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中西方宗教在建筑中的影响对比分析

(完整)中西方宗教在建筑中的影响对比分析

中西方宗教在建筑中的影响对比分析

神学力量甚至在文艺复兴及以后时代仍然浸透着人的心灵,以至于在本质上是和神学抵触的思想,如人本主义和君权主义常常也还要以教堂为寄托。欧洲的教堂用石头建造,著名的教堂工程都十分巨大,经常要经历一二百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建成。宗教建筑在欧洲系建筑中长期来占据着主流的地位。与此相反,在古代中国相对于君权而言,神权始终处于次等的地位。所以中国宗教建筑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受着科学水平的限制,古人对于鬼神灵魂的信仰是不可免的,但是在中国,注重人事,人们儒学对于鬼神问题采取了清醒的态度。孔子虽然也倡导由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祖宗崇拜,但却尽量减弱其中的宗教意识,而特别强调把它引向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伦常纲教为内容的人世关系中去。对于鬼神的有无,孔子机智地采取回避态度,故“子不语怪力乱神”。到了非谈论不可的时候,孔子则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来积极地提醒人们注重人事.

儒学的清醒理性,对人们尤其对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有深刻影响,历代有作为的皇帝对于宗教在利用与容忍的同时,莫不都采取了限制的政策。佛的因果报应、咎由自取,道的清静无为,逆来顺受都是“有用”的,甚至皇帝也参加一些活动,以示恩宠。但当宗教和皇帝产生矛盾时(主要是经济上争夺民力),就坚决限制,甚至下令灭佛。

中国和欧洲一样,也承认君权神授,但欧洲的君权神授重点在神,君主的权力也须由教会授予。中国的君权神授的重点却在君,他是天的儿子,他的权力直接受之于天,无须乎教会为媒介,中国也从来没有出现过教皇制。

这些情况,映射在建筑中,就是宗教建筑比起一般的实用性建筑来,或者可以说是宏伟精丽的,有时也相当可观,但相对于代表君权的建筑而言,它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在都城,它没有超过皇宫,在郡县,没有超过王府和衙署.它也没能成为城市布局的中心,《考工记》中“左祖右社”,王宫居中的体制就说明神权和族权都只是皇权的陪衬。

在中国宗教建筑的艺术风格上,也从来没有过分地陷入于神学的激动,接受过超人性的迷狂.换言之,即使在宗教建筑中也没有失去人的清醒理性,而人的理性,正是儒家所特别重视的。所以,中国的传统建筑包括宗教建筑在内都具有理性的性格,这个性格,或可用“温柔敦厚”四字表述之.

温柔敦厚,诗教也

西方的宗教建筑重在坦率地外现人心中的宗教激情,把内心中的一切迷妄和狂热,幻想和茫然都化成实在的视觉形象:超人的巨大尺度,强烈的空间对比,神秘的光影变幻,出入意表的体形,飞扬跋扈的动势,骚动不安的气氛,这些在埃及、拜占庭、哥特式或巴洛克神庙和教堂以至现代教堂(如法国朗香教堂)中都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它们在表达宗教的非理性这一方面是共同的,其作用都在于通过建筑来催毁人的理性,扼杀人的自信力,强迫人们跟随教士走向彼岸。

中国的宗教建筑则与此相反,并不注重表现人心中的宗教狂热(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始终也没有达到西方宗教徒那样的狂热程度),而是重在“再现”彼岸世界那种精神的宁静和平安.中国佛教说“色即是空",“诸行无常”,认为现世间的一切都是幻影,而世外的佛国净土才是真实的存在。佛国并非超然物外,渺不可寻,而是一切普通善行的必然报答,是辛苦恣睢的生命历程之自然归宿,是善良人生的一个肯定的构成。于是净土信仰在中国大行其道,只要一心向佛,死时便可平静地得到佛的接引。这里没有狂热,没有神秘,有的只是冷静的虔诚.禅宗更是主张在个人的内心中去寻找解脱,深山养息,面壁打坐,寻找平和与宁静。

这样的宗教意识使得中国的古刹本身就是佛国精神的象征或净土的缩影.人们在这里应该寻求到庇护,体验到解脱,不应该有任何骚动不安,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

“刹”是梵语音译,其意义既可指佛国,也可指佛寺,这是耐人寻味的。佛与佛国同在,作为佛国缩影的佛寺也应该有佛的住所,它的形象无需他求,实际就是住宅的扩大或皇宫的缩小。甚至作为佛教纪念建筑的佛塔,也弥漫着世俗的感情,它具有高耸的体型,嵌插在蓝天中,但不象哥特尖塔那样的一味强调升腾,它那层层水平塔檐大大削弱了垂直的动势,使升腾时时回顾大地。中国佛塔也是世俗建筑楼阁的仿造。

大概只有元代以后在内地开始流行起来的喇嘛教建筑,才有较多的神秘的甚至恐怖的气息,但终未成主流。如果说即使在宗教建筑里也洋溢着如此冷静平和的空气,那么在世俗建筑里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中国建筑的这-性格是中国人的心理气质的反映.这种气质特征被希腊人马赛里奴斯在他的《史记》里描写成“赛里斯入平和度日,……性情安静沉默,不扰邻国”,“赛里斯入习惯俭朴,喜安静读书以度日"。德国大诗人歌德也说:“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没有强烈的情欲和飞腾动荡的诗兴"。

它和儒家哲学所推重的艺术风格有不解之缘。

孔子赞扬《诗经》说:“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温柔敦厚,诗教也”,但温柔敦厚也不排斥文采,而使艺术陷入愚鲁,只是要求文质相应,所谓“文质彬彬”,故《礼记》又说“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而彬彬者,也就是荀况说的“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不过也.” (《荀子。臣道》)。

《诗经》的内容和风格究竟应如何品评,此处可置而不论,只是儒家对于“温柔敦厚”的推重,却是形成中国人的趋于平和、宁静、含蓄和内向的心理气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儒家的另一重要思想—仁学的节用爱民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孔门理论基本上不具有纯粹思辨哲学的性质,而是具有实践理性意义的一整套朴素的治国之道。为了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孔子主张节制,克己、宽厚惠民,反对赤裸裸的残暴压迫,这种“ 人道主义”是“仁"的组成部分,也有其真诚的一面,当儒学终于成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以后,“仁”的这一侧面,对于抑制统治阶级的贪欲,的确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经常提醒他们为了保持皇朝的长治久安,应该注意经常调整自己和人民的关系,不可过分的征敛。故“礼,与其奢也,宁俭",“仁者爱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那些忠臣贤士也就经常通过这些话而左右朝纲。

仁的“爱人"和礼的“辨异"形成了一套自我调节机制,这就是中庸之道。在这种机制影响下的中国建筑也就以“百举不过”为其品格标准之一。一方面需要“百举”,并且“非壮丽无以重威”;一方面又要求“不过”,帝王应该“躬行节俭”.

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管仲《管子.治国》),“令民归心于农”(商鞅《商君书。农战》)。认为富强之本在农战,而工商是末作,应该限禁.这本来是法家提出来的,儒家消化了这个思想,并把它和“百举不过”结合起来,以至于《礼记》中竟有这样的话:“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礼记。王制》)。建筑事业属“工”,当然也在被禁限之列。

从一方面说,这些理论客观上使中国建筑具有明显的保守性,限制了建筑技术和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一直满足于木结构体系,不能有更大的突破的原因之一。在中国没有西方经常可以遇到的非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建成的石头教堂,中国的都城,包括城中的宫殿可以在几年或十几年内建成。易于建造能快见效果的木结构,它的形象和风格已经满足了中国人的需要,人们认为在建筑上投入更多的力量是不明智的,甚至是有害的。但从另一方面说,木结构的长期使用,也使得这种体系的建筑艺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中国建筑的风格在某一方面也可以说就是木结构的风格。

木结构的艺术长处在于群体布局,中国建筑的美就隐蓄在群的内部,需要周览全局才能一一呈现。它鄙视一目了然,不屑急于求成,因而也更加含蓄温文,更加内在。

即就建筑单体的美而言,中国建筑也颇不同于西方之注重外形的奇诡新巧,变化多端,而更多的存在于体、面、线、点的组合显示的群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

总的来说,中国建筑在气质上更重精神,重意境;西方建筑则重物质,重外观。前者是群体的统一,内在而含蓄;后者是单体的突出,外在而暴露。这个区别,或从另一角度即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艺术趣味的不同再加发挥,简言之,前者具“绘画”之美,而后者更多的带有“雕刻”的意味。

“绘画”之美

假若面临某一对象,要对它进行艺术描绘,西方人首先看到的是对象的体积,这体积由面构成,显出深浅的光影;他们首先想到的则是尽量肖似地再现这个对象,于是同样也具有体积的雕刻就是最好的手段了.如果要用绘画,那么这绘画也是雕刻式的,画面上的线只用来组成面,面才是艺术的元素,用各个方向的面来构成体。西方绘画和雕刻的不同只不过绘画现出的形象是从某一固定视点看过去的罢了。罗丹说:“没有线,只有体积,当你们勾描的时候,千万不要只着眼于轮廓,而要注意形体的起伏,是起伏在支配轮廓。”这段话,可以简明地表达西方人的艺术趣味。

而中国人首先“看”出的却是这个对象的神态意趣以及活泼的气韵,从中找出和自己心灵相通的那一点,然后把它“表现"出来,要求“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在他的心目中,那些面、体、光影都是不重要的,这样,平面的绘画就是最好的表现手段了。既然不重在再现体积,线条也就用不着从属于面。而且也只有用这些不滞于物的飞动空灵的线,把它们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才能完成他所注重的神和气韵,所以线条才是重要的艺术元素,面几乎不占有什么地位。如果要做雕塑,那么这雕塑也是绘画性的,并不着重于对象体积起伏的真实再现,上面流动着飞灵的线条,染饰着富于神韵的色彩。所以,西方的雕刻是典型的,中国则以绘画为典型。前者直观而写实,后者含蓄而抒情。这个差异,代表了中西艺术的不同侧重,大胆说一句,它不但体现在绘画和雕刻中,也体现在诗歌,戏剧、散文和中国的书法艺术等许多艺术门类之中。

有趣的是,由此而视建筑,可以发现中国建筑也是绘画式的,西方建筑则属雕刻式,只是这种“绘画”或“雕刻"只表现建筑本身,并不表现建筑以外的别的对象。

西方建筑的出发点是面,完成的是团块状的体,具有强烈的体积感。中国建筑的出发点是线,完成的是铺开成面的群,以绘画作比,群里的廊,墙、殿、台,亭、阁以及池岸、曲栏、小河,道路等无非都是粗细浓淡长短不同的“线"。

欣赏西方建筑,就象是欣赏雕刻,它本身是独立自足的,人们围绕在它的周围,它的外界面就是供人玩味的对象.在外界面上开着门窗,它是外向的,放射的,其欣赏方式重在“可望”.

而中国的建筑群却是一幅“画”,其外界面是围墙,只相当于画框,没有什么表现力,不是主要的欣赏对象,对于如此之大的“画面”来说,人们必须置身于其中,才能见到它的面貌,所以不是人围绕建筑而是建筑围绕人.中国建筑是内向的,收敛的。其欣赏方式不在静态的“可望",而在动态的“可游”。人们漫游在“画面"中,步移景换,情随境迁,玩味各种“线"的疏密、浓淡、断续的交织,体察“线”和“线”以外的空白(庭院)的虚实交映,从中现出全“画”的神韵.

中国建筑单体当然也具有体积感,但它不是独立自在之物,它只是作为全群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就象中国画中任何一条单独的线,如果离开了全画,就毫无意义一样,建筑单体一旦离开了群,它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根据。太和殿只有在紫禁城的森严氛围中才能存在,祈年殿也只是在松柏浓郁的天坛环境中才有生命。

西方建筑的内部当然也可欣赏,它有复杂的内部空间,但这空间也是雕刻性的,有三个量度,空间的外界面就是实体(墙、地面、天花)的内界面,所以空间是明确的,实在的,有肯定的体积体形,空间的变化就是空间体积体形的变化。

中国建筑单体的内部空间却很不发达,而且往往由于上部梁架的复杂交织和室内外空间的交流,使它的界面很不明确.中国建筑的空间美,毋宁说主要存在于室外空间的变化之中,就建筑单体而言,它是外部空间,但就围墙所封闭的整个建筑群而言,它又是内部空间。但这个空间只有两个量度-它是露天的。而且即使在水平方向,它也随时可以通过空廊、半空廊、檐廊、亭子和门窗渗透到其它内、外空间中去,它的大小和形状都是“绘画”性的,没有绝对明确的体形和绝对肯定的体积。这种既存在又不肯定,似静止而又流动的渗透性空间,就是所谓“灰空间",好象国画中的虚白和虚白边缘的晕染,空灵俊秀,实具有无穷美妙的意境—“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高哺《论画歌》),“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笪重光《画签》)。艺术家匠心所在,常常正是此无笔墨处.

中国建筑院落虚实相生的经营,大约有三种基本型式:第一种是将单体建筑沿院落周边布置,其中有一面是构图主体,建筑最大最高,势态向前,其它建筑三面围绕,与之相抗取得均衡,院落中心则没有建筑,可谓外实内虚;第二种是将构图主体置于院落正中,势态向四面扩张,周围构图因素尺度比它远为低小,四面围合,势态则向中心收缩,也取得均衡,可谓内实外虚.以上两种方式都可称之为规整式,都有明确的贯通全局的轴线。前者强调纵轴线,可扩展组成一系列纵向串联的院子,后者的纵横两条轴线基本处于同等的地位,自足自立,不再扩展。第三种方式的院落外廓不规整,院内建筑作自由布局,势态流通变幻,但乱中有法,动中有静,初看似觉粗服乱头,了无章法,其实规则谨严,格局精细,可谓虚实交织,在园林中有更多的运用。这种型式没有贯通全局的轴线,但在内部的各个小区,则存在一些小的轴线,它们穿插交织,方向不定,全局则可大可小,可名之曰自由式。

这三种基本型又可以不同的方法和规模结合到一起,或严整的全局中渗透着自由的局部,或自由的格局中存在着严整的片断,组成丰富多样的群体.如天坛建筑群基本上是第一、二两种型式的结合;紫禁城基本上是第一型,但在御花园部分又略具第三型的意味;颐和园佛香阁院落本身是第二型,它的前面直到排云坊是第一型,整个园区的规划又是第三型。根据山地平原水边岩下地形的不同,或气候风土的差异,或人情民风的喜尚,或建筑类型的区别,又可有更丰富的变化.

值得再次强调,“群”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灵魂。

在建筑单体的构成上也可以见出“绘画"式和“雕刻”式的差别。正象西方雕刻是由面的转折来构成的一样,西方建筑也是由面构成的:罗马潘泰翁是半个皮球似的曲面穹顶放在桶状的圆壁上;希腊帕提隆的柱廊是一片虚实相间的平面,它和内墙一起支撑着倾斜的坡屋顶;威尼斯的府邸是承重的墙壁支持着楼面和平屋顶.线在西方建筑构图中不起重要作用,它或者只是面的转折形成的轮廓,或者只具装饰性的意义,具有偶然性。在潘泰翁桶形墙的外表面上就没有什么线,内墙面上有垂直和水平的分划,只是把这庞然大桶装点得丰富一些而已。

中国建筑则由线构成,柱,梁、额、桁、枋、椽,拱,在宏观上都可以视作为线,这些线的交织网罗就构成

建筑.线不是可有可无的、偶然的,它就是必不可少的结构本身。它虽然也具有装饰美,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合乎材料本性和力学逻辑的结构美.中国建筑的主要线条很少是纯装饰的,屋脊是为了防止屋坡交接处的漏雨而设置,斗拱是为了支托屋檐的挑出而产生;最为人称道的屋角起翘也是结构发展的必然产物:当斗拱逐渐缩小。屋檐的挑出逐渐更多地依靠檐椽的出挑来承担时,承受转角屋顶巨大重量的角梁(相当于转角45°椽子)势必加高加厚,于是才采用枕头木以使椽木和角梁归齐,角翘也就产生了。中国建筑普遍具有可贵的本色美,匠师们只是在结构和功能必然要求的有机体上面略施斤斧,使它们兼具装饰作用而已。

雕刻主要依靠体积的组合来构成形象,所以西方稍后一些的雕刻都不施色彩,西方建筑也只是外现材料原色,并不另加色饰。绘画是色彩的艺术,中国的雕塑是绘画式的,也广泛施用色彩,中国建筑也同样注重色彩。正象中国画一样,由艺术内涵所决定,中国建筑的色彩也有两大类:一是北方的皇家建筑,红墙红柱黄瓦彩画,辉煌富丽,有若工笔重彩,满眼北宗金碧;一是南方的园林寺观,白墙黑柱青瓦,萧条淡泊,好似水墨写意,全是南宗文人情趣。

西方园林和中国园林也分别是雕刻式和绘画式,可见后述.

“我以天地为栋宇"

《世说新语》记刘伶放达,裸形坐屋中,客有问之者,答曰“ 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这个回答,似觉诡辩无礼,但“以天地为栋宇"一语却正道出了中国人的自然观的重要一面。其实中国的“ 宇宙”一词同样透露了这个意思:“宙”是时间,“宇”字原意就是屋宇,代表空间。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即为宇宙。无限之宇,当即天地为庐。这个自然观,把天地拉近人心,自然和人直接交流,融合相亲。

这种思想早在《乐记》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大乐与天地同?quot;,”乐者,天地之和也“ (《乐记。乐论篇》)。天地本身乃一大调和,艺术-乐-就应该体现这一大调和。这一观念,一方面是给礼乐精神蒙上一层敬畏,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对自然的亲切感情。”乐者为同,……同则相亲“(《乐记。乐论篇》),人只有和自然有相亲的感情,那么体现自然万物之大调和的乐,也才能在人和人之间产生相亲的感情。

歌德曾经用诗一样的语言称赞中国人:“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你经常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停,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是月白风清。月亮是经常谈到的,只是月亮不改变自然风景,它和太阳一样明亮。”

所以,中国的建筑群才会有那么多的室外空间,从“以天地为栋宇”的观点来看,这个在西方建筑中原本与人无关的室外空间,也就成了与人直接相关相亲的了.中国建筑并不把自然排斥在外,而是要纳入其中,人生活在建筑中,这“建筑”既指实在的屋宇,也包括“以天地为栋宇”的自然。

就建筑和群外的自然而言,从消极方面来说,中国建筑不强调突出自己,造成和自然的对立,所以尽管在围墙内部各建筑势态干戈相向,群外却趋于平静,故深山之古寺应曰“藏",而不会筑成欧洲的城堡。从积极方面来说,中国建筑主动地把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另一方式的对自身的肯定:寺既藏于深山,寺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托体同山阿”,更加辽阔,更加不朽。

西方建筑则不然,它借助于墙和屋顶,造成一个自足自立的存在,它是放射的,以不凡的形象高傲地鄙视自然。在欧洲城堡里常常会耸起一些高高低低的塔楼,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生怕人们忽视了它们。欧洲建筑不重视和自然的渗透调和而更看重和自然的对比,人的力量显示得更加突出.

西方园林也是雕刻性的,不过它不是写实性雕刻,而是以山树石等自然物为元素,强迫大自然符合人工的法则所“ 雕刻”成的立体的图案,人工斧凿痕迹十分显著。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园林已开始采用花坛、剪饰和迷阵.花坛是几何形的,剪饰也把树木修剪成几何形体—尖锥形、多角柱、圆球形、半圆球形和矮墙式的绿篱,甚至剪成动物的形状,被称为“绿色雕刻”.迷阵是用绿篱组成的几何形回路,有许多死胡同,易进难出,以为有趣。这种园林一直沿用到现代而以十七世纪法国绝对君权时代的唯理主义园林最为盛行。草地也是几何形,用不同颜色的花草组成象地毯样的图案,道路又平又直,几何对称,人工砌出几何形池岸和笔直的小河。全园一目了然,外在而暴露。

中国园林恰恰相反,其气质也是绘画性的,和中国画相似,一方面强调抒发情趣,中得心源,同时也注意状物写景,外师造化.曲折的池岸,弯曲的小径,用美丽的石头堆成峰,峦,涧,谷,房屋自由多变,仿佛是大自然的动人一角.然而它也并非西方艺术所理解的那种单纯摹仿,其中迁想妙得,天机灵运,随时而迂,融进了人的再创造,仿佛是一幅四度空间的立体山水图卷,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节拍有密切关连。中国园林也同样是含蓄和内在的.

古希伯来的神话说,五千年以前,天下的人都说着同一种语言,他们彼此了解,干起活来同心同德,人们决定

在巴比伦建造一座通天大塔。工程开始进行得很顺利,但这件事引起了天神耶和华的嫉妒,他运用神力搞乱了人的语言,民族也就出现了,人们看法不一,又不能互相理解,于是各行其是,塔也就越建越不象个样子,终于没有完成。这座塔名叫巴别塔,“巴别”就是“混乱”的意思.以后有人还画过好几幅巴别塔建造图,画上的塔混乱不堪,好多种风格搅成一团。

这个故事的启发意义是很明显的,就我们的题目而言,它说明建筑艺术随着民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格。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它不仅有考古学的价值,作为艺术,它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由历史所形成的上层建筑有深刻的联系。只有从这个角度去考察,才能找出建筑艺术的本质根据。

我们已经极其概括和宏观地讨论了中西建筑艺术性格的不同,也许我们是太偏重于强调它们的差异了,但差异是确实存在的,而要真正认识某一事物,掌握此一事物与它一事物的差别应是更重要的事.

产生中国传统建筑的社会环境已经过去了,中国建筑还要发展,总结传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我们的结论是:既然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及其所形成的上层建筑的不同,是形成各民族传统建筑艺术性格的差异的本质依据,那么在现代条件下,各民族的社会情况和上层建筑的不同也将成为新建筑艺术性格的差异的本质依据.对于担负着创造新的建筑艺术使命的建筑师们来说,重要的是要十分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加强对于上述本质依据的理解,其中也包括对于传统的认识。经历了千百年才形成的传统,它所从由产出的具体原因可能已经过去,或许也已被人们所淡忘,但传统本身,已作为民族特质的一种独立价值存在下来,而且还将继续发生作用,毕竟是不容一笔勾销的.

我们要特别强调建筑师在创作上对于新的民族风格的自觉的追求和贡献。完全西化是思想贫乏的表现,无无所用心是一种失职,象巴别塔那样的杂凑并不足取,复古当然也是穷途,正确的道路只能是继承和创造。无所用心是一种失职,象巴别塔那样的杂凑并不足取,复古当然也是穷途,正确的道路只能是继承和创造。

正如某一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的形成是这位艺术家已走向成熟的标志一样,衡量新的中国建筑艺术是否已走向成熟,也有赖于新的建筑民族风格的形成。愿这一天早日到来。

浅谈中西宗教建筑的差异

浅谈中西宗教建筑的差异 中国建筑体系与西方建筑体系,是在完全不同的两个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不同民族的宗教观念有密切联系。不同的宗教观念,也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建筑理念、建筑法则及建造方式。 伦理观念、心理气质、宗教意识、传统文化 中西传统建筑的艺术气质,在宗教建筑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古埃及的君主利用宗教的神秘来统治国家,因此,宗教对埃及艺术和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埃及人坚信人死后还能复活,这种对死亡的认识促使历代法老把大量精力花在建筑陵墓和庙宇上。金字塔和神庙建筑非常巨大,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压力,让人心中产生巨大恐惧和压抑。尤其是著名建筑卡纳克神庙,它有直径3.5米的圆柱134根高达21米,全部是石质的。神庙是王权神化的集中体现。 希腊人在对神的信仰上不逊于埃及人。希腊神话是 希腊艺术的土壤,希腊人几乎把每一种自然现象都解释 为神的作用,赋予神以人的面貌、性格和思想情感多神 教的信仰左右着希腊人的社会生活,神庙就是城邦的象 征。在建筑上创立了多利安、爱奥尼、科林斯三种石柱 式风格。这三种形式在古代西方建筑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古罗马人也接受了这一概念,所以古希腊和古罗马 人在建筑上留下的最重要的作品就是神庙。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又被基督教更浓的神学所笼罩。 教堂作为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繁荣和力量的象征。“这 一时期的人民都是狂热的宗教信徒,甚至统治者都不例 外,唯一的知识就是背诵禁欲主义信条和圣经词句。这 时期的艺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上帝与教会代言 人的角色。”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教堂就是这一 社会现实最好的建筑体现。所以,反映神权的宗教建筑 在欧洲建筑史中长期占据着主流地位。欧洲的教堂多用石头建造,著名的教堂工程都十分巨大,经常要经 历十几年或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建成。 西方的宗教建筑重在外现人心中的宗教激情,把人内心中的迷惘和狂热、幻想和茫然都化成实在的视觉形象,借助这形象进一步把人的情感推向更高的境界。除希腊神庙外,西方宗教建筑都浸泡在沸腾的激情中,超凡的巨大尺度,强烈的空间对比,神秘的光影变幻,配以雕刻的体形,激情飞扬的动势。这些在埃及、拜占庭、罗马、哥特、巴洛克的神庙和教堂甚至于现代建筑(如巴黎近郊的勒·西兰的圣母教堂1922-1923)中都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即使是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的教堂也不能完全摆脱这种建筑结构。尽管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别,但它们在表达宗教的非理性这一方面是共同的,其作用都在于通过建筑艺术来感染人的理性,强迫人们跟随传教士走向彼岸。 这种特点在哥特式教堂中表现得尤其突出,那垂直向上飞腾的动势最为迷人,又尖又高的群塔,瘦骨嶙峋的笔直束柱,袒露的骨架结构,飞拱尖券,彩色玻璃透过来的富于变化的彩色光线使人产生一种腾空而起、飞向天国的神秘宗教情感,似乎人们的灵魂也随之升腾,一直升到上帝的脚下。 而中国社会发展史决定了中国建筑艺术要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 巴黎圣母院建于1163—1345年,建了182年

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记录和见证者,作为凝固了的文化艺术品,从未间断过对人们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文化特质、哲学体系、艺术风格、审美观念、建筑历史等方面来看,中西方建筑文化存在许多明显差异。 1.中国的宫室建筑带有权力中心思想的印记 中国大型宫室建筑的特点是中轴对称,中轴线上的宫室巍峨宏伟,有多层级纵深,两旁有附属性建筑,左右对称。这体现着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君臣秩序、尊卑长幼之节。皇家建筑是帝国形态的象征。普通人家建筑也严格地体现着封建家长的权威地位——家长住上房堂屋,子孙住厢房偏厦。即使最偏远乡村中的房子也遵守着宫殿建筑中蕴含的等级体系与社会思想文化准则。 2.中国重视“内宇宙”修炼的思想在园林建筑中的痕迹 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情趣。重视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之学,涵泳性情,默思玄览,修炼“内宇宙”,在笔墨纸砚则为书画,在草木土石则为园林。他们将内心修养作为宇宙中最广大最重要的学问。中国古代除了李白、徐霞客等寥寥数人,并无太多探险家,大约与士大夫重视“内宇宙”修炼而不重视对“外宇宙”的探索有关。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华丽、精巧。他们将“内宇宙”又投影在园林建筑上。苏州园林玲珑精致,咫尺之间变幻多重景观,譬如狮子林中的假山曲径,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 3.中国建筑的围墙文化 中国建筑喜欢用一堵坚实的围墙把建筑封闭起来。作为家天下的皇帝,更是给“国家”(以国为家)修了一座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围墙。此处可隐约窥见中国内敛、保守的思想因子。 4。中国建筑中的“天人合一” 徽派建筑模山范水、师法自然,建筑和周围山川景物、地理形势融合无间,让水土成为建筑的有机部分,让建筑浑融而化入山川。中国建筑讲究风水堪舆之学,大概与“天人合一”的思想问有某种内在的隐秘关联。 5.西方建筑文化发展与中国文化的迥异之处 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建筑在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都十分显著,而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变迁的痕迹则微乎其微,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斗拱的层数多寡等细微之处判断出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年代。建筑的差异体现出西方有比中国更强的革命性传统。中国儒学几千年基本是一脉相承的,也基本上无人挑战。西方则不同。中世纪否定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果,启蒙主义又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与蒙昧,重新尊崇人的价值,在巴洛克、洛可可走上华丽、花俏、奢靡的险途之后,古典主义又一次向简洁、典雅的古代传统回归。就这样,西方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比中国更早地迈向了现代文明社会。 6.中西方建筑材料选材的不同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宫殿的基座和普通房屋的墙则用夯土;欧洲建筑的材质则主要是石头。从东西方民族的性格差异与文化差异中是否可以找到答案呢?石头真率、质朴、刚硬、雄壮;木材细致、深秀、坚韧、柔美。物犹如此,人岂相同?

中西方宗教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宗教建筑文化的差异 摘要:宗教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重要的一颗明珠。中国古代建筑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岱庙是山东泰安最完整也是最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汉代, 后经过历朝历代的多次整修、扩建,现今基本保留了宋朝的规模和风格。以宋朝 为时间点,对应西方12世纪,在法国出现“哥特式艺术”。当时的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欲念带向“天国”,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巴 黎圣母院作为当时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建筑群里最具代表意义的一座教堂,在 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诉求。尽管岱庙为建筑群体,巴黎圣母院为建筑单体,但他们同为宗教建筑,通过在建筑用途、建筑结构、空间布局上的比较分析,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理解中外建筑思想、哲学文化。 关键词:中西方;宗教建筑;文化差异 引言 宗教建筑的地址选择,承载着一定的宗教文化,表达着人们的审美观念,东西方的宗教选址 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向。中国的宗教建筑处于较为从属的地位,是服务于皇家建筑而存在的一 种建筑形式,虽然也是人们信仰的表现形式,但是人们对于佛教或道教的信仰远不及西方人 对于基督教信仰的那种广泛;西方人将基督教的信义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重视宗教建 筑的精神属性,对于上帝的崇拜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们使用最好的建筑材料,最好的建筑 技术设计教堂,教堂也被赋予新的精神含义,成为他们进行祈祷与忏悔的精神场所。 1建筑选址的审美差异 中国古代的宗教建筑一般都在山林之中。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他们信奉的是“天 人合一”的哲学观,注重探寻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把道观和寺庙建在山林之中,让建筑融入自然,与世隔绝,羽化升仙。西方的宗教建筑大多都选在城市中。西方传统的哲学思想是人本主义,即“人神合一”的哲学观,认为神就在自己的身边,人们可以在教堂前面的广场上玩耍嬉戏,宗 教建筑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堂一般会建成城市中最高的建筑,高耸入云的尖顶象征着人 们的思想可以和上帝交流,也是人们死后通往天堂的道路。 2文化观念的差异造成宗教建筑的审美差异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君权和封建家长的地位几千年不可动摇,人有尊卑贵贱,三六九等不可 逾越。这种思想使得建筑在布局和层次上也等级分明,寺庙建筑也不例外。中国自古推崇天人 合一的哲学理念,这种思想在道教体现的尤为突出,甚至到了当今社会,人们在观赏建筑和园林, 仍然以自然、建筑和人的和谐统一为审美的标准。中国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固步自封,喜欢归 隐山林、四合院,不与世人来往,宗教建筑也深受影响。人们对天子和神的敬畏,使得寺庙建筑 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西方古代是一个泛神论社会,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信仰。人们用最好的材料和技术建造教堂,表达对神的虔诚。教会成为社会的中心,使得西方的 文明和艺术深受宗教的影响。 3宗教建筑的空间尺度与个人感觉 西方宗教建筑的建筑体量非常巨大震撼。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从爱琴海到地中海, 从意大利到欧洲大陆,每个地方都会有一座地标性建筑来证明文明的存在,而西方建筑多以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建筑是人“衣食住行”的四大物质条件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直接且密切的联系。建筑不能脱离它所在的环境,因此建筑最能直觉地反映民族特征,美国建筑教育家罗泊桑教授说:“凡是伟大的建筑,都不仅能在功能上作出回答,也是在对人类的心灵与精神上做出回答……。建筑的物质形式是社会的直观表达,是最能反映当代历史的,甚至在一片毁灭的废墟中,它也能象征一种文化传统和它的思想性。”我们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要从整体的文化脉络,从文化的形成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最主要的本质出发。 一、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歌德把建筑称作是“凝固的音乐”和“石头的史书”。几千年来,建筑的文化价值一再被哲人和诗人们所肯定,建筑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最重要的社会文化之一。建筑是人为的,有人才有文化,与其他人类物质产品相比,建筑与人有着更为密切与深刻的关系。它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强烈的艺术表现能力、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抽象性所赋予的巨大涵括力,都使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建筑是多种矛盾的综合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建筑是历代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它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是能够让当代的人亲眼看到,长期保存的一种文化状态;另一方面,建筑是一种超前的文化,它要求建筑师要有预见性,有超前的眼光,各种具体的规划设计都要留有余地,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如果缺乏远见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广阔角度探

索建筑,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范畴间的交流。 二、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不论古今中外,人的基本的人性都是一样的。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贪生而惧死,都有所喜恶,都有爱憎之心,都有执着于现实和追求理想的本能,这就是人的共性和普遍性。但是,由于地域环境、生存方式、社会经济背景、发展的历史过程等各种因素的不同,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而中西文化也各有特点。 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模式,历史悠远,包罗万象,而文化更是变动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不会停留在某个阶段,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这种差异是相对的、大致的差异,笔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一)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思想模式。儒家、道家、墨家等把自然看作是大化流行的有机整体,认为天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宇宙及万物都是有情义的,它们有着至善至美的价值。人类对自然要寄予深切的关怀,不要试图去探究自然的本性、改造自然,所以人应该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要排除功利思想,通过道德修养去体会自然之美,自然之伟大与深邃。

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与西方教会建筑对比研究

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与西方教会建筑对比研究 中西方建筑文化有很多差异,同样是宗教建筑,中国的寺庙、道观和西方的教堂就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建筑的差异,在于两者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涵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形成和造型。但不同之余又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建筑上有布局、尺度和神韵的比较,体现了共同的美感。在此,我选取了中国五台山佛光寺和西方圣保罗大教堂进行深入研究,并对中西方宗教建筑进行全面分析。 一.中西方特定宗教古建筑研究分析 1.中国五台山佛光寺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是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容,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文明和智慧的重要凝聚体。被称为“中国第一国宝”的嵩山少林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也代表了中国古代的佛教建筑,从五台山佛光寺欣赏分析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建造艺术、装饰艺术,其中建造技术的思想和装饰艺术蕴含的深意传达了中国古代的人文风俗和认知习惯,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数学理性和风水习性。宗教建筑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他有着深厚的思想认识,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宗教思想和传统文化。 佛教起源于远古印度,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不断地和中国文化相融合,其乘佛教的中道宗(三论宗)与道家思想便有某些相似之处,最终与道家相互影响形成了“禅宗”,它不仅仅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在思想上还体现了很多道家的容,并对中国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古至今,不论中外,佛教在建筑史上留下许多足以傲视群伦的艺术瑰宝,例如建于魏孝明帝熙平元年的永宁寺,被世人誉为“此寺精丽,阎浮所无”;又如举世闻名的中国敦煌石洞、印度阿姜达石窟、布达拉宫、柬埔寨吴哥窟、印尼婆罗浮屠、缅甸大金塔等,可以说都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处的综合美术馆,所以佛教在建筑学的领域里,一直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

中西方建筑艺术差异

论文篇 班级:10级视觉传达班 姓名:杨志伟 学号:10403056

中西方建筑艺术差异 古代的建筑都是讲究的风水,阳宅和阴宅都讲究一个对称,一般可以称为建筑的都是帝王找术士选址,按照一定意义和讲究来建筑的,中国古代建筑,大多为木结构,造型上讲求天方地圆, 中正对称,胜唐后期开始,建筑造型受佛教影响较大. 国外古代建筑,通常指的是欧洲古建筑,大多为砖石结构,文艺复兴后,造型上开始多元化. 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是木头,外国是石头. 古代世界建筑笼统地可分为七个体系,分别为欧洲建筑、中国建筑、古埃及建筑、伊斯兰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美洲建筑等。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筑等,而其余的三个体系,数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相对影响较大。 建筑本身是文明的一部分,文明的发展也充实着建筑的设计理念,使它变得精致而具体。可以这样讲,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建筑,而且这种建筑必然会体现文化的某种精髓部分,体现文化所有者的追求和气质。从建筑的单体形象到建筑群的组织,乃至对建筑空闻的原初认识,都无不被打上文化体系的标签。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下,由于人们对世界、宇宙的认识和对哲学、宗教、艺术的看法的不同,自然也带来了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 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 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 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 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这些差异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幻想与理念 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高 度概括了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别,他说“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也就是说,西方人在造型方面,使建筑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平面与三度的形体。而中国建筑具有绘画的特点,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意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中国重视空间,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的“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可以说,欧洲建筑的理念性集中体现在一个“实”上,中国建筑的幻想性集中体现在一个“空”上 2、模仿与写意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是模仿的产物。希腊建筑中的不同柱式就是对不同性别的人体分析性;中国人则重视

中西方建筑差异

中西方古建筑审美特色差异 1003121308 沈沁怡 由于文化渊源、思想观念、地理位置等多方面的不同,中西方在建筑审美观念上也不同,不论是从建筑的风格和形体审美上,还是建筑的和谐和对称审美上,都体现出来了独特的魅力。或是气势磅礴、壮丽辉煌的阳刚之美,或是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融合之美,都能比较全面、立体地反映建筑美学的全部意义,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建筑审美形态定位。 一般而言,西方的建筑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而中国建筑不论多么高大雄伟,却很少给人以“高”的感觉,只是给人以宽广的感觉,因为建筑是在一个大的面上铺展开来的。思想文化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建筑材料的不同,建筑风格的不同,建筑发展的不同,社会形态的不同和文化氛围的不同给艺术审美带来了差异。 一、建筑遵从的等级制度的不同 中国古代对于建筑的等级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什么样的身份适用什么样的类型的建筑都是一一摆在明面上来说的。从周代的宗法制延伸出来的对于建筑的明确规定。唐代以来建筑等级制度是通过营缮法令和建筑法式相辅实施的。营缮法令规定衙署和第宅等建筑的规模和形制,建筑法式规定具体做法、工料定额等工程技术要求。财力不足者任其减等建造,僭越逾等者即属犯法。《唐律》规定建舍违令者杖一百,并强迫拆改。如被指为摹仿宫殿者,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从西周的众诸侯王的宫殿建筑上就不难看出与楚王问鼎相同的意思来。霍光墓地的违 流传下来的很多。并不是说中国的古建筑就是豆腐渣工程,只是西方人对于古建筑的尊崇敬爱之心是崇新的中国人所欠缺的。动辄百年历史的古堡在如今对人们诉说当年的故事。 西方对于建筑的等级制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缓和的。即使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在实用性方面还是能够完全的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的。教会宗教下的古建筑,是最能够反映出西方建筑的

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融进了许多传自印度(天竺)、西亚的建筑形制与风格。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北宋中国古代建筑到了宋代,在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元、明、清三朝统治中国达六百多年,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已届尾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因此建筑的历史也只能是最后的发展高潮了。明清时期大事兴建帝王苑囿与私家园林,形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造园高潮。风格大气、华贵,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光辉华章。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写意,庄重严肃,雍容华丽,亲切宜人,自由委婉,种类庞大,令人赞叹! 2、西方建筑发展历程。西方建筑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罗马式建筑是因其借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造型、结构,又加以变革、发展而得名。其建筑多为教堂。风格与特色是: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结构;墙壁厚实,圆拱顶厚重;窗窄且小,主体建筑内部狭小、阴暗。拜占廷式建筑是融古代西亚建筑的砖石拱券、古希腊建筑的柱式风格,和古罗马建筑的宏大气势为一体的一种别具特色的建筑。其建筑形制和结构的特点是:平面布局呈辐射状设计,中心为大穹窿(即圆顶式)结构的主体建筑。公元7世纪后,拜占廷式建筑又出现了将中心的大穹窿式结构,改为几个小穹窿群,且平面面积缩小,增加高度的新风格建筑。哥特式风格一改罗马式建筑厚重、阴暗的特色,和半圆形拱门的式样,代之以线条明快的尖拱券,造型秀挺的尖形拱顶(即小尖塔),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顶,轻盈的飞扶壁,修长的束柱,以及用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棂等,给人以向上升华、神秘的感觉。巴洛克式建筑即一反欧洲古典传统和“文艺复兴”建筑的风格,这种建筑以矫揉做作、粉饰的手法,来追求形式上的新奇,以获得特殊效果。多采用堆砌、装饰等方式,将建筑、雕刻和绘画融为一体。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通过艳丽的色彩、华丽的装饰,给人以脱离现实之感。除这些别具风格、特色的传统建筑外,西方的传统建筑,还有巴西利卡式、欧洲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式等风格、特色的建筑。建筑的发展不同,表现了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差别。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据文献资料可知,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____年不变。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

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

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 摘要:建筑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确立就已经开始了,经过了千万年代发展和演变如今的建筑体系已经相当纯熟。但是由于各个地区文化的差异建筑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而且凸显出了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在中西方文化的各自发展当中,中西方的建筑也形成了世界上的两大主体。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自身,本文对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研究,为日后我国建筑装饰发展树立了良好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差异;特点 前言: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研究我们能够发现粉刷、雕饰、彩绘等不但是对建筑的一种装饰,同时也反应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文化、思想等特征,所以不同地方的文化对于建筑装饰的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力。在中西方不同的发展历史当中我们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建筑装饰体系,中西方社会和历史背景的差异也决定了建筑上不同的风格。但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不管是文化还是建筑上中西方都在相互的渗透和影响着,所以充分的对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进行了解和研究对于我们更好的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优秀品质有很重要的意义。 1.中西方传统建筑文化的各自特点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西方的建筑在发展中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这对于研究中西方装饰文化的差异性至关重要,同时在研究当中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文化在建筑上的影响效果和体现方式。 1.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征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数千年的发展当中我们的建筑也自成了一套独特的派系。而在建筑装饰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历史上的儒家思想以及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封建社会会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而道家思想也同样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所以在其中对于哲理的一些阐述当中也就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建筑的风格。 纵观我国的古代建筑,大多呈现出自然之态。另一方面对于楼宇的高度甚至和台阶的级数又都有着很严格的要求,甚至是装饰物上也有着鲜明的等级区分。这就和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有着莫大的关系。 儒家的思想中提出了‘中和’这个概念,而道家也有‘自然’的概念。这种

中国寺庙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异同

中国寺庙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异同 古印度佛教最重要的建筑就是塔, 心。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寺庙都以塔为主体建筑,使之处于中心位置。到唐代,塔的地位逐步降低,殿的地位日益提高。所以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 西方宗教建筑起源于古希腊神庙,如著名的雅典帕提农神庙。到了古罗马时期,原来包围希腊神庙的外部柱廊被移入室内,体现了基督教把“精神集中到内心生活方面”的趋向。早期的基督教堂,为了体现出上帝的仁爱,适应教徒礼拜、集会的需要,表现出明显的为人而设计的方向性动感空间。到了中世纪,教堂的社会意义加强了,哥特式建筑以都市市民的中心大教堂为代表从而取代了罗马式建筑主要是以修道院的大教堂为代表。并创造性地运用尖顶拱形和飞拱手法,打破了罗马式教堂的坚厚。教堂内部的空间更加高大、宽敞和明亮,内外装饰更加华丽。 佛教与基督教由于所处地域环境与历史背景差异,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欧洲教堂建筑注重表现人心中的宗教狂热,并把它具化为实在的视觉形象,而中国的寺庙建筑则受儒教实用理性的影响,重在再现人们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安。宗教建筑上的不同可以具体表现在大概以下几个地方: 材料方面:西方教堂大多采用石材,因为石材有一种凝重的美感,且坚固,象征永恒;而中国传统建筑多用木,土,砖,以木材为主,材质有温暖感,不像石头那么冰冷。且中国人认为建筑是有生命的,有盛有衰,木材是生命的象征。另外西方宗教建筑对石和砖选择都非常严格,需要一定硬度和光泽;中式建筑比较务实,一般的建筑(当然皇家建筑除外)不太注重选材,因此往往很难保存,不是很结实,需要经常修缮。 结构上西方哥特式建筑是垂直的,与“尖拱技术”同步发展,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推力比较小,有利于减轻结构体自重和增加跨度。尖拱和尖券大大加高了中厅内部的高度。哥特式教堂内部,可以看到从柱墩上散射出来的一根根骨架券,它交合于高高 的拱券尖顶。而中国寺庙建筑是框架式结构。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另外寺庙还有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 造型方面:西方教堂造型厚重,教堂顶部尖塔林立,远远望去如一座巍峨的石林,直刺天宇,给人强烈的向上的动势,表现了西方人对神的向往与敬重。还有彩色的玻璃窗,他那绚丽色彩和室内灯光的闪烁交错,映照着玲珑剔透的雕像、雕花,使人感到崇高与渺茫,感到神权的至高无上。而中式寺庙,由于是木材结构,注定了中国寺庙建筑没有西方那样厚重,高大,雄伟。但中国庙宇尤其是江南一带,飞檐翘角,给人以轻巧, 优雅之感。同时,由于房屋是框架式结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 在平面上西方教堂和中式寺庙平面都是长方体,但西方教堂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深,高,幽暗,神像距离入口很远,向上,有神圣感,神与人之间距离很远;但中式寺庙是一个横着的长方体,进了门口就是佛像,屋顶也不是太高,佛给人的感觉亲切,佛菩萨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远,亲切感远大于神圣感。

中西方传统建筑文化的异同分析

1 / 3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古典建筑文化之比较 景观1112 朱丽华 1120122219 摘要:本文对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做对比,阐述了两者在建筑文化上的差异,并指出了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传统建筑 古典建筑 建筑文化 差异 1. 概述 世界上的文化大体可以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以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古老的东方文化,而以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为主体形成了西方古典文化。在建筑领域中,中国古代建筑自其源始以至今,发展演变是连续不断的,可以从近百年上溯到六七千年以前的上古,它形成世界古代建筑历史上一个独特的体系,也是世界上建筑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建筑体系;而具有天才智慧的古希腊人和勇于实践的古罗马人创造了一种以石头为材料,以梁柱为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在经过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时期这一漫长过程的发展,一直延续到20 世纪初,两千多年来在欧洲一脉相承,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具有历史传统的建筑体系,即西方古典建筑。 2. 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对比 地域有别、民族差异、文化背景不同直接影响建筑创作思维上的变化,而这些因素都会反映在建筑之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中国的建筑受到中国传统的儒家礼教、兼有“阴阳论”等综合影响,强调“中庸之道”,强调事物的互补转化,情理的对立统一,建筑表现出临时的概念。而西方建筑则更多地受宗教、神权和皇权的支配,是神权的反映,皇权的体现,其思维方式也重理性、科学分析,在建筑上均表现出强调永久的概念。在建筑上二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2.1 礼教与宗教 文化思想上中国古建筑受伦理道德的影响,尤以儒家学说为 主。儒家是重礼、崇孝、尚文的学派。首先在重礼的倡导下,对于 一切建筑制造都要遵循礼法。不管是城市规划、宫殿庙宇亦或百姓 住宅,都要受礼制的制约,因此形式上就要讲究对称、均齐、庄严。 其次,在崇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慎重追远”,敬祀祖先,对陵墓建 筑极为重视。王者生前的威风和死后的尊严都要于此体现。而至于宅居,则要求是“五世同堂”,形成了中国大家庭制度下的民居特色。 在西方,神权和皇权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因而任何建筑活动都 要受其制约。公元前4000 年后,由于中央集权的出现,使得召集具 有专门技术的工匠和众多奴隶从事建筑活动成为可能。除了世俗建 筑以外,由于宗教是为皇帝专制制度所服务的,皇帝的宫殿、陵墓以 及庙宇成了主要的建筑物,诸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等。 作为建筑,墓地是为了庇护过世的权威与不朽灵魂的神圣场地(如 古埃及的金字塔群),而神庙则是皇帝将自己扮演成统治一切的众神之神化身的纪念性建筑(如太阳神庙),建筑与宗教、技术与祭祀 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古罗马时期,把一切赋予神化是罗马人的特质,罗马人把自己看作世界的主宰者,一切只要适合表现帝国威严与权力的东西都拿来使用。建筑反映了古罗马统治者的丰功伟绩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意识,如凯旋门、纪功柱等。中世纪时期,由于封建分裂状态和社会的统治,宗教建筑成了唯一的纪念性建筑,如圣索菲亚大教堂,比萨大教堂及巴黎圣母院。而到了古典晚期,为巩固君主专制,更提倡能象征中央集权的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文化。综观西方古典建筑的起源和发展,无不受到神权、皇权的影响。 图表 1北京故宫 图表 2巴黎圣母院

中西方传统建筑的民居文化比较

中西方传统建筑的民居文化比较摘要:传统民居是建筑起源、理论本源。中西方传统民居都具有史前的特点。各种差异的影响都颇为深远,我国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西方则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的征服。通过对中西方传统建筑中民居的比较,感悟在民居所体现出的文化,理解民居发展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民居民俗文化等级思想地域庭院 0引言 民居,血缘家族的居住环境,百姓的生死之所,由于中西血缘家族文化及其生活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民居文化的不同特性。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在我国,“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原文是“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土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民居是世界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活、生产

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决定了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间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与发展,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1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也是国家、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民间传承的世界,并与民居有着紧密的联系。广义的讲,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 中国我国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的等民间信仰。卜居相宅,就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在民间的建造学全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还要祭公鸡“以除鬼之气”。民居内还常设有“跳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古埃及在尼罗河两岸的繁衍生息的埃及人,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阻断了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获得了天然的屏

中西方建筑的古代-现代特征比较分析

中西方建筑的古代\现代特征比较分析 摘要:中西方古代建筑取材的不同透射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宗教观,同时也映射出了他们在社会功用上的不同。中西方古代建筑各具特色,风格迥异,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宗教和伦理关系的日渐衰弱,中西方现代建筑体现出明显的趋同性的特点。比较、分析和反思中西方建筑古代和现代的特征,有助于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建筑所蕴含的价值理念。 关键字:中西方;建筑;古代;现代 Abstract: in the western ancient architecture based on different transmission from their different religious views, and they also reflect their social function of different.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features, different styles, but since the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religious and ethical relation is declining, in western modern architecture reflects the obvious convergence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western buildings in ancient and modern features, may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building which contains the value concept. Key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rn architecture; ancient; 一、中西方建筑的古代特征比较 中西方传统建筑的首要差异就是建筑材料:西方建筑以石头为材料;中方建筑以木材为材料。这使得中西方在建筑艺术上出现了不同的特点。石头密度高、使用寿命长、能承载巨大的压力,易于纵向发展,缺点是不易施工。因此,西方早期的教堂建筑通常建筑周期会持续很长时间,有时可能上百年。如巴黎圣母院历时长达182年,但直至今日,它依然完好地屹立于塞纳河畔。古代西方由于宗教信仰在世俗生活中占着统治地位,政权的更迭也不会影响宗教的改变,因此,西方人逐渐地养成了对古老建筑的崇敬之情,悠久的古建筑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历史,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信仰的延续。 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材的特点,相比于西方在施工周期明显要缩短许多,如北京的紫禁城规模如此浩瀚巨大,却只有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然而木材的易燃性、易腐蚀性的特点,使我国的古建筑的保存非常困难,如秦朝的阿房宫,便是由于一把火而成为了废墟,使得人们现在只能通过杜牧的《阿房宫赋》来想象它那气势磅礴的气势。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都会要求建立新的皇宫,这种破旧立新的建筑理念也深深影响了世人对待住房的理念。因此,中国人对待建筑的态度也养成了,以新为贵的特点。 为什么中西方会在建筑选材上有如此大的区别,是地理资源造成的吗?还是其他一些什么原因呢?其实,中西方的石头和木材地理资源上其实相差不多,主要的原因是中西方建筑所起到的社会功能不同。

东西民俗文化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东西民俗文化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物质载体,必然积淀了人类悠久的文化,由于不同民族在历史渊源、风俗习惯、心理结构、伦理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所以不同民族呈现出不同的建筑文化,从这种意义来说建筑本身就是文化,它代表着不同的哲学思想。不同建筑文化的比较、交流、碰撞,会开阔视野,点燃建筑创作的灵感火花。 下面本文将通过对东西方饮食文化、造字文化和颜色文化的差异来具体分析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在比较和分析中西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文化中思维的混沌性和西方文化中思维的逻辑性是导致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西建筑文化的有机结合,并不断创新,才能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 1饮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饮食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无论在烹调技法上,还是在进餐方式上,都大相径庭。在烹调技法上,中国人利用煎、煮、蒸、炸、炒等各种方法,尽其所能追求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之中国人则简单很多,他们似乎不太在意菜肴的颜色和造型的美感,而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上。这种差异使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较注重整体搭配(色、香、味俱全),西方人则注重内容(即个体的突出表现)。(此仅为个人观点) 再看进餐方式,中国人往往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对整桌饭菜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则事先将食物分成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互不相干。中国人的整体观念和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在这种差别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建筑方面,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西方人重视个体的差异。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相反而不相成。

中西方文化在建筑方面的差异及现实意义

中西方文化在建筑方面的差异及现实意义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追求永恒,控制自然;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而东方多用木头,新陈代谢,亲近自然。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 你如果给出几幅东西方建筑的图片,人们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在西方建筑中柱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重要特色,同样屋顶的不同,也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主要特点。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方建筑的风格,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中西方在建筑文化上的差异还体现在各自对建筑的态度,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而外国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而中国的建筑则是儒家文化

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区别word精品

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区别 1•宗教建筑选址 教堂往往选择处在城市中心。基督教认为人作为上帝的造物,需要受上帝的庇护和引导。寺庙往往趋向选址在城市外的山野地区,将自身纳入到自然山水之间,使得自身也成为宏观的自然山水在人文领域的延伸。 2、建筑布局 哥特式教堂的礼拜大厅、圣坛和袖厅形成了一个十字架形状,大厅比圣坛长,横厅比大厅短,这样的十字形叫“拉丁十字”。它蕴涵着耶稣基督受刑的十字架,对于信徒而言,十字架是战胜死亡而凯旋的象征,被赋予了宗教象征意义。 佛教建筑功能布局分散、内向、均衡而充满秩序感,反映了“万物皆有灵”的多神论,也反映了神界有着与人伦一样的对自然的精神性的臣服。 3、建筑外部空间 教堂往往是以单体建筑结合广场的形式,广场负担聚集人流的作用,有时城市道路也是由教堂发散出去的,这样也显示了基督教对现实社会的控制力。突出了上帝在人世间的绝 对统治地位。 4、建筑单体 西方基督教堂注重实体,强调体积感和雕塑感,往往通过逆光来创造室内空间的神秘气氛,强调内外空间的对比和隔绝。这样,形成一个封闭极强的内省空间,庇护教徒的惫识离开尘世,集中注意力进行虔诚的忏悔。 佛教建筑不注实体,而更注重“虚”、’‘空”。中国佛教建筑采用木构架,也常常采用格扇门、格扇窗,注重内外空间的相融和流通,其内部空间也比较明亮。 5、建筑细节 教堂尖拱、尖券、尖顶的运用,建筑立面越向上划分越见细巧,形体和装饰越见玲珑,是整个教堂充满着一种超尘脱世、升腾而上的动感。 垂直向上的飞腾动势令人迷惘,又尖又高的塔群,瘦骨嶙峋笔直向上的束柱,筋节毕现的飞拱尖券,仿佛随时能使得这些巨大的石头建筑脱离地面,冲天而起,人们的灵魂也随之升腾,直向苍穹,升到天国上帝的脚下。 总结、在基督教建筑中无处不表现着对上帝的象征和追求。他们认为美是上帝的一种显现,不可见的上帝使自己在秩序和美中为人所见,便是借助了象征的神奇方式。人造物和自 然物中给人以感的和谐,不是为独立实体的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神灵的反映,作为上帝不完整的形象,世界通过自己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摹仿了上帝的单纯性和完美性。最高的美, 则是上帝的美,是上帝所造物的美。美是上帝的属性,上帝的存在就是美。 寺院开拓的参悟环境,完全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和谐发展的 优美境界。佛者以解脱为目标,为其自身的修道悟佛提供了一种世间的净土和良好的修佛环 境。他们将现实世界中的自然大美与精神领域中的万物和合之美结合起来, 地中体验到无限的人生境界,从而实现了观照宇宙与考察内心的合一, 味。审美的境界趋同于禅的境界,在精神上实现从有限到无限的飞跃。 美。 在有限的山川大极富有自由审美的意圆融自然即为佛教的

中外建筑史—中西方建筑差异

中西建筑差异及分析 武汉大学本科生论文 中外建筑史 论文题目中西建筑差异及分析 院(系)名称: O一二年

中西建筑差异及分析 中西建筑差异及分析 摘要:由于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起源不同,中西方民族各自发展出有明显差异的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和审美心理等。这些无形的因素内在地影响着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文总结对比了中西建筑在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 在的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差异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西建筑;差异;分析 、中西建筑综合对比 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性格、历史文化等因素差异之影响,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

中西建筑差异及分析 是以木头为构架的。中国古建 石头为主体。西方古代建筑 筑从历史上的皇家宫殿建筑 则多以石料砌筑。古希腊的大 群到名不见经传的寻常百姓 量神庙,是石造的;古罗马的 所居,一律都是土木的 世 大量神庙以及广场等世俗类 界”以土木为材,决定了中 建筑,是石造的;一直到文艺 国建筑技术、结构的发展方 复兴、17世纪古典主义建筑、 向。以土木为材,墙只成为划 18世纪的宫殿及宗教建筑,其 分空间的一种手段,一般不用 主要形式也都是石结构的。 以 于承重。而以木构架为主要结 石为材的欧洲建筑质地坚硬、 构方式,并创造了与木构架相 沉重而可塑性弱,在质地上阳 种以土木为材的建筑从中国 原始社会末期起,一脉相承, 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邻国的 建筑风貌。一般而言,以土木 为材的中国建筑质地熟软而 自然,可塑性强,质感自然而 优美。 然山水。用建筑和墙加以围 合,内有月牙河,三五亭台, 假山错落……表明有将自然 材料不同 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 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 应的平面与建筑立面外观。 这 刚气十足。 中国建筑形式圭寸闭。 西方建筑形式开房。 建筑形式不同 中国的四合院、围墙、影 而西方强调以外部空间 壁等显示出内向的封闭心态, 为主,把中心广场称为 城市 甚至有人认为: 封闭的庭院 的客厅”、城市的起居室”等 象征着我们封闭的社会。 ”中 等,有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 国人往往将后花园模拟成自 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