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需求之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需求之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需求之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需求之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需求之影响研究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要以上市公司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为前提,审计质量关系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审计质量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同时,发生了一系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丑闻事件。从资本市场的“琼明源”、“红光实业”和“东方锅炉”案,再到“银广夏”、“麦科特”、“吉林敖东”案,大量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件的出现,使审计的信息鉴证职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投资者对会计师执业质量产生了极大怀疑。这些上市公司因财务信息造假受到了中国证监会的严厉查处,财政部吊销了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有关人员也被追究相应责任,却依然无法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当然,也不是我国“风景这边独好”,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等财务丑闻也表明,在资本市场相对完善的美国,审计质量也同样不那么令人放心。这些审计失败事件严重影响了审计行业的公信力,使得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问题再次成为会计审计界的研究焦点。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审计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审计市场的发展也使会计师事务所有能力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上市公司是否会选择高质量审计,不仅关系到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也关系到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和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的硕士毕业论文以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需求为研究命题。本文的研究方法上实行两个结合:一是现象、观点归纳与一般的理论抽象相结合,并遵循从问题的提出到揭示隐藏在背后的原因,再到对策研究的基本范式;二是逻辑演绎与实证检验相结合,在规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搜集数据、建立模型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从而使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更加准确客观,提出的政策建议更加符合实际。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回顾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审计质量需求的研究成果,分析前人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基础、理清思路。其次,以委托代理理论、信号需求理论、保险需求理论、冲突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两个维度系统研究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需求的影响。

再次,将公司治理的相关因素加以量化,建立实证数据模型,检验公司治理相

关各因素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需求的实际影响程度。最后,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改善公司内外部治理、促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需求的建议。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导论、正文、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三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即第1章,导论。

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回顾和研究的路径、内容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正文部分,也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包括第2章—第6章,共5章。第2章,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需求的理论基础。本章总结了与公司治理、审计质量需求有关的基础理论,包括作为公司治理理论基础的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审计质量需求理论基础的信号需求理论、保险需求理论、冲突理论;介绍了公司治理、审计质量需求的涵义,分析了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需求之间的关系。

第3章,我国上市公司外部治理与审计质量需求。从公司外部治理的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需求的影响:(1)机构投资者;(2)经理人市场;(3)银行与债权人。第4章,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与审计质量需求。从公司内部治理的五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需求展开研究:(1)上市公司股权结构;(2)董事长CEO兼任情况;(3)独立董事的数量及规模;(4)审计委员会;(5)股权激励实施情况。

第5章,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本章选取

2005-200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非金融类)作为研究样本,以上市公司是否选取当年国内前十大会计事务所(AUDITOR)为被解释变量,取股权集中度(CRI)、股权制衡度(ERR)、股权流通程度(SL)等11个公司治理因素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读。第6章,促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需求的建议。本章根据第3、4、5章的分析结论,从公司外部治理和公司内部治理两个角度提出了改善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审计需求的对策建议。

第三部分,即第7章,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本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分析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提出了后续研究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确立了从广义公司治理视角研究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需求的命题。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需求的全面研究。

总体来看,国内外学者基本是围绕公司内部治理因素(如股权结构、监事会构成、管理层激励等)研究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需求的关系,很少研究公司外部治理

(如机构投资者、经理人市场、银行和债权人等因素)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需求的影响,从而得出的结论也就缺乏全面性。本文从更宽泛的公司内、外部治理的视角分析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需求的影响,从而研究范围更加全面,研究结论更加深入,所提建议更加有效。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案例参考

上市公司部控制审计案例参考 2016-11-30中国部审计中国部审计 china-audit中国部审计,愿做您的咨询伙伴、家中的宾客、亲密朋友,各行业部审计精英人士联谊、经验分享与知识交流。为您送去最权威的部审计理论与实践解读,增长与实现组织 最大价值,为公司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一、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意义、功能与作用 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对于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以及需要使用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各方都产生了重要的意义。部控制审计的提出是审计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革,整合审计模式对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长远来看,部控制审计以及两种审计的整合是企业完善管理、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化的必经过程。 (一)引导改变企业管理理念,建设并有效运行企业控制度 在我国关于部控制审计的相关文件出台以前,部分追求先进管理理念的企业较为重视企业的部控制,但多数企业对部控制的关注不够,部控制审计政策的出台使得企业必须重视部控制,部控制将影响企业的整体价值。完善的部控制制度将为企业带来诸多利益,有效的部控制可以使企业的部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与使用;通过设计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企业各部门既保持联系又相互牵制,使企业日常业务有条不紊的进行。部控制审计以及整合审计的提出成为了推动企业重视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最有力的推手,这将对企业管理理念的改变以及部控制的完善产生重要意义。

(二)扩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围,同时促进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迅速提升 部控制审计的提出拓展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围,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将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是未来审计的大势所趋,尽管我国目前对审计的方式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统计数据表明,自2010 年实施部控制审计开始,所有需要提供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中,选择将两种审计交由同一家事务所进行整合审计的公司占绝大多数,这说明整合审计在实际操作中更为企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接受。整合审计的发展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注册会计师面临重大的考验。但新事物的建立与发展均需要时间,所以整合审计模式的迅速发展将成为促进注册会计加强专业修养、提高自身执业素质的动力,在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专业水准、人员素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三)降低财务报表审计及部控制审计的整体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尽管财务报表审计与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存在差异,但整合审计需要综合考虑两种审计的情况,设计综合审计计划以达成两种审计的目标。财务报表审计与部控制审计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审计,但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共性与联系,这些共性与联系为两种审计的整合提供了整合基础,使得两种审计的审计证据、审计成果可以相互利用,进而起到降低整体审计成本的作用。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看,将节约不少时间与精力,而站在企业的角度看,企业有义务配合注册会计师所提出的要求,提供所有资料。如果不进行整合审计而是将两种审计分开执行,企业将耗费不少的人力与物力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配合。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改善分析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改善分析 摘要:随着审计工作的深化和审计影响的扩大,如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是当前审计工作坚持与时俱进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达到审计目的的有效程度。通过研究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审计质量,历来成为政府监管部门、立法机关、公众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影响因素;衡量标准 一、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意义 1.审计质量是发挥审计职能作用的关键因素。审计监督是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审计监督是否有力度,是否有威慑作用,是否有效果,关键要有较高的审计质量来保证。 2.审计质量是衡量全部审计工作的最高标准。衡量和评价审计部门各个方面的工作,尽管有不同的尺度和标准,但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其审计质量是否符合审计规范和审计准则,是否达到审计目标的要求,是否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审计质量的高低因而也就成为评价和衡量全部审计工作的最终和最高的标准。 3.审计质量是规避审计风险的需要。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定、依法行政的全面推开,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性和处理,不能有半点的随意性。如果不注意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就有可能给审计部门带来风险。可以说,审计风险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此外,审计质量也是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审计质量还是树立审计机关形象的内在要求。对于审计部门来说,良好的形象是开展工作、履行职责最好的保障。总之,只有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我国的审计事业才能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审计职业的存在或客观需求在于其可有效降低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代理成本,是由其对外提供服务产品的质量决定的。审计质量主要包括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成果质量两部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工作质量是成果质量的保证,成果质量是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1].只有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能使财务报告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减少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从而增加经济价值。反之,低质量的审计服务不仅不能增加经济价值,反而纯粹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审计质量不仅是审计部门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社会对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迫切愿望。追究其原因,既有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问题研究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问 题研究姓名周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王 善平20071010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问题研究摘 要从审计业务承接起点开始风险就已经跟随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业务承接决策是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专题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的影 响因素、主要方式与风险控制等三大问题。本文认为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的主要因素有审计收费、审计质量、声誉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与地缘因素热衷于低价揽客的会计师事务所势必对其业务承接风险的考虑有所欠缺容易对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产生误导作用注重于培育审计 声誉和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追求高质量 审计服务的客户更加具有吸引力有利于客户资源在审计市 场上的最优配置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是否能 够被合适的利用将影响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到的客户质量非 人力资本殷实的会计师事务所更容易获得客户及其利益相 关者的青睐从而更容易承接到审计业务上市公司和证券期 货从业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地域分布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 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承接守株待兔式、毛遂自荐式、中介推荐式、广告宣传式和招标投标式各有优劣必须从客户风险、自身风险和审计环境三方面入手控制审计业务承接风险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业务承接承接方式承

接风险Ⅱ硕士学位论文缸?9?9—…时…。Ⅲ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问题研究图图插图索引非人力资本的信号传递作用发挥路线图…………………………………”审计业务承接风险分解图………“Ⅵ硕士学位论文附表索引表上市公司审计市场收费情况…………………………………………………表上市公司审计市场审计收费分布情况……………………………………”表资产审计收费按审计收费占资产比例区段划分年………表资产审计收费按审计收费占资产比例区段划分年………表资产审计收费按审计收费占资产比例区段划分年…………表事务所本地与异地客户分布情况…………………………………………”表事务所异地客户率分布情况………………………………………………?9?9表不同注册地的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异地客户的倾向…………………………表不同注册地的上市公司选择异地会计师事务所的倾向……………………表北京地区的上市公司和事务所相对情况…“表基于被审计单位视角的承接方式比较……………………表基于事务所视角的承接方式比较…………………………………………“Ⅶ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 摘要:内部审计已成为发达国家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的治理结构的基石之一,这充分说明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所处的不同地位,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分析了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的现状,认为内部审计未来将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审计公司治理结构地位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将内部审计推向前沿 公司治理结构通常指的是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董事会聘任管理层,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制衡机制的组成。一些学者在论述公司治理结构时,也讲到两权分离、三足鼎立的制衡格局。如吴敬琏在1994年提出的观点认为,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者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在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及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高层执行官之间存在着性质不同的关系,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在这个公司治理结构中,把制衡机制简单地归结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根本没有将审计作为制衡的重要因素。 随着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粉饰业绩案件,日本雪印食品公司的舞弊案件及中国上市公司中名目繁多的关联方交易、“掏空”等案件的相继曝光,围绕着“公司的社会责任”、“企业信用”以及“董事会的战略参与”等问题,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反思。安然事件后,管理层财务造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著名的信贷评级机构魏斯公司2002年上半年对美国七千家上市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多达三分之一的美国上市公司可能有篡改其盈利报告之嫌。美国《首席财务官》(《CFO》)杂志于2002年8月1日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发现过去5年中,美国大公司中17%的CFO们受到来自上司的压力,被迫出具虚假财务报告,18%的财务经理在编制预计账目时,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审计学课程设计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审计学课程设计 1 2020年4月19日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案例 ——以“绿大地”公司为例 1. “绿大地”造假事件背景及发生状况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大地”)于 3月28日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为 3196万。主营业务为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绿化苗木种植 及销售。 l2月21日,成为国内绿化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3月l7日,“绿大地”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董事长何学葵女士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公安机关逮捕。该公司自上 市以来,连换两任财务总监,三次更换会计事务所,五次 变更业绩报告,高管频繁辞职。 3月22日,中国证券会在官网上表示,证券会 3月因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稽 查,发现该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 等多项违法行为。 4月9日,公安机关以涉嫌违规披露、不 披露重要信息罪名对该公司董事、财务总监李鹏采取强制 措施。 5月4日,深交所对该公司股票002200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2 2020年4月19日

2. 财务造假手法透视 2.1利用关联方虚增收入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绿大地上市前三年,公司每年前 五大客户的采购比例总和在其全年销售收入中占据主导地 位,而同为绿大地客户的晓林园艺工程公司的法人在持有 本公司80%股份的情况下,还担任了鑫景园艺工程公司的 股东,拥有公司10%的股份,并多次向绿大地购买苗木, 采购金额在300万元以上。随着绿大地上市,天绿园艺公 司,鑫景园艺工程公司,自由空间园艺公司这些与绿大地 有大量业务往来的公司均由于不知明原因接二连三地办理 了公司注销手续,让人不得不怀疑绿大地存在暗箱操作和 严重的关联方交易。 2.2虚增资产 2.2.1虚增存货 绿大地的总资产从开始到公司发布招股说明书止共有 4.5亿元左右,其中存货这一项目竞高达1.8亿,然而作 3 2020年4月19日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研究论文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研究论文 引言 随着我国不断增加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需求量,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也被纳入经 济监督的范围中。接连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审计失败案例,不但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 的损失,而且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问题推上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为了满足我国证券 市场乃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升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 景下,本文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问题进行了相应研究。 一、审计质量的含义及特点 1.审计质量含义 于注册会计师而言,审计质量主要指审计工作过程的质量,行业准则就是其评价标准。于审计服务的对象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主要指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报告能否提供可信 程度高的会计信息是其评价标准。 2.审计质量的特征 ①审计质量具有适用性。主要体现为:满足客户的需求;满足潜在投资者的需求;满足 国家进行经济管理的需求。 ②审计质量具有系统性。审计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和审计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审计 质量的好坏是由贯穿审计过程始终的多种因素如独立性因素、道德因素、专业胜任能力因 素等共同导致的。 ③指审计质量受到成本的约束。随着审计规模的扩大、审计要求的提高,相应的审计 成本也会不断增加,但是,从审计活动的收益角度来看,却是非常有限。因此,审计过程 经常会由于受到成本的制约,而放弃某些对提高审计质量有利的审计程序。 ④审计质量具有主观性。对同一审计结果,不同个体对其质量的判断往往不同。一般 来说,社会大众对审计质量的判断标准是审计能否发现财务信息中存在的重大错弊;而审 计者的判断标准是遵守审计准则的严谨程度。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现状 1.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现状 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注册会计师99045人,非执业会员103566人,会计师事 务所8295家,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事务所40家。 ①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现状

[治理结构,费用,质量]公司治理结构、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

公司治理结构、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 摘要从公司治理结构中抽调出以往研究较少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监事会人数作为变量,来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同时,又将异常审计费用变动率作为审计费用的替代指标来研究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文章选取了中国663家A股上市公司2006~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审计质量呈显著的U型关系;监事会人数与审计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异常审计费用变动率与审计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监事会;异常审计费用;审计质量 为了解决公司制企业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条有效的措施,而独立审计作为外部监督机制可以以公司治理结构为依据充分发挥功效。影响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性的因素包括股东结构的合理性和公司治理的效率等等。但是在我国,目前证券市场还只是一个新兴市场,并不十分成熟,而且上市公司的发展时间也很短暂,因而在应对风险和挑战方面的公司治理结构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意味着作为外部独立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审计报告的质量也就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对于公司的股东来说,盈余管理行为是他们很关心的一个话题。如果公司内部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而外部审计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力而不能发现这些行为,那么股东的利益将会遭到损害。但目前学术界尽管有为数众多的研究都调查了不同的公司治理变量和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但实证的结果却是不一致的。 最近伴随着审计失败的金融危机也引出了关于审计师竞争力和独立性的争议。近期的许多研究都集中于审计师独立性的本质和它与审计报告的质量之间的关系。由这些研究得出的一个观点就是从非审计服务获得相对较高水平收入的会计师事务所很有可能会折中其审计标准,而不是坚守其审计准则,因为坚守审计准则可能意味着会丧失一部分审计业务。然而由于许多研究的最终结果会相互矛盾,所以关于这方面的实证证据相对较混乱。例如,Frankel等人(2002)发现降低审计师的独立性确实会反过来影响报告收益的可信性。相反地,Ashbaugh等人(2003)和Krishnan等人(2005)都发现审计师独立性和盈余管理之间没有重大的联系。即使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引入了对于审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水 平的限制,文献中总结的这些不一致的相互冲突的结果仍然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认为非审计服务仍会削弱审计独立性,审计费用的相对值是否能够作为衡量审计师独立性的替代指标。由此可见,对于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尽管会计师事务所从客户处收到的费用可以分为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两部分,但跟审计质量直接相关的还是审计费用。审计费用是否会影响审计质量,会计师是否会因为审计费用而降低审计质量,这些都是待研究的问题。 一、本文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和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存在的研究范围过窄表明在此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而据此,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假设来进行相关的解释。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审计学课程设计

上市企业虚假财务信息案例 ——以“绿大地”企业为例 1. “绿大地”造假事件背景及发生情况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简称“绿大地”)于20XX年3月28日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为3196万。主营业务为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20XX年l2月21日,成为中国绿化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20XX年3月l7日,“绿大地”公布公告称,控股股东、董事长何学葵女士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公安机关逮捕。该企业自20XX 年上市以来,连换两任财务总监,三次更换会计事务所,五次变更业绩汇报,高管频繁辞职。20XX年3月22日,中国证券会在官网上表示,证券会20XX年3月因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稽查,发觉该企业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行为。20XX年4月9日,公安机关以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关键信息罪名对该企业董事、财务总监李鹏采取强制方法。20XX年5月4日,深交所对该企业股票002200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尤其处理。

2. 财务造假手法透视 2.1利用关联方虚增收入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绿大地上市前三年,企业每十二个月前五大用户采购百分比总和在其整年销售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同为绿大地用户晓林园艺工程企业法人在持有本企业80%股份情况下,还担任了鑫景园艺 工程企业股东,拥有企业10%股份,并数次向绿大地购置苗木,采购金 额在300万元以上。伴随绿大地上市,天绿园艺企业,鑫景园艺工程企业,自由空间园艺企业这些和绿大地有大量业务往来企业均因为不知明原因 接二连三地办理了企业注销手续,让人不得不怀疑绿大地存在暗箱操作和严重关联方交易。 2.2虚增资产 2.2.1虚增存货 绿大地总资产从开始到企业公布招股说明书止共有4.5亿元左右,其中存货这一项目竞高达1.8亿,然而作为其主营项目标苗木在财务报表上报价(300元)和市场价格(60元)有着近五倍差额。 2.2.2虚增固定资产 绿大地在马鸣基地有三口深水井,累计固定资产216.83万元,平均下来每口井快要72万元。不过从披露中看出绿大地在金殿基地一口深水井仅需8.13万元,一样深水井为何存在着这么一个庞大数字差,它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 2.2.3虚增无形资产 绿大地在O4至07年期间陆陆续续虚增了近4000万元土地成本,其中以企业05年购置马鸣土地为最,虚增价值高达3190万元,在此以后又对其基地浇灌系统虚增近800万,对基地改良土壤价格虚增2124万,几者相加已靠近7000万。

影响审计意见的因素分析

影响审计意见的因素分析 摘要】 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是投资者做出科学决策和监管 部门进行有效监管所参考的重要会计信息,本文从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审计对象的公司层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审计意见;因素分析;双向影响、审计对象的规模 Lennox(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对象的规模是影 响审计意见的重要因素;而Careello 和Neal(2000)则研究 发现两者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国内学者朱小平、余谦(2003)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资产规模与被出具“非标”的可能性正的相关性。另外,鲁桂华等(2007)综合考虑了非诉讼成 本因素后,得出“企业规模对审计意见影响显著,上市公司规模越小,则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可能性越高”的结论。蔡映雪等(2009)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关于企 业规模与审计意见负相关的结论。 、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 Lennox(2002)指出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获取非标准审 计意见的可能性也越大,这些公司一般面临债务危机或破产的倾向;而那些经营状况良好,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更可能获 取标准审计意见。李维安等(2005)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审 计师出具非标意见的可能性越大的结论。刘继红(2009)也 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而Tsipouridou(2012)则研究发现,审

计意见类型和盈余管理之间并无相关性。 三、审计对象的管理机制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开始从审计对象的公 司治理状况角 度研究审计意见类型。如,蔡春等(2005)发现企业内部管 理质量显著影响审计意见。类似地有,杨德明和胡婷(2010)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审计师对盈余管理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 在董事会治理方面,Ching et al (2006)发现,董事会规 模越大,操控性应计项目的当期值也越大,然而,董事会规模过大,会进一步提高管理层利用操控性应计项目的机会主义行径,董事会规模越小反而能够发挥监督作用;与此相反的是,Chaganti(1985)则认为较大规模的董事会可以提供 更大范围较好的服务,公司不容易陷入财务困境。Dunn(2004) 认为二职合一的公司更有可能会发布虚假的财务信息。 在股东治理方面,王震和彭敬芳(2007)的研究结果表 明,股权集中度(前10 位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与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正相关。张敏、玛虹茜和张雯(2011)研究发现机构投 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的审计单位越可能是大型会计师 事务,其获得的审计意见也越清洁。 四、其他影响因素钱春杰和周中胜(2007)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税 收差异与 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与“不清洁”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 余怒涛、沈中华和黄登仕(2008)研究显示年报被出具“非 标”审计意见的公司,会更晚披露财务报告。冯延超、梁莱歆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审计行业也是蒸蒸日上,因此社会上出现了大批的了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会计事务所在社会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震古烁今的成就。然而,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审计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暴露出审计质量控制环节的薄弱,使得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也使得如何有效地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对策成为关键问题。若要完善审计质量控制,需要找到影响它的因素。本文把会计事务所当成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其如何概述审计质量控制,找出影响审计质量控制的因素,对此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udit Quality Control of Accounting firms By: Yuan Yuan yuan Supervisor: Lecturer, Wei Qiang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ll walks of life at the same time, the audit industry is on the upgrade, so there is a large number of accounting firms, the accounting firm has made unprecedented achievements in many aspects of societ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udit quality problem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exposed the weaknesses of audit quality control, so that the audit quality control issue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but also makes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udit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to become a key issue. If we want to improve the audit quality control, we need to fi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t. In this paper, the accounting firm as the object of study,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how to summarize the audit quality control, find ou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udit quality control, analysis, and mak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Accounting firm; audit; quality control

我国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自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以来,审计行业取得飞速发展,会计师事务所也快速发展,并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年来,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误、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事件不断暴露,对会计审计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前,改变现状,摆脱的困境,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的时刻。因此,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审计质量控制系统在我国虽然还没有完善和成熟,但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各个层次上的控制系统,并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随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审计质量将大大提高。然而,近年来,审计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法律诉讼案件层出不穷出现,暴露了审计质量控制薄弱,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也使得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文在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审计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审计市场的审计为背景,影响因素和目前的形势分析的质量控制,并试图建立系统审计质量控制,提出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措施。本文中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①系统分析法。通过研究审计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回顾国内相关文献,系统研究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解决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对策。②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调查文献来获得审计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的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③统计分析法。文章通过分析审计质量控制基本资料,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到审计事业的兴亡。随着国内、国际职业环境日趋复杂,审计失败案例频频发生。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认知的提高和对其执业质量要求的提高,财政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财会(2006)4号《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体系共计48个项目,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原有的质量控制准则进行了相应修订,并发布了《会计师事

审计意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10卷 第2期2010年 2月 科 技 和 产 业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 ry Vol 110,No 12Feb., 2010审计意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贺 颖 (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要:基于2004-2007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研究了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对于审计意见类型有较大影响;ST 公司及违规公司更可能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而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与审计意见并不显著相关。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9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807(2010)02-0090-04 收稿日期:2009-11-30 作者简介:贺颖(1985-),女,安徽芜湖人,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审计理论。 审计意见说明了被审计公司是否按照相关会计 准则、会计制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因此,审计意见受到公司的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者、证券交易机构、政府管理部门等多方面的关注。那么,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其影响程度有何差别?基于2004-2007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对审计意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 1 文献综述 Shackly 和Knapp [1]的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 的规模会影响审计意见的类型。规模大的事务所独立性更强,出具的审计意见更加客观公正;规模小的事务所独立性较弱,审计质量较低。而Hunt and L ulseged 研究表明,非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与五大相似,并不允许主要客户有较宽松的盈余管理空间,对于有潜在财务危机的公司,注册会计师较倾向于发表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 Chen and Church [2]认为当上市公司出现净亏损、债务违约、涉及法律诉讼等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可能会怀疑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从而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Charles and Stanley [3]研究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规模与注册会计师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相关。客户规模增大,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而Carcelloet al.[4]的研究结果显示,客户的规模和审计意见的类型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他们认为尽管大客户对审计师的影响大,但是一旦发生审计失败,审计师的损失同样也很大,所以审计师对大客户出具审计意见是相当谨慎的。 Clive Lennox [5]的研究发现,债务杠杆高、具有 破产倾向的公司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章永奎、刘峰[6]以1998年度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 夏立军、杨海斌和方军雄[7]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可能发生经营失败或管理层欺诈,如出现亏损、被他人提起诉讼、股东占款比重和资产负债率高等,被出具非标的可能性就越大。 原红旗、李海建[8]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财务特征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有重要影响,但是没有发现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出资方式、规模大小与审计意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朱小平、余谦[9]认为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影响审计意见类型。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与CPA 出具非标意见负相关;资产规模、存货占资产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流量比率与CPA 出具非标正相关。 蔡春等[10]和袁树波的研究证明,上市公司是否被ST 影响公司审计的意见类型。 2 研究假设 当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不佳,如盈利能力较差、偿债能力不强,被ST 等,其财务风险便会增大,可能会有潜在的财务危机,持续经营能力也会受到质疑,注册会计师更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此提出第一个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注册会计师出 9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学术界和职业界对独立审计质量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因此,它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领域。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97年1月发布实施《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 11月发布《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它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准则》,以及一系列与审计质量有关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从制度方面完善和健全控制独立审计质量的制度安排。与之相应的学术界对其展开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也取得不少的研究成果。研究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文献主要从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因素、上市公司的因素、法律因素和审计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入,资本市场对注册会计师高审计质量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于审计质量的研究也显得日益重要。近年来,国内、外相继爆出会计造假丑闻,而且越演越烈,使得注册会计师一度面临诚信危机和发展危机,人们开始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经济警察”的作用产生质疑。因此,对影响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因素进行剖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文将着重研究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浅谈下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审计行业的影响。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目录

一、注册会计师概述 (4) (一)注册会计师概念 (4) 二、审计质量概述 (4) (一)审计质量概念 (4) (二)审计类型 (4) (三)研究审计质量意义 (6)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8) (一)审计环境 (8) (二)审计主体 (8) (三)审计客体 (9) 四、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措施 (10) (一)审计环境方面 (10) (二)审计主体方面 (11) (三)审计客体方面 (11) 五、结论 (11) 六、参考文献 (11)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对于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的研究需从二者的基本概念出发,从中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涵义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协调公司制度下公司内部之间的利益和行为等一系列法规制度的统称。公司治理可以分为狭义的公司治理和广义的公司治理两个层面,从狭义的角度来解释公司治理,应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为调整其利益、矛盾而派生出来的一种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来监督与制衡。从广义角度讲,公司治理是包含了法律、文化等方面的有关维护股东的权利,确保全体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由此可见,不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公司治理概念,都可以把公司治理的本质看成是一种制度性的安排。 关于内部审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于2001年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组织实现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完善的公司治理是离不开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因此从涵义上看,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这二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有效的管理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1、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从对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两者概念的分析来看,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与公司治理的目标一样,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而一个公司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股东或者是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因此,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结合关系是建立在股东或者是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基础上的。同时,内部审计的本质和公司治理的本质一样也是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它在权利安排与利益分配上与公司治理一样无处不体现着约束机制的要求,但是内部审计只能算作是公司治理一系列制度安排中的一种,是公司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内部审计是对公司治理的评价和监督;二是公司治理是内部审计制度环境的重要因素。 2、两者之间需要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大程度的发挥价值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立高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审计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着审计独立性差、审计人员素质低、审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由此产生了大量的舞弊、腐败和管理不当的问题。因此,如何让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有效的结合,共同发挥监督约束作用是一个很严峻的课题。 3、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具有评价、监督作用。公司治理目标只有在良好的内部审计监督的基础上才能得以顺利实现,因此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的众多制度安排中扮演着内部监控的角色。它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企业预防和减少损失,当内部审计成本小于损失的减少时,公司价值就增加了,这是其直接创造的价值,也是显性价值。除了显性价值之外,它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威慑作用遏制经营管理者和公司其他部门犯错的动机,使他们不得不维持良好的控制系统和工作秩序,这又体现了内审的潜在价值。 4、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审计能够保证所有者与经营者权力的制衡,是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曾强调:“在许多方面,内部审计是两种主要的治理活动:监督风险和确保控制有效的一线行动者,是公司治理中审计委员会的…耳目?”。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健全的公司治理是促使内部审计有效运行,保证内部审计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内部审计又反作用于公司治理结构,在公司治理中为管理层监督评价会计制度和其他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保证,成为公司治理不可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案例参考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案例参考 2016-11-30中国内部审计中国内部审计 china-audit中国内部审计,愿做您的咨询伙伴、家中的宾客、亲密朋友,各行业内部审计精英人士联谊、经验分享与知识交流。为您送去最权威的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解读,增长与 实现组织最大价值,为公司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一、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意义、功能与作用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对于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以及需要使用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各方都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审计的提出是审计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革,整合审计模式对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内部控制审计以及两种审计的整合是企业完善管理、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化的必经过程。 (一)引导改变企业管理理念,建设并有效运行企业内控制度 在我国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文件出台以前,部分追求先进管理理念的企业较为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但多数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关注不够,内部控制审计政策的出台使得企业必须重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将影响企业的整体价值。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为企业带来诸多利益,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使企业的内部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与使用;通过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企业各部门既保持联系又相互牵制,使企业日常业务有条不紊的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以及整合审计的提出成为了推动企业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最有力的推手,这将对企业管理理念的改变以及内部控制的完善产生重要意义。

(二)扩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范围,同时促进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迅速提升 内部控制审计的提出拓展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范围,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是未来审计的大势所趋,尽管我国目前对审计的方式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统计数据表明,自2010 年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开始,所有需要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中,选择将两种审计交由同一家事务所进行整合审计的公司占绝大多数,这说明整合审计在实际操作中更为企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接受。整合审计的发展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注册会计师面临重大的考验。但新事物的建立与发展均需要时间,所以整合审计模式的迅速发展将成为促进注册会计加强专业修养、提高自身执业素质的动力,在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专业水准、人员素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三)降低财务报表审计及内部控制审计的整体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尽管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存在差异,但整合审计需要综合考虑两种审计的情况,设计综合审计计划以达成两种审计的目标。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审计,但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共性与联系,这些共性与联系为两种审计的整合提供了整合基础,使得两种审计的审计证据、审计成果可以相互利用,进而起到降低整体审计成本的作用。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看,将节约不少时间与精力,而站在企业的角度看,企业有义务配合注册会计师所提出的要求,提供所有资料。如果不进行整合审计而是将两种审计分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提要]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及实践界探讨的热点。本文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审计质量;因素分析 近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发布了题为《审计质量框架:创建审计质量环境的关键要素》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会对审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IAASB主席阿诺德·希尔德说:“审计质量是并且仍将是IAASB和其他会计团体关注的首要问题。审计人员理所当然地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负有直接责任,而新的审计质量框架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希望在财务报告供应链各方参与者的积极互动和共同努力下,审计活动的质量可以达到最优。”本文也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背景,分析财务报表供应链各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提高我国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保护利益相关者。 一、审计质量的含义 国外学者DeAnge1o(1981)较早指出,审计质量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发现被审计单位对财务报表进行舞弊,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的违规行为进行报告的联合概率。并指出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决定了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舞弊行为,而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如实地报告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则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 国内学者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审计质量的涵义,其实质与国际趋同:是指在给定客户发生违约行为的前提下,审计人员报告违约行为的概率。具体来说,是审计人员发现某一特定违约行为的概率并对已经发现的违约行为进行报告或披露的概率。关于审计质量涵义的阐述有:吴水澎(2006)把审计质量定义为会计师事务所抑制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操控盈余的能力。张龙平(1994)指出审计质量表现为执业质量在审计过程的具体表现,最终体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的质量,即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人员的审计工作能够增加会计报表可信度和可靠性的程度。 二、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财务报表供应链各方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财务报表的提供者(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审计者(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我国审计市场的审计环境。 (一)被审计单位因素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文章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出发,对我国审计行业审计质量明显偏低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审计服务的质量高低影响到其对投资者保护的有效程度,进而影响到社会公众投资者的信心和一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要进步审计质量,首要任务就是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因此,文章从内外两方面出发,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一、外部影响因素 (一)审计需求异化 1.自愿审计需求不足 目前,根据审计客体的意愿,可将审计分为自愿性审计和强制性审计。自愿审计是指在没有政府管制下,企业有主动聘请审计师进行审计的需求,而强制性审计则相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审计的自愿性越强烈,审计的质量也就越高;而审计的强制性则与审计的质量成反比。 当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良好时,其原意聘请能够提供高质量审计业务的的事务所进行审计,从而导致事物所之间为了彼此竞争而纷

纷提供“质优价廉”的审计业务,审计质量进进良性循环;但在客户公司拥有不利的内幕信息时,为了不让外部投资者知晓,他们将不会聘用能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事务所,事务所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恶性价格竞争,或追求低质的审计服务。在审计时,事务所从被审计单位收取用度,这样的收费机制也不利于审计的独立性。 2.审计需求者的错位影响审计质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的服务交易模式是被服务方从服务中获利并支付服务用度。而目前的审计交易中,公司的中小股东、潜伏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宏观治理部分等会计信息真正的使用者和审计服务的收益者却不支付服务用度。而服务用度则由被审计单位承担,被审计单位因而购买的就可能是不利于自己的审计监视而不是服务,这种情况的矛盾在被审计单位具有不利信息时尤为突出。于是,被审计单位作为经济人,必然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审计服务而不是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即选择能帮助其舞弊的事务所。所以,在审计市场中,审计质量越高的事务所越是不被客户所欢迎。 (二)监管体制的缺陷 健全完善的注册会计师监管体制是确保审计质量的基本条件。目前,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民事责任规定的较少,法律约束力和政府监管的力度不够。而我国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是多方位进行的,由于监管机构过多、权限分散,无法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监视核心。结果各个机构间的职能重叠交错,给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