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枕中记原文及翻译

枕中记原文及翻译

枕中记原文及翻译

枕中记原文及翻译

枕中记》是唐代文学家沈既济创作的一篇传奇。文章描述不得志的士子卢生在道士吕翁的帮助下做了一个美梦,梦中曾一度享尽荣华富贵,飞黄腾达,而梦醒之时连一顿黄粱饭尚未煮熟,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枕中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浏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枕中记原文

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凭倚)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

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适之谓?”翁曰:“此不谓适,而何谓适?”答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今已适壮,犹勤畎(读音quǎn,田间小沟)亩,非困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时主人方蒸黍。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

其枕青甆,而窍其两端,生俛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由是衣装服驭,日益鲜盛。明年,举进士,登第,释褐秘校,应制,转渭南尉,俄迁监察御史,转起居舍人知制诰,三载,出典同州,迁陕牧,生性好土功,自陕西凿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利之,刻石纪德,移节卞州,领河南道采访使,征为京兆尹。是岁,神武皇帝方事戎狄,恢宏土宇,会吐蕃悉抹逻及烛龙莽布支攻陷瓜沙,而节度使王君毚(读音chán)新被杀,河湟震动。帝思将帅之才,遂除生御史中丞、河西节度使。大破戎虏,斩首七千级,开地九百里,筑三大城以遮要害,边人立石于居延山以颂之。归朝册勋,恩礼极盛,转

吏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时望清重,群情翕(读音xì,统一,协调)习(习习,和煦的样子)。大为时宰所忌,以飞语中之,贬为端州刺史。三年,征为常侍,未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中令嵩、裴侍中光庭同执大政十余年,嘉谟(读音mó,策略,谋略)密令,一日三接,献替启沃,号为贤相。同列害之,复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制下狱。府吏引从至其门而急收之。生惶骇不测,谓妻子曰:“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此,思短褐、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引刃自刎。其妻救之,获免。其罹者皆死,独生为中官保之,减罪死,投驩州。数年,帝知冤,复追为中书令,封燕国公,恩旨殊异。生子:曰俭、曰传、曰位,曰倜、曰倚,皆有才器。俭进士登第,为考功员,传为侍御史,位为太常丞,倜为万年尉,倚最贤,年二十八,为左襄,其姻媾皆天下望族。有孙十余人。

两窜荒徼(读音jiào,边缘,即边塞),再登台铉(读音xuàn,句鼎的器具。台铉,犹指台鼎,古代称三公或宰相为台鼎),出入中外,徊翔台阁(尚书台称台阁,泛指宰相等高官),五十余年,崇盛赫奕。性颇奢荡,甚好佚乐,后庭声色,皆第一绮丽,前后赐良田、甲第、佳人、名马,不可胜数。

后年渐衰迈,屡乞骸骨,不许。病,中人候问,相踵于道,名医上药,无不至焉。将殁(读音mò,死),上疏曰:“臣本山东诸生,以田圃为娱。偶逢圣运,得列官叙。过蒙殊奖,特秩鸿私,出拥节旌,入升台辅,周旋内外,锦历岁时。有忝天恩,无裨圣化。负乘贻寇,履薄增忧,日惧一日,不知老至。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读音mào,老),弥留沈顿,待时益尽,顾无成效,上答休明,空负深恩,永辞圣代。无任感恋之至。谨奉表陈谢。”诏曰:“卿以俊德,作朕元辅,出拥藩翰,入赞雍熙。升平二纪,实卿所赖,比婴疾疹(读音zhèn,病),日谓痊平。岂斯沈痼,良用悯恻。今令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就第候省,其勉加针石,为予自爱,犹冀无妄,期于有瘳。”是夕,薨。

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

触类如故。生蹶然(读音jǔe,急迫的样子)而兴,曰:“岂其梦寐也?”翁谓生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生怃然良久,谢曰:“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

枕中记翻译

唐开元七年,有个叫吕翁的道士,获得了神仙之术,行走在邯郸的路上,住在旅舍中,收起帽子解松衣带靠者袋子坐着,一会儿见一个(走在)路旅途中的少年,他名叫卢生。身穿褐色(粗布)的短衣服,骑着青色的马,准备去田间(劳作),也在旅舍中停下,和吕翁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言谈非常畅快。

时间长了,卢生看看自己的衣服破烂肮脏,便长声叹息道:“大丈夫生在世上不得意,困窘成这样啊!”吕翁说:“看您的身体,没有痛苦没有灾病,言谈有度,却叹困,为什么啊?”卢生说:“我这是苟且偷生啊,哪有什么合适之说?”卢翁说:“这样还不叫合适,那什么叫合适呢?”回答说:“士人活在这世上,应当是建功立名,进出(朝廷应该)不是个将就是个相,(家中)用来盛装食物的鼎应该排成列,听的音乐应该可以选择地听,让家族更加昌盛家庭更加富裕,这样才可以说得上合适啊。我曾经致力于学习,具有娴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自己觉得高官可以容易地得到。现在已经是壮年了,还在农田里耕作,不是困还是什么?”说完,就眼睛迷蒙想睡觉。当时店主正蒸黍(做饭)。吕翁从囊中取出枕头给他,说:“您枕着我的枕头,可以让您如您的志向那样实现您的志向。”

那枕头是青色的瓷器,并在两端开有空,卢生侧过头去睡在枕头上,看见那孔渐渐变大,(并且其中)明亮有光。便投身进入,于是回到了家。几个月后,他娶了清河崔氏的女子做妻子,这女人容貌很美丽,卢生的资产更加丰厚。卢生非常高兴,于是衣服装束和车马,日渐鲜亮隆重。第二年,科举考进士,他通过了科举考试脱去平民的衣装,任秘(书)校(对)官,奉皇帝的旨意,转到渭南当县尉,不久迁升做监察御史,转而做起居舍人知制诰的衔位,三年过后,出掌同州当地方长官,升迁到陕当牧,生性喜好水利建筑,从陕西开河八

十里,解决了交通,当地的人们因此获利,刻石碑记录他的功德,改任卞州的地方长官,到河南道(地名)当采访使(官名),应皇帝的命令到京城当京兆尹。当年,神武皇帝(唐玄宗)正用武力对付戎狄(泛指边境的少数民族),拓展疆土,当时吐蕃的悉抹逻和烛龙莽布支攻陷了瓜沙(地名),节度使王君毚刚刚被杀,黄河、湟水一带告急。皇帝想要具有将帅才能的人,于是授予卢生御史中丞、河西节度使的官职。卢生大破戎虏,斩杀了七千个首级,拓展了疆土九百平方里,建筑了三座大城来把守要害,边疆的老百姓在居延山(地名,在今天的甘肃境内)立石碑歌颂他。回到朝廷按照功劳受到封爵授勋,封赏的礼仪非常盛大,官职升为吏部侍郎,迁升为户部尚书并兼任御史大夫,一时之间名望清高而尊重,大家都安然服帖。这样一来非常被当时的宰相所妒忌,宰相用流言飞语中伤他,被贬做端州刺史。三年后,应皇帝的命令到皇帝身边当常侍,没多久,当上了宰相。和宰相肖嵩、宰相裴光庭共同执掌朝政大权十多年,高妙的谋略严谨的命令,每天接连发布,出谋划策启发皇帝,卢生被人们称为贤相。同朝的官僚害他,又诬陷他和边疆的将领勾结,图谋不轨。皇帝下诏把他关进监狱。官吏带着随从到他家马上将他抓起来了。卢生惊惶恐怕自己将要没命,对妻儿说:“我老家在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防饥谨,何苦要求官受禄呢?如今落得如此地步,向往(当初)穿短的粗布衣服、骑青色的小马,行走在邯郸的路上,得不到了啊!”(于是)拿刀自杀抹脖子。他的妻子(赶紧)抢救,才没有死。受他牵连的人全部死了,只有卢生被宦官求情保住了性命,免了死罪,流放到驩州。几年以后,皇帝知道他是冤枉的,又恢复了官职当了宰相,册封为燕国公,特别受到恩宠。他生了几个儿子:名叫俭、传、位、倜、倚,都很有才能。卢俭中了进士,当上了考功员外,卢传当上了侍御郎,卢位当上了太常丞,卢倜当上了万年的县尉,卢倚是最出色的,年龄二十八岁,当上了左襄,他们所结的亲都是名门望族。有孙子十多个。

后来卢生年纪渐渐衰老,多次要求告老辞官,都没有得到允许。病了,皇帝身边的宦官前来探病,接踵而至,名医和上等的药材,没

有不是最好的。将要死了,上奏书说:“我本来是山东一般的儒生,以在田圃中劳作而自得其乐。偶尔遇上皇上的恩宠,得以名列官员的位置。承蒙皇帝过分特殊的嘉奖,得到特别的俸禄和太多的家私,出门拥有隆重的仪式,进朝当上了宰相的高职,与朝中内外(的皇亲国戚)结交,锦绣人生多年。有负于皇帝的恩宠,对皇帝圣明的教化没有什么帮助。我不过是个小人却居了圣贤的位置遗留不少祸害,深感如履薄冰诚惶诚恐,一天比一天担心,不知不觉我已经老了。今年已经超过八十岁了,我的官位高到了三公的极点,命岁到头了,筋骨形骸都老了,弥留之际身体沉重困顿,等待(死期)的时日马上要完了,管不成什么事情的了,非常感谢皇上的无限圣明,白白辜负了皇帝的恩宠,永远歌颂当今皇帝这年代。非常感激和留恋。(我)非常诚恳地奉上此表(书)陈述我的感谢。”皇帝下诏书说:“你以美好的德行,作我的.首席辅佐,出可以作我的保障和护翼,入朝帮我实施和谐光明的朝政。平安繁盛二纪(两个十二年),完全是靠你啊,你得的疾病,原以为马上就可以痊愈。没想到病久难治,(令我)非常担心痛惜。现在命令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去你家探望,好好治疗,为了我你要珍惜生命,还要心存希望,期望能够痊愈。”当天晚上,(卢生)死。

卢生伸个懒腰醒来,看见自己的身体还睡在旅舍之中,吕翁坐在自己身旁,店主蒸的黍还没有熟,接触到的东西跟原来一样。卢生急切起来,说:“难道那是个梦吗?”吕翁对卢生说:“人生所经历的辉煌,不过如此啊。”卢生惆怅良久,谢道:“恩宠屈辱的人生,困窘通达的命运,获得和丧失的道理,死亡和生命的情理,全知道了。这是先生你遏止我的欲念啊,我哪能不接受教诲啊!”一再磕头拜谢后离去。

枕中记创作背景

《枕中记》收入《太平广记》《文苑英华》,鲁迅校辑《唐宋传奇集》也收入此篇。此篇构思受六朝“焦湖庙祝”故事(出刘义庆《幽明录》,一说出干宝《搜神记》)启发。沈既济一生的宦海浮沉都与他作为杨炎党人的身份密不可分,他创作《枕中记》的部分初衷

或许是要塑造一个基本正面的形象来表达对杨炎的感恩之心和惋惜之情。

枕中记鉴赏

《枕中记》的故事大意是:唐开元七年(719),卢生郁郁不得志,骑着青驹穿着短衣进京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一天,旅途中经过邯郸,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卢生自叹贫困,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卢生倚枕而卧,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他的五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八十岁时,生病久治不愈,终于死亡。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转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还没熟。此即“黄粱一梦”的由来。

《枕中记》讽刺和批判的矛头指向当时的社会官场。贫寒之士卢生慨叹自己生世不谐,不能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道士吕翁使他入梦,在梦中这一切向往皆得以实现:与高门大族联姻,进士及第,青云直上,出将入相,受封国公,子孙满堂,年逾八旬,寿终正寝。然而作者并未让他的仕途一帆风顺,正当卢生双功齐建,功成名就之时,“大为时宰所忌,以飞语中之,贬为端州刺史”。当他任中书门下章事十余年,号为贤相时,“同列害之,复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制下狱“,经过两次打击,甚至下狱几死的卢生,被减死罪,重封燕国公后,“性颇奢荡,甚好佚乐,后庭声色,皆第一绮丽“,如此不似当初建功立业,却耽于声乐。这是作者以自身的经历感受到整个世风如此,因为居官不到两载即因党争株连而遭贬的沈既济,对官场斗争是深有感触的。“晏与炎,相继覆败,其必出于党争倾陷可知,亦何至皆入死罪?……德宗之猜忍,则于此可见矣,贞元后之失败,非无故也。“唐中期朝廷内部斗争,昏君奸相与忠臣良将之间的矛盾斗争是很尖锐的。《唐纪·玄宗天宝十载》描述昏君奸相造成的腐败局面:“上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为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李林甫。林甫媚事

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塞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自皇太子以下,畏之侧足。“玄宗以后,肃宗代宗德宗无不昏庸猜忌,任用奸臣佞相,把持朝政,忠良被贬被杀,因此,作者写卢生终于醒悟:世人共浊己独清时,便会被贬被杀,而与世同浊,便会荣华富贵,福禄寿禧可见,卢生由执于功业而到耽于荒乐,非本性如此,黑暗之官场使然,作者这里是将讽刺的矛头指向社会,指向官场。

主人公因对现实不满而本人亲自入梦,感受梦中和现实的差别。梦前的卢生“短褐,乘青驹“,一副贫寒书生的样子,梦中的他曾拥有功名富贵,但有“下制狱“的危险,为此梦中的他甚至后悔“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此,思衣短褐,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梦中和现实即形成对比。另外,卢生入梦之前,主人方在蒸黍,梦中经历一生荣辱成败,醒后主人蒸黍未熟,突出辉煌的一切,不过是短暂的一梦。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人生如梦,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莫不如此而已的结论。

作品构思新颖,对比鲜明,感染力很强。作品极力渲染卢生娶妻,“女容甚丽”,屡建奇功,“立碑颂德”,富贵之极,显赫之至。然后,笔峰陡转,点破这一切原来都是白日梦。梦中卢生何其富贵、显赫,而现实中卢生则极其困顿、贫寒,形成天壤之别的巨大反差。虽透露出人生似梦、富贵无常的虚无主义人生哲学,却也给予追名逐利之徒以委婉嘲讽,发人深思。

作者简介

沈既济,唐代小说家,史学家。生卒年不详,约唐德宗建中元年前后在世。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唐德宗时做过史馆修撰,《旧唐书》本传称他“博通群籍,史笔尤工”。杨炎荐其有良史才,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尝请省天后纪,合中宗纪,议不行。唐德宗立,锐于治,诏两省分置待诏官,权公钱收子赡用,沈既济谏止。后杨炎得罪,沈既济坐贬处州司户参军。复入朝,位礼部员外郎,卒。沈既济著有《建中实录》十卷及传奇文《枕中记》《任氏传》,《全唐文》

录其文六篇,并行于世。

《枕中记》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枕中记》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摘要:《枕中记》原文|注释|赏析|译文《枕中记》一 《枕中记》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枕中记》一卷,唐·沈既济作。载于《文苑英华》卷八百三十三,又载于《太平广记》卷八十二,篇名题作《吕翁》,注云出自《异闻集》。按,《异闻集》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十卷,是一部唐人小枕中记说总集,所收作品主要是单篇流行的传奇,“以传记所载唐朝奇怪事,类为一书”(《郡斋读书志》卷十三),唐末屯田员外郎陈翰编纂。本篇作者沈既济(750?—800?),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经学该博,杨炎荐其有良史才,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德宗贞元间,炎得罪,既济亦贬户州司户参军,后复入朝,位礼部员外郎,卒。有《建中实录》十卷行世,人称其能。 乔力 开元十九年,[1]道者吕翁经邯郸道上,邸舍中设榻施席,担囊而坐。俄有邑中少年卢生,衣短裘,[2]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邸中。与翁接席,言笑殊畅。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叹曰:“大丈夫生世不谐,而困如是乎?”翁曰:“观子肤极腧,[3]体胖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适之为?”翁曰:“此而不适,于何为适?”生曰:“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4]选声而听,使族益茂而家用肥,然后可以言其适。吾志于学,而游于艺,[5]自惟当年朱紫可拾。今已过壮室,犹勤田亩,非困而何?”言讫,目昏思寐。是时主人蒸黄粱为馔,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此,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瓷,而窍其两端。生俯首就之,寐中,见其窍大而明,若可处。举身而入,遂至其家。 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丽,而产甚殷,由是衣裘服御,日以华侈。明年,举进士,登甲科;解褐,[6]授校书郎。应制举,授渭南县尉。迁监察御史,起居舍人,知制诰。[7]三年即真,[8]出典同州,寻转陕州。生好土功,自陕西开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赖之,立碑颂德。迁汴州,岭南道采访史,入京为京兆尹。是时神武皇帝方事夷狄,[9]会

枕中记又名邯郸记原文及译文修订版

枕中记又名邯郸记原文 及译文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枕中记(又名:邯郸记)》·原文及译文枕中记(又名:黄粱梦、邯郸记、邯郸梦) 【唐】沈既济着《枕中记》是唐代传奇小说,作者是沈既济。之后一再被人续写改编,元朝马致远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明朝汤显祖改编《邯郸记》,清代蒲松龄作《续黄粱》。唐代传奇《枕中记》的故事大意是: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卢生郁郁不得志,骑着青驹穿着短衣进京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一天,旅途中经过邯郸,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邯郸记》,将吕翁改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卢生自叹贫困,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卢生倚枕而卧,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他的5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80岁时,生病久治不愈,终于死亡。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转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小米饭)还没熟哩!即黄粱梦(黄粱一梦)的由来也是来于此了。《枕中记》【原文】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 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日:“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 也!”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日:“吾此苟生耳。何适之谓?”翁日:“此不谓适,而何谓适?”答

高三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必备资料唐传奇及译文(共30篇)全国通用

2010高考文言文阅读必备资料:唐传奇及译文(共30篇) 目录 1 车中女子(皇甫氏) 2 陈鸾凤(裴铏) 3 崔护(孟棨) 4 崔玄微(段成式) 5 东城老父传(陈鸿) 6 杜牧(高彦休) 7 冯俊(佚名) 8 郭纯(张鷟) 9 樊夫人(裴铏) 10 三梦记(白行简) 11 李卫公靖(李复言) 12 柳氏传(许尧佐) 13 骆宾王(孟棨) 14 南柯太守传(李公佐) 15 王维(薛用弱) 16 王之涣(薛用弱) 17 谢小娥传(李公佐) 18 韦皋(范摅) 19 枕中记(沈既济) 20 虬髯客传(杜光庭) 21 长恨歌传(陈鸿) 22 楚儿(孙棨) 23 崔书生(牛僧孺) 24 崔张自称侠(冯翊子) 25 邓甲(裴铏) 26 红线(袁郊) 27 昆仑奴(裴铏)

28 兰亭始未记(何延之) 29 离魂记(陈玄祐) 30 骆宾王(孟棨) 正文 1 车中女子(皇甫氏) 【原文】 唐开元中,吴郡人入京应明经举。至京,因闲步坊曲。忽逢二少年,著大麻布衫,揖此人而过,色甚卑敬,然非旧识,举人谓误识也。 后数日,又逢之。二人曰:“公到此境,未为主领,今日方欲奉迓,邂逅相遇,实慰我心。” 揖举人便行,虽甚疑怪,然强随之。抵数坊,于东市一小曲内,有临路店数间,相与直入。舍宇甚整肃,二人携引升堂,列筵甚盛。二人与客据绳床清坐定,于席前更有数少年,各二十余,礼颇谨,数出门,若伫贵客。至午后,方云:“来矣。” 闻一车直门来,数少年随后。直至堂前,乃一钿车,卷帘,见一女子从车中出,年可十七八,容色甚佳,花梳满髻,衣则纨素。二人罗拜,此女亦不答。此人亦拜之,女乃答。遂揖客入,女乃升床当局而坐,揖二人及客,乃拜而坐。又有十余后生,皆衣服轻新,各设拜,列坐于客之下。陈以品味,馔至精洁。饮酒数巡,至女子,执杯顾谓客:“闻二君奉谈,今喜展见,承有妙技,可得观乎?” 此人卑逊辞让,云:“自幼至长,唯习儒经,弦管歌声,辄未曾学。” 女曰:“所习非此事也,君熟思之,先所能者何事。” 客又沈思良久,曰:“某为学堂中,著靴于壁上行得数步。自余戏剧,则未曾为之。” 女曰:“所请只然,请客为之。” 遂于壁上行得数步。女曰:“亦大难事。” 乃回顾坐中诸后生,各令呈技。俱起设拜,有于壁上行者,亦有手撮椽子行者,轻捷之戏,各呈数般,状如飞鸟。此人拱手惊惧,不知所措。少顷,女子起辞出。举人惊叹,恍恍然不乐。经数日,途中复见二人,曰:“欲假盛驷可乎?” 举人曰:“唯。” 至明日,闻宫宛中失物,掩捕失贼,唯收得马,是将驮物者。验问马主,遂收此人,入

《陶庵梦忆 - 序》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陶庵梦忆 - 序》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陶庵梦忆 - 序 明·张岱 原文: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米长>,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译文: 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变成了可怕的野人。亲戚朋友一看到我,就像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我写了哀悼自己的诗,每每想自杀,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然而存米的

王安石《渔家傲》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王安石《渔家傲》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王安石《渔家傲》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渔家傲①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②眠似听朝鸡早③。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①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②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 ②欹(qī,倾斜)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 ⑴窈窕:幽深的样子。 ⑵欹眠:斜着身子睡觉。 参考译文 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使得房屋清洁,纤尘皆无。 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试题一 注:①这首词写于王安石二次罢相之后。②欹(qī,倾斜)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 1、“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一句在词中有作用?(5分) 2、词的下片运用了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3、吴聿在《观林词话》中记王安石“尝于江上人家壁间见一绝,深味其首句‘一江春水碧揉蓝’,为踌躇久之而去”,后来化入自己

的词中。你认为化用后的“柔蓝一水萦花草”比原句好在何处?(4分) 4、词的结尾两句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2分) 5、王安石在词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鸡”,有人据此说他“虽然归隐,但仍想积极用世”。你认为这种理解正确吗?请联系全词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结构上,承上启下。全词上片写景,下片叙事抒情,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②内容上,“午枕”一句表现出词人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听朝鸡”,给人恍如隔世之感。 2、①衬托、用典。“忽忆故人今总老”衬托自己已老。“茫然忘了邯郸道”运用了典故,表明自己对建功立业已生茫然之情。②诗人午觉醒来,鸟语鸡鸣,感叹自己年事已高,贪恋梦境,忘了功名。写出了隐居的闲适、惬意,抒发了作者罢相隐居后恬静的生活情趣和心情。 3、用“一水”来概括“一江春水”,添“萦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烂漫,丰富了原句的内容,提取原诗菁华,调合得巧妙自然2分;“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下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1分;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1分。 4、衬托1分;用典 1分。 5、不正确1分。分析: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词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情1分;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忽忆故人今总老”,衬托自己之已老1分;而此时贪闲居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做的“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1分。 试题二 3、王安石,字____,号半山。(1分) 4、对这首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阕既写出生活环境的幽静安宁,又借“茅屋数间”暗指

《枕中记又名邯郸记》原文及译文

《枕中记(又名:邯郸记)》· 原文及译文 ?枕中记(又名:黄粱梦、邯郸记、邯郸梦) 【唐】沈既济着《枕中记》是唐代传奇小说,作者是沈既济。之后一再被人续写改编,元朝马致远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明朝汤显祖改编《邯郸记》,清代蒲松龄作《续黄粱》。唐代传奇《枕中记》的故事大意是: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卢生郁郁不得志,骑着青驹穿着短衣进京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一天,旅途中经过邯郸,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邯郸记》,将吕翁改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卢生自叹贫困,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卢生倚枕而卧,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他的5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80岁时,生病久治不愈,终于死亡。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转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小米饭)还没熟哩!即黄粱梦(黄粱一梦)的由来也是来于此了。《枕中记》【原文】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 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日:“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

者,何也?”生日:“吾此苟生耳。何适之谓?”翁日:“此不谓适,而何谓适?”答日:“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吾尝志于学,寓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今已适壮,犹勤畎亩,非困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时主人方蒸黍,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阴:“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俯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由是衣装服驭,日益鲜盛。明年,举进士,登第;释褐秘校;应制,转渭南尉;俄迁监察御史;转起居舍人,知制诰。三载,出典同州,迁陕牧。生性好土功,自陕西凿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利之,刻石纪德。移节汴州,领河南道采访使,征为京兆尹。是岁,神武皇帝方事戎狄,恢宏土宇。会吐蕃悉抹逻及烛龙莽布支攻陷瓜沙,而节度使王君奂新被杀,河湟震动。帝思将帅之才,遂除生御史中丞、河西道节度。大破戎虏,斩首七千级,开地九百里,筑三大城以遮要害。边人立石于居延山以颂之。归朝册勋,恩礼极盛。转吏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时望清重,群情翕习。大为时宰所忌,以飞语中之,贬为端州刺史。三年,征为常侍。未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中令嵩、裴侍中光庭同执大政十余年,嘉谟密命,一日三接,献替启沃,号为贤相。同列害之,复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下制狱。府吏引从至其门而急收之。生惶骇不测,谓妻子日:“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此,思衣短褐,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弓I刃自刎。

梦粱录原文及翻译

梦粱录原文及翻译 昔人卧一炊顷①,而平生事业扬历②皆遍,及觉则依然故吾,始知其为梦也,因谓之“黄粱梦”。矧时异事殊③,城池苑囿④之富,风俗人物之盛,焉保其常如畴昔哉⑤! 缅怀往事,殆⑥犹梦也,名曰《梦粱录》云。脱有遗阙⑦,识者幸⑧改正之,毋哂⑨。 甲戌岁⑩中秋日,钱塘吴自牧书。 (《梦粱录》卷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注释①“昔人”句——昔人,指唐沈既济《枕中记》主人公卢生。炊顷,一顿饭的功夫。②扬历——《三国志·魏志·管宁传》:“优贤扬历,垂声千载。”裴松之注:“《今文尚书》曰,‘优贤扬历’,谓扬其所历试。”后多作“敭历”,谓仕官所经历。③“矧时异”句——矧(shen),况。殊,不同。④苑囿——畜养禽兽、种植林木的场地,多指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⑤“焉保”句——焉保,何能保留。常,原样。畴者,过去。⑥殆(dai)——几乎。⑦“脱有”句——脱,倘若、或许。遗阙,遗漏缺失。阙,通“缺”。⑧幸——希望。⑨哂(shen)——讥笑。⑩甲戌岁——指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 赏析唐人沈既济的《枕中记》描写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道人吕翁在邯郸客舍中遇到一位正要去田间耕作的少年——卢生。卢生向他抱怨自己的困顿失意,认为“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

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这时客舍主人刚蒸黍为炊。为了满足他的愿望,吕翁就给他一个枕头,说:“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梦中卢生经历了婚姻得意、爵禄高登、满门旌表的荣华富贵。卢生年迈病逝,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仍在客舍中,而店主人蒸黍未熟。由此,他领悟到人生富贵荣华如一场梦幻,转眼即逝。这就是众所周知的“黄粱梦”。 吴自牧《梦粱录》书名即取自这个典故。《梦粱录》凡169条,约13万言。仿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临安繁华故迹,详及市镇建置、郊庙宫殿、山川景物、物产节序、土俗人物、市肆百工、乐部杂戏等,尤多淳祐、咸淳间事。作者从多方面勾画出昔日临安繁荣昌盛的景象。因为文章所载大多为作者耳闻目见,所以写得翔实准确,具有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这样一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认为:“是书全仿《东京梦华录》之体,所纪南宋郊庙宫殿、下至百工杂戏之事,委曲琐屑,无不备载,然详于叙述,而拙于文采,俚词俗字,展笈纷如,又出《梦华录》之下。”但我们展读此序就会明了吴自牧如此撰述的原因。 吴自牧亲眼目睹了南宋王朝由兴盛到衰败再到灭亡的全过程,感伤于昔日的繁荣被杂乱的兵马所践踏,富丽的苑囿被断壁残垣所代替。他的感伤已不再局限于对个人的荣辱得失上了。朝代更迭,人世沧桑,使他的感伤体现出强烈的故国之思和黍离之悲,成为缅怀有宋一代的一曲哀婉清丽的挽歌。在他的感伤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他缅怀旧事,追纪前朝遗迹,正是为了寄托他的故国之思。这种深蕴着迷惘哀痛之情的记载,怎么可能用浓艳浮华的辞藻来表述呢?所以《梦粱

唐宋传奇研究理论(含原文翻译)

一、何为唐宋传奇 是指我国唐宋时期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 二、唐宋传奇的内容 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如《莺莺传》; 强调侠义精神的《谢小娥传》、《无双传》; 讲述人生哲理的《枕中记》等等。 唐代的传奇故事多半是虚构的,因此很容易发挥文人的想象力,编造情节故事,创造生动鲜明的人物角色;而宋代传奇则较多记实的故事,它独特的写作手法,是过渡到明清文言小说的重要桥梁。 一、唐传奇的繁荣 中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处于萌芽阶段。 唐传奇出现。“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 (宋洪迈?《唐人说荟》例言引)。 二、唐传奇繁荣的原因 唐传奇的繁荣具有历史的、社会的原因 1.城市生活的娱乐需要 唐朝统一中国以后,长期来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和工商业都得到发展。为了适应广大市民和统治阶层文娱生活的需要,在这类大城市中,民间的“说话”(讲故事)艺术应运而生。佛教的“变文”也促进了“说话”艺术的发展。文士间流行“说话”风气,其“说话”艺术又很细致,是促使唐传奇大量产生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2.唐代科举取士,重视文学。 传奇以叙事为主,文体近于野史,中间常穿插诗歌韵语,结尾缀以小段议论,即所谓“文备众体”。唐代后期传奇专集产生颇多,大约同唐代科举考试前的“行卷”、“温卷”风尚有关。 3.佛道两教的影响。 两教经典和文艺作品,如变文、壁画等对一部分唐传奇(主要是神怪一类作品)的题材、构思以至细致的描绘有一定影响。 4.唐传奇作者的主观原因。 作家们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文学创作,虚构曲折情节,注意语言华美,富于文采与意想,从而取得了突出的文学成就。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认为“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注:已嫁妇女归母家后不再回夫家,叫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第二节唐传奇的发展过程 历经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一、前期 1.自唐初至唐肃宗时

岂是黄粱一梦,此生确曾活过!——《枕中记》与《黄粱梦》人生态度之比较

岂是黄粱一梦,此生确曾活过!——《枕中记》与《黄粱梦》人生态度之比较 作者:赵小平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 赵小平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 摘要:尽管《黄粱梦》与《枕中记》有着相似的故事情节,但小说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立意和主旨。在《枕中记》中,作者通过揭示官场的现实,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作品通过反映封建士子对功名利禄无比热衷追求的思想,对封建社会为争夺权力而互相倾轧,以及封建官场上的丑恶嘴脸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而由于道家思想对作者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他采取的人生态度是对现实矛盾消极回避。而在《黄粱梦》中,芥川龙巧妙地构思作品的立意,通过对过去和现代人不同想法的描述,表达了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无比热爱,因而使作品具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重点对《枕中记》与《黄粱梦》中的人生态度进行比较。 关键词:《枕中记》;《黄粱梦》;人生态度;比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84-03 芥川龙创作《黄粱梦》时,正值青年时期,那时候他对人生充满了愁苦,所以他的人生态度是消极厌世的。但尽管如此,他还是积极地思索人生的价值。究竟该如何度过短暂的一生呢?在《黄粱梦》中,作者给出了答案。在小说中,也能看出作者内心挣扎和矛盾的过程,但最终,他对人生还是抱着积极的态度。岂是“黄粱一梦,此生确曾活过!”和《枕中记》主题相比,两者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我们不能判断哪个人生观更好、更正确,但我们却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态度。 一、芥川龙创作背景和作品介绍 作为日本大正时期杰出的小说家,芥川龙被日本文学界称为鬼才。他于1892年在东京出生,长大后就读于东京大学,后在《新思潮》杂志上发表小说《鼻子》,受夏目漱石的推崇和赏识,成为日本文坛上冉冉升起的新秀。1927年,芥川龙刚刚35岁,但常常会产生模糊不安的症状,最后终因身体状况而自杀,结束了短短的一生。而在他有生之年里,创作的短篇小说多达148篇,芥川当之无愧地成为短篇小说巨匠,并因此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熠熠发光的文坛巨星。 从小受家庭的熏陶,芥川对中国古典文学书籍非常热衷。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为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汉学基础,培养了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情愫,并极大地影响了他早、中期作品的创作。中国五代文史作品是芥川多篇作品的取材,虽然和原著相比这些作品的基本情节是类似的,但却不是简单的演绎和译介原作。芥川对中国的典籍和历史故事进行巧妙的借用,并将其赋予现代人的思想,对过去和现代人思想及认识态度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尽管是取材于旧材料,类似于翻译原有的故事,但他却不是出于好奇来复述古事。他创作的依据是,从古人的生活当中,寻找贴近自己心情的事物,所以经他改编的那些古代故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正如芥川自己所总结的那样,之所以在作品中描写了太多的古昔之事,譬如说,将某一个主题捕捉到之后,会将其形诸于小说,为了能对主题进行艺术性的和最有力的表现,需要一个离奇的事件进行辅助;而离奇之事,却不能记叙日本当代

迎春的判词

迎春判词 迎春的判词是: 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翻译: 画中一匹恶狼,正在追扑一个美人,想要吃了她,书中写到: 你是那只忘恩负义的《中山狼传》中的狼,得志时就猖狂无比。 如花如柳般富贵人家闺阁中的女子,只有一年(在你手中)便命丧黄泉。 注释: ①子: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②系:是。 ③子系:又合而为“孙”字,指孙绍祖。 ④中山狼:宋谢良《中山狼传》载,春秋时赵简子猎于中山,有狼被简子所逐,狼求救于东郭先生,东郭先生轰走了赵简子,掩护了狼,过后,狼反要吃掉东郭先生。后来因把忘恩负义的人称为“中山狼”。这里比喻孙绍祖。 ⑤金闺:华美的闺房。

⑥花柳质:比喻迎春体质娇弱,经不住摧残;并暗切“迎春”的名字。 ⑦一载:一年,指嫁到孙家的时间。 ⑧黄粱:指“黄粱梦”的故事,唐沈既济《枕中记》载,落魄书生卢生,在邯郸旅店中,遇道士吕翁,自诉贫困,意图宦达。吕翁授之以枕,使其入梦。卢在梦中历尽荣华富贵,年过八十而死。死后梦醒,主人炊黄粱尚未熟。 ⑨赴黄粱:比喻死亡。 简析: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这一判词就是她悲剧命运的概括。迎春小时便死了母亲,父亲贾赦与邢夫人对她并不怜惜。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得志便猖狂”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任意践踏迎春。父亲欠了孙绍祖家五千两银子,于是就用她抵了债。 孙绍祖是一个行为不轨之徒,好色、好赌、酗酒,无所不为。“子系中山狼”一句就谈孙的本性,“子”是古代男子之称,“系”,是。“子”“系”合而为“孙”,点了孙绍祖。“中山狼”借明代马中锡《中山狼传》的典,指出孙是忘恩负义之人,具有狼的狠毒本性。孙绍祖原是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当时他祖父希慕宁荣两府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就拜在门下,作了门生,从此与贾府成了世交。后孙家家资饶富,孙绍祖又善应酬权变,弓马又娴熟,于是在京袭了职,又于兵部候缺提升,便猖狂得意,胡作非为。迎春过门之时,正是他得意忘形之刻,不仅“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

王安石《渔家傲》阅读及全词翻译赏析

王安石《渔家傲》阅读*及全词翻译赏析 渔家傲①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②眠似听朝鸡早③。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①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②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 ②欹(qī,倾斜)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 ⑴窈窕:幽深的样子。 ⑵欹眠:斜着身子睡觉。 参考译文 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使得房屋清洁,纤尘皆无。 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 相关试题及阅读* 试题一 注:①这首词写于王安石二次罢相之后。②欹(qī,倾斜)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 1、“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一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 2、词的下片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3、吴聿在《观林词话》中记王安石“尝于*上人家壁间见一绝,深味其首句‘一*春水碧揉蓝’,为踌躇久之而去”,后来化入自己的词中。你认为化用后的“柔蓝一水萦花草”比原句好在何处?(4分)

4、词的结尾两句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2分) 5、王安石在词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鸡”,有人据此说他“虽然归隐,但仍想积极用世”。你认为这种理解正确吗?请联系全词具体分析。(4分) 参考* 1、①结构上,承上启下。全词上片写景,下片叙事抒情,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②内容上,“午枕”一句表现出词人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听朝鸡”,给人恍如隔世之感。 2、①衬托、用典。“忽忆故人今总老”衬托自己已老。“茫然忘了邯郸道”运用了典故,表明自己对建功立业已生茫然之情。②诗人午觉醒来,鸟语鸡鸣,感叹自己年事已高,贪恋梦境,忘了功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闲适、惬意,抒发了作者罢相隐居后恬静的生活情趣和心情。 3、用“一水”来概括“一*春水”,添“萦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烂漫,丰富了原句的内容,提取原诗菁华,调合得巧妙自然2分;“柔蓝一水”,形容水*清碧,“柔”下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1分;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美1分。 4、衬托1分;用典1分。 5、不正确1分。分析: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词中反映出他退出*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情1分;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忽忆故人今总老”,衬托自己之已老1分;而此时贪爱闲居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做的“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1分。 试题二 3、王安石,字____,号半山。(1分) 4、对这首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阕既写出生活环境的幽静安宁,又借“茅屋数间”暗指晚年生活的困窘。

王安石《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渔家傲①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②眠似听朝鸡早③。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①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②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②欹(qī,倾斜)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 ⑴窈窕:幽深的样子。 ⑵欹眠:斜着身子睡觉。 参考译文 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使得房屋清洁,纤尘皆无。 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试题【问题】 注:①这首词写于王安石二次罢相之后。②欹(qī,倾斜)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 1、“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一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 2、词的下片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3、吴聿在《观林词话》中记王安石“尝于江上人家壁间见一绝,深味其首句‘一江春水碧揉蓝’,为踌躇久之而去”,后来化入自己的词中。你认为化用后的“柔蓝一水萦花草”比原句好在何处?(4分)

4、词的结尾两句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2分) 5、王安石在词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鸡”,有人据此说他“虽然归隐,但仍想积极用世”。你认为这种理解正确吗?请联系全词具体分析。(4分)【参考答案】: 1、①结构上,承上启下。全词上片写景,下片叙事抒情,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②内容上,“午枕”一句表现出词人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听朝鸡”,给人恍如隔世之感。 2、①衬托、用典。“忽忆故人今总老”衬托自己已老。“茫然忘了邯郸道”运用了典故,表明自己对建功立业已生茫然之情。②诗人午觉醒来,鸟语鸡鸣,感叹自己年事已高,贪恋梦境,忘了功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闲适、惬意,抒发了作者罢相隐居后恬静的生活情趣和心情。 3、用“一水”来概括“一江春水”,添“萦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烂漫,丰富了原句的内容,提取原诗菁华,调合得巧妙自然2分;“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下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1分;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1分。 4、衬托1分;用典1分。 5、不正确1分。分析: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词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情1分;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忽忆故人今总老”,衬托自己之已老1分;而此时贪爱闲居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做的“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1分。 试题【问题】 3、王安石,字____,号半山。(1分) 4、对这首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阕既写出生活环境的幽静安宁,又借“茅屋数间”暗指晚年生活的困窘。 B、词的下阕中作者用“语鸟”和“朝鸡”表现出一派田园风光。 C、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厌恶功名利禄,追求平静生活的意趣志向。 D、全词以景起,以情结,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沟通,过渡衔接

带有歇字的四字成语带解释

带有歇字的四字成语带解释 歇字的四字成语: 钟漏并歇、 雨歇云收 钟漏并歇[zhōng lòu bìng xiē] 基本释义 比喻年老衰残。 出处 唐·沈既济《枕中记》:“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 基本释义 比喻男女离散。 出处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明知道雨歇云收,还指望待天长地久。”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止望待天长地久,谁承望雨歇云收。”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雨收云散 成语接龙 收残缀轶轶类超羣羣分类聚聚米为山山容海纳纳贡称臣臣心如水水母目虾虾兵蟹将将计就计计穷虑尽尽多尽少少条失教教学相长长生不老老调重谈谈古说今今月古月月明星稀稀世之宝宝刀未老老弱残兵兵贵先声声泪俱下下笔千言言谈举止止渴思梅梅妻鹤子子孝父慈慈明无双双宿双飞飞蛾投火火耨刀耕耕当问奴奴颜婢色色仁行违违强陵弱弱水之隔隔皮断货货贿公行行不逾方方便之门 歇后迷语,xiē hòu mí yǔ 基本解释 即歇后语。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春秋》必待《传》而后明,是歇后迷语矣!”参见“ 歇后语”。 歇后,xiē hòu 基本解释

谓隐去句末之词,暗示其义。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 彦谦题汉高庙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虽是著题,然语皆歇后。” 明谢榛《四溟诗 话》卷一:“ 吴筠曰:‘才胜商山四,文高竹林七。’ 骆宾王曰:‘冰泮有衔芦。’ 卢照邻曰:‘幽谷有绵蛮。’ 陈子昂曰:‘衔杯且对刘。’ 高适曰:‘归来洛阳 无负郭。’ 李颀曰:‘由来轻七尺。’ 唐彦谦曰:‘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此皆歇后。” 清方以智《通雅·释诂》:“ 渊明诗:‘再喜见友于。’ 杜 亦用之。《到荩传》‘得毋假手於贻厥乎?’六朝用盍各、则百之语,皆歇后也。” 歇后语,xiē hòu yǔ 由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谜面,后一 部分是本意,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不言而喻 歇后体,xiē hòu tǐ 基本解释 歇可组以下四字成语: 一、郑五歇后[ zhèng wǔ xiē hòu ] 释义:指郑五歇后体。 二、雨歇云收[ yǔ xiē yún shōu ] 释义:比喻男女离散。 三、大间歇泉[ dà jiān xiē quán ] 释义:1、厘米,水温。 2、ة°c以上,水柱最高达。 3、米,每次喷发持续。 四、钟漏并歇[ zhōng lòu bìng xiē ] 释义:比喻年老衰残。 五、歇后非谜[ xiē hòu fēi mí ] 释义:到别种意思上去。 比喻极容易得到:改变:喋喋,不肯改变: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说话的声音: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形容人十分固执(化。 唾手可得。顽固不化。 不能自己。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篱笆:视线接触到。 形容数量非常多。呆得像木头鸡一样。

午枕原文翻译及赏析

午枕原文翻译及赏析 午枕原文翻译及赏析 午枕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译文: 花前一枕午睡,竹席清凉如水波欲流,斜阳已照着花枝,将婆娑红影映上我的帘钩。 窥视人的小鸟声声啼鸣,惊起飘忽的梦,它去得悠悠。只看见水那边青山重重叠叠,引惹起心头深隐难言的清愁。 注释: ⑴午枕:即午睡: ⑵簟(diàn):竹席。 ⑶红影:红色的花影。 ⑷悠扬:飘忽不定。 ⑸供(gōng):引起。宛转:缠绵,难以名状。 赏析: 这首诗将午睡醒来、由恍惚到清醒的瞬间感受和心理的复杂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诗的首句写春日午睡时将睡未睡的感觉,“花前”点出是春天季节,又照应下句的“红影”;“簟欲流”既指卧席波浪形的花纹,又指竹席光滑清凉如水,睡意朦胧间,仿佛感到竹席变成了缓缓流动的波浪,十分惬意。次句写睡醒之感,这一觉睡得舒适漫长,醒来时只见花影投射到帘钩之上,正午花影最短,不会遮住帘钩,故而可看出此时日光已经西移,“催”字表达出惊讶时光过得飞快的心理感觉,又从侧面形容梦之酣畅。 三、四句写醒来后心理的落差和变化,醒来耳中听得鸟鸣,却怀疑美梦正是被鸟鸣唤醒,寻声望去,似乎鸟儿也在窥望自己,于是主观感情倾向认为是鸟儿有意唤醒自己,心头生起一种惆怅之感,再往

远处眺望,一水之隔的青山映入眼帘,于是愁绪变得更无穷无尽了。“青山”在这里可说是现实生活的象征,因为它稳定不变并朝夕与自己相伴,看到它,才意识到令人迷恋的梦已飘远,思绪猛然回到现实中,定叫作者愁肠宛转。 理想和现实是人类永无休止的矛盾:人类不断地追求美好的理想,但和现实总有极大的差距:人类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但永远不可能到达完美的理想境界: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尽地追求和自我完善的历史。无论是美好的“悠扬梦”,还是象征意义上的“隔水山”,都是以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矛盾冲突的心境构成了审美境界。这种审美境界因符合人类心理深层中的企恋心态,而获得了审美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再从艺术上看,“悠扬梦”给人以美的朦胧感,“隔水山”则展示了美的距离感。从审美的欣赏角度看,朦胧感和距离感有助于增强关感。加上句法新颖,对仗工整,声情和语意浑然一体,令人击节叹赏。 当然,此诗的前二句也是相当出色的,如“簟欲流”、“日催红影”,或写出幻觉中的动感,或将太阳拟人化,炼字琢句新鲜独创,雅丽精绝。全诗转折自然,委婉含蓄,体现一种整体的美,令人味之不尽。 午枕原文翻译及赏析2 午枕(七言律诗)宋朝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禽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午枕》译文 一觉睡醒虽短暂梦中却仿佛已过百年,只可以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留在梦境之中。 野草花开花落,鸣鸠仍相乳相酬。 旧时的小路已被杂草掩盖只能另辟小径,朱红色大门歪歪斜斜隐

《笠翁对韵》(下卷)七阳原文及译文

《笠翁对韵》(下卷)七阳原文及译文

绿橘,客枕梦黄粱。池草入诗因有梦,海棠带恨为无香。风起画堂,帘箔影翻青荇沼;月斜金井,辘轳声度碧梧墙。[注]御龙句:御龙,驾御龙。传说夏时刘累曾为孔甲养龙,因赐姓为御龙氏。司马,官名,也是姓。破竹:比喻做事顺利。《晋书?杜预传》:“兵威已振,譬比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穿杨:传说楚将养由基善射,百步之内,可穿杨叶。班马:班固作《汉书》,司马迁作《史记》。求羊:西汉末,蒋诩解官归桂林后,于竹林中开三条小径,惟故人求仲、羊仲从之游,不与俗人往还。仙棋句:神话故事,巴邛(qióng 琼)人家有橘树,一年忽长三枚,果实大如斗,剖之有二叟对弈。客枕句:(唐)沈既济小说《枕中记》,叙述少年卢生在旅店遇仙人吕翁,共憩旅肆。吕翁让他枕自己枕头睡觉,于是卢生梦到自己做了大官,穷极富贵。醒来,店主人煮的黄梁(小米)饭还没有熟。元代改编成名为《枕中记》的剧本,变为钟离权度吕岩成仙的故事。钟离权,(汉)人,途遇吕岩,让吕枕自己的枕头睡觉,吕在梦中富贵至极,一梦五十年,醒后店主人的黄梁米饭还未熟。吕笑云:“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池草句:传说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一次生病,因梦见族弟惠连而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佳句。海棠句:“(宋)彭渊林曰:吾生平五恨。一恨鱼多骨,二恨橘多酸,三恨菜性淡,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曾子固,曾巩字子固,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一。月斜二

句:辘轳(lùlu露露),井上的汲水器。(宋)周邦彦词:“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臣对子,帝对王。日月对风霜。乌台对紫府,雪牖对云房。香山社,昼锦堂。蔀屋对岩廊。芬椒涂内壁,文杏饰高粱。贫女幸分东壁影,幽人高卧北窗凉。绣阁探春,丽日半笼青镜色;水亭醉夏,薰风常透碧筒香。[注]乌台:《汉书?朱博传》载,时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息其上,后因称御史府(台)为乌台。紫府:道家称仙人居所。《抱朴子?祛惑》:“及到天上,先过紫府,……”雪牖:雪窗。云房:僧、道或隐者所居之室。(唐)刘得仁《山中寻道人不巡》:“石路特来寻道者,云房空见有仙经。”香山社:(唐)白居易于洛阳与胡杲(g?o稿,明亮)、吉皎等八位老人结为九老会,因结于香山,故称为香山九老社。昼锦堂:北宋韩琦封魏国公,在做武康节度使时,于故乡相州修了一所殿堂,取名昼锦堂以致其荣,致仕退老其中。文学家欧阳修曾写有《昼锦堂记》,详述其事。蔀(bù布):○1遮蔽。○2古代历法称七十六年为一蔀。蔀屋,指草屋。岩廊,高大的宫殿。芬椒句:汉代皇后所居宫室,以椒和泥涂内壁,取其香和多子之义,称椒房。文杏句:旧题司马相如《长门赋》:“饰文杏以为梁”。后以杏梁指建筑华美。贫女句:《战国策》载寓言故事,齐女与邻妇共烛而绩,妇辞之,女曰:“我贫无烛。一室之中,多不为暗,少不为明,何惜东壁余光。”邻妇觉得有理,就留下了她。(唐)李白诗:“愿假

渔家傲原文及翻译【优秀8篇】

渔家傲原文及翻译【优秀8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