕作指南车,上有楼,四角刻木为龙,又刻仙人于上,车虽回转手常指南。用子午盘针,以定四方,与蚩尤战于涿鹿。遂擒蚩尤,戮于中冀,曰绝辔之野。于是诸侯咸归轩辕,遂推代神农氏为天子,是为黄帝。偶梦天神授符诀,登坛致祭谨虔修。wu,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群万群。帝寤(同“悟”醒悟之意)而叹曰:“风为号令,力政者也。土去而后在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龙甲书》云:“黄帝致祭于天,有感。夜三更时分,忽见轩辕丘上,神光缭绕,天鼓大震。当如黄帝启匣视之,阔八寸按八卦。同往视之。乃彩凤自天降。衔玉匣一端,长九寸按九宫,纪官,中有天篆文册,龙甲神章,一十八籍,命容神明正其宇。乃知是除奸绝邪,灭叛安邦之书,帝遂喜。得天时以立丘山为土德王,命羲和占日,尚仪占月,车区占风,大探深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子,容成造历,隶首算数,苍颉制宇,伶伦制律,吕车区占星气,容成兼而总之。神龙负图出洛水,彩凤衔书碧云里。彩凤衔书,即上文龙甲神章也。龙负图者,乃伏羲时龙马负图。龙马者,天地

之精。其为形也,马身龙鳞,故谓之龙。马高八尺五寸,长颈,骼上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春秋纬》胜乃云:孟河也。洛水者,乃洛书出于神。禹治水时,神龟负文呈瑞而于背,九数。“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轩辕之时,未有此事。今云神龙负图出洛水者,总河图洛书而言也。洛虽未出书,而风后演教,与之暗合也。黄帝龙图之命,遣风后演之而为遁甲,造成三层,以法三才。上层象天而置九星,中层象人以开八门,下层象地以分八卦,以镇八方。随冬夏二至,立阴阳二遁,一顺一逆,以布三奇六仪。风后因伏羲先天之卦。乾起于南,以序而生三子;坤起于北,以序而生三女。《系辞》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盖乾南坤北,天地自然之定位,故乾父居南,阳气以生以降而生物。故乾一索而生长男震,在东北;再索而生中男坎,居正西;三索而生少男艮,居西北。阳2

再索而生中女离,在西南;老归息于中宫也。坤母居北,阴气以升而生物。故坤一索而生长女,居正东;三索而生少女兑,居东南。阴老而归息于中宫也。天数以阳出阴入。出者,自数多而于数少也。入者,自数少而入于数多也。盖天开于子,为天地之原。夫万物从微至著,始发于而为四。行至东南兑上,而为二。行于正东离上,而为三。子上,为一。以生序行于西南巽上,既而生自于中宫,而为五。此阴数,自少顺行至多,而为入也。夫阴极则阳生,既而生自于中宫。逆西北艮上而为六,逆行正西坎上而为七,逆行东北震上而为八,逆行正南乾上而为九。天数以九八七六为顺,地数以一二三四为逆。今阳顺则阴逆,阳而成九宫,正合后天洛书之数也。夫万法莫不出于河图。河图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居北;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居南;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居东;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居西;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居中。生数不可移,成数可移。天一之水,天三之木,天五之土,皆阳动所生,不待作为。故天一即居正北,合洛书之坎一。天三即居正东,合洛书之震三。天五即居中央,合洛书之中五也。地二之火,地四之金,乃阴静之生也。阴者,女人之象,不能自立,必从夫而立焉。地二必偶天一而成三。火有形而无

质,其气虚,必加数补之。三三而得九,处于南方,而合离九之数也。故地四必偶天三而成七,金有形有质矣,不须重之,即七数居西方,而合洛书兑七之数焉。生数不可移,但可以配偶而各居于本方也。成数可移,天道左旋,折河图南方成数天七,补东南隅之空,加七七四十九数,以除五九四十五,止为四数,合洛书之巽四,故居东南焉。以河图北方之成数地六,补西北隅之空,加六六三十六数,合洛书之乾六,故居西北焉。以河图东方再加四算,加一倍,补东北维之空,加上八八六十四数,除六十不论,止用四数,之成数地八,乃二四数得八,合洛书艮八之数,故艮居东北也。以河图西方之成数天九,补西南维之空,加算九九八十一数,除八十不论,止用一数,加一倍,算得二数,合洛书坤二之数,故坤居西南也。然而东西方之成数,用加一倍算,南北不用加倍者,亦以东西之气,与南北之气不同。盖南极、北极为天地之枢纽。天与七政,昼夜行而不息。此针之所以指南,有以见东西之气常动而实,南北之气少动而虚也。盖指南北之气抵极旋轴,不若东西气之升降轮转。南北之数不用加倍者,盖南北之有极也。关子明曰:“河图、洛书相为表里,八卦、九章相为经纬“是也。又谓”河图合洛书,先天合后天“者,此也。因命风后演成文,遁甲奇门从此始。帝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得力牧于大泽,进以为将。风后作《兵法》十三篇,《孤虚法》十二卷,始立遁甲一千八十局。遁者,隐也。幽隐之道。甲者,仪也。递为直符,谓六甲六仪也。天乙之贵神也。常隐于六戊之下,盖取用兵机微之理,通于神明之德。故以遁甲为名也。奇者,乙、丙、丁为三奇也。门者,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之八门。一千八十当时制,

刘朴庵:“太元作用,三元六甲,名台古奇。“书云:”四千三百二十条,神仙节冗归简。“盖节四千三百二十之繁,而归于一千八十之简也。

3

论古法,黄帝始创奇门,有四千三百二十条,乃一节营三元;每元管六十局。三元计一百八十局。一岁二十四节,计四千三百二十局。夫一岁二十四节,一节管三元,乃十五日,一百八十时,十

节一千八百时,二十节乃三千六百时,其四节又该七百二十时,是一岁二十四节,共得四千三百二十时。故有四千三百二十局也。风后又制奇门,为一千八十局,乃一节三元,三元四十五局,管一百八十时,为四十五局。风后约冗归于简也。夫一节管三元,一元十五局,此一节四十五局,二十节得九百局,其四节又得一百八十局,是共一千八十局,一千八十个时也。由是观之,是风后又总黄帝四局,一局也。四个一千八十,共是四千三百二十局也。夫一岁三百六十日,每日一十二时,一百日该一千二百时,三百日则该三千六百个时,其六十日又该七百二十个时。以七百二十,总前三千六百个时,共得四千三百二十时。此硬例也。风后奇门,以八卦管八节,一节管三气,一气管三候,分天地人元,一候五日,七十二候共三百六十日。乃撮四候,而共看六十时成一局,七十二候,共三百六十日,共成一十八局,共一千八时时,故立一千八十局。太公删成七十二。至周时,有吕尚者,东海上人,穷困年老,渔钓至周。西伯将猎,卜之,曰:“非龙、非丽、非熊、非黑、非虎、非貔、所获霸王之辅。“果遇吕尚于渭水之阳。太公谙兵法,善布奇兵,删成一节三元,乃是一个节气分天地人三元,节三候也。如冬至上元阳一局,冬至中元阳七局,冬至下元阳四局。余仿此。此一节分三元,二十四节分得七十二元,故立七十二活局,立太公为军师,助周伐纣也。逮于汉代张子房,一十八局为精艺。张良字子房。彼有黄石公,知秦亡,汉之将兴,故以书授子房于邳圮扶高祖得天下,封子房为留候,子房删捷,冬至十二节为阳九局,夏至二十节为阴九局,一岁计之一十八局。此活局,又捷径也。夫十八局,七十二局,皆不能越一千八十局矣。作硬局,则读一千八十局;作活局,则有七十二局。然一十八局之图虽简而时则仍有一千八十也。是乃风后之法则,万世不易也。先论风后,一节管三元,四十五局难看。解释:予尝考之,四千三百二十者,乃一节管乃折算之,风后一千八十局,此硬数也。一节三元四十五,三元,六十时,三元乃三百八十时,三元该四十五也,该十五,四个十五乃六十也。一元六十三元,该一百八十也。此一元四之一,乃是算数之说,夫一元该六十时。今止云十五时为局,则是撤去四十五时,焉有此理,其实乃是合取四节之元,百看十八局之一局也。如冬至上、

惊蛰上、清明中、立夏中,此四侯共看阳遁一局也。先须掌上排九宫,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乃九宫也。天有九星以镇九宫,地有九宫以应九州。其式托以灵龟洛书之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十中宫者。土,火之子,金之母,所寄理于西南坤位也。坎一白水居正北,坤二黑土居西南,4

震三碧木居正东,巽四绿木居东南,中五黄土居中宫,乾六白金居西北,兑七赤金居正西。艮八白土居东北,离九紫炎居正南。起例诗:坎居一位是蓬休,芮死坤宫第二流。更有冲伤并辅杜,震三巽四总为头。禽星死五开心六,惊柱常从七兑游。

纵横十五在其中。直过合十五,纵过合十五,横过合十五,对过合十五,乃天地万世不易之数。次将八卦论八节,天有八风,以直八卦。地有八方,以应八节。节有三气,气有三候。如是八节,以因之成二十四气。更乘之,七十二候备焉。十一月建子,乃冬至气,阴极阳生也。子为天正,周以为岁首也,配地雷复卦。十二月建丑为地正,商以为岁首也,配地泽临卦。正月建寅为人正,夏以为岁首也,配地天泰卦,乃三阳开泰也。自汉武帝以来,并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也。八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也。一气统三为正宗。气者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也。《经》云:“冬至小寒及大寒,天地人元一二三。立春雨水并惊蛰,依艮顺增八九一。春分清明并谷雨,但起震宫三四五。立夏小满芒种气,四五六兮列成列。夏至小暑及大暑,九八七兮还退数。立秋处暑并白露,从二却行于一九。秋分寒露及霜降,七六五兮依此向。立冬小雪并大雪,六五四兮依此诀。“统三者,一节分三元,即三候。又曰:三者三甲也。上局仲甲,谓甲已之日,夜半子时,乃甲子时。丙辛之日,日中甲午时是也。此时关格刑德在门,用兵先举者败,不可出入,利以逃亡,主客并凶。中局孟甲,谓戊癸之日,平旦甲寅时,乙庚之日,晡时甲申是也。此时阳气在内,阴气在外,利藏兵固守,不可出师,利主不利客。下局季甲,谓丁

壬之日,食时甲辰、甲已之日。黄昏甲戌,此时阳气在外,阴气在内,利出兵动众,百事吉,利客不利主。又云:六甲之日,夜半子二甲皆合,谓今日是甲直符,与时皆是甲,故名三甲合也。阴阳二遁分顺逆,一气三元人莫测。

冬至后用阳遁,顺飞于坎一宫起,如冬至上元阳一局顺遁,甲子戊起一宫,甲戌已二宫,甲申庚三宫,甲午辛四宫,甲辰壬五宫,甲寅癸六宫,丁奇七宫,丙奇八宫,乙奇九宫,乃仪顺奇逆也。夏至后用阴遁,逆飞于离九宫起,如夏至上元,阴九局逆遁,甲子戊起于九宫,甲戌已八宫,甲申庚七宫,甲午辛六宫,甲辰壬五宫,甲寅癸四宫,丁奇三宫,丙奇二宫,乙奇5

一宫,乃逆仪顺奇也。九星为直符,八门为直使,有顺阳使逆行阴,经术不显,隐伏之事也。一节分三元,子、午、卯、酉为上元,寅、申、巳、亥为中元,辰、戌、丑、未为下元。若不明三元,用奇不准,主有不测也。起例诗:甲已庚辛壬癸顺,阳仪丁丙乙逆行。休门随君顺数去,甲子起时当仔细。阴转六仪当逆推,乙丙丁奇顺而随。门随始时同逆起,休门排位顺风吹。五日都来换一元,以天干而论,每元第一日为甲、已,第二日为乙、庚,第三日为丙、辛,第四日为丁、壬,第五日为戊、癸。接气超神为准的。超者,超过也。神者,进神也。甲子、已卯、甲午、已酉乃进神,为符头。接,迎接也。气者,节气也。超神者,谓节气未到,而甲子、已卯之符头先到,为之超。接气者,谓甲子、已卯之符头未到,而节气先至,为之接。引证:如淳祐六年丙午,前四月十三日壬申,交立夏节,而本月初五日是甲子已到,即以立夏节用,立夏前九月矣,则合前初五日起超在先,借用立夏上局奇,自初十日已巳,为立夏中局奇,自甲戌五日,用立夏下局奇。乃先得奇,后交节,为速,谓之超神,速者也。须知闰奇之法,方能超接得真也。认取九宫为九星,八门又逐九宫行。九宫逢甲为直符,八门直使自分明。如阳遁一局,甲子时起坎一宫,即以坎宫天蓬为直符,休门为直使。甲戌时起坤二宫,即以天芮为直符,死门为直使。余例仿此。符上之门为值使,十时一位堪凭据。遁取时旬甲头为值符,如阳遁一局,甲子在坎宫,天蓬为甲子时值符,则休门即为值使,管到癸酉十时止。甲戌在坤宫,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全12卷古今术数图书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全12卷古今术数图书 作者:赖咏 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开本:16开精装高级变色皮烫金 册数:全12卷 光盘数:0 定价:3950元 优惠价:1500元 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 本书是《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及“艺术典”中术数类典籍的集大成之作,是以《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中所收古代中国术数类部分典籍为底本,精心校勘而成。全书共分为:古今卜筮图书集成、古今星命图书集成、古今相术图书集成、古今堪舆图书集成、古今术数图书集成、古今选择图书集成等六个部分,包括古代拆字、挂影、射桩等术数名篇。全书绝大部分内容是《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所未收录的

文献资料,现在看来,更具特殊的研究价值。 《古今图书集成》是一部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类书!一部中国铜活字印刷史上最大的旷世之作!一部由康熙钦赐书名,雍正御笔题序的皇家圣典!一项三百年来首次原版原貌影印出版的举世工程!一部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驾齐驱的中国古代三大文化巨著之一,不仅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体例最完整的一部古代类书,也是我国铜活字印刷史上卷帙浩繁、印制精美的代表作。《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开始于康熙四十年(1701),印制完成于雍正六年(1728)。康熙皇帝钦赐书名,雍正皇帝御笔题序。其间,历时两朝两代,共二十八年。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全12卷古今术数图书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全12卷古今术数图书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全12卷古今术数图书 本书是《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及“艺术典”中术数类典籍的集大成之作,是以《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中所收古代中国术数类部分典籍为底本,精心校勘而成。全书共分为:古今卜筮图书集成、古今星命图书集成、古今相术图书集成、古今堪舆图书集成、古今术数图书集成、古今选择图书集成等六个部分,包括古代拆字、挂影、射桩等术数名篇。全书绝大部分内容是《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所未收录的文献资料,现在看来,更具特殊的研究价值。 《古今图书集成》是一部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类书!一部中国铜活字印刷史上最大的旷世之作!一部由康熙钦赐书名,雍正御笔题序的皇家圣典!一项三百年来首次原版原貌影印出版的举世工程!一部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驾齐驱的中国古代三大文化巨著之一,不仅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体例最完整的一部古代类书,也是我国铜活字印刷史上卷帙浩繁、印制精美的代表作。《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开始于康熙四十年(1701),印制完成于雍正六年(1728)。康熙皇帝钦赐书名,雍正皇帝御笔题序。其间,历时两朝两代,共二十八年。 作者:赖咏 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开本:16开精装高级变色皮烫金 册数:全12卷 光盘数:0 定价:3950元 优惠价:1500元 本店订购简单方便,可以选择货到付款、汇款发货、当地自取等方式 全国货到付款,满200元免运费,更多请登陆文成图书。

中国历代主要医家现存著作大系

中国历代主要医家现存著作大系 1.资料取自《中国医学史》、《中国医学史略》、《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籍考》、《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书籍。 2.全表摘选十三个朝代199名主要医家的402部现存著作,非主要的或著作已遗佚者均未列入本表范畴。 3.根据医家的出生年代而排列其先后次序,如出生年代无从考者,则参考其著作的成书时间作适当调整。 4.有的著作撰写人未详者,则以"无名氏"代之。 5.有的著作为后人伪托前贤之名而撰者,则此著作均列于前贤名下。 6.关于朝代的起迄年份,均参考山西大学历史系所编《中国历史大系表》。 7.著作者一般用其"名",个别的用其"字"。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249年)(著作2部) 1.无名氏:《黄帝内经》 2.秦越人:《黄帝八十一难经》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著作3部) 1.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2.张机:《伤寒杂病论》 3.华佗:《中藏经》 晋(公元265-420年)(著作3部) 1.王叔和:《脉经》 2.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3.葛洪:《肘后备急方》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著作3部) 1.雷敩:《雷公炮灸论》 2.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3.陶景弘:《本草经集注》 隋(公元581--618年)(著作2部) 1.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2.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唐(公元618--907年)(著作12部) 1.苏静:《新修本草》 2.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银海精微》 3.孟诜:《食疗本草》 4.陈藏器:《本草拾遗》 5.王焘:《外台秘要》 6.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玄珠密语》

7.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8.昝殷:《经效产宝》 9.无名氏:《颅囟经》 五代(公元907-960年)(著作1部)1.和凝:《疑狱集》 宋(公元960-1279年)(著作34部)1.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2.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4.韩祗和:《伤寒微旨》 5.董汲:《小儿痘疹备急方论》 《脚气治法总要》 《旅舍备要方》 6.刘温舒:《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运气论奥疏钞》7.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8.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 10.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11.太医院:《圣济总录》 12.寇宗奭:《本草衍义》 13.许叔微:《伤寒发微论》 《伤寒百证歌》 《伤寒九十论》 《普济本事方》 14.刘昉:《幼幼新书》 15.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6.郭雍:《伤寒补亡论》 17.张杲:《医说》 18.无名氏:《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9.王执中:《针灸资生经》 20.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外科精要》 21.施发:《察病指南》 22.宋慈:《洗冤录》 23.严用和:《济生方》 24.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 25.宋异僧:《咽喉脉证通论》 26.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 金(公元1115-1234年)(著作18部)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伤寒明理论》 2.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

黄帝内经 繁体版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一黃帝素問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迺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力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氣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古今图书集成-奇门遁甲

古今圖書集成·奇門遁甲 八卦靜應章 乾位西北亥戌之間,天之象也,體屬金,性剛健,為元首、為君父、為尊長、為寒冰、為龍馬、為木果。初爻主在地之應,如變巽乃木被金克斲而成器,中爻主人物之應,如變爻離乃金逢火煆;上爻主在天之應,如變兌乃破壞之金。其時主秋冬之交,其色金得水氣而白。坎位北,陰氣積水,天一所生,地六所成,性柔順,主中男,為雨澤,為江河溪澗,為水族魚龍,為鹿豕,為蒺藜叢棘,為桎梏悲號。初爻主在地中之陷井,變兌乃酒器、水器,破壞之物;中爻主在人,酒醴盜賊;上爻主在天雨澤,變坤乃五穀之類,土水之物,三爻變巽乃舟輯之類。其時主冬,其色水居潤下易黑而變白。 艮位東北,丑寅之間,山之象也,體屬土,質凝峙,這崢嶸沉重,為山徑丘陵,為狗鼠虎狐兔,為瓜果草食,為童男幼子,初爻主在地之應,變離為火,成土石之器草蟲之屬,中爻主人物之應,變巽主鋤犁之具,變坤為山田土石,其時冬春之間,其色土藏金氣而白。 震位東,陽氣生,木觸動冒地而出,為長男,為雷,為竹木,為龍蛇,為禾稼五穀,性主動,質堅剛。初爻為在地之應,變坤為枝葉草木初萌;中爻為人物之應,變兌為刀斧有柄之物,為英雄勇猛博噬,上爻為在天之應,為雷電虹霓,變離為中虛而光,其時主春,其色木傷金氣易青而碧。 巽位東南,辰巳之間,質屬木,為風,為長女,為雲霧,為雞鸛,為草葉,為文明道術,為花卉桃李,其性主順,以柔從剛。初爻為在地之應,蔬圃園林,變乾為金刀削過之木;中爻為在人之應,紈扇工巧,變艮為木槌,為土上之木器;上爻為在天之應,風雲散佈,變坎為雨露長養之物,其時春夏之交,其色木受辛金而綠。 離位南,陽氣盛,動火之象也,其性烈麗而明,陰麗于陽,為中女,為爐灶,為雞雉魚鱉,為赤色果實。為花卉豔麗,為內柔而外堅,初爻主在地之應,變艮為硯石瓦器,中爻主人物之應,變坎為水火煆煉,上爻主在天之應,變震為旌號長鎗,其時主夏,其色火映水氣而紫。坤位西南,未申之間,地之象也,體屬土,性凝重,順以承天,歸藏萬彚為母,為純陰,為霧障,為圃,為牛馬,為五穀蔬果。初爻為在地之應,土器瓦石,變震為鋤犁陶冶之器,中爻為在人物之應,變坎為水土相併之物,上爻為在天之應 ,障霧不明,變艮為磚瓦之類,其時夏秋之交,其色土傷水氣,易黃而黑。 兌位西,陰氣所禁,體屬金,剛中柔外,為少女,為口舌,為缺壞,為太陰星月,為雨澤井泉,為猿猴羊鹿,為時令果實。初爻為在地之應,金石毀折,變坎為酒器壺盞中物,中爻為在人物之應,女妾妓巫,變震為樂器銅鐵,上爻為在天之應,星月光燦,變乾乃整新貴器,其時主秋,其色金受丁火易白而赤。 門合八卦動應章 休主公事秀才僧道;生主謁貴車馬衣錦;傷主爭鬥血光羅網伐木繩索漁獵死亡失脫;杜主牛馬鬥打,牽連阻塞迷路;景主五色文人道士虎狼盜賊風雷公事;死主漁獵葬埋繩索爭鬥孝服哭泣,驚主馬死橋斷雷震官事入牢捕捉;開主貴人車馬珍寶。 開在乾為為貴重之器,出遇金銀銅物玉環遇一馬見諸物首 在坎為晦沉淪,出見水晶珠寶或零碎合成雨露鴉雁。 在艮為土中金石,出見銅鐵走獸珠石。 在巽為可食之物、刀斧有柄之物,出遇木果鋤犁金矢鷹雕。 在震為有聲之物。出遇鐘鼓鷹雕桃李杏栗, 在離為煆金,出遇瘠馬荔榴紅果味辛辣,見書信。 在坤為衣裳之類,出遇冠帶金玉重物榖豆。 在兌為銅鐵損壞之物,出見刀斧鏡環肺肝剝落有殼物。 休在坎為隱伏物刀斧、魚鹽、酒、雨露卑濕江湖舟典賊水中物。

中国历代主要医家现存著作大系

xx历代主要医家现存著作大系 1.资料取自《中国医学史》、《中国医学史略》、《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籍考》、《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书籍。 2.全表摘选十三个朝代199名主要医家的402部现存著作,非主要的或著作已遗佚者均未列入本表范畴。 3.根据医家的出生年代而排列其先后次序,如出生年代无从考者,则参考其著作的成书时间作适当调整。 4.有的著作撰写人未详者,则以"无名氏"代之。 5.有的著作为后人伪托前贤之名而撰者,则此著作均列于前贤名下。 6.关于朝代的起迄年份,均参考山西大学历史系所编《中国历史大系表》。 7.著作者一般用其"名",个别的用其"字"。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249年)(著作2部) 1.xx: 《黄帝内经》 2.xx人: 《xx八十一难经》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著作3部) 1.xx: 《神农本草经》 2.xx: 《伤寒杂病论》 3.xx:

《中藏经》 xx(公元265-420年)(著作3部)1.xx: 《脉经》 2.xx: 《针灸甲乙经》 3.xx: 《肘后备急方》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著作3部)1.雷敩: 《xx炮灸论》 2.xx: 《xx鬼遗方》 3.xx: 《本草经集注》 隋(公元581--618年)(著作2部)1.xx: 《诸病源候论》 2.xx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 唐(公元618--907年)(著作12部)

1.xx: 《新修本草》 2.xx: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xx精微》 3.孟诜: 《食疗本草》 4.xx藏器: 《本草拾遗》 5.xx: 《外台秘要》 6.xx: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xx密语》 7.xx道人: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8.xxxx: 《经效产宝》 9.xx: 《颅囟经》

中国医学史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医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及与疾病斗争的实践 2.传说中中国医药最早创始者不是下列哪一位:雷公 3.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意义:D. 避免近亲婚配,利于优生 4.“六气致病说”载于:《左传》 5.阴阳的记载始于:《周易》 6.中医外伤科始于何时代独立设科:周代 7.五行的记载始于:《尚书》 8.对疾病认识的最早记载见于:甲骨文 9.“掌养万民之疾病”职责的是:疾医 10.相传创制汤液的是:伊尹 11.下面的中药理论哪项不是在《神农本草经》上首先提出:引经报使 12.现存最早记载经脉的文献是:《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13.最早的医史专篇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4.《内经》运用五行学说的最大特点是:说明脏腑联系 15.我国最早、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是:汉代的上、中、下“三品”分类 16.医学上创制“五禽之戏”,开创我国保健体操先河的医生是:华佗 17.“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一语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8.最早记载水银治疗皮肤病的文献是:《五十二病方》 19.《内经》最突出地反映了中医学的什么特点:整体观念 20.最早的麻风隔离病院建在:秦代 21.后世医家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发挥各家学说的基础是:《黄帝内经》 22.我国现存最早医案“诊籍”的作者是:淳于意 23.古代中药著作皆称“本草”的原因是:因古代以植物药为主 24.《难经》候脉之三部是指:寸部、关部、尺部 25.属于《神农本草经》在药物学上的重大发现是:海藻疗瘿 26.我国现存最早的临证医方专书是:《五十二病方》 27.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说的著作是:《金匮要略》 28.药物炮制方法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 29.医学上首先使用麻沸散进行手术的医生是:华佗 30.《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不是一时一人之手笔,而是经历秦汉时期,最后加工而成。 31.系统提出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中药学理论的本草著作是:《神农本草经》 32.我国第一部药典是唐代的:《新修本草》 33.我国现存第一部系统论述饮食卫生与食物疗法的专书是:《饮膳正要》 34.药物炮制方法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 35.《雷公炮炙论》的成书时间是:南北朝 36.我国医学教育最早兴起于:南北朝 37.中医临证医学在什么时代出现了专科化发展特点:由晋至唐 38.“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的论点出自:孙思邈 39.下列哪部著作记载了肠吻合手术:《诸病源候论》 40.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流传做出重要贡献者是:王叔和 41.《素问》最早的注释本是:《素问训解》 42.现存最早的以原本形成传世的第一部针灸学专著是:《针灸甲乙经》 43.中国医药输入朝鲜大约在:南北朝 44.针灸史上第一位女灸家是:鲍姑 45.下列哪些不属于《脉经》中所描述的24脉:长脉 46.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颅囟经》 47.下列哪部本草著作最早采用了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本草经集注》 48.《脉经》的作者是:王叔和 49.《千金方》的作者是:孙思邈 50.中医史上在什么时代记载了最早的免疫实践:晋代 51系统提出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中药学理论的本草著作是:《神农本草经》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声音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声音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二十四 声音门 黄帝素问 脉要精微论 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 【注搏坚而长者,搏击应手有力而长,此为太过之脉。心火太过,故当舌卷。心主言,故不能言也。】 宣明五气篇 五邪所乱,搏阴则为喑。 【注足少阴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邪搏于阴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喑。】 奇病论 帝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 【注十月胎出,则胞络通而音声复矣。】

大奇论 脉不至,若喑,不治自已。 【注脉络阻则音不出,脉络疏通,其音自复。故脉不至而喑者,不须治之,其病自已。此系经脉所阻之病,与邪搏于阴而为喑之不同也。】胃脉沉鼓濇,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喑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喑,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注阳明气血皆多,其脉当浮大,今脉沉而鼓动带濇,是血气虚于内矣。大则为虚,是血气虚于外矣。盖荣卫血气,皆从内鬲而外达于形身,荣卫不足则鬲气虚,是以胸胁脊背之间而成麻痹不仁矣。鬲,偏枯也。夫荣卫气血虽生于阳明,主于心脏,然始于先天之肾中,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不喑舌转,是先天之根气不伤,故为可治。如男子发左,女子发右,阴阳血气虽顺而喑者,当至三岁之久而后能复也。若年不满二十者,脏腑正盛,血气方殷,而反有此败证,比及三年,五脏六腑之气渐至消灭而死矣。】 腹中论 帝曰: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 【注诸阳之气上升,而腹气又厥逆于上,是有余于上,反灸之,则阳热之气,乃入于阴而为喑矣。砭之则阳气外泄而虚,虚则狂矣。须厥逆之气与血相并,而后治之。】 脉解篇

烟波钓叟歌句解古今图书集成

《烟波钓叟歌》句解阴阳顺逆妙难穷,夫阴阳者,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易》曰:“无极之前,阴含阳也;有象之后,阳含阴也。”所以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王相之属也。甲子旬,戌亥为孤,辰巳为虚,是以空亡为孤也,对宫为虚也。王相如东方木旺于卯之类。春属木,甲乙木生,丙丁火相。金到这里衰所以孤。孤者,无辅助之意。今说四废。然水为母,木为子,子实则母虚,水到此,所以虚。此兵家用时日,有天德、月德、方位法也。唐李靖用兵,精风角孤虚是也。其用非一。兵家八门遁甲,逐时分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方向。立太乙局,逐日分主客胜负,又出城布阵,逐时占斗柄。所指之方乃向天罡,而背鹤神也。又如六壬遁甲,以支加支,范蠡占岁、占兵,皆其属也。如周武王犯岁星以伐商,魏太祖以甲子日破慕容之类是也。战阵之法,背孤击虚则吉。此则好谋而图成,则有周悉万全之计。天地终始,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之数。分为十二宫,每宫有一万八百年为一会之数。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闭物于戌。天数到戌,则不复有人;天数到亥,则周十二会,以为大数,而天地混矣。终则复始,循环无穷。天地再造,故先有阴,而后有阳也。逆顺者,吕望曰:“冬至以后,阳爻升进,用阳遁顺行其生气;夏至以后,阴爻起发,用阴遁逆行其杀气。”元妙微深,难穷其理也。二至还乡一九宫故冬至节居一宫也;冬至一阳生于子,一者坎宫,九者离宫也。冬至、二至者,夏至是也。夏至一阴生于午,故夏至节居九宫也。《天文志》云:“天形南高北下,日出高故见,入下故不见。大若张盖,四边垂下,半覆地上,半在地下,日月旁行绕之。日近而见为昼,日远而不一阳来复,故夜短而昼长。六阴极盛,见为夜。冬日行地中深,故夜长而昼短;夏日行地中浅,谓之冬至;六阳剥尽,一阴始生,谓之夏至。阳遁歌:冬至惊蛰一七四,小寒二八五同推。春分大寒三九六,芒种六三九是真。谷雨小满五二八,立春八五二相随。立夏清明四一七,九六三从雨水期。阴遁歌: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重逢。秋分大暑七一四,立秋二五八流通。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

中医药文献检索工具

药学文献检索工具 《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收载医史人物、文献、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穴位、临床各科词条38505条。 ?例:鬼目、鸣天鼓、本草、本经等。 ?鬼目:药名。 ?本草:中国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 ?本经:《神农本草经》。 ?鸣天鼓:自我按摩的方法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第八版)《中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 ?第一部:中药 ?第二部:西药 ?第三部:生物制品 ?例:冬虫夏草的性状、牛黄的含量测定、 青蒿素的含量测定、青霉素钠含量测定 破伤风抗病素保存、运输及有效期 中药检索《中药大辞典》、《中药辞海》、《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 上下两册、附编一册 广泛征集古今中外有关中药文献,每药注有顺序号、异名、成分、药理、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临床报道等19项,是一部实用的专业工具书。 《中药大辞典》附编 ?中文名称索引 ?药用植、动、矿物学名索引 ?化学成分中英文名称对照 ?化学成分索引 ?药理作用索引 ?疾病防治索引 ?成分药理临床报道参考文献 ?古今度量衡对照 《中药大辞典》举例 利用《中药大辞典》检索中药“大黄素”的英文名称,;“大黄”《药录》称为、《千金方》称为;现代临床报道,该药可用于治疗口腔炎,口唇溃疡及毛嚢炎等,资料来源是。 方剂与中成药检索《简明方剂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新编中成药手册》 《中医方剂大辞典》 ?是一部集古今方剂之大成的大型方剂工具书。 ?该辞典共分为11册出版,前10册为正编,每册均有本册的“方名目录”,按笔画编 排,并有序号,第11册为附编。

中医经典著作语句检索《黄帝内经词典》、《中医经典索引》 《中医经典索引》 ?《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5部中医典籍的综合索引。 ?著录格式:书名、篇序、页码/行(条号) ?素四十223/5 ?表示该文句出自《素问》第四十篇“腹中论”,底本第223页第5行。 古汉语字词和百科词语检索《辞源》、《辞海》 《辞源》与《辞海》的区别 类书的检索 ?1检索课题 ?定义 ?常用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本草纲目》、《普济方》、《名医类案》等 ?小结 课题检索 ?查找历代医著对“咳嗽”的论述及有效方药、针灸疗法、导引(气功)疗法、各家医 案等内容。 ?查找历代医著对“中医脏腑学说的论述和临床应用”资料。 ?查找“蒲公英”明代以前的有关资料 ?查找明代以前治疗“脚气病”的验方及有关论述 ?查找历代名医治疗“月经病”的医案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清.陈梦雷等编,八个部分,12分册。本书是《古今图书集成》的抽印本,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医学类书。 主要内容 1.医经注释:对《素问》、《灵枢》、《难经》3部医经的注释。 2.脉法、外诊法:汇集有关望、闻、问、切等中医的诊断方法。 3.脏腑身形:系统论述了中医脏腑、经络、运气及身形学说。 4.诸疾:内科疾病。 5.外科:外科疾病。 6.妇科:妇科疾病。 7.儿科:小儿疾病。 8.总论、医术名流列传、艺文、纪事、杂录、外编1册 查找历代医著对“咳嗽”的论述及有效方药、针灸疗法、导引(气功)疗法、各家医案 ?分析:查历代医著对某种疾病的资料,可利用类书检索,《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是

(卷212-213)肉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十二 肉门 黄帝素问 六节脏象论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注足太阴独受水谷之浊,为转输之官,肠胃主受传水谷,三焦主决渎水道,膀胱为水精之腑,故皆为仓廪之本。脾藏荣,故为荣之居。器者生化之宇,具升降出入之气。脾能运化糟粕,转味而入养五脏,输出腐秽于二阴,故名之曰器也。四白,唇之四际白肉也。口为脾窍而主肌,故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甘者土之味,黄者土之色也。脾为阴中之至阴,通于土气。此节指脾而言,以肠、胃、三焦、膀胱、并受传水谷之精粗,故总为仓廪之本。受浊者为阴,故曰至阴之类。】 五脏生成篇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注脾主中央土,乃仓廪之官,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合肉。脾开窍于口,故荣在唇。脾主土而受制于肝木,是肝乃脾脏生成之主也。】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此五味之所伤也。 【注多食酸,是木味太过而伤脾,则肉胝(月刍)而唇掀揭矣。五味所以养五脏者也,脏有偏胜,则所不胜之脏受伤,此又承制之不可太过也。】 平人气象论

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注土脏之元真,濡于脾而主藏肌肉之气。】 脏气法时论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 【注脾主肌肉,主通会元真之气,脾气伤,故身重而肌肉善痿。痿者,肌肉委弃不仁也。足太阴经脉,循胫膝,邪在经络,故足不收。气伤,故善瘈而痛。此言经病而及于气也。】 宣明五气篇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注脾主肌肉,甘为土味,脾病而多食之,则反伤脾气也。】 阴病发于肉。 【注脾为阴中之至阴,在体为肉,是以太阴之病而发于所主之肌肉。】脾主肉,久坐伤肉。 【注五脏元真之气,通会于肌肉腠理,脾气通于五脏,故所主在肉。脾喜运动,故久坐伤肉。】 血气形志篇 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 【注过于安乐,则神机不转,气血羁留,故病生于肉,宜治以针石,引而通之。】 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注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盖血随气行,气数乱逆,则经络不通,荣卫不行,是以病生于不仁。宜按摩醪药,以行其荣卫血气焉。】

2012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病理产物之水湿痰饮

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继发性病因之一。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水湿痰饮虽然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但四者同源异流,在性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又有所区别。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而湿乃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就其停留的部位而言,湿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水多溢于肌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特点;痰则外而皮肉筋骨,内而经络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脏腑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病名。 另外,痰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别。所谓有形之痰,系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的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瘰疬、痰核等。所谓无形之痰,系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直接视之不可见,但却有征可察,如梅核气、眩晕、癫狂、呕吐、肿块、腻苔等,临床上主要通过分析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运用辨证求因的方法加以确定。无形之痰饮的概念,拓展了痰饮作为继发性病因的致病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痰饮学说的内容。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异名而同类,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间或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因此许多情况下难以截然分开,故在临床上“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常相提并论。 (二)水湿痰饮的形成 水湿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凡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及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水湿痰饮的初始病因。上述因素或直接影响津液代谢,或使相关脏腑的功能失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而水湿痰饮内生。例如外感六淫,或火热煎熬,或寒邪凝滞,如《医碥》所说:“痰本吾身之津液,……苟失其清肃而过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或失于温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致凝结,斯痰成矣。”或湿浊留聚,如《症因脉治》所说:“坐卧卑湿,或冲风冒雨,则湿气袭人,内与身中之水液,交凝积聚。”或燥伤津液,如《症因脉治》说:“燥热之气干于肺家,为喘为咳,伤于肠胃,为痰为嗽,此外感燥邪作矣。”或因气滞、气虚,气不行津而津液不布,如朱丹溪所谓:“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一失其宜,则气道闭塞,停饮聚于膈上,结而成痰。”或诸种因素综合作用,而致水湿痰饮内生,如《医学入门》所说:“痰饮,……皆因饮水及茶酒停蓄不散耳,加外邪、生冷、七情相搏成痰。” 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对水液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是水湿痰饮形成的中心环节。肺为水之上源,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若外邪犯肺,气失宣降,津液不布,凝聚而生外感之痰饮;肺气不足,治节无权,水湿津液失于宣化,则痰饮恋肺;或肺阴不足,虚火煎熬津液,可发为内伤燥痰,故中医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脾为水之中州,主运化水湿。若外感湿邪,饮食失宜,致脾气阻滞不运;或内伤思虑,劳倦太过耗伤脾气,使脾虚不运,津液停聚或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转化,均可聚湿生痰。如《景岳全书》所说:“脾家之痰,则有虚有实,如湿滞太过者,脾之实也;土衰不能制水者,脾之虚也。”中医亦称“脾为生痰之源”。肾为主水之脏,主管水液代谢的全过程。若肾开阖不利,水液排泄失司,停聚而为水湿痰饮;或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失温运而湿聚痰生;或肾阴不足,虚火灼津,煎熬津液而成痰。《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239卷曰:“肾生痰多虚痰,久病多痰,……非肾水上泛为痰,即肾火沸腾为痰,此久病之痰也。”三焦为“决渎之官”,三焦气化失司,则水道不利而为痰。《圣济总录》说:“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此外,肝气郁

中国古代医书

中国古代医书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 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针灸学: 1、《黄帝八十一难经》(据说上古神医扁鹊著,至今医学的飞速发展也没有超越它。) 2、《阴阳十一脉灸经》(马王堆出土帛书,春秋?) 《足臂十一脉灸经》(马王堆出土帛书,春秋?) 《黄帝针经》(战国?) 3、《黄帝明堂灸经》(唐?) 4、《灸膏肓俞穴法》(北宋医学家庄绰。) 《针灸资生经》(南宋针灸学家王执中) 《备急灸法》(南宋针灸学家闻人耆年) 《子午流注针经》(金代针灸学家何若愚) 《针经指南》(金元时期针灸家窦默) 《针灸四书》(元代针灸家窦桂芳) 《针经摘英集》(元代医家杜思敬)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元·王国瑞) 《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元·忽公泰) 5、《针灸大全》(明代针灸学家徐凤) 《奇经八脉考》(明·李时珍) 《针灸聚英》(明代针灸医家高武)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171-171)腋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171-171)腋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171-171)腋门腋门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一百七十一 ☆腋門 ●黃帝素問 ○氣府論 足少陽脈氣所發,腋下三寸,脅下至胠,八間各一。 【註腋下,謂淵腋、輒筋、天池。脅下至胠,謂日月、章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共九穴。曰八間者,自腋下三寸至季肋間,凡八肋骨也。】 手太陽脈氣所發,曲腋上骨穴各一。 【註謂臑俞二穴,挾肩髎後,大骨下,胛上廉陷中,舉臂取之。】

○至真要大論 太陽司天,寒淫所勝,則寒氣反至,運火炎烈,民病胷腹滿,手熱肘攣,腋腫。病本於心,神門絕,死不治。 【註太陽為諸陽之首,即君火之陽也,然本於在下之寒水。今寒氣反從上而至,是上下皆寒,而太陽運居於中,故曰運火炎烈。夫寒臨於上,如陽能勝之,即所謂凡傷於寒則為病熱。如胷腹滿手熱肘攣腋腫,乃寒凌心火,逼其火熱上炎,水火寒熱交爭,而神門脈絕,心氣滅矣。神門,心之俞穴,在手掌後銳骨端動脈應手。所謂候脈之動氣,則知其五臟之存亡矣。】 ●靈樞經 ○本輸篇 腋內動脈,手太陰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經脈篇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從肺系,橫出腋下。 【註胷旁肋下謂之腋。】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其直者,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胷中,其支者,循胷中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是動則病手心中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胷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 【註厥陰是動則病心中熱,臂肘攣急,腋腫,經氣之病於外也。甚則胷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蓋甚則從外而內,其有餘於內也。】膽足少陽之脈,其直者從缺盆下腋。 ○經別篇 手太陽之正,入腋走心,繫小腸也。 ○經筋篇 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其支者,從腋後

中医试题

中医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B)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B)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C)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D)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E)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A)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A)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C)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D)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C)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D)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B)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A)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B)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D)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古今图书集成总目表

古今图书集成总目 6彙編32典6117部10000卷各部內容 曆象彙編 乾象典21 100 天地、日月、星辰、風、雲、雨、火等 歲功典43 116 春、夏、秋、冬、寒暑、干支、晨昏晝夜等曆法典6 140 曆法、儀象、漏刻、測量、算法、數目等 庶徵典51 188 天變、日異、風異、地異、雨災、豐歉等方輿彙編 坤輿典21 140 土、泥、石、水、泉、井、輿圖、建都等職方典223 1544 京畿、清代各府建置沿革等 山川典401 320 山、湖、海等 邊裔典542 140 朝鮮、日本、于闐、天竺、琉球等 明倫彙編 皇極典31 300 君臣、帝紀、用人、聽言等 宮闈典15 140 後妃、宮女、公主、駙馬等 宮常典65 800 翰林院、宗人府、將帥、節使等 家範典31 116 祖孫、父母、兄弟、姐妹、滕妾、奴婢等交誼典40 120 師友、師弟、朋友、請托、餞別等 氏族典2696 640 每姓一部,共2694部 人事典97 112 耳、鼻、齒、手、歲數、稱號、喜怒等 閨媛典17 376 閨節、閨恨等 博物彙編 藝術典43 824 農醫、占卜、星相、畫、奕棋、幻術等 神异典70 320 神、鬼、釋教、道教、异人、妖怪等 禽蟲典317 192 鳥、獸、家畜、昆蟲等 草目點700 320 草、木、花、五穀、藥材等 理學彙編 經濟典66 500 經籍、史書、地志、諸子等 學行典97 300 理數、義利、廉恥、學問、讀書等 文學典49 260 文體、詩賦、文學家列傳等 字學典24 160 音義、書法、文房四寶、雜器等 經濟彙編 選舉典29 136 學校、科舉、出身、吏員等 詮衡典12 120 官制、祿制、升遷、罷免等 食貨典83 360 戶口、田制、賦役、貨幣、飲食、布帛等禮儀典70 348 禮樂、婚禮、喪葬謚法等 樂律典46 136 歌、舞、鍾、琴瑟等 戎政典30 300 兵制、兵法、兵略及武器等 祥刑典26 180 律令、審判、刑法、赦宥等 考工典155 252 度量衡、城池、橋梁、宮殿、器物等

中国历代主要医家现存著作大系

xx 历代主要医家现存著作大系 1. 资料取自《中国医学史》、《中国医学史略》、《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籍考》、《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书籍。 2. 全表摘选十三个朝代199名主要医家的402 部现存著作,非主要的或著作已遗佚者均未列入本表范畴。 3. 根据医家的出生年代而排列其先后次序,如出生年代无从考者,则参考其著作的成书时间作适当调整。 4. 有的著作撰写人未详者,则以"无名氏"代之。 5. 有的著作为后人伪托前贤之名而撰者,则此著作均列于前贤名下。 6. 关于朝代的起迄年份,均参考山西大学历史系所编《中国历史大系表》。 7. 著作者一般用其"名",个别的用其" 字"。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249年)(著作2 部) 1.xx: 《黄帝内经》 2.xx 人: 《xx 八十一难经》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著作3 部) 1.xx: 《神农本草经》 2.xx: 《伤寒杂病论》 3.xx: 《中藏经》

XX (公元265-420年)(著作3部)1.xx: 《脉经》 2.XX: 《针灸甲乙经》 3.XX: 《肘后备急方》 南北朝(公元420-589 年)(著作3 部)1.雷敩: 《XX 炮灸论》 2.XX: 《XX鬼遗方》 3.XX: 《本草经集注》 隋(公元581--618年)(著作2 部)1.XX: 《诸病源候论》 2. xx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 唐(公元618--907年)(著作12 部)1.xx:

《新修本草》 2.xx: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xx 精微》 3.孟诜: 《食疗本草》 4.xx 藏器: 《本草拾遗》 5.xx: 《外台秘要》 6.xx:《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xx 密语》7.xx 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8.xxxx: 《经效产宝》 9.xx: 颅囟经》 五代(公元907-960年)(著作1 部) 1.和凝: 《疑狱集》 宋(公元960-1279年)(著作34 部)

最新卷518-519艺文

卷518-519艺文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五百十八 艺文 扁鹊仓公传赞【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伎见殃,仓公乃匿迹自隐而当刑,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复宁。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岂谓扁鹊等邪?若仓公者,可谓近之矣。 汉书艺文志序【汉?斑固】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又【汉?斑固】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跗,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暗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 劝医论【梁?简文帝】

劝医曰:天地之中,惟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虽修短有分,夭寿悬天,然而寒暑反常,嗜欲乖节,故疟寒痟暑,致毙不同;伐性烂肠,摧年匪一。拯斯之要,实在良方。故只域医王明于释典,如大师乃以医王为号,以如来能烦恼病,只能治四大乖为故。亦有骚人之咏彭城,秦国之称和缓,季梁之遇卢氏,虢子之值越人。爰至久视飞仙,长生妙道,犹变六一于金液,改三七于银丸。蓄玉匣之秘,研紫书之奥。桃胶何是,北斗靡遁其形。金浆非远,明珠还耻其价。能使业门之下,鼓响独传;雍祀之傍,萧声犹在。周礼疾医掌万民之疾,凡民之有病者,分而治之。岁终则各书其所治,而入于医师,知其愈与不愈,以为后之法戒也。至如研精元理,考核儒宗,尽日清谈,终夜讲习。始学则负墟尚谀,积功则为师乃着。日就月将,方称硕学;专经之后,犹须剧谈。网罗愈广,钩深理见;厌饫不寤,惟日不足。又若为诗,则多须见意,或古或今,或雅或俗,皆须寓目,详其去取,然后丽辞方吐,逸韵乃生。岂有秉笔不讯而能善诗,塞兑不谈而能善易?扬子云言:读赋千首,则能为赋。况医之为道,九部之诊甚精,百药之品难究。察色辨声,其功甚秘;秋辛夏苦,几微难识。而比之术者,未尝稽合,曾无讨论,多以少壮之时,涉猎方疏,略知甘草为甜,桂心为辣,便是宴驭自足;经方眠弃,同庚(岂戈)之读《庄子》,异孔丘之好《周易》。然而疾者求我,又不能尽意攻治,假使不能为地,自可即为己益。所以然者,若无隔贵贱,精加消息,以前验后,自可解之。日知所亡,坐成妙术,而又告以不能也。治疾者众,必以孟浪酬塞,悞人者多,爱人者鲜。是则日处百方,月为千轴,未尝不轻其药性,任其死生,浮华之功,于何而得?及其爱深亲属,情切支肌,患起膏肓,疴兴府俞,虽欲尽其治功,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