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整理老科冠心病护理教案资料

最新整理老科冠心病护理教案资料

最新整理老科冠心病护理教案资料
最新整理老科冠心病护理教案资料

老年科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2015.08.8 教案完成时间:2015.07.22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冠心病

概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种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性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冠脉综合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涵盖了从不稳定性心绞痛到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脏性猝死的一系列临床急症,常起病突然,可无先兆症状;危险性大,具有致命风险;若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可挽救大量患者的生命。

一.病因发病机制

(一)病因

五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年龄,高体重

1.年龄冠心病和年龄关系密切。

2.性别冠心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约为2~5:1,女性多在绝经后发生。

3.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重要的预测因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较高。

4.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冠心病的患病率较血压正常人高3~4倍,与高血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5.长期吸烟

6.糖尿病有糖尿病病人比无糖尿病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2倍。冠心病是成年糖尿病病人

首要的死因。

7.肥胖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8.职业体力劳动少,精神紧张的职业。

9.饮食高脂、高热量、高盐饮食、饮酒等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10.遗传因素由于遗传因素所致代谢缺陷,可导致高脂血症、肥胖和高血压等,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促发冠心病。

11.其他 A型性格,血尿酸增高以及某些内分泌病也为常见的易患因素。血小板和凝血机制改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发病机制

1.隐匿型冠心病无症状型冠心病,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性改变,心肌无明显的组织形态改变。

2.心绞痛型冠心病有发作性的胸骨后疼痛,心肌无明显的组织形态改变。

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常有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并可伴有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4.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是由于长期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而引起,其临床表现与扩张型心肌病类似,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型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局部电生理紊乱,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病人发生心脏骤停而死亡。

心绞痛

评估病人

【病例】病人,女,55岁。发作性胸痛半年,每当急走或骑自行车上坡时感觉左胸压榨样疼痛,停止几分钟后缓解,作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有狭窄,初步诊断为心绞痛。【启发思考】什么是心绞痛?如何诊治、护理?

概念★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发作性的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特点。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基本的病因、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见幻灯片。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

1.部位: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向上放射至咽、颈、下腭部,向下放射至上腹部

2.性质:典型的表现为压榨样、发闷、窒息感或紧缩感,也可为烧灼样痛或钝痛,偶伴有焦虑或濒死的恐惧感。

【启发思考】为什么心绞痛发作时,病人常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3.诱因:常见的诱因是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愤怒、兴奋),饱餐、便秘、寒冷、吸烟、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过高或过低、休克等也可诱发。

4.持续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5.缓解方式:一般经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3~5分钟可缓解。

(二)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面色苍白、皮肤湿冷,交替脉。

(三)分型可将心绞痛分为以下几种:

1.劳累性心绞痛:

心绞痛由体力劳累、情绪激动或任何其他可以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诱发,休息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后疼痛很快缓解。

(1)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心绞痛病情较稳定。心绞痛的发作诱因、频度大致相同,疼痛持续时间相仿,每次发作时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无改变。经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后,也在相同的时间内发生疗效。

(2)初发型心绞痛: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间未到1个月。或有过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已数月未发,再次发生时间未到1个月。

冠心病教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动脉硬化: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并且有脂质积聚;在受累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体循环系统大型弹力型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最多见。 病因 一、年龄、性别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快。女性发病率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二、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三、高血压 60%~70%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 四、吸烟 五、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病理解剖和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时从内膜开始相继出现脂质点和条纹、粥样和纤维粥样斑块、复合病变三类变化。 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将其细分为6型 Ⅰ型脂质点。动脉内膜出现小黄点,为小范围的巨噬细胞含脂滴形成泡沫细胞积聚。 Ⅱ型脂质条纹。动脉内膜见黄色条纹,为巨噬细胞成层并含脂滴,内膜有平滑肌细胞也 含脂滴,有T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外间隙也有少量脂滴。脂质成分主要为胆固醇酯,也有胆 固醇和磷脂。其中在Ⅱa型出现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多,进展快;Ⅱb型内膜薄,平滑肌细胞少,进展慢。 Ⅲ型斑块前期。细胞外出现较多脂滴,在内膜和中膜平滑肌层之间形成脂核,但尚未形成脂质池。 Ⅳ型粥样斑块。脂质积聚多,形成脂质池,内膜结构破坏,动脉壁

变形。 V型纤维粥样斑块。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具特征性的病变,呈白色斑块突入动脉腔内引起管腔狭窄。又分Va型、Vb型(斑块内含脂质更多,成层分布)和Vc型则所含胶原纤维更多。 Ⅵ型复合病变。为严重病变。由纤维斑块发生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所形成。粥样斑块可因内膜表面破溃而形成所谓粥样溃疡。 病理生理: 受累动脉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其管腔连渐变窄甚至完全闭塞,也可扩张而形成动脉瘤。动脉壁功能受损。视受累的动脉和侧立循环建立情况的不同,可引起整个循环系统或个别器官的功能紊乱: 在侧支循环不能代偿的情况下使器官和组织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产生缺血、纤维化或坏死。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肌纤维化;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或脑萎缩;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高血压或肾脏萎缩;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间歇性跛行或下肢坏疽等。 分期和分类: 按受累动脉部位的不同,本病有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和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等类别。 本病发展过程可分为4期,但临床上各期并非严格按序出现,各期还可交替或同时出现。 无症状期或称隐匿期 缺血期由于血管狭窄而产生器官缺血的症状。 坏死期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或管壁腔闭塞而产生器官组织坏死的症状。 纤维化期长期缺血,器官组织纤维化萎缩而引起症状。 临床表现: 主要是有关器官受累后出现的病象。 1、一般表现可能出现脑力与体力衰竭 2、主动脉粥样硬化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4、脑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可引起眩晕、头痛和晕厥等症状。 5、肾动脉粥样硬化 6、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科冠心病护理教案设计

老年科教案首页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冠心病 概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种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性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冠脉综合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涵盖了从不稳定性心绞痛到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脏性猝死的一系列临床急症,常起病突然,可无先兆症状;危险性大,具有致命风险;若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可挽救大量患者的生命。 一.病因发病机制 (一)病因 五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年龄,高体重 1.年龄冠心病和年龄关系密切。 2.性别冠心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约为2~5:1,女性多在绝经后发生。 3.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重要的预测因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较高。 4.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冠心病的患病率较血压正常人高3~4倍,与高血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5.长期吸烟 6.糖尿病有糖尿病病人比无糖尿病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2倍。冠心病是成年糖尿病病人首要的死因。 7.肥胖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8.职业体力劳动少,精神紧的职业。 9.饮食高脂、高热量、高盐饮食、饮酒等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10.遗传因素由于遗传因素所致代谢缺陷,可导致高脂血症、肥胖和高血压等,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促发冠心病。 11.其他 A型性格,血尿酸增高以及某些分泌病也为常见的易患因素。血小板和凝血机制改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发病机制 1.隐匿型冠心病无症状型冠心病,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性改变,心肌无明显的组织形态改变。

内科护理学教案(供参考)

垫江县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一、概述 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的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和转变。 二、内科护理的内容及结构 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本教材共十章: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及书末的实践指导。 三、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一)护理专业的起始教育主要是通科护理教育。

(二)中专学生毕业时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经注册,成为合格的注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业工作。 (三)内科护理是临床专业课中的基础和关键课程。 四、内科护士的角色 1、病人的直接护理者 2、协作者 3、教育者 4、代言者 5、管理者 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五、内科护理的学习方法 多观察、勤思考、多请教、重理解、积极讨论、做好笔记 (一)、以整体护理观指导学习 整体护理观是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需求和医学的发展变化而建立的全新的护理理念和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熟练应用护理程序,贯穿整体护理理念,使这种理念和概念框架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将来再外化为工作方法。 在学习中自觉地用整体观思考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关注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和对护理的需求,用整体观观察和护理病人。(二)以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指导学习这一理论,不仅可以指导和帮助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理解未满足的需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将来的工作质量。 (三)重视对实践技能的学习掌握 1、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以基本满足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 2、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3、护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护理和抢救的效果 4、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编写的体例和对实践指导的处理上,都体现了实用性和实践性 六、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需求变化和医学发展对内科护理的影响 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医学的快速发展(二)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1、社会发展变化所导致的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变化和医学的发展对内科护理影 响深远,也决定了内科护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护理工作的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和家庭成为必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使医疗、护理从医院走向家庭和社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 2、心理护理成为内科护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科疾病大多病程长,易反复或恶化,治疗效果不显著。慢性病多,老年病人多,疑难杂症多,病人易产生急躁、焦虑、悲观、恐惧、抑郁、孤独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内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疏导和精神调适 3、护理科研和循证护理将受到重视

防治冠心病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课 题:防治冠心病 教学目的:如何预防冠心病 教学重点:心脏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 教学难点:冠心病的心脏康复计划 教 具:多媒体(或讲义材料) 课 型:新课 授课形式:大课堂面授 课 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正常的心脏 当冠状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堵塞大于50%时,供应心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减少,就会对心脏这一重要器官造成损害,我们称为冠心病,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 2、揭示课题 防治冠心病 3、内容 冠心病的分类 世界卫生组字对冠心病的分类如下: (1)原发性心脏骤停(2)心绞痛 (最常见) (3)心肌梗塞 (4)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 (5)心律失常 心绞痛发生的特点 第一是疼痛的部位和时间。典型心绞痛疼痛的部位在胸部正中胸骨后,疼痛可以放射到左手臂、背部、下颌、颈部及上腹部/胃部。疼痛有紧缩感和压迫感。患者胸前区的疼痛或不适可持续3~5分钟,但很少超过15分钟。疼痛多在清晨发生。

第二是多伴有一至多项诱发因素,如运动或情绪激动等。 第三是心绞痛的缓解方式。当诱因解除,如马上停止活动或舌下含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心绞痛的常见诱因 冷空气刺激 ;大量吸烟;情绪激动。生气、悲伤或高兴。 以上几点往往由于合并有冠状动脉痉挛导致供血不足所致。 过度体力活动或运动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如快走、上坡、爬楼梯等。 饱餐后。 心绞痛发作的处理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就地休息、停止活动。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3–0.6mg,因此冠心病患者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药物。 应到附近医院就诊,吸氧、尽快作心电图检查,以明确是否需要紧急处理或转到有条件的医院。 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庭护理 保持大便通畅。 合理调整饮食。少食多餐,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品、戒烟。 适当的性生活。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前两个月内应避免性活动。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则应推迟和节制性活动。 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患者及其家人应接受必要的心肺复苏技能指导。 恢复工作。可考虑2~3个月后恢复工作。如梗死面积较大,合并严重并发症,心功能欠佳者,可根据病情1年后再考虑工作问题。 冠心病的心脏康复计划 心肌梗死早期的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个月后和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的康复运动以耐力运动,即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慢跑、游泳等。康复后期为增加患者的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完整版)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完整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报道,我国居民冠心病现患人数约1100万,且死亡率继续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据统计,2017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例数为753142例。近年来,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不断开展,相应的指南和推荐也不断更新。现将2018年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的主要新进展总结如下。 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心源性休克的新策略 1.新诊治策略成为了标准 在血管入路选择方面,RIFFLE ACS、STEMI RADIAL、MATRIX 以及RIVAL研究亚组分析显示,经桡动脉入路可以降低STEMI患者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此外,RIFFLE ACS和RIVAL研究亚组显示,经桡动脉入路可以降低STEMI的死亡率。是否经桡动脉入路适合所有的STEMI病例?其实不然。再灌注的时间是STEMI治疗的关键,导管的直径也影响血管

入路的选择。在心源性休克、动静脉瘘、老年患者等情况下,经股动脉入路是更好的选择。 在支架选择方面,第一代药物涂层支架(DES)远期血栓发生率增加;第二代DES比金属裸支架(BMS)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的研究结果令人失望。2018年DES成为直接PCI的标准选择。 抗血小板药物P2Y12拮抗剂的应用,ATLANTIC研究发现,早期使用P2Y12拮抗剂获益更大。TRITON STEMI和PLATO STEMI研究结果建议使用强效的P2Y12拮抗剂。PEGASUS研究建议在特定患者延长 P2Y12拮抗剂的使用时间。 2.新诊治策略改变了标准 血栓抽吸的应用:既往共识推荐在直接PCI时常规进行血栓抽吸。2008年发表的TAPAS试验结果显示,PCI术中进行常规血栓抽吸可改善STEMI患者的再灌注;而2013发表的TASTE试验结果显示,常规血栓抽吸并没有降低患者30天或1年死亡率;2015年发表的TOTAL试验结果显示,血栓抽吸术并没有减少180天内发生死亡、再发栓塞、心源性休

冠心病护理试题教案资料

冠心病护理试题

2013年02月份护士三基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5题,每空4分) 1、冠心病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是()A A、严重心律失常 B、心脏破裂 C、肺梗塞 D、脑梗塞 E、窒息 2、急性心肌梗死时,对诊断有价值的是()D A、S-T段明显下降 B、T波明显倒置 C、Q波小于同导联R波的1/4 D、血中肌红蛋白增高 E、谷草转氨酶于梗塞后1周时增高 3、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左心衰的主要原因是()D A、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B、房室传导阻塞 C、心脏负荷加重 D、心肌收缩力不协调 E、肺部感染 4、为使心力衰竭病人保持大便通畅,不宜采用()E A、给纤维素含量多的食物 B、训练排便习惯、口服小剂量镁乳、开塞露纳入肛门 E、盐水灌肠 5、急性心肌梗死时,下述酶中最先恢复正常的是()B A、谷草转氨酶 B、肌酸磷酸激酶 C、乳酸脱氢酶 D、谷丙转氨酶 E、碱性磷酸酶 6、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期最重要的治疗()A A、绝对卧床休息、吸氧、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B、低分子右旋糖苷 C、极化液治疗 D、能量合剂 E、洋地黄 7、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入监护室监护需多长时间可转出()D

A、12h B、24h C、36h D、72h E、1周后 8、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避免用力排便,其目的主要是防止()D A、用力过度引起虚脱 B、腹压加剧导致呕吐 C、血压陡升致脑溢血 D、诱发心律失常致猝死 E、血流加速引起脑梗塞 9、急性心肌梗死发病3天的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A A、少食多餐 B、按病人要求配餐 C、少量流质饮食,每日两次 D、多吃鸡蛋 E、禁食 1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饮食()B A、低胆固醇、高纤维素、低盐、少饮酒 B、低动物蛋白、低胆固醇、少糖少盐、适量蛋白 C、低盐、低脂肪、高蛋白、高糖 D、低盐、低脂肪、低蛋白、高维生素 E、高糖、高脂肪、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 11、急性心肌梗死:()A A、心率>100次/分 B、心率<150次/分 C、心率160-220次/分 D、心率140-180次/分 E、心率110-160次/分 12、前壁心肌梗死发生房室传导阻塞表明()B A、房室节缺血 B、前壁或室间隔损伤广泛 C、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管未建立 D、迷走神经兴奋 E、梗死范围广泛 13、心绞痛发生时不出现下列哪项心电图改变()D A、ST段降低大于等于0.05mv B、T波平坦、双相或导置 C、ST段降低,伴T波倒置 D、QRS波群大于等于0.12s E、ST段降低,伴T波倒置 14、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是()B

老年科冠心病护理教案

老年科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讲授新课】 (举例冠心病的高发病率并强调重 要性) 结合图片启发讲授概念 举例启发讲授病因,发病机制 启发讲授并指出内护中重点讲 授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由病例引出心绞痛的特点及分 型 启发举例讲授 提问护理诊断启发举例讲授护 理措施,讨论归纳健康指导内 容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及预习】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冠心病 概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种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性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冠脉综合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涵盖了从不稳定性心绞痛到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脏性猝死的一系列临床急症,常起病突然,可无先兆症状;危险性大,具有致命风险;若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可挽救大量

患者的生命。 一.病因发病机制 (一)病因 五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年龄,高体重 1.年龄冠心病和年龄关系密切。 2.性别冠心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约为2~5:1,女性多在绝经后发生。3.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重要的预测因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较高。 4.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冠心病的患病率较血压正常人高3~4倍,与高血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5.长期吸烟 6.糖尿病有糖尿病病人比无糖尿病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2倍。冠心病是成年糖尿病病人首要的死因。 7.肥胖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8.职业体力劳动少,精神紧张的职业。 9.饮食高脂、高热量、高盐饮食、饮酒等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10.遗传因素由于遗传因素所致代谢缺陷,可导致高脂血症、肥胖和高血压等,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促发冠心病。 11.其他 A型性格,血尿酸增高以及某些内分泌病也为常见的易患因素。血小板和凝血机制改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发病机制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论文范文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论文范文 【摘要】冠心病康复是指综合采用主动积极的身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训练 与再训练,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等方 面达到理想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冠心病康复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隐性冠心病、慢性 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分流术CABG后和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后及其他冠状动脉介 入治疗后的康复。现代心脏康复的观点强调早期下床和运动训练、早期重复运动实验、健 康教育和健康行为建立等方面。冠心病早期康复不仅可明显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 天数和提前回归社会,而且还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复发率、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冠心病整体护理综合康复护理 1 I期康复护理 1康复护理目标保持现有的功能水平和防止“废用”的出现;解除焦虑和忧郁,增强 信心;缩短住院天数,使患者能够适应家庭生活,并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注意事项, 在心理上适应疾病的发作和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为出院后的康复打好基础。 2康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早期的心理康复护理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的先导,是成功韵保障。突然的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使患者产生濒死感及对死亡的恐惧感,而工作人员紧张的工 作氛围,监护仪的提示警铃声,陌生的环境,让其感到压抑、紧张和焦虑,此时应将患者 安置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2合理饮食,排便通畅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餐时宜采取半卧位,半卧位进餐能减轻心脏负荷并有助于心理及消化功能改善。鼓励患者适量摄人蔬菜、水果等含高纤维素的 食物,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利于排便,必要时遵医嘱适当给予缓泻剂,避 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病情,甚至猝死。 3方案调整与监护严格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康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康复护理计划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心梗部位、面积、病后心理反应、有无基础疾病、 并发症等制订和调整方案。 4制订出院计划当患者能顺利达到训练目标后,在出院前应制订一个完整的家庭康复计划.以实施在家中的Ⅱ期康复。此计划应包括在家中的康复训练处方和训练注意事项, 以及必要的急救知识的宣教咨询等。 2 Ⅱ期康复护理

教案举例冠心病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护理心理学 院部系 护理系 教研室 教师姓名 ** 职称 大学生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27日星期三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务处 说明 一、教案基本内容 1、首页:包括课程名称、授课题目、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学主要内容、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媒体与教具。 2、续页:包括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时间安排,即教学详细内容、讲述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图表、媒体和教具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各讲述部分的具体时间安排等。 3、尾页:包括课堂设问、教学小结、复习思考题与作业题、教研室(科室)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 二、教案书写要求 1、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 2、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

3、突出重点,明确难点。 4、图表规范、简洁。 5、书写工整,层次清楚,项目齐全,详略得当。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护理心理学 授课题目 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教师姓名 ** 职称 学生 所属 院部系 护理系 教研室 护理学教研室 教学层次 本科生 学时 3 授课对象 涉外护理的学生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27日星期三

主要内容: 1冠心病的概念 2冠心病的症状 3冠心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冠心病的定义 2、掌握冠心病的人格特点、心理特点 3、掌握冠心病的心理护理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冠心病人的人格特点、心理特点 难点:对冠心病人的心理护理 媒体与教具: PPT、电脑 第 1 页总4 页(首页) 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教学目的】 1、了解冠心病的定义 2、掌握冠心病的人格特点、心理特点 3、掌握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教学内容】 1、冠心病的概念 冠心病的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2、冠心病的症状 原发性心脏骤停 心肌绞痛 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3、冠心病的特点(心理特点、人格特点) 人格特点:(1)冠心病人多好胜、竞争心强、不怕困难、勇于进取。 (2)性格外向、锋芒毕露、说话急速有力、易急躁易怒、不能容忍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不知道休息和照料自己,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整天处于“紧张状态”。

2021冠心病诊疗挑战及进展(全文)

2021冠心病诊疗挑战及进展(全文)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冠心病1100万。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特别是农村近几年来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2004年至今,其年均增速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速[1]。中国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总体仍呈上升态势,从2005年开始,AMI死亡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6年AMI死亡率城市为58.69/10万,农村为74.72/10万。大陆地区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保持稳定增长。PCI术后患者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直接PCI比例逐年增长[1]。优化冠心病诊疗方法、直面当前冠心病领域的困境及挑战是当代心血管病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冠心病诊断新理念、新手段 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议(ESC 2019)上公布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指南摒弃了既往稳定性冠心病的说法,首次提出了“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概念[2]。这一概念的转变体现目前对冠状动脉疾病病理生理学

机制的深入认识,强调了疾病持续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病理生理学特点。CAD病程呈现动态性、进展性,尽管冠状动脉疾病在急性事件之间往往是“稳定的”,但潜在的疾病状态却并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随风险因素、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的控制情况而发生变化(进展、稳定、退化)。冠心病的诊断方面,新指南提高了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推荐级别。更为重要的是,新指南强调了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冠心病临床可能性选择诊断方法的重要性,提示临床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摒弃“one size fit all”、“一刀切”的做法。 几年来,随着对冠心病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诊断技术的更新及发展,冠心病诊断的重心逐渐从解剖学评估向功能学评估方向转变。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的“金标准”,其在临界病变、多支病变、弥漫病变等方面治疗策略的指导价值已被广泛证实。但FFR因其有创性、需动脉注射腺苷、价格昂贵等方面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普遍应用。FFR-CT的出现打破了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有创性的困境。FFR-CT 是基于现有的冠脉CTA影像,利用流体动力学的原理,计算出血液的流速和压力,从而换算出三维的FFR数据,该技术相对无创,同时不需要血管扩张药物,也不需要价格昂贵的压力导丝。然而,FFR-CT仍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包括:血流动力学模拟算法造成模型的偏差;运算较为复杂,耗时较长;对CCTA图像质量要求较高。基于此,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团队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兴起和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冠状动脉生理功能评估的方法——深脉分数(DEEPVESSEL FFR)。有

冠心病护理常规

冠心病护理常规

冠心病护理常规 一、定义 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二、致病原因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为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 三、发病机制 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冠心病的少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可以没有粥样硬化),产生变异性心绞痛,如果痉挛超过30分钟,也会导

致 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四、临床表现 好发群体 1.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2.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的和伴有高血 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情况的人群。 五、疾病症状 临床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型五个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和猝死两种类型。 心绞痛是一组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起的症候群: (1)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一般疼痛持续1-5分钟,偶有长达15分钟,可自行缓解; (2)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 (3)疼痛在心脏负担加重(例如体力活动增加、过度的精神刺激和受寒)时出现,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即可消失; (4)疼痛发作时,可伴有(也可不伴有)虚脱、出汗、

冠心病的中医诊治

冠心病的中医诊断 【摘要】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诊断较为可靠,但结合中医对冠心病早期、无创、敏感的诊断方法,尚未形成常规,本文依据内经“有诸于内,必形于外”的理论,冠心病亦可通过经络形诸于外,形成四诊之征,从而不断探索中医诊断冠心病的规律。本文探讨望诊其中包含察舌,观耳垂皱褶征、脉诊等内容,以寻求中医对冠心病的诊断规律,并通过对诊察的分析,提出中医诊断冠心病的具体条件。同时也认为舌象及观耳褶是冠心病中医辨证施治较为可靠的客观指征,而对脉象的准确诊察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中医诊断;冠心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常见多发疾病,近年来通过中西医结合,根据现代医学有关生理、病理衍变过程,对照祖国医学类似冠心病病因、病机、治疗的描述,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总结出不少新的规律和客观指征,为了提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本文试图就冠心病的中医诊断,作一简要探讨。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诊断较为可靠,但结合中医对冠心病早期无创敏感的诊断方法还较少,随着中西医研究工作的进展,寻找新的客观诊断指征,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诊断学的一个新课题。据《内经》“有诸于内,必形于外”的理论,冠心病亦可通过经络形诸于外,形成四诊之征,从而不断探索中医诊断冠心病的规律。 1. 望诊 1.1舌诊 1.1.1察舌质、舌苔:郭氏等对100 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观察,发现舌质红赤、紫暗或兼瘀斑者占59%,淡紫而胖者占41%,故冠心病以紫舌者多 见,与国际和平医院发现冠心病舌紫者占84%,可疑冠心病 舌紫者占85%。结果基本相符。西苑医院陈可冀指出四诊尤其是舌诊是中医诊察之重要手段。老年人冠心病紫黯舌与红绛舌有一定比例,说明有阴虚与瘀血证之存在,而舌苔变化老人则以白腻苔最多,此与气阴虚衰关系密切。血气分析亦证明紫舌者确实存在血氧含量明显下降,其Pco2,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淡红舌组,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高于淡红舌组。舌质的变化对急性心肌梗塞病情的进退同样有重要的诊察意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对100 例急性心肌

教学查房 冠心病心绞痛

Xxxxxxxx医院 教学查房记录 病区:心内科 主查老师:xxxxx主任医师 诊断:冠心病心绞痛 参加人员:心内科全体工作及实习生若干 时间:2010-10-17 患者姓名:xxxx,男,66岁,病历号:xxxxxx 主要诊断:冠心病 实习生汇报病例:略。 示教查体:重点示教血压的测量和心脏查体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本患者血压高,心界增大为阳性体征。 xxxxx主任医师: 病例特点: 1.老年女性,既往有高血压史多年,无脑梗塞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2.因“发作性心悸10年,加重20天”收入院。 3.体检:T37.2℃,P70次/分,R19次/分,Bp140/80mmHg,神志清,精神欠佳。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无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叩心界不大。心率70次/分,心律规整,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布氏征、克氏征阴性,巴氏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 4.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部分ST-T改变。 初步诊断: 1.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功能II级 2.原发性高血压(1级,极高危)

鉴别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多有长期冠心病、心绞痛病史,突发持续时间延长、程度明显增加的剧烈胸痛,伴有大汗、濒死感、喘憋,休息及抗心绞痛治疗效果差,依据以上症状、体征,结合心电图相应导联ST-T动态演变、心肌标志物成倍升高可资确诊。目前患者情况不支持。其它常见胸痛疾病亦不支持。 提问: 冠心病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基本分类是什么? 本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慢性冠脉病(CAD或称慢性缺血综合征CIS)两大类。前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也有将冠心病猝死也包括在内;后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正常的心绞痛(如X综合征)、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含义 基于对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的深入认识和心绞痛患者临床上的不稳定性,除变异型心绞痛(Prinzmeta1’s variant angina)具有短暂ST段抬高的特异的心电图变化而仍为临床所保留外,其他如恶化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静息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混合性心绞痛等,可统称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 诊疗计划: 1.内科护理常规,I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留陪人,测血压。 2.给予抗血小板、抗凝、降压、调脂、改善心肌代谢、活血化瘀及对症支持治疗。 3.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协助诊治。 4.本患者有指征行冠脉造影,若病变适宜则行支架术。做好相关准备。 Xxxxx

心内科冠心病试题集答案电子教案

心内科冠心病试题集 答案

第十六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单选题 1. 冠心病典型心绞痛的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 (D) A.30秒 B.1分钟 C.3分钟 D.15分钟 E.30分钟 2. 属于典型心绞痛的特点是:(E) A.通常无诱因 B.部位多为右中上腹 C.疼痛性质为针刺样痛 D.持续20-30分钟多可缓解 E.去除诱因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3.初发型心绞痛是指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间未到:(D)A.一周 B.两周 C.三周 D.一月 E.两月 4. 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宜选择的药物是:(C)

A.硝酸酯制剂 B.β受体阻滞剂 C.钙拮抗剂 D.强心甙 E.镇静剂 5. 男,65岁,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十余年,近数月来劳累后发生心前区闷痛,每次持续 1-3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发作前后心电图有动态改变,对该患者冠心病有确诊意义的检查是:(D) A.运动平板试验 B.超声心动图 C.胸片 D.冠状动脉造影 E.胸部CT 6. 冠心病患者,男,70岁,曾有稳定型心绞痛,现已数月无心绞痛发作,近三周来,患者心绞痛再次。频率、程度、时限、诱因和既往相同,发作时心电图V3-6导联ST水平型压低1mm,T波倒置,发作后恢复正常,心肌酶测定在正常范围内,其诊断是:(B) A.急性心内膜下梗死 B.初发型心绞痛 C.稳定型心绞痛 D.恶化型心绞痛

E.变异型心绞痛 7.患者,男性,68岁,心绞痛反复发作,发作往往在凌晨休息时,硝酸甘油及吸氧难以缓解,心电图监测可见疼痛发作时V2ST段抬高3mm,对应导联压低,其诊断是:(A) A.变异型心绞痛 B.卧位型心绞痛 C.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 D.恶化型心绞痛 E.初发型心绞痛 8. 冠心病患者,男,70岁,既往行走500米常有心绞痛发作,持续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近3月来,患者步行100米就出现胸骨后压榨样痛,疼痛明显加重,持续十余分钟才可缓解,发作时心电图:V3-6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1mm,T 波倒置,发作后恢复正常,心肌酶谱在正常范围内,其诊断是:(E) A.急性心内膜下梗死 B.初发型心绞痛 C.稳定型心绞痛 D.变异型心绞痛 E.恶化型心绞痛 9. 女性,52岁,绝经半年,近两月来劳累后常出现左乳下隐痛,多需持续半日,有时户外步行数十分钟可缓解疼痛,发作时心电图无改变,运动平板试验阴性,同时伴心悸、乏力、失眠,最可能的诊断是:(C) A.心绞痛 B.肋间神经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教案)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教案课程内科护理学任课教师 教学单元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日期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要求及重点难点1、理解冠心病的定义、病因及临床分型 2、掌握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诊断要点及两者鉴别 3、理解心绞痛的临床分型及终止发作和预防发作的治疗要点 4、理解心肌梗死血清酶谱变化 5、掌握心肌梗死的心电监护、治疗要点 6、掌握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并对急性心肌梗塞典型患者制订完整的护理计划 7、理解冠心病的健康指导 重点及难点: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授课提纲第五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一、回顾:1、名词解释: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恶性高血压 2、试述高血压急症的抢救要点 3、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二、概念及临床分型: 1、概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 (痉挛) 血管腔狭窄、阻塞 心肌缺血缺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 2、临床分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 猝死 三、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引致的临床综 合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1)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梅毒性 主动脉炎,肥厚型心肌病… (2)诱发因素:劳累、情绪激动、受寒、饱食、急性循环衰竭… (二)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的供血不够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 氧。 心肌氧耗指标:心率×收缩压(心肌张力, 心肌收缩强度) 平时心肌细胞摄取血液氧含量65-75%冠状循环储备力大(6-7倍) 疼痛感觉: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冠状血管异常牵拉或收缩。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发作性胸痛 部位——胸骨体上、中段之后,心前区 性质——压迫、发闷、紧缩感 诱因——劳累、情绪等诱发因素发生的当时 持续时间——3-5分钟。停止诱发因素后即缓解, 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数分钟内缓解。 2. 体征:平时无异常 发作时自动停止原先的活动 表情痛苦,出汗,心率↑、血压↑、 心尖区出现S3、S4、SM。 时间 分配 5分钟 40分钟

冠心病教案汇总,推荐文档

全科教研室教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动脉硬化: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导致管 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并且有脂质积聚;在受累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体循环系统大型弹力型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最多见。 病因 一、年龄、性别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快。女性发病率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二、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三、高血压60%~70%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 四、吸烟 五、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病理解剖和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时从内膜开始相继出现脂质点和条纹、粥样和纤维 粥样斑块、复合病变三类变化。 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将其细分为6型 I型脂质点。动脉内膜出现小黄点,为小范围的巨噬细胞含脂滴形成泡沫细胞积聚。 H型脂质条纹。动脉内膜见黄色条纹,为巨噬细胞成层并含脂滴,内膜有平滑肌细胞也 含脂滴,有T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外间隙也有少量脂滴。脂质成分主要为胆固醇酯,也有胆 固醇和磷脂。其中在H a型出现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多,进展快; II b型内膜薄,平滑肌细胞少,进展慢。 皿型斑块前期。细胞外出现较多脂滴,在内膜和中膜平滑肌层之间形成脂核,但尚未形成脂质池。 W型粥样斑块。脂质积聚多,形成脂质池,内膜结构破坏,动脉壁 变形。 V 型纤维粥样斑块。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具特征性的病变,呈白色斑块突入动脉腔

内引起管腔狭窄。又分Va型、Vb型(斑块内含脂质更多,成层分布)和Vc 型则所含胶原纤维更多。 W型复合病变。为严重病变。由纤维斑块发生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所形成。粥样斑块可因内膜表面破溃而形成所谓粥样溃疡。 病理生理: 受累动脉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其管腔连渐变窄甚至完全闭塞,也可扩张而形成动脉瘤。动脉壁功能受损。视受累的动脉和侧立循环建立情况的不同,可引起整个循环系统或个别器官的功能紊乱: 在侧支循环不能代偿的情况下使器官和组织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产生缺血、纤维化或坏死。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肌纤维化;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或脑萎缩;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高血压或肾脏萎缩;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间歇性跛行或下肢坏疽等。 分期和分类: 按受累动脉部位的不同,本病有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和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等类别。 本病发展过程可分为 4 期,但临床上各期并非严格按序出现,各期还可交替或同时出现。 无症状期或称隐匿期 缺血期由于血管狭窄而产生器官缺血的症状。 坏死期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或管壁腔闭塞而产生器官组织坏死的症状。 纤维化期长期缺血,器官组织纤维化萎缩而引起症状。临床表现:主要是有关器官受累后出现的病象。 1、一般表现可能出现脑力与体力衰竭 2、主动脉粥样硬化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4、脑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可引起眩晕、头痛和晕厥等症状。 5、肾动脉粥样硬化 6、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7、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 1 、实验室检查本病尚缺乏敏感而又特异性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 法。部分患者有脂质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总胆固醇增高、LDL胆固醇增高、HDL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增高,ApoA降低,ApoB和Lp(a)增高:在血脂异常的患者中,90%以上表现为H或IV型高脂蛋白面症。 防治首先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

老年冠心病的护理

老年冠心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11-16T09:12:16.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7期供稿作者:张会颜[导读] 本文拟从老年冠心病的护理谈谈粗浅的看法,以达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防治结合的目的。 张会颜(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130021)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7-0322-02 【摘要】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病情复杂,合并症多,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本文拟从老年冠心病的护理谈谈粗浅的看法,以达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防治结合的目的。从病人的病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病情需要来考虑,同时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和病情的变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关键词】冠心病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我院从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75例冠心病患者,男56例,女19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高血压17例,高血糖16例。74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均好转出院,1例患者因病情突然恶化死亡。 1.2方法医护人员采取多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了解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付费方式、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人际环境等多方面内容,为疾病的治疗及临床护理提供详细的依据。 2 护理 2.1预防诱因:根据本病的诱发因素为病人创造并保持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不良刺激,老年人年龄越大,经历越多,相似性越小,各方面的差异也就越突出[1],如老人喜欢清静,害怕嘈杂,所以收住院时,尽量把不同年龄的病人分住,能相互弥补因年龄差异而带来的影响,使病人心情舒畅,病房气氛融洽。 2.2饮食护理:在治疗期间,除应注意饮食卫生外,宜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应限制动物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多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韭菜,白萝卜,芹菜等。肥胖患者要劝其节制饮食,减轻体重,从而减轻心脏负担。同时还要鼓励病人在饭前半小时吃山楂或者山楂丸,以开胃助消化,降血脂。饭后可嘱付其用中药枸杞子每次20克泡水当茶饮,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对预防冠心病及控制病情的发展有很大作用,有利于心肌功能的恢复。 2.3劳逸结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有的老年人喜动爱玩,饮食不节,有的喜静不愿意活动,饮食单一等情况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和相关指导。对心绞痛不常犯或者心绞痛发作后经治疗已恢复的病人,应鼓励病人做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轻便保健操,太极拳等。逐渐过渡到轻体力劳动。因过分的限制体力劳动是体重增加会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应注意劳逸结合。 2.4防止便秘:冠心病的病人由于卧床休息胃肠蠕动减弱,也有的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发生便秘,可增加病人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使心脏内压增高而发生心肌梗塞因此早期预防便秘尤为重要。 2.5用药护理:要针对病情,不宜过多;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突发时,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病情不缓解可再次含药. 2.6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遇初次发作或发作次数频繁的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帮助病人消除恐惧心理,密切观察病情,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的准备,频繁的心绞痛常可诱发心肌梗塞,特别是突然发病,病人无思想准备,易产生焦虑,悲观,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护理病人,以消除其他异常心理,使之愉快的接受治疗。 2.7心理护理:避免一切不良的精神刺激。精神活动对心脏功能有直接影响。正如祖国医学认为“心主血脉,主神阙。”人的精神愉快则脏腑的功能协调,气血通畅,否则,喜,怒,犹,思,恐,惊七情过度频发,气机开降失常,气血功能紊乱,可不同程度的影响心脏功能,从而诱发本病的发作。尤其人盗老年,思绪万千,容易产生疑病症,他们对冠心病一知半解,因而更加重了心脏负担,总是怀疑自己时刻有心肌梗塞的可能。因此护士解释症状时尽量用暗示疗法,但客观检查的结果可直言告之,不可吞吐含糊,以免病人生疑。还应鼓励家属与病人谈心,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情绪,增加康复的信心。 2.8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注意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病都是和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一旦发现就应和医生密切联系,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以控制其进展。 3 体会 护理是一门十分复杂的科学,实施好护理,护士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还应具备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的能力。我们通过对本组患者的整体进行分析,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以使患者使患者心情舒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可以避免或预防冠心病的加重或复发,从而减少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次数及时间,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 讨论 冠心病的发作往往具有明显的突然性、紧迫性, 必须及时对他们进行康复教育,使其对疾病发展、危险因素的影响、药物治疗对医疗有较多的了解,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自身的潜在能力。并加用中医“补”与“通”的治疗原则,扶正祛邪方法进行治疗,使患者心态平和、乐观、豁达,远离生活中的挫折、烦恼等。在干预的过程中应注意宣教的科学性,结合不同的个体制定恰当的干预方式;在交流方面,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逐渐恢复体力。在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参与正常生产行为,对冠心病人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指导以后,极大地增强了患者的信心和勇气,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参考文献 [1]王益锵.护理社会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158. [2]陈澋珠.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7. 25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