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5学案-reading

6-5学案-reading

6-5学案-reading
6-5学案-reading

高中英语 Unit1 Living with technology Reading1教学设计 牛津译林版选修7

Unit1 Living with technology Reading1教学设计 单元:Unit1 Living with technology 板块:Reading 1 Thoughts on design: 这是Reading 板块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侧重阅读理解,主要关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涉及到的阅读技能有:把握文体风格,理解中心思想,按照时间线索查找细节信息,了解行文结构和信息组织方式, 通过阅读标题了解特定信息,对长句和难句的理解等等。涉及到的思维能力是:进行信息重组再加工,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等。 Teaching aims: 1.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read an article from a book about the evolution of video and sound devices; 2.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know the reading strategy—understanding heading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in Where is this piece of writing taken from? What is it about? (Explan ation) 在阅读导入环节,提出两个问题,提示学生关注本文的文体特点,目标读者和中心内容,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有所帮助。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这些也是常见题型,平时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这种训练。 Step 2 Checking preview 1. P2 A John Logie Baird. Two minutesThomas Edison. The Portable cassette players. 2. New words. P4 D 1e, 2d, 3h, 4c, 5f, 6a, 7b Step 3 Reading strategies 1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ay to get the most important information in such a long passage? Follow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P4 C2 ?1887—Emile Berliner invented a record player that used discs to record on.

Theme parks-reading学案 (2)

Unit5 Theme parks-reading学案 学习目标: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及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来浏览材料 学习重难点:掌握experience, advance, up-to-date等词的用法 导学内容: Step1 Reading 1) What are three times and three places you can visit at Futuroscope? Three tim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ree plac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each paragraph in the passage ? Paragraph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graph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graph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True or False ①Futuroscope is a theme park that uses the most advanced technology to take people out of the earth and the present time. ②Futuroscope is a theme park that provides only fun and ex citement for people. ③Future theme parks allow people to see and do things without danger but with much money.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上课)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材分析 1.本专题是一个难度大,理论性强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专题。学习时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应先将本专题四节课的内容综合概括介绍,使学生对人文精神起源、复兴和成熟的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一较完整的认识和较全面的理解。同时,可注意本专题与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一册第六、第七专题,第二册第五专题和本册第七专题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即要把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与同时期西方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以辨明思想文化与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学习本专题的时候,要结合现代教育所提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加强、加深对人文素质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相比有何特点。 2.本专题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首先应将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含义给学生解释清楚。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及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重视人、肯定人,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 1.本课属世界古代史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从知识的衔接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教材背景知识的了解。可让学生复习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一册第六专题的内容,并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 2.本课的内容理论性很强,高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前可指导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以增强对人文主义、智者学派、美德即知识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提高辩证思考的能力;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一观点 (3)发挥历史借鉴作用,利用人文智慧解决问题或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 (2)从图书资料或网上收集整理苏格拉底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们(孔子等)的道德说教,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编演历史剧,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将教材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概念、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分为若干个问题包,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负责在课前搜集本小组所需解决问题的答案,并与其他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认识它对人类精神觉醒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人文精神是以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2)理解人之为人的可贵理性,人要反思、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3)引导学生感受古希腊先哲勇于否定权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4)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树立尊重别人,善待生命,平等与人相处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难点:1.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分析和理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5、知道超声波和次生波及其应用。 6、回顾本章实验,知道研究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复习重点: 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三、复习难点: 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音调及其影响因素。 四、基础诊测: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振动,发生才停止。 2、气体、液体和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中传播的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但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具有三个特性,分别是、和。其中,与振动的频率(每秒钟物体振动的次数)有关,且频率越大,越高;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且振幅越大,越大,它还与距离发声体的有关;不同的发声体不同。 4、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频率高于的声叫波,频率低于的声叫波,生活中用超检查身体及胎儿的发育情况用的是波,地震、火山、台风、海啸及一些动物交流时用的是波。 5、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是、、。 6、声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声传递能量的例子有:。 五、例题解析: 知识点一: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 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 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知识点二:关于乐音的三个特征问题(要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2、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 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 A、(1)(2) B、(2)(4) C、(1)(3) D、(3)(4) 知识点三:环保问题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 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知识点四:回声测距问题: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

牛津译林版8A Unit5 Reading1 教案

8A Unit 5 Reading 1 【Learning aims】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1. grasp the main idea of the whole text and each paragraph; 2.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3. get specific information by using the indicating words; 4.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wild animals. 【Learning process】 I. Free presentation II. Pre-reading Task 1 Enjoy the video about Kungfu PandaⅢ Task 2 Brainstorming and understanding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What do you know about giant pandas? III.While-reading Task 1 Fast reading 一、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at does Xi Wang mean? 2.How many pandas are there in the wild now? 3.What will happen to giant pandas 二、Find out the main idea Part 1(Para1-3): Part 2(Para4): Part 3 (5-6): Task 2 Careful reading 一、Read Part 1 and complete the table. The growth of Xiwang

bureading学案

Unit 5 Good manners ReadingⅠWhen in Rome Pre-reading 1. Are the behaviors right or wrong in public? drop litter leave the tap running keep quiet pick flowers obey traffic rules queue for your turn touch someone push someone 2. Learn new words. touch push behave proper 3. Read the interview and choose main ideas this interview refers to(选择这篇采访涉及的). While-reading 1.Greeting Who they meet How they greet [Further thinking]Do you know any other greeting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Start a conversation. (Line 8,9 )_____ can help to understand avoid. 3. In public. (1) Read and judge (polite or rude?) ( )Queue for something ( )Push in before others ( )Push past people ( ) Shout or laugh loudly ( )Say "sorry” if they bump into others (2)Read this part and use the verbs to finish the form below. behave, queue, bump, push in, touch, wait, push past, shout, laugh, keep, say ________________ politely In line In the way Voice (3)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manners in public? Retell according to the form above. 4. At home. (1) Fill in blanks. British people say _________or ________________ all the time (2) Discussion. Do we need to say “please” or “thank you” at home? Post-reading 1. A game

第一章声现象1.5《声的利用》同步练习题

第一章声现象1.5《声的利用》同步练习题 1.下列利用声信息的有()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螺栓是否松动 C.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况 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 2.蝙蝠通常是夜间活动,它飞行时发出一种__________,这些声波碰到昆虫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__________. 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_________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 4.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件事震惊世界,随即人们提出用声学方法遥测航道上的冰山.和同学讨论讨论,说一说声学测冰山的道理.5.探究:能使声音反弹回来吗? 实验器材:两根相同的纸管,书,机械表. 图1.5-1 实验步骤: (1)图1.5-1所示,把两根纸管,书放好,管不要与书接触; (2)把表放在一个纸管内的一端,从另一根管子里一端侧耳倾听,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左右移动倾听的纸管,寻找听到的滴答声最响的位置; (3)拿走听管,仍在原位听,你现在还能听到同样清晰的滴答声吗? (4)再把硬纸管放回原位,拿走书本,现在你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6.小实验: 用蜡烛火焰显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现象

图1.5-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是由声源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而形成的.装置如图1.5-2所示,取一只扬声器,装在一只硬纸盒内,在纸盒的面板上钻一个直径约为2~3mm的小孔,将扬声器通过一只耳机插头插入收录音机的输出插孔中,演示时,在纸盒小孔的前方放一枝生日蜡烛,且使小孔对准蜡烛引线的上端.点燃蜡烛,然后播放音乐,可以在听声音的同时看到烛焰在飘动,停止播音,声音消失,烛焰即竖直用蜡烛火焰显示声向上.实验中是否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能量是靠什么传播的? 7.自己动起来的乒乓球 图1.5-3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相同的音叉放在两个相同的共振盒上; (2)在铁架台的悬臂上用细线悬吊一个乒乓球,使球刚好可以触及一个音叉,如图1.5-3所示; (3)将两个共振盒的开口相对放置,用橡皮锤敲击不与球接触的音叉; (4)观察球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现象解释: 乒乓球会振动起来.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它__________(填是或否)获得了能量.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当它的振动能量在空间传播时,造成周围介质运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引发了另一个音叉的共振,使该音叉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声源所传播的能量,并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__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传递能量.

译林牛津版八上英语 Unit 5 Wild animals reading 1教案(1)

Unit 5 Wild animals reading 1 设计的基本理念: 根据新课标和学校“121”课堂模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原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突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理念而设计。《英语课程标准》是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来设定各级目标要求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单元和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给学生设计一个阶段、一个单元和每一课的学习任务、目标,并锁定任务,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课型:阅读课 一、教材分析 1、单元背景分析: 野生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它们,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人类对森林资源的乱砍乱伐,一些野生动物濒临着危及,它们生存的环境遭遇了破坏,有些野生动物甚至到了灭绝的地步.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目前,它们也处于困境中,全世界大概还幸存2000多只大熊猫,所以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大熊猫是全世界的呼声,还野生动物一个自然生存的环境,给大熊猫一个安静、舒适的家刻不容缓。 2、教材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大熊猫幼仔的早期生活以及它的成长过程,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它濒临危及的困境,教育人类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要捕杀野生动物,并要采取一些保护大熊猫的措施,结合课文,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对动物的重要性,联系实际,分析我们目前当地生态坏境,一些环境污染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让学生明白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际中能够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 ( 1)重点词组: be born, look like, at four months old, not…at all, in the beginning, look after herself, face serious problems, live on, as a result, in danger, take action, right away, at birth. (2)重点句型: When Xi Wang was born, she weighed just 100 grams and looked like a white mouse. Eight months later, she was not a small baby ant more. Giant pandas live mainly on a special kind of bamboo. As a result, pandas may not have a place to live or food to eat. If we do nothing, soon there may be none left! (3)重点语法:动词不定式的正确使用。 教材难点: (1)如何在课堂上提高阅读能力。 (2)讨论如何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3)制作一个海报,描述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呼吁全社会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爱护野生动物。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牛津英语8B Unit5 reading学案

8B UNIT 5 Reading(1) 【自学探究】 一、预习P78—P81,在课本上划出下列词组和句子并翻译。 1、药物治疗 2、买得起,负担得起 3、给某人动手术 4、过去常常干 5、现在习惯于干 6、因某事感激某人 7、自豪地做某事8、继续干我们的工作 9、Many of our patients are so poor that they can’t afford to travel to hospital. 10、It’s hard work and we need to work very quickly,but I’m used to it . 11、You’ve done such an important job that people must be reallygrateful to you. 12、I’m proud to be able to help so many people. 13、All we need is enough money to carry on with our work. 二、完成课本P80-81,partsB,B2,C,C2 所有练习。 【教案】教学内容 8b Unit5 reading(1)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 Understand open questions used in an interview. 2. Infer general meaning from title and context. 3. Predict the meanings of specific words from close context 4. Check understanding by linking parts of sentences. 5. Summarize information by completing notes. 教学重难点:(1)Teaching Importance To master the key vocabulary To understand and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To read the article fluently and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Listening and Oral practice (2)Teaching Difficulties 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infer general meaning from the title and context and predict the meaning of special words from context. 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People must be really grateful to you. I’m proud to be able to help so many people.: 教学方法:1.Direct method, 2.Cognitive approach, https://www.doczj.com/doc/3a10398465.html,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 4.Audio-visual teaching method 5.”Task-based”teaching method

最新第1课 蒙昧中的觉醒 [人民版] [说课稿]

蒙昧中的觉醒(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及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的是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的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我将从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课。 一、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内容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理论性强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专题。学习本专题时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应先将本专题四节课的内容综合概括介绍,使学生对人文精神起源、复兴和成熟的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理解。 (二)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阐释,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三)学情分析: 1.本课属世界古代史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从知识的衔接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教材背景知识的了解。 2.本课的内容理论性很强,高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前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以增强对人文主义、智者学派、美德即知识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的主张。 (2)理解雅典的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以及产生这种思想倾向的时代背景。 (3)理解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的主张。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 (2)从图书资料或网上收集整理苏格拉底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们(孔子等)的道德说教,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如果有能力编演一幕历史剧,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将教材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概念、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分为若干个问题,让全班每位同学解决一个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

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教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山东省阳信县实验中学常俊山 【设计思想】 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学生准备】 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小石头、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进行新课 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引导比较: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Reading》学案

Reading》学案 教案Knowledge goals: Enable Ss to learn some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 aid; fall ill; get injured; etc、Ability aims: Get Ss to know about some first aids in our daily life、 Reading skills: scanning and skimmingEmotional aims: Get Ss to know some basic first aids for burnsTeaching methods: self-studies Group work for discussing and summing up PracticingTeaching aids: Projector and normal teaching toolsTeaching procedures: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Step1出示目标Show goals of this text with multi-mediaAsk Ss to think them carefullyEnable Ss to know the aims of this lessonStep2学案导学Give out a quiz to Ss and ask them to finish it,then check togetherchoose the right answer to know the situation of Ss with this quizStep3成果展示Group work and discussShow your answers in your groupShare your ideas with your partnersStep4疑难点拨Analyse text with Ss and draw a conclusion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sum up types and treatments of burnsskills for do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Step5当堂训练Organize Ss to finish ExxCommunication answers with each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物理人教版第1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学案 课题《声现象》单元复习课型复习课 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声音的产生、传播、乐音、噪声等知识,找出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通过对乐音的三要素内容的训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掌握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研究问题的方法。 重点乐音的三要素;减弱噪声的方法。 难点如何正确区分音调、响度、音色。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学具 环节复习过程教师活 动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填写下列知识结构图,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声 现 象 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__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________传播,__________不能传声 声音的特性 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___有关 响度的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音色由_________________决定 人怎样听到声音 骨传导 双耳效应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划分噪声的单位________ 减弱噪声的途径_________ 声的利用 利用声音可以获得________ 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知识点一: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题1. 如图1所示,用竖直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 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2. 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 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 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 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知识点二:关于乐音的三个特征问题(要注意音调与 响度的区别) 例题1.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 (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 是 ( ) A.(1)(2) B.(2)(4) C.(1)(3) D.(3)(4) 2. 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 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_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 3.如图所示,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声音不同之处是()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2009·黑龙江鸡西)青年歌手大赛中有一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选手回答此问题的依据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5.(2009·湖北仙桃市)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发出的悦耳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 C.它发出的悦耳声是它的振动产生的 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 知识点三:环保问题 例题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 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 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 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 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 图1

【K12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reading教案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reading教案 Teachingcontents:ThelessonisapassageaboutAnne'sBest Friend Teachingobjectives: noledgeobjectives: Studentsareabletofindouttheainideaandthedetailsofth epassage. Studentscanlearnsoebacgroundaboutouldarll Abilityobjective: Byreadingthepassage,students'readingabilityofsiinga ndscanningcanbeiproved. Eotionalobjective: Aftertheclass,studentscancherishpeace. TeachingeyandDifficultPoints: Teachingeypoint:Studentscanfindtheainaboutthepassag eandlistsoedetails.

Teachingdifficultpoint:Studentscantraintheirreading sillandtheycanusethistopicintheirdailylife. Step1:Pre-reading TheteacherillgiveaVcRaboutthetragiclifeofthejesduri ngouldarll Step2:hile-reading Siing TheteacherillasStudentstoreadtheholepassagequiclyto gettheainidea,thenassoeonetoshareitiththeholeclass. Scanning TheteacherillasStudenttoreadthepassageagainfinishth eblan: Anneeptadiarybecause Shefeltverylonelybecause Theyhadtohidebecause Annenaedherdiaryittybecause Afterthat,asthetodiscussthefolloingquestions: question1:AboutholonghadAnneandherfailybeeninthehid

牛津译林版7上Unit1Reading1学案无答案

七年级上册Unit 1 Reading1学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 【板块要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并学会使用英语做自我介绍或介绍别人。 2. 学会并掌握常见的交际用语。 教学重点、难点 1. 能掌握重点词汇,并且用所学的重点词汇造句。 2. 了解并学会使用英语做自我介绍或介绍别人。 二、词汇、短语 拓展:My name is Simon. →What's your name? how to do sth. 2. how to look after your e-dog 3. I often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 拓展:He/She often plays football after school. 4. Now let's meet my new classmates. let sb. do sth. / let sb. not do sth. 5. Millie has short hair. = Millie's hair is short. 6. Sandy doesn't have long hair. = Sandy's hair isn't long. 7. She is tall and slim. 8. I'm 12 years old.→How old are you? 拓展:Millie is 11 years old. →How old is Millie? 七年级上册Unit 1 Reading1学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 【课前导学】 一、英汉互译 1.12岁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上午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擅长…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午好。_______________ 5.读书俱乐部__________________ 6.晚上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 1 第 7.又高又苗条__________________ 8.喜爱这个电子狗_____________________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

导入 播放视频歌曲《爱琴海》,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图片:希腊宙斯神殿遗址,奥林匹亚遗址,宙斯、雅典娜、阿波罗的雕像。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着蔚蓝的天空,深蓝的海水,白色的小屋,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有许多美丽的神话,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诞生,世界闻名的圣贤先哲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同学们说,这是哪啊?(希腊)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下人文精神如何在古希腊滥觞。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9页的导语回答下面的问题(屏幕显示问题) 1、什么是人文精神? 2、人文精神在西方经历了哪三次演进和变化? 3、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答:… 屏幕显示答案:1、人文精神是一种重视人与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思想意识, 2、人文精神的起源—BC5世纪智者运动,复兴--14至17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 3、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一、智者的启蒙 这种重视人、肯定人价值的人文精神起源于BC5世纪的智者运动,这在当时是一种创新与突破,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 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纪中叶——普罗塔戈拉(公元前5世纪) 我们能看出希腊人认识世界的角度发生了变化:神—自然—人,哲学家们放弃了对神、自然的探索,转而关心人类自身,这种反对旧的思想传统的运动就是智者运动。 通过阅读教材和屏幕上的打油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何为智者?智者运动的兴起背景?代表人物是谁?其思想主张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 我叫帕帕迪,雅典一公民,经商和参政,生活乐无比。 我的葡萄园,葡萄大又甜,酿成葡萄酒,卖了好价钱。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新 人教版 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课前复习归纳本章知识点,并完成自主导学。 三、学习目标 1、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并分析相关的应用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自主导学导学 1、声音条件: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例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悦耳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能直接用口语交谈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例 2、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导学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传播声音的介质有、、。 (2)声音以形式向外传播,真空传声。 (3)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 m/s、声速大小跟有关,还跟有关。 例 3、在学习“有趣的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弱; 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声音发生原因的是_ __ ;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_ _(填序号)导学 3、声音的特征:声音是由、、显示其特征的。 (1)音调: ①音调决定的因素:发声体振动的;②音调与频率对应关系是: ,音调越高。,音调越低。 ③频率高于20000Hz叫做;频率低于20Hz叫做、(2)响度: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是:发声体的和应关系: ,响度越大。,响度越小。 (3)音色:音品、音质,影响音色的因素有:材料、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