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江南丝竹说起

从江南丝竹说起

从江南丝竹说起
从江南丝竹说起

“xx丝竹赛事盛,丝竹xxxx。”

7月20日,在太仓市银潮老年活动中心内,几十支丝竹乐队顶着酷暑,以-流的技艺参加“第十二届郑和杯,夕阳红艺术节”。演出铿镪有力,抑扬顿挫、井然有序,使出浑身解数,角逐“民乐魁首”。

“娄东昆曲社”乐队,参演一曲《长生殿·小宴》。时而舒缓流丽委婉,令人顿刻欣喜欲狂;时而欢快跌宕起伏,着人随之屏息急促。

“沪太两地毗邻情,共编丝竹神仙曲。”2006年5月20日,由江苏省苏州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首。

最近,意外获得苏出准xx

2008年6月的洞箫、二胡、琵琶、扬琴四本一套《江南丝竹文曲专辑》,封面醒目标着丝竹文曲:

“霓裳曲、灯月交辉、中花六板、琵琶词、朝元歌、汉宫秋月、高山流水、妆台秋思、寒江残雪、青莲乐府、怀古、阳八曲”共十二首,以角、徵、宫、商、羽、五音标注。左下方并列署名发源地太仓市江南丝竹协会和发祥地上海国乐研究会。首末页上分别对两团体作了简介,独树-帜、耐人寻味。

有着渊源历史、相毗邻的两个兄弟单位,亲如一家,别开生面,独具匠心,相互合作,联手打造传承、改革、发展中国民乐崭新篇章,怡情音律,驰誉艺林。值得敬佩点赞,值得奉为楷模。

特别是身处繁华大都市的上海文艺团队,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甘愿放下架子,俯身到明代戏曲音乐家魏良辅“足迹不下楼十年”,研制‘水磨腔’的“昆曲娘家”太仓。共同探讨,携手传承。高风亮节,敬佩不已。

“江南丝竹似明珠,源自昆曲‘水磨腔’。”

江南丝竹,顾名思议,流行于江南地区,以丝弦乐器(弦子、提琴、二胡、琵琶、扬琴、古筝、中阮等)和吹管乐器(笛、箫、笙等)为主要组成的器乐演奏形式,是我国传统民族器乐艺术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结构简洁,小型灵活;音乐情趣,轻盈明快;风格鲜明,精致细腻。曲调优美秀雅,柔和清澈。常与民间风俗活动密切结合,适合婚丧喜庆,宴宾娱客,庙会、街会等场合。是群众喜闻乐见,具独特魅力的艺术。

《xx曲谱》【原序一】红学家xx曰:

“昆山腔,南曲之-派,盖明初即有之。及嘉、隆间,太仓有魏良辅者,夙娴旧曲,喉转新声,清唱南词,曰水磨调,以宫商五音配合阴阳四声,其度腔出字,有头腹

尾之别,字清、腔纯、板正,称为三绝。古代乐府(包括宋词元曲)于声辞间,尚或有未谐之处,至磨调始祛此病,且相得而益彰,盖空前之妙诣也。”

对于“江南丝竹”外行的我,当发现“霓裳曲”骤生惊喜,联想昆剧《长生殿》中戏曲祖师爷唐明皇李隆基——出色的音乐家,亲自创作了“霓裳羽衣曲”等十几首乐曲,还会演奏多种乐器。

“琵琶词”分明与昆剧《琵琶记》剧名同;“朝元歌”与《玉簪记》曲牌【朝元歌】类同;名曲《鹧鸪飞》与《紫钗记》【折柳·阳关】曲牌

【鹧鸪天】类同,《老三六》与《单刀会》曲牌[胡十八]……有据可证,江南丝竹与昆曲如孪生姐妹,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紧扣密箍联系在一起!

“要追溯xx丝竹,需结缘xx演绎。”

太仓东临东海、长江,南临上海,西连昆山,北接常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著名的“南熏关”,“六国码头”。民间素有“邻里丝竹相闻,山歌对唱成风”的习俗。孕育了流丽委婉的昆曲和温文尔雅的江南丝竹奇葩。浸润经典雅致的娄东文化(张溥兴社、王世贞兴文、吴伟业兴诗、陆世仪兴学、徐上灜兴琴、四王兴画……)。

《振飞曲谱》【原序一】红学家俞平伯又载:

“弦索调乃元曲之遗,用七音阶,至明中叶尚存,其后寖衰,亦以水磨法奏之,而仍用二变声,南北曲遂合,称为昆腔昆曲,而磨调之名转微。”

江南丝竹,起源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江苏太仓。创始人是魏良辅和得力助手、女婿张野堂。翁婿二人,珠联璧合,改革旧昆腔,研制出典雅极致的“水磨腔”昆曲;改良弦索,改北方的大三弦为弦子,创制提琴,组建管乐、弦乐、击乐齐全的丝竹乐队,采用工尺谱演奏,逐渐形成丝竹专业班社,即江南丝竹的前身。贡献巨大,功不可灭,永载史册。

明代淞xxxxxx《芍溪老人自序》载:

“……弱冠时,闻娄东有魏良辅者,厌鄙海盐、四平等腔,而自制新声。腔用水磨,拍捱冷板,每度-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闻之悲泣,雅称当代。”明末宋直方《琐闻录》“弦索”中载:

“因考弦索之入江南自戍卒张野塘始……既得魏氏,并习南曲,更定弦索音节,使与南音相近。”《太仓州志》“物产篇”曰:

“按吾州魏良辅开昆腔一宗。嗣有瞽者张野塘,以弦子著。长子张八传父技,次子张九又工吹管。若提琴则推杨

六。吹箫则推百户皆擅绝。今惟杨六在,然他邑习弦子提琴,犹问太仓师法。”

追史觅踪,清晰记载着以张野塘为首的娄东弦索乐队,人才济济。过云适吹洞箫、张野塘弹弦子、杨仲修拉提琴、赵瞻云弹琴筝、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等吹笛笙、弹琵琶、敲板击鼓,既奏乐器,又善淸唱,俨然是一批训练有素著名的昆曲乐师,顶级的弦索乐队班子。

弦索或曰丝竹,从昆曲中吸收养分,丰富曲目,增色添韵,走向独立,昆曲功不可没。随着昆曲流行,为之伴奏的弦索,传遍大江南北,带动昆剧伴奏乐改革发展,脱颖而出,名闻遐迩。

《xx州志》“xx日记”xx:

“吾娄有张野堂者王文肃门下客,善三弦,其声疏宕而有节,州人多从学,识微谬误,必诃责诘。正而后已,后土风渐靡,而声音亦遂移,学絃者十室……”

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中说:

“王锡爵家乐班是用昆腔演出《牡丹亭》最早的记录。”

众所周知,王锡爵家乐班首演汤显祖的《牡丹亭》在府邸“鹤来堂”,让昆剧登上大雅之堂。为汤显祖的成名及中国昆剧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两朝数代人坚持八十多年。后转为“太仓吉芳班”,生、旦、净、末、丑皆全,成会职业戏班,在江、浙、沪一带流动演出,颇具名声。培养了无数昆曲与丝竹人才,后称为“堂名”,让昆曲与丝竹,一代流传下来。

可以说王氏家乐班既是昆剧的“实验剧团”,又是江南丝竹的“实验乐团”,为昆剧的传播与发展及江南丝竹的形成与推广,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太仓先后为各地输送了不少昆曲著名演员和伴奏音乐人才。如上昆的朱传茗,浙昆的汪世瑜、王世菊,上海的金睿华,苏昆的凌继勤。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著名的昆曲音乐家高步云,上海市戏曲学校昆曲班及研习社笛师包棣华,浙江省昆剧团司鼓指挥张永生,浙江省昆剧团主攻曲笛、唢呐、弹拨乐的戏曲音乐家陈祖赓,苏昆乐师高步云侄子……“江南丝竹大合作,喜庆凯歌共协奏。”

历史文化名城太仓,美誉“上海的后花园”。海派文化也辐射影响太仓,与著名的娄东文化,交相辉映。

成立于

1999年7月太仓市江南丝竹协会,几年前,在上海歌剧舞剧院著名演奏家、作曲家太仓籍张晓峰的大力支持下,整理出版了《太仓江南丝竹十大曲》(乌夜啼、槐黄、春花秋月、节节高、花花六板、六花六节、南词起板、龙虎斗、葡萄仙子、八段锦等)CD碟片,走出太仓,晋京、赴宁展演。远赴日本、徳国、荷兰、法国等献演,享誉国内外乐坛。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的华乐团曾特邀请太仓文化馆恒通民乐团赴狮城联合举办“太仓江南丝竹十大曲”演奏音乐会,座无虚席,有声有色,美轮美奂,载誉而归。

自2006年,太仓被国务院公布为江南丝竹发源地之首,2008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江南丝竹)之乡”。现是“江苏省江南丝竹实验基地”、“苏州市特色文艺创作基地”。

江南丝竹作为一乐种,被音乐家接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如今,我市丝竹馆,经常用于宣传、传承、保护“江南丝竹”;拥有过百支丝竹团队,每年多次举办“江南丝竹赛事”交流切磋、共同学习、提高技艺。最近又举办“首届江南丝竹演出季”,让各团队充分展示风采。

开办市老年大学昆曲班、二胡班、中阮班、古筝班、琵琶班、葫芦丝班等,让银发-族,也如火如荼活跃在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各公众场所,成为太仓对外一张靓丽名片。

还采用请进来办法,举办“江、浙、沪三地‘江南丝竹’邀请赛”。

特邀上海著名二胡演奏家周皓等,来太仓讲习丝竹知识和理论,共同促进友谊与技艺,受益匪浅。

前不久,上海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来娄城,用手中的二胡,征服太仓听众,倾倒无数乐迷。让丝竹乐队学到许多非常规的演奏方法和丰富多彩的运弓方法,丰富了二胡声响效果和表现潜力。

紧邻密挨的上海与太仓,建立了厚重的兄弟之谊。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博釆众长,与时俱进,共同推动江南丝竹的传承、发展。使这一奇葩,竞放于国乐百花园中。值得昆曲界借镜以观!

“民乐幼苗在成长,丝竹之花开遍地。”

如今太仓,享有“江南丝竹第一镇”、百年校史的璜泾荣文艺术学校,则是弘扬江南丝竹文化的搖篮。形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艺术教育特色,民乐特色享誉国内,走出国门,由笛王陆春龄任名誉团长;全国著名作曲家张晓峰任艺术总监;著名艺术家乔奇、新加坡华协会会长郑朝吉、香港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朱道忠任艺术顾问。乐团经常参加各级各类演出活动,多次获奖。与老艺术家闵惠芬、陆春龄、张晓峰、俞逊发及上海学生民乐二团同台合奏,与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专业乐团及学生乐团同台演出,被

教育部艺教司誉为“乡村艺术教育之花”。被笛王陆春龄题为“少儿民乐的揺篮”,名符其实。

太仓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聘请张晓峰担任艺术指导,邀请上海闵惠芬、陆春龄、龚一、王永德等专家莅临指导,积极向上海音乐学院推荐人才。太仓各种幼儿江南丝竹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蓬勃发展。

都在用如歌的江南丝竹,奏出民族的神韵;奏出时代的强音;奏出对明天美好的期望。

魏良辅研制的“水磨腔”,是极致高雅的大美昆曲;张野塘研制的江南丝竹,是温文尔雅的大美国乐!两者唇齿相依!

昆曲“水磨腔”起源于太仓,江南丝竹亦起源于太仓。

渊源流长,xx流芳!

xxxx社xx

2016.10.29

浅谈建筑与音乐的内在相关性

浅谈建筑与音乐的内在相关性 摘要:文章以建筑艺术欣赏的角度,从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在构筑形态与基本表现形式之间的相关性的特点分析人手,多方位、多视角地分析它们在知觉欣赏、情感欣赏与理性欣赏三者之间的特点;进而提出在建筑欣赏与音乐欣赏以及两者在时空定位上具有的相关性;探讨建筑作为城市的“音符”所具有的宏观形态的音乐旋律美。建筑艺术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和各门艺术的综合“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的一种广义的造型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建筑与作为表演艺术的音乐“表面上很难说有什么联系”然而由于建筑与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而且可以相互得到启发。 关键词:建筑;节奏感与韵律感;音乐;艺术 一、建筑艺术美与音乐艺术美的相关性 古希腊抒情诗人席蒙尼德斯有句名言:诗是无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在建筑界也有一句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书中藐:“建筑空间和形象中的抑扬顿挫、比例结构及和谐变化,体现了音乐的旋律”。建筑,凝固的音乐;音乐,流动的建筑,人们对于这两种均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艺术范畴的欣赏,很自然地诉著于美感比拟,产生心理上的美感联想,从而达到视觉美和听觉美的相互转化。由此而产生出“具有音乐旋律美的建筑”和“具有建筑结构美的音乐”。“我们在音乐里所得到的感受和我们在凝视建筑形式的相互作用时所得到的感受完全相同”。建筑与音乐在很多方面具有相关性。 1、构筑形态的相关性 (1)音乐。基本元素:曲体(乐素、乐节、乐句、乐段和乐章)、曲式(复奏式、连续式和混合式);润饰元素:曲调、音色和音质(乐器/嗓音);谱曲原则:统一与变化、节奏与旋律和和声等以及组合体:音乐旋律与乐章;求解过程:通过简单音符的组合同样可以创造出变化无穷的音乐旋律来,而真正体现主题需要的最佳解也是存在的,流芳百世的佳作就是例证。 (2)建筑。基本元素:点、线、面和体;润饰元素:色调、光影和质感;构图原则: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等;组合体:建筑空间组合;求解过程:不同的组合方式产生不同的建筑空问,客观上存在无穷解,但有最佳解的必然,最佳解是既满足技术功能要求也满足审美要求的最佳表达。 2、节奏感与韵律感 建筑与音乐最为相似之处就是都能体现出节奏感和韵律感,它们都强调张力、比例和素材。音乐旋律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它是通过节拍与旋律的不同组合来达到悦耳动听的目的。对建筑而言,这种节奏感与韵律感来自建筑形体的规则或不规则变化引起的视觉刺激,进而激发人的心理上的美感联想。它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节奏感是有规律的重复,富有单纯、明确的关系,富有机械美和强力美;韵律感是有规律的变化,因而富有充实的变化美。节奏是富于理性的,韵律是富于情感的。古希腊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

江南丝竹教案

第三单元第七节丝竹相合 课型: 探究式音乐欣赏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诗、景、歌、乐、语等几个方面让 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 音乐语言的甜美,并通过歌唱、交流、 探究、创造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江 南文化,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 其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并能够判断其主奏 乐器音色的特点。 3、知识与技能: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流传地域、 形成简况、乐队组成、风格特征及二者的区 别与联系,并能够正确运用。 教学重点: 聆听《中花六板》、《广东音乐》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音 乐风格。

教学难点: 《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相关知识的探究 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由“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两部分组成,在品 味江南人文、景观的基础上掌握“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的相关知识,两部分知识看似独立,却又相互交错。通过聆 听和感受音乐及对江南的人文、景观、语言的品味,激发学 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判断能力, 增进学生音乐文化修养,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聆听法、鉴赏法、体验法、比较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学习用具: 课前收集的江南文化资料、图片及创作素材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好!上课之前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听音乐 的时候,注意观察画面上的乐器,并思考问题: 1你认为这是什么地方的音乐?江南还是江北? 2音乐有什么特点? 多媒体播放带有江南画面的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音乐

江南丝竹论文

江南丝竹乐漫谈 一、江南丝竹乐的含义 “丝”指弦乐,包括弹拨乐和拉弦乐,“竹”指管乐、丝竹乐器是相对于打击乐器而言的民族乐器中旋律性较强,音色较柔和、明亮的乐器类群。丝竹乐伴歌唱,在中国早已有了。汉乐府中就有“相和歌”,史籍有“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记载(《晋书.乐志》)魏晋南北朝的丝竹,除伴奏歌唱外,还单独演奏(多半在歌唱之前)。这种情况,在今日说唱音乐中也常可见。明清以来,因戏曲、曲艺的蓬勃发展,丝竹乐的品种也更加丰富。丝竹乐大多风格细腻、柔和、善于表达喜悦愉悦的情绪。各种旋律乐器都能尽力发挥自己的特点,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旋律骨架而即兴发挥,常构成支声复调。它的地方色彩很浓郁,各乐种大多能体现地方特色的主奏乐器。 江南丝竹,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丝竹乐,清咸丰庚申年(1860)的《秘传鞠氏琵琶谱》手抄本中已有《四合》一曲,可见当时已在民间流行。江南丝竹最初在农村中流行,后在承筝茶馆中作为民间自娱与人,助兴消遣的一种手段,一直十分兴盛。据现有艺人们的回忆,1911年成立的“文明雅乐”是个江南丝竹的民间集舍,此后至今,一直未衰。江南丝竹风格清新幽雅,流畅柔婉,旋律精美,支声性复调织体丰满.所用乐器有:二胡、笛、琵琶、扬琴、三弦、中胡、秦琴、箫、笙以及板、板鼓、碰铃等打击乐器,以二胡与笛子为主。主要典型曲目有:中花六板、慢六板、三六、慢三六行街、欢乐歌、云庆、四合如意,号称“八大曲”。二、江南丝竹乐的由来 江南丝竹乐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国乐研究社”等组织。江南丝竹旋律抒情优美,风格清新流畅。笛子演奏注重气息的运用,高音悠扬清远,低音含蓄婉转,音色醇厚圆润,常用打音、倚音、赠音、震音、颤音等技巧润饰旋律。二胡弓法饱满柔和,力度变化细腻,左手惯用透音、带音、左侧音和勾音,尤以各种滑音技法,构成江南丝竹细腻清秀、明快健朗的个性。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西部一带的器乐曲,乐队以丝弦和竹管乐器为主,所以称为丝竹乐,至少在清代1860年以前已流行于民间。在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很流行丝竹乐,但风格完全不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加花较多,流传很广;而农村则常用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朴。 三、江南丝竹乐的特点

吹打乐《小放驴》江南丝竹《行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吹打乐:《小放驴》。 2.江南丝竹:《行街》。 3.艺术实践:《龙腾虎跃》。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参与音乐活动’体会两首乐嶋不同风格,增强对民族酬音乐的认识、了解及喜爱。 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及对音乐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感受乐曲,通过视唱或听唱来熟悉乐曲旋律,聆听中判断演奏乐器,初步体会乐曲风格。 2.游戏法来参与音乐活动,深入体会并表现作品。 三、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两首乐曲表达的情境。 能够听辨出“江南丝竹”及“河北吹打乐”不同的音乐风格。 3.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听辨江南丝竹及河北吹打乐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难点: 如何分辨两种不同风格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人 播放《行街》《小放驴》音乐片段 教师:刚才听到的两个音乐片段分别叫:《行街》和《小放驴》,请根据音乐风格将图片与音乐片段相连(出示图片:江南景色、小桥人家、节日欢庆、及北方粗矿农民、玉米垛、秋收等等〉。《行街》源自江南的丝竹乐,描述的是江南的秀美;《小放驴》源自河北的吹打乐,表现的是北方人的爽朗和粗矿,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音乐能带给我们这样不同的感受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学 习江南的丝竹乐《行街》及河北的吹打乐《小放驴》。 二、进人新课 1.欣赏《行街》: A.欣赏慢板部分。 ①初听(播放慢板部分) 教师:首先,我们来听听《行街》的片段,请思考这段音乐的速度怎样?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你能说说都听到了什么乐器吗? 学生:慢速;为了表达优美、悠闲的情绪;演奏乐器为二胡、笛子、笙等。 【设计意图】

江南丝竹教案

欣赏课《江南丝竹》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 爱好。 2、能力目标: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掌握其音乐特色, 直到形成此风格的原因。 3、知识目标:能通过学习辨别江南丝竹音乐,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并了解民族管弦乐团的编配。 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钢琴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江南丝竹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乐器及其音色。 2、通过欣赏典型的江南丝竹音乐,掌握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风景视频。 提问:这是那个地区的风景?有谁去过这些地方,来给大家说说,江南和我们北方在气候、地理方面有什么不同? 2、在江南地区,有一种我国的传统乐种——江南丝竹。

(二)欣赏《欢乐歌》 1、请大家欣赏江南丝竹《欢乐歌》。 思考:画面中出现那些乐器?(二胡、琵琶、中阮、扬琴、古筝、竹笛) 江南丝竹是“丝竹”乐的一个分支。流行于江南,盛行于沪宁杭地区。 提问:请同学根据“丝竹”的字面意思,说说演奏《欢乐歌》的这些乐器那些为“丝”那些为“竹”呢? 2、完整欣赏《欢乐歌》 思考:这首曲子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流畅明快、起伏多姿、欢快活泼) 3、请大家看黑板,这是《欢乐歌》中的一段旋律,请大家视唱一 下: 1=D 1/4 (三)欣赏《三六》 1、请同学们欣赏另一首江南丝竹乐曲《三六》的片段。 思考:a.这首乐曲和《欢乐歌》相比较在越推编制上有什么区别?增

加了什么乐器? (一个是小乐队,一个是民族管弦乐队。大软、贝司、打击乐)通过看视频,思考一下民族管弦乐团的声部编配是什么样的呢? 吹管乐器:竹笛笙唢呐箫管子巴乌等。 弹拨乐器:琵琶三弦扬琴古筝阮古琴等 拉弦乐器:二胡高胡京胡板胡等 打击乐器:鼓锣钹木鱼板鼓云锣定音鼓方响编钟等 那么,他们在乐队中,分别位于什么位置呢? b. 《三六》的音乐情绪是什么样的?和《欢乐歌》有什么共同点?(都非常欢快、喜庆、热烈、明朗)由此可见,江南丝竹音乐在音乐

从《每日必弹》浅谈琵琶常见指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71892180.html, 从《每日必弹》浅谈琵琶常见指法 作者:喻可睿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08期 摘要:本文主要对我国琵琶大师、教育家刘德海先生编著琵琶练习曲《每日必弹》中,常见的弹挑、轮指、扫拂、速度等演奏技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在几种指法在经典曲目中的的运用思考进行探讨。 关键词:《每日必弹》常见;琵琶;指法;浅谈 【中图分类号】 G6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049-01 《每日必弹》由我国琵琶大师、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乐器系主任、副院长刘德海先生编著,是每个学习琵琶的人都值得拥有的基本功学练的“葵花宝典”。这本书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琵琶基本的左右手演奏技法、技巧。除了书中的四十五首练习曲,书后的“琵琶新思维99话题”,也给让人感受深刻。 我们常说“练曲不练功到头一场空”,可见基本功的重要性。琵琶是民族器乐中难度最大的乐器,左右手十个指头的灵活性、力度、协调性都需要长期练习。基本功就像修房子是夯地基,只有基础打的牢固,才能弹出好听的乐曲。基本功训练难在坚持、承载坚持、贵在坚持。《每日必弹》是我们在练习基本功时很好的朋友,除了对每个技法针对性的练习以外,为了避免日复一日的练习枯燥,刘德海先生也提出了“以曲带功”的观念,选用简单旋律练习,以提高学习兴趣。2018年4月在西安举行的“敦煌国乐刘德海琵琶研修班”培训会上,刘德海先生也从《每日必彈》这本书开始,向我们介绍起琵琶学习的经验与技巧,并重点指导了其中练习中常见的问题,让听课学员受益匪浅。 刘老先生说琵琶美的核心是调和文化,琵琶的演奏也用该表现出风调雨顺的感觉。这里便提到琵琶弹挑的手型问题。琵琶弹挑的手型其实分为龙眼形、凤眼形和丝竹形。龙眼形的食指中关节和大指小关节稍稍隆起,两指交叉,此手型演奏出来的音色厚实,善慢善文善轻快;凤眼形的食指与大指稍稍伸直,两指交叉,此手型,音色坚挺,善慢善武,更善强善快速;丝竹形手腕趋平,掌心放松单靠手指发力。丝竹形综合了龙眼形和凤眼形,音色上可以营造出江南丝竹的风格。刘老先生也提出了琵琶的音色是丝竹声音,琵琶的母亲在江南这样的观点。如《诉——读唐诗有感》的主题一乐段中,我们就采用侧锋出弦的龙眼手型,让声音呈现流水的感觉;《陈隋》一曲中使用的更多的则是凤眼形的手法,坚挺的声音搭配低沉悲哀的意境。在实际演奏中,弹挑手型的选择并没有完全的正确或错误,更多的适合与不适合。通常更多的是“非龙非凤”的常态手型。而弹挑如何练习的统一也是我们练习中的重难点。为了达到音色的统一,我们通常采用重音换置法,同时应该加强连续单挑的训练,如《每日必弹》的《开门三件事》第一件事的弹挑练习的音乐,用单挑的训练。

江南丝竹《紫竹调》

江南丝竹《紫竹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2)进行器乐合奏教学,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过程与方法: 聆听一些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辨别它们的音色; (2)在听赏中,能说出江南丝竹乐队是由那些乐器组成及音色特点; (3)能够用竖笛吹奏出主旋律,进行器乐合奏练习与表演。 教学重点: 听赏《紫竹调》。 教学难点: 用竖笛吹奏主旋律,打击乐器伴奏,进行合奏。 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一节综合课,将器乐教学融入到欣赏教学之中,既感受到了民族器乐曲的魅力,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演奏技能,避免单一器乐课的枯燥,符合新课程倡导综合的课程理念。教学准备: CAI课件、打击乐器、竖笛、曲谱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音乐《欢乐歌》。 2.上课礼仪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都是踏着音乐声走进课堂的,在踏进教室时你听到老师播放的这首乐曲给了你怎

样的感受呢? 这首乐曲的名字就能反映大家此时的心情,叫《欢乐歌》,大家刚才听出了这支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民族音乐也有几千年灿烂历史,有着许多像《欢乐歌》这样好听的音乐,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进行一次民族音乐之旅,一起去感受民乐的独特魅力与韵味。 三.民族乐器 1.“八音” (1)我们今天探讨的课题是《八音和鸣》,“八音”指的是我国民族乐器以制作材料为依据,可以分为八大类别,大家想知道“八音”是哪八音吗?(课件展示) (2)按照这种“八音”之说,大家能不能对各个类别的民族乐器举几个例子出来。 (3)对于学生可能说不上来的“土、石、匏”进行举例。(课件展示) 2.游戏分组 (1)我国的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造与完善,现已形成四大类别。现在咱们来做一个游戏,屏幕上有四个乐器组的名字,你认为你手中拿的这种乐器该归到哪个乐器组,就做到哪一组去。(课件展示) (2)同学们都已找好了位置,那你们坐的对不对,我们来看一看。 3.听一听,辨一辨 认识了这些乐器,下面,老师要播放一些民族器乐独奏曲的片段,来听听它们的声音。这些可是精品中的精品,相信大家一定回一饱耳福的,不过,别忘了老师屏幕中提出的问题哟。(播放《赛马》、《百鸟朝凤》、《高山流水》的片段) 四.丝竹古韵 1.初听全曲 刚才我们领略了民族乐器在独奏时的魅力,真是音色各异、情趣各有不同。这些民族乐器除了用于独奏外,还常常用来共同演奏一支乐曲,形成齐奏或合奏。这样就组成了多种形式的民族乐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种。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民乐小合奏〈〈紫竹调〉〉,听听中间出现了哪个乐器组的乐器。并从这四幅图中选出与其意境相符的一幅图。 2.(课件展示)介绍江南丝竹。 3.复听全曲 下面我们就再一次来感受以下江南丝竹的清新优美。在体会《紫竹调》带给我们的美好意境

江南丝竹乐

8、江南丝竹乐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上海及江浙—带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形式。常用乐器有丝弦的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竹管的笛、萧、笙和小件打击乐器板、鼓,铃等,其中以二胡、笛子为主奏乐器。 江南丝竹乐的音乐主题大都比较简朴明朗.表现了民间吉庆的风俗情景。乐曲气氛热烈,情绪明快舒畅。演奏时往往由慢到快,形式上常用循环性的“重尾”(即“合头”)和单曲板式变奏,或用领奏与合奏的“赛”等手法,使音乐情绪逐渐高涨,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江南丝竹反映了江南人民爽朗乐观的性格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表达了他们对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由衷的热爱与赞美的感情。旋律大都较为轻快、典雅、细腻、流畅,并有绵延起伏等特点。在演奏时,各种乐器都根据同一个基本主题,通过旋律的装饰加花,奏法上的多种变化,力度上的强弱起伏,组合成和谐的支声复调,乐声悠扬,韵味婉转圆润。江南丝竹乐曲大多来自民间器乐曲牌,著名的乐曲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八首,号称“八大名曲”。 江南丝竹八大名曲: (1)《行街》 《行街》(又叫《行街四合》,因在民间的喜庆集会时,特别是婚礼行列在街上行进时演奏而得名。它是由几首民间曲牌组合而成的套曲。规模较大,结构完整,它是由《四合》中的“小拜门”、“玉娥郎”和另一首曲牌衍变而成的多段体,前面是优美抒情的慢板,后面是活泼跳跃的快板,两部分的对比性很强,全曲热情奔放、活跃明快,充满喜气洋洋的气氛,具有浓郁感人的生活气息。 (2)《中花六板》 《中花六板》是江南丝竹乐曲中以曲调优雅抒情、婉转动听而著称的一首乐曲,此曲简称《中板》,也曾有人把它改名为《熏风曲》。以民间乐曲,《老六板》旋律为基础加花变奏而成。《老六板》(又名《老八板》)是—首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1814年《弦索备考》中的《十六板》,旋律原来较为朴素,规整,经加花开展后,《中花六板》的旋律变得更加悠扬、曲折。(3)《慢六板》 《慢六板》是在《老六板》基础上放慢加花而形成的一首乐曲,此曲缓慢、平稳、细腻。根据《老六板》旋律变化而成的乐曲共有五首:《老六板》、《老花六》;3、《快花六》;4、《中花六板》;5、《慢六板》。这种把一个基本曲调逐步放慢加花的旋律扩展手法,是江南丝竹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 (4)《欢乐歌》 《欢乐歌》是江南丝竹中小型的单曲板式变奏体乐曲。全曲由“欢乐歌”原形和变体“花欢乐歌”两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是起承转合关系的四段体。起段两句分别落在“徵”、“宫”音上;承段两句落音是“羽”、“宫”;转段用一系列短小的乐汇展开,落在“商”音上,形成对比;合段中有承段开始的旋律因素。欢乐歌在演奏时,先奏慢速的花体,后奏快速的原形,快板旋律欢快、明朗,富于推动力。整首乐曲节奏鲜明活泼,曲调优美华丽。全曲紧凑凝练,一气呵成。(5)《云庆》 (6)《四合如意》 (7)《慢三六》 (8)《三六》 是一首在全国流传广泛的江南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1895年版的《南北

江南丝竹乐(金波)

江南丝竹乐《中花六板》与广东音乐《娱乐升平》 [教学理念] 通过让学生聆听感受与体验丝竹音乐的地方风格,以及对相关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认识两种音乐风格的特点,以及形成不同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对丝竹音乐的内涵及艺术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堂课的江南丝竹《中花六板》与广东音乐《娱乐升平》同属于丝竹音乐,江南丝竹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键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音乐以加花、纤细、轻盈、小型、灵活为其典型风格特征。广东音乐则节奏清晰、旋律流畅活跃,常以装饰音群构成习惯音型,因而形成一种轻快活泼、细腻缠绵、艳郁华丽、流畅动听的音乐风格。 [教学目标] (一)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中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辨别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各自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三)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四)能积极探讨音乐作品中不同音乐风格是如何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一)以聆听、讨论为教学中心,引导学生在亲身感受、体验中学习知识。 (二)通过声像资料的播放,在视觉感官上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地认识。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理解加花变奏的手法。 2、学会听辨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本方法,听清几种常见丝竹乐器的音色。 (二)难点: 初步掌握两种不同丝竹乐的音乐风格,学会归纳总结 [课时]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音像资料,笛,箫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播放江南丝竹音乐《紫竹调》,提问学生音乐的名字及所属地区 2、引导学生背诵《忆江南》来描述江南的美,并引出江南音乐之美

风华国韵-江南丝竹

风华国韵-江南丝竹 -《风华国韵-江南丝竹(弦情竹韵)》" alt=【道谷听风】763415662 src="https://www.doczj.com/doc/471892180.html,/DownloadImg/2011/09/0 720/17218849_1" width=750 height=480 src_cetemp="https://www.doczj.com/doc/471892180.html,/DownloadImg/20 11/09/0720/17218849_1"> 野培新-《风华国韵-江南丝竹(弦情竹韵)》 专辑中文名: 风华国韵-江南丝竹(弦情竹韵) 专辑英文名: Elegant Sound From China 艺术家: 野培新音乐类型: 民乐 资源格式: FLAC 版本: [龙源之声CCD-2784]DSD 发行时间: 2009年09月27日 地区: 大陆 -《风华国韵-江南丝竹(弦情竹韵)》" alt=图片 src="https://www.doczj.com/doc/471892180.html,/DownloadImg/2011/09/0

720/17218849_2" width=500 height=456 real_src="https://www.doczj.com/doc/471892180.html,/DownloadImg/2011/ 09/0720/17218849_2" APPENDURL="1" src_cetemp="https://www.doczj.com/doc/471892180.html,/DownloadImg/20 11/09/0720/17218849_2"> 出版:中国唱片总公司 出品:北京龙源之声国际文化传播公司 唱片编号:CCD-2784 ISRC:CN-A01-09-0028-0/A.J6 商品条码:9787799920122 录音师:李小沛王恒 录音棚:中央电视台480平米模拟录音棚 专辑介绍: 风华国韵系列唱片复生民乐典藏盛世的绝代风华。中国顶级国乐名家才情洋溢倾心献唱,中央电视台480平米模拟录音棚,亚洲顶级录音师李小沛精湛录制。极尽秀研,完美展现,聆听优美、细腻的江南丝竹音乐,领悟传统与经典的永恒时尚!

从江南丝竹说起

“xx丝竹赛事盛,丝竹xxxx。” 7月20日,在太仓市银潮老年活动中心内,几十支丝竹乐队顶着酷暑,以-流的技艺参加“第十二届郑和杯,夕阳红艺术节”。演出铿镪有力,抑扬顿挫、井然有序,使出浑身解数,角逐“民乐魁首”。 “娄东昆曲社”乐队,参演一曲《长生殿·小宴》。时而舒缓流丽委婉,令人顿刻欣喜欲狂;时而欢快跌宕起伏,着人随之屏息急促。 “沪太两地毗邻情,共编丝竹神仙曲。”2006年5月20日,由江苏省苏州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首。 最近,意外获得苏出准xx 2008年6月的洞箫、二胡、琵琶、扬琴四本一套《江南丝竹文曲专辑》,封面醒目标着丝竹文曲: “霓裳曲、灯月交辉、中花六板、琵琶词、朝元歌、汉宫秋月、高山流水、妆台秋思、寒江残雪、青莲乐府、怀古、阳八曲”共十二首,以角、徵、宫、商、羽、五音标注。左下方并列署名发源地太仓市江南丝竹协会和发祥地上海国乐研究会。首末页上分别对两团体作了简介,独树-帜、耐人寻味。 有着渊源历史、相毗邻的两个兄弟单位,亲如一家,别开生面,独具匠心,相互合作,联手打造传承、改革、发展中国民乐崭新篇章,怡情音律,驰誉艺林。值得敬佩点赞,值得奉为楷模。 特别是身处繁华大都市的上海文艺团队,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甘愿放下架子,俯身到明代戏曲音乐家魏良辅“足迹不下楼十年”,研制‘水磨腔’的“昆曲娘家”太仓。共同探讨,携手传承。高风亮节,敬佩不已。 “江南丝竹似明珠,源自昆曲‘水磨腔’。”

江南丝竹,顾名思议,流行于江南地区,以丝弦乐器(弦子、提琴、二胡、琵琶、扬琴、古筝、中阮等)和吹管乐器(笛、箫、笙等)为主要组成的器乐演奏形式,是我国传统民族器乐艺术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结构简洁,小型灵活;音乐情趣,轻盈明快;风格鲜明,精致细腻。曲调优美秀雅,柔和清澈。常与民间风俗活动密切结合,适合婚丧喜庆,宴宾娱客,庙会、街会等场合。是群众喜闻乐见,具独特魅力的艺术。 《xx曲谱》【原序一】红学家xx曰: “昆山腔,南曲之-派,盖明初即有之。及嘉、隆间,太仓有魏良辅者,夙娴旧曲,喉转新声,清唱南词,曰水磨调,以宫商五音配合阴阳四声,其度腔出字,有头腹 尾之别,字清、腔纯、板正,称为三绝。古代乐府(包括宋词元曲)于声辞间,尚或有未谐之处,至磨调始祛此病,且相得而益彰,盖空前之妙诣也。” 对于“江南丝竹”外行的我,当发现“霓裳曲”骤生惊喜,联想昆剧《长生殿》中戏曲祖师爷唐明皇李隆基——出色的音乐家,亲自创作了“霓裳羽衣曲”等十几首乐曲,还会演奏多种乐器。 “琵琶词”分明与昆剧《琵琶记》剧名同;“朝元歌”与《玉簪记》曲牌【朝元歌】类同;名曲《鹧鸪飞》与《紫钗记》【折柳·阳关】曲牌 【鹧鸪天】类同,《老三六》与《单刀会》曲牌[胡十八]……有据可证,江南丝竹与昆曲如孪生姐妹,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紧扣密箍联系在一起! “要追溯xx丝竹,需结缘xx演绎。” 太仓东临东海、长江,南临上海,西连昆山,北接常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著名的“南熏关”,“六国码头”。民间素有“邻里丝竹相闻,山歌对唱成风”的习俗。孕育了流丽委婉的昆曲和温文尔雅的江南丝竹奇葩。浸润经典雅致的娄东文化(张溥兴社、王世贞兴文、吴伟业兴诗、陆世仪兴学、徐上灜兴琴、四王兴画……)。 《振飞曲谱》【原序一】红学家俞平伯又载: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江南丝竹的兴趣,并树立主 动、积极学习音乐的愿望。 2、通过完整的聆听音乐,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探究。 3、让学生了解江南丝竹,知道何谓江南丝竹,明白其音乐风格特 征,乐队的特点,并能哼唱《欢乐歌》的片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特征。 2、了解江南丝竹的乐队编配。 三、教学方法及教具: 1、对比法 2、探究法 3、体验法。 教具:多媒体、笛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先由老师吹奏一段乐曲,提问:我演奏的这段乐曲的名字是什么?我演奏的这个乐器叫什么? 学生回答:笛子。乐曲名不知。

师:乐曲名《欢乐歌》。 师:除了笛子之外,我们还知道哪些民族乐器? (二)新课教学: (1)请同学欣赏江南丝竹《欢乐歌》。 提问: ①乐曲给你怎样的感觉,即乐曲的意境? ②里面用了哪些民族乐器?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欣赏完后回答:笛子1把、二胡1把、琵琶1把、古筝1架、阮1把、扬琴1架。 乐曲意境:清新秀丽,优美动听。 (2)主要的乐器介绍 ①笛子:江南丝竹中用筒音为a韵六孔曲笛,音色醇厚、圆润。演奏中讲究清新的“韵味”,发音饱满、悠扬,柔而不暗,明而不刚,笛子用连音演奏悠扬的旋律,在合奏整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力度的艺术化是笛子在江南丝竹中主要处理的特色,乐曲中一会儿悠然轻吹,一会儿清脆明亮,起伏的旋律使得江南丝竹乐韵味无穷,引人入胜.

②二胡:江南丝竹中主奏乐器,主要演奏乐曲的主干旋律,一般不为旋律加花。在合奏中当笛子的声部出现句逗时,二胡声部常用并和笛子作主旋律声部填充,让乐曲的主旋律在笛子和二胡声中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地进行。 ③琵琶:琵琶是江南丝竹中常用的乐器,在演奏江南丝竹乐曲中,琵琶的润饰手法很丰富,右手的半轮、全轮、双弹、夹弹、扫都有运用,左手运用吟、猱、绰、注、擞、带、板、颤、推等技巧,音乐表现楚楚动人,别具色彩。琵琶的吟音如同风中树叶落入平静的水面产生的波动涟漪一样。 ④古筝:古筝是中国最古老弹弦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於陕西和甘肃一带。随着汉代相和歌的兴起,古筝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并逐步发展为六七种丝竹乐器耕相迭奏。 ⑤柳琴与月琴,为了和琵琶、阮的区别。 (3)欣赏乐曲:《三六》 ①乐曲给你怎样的感觉,即乐曲的意境? ②里面用了哪些民族乐器?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欣赏完后回答:柳琴 1把、木鱼1个、琵琶3把、阮3把、扬琴2架。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 中国汉族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国乐研究社”等组织。 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8首,号称“八大名曲”。此外,《老六板》、《快六板》、《霓裳曲》、《柳青娘》、《鸽飞》、《高山》、《流水》、《叠层楼》等乐曲也较流行。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一般为7~8人,少则3~5人。江南丝竹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文名 江南丝竹 地域 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 分类 音乐 起源 明代 乐器 笛、箫、笙等 1简介 江南丝竹的音乐结构主要有板式变化和曲牌联缀两种类型,以板式变化手法最有特点。 它往往以1个曲牌为母曲,以放慢加花或加速减字的手法发展为几首独立乐曲。如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演变为5支乐曲, 习称“五代同堂”。它演变的程序是由快到慢,由简到繁。第1曲《老六板》,流水板,旋律简朴;第2曲《快六板》,流水板,旋律生动明快;第3曲《中六板》,一板一眼,旋律轻快,较为平稳;第4曲《中花六板》,一板三眼,旋律流畅,速度适中,在5曲中为最著名者;第5曲《慢六板》,一板七眼,旋律典雅徐缓。这5支乐曲既可分别独立演奏,亦可按演奏程序相反的方向,如从第5曲《慢六板》开始,由慢到快,由繁到简地依次联缀演奏。 江南丝竹旋律抒情优美,风格清新流畅。笛子演奏注重气息的运用,高音悠扬清远,低音含蓄婉转, 音色醇厚圆润,常用打音、倚音、赠音、震音、颤音等技巧润饰旋律。二胡弓法饱满柔和,力度变化细腻,左手惯用透音、带音、左侧音和勾音,尤以各种滑音技法,构成江南丝竹细腻清秀、明快健朗的个性。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西部一带的器乐曲,乐队以丝弦和竹管乐器为主,所以称为丝竹乐,至少在清代1860年以前已流行于民间。

江南丝竹乐音乐教学教案

江南丝竹《霓裳曲》欣赏教案 上虞市肖金中学丁金阳 年级:初中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感受江南丝竹曲调抒情优美及风格清新的流畅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江南丝竹并感受其抒情优美清新流畅的具有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的艺术魅力。 三、教材分析: 江南丝竹是中国著名的民间音乐乐种之一,广泛流行于中国的江苏南部、浙江省西部及上海等地,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清末,上海地区的业余丝竹团体的活动促进了演奏艺术的提高,丰富了乐器的表现力形成了江南丝竹独特的曲调抒情优美,风格清新流畅,具有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和艺术魅力。往往以一个曲牌为母曲以放慢加花或加速减字的手法发展形成。有著名的“八大名曲”:《中花六板》、《三六》、《行街》、《欢乐歌》《云庆》《慢六板》、《花三六》、《四合如意》以及《霓裳曲》。主要乐器为二胡、琶琵、扬琴、笛、箫及一些打击乐器。 江南丝竹《霓裳曲》又名《小霓裳》有别于清代李芳园所辑琶琵大曲《霓裳曲》。这首乐曲原先是民间乐曲牌《玉娥郎》,最早由杭州丝竹艺人移植,全曲由“玉兔东升”“银蟾吐彩”“皓月当空”“嫦娥梭织”“玉兔西沉”等五段及尾声组成。具有古代舞曲的特征,有月里嫦娥翩翩起舞的意境。乐曲采用我国民间音乐“合头”和“合尾”的手法,使主题音调贯穿全曲,乐曲重复时,乐段开头相同部分称为“合头”,结尾相同部分称为“合尾”。此主题乐曲一次变化重复,各

乐段的头尾保持不变,而在中间将主题展开衍生,或引进新的素材;加以扩充,体现了江南丝竹结构的特色。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笛子、二胡、幻灯机、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笛子、二胡实物并投影琶琵、扬琴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这些乐器的乐曲的音乐特点。 (二)新课讲述: 1、让学生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并让学生思考课文所列小标题的含义、“玉兔”“银蟾”是指什么,“合头”“合尾”是什么意思 2、放录音,并在每一乐段开头提示学生,引导学生欣赏 3、提问同学,指出“玉兔”指月亮,“银蟾”指月宫。简介乐曲结构特点,介绍“合头”“合尾”,投影出“合头”“合尾”的谱例,叫笛子吹的较好的同学吹奏谱例,其他学生则根据录音带的速度、节奏为其打节奏并轻声哼唱谱例,引导学生感受江南丝竹的曲调风格和艺术特色、风格。 “合头”:0 6 | 5 5 | 57 6 56 | 11 2 | 2 21 6561 | 5 5 6.165 | 4245 6.165 | 3 323 | 5 61 6535 | 2 —|· “合尾”:5 6 | 6 56 3256 | 2.5 3235 | 2 35 3217 | 6157 6 | 0 2.3 | 112 335 | 2321 6561 | 5 6 12 | 6165 3561 | 5 —| · 4、简单介绍江南丝竹的形成及发展,曲式结构的特点,曲调的特色,乐器的特色:丝:指弦乐器,常为二胡、琶琵、扬琴;“竹”:指管乐器,常为笛、箫、笙。笛子注重气息的运用。高音悠扬清远,低音含蓄婉转,音色圆润,常用打音、倚音、颤音等技巧润饰旋律。二胡弓法饱满柔和,力度变化细腻,左手惯用透音、带音、左侧音和匀音,尤有各种滑音技法,构成江南丝竹细腻清秀、明快健朗的个性。

江南丝竹音乐教案

《江南丝竹》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和《紫竹调》。 教学目标: 1、欣赏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和《紫竹调》,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风格,并认识丝竹类乐器以及乐曲的创作特点。 2、演绎乐曲《欢乐歌》、《紫竹调》。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 教学对象分析:高年级的同学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与理解能力,在这节课的音乐欣赏中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听辩能力与模仿 能力。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很好的感受和体验两首乐曲 的音乐特点。 教材简析: 1、音乐知识:江南丝竹----是指流行于江浙和上海地区的丝竹乐。 乐队以“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竹” (笛、萧、笙)为主,还有板、板鼓、碰钟等打击乐器。乐队 的编制相当的灵活。江南丝竹的音乐具有抒情优美、清新流畅、 典雅细腻的风格特点。 2、《欢乐歌》是江南丝竹的“八大名曲”之一。乐曲的 旋律流畅明快、起伏多姿,结构富有层次。表达了人们在节日 里无比欢乐的心情。乐曲采用将“母曲”放慢加花变奏的手法 发展而成。乐曲采用“倒装变奏曲式”,结构为a1 a2 a 。

a1 乐段给人以优美抒情、典雅明朗的形象。 a2 乐段加入了欢快活泼的因素。母曲乐段是全曲的高潮,其情绪喜庆 热烈。 3、《紫竹调》的音乐结构比较明显,学生很容易听懂。 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演示法、情感教学法、类比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手段、器乐表演手段。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各类民族乐器、多种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忆江南》,引入介绍《江南丝竹》。 3、先听《紫竹调》感受乐曲的特点。然后说说听到了什么乐器的 声音。 4、介绍《江南丝竹》。 5、分别介绍其中乐器的音色、特点。 (二胡、中胡、笛子、萧、小三弦、扬琴、琵琶) 6、通过老师介绍,学生答题,初步了解乐队的构成。 7、复听乐曲《紫竹调》,聆听各个乐器的音色和音乐的结构。 8、唱唱《紫竹调》的旋律,然后听听乐曲的器乐分布。 9、让学生分别模仿几种乐器的演奏姿势,然后将学生组合成一个小乐 队,边听乐曲边演奏。 10、欣赏另一首江南丝竹《欢乐歌》。(播放视频文件) 11、简介《欢乐歌》。 12、复听《欢乐歌》,边听边做演奏姿势,在欣赏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乐 曲的情绪。 13、简介“八大名曲”。 14、完整听赏两首乐曲,然后选择乐曲的风格。 15、总结。

江南丝竹

环球人文地理风物志 遗产 H e r i t a g e ▲清秀温婉的江南所孕育出的音乐,自然不是粗犷的。“ 糯胡琴,细 琵琶,脆笛子,暗扬琴”,江南丝竹恰似纤影摇曳,温玉暗香的江南 女子,低吟浅唱而又从容悠闲。 明月高悬,夜凉如水。不知从何处传来悠远绵长的笛音,恰似江水悠悠绕着白汀。接着琵琶开始低吟,像是落叶跌入水面荡起了层层涟漪。少顷,低软柔和的胡琴也加入了和鸣,如春风拂面,又似一汪清泉沁人心脾。这就是江南丝竹所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带给人的意境。 江南丝竹兴于清末,在20世纪初流行于苏南、上海和浙西一带,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小型丝竹乐合奏样式。它没有吹打乐那样粗犷泼辣,也不似七弦琴曲、筝曲那般高深典雅,就好比江南水乡秀美的景色,小桥流水,春到人家。 有人以“小、轻、细、活”总结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小”是指乐队人数不多,小巧灵活,三四人即可演奏;“轻”是说乐音轻快、明朗,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细”是指演奏风格细腻精致,江南丝竹由不同乐器合奏而成,分为丝弦类、竹管类和轻型打击类,常用的有笛、二胡、琵琶、扬琴、三弦、拍板等。虽然它们音色不同,但音质都较轻,不同于唢呐、锣鼓的宏亮浑厚,江南丝竹的乐器更加圆润温柔。此外,江南丝竹多为支声复调(由一个主调和一些分调组成的复调音乐),各个乐器声部都有自己的特色,合奏则韵律和谐,浅吟低唱,细腻深婉。 “活”指两方面。一是说其旋律灵动,活泼有力。江南丝竹与早期十番乐曲《四 合锣鼓》关系密切,其曲调多流水板式,喜变换节拍,旋律中句逗多、句式短,以四分、八分音符为主要节奏。这种快慢有致,一张一弛的曲调,正是江南丝竹旋律的主特征。第二个“活”是指即兴演奏。江南丝竹灵活多变,“各人各有心中谱,各人各有一条路”。当乐师熟悉旋律的骨架后,就可以在原调上运用各种变体(如加花、减音、嵌档、让档),自由变奏。除了要求乐师对曲谱、乐器熟练驾驭,也要求乐师之间的默契。你急我缓,你停我拖,你的笛子快了我的二胡就拖一个长音,你的扬琴慢了我的拍板就加一个花。就这样丝与竹完美融合,旋律行云流水,乐章慢走轻顿,盈盈转转,动人心弦。 江南丝竹是融合的乐种,从民间用于婚丧喜庆、迎神赛会的“细吹打”,到南词、宣卷、评弹等江南曲艺,都与之相互影响、渗透。江南丝竹最初多见于民俗活动中,如正月十五出灯、闹元宵、红白喜事、宗教祭祀等。这些活动,使得江南丝竹代代相沿,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19世纪40年代,位于长三角之首的上海逐渐成为丝竹精英荟萃之地,为适应城市生活,江南丝竹中原有的锣鼓和唢呐渐渐被淘汰,只加入少量打击乐器。一些乐曲也逐渐变缓,更加典雅,最后形成了如今文野与共、雅俗相偕的江南丝竹。 环球人文地理 105 江南丝竹 文 天天天晴吃葡萄 图 向雨

江南丝竹《欢乐歌》

欣赏《欢乐歌》 一、教学内容 本课着重欣赏了民乐合奏《欢乐歌》,并借助《欢乐歌》使学生了解“江南丝竹”这种音乐体裁,拓展部分欣赏了轻音乐《紫竹调》,以江南水乡音乐为主线,通过听、看、唱、动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寻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热情。 二、教材分析: 《欢乐歌》这首乐曲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曲调明快热情,起伏多姿,旋律流畅由慢渐快,表达了人们在喜庆节日中欢乐的情绪! 三、教学目标 本课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和能力:通过欣赏《欢乐歌》认识一些民族乐器,熟悉、了解“江南丝竹”这种器乐体裁以及丝竹乐队的组合。 (2)过程和方法:通过分段欣赏《欢乐歌》,熟悉主旋律,引导学生感受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民乐合奏《欢乐歌》和轻音乐《紫竹调》加深学生对江南音乐风格特征的了解,激发他们探寻江南水乡音乐文化奥秘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民乐合奏《欢乐歌》,以及引导学生了解“江南丝竹”这种器乐体裁。难点则是对乐曲主旋律的熟悉及认知。 五、教学方法 运用观赏、模仿、示范、讲解、表演等方法来执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图片。刚才画面上的地方好多同学可能都去过、看过,你们知道是哪里的风光吗? 生:…… 师:能描述一下吗? 生:……

二、欣赏《欢乐歌》 1、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这样赞美过江南的美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不光有如此秀美的风景还回荡着如绵绵江南雨般的丝竹音乐。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欢乐歌》,请同学们听听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初听《欢乐歌》) 生:…… 2、师:听得真仔细!接下来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熟悉. 3、师:这些乐器小、轻、细、雅具有委婉、明快、圆润、优美的特征。在江苏南部,浙江以及上海一带给这些乐器的合奏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江南丝竹。江南丝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古人云:“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由此可知,江南丝竹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式的“轻音乐、室内乐”。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欢乐歌》,感受一下这些乐器组合产生的美妙旋律!同时体会乐曲的情绪(再听乐曲) 4、师:在刚才演奏的丝竹乐队中你们知道哪些乐器属于“丝”哪些乐器属于“竹”? 生:…… 5、同学们说的很好!江南丝竹的乐队组合是这样的:“丝”一般指二胡、琵琶、扬琴等为代表的乐器,“竹”是指以笛子、箫、笙等为代表的乐器,还有一些如鼓、板鼓、碰铃等乐器为它伴奏。师:有没有听出乐曲的情绪变化? 生:…… 6、师:不错!谁来说说“慢”表现的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一重场景呢?“快”呢?下面让我们再来分段听一听,感受一下这首乐曲两段不同的情绪变化。 生:…… 7、师:(听乐曲多媒体展示)它分为两段,第一部分为慢板和中板,旋律平缓柔和,第二部分为快板,情绪热烈欢快。 8、师:同学们刚才听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乐曲中始终有一段主旋律在反复出现?今天,我们特意请来了梁老师用笛子来给大家了演奏一下主旋律。大家欢迎!

从江南丝竹说起

从江南丝竹说起 “江南丝竹赛事盛,丝竹美乐甘厚醇。” 7月20日,在太仓市银潮老年活动中心内,几十支丝竹乐队顶着酷暑,以-流的技艺参加“第十二届郑和杯,夕阳红艺术节”。演出铿镪有力,抑扬顿挫、井然有序,使出浑身解数,角逐“民乐魁首”。 “娄东昆曲社”乐队,参演一曲《长生殿·小宴》。时而舒缓流丽委婉,令人顿刻欣喜欲狂;时而欢快跌宕起伏,着人随之屏息急促。 “沪太两地毗邻情,共编丝竹神仙曲。” 2006年5月20日,由江苏省苏州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首。 最近,意外获得苏出准印2008年6月的洞箫、二胡、琵琶、扬琴四本一套《江南丝竹文曲专辑》,封面醒目标着丝竹文曲:“霓裳曲、灯月交辉、中花六板、琵琶词、朝元歌、汉宫秋月、高山流水、妆台秋思、寒江残雪、青莲乐府、怀古、阳八曲”共十二首,以角、徵、宫、商、羽、五音标注。左下方并列署名发源地太仓市江南丝竹协会和发祥地上海国乐研究会。首末页上分别对两团体作了简介,独树-帜、耐人寻味。 有着渊源历史、相毗邻的两个兄弟单位,亲如一家,别开生面,独具匠心,相互合作,联手打造传承、改革、发展中国民乐崭新篇章,怡情音律,驰誉艺林。值得敬佩点赞,值得奉为楷模。 特别是身处繁华大都市的上海文艺团队,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甘愿放下架子,俯身到明代戏曲音乐家魏良辅“足迹不下楼十年”,研制‘水磨腔’的“昆曲娘家”太仓。共同探讨,携手传承。高风亮节,敬佩不已。 “江南丝竹似明珠,源自昆曲‘水磨腔’。” 江南丝竹,顾名思议,流行于江南地区,以丝弦乐器(弦子、提琴、二胡、琵琶、扬琴、古筝、中阮等)和吹管乐器(笛、箫、笙等)为主要组成的器乐演奏形式,是我国传统民族器乐艺术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结构简洁,小型灵活;音乐情趣,轻盈明快;风格鲜明,精致细腻。曲调优美秀雅,柔和清澈。常与民间风俗活动密切结合,适合婚丧喜庆,宴宾娱客,庙会、街会等场合。是群众喜闻乐见,具独特魅力的艺术。 《振飞曲谱》【原序一】红学家俞平伯曰:“昆山腔,南曲之-派,盖明初即有之。及嘉、隆间,太仓有魏良辅者,夙娴旧曲,喉转新声,清唱南词,曰水磨调,以宫商五音配合阴阳四声,其度腔出字,有头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