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粤教版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粤教版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粤教版

本文将介绍《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粤教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电子

课本是一种数字化的教材,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进行学习,具有图文并茂、互动性强等优点。

一、课程概述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共分为六个模块,内容包括物理实验与物理量、运动的描述、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能量变化与守恒、物体的机

械振动和电磁学基础等。

二、教材特点

1. 突出实践教学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注重实践教学,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

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精神和实践技能。

2. 强调原理与应用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学会把物理原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3. 图文并茂、互动性强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

的图像和文字,更好地理解、记忆课程知识。此外,电子课本还可以

展示视频、动画等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三、课程模块

1. 物理实验与物理量

这一模块介绍了实验室基本设备、物理量及其测量、误差分析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中量的概念和

在实验中的应用。

2. 运动的描述

这一模块主要介绍了运动的基本概念、描述、速度、加速度等内容,

让学生了解到运动的基本特性和相关概念,为后续的内容打下基础。3. 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

这一模块介绍了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到牛

顿运动定律的基本规律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能量变换与守恒

这一模块介绍了能量的基本概念、功与能、机械能的守恒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能量在物理学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概念和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5. 物体的机械振动

这一模块主要介绍了物体的机械振动的基本特征、简谐运动、共振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物体振动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6. 电磁学基础

这一模块介绍了电荷、电场、电势、电流、电阻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电学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粤教版具有实用性强、互动性强、图文并茂等特点,适合广大物理爱好者和学生使用。

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时间和位移知识点总结和练习附答案

第2课 时间和位移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3、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 二、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三、难点 位移的概念及其理解。 一.时间与时刻 1、时刻和时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 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 思考 “前2秒”、“最后2秒”、“2秒末”、“第3秒”分别表示时刻还是时间? 时间和时刻的关系: 用t1和t2分别表示先后两个时刻, 表示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则有公式 练习1 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5s 时指的是物体在5s 末时,指的是时刻 B 、物体在5s 内指的是物体在4s 末到5s 末这1s 的时间 C 、物体在第5s 内指的是物体在4s 末到5s 末这1s 的时间 D 、第4s 末就是第5s 初,指的是时刻 t ?1 2t t t -=?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的物理量 2、位移:是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3、位移的表示方法: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线段箭头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 *位移的图象表示方法: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4、位移和路程的异同: (1).路程与质点的运动轨迹有关,位移的大小则取决于初位置和末位置的位置变化. (2).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和位移的大小相等. (3).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3、标量可以直接相加减,运算符合算术运算法则;矢量不可以直接相加减. 练习2 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点的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质点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质点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可能为零 D、质点做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始终不变时,那么它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总结:标量和矢量不能相等,不能说矢量就是标量 只能说: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练习3 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和路程是相等的 B、质点运动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其运动的路程 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物体运动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练习4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粤教版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粤教版 本文将介绍《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粤教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电子 课本是一种数字化的教材,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进行学习,具有图文并茂、互动性强等优点。 一、课程概述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共分为六个模块,内容包括物理实验与物理量、运动的描述、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能量变化与守恒、物体的机 械振动和电磁学基础等。 二、教材特点 1. 突出实践教学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注重实践教学,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 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精神和实践技能。 2. 强调原理与应用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学会把物理原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3. 图文并茂、互动性强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 的图像和文字,更好地理解、记忆课程知识。此外,电子课本还可以 展示视频、动画等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三、课程模块 1. 物理实验与物理量 这一模块介绍了实验室基本设备、物理量及其测量、误差分析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中量的概念和 在实验中的应用。 2. 运动的描述 这一模块主要介绍了运动的基本概念、描述、速度、加速度等内容, 让学生了解到运动的基本特性和相关概念,为后续的内容打下基础。3. 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 这一模块介绍了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到牛 顿运动定律的基本规律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能量变换与守恒 这一模块介绍了能量的基本概念、功与能、机械能的守恒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能量在物理学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概念和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5. 物体的机械振动 这一模块主要介绍了物体的机械振动的基本特征、简谐运动、共振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物体振动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6. 电磁学基础 这一模块介绍了电荷、电场、电势、电流、电阻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电学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粤教版具有实用性强、互动性强、图文并茂等特点,适合广大物理爱好者和学生使用。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粤教版)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 二、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1. 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相对参考系是否发生位置变化来判断运动或静止。 2. 同一运动,选取不同参考系,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参考系才有意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 方便原则(可任意选择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三、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 质点只是理想化模型 2. 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⑴ 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可代替整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平动时; ⑵ 不是研究物体自转或物体上某部分运动情况时; ⑶ 研究物体运动的轨迹,路径或运动规律时; ⑷ 物体的大小、形状时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小,可以忽略时。 四、时间:在时间轴用线段表示,与物理过程相对应,两时刻间的间隔; 时刻: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与物理状态相对应,某一瞬间。 区分:“多少秒内,多少秒”指的是时间;“多少秒末、初、时”指的是时刻。 五、路程:标量,表示运动物体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 位移:矢量,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长度为位移大小,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路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矢量,有大小,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的物理量。 六、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与位移的常用工具。 电磁打点计时器:6V 交变电流,振针周期性振动t=0.02s ,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 交变电流,放电针周期性放电t=0.02s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研究实验 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 1. 限位孔竖直向下将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电路; 2. 纸带与重锤相连,穿过限位孔,竖直上提纸带,拉直并让重物尽可能靠近打点计时器; 3. 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 单位(/m s ) 转换: 1 1//3.6km h m s = 1.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位移S 与时间t 的 比值,它的方向为物体位移方向,矢量,/v S t =; 2.平均速率:路程 S 路 与时间t 的比值,标量, /v S t =率路; 平均速率一般大于平均速度,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3.瞬时速度: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程度,简称速度,矢量,它的 方向为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4.瞬时速率:简称速率,速度的大小,标量。 八、加速度:矢量,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1. 加速度定义式: 0()//t a v v t v t =-=??,速度变化量v ?=0t v v -,/v t ??称为速

高中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一教案第二节 位置 位移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2 位置位移 路程和位移是描述机械运动的两个最基本的物理量,要准确理解其定义及物理意义.在实际问题中,能区别路程和位移;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表示位移的数学方法;明确用位移表示位置变化时,不仅要考虑其大小,还要考虑其方向;要认识到矢量运算与标量运算的法则不同,通过在一维坐标系中进行矢量运算,领悟正与负、加与减的意义;学会用有向线段表示失量运算,这样能直观、形象地认识失量运算法则. 【物理观念】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知道矢量和标量以及两者的区别。 【科学思维】空间坐标系需要在脑海中形成立体图像,偏于解题。 【科学探究】知道直线运动中位置和位移的关系,学会用坐标系去探究位移。 【科学态度与责任】掌握物理量的矢量性,了解常见的矢量,对于后期物理的学习事半功倍。 【教学重点】 1、位移概念的理解 2、知道矢量和标量; 【教学难点】 1、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与联系;二者的确定方法 2、矢量和标量的对比 PPT 【新课导入】 我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一两百米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塔克拉玛干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如果一支探险队要进入该沙漠探险,那么他们需要弄清楚三个重要的问题:身处何方?要去哪里?最佳路线是什么?而这三个问题涉及描述物体运动的三个物理量:位置、位移和路程.

【新课讲授】 一、位置 在生活、生产和技术应用中,人们经常要关心或考虑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如行驶的汽车、航行的船只、移动的台风、飞行的火箭等.位置是指运动质点某一时刻在空间所处的地方. 为了表示运动质点的位置,首先应该选取一个参考系,然后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质点的位置,可由质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来确定.坐标系就是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下面介绍三中常用坐标系: 1.一维直线坐标系: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置可用直线坐标系的坐标x表示。适用于物体做直线运动。 2.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物体在某一平面上运动时,其位置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适用于物体做曲线运动。 3.三维空间坐标系:物体在某一空间上运动时,其位置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适用于物体做较复杂的运动。 【典型例题】 湖中O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点出发向东行驶4km,又向北行驶3km,则在O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sin370=0.6)() A.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km B.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km C.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km D.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0方向,距离O点5km处 【答案】D 【解析】小船从O点出发向东行驶4km,又向北行驶3km,则位移大小为,则0=370,即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0方向,距离O点5km处.故选D.

高一物理必修1(粤教版)

物理必修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认识运动 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二、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1. 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相对参考系是否发生位置变化来判断运动或静止。2.同一运动,选取不同参考系,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参考系才有意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 方便原则(可任意选择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三、质点: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物体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叫指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1. 质点只是理想化模型 2. 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⑴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可代替整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平动时; ⑵不是研究物体自转或物体上某部分运动情况时; ⑶研究物体运动的轨迹,路径或运动规律时; ⑷物体的大小、形状时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小,可以忽略时。 □《三维》P4 巧用2,闯关1、2、5、9。 第二节时间位移 四、时间:在时间轴用线段表示,与物理过程相对应,两时刻间的间隔; 时刻: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与物理状态相对应,某一瞬间。 区分:“多少秒内,多少秒”指的是时间;“多少秒末、初、时”指的是时刻。 □《三维》P7 图1-2-1,P8巧用1,闯关1、3、8。 五、路程:标量,表示运动物体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 位移:矢量,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长度为位移大小,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路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矢量,有大小,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的物理量。 □《三维》P7 表格4 。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六、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与位移的常用工具。 电磁打点计时器:6V交变电流,振针周期性振动t=0.02s,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交变电流,放电针周期性放电t=0.02s 。 □《三维》P10~11问题探究二,工作原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研究实验 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 1.限位孔竖直向下将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电路; 2.纸带与重锤相连,穿过限位孔,竖直上提纸带,拉直并让重物尽可能靠近打点计时器; 3.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三维》P12 巧用4、5,题组3、4、9 P41 例2

粤教版必修一《超重和失重》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一《超重和失重》说课稿 一、教材信息 1.1 教材名称 •书名:粤教版必修一《物理》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学科:物理 1.2 授课内容 •章节:必修一第六章 •主题:超重和失重 二、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以粤教版必修一《物理》中的超重和失重章节为基础,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超重和失重概念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2.掌握相关计算方法和公式; 3.理解超重和失重对物体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5.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3.1 教学重点 •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及其区别; •超重和失重的物理原理; •超重和失重对物体的影响。 3.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超重和失重的物理原理;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四、教学过程 4.1 导入与激发兴趣 •利用一个有趣的启发式问题引入:在太空中,为什 么宇航员会感到失重? 4.2 理论讲解 1.引导学生回顾地球重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讲解超重的概念,并介绍其产生的原因。 3.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超重对物体的影响。 4.说明失重的概念及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失重与超重 的区别。 5.分析失重对人体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进一步加深理解。 4.3 实验设计与操作 1.分组设计实验,探究失重和超重对物体的影响。 2.提供实验器材和材料清单。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 4.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5.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进行实 验数据的分析。 4.4 计算与应用 1.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公式计算超重和失重的大小; 2.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熟悉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讨论超重和失重的应用场景。 4.5 拓展与讨论 1.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扩展问题,如:在其他行星上会 有超重或失重吗?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3.2 研究摩擦力-教案设计

研究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3.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决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4.理解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 5.掌握摩擦力在一些易错点方面的注意事项。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在研究问题时,要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 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3.理解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 4.掌握摩擦力在一些易错点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1.正压力N的确定。 2.静摩擦力有无、大小的判定。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研究摩擦力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桌子上给文具盒一个初速度,文具盒最终会停下来,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结学生的回答。这就是初中已经有了的概念,滑动摩擦力。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摩擦力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用实物展台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滑动摩擦 板书刚才学生的总结: 滑动摩擦力: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相对滑动时受到的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 学生实验:让学生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桌面上缓慢运动,保证弹簧秤的示数不变。就可以维持木块匀速前进,这时物块和桌面的滑动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再在木块上加一铁块,同样维持物块匀速前进。这时滑动摩擦力变了吗?说明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滑动摩擦力变大,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两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有关,且正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更换实验条件,把木块放在毛巾上拉动,同样维持其匀速运动,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发现比在桌面上的要大,说明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答:说明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老师归纳:经实验证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互之间的正压力F N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材料有关。关系式表达为F=μF N,μ是动摩擦因数,由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是没有单位的,μ是F与F N的比值。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知识反馈性练习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支持面上的滑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也一定越大;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支持面的滑动方向相反; C.接触面的滑动摩擦系数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用100N的力在水平方向匀速推动重500N的箱子,那接触面的滑动摩擦力是多大?μ值为多大? 师生共评每一句话的错误在哪里?应该怎样理解。 强调: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接触面的运动方向相反,而不能说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 提问:车轮、滚动轴承为什么都做成圆的? 引导学生答:因为滚动摩擦要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1章 第5节 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 含答案

学 习 目 标知 识 脉 络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并会根据定义式 求解加速度.(难点) 2.了解v、Δv和Δv Δt 的区别,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重点) 3.了解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会判 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加 速 度 [先填空] 1.定义:物体的速度变化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a=. 3.单位: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4.矢量性:加速度是矢量(填“矢量”或“标量”). [再判断] 1.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时间越短,其加速度越大.(√) 2.物体以a=2 m/s2的加速度运动,若v0与a同向,则为加速运动.(√) 3.物体A的加速度aA=2 m/s2,B的加速度aB=-4 m/s2,则A 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后思考]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吗?

【提示】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大是指物体运动的快.加速度大是指速度变化快. [合作探讨] 20xx年4月6日1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如图1­5­1所示.据悉,卫星发射时,在10 s的时间内速度能从0增加到大约100 m/s.一只以8 m/s的速度飞行的蜻蜓能在0.7 s的时间内停下来. 图1­5­1 探讨1:卫星与蜻蜓谁的速度变化量大? 【提示】由Δv=vt-v0知卫星的速度变化量大. 探讨2:卫星与蜻蜓谁的加速度大? 【提示】由a=知蜻蜓的加速度大. [核心点击] 1.物理意义:加速度a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2.对加速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1)a==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加速度a的大小与Δv、Δt大小无关,因此不能说a与Δv成正比,与Δt成反比. (2)加速度a与速度v无直接关系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1.4 《物体运动的速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

1.4 《物体运动的速度》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0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 a :t b :t c :t d =1:;:2 B. 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 a :v b :v c :v d =1:::2 C.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 a D.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 b 2.对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标量 B. 速度的单位是m C.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 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3.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16m/s B. 16.3m/s C. 17.5m/s D. 18.8m/s 4.如图所示,一人沿一直山坡,自坡底A以速率v 1跑到坡顶B,随即又以速率v 2 返回到A,已知AB 间的距离为s,那么人在这一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0 B. C. D. 无法确定 5.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 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D. 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6.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A. 刘翔在110米跨栏时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 B. 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 C. 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 D. 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s 7.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以速度3m/s行驶另一半路程,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等于() A. 2.5m/s B. 2.4m/s C. 2m/s D. 3m/s 8.如图所示,小楼左手戴着一手表,右手拿着一画笔,在同伴沿直线牵动纸 带的同时,用画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个点,这样做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为 了提高该计时器的准确性,应尽量() A. 让同伴匀带拉动纸带 B. 使打点节奏保持均匀不变 C. 使打点时间间隔接近于0.02s D. 使打点计节奏随同伴拉动纸带速度增大而加快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归纳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 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问题详解(1~4章)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节认识运动 1.以地球做作为参考系 2.车厢的人是注视另一站台的火车,即人的视线以离开了地面,人不以自身 为参考系,就会一另一站台的火车为参考系,显然,人习惯于以自身为参考系,故有此感觉。 3.(1)、(3) 4.以列车位参考系时,人向西运动;以地面为参考系时,人随列车向东运动。 5.在研究瓢虫的星数、翅膀扇动问题时,不可以将瓢虫视为质点。在研究瓢 虫的爬行轨迹、飞行路线问题时,可以将瓢虫视为质点。 6.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致,都是一天,因此地球同步卫星 与地球总是相对静止的。 第二节时间位移 1.位移为零;路程1600m。 2.物体运动的路程不一定大于物体运动的位移,物体作直线运动并没有改变 运动方向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3s”是指时间,时间为3s;“第3s”是指时间,时间为1s;“3s末”是 指时刻;“前3s”是指时间,时间为3s;“最后1s”是指时间,时间为1s。 4.(1)“9时0分50秒”是时刻;“21小时”是时间;“6时23分”是时刻。 (2)是时刻。(3)是时刻。 5.(1)影子的边缘在“圭”上的位置可以表示时刻,就象时间坐标轴上的一 点;影子边缘在“圭”上移动的距离可以表示时间,就象时间坐标轴上的一段。

(2)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钟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照,表影则最长。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如果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或最短值),这两次最长值(或最短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365天的时间长度。 第三节 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1. 下面一条纸带运动比较快,上、下两条纸带运动的时间之比是16:10。 2. 在DK 围点于点之间的距离几乎是等间距的,所以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A 到D 和K 到N 围,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是等间距的,所以纸带做变速直线运动。 3. 略。 第四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1. 大白鲨合某优秀运动员的速度都是平均速度。大白鲨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11.94m/s ,某优秀运动员的速度为2.29m/s ,所以大白鲨的速度更快。 2. B 3. 100km/h 4. 略。 第五节 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 1. C 2. 不对。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就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 已知汽车运动的初速度,末速度等于零,又知减速时间,加设汽车作匀减 速直线运动,则可以利用t v v a t 0 -= 算出汽车的速度,由于算出的加速度为

物理新学案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四节

第四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习目标] 1.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2.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3.会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一、平均速度 1.定义:物体的位移s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 2.表达式:公式v =s t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 /s ,读作米每秒.常用的单位还有km/h,1 m /s =3.6 km/h. 4.矢量性:平均速度是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它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5.物理意义: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填“粗略”或“精确”)地反映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二、瞬时速度 1.定义:物体在某一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矢量性:瞬时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即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3.物理意义:瞬时速度能精确(填“粗略”或“精确”)地反映物体在某时刻的运动快慢.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由v =s t 知,v 与s 成正比,与t 成反比.(×) (2)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 (3)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4)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v 指瞬时速度.(√) 2.某质点沿一直线运动,在第1 s 内通过的位移为2 m ,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为4 m ,第3 s 内通过的位移为 6 m ,则质点前 2 s 的平均速度为 m /s ,后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3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 3 5 4

一、平均速度 小明坐在沿直线行驶的汽车上,从甲地到乙地用时20分钟,行程20 km ,根据公式v =s t ,他 计算出自己的速度为60 km /h.而途中某时刻小明发现速度计显示为70 km/h. (1)上面提到的两个速度各表示什么速度? (2)速度计显示的是什么速度? (3)若小明由乙地返回甲地又用了20分钟,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它能反映汽车运动的快慢吗? 答案 (1)60 km /h 为20分钟内汽车的平均速度;70 km/h 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 (3)因为全程的位移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为0 不能 1.对公式v =s t 的理解 (1)速度采用比值定义法,不能说v 与s 成正比.s 大,仅指物体的位置变化量大.位移大,速度不一定大;当物体位置变化快时,速度才大. (2)式中s 是位移不是路程,s 与t 具有对应性. 2.速度是矢量 (1)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 (2)比较两个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其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其方向是否相同. 例1 关于速度的定义式v =s t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s 越大,速度越大 B.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s 和时间t 都无关 C.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v 1=2 m /s 、v 2=-3 m/s ,因为2>-3,所以v 1>v 2 答案 B 解析 v =s t 是计算速度的定义式,只说明速度可用位移s 除以时间t 来获得,并不是说v 与s 成正比,与t 成反比,A 错,B 对;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C 错;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D 错.

新教材物理粤教版必修一 第二节 位置 位移

第二节位置位移 一、位置位移 1.位置:指运动质点某一时刻在空间所处的地方。 2.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3.位移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2)定义:从起始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 (3)大小:起始位置、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 (4)方向:由起始位置指向末位置。 4.直线运动的位移 研究直线运动时,在物体运动的直线上建立x轴,如图所示。 (1)物体的初、末位置:可用位置坐标x0、x表示。 (2)物体的位移:Δx=x-x0。 (3)Δ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正值表示与x轴的正方向相同,负值表示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 [判一判] (1)汽车里程表记录的是汽车的位移。(×)

(2)200 m短跑比赛中运动员的位移是200 m。(×) 二、位移—时间图像 1.位移—时间图像(s-t图像) 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位移s为纵坐标,通过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的方法来描述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此得到的图像称为位移—时间图像或s-t图像。 2.物理意义:描述了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 [判一判] (1)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曲线,表明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2)两位移—时间图像的交点,表示此时两物体处于同一位置。(√)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2.矢量和标量的运算法则不同。 [判一判] (1)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是矢量。(×)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路程和位移总是大小相等,且位移是矢量,路程 是标量。(×) 探究位置、位移和路程 ■情境导入 中考结束后,小明准备从天津去上海参观复旦、交大等名校。他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乘轮船、坐高铁和乘飞机。 (1)三种出行方式的路程是否相同?位移是否相同? (2)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吗?什么情况下相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