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与发展

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与发展

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与发展

商务印书馆最早由上海进出口公司创办于1925年,初名“上海当代书局”。1933年改为“上海国民出版社”,1937年改名为“中央出版社”,随着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改名为“中国大陆出版社”,1952年改名为“商务印书馆”。

自建制以来,商务印书馆除了从事图书出版外,还从事新闻、出版物发行、文化传播与数字出版等服务业务,是中国著名的文化传播机构之一。它在出版界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商务印书馆的主要业务有:图书出版、新闻发行、媒体报道、广告代理、出版物发行、文化传播活动、数字出版等。近年来,商务印书馆与全球出版商合作,不断扩大出版业务的国际合作,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使商务印书馆成为享誉国际的出版机构。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最著名的知名出版社之一,在中国出版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出版社每年都会出版大量的图书,包括小说、历史、社会、哲学、文学、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图书,并且在网络出版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一、引言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出版机构,自1902年成立以来,一 直致力于传播知识、弘扬文化,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探讨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其社会影响力和贡献。 二、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与发展 2.1 创立背景 商务印书馆的创立背景是对近现代中国知识水平低下的担忧和对科学文化教育进步的追求。中国积弱的国情和背后的文化缺失,使得普通民众难以接触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商务印书馆应运而生,以提供优质的图书和文献为宗旨,填补了当时中国出版业的空白。 2.2 成功经历和发展壮大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商务印书馆已经成为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出版机构之一。它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要图书,包括文史哲经典、社科人文、教育教材、专业著作等,不仅风行于中国大陆,还远销海外。商务印书馆以其精良的图书品质和深受读者喜爱的名声,一直在积极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商务印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3.1 传播知识和普及教育 商务印书馆作为出版机构,肩负着向社会传播知识和普及教育的重要使命。它通过出版众多优秀的图书和教材,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商务印书馆的图书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从儿童图书到专业著作,从古代经典到现代科技,涉及面广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3.2 弘扬中华文化 商务印书馆不仅致力于传播知识,还积极弘扬中华文化。它的图书中不乏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这些经典作品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著作,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3.3 助力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 商务印书馆一直以来都支持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它出版了大量的学术专著、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集,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商务印书馆的学术图书品质有保证,成为了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出版机构之一。这些优秀的学术著作不仅促进了学科发展,还为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重要依托。 四、商务印书馆的贡献与影响 4.1 促进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 商务印书馆的图书涵盖了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无论是教育教材的出版,还是社科人文经典的传播,商务印书馆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4.2 促进社会和谐与多元发展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内容多样,涵盖了丰富的社会学科和多元的观点。这些图书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也为社会和谐与多元发展提供了支持。通过传播不同学术流派的思想和观点,商务印书馆促进了社会的开放与进步,为社会各界提供了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平台。 4.3 促进国际交流与文化交融 商务印书馆的图书不仅在中国国内广为流传,还通过版权输出等方式远销海外。这样的跨国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商务印书馆的图书在国际上树立了中国文化的形象,让更多的国际读者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与了解。

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与发展

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与发展 1897年在上海成立,创办之初以印刷为主业。发起人为教会学校的学生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鲍咸亨、高凤池等。 1901年改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增至五万元,张元济入股,并主持编译工作近60年。 1902年,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成立,蔡元培任所长,这标志着商务印书馆在出版业上的一大改进,为其编辑教科书提供了根本保障。 1903年建立印刷所、编译所和发行所,改为中日合办,资本各十万元,引进日本先进印刷技术。 1904年编印《最新国文教科书》,数月间风行全国。此后,陆续编印修身、算术、史、地、英语等教科书。1907年在上海闸北宝山路建成印刷总厂和编译所新址。 1909年将编译所收藏古籍善本和参考书籍的图书馆定名为韩芬楼,后改名为东方图书馆。 1914年初清退日股,资本增至一百五十万元,职工达七百五十人,成为国内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 1932年,总务处、编译所、印刷总厂和东方图书馆等被日军焚毁。随后,企业得到部分恢复。

抗日战争前夕,在长沙建设印刷厂,在香港和西南地区疏散存书和机器。抗战爆发后,总管理处迁到长沙,后移至重庆,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 总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五十三年间,以编印新式中小学教科书为主要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迁址北京。1958年以后,根据国家出版方针的规定调整了出版范围,在读者中有良好影响和声誉。 2002年起,走上数字化出版之路,成立了北京商易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保持了中国出版界的领军地位。 现在,商务年出图书800种左右,利润超过5000万元。各项指标在全国综合性出版社中均位居前列。 可以肯定的说,商务印书馆一个世纪以来,以开启民智、昌明教育为己任,竭力继承中华文化,积极传播海外新知,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事业单位”,是“全国优秀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与新编教科书 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倡实学的浪潮逐渐高涨,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大量涌现。“中西并重”几乎成为所有新式学堂课程设置的基本准则,即使是一些书院也陆续改章,分习经史、地理、天文、外政、格致、制造、算学、绘图诸门。因此,这种课程改革迫切需要相应的新

商务印书馆简介

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CP) 一、书馆简介 1、成立:于1897年2月11日创立于上海,至今已走过了近113年的历程。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 2、意义: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一百多年来,商务印书馆从最初一个小小的印刷作坊,逐步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和文化机构,历经沧桑、默默耕耘,人才荟萃、名家辈出,至今出版各类书刊近5万种。 3、部分馆长简介 夏瑞芳:商务印书馆创办于1897年2月11日,由原美华书馆雇员夏瑞芳、鲍咸昌、鲍咸恩、高凤池等人集资兴办,最初资本仅3750元,是一家相当简陋的小印刷厂,只承印一些与商务有关的传单、帐册和票据之类。据说,商务印书馆之名即由此而来。那时受戊戌思潮的激荡,社会文化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对传播新知和英语读本的需求量较大。商务老板夏瑞芳是一个有雄心和魄力的人物,并不满足于只印一些传单、票据之类东西,开始尝试译印书籍。1898年,即百日维新那一年,出版了谢洪贵牧师译注的《华英初阶》和《华英进阶》,这两书是商务最早的出版物,出版后畅销一时。1900年他收购了日本人在上海经营的修文书局,扩充设备,同时聘请俞志贤、吕子贤(后任大东书局经理)、沈知方(后任世界书局经理)等一批富有推销能力的人才,增强了商务在发行方面的力量。为商务书局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元济:张元济是个有名望的翰林,因参加戊戌维新而被革职,从京师南下上海,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1901年该校总理(校长)病故后兼任代总理。1901年张元济投资商务,成为股东。 1902年初,正式辞去南洋公学代总理和译书院院长职务,加盟商务印书馆。 张元济的加盟,是商务印书馆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商务以印刷为中心;在此之后,商务以扶助教育和建设文化为己任,决心以出版来推动新式教育和文化启蒙,为国家“造一实业模范”。 王涛:(简介一直没有找到,只有图片一张~)

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印刷事业t

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印刷事业 一、我国近代印刷术的发展 【】从明朝开始,就有西方传教士把铅活字的排版方法传入我国,但长期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直到1819年,英国人玛利逊第一次用汉字活字印成了《圣经》。1838年英国人台约尔制成了一套汉字字模并铸字印刷,1843年英国人麦都思在上海开设海墨书馆,出版铅印书籍,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刊,1875年上海土山湾印书馆设立石印印刷部,189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1912年又成立了中华书局。在出版大量书刊杂志的同时,普遍采用了先进的印刷机械,创造新的印刷字体并改进印刷技术。这样,到了20世纪初期,一千多年来的手工业印刷术开始退居到次要地位,机械化的现代印刷逐渐成为我国印刷技术的主流。 二、新中国的印刷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印刷工业的发展,成立了新闻出版署,统管印刷、出版、发行工作。全国各省相继建立了以书刊印刷为主的新华印刷厂,逐渐形成了有一定规模、布局合理的印刷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印刷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到1995年,已有出版社560多家,出版各类图书10万多种,总印数达60多亿册,印刷从业人员达200多万,补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印刷业体系。 我国的印刷工业,在吸收、引进国外先进印刷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文字排版方面,1974年命名为“748”工程的汉字信息处理技术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1983年研制成功计算机一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为汉字的编排开创了新路。1990年山东潍坊计算机公司,独立推出了华光V型电子出版系统。1991年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重新注册推出了方正电子出版系统(方正91卡),这一系统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栅格图文处理器RIP,大大降低了成本,字号可以无级变倍,还可实现高速远程传送。1993年又推出了方正93卡,字体更加丰富。 在图像制版方面,电子分色机和整页拼版系统,从8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成为彩色图像复制的主要设备,电子分色技术也日趋成熟。90年代,我国也开发研制成功了彩色桌面出版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印刷机械制造方面,近10年来,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全国印刷机械厂有几十家,制版、印刷及其它印刷设备均已配套,有的还向国外出口。1995年德鲁巴国际纸张印刷展览会上,我国第一次展出了大对开幅面、带酒精润湿系统的五色胶印机,标志我国的印刷机械制造水平已步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之中。 为了适应印刷工业的飞速发展,从1956年我国相继组建了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前身)等20多所印刷科技研究机构,在基础研究、印刷工艺、材料及设备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印刷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除专业性很强的北京印刷学院、上海印刷专科学校外,还有西安理工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会等10多所高校设有印刷专业。此外,印刷专业的中等专科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遍及全国,在职成人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尽管我国的印刷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我国的印刷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发展很快,但也其它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例如:出版周期较

参观《商务印书馆》有感

参观商务印书馆有感 在寒假中我跟随老师去到了著名的商务印书馆学习,我了解到了商务印书馆的历史和经历,深刻的感受到了商务印书馆成立的不容易。下面我就来说说我了解到的商务印书馆的历史: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2月11日创立于上海,至今已走过了近115年的历程。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一百多年来,商务印书馆从最初一个小小的印刷作坊,逐步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和文化机构,历经沧桑、默默耕耘,人才荟萃、名家辈出,至今出版各类书刊近5万种,为开启民智、昌明教育、普及知识、传播文化、扶助学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得到几代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在新中国成立后,商务积极完成公私合营改造,并1954年迁至北京,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1958年,全国出版社业务分工,商务承担了翻译出版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和编纂出版中外语文辞书等出版任务,逐渐形成了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世界名人传记”为代表的翻译作品,和《辞源》《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英华大词典》等为代表的中外文语文辞书为主要支柱的出版格局。 为了长远发展,商务在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开拓经营领域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力气,已经形成业内较强的竞争力,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现有正式员工275人,其中,90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97人拥有副编审以上高级职称,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较高。一批年轻人走上管理岗位,成为业务骨干,促进了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商务在出版行业内较早利用新兴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施全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开发了在国内出版界领先的辞书语料库及编纂系统、门户网站、管理信息系统,正一步步实现生产、管理、销售的自动化、网络化。商务有着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不仅与香港、台北、新加坡、吉隆坡等地的海外4家商务印书馆进行经常性的业务交流,而且还合资成立并控股了一家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此外,商务还与牛津大学出版社、朗文出版公司、拉鲁斯出版公司、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以及小学馆、斗山东亚出版公司等世界著名出版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版权贸易活跃,每年引进和输出图书200多种。 这就是我的参观有感。

商务印书馆发展史

商务印书馆发展史 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史始于1956年,当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成立。自此以后,商务印书馆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先后有几次重大变化。 1960年,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合并,并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 1964年,商务印书馆与国家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合并,并重新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66年,商务印书馆再次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并开始出版专业性的社会科学文献。 1978年,商务印书馆发展迅速,并开始出版大量社会经济文献、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吸引了多方关注。 1982年,商务印书馆被授予评定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一部分。 1989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推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丛书,并与国内外读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1996年,商务印书馆开始积极发展中国科技文献出版,这使得商务印书馆在文献出版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4年,商务印书馆在全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行业中成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机构之一。

2012年,商务印书馆开始以网络为基础,将传统的出版模式向电子媒体出版模式转变,同时积极拓展多元出版业务,成为一家多元化出版集团。 2015年,商务印书馆进一步扩大了出版业务范围,开始发行中外电子出版物,拓展新兴出版领域,如出版漫画,实体书籍等。 2019年,商务印书馆继续加强出版领域的市场定位,积极推进电子出版业务,并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如社会科学文献、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 从1960年到2019年,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史已经超过60年,从一家小型出版社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机构之一,是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界的龙头企业。商务印书馆在出版社出版界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1. 引言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之一,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详细探讨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其对教育、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贡献。 2. 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与背景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最初是为了解决中国近代教育所需而设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务印书馆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涵盖了教科书、学术著作、辞典词典等各类图书出版。 3. 商务印书馆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 3.1 提供优质教材 商务印书馆致力于提供优质教材,满足不同层次和领域学生的需求。其出版的教科书广泛应用于中国各级学校,并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商务印书馆在教育领域的作用,不仅是提供教材,更是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2 推动教育改革 商务印书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为政府和学术界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通过出版有关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著作,商务印书馆为教师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促进了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4. 商务印书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4.1 保护传统文化 商务印书馆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出版经典文学作品、古籍整理和研究等工作,商务印书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2 弘扬优秀文化 商务印书馆不仅注重保护传统文化,还积极弘扬优秀的现代文化。通过出版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商务印书馆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文化选择,推动了现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5. 商务印书馆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5.1 学术著作出版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重要的学术著作出版机构之一。其出版了大量的学术专著、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为学界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商务印书馆的出版质量和声誉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5.2 学术交流与合作 商务印书馆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国际期刊等方式,商务印书馆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推动了中国学术界与国际接轨。 6. 结论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提供优质教材、推动教育改革、保护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以及支持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商务印书馆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期待商务印书馆在未来能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教科书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 摘要: 一、商务印书馆简述 1.商务印书馆的成立背景和历史 2.商务印书馆在我国出版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特点 1.教科书品种丰富,涵盖多个学科领域 2.注重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3.紧密结合国家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商务印书馆教科书的优势 1.内容质量高,具有权威性 2.编排新颖,图文并茂 3.更新速度快,与时俱进 4.获得教育部门和师生的广泛认可 四、商务印书馆教科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1.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2.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助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结论 1.商务印书馆教科书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商务印书馆应继续发挥优势,引领我国教科书出版方向 正文: 商务印书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出版社之一,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传承文明、服务教育”的宗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品种丰富,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满足了从小学到高中、职业学校、高等教育等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科书编写过程中,商务印书馆注重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紧密结合国家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商务印书馆教科书的优势在于内容质量高、权威性强。其教科书在保证科学性、系统性的同时,注重编排新颖,图文并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商务印书馆教科书更新速度快,及时吸纳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正因如此,商务印书馆的教科书获得了教育部门和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 在教育改革中,商务印书馆教科书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推动了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助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商务印书馆教科书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商务印书馆出版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商务印书馆出版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摘要: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的一座丰碑,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开拓者和领航者,为中国出版行业做出 了巨大贡献,在现代它依然焕发着强大的活力,继续为中国出版业以及世界出版业做着巨大的贡献.本文对 商务印书馆的历史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解读,并对其发展现状做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商务印书馆出版业现状分析 文化和知识无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文化和知识的传播和传承需要各种传播媒介,而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媒介从古到今有着多种丰富的形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书籍。而进入近现代以来,与书籍紧密相连的机构就常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就是出版社。出版社对文化的传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每当我们谈到民国时期的文化,绝对少不了两个机构,一个是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近代文化思想史的地位无需多言,妇孺皆知,而另一个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角-商务印书馆。有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商务印书馆只不过是一个出版社而已,何来这么伟大?其实商务印书馆在民国时期为中国文化传播和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作用,从现在和未来来看,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永远都是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一.历史沿革 我们要想对商务印书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就不得不首先来看看他悠久的历史。 19世纪末期的中国正处于腐败的大清帝国的统治之中,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侵略者用子弹和大炮打开了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帝国的大门。各个国家的侵略者争先涌入中国,蚕食中国的土地,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虽然侵略者为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深深的苦难,但同时他们也为中国带来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当然其中也包括西方发明的印刷技术以及出版社文化.这无疑是中国出版社发展的必然基础. 上海因为其港口的便利,是中国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也是中国当时最开放的城市。各种先进的西方文化和技术都是先传如上海之中再传入中国的其它地区。出版社也不例外,商务印书馆由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等创办于1897年的上海,由此可见,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它创办的意义也不仅于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的创办对于中国出版业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据历史档案记载,在极盛时期,商务印书馆有员工5000多人,在海内外设有分馆36个,拥有各类办事机构1000多个,其所出版的各种书刊占全国60%以上,创造了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多个第一,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出版机构。这样的成绩和规模就算放到现在的时代来看也是非常巨大的成功. 商务印书馆不仅在当时出版了各种书籍,还编印小学等教科书,还翻译发行国外先进文化书籍及名著等,还自己创办了很多学术文化期刊。很多其出版的书籍及书刊等都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首次,创造了中国出版业历史上的诸多第一。而且很多书籍和期刊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及意义,可以说现在听来都是如雷贯耳的。如严复译《原富》最开始由南洋公学印发,后也由商务印书馆发行;1907年,还出版《列国政要》三十二册,这套书是清廷派员考察各国政治辑译的资料;1934年出版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和吴半农译《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等,这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而它在中国出版史创造的诸多第一,中国永远都不会忘记。

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特点研究(1919-1925)

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特点研究(1919- 1925) 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特点研究(1919-1925) 引言 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机构之一,在20世 纪初的早期电影实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旨在研究商务印书馆在1919年至1925年期间的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特点,分析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和作出的贡献。 一、商务印书馆电影创作的背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商务印书馆作为图书出版机构,积极参与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致力于电影的推广和普及。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创作的背景为电影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机遇。 二、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实践 商务印书馆在早期电影实践中主要从事电影创作、制作、发行和放映等环节。他们成立电影科,并聘请了专业人员来负责剧本创作、演员选拔和摄影等工作。商务印书馆旗下的电影制片厂不断推出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涵盖了各个题材和类型。这些电影包括纪录片、故事片、戏曲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商务印书馆在电影制作方面的实践为后来的电影产业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商务印书馆剧本创作特点 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的剧本创作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情民俗的呈现:商务印书馆电影在剧本创作中注重

展现中国的国情和民俗。他们通过刻画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生活,以及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等方式,表达对中国民族精神的关注和尊重。 2. 历史题材的关注:商务印书馆电影创作中,对历史题 材的关注较为突出。他们通过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示了中国历史的丰富和多样性。商务印书馆通过电影艺术的手法,向观众传递了历史文化的教育和感悟。 3. 现实题材的探索:商务印书馆电影在剧本创作中也积 极探索社会现实题材。他们在电影中呈现了社会问题、家庭关系和人性的复杂性,使得电影更加接地气,贴近观众的生活。通过现实题材电影的制作,商务印书馆也展示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结论 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的特点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通过电影的制作和发行,以及剧本创作的探索,为中国电影提供了多元化的内容和形式,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商务印书馆电影的成功经验和创作特点在后来的电影产业中得到了借鉴和发展,对中国电影的进一步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今天,我们仍要重视并学习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特点,以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繁荣发展 综上所述,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以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注重对中国民族精神的关注和尊重,通过普通百姓的生活、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等方式传递这种关怀。同时,商务印书馆

百年商务的新启示——读《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1897-2007》

百年商务的新启示——读《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1897- 2007》 梁上启 【期刊名称】《出版科学》 【年(卷),期】2012(20)3 【摘要】《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1897—2007)》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从2010年开始陆续推出的《出版学建设丛书》中的一部,该书由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王学哲、总编辑方鹏程著述。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肇始者,其发展 与国家同命运、共沉浮,成为今天五馆并立的世界知名大型出版事业体。在当前出 版体制改革形势下,《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带给我们很多新启示。1担当使命,昌明教育商务创业之初便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馆训,1902年,张元济加盟商务,与夏瑞芳相约“吾辈当以辅助教育为己任”,出版教科书、工具书,以及翻译外国名著,为开启民智做出了贡献。此外,商务印书馆还自行创办许多学校,如1905年开设小学师范讲习班,并附设小学;1909年创办商务补习学校、艺徒 学校等,以追求“从教育着手,改变中国,变法图存”的理想。2宣扬维新。 【总页数】2页(P111-112) 【作者】梁上启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百年读史的思绪——商务印书馆的创业与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革新 [J], 李思敬 2.百年风雨人间正道——商务印书馆百年简述 [J], 陈江 3.传承红色精神展现百年风华商务印书馆“建党百年”主题出版物推荐 [J], 4.中国百年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大陆商务印书馆) [J], 5.百年商务的文化地位及启迪——纪念商务印书馆成立110周年 [J], 张西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级出版社名录

国家级出版社名录 国家级出版社是指由国家资助或具有国家机关背景的出版机构,其 出版范围广泛,内容丰富,质量有保证。这些出版社通常具有较高的 社会认可度和声誉,是国内图书出版领域的重要力量。本文将为您介 绍一些国家级出版社,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代表作品。 一、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出版社之一,也是国内最有影响力 的出版机构之一。成立于1951年,人民出版社致力于出版重要学术著作、研究成果、文学作品等,以及对外汉语教材等。其出版范围包括 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少儿读物等,出版了众多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论语》等。 二、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创立于189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出版 集团之一。商务印书馆成立初期以引进西方经典著作为主要出版方向,如《唐诗三百首》、《论语》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务印书馆逐渐 扩大了出版范围,涉及社会科学、文化史地、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 多个领域。 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立于1982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上海市的国家级出版机构。该集团旗下有多家重要出版社,如上海文 艺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特点是出版与上

海特色相关的书籍和研究成果,包括上海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经济 管理等领域。 四、外文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出版界唯一一家主要从事涉外 出版的国家级出版社。外文出版社致力于翻译和引进国外优秀的图书 作品,同时也出版了众多出版中国文化和学术成果的著作。外文出版 社在外国学术著作引进和翻译出版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文化 交流的桥梁之一。 五、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中国文学界的一面旗帜,成立于1951年。该出 版社的出版方向主要是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成果,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多个文学门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许多中国重要作 家的作品,如鲁迅、老舍、茅盾等,也是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出版机 构之一。 六、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一家具有高等学府背景的综合性出版社,成立于1902年。该出版社依托北京大学的学术和人文资源,出版了众多优秀 的学术著作、教材和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出版领域涉及社会 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以学术严谨与高品质著称。 总结:

商务印书馆:品质成就百年老店

商务印书馆: 品质成就百年老店 □本报记者xx 1898年,商务印书馆在其成立的第二年,就出版了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的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1906年,商务印书馆正式设立了字典部,1915年,《辞源》历经8年磨砺而最终问世。新中国成立后的商务印书馆还印行了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新华字典》。 一路走来,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辞书已有百余年历史,与语言类图书(工具书、语言学著作)结下了延续一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 而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商务印书馆已发展出语言类、学术、科教、经管图书等重要产品线,并率先开始了数字化建设。虽是百年老店,步伐却更加矫健。 语言也是生产力 1956年国务院发布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要求中科院语言研究所编写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中型的现代汉语词典,在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和丁声树的先后主持下,80余人历经22年的努力,197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此后,业界将这种“十年磨一剑”的辞书编纂风格称为“《现汉》风格”。 此外,《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词典的编纂、出版,让商务印书馆创下了工具书出版发行史上的众多第一。 进入新世纪,商务印书馆的汉语出版又扩大视角、拓展领域,大步地向前迈进。他们围绕现代汉语编辑发展了3条产品线: 汉语工具书、语言学著作、对外汉语教学。这3条产品线,就像3个同心圆,核心是汉语工具书,语言学著作及期刊方阵处于中间位置,对外汉语教学图书在最外围,也承担着“走出去”的桥头堡尖兵的任务。其中汉语工具书产品线最为丰满,涵盖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各个方面,还有全面系统地汇辑先

秦至晚清古籍文献中故训资料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故训汇纂》等一系列令读书界和学术界交口称赞的精品工具书。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xx介绍说: “除了出版图书,我们还做了一些属于自己专业范围又跟市场紧密结合的事情,把语言和语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文化产品。” 2008年12月29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商务印书馆主办的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的成立,即是把语言学成果产业化,对成果进行梯次开发,着眼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实践。周洪波认为,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能发展的社会资源。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即致力于国内外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探讨把语言转化为生产力的方式路径等。随着中心的成立,《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7》、《现代汉语常用词表》、《汉语方言地图集》等重磅图书陆续推出。 知名出版家陆高谊曾说,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产品就像是满汉全席,应有尽有。在工具书的满汉全席中,英语工具书显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角。到2008年《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出版,三大世界著名品牌英语学习词典已实现齐聚商务,牛津高、中、初阶系列英语词典自上世纪引进至今,更一直占据着英语工具书销售榜首。 因出版的非通用语种双语工具书的数量、质量和美誉度,商务印书馆一直以来也被称为“小语种词典的王国”。除了在各个语种中有标志性的大型词典,系列小型词典也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种,“精选系列”和“袖珍小词典”是最典型的代表。 再现经典传承文化 拥有百年历史的商务印书馆,在中外学术图书出版方面,也是响当当的品牌社。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曾被赞许为“对我国学术文化有基本建设意义的重大工程”,是商务印书馆学术出版精华的集中代表。丛书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不少都代表某时代、某学派的最高学术水平,是改革开放

清末民初时期商务印书馆的经营策略

清末民初时期商务印书馆的经营策略 作者:于江波 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2期 【摘要】清末民初,大大小小的印刷所、书局林立,但大多没多久就成为了过眼云烟。唯独像商务、中华这样少数几家发展壮大起来,这说明它们的经营策略及管理方式等有其独到之处。 【关键词】商务印书馆经营策略文化建设 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能够在那动荡的年代里屹立不倒,发展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出版机构之一,在乱世中创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迹。不过商务之所以成功首先还要归功于当时的环境。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社会动荡,旧的封建制度摇摇欲坠,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入。面对形势的变化,当局无力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这就为民营机构创造了机会。例如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施行新学制,却没有能力建立中小学校,出版相应的教科书。商务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建立编译所,由印刷厂变成了出版机构。此后教科书一直是商务的经济命脉。当然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商务成功的主要原因。现对商务的经营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不和政治相抵触 与时事政治保持一致,不论时事政治是前进还是倒退,这就叫“趋时”。①商务印书馆作为一家民营出版机构,它要盈利要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它不得不“趋时”,至少保证不与政治相冲突,不触犯当局。商务历来坚持这一原则,具体表现有: 1、只办杂志不办报纸 商务印书馆不仅出版书籍还创办杂志,《东方杂志》《小说月报》《妇女杂志》等都是商务的招牌杂志。然而作为二十世纪两大文化阵地之一的商务却从来没有正式地出过一种报纸。《外交部》或许是商务出过的唯一一份旬刊。但名义上是与商务分开的,由上海外交报馆编辑,普通学书室发行。这其中除了张元济这些曾经的士大夫瞧不起办报以外,最主要的是清政府和北洋军阀对言论控制相当严格。相关的法律有“大清印刷物专律”“大清报律”“中华民国报纸条例”等等。办报人动辄得咎,稍有过激言论便遭到严刑峻法的处置。据统计,从1898年到1911年,全国有53家报刊遭查封、暂停等处分,受害报人有20人。②办报成为高危行业之一。所以对这种政治性很强的活动商务一般不愿意涉足其间,而是采用明哲保身的态度,退而求其次,创办一些政治性不强的杂志。同样起到了引导和推动社会文化思潮的作用,成为同北大相媲美的文化阵地。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与教科书掌故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与教科书掌故 作者:暂无 来源:《检察风云》 2014年第15期 文·图/王正瀚 新中国成立前上海是我国近代文化出版事业的重镇,汇聚着众多出版机构。其中的商务印 书馆和中华书局是当时教科书出版界的两大巨擘。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华书局教科书风波和商 务印书馆“教科书案”在我国教科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教科书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承载着向学生传输着爱国思想的责任。 执教科书出版之牛耳的商务印书馆 “教科书”在近代中国的出现,始于晚清的教会学校。随着清末学制改革中新式学堂的创办,各级各科教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仅靠编译外国教材已无法满足,且内容也有不合。于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国人开始尝试自编课本。创立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正是在此背景下 加入出版教科书的行列的。1903 年,张元济入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后,“以扶助教育为己 任” ,随即聘请高梦旦、蒋维乔、庄俞等人为编辑,日本人长尾桢太郎、小谷重等为顾问,着手教科书编撰工作。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对学段、课程、教法等都作出了 规定。同年起,为适应新教育的发展,商务印书馆陆续编辑出版了“最新教科书”系列。虽然 此前已有小学教科用书出版,但商务的这套“最新教科书”种类齐全,涵盖了国文、修身、笔算、历史、地理等学科,仅初小、高小就有11门32种156册。蒋维乔曾回忆说:“教科书之 形式、内容渐臻完善者,当推商务印书馆之《最新教科书》。此非作者身与其役,竟敢以此自夸,乃有客观之事实,可以证明:一、此书既出,其他书局之儿童读本,即渐渐不复流行。二、在白话教科书未提倡之前,凡各书局所编之教科书及学部国定之教科书,大率皆模仿此书之体裁,故在彼一时期,能完成教科书之使命者,舍《最新》外,固罔有能当之无愧者也。”故它 从1904年一直发行到1911年底,发行量占全国课本份额的80%。除小学教材以外,商务印书 馆还编撰了《最新中学教科书》,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华民国”成立后,新政府规定:“凡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为此,商 务印书馆组织编辑出版了相应的“共和国教科书”系列课本。这套课本包括有《新国文》《新 修身》《新算术》《新珠算》等11种初等小学教科书,《新国文》《新理科》《新历史》《新地理》等六种高等小学教科书,以及《植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 《生物学》《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23种中学教科书,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一套最完整的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出版后,各校纷纷采用,至1929年,已重印300多次,销售达7000余万册。此后,随民国时期形势的变化,商务印书馆又先后出版了“实用教科书”“新法 教科书”“新学制教科书”“新时代教科书”“复兴教科书”等多套系列教科书。而且其出版 的教科书涉及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职业学校、师范学校、补习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的 用书,覆盖面之广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周谷城后来回忆民初自己的中学时代时则称,“只要 是教科书,无一不是商务印书馆编的或译的……”在民国时期教科书出版界,商务印书馆是独 坐头把交椅的“龙头老大”。 引领“教科书革命”的中华书局 与商务印书馆相比,“养成中华共和国国民”为出版宗旨的中华书局虽创办稍晚,但却是 从成立之初就以“教科书革命”为一大口号的。武昌起义发生后,曾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的 陆费逵坚信革命定能成功,便抓住时机秘密编辑新教科书。辛亥革命后,他另立门户于1912年1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华书局,并抢得先机发行新编的“中华教科书”。这套课本顺应了时代潮

商务印书馆商标的变迁

商务印书馆商标的变迁 ——以张元济图书馆馆藏商务版书籍为例 张元济图书馆凌晨 “商标”一词是外来语,译自英语词汇“TRADEMARK”。我国《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对商标的定义为:“企业用来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的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根据我国《商标法》第八条的规定,商标是指“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商品或者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者服务区别开的文字、图形、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①“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②出版机构对商标的使用,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具体时间因缺少足够资料而难以考证。早期出版机构的商标是以书籍为载体,一般都刊印在书的封底,它的使用让书籍有了归属性和区别性。笔者有幸得到张人凤老师的建议,对馆内所藏商务旧版本书籍进行整理,取得不小的收获。初步整理出了商务印书馆曾使用过的商标的起止时间、衔接与变迁。现将它写出来请前辈行家共同探讨、指正。 商务印书馆早期出版发行书籍,都只在版权页中写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印上“翻印必究”等字样,封底空白无商标。商务究竟何时开始推出了自已的商标,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商务最早期的商标是一枚印有青龙图案的标志。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工作的陈巧孙女士在《出版史料》第一辑上发表的一篇名为《小谈“出版标记”》上说到:她曾见到过一本由吕瑞廷、赵徵璧编辑的《新编中国历史》,是商务印书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版的,该书为第六版,封底正中就印有一个颇为不小的青龙图案的出版标记。据她认为,这应是商务最早使用的商标,也是我国最早的出版标记。《书之五叶——民国版本知见录》的作者张泽贤在书中也记述了他曾见过1908年出版的该书和标记。 1999年底,在馆藏商务旧版本中,笔者也曾发现此枚商标。此事同样得益于张人凤老师。1999年11月30日,馆领导让我前去上海张人凤老师那里取回新购的商务旧版本书籍,共八十多册。清点完后,张老师拿起其中几册旧版本,书底呈放在我面前,说:“你看,商务早期出版的书籍是线装本,书底空白。后来,书底的正中开始印上标志,过一阶段换一种……”。张老师当时就希望我回馆后能在商务旧版本中按年份排列整理出商务曾使用过的商标,以此写篇文章作介绍。回馆后,我即去商务版本室查找,但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