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江南丝竹说起

从江南丝竹说起

从江南丝竹说起
从江南丝竹说起

从江南丝竹说起

“江南丝竹赛事盛,丝竹美乐甘厚醇。”

7月20日,在太仓市银潮老年活动中心内,几十支丝竹乐队顶着酷暑,以-流的技艺参加“第十二届郑和杯,夕阳红艺术节”。演出铿镪有力,抑扬顿挫、井然有序,使出浑身解数,角逐“民乐魁首”。

“娄东昆曲社”乐队,参演一曲《长生殿·小宴》。时而舒缓流丽委婉,令人顿刻欣喜欲狂;时而欢快跌宕起伏,着人随之屏息急促。

“沪太两地毗邻情,共编丝竹神仙曲。”

2006年5月20日,由江苏省苏州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首。

最近,意外获得苏出准印2008年6月的洞箫、二胡、琵琶、扬琴四本一套《江南丝竹文曲专辑》,封面醒目标着丝竹文曲:“霓裳曲、灯月交辉、中花六板、琵琶词、朝元歌、汉宫秋月、高山流水、妆台秋思、寒江残雪、青莲乐府、怀古、阳八曲”共十二首,以角、徵、宫、商、羽、五音标注。左下方并列署名发源地太仓市江南丝竹协会和发祥地上海国乐研究会。首末页上分别对两团体作了简介,独树-帜、耐人寻味。

有着渊源历史、相毗邻的两个兄弟单位,亲如一家,别开生面,独具匠心,相互合作,联手打造传承、改革、发展中国民乐崭新篇章,怡情音律,驰誉艺林。值得敬佩点赞,值得奉为楷模。

特别是身处繁华大都市的上海文艺团队,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甘愿放下架子,俯身到明代戏曲音乐家魏良辅“足迹不下楼十年”,研制‘水磨腔’的“昆曲娘家”太仓。共同探讨,携手传承。高风亮节,敬佩不已。

“江南丝竹似明珠,源自昆曲‘水磨腔’。”

江南丝竹,顾名思议,流行于江南地区,以丝弦乐器(弦子、提琴、二胡、琵琶、扬琴、古筝、中阮等)和吹管乐器(笛、箫、笙等)为主要组成的器乐演奏形式,是我国传统民族器乐艺术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结构简洁,小型灵活;音乐情趣,轻盈明快;风格鲜明,精致细腻。曲调优美秀雅,柔和清澈。常与民间风俗活动密切结合,适合婚丧喜庆,宴宾娱客,庙会、街会等场合。是群众喜闻乐见,具独特魅力的艺术。

《振飞曲谱》【原序一】红学家俞平伯曰:“昆山腔,南曲之-派,盖明初即有之。及嘉、隆间,太仓有魏良辅者,夙娴旧曲,喉转新声,清唱南词,曰水磨调,以宫商五音配合阴阳四声,其度腔出字,有头腹

尾之别,字清、腔纯、板正,称为三绝。古代乐府(包括宋词元曲)于声辞间,尚或有未谐之处,至磨调始祛此病,且相得而益彰,盖空前之妙诣也。”

对于“江南丝竹”外行的我,当发现“霓裳曲”骤生惊喜,联想昆剧《长生殿》中戏曲祖师爷唐明皇李隆基——出色的音乐家,亲自创作了“霓裳羽衣曲”等十几首乐曲,还会演奏多种乐器。

“琵琶词”分明与昆剧《琵琶记》剧名同;“朝元歌”与《玉簪记》曲牌【朝元歌】类同;名曲《鹧鸪飞》与《紫钗记》【折柳·阳关】曲牌【鹧鸪天】类同,《老三六》与《单刀会》曲牌[胡十八]……

有据可证,江南丝竹与昆曲如孪生姐妹,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紧扣密箍联系在一起!

“要追溯江南丝竹,需结缘昆曲演绎。”

太仓东临东海、长江,南临上海,西连昆山,北接常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著名的“南熏关”,“六国码头”。民间素有“邻里丝竹相闻,山歌对唱成风”的习俗。孕育了流丽委婉的昆曲和温文尔雅的江南丝竹奇葩。浸润经典雅致的娄东文化(张溥兴社、王世贞兴文、吴伟业兴诗、陆世仪兴学、徐上灜兴琴、四王兴画……)。

《振飞曲谱》【原序一】红学家俞平伯又载: “弦索调乃元曲之遗,用七音阶,至明中叶尚存,其后寖衰,亦以水磨法奏之,而仍用二变声,南北曲遂合,称为昆腔昆曲,而磨调之名转微。”

江南丝竹,起源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江苏太仓。创始人是魏良辅和得力助手、女婿张野堂。翁婿二人,珠联璧合,改革旧昆腔,研制出典雅极致的“水磨腔”昆曲;改良弦索,改北方的大三弦为弦子,创制提琴,组建管乐、弦乐、击乐齐全的丝竹乐队,采用工尺谱演奏,逐渐形成丝竹专业班社,即江南丝竹的前身。贡献巨大,功不可灭,永载史册。

明代淞江枫泾钮少雅《芍溪老人自序》载:“……弱冠时,闻娄东有魏良辅者,厌鄙海盐、四平等腔,而自制新声。腔用水磨,拍捱冷板,每度-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闻之悲泣,雅称当代。”

明末宋直方《琐闻录》“弦索”中载:“因考弦索之入江南自戍卒张野塘始……既得魏氏,并习南曲,更定弦索音节,使与南音相近。”

《太仓州志》“物产篇”曰:“按吾州魏良辅开昆腔一宗。嗣有瞽者张野塘,以弦子著。长子张八传父技,次子张九又工吹管。若提琴则推杨

六。吹箫则推百户皆擅绝。今惟杨六在,然他邑习弦子提琴,犹问太仓师法。”

追史觅踪,清晰记载着以张野塘为首的娄东弦索乐队,人才济济。过云适吹洞箫、张野塘弹弦子、杨仲修拉提琴、赵瞻云弹琴筝、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等吹笛笙、弹琵琶、敲板击鼓,既奏乐器,又善淸唱,俨然是一批训练有素著名的昆曲乐师,顶级的弦索乐队班子。

弦索或曰丝竹,从昆曲中吸收养分,丰富曲目,增色添韵,走向独立,昆曲功不可没。随着昆曲流行,为之伴奏的弦索,传遍大江南北,带动昆剧伴奏乐改革发展,脱颖而出,名闻遐迩。

《太仓州志》“斯友堂日记”云:“吾娄有张野堂者王文肃门下客,善三弦,其声疏宕而有节,州人多从学,识微谬误,必诃责诘。正而后已,后土风渐靡,而声音亦遂移,学絃者十室……”

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中说:“王锡爵家乐班是用昆腔演出《牡丹亭》最早的记录。”

众所周知,王锡爵家乐班首演汤显祖的《牡丹亭》在府邸“鹤来堂”,让昆剧登上大雅之堂。为汤显祖的成名及中国昆剧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两朝数代人坚持八十多年。后转为“太仓吉芳班”,生、旦、净、末、丑皆全,成会职业戏班,在江、浙、沪一带流动演出,颇具名声。培养了无数昆曲与丝竹人才,后称为“堂名”,让昆曲与丝竹,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可以说王氏家乐班既是昆剧的“实验剧团”,又是江南丝竹的“实验乐团”,为昆剧的传播与发展及江南丝竹的形成与推广,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太仓先后为各地输送了不少昆曲著名演员和伴奏音乐人才。如上昆的朱传茗,浙昆的汪世瑜、王世菊,上海的金睿华,苏昆的凌继勤。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著名的昆曲音乐家高步云,上海市戏曲学校昆曲班及研习社笛师包棣华,浙江省昆剧团司鼓指挥张永生,浙江省昆剧团主攻曲笛、唢呐、弹拨乐的戏曲音乐家陈祖赓,苏昆乐师高步云侄子……

“江南丝竹大合作,喜庆凯歌共协奏。”

历史文化名城太仓,美誉“上海的后花园”。海派文化也辐射影响太仓,与著名的娄东文化,交相辉映。

成立于1999年7月太仓市江南丝竹协会,几年前,在上海歌剧舞剧院著名演奏家、作曲家太仓籍张晓峰的大力支持下,整理出版了《太仓江南丝竹十大曲》(乌夜啼、槐黄、春花秋月、节节高、花花六板、六花六节、南词起板、龙虎斗、葡萄仙子、八段锦等)CD碟片,走出太仓,晋京、赴宁展演。远赴日本、徳国、荷兰、法国等献演,享誉国内外乐坛。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的华乐团曾特邀请太仓文化馆恒通民乐团赴狮城联合举办“太仓江南丝竹十大曲”演奏音乐会,座无虚席,有声有色,美轮美奂,载誉而归。

自2006年,太仓被国务院公布为江南丝竹发源地之首,2008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江南丝竹)之乡”。现是“江苏省江南丝竹实验基地”、“苏州市特色文艺创作基地”。

江南丝竹作为一乐种,被音乐家接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如今,我市丝竹馆,经常用于宣传、传承、保护“江南丝竹”;拥有过百支丝竹团队,每年多次举办“江南丝竹赛事”交流切磋、共同学习、提高技艺。最近又举办“首届江南丝竹演出季”,让各团队充分展示风采。

开办市老年大学昆曲班、二胡班、中阮班、古筝班、琵琶班、葫芦丝班等,让银发-族,也如火如荼活跃在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各公众场所,成为太仓对外一张靓丽名片。

还采用请进来办法,举办“江、浙、沪三地‘江南丝竹’邀请赛”。

特邀上海著名二胡演奏家周皓等,来太仓讲习丝竹知识和理论,共同促进友谊与技艺,受益匪浅。

前不久,上海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来娄城,用手中的二胡,征服太仓听众,倾倒无数乐迷。让丝竹乐队学到许多非常规的演奏方法和丰富多彩的运弓方法,丰富了二胡声响效果和表现潜力。

紧邻密挨的上海与太仓,建立了厚重的兄弟之谊。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博釆众长,与时俱进,共同推动江南丝竹的传承、发展。使这一奇葩,竞放于国乐百花园中。值得昆曲界借镜以观!

“民乐幼苗在成长,丝竹之花开遍地。”

如今太仓,享有“江南丝竹第一镇”、百年校史的璜泾荣文艺术学校,则是弘扬江南丝竹文化的搖篮。形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艺术教育特色,民乐特色享誉国内,走出国门,由笛王陆春龄任名誉团长;全国著名作曲家张晓峰任艺术总监;著名艺术家乔奇、新加坡华协会会长郑朝吉、香港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朱道忠任艺术顾问。乐团经常参加各级各类演出活动,多次获奖。与老艺术家闵惠芬、陆春龄、张晓峰、俞逊发及上海学生民乐二团同台合奏,与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专业乐团及学生乐团同台演出,被教育部艺教司誉为“乡村艺术教育之花”。被笛王陆春龄题为“少儿民乐的揺篮”,名符其实。

太仓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聘请张晓峰担任艺术指导,邀请上海闵惠芬、陆春龄、龚一、王永德等专家莅临指导,积极向上海音乐学院推荐人才。

太仓各种幼儿江南丝竹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蓬勃发展。

都在用如歌的江南丝竹,奏出民族的神韵;奏出时代的强音;奏出对明天美好的期望。

魏良辅研制的“水磨腔”,是极致高雅的大美昆曲;张野塘研制的江南丝竹,是温文尔雅的大美国乐!两者唇齿相依!

昆曲“水磨腔”起源于太仓,江南丝竹亦起源于太仓。

渊源流长,盛世流芳!

娄东昆曲社冯惠芬

2016.10.29

浅谈建筑与音乐的内在相关性

浅谈建筑与音乐的内在相关性 摘要:文章以建筑艺术欣赏的角度,从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在构筑形态与基本表现形式之间的相关性的特点分析人手,多方位、多视角地分析它们在知觉欣赏、情感欣赏与理性欣赏三者之间的特点;进而提出在建筑欣赏与音乐欣赏以及两者在时空定位上具有的相关性;探讨建筑作为城市的“音符”所具有的宏观形态的音乐旋律美。建筑艺术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和各门艺术的综合“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的一种广义的造型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建筑与作为表演艺术的音乐“表面上很难说有什么联系”然而由于建筑与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而且可以相互得到启发。 关键词:建筑;节奏感与韵律感;音乐;艺术 一、建筑艺术美与音乐艺术美的相关性 古希腊抒情诗人席蒙尼德斯有句名言:诗是无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在建筑界也有一句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书中藐:“建筑空间和形象中的抑扬顿挫、比例结构及和谐变化,体现了音乐的旋律”。建筑,凝固的音乐;音乐,流动的建筑,人们对于这两种均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艺术范畴的欣赏,很自然地诉著于美感比拟,产生心理上的美感联想,从而达到视觉美和听觉美的相互转化。由此而产生出“具有音乐旋律美的建筑”和“具有建筑结构美的音乐”。“我们在音乐里所得到的感受和我们在凝视建筑形式的相互作用时所得到的感受完全相同”。建筑与音乐在很多方面具有相关性。 1、构筑形态的相关性 (1)音乐。基本元素:曲体(乐素、乐节、乐句、乐段和乐章)、曲式(复奏式、连续式和混合式);润饰元素:曲调、音色和音质(乐器/嗓音);谱曲原则:统一与变化、节奏与旋律和和声等以及组合体:音乐旋律与乐章;求解过程:通过简单音符的组合同样可以创造出变化无穷的音乐旋律来,而真正体现主题需要的最佳解也是存在的,流芳百世的佳作就是例证。 (2)建筑。基本元素:点、线、面和体;润饰元素:色调、光影和质感;构图原则: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等;组合体:建筑空间组合;求解过程:不同的组合方式产生不同的建筑空问,客观上存在无穷解,但有最佳解的必然,最佳解是既满足技术功能要求也满足审美要求的最佳表达。 2、节奏感与韵律感 建筑与音乐最为相似之处就是都能体现出节奏感和韵律感,它们都强调张力、比例和素材。音乐旋律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它是通过节拍与旋律的不同组合来达到悦耳动听的目的。对建筑而言,这种节奏感与韵律感来自建筑形体的规则或不规则变化引起的视觉刺激,进而激发人的心理上的美感联想。它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节奏感是有规律的重复,富有单纯、明确的关系,富有机械美和强力美;韵律感是有规律的变化,因而富有充实的变化美。节奏是富于理性的,韵律是富于情感的。古希腊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

《忆江南》音乐教案

《忆江南》音乐教案 常州市怡康小学钮小媛 一、??????????? 教学内容 1、唱:《忆江南》(苏少版新教材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2、听:《水乡美》、《翠湖春晓》 3、看:江南舞蹈的两个片段 4、动:创编江南景物造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习轮唱、合唱歌曲。 2、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创编活动,使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3、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四、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2、学习用轮唱、合唱等方法来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配放音乐《翠湖春晓》 师:同学们,周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很美的江南六大古镇风景图,请你欣赏后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教师随机与学生互动模仿做各种动作或造型) 2 、教师配乐朗诵诗词《忆江南》 师: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年回忆江南美景时欣然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忆江南》,请大家静静地听老师朗诵一遍。 3、学生配乐朗诵诗词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欣赏江南美景和配乐朗诵让学生借助生动的画面初步感受歌词之美,江南风光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新授教学 1、教师示范表演唱(手拿道具) 师:这么美的诗用朗诵还不足以表达它的美的意境,老师想把它唱出来、跳出来,请说出你的感觉。 [设计意图] 教师借助精美的道具和声情并茂的演唱、舞蹈,让学生直接形象地感受歌曲的旋律之美和意境之美。 2、学生再次欣赏歌曲一遍。 3、请学生说说、唱唱自己最喜欢的和最难的一句歌词。教师指导学生个别或集体唱一唱。[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自主、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同时解决本课难点。

精选九年级音乐上册第1单元《紫竹调》教案2花城版

江南丝竹《紫竹调》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讲解及参与性听辨,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紫竹调》这首乐曲。 2、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培养起强烈的求知欲,同时达到再次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能够听辨出《紫竹调》中三件领奏乐器的音色,并按领奏顺序排序。 教材分析: 《紫竹调》是沪剧曲牌之一,由江苏南部一些山歌、小调,经过融化而成。本曲为作曲家润饰过的民族轻音乐作品。伴奏音乐优美抒情。乐曲在轻快爽朗的节奏中由各种不同的乐器轮番主奏出家喻户晓的民族民间音调,先后出现在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上的装饰性演奏,按照江南丝竹音乐的风格,各自发挥自己的演奏技法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随着《紫竹调》音乐,进入教室。师: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你刚才听到的乐器是什么乐器?声音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 2、导入新课内容。师:刚才我们听到声音是这个乐器发出的(教师出示实物笛子)。今天我们将继续我们的音乐之旅,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新朋友。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去遨游神奇的音乐世界吧! 二、认识民族乐器 1、教师展示三件民族乐器,请学生试着说出他们的名字。 2、播放《紫竹调》中三件乐器的独奏片段(任意顺序),请学生试着说出是哪件乐器在演奏。 3、观看笛子演奏图片、二胡演奏图片和琵琶演奏图片,了解三种乐器的演奏姿势,并在教师的提示下模仿出该乐器的演奏姿态。 4、请学生听一段西洋管弦乐队的合奏片段及《紫竹调》合奏部分,要求能正确区分它们。 三、介绍、欣赏《紫竹调》 1、教师简介《紫竹调》的相关知识。 悦耳动听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丽的水乡古镇,从图片中你们能认出这是什么地方吗?

踩水

踩水 一种实用游泳 编辑 在民间或在军事上渡江过河,通过浊水逆流,进行水上运输或救护溺者时,常常使用踩水。踩水的形式很多,比较常见的是采用类似蛙泳的动作,但是身体与水面所构成的角度较大,接近于直立。这种游泳方法,两臂放松伸出,用手掌和两臂在体前向内和向外压水,两腿作蛙泳的蹬夹水动作。蹬夹水时,先屈膝,小腿和脚向外翻,然后两膝向里扣压,用小腿和脚内侧蹬夹,手臂和腿的动作互相配合好,身体即在水中浮起。手和腿的动作几乎同时做出,必须连贯、有节奏,呼吸要随手和腿的动作节奏自然进行。用踩水方法向前游进时,身体略向前倾,腿稍向侧后蹬水,两臂向后压水;向侧游进时,身体向侧倒,手、腿向游进反方向压水与蹬夹腿,这样就可以自由地向各方移动。熟练后,仅用两腿的蹬踩动作身体即可浮起,踩水时头部始终露在水面上,便于识别方向,两手可以露出水面自由持物。 踩水方法 编辑 踩水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是采用立式蛙泳的动作技术,身体于水面构成的角度很大,接近于直立。 身体姿势:整个身体几乎垂直于水面,稍前倾,头部始终露在水面,下颌接近水面。 腿部动作:踩水的腿部动作几乎和蛙泳腿一样,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收蹬腿的幅度要小。收腿时,膝关节可外翻,蹬腿时膝关节向内扣压,同时小腿和脚内侧蹬夹,两腿尚未蹬直并拢即开始做第二次的收腿动作(如图1-2)。动作熟练之后,也可进行两腿交替蹬夹水的动作技术。 臂部动作: 两臂稍弯曲,在体侧前做向外、向内的摸压水的动作,动作幅度不能太大。向外时,手掌心向外侧下,有分开水的感觉;向内时,手掌心向内侧下,有挤水的感觉。向内摸压至肩宽距离即分开。两手掌摸压水的路线呈双“︵”弧形 臂、腿、呼吸配合:臂腿的动作配合要连贯、协调,一般是两腿做蹬夹水时,两臂向外做摸压水的动作,收腿时,则向内摸压,呼吸要跟随臂腿自然进行。蹬夹水(臂向外)时吸气;收腿(臂向内)时呼气。可以一个动作一次呼吸,也可以几个动作做一次呼吸。 用踩水游进时,可以采用身体的不同侧向以及蹬夹和摸压的方向来改变游进的方向。向前,及身体稍前倾,脚稍向侧后蹬夹水,两臂稍向后拨水,反之亦然。 踩水动作熟练后,仅用双腿的蹬踩动作也可是身体浮起,那么单手或双手就可以在水面上自

江南丝竹教案

第三单元第七节丝竹相合 课型: 探究式音乐欣赏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诗、景、歌、乐、语等几个方面让 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 音乐语言的甜美,并通过歌唱、交流、 探究、创造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江 南文化,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 其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并能够判断其主奏 乐器音色的特点。 3、知识与技能: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流传地域、 形成简况、乐队组成、风格特征及二者的区 别与联系,并能够正确运用。 教学重点: 聆听《中花六板》、《广东音乐》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音 乐风格。

教学难点: 《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相关知识的探究 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由“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两部分组成,在品 味江南人文、景观的基础上掌握“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的相关知识,两部分知识看似独立,却又相互交错。通过聆 听和感受音乐及对江南的人文、景观、语言的品味,激发学 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判断能力, 增进学生音乐文化修养,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聆听法、鉴赏法、体验法、比较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学习用具: 课前收集的江南文化资料、图片及创作素材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好!上课之前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听音乐 的时候,注意观察画面上的乐器,并思考问题: 1你认为这是什么地方的音乐?江南还是江北? 2音乐有什么特点? 多媒体播放带有江南画面的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音乐

游泳应该怎么在水中站立

游泳应该怎么在水中站立 相信游泳是广大人民都热爱的一项健身活动。那你可知道游泳怎么在水中站立?这项技能你学会了没?现在就让带领你了解游泳怎么在水中站立吧。 游泳怎么在水中站立 1、游泳怎么在水中站立 水中站立时,先低头,再收腿,两手从身后向身前划水帮助臀部下沉;然后,两手向下压水,两脚下踩站稳。 2、水中站立的技巧 两手抓住池边,两脚贴在近水面的池壁上。然后深吸气憋住,上体后倒仰卧水中,两手松开池壁,两臂贴于体侧,两腿随即用力蹬壁,身体成流线型在水中向前滑行。水中站立时,先低头,再收腿,两手从身后向身前划水帮助臀部下沉;然后,两手向下压水,两脚下踩站稳。 3、游泳的好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肌肉组织会有逐渐丢失的趋势,研究表明,年龄越大则肌肉组织丢失越快。肌肉组织的丢失,一方面导致肌肉力量下降,另一方面导致身体代谢率下降,能量消耗减缓,脂肪比例增加。游泳是一项全身参与的运动,相比其它运动能够动员更多的肌肉参与代谢供能,虽然游泳不能塑造粗壮的,健硕的肌肉,但是能够提高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特别是躯干,肩带和上肢肌肉,而在水中游泳需要克

服较大阻力,长期进行游泳锻炼能够使肌肉力量,速度,耐力和关节灵活性都得到提高,游泳对减缓肌肉组织丢失能够达到与进行抗阻训练一样的效果。 游泳锻炼能保持关节健康随着我们年龄的不断增加,骨关节软骨也会慢慢的发生退行性的病变,情况严重的话会慢慢的演变为骨关节炎,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最为常见。关节炎患者在水中游泳,水会对人体关节产生一种机械应力,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 游泳的注意事项 1、游泳时的注意事项 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2、游泳后注意事项 游完泳后不要忘记刷牙漱口。杨淑霞说,人们游泳时,池水常会进入口腔,一些病菌也随之而来。如果游完泳不及时清洁口腔再接着吃东西,这些病菌就会进入胃肠道,抵抗力较差的儿童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3、患有以下疾病忌游泳 忌有癫痫史游泳:无论是大发作型或小发作型,在发作时有一瞬间意识失控,如果在游泳中突然诱发,就难免“灭顶之灾”。忌高血压患者

音乐课教案-丝竹相和

丝竹相和 [教学思路] 本课以江南丝竹《欢乐歌》作为导入新课,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二种不同体裁、不同地方风格的民族器乐曲放在一个课时内,采用比较欣赏法,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聆听比较不同地方丝竹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不同音乐风格,主要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发展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教学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中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辨别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各自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件: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记》 聆听江南丝竹乐《欢乐歌》片断,导入新课。 探讨:它的音乐体裁是:江南丝竹、广东音乐? 二、 1、聆听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片段。

思考: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二胡、笛、箫、琵琶演奏主旋律,笙、扬琴支持烘托,小三弦打点添线)、乐曲情绪(喜庆、活泼、追求幸福、乐观向上)音乐风格特征(清新优雅,细致活泼;曲调优扬柔美,婉转流畅) 教师补充:流传地域:上海市、江苏、浙江地区,以及八大乐曲。 完整欣赏《中花六板》 请学生思考:《中花六板》体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其音乐所用的乐器分别是什么? 教师解答,并引入《老六板》,出示《老六板》和《中花六板》对比图,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请学生想想它们之间的联系?又发生怎样的变化? 教师介绍江南丝竹创作手法:加花变奏。写及小节简单的旋律,并请学生一同参与进行加花创作。 3、聆听广东音乐《娱乐升平》片段。 教师介绍: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二胡、高胡、扬琴、秦琴、笛子)、乐曲情绪(喜庆、活泼、追求幸福、乐观向上)。 完整欣赏《娱乐升平》,判别乐曲的所用的乐器 4、出示课件提出思考::用《娱乐升平》和《中花六板》做比较,两首乐曲的音乐风格有什么不同及乐曲的主要区别。 小结: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从流行地区、主要乐器、音乐特点进行分析。

一天教会你游泳

一天教会你游泳 首先不害怕水。下水前做准备活动,舒展筋骨要在浅水区学习踩水,漂浮能保证掉入水中沉不下去后再学习游泳的动作每天都去游,一周之内包会学游泳狠简单一种是自学时间比较久但还是要看你个人的悟性成人要先学蛙泳教学步骤--闭气漂浮于水面上--蛙泳腿蹬腿的练习--蛙泳腿和呼吸的配合--蛙泳手臂的练习--蛙泳手臂和呼吸的配合--蛙泳手臂蹬腿和呼吸的配合--学成在一种比较安全又快速的方法就是找一个私人教练教你大概要6到8堂课学会如果悟性高的也有45节课就学会的.全部自己亲身体会,自己写的,说实话,游泳这东西最主要还是要练习和体会,光看视频和文字不太容易理解。还是下水自己试试才行。很多人在问游泳怎样才能很快的学会,这"学会"就得有个界定了,啥叫学会,我练了7年都不敢说完全学会,如果光是会浮起来了,那很快的。自由泳如果你说的学会是看起来像,那我觉得大概几节课就能搞定,但想很好,那就得几年几年的练咯。游泳就是分解开来学的,打腿,是大腿带动小腿,膝关节别僵硬,小腿自然弯曲,当大腿向下压水的时候,膝关节带动小腿跟着大腿向下压,然后脚踝带动脚向下压水。所以这样说起来就有个先后顺序了,不过当大腿带动小腿再带动脚运动的过程中别有停顿。整个过程看起来是非常流畅的,点都不僵硬,非常柔缓的。要想游快得压水深点,频率快点。对于自由泳的速度来说,腿所提供的速度可以说占到了全部的60%到70%的样子。当然手也是很重要的。说到手就提点吧。手划水是有个S路线的,你把手伸直,先往头这边划点,然后自然的向外划,整个路线看起来就有个S,但注意当你向内划的时候手别超过身体的中线(就是以鼻子中间把人体分成左右两半)。再说说换气。向大赛中,如果是25M的比赛,那自由泳唤气有可能只换几下。如果是长距离的比赛,那就要比较有规律的换气了,一般就是划3下手换一次气,左右交替。我的教练给我说的是当你吸了气后在水里别吐,当你换气快到水面的时候再猛的吐出来,然后只要把口鼻路出水面,接着口鼻一起深吸一口起就行了。但是我觉得在水里吐起比较好,当然你吐气得掌握好时间,别一吐就吐完了,大概当你快吐完了就接着马上吸气了。如果你不习惯左右换气,你可以先试试单边换气。步骤我从刚换了气开始:(你现在是右手前伸,还没入水,头半露出水面,在手的下方),这时你就口鼻一起吸气,然后头就转到水面以下,同时右手前伸入水,左手自然的向后推水。然后头在水下,口鼻一起漫漫吐气,此时,左右手自然的划水,当右手再次回到刚才所说的地方时,吐气也差不多了,转动头部到右手下方(此时右手在空中正往前准备入水),马上把剩余的一点气吐掉(因为在水下都吐得差不多了,所以只剩一点点能很快吐掉),马上深吸气。然后重复上面的动作就行了。1.游泳不难学的,如果有朋友教就更好了。2.学游泳要先学会水下呼气,水上用嘴吸气,平时你可以用一个洗脸盘放满水,把头浸水里面,练习在水里面呼气(只呼不吸),等气吐得差不多了把头抬起来张大嘴用嘴吸气,开始可能不适应,不过习惯了就好。3.水里呼气学会了,接着再学动作就能少走好多弯路,很多人就是因为呼气还没学会就学动作,导致水下猛喝水,鼻子进水好难受,之后会对水产生恐惧,一个怕水的人是很难学会游泳的。4.学动作的时候也要一步步的来,一般先学腿再学手,初学腿的时候闭着气,试着打腿划一段距离,没气的时候就站起来。5.习惯了打腿以后就可以试着与手部的动作和呼吸配合。就拿蛙泳来说,一般的动作都是先蹬腿--向前飘--划手--头部露出水面--用嘴吸气--头部和手一起入水--蹬腿,当然全程都是要在水底下呼气的,如果打腿和手都正确的话关键就是你要如何掌握吸气的时机了。6.基本的游泳动作大概3,4天左右就成型了,不过要精通或者游得快就要下苦功了,这个就要花长时间的练习了。 蛙泳配合有一个顺口溜,在讲解蛙泳动作要领之前先介绍给大家:"划手腿不动,收手再收腿,先伸胳膊后蹬腿,并拢伸直漂一会儿。"从顺口溜中可以看到,手的动作是先于腿的

从《每日必弹》浅谈琵琶常见指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2321674.html, 从《每日必弹》浅谈琵琶常见指法 作者:喻可睿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08期 摘要:本文主要对我国琵琶大师、教育家刘德海先生编著琵琶练习曲《每日必弹》中,常见的弹挑、轮指、扫拂、速度等演奏技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在几种指法在经典曲目中的的运用思考进行探讨。 关键词:《每日必弹》常见;琵琶;指法;浅谈 【中图分类号】 G6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049-01 《每日必弹》由我国琵琶大师、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乐器系主任、副院长刘德海先生编著,是每个学习琵琶的人都值得拥有的基本功学练的“葵花宝典”。这本书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琵琶基本的左右手演奏技法、技巧。除了书中的四十五首练习曲,书后的“琵琶新思维99话题”,也给让人感受深刻。 我们常说“练曲不练功到头一场空”,可见基本功的重要性。琵琶是民族器乐中难度最大的乐器,左右手十个指头的灵活性、力度、协调性都需要长期练习。基本功就像修房子是夯地基,只有基础打的牢固,才能弹出好听的乐曲。基本功训练难在坚持、承载坚持、贵在坚持。《每日必弹》是我们在练习基本功时很好的朋友,除了对每个技法针对性的练习以外,为了避免日复一日的练习枯燥,刘德海先生也提出了“以曲带功”的观念,选用简单旋律练习,以提高学习兴趣。2018年4月在西安举行的“敦煌国乐刘德海琵琶研修班”培训会上,刘德海先生也从《每日必彈》这本书开始,向我们介绍起琵琶学习的经验与技巧,并重点指导了其中练习中常见的问题,让听课学员受益匪浅。 刘老先生说琵琶美的核心是调和文化,琵琶的演奏也用该表现出风调雨顺的感觉。这里便提到琵琶弹挑的手型问题。琵琶弹挑的手型其实分为龙眼形、凤眼形和丝竹形。龙眼形的食指中关节和大指小关节稍稍隆起,两指交叉,此手型演奏出来的音色厚实,善慢善文善轻快;凤眼形的食指与大指稍稍伸直,两指交叉,此手型,音色坚挺,善慢善武,更善强善快速;丝竹形手腕趋平,掌心放松单靠手指发力。丝竹形综合了龙眼形和凤眼形,音色上可以营造出江南丝竹的风格。刘老先生也提出了琵琶的音色是丝竹声音,琵琶的母亲在江南这样的观点。如《诉——读唐诗有感》的主题一乐段中,我们就采用侧锋出弦的龙眼手型,让声音呈现流水的感觉;《陈隋》一曲中使用的更多的则是凤眼形的手法,坚挺的声音搭配低沉悲哀的意境。在实际演奏中,弹挑手型的选择并没有完全的正确或错误,更多的适合与不适合。通常更多的是“非龙非凤”的常态手型。而弹挑如何练习的统一也是我们练习中的重难点。为了达到音色的统一,我们通常采用重音换置法,同时应该加强连续单挑的训练,如《每日必弹》的《开门三件事》第一件事的弹挑练习的音乐,用单挑的训练。

江南丝竹教案

欣赏课《江南丝竹》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 爱好。 2、能力目标: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掌握其音乐特色, 直到形成此风格的原因。 3、知识目标:能通过学习辨别江南丝竹音乐,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并了解民族管弦乐团的编配。 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钢琴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江南丝竹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乐器及其音色。 2、通过欣赏典型的江南丝竹音乐,掌握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风景视频。 提问:这是那个地区的风景?有谁去过这些地方,来给大家说说,江南和我们北方在气候、地理方面有什么不同? 2、在江南地区,有一种我国的传统乐种——江南丝竹。

(二)欣赏《欢乐歌》 1、请大家欣赏江南丝竹《欢乐歌》。 思考:画面中出现那些乐器?(二胡、琵琶、中阮、扬琴、古筝、竹笛) 江南丝竹是“丝竹”乐的一个分支。流行于江南,盛行于沪宁杭地区。 提问:请同学根据“丝竹”的字面意思,说说演奏《欢乐歌》的这些乐器那些为“丝”那些为“竹”呢? 2、完整欣赏《欢乐歌》 思考:这首曲子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流畅明快、起伏多姿、欢快活泼) 3、请大家看黑板,这是《欢乐歌》中的一段旋律,请大家视唱一 下: 1=D 1/4 (三)欣赏《三六》 1、请同学们欣赏另一首江南丝竹乐曲《三六》的片段。 思考:a.这首乐曲和《欢乐歌》相比较在越推编制上有什么区别?增

加了什么乐器? (一个是小乐队,一个是民族管弦乐队。大软、贝司、打击乐)通过看视频,思考一下民族管弦乐团的声部编配是什么样的呢? 吹管乐器:竹笛笙唢呐箫管子巴乌等。 弹拨乐器:琵琶三弦扬琴古筝阮古琴等 拉弦乐器:二胡高胡京胡板胡等 打击乐器:鼓锣钹木鱼板鼓云锣定音鼓方响编钟等 那么,他们在乐队中,分别位于什么位置呢? b. 《三六》的音乐情绪是什么样的?和《欢乐歌》有什么共同点?(都非常欢快、喜庆、热烈、明朗)由此可见,江南丝竹音乐在音乐

游泳十六忌

游泳十六忌 一、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 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 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 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 至呕吐、腹痛现象。 二、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 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 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 冒、咽喉炎等。 三、忌月经期游泳:月经期间游泳, 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 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 期延长。 四、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在天然 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凡水域 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 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五、忌长时间曝晒游泳: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六、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水温通常总比体温低,因此,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不适感。 七、忌游泳后马上进食: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八、忌游时过久: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

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九、忌有癫痫史游泳:无论是大发作型或小发作型,在发作时有一瞬间意识失控,如果在游泳中突然诱发,就难免“灭顶之灾”。 十、忌高血压患者游泳:特别是顽固性的高血压,药物难于控制,游泳有诱发中风的潜在危险,应绝对避免。 十一、忌心脏病者游泳:如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冠心病、风湿性瓣膜病、较严重心律失常等患者,对游泳应“敬而远之”。 十二、忌患中耳炎游泳:不论是慢性还是急性中耳炎,因水进入发炎的中耳,等于“雪上加霜”,使病情加重,

游泳-教你学会如何踩水(立泳)[1]

踩水 踩水又称立泳,是最基本实用的自救方法。在水中溺水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踩水,由于踩水可以得到休息,镇静下来。 踩水时以腰为轴,以下肢动作为主;头部出水面,双手由胸前向两侧拨水,双脚若以蛙式蹬夹腿动作者称蛙式踩水。会蛙泳的人,很容易学会蛙式踩水。在踩水各种方法中,以此法最实用。用剪腿式踩水亦可,踩水时,动作要协调一致,身体放松,如此才能自然省力。 踩水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是采用立式蛙泳的动作技术, 身体于水面构成的角度很大,接近于直立。 身体姿势 整个身体几乎垂直于水面,稍前倾,头部始终露在水面,下颌接近水面。 臂部动作 两臂稍弯曲,在体侧前做向外、向内的摸压水的动作,动作幅度不能太大。向外时,手掌心向外侧下,有分开水的感觉;向内时,手掌心向内侧下,有挤水的感觉。向内摸压至肩宽距离即分开。两手掌摸压水的路线呈摇撸式拨水(8字拨水)

腿部动作 腿部动作有同时蹬夹水和交替踩水两种。 同时踩水: 踩水的腿部动作几乎和蛙泳腿一样,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收蹬腿的幅度要小。 收腿时,膝关节可外翻,蹬腿时膝关节向内扣压,同时小腿和脚内侧蹬夹,两腿尚未蹬直并拢即开始做第二次的收腿动作,动作要连贯。 交替踩水: 先屈右膝,小腿和脚向外翻,然后膝向里扣压,用右脚掌和右小腿内侧向侧下方蹬夹水,当腿尚未蹬直时向后上方收小腿,收腿的同时左腿开始做如同右腿的蹬夹水动作,两腿交替进行。 臂、腿、呼吸配合 臂腿的动作配合要连贯、协调,一般是两腿做蹬夹水时,两臂向外做摸压水的动作, 收腿时,则向内摸压,呼吸要跟随臂腿自然进行。 蹬夹水(臂向外)时吸气;收腿(臂向内)时呼气。 可以一个动作一次呼吸,也可以几个动作做一次呼吸。 用踩水游进时,可以采用身体的不同侧向以及蹬夹和摸压的方向来改变游进的方向。 向前,及身体稍前倾,脚稍向侧后蹬夹水,两臂稍向后拨水,反之亦然。 摇撸划手,踩水分解练习:

高中音乐鉴赏丝竹相和教案 丝竹相和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丝竹相和教案丝竹相和教 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 高中音乐鉴赏《丝竹相和》教案一 【教学思路】 本课以江南丝竹《欢乐歌》作为导入新课,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二种不同体裁、不同地方风格的民族器乐曲放在一个课时内,采用比较欣赏法,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聆听比较不同地方丝竹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不同音乐风格,主要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发展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教学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中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辨别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各自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件: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记》 聆听江南丝竹乐《欢乐歌》片断,导入新课。

探讨:它的音乐体裁是:江南丝竹、广东音乐? 二、教学过程 1、聆听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片段。 思考: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二胡、笛、箫、琵琶演奏主旋律,笙、扬琴支持烘托,小三弦打点添线)、乐曲情绪(喜庆、活泼、追求幸福、乐观向上)音乐风格特征(清新优雅,细致活泼;曲调优扬柔美,婉转流畅) 教师补充:流传地域:上海市、江苏、浙江地区,以及八大乐曲。 2、完整欣赏《中花六板》

请学生思考:《中花六板》体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其音乐所用的乐器分别是什么? 教师解答,并引入《老六板》,出示《老六板》和《中花六板》对比图,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请学生想想它们之间的联系?又发生怎样的变化? 教师介绍江南丝竹创作手法:加花变奏。写及小节简单的旋律,并请学生一同参与进行加花创作。 3、聆听广东音乐《娱乐升平》片段。 教师介绍: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二胡、高胡、扬琴、秦琴、笛子)、乐曲情绪(喜庆、活泼、追求幸福、乐观向上)。 完整欣赏《娱乐升平》,判别乐曲的所用的乐器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绿水江南 第一课《忆江南》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习轮唱、合唱歌曲。 2、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创编活动,使每位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 3、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3、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4、学习用轮唱、合唱等方法来演唱歌曲。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配放音乐《翠湖春晓》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很美的江南六大古镇风景图,请你欣赏后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教师随机与学生互动模仿做各种动作或造型) 2 、教师配乐朗诵诗词《忆江南》 师: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年回忆江南美景时欣然写下了一首著名《忆江南》, 请大家静静地听老师朗诵一遍。 3、学生配乐朗诵诗词(二)新授教学 1、教师示范表演唱师:这么美的诗用朗诵还不足以表达它的美的意境,老师想把它唱出来、跳出来,请说出你的感觉。 [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借助精美的道具和声情并茂的演唱、舞蹈,让学生直接形象地感受歌曲的旋律之美和意境之美。 2、学生再次欣赏歌曲一遍。 3、请学生说说、唱唱自己最喜欢的和最难的一句歌词。师指导学生个别或集体唱一唱。 4、请学生试着将第一段歌词连起来唱一唱。 5、教师讲解并示范演唱高低八度的两句“忆江南”的唱法,学生模唱。 6、学生唱第二段歌词。 7、请学生为最后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记号以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留恋之情或见到江南美景时的激动兴奋之情。 8、请学生完整地背唱歌曲一遍。 9、请学生为歌曲设计速度,情绪,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三)、表现歌曲1、请学生自主合作创设小桥、垂柳、鲜花等造型和划船、摇橹等动作。表现歌曲意境。 师:同学们,你能与同学合作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一些江南景物的造型吗?谁来表现轻拂的垂柳?弯弯的拱桥?轻轻地划船?请你按自己的爱好与同学自由组合创编。 2、师生互动合作表现,自由穿梭在各种“造型”中,边做划船动作边演唱歌曲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让学生合作创编、师生互动等音乐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爱好都自主、积极、快乐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同时将本课推向高潮。 3、教师二度范唱,创新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创编的真好,老师把这首歌也变一变,唱一唱,请你听听里面有哪些不同的演唱形式?(轮唱合唱)(1)学生学习轮唱歌曲。(四)、拓宽欣赏 1、欣赏江南丝竹乐《水乡美》 师:今天我们用齐唱轮唱合唱等形式初步学唱了一首很美的江南曲《忆江南》, 其实江南的音乐还有很多,有以江南丝竹为代表的器乐作品,有以民歌小调为代表的声乐作品,还有以苏州评弹越剧锡剧等剧种为代表的戏曲作品,今天,老师要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江南丝竹”(出示名词简介)2、师生共同欣赏一首江南丝竹作品《水乡美》并观看江南丝竹演奏图片。甜美,请学生思考乐曲的旋律有何特点? 3、师生共同欣赏后总结江南

江南丝竹乐

8、江南丝竹乐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上海及江浙—带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形式。常用乐器有丝弦的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竹管的笛、萧、笙和小件打击乐器板、鼓,铃等,其中以二胡、笛子为主奏乐器。 江南丝竹乐的音乐主题大都比较简朴明朗.表现了民间吉庆的风俗情景。乐曲气氛热烈,情绪明快舒畅。演奏时往往由慢到快,形式上常用循环性的“重尾”(即“合头”)和单曲板式变奏,或用领奏与合奏的“赛”等手法,使音乐情绪逐渐高涨,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江南丝竹反映了江南人民爽朗乐观的性格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表达了他们对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由衷的热爱与赞美的感情。旋律大都较为轻快、典雅、细腻、流畅,并有绵延起伏等特点。在演奏时,各种乐器都根据同一个基本主题,通过旋律的装饰加花,奏法上的多种变化,力度上的强弱起伏,组合成和谐的支声复调,乐声悠扬,韵味婉转圆润。江南丝竹乐曲大多来自民间器乐曲牌,著名的乐曲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八首,号称“八大名曲”。 江南丝竹八大名曲: (1)《行街》 《行街》(又叫《行街四合》,因在民间的喜庆集会时,特别是婚礼行列在街上行进时演奏而得名。它是由几首民间曲牌组合而成的套曲。规模较大,结构完整,它是由《四合》中的“小拜门”、“玉娥郎”和另一首曲牌衍变而成的多段体,前面是优美抒情的慢板,后面是活泼跳跃的快板,两部分的对比性很强,全曲热情奔放、活跃明快,充满喜气洋洋的气氛,具有浓郁感人的生活气息。 (2)《中花六板》 《中花六板》是江南丝竹乐曲中以曲调优雅抒情、婉转动听而著称的一首乐曲,此曲简称《中板》,也曾有人把它改名为《熏风曲》。以民间乐曲,《老六板》旋律为基础加花变奏而成。《老六板》(又名《老八板》)是—首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1814年《弦索备考》中的《十六板》,旋律原来较为朴素,规整,经加花开展后,《中花六板》的旋律变得更加悠扬、曲折。(3)《慢六板》 《慢六板》是在《老六板》基础上放慢加花而形成的一首乐曲,此曲缓慢、平稳、细腻。根据《老六板》旋律变化而成的乐曲共有五首:《老六板》、《老花六》;3、《快花六》;4、《中花六板》;5、《慢六板》。这种把一个基本曲调逐步放慢加花的旋律扩展手法,是江南丝竹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 (4)《欢乐歌》 《欢乐歌》是江南丝竹中小型的单曲板式变奏体乐曲。全曲由“欢乐歌”原形和变体“花欢乐歌”两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是起承转合关系的四段体。起段两句分别落在“徵”、“宫”音上;承段两句落音是“羽”、“宫”;转段用一系列短小的乐汇展开,落在“商”音上,形成对比;合段中有承段开始的旋律因素。欢乐歌在演奏时,先奏慢速的花体,后奏快速的原形,快板旋律欢快、明朗,富于推动力。整首乐曲节奏鲜明活泼,曲调优美华丽。全曲紧凑凝练,一气呵成。(5)《云庆》 (6)《四合如意》 (7)《慢三六》 (8)《三六》 是一首在全国流传广泛的江南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1895年版的《南北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真诚为您服务]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课题] 《丝竹相和》 [教学内容] 1.“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乐种介绍2.赏析《中花六板》 、《娱乐升平》 [学习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音乐,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他们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认识两种音乐的情绪和音乐风格,知道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教学难点] 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

广东音乐的编制知识及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江南丝竹乐《紫竹调》音乐,营造气氛。 二、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识二胡和高胡,辨别其音色特点。 老师:今天上课,我们先来认识两样乐器----二胡和高胡。 听辨乐器录音:二胡和高胡的音色,比较音色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二胡----悠扬抒情,高胡---清脆明亮,有力,音调高于二胡。 2.听辨《中花六板》《娱乐升平》音乐片断: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中花六板》----二胡为主奏乐器《娱乐升平》---高胡为主奏乐器 2)说出两首作品里一些其它乐器的名称?---扬琴琵琶笛子箫等乐器 3)课前播放的音乐和这两首乐曲,属于我国哪个区域:东北江南中原 或西北地区? 学生回答:江南地区/南方 教师小结:这些乐器中有弦乐器,也有竹制的吹管乐器,所以通称为“丝竹乐 器” ,丝与竹是中国古老八大乐器的两种,在晋时就有“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的文字流传。 4)呈示课题:丝竹相和。 二、新课 导入:“丝竹”这个名称,源于我国传统的乐器分类方法,它泛指民族管弦乐器。丝竹乐器有很多的的组合,就象我们前面听到的两段音乐片断,不同的组合下音乐

江南丝竹乐(金波)

江南丝竹乐《中花六板》与广东音乐《娱乐升平》 [教学理念] 通过让学生聆听感受与体验丝竹音乐的地方风格,以及对相关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认识两种音乐风格的特点,以及形成不同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对丝竹音乐的内涵及艺术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堂课的江南丝竹《中花六板》与广东音乐《娱乐升平》同属于丝竹音乐,江南丝竹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键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音乐以加花、纤细、轻盈、小型、灵活为其典型风格特征。广东音乐则节奏清晰、旋律流畅活跃,常以装饰音群构成习惯音型,因而形成一种轻快活泼、细腻缠绵、艳郁华丽、流畅动听的音乐风格。 [教学目标] (一)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中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辨别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各自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三)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四)能积极探讨音乐作品中不同音乐风格是如何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一)以聆听、讨论为教学中心,引导学生在亲身感受、体验中学习知识。 (二)通过声像资料的播放,在视觉感官上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地认识。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理解加花变奏的手法。 2、学会听辨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本方法,听清几种常见丝竹乐器的音色。 (二)难点: 初步掌握两种不同丝竹乐的音乐风格,学会归纳总结 [课时]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音像资料,笛,箫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播放江南丝竹音乐《紫竹调》,提问学生音乐的名字及所属地区 2、引导学生背诵《忆江南》来描述江南的美,并引出江南音乐之美

高一音乐教学设计

高一音乐教学设计 肥西农兴中学音体美组王亚敏 [课题]高中音乐鉴赏《丝竹相和》 [教学内容] 1.“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乐种介绍 2.赏析《中花六板》、《娱乐升平》 [教材分析]本堂课的江南丝竹《中花六板》与广东音乐《娱乐升平》同属于丝竹音乐,江南丝竹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键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广东音乐则节奏清晰、旋律流畅活跃,常以装饰音群构成习惯音型,因而形成一种轻快活泼、细腻缠绵、艳郁华丽、流畅动听的休闲餐饮运营风格。 本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聆听感受与体验丝竹音乐的地方风格,帮助学生认识两种音乐风格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提高学生对丝竹音乐的内涵及艺术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音乐,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中国。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他们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认识两种音乐的情绪和音乐风格,知道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广东音乐的编制知识及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江南丝竹乐《紫竹调》音乐,营造气氛。

二、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识二胡和高胡,辨别其音色特点。 中国休闲餐饮运营网:今天上课,我们先来认识两样乐器--二胡和高胡。 听辨乐器录音:二胡和高胡的音色,音色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二胡----悠扬抒情,高胡---清脆明亮,有力,音调高于二胡。2.听辨《中花六板》《娱乐升平》音乐片断: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中花六板》----二胡为主奏乐器《娱乐升平》---高胡为主奏乐器 2)说出两首作品里一些其它乐器的名称?--扬琴琵琶笛子箫等乐器 3)课前播放的音乐和这两首乐曲,属于我国哪个区域:东北江南中原或中国休闲餐饮运营网地区? 学生回答:江南地区/南方 教师小结:这些乐器中有弦乐器,也有竹制的吹管乐器,所以通称为“丝竹中国休闲餐饮运营”,丝与竹是古老八大乐器的两种,在晋时就有“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的文字流传。 4)呈示课题:丝竹相和。 新课导入: “丝竹”这个名称,源于我国传统的休闲分类方法,它泛指民族管弦乐器。丝竹乐器有很多的的组合,就象我们前面听到的两段音乐片断,不同的组合下音乐会餐饮运营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特点,就好比江南餐饮音乐和广东音乐,同属于丝竹乐种,却有着不同的情绪风格和地域特征。 (一)、江南丝竹 1.江南丝竹简介: 教师:广义上说,是指包括以南的所有丝竹乐,1958年,江南中国休闲餐饮运营网有有了特定的含义,即专指流传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器乐合奏曲。乐曲曲目大多来自民是乐曲或古典乐曲,有些则由其它器乐曲衍化而来。著名的八大名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欢乐歌》、《云庆》、《慢六板》、《花三六》、《四合如意》。获得国内外高度评价的《春江花月夜》,亦属于江南丝竹。 2.视频观看、听赏《中花六板》 1)思考提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