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签

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签

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签

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签是工业维修及安全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技术,它们可以有效地保护维修人员的安全。下面将对这两种技术进行详

细介绍。

一、能量隔离

能量隔离是一种确保维修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免遭电击、机械伤

害和相关危害的方法。隔离可是指对输送设备、动力系统、液压和

气压设备、阀门等进行断电、锁上、拆除开关等,使系统无法产生

任何电流、电压、气压和液压压力来保证人员安全进行维修。

在进行工业维修时,需要对维修设备进行能量隔离。维修工作

之前,需要对设备电源主开关拨下,将设备的所有开关关闭。之后

需要将所有的能量储存装置(如蓄电池、助力器、气瓶等)从设备

中拆卸或关门,进行标记或标牌标注设备已被维修,以免其他人员

误碰设备。

能量隔离的操作需要专业的培训,每位维修人员必须接受过相

关的电力安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同时,需要在设备的能量隔离点

进行固定和标记,确保在维修过程中不会被其他人员误操作。这样

才能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二、上锁挂签

上锁挂签也是一种确保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时的安全技术。它

是一种保证隔离开关不被误操作的措施。在维修开始之前,将开关

锁上,连接挂签并进行标记,确保只有维修人员才能持有锁的钥匙。

具体操作如下:

1.锁定开关:用锁锁住设备控制台上的隔离开关或断路器,使运行设备不能开启不会导致任何伤害。

2.连接挂签:在锁上安装连锁挂签并向设备附加人员和维护人员提供详细的安全工作方案。

3.标记:在锁和挂签上附上标志以表示组合锁已锁定,并指出锁被锁定的原因和时间,以及只有能够恢复工作安全的人才能解除锁。该标志适用于其他邻近设备的维修人员,提醒他们不能恢复能量隔离标志。

这种技术能够防止无权人员恢复设备开关,并确保维修人员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下进入设备。它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维修人员的安全。

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签都是有效的工业维修安全技术,能够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在进行工业维修时,务必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 Energy Isolation and Lock out/Tag out Management Regulation

1 目的 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 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船舶及海工建造过程中现场的可能会有能量意外释放的各类生 产活动。 3 定义和术语 3.1 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物料或设备所蕴含的能量。本 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 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 射能(电离辐射、核辐射)等。 3.2 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 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或以能量源为对象,使用警戒线设置一定范围的 安全禁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而造成伤害。 3.3 隔离的形式:①机械隔离:从动力源、气体源头或液体源头物理断开。②电气隔 离:将电路或设备部件从所有的输电源头安全可靠地分离开来。如,控制开关断 开后上锁贴标签。③禁区隔离:使用警戒线对危险能量区域设置安全警戒区域, 并规定禁区范围内安全要求,防止无关人员误入或能量意外释放造成事故发生。 4 涉及岗位 4.1 公司领导 4.2 安全环境监督部经理(副经理) 4.3 其他各部门经理(主任)、副经理(副主任)、工程主管 4.5 安全主管、安全监督员及相关车间人员 5 职责 5.1 车间负责对现场危险能量辨识和选择合适的隔离方法,实施能量隔离、标识与测 试。 5.2 安全环境监督部负责现场隔离措施设置与移除的监督。 6 管理和操作流程 6.1 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意外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 和物料的隔离设施均应进行能量隔离、上锁挂标签并测试隔离效果;对一些无法 实现机械隔离或上锁的危险能量,使用警戒线设置安全禁区。 6.2 隔离或控制能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6.2.1 移除管线,同时加装盲板闷堵。

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签

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签 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签是工业维修及安全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技术,它们可以有效地保护维修人员的安全。下面将对这两种技术进行详 细介绍。 一、能量隔离 能量隔离是一种确保维修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免遭电击、机械伤 害和相关危害的方法。隔离可是指对输送设备、动力系统、液压和 气压设备、阀门等进行断电、锁上、拆除开关等,使系统无法产生 任何电流、电压、气压和液压压力来保证人员安全进行维修。 在进行工业维修时,需要对维修设备进行能量隔离。维修工作 之前,需要对设备电源主开关拨下,将设备的所有开关关闭。之后 需要将所有的能量储存装置(如蓄电池、助力器、气瓶等)从设备 中拆卸或关门,进行标记或标牌标注设备已被维修,以免其他人员 误碰设备。 能量隔离的操作需要专业的培训,每位维修人员必须接受过相 关的电力安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同时,需要在设备的能量隔离点 进行固定和标记,确保在维修过程中不会被其他人员误操作。这样 才能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二、上锁挂签 上锁挂签也是一种确保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时的安全技术。它 是一种保证隔离开关不被误操作的措施。在维修开始之前,将开关 锁上,连接挂签并进行标记,确保只有维修人员才能持有锁的钥匙。

具体操作如下: 1.锁定开关:用锁锁住设备控制台上的隔离开关或断路器,使运行设备不能开启不会导致任何伤害。 2.连接挂签:在锁上安装连锁挂签并向设备附加人员和维护人员提供详细的安全工作方案。 3.标记:在锁和挂签上附上标志以表示组合锁已锁定,并指出锁被锁定的原因和时间,以及只有能够恢复工作安全的人才能解除锁。该标志适用于其他邻近设备的维修人员,提醒他们不能恢复能量隔离标志。 这种技术能够防止无权人员恢复设备开关,并确保维修人员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下进入设备。它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维修人员的安全。 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签都是有效的工业维修安全技术,能够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在进行工业维修时,务必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能量隔离

(一)引入能量隔离概念: 能量定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危险能量:可能失控的、具有潜在的可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能量。 其能量主要指: 电能(市电即工频交流电,静电)、机械能(移动的、转动的)、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隔离定义: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能量隔离定义: (二)能量隔离使用条件:(什么情况下使用能量隔离?) 当要实施进入、改造或维修某个设备、设施及装置时,需要其外部能量源进行隔离、避免能量意外释放。如:电力源,流体和压力源,机械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如:维修、维护或修理机械设备;工作于电气线路和系统;工作于其他带压管道和设备;工作靠近其他危险能量时。 注:此处需要加一些事例。 (三)常用能量隔离方法有哪些? 能量隔离常用方法(6种):移除管线加盲板;双切断阀门,打开阀门之间的导淋(双切断加导淋);退出物料,关闭阀门(关闭阀门);切断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切断电源);辐射隔离,距离隔离;锚固、锁闭或阻塞。 能量隔离常用的方法:关闭电气开关或电容器放电、锚固运动部件、释放/排空压力(双断阀门,打开双阀之间的导淋)、阻断气源传送、排空管道或储罐并退出物料、控制温度到常温、屏蔽防护或移除等。 注:每个方法都有一个相应图片。 (四)能量隔离方法的选择:(其选择取决于哪些因素?) 隔离物料的危险性;管线系统的结构;管线打开的频率;因隔离(如吹扫、清洗等)产生可能泄露的风险;过去管线打开的经验等。 注:隔离手段的优先顺序:电能、化学能、机械能、热能、势能等优先隔离选择。

能量隔离、上锁挂牌许可证

能量隔离、上锁/挂牌许可证 部门:安全部编号:Q/HF.QEHS/D****-AQB 能量隔离、上锁/挂牌许可证№: A: 基本资料 1 委托方(车间(部门)岗位):作业区域主管:?: 对讲机: 2 受托方即工作执行小组: □设备部□车间维修组执行负责人:?: 对讲机: □修理维护人员(承包商)□车间岗位操作工设备负责人:?: 对讲机: 3 区域安全协调员签名:?: 对讲机: B: 工作内容 1 要隔离能量的类型(检查所有适用的):□电□机械□化学□液压□气动□热能□其它 2 地点: 3 工作内容: 4 有效时间: 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止每日核准:□是□否 C: 危害识别 能量隔离设施的类型和位置(阀门, 开关, 等.) 附上的锁具及标签 责任授权人机修设备部承包商(其他) □□□□□ □□□□□ □□□□□ □□□□□ □□□□□ 检查测试零能量状态□是□否(委托方授权人): 检查测试零能量状态□是□否(维修人员):检查测试零能量状态□是□否(监护人员): D: 作业前的风险评估及安全措施 检查内容是否安全措施完成签名安全措施撤销及签名 1 锁箱号#:□□ 2 要上锁的设备:□□ 3 设备位置:□□ 4 其他安全事项说明:□□ 5 现场的安全说明: 有□;没有□原因: 不需要撤销的安全措施在对应栏目写“无须撤销”,需要复位的安全措施,留空横线不要简单画斜线,防止该恢复的没有恢复G: 危害评估和规定的安全措施 风险评估补充措施: 第一签名:第二签名:日期,生产车间负责人或合格人员 第三签名:部门负责人日期,相关部门 H: 安全措施和发放许可证的审核与批准 日期,签名(DFG栏安全措施已实施和检查,G栏相关人员已签名)日期,安全协调员签名相应的延期许可证号码: V V V V I: 工厂技术部、维修车间、分包商接受许可证的证明 1a 日期, 已获授权的主管签名(安全措施已实施和说明已完成) 1b 日期, 已获授权的维修工签名(安全措施已实施和说明已完成) 其他许可证:

检维修作业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

检维修作业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是指在进行电气设备检修维修作业时,为了确保作业安全,需要采取能量隔离措施,并使用上锁挂牌制度进行管理。本文将从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牌制度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方式。 一、能量隔离 能量隔离是指切断设备电源,将设备与电源之间的电能完全切断,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误操作或误接电源导致事故发生。能量隔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断电:切断设备的电源,可以通过切断开关、拔掉插头等方式实现。断电是最直接有效的能量隔离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电能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2. 接地:对设备进行接地处理,将设备与大地之间形成良好的导电通路,实现电流的导出,以达到电能隔离的目的。接地是防止静电积聚和漏电现象的有效手段。 3. 标识:对已经隔离的设备进行标识,使用明显的标志牌或贴纸,提示作业人员设备已经进行了能量隔离,切勿进行误操作。 4. 短接:在对设备进行维修作业时,需要对设备的带电部分进行短接处理,以保证设备上的电荷得到排放,消除危险。

能量隔离的目的是保证在进行维修作业时,设备不会误启动或误操作,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能量隔离需要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二、上锁挂牌制度 上锁挂牌制度是指在能量隔离完毕后,维修人员将锁具进行锁定,并在设备上挂上标牌,防止其他人员误操作或启动设备。上锁挂牌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锁定设备:维修人员在完成能量隔离后,使用专业的锁具将设备锁定,防止他人误开启电源或对设备进行操作。 2. 制作标牌:制作专门的标牌,将标志能量隔离已经完成的信息和时间记录在上面,然后挂在设备上,以提醒其他人员不要操作设备。 3. 管理钥匙:将锁具的钥匙进行专门的管理,确保只有维修人员在维修作业结束之前能够取出锁具,防止他人恶意操作。 上锁挂牌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能量隔离措施的控制和管理,确保设备在维修作业过程中不会被误操作或启动,减少意外事故的产生。 三、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的重要性 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在电气设备维修作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性:

上锁挂签管理办法

预制二队 上锁挂签管理办法 目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

.目的 (1) .适用范围 (1) 2. 管理要求 (1) 3. 相关人员职责 (9) 附录A 能量隔离方案 (10) 附录B 安全锁具种类 (11) 附录C 有害能量隔离准则建议 (16)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为强化能量和物料隔离管理,防止危险能量和物料意外释放,特制定本标准。 注:上锁挂签仅能防止误操作,对于蓄意的行为,并不能产生作用。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预制二队,重新部署和施工工程以及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应用于 有可能发生危险能量和物料意外释放并需要进行控制的作业活动。 本标准中,锁及标签,用于规范系统的隔离点,以确保人员﹑设备在上锁系统内 的安全。“安全锁”及“危险禁止操作”标签仅能防止人员的不经心操作,对于 一些蓄意的行为,并不能产生作用。 2.管理要求 2.1.基本要求 在进行非常规作业时,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意外 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的隔离设施均应上锁挂签。 隔离或控制危险能量和物料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断开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 ——隔离压力源或释放压力; ——停止转动设备并确保它们不再转动; ——释放(容器、管线等)贮存的能量和物料; ——放低设备,确保其不因重力而移动; ——防止设备可能受外力的影响引起的移动。 注:可参照附录C《有害能量隔离能量隔离准则》 在开始工作前,参与作业的每一个人员都有责任确认隔离已到位并执行上锁挂签 标准。与隔离点有关的人员应及时沟通上锁挂签的动态,在跨班作业的整个工作 期间应始终保持上锁挂签。 上锁挂签应由作业者本人进行操作,并保证安全锁和标签置于正确的位置上。特 殊情形下,本人上锁有困难时(如:上锁点在管架上),应在本人目视下由他人代为上锁。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怀疑隔离、上锁的有效性时,可要求有关人员对所有的 隔离点再做一次测试。若能量源还没有得到有效隔离时,作业人员可要求增加盲 板进行隔离或采取双切断方法(在上锁挂签的阀门能量来源前一个阀门进行上锁

动能隔离上锁挂牌安全管理制度

动能隔离上锁挂牌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制定本管理标准。本制度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上锁、挂标签的方法、程序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和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 2 定义 2.1 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本标准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2.2 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2.3 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锁子。按使用功能分为个人锁和集体锁两类。 2.3.1 个人锁:用于锁住锁箱或单个隔离点的个人专用的安全锁。 2.3.2 集体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的组锁,一般情况下可以同时锁住多个隔离点。 2.4 锁具: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如:锁扣、阀门锁套、链条等。 2.5 锁箱:用来锁集体锁钥匙的箱子。 2.6 能量隔离警示牌:标明控制危险能量和物料隔离点、作业信息,警告他人不得操作的提示牌,悬挂于集体锁箱和隔离点上。警示标牌应标明上锁日期、隔离点及理由、上锁人姓名、联系方式、危险,禁止操作、禁止操作有人工作字样。 2.7 特许操作人:经专门培训具备某项技能、从事专门作业的人员,如电工、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等。例如电器柜上锁只能由电工进行,起重设备能量隔离上锁由起重工进行等。 3 职责

3.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标准,负责上锁挂标签的监督管理,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3.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作业过程中能量隔离的实施。 3.3 生产技术处负责组织操作过程中能量隔离的实施。 3.4 行政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标准的培训。 4 管理内容和要求 4.1进行检维修作业时,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意外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必须进行风险辨识、隔离并上锁挂牌。确保参与检修的任何人只要不打开个人锁,就无法解除隔离点锁定。 4.2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后,应通过检测和验证,确认危险能量和物料已去除、释放或已被隔离,否则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的来源都应认为是没有被消除的。 4.3充分沟通。作业前、作业中维修与现场作业人员应充分沟通;作业完成后、恢复能源前应充分沟通;团队作业应充分沟通;交叉作业应充分沟通;换班必须换锁并充分沟通。 4.4正常解锁必须先确认,后解锁;特殊解锁,必须经过确认、审批。 4.5参与检维修作业项目的所有人员必须人人上锁,整个作业期间(包括交接班),应始终保持上锁挂牌,上锁必挂牌。 4.6人员替换时,被替换人监督新加入者完成风险辨识并经作业项目负责人考核合格,按上锁挂牌制度从头检查并上锁、重新填写警示牌信息挂牌;经项目负责人同意,被替换人方可取下个人锁离开现场。 4.7增加人员时,作业项目负责人组织新加入者完成风险辨识并经作业项目负责人考核合格,按上锁挂牌制度从头检查并上锁、重新填写警示牌信息挂牌。 4.8换班时,交班负责人应将能量隔离的原因、隔离方案详细告知接班人员,接班负责人确认每一名接班人员了解了本次检维修作业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后,换锁并重新填写警示牌标签挂牌。换班必换锁。 5.上锁挂牌程序: 5.1风险辨识分析。

上锁挂牌能量隔离为安全挂牌为生命上锁

上锁挂牌能量隔离为安全挂牌为生命上锁近年来,安全挂牌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公共场所、厂矿企业、学校、医疗机构等等。作为一种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安全挂牌的有效性倍受推崇。而上锁挂牌能量隔离则是安全挂牌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更是不容小觑。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上锁挂牌能量隔离的定义和原理 上锁挂牌能量隔离是指通过锁具和挂牌相结合,使得设备或设施无法开启或使用。其原理是通过将锁具锁定在挂牌上,使得需要使用设备或设施的人员无法开启或使用,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上锁挂牌能量隔离因为具有简单易行、易管理、安全可靠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 上锁挂牌的应用领域和实践案例 上锁挂牌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厂矿企业中,例如化工厂、电力厂、石油化工、钢铁厂等领域,都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设备和设施。为了避免员工在操作设备时发生意外或误操作,厂矿企业可以选择使用上锁挂牌来达到能量隔离的目的。例如,在检修冶金设备时,将所有的开关上锁、打好挂牌,实现四重保护,不仅实现了设备未启动,还保证了设备的不能误启动。 再例如,上锁挂牌应用于航空维修、修船、汽车、机械保养、设备维护等领域,可以有效防止误启、误操作和恶意破坏等危险事件。此

外,上锁挂牌在公共场所如教室、卫生间、小区公共设施等场所的管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避免未经授权者因为恶意破坏、误操作等非法行为对设备和设施造成损失。 上锁挂牌的优点与劣势 上锁挂牌仅需简单的设备和管理流程,有着以下优点: 1.有效性高:通过锁号区分各个锁的使用范围,避免原始的 单锁方式多人共用的管理方法。 2.管理难度低:上锁挂牌管理起来非常方便,操作简单、易 于管理、节约人力物力。 3.安全性好:因为上锁挂牌将锁和挂牌结合在一起,能够有 效地避免设备被误操作或恶意破坏,确保了人身和财产安全。 其劣势则是: 1.有一定的使用门槛:使用上锁挂牌需要员工或管理人员对 其进行使用培训,不然就会影响使用效果。 2.有资金成本:需要购买锁和挂牌,但相对于安全性带来的 提升,这点成本是微不足道的。 上锁挂牌能量隔离的标准和规范 上锁挂牌能量隔离的标准和规范制定是为了保证其实际使用效果和安全性。国内制定了一些上锁挂牌的标准,如《JB/T 10140.1-2007》《JB/T 10140.2-2007》《JB/T 10140.3-2007》等。这些标准从产品质

检维修作业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

检维修作业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 概述 检修作业是一项高危工作,如果在操作过程中不注意安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确保检修作业的安全性,能量隔离是一种非常常见和有效的安全措施。能量隔离指的是将电气设备或电气系统关闭并切断电源,以防止可能产生的电击或火灾等事故。本文将介绍检维修作业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 制度内容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检修作业的电气设备和电气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发 电机、变压器、配电柜、电线电缆等。 上锁挂牌原则 1.检修作业前,必须将电气设备或电气系统切断电源,并将能量隔离装 置上锁挂牌,禁止他人随意操作。 2.能量隔离装置的锁匙由检修人员持有,严禁将锁匙交给其他人,包括 设备的运行人员等。 3.检修作业期间,严禁任何人员进行操作,包括设备的运行人员等。 4.在检修作业完成前,必须将能量隔离装置的锁匙归还给设备管理人员 并撤下挂牌,设备才能恢复正常运行。 操作流程 1.检修人员在进行检修作业前,必须向设备管理人员提出检修申请,并 填写相关的检修作业申请表。 2.设备管理人员在收到检修申请后,必须对设备进行能量隔离,并将能 量隔离装置上锁挂牌。 3.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上挂上检修牌,并告知设备的运行人员和其他相 关人员,禁止对设备进行任何形式的操作。 4.检修人员完成检修作业后,必须将能量隔离装置的锁匙归还给设备管 理人员,并撤下挂牌。 5.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认检修作业完成后,方可解 除该设备的能量隔离状况。 责任与处罚 1.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能量隔离,并将能量隔离装置上锁挂牌。

2.检修人员负责检修作业的安全和质量,并必须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 和操作流程。 3.对于违反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的人员,将按照公司相关制度进行处 罚。 4.如果发生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相关责任人将会被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总结 检修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要进行能量隔离。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能有效地让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公司必须要严格执行该制度,确保检修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检维修作业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

检维护和修理作业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 1.引言 检维护和修理是一项不安全的工作,需要在高电压电流等高风 险环境下进行操作。因此,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其操作过程 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其中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就属于其 中的关键措施。本文将对该制度进行认真阐述。 2.能量隔离的概念 能量隔离是指将系统全部来源的能量完全隔离,确保在修理、 维护或安装期间,在被隔离的设备或线路上不会有任何能量。这是 一项特别紧要的措施,由于这将有效地防止任何电击、电弧或短路 等事故的发生。 3.为什么需要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 检维护和修理人员需要频繁地与带电设备和电气设备打交道, 由于设备内残余的电荷和电能,这些设备在关闭时仍具有很强的电 压和电流。假如没有适当的能量隔离措施,安全隐患将难以避开。 因此,需要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4.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的原理 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的原理是,在对设备或线路进行检修时,将全部的能量完全隔离,并将其锁住,然后在设备或线路相近设置 一个挂牌,阐述相关维护和修理信息和隔离措施。这样可以确保任 何未经授权的人不能进行操作,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的实在实施

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的实施需要遵从以下步骤: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依照操作规程来执行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 (2)检查设备或线路:在对设备或线路进行检修之前,需要检查其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并通过电压计、电流计等设备来确定设备或线路上是否存在电能。 (3)安装隔离设备:在对设备或线路进行检修之前,需要安装适当的隔离设备,以确保电能可以被完全隔离和释放。 (4)挂牌:在隔离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挂上相应维护和修理信息和隔离措施的牌子,以确保任何未经授权的人都不会接触到设备或线路。 (5)上锁:在挂牌之后,需要将隔离设备的锁上锁,并将钥匙交给唯一的授权人员,以确保其他人都不能任意操作。 6.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的过程中,必需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操作人员明确其维护和修理责任以及使用的设备和工具。 (2)确保操作人员清楚理解全部的隔离措施。 (3)确保每个操作人员都明确本身的任务和角色,以避开显现混淆或疏忽。 (4)确保在检修前,进行充分培训,并做好应急预案。 (5)确保全部的设备和工具都在允许的技术规范范围内。

检维修作业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

检维修作业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 背景 在电力运营过程中,检修作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环节中存在很多电气安全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制定一套既科学又实用的检修作业规范。其中,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的概述 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就是指在检修前,必须对设备的各种能量进行有效隔离,并使用专用锁与挂牌来加以固定,确保其隔离有效,人员安全。同时,这一制度也是为了防止其他人误操作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具体而言,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隔离原则 隔离要求按照设备的电气、机械和热能量等不同类别,分别通过切断电源、关阀门、拔下插座、开盖等有效方式进行。同时,还需要保障人员安全,对隔离所处的区域进行隔离或限制进入。 上锁原则 设备隔离后,需要使用专用的锁具对隔离开关、阀门、插座等处进行上锁,避免设备误操作。同时,为了防止锁被别人乱动,还需设置相应锁钥管理制度,并备有锁具开启记录。

设备隔离并上锁后,需要在显著位置挂上标记牌,表明该设备处于 隔离状态,并标明隔离标准、隔离人员和隔离时间等信息。如有多个 设备隔离,标记应清晰可见。 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的重要性 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不仅可以控制设备运行的危险性,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且能促进现场作业效率、增强工作舒适度、改善现场氛围,提高工作质量。此外,良好的制度执行还能够降 低因事故而造成的下游经济损失,从而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的实施步骤 制定实施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确定制度适用范围 制定实施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应该明确适用于哪些设备,达到 什么级别的安全标准,以及适用范围的明确界定。 2.明确责任人 需要明确制定实施该制度的责任人,明确制度的制定、实施、检查、维护机制,并形成责任、限期、奖惩机制。 3.制定细则 应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规范检修工作操作、设备隔离及上锁挂牌、标记牌的内容等,以避免制度执行过程中发生偏差、出错等。

危险能量控制上锁、挂牌管理制度

危险能量控制上锁、挂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危险能量得到有效控制,预防由于能量意外释放导致人员受到伤害,预防检维修以及操作事故,经公司管理团队研究讨论后,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危险能量识别、危险能量隔离、危险能量隔离解除以及操作牌执行的管理要求。 第三条公司所属企业、控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对危险能量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上锁/挂牌管理制度。 第四条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建立健全并落实危险能量控制上锁/挂牌管 理制度。公司各业务分管领导在分管业务范围内,负责督促落实危险能量控制上锁/挂牌管理制度。 第五条生安环保管控部负责制定危险能量控制上锁/挂牌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指导各部门制度执行情况。 第六条各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危险能量控制上锁/挂牌管理制度,落实属地安全管理责任。 第七条各级、各类岗位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危险能量控制上锁/挂牌程序以及操作牌制度,并对相关作业安全直接负责。 第二章危险能量辨识 第八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组织相关设备、电气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设备操作人员、检维修作业人员等,根据检维修作业所从事的活动,识别检维

修作业可能接触到的危险能量,以及可能面临的意外能量释放源,建立危险能量隔离清单。 第九条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识别出的危险能量隔离清单,对现场的危险能量隔离点进行标识,注明能量隔离点位置及位号。 第十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进行危险能量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其具备与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一条设备检维修操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作业人员,应当了解和掌握作业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能量,存在位置,能量隔离措施及程序,能量隔离措施解除程序,操作牌的使用等安全工作要求。 第三章危险能量隔离程序 第十二条设备检维修人员根据停机检修计划(方案),通知可能受停机影响的相关人员。 第十三条设备操作人员应当按照相关操作规程的规定,正常停机,并进行停机确认。 第十四条设备检维修人员在确认设备停机后,在可能受影响的水、电、气、油等能量源上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并进行必要的能量释放。电力设备的停电,应当按照《电气安全管理》的要求,填写“停送电联系单”,并具备停电的安全条件。 第十五条设备检维修人员应当在已经采取能量隔离措施的隔离点上应用锁具,并悬挂操作牌。

LOTO上锁挂牌能量隔离

LOTO上锁挂牌能量隔离 前言 在现代工业领域,电气设备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工作中,电气设备需要接入电源,从而可能带来各种各样危险。如果不切实地保护设备,可能导致电气隔离不足,从而带来电气击伤和设备故障的问题。因此,在现代工业领域,以LOTO上锁挂牌能量隔离为核心的保护机制被广泛应用。 LOTO上锁挂牌能量隔离是什么? LOTO引导标准是由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制定的用于防范电气伤害的一项标准。Lockout定义为在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通过将锁或挂牌安装在设备上,禁止其开启或关闭的一种安全措施。 LOTO机制是一种工业安全的标准,其核心是通过将设备关锁或挂牌,避免对人员、设备和生产环境的伤害。’L’代表锁定,’O’代表断电(switch-off),’T’代表切开(Disengaging),’O’代表标记。在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是锁定和标记的标准。 LOTO上锁挂牌能量隔离的作用和意义 LOTO上锁挂牌能量隔离的基本理念是将工业场所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隔离掉,以切实防止意外发生,并且提供一个清晰明了、易于管

理的工作环境。实际上,LOTO机制在很多工业场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里添加一个 LOLO 上锁挂牌能量隔离的流程图] 在实际使用中,LOTO机制在多个方面的表现出了突出的效果,这些包括:降低设备损坏和维修成本、减少工伤率和工伤损失、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LOTO上锁挂牌能量隔离的实践运用 LOTO机制通过对电气设备的限制使用,实现了对电气能量进行有效管控。在实践中,LOTO机制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获得授权 在实施LOTO机制时,首先要确定谁是拥有设备的授权人,确认他们的身份和资质,并从授权人那里获得相应的授权。 2. 明确的程序 确定一个横向和纵向的LOTO程序,同时确定程序的实施细节,以及在程序中不同步骤的安全细节。 3. 进行全面分析 进行全面的程序分析,评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设备使用的固有和潜在的危险性,并将其记录在文档上。

上锁-挂签-测试相关知识

上锁-挂签-测试相关知识 公司在推行HSE管理改进和提升项目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上锁挂签测试管理,在检修设备交出时,利用上锁、挂签、测试的方式,保证能量的隔离及防护措施,以防止能量意外释放而造成人员、环境或设备的损害,将事故防患于未然,提高了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夯实了安全管理改进和提升的基础。现将上锁挂签测试相关知识摘要如下: 一、主旨思想 上锁挂签测试管理是要树立每个作业人员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能只依赖监护人员做监护,更好的保护是“自己保护自己”,让安全掌 握在自己的手里。在作业的时候,对能 量和物料进行隔离,为防止隔离被意外 破坏,通过上锁,保护自己。每个员工 都把安全锁看成是自己的“生命锁”, 一旦进行了上锁挂签,则被大家认为是 神圣不可侵犯的事情,因为这关系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锁是现场检修人员的安全保障。 二、相关定义及原则 1、上锁挂签测试的含义 上锁挂签测试就是在检维修过程中,在工 艺做好能量隔离(切断物料、排空、清洗、置 换)合格后,用安全锁具将阀件、电气开关、 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使其不能运转,

并挂上标牌,以保证能量隔离不要被意外破坏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检修作业、工艺长期切断、长期停用设备的物料能量的隔离。 2、安全锁的分类 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安全锁具在防爆区域的安全锁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安全锁主要分为个人锁、集体锁和公共锁三类。 1)个人锁,主要是分发给操作人员,一把钥匙只 能开一个锁头,供作业人员使用的锁,由个人负责保管 王勇 和使用。 2)集体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头的组锁,主要用于一个作业项目需要有多个隔离点的情况。目前公司使用的集体锁有5把/套和10把/套两个种类。 3)公共锁,是在个人锁具不够时,可以借用的公用锁具。由班组统一保管。 3、上锁挂签测试的原则 开始任何工作之前,必须首先对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能量”进行辨识,如果有“能量”必须进行正确的隔离。“上锁”及“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是对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保证,如果使用上锁挂签,则被视为严肃不可违反的措施。 三、具体实施方式 (一)个人锁上锁方式 个人上锁是指单人作业时对隔离点 的上锁。有两种形式:单个隔离点的上 锁和多个隔离点的上锁。 1、对于单个隔离点,设备所属单位

化工厂能量隔离上锁挂签管理规定

XX厂能量隔离上锁挂签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XX厂生产设备能量隔离及防护(即上锁-挂签-测试)措施, 强化安全管理,防止危险能量和物料意外释放造成人员、环境或设备损害,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术语定义 (一)上锁:将电气开关、阀门设定在断开位置,对开关操作执行机构进行上锁。 (二)安全锁:用于锁住动力电源电气开关、能量隔离阀门的安全器具。 (三)“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标明何人、何时上锁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锁上的标签。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XX厂所属各运行部及外委检修单位、承包商。 第四条机械动力部负责检维修作业中上锁挂签工作的归口管理;生产管理部负责工艺运行、工艺交出中上锁挂签的归口管理,并做好上锁挂签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安健环部负责对上锁挂签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各运行部、外委检修单位(含承包商)是上锁挂签测试的责任单位,负责实施上锁挂签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工作原则 (一)设备检维修作业、电气作业、交叉作业、互供工艺物料操作等,工艺人员、检修负责人、电气人员、施工人员必须对作业中可能接触到的“能量”进行充分辨识,并进行正确隔离。 (二)作业人员在工作前必须确认设备、系统已正确上锁、挂签及测试。 第八条安全锁的使用要求 (一)安全锁须与“危险禁止操作”标签同时使用。 (二)特殊情况下,如特殊尺寸的阀门或电源开关无法上锁时,经设备所属运行部负责人同意并在标签上签字,可以只挂签不上锁。

(三)在个人上锁或集体锁箱上的安全锁和标签,只有上锁本人有权移除,特殊情况下在上锁本人监护下可由他人移除。 (四)集体上锁时,由设备所属运行部主管技术员、当值班长负责上锁;工作完成需解锁时,由设备所属运行部主管技术员、当值班长或其授权人负责执行。可参照本规定第十二条执行。 第九条个人上锁 (一)对于单个隔离点的作业,由设备所属运行部技术员、当值班长和相关方技术员或检修负责人用各自个人锁直接锁住隔离点。 (二)对于多个隔离点的作业,先由设备所属运行部操作人员使用集体锁对所有隔离点上锁,上锁后将集体锁的钥匙集中存放在锁箱中,再由设备所属运行部主管技术员或当值班长和检修负责人用各自个人锁对锁箱上锁。 第十条集体上锁 (一)设备所属运行部主管技术员或当值班长可指派上锁任务给操作人员进行上锁,主管技术员或当值班长必须亲自到现场检查上锁点并对上锁情况进行确认,在其个人锁已锁至设备所属运行部集体锁箱后,确认上锁程序完成,方可签发相关工作许可证。(多于5个点需要同时上锁即可视为集体上锁)。 (二)集体上锁步骤 1.用集体锁将所有隔离点上锁; 2.将集体锁的钥匙放在锁箱; 3.主管技术员或当值班长(包括设备所属运行部和施工检修单位)用其个人锁将锁箱锁住。 (三)集体锁超过一套的,其所有钥匙均须放于集体锁箱内,且钥匙号码可以被工作人员辨别,并与现场安全锁相对应。

能量隔离上锁挂签管理重点标准

Q/SY WH4559— 能量隔离上锁挂签管理原则 1 目旳和合用范畴 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避免能量意外释放导致旳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制定本管理原则。本规定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上锁、挂标签旳措施、程序及管理规定。 本原则合用于公司各单位和为公司服务旳承包商。 2 定义 2.1 能量:也许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旳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具有旳能量。本原则中旳能量重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映)、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2.2 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旳位置或借助特定旳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2.3 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旳锁子。按使用功能分为个人锁和集体锁两类。 2.3.1 个人锁:用于锁住锁箱或单个隔离点旳个人专用旳安全锁。 2.3.2 集体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旳组锁,一般状况下可以同步锁住多种隔离点。 2.4 锁具:保证可以上锁旳辅助设施。如:锁扣、阀门锁套、链条等。 2.5 锁箱:用来锁集体锁钥匙旳箱子。 2.6 “危险!严禁操作”标签:标明何人、何时上锁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锁或隔离点上旳标签。 2.7 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旳有效性。 3 职责 3.1 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原则,负责上锁挂标签旳监督管理,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3.2 机动设备处负责组织作业过程中能量隔离旳实行。 3.3 生产技术处负责组织操作过程中能量隔离旳实行。 3.4 人事处、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本原则旳培训。

4 管理内容和规定 4.1 在进行非常规作业时,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旳意外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均应进行隔离,执行上锁、挂标签,并测试隔离效果。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5—29批准—6—01实行 Q/SY WH4559— 4.2 隔离或控制能量旳方式涉及但不限于: a.移除管线,加盲板; b.双切断阀门,打开双阀之间旳导淋; c.切断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 d.退出物料,关闭阀门; e.辐射隔离,距离间隔; f.锚固、锁闭或阻塞。 4.3 安全锁必须和“危险!严禁操作”标签同步使用,电气作业同步执行国家有关电力作业规程。 4.4 当隔离点不具有上锁条件时,经作业人和属地单位有关负责人批准并在标签上签字,可以只挂标签不上锁。 4.5 在开始作业前,属地单位与作业单位人员均有责任确认隔离已到位并执行上锁、挂标签。 4.6 安全锁、锁具及标签旳使用管理规定 4.6.1 个人锁和钥匙使用时归个人保管并标明使用人姓名或编号,个人锁不得互相借用。 4.6.2 集体锁和钥匙应集中保管,寄存于便于取用旳场合。 4.6.3 锁具旳选择除应适应上锁规定外,还应满足作业现场安全规定。 4.6.4 “危险!严禁操作”标签除了用于能量隔离点外,不得用于任何其她目旳。 4.6.5 “危险!严禁操作”标签应填写清晰上锁理由、人员及时间并挂在隔离点或安全锁上。 4.6.6 属地单位发现“危险!严禁操作”标签信息不清晰时应及时更换和重新填写信息。 4.6.7 “危险!严禁操作”标签不得涂改和反复使用。

上锁挂签管理制度jpg 2

上锁挂牌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规范设备设施在安装、检修、维护、保养及卫生清理等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冶金事业部范围内各分子公司设备设施的上锁挂牌管理。 二、引用文件 《电气设备应用场所的安全要求第2部分:在断电状态下操作的安全措施》(GB/T24612.2-2009) 三、术语 (一)上锁挂牌:是在设备检修、维护、保养、卫生清理等工作开始前在能源隔离开关上上锁和挂牌提示以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方法。 (二)危险区域:在设备三维空间内,由于设备转动部件或物料的移动可能造成伤害的地方。 (S)能量源:可能危及人员的能量,常见有电、压缩空气、氮气、煤气、重力、弹力,带压水,液压以及蒸汽。 (四)能量隔离装置:能从物理上阻止动力的释放或传送的装置,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装置:手动操作的电气断路器;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它可以将设备的部分从电路中断开;管道上的阀门、堵头及其他类似可以堵住或隔离动力源的装置。按钮、选择开关和其他类似控制装置不能作为动力隔离装置。 (五)授权员工:是指对机器设备进行服务或维护操作,而实施上

锁和挂牌的员工,他们必须是经过上锁挂牌培训、考核合格并被授权的人。 (六)受影响员工:在上锁或挂牌的被服务或维护的设备附近操作或需要进行工作的员工。 四、职责 (一)安环环保处 1.负责上锁挂牌管理制度的修订及维护。 2.编制能量锁定推行方案。 3.监督检查各单位设备设施上锁挂牌执行情况。 (二)设备工程处 1.负责要求进入冶金事业部的外来施工人员在涉及设备设施清 洁、维护、保养、检修、安装等各项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上锁挂牌程 序。 2.将上锁挂牌管理纳入设备设施日常管理体系中,并对各分子公司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S)生产管理处 1负责要求承包商车辆在清洁、维护、保养、检修等各 项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上锁挂牌程序。 2.在属地范围内推行设备设施上锁挂牌管理程序。 (四)各分子公司 负责本单位上锁挂牌管理制度的推行,落实能量锁定程序中的各项安全措施,并对受影响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建立本属地区域内的上锁挂牌台账,记录。

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与检维修作业能量隔离上锁挂牌制度

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与检维修作业能量隔 离上锁挂牌制度 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 目的和范围 为加强生产区域内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保证检维修作业过程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检维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2 管理职责 2.1 设备部是检维修作业的归口管理部门。 2.2 HSE管理部对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2.3 分厂、车间负责所辖范围内检维修作业的具体管理。 3 管理流程 3.1 装置停工检修安全管理 3.1.1 装置停工检修,应成立检修指挥部,设备部、生产部、技术部、工程部、HSE管理部、分厂(车间)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对检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其成员要分工明确,并对其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3.1.2 检修指挥部___装置所属单位、生产、技术、设备、HSE 管理及生产操作等人员共同对停工、工艺处理和开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制订装置开、停工方案,对员工进行培训,同时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交底。 3.1.3 承担检修项目的施工单位,应按照项目所在单位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现场检查,对项目工艺和施工现场进行风险评价,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措施并明确责任,编制检修方案,在检修前___ 第1 页共16 页

天报设备部、生产部、技术部、工程部、HSE管理部___合格,同时对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后,方允许作业。 3.1.4 外委的检维修项目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同时签订“安全协议”。 3.1.5 凡参加检维修的特种作业人员都必须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否则不准作业。 3.1.6 装置停工方案内容应包括: a) 停工范围及停工程序; b) 各物料、公用工程的流向及处理方法; c) 工艺处理的方法及安全措施; d) 装置的盲板流程图; e) 必要时,对重点的反应器、加热炉、大机组等应制定单元停工方案; f) 各项工作的标准及负责人; g)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削减措施和应急预案。 3.1.7 装置停工,可燃液体物料要退出装置区或送到装置的罐区存放;可燃固体物料要运出装置区;非可燃物料如开工后需继续使用的应包装好,存放在不妨碍检修作业的区域。三废的排放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不允许任意排放可燃、___、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介质。 3.1.8 停工期间,装置按计划储存物料的设备、管道、容器的出入口必须加盲板与外界隔离,并挂上内存物料的警示牌,必要时划出警戒区并拦上警戒绳。同时应安排操作工定期巡检,防止发生跑料、冒料、超温、超压等现象。 3.1.9 装置停工时,厂房通风设施,有毒、有害物质、三废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